成人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2024-07-12

成人肠套叠的超声诊断(精选8篇)

成人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篇1

成人肠套叠中约90%继发于肠道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约10%继发于肠道挤满性炎症、解剖异常和功能性病变。我们对临床疑似肠套叠患者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 对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肠套叠图像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由肿瘤引起的成人肠套叠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 为术前诊断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1]。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 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成人肠套叠12例, 平均年龄42岁 (27~68岁) , 男5例, 女17例。

使用GE 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0~5.0 MHz;患者取平卧位, 常规探查腹部, 重点观察有无增厚或扩张的肠管, 对于疑似肠套叠的部位, 连续多切面探查, 如果其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断面呈“套管征”则诊断为肠套叠。

对诊断为肠套叠的部位, 仔细观察套叠范围、回声、大小、血管分布等特点, 明确肠套叠的走行。自肠套叠的一端至另一端做连续横断面扫查, 重点观察内外环的大小及其偏心性形态有无改变, 及肠套叠部位进行分段连续纵彻扫查, 重点观察其套管征中向平性的强弱回声线之间, 有无分离、抬高、隆起等受压移位现象;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 观察血管分布及走行。

2 结果

超声诊断肠套叠12例, 均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即: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断面呈“套管征”, 均经手术证实, 其特异性为100%。

手术结果, 肠套叠病理类型:回肠-结肠型6例, 结肠-结肠型4例, 小肠-小肠型2例;肠道肿瘤性病变 (包括瘤样病变) 9例, 肿瘤直径0.8~2.6 cm平均直径1.9 cm;肿瘤病理类型:息肉4例, 淋巴瘤2例, 脂肪瘤1例, 结肠癌1例, 平滑肌瘤1例;非肿瘤性病变3例 (IFD2例, 克隆氏病1例) 。在9例肠道肿瘤性病变中, 超声诊断7例 (准确率为78%) , 其中, 同心圆或套筒征内肿瘤2例, 表现为同心圆结构偏心性突然改变、套筒征中相平行的强弱回声线直径分离或抬高及其内实性肿块回声;肠套叠顶肿瘤5例, 表现为肠套叠顶端的实性肿块回声;另2例因肿瘤体积小, 同时合并肠道炎性出血水肿, 而误诊为炎性;4例实性肿块内呈现相对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 3例实性肿块内呈现彩色血流信号缺失表现。其中1例患者, 在检查过程中, 肠套叠自行回复, 并可见肠管内肿块回声[2]。

3 讨论

成人肠套叠发生率较低, 仅占全部肠套叠的5%~7%,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部分病例有自限性或可恢复性。肠套叠的发生又多于肠道器质性病变或解剖异常有关。成人继发性肠套叠的最常见原因为肠道肿瘤, 这种肠套叠的治疗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而非肿瘤性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原因, 对于这种非肿瘤性肠套叠, 则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肠套叠肿瘤性病因的筛查, 直径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因此, 如何提高肠套叠以及肠套叠病因的诊断, 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很多学者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成人肠套叠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肠套叠典型声像图[3]表现为横断面同心圆征集纵断面套管征, 结合该典型声像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 在术前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成人肿瘤性肠套叠声像图表现多只是局限于个案报道, 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因此对于肠套叠肿瘤性病因筛查的漏诊率较高。分析主要原因有: (1) 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的提高以及肠道超声检查的普及, 结合肠套叠的典型声像图特点, 很容易做出肠套叠的诊断, 而忽略了肠套叠病因的检查; (2) 肠套叠导致肠管管壁增厚、回声减低, 以及肿瘤瘤体较为隐蔽, 回声复杂多样, 尚缺乏对其系统性认识, 因此增加了对肠套叠肿瘤性病因筛查的困难; (3) 肠套叠引起肠管扩张积气, 影响超声诊断。

本文对12例成人肠套叠声像图像进行总结分析并阅读相关文献, 现总结如下。

非肿瘤性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 (1) 横断面呈“同心圆征”, 做连续横断面扫查, 其外径大小及同心圆结构, 基本无明显变化; (2) 纵切面呈“套管征”, 其相平行的强弱回声带之间间距无明显改变, 走行平直自然; (3) 彩色血流信号, 纵切面肠套叠内的系膜血管平直走行于其中央强回声带内, 呈连续或短条索状, 横切面肠管壁血管呈环状。而肿瘤性肠套叠在以上声像图基础上, 有以下特征性表现: (1) 在横断面连续。扫查过程中, 肠套叠同心圆形态发生偏心性改变, 其面积正大、内环移位, 在同心圆内或肠套叠顶端出现实性肿块回声; (2) 在纵切面分段连续扫查过程中, 套管征中相平行的强弱回声带之间, 可见分离、抬高或隆起等局部受压移位特征以及实性肿块回声或肠套叠顶端实性肿块回声; (3) 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 肿瘤性肠套叠彩色血流信号的基础上, 探及局部相对丰富杂乱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缺失。

由于肠套叠往往肠管积气较多, 因此肿瘤大小直接影响对肿瘤性病因诊断的准确性, 本组病例中, 2例因肿瘤体积较小, 而漏诊。至于肿瘤病理性质, 则不影响成人肠套叠肿瘤性病因筛查, 可能表现为其回声及彩色血流信号特征的变化。但由于本组样本量有限, 本研究中我们只描述了肿瘤导致的肠套叠声像图特征, 而未对肿瘤病理性质及超声诊断敏感性等进行分析, 主要是探讨诊断成人肿瘤性肠套叠的筛查线索。本组对其肿瘤性病因诊断准确率达78%。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继发性肠套叠 (肿瘤性肠套叠) 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对12例经手术确诊的成人肠套叠声像图进行分析, 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12例肠套叠, 均具有典型声像图表现即:横断面呈“同心圆征”、纵断面呈“套管征”, 特异性为100%。9例肿瘤引起的肠套叠, 超声术明确诊断7例 (78%) 。其中, 同心圆或套筒征内肿瘤2例, 变现为同心圆结构偏心性突然改变、套筒征中相平行的强弱回声先直接分离或抬高;肠套叠顶 (远心) 端肿瘤5例, 表现为肠套叠顶 (远心) 端实性回声;4例实性肿块内呈现相对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 3例实性肿块内呈现彩色血流信号缺失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成人肿瘤性肠套叠病因筛查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成人,肠套叠,肿瘤

参考文献

[1]黄晓东.24例成人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30) :92-93.

[2]杨维良, 张伟峰, 张东伟, 等.成人肠套叠150例临床总结[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9 (9) :547-548.

[3]张万蕾, 李建国, 刘月洁, 等.自然组织谐波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 21 (2) :268-271.

成人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篇2

【关键词】腹部超声;小儿肠套叠;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17-01

肠套叠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生的年龄以2岁内居多,男婴比女婴多,据报道与小儿肠系膜发育不全,肠管活动度大有关[1],随着超声

诊断仪的普及,超声已经成为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主要手段。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小儿外科经手术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肠套叠患儿80例,其中手术证实36例,临床治疗证实44例;其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6岁;临床症状以腹痛、哭闹、恶心、呕吐,进食困难为主要症状,其中56例患儿体格检查腹部可触及类球样包块,24例出现果酱样大便;其中发病24h入院54例,3d内入院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51例提示肠胀气,25例提示肠梗阻,4例未见异常征象,所有患儿均入院后24h内行腹部超

声检查。

1.2 仪器:应用多功能彩色超声诊断仪,3.5-7.5MHz凸式探头和7.5-10MHz线阵探头。

2方法

2.1 检查方法:尽量选择患儿平静状态下检查,可由家长帮助安抚患儿,耦合剂适度加温,不宜过凉,先用低频探头进行全腹扫查,观察肝、胆、胰、脾、肾超声表现,排除实质脏器病变,再观察腹部肠管情况,记录肠管扩张程度,有无腹部包块及包块大小,有无“同心圆征”,“套筒征”等肠套叠征象,然后应用高频探头观察包块内部结构特点,记录肠壁厚度,肠间积液量,血运状况,以及腹腔积液、腹腔内淋巴结肿大情况。

2.2 超声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为:①肠管横轴切面可见“靶环征”或“同心圆征”;②肠管纵轴液;④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腹痛、哭闹,腹部包块,果酱样大便[2]。

2.3 CDFI分级。血供分级:利用CDFI观测套叠包块内血流状态,采用低速血流模式,取任一切面彩色多普勒血流图,①杆状血流信号>20个或血流呈环形者,为Ⅳ级;②杆状血流信号为10-20个,为Ⅲ级;③杆状血流信号为5-9为Ⅱ级;④<5个为Ⅰ级。Ⅲ、Ⅳ级为血供丰富,Ⅰ、Ⅱ级为血供不良[3]。

2.4 统计方法:所得数据应用SPSS17.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应用χ2 检验。

3结果

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72例明确诊断,6例疑似诊断,2例患儿因表现不典型漏诊,其中确诊病例中5例,检出率93.75%,其中所有确诊病例均提示“同心圆征”与“套筒征”。肠坏死组血运差、肠间积液量多,肠壁水肿较重。

3.1 肠坏死组与非肠坏死组血运情况比较:经手术治疗证实,肠坏死31例,肠坏死组与非肠坏死组血运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3.2 肠坏死组与非肠坏死组套叠肠管间积液情况比较:肠坏死组套叠肠管间积液34例,无套叠肠管间积液2例;非肠坏死组套叠肠管间积液16例,无套叠肠管间积液28例。

3.3 比较肠坏死组与非肠坏死组肠壁水肿程度比较:肠坏死组肠壁水肿≥15mm 26例,肠壁水肿<15mm10例,非肠坏死组肠壁水肿≥15mm 14例,肠壁水肿<15mm 例数30例。

4讨论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性肠道梗阻性疾病,95%的患儿肠套叠发生于回盲部,以回盲部套入结肠或回肠套入回肠后在套入结肠最为多见,该__病起病急,进展快,短时间内就可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肠管绞窄壞死[3],该病症更易导致患儿休克、死亡,所以尽快的查明病因,确定肠管坏死程度,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超声在检查小儿肠套叠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该检查方式简单、方便、可重复性强,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前诊断,也可以应用于治疗后对疗效的评价,常规肠套叠常规二维超声的典型表现特征主要是“同心圆征”又称“靶环征”和套筒征,“同心圆征”表现为超声的横断面有2个低回声区中存在1个回声区,都类似圆形;“套筒征”为矢状面观察到4层肠壁征象,当套叠程度较轻时可表现为“伪肾影”;肠套叠复位后,在B超图像上可见较小的类“面包圈”样环形回声,据报道是回肠末端和回盲瓣发生水肿所致。

有学者研究证实监测血流、测量肠管壁水肿程度及套叠肠管间积液情况可以帮助判断套叠肠管是否发生坏死,也是是否适合采取手术治疗的关键依据,该研究也可以证实,坏死肠管血流较差,甚至失去血液供应,肠壁高度水肿,通常>15mm,大部分发生肠管坏死的患儿,套叠肠管间可以探查到液体回声。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由于无痛苦性,患儿容易接受,可以多次重复检查,但是,由于患儿不配合,腹腔内气体量过多,或者检查人员手法操作不当,有漏诊的可能,所以对超声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高度怀疑的患儿,应当密切观察,必要时短时间内复查。

综上所述,腹部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检查的首选以及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诊断价值,研究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李雪芹,田晓先,梁洁梅.《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

[2]毛建强,吕建荣,金兰萍.《彩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6~74岁,平均50.34岁,病程20余天至10个月不等,均有腹胀,阵发性加剧,腹痛。部分病例伴发热、体重减轻,腹痛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肛门便血。查体时腹部可扪及包块,可活动。

1.2 方法

采用GECT/i单螺旋CT机,先行平扫,扫描前给予口服1%~2%泛影葡胺水500~1000mL。增强扫描用对比剂Omnipaque为300mg/100mL,注射速率为2.5~3mL/s,造影剂用量按1.5mL/kg体重计算,进行双期扫描。

2 结果

35例肠套叠患者中29例为继发性肠套叠,6例为原发肠套叠,按套叠部位可分为:结-结套16例(45.7%),回-结套10例(28.6%),回-回套6例(17.1%),空-回套3例(8.6%)。

3 肠套叠的CT诊断

3.1 直接征象

肠套叠由套入部与鞘部组成。形成基础是肠套叠由3层肠壁(外壁、最内壁、返折壁)组成,即外壁为鞘部,套入部为最内壁和返折壁及卷入的肠系膜、血管组成,套入部前端称为头部。卷入的肠系膜、血管形成新月形或半月形的脂肪密度透亮区,是肠套叠的重要征象之一[2]。有时可见套入部呈舌状,两侧均见透亮的肠系膜脂肪影。远端肠内的原发肿瘤大小不一,多呈软组织密度,如果由脂肪瘤诱发肠套叠则肿物呈负CT值。(1)彗星尾征或肾形征:即套叠近端肠系膜血管牵拉聚拢的征象。从本组资料观察,慧星尾征均与肾型肿块相伴出现。该肾形肿块为套鞘部游离缘与套入部近端肠管及肠系膜的CT斜切面图像,其中游离的套鞘呈弧形围绕套入部,形状若肾轮廓外形,而套入部近端肠管、肠系膜形状若肾蒂;此时,所谓慧星尾征的组成还应包括套入近端肠管。(2)靶形征:套叠的肠管与CT扫描垂直,则肿块影表现为圆形或类似环形。通常在肿块内可分辨出层样结构,推测可能是继发于套入部和鞘部间的液体或是肠壁水肿造成密度对比,类似同心圆形,称之为“靶征”。(3)漩涡征:当套入部肠壁显著水肿坏死或套入部肿瘤周围浸润累及肠系膜,肠系膜血管及脂肪、套叠时间较长,套入部系膜血管受挤压时,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套入部肠壁充血水肿、变硬,形成不完全性肠梗阻,套叠以上肠管蠕动增强,可引起代偿性肠管扩张肥厚,并可见肠系膜连同其血管纠集、扭曲,形成“漩涡征”。

3.2 间接征象

成人肠套叠多由肠道器质性改变所致,良、恶性肠套叠的CT直接征象无明显差异,但间接征象可帮助诊断,如肠壁不规则增厚或见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块影,伴周围系膜及筋膜浸润、腹膜后淋巴结增大,则提示病因是恶性肿瘤。肿瘤所致肠壁水肿、坏死与部分炎症引起的套叠无法明确区分,肠壁及肠系膜血管有增厚伴肠壁内气体影的征象可提示血运障碍。如CT显示肠套叠直接征象、并伴随近段肠梗阻征象,则表示套入时间较长。如果套入部肠壁及鞘部组织发生水肿、变硬,形成不完全性肠梗阻,套叠以上肠管蠕动增强,可引起代偿性肠管扩张肥厚[3]。

3.3 原发病变的诊断

由于成人型肠套叠多为继发性病变,因此仅仅诊断肠套叠是不够的,尚须寻找隐匿的原发病灶。根据肠套叠形成原理,诊断时首先应重点观察套叠头部。肠套叠小的原发病变易被掩盖而不易发现,套叠肠管的复杂表现又掩盖原发病变的许多特征,解套后或套叠前检查对原发病变的检出很有利,增强扫描对进一步显示病因肿块的特点有帮助。类癌:肿瘤较小仅为壁内小结节时表现为肠壁内界限不清密度均匀肿块。淋巴瘤:多位于回盲部或回肠,肿块旁肠系膜及腹膜后多有淋巴结肿大。解套前显示不规则肿块,边缘可见造影剂,解套后肠梗阻征象消失,显示肠壁环形增厚,强化较明显,病变段肠壁范围较广泛。结肠癌:表现为肠腔内软组织肿块或肠壁局限性增厚,肠腔狭窄,与正常肠壁分界截然,晚期常有浆膜面受侵征象及远处转移。

总之,CT在成人肠套叠的诊断中有一定特征性,能很好地显示肠套叠的套入部及鞘部,因此正确认识及分析成人肠套叠的CT征象对提高成人肠套叠诊断正确率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晋,路阳,冷希圣,等.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在急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1998,13(1):26~28.

[2]廖玉珍,张志强,王秋良,等.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1):90~92.

CT在成人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临床诊断和CT检查发现的成人肠套叠共8例,年龄38~72岁,平均54岁,其中,男5例,女3例;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表现,痛时可扪及包块5例,缓解时包块消失3例。

1.2 方法

使用PHILIPS AURA螺旋CT机,6例于扫描前给予口服1%~2%复方泛影葡胺500~1 000 m L充盈肠道,2例呕吐患者未口服对比剂。5例在CT平扫后行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均从膈面至耻骨联合平面,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记录、分析肠套叠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2 结果

2.1 CT表现

8例均显示肠腔内偏心性软组织肿块影,5例显示“靶征”、“肾形”,1例显示腊肠样肿块影,2例显示“慧星尾征”,以上阴影均有高低密度相间的分层特征,高密度层在增强扫描时有明显强化,CT值提高30 HU左右;部分病例肠壁呈肿块样改变并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肠腔呈偏心性狭窄,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有时周围可见结节状未强化影。CT平扫均未能对肠套叠的病因作出诊断,增强时对病因作出初步诊断。

2.2 套叠部位分型

肠套叠因发生在肠管的位置不同而具有特征性,按肠套叠的部位分为:1)小肠型肠套叠3例,根据累及肠段又将其分为空-空肠套叠2例及回-回肠套叠1例;2)小肠-结肠套叠2例,又可分两型,即回-结型肠套叠1例及回盲型1例;3)结-结型肠套叠3例,又可分为结-结套叠2例和乙状结肠-直肠套叠1例。

2.3 手术和病理

1例为十二指肠腺癌,1例为平滑肌瘤,1例为肠结核,2例为结肠癌,2例淋巴瘤,1例经保守治疗后成功解套,并经CT扫描证实。

2.4 CT扫描诊断符合率统计数据

术前CT检查时均对肠套叠发生部位作出明确诊断,对发病原因作出提示性诊断;1例经单纯保守治疗未作手术治疗。

3 讨论

3.1 成人肠套叠的发生机制与CT典型征象之间的关系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以及其相连的肠系膜(套入部)被套入与其相邻肠管内(鞘部),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3,4]。大多数小肠肠套叠是继发于良性病变包括肿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肠粘连,Meckel's憩室,淋巴增生及炎症、外伤等[5]。发病机制为肠壁的病灶或肠腔内的刺激都会改变肠蠕动的节律从而诱导肠套叠的发生,肠蠕动首先在刺激点的上方产生一个缩窄环,在其下方产生一个松驰环,通过不停的蠕动,近端缩窄环(套入部)逐渐套入远端松驰环(叠鞘部)。肠套叠的解剖特点为由三层肠壁和三腔构成,即:外鞘、反折壁、内壁,外鞘与反折壁间肠管,反折壁与内壁间隙,内壁内肠腔[6]。肠套叠的CT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其直接征象由Merine等[7]分为4型,分别反应了疾病的不同进程及严重程度:1型为“靶征”,即套叠肠管与CT扫描垂直,肿块影表现为圆形或类似环形,内环为套入部,外环为套鞘部。靶征是疾病的早期表现,可为一过性表现;2型为“腊肠征”,即套叠肠管与CT扫描平行,出现高、低密度相间的腊肠样肿块影,是由于肠壁、肠系膜、肠周渗液、肠道气体和造影剂混合所致,是疾病进展的表现;3型为“肾形”,即套叠肠管与CT扫描相交,肿块影表现为椭圆形或圆柱形,并附以线状血管影,是由于肠壁水肿增厚所致,是疾病最后阶段的表现;4型为“羽毛球样或慧星尾样”,即扫描层面恰好位于回盲瓣区时,套入部经回肓瓣进入鞘部。间接征象为:1)肠壁增厚;2)近侧肠腔扩张;3)肠梗阻;4)腹腔积液;5)其他征象。增强扫描时,可以了解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以及肠壁有无缺血水肿、坏死、肿瘤,肠周有无渗液,对周围水肿的病灶能够根据血管分布情况判断内外环;了解周围有无转移灶、淋巴结肿大。最近Goher等[8]报道了1例肠套叠的典型CT表现为“炸面圈征”(doughnut sign),即回肠套入横结肠的肠中肠征象。

3.2 成人肠套叠的螺旋CT诊断价值

CT能够根据肠套叠发生的位置可以作出准确定位诊断,并能够对肠套叠形态作出准确的分型,如:空空型、空回型、回结型(见图1,2)、结结型(见图3,4)等。成人肠套叠病因多为继发性,大体可分为两大类[9]:1)良性病变: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腺癌样息肉、感染性病变、美克尔憩室、术后粘连及肠动力性病变等;2)恶性病变:转移癌、腺癌、类癌、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等。其中以肿瘤性占位为多发病因。CT平扫时能见到肠套叠典型解剖结构以及肠管壁肿块样增厚、肠腔偏心性狭窄改变(见图3,4),但有时不能准确区分开各层结构,更不能了解发生疾病段肠管血供情况。CT增强扫描后因环状强化的鞘部及部分强化的肠系膜血管,能够准确区分套叠部各层解剖结构,并能够了解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判断套叠段肠管有无缺血、水肿、坏死,根据肠壁强化特点、肠腔有无偏心性狭窄、周围有无淋巴结增大、周围有无浸润等征象(见图5,6),对肠套叠的病因作出初步诊断。因此,CT平扫发现肠套叠,如果伴有肠道肿块样改变,并要了解肠管血供情况,肠管有无缺血水肿、坏死,周围有无浸润及淋巴结有无肿大等,为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必要进行增强扫描,初步判定其病因,便于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正确的治疗计划。

3.3 鉴别诊断

腹部扫描发现肠套叠时常需与结肠癌、阑尾脓肿、憩室性结肠周围脓肿等相鉴别[6]。1)结肠癌:不对称性或环形肠壁增厚,肠腔变形和狭窄,突入腔内的肿块影与肠壁呈宽基底相连,癌肿坏死可出现肿块内低密度区,但无高、低(脂肪)密度相间的表现。2)阑尾脓肿:右下腹肿块阴影,其中可见含有气体,有时可能似肠套叠,但炎性肿块无高-低密度相间靶环样表现。3)憩室性结肠周围脓肿:结肠周围软组织密度的厚壁肿块,中间含气部分为低密度,但结肠腔内无异常。

CT是成人肠套叠最准确的辅助诊断工具。CT检查因受到肠腔气体、液体和肠内容物的影响少,能客观全面地再现腹部情况[10],并对肠套叠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发现病因,而且还能够明确肠套叠累及的范围,肠壁的有无缺血水肿、坏死,血管并发症严重程度,判断肠道肿瘤是否转移到其他器官或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等。CT检查与传统X线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比较,方法简单、迅速,特别对晚期腹胀明显或已有腹膜炎症状的患者,空气或钡剂灌肠检查属于禁忌证。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成人肠套叠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征象并及时准确诊断对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计划及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Gayer G,Zissin R,Apter S,et al.Adult intussusception-a CT diag-nosis[J].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2002,75(1):185-190.

[2]Azar T,Berger DL.Adult intussusception[J].Ann Surg,1997,226(1):134-138.

[3]陈海曦,李征宇,何之彦,等.CT对急性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1532-1534.

[4]Sparding SC,Evans B.Intussusception[J].Emerg Med,2004,36(11):12-19.

[5]Begos DG,Sandor A,Modlin IM.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dult intussusception[J].Am J Surg,1997,173(1):88-94.

[6]周根华,蔡葱,王柏林.成人肠套叠的临床与CT诊断[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3,6(1):81-82.

[7]刘林,乔巨峰,周世柱,等.成人肠套叠CT和MRI征象与诊断方法[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2(6):4-6.

[8]Goher R,Daniel F,Shwan A.Adult intussusception with CT and intra-operative illustr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 Extra,2009,69(1):17-19.

[9]郑祥武,吴恩福,陈宗静,等.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6):414-416.

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9例, 女21例, 年龄6个月~9岁, 平均 (2.2±1.5) 岁;发病时间2 h~6 d, 平均 (1.8±0.3) d, 60例患儿均有腹痛、哭闹等表现, 所有患儿及其家长均对本研究相关方法知情, 同时签定知情同意书。60例患儿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

例 (%)

1.2 检查方法

1.2.1 使用仪器

在对患儿检查时, 采用的仪器是黑白超声诊断仪 (日本生产的东芝纳米-10) 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日本生产的阿洛卡-4000) 。探头频率均为3.5~10 MHz。

1.2.2 检查方法

受检患儿取仰卧位, 先对腹腔实质性脏器进行常规检查, 然后对腹部进行连续广泛扫查, 探及腹部包块时, 要行纵、横、斜断面结合, 用低频、高频探头相结合。注意包块的大小、位置、血液情况, 并观察有无肠管扩张, 腹腔积液等。

1.3 观察指标

对超声诊断结果、患儿肠套叠类型以及最终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研究中患儿基本症状分析

60例肠套叠患儿中, 观察到烦哭、便血42例, 便血10例, 阵发性哭闹伴呕吐8例。腹部触及包块53例, 未触及包块7例。60例肠套叠患儿中两岁以内发病患儿比例最高为46例, 占76.7%;其中男患儿39例约占65%, 女患儿21例约占35%。

2.2 本组患儿的超声诊断表现

肠套叠的超声表现为腹部内边界清楚的回声不均包块, 沿着肠管长轴纵切时显示为对称性多层平行结构, 呈高低相间混合回声, 似腊肠样结构, 它的两边各为一低回声区, 称“套筒征” (图1) , 沿肠管短轴横切时为一同心圆, 即外层为环状低回声区, 中心区呈高低相间的混合回声, 或呈一致性高回声, 即“同心圆”或“靶环征” (图2)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反映套入肠管部分血流循环状况, 肠套叠近端肠管可见不同程度扩张, 有时出现明显可见的腹腔积液。

2.3 本组患儿中肠套叠类型

本组共6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 回结型肠套叠发生率为10.00% (6/60) , 回结型26.67 (16/60) , 小肠型5.00% (3/60) , 回盲型58.33% (35/60) 。

2.4 本组患儿超声诊断和最终治疗情况

本文60例患儿最终均经手术确诊, 符合率为100%;且均经X线空气灌肠确诊并成功复位, 治愈率达100%。

3 讨论

肠套叠是由于肠蠕动紊乱或因婴幼儿时期肠系膜过长, 活动度大等解剖因素而导致一段肠管及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管之中所形成的。本病是小儿外科急诊常见的疾病, 多发生在2岁以内,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减低, 95%原因不明, 占小儿肠梗阻首位[3,4]。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5]。临床治疗方面, 大部分肠套叠的患儿可通过X线空气灌肠复位达到治愈的目的, 但有些严重患儿存在肠水肿、坏死时, 在加压复位过程中可导致肠管破裂而危及生命, 因此不宜进行空气灌肠复位, 而应及时手术[6]。

大多数肠套叠患儿属于顺行性, 即是肠管近端套入肠管远端内, 以其套叠程度可将其分为单套叠、复套叠这两种类型[7];根据小儿突然出现反复发作的间歇性腹痛、哭闹、血便、腹部包块及肠套叠在超声图上的典型特征:“同心圆征”和“套筒征”, 即可诊断肠套叠。但应与急性肠炎、肠道肿瘤、排空的胃窦部等相鉴别[8]。本研究60例肠套叠患儿的超声图像均有利于临床诊断, 手术证实符合率高达100%。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笔者认为: (1) 超声能帮助观察肠套叠的深度, 也就是纵切测量套筒征的长度; (2) 高频探头的使用有利于医师清晰地对近场区域肠壁结构进行观察, 并准确测量同心圆外层低回声环厚度。由于紫癜病患者也有肠壁增厚症状, 但缺乏典型套筒征, 因此这对于紫癜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极为重要[9]。相关研究显示, 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中, 同心圆外层低回声带厚度反映肠壁水肿程度的同时, 也能间接反映出患儿的病情程度,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则能对局部肠壁血供现状进行判断,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0]。

笔者认为在超声诊断肠套叠时, 还需要与下列疾病做好区分鉴别: (1) 蛔虫性肠梗阻, 超声影像显示中央虫体存在粗大强回声斑, 肠壁水肿后周围有低回声, 但无明显分层[3]。 (2) 急性阑尾炎, 患者常发呕吐、无血便, 超声横切有同心圆征, 但其直径明显小于肠套叠, 且纵切时能见明显增粗阑尾结构。 (3) 紫癜病、急性肠炎, 患者表现典型胃肠道症状, 但无腹部包块。 (4) 婴幼儿肠道旋转不良, 探头由脾静脉下方开始移动横切, 肠扭转典型声像图显示, 肠系膜根部存在靶环征或者螺旋状中等低回声, 但纵切扫查肠系膜动脉难以显示正常图像, 且呈红蓝相间的螺旋状或环状血流信号[10]。因此, 笔者认为对于临床怀疑肠套叠的患者, 可将超声诊断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 小儿肠套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明显特异性, 纵切时呈“套筒征”, 横切时呈“同心圆征”, 临床中实际应用超声诊断时, 医师需要做到扫查详细、全面, 仔细甄别典型和不典型性影像图示, 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总之,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可作为临床中辅助诊断的首选方式。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结果, 分析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超声诊断、手术病理证实以及最终治疗情况等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超声诊断的60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中, 回盲型肠套叠发生率最高为58.3%;患儿均经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后痊愈, 超声诊断率和临床治愈率均为100%。结论: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声像图特异性高, 纵切时呈“套筒征”, 横切时呈“同心圆征”, 对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有重要意义, 应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空气灌肠,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孙淑艳.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 :87-88.

[2]王玲, 仇长敬, 蔡玉峰, 等.小儿急性肠套叠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36) :88-89.

[3]张涛.低频结合高频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6) :41-42.

[4]吴在德, 吴肇汉, 陈孝平, 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59.

[5]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015-1016.

[6]李晓东, 环育才.小儿肠套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31) :41-42.

[7]程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32) :58.

[8]单彦琴.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3) :48-49.

[9]廖雪燕, 王建文, 郑俊琼, 等.小儿肠套叠60例诊治分析[J].海南医学, 2010, 121 (12) :112-113.

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受超声诊断肠套叠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 女16例, 年龄100 d至8岁, 平均 (1.2±0.2) 岁, 发病时间3 h至4 d。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症与阵发性呕吐、苦恼, 大便检查显示出典型的果酱黏液。

1.2 方法

采用ALOk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5.0~2.0 MHz, VF10~5.0 MHz。在检查期间, 患儿平卧于床上, 采用低频率常规检查患儿腹腔内实质性脏器, 随后重点检查回盲部、肝区、中上腹部以及脾胃处的肠管。观察超声影像肠蠕动是否正常, 是否出现肠扩张现象、腹部包块以及腹腔积液等情况。随后对可疑性肿块进行纵横不同方位的扫描, 以此观察患儿腹腔内肿块具体存在的部位、大小以及形态和内部回声状态, 观察套内是否存有积液。在检查的时候还要观察套内是否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肿块近端肠蠕动的情况, 扩张积液等, 观察肠间隙是否有积液。最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块周边及内部血流分布情况。

2 结果

患儿的超声诊断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混合性包块, 形态呈现出一定的规则, 同时套叠处肠管截面不同形态, 横切面表示同心圆、纵切面呈现术假肾特点;且近端肠腔不同程度扩张, 肠内容物运动频繁。与此同时在使用超声诊断的时候发现40例肠壁出现血流信号, 而其他5例并未检测到血流信号。

3 讨论

临床诊断小儿急性肠套管叠的时候, 超声是经常性使用的。在使用超声诊断的时候, 通过低频率可从广度与深度将病变的具体部位、大小以及与毗邻组织的关系显示出来。相对比婴幼儿的肠壁非常薄, 且距离腹前壁比较近。如果使用常规频率实行检查, 很难显示, 利用高频探头可提高图像的分辨率, 提高准确率。利用高频诊断, 可清晰地将肠壁后部、肠管蠕动以及肠壁血流等情况显示出来。同时还可将肠套管叠形态改变特点显示出来。通过多层面观察肿块大小、套入壁以及鞘部等多种情况。但是对于肥胖与肠腔聚集积气的患儿, 应联合使用低频率探头, 预防出现漏诊的情况。实际上肠套叠肿块的回声与切面具有紧密的联系。横切面会显示出同心圆的特点, 纵切面表示出套筒的特征, 斜切面含气显示出假肾特点, 且包块的周围可出现强回声, 周边低回声呈现出淋巴结。临床显示, 急性肠套叠会伴随肠梗阻的情况, 即上段肠腔出现扩张, 肠内液体呈现出往返性运动, 肠蠕动显示出阵发性的抗进。在超声检查的过程中, 可发现影像学会显示出肠壁血流。实际上, 肠壁血流与肠套管时间有直接性的关系。在早期阶段, 套入的时间比较短, 被套入的肠管也不是非常多, 血运障碍不是特别严重, 肠梗阻现象并不明显[2]。这样的一种状态, 肠壁血流信号比较正常, 或是较丰富。但是在病情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肠管受损程度会逐渐加重, 肠系膜血管受压, 被套入的肠部显示非常清楚, 由此可出现缺血性坏死。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未显示出血流信号。实际上, 根据肠壁血流的具体情况, 就可预测被套入的肠管生机, 从而为复位提供根据。在利用超声诊断该种疾病的时候, 发病早期的患儿会表现出哭闹不止, 而超声诊断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图像显示质量。要检查需要在患儿安静状态下。因此, 在超声检查的过程中, 患儿家属应在旁陪伴, 安抚患儿, 同时协助患儿摆放恰当的体位, 增加患儿安全感, 稳定患儿情绪。与此同时, 在检查之前应将耦合剂进行预热处理, 不可将耦合剂涂抹到探头上, 而是缓慢地涂抹患儿上腹部, 这样就可预防患儿产生冰冻感。检查期间, 探头压力适中, 紧贴患儿腹部, 按照顺序进行扫描。

综上所述, 利用超声诊断肠套叠, 具有高敏度感染性、无创性, 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 显示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传芳.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效果[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12) :98-99.

成人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11月我院收治的65例肠套叠患儿。其中男47例女18例;年龄45d~11岁, 平均1.2±0.3岁;其中<1岁37例, 1~5岁17例, ≥6岁11例;发病原因:肠管蠕动紊乱34例, 肠痉挛19例, 其他12例;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诊疗工作,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符合原发性肠套叠[4]诊断标准者; (2) 所有患儿均有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等典型临床中的一项或以上表现; (3) 年龄≤12岁且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4) 所有患儿均行超声和CT平片检查。排除标准: (1) 由于其他原因引起腹痛者; (2) 合并有感染及其他脏器疾病者; (3) 家属遵医性较差或不同意相关诊疗方法者。

1.3方法

所有患儿行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B超检查:仪器为东芝790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MHz, 检查取仰卧位, 对于不配合、哭闹的患儿, 给予镇静, 对患儿整个腹部进行全面探查, 发现包块局部从纵切面及横断面方向进行重点检测, 对于严重肠胀气患儿, 进一步行腹部冠状位检查。X线检查:X线仪器为东软850m A型的胃肠造影仪, 按照操作说明对腹部行上、下、左、右部位的全面平片检查。治疗后对患儿行常规院内超声检查, 检查方法同治疗前。

1.4 检测指标

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超声与X线平片对肠套叠的诊断结果, 对两者诊断价值的评定主要从灵敏度和特异度两方面进行评定, 其中灵敏度=真阳性/ (假阴性+真阳性) ×100%, 准确性=真阳性/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脱落, 均完全遵照医嘱治疗后出院。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可知, X线平片的灵敏度为61.3%, 准确性为58.5%, 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8.4%, 准确性为95.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3 讨论

肠套叠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于婴幼儿时期的疾病, 发病年龄往往<2岁。因此年龄阶段小儿胃肠蠕动较为活跃, 且患儿亦处于添加辅食的阶段, 故此年龄阶段往往会发生胃肠蠕动的紊乱进而导致肠套叠的发生;同时小儿时期胃肠道和上呼吸道的感染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 这也可能是肠套叠发生的另一个原因[4]。本研究中的致病原因主要为肠蠕动紊乱和肠痉挛, 对病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可知肠蠕动紊乱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腹泻、辅食的添加不当等引起, 而肠痉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区缺血所致[5]。

婴幼儿时期的小儿尤其是年龄<2岁的患儿, 在临床诊疗中对疾病进行描述时, 往往不能准确的反应疾病实际情况, 故常常引起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如何对肠套叠进行及时、有效、准确的诊断是临床中值得探讨的问题[6], 以往对该病最主要的检查手段是对患儿行钡剂或空气灌肠X线检查, 但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 如婴幼儿容易哭闹, 且服用钡剂或空气之后患儿不适感较强, 极不愿意配合检查, 导致诊查结果不准确;同时行X线检查时, 患儿或多或少需要承受射线照射, 这也是患儿家属担心的问题之一[7]。针对以上情况, 近年来有研究者应用超声对肠套叠情况进行检查, 获得较好临床效果。超声检查时不需服用相关药剂, 且检查过程中家属可全程陪护患儿, 同时在进行检查时无痛苦, 可迅速检查完成, 患儿哭闹情况较CT等其他检查方法轻, 往往在患儿没有完全意识到时就已完成, 故逐渐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8]。临床中对本病进行诊断时, 还需要将其同急性肠炎、阑尾炎及紫癜等疾病进行鉴别[9]。急性肠炎的发生临床症状与本病有相似的地方但不伴有肿块, 故可通过此点进行鉴别;急性阑尾炎的发病年龄一般大于2岁, 且临床症状一般不出现呕吐现象, 且多伴有血生化检查项目的升高及发热等症状, 一般不会出现肿块;而紫癜疾病虽常伴有胃肠道的相关症状, 但亦不会出现肿块。临床中应充分对几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以确定诊疗方案。

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为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等[10], 在本研究中发现, 腹痛患儿比例为100%, 呕吐比例为60%, 便血比例为73.8%, 腹部包块比例为55.4%, 主要发病儿童为2岁以下, 其中<1岁比例占56.9%, 1~5岁比例为26.2%, ≥6岁比例为16.9%。应用超声对肠套叠进行诊断时, 若临床中发现存在腊肠征或靶环征, 即可确认肠套叠的发生, 在本研究中发现, 应用B超共发现65例患者中共计62例存在腹部低回声不均质包块, 灵敏度为98.4%, 准确性为95.4%, 其中60例呈现出腊肠征和靶环征, 其长径为20~80mm, 横径为25~75mm, 51例有肠管扩张的现象, 在患儿腹部有不均匀低回声包块, 轮廓尚可, 周围有不规则暗区呈液性;应用X线检查示X线平片的灵敏度为61.3%, 准确性为58.5%, 患儿表现为腹部肠管有积气且呈不断扩张状态, 有的患儿出现气液平面, 在对其进行空气灌肠时, 明显见空气到此平面时不能顺利通过。本病临床复发率较低, 在本研究中, 患儿经过治疗康复后均无复发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 B超检查方法不仅临床应用方便, 操作简单, 易于被患儿和家属所接受, 且对本病的诊断率和准确率均较高, 故对于临床中疑似本病的患儿, 均建议其先行B超检查。

摘要:选取65例肠套叠患儿分别行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结果 X线平片灵敏度为61.3%, 准确性为58.5%, 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8.4%, 准确性为95.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超检查方法不仅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而且在诊疗过程中易被患儿所接受, 且灵敏度及真确性均显著优于X线片检查, 故对于疑似肠套叠的患儿而言, 可先建议其行B超检查方法。

关键词:肠套叠,小儿,超声,X线平片

参考文献

[1]美合日阿依·麦麦吐孙.肠套叠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医学综述, 2014, 20 (10) :1839-1841.

[2]占国珍.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及临床意义[J].江西医药, 2012, 47 (2) :179-180.

[3]王传芳.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及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效果[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2, 10 (12) :98-99.

[4]路瑶.X线与超声监视下小儿肠套叠复位的对比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6) :65-67.

[5]曹晓燕, 汪军虎, 刘新羽, 等.高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以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 (7) :853-854.

[6]谢纯平, 曹诗林, 黄茂伦, 等.高频超声介导与X线电视监视下婴幼儿肠套叠空气加压灌肠整复的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19) :3172-3176.

[7]胡良勇.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2 (7) :511-514.

[8]郭全伟, 王来友.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与X射线下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辐射卫生, 2014, 23 (3) :269, 272.

[9]邓祖群, 韦建华, 王运成, 等.彩色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2) :17-18.

成人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12月超声诊断的63例肠套叠患儿为分析对象。63例中, 男43例, 女20例, 男女比为2.15∶1。年龄最小者1例3个月, 年龄最大者1例6岁, 4~10个月41例, 占65%, 11个月~2岁15例, 占24%, 2~5岁5例占8%。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TOSHIBA 550A超声诊断仪, 探头PLM-703AT 3.75 MHz, 探查患儿腹部。患儿一般多取仰卧位, 先探查右下腹回盲部, 再沿结肠走向缓慢移动探头, 做纵、横、斜等不同断面多层面连续扫查, 灰阶超声发现典型肠套叠声像图时停帧显示, 仔细观察该部位的回声特征, 测量套叠部肠管外径及套入部的部分肠管长度。当灰阶超声波与套叠部肠管垂直时显示, 肠管短轴断面套叠部肠管呈“同心圆”或“靶环征”, 肠管长轴断面套叠部肠管呈“套筒”或“假肾征”。

2 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本组63例经超声诊断的患儿, 均接受自动空气灌肠整腹术, 首次复位53例, 10例行2次空气灌肠术, 又有8例复位, 余2例手术复位。基层医院超声科利用普通灰阶超声可以准确显示小儿肠套叠的声像图特征, 一般位于结肠走形区域可探查到位于套叠部肠管的横断面上呈“同心圆”或“靶环征” (图1、2左图) ;其纵切面多为多条纵形低回声带平行排列, 呈“套筒征” (图1右图) ;斜切面或复套型可呈“假肾征”图像 (图2右图) 。

3 讨论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 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 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继发性肠套叠多是肠道畸形、肿瘤、过敏性紫癜、息肉等引起。小儿腹壁薄, 能清晰显示肠套叠边界清晰的包块, 使得图像通常典型而易于识别[1,2]。肠套叠包块常呈“同心圆征”、“靶环征”及“套筒征”是二维灰阶超声诊断婴幼儿肠套叠具有较特征性的图像[3,4];超声诊断肠套叠的清晰度和准确性是肯定的, 而且是无创性检查, 并便于反复快速使用, 尤其对于临床疑似肠套叠的患者, 明显优于普通腹部平片及CT等辅助检查。腹部X线平片既有辐射, 又不易显示肠套叠部位;CT检查虽然能诊断肠套叠, 但患者接受X线辐射量大, 不宜反复使用且费用高。如果能够及早发现, 采取空气灌肠复位, 可减少手术风险, 减轻患儿痛苦, 也为患儿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3.1 分析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 饮食改变:出生后4~10个月, 正是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 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 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引起肠套叠。 (2) 回盲部解剖因素:婴儿回盲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动度较大是引起肠套叠的原因[5]。 (3) 病毒感染、肠痉挛及自主神经失调等有关。

3.2 分析套叠部肠管可有以下表现

(1) 套叠部肠管的横断面上呈现一个境界清晰、边缘规则、大小不一的低回声为主包块, 小肠型直径2cm左右, 结肠型直径≥3cm。其横断面呈“同心圆”或“靶环征”。外圆呈均匀低回声环带, 系鞘膜肠壁回声, 中间低回声带系水肿增厚的反折壁及其与鞘部之间的少量肠内液体形成;内圆低回声环系套入的肠壁回声, 最内壁肌层为低回声[6];内、外圆相间的强回声带, 为肠腔和肠系膜回声;部分可见内有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回声。 (2) 肠套叠部肠管在纵断切面上一般分为三层:外层为肠套叠鞘部或外筒, 套入部为内筒和中筒, 常见分三层, 复套可有五层。肠套叠套入最远处为头部或顶端, 肠管从外面卷入处为颈部。外筒与中筒各以黏膜面相接触, 中筒与内筒各以浆膜面相接触。肠套叠多为顺行性套叠, 与肠蠕动方向相一致, 逆行套叠极少见。肠套叠发生后, 套入部随着肠蠕动不断继续前进, 该段肠管及其肠系膜也一并套入鞘内, 颈部束紧不能自动退出。由于鞘层肠管持续痉挛, 致使套入部肠管发生循环障碍, 初期静脉回流受阻, 组织充血水肿, 静脉曲张, 黏膜细胞分泌大量黏液, 进入肠腔内, 与血液及粪质混合呈果酱样胶冻状排出。肠壁水肿、静脉回流障碍加重, 使动脉受累, 供血不足, 导致肠壁坏死, 最易在中层及鞘部转折处坏死, 内层发生坏死较晚, 外层很少发生坏死。纵切面图像多为多条纵形低回声带平行排列, 呈“套筒征”, 肠套叠鞘部回声反射形成一个较光滑完整的大圆轮廓, 紧贴大圆内侧的是一层较厚的并较均匀的环形低回声带。纵断扫查的目的是寻找套头的具体位置, 套头一般多呈一椭圆形结构[7]。 (3) 肠套叠部肠管在斜切面或复套型显示腹腔包块较大, 其内肠管壁多达五层, 可呈“假肾征”图像。

因此即使在医疗设备相对落后 (无彩色血流检测) 的情况下, 只要利用普通灰阶超声波技术, 依据对肠套叠声像图认识的提高, 只要1次超声检查就能确诊, 具有准确率高、迅速、无创伤、无痛苦的特点, 而且还能够动态观察肠套叠治疗后的复位情况,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海霞, 练智勇, 王其军, 等.高频超声显像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4) :657-658.

[2]宋萍.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62-63.

[3]薛新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J].医学综述, 2011, (11) :3350-3351.

[4]梁雄飞, 林芳惠.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婴幼儿肠套叠复位方案选择上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0, (7) :1240-1242.

[5]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59-260.

[6]张剑.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3, (12) :349-350.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下一篇:维护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