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准则建设

2024-09-20

评估准则建设(共5篇)

评估准则建设 篇1

摘要:本文就国际评估准则与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在制定背景、制定主体及管理体制、准则结构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应借鉴国际评估准则的全面性、规范性、客观性、独立性及创新性等, 促进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国际趋同和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资产评估,中国资产评估准则,国际评估准则

资产评估准则直接影响着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 各国评估界都十分重视评估准则的设计和制定工作。由于各评估准则的制定背景不同, 从而在准则制定主体及管理体制上存在差异, 最终体现为准则结构及内容上的不同。为了深入理解我国资产评估准则, 进一步了解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的差别, 不断完善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促进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本文拟从准则制定背景、制定主体、管理体制以及准则结构与内容等方面对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进行比较。

一、资产评估准则制定背景的比较

1. 国际评估准则制定背景。

至20世纪80年代, 资产评估业在世界范围内已走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 积累了丰富经验, 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 已经较为成功地找到了该行业的自我定位, 评估理论已趋于科学化和成熟化, 许多国家都分别制定了本国资产评估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 但各国资产评估的理论、专业术语、准则、实务等存在很大差异,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资本跨国流动事项对资产评估需求的加剧, 制定一部国际评估界广泛认可的评估准则成为国际资产评估业发展的共识, 1985年国际评估准则开始制定。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资产评估在弥补传统会计中历史成本的缺陷、反映资产的现时市场价值上的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到2010年, 国际评估准则进行了八次修订改版工作。

2.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企业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为适应经济体制和国有资产改革的需要, 我国评估行业在政府颁布法令的形式下产生。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原国资局、中评协、财政部等先后发布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 满足了当时单一的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的需要, 此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出规范的评估准则。随着我国评估业向纵深的不断发展, 非国有资产评估得到发展, 评估范围越来越广, 评估行为多样化、复杂化, 对评估准则的需求日益凸显。在我国资产评估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十几年论证的基础上, 评估准则制定工作于2001年开始, 财政部于2001年发布了我国第一个资产评估准则, 即《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2004年又发布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 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初步形成。至今, 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在逐步丰富和完善之中。

深厚的评估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制定资产评估准则的基础, 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世界各国评估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上百年发展历程、已取得成熟经验的背景下制定的综合性准则。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资产评估行业起步较晚, 资产评估理论较薄弱, 准则不成熟, 体系不完善, 评估案例复杂多样、问题突出。

二、资产评估准则制定主体及管理体制的比较

1. 国际评估准则制定主体及管理体制。

国际评估准则是由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 (2008年由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改组而来) 在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于1985年制定的, 该组织是联合国的非政府组织成员, 实行会员制, 吸收来自世界各国的专业评估协会作为会员, 现在已是一个拥有20个国家级协会的真正的国际化组织。

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实行行业自律管理, 是独立的不受制于各种政府利益集团的组织, 其官员皆为各专业协会会员委派的代表, 主要致力于评估准则的制定和发布, 并促进国际评估准则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和遵守, 协调世界各国间的评估准则, 对各国准则的表述和说明上的不同加以识别和披露。国际评估准则是世界公认的评估准则, 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其本身并不具有强制力, 但可以通过国家协会和财务专业人士及权力机构使准则得以强制执行, 国际评估准则与各成员国使用的评估准则互为补充、互相支持。

2.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制定主体及管理体制。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基本准则由财政部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 财政部授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并发布其他评估准则项目。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是资产评估行业的全国性自律组织, 依法接受财政部和民政部的指导和监督,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和行业自律管理规范的制定, 资产评估理论、方法、政策的研究, 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研究、起草是其主要职责。2007年, 资产评估行业完善了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财政部成立了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成立资产评估准则技术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 完善了资产评估准则制定的组织体系。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时, 应当遵守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 其他评估行业, 如土地、建设等主管部门拥有各自行业的评估主管权力, 各有各的法规、政策及评估标准, 这些评估组织在执行与价值估算相关的业务时, 可以参照资产评估准则, 但不是强制性的。

资产评估应是一个独立的中介服务行业, 提供的是一种专业性的鉴证服务, 独立、客观、公正应是其基本原则。国际评估准则由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制定和颁布, 不受各种政治利益集团的控制和干扰, 具有较强的自律性、独立性和客观性, 为市场经济中的权益主体提交公正的资产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为一个完整的行业, 对各个专业领域的评估业务统一管理、统一规范。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是由政府发布基本准则, 其他准则项目由行业协会发布, 通过政府的要求实现评估准则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旨, 既体现了政府从公共管理角度对评估执业的要求, 又体现了其专业特点。这种制度体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增强了资产评估准则的行政和法律高度, 保证了准则的执行力度, 但不能充分体现评估准则独立的市场化地位, 导致了不同主管部门执行标准之间的冲突, 难以形成统一管理。

三、资产评估准则结构和内容的比较

1. 国际评估准则的结构和内容。由于国际评估准则的国际性特点, 其主要由八部分组成。

(1) 前言。前言在回顾和总结国际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重点对国际评估准则的起源和结构等进行介绍。

(2) 公认的综合通用评估原则 (GAVP) 。该部分是为避免各国评估师和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者的误解, 对构成资产评估理论和评估准则基础的法律、经济等基础性概念、理论进行的总结和归纳。

(3) 行为守则。行为守则即职业道德准则, 从约束评估师职业道德角度出发, 对评估师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评估披露和评估报告等方面的要求做出了规定。相当于我国的《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

(4) 资产类型。该部分对作为主要评估对象的不动产、动产、企业价值和金融权益四种资产类型及其区别进行了说明。

(5) 国际评估准则。该部分是国际评估准则的核心内容, 包括三个准则, 分别规范了市场价值基础评估、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基础评估和评估报告。

(6) 国际评估应用指南。资产评估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 本部分包括两个应用指南, 即为财务报告或相关会计事项进行的评估以及以抵押贷款为目的的评估业务。

(7) 评估指南。与评估实践中频繁出现的准则的应用相关, 评估指南为特殊评估问题提供指导以及为准则如何在更特殊的商业和服务情况下应用提供指导。第八版《国际评估准则》中共有15项评估指南。

(8) 词汇表。词汇表提供了所有在国际评估准则、国际评估应用指南和评估指南中定义的术语的概要。

2.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结构和内容。

截至2010年9月, 我国已经建立18项包括2项基本准则、8项具体准则、2项资产评估指南和6项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在内的覆盖评估执业程序的各个环节和评估业务的主要领域的比较完整的评估准则体系, 具体如下图所示。

(1) 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横向关系划分。从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横向关系上划分, 资产评估准则包括业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两个部分。为突出职业道德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将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与资产评估业务准则并列。

(2) 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纵向关系划分。从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纵向关系上划分, 资产评估准则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资产评估基本准则是规范各类资产评估业务的基本规范, 是我国评估准则体系的一大特点, 包括《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 (2004)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 (2004) 。

第二层次为资产评估具体准则。资产评估具体准则分为程序性准则和实体性准则两个部分。程序性准则包括《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 (2007) 、《资产评估准则———评估程序》 (2007) 、《资产评估准则———业务约定书》 (2007) 、《资产评估准则———工作底稿》 (2007) 。实体性准则包括《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2001) 、《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 (2007) 、《资产评估准则———不动产》 (2007) 、《资产评估准则———珠宝首饰》 (2009) 。

第三层次为资产评估指南。资产评估指南包括对特定评估目的、特定资产类别 (细化) 评估业务以及资产评估中某些重要事项的规范, 包括《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 (试行) 》 (2007)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 (2008) 。

第四层次为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针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指导性文件, 是对评估准则、指南中需解释、列示的问题的说明和示范, 对有关未尽事项的补充和说明, 包括《注册资产评估师关注评估对象法律权属指导意见》 (2003)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2004) 、《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试行) 》 (2005) 、《资产评估价值类型指导意见》 (2007) 、《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2008) 、《投资性房地产评估指导意见 (试行) 》 (2009) 。

国际评估准则内容较多地考虑了国际通用性和普适性的要求, 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详细阐述, 注重原则性导向, 体现全面性、规范性和谨慎性的特点, 形成了综合性体系, 这也促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遵守。

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在借鉴国外评估准则经验的同时, 较多地考虑了我国的执业环境和行业现状, 突出强调评估程序的规范性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按不同层次, 从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到指南和指导意见, 依次递进, 体现不同目的, 较好地适应了我国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的需求, 体现了开放性和灵活性。国际评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我国资产评估准则制定工作的内容, 如对评估准则与会计准则结合的推动、对市场价值与价值类型等理论的运用、对不同评估业务的关注以及对新兴和潜在评估业务的敏感等, 为我国评估准则内容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四、小结

综上所述,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步伐在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快。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历史较短, 评估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需要吸收国际评估界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采用国际评估准则通用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以最大程度推进准则国际趋同。同时, 应根据我国实践需要对评估方法和技术进行必要的创新, 形成符合我国特色市场经济需求、适应我国评估行业发展的评估准则。我们应借鉴国际评估准则全面性、规范性、客观性、独立性、创新性, 以原则性为导向进行综合性定位, 以促使我国资产评估准则进一步完善, 促进资产顺畅流转。

参考文献

[1].刘萍.走向成熟的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中国资产评估, 2006;11

[2].王淑珍等.资产评估前沿问题——准则与质量控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3].尉京红.资产评估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4].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关于印发《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等7项资产评估准则的通知.中评协[2007]189号, 2007-11-28

评估准则建设 篇2

前言:2008年11月28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京举行发布会,发布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和《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3项新评估准则,评估准则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评估界代表和准则相关委员会在京委员共200多人参加了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副主席丁学东作了重要书面讲话。财政部、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领导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肯定了评估准则建设和新准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去年11月28日,财政部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共同发布了包括8项新准则在内的15项评估准则。这些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中国资产评估行业正在不断地规范发展。一年来,财政部和中评协分别成立准则委员会、准则技术委员会和准则咨询委员会,各委员会委员来自相关监管部门、评估委托方、评估报告使用者、研究单位、评估行业协会、评估执业人员和境外相关机构,对于保证评估准则的科学性、权威性,对于加快准则的建设,推进行业的规范化,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方对准则更加重视和支持,学习准则、遵守准则、尊重准则的意识明显增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为评估师执行业务提供了统一指导,评估机构的执业操作流程进一步规范;扩大了评估行业的影响力,提升了评估行业的专业和公正形象,增强了评估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业认同感;扩大了评估行业与有关各方以及国外投资者的沟通平台,有利于评估报告使用方、监管方、社会公众以及国外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国评估行业。

此次发布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和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了国家发展战略和有关法律法规对无形资产评估的影响,吸收了近年无形资产评估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并着力于提高准则的可操作性,其发布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评估准则框架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对于评估行业服务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贯彻财政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知识产权评估促进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则是在去年发布的普适性评估报告准则的约束下,充分考虑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特殊情况和有关监管方的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监管方的需求。3项新准则的发布,不仅在完善准则体系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还将促进评估行业更好地服务市场,服务经济。

评估准则建设 篇3

关键词:欧洲评估准则,绿色评估,TEGOVA,EVS

近年来, 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碳排放等环境问题日益受到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 许多国家都已开始构建适合本国的绿色评估准则或准则框架, 进而指导本国的评估实践。其中, 2012年欧洲评估师协会联合会 (TEGOVA) 发布的第七版《欧洲评估准则》 (EVS) 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EVS比较系统地构建了绿色评估的概念框架。

一、欧洲绿色评估准则的概况

1. 欧洲绿色评估准则的产生背景。

世界各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 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迫使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第一次给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一个准确并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他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此后, 这个概念一直作为各国讨论有关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政治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至国家, 小至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参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历史性话题。

2. 欧洲评估准则简介。

《欧洲评估准则》是由TEGOVA制定的一部适合于欧洲地区的区域性评估准则, 也是当前国际评估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评估准则之一。目前, TEGOVA会员由26个国家的45个专业评估协会组成。第七版EVS相对第六版内容及架构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新版EVS主要分为欧洲评估准则和评估指南、欧洲联合法律和物业评估、其他技术文件三个部分。并且在“其他技术文件”第四部分的信息资料——可持续性与评估模块中, EVS提出了构建绿色评估考量, 以实现绿色评估理念。

TEGOVA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满足欧洲地区民众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 对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评估准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并在2012年发布的第七版EVS中, 首次制定了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评估技术文件, 为世界各国进行绿色评估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欧洲绿色评估准则的基本架构

欧洲绿色评估准则模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前言、可持续发展及物业用户、发展适用于物业的绿色评估准则、评估和可持续发展。TEGOVA在这四个部分中对绿色评估准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 前言。

在前言中, TEGOVA重点阐述了实施绿色评估准则所面临的一些挑战。鉴于绿色评估准则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国家配套制定公众政策和法规, 而且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 即满足投资者投资的需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生产消费需求等。缺少任何一个, 绿色评估准则的推广都会遇到瓶颈。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解决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矛盾的疑惑。他认为, 环境破坏与国民收入水平之间成倒U形曲线关系, 即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环境质量先破坏后好转。也就是高速经济增长和低资源消耗可以共存。

2. 可持续发展及物业用户。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选择环保产品从一种个人的承诺到成本的减少;从遵守法律到将其视为企业的一种优势。同时, 可持续发展在欧洲已基本上建立了一种良性机制:客户希望企业得到更多有关环保的证明, 而企业也努力去满足顾客这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环保的认证, 而这些认证也为绿色评估提供了素材。这些证书主要包括: (1) 社会责任示范企业; (2) 碳减排承诺; (3) 符合ISO14001的国际标准环境管理认证体系, 主要包括环保政策、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和运作、检查和纠正措施以及管理评审五个部分; (4) 欧盟范围内的生态管理和审计计划 (EMAS) 。

3. 发展适用于物业的绿色评估准则。

受英国等传统评估业发达国家的影响, 特别是受到《欧洲公司法》以及相关会计改革规则的影响, 欧洲评估长期以来主要涉及不动产评估领域, 形成了早期以“固定资产评估”为主的特色。直至今日, 欧洲评估准则仍然带有浓厚的不动产评估色彩。2012年的第七版EVS也是以不动产为主体, 这部分准则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三个基本概念:

(1) 绿色建筑物 (Green Buildings) 。绿色建筑物是指通过创造性的结构和使用设计使整个建筑物在其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并节省资源。绿色建筑物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对外部的影响, 二是对下一代的影响。EVS认为因为建筑物的设计、结构和用途的不同, 导致很难给绿色建筑物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 其应该符合以下九个基本特征: (1) 位置, 绿色建筑物的位置应该可以较大程度上利用公共交通; (2) 现有土地的发展, 其可能存在污染和水管理等问题; (3) 建筑物遭受洪水和地震的风险; (4) 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 包括预期寿命、能源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 (5) 工作环境, 包括对所有者健康和效率造成影响的通风和照明因素; (6) 能源效率和采购; (7) 水的利用效率; (8) 废物管理; (9) 能源、水和废品管理的成本上升的潜在可能性的大小。

(2) 绿色评级工具 (Green Rating Tools) 。鉴于绿色评估中“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的复杂性, 为了合理评估评估对象的价值, 各国相关机构都根据环保标准制定了适合于本国、本地区的建筑评级方法。他们的评估对象主要是一些新建的或巨资装修的建筑物。EVS主要提出了两种国际上主流的评价方法 (见表1) 。

(3) 绿色租赁 (Green Leases) 。目前在国际上, 绿色租赁还没有形成被广泛接受的准确定义, 但绿色租赁对评估值的影响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情况下, 绿色租赁是指一种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高效利用框架下的租赁。这种框架内可能涉及能源效率标准、操作标准和能源性能测试的相关审计程序。在实践中, 往往根据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程度将绿色评估分为“浅绿色评估”和“深绿色评估”。浅绿色租赁是指在评估中一些业主可能会在租赁合同上规定一些基本的绿色责任, 如合作节能措施, 提供能源、水和废品的信息, 可持续材料的利用情况, 禁止任何损害建筑物能源的行为等。深绿色租赁是相对浅绿色租赁而言的, 它除了满足浅绿色评估的条件外, 还会设置能源、水、废品的使用目标, 包括单独的计量、报告和租金的审查、变动和恢复机制等。

4. 评估和可持续发展。

(1) 绿色价值 (Green Value) 。一个具有高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消耗的建筑将会有一个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因此在第七版EVS中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绿色价值”, 它是指建筑物“可持续”品质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这种绿色价值是依附于具体的建筑物之上的, 它并不能独立存在, 只是在理论的框架内可以分离出来的估值。同时, EVS也认为当我们进行绿色评估时, 应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嵌入评估, 在评估工作中可以将其从基础资产 (underlying asset) 中分离出来, 像无形资产一样对其进行评估。而传统的三大评估方法——收益法、市场比较法、成本法都可以应用于绿色价值评估。

(2) 检查清单 (Towards Checklists) 。当进行绿色评估时, 评估师应当收集形成评估值的恰当信息, 并将其作为评估报告的一部分。鉴于“可持续”的概念十分宽广, 如何在考虑经济性的条件下, 收集到充分、恰当的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为解决这个问题, TEGOVA制作了一张检查清单 (见表2) 。

三、对构建我国绿色评估准则的启示

从前文相关分析来看, 第七版EVS的制定理念和评估实践对我国构建适合本国实际的绿色评估准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绿色评估准则的构建需要结合本国实际, 根置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之中, 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任何一国评估准则的制定都是各利益集团利益均衡的结果, 同样, 绿色评估准则的制定也需要解决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同时, 绿色评估准则的制定要以民众普遍提高的环保意识为基础。如果没有社会大众对绿色评估的需求, 那么评估准则也只是纸上谈兵, 没有实际意义。欧洲绿色评估准则的产生背景正说明了这一点。

2. 应当结合本国评估准则优势, 发展绿色评估。

EVS是以研究不动产评估为产生背景的,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 其不动产评估的发展都相对比较成熟, 欧洲绿色评估也首先产生于不动产评估。因此, 根据欧洲经验, 我国绿色准则的框架构建也应该以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评估准则为突破点, 然后再向不动产评估等方面发展。目前, 我国发展比较成熟的评估准则主要有《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等。有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实践过程, 引入绿色评估概念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也更利于准则的推广和实施。同时绿色评估准则的发展可以依托这些夯实的基础, 借力发展。

3.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

绿色评估准则的制定需要国与国以及各行业之间的合作。EVS是一部适用于欧洲地区的评估准则, 目前共有26个会员国在使用这一准则。要想使绿色评估准则在欧洲地区顺利实施, 就需要各个会员国家精诚合作, 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证绿色评估准则的顺利实施。同时, 因为绿色评估准则涉及很多关于环保的专业知识, 需要有较深的环保理论功底。因此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实际评估工作中都需要其他行业专家的合作, 这样才能推进绿色评估事业的快速发展。

4. 欧洲对不动产的绿色评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包括绿色建筑物的概念框架的建设、绿色租赁、评估手段及绿色评级工具等的研究都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我国应该借鉴欧洲的成功经验, 取长补短, 以推动我国不动产绿色评估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The European Group of Valuers'Association.European Valuation Standards.http://www.tegova.org

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成功改组 篇4

2008年10月,历时一年的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改组工作落下帷幕。改组后的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 Committee) 更名为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 Council),英文首字母缩写仍为IVSC。IVSC的会员不再局限于专业评估机构的社团组织,还吸纳了包括评估机构、评估报告使用方和学术界等更为广泛的代表。此次改组源于2007年11月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C)召开的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的改组意向书。

新组织主要包括三个委员会即管委会(Board of Trustees),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 Board,IVSB)和国际评估专业委员会(International Valuation Professional Board, IVPB)。管委会由6-11名委员组成,现已确定9名委员,主要负责IVSC的战略、监管和筹资工作,负责任命其他两委员会的人选并审议新会员的申请。中评协副会长、秘书长刘萍当选管委会委员。

2008年11月18日,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IVSC)在其网站发布消息,宣布任命两个新的委员会: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B)和国际评估专业委员会(IVPB)。新委员会汇集了全球各主要机构经验丰富的评估专业人士,将大大加强全球性评估准则的执行和监管。

IVSB由管委会任命的9名委员组成,负责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工作。中评协推荐的陈少瑜当选为该委员会委员。

国际评估专业委员会(IVPB)由管委会任命的9名委员组成,负责监督全球评估行业的教育培训及资格授予工作,促进评估行业发展。

国际评估准则理事会(IVSC)在其新发布的消息中表示:国际评估准则质量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将带来许多益处,如更好地识别投资与信贷风险,提高各方对财务报告的信心,以及使资产组合和资产的评估方法更一致。正如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VSB)的新任主席克里斯·斯隆所说,这次金融危机要求各类资产的评估更一致更透明。无论财务报表使用的数据如何,投资者和公众将受益于客观且透明的价值,特别是在跨国交易中。

财政部颁布中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篇5

朱志刚在讲话中说,在过去的近20年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资产评估行业获得长足发展,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资产顺畅流转,服务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维护市场秩序、规范资本运作,配合财政改革、金融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志刚指出,此次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发布,对于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改革与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四是有利于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和执业质量。五是有利于评估报告使用方理解评估行业。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注重品德要求,强调职业道德;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切实维护公众利益,提升行业社会公信力;关注新兴业务,主动服务市场需要;充分尊重委托方合理需求,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上一篇:洋务时期下一篇:圆周运动的疑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