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粮油质量安全问题(精选3篇)
成品粮油质量安全问题 篇1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享受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吃上也由原来的吃饱变为现在的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 要吃的精、吃的健康, 由此粮油等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人们所共同关注的目标。粮油的质量是否达标, 是关系着民生的大问题, 所以, 国家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粮油质量的监管工作, 以确保人们吃的安全。
关键词:粮油质量,食品安全,质量检验
前言
粮食工作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粮油质量检验, 虽然是最基本, 但却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社会意义, 民以食为天, 一旦粮油质量出了问题, 会给社会的安全、稳定带来很多危险因素, 不但会造成国民经济的损失, 还可能会导致让人痛心的伤亡事件发生。因此, 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目前粮油质量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改进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人们在粮油食用中的安全, 以促进社会的安全、稳定。
1 粮油质量安全的含义与特征
1.1 粮油质量安全的含义
粮油质量安全, 就是要有效的消除粮油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各个流转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使粮油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部门制定的标准, 达到无公害, 从而保证人们食用时的安全, 同时也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1.2 粮油质量安全的特征
1.2.1 具有隐蔽性;
从科学的角度讲, 粮油的质量很难用人的感官或是物理方式去判断, 必须要经过专业人员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检验后才能得出是否安全的结论。
1.2.2 具有慢作用性;
粮油中的大部分安全隐患对人体所起的副作用都呈现的较为缓慢, 很多时候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 正是由于这样, 所以容易造成人们的忽视。
1.2.3 具有相对性;
所谓的相对性是说对粮油质量的安全评价是相对的, 对于粮油质量的检测结果一般可分为:不含有害物质、含有有害物质但是其含量在安全范围内、含有有害物质并且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对于中间的情况其实就是相对而论。
2 目前粮油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粮油质量检验的手段较为落后
目前, 我国的很多地区, 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粮油质检机构所应用的设备都比较陈旧, 由于经济、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原因, 在更新检验设备上投入的非常少, 很多落后的地区还采用古老的感官检验方式和及其简单的物理检验方式, 对诸如光谱分析、色谱分析、核磁共振检测等现代检验技术完全不去了解, 也不采纳, 这种现象导致粮油的质量检验结果很难合人心意。
2.2 粮油质量检验部门的人员思想观念陈旧
在粮油质量检验工作人员中, 有一部分人对新时代的新观念、新技术完全持有排斥的态度, 对国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视而不见, 依然持着陈旧的观念对待粮油质量检测的问题, 使得粮油质量监管方式难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2.3 不重视粮油质量检验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粮油检验机构建设可谓是众多机构建设中比较不受重视的, 其主要体现在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给予的资金补助不足、相关政策及技术支持都不到位等, 在检验人员及检测设备的配备上, 缺乏资金的投入, 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其缓慢, 甚至不更新换代设备, 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
2.4 缺乏对粮油质量检验的投入
粮油质量检验的投入, 主要包括技术和设备的投入, 其根源也就是资金投入, 目前存在的大多数粮油质量检验机构, 其环境、技术、设备都达不到质量认证评审标准中的要求, 检验机构的设备条件和技术力量都十分薄弱, 粮油质量检验实验室的面积非常小, 检测应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 所谓的检验设备只有天平、容重器、水分测定仪等简单设备, 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室很难保证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实施。
2.5 粮油质量检验的抽样缺乏代表性
粮油在最初的种植到生产再到运输、存储、销售的整个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均匀性, 在粮油的抽样检验中, 难以做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而如果抽样检验的粮油不具代表性, 那么抽样检验工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因为如果一项工作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那么无论后续的工作怎么严格细致, 其检验结果都是存在问题的。
2.6 粮油质量检验体系权利和义务难以明分
目前我国的食品检验监督体系, 代表国家政府行使粮油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的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代表行业行使质量管理职能的有粮食部门的粮油质量检测和管理机构, 以及农业部门正在建立的绿色产品监测机构等, 对这些粮油质量检验监督机构, 国家虽设立但却没有明确其各自的职责范围, 使它们的所拥有的义务与权力都很不明确, 存在严重的职能重叠、权力与义务难分、各谋其政的现象。
2.7 缺乏对粮油质量检验人员的培养
目前市场中多是一些热门专业的培训机构, 对于粮油质量检验专业的培训机构非常少, 这也说明社会意识并不倾向与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 粮油质量检验体系中, 主动深入学习先进检测技术的人也少之又少, 这对质量检验机构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不仅不能使检验体系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注入, 也不能提高粮油质量检验的水平。
3 改进粮油质量检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完善粮油质量检验体系
要对我国现有的粮油质量检验体系进行完善, 加大粮油质检体系对质量检验的执行力度, 确保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及制度化, 从根本上实现对粮油质量进行监管的目的。
3.2 加大检验设备投入资金, 加快粮油质量标准的制定
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审时度势, 趋利避害, 切实将粮食质量检验工作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来主抓, 在各级质检部门的检验设备上要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 制备技术先进的设备, 对国家给予的补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利用先进的质量分析仪, 进一步提高粮油质量检验工作的效率。同时, 粮油质量检验工作也需要科学、完善、统一、权威的质量标准和操作体系, 因此, 对于粮油质检工作,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粮油质量安全为中心, 加强粮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并做好推广和宣传工作。
3.3 对粮食质检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粮油质量的好坏是关乎国家民生的大事,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使得粮油质量的检验技术日新月异, 这就要求质检人员要能跟上时代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要准确掌握粮食质量检验标准、分级标准, 还要对新兴的检验技术及时的认识并熟练掌握。因此, 要做好粮油质量检验工作, 就要在质检人员的技术培训上花功夫、下力气, 提高质检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粮油质检队伍。
4 结束语
粮油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油的质量不仅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快慢, 而且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新时期赋予粮油质量检验的新定义是即要保证粮食安全流通, 又要为市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的手段, 因此, 粮油质量的检验工作至关重要,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粮油质检中的问题给予解决。
参考文献
[1]冯倩, 褚小菊.浅谈粮油食品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安全问题[J].中国食品工业, 2008 (6) .[1]冯倩, 褚小菊.浅谈粮油食品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安全问题[J].中国食品工业, 2008 (6) .
[2]吴爱国.关于粮油质检验操作过程中两问题的探讨[J].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2007 (1) .[2]吴爱国.关于粮油质检验操作过程中两问题的探讨[J].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2007 (1) .
[3]高秀贤.粮油质量检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J].粮食加工, 2010 (3) .[3]高秀贤.粮油质量检验报告存在的问题和修改意见[J].粮食加工, 2010 (3) .
[4]费杏兴, 黄锦良.县级粮油质量检测机构建设的探讨[J].粮油仓库科技通讯, 2009 (25) .[4]费杏兴, 黄锦良.县级粮油质量检测机构建设的探讨[J].粮油仓库科技通讯, 2009 (25) .
成品粮油质量安全问题 篇2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质量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石油开发及提炼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以及不完善的成品油储运等一系列因素, 也导致我国成品油的质量较低, 针对此现状建立健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石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得长远的发展, 优质的成品油是重要保障之一, 在此基础上把握市场方向, 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营销策略, 更能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2 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氧化成品油的氧化是指在储运过程中, 成品油直接接触到空气且空气中的杂质混入成品油中, 在一定条件下导致成品油发展质变, 另外氧化速度会随着升高的温度以及增强的油罐金属催化作用而逐渐加快。例如柴油的氧化, 柴油的氧化是由内、外因素作用形成的, 其中内因是指柴油中不安定组分以及不饱和烃类的存在, 他们能与氧发生反应, 导致内部发生缩合和聚合反应, 柴油的吸氧氧化能力会随着氧化组分的增多逐渐变强, 导致柴油的质量发生较大的变化;外因指的是温度和氧压, 柴油的吸氧量会因为温度越高、氧压越大而逐渐增大, 造成柴油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从而缩短了柴油的储存期。
2.2 蒸发成品油的蒸发问题是指油品中的分子与液体分离并挥发到空气中, 一般轻质油品比较容易发生蒸发问题, 油品的蒸发会导致环境污染, 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给成品油的运输带来经济损失。
2.3 乳化成品油中极易发生乳化问题的是润滑油, 因为一般润滑油中有大量的添加剂, 有的添加剂是微溶于水的, 易形成水乳化。另外有些添加剂本身就是乳化剂, 在遇水之后就会乳化变质, 导致润滑油在使用时产生沉淀、阻塞等现象。
3 加强成品油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避免油品与空气直接接触首先, 减少成品油与空气的直接接触, 避免杂质混入其中, 延缓在一定作用下油品氧化、变质的时间, 加强对油品的密封贮存, 特别是润滑油的密封存储, 减少成品油因蒸发产生的损失, 保障油品储运过程中的质量;其次, 对于部分蒸发量较大的成品油, 如汽油、溶剂油等, 可采取内浮顶油罐的运输方式, 有效降低蒸发损耗以及环境污染, 规避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保障成品油运输的质量及安全。
3.2 杜绝“混油”问题的产生不同种类的成品油其性质也有较大的区别, 若混合在一起, 将直接影响成品油的质量, 甚至造成变质问题。石化企业应全面分析、综合考虑谨慎处理这一问题, 在企业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不同性质的成品油尽量减少共用输送设备, 根据不同成品油的性质, 使用专门的油泵和管线;若受企业条件限制, 需要共用设备进行不同性质的成品油输送, 则必须彻底清理油泵和管线, 确保没有残留之后才能进行输送作业, 这里推荐采用蒸汽清洁方法可极大降低油品残留量, 然后在投用前置换油泵和管线应选用拟输送的油品, 并对末端采样分析, 确保成品油质量合格, 方可正常出厂。此外同种油品不同类型油品 (如国Ⅴ92#、95#、98# 汽油) 储存容器之间相连通管线也须注意进行质量隔断, 可采用堵盲板等手段杜绝“串油”可能性。
3.3 改良输送油品的油罐成品油储运的主要载体就是油罐, 因此改良油罐对保障成品油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油罐的改良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为了保障油罐内外温度均匀, 应在油罐内部安装喷淋水装置, 通过喷水达到降温的作用, 特别是夏季成品油的储运, 因温度较高需要通过罐内喷淋水带走管壁的热量, 降低空间温度, 保持油罐内外温度均匀;二是在油罐表面涂抹一层可将吸收的太阳能反射出去的特殊涂料, 以便有效控制油罐的温度, 降低成品油的蒸发损耗。另外这层涂料还能保护油罐表面不受大风、雨水的侵蚀的作用。大量实践数据表明, 白色涂料是首选的涂料颜色, 其放光性能最佳;三是为了有效减少蒸发损耗还可以选用集气罐, 利用管线连接存有相同气体的油罐, 之后再连接集气罐,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 集气罐与油罐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油汽交换, 保障成品油不会挥发到空气中, 有效降低了呼吸损耗和环境污染。
3.4 安装呼吸阀挡板成品油储运时液面下降很快, 导致空气通过罐体的呼吸阀进入油罐中且混入成品油中, 这就降低了成品油的蒸汽浓度, 加快了成品油的蒸发速度, 并且影响了成品油的质量。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在呼吸阀下方安装挡板, 以便阻挡进入呼吸阀的空气无法直接接触到油液面, 从而不会影响到成品油的质量。另外挡板的折射作用可以快速分散进入油罐内的空气到罐体的四周, 当罐体向外呼出气体时会首先呼出上层浓度小、质量轻的气体, 有效控制了蒸发反应。因为此方法有效控制了成品油储运过程中的损耗, 目前已经在很多企业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和使用。
3.5 优化操作水平工作人员是成品油储运的主体, 因此应优化工作人员的操作程序, 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切实做好成品油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油罐设备, 例如油罐的自动化装置、计量口、呼吸阀等, 检查灵活度以及是否存在堵塞、渗漏或锈蚀等问题, 并对其进行维护,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其次, 查看油罐运输管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若发现问题或隐患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保障成品油的质量及降低成品油的损耗;再次, 装油时注意控制油面高度,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进行卸油作业, 保证卸油干净、没有残留, 并且没有发生冒油、漏油等问题;最后, 及时清理完成卸油的油罐底部, 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
4 结束语
总之, 成品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 具体、全面地分析当前我国成品油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 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强化, 是石油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石油企业应切实加强成品油的质量管理, 以便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成品油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成品油的需求量逐步增长。但是目前我国的成品油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这就需要石化企业加强成品油的质量管理, 针对其存在的问题, 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保障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品油,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妍洁.浅析成品油收存发质量管理程序[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04:197.
[2]黄志龙, 韦德灯.成品油销售企业质量节点控制与闭环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 24:196-197.
成品粮油质量安全问题 篇3
一、油茶籽油是一种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的木本食用植物油, 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食用历史, 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许多医书都记载了油茶籽油的食药双重功能。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与橄榄油类似, 油酸含量高达到80%~83%, 比橄榄油含量还高, 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多酚类的活性物质。可以说油茶籽油是当今最优秀的食用植物油之一。茶油产业是我国油脂行业的特色产业, 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经专家们认真科学地分析后我们认为, 造成油茶籽油苯并 (a) 芘超标的原因主要有原料不当的晾晒 (如在沥青路面晾晒造成污染) 、烘干 (如烘干过程受到烟气污染) 、炒籽时操作不当 (如温度过高造成部分原料焦糊) 等几种因素, 绝非是油茶籽油本身固有的, 也不是制油工艺缺陷和浸出制油方法造成的。有些媒体报道, 苯并 (a) 芘超标是浸出工艺的问题, 这是一种无稽之谈, 是对浸出制油没有科学依据的误解。世界上浸出法制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无论是技术还是浸出溶剂都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浸出制油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先进、安全的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油的制取。我们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消费者:浸出工艺不会造成油脂中苯并 (a) 芘超标。
三、要解决成品油中苯并 (a) 芘超标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要对毛油中苯并 (a) 芘含量的监测。因为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油脂中苯并 (a) 芘超标, 都不可怕, 只要采用正确的精炼方法, 如在脱色工序中添加适量活性炭, 即可有效地除去油中的苯并 (a) 芘, 使成品油中的苯并 (a) 芘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2716-2005) 。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油茶籽油。
四、前车之辙, 后车之鉴。油脂安全事关人体健康, 我们呼吁广大油脂加工企业, 应严格把好油脂质量关, 不忽略每个环节的监控, 视食品安全为生命, 坚决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严格自律, 规范生产, 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为推动我国油脂行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我国油脂科学技术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贡献我们的力量!
【成品粮油质量安全问题】推荐阅读:
成品油质量检验问题11-17
粮油质量检验06-27
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07-02
食品安全中的粮油检验06-26
成品质量检验01-24
木本粮油林场2012 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05-25
机房工程安全管理与成品保护10-22
供货计划质量保证措施成品保护措施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