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独立和场依存

2024-06-09

场独立和场依存(精选5篇)

场独立和场依存 篇1

摘要:听力是语言习得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技能。作为重要的信息输入来源之一, 大量有技巧的听力训练能够帮助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 因为通过听力, 二语学习者可以获得一个扩大词汇量, 扩展语言和文化知识, 增强语感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的途径。因此, 在语言知识, 文化背景, 尤其是在个体心理差异如动机、兴趣、和策略使用方面, 听力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心。另外, 在听力过程中, 由于不同学习策略的使用, 有着不同场独立和场依存程度的听者对同一材料的理解不同。然而, 很少有研究去调查认知类型对听力能力的影响。因此, 本研究旨在调查场依存和场独立认知类型对某一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听力能力,场依存,场独立,认知类型

一.引言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 第二语言习得的中心已经从探索最好的教学方法转移到对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特点的研究。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研究者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个体因素。语言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毫无疑问会影响他们学习语言的方法, 从而导致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不同结果。相应的, 语言研究者更侧重于研究“怎么学”, 而不是“学什么”。在这种情况下, 对二语学习者个体因素差异的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Ellis, 1994, pp91-113) (1) 语言学习者在哪些方面有差异? (2) 这些差异会对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取得的结果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 学习者个体差异会怎样影响二语习得过程? (4) 学习者个体差异会怎样和老师的指导相互作用, 从而决定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取得的不同结果?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语言学习者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差异:年龄, 天赋, 认知方式, 动机以及性格。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 听力是语言习得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任何一个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都期望在这个目标语的听, 说, 读和写方面有一定的能力。虽然这四个技能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 但是听力技能对其它三个技能以及翻译技能的习得却是起决定作用的。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输入来源, 听力为二语学习者提供接触大量语言资料的机会, 这会毫无疑问地促进他们说, 写以及翻译能力的提高。因而, 听力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很多人就语言知识, 文化背景, 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做了相应的研究, 但很少有人致力于研究认知方式对听力的影响。因为不同认知方式会影响听力过程中不同学习策略的习得和应用, 所以研究认知方式对听力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即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场独立和场依存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性者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 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 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 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 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性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场独立, 以及场依存和听力的关系。另外, 此研究的一些发现可以为老师和学生就如何提高听力能提供一些帮助。

二.本研究

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是以Rod Ellis (1994) 的理论框架以及Chinien和Boutin (1993:303-311) 的理论框架为基础的。根据这个理论基础, 我们得知认知方式, 听力策略和听力水平是相互作用的。具体来讲, 学习者对听力策略的使用可以被看作认知方式和听力水平的调停者。也就是说, 场独立性者和场依存性者的不同认知方式会影响他们对听力策略的选择和使用, 从而导致他们听力水平的不同。

就听力策略而言, 王初明和亓鲁霞 (1992) 对英语专业的两个学生的英语听力策略做了调查。结果表明, 在听力理解中表现较差的听者不是因为不知道怎么使用听力策略, 而是因为他对一些因发音分不清楚, 另外, 听力较好者并没有使用像前者那么多的听力策略。与王初明结论不同的是, 王宇 (2002) 在对一百七十八个分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做的调查中发现, 五组不同的听力策略可以对学生在听力中表现的百分之二十五的差异作出解释。

2.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 (1) 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场独立者和场依存者的分数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差异, 差异是什么? (2) 场独立者和场依存者对听力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是否有差异?如果有差异, 差异是什么?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从某个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中随意地抽出了一百一十二个学生作为受试对象, 他们的年龄介于十九到二十之间, 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其中男生和女生数量各占一半, 以免结果受到潜在性别因素的影响。首先占用了他们课堂的十二分钟对这些受试者进行了团体藏图测试, 在测试中, 要求受试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在复杂的图形中找出简单的图形, 找出的简单图形越多, 得分就越高。结果发现在测试中一些分数较高分的学生都属于场独立性学生, 而一些分数较低的学生都属于场依存性学生。两天之后, 这些受试者又被组织起来, 让他们完成2004年大学英语四级的听力部分, 并且完成一份有关听力策略的问卷调查。

4. 数据收集分析及结果

测试者尽最大努力, 严格控制测试时间。为了让受更好地参与到此实验当中, 老师告诉他们最后的分数要计入他们的学分。问卷调查是英文的, 必要时测试者会做一些解释。结果表明 (见下表格) , 场独立性学生的团体藏图测试得分要比场依存性学生得分高得多;并且独立性学生听力测试的平均分也比场依存性学生高。

普遍来讲, 场独立性学生比场依存性学生表现好的原因在于:第一, 场独立性学生被认为有较强的分析, 推理以及认知重组能力, 因此他们趋向于对抽象的思维感兴趣, 在意识任务做得更好一些。在做听力时, 场依存性学生会根据单词和推理去找信息, 他们几乎分辨不出相关信息和不相关信息, 就像他们在团体藏图测试中表现的一样。因此, 人们认为场依存性学生的推理能力不是在语言学习的深层次上产生的。另外, 场独立性学生被证明能更好地理解有歧义的单词, 他们能够认识到一些语言术语的多个意思, 而不受到它们所在的上下文影响。在听一篇短文时, 场独立性学生可以把重要的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分开, 然而场依存性学生却不能。第二, 中国的传统教育习惯和测试体制侧重于细节的解释, 例如句法, 课文结构等。毫无疑问, 场独立性学生会从这种教学方法中受益不少, 因为他们擅长于分析性思维和推理。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和场依存性学生相比, 它们会成功的抓住一些语法规则, 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结论

本实验证明了场独立性学生和场依存性学生在处理信息时的不同特点和习惯会影响他们对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他们对语言的精通程度。

本研究的研究发现对二语习得领域里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类型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英语教学上的启示。第一, 普遍认为, 场独立认知方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所以在做听力期间, 学生可以有意识的加强他们的场独立认知能力。第二, 对老师来说, 很有必要熟悉学生和他们自己的认知类型, 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应不同认知类型的学生。

听力能力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只从认知方面做了一些简单研究, 研究者可以从其他角度, 例如语言天赋和动机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Chinien, C.A., &Boutin, .F (1993) .Cognitive style DF/I:An important learner characteristic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ists.Journal of Eudcational Technology.Systems, 21 (4) , 303-311

[2]Ellis, R.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王初明, 斤鲁霞. (1992) 外语听力策略个案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桂诗春.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4]王宇. (2002) .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调查, 《外语界》, (5)

场独立和场依存 篇2

关键词: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外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053-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13

1 .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教学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语言(尤其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研究重心也逐渐从教学方法和过程的研究向语言学习过程和语言学习者本身特点上转移,更多地从学习者角度去研究探索外语的教与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研究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焦点,教育个性化成为当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因此,个性、态度、动机、学能、认知风格等个体差异日益引起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曹世清,2001)。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作为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受到各国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国外很多学者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对国外该领域的研究做一梳理。

2 . 场独立、场依存

认知风格指个体在理解、储存、转换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所倾向采取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方式(郑丽萍,2006)。有关各种认知风格的理论架构,以美国心理学家Witkin和Goodenough(1977)的“场地独立性”发展较为完整,而且广泛用于解决教育问题。一般均假设场地独立是一个连续性变项,依据受试者所具有特质的不同程度,可以分为场地独立者(field independent)和场地依赖者(field dependent)两种(Bialistok, 1978; Chamot, 1989)。

所谓“场”就是指周围的环境,它对人的知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Witkin和Goodenough等人(1981)认为属于连续体一端的人往往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这种人称为场独立者;而另外一端的人则往往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标志,不那么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这种人称为场依存者。从认知的角度看,场独立者善于从比较复杂的背景中识别出独立的个体,能够把部分和整体分开,在分析某一因素时不受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场依存者则把整个环境看作一个联合的整体框架轮廓,难以将个体从整体中分离出来(李志雪、李绍山,2008)。

3 . 国外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关系研究

与国内相比,国外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关系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对于何种类型的认知风格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这个问题,学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和外语学习的关系还没有统一定论。从广义上讲,Witkin(1962)开始对认知风格和语言学习的关系进行应用研究,认为场独立和场依存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两种认知风格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各有优缺点。Brown(1987)发现场依存能够促进社会环境中的外语学习,而场独立则使正规课堂更具成效。Hansen和Stansfield(1981)与Brown的观点一致,认为场独立和场依存学习者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各有优点,但是Chapelle和Roberts(1986)发现交际能力与场独立有关,而与场依存无关。 Carter的发现与Chapelle and Roberts相吻合,他还发现场独立者在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场依存者。

由此可见,大部分研究认为场独立者在语言任务完成情况和综合语言能力方面均优于场依存者。Tucker,Hamayan和Genesee(1976)发现场独立认知风格与拼写、听力、词汇成绩高度一致。但是Naiman et, al(1978)的研究却得出不同的结果,场依存认知风格和12年级的法语学习者的模仿与听力成绩相一致,但与8年级、10年级的不一致,作者认为学习者的年龄对认知风格有影响。

Stanfield和Hansen(1983)对认知风格和完形填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场独立认知风格在该方面优于场依存认知风格的结论,因为做完形填空时,学生需要推断或预测词义,需要很好的认知建构能力。为了了解认知风格和伊朗英语学习者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Shalbafan(1996)对此进行了研究,他得出这样的结论:场独立学生在写作形式上较场依存学生表现好,后者在写作内容上优于前者。除了写作和完形填空,一些学者对认知风格和阅读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众所周知,阅读需要特别复杂的操作处理,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有意识,或许无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所以识别不同的认知风格、帮助学生调整其认知风格是阅读老师的任务。Davey(1990)选择111个学生为受试对象,发现场独立阅读者在完成需要大量记忆和高效重组任务时表现优于场依存阅读者。Javier(1997)以墨西哥大学的学生为受试者,研究他们的认知风格与使用第一语言(西班牙语)和第二语言(英语)阅读时阅读能力的关系,发现二者和认知风格的关系有着很大的不同,结果表明场独立认知风格学生获得的阅读分数高于场依存认知风格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减弱。

过去的五十年,与认知风格相关的研究生机勃勃,由于某些原因,21世纪开始时有所下降,近几年,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又逐渐增加。

Mohammad Ali(2004)开展的研究表明场依存者在综合性任务方面得分高于场独立者,在分析任务方面,结果恰恰相反,2006年,其又探究了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和交际性测试之间的关系,较场独立者,场依存者在交际性测试中的表现更好。

上面提到的研究几乎都支持场独立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方面表现优于场依存者, 然而有些学者却持相反的观点,但在实证研究中并没有太多的经验数据证明他们的论述。根据Carter(1988),学习者的知觉可能在逻辑上影响学习策略的选择,从而可能影响学业,场依存较场独立更有助于语言学习。关于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与二语习得的关系,Griffiths和Sheen(1992)持相反的观点,他们坚持认为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无关,相关的研究没有清楚阐明他们之间的关系。Chapelle(1992)用证据证明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反驳了Griffiths和Sheen的观点。

“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习者认知风格之间的适配性”是认知风格领域研究的另一个热点,研究表明在教与学过程中,场独立者和场依存者表现迥异。

James(1973)研究在特别设计的小课程中教师的认知风格和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效果,发现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教师与学生较没匹配的表现出巨大的相互吸引。同样,Dunn & Dunn(1979)非常肯定地认为当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完全匹配时,学生的学习适应最好,显然,当教师与学生有着相似的认知风格时,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也会有同样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学。当学习者在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下学习,语言能力也随之提高。改变教学风格固然困难,但如果教师理解一种风格不能有效适应所有学生的原因,还是可以实现的。所以,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计划、学生分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模式等教学风格因素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风格。其他的学者也支持相同认知风格匹配。Saracho(1993)论证了相同认知风格如何匹配更有益于儿童,但是场独立匹配优于场依存匹配。Ritchie(1988)发现在向教学风格是场独立的美国老师学英语时,倾向场独立的Vienamese,表现好于倾向场依存的Kampucheans。

根据上面的发现,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匹配似乎才是明智之举。然而,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Witkin et al.(1981)提出二者匹配可能会带来消极影响。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对于有些学习内容,老师和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反可能比相似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由于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者可能会用不同的思考模式处理同一问题,所以或许会得出不同结论,这即有益于教师,也有益于学生;第二,不同的认知风格可能形成不同的观点,使课堂更生动,不同思想的人一起交流、互相影响,热烈的讨论对双方都有好处;第三,场依存教师的思考模式所具有的讨论方法不能为场依存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体系;第四,场依存教师很可能给予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以反馈,场依存学生倾向于从教师的反馈中获取有益的建议。Pither(2002)提出教师认知风格与学生认知风格相匹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培养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应该根据需要,灵活转变认知风格。同样,Brown(1997)也指出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是“灵活性”,成功的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认知风格的优势,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

4 .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关系的研究,国外学者得出如下结论:(1)场独立认知风格更有利于外语学习;(2)场依存认知风格更有助于外语学习;(3)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各有优缺点;(4)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无关;(5)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匹配;(6)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匹配可能带来消极影响;(7)教师和学生应该根据需要,灵活转变认知风格。可见,国外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研究并没有统一的定论。

参考文献

Abraham, R. Field independence-dependence and the teaching of grammar[J]. TESOL Quarterly, 1985(20): 689-700.

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87.

Carol A. Chapelle. 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 in CALL: The Field Independence/Dependence (FID) Construct[J]. CALICO Journal, 2009(2): 246-266.

Carolina T. & P. Fernanda 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Some Forgotten Aspects[J]. The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8(1): 32-38.

Chapelle, C. & C. Roberts. Ambiguity tolera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as predictors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 Language Learning, 1986(1): 27-43.

Griffiths, R. & R. Sheen. Disembedded figures in the landscape: a reappraisal of L2 research on field dependence/ independenc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2(2): 133-146.

Hansen, J. & C. Stansfield. The relationship of field dependent/independent cognitive styles to foreign language achievement[J]. Language Learning, 1981(2): 349-366.

Mohammad Ali Salmani-Nodoushan. Is Field Dependence or Independence a Predictor of EFL Reading Performance?[J]. Tesl Canada Journal/revue Tesl Du Canada, 2007(2): 82-105.

Naiman, M. M. Froehlich, H. H. Stern, and A. Todesco.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M]. Toronto: O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1978.

Nazanin N. & A. Akbar. The Effect of 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as a Source of Variation in EFL Learners Writing Performance[J]. Iranian Journal of Language Studies (IJLS), 2007, 1(2): 103-118.

Riding R. J., Cheema. Cognitive style: an overview and integration[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1, (11): 193-214.

Saracho, O. N. & B. Spodek. Teachers cognitive style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J]. The Educational Forum, 1981, 45(2): 154-158.

Shalbafan, K. On the role field dependence/field independence in Iranian EFL learners writing ability[Z].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Tehran, 1996.

Stansfield, C. & L. Hansen. 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as a variable in second language cloze test performance[J]. TESOL Quarterly, 1983(17): 29-37.

Witkin, H. A., Psyc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M]. New York: Wiley, 1962.

Witkin, H. A. & D. R. Goodenough. Cognitive Style: Essence and Origins: Field Depende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M].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81.

曹世清.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风格研究评述[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77-80.

李志雪、李绍山.国内场独立/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教学关系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65-68.

孙广治.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95-96.

场独立和场依存 篇3

认知风格 (Cognitive style) 又称认知方式、认知模式, 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 习惯了的倾向和方式。对认知风格的测量, Curry (1983) 提出要在三个层面上进行, 即“教育的偏好”层、“信息加工”层和“认知的人格方式”层。对认知风格的分类则种类繁多。Messick (1984) 曾经区分出19种认知风格, 而R.Riding (1991) 等人则认为认知风格有30多种, 涉及感觉肌动、交际、文化、情感、认知、智力等各个方面。过去二十多年里, 语言学家借用了心理学领域研究认知风格获得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来探讨认知方式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Brown (1973) 研究了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之间的直接关系, 认知风格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开始受到重视。由于外语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差异和表现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 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及其与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只局限在少数典型的特征上。本文将主要针对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一对认知风格展开讨论。

二、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方式的特征

心理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人类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对外界参照的依赖程度和信息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表现出两种认知风格:场独立 (field independence) 和场依存 (field dependence) 。所谓“场独立型认知风格”是指在充满干扰项的视觉场中具备分辨出某个具体相关项的能力。场独立者通常以分析的眼光看待问题, 能将背景中某个具体的相关项分辨出来, 倾向于依据内在参照确定个人行为。对抽象的理论和原则感兴趣, 知觉比较稳固, 不易由于背景的变化而改变, 比较自主, 能独立对信息进行重组。而场依存者则完全相反, 倾向于依赖整个场, 对隐含在场中的相关项不容易分辨, 他的感知受到整个场的左右, 难以分辨出嵌含在场中的具体部分。场依存者通常以整体或全局的眼光去看问题, 将整个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整个场都能看得较为清楚, 其行为具有社会倾向性, 表现出善于交际的能力和喜爱集体学习环境, 比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 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

场独立和场依存是迄今在外语学习领域中讨论得最多、最富有成果的认知方式。语言学家主要借用了Witkin等人的研究工具讨论它们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他们的研究主是围绕上述特征来探讨哪一种认知风格类型更善于学习外语, 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与不同的认知风格相匹配的问题, 而且就此提出了许多相关的假设。一系列定量统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表明, 场独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以下三个不同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和优势, 成绩明显比场依存的学习者好:第一是在课堂外语学习方面 (Naiman, 1978) ;第二是在书面和口头测试 (Roberts, 1983) 方面, 在完形填空 (cloze test) 测试中表现尤其突出 (Hansen&Stainsfield, 1981, 1983, 1984) , 他们能够很好地完成完形测验, 说明完形测试和镶嵌图形测试具有相似的认知重建过程。第三是在逻辑推理能力方面 (Abraham, 1985) (王立非, 1998) 。这些研究向我们揭示场独立认知风格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系统组织、分析和构建语言材料。在认知系统对新信息的重组和构建过程中, 学习者逻辑推理能力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另外, 场独立者由于对语言的具体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比较关注并能充分地加以分析, 因而往往能写出较为复杂的从句和较难的长句, 这恰恰是写作能力强的具体表现。场独立型风格的长处在于能从整体中分辨出部分, 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具体事物, 对各个具体变量进行分析而不涉及其他变量。

在课堂以外的自然“场”中学习外语需要学习者具有场依存型学习风格。场依存型的学生能够纵观问题或事物的全局和全貌及其普遍性, 从而可以避免看问题时产生片面性和偶然性。由于具有较强的移情倾向和善于交际的特点, 这类学生在外语教学中表现为口语表达、交际和归纳能力强。场独立学习者不善于学习口语和用外语进行交际 (Brown, 1977a) , 对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也不擅长 (Tucker, 1976) 。另外, 成人与儿童外语学习者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也较大, 儿童的认知风格大多为场依存型, 成人在学习语言时更多地运用“监察和学习策略”, 因而多为场独立型 (Krashen, 1977) 。

有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场独立和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各有利弊。Brown总结了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认为场独立或许对于课堂学习及书面测试很重要, 但对于非正规的外语学习, 场依存或许更为有利, 因为成功的习得取决于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与目的语者的交际, 而且场依存中的移情作用对此帮助很大。Saracho (1981) 研究了两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的相关特征, 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Brown的这一断言。

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既然各个研究者都用两分法来对认知模式进行分类, 就不可避免地有以偏概全之嫌, 不能真正反映人的认知方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任何一种分类都有两极, 而人的认知风格则位于两极之间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具有极端典型的某种认知风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非常之少, 如果有的话, 恐怕也是那些心理偏常的人。而大多数人则是具有几种认知风格, 有时可能甲种成分稍微多一些, 乙种成分则相对少一些, 或者正好相反。所以, 外语教师不能将认知风格绝对化, 机械地在教学中套用 (李哲, 2000)

梁宁建、殷芳 (1998) 曾就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教师的教学策略之间的关系对上海市普通中学255名初二学生做了调查研究。该试验采用“镶嵌图形测验”与学生进行团体施测, 并对各学科任课教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查。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初中学生存在着认知风格的差异, 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场独立和场依存性的两极状况。属于场依存性的学生明显多于场独立性的学生, 两者呈显著性差异 (p<0.05) 。学生认识风格与性别差异之间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表明他们在认知方式方面是总体上的平衡性与发展上的不平衡性的统一。教学策略与方法对学生认知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因此应采取与学生认知风格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应的学习行为特征如下。

与之对应的教学方式如下。

首先,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的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 而认知风格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个性, 才能尽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材料来实施教学, 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比如, 场依存性强的学生在外语学习初期可能因为社交能力较强而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随着学习难度加大, 可能由于其性格中所固有的弱点, 反而不如场独立性强的学生。教师如果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 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或许就会得到提高。

其次,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有特色而又合理的认知风格, 一般来说, 没有哪一种认知风格是尽善尽美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发挥原有风格优势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多方面的, 适应性更强的认知风格。任何一种心理特征都无好坏之分, 但如果一种风格走向极端, 它不仅对学习不利, 反而是一种病态。因此, 当学生的某些极端风格对学习是一种障碍时, 老师要诱导他们取长补短, 调整自己的认知风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语言材料, 学习任务等, 促使学生弥补自己认知风格的不足。例如, 可以对场依存性强的学生多布置一些需要独立完成的写作任务, 在他们在学习处于低谷时期获得足够的鼓励, 在课堂上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展示自己的机会,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相反, 可以鼓励场独立性强的学生有意识地多找同学, 老师或外籍人士交谈, 积极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之类的课外活动等。

最后, 在学生调整认知风格的同时, 老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 使自己的教学风格适应性更强, 教学效果更好。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尽管对于认知风格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而且在不断尝试把学生的认知风格的研究与外语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由于认知方式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多数研究比较武断地把学习者分成在认知方式上完全独立的群体, 而较少考虑处于其连续体的中间状态。而且,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认知方式还与情感、环境和社会因素互相作用, 互相影响, 具有不稳定的一面。再加上研究和方法的局限性, 试验过程中的各个相关量难以控制和测量, 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

摘要:认知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非智力因素之一, 与外语教学有着重要联系。本文试从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种认知风格的特征, 研究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它与外语教学的联系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外语教学策略, 以期对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认知风格,场独立,场依存,外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梁宁建, 殷芳.学生的认知风格与教师的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 1998, (2) :115-121.

[2]李哲.学习者认知风格的差异性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 2000, (3) :61-64.

[3]秦晓晴.第二语言习得中认知方式研究的现状.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2) :40-45.

[4]王立非.认知风格研究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山东外语教学, 1998, (4) :64-69.

场独立和场依存 篇4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二语习得主要表现为两个角度:认知和社会文化二分的路径。心理认知过程与机制在二语习得中伊始就受到关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都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语言与认知密不可分,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认知成为主流的观点(Dekeyser&Juffs,2005)。在二语习得研究的多元方法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研究二语习得过程的共同特征;另一条是探索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戴财运,2002)。场独立和场依存从学习者的个体出发,研究不同的认知风格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本文针对中学英语学习者场独立与场依存的不同认知方式,探讨教师应对此采取的措施。

2、场独立与场依存

场依存与场独立原本是两个心理学概念,人们在语言认知活动中对外界参照物的角度不同,处理语言信息的方式就会各不相同。判断一个人事属于场依存型的还是场独立型的,关键是从受试者本身是否能正确的从各种干扰图像中分辨出其中的某一项。场独立型的人往往是从分析的角度出发,依照内部图像进行参照,对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比较感兴趣,不容易根据背景的变化而改变。场依存型的人完全相反,对隐含的图像不容易辨别出来,这类型的人容易受到整场图形的干扰,难以分辨出镶嵌在场中的具体部分。场依存者通常以整体或全局的眼光去看问题,将整个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场都能看得较为清楚,其行为具有社会倾向性,表现出善于交际的能力和喜爱集体学习环境,比较依赖于学习材料的预先组织,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

3、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1)场独立型的人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场独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更能关注语言的变化,在语言习得中,他们能根据特定的环境去理解语言和区分语言,这样就能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因此具有分析风格的这类学习者能较快的习得外语。

(2)场依赖型的人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场依赖学习者由于性格比较开朗,容易和他人交往,其本身也具有移情等特点,加之语言习得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交际,好的学习者必须学会倾听,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目的,因此拥有这类学习风格的人能较快的习得第二语言。

(3)两种类型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好的语言学习者

两种类型的人都有可能成为好的语言学习者。前两种假设强调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学习方式。一种是自然的,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很少出现在一般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第二种是我们熟悉的课堂教学环境:句型操练、各种模拟测试,等等。因此,自然的语言习得适合场依赖性风格;而课堂语言学习则适合于场独立性风格(Brown,1987)。

4、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启示一:场依存和场独立在心理学的角度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但并不是指每个人的这种认知风格是不可改变的。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们又具有倾向性,根据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可以发生改变。一位优秀的英语学习者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两种不同的认识风格,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因此,教师在引导学习者的过程中就要因材施教,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

启示二:分析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学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倾向于场独立的学习者分析能力强,喜欢思考。倾向于场依存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但对于学习材料的记忆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给学习者提供发展的空间,举一反三,并进行指导。

启示三:这两个不同的认知风格不是始终处于认知方式的两个极端点上。实际上有时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而是处在一种中间状态。对学生来说,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能够达到根据不同的语言学习要求积极调动不同的认知风格完成学习任务;对教师来说,应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了如指掌,并培养学生恰当地运用不同认知风格的能力。

5. 结束语

对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学习者的研究,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不能把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明显的分类。只有时刻依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随时随地地变化,遵循客观规律,才能真正给予学生适时、适量、适度的教学指导,才能切实收到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教师根据学生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风格的不同,首先培养学生策略的自主选择意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其次不同的认知风格所采取的策略各有其利弊,肯定学生的认知风格及相对应的学习策略的选择的同时,给学生以其他策略的指导。

参考文献

[1]、Brown,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NewJersey:Prentice Hall,Inc,1987.

[2]、Dekeyser,R.&AJuffus.cognitive considerations in l2 learning.ine.hinkel(ed).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learning,pp.437-454.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场独立和场依存 篇5

关键词:场独立型,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二语习得

一、引言

正常的人能很自然也很容易地习得第一语言。与第一语言的习得相比,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就困难得多,复杂得多。在过去二三十年里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心从探索最佳教学方法转移到多变量研究,也就是把第二语言学习看作是一种受诸多相关因素影响的过程。(吴一安,刘润清,1993)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的年龄、认知风格、语言潜能、学习动机、性格特征等等。本文将对认知风格中的主要维度场独立性和场依赖性研究作一综述,并就该风格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外语学习者和教学者有所裨益。

二、学习风格和认知风格

在讨论反思性和冲动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和认知风(cognitive style)的由来作一了解,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把人的个性差异分为三部分:智力和已有知识、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对学习过程所起的作用更为直接。学习风格又名学习方式,1954年由哈波特·赛伦提出。不同心理学家对学习风格的定义不尽相同。美国研究学习风格的权威邓恩(Dunn)夫妇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的方式(转引自谭顶良,1996)。美国中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凯夫(Keefe)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心理行为方式,包括认知风格、情感风格和生理风格三要素。认知风格是学习风格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包括接收、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目前研究较多的认知风格有: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反思性与冲动型、整体性与系列性。由于个体的认知风格不同,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指导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具体说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了的态度和方式。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确认的认知方式已达19种之多。在众多的认知方式中,语言学家只对为数不多的认知方式,如场独立型(field—independence)和场依存型(field—dependence)、反思型(reflectivity)和冲动型(impulsivity)等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认知风格中,反思型和冲动型与主要维度场独立和场依存型关系最密切的概念。可以说它是认知风格理论框架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组认知方式最早由凯根的研究结果引入。

三、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性的特点

在这一方面,以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维特金的研究最为著名。他认为,场独立者对客观事物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于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客观事物),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场依存者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而场独立者更擅长学习数学与自然科学。场独立者往往是在内在动机的作用下学习,而场依存者较易接受别人的暗示,他们学习的努力程度往往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2.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性的测量

如何确定个体具有哪种认知特征,比较流行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棒框测定(Rod and Frame Test),目前研究采用较多的是另一种方法——镶嵌图形测(Embedded Figure Test),也叫隐蔽图形测验。被试者需在较复杂的图形中用铅笔勾画出镶嵌或隐蔽在其中的简单图形。在这一测验中,场独立性者能排除背景因素的干扰,从复杂图形中知觉到指定的简单图形,得分较高;而场依赖性者完成这项任务则较为困难。

四、场独立与场独立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对于两种学习风格与第二语言学习的联系有三种假设:第一种假设即场独立者更适合于采用和接纳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场依存者则更适合采用和适应于自然教学。这一假设最先由Naimanetal (1978)提出,并得到其他许多语言学家的论证。第二种假设即场依存者在语言应用方面更易取得成功。Guiora (1972)认为,移情对文化吸纳至关重要,它与语言习得息息相关,他们最终是比较好的语言学习者,在交际外语学习中有优势。场依存者善于社交,在进行口语交流方面更善于大胆表现自己,在听说方面要强于场独立者;而在阅读、写作、翻译等需要更多独立思考和缜密分析的方面,场独立者又往往表现地更突出。第三种假设即为独立型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占优势。Stern认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依据语言所处的特定环境去理解语言,同时要从语言变化的典型中区分语言,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因此,场独立型学习者占优势。另外还有研究表明:男性认知风格多属场独立型,而女性多为场依存型。女性在语言学习方面要比男性更胜一筹。场独立和场依存风格还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如儿童多为场依存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转变为场独立型。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认知风格,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也同样存在这种认知风格的差异。

五、场独立与场依存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学习者特有的认知风格将影响他们对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掌握。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区分学习者在认知风格方面存在的差异,并根据他们的认知风格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断改进语言教学的效果。

1、确定学生的认知风格

为了在外语教学中使两种认知风格的学生各自扬长避短,要对学生认知风格进行深入的研究,全面了解学生,然后在教学中充分考虑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特点,有效组织教学。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观察或测试。比如,教师可以注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时的表现、小组讨论时的参与情况、预习内容侧重点、笔记内容等方面,依据前文提到的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来判断学生是属于场独立还是场依存的认知风格特征。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当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匹配时,学生与教师的配合将达到最佳状态,在这样的状况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二者不能匹配则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各种不同的认知风格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应该根据学习对象和任务的不同灵活地交替运用与场合和语言任务相适应的认知风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促使学生转换风格,以弥补学生认知风格的不足。例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场独立型学生多与人交谈,积极参加英语角或英语表演等活动;相反,对场依存型学生在课后多布置一些独立完成任务,如用外语写作或翻译等。

3、弥补弱势,引导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和谐发展。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其学习策略的意识、认识与掌握,即对认知的认知。场独立和场依存的差异只是表现在处理信息的态度方式和过程中,两种认知风格体现在第二语言学习上各有利弊。任何单一的认知风格都不利于外语能力的提高和不同学习任务的完成。教学设计应重视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全面协调发展,尝试在以下方面多做努力:①帮助学习者认识自己的认知风格,尤其对自己认知风格的劣势有清醒认识;②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元认知知识,进而将元认知体验运用到学习中,掌握学习策略,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去适应各种学习任务;③鼓励两种不同认知风格学习者之间的竞争,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六、结语

认知风格的多样性决定了二语习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者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决定了其学习策略的不同,同时也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正确认识和利用认知风格中的场独立和场依存,能够促进二语习得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认知风格,并根据学生的不同风格设计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Joy M. Reid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周山.浅析二语习得者个体差异的三因素[J].琼州学院学报,2007(8).

上一篇:五年级计算能力培养下一篇:再制造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