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旅游专业

2024-06-02

涉外旅游专业(精选12篇)

涉外旅游专业 篇1

摘要:本文收集大量数据, 对广东省旅游行业动态和省内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研, 发现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水平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探讨了原因并从几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涉外旅游,人才培养,动态研究

1 广东省旅游行业现状分析

截至2009年6月底, 广东省共有旅行社1073家, 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142家, 占13.2%。全省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33659人, 其中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6382人, 占19.0%;导游人员7215人, 占21.4%;领队人员4539人, 占13.5%;会计人员2567人, 占7.6%;其它人员包括计调、业务员、文秘等, 人数最多, 共12956人, 占38.5%。目前较受青睐的旅行社人才是熟练掌握出入境旅游业务的领队, 精通境外策划和项目开发的管理人员, 以及擅长组团调度的导游。全省现有旅游景区 (点) 将近2000个, 景区从业人员约6.5万人。景区需要掌握旅行社开发线路、度假酒店管理、游客管理以及高素质的英语导游讲解服务专业人才。广东省现有星级饭店1154家, 饭店直接从业人员36.43万人。饭店业目前急缺通晓销售、公关、客户服务等部门实操人员, 尤其是懂外语的客房服务、前厅礼仪接待、餐饮服务等基层服务人员。此外, 新兴的旅游企业如网络中间商、旅游杂志社、会展中心等正不断壮大, 迫切需要旅游英语专业人才的加入。

2 广东省旅游英语人才需求预测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的出台, 广东力争到2012年初步建成旅游强省。到2020年, 建成辐射华南、服务全国、影响亚太、面向世界的具有较高国际水准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7600亿元左右, 旅游创汇达到180亿美元左右, 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10%以上。

据世界旅游理事会 (WTTC) 宣布, 中国旅游就业现在是世界第一位的, 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 并预测到2011年可吸纳8800万的就业人数, 到2015年, 每年将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广东省是全国的旅游大省, 而现有导游从业人员21533人, 仅占全国10%, 中级导游员、外语导游员尤其缺乏,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带来旅游人才缺口每年达20%, 仅广州地区2011年导游一项, 缺口将近2万人。

3 省内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现状

调查发现旅游英语专业目前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阶段。目前广东省开设了旅游英语高职院校约20所, 每年向社会输送2000名左右的毕业生。专业主要是作为旅游管理、经济管理、财经、应用英语专业等下设的一个方向。大部分院校专业师资不够理想, 主要来源英语语言类和旅游管理类, 而既懂英语又懂旅游管理的师资严重缺乏。从专业开设的普遍性、师资力量、精品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看来当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4 改革与措施

4.1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要求制定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 培养既有较好英语能力又有一定导游和旅游管理知识和业务实操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招收的是专科或高职层次的学生, 培养的既不是学术研究型人才, 也不是操作型基层服务人员, 而是具有一定理论素养, 专业技能熟练, 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复合型涉外旅游人才。我们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既不能走传统本科教育的路子, 偏重理论课程的教学, 少开设实践性课程, 培养“学究性”人才;也不能一味因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做法, 工具性、操作性课程开设过多, 理论性、素质性课程少, 培养“工匠性”人才。

4.2 课程改革与建设

(1) 围绕职业生涯构建课程体系, 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和工作过程组织课程教学。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 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制定培养方案。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依托行业和企业, 根据岗位的职业标准, 探索构建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 将“双证书”纳入教学体系, 努力构建面向社会行业企业, 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终身教育的教学体系。

(2) 校企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 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定向性, 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4.3 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双师素质高、整体实力强”的总体目标, 重点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突破口, 注重企业经历、梯度培养、专兼结合、校企共建, 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第一, 积极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 并通过实行优惠政策鼓励现有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或进修提高学识水平, 培养和选拔一批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教学名师队伍。第二, 走校企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派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 要求旅游英语专业教师要朝“双师型”方向发展。第三, 聘用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作兼职教师, 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第四, 制定专业中长期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首先, 招收一批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以充实本专业的教学力量;其次, 从现有的基础外语教师队伍中选派有发展潜力的老师进修旅游英语专业为第二学历;此外, 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 尽快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通过三到五年, 逐渐把本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雄厚双师师资实力的专业。

4.4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按照“仿真、示范, 校企共建, 服务社会”的指导思想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 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 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来开展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1) 挂靠本地旅行社, 建立校企合作型实训基地, 逐步从教学型实训基地向生产性实训基地过渡, 满足学生实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需要, 最终达到以产养学的目的。 (2) 建设旅游仿真景点导游实训室, 购买四个经典景点讲解软件, 用于学生仿真景点讲解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建成除了满足校内学生的旅行社、模拟导游等技能培训的需要, 还可以举办技能比赛、专业人才选拔交流等活动;承担旅游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与培训, 承担旅游中等职业学校、职中的旅游专业教师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还可为企业员工提供英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 预计成人培训每年达200人次。其次, 在已经形成的“校企互动”的办学特色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与广州周边地区的联系, 在省内外力争建设相对稳定、紧密合作型的校外实习基地5个, 宾馆饭店等作为主要的校外饭店实训基地12个, 以省内外著名景区景点为旅行社及导游实习基地4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大批量、多批次的短期轮岗和长期顶岗实习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 让学生运用课堂和实践所学的知识, 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商务的国际化准则, 培养职业发展能力, 做好职业规划。

结合上述讨论分析和动态研究, 针对存在的不足, 相信经过努力, 我院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将真正走上校企合作道路, 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我们的经验也将在在全省其他院校得以推广, 对涉外旅游人才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俞仲文, 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35~38.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56~158.

[3]吴必虎, 胡晓芬.中国旅游教育体系的结构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3) :65271.

[4]李丽君.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焦作大学学报, 2004 (5) .

[5]陈福义.旅游教育改革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2 (9) :1272129.

[6]游涛.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7]方桐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历程简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8]杜江.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 (本科) 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课程体系的变革[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S2) :1272139.

[9]申葆嘉.论旅游学科建设与高等旅游教育[J].旅游学刊, 1997 (S1) :21224.

[10]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235.

涉外旅游专业 篇2

尊敬的领导: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自荐信,同时向您的公司及兢兢业业的员工表示深深的敬意。

我是山东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1级涉外旅游专业的xiexiebang,即将面临毕业!虽然,我不是来自一流的名牌大学,但我时刻以高素质的人才为榜样,脚踏实地的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我怀着十分真诚和坦率的心态,向您展示一个学子的心路历程和不倦追求。或许,这短短的文字不足以概括我的全部,但是,我期待着您能给我一个展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回首走过的大学生活,引以为自豪的是在大学期间,我一直刻苦拼搏,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并且,为了能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努力争取着校内外的每一次见习机会。在见习过程中,我不仅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且获得了主动为别人服务的乐趣。

随着知识经济的诞临,社会将更加需要“专业突出,素质全面”的复合性人才。我以“严”字当头,在学习上勤奋严谨,对课堂知识不懂就问,力求深刻理解。在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课外知识也有比较广泛的涉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在此冒昧自荐,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会好好珍惜它,并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纵使无缘合作,您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也不甚感激,毕竟这是我终生学习的年代。

最后,谨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涉外旅游专业中的跨文化渗透研究 篇3

关键词:涉外旅游专业;跨文化交际;文化渗透

随着中國国力的增强,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了。中国经济报道社会频道曾有一篇题为“跨文化沟通能力应成为中国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的报道,文中指出:随着人才和资金的国际化流动日益频繁,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旅游、国际贸易、翻译、等职业对涉外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2013年10月,中国商业电讯网发布了一则题为“具备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的涉外旅游人才奇缺”的新闻,提到了中国旅行社中高层外语导游缺口严重的问题。事实上,目前全国中文导游已基本饱和,真正缺乏的是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级涉外导游。因此,如何培养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极为关注的话题。

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Hall在《无声的语言》这本书中首次提到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在语言和文化背景间存在差异的人之间的交际。由于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际障碍时常发生。胡文仲先生曾归纳出四类常见的文化错误:①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是不适当的。如外国朋友问:你在文化习俗上不可接受。如外国友人说:“你今天真漂亮!”我们回答:“哦,没有没有!”②不同价值体系的冲突。如a与外国朋友见面时说“你要去哪里呀?”③以偏概全,过于笼统化。比如认为所有的法国人都很浪漫,所有的荷兰人都是醉鬼等等。胡文仲认为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事实上,对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更深层次的冲突,导致国际交流的失败。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学习跨文化交际,避免由于文化误解而导致的文化冲突,有助于他们快速与世界经济融合,给自己在旅游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涉外旅游专业,也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上有所改革。

一、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旅游英语》课程遵循“语言+旅游知识”的原则,强调语言正确性和旅游知识,而忽视了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程中的渗透。授课教师应对《旅游英语》等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实现双语双教材,让《涉外旅游》等课程与《跨文化交际》并行,将跨文化知识渗透到每一个模块中。

二、跨文化渗透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教师应提供与语言内容相关的语言材料和文化内容,尽量保证语言的生动性、情景的真实性和材料的生活性。通过情景的学习,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获取相关的语言点和文化内容。

2.适度性原则

把握文化导入的内容,要分清主次。在语言教学中,语言学习为基础,文化导入为辅助,文化因素慢慢渗透到语言学习中,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点的同时,把握相关的文化因素。

3.交际性原则

文化导入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情景演练等教学模式,学生在了解英文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进行语言交流,从而更好地学生理解文化,并进行文化层面上的沟通。

4.及时性原则

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在不断地变化中。文化教学内容也应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有所调整,除了历史事实,文化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要及时纳入课程中。

5.平等性原则

在对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时,要注意文化的平等性,尊重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摒弃文化偏见或歧视。

三、课程中渗透的文化内容

1.语言沟通模式

包括问候、邀请、道歉、感谢、电话、日常沟通等用语的禁忌和礼仪等等。比如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的,往往比较直接。当在旅行中遇到不满意的待遇时,他们往往会非常直接地提出来。作为导游,一定要了解他们只是在就事论事,并不针对任何人,只要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就行了。如果不了解这点,将问题转嫁给自己,认为是在针对自己,就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导致一系列的不愉快。

2.非语言沟通模式

如服装、手势语、肢体语言等等。作为旅游行业的高级人才,一定要了解中西方在非语言沟通方面的差异。比如中国人的人际距离相对较小,坐公车时,即使彼此触碰身体也非常正常。西方人(尤指欧美)的人际距离较大,公开场合的肢体触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他们的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动作小,声音也小。一名涉外导游在带外国团时,一定要了解非语言沟通方面的差异,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词语的文化内涵

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的情感色彩、指代意义和联想范畴等。还有一些成语、谚语的使用。中国人崇敬“龙”,称皇帝为真龙天子,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西方人眼中的龙,却是邪恶的、恐惧的、是魔鬼撒旦。中国人喜欢老虎,认为老虎是森林之王,因此诞生了诸多关于“虎”的成语,如“生龙活虎”、“虎头虎脑”“虎虎生威”等表达对虎的崇拜。而西方人的心目中,“狮子”才是森林之王,具有王者风范。如“the lion and the mouse”,表示“小人物有时也会起大作用”。比如狮子纹章是英国的国徽,英语中“the British Lion”就用来转喻“英国”。

4.背景知识

单纯的英美文化的知识点,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记忆,只有结合英语国家的相关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相关的背景信息,才能让学生更好理解英美文化。

5.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差异很大,涉外旅游人才应了解西方人士的基本价值观和思维模式,遵守西方国家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比如不能随意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和收入等;没有预约不能随意造访他人;不能轻易帮助老人或残疾人等等。

四、文化渗透的方法

1.加强文化导入的意识

传统的《旅游英语》更侧重理论教学,基本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师需要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在课程中自觉地导入文化部分的内容,让文化渗透到每一个语言知识当中,使学生理解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文化所起的作用。

2.提高文化导入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必须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

(1)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电影、网络等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对真实情境的观察,感受有声或无声、有形或无形的西方社会文化,其风土人情、地理概貌等等也会一览无遗。

(2)创造實践机会。教师应该布置课外作业,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一名外国人士完成一份问卷调查,并做深度访谈等。教师应主动搭建留学生与班级学生的沟通平台,让留学生的汉语课程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相融合,让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并感受彼此的文化。

(3)加强阅读。首先教师本身要阅读大量的西方文化材料,有机会可出国旅行,进行深层次的立体阅读。其实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行走。在阅读和行走过程中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从而拓宽视野,增加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拓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组织各种活动,如圣诞party、复活节活动等,邀请留学生参加,让学生在组织和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

(5)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教师要与旅行社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走出校园,实践真正的国际导游任务,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更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Edward T Hall.The silent language[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3]陈星伊.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4]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谢军.英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负迁移作用[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3).

[7]赵贤洲.对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8]张艺华.体态语言奥秘[M],中国物质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简介:

叶霜霜(1982.2~),女,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系,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跨文化。

涉外旅游专业 篇4

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的是同样一门课程———《旅游会计》,但却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下面笔者就根据对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谈谈《旅游会计》在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不同点。

一、教学目的不同

教学目的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对《旅游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同。

《旅游会计》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企业管理人才奠定会计理论基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旅游企业竞争十分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果不懂得相关财务知识,就绝对称不上是合格的管理人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目标是将来在旅游企业中成为管理人员,他们的很多旅游专业知识,如导游技巧、饭店服务等技能可以通过在企业培训和实践,不断学习、进步和提高,但会计知识却很难在企业得到系统的培训,比如,收入、成本、费用的涵义是什么,利润是怎样构成的,税金怎么计缴,怎么读懂会计报表,如何利用会计信息,等等。这些管理知识,企业一般是没有培训的,学生有必要在学校学习,将来在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才不致于脑海中一片空白。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今后步入旅游企业,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奠定会计方面的理论基础。

会计专业开设《旅游会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企业经济活动特点,收集、整理会计信息,提供会计报表,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最终胜任旅游企业会计工作。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企业越来越多,对会计人员的需要量也在增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能适应不了旅游企业会计岗位,只有会计专业的学生在了解旅游企业特点后,才能适应旅游企业的需要。为使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要求,不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将《旅游会计》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让学生在校期间对旅游企业的业务特点如成本核算、税金计缴与其他行业的不同等有所了解,将来能很快适应旅游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需要。

二、教学内容不同

由于《旅游会计》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教学目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的不同点。

《旅游会计》课程的知识模块大部分是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线,具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账户与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及其运用、账户的分类、成本计算及旅游会计基本概念、会计职能、会计核算、会计基本假设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形式、旅游企业会计的基本方法,会计凭证及其填制、会计账簿的设置及其登记、会计报告的设计及其编制原理、账务处理程序等财务系统及其运用;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旅游企业的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损益,以及旅游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阅读及分析;第三部分介绍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没有学过《基础会计》的,对会计没有一点概念。在《旅游会计》课程教学中,着重要求学生对企业信息收集、处理、报表编制过程作一般性了解,掌握各环节知识。同时,根据旅行社、旅游饮食服务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的要求,结合旅游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学生要了解会计产生的信息所代表的经济含义,读懂会计报表,认识会计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成为会计信息的主动使用者,为掌握旅游企业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奠定基础。也就是要教会他们“算账”,而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做账”上。教学中,教师应把“怎么算账”作为重点,而不像会计专业那样将“怎么做账”作为他们的重点。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内容可以不再重复讲授,重点应落在旅游行业特点上。如介绍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会计的特点,在会计六大要素介绍过程中,重点突出旅游企业的特点,如介绍存货时,重点不再像《财务会计》把存货的计价放在首位,而应让学生掌握旅游企业存货与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存货不同的特点,以便将来在旅游企业工作中把握会计管理的重点。再如,在介绍税金时,应把旅游行业的税金计缴特殊性讲清楚,如旅行社的营业税并不是直接按营业收入计缴,而应将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扣除后再进行计算;对于旅行社、客房、餐饮、商场等部门的经营过程和经营特点,应成为该课程重点介绍的内容。其中的账务处理仍然是重点,同时要注重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财务会计》进行对比学习,既要学会“算账”,又要学会“做账”。

三、教学方法不同

《旅游会计》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不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自然也有差别。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来说,《旅游会计》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会计知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门会计入门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对会计有基本的概念,产生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发现会计现象,去体验会计问题,再结合旅游企业经济活动过程,让学生去学习、思考会计知识。比如,老师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旅行社部门经理,总经理让你承包一个门市部,要求你一年上交一定数额的利润,你能不能去承包?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利润的含义、构成,预算一年必须做多少业务、接待多少人次旅客、成本费用控制在什么水平,才能完成总经理下达的利润指标。再如,教师又问,假如你是客房部经理,你能准确地知道客房成本是多少吗?客房出租率达到多少、房价最低应控制在什么价位,才能完成年初酒店下达的经济责任指标?假如你是餐饮部经理,你能拿出一套餐饮成本控制方案吗?每个餐厅的保本销售额为多少,等等。这些与会计有密切关系的旅游专业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会积极思考,这时,他们会发现只有通过学习会计知识,才能解决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旅游会计》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潜在思维能力的释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结合已具有的《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知识,对比旅游企业的特点和制造业、商品流通业的业务不同点,关注在核算中要注意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讲授旅游企业经济活动过程的特点,如同样是收银工作,旅游饭店收银工作程序与一般企业就有许多不同之处;再如,客人使用信用卡在一般的商场消费结账和在酒店住房结账,收银员的操作程序有所不同,等等。教师在讲课中将旅游企业的这些业务特殊性给学生讲清楚,将来学生到企业就能正确处理相关问题。而账务处理知识可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需突出讲解一些特殊的会计分录。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在“重复昨日的故事”。有条件的话,可让学生到旅行社、宾馆、餐馆等旅游企业去见习,让他们感受各企业的收银结帐工作、会计工作、审核工作等;也可让他们到这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践扎实掌握《旅游会计》知识。

四、对教材的整合不同

目前《旅游会计》教材不是很多,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大部分教材涵盖的内容相似,如《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总论、复式记账、会计核算程序及会计六大要素的核算、旅行社业务和饭店经营业务的核算、财务会计报告及分析、会计电算化等相关知识,也有的教材简化了《基础会计》的内容。由于教学的对象不同、要求不同、基础知识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同样是《旅游会计》教材,在旅游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整合、使用是不同的。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老师使用教材时应突出会计的基础性和在旅游企业的应用性,简化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多讲核算原理,少讲核算方法;多讲如何算账,少讲如何做账。将教材中会计的基本知识、出纳知识、税收基本知识、财务报告的分析与利用等知识进行整合。

对会计专业的同学来说,老师使用教材时应突出会计六大要素中旅游企业的特点及旅行社业务和饭店经营业务的核算,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旅游企业特点有机结合。

总之,《旅游会计》作为一门复合型的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受教育的背景不同、学习目标不同,来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不同的整合,进而达到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三梅.高职院校应面向市场办学.江西教育科研, 2007, (9) .

[2]王贵香.非财经类专业会计课程教学之我见.中国职教, 2007, (4) .

[3]田平, 林辉山, 刘堰兵.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学概论 篇5

2.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末期,并在奴隶制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主要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3.旅游业“三大支柱说”中的三大支柱分别指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住宿。

4.在欧美国家中,人们根据旅行社所经营的业务类型,将旅行社企业划分为零售商。

5.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构成,分别是 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6.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精神需要,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积极的需要,另外一种是消极的 逃避紧张 的需要。

7.国际旅游还可以根据游客的流向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另一种情况则是境旅游或出国旅游。

8.旅游交通不仅要解决往来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距离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其中的时间距

离问题。

9.世界旅游组织正式成立于1975年1月2日,其总部位于马德里。

10.按照旅游者的罗马会议定义,凡纳入旅游统计中的来访人员统称为“游客”,游客下分两大类,一类是

在目的地停留过夜的游客,称为“旅游者”;另一类是在目的地不停留过夜,当日往返的游客,称为“游览者”。

1.在旅游研究中,现代旅游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

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2.按照国际联盟的规定,到国外学习、寄宿在校的学生,可列入国际旅游者统计范围的人员。(×)

3.多中心型心理类型的人往往是新旅游地的发现者和开拓者。(√)

4.世界旅游组织是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的非政府间的组织机构。(×)

5.消遣型旅游者在价格方面不太敏感。(×)

6.旅游动机

旅游动机是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3分)。

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外出旅游以及选择到何处去、开展何种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因。

7.可进入性

指旅游资源的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3分)

即不仅要便利游客的来访,而且要便利游客结束访问后离去。(1分)

8.旅游批发商

即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者旅游公司。(3分)

所谓批发业务是指旅行社根据自己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和预测,大批量地定购交通运输公司、食宿接待企业、旅游景点等旅游供应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将这些单项产品组合成为不同的包价旅游线路产品,最后通过一定的销售渠道向旅游消费者出售。(1分)

9.现实旅游资源

不仅其本身具有魅力,而且已有条件并且正在接待大批游客前来访问的旅游资源。

10.国际旅游组织

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国际旅游组织指成员来自多个国家并为多国利益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性国际旅游组织。(2 1

分)

广义的国际旅游组织则还包括那些其工作范围部分地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国际组织,以及专门涉及某一旅游行业的国际性旅游同业组织。(2分)

11.简述托马斯·库克的主要活动及其贡献。

(1)(1分)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以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团体旅游活动。人们普遍认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这次旅游活动的特点是:

(1)参加者的公众性(2)组织工作的周密性(3)团体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4)为后来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1845年首次出于商业性的目的组织团体消遣旅游:

(1)这次团体旅行活动的特点

A 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组织是出于纯商业性的盈利目的B 这次组织的团体消遣活动是历时一周的过夜旅游

C 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

D 编写了一本《利物浦之行手册》

E 有全程陪同和导游

(2)同1841年组织的旅游活动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A 组织工作的性质不同

B 参加者的旅游目的不同

C 组织工作的内容不同

(3)(1分)1872年托马斯·库克首创了组织环球旅游的先例。

12.比较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其中又分

为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1分)

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活动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是否跨越国境(1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分):

(1)从活动开展的地理范围上看

(2)从便利程度上看

(3)从直接的经济影响方便看

13.简述经常用到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方法。

旅游者的类型划分不存在绝对不变的统一标准。事实上,人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或经营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划分标准。

常用的旅游者类型划分标准:

(1)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国内旅游者和国际旅游者;

(2)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者和散客旅游者;

(3)按旅行距离划分,远程旅游者和中短程旅游者;

(4)消费方式划分,自费旅游者和奖励旅游者;

(5)旅行方式划分,游船旅游者和自驾车旅游者;

(6)活动内容划分,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

(7)出游目的划分,消遣旅游者和商务旅游者。

14.一个人实现旅游活动应具备哪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的意义何在?

一个人实现旅游活动应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

(1)客观条件:(2分)

足够的支付能力

足够的余暇时间

其他影响因素,个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

(2)主观条件:(2分)

旅游动机

(3)认识意义:(2分)

个人方面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共同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成为一名现实的旅游者。全面认识

这些因素,对于旅游业的经营工作,特别是对于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都

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对于收入、时间、身体条件、家庭负担等客观因素,旅游业经营者是无法控制或者说是很

难帮助人们克服的,这意味着旅游经营者在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时必须重视考虑这些因素。

对于旅游动机,旅游经营者则可采取主动,针对目标市场所追求的需要,利用各种可能途

经去激发人们对本目的地或本企业产品的兴趣,从而促进其购买动机的产生。在这方面,旅游业经营者是大有可为的。

15.什么是旅游产品?列举并解释旅游产品特点。

(1)旅游产品的概念(2分)总体旅游产品首先是从需求方面提出的。在旅游者看来,其外出旅游全过程中的全部必要开支等于该次旅游的价格。反之,旅游者通过这一价格的支付而获得的一次旅游的全程经历也就是他所购买的旅游产品。单项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企业所经营的设施和服务,或者说是旅游企业借助一定的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项目服务。

(2)特点:(4分)

1.无形性

2.不可转移性

3.不可储存性

4.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5.综合性

二、论述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1.试述斯坦利·帕洛格(Stanly Plog)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的要点并分析其认识意义。

 帕洛格将人们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心理类型,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近自我中心型、近多中心型和中间型。(2分)参见下图(1分)。其中处在两个极端的心理类型分别是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2分)自我中心型的人,其特点是思想谨小慎微,多忧多虑,不愿冒险。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类型的人喜安逸、好轻松,不主动与陌生人交往,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2分)多中心型的人的特点是思想开朗,兴趣广泛,富有胆量。在行为表现上,这一心理

类型的人求新奇、喜刺激、好冒险、善主动,不愿随大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

接触。

(1)(2分)产业的概念:指其主要业务和产品大致相同的企业类别的总称。

(2)(4分)经济学家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家,从来都不承认旅游业是一个产业;从产业管理来看,标准

产业划分中不存在这个产业。

原因分析:

• 传统的产业划分标准是:产品或基本业务大致相同或相似。(2分)中间型;(1分)近自我中心型;(1分)近多中心型。2.有些经济学家认为旅游业并非是一真正的产业。对此你有何评论?(10分)

作为旅游业主要构成部分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各有其完全不同的产品和业务,不符

合产业划分标准,这是根本原因。

•作为标准产业,要有明确的投入和产出,能清晰的界定。

旅游业的投入难以界定,作为旅游基础设施的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和作为旅游上层设施的交通都

难以界定多少投入旅游多少投入其它;产出亦如此,绝对数额无法界定,尤其是散客的购物、娱乐、饮食等开支。故旅游业没有明确的投入和产出。

• 客观上,二战以后,各个国家又支持和发展旅游业,特别是国际入境旅游,旅游业又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产业。

(3)(2分)旅游业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为一项产业

对旅游业的界定标准不是根据产品或基本业务相同或相似来界定,而是根据其服务对象相同,都是

旅游者来进行界定的。由此也导致了旅游业的特点如边缘性综合性等。我国从七五计划期间开始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4)(2分)旅游业的定义

旅游之后,如何专业打理装备? 篇6

数码相机的打理

每次旅游归来,大大咧咧的蒙蒙对相机都是随意一放。在她看来,只要不摔打、不进水,相机就没有问题。今年“五·一”出游时,蒙蒙发现数码相机居然开不了機。她拿到维修中心一问才知道,这是长期不保养造成的结果。

解决方案:数码相机是精巧的光学装置,而旅途颠簸的环境会使它受到损伤,随意放置会使它大大缩短寿命。

镜头。镜头表面不能直接用手去摸,否则会沾上油渍及指纹。最好是用吹气球吹掉灰尘,或是用软毛刷试去灰尘,还可用专用镜头布或镜头笔擦拭。擦拭前要确认镜头表面无可见的灰尘颗粒,以避免灰尘磨花镜头。擦拭要轻沿一个方向,不要来回擦拭。

液晶屏与电池。参考镜头的清洁方法,清洁完液晶屏后再用干燥的棉布擦干。保存相机前要取出电池,存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中,且不要与一般金属物品放在一起。

存储卡。存储卡被拆卸后,避免在高温、高湿度下存放,也不要让阳光直射。还要远离静电、磁场和腐蚀性的物质。

相机保存。把相机和皮套分开,避免皮套发霉而影响相机。缩回伸出的镜头,已上紧的快门、自拍机等部件应予以释放,不能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镜头光圈设定在最大挡位,调焦距离设定在无限远。在潮湿的南方,特别是单反相机应存放在干燥的存储容器中。此外,还应取出相机,取下镜头保护盖,开大光圈,放在通风且无阳光直射的地方。

登山鞋的打理

可可喜欢登山,但每次高高兴兴回来,她只顾自己清洗睡觉,从未打理过登山鞋。有一天,当她穿上鞋再次旅游,发现鞋子既不透气又不防水了。

解决方案:登山鞋一般由GORE—TEX(它是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最耐用的防水、透气和防风布料——编者注)材质做成,打理它其实并不麻烦,只不过要准备几样专用的保养品即可。

清洗。如果登山鞋脏了,可以直接拿到水龙头下用牙刷轻刷除垢。再用静置、甩干的方法除去大部分水分(千万不能用脱水机,不然会让鞋子变形),塞入几张旧报纸,用阴干的方式晾干。注意,登山鞋不能拿到太阳底下去晒。

涂缝线胶。登山鞋晾干后,在所有缝线处涂缝线胶。注意,缝线最容易受潮而变质、断裂,而好的缝线胶让你涂一次至少一年不会脱落。

防水性。除了鞋底,其他地方要喷涂防雨防雪喷雾。当然,帆布处不能喷,否则会减少鞋子的透气效果。

更换鞋底与存放。鞋底的磨损速度比鞋面快,一般高价位的登山鞋都可以更换鞋底。注意,避免将鞋留在高温、潮湿的环境。

登山包的打理

爬山、露营……阿莉的度假生活向来很丰富。每次户外归来,她把登山包往洗衣机里一扔。待她打开机盖,才发现背包已成了“变形金刚”。

解决方案: 登山包容易被汗水腐蚀,而且发硬的织带极会影响功能。但很多人都有过要么不清洗,要么机洗的不良习惯。

清洗。背包内部由于有防水层,所以不可机洗,也不能干洗。正确的方法是用刷子刷,然后用湿布擦,若太脏可沾用中性清洁剂。

风干。背包清洗完后置于阴冷处风干,避免曝晒太久,因为紫外线会伤害尼龙布。

收藏。背包必须在阴冷干燥的环境收藏,避免发霉损害外层的防水镀膜。平时检查主要支撑点,如腰带、肩带、背负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垫片硬化。

涉外旅游专业 篇7

1 涉外旅游专业口语活动设计要点

根据涉外旅游专业的职业特点, 要提高学生职场英语口语能力需要注意和强调以下几点:

(1) 口语活动内容的难度符合绝大多数学生水平。涉外旅游专业口语活动涉及范围广, 包括基本日常交际用语、酒店服务用语、旅游指导用语、景点介绍等等, 虽然都有难度的递进, 但是很容易超出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 因此, 在设计口语活动时, 应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活动目标是学生生经过充分准备后能够达到的, 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2) 提高口语活动方式的操作性, 为日常实践活动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采用多种活动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 如影音素材教学、自我展示活动、两人或多人组合活动、游戏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多样的活动方式决定了有些方式的操作性欠佳, 比如社会实践活动, 需要学校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 将定点酒店和旅游景点成为固定的日常实践基地。

(3) 培养基础文化课老师的双师性。涉外旅游专业口语老师是由基础文化课英语老师担任, 为了教授更加符合实际和职业化的口语, 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还需要补充大量的专业知识, 因此培养职业学校老师的双师性迫在眉睫。

(4) 结合学校资源, 形成专业口语校本教材。迄今为止, 很多涉外旅游专业并没有将英语课和口语课分开, 因此涉外旅游专业的口语教材并不成熟, 也由于各地各级学校学生基础不同, 形成系统的教材用来解决涉外专业口语无系统教材问题迫在眉睫, 因此各级各地学校应利用学校资源, 组成课题组编制口语校本教材。

2 涉外旅游专业口语活动设计内容和模式

涉外旅游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和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在落实到英语口语交际时除了需要英语表达的基础外, 还要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 进行融会贯通。教师需要设计多样的情境、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其中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模式:

2.1 Image Viewing影像教学

通过观看英文口语影音或英文电影片段,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从而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方式等, 训练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与游客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影片中体验英美的文化习惯, 了解不同的语境中的英语表达方法。同时, 学生观看影片, 可以了解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从而增加他们的文化内涵, 开阔视野, 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格魅力。除了西方文化影片, 学生也需要本国地理文化的补充, 让学生游览祖国名山大川, 更好地了解各地的文化习俗, 从而更好地用英语介绍中国, 让世界了解中国。

2.2 Self Presentation每日展示

在涉外旅游等有特定指向的专业, 5分钟的duty report是很有帮助的。每堂课的开始5分钟需要学生花大量的课后时间进行自我补充, 学生们可以选择任何他们喜欢的话题, 一年级可以是一则小故事, 一个简单的笑话, 到了二年级或者高年级, 就可以尝试与职业相关的历史, 景点介绍等内容, 应班应个人而改变。该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表达逻辑性,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该环节对每个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3 Pair Acting对话练习

无论是何种语言何种专业的在口语的教学中, 最基本的操练方式都是两人一组的对话练习。但如果是单一的对话阅读或对话背诵, 既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 又使这样的对话太过于依赖课本, 失去了操作性。因此, 在学完每一课的书面内容之后, 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与本节课相关的语境, 帮助学生运用所学句型和表达方式进行两人对话, 比如本节课学习的是道歉的表达方式, 则可以提供三个场景:A游客按时到达, 而你因为堵车迟到了, 你该如何向游客表达自己的歉意。B.机场飞机长时间误点, 你如何向学生解释并表达歉意。C.游客表达对餐点不满意, 请表达歉意。学生要结合这些语言情境进行分角色表演, 这种教学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也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2.4 Group Work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的形式往往用于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上, 3至4人, 利用自己学过的专业课知识,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克服难题。主要形式表现为PPT课件或多人表演。比如本节课学习的是著名景点介绍, 布置学生的团队作业是在介绍省内的一处景点。如学生将专题设为:中山陵, 学生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的每个对象进行介绍讲解。提示: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而给予的提示, 可从以下方面来讲解: (1) 中山陵的历史渊源; (2) 中山陵的建造历史; (3) 它的结构建筑; (4) 介绍孙中山。

2.5 Game Activities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不仅仅存在于小学基础课堂, 在职业英语口语课堂依然有效并实用。如你说我猜, 击鼓传花等。学生用英语介绍某个城市的最具特色的小吃、建筑、历史、名人或气候等, 大家来猜出所指的城市。这样的游戏方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同时还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将魔方的四面写上城市, 抛到哪一面就脱口秀, 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提高了口语, 同时还提高了语言组织和临场表达能力。

2.6 Social Practice校企合作

在课堂知识灌输和场景模拟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实习, 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以致用。这也就要求学校贯彻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比如, 在进行完关于中山陵的小组介绍之后, 可以把学生带到中山陵的所在地, 让学生在现场进行景点介绍。在学习宾馆的餐饮服务主题后, 可以把学生带到宾馆的餐厅, 让学生在现场进行餐饮的介绍。教师还可以把外国朋友带到学校,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的学校, 介绍自己的城市和国家。单一的课堂环境终究是虚拟的, 只有实际的人文景观, 实际的景点才能促使学生学以致用。“脚踏实地”才能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因此社会是最真实的课堂, 校企合作也是职业学校的办学出路。

高素质的导游是中国作为旅游大国不可或缺的要素, 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将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巩固国际旅游市场, 建设一支高水准的行业队伍起到推动作用。为此, 作为涉外旅游的英语口语教学, 脚踏实地地为职业服务是根本宗旨, 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是教学追求。完善和点亮职业化口语教学课堂, 力求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花.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教育革新, 2009 (12) .

[2]孙继凤.培养和维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2009 (8) .

涉外旅游专业 篇8

1 教材的选择

(1) 以学生为中心

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 教材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教学实践性强, 教材内容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更加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这类教材的编写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知识背景等。高职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刚刚通过高考的高中毕业生, 这些处在不到20岁年龄的青年中很多人对于学习, 尤其是像语言学习这样枯燥的过程还没有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 如果教材本身索然无味, 学生们如何能够将语言学习任务坚持下去呢?进入高职学院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 在高中时大部分成绩不能算是出色, 更无法要求他们具有广泛的知识, 他们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有符合相应知识背景的教材, 这样更便于他们理解教材的内容。

(2) 以环境为依托

这里指的环境包括地域环境和校园环境。

与一般的语言类专业不同, 涉外旅游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应结合得更为紧密。学生们需要的语言知识中, 应当包括周围环境相关的内容。比如, 学生们应当从教材中获取当地交通、饮食、景点等的表达方式。

语言学习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的学习, 不能仅限于通过背诵来获取, 更需要在实际环境中能够进行操练的内容。如果教材编写不考虑学生每天学习、生活所接触到的校园环境, 就很难促使学生在平时操练教材中的语言知识。

(3) 以实际操练为重点

束定芳、庄智象在其《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 (1996) 里提到了教材编写的原则, 其中就有真实性原则和现代性原则。以实际操练为重点, 是因为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还是为了在实际环境中使用, 而实际环境不仅千差万别, 而且还充满了各种变数。为此, 教材就需要从内容上进行相应的设计, 为的是让学生能够借助教材操练语言, 即学以致用。如果教材不能让学生进行适量的操练, 那么学生只能是学到知识, 不能算是习得语言能力, 对于涉外旅游专业学生来说是不适合的。

教材要以实际操练为重点, 那么在内容设计上就必须有较多实际操作性强的练习。而且, 除了课文的设计要以实际对话为主外, 课后的练习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现实语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种问题不应当只是语言上的, 和语言相关的文化礼仪上的问题也应包括在内。

(4) 增加文化方面的内容

根据笔者在英语课授课时向学生了解的情况, 高职学院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遇到的很大一个问题是所学的语言不敢使用。比如, 笔者曾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同学院的加拿大外籍教师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因为简单的交流用语学生是完全掌握了的。可是大部分的学生不愿意完成这个交流练习, 原因是不敢开口, 这也是许多英语初学者会出现的情况。于是, 我在课后进一步了解了学生们不敢开口的原因, 结果, 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担心和外籍教师进一步交流时不知道该如何让对方理解自己真正的意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们很难使用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通过汉语思维方式产生出来的想法。因此, 有必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外语国家的文化。

(5) 增加情感因素

我国出版的外语类教材从来都非常重视情感因素, 因为学生学习语言是要和他人进行交流的, 交流的内容则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你来我往, 还应当包括情感的传递。比如要使用外语去同他人解释清楚某个误会时, 所要用到的不仅有语言, 还要有适当的对他人的理解, 这就是情感因素的表现。并且, 对于高职学院的学生来说, 他们都处在20岁左右的年龄, 这个时候人的心智尚处在不成熟的时期, 更加需要正确的情感因素进行引导, 培养好的人格品质。

再者, 情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 到处都能接触到它。因此, 如果教材的设计上没有考虑到情感因素, 只是一味地强调语言知识, 无异于填鸭式教学, 内容能否吸引人暂且不提, 首先就会使所教授的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节, 对于学生, 尤其是高职学院学生这样的青年人来说会非常难以接受。

2 教师队伍的建设

(1) 重视本土教师的作用

对于外语教学来说, 外籍教师历来被视为教师队伍中重要的一员, 目前许多外语培训机构甚至打出"全外教授课"的招牌, 吸引学员就读。可是, 我们要弄清楚的一点是, 我们的教学对象现在还只是外语的学习者, 他们尚未完全掌握和外籍教师交流的语言能力, 既然如此, 盲目地强调外籍教师的作用只会适得其反。高职学院的涉外旅游专业学生, 在入学之初只是英语基础良莠不齐的学习者, 大部分学生的外语 (英语) 能力还处在比较差的水平, 他们中的这部分人希望通过专业的学习提升自己的外语能力。既然如此, 相比起可能会增加语言学习障碍的外籍教师, 能够和他们进行无障碍交流的本土教师更应该获得重视。这里我们不是说要忽略外籍教师的作用, 只是针对基础较差的高职学院学生来说, 拥有共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本土教师在教学上优势更加明显。

除了语言能力以外, 作为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教师, 还应当拥有一定的旅游专业知识, 最好是有过涉外旅游方面工作的经历。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能够为他们所用的外语能力, 如果教师本身对旅游专业一窍不通, 如何能够充分理解该专业的术语, 继而传授给学生他们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呢?

(2) 兼顾外籍教师的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谈了本土教师的重要性, 但这并不是说外籍教师在高职学院涉外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当中就没有多大作用。外籍教师在这个教学教育团队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重要性体现在他们能够带给学生更加地道的语言和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化, 同时还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操练机会。只不过, 外籍教师在这个教师团队中应该被定位在辅助本土教师执行教学任务上。

外籍教师队伍也应当是高素质素养的, 但不同的是外籍教师队伍应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里的流动性是相对于本土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而言的。本土教师出于对教材和教学环境等的熟悉考虑, 不应该经常更换。但是, 外籍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集中在听说和文化知识方面。外语和外国文化在目的语国家往往还有一些地域上的差异, 这样的话, 如果能够有更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外籍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学生的语言习得和专业学习都会有不少的好处。

3 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

诚然, 每位教师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具体教学方法, 但是高职学院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一些共性。首先便是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专业及以后就业的方向与旅游有关, 课堂教学就应当多与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尤其是要把培养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的交流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其次, 课堂教学要尽量减少传统的讲授式授课, 应当让学生尽量参与到课堂的操练活动中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前面提到的要把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放在第一位,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特别是对于本来基础相对于本科院校较薄弱的高职学院学生来说, 刻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

4 校企合作

高职学院要以就业为导向, 学生的学习就不能只是闭门造车, 应当让他们更多地去和社会、和企业接触, 要实现这一点, 推动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看来, 高职学院的校企合作往往只限于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实习, 而要通过校企合作来推动学生的外语学习, 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作。由于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参观或实习的企业多为景区、旅行社及酒店等, 他们能够有很多的机会使用课堂上学到的外语知识, 但是要想有效地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和交流能力, 只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是不够的, 应当将教师指导和学生锻炼结合起来, 在实习过程中或者结束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在外语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 由教师予以指导解决。

(1) 校际合作发展模式

就现在的情况看来, 高校各自为阵进行发展的模式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了, 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合作, 携手共进才是发展的趋势。近来陆续有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涉外旅游专业, 而涉外旅游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走出去"的特性。并且, 专业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地更新。另外, 由于涉外旅游专业外语教学需要包括高素质的教师、高质量的教材以及合适的实习实训场所, 仅仅依靠某一高职院校自己的力量要实现这些是不够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相互间合作, 进行资源共享, 实现"双赢"式的发展。当然, 这里提到的校际合作并不只限于国内, 与国际上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合作也能够为高职学院涉外旅游专业的外语教学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 合理安排英语和非英语外语课程

在涉外旅游专业中开展外语教学主要有三种常见的形式:一种是只开设英语课程;一种是只开设非英语外语课程;还有一种是二者并行。目前, 笔者所在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第三种形式。一方面,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掌握的外语知识, 使得学生在掌握非英语语种的同时也不会在英语这门重要外语的掌握上产生缺失, 从而在就业和获取外语水平证书上处于劣势;另一方面, 英语学习也从方法和技巧上促进了学生对于其他外语的学习。但是, 如何合理地安排好英语课程和其他外语课程也是这种教学形势下高职学院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经过教学实践, 我们认为在这两种外语课程的安排上应该给非英语的语言教学以更多的投入, 这主要是因为开设的非英语语种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 学生在这门新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更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操练。英语教学则应以基础英语知识的教学为主, 辅以一定量行业英语的教学, 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和选修的形式将英语学习延续到课堂以外。

由上可见, 高职学院在涉外旅游专业中开展外语教学可能会遇到教材、教师、教学方法、课程安排等各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依靠国家相关部门在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外, 更主要的还是高职学院自身努力。高职学院应当把握住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 做好专业建设计划, 让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从外语教学中获得能力素质的提高, 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建华."英语+小语种"复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2]任丽萍.我国涉外旅游人才开发模式国际化趋势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 (8) .

[3]李玉芝.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旅游英语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 2009 (4) .

[4]吴建冰, 郑燕萍.涉外旅游专业人才教育思路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

[5]曾招喜.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6 (4) .

[6]陆恩.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能力本位课程设置--以苏州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0) .

[7]吕天春.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5) .

涉外旅游专业 篇9

近年来,旅游教育在规模上发展较为迅速,在规模壮大的同时对其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旅游专业实施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然而当前旅游专业素质教育在研究上存在很大空缺。此外,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为提高旅游专业本科生就业力,适应智慧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旅游专业本科生素质教育内涵也需要增添新元素。本文从创新角度分析了智慧旅游背景下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培养,同时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旅游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文献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在中国知网检索摘要为旅游+素质教育的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研究选取了111篇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专业素质教育文献数量的年份分布,发现文献数量波动较大的年份分别为2007年(7篇)、2010年(17)篇。以此为临界点,07年以前(不包含07年),每年文献数最大值为3;07年至10年(不包含10年),文献最大值为7,均值为6.67;10年至今(2015),文献总数为84篇,占总文献数量的76%,平均年发表文献14篇。从文献时间分布上看,近年来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呈上升趋势。

(二)研究方法

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等初级研究,实现了对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相关文献的整体把握,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进行评价并阐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三、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

当前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中研究集中于文化素质研究与职业素质研究。

(一)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从哲学角度看文化可视为“有所讲究”,文化素质即形成根本的、稳定的性能状态及行为方式的讲究。基于此本文归纳了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

1、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从人才市场需要、人才培养需要以及旅游素质教育需要三个层次分析,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及特殊意义。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存在以下五个问题:未引起重视、实践操作拘泥于形式、课程设置不完善、校园文化氛围有待提升以及教师的人文素质与渗透人文关怀的能力有待提高。

2、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具体课程的教学研究。

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具体课程教学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英语、旅游文化、国学语文、导游文化、景观文化几门课程中。加强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对课程设置应有两方面要求,一方面是开设文化素质课程,并将课程内容化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其他课程之中渗透人文精神,使人文关怀贯彻课程设置始终。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可通过信息科技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此类“智慧”的教学方法还未引起关注。

(二)旅游专业身心素质与美学素养教育研究。

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几个方面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具备交互性,旅游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形体素质与美学素养十分重要,然而此类研究却很少。

当前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在职业态度、职业心智、职业认知以及职业情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努力;良好的形体素质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研究提出形体素质应引起教育的重视,并改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对形体素质锻炼的爱好与兴趣;旅游专业美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很少,主要见诸于音乐课程的探索。探究了音乐课程教学对旅游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身心素质教育与美学素质培养途径应顺应时代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在课外环境渗透方面,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智慧”的主动学习和培养方式会更受“数字移民”(更或者说是“数字土著”)们的欢迎。

(三)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培养。

智慧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旅游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成为了旅游教育的热门词汇。尽管“信息素养”一词上世纪便已经出现(1974,Paul Zurkowsk),但至今也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

总之,智慧旅游背景下尤其是线上旅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旅游专业学生在线上旅游企业的就业并不理想,信息时代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应仅仅局限于酒店、旅行社及景区等传统企业,在线旅游企业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泛,因此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就业力迫在眉睫。

(四)竞争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同时,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竞争能力应成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当前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区的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培养目标、教学与课程改革、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国际化观念渗透等方面论述了旅游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路径。其中养成教育培养模式为今后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提高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挖掘其创新能力,在各个方面实施全方位立体式培养方案,结合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以及“数字移民”的培养对象,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人才,真正为旅游业输出实用性强、综合能力高、实践经验丰富(郭家秀,2013)的高竞争力人才。

四、智慧旅游视阈下旅游专业本科素质教育研究评价与启示

基于对文献的分类和分析,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以期能够为后期研究抛砖引玉。

(一)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评价

1、旅游专业本科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

当前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研究中对旅游专业素质教育基本上涉及了文化素质教育、美学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领域,尤其职业素质教育方面文献占总研究文献的33.3%。一些阐述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的文献中也有提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素质培养等各个方面。其次,当前的研究中部分文献具有借鉴国外教育经验的精神,如成艳彬,陈景辉(2005)借鉴了澳大利亚旅游专业实习环节的成功做法。第三,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改革方式。第四,近年来有小部分文献开始向定量研究方向发展,如吴呤颗(2012)、潘莉(2015)等的问卷调查分析、黄燕(2010)的相关性分析等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2、旅游专业本科素质教育研究的不足。

然而,当前的本科生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研究有待完善。

在所选文献中,很多文献都避开了基础理论,如相关概念,支撑理论等方面的阐述,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中基础理论的研究尤为重要。

(2)研究范围具有局限性。

研究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以及其他方面仍有待研究和扩展,智慧旅游发展如此迅速的前提下,信息素养的研究文献仅有3篇,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范围亟待扩展。

(3)研究内容不够深入。

一些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研究层面,提出的一些改革措施不乏假大空的建议,对于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以及教学细节和小范围研究有待提高。智慧旅游时代是个信息高速时代,研究内容应落到实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避免形式化。

(4)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在所选文献中,其研究方法多数以观察法、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极少数研究涉及访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定量研究。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5)研究成果具有局限性。

此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间上的滞后性。一些研究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了近20年的改革与创新,旅游教育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并面。另一方面是研究范围的局限性。当前大部分研究文献局限在中职或高职高专旅游教育领域,极少数文献有针对性地研究本科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生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的研究目前为零。旅游专业素质培养应引起旅游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广泛关注。

(二)智慧旅游视阈下旅游专业本科素质教育研究启示

根据前文所述,本文认为接下来的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应注重研究旅游专业素质教育的特殊性,明确其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对旅游专业各细分素质教育研究的基础理论工作也应完善。

2、完善研究内容。

应更加注重对美学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等当前研究极少的领域,另一方面,课程案例分析不应仅停留在旅游英语、旅游地理、旅游文化学等学科,各个旅游专业课程中都应该渗透素质教育的内涵,拓宽研究面。

3、加深研究深度。

相关路径研究应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或教学设计,尤其应该把“智慧旅游”时代务实精神体现到学术研究之中。

4、研究方法上寻求创新。

今后的研究应更注重实证研究,并结合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等其他有效方法,使该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全面,但需注意的是不能一味追求研究方法的创新,还要根据研究题目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5、拓宽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应不受拘束。根据旅游统计年鉴,以辽宁省为例,辽宁省旅游中等院校学生人数从2004年始呈减少趋势,到2013年减少到3330人,因此研究重心应转移到高等教育中来,尤其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此外要结合当前的智慧旅游时代发展背景,研究新课题,不能拘泥于之前的研究领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创新点。

涉外旅游专业 篇10

目前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普遍应用的一项现代科技手段, 能够有效的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 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水平关乎到企业的发展前景。

一、对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概述

办公自动化是通过应用各种信息技术的方法与集成技术的各种手段, 充分利用多种信息与资源, 来完成办公业务, 更加有效地提高办公质量与效率, 从而达到多种资源共享的目的。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输及信息的保存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特征是通过运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对对需要处理的各种文档进行处理与保存, 利用复印机、传真机或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对文档进行复制、转移或传递。

企业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办公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与提高决策效能。企业实现了数字化的办公, 或办公采用数字化的方式, 不对对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可进行优化, 也可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增加了工作效率与协同办公的能力, 使企业决策的一致性得到了强化, 同时对提高决策效能也是有益的。

从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来看, 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办公过程中如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为标志, 办公过程中普遍使用电脑和打印机是第二个阶段的主要标志, 并可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和表格进行处理、通过打印机等对文件进行打印与输出, 并可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企业的财务、人事等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到了第三阶段, 采用网络化办公是其主要标志, 通过使用网络化的办公, 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与快捷的方式, 实现了文件远程的共享与网络打印共享, 也可通过网络对数据库进行管理,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

二、办公自动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较落后

在企业办公过程中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引入, 对原有的办公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改变, 尤其是那些习惯了传统办公方式的工作人员来说, 也是极不适应的, 对改变了其原有的工作方式与习惯可能是很不习惯的, 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可能还会有抵触的情绪, 影响到办公自动化的运用, 可能还会造成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手工操作系统之间产生矛盾。可能还会有一部分的管理人员和办公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 却又不肯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计算机网络资源先进, 也会造成应用办公自动化的水平得不到提高, 效果不明显。这些落后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是妨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2. 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定位不准确, 传统观念还很强

我国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因年龄偏大, 思想不先进, 对办公自动化的理解程度不够, 仍局限于传统观念, 认为办公自动化“远水解不了近渴”;“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他们片面的认为仅仅依靠独立的个人计算机完成简单的文字和表格处理, 或者利用网络进行简单的邮件交换, 这并不可能大幅度的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影响了办公自动化的推广与使用。

3. 基础设施不完善,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 在企业中多数的计算机应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 但网络系统与资源还不完善, 先进的网络设备与技术缺乏, 系统的安全得不到足够的保证。办公自动化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 环环相扣的, 如果有某一环节或步骤没有做好, 就会影响到其它环节, 影响到整个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转, 这些是需要办公自动化操作人员提高其自身素质的。

其次, 专业人员的缺乏也是企业办公自动化面临的问题之一。企业办公自动化需要有综合协调能力强, 管理能力强, 知识丰富的综合性人才, 这样办公自动化的实施才能更顺利, 从而真正的提高办公自动化的工作效率。但目前仍有很多的办公人员还不具备这些条件, 其素质与从事办公自动化技术操作的要求还有差距。

4. 企业当中对于实行办公自动的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

俗语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企业办公自动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办公自动化管理问题, 企业中实行办公自动化的规章制度与条文不健全, 不合理, 甚至于没有制定, 如“办公自动化管理条例”、“办公自动化安全方案”、“办公自动化档案”等还不够完善, 对办公自动化操作人员的培训方案也没有, 这些都影响了我国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所以企业应培养具备计算机专业技能的管理人员来规范办公自动化的管理, 并建立相关责任制度。

三、我国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策略探讨

1. 革新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

原始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低水平的自动化上, 是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形势的, 要想企业办公自动化迅速发展一定要革新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 将新型的管理手段融入办公自动化管理中, 选择与世界发展潮流相吻合的新型实用技术, 采用国际标准化的技术手段, 注重办公自动化技术的自主研发, 新型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会更加适应办公自动化的发展, 提高办公的效率和办公的质量, 做到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基础上, 科学准确的办公。

2. 完善办公基础设施

俗话说的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好的硬件设施是办公自动化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 先进的科技和高端的仪器, 既可以科学准确的完成办公任务, 又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做到了又好又快的办公。先进的办公自动化设施能够使企业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转和进行, 使得各部门的工作可以相互衔接并同步完成, 事半功倍的完成企业的任务。所以完善办公自动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办公自动化的重中之重。

3.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 培养出知识面广, 专业能力强, 责任心强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是办公自动化得以顺利进行并能够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企业必须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将最先进的办公自动化科技理论传授给工作人员, 促进工作人员的办公素质提升, 以便更好的工作;此外, 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水平, 除了要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企业也要招揽人才, 将优秀的办公自动化人才招揽进来, 让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 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现存的企业办公自动化规章制度并不完善, 企业要想快速的发展办公自动化,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健全完善企业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 科学合理地制定出一系列的办公自动化管理条例、安全方案等相关规定, 使办公自动化的管理和实施做到有规定可以遵守。其次, 企业管理中一定要对员工的培训的方案做出具体的规定。制定详尽可行的培训方案来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建立责任、诚信的规章制度, 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推动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健康发展。

四、结语

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事物, 推进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发展需要从各方面进行努力。以上是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的一些见解, 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丹红,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2]刘永兰, 旅游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教文汇, 2007 (4) 中

涉外旅游专业 篇11

关键词:双语教学;旅游礼仪;探索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60周年国庆大典后,大量海外游客纷至沓来,也对中国旅游接待业的硬件、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既熟知世界各国的礼仪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地用英语直接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并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形象,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性很强的学科,旅游礼仪双语课集礼仪学习和英语学习为一体,在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在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符合礼仪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根据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双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双语教学应选择实用性强、文化性强的课程。实用性即具备鲜明的实用特色,与旅游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既可将语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又便于实践特色导入教学,充分实现双语教学的价值。文化特色既是课程注重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又注重对外国文化及其思维模式的把握。

旅游礼仪课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旅游礼仪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并用以指导学生的旅游服务工作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规则,掌握旅游接待与服务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指导旅游服务工作实践。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旅游接待人员礼仪行为规范、仪容仪表仪态、宴请活动礼仪、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修养、我国少数民族礼仪、我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宗教礼仪常识、国际礼宾礼仪等。因此,礼仪课中导入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两种语言思维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对外交流。

(二)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旅游从业者对外宣传中国礼仪文化,树立国际旅游形象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礼仪早已渗透在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往往是通过这个社会的礼仪发展程度来展现的,礼仪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旅游专业学生学习礼仪,就是要学会按照礼宾规律行事,把握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适度的原则,运用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树立热情友好、文明礼貌的对外形象。

(三)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主要客源国的礼仪风俗文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展与深入,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通用语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界日益在变为一个联系密切的地球村落,礼仪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礼仪课双语教学为学生构筑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客源地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思考问题,凭借语言优势,能更直接、更迅速地把握世界旅游最新的发展态势,开拓视野,拓宽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与时俱进地和国际旅游业接轨。

(四)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相结合

由于旅游行业是以出售服务为主的窗口行业,它需要服务者和顾客之间良好的沟通,这种沟通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服务质量的优劣和高低。礼貌待客既是旅游行业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旅游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既影响着旅游企业的形象,也影响着国家形象。因此,旅游服务礼仪是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在旅游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礼仪规范,培养礼仪修养过程中构建语言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比如涉外饭店的员工必须学会并掌握一套合乎礼仪规范的宾馆礼仪,友好、热情、周到、温馨地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使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家外之家的美好感受,这必须要借助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很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实现。试想,一名业务熟练、举止得体、熟知中西方礼仪文化异同、会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旅游服务人员,一定会让外国游客如沐春风,获得超值旅游体验。

总之,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对于旅游专业学生重塑整体形象、提高整体素质、强化职业道德,为提高我国未来旅游业服务水平,缩短我国旅游业与国外先进旅游业之间的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充分重视礼仪双语课程的教学,并积极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旅游礼仪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礼仪课双语教学教材的短缺问题

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载体,没有教材,双语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选用一本合适的教材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主要使用原版教材,但在礼仪课教学中,由于国情和价值观的差异,国外原版教材的内容与旅游礼仪课的内容相差较大,直接引用往往不合适。笔者在进行礼仪课双语教学的准备工作中,几乎不能找到一本可以直接用于教学的礼仪课原版或双语教材,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原版教材和参考资料价格较高,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也给教材的选用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礼仪课双语教学师资的短缺问题

在禮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是关键。双语教师承担双重任务,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进行外语口语交际,熟练掌握旅游礼仪文化专业外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双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才能准确地用外语进行授课,用规范的专业外语进行板书和制作课件,并为学生进行课余辅导。而目前我国旅游专业的双语教学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且整体水平不高,师资水平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

(三)语言和礼仪实践环境的缺失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礼仪课的双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现实中语言和礼仪环境的双重缺失,使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大、学习任务重,需要付出超过其他课程若干倍的时间和精力。旅游礼仪课强调理论与训练的有机结合,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符合职业要求标准的坐、立、行等举止体态、仪态仪表、职业用语、旅游业各岗位的规范服务礼仪等等。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并熟练地掌握礼仪理论,但并不能自如地应用到实际当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自身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但却难以克服。

礼仪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将原有的英语基础知识运用到专业课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但由于长期缺乏语言环境,学生不能将课堂上的知识学以致用。美国著名教学法专家Rivers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和怕丢面子而缄默不语,是学生遇到的一些主要障碍。因而,要有意识地创建双语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应用英语和礼仪的实践场所。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探讨

通过一定时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找到几点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一)优选教材,加快双语教材建设步伐

合适的双语教材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保证。笔者在礼仪课教学中主要以中文和原版教材为参考,通过改编、整合、利用网络资源积累双语教学素材;自编讲义和制作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翻译、增补、删减和修改,同时增加录像、多媒体等视听教材;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语课备课的工作量,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笔者建议课程组可以组织专业教师以国外原版教材为蓝本自编适用于学生的教材,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二)加强学习,提高师资水平

培训是短期解决师资的有效途径,双语教师的培训应注重整合高校资源,提倡院系之间的横向联合,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对有良好专业基础的教师展开语言强化培训,二是对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教师开展旅游学科知识培训,从而建立一支跨学科、多层次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此外,也可选派有双语基础的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学术交流,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师应通过查阅外文文献资料,不断积累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相长,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高双语教学质量,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三)因材施教,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礼仪课的双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不可敷衍应付。笔者所在的旅游学院将2007级旅游管理本科生中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并且分数在前四十名的学生编为双语实验班,专门开设双语课程。有了良好的英语基础,这就为双语课的实施提供了前提保障。学校在制定有关政策时也充分予以考虑,如为学生就业考虑,对学生双语考试的成绩予以备注说明,以及在同样学时情况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分优势等,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双语教学中来。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将现行的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考核方式,使学生成绩构成多样化,激发学生双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只有建立这样的发展性评价,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成果才可能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礼仪课的双语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双语教学课堂不是老师按照中文讲义的逐字翻译,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必须强调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需要老师饱含感情地进行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内容丰富、交际形式多样、师生关系融洽的双语活动;另一方面,老师应充分利用双语教学会给学生提供更为强烈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优势,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手段。在礼仪课教学的初期,讲授的内容主要是礼仪的基础知识、旅游接待人员的基本礼仪等理论知识,主要采用英语板书、汉语为主讲解的教学方式;随着教学的深入,讲授旅游行业主要岗位的接待礼仪等实践性很强的章节,主要采用英语板书、中英文交叉的讲解方式;在礼仪课教学的后期,内容涉及到我国少数民族礼仪、我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宗教礼仪常识、国际礼宾礼仪等礼仪文化知识,主要采用英语板书、英语为主的教学方式。

礼仪课双语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大量的中英文案例、格言、名言,突出礼仪在生活中、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礼貌待人、礼貌待客的意识;采用实训、情景、表演、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于难点内容,则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堂上还特别注意调动班上敢于发言,胆子较大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从而带动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随着双语教学的延伸,学生学科知识和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五)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如果没有实践,那么礼仪课双语教学的效果就得不到强化。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旅游礼仪实践和外语交际环境,通过建设实训场所、实习基地、增加见习次数,多带学生到旅游岗位的第一线,广泛接触外国游客,加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压力和动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其在求职就业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总之,礼仪课的双语教学乃新生事物,还需要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完善。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法适合旅游专业学生的礼仪课教学。通过上述教学手段和方法,相信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旅游礼仪双语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參考文献:

[1]王敏.旅游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学刊,2004,(S1):73-76.

[2]谢雨萍.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94-96.

[3]王敏.旅游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73-76.

涉外旅游专业 篇12

1 旅游市场的现状

目前, 我国的旅游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好时期, 更是旅游业调整结构以及转变发展方向的好时期, 国家出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相关意见, 主要观点在于要把旅游业逐步转变成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实现全民的满意度提升, 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 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2 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分析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 我国的旅游业市场人才需求量大, 旅游市场的人才结构以及市场的薪酬机制等方面发展的也不顺畅, 旅游市场的人才机制不健全, 旅游市场的人才配置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缺点, 这是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旅游市场旅游人才质量不高

和旅游市场刚刚起步的阶段相比, 目前从事旅游的各种动机和要求都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游客喜欢的东西已经不是那么简单, 已经逐步转向了复杂化和个性化, 虽然目前我国的旅游市场都是以观光为主, 但是也有一种旅游就是休闲度假的趋势, 旅游人才的素质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另外游客的需求和以往的相比, 也出现了个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随着旅游向观光度假这方面的逐步过渡, 旅游的线路以及旅游的现状和文化形式等方面都开始向季节向和集中性这两方面发展, 这需要提供的旅游产品要进行革新。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 对于旅游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数量需求这么简单, 要求旅游人才的素质要逐渐提高, 以便提高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分析, 旅游市场的人才流动非常大, 做为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旅游人才的流失非常严重, 很多旅游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都在相互竞争。

新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工作时间也很短, 还不能全面了解关于旅游服务的相关知识, 游客在这方面的幸福指数还不是很高。另外很多旅游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不断的跳槽, 造成很多旅游企业不愿意用这些毕业生, 更加找不到高质量的人才, 这些方面已经发展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需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质量。

2.2 旅游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为止, 我国的旅游人才培养方式不能够满足旅游企业的需要, 全国关于旅游业的院校有一千多所, 旅游人才培养已经涵盖到了博士、硕士、本科 (含高职) 、中职等各层面的旅游教育结构, 针对这种情况关于旅游专业的教育的形式不乐观, 很多高等重点院校的旅游专业培养正在萎缩。从表面的形式看, 常常把旅游管理做为工商管理以下的二级学科。这种教学方案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知识学科教学涉及面很广,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很多专业性的知识, 没有达到要求的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不愿意选择旅游专业, 也不愿意就旅游行业就业, 造成旅游专业缺乏行业带头人, 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最深层次原因在于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模式不匹配, 才造成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2.3旅游专业教学水平不高

很多大型的旅游院校在这方面也存在弱点, 教学的基础设施薄弱, 教学资源也不足, 从高等教育的数量方面研究, 许多高等旅游院校的自身建设正在转型, 随着高职院校的人数在逐渐增加, 很多学生学科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 教学资源少, 很多学校的旅游教育观念也很薄弱, 除了很少一部分是专业性的院校, 很多学校在旅游专业这方面师资都很不好, 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习到一些很肤浅的知识, 造成旅游专业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另外很多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也不明确, 没有办学的专业标准, 缺乏认识知识的内涵, 有些院校虽然教学经验充足一些, 但是对旅游业在的专业性研究还很少, 教学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性质不强。

另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还需接受高等教育, 这样就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 高职院校采用注册入学的方式是学生, 使那些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都到高职院校中, 影响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等。这样本身就造成了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不高, 针对这些原因, 要想提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 就需要从根本上加强旅游专业的教育, 这是提高人才素质的根本。 (这段去掉。)

2.4旅游市场人才需求量大

目前, 我国的旅游市场发展的非常快, 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从改革开放的初期, 以外国人为主的入境旅游团为主, 已经发展成以国人为主的出境旅游团为主, 另外, 还有很多国内的旅游团, 形成了我国的三大旅游板块, 实现了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性的旅游大国发展, 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人数已经比以前增长了数百倍, 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旅游大国, 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按照这种形式发展, 到2015年, 我国的旅游产值会达到两万亿,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旅游第一大国, 在这种发展的势头下, 酒店业的规模也在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增长, 各种类型的品牌酒店在不断的增长, 很多著名的酒店都在中国有分店。按照目前这种形式发展, 旅游人才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由于个方面的原因, 旅游市场的人才配备都不够完善, 很多人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 致使很多的旅游市场人才素质都不是很高, 为了适应这样的发展状况, 需要全面的扩大旅游市场人才需求量, 以便满足旅游市场的发展。

3提高旅游人才素质的措施

由于旅游人才素质不高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出台了管提高旅游人才素质的规定, 要求, 完善旅游人才的开发机制, 实施科教兴旅的教育方针, 加强旅游业人才的培养, 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中国的旅游教育工作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是一种使命, 必须要完成, 笔者总结了一些方式,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加强职业素养确定学习专业方向

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 要把学习专业内容做为学习期间的重要任务, 全面了解旅游专业的一些素养。以便在工作中能够解决遇到的问题, 这些内容不仅仅是专门对旅游员工的要求, 这是对专业带头人的要求。在人才素养的培育这方面, 要求学生要学习礼节、礼貌、仪容、仪表、仪态等, 这些内容都是旅游专业要求的内容, 另外的重要方面是针对学生在的职业道德这方面的内容, 这同样也是培养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 员工的职业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 所以在这方面要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产生了很多研究方向和市场需求空间, 需要加强这方面素养的研究, 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找到和专业相关的内容。例如:酒店管理同样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 在专业学习的时候包含了国际酒店英语方向、国际酒店日语方向。在旅游管理这个专业中也包含了旅行社、导游方向等很多方面, 这样就要求教学的内容要更有针对性。

2.2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 需要从根本上明确教学的目标, 在人才培养这方面, 注重人才培养的布局, 明确要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解决什么问题的能力, 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的构成属于金字塔的状态, 所以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抓好一线员工的培养, 提高教学水平和一线员工的额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补的方式, 集中力量办学, 积极培养一线人才, 抓好高职旅游专业教学的培养, 对于本文旅游教学的研究, 要明确培养的目标, 积极目标人才, 这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因素。

2.3 教学过程工学结合, 建立有特色的PBL教学模式

在旅游业的教学方式这方面, 要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精神, 旅游行业是应用型人才很集中的地方, 建立学校学企业合作的机制, 是旅游专业发展的一个导向,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实践的过程, 学校也可以按照旅游企业的要求方向培养人才。学校的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可以引入一些关于旅游企业的专业课程, 这也是进行旅游教学的重要任务, 有的学校可以按照旅游行业的特点进行试行的学习。在十二五期间, 国家制定了旅游专业的相关规定, 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进行学习, 优化旅游专业内容, 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结构安排, 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合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这些都是重要的培养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挖掘出校内外的一些就业平台, 实现教学和实践结合, 真正的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式。

PBL的教学模式是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旅游专业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旅游装爷教学中引入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的教育过程中, 采用问题取向的教学思路, 它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 老师在其中引导学生怎样学习。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的学习方式, 这样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建立多方面的实习基地

教学过程中, 建立学生实践的教学基地, 主要有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 其中校内的实践基地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一个实训课程内容, 校外的实践基地是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时候, 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一个场所, 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是一种非常好的培养方式。经济迅速发展带动着各种产业结构的转变, 产业结构都在逐步的优化升级, 这是资源型国家的需要, 所以在旅游专业的学习中, 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模式, 探索出高中职业院校旅游业发展的新目标。

2.5 强化职业培训, 面向国际合作

旅游业的人才培养, 也有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走出学校门的旅游工作者要提高自己,

适应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跟上时代的步伐, 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必不可少。另外, 具有全球化视野、交往能力、辩证的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紧跟时代步伐, 了解不断发展的旅游行业, 是每一个旅游工作者自我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强和国际语旅游组织的合作, 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提升我国旅游人才的综合能力。

2.6 教学中构建结构型双师团队

针对旅游业的发展, 在教学需要具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度额根本。在教学模式这方面, 构建结构型的双师团队,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在旅游院校中, 高水平的专业教师要求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 更重要的是要求具有旅游企业一线实践的经验和对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深刻认识, 有创新性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能力和背景, 这是构建双师型结构团队的根本。构建这种团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在学校和旅游企业期间实行互派教书, 企业的专业人士去学校职教, 学校的老师去企业中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安排学生参加旅游企业的实践。

(2) 建立旅游学术委员会, 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 评价教学过程和确定专业的教学方向。

(3) 建立就业指导委员会, 结合教学计划, 编制相关的教材, 对毕业生的就业给与管理。

(4) 要求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5) 实施双语教学, 实现就业多方面的发展。

采用这些教学方式能够加强双师型结构团队的构建, 做到学校教师在学校课堂是教授、副教授, 在企业课堂是高级设计师或者是高级导游, 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做到校企深度融合。

结束语:

旅游人才培养关系到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是多方面的, 有针对性的, 要求相关的旅游高等院校要加强旅游人才综合能力培养, 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曼娇.旅游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杨红.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的协调发展探究[J].中国商贸, 2012, (11) :182-183, 185.

[3]黄安定.论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开发[J].中国商贸, 2010, (23) :141-142.

上一篇:开发间接费用下一篇:辨析病句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