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城市(精选12篇)
功能性城市 篇1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 世界上的城市是千差万别的, 根本的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城市文化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 代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 因为城市不仅仅是自然的合成体, 还是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展现。正如张鸿雁所说:“人类社会的进化集中体现在城市的进化上, 但是, 城市的进化其核心是文化的进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样,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 城市文化也许不是城市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因素, 但却是经济持久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21世纪将是城市文化发挥影响的时代, 城市文化作为一个城市普遍和公认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意识、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等, 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 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从历史与社会学角度看, 城市文化具有军事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生态功能。
第一, 城市文化的军事功能。城市形成之初主要承担的是军事功能,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 才更多显现出现代功能。我国宋代的城制总和了历代的经验, 将城池的防御系统发展成由城墙、城门、瓮城、马面、钟楼、鼓楼、望楼、……等机制所构成的复杂体系。沈括在《梦溪笔谈·官政门》中曾强调马面的作用:“予曾亲见攻城, 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 兼密则矢石相及, 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据西方学者考证, 在埃及古代的象形文字中, 城市被表述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圆圈, 中间是一个十字, 表示交叉的道路, 而圆圈代表围墙或壕沟。这种说法可以从中国古代文献中得到印证。“城, 郭也。都邑之地, 筑此以资保障也。”《吕氏春秋》也说:“筑城以卫君, 造郭以卫民。”这表明, 城市最初的功能是军事防御功能。19世纪末, 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迈特兰重在对城市军事功用的分析, 其本人也标榜自己的理论为“要塞理论” (thegarrisontheory) 。迈特兰的理论经德国的库根 (Keutgen) 进一步发展为“城市军事论” (themilitarytheoryofthecity) , 认为城市是应对紧急状态时供周边居民退守防御的据点。漫长的城墙存史更极其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 随着军事技术的现代发展, 城墙的防御功能几乎丧失。特别是进入现代史以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不再是军事、政治或宗教, 而是强大的资本逻辑。世界范围内迅猛的城市化, 特别是现代工业城市大规模地兴起, 正是资本逻辑四处扩张、漫延的结果。
第二, 城市文化的经济功能。当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时候, 城市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凸现。199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文化与持续发展:行动主题》报告, 提出文化应当为当地发展提供新的经济机会, 并能加强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 这预示着文化经济化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中的亮点和焦点。目前, 在西欧国家, 从事文化活动的就业者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5%-3.5%;美国版权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例已经突破5%;在文化中心, 如纽约和伦敦, 超过20万人在文化部门工作, 占城市就业人口的5%。
城市文化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文化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二是城市文化赋予城市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三是城市文化赋予城市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是城市的形, 文化是城市的神, 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 形神兼备, 城市将散发无穷魅力。
第三, 城市文化的政治功能。先进的城市文化在与落后的城市文化的相互碰撞中, 总是能显示出其强大的政治功能。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到巴比伦神庙, 从雅典卫城到佛罗伦萨的西格诺利亚广场, 从巴黎的罗浮宫到北京紫禁城, 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伟大成就的文化瑰宝, 使得城市名字总是与当时的政治紧密相连。其实, 城市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观念文化, 必然反映作为上层建筑的城市政治文明的要求。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 而城市文化对民主与法治这一政治理念的形成和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城市文化为城市政治文明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二是发展城市文化为市民参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的引导;三是发展城市文化为实现城市政治民主和法治创造必要条件。可见, 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加快社会主义城市文化建设, 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市民的民主意识、民主素质和现代政治文化水平, 提高市民的法律素质、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法治水平, 从而使居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 使城市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 城市文化的生态功能。不同的文化观念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 不同的自然观、人地观、伦理观、价值观、科学技术观等, 会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环境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于经济活动能否正常、协调、高效运行。所有的环境, 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环境。这种环境在经济条件相同的条件下, 决定人流、物流、信息流等重要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向, 是地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所有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 都将优良的环境视为生存发展的主要前提, 甚至当成目的。文化在构成城市环境中, 发挥着超乎一般的作用。
城市文化在构建城市环境中, 发挥着超乎一般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化塑造了城市外观形象, 从整体上保护和利用了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资源, 有利于建设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融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营造整洁、绿色、美丽、现代、文明、友好、祥和、活泼、有序的氛围;二是城市文化改善了城市人文环境, 城市文化环境是城市的灵魂, 它涉及到市民素质、社会风气、民俗风情、新闻传播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 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文化设施。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会使人觉得这座城市有种独特的意象和亲和力, 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共鸣, 甚至会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 文明城市的真正魅力正在于此。
此外, 从哲学角度看, 城市文化具有传承整合功能、导向规范功能、沟通疏导功能和教育娱乐功能。
第一, 城市文化的传承整合功能。城市文化凝聚着市民的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 其中富有特色的主体文化将在变化中得以延续和弘扬。城市文化将城市内的不同个体、群体和组织联结起来, 形成合力, 共同参与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它为城市建设提供多层面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是增强市民之间的交往与互动, 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城市凝聚力, 推动城市建设的有力杠杆。
第二, 城市文化的导向规范功能。城市文化一经形成, 便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 这种定势把市民的价值取向和心理态势导向一个特定的共同的目标, 为城市建设提供多层面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城市文化还对城市居民的心理认同和行为准则发挥着内在控制与调节功能, 发挥着法律约束难以替代的规范作用。
第三, 城市文化的沟通疏导功能。文化的进步源于沟通和交流, 沟通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向前发展。文化活动是市民之间、各类组织和群体之间相互联系、增强交往、加深感情的纽带。文化活动越广泛、越持久, 人们之间的沟通就越及时、越深入, 各种思想隔阂、观念冲突和心理障碍就越能疏通和化解, 城市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就越来越强。
第四, 城市文化的教育娱乐功能。城市文化渗透在市民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它让人们在休息娱乐中接受多种文化的熏陶、比较和选择, 在健康的精神享受中接受教育。它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 净化心灵, 更新观念, 不断提高城市精神文明的程度, 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总之, 城市文化代表了一定地域的主流意识, 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以人为本”。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文化的内涵会不断拓展, 城市文化功能会不断加强, 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会不断突现。与此同时, 城市现代化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扰。因此, 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市的进程中, 应该注重对新兴城市文化产业的扶持, 加强城市文化品位的培育, 体现“以人为本”。
摘要: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目前, 在城市发展中文化地位愈加突出。城市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方面。文章分别从结构、历史、社会学和哲学的视角, 指出了城市文化的军事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生态功能、传承整合功能、导向规范功能、沟通疏导功能和教育娱乐功能。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 研究城市的文化功能, 对构建和谐城市意义重大。
关键词:城市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鸿雁.人类城市化的“城市文化基因”与“城市社会再造文化因子”论[J].社会科学, 2003 (9) .
[2]、张彤军.城市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
[3]、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 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温朝霞.浅谈城市文化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党政干部论坛, 2001 (8) .
[5]、陈柳钦.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内驱力[J].今传媒, 2010 (12) .
[6]、刘海洋.浅析城市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J].陕西建筑, 2007 (33) .
[7]、温朝霞.浅谈城市文化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党政干部论坛, 2001 (8) .
功能性城市 篇2
2、人人礼让,交通顺畅
3、创建全省文明城市,推动盱眙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讲文明,讲卫生,人人有责
5、路好,车好,文明;快行,慢行,安全才行
6、多走几步莫跨栏,不让生命留遗憾
7、积极行动起来,为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8、我们在创文明城市,您准备好了吗?
9、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昆明!
10、说文明话,行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11、细微之处见公德,举手之间显文明
12、上下楼梯靠右行勿喧哗
13、抓好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整体文明形象
14、红灯、绿灯、灯灯是令;直道、弯道、道道小心
15、天天出行人人礼让,日日安全路路通畅
16、请爱护公共卫生
17、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工地,创文明城市
18、笑迎天下客,满意在盱眙
19、文明足下每一步,畅通亚运每一路
中心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篇3
2000年,我国有大型城市93座,其中,大城市53座、特大城市27座、超大城市13座,这些大城市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规模经济优势强,“集聚效应”明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随着大城市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辐射能力的逐渐加强,对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统计资料,2000年93座大城市共计人口1.9亿,创造了2.74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大城市的密集经济为现代化、专业化的生产协作与联合提供了有利的空间环境,也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信息资源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奠定了基础。大城市的高度发展,既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及其质量的需要,也是增强综合国力、曰城市规模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有学者认为,至本世纪中叶,北京、上海、香港,有望进入国际性城市之列,成为全方位的,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存在密切交流并且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
20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大都市带的形成与出现。即在交通、通讯等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毗邻的城市及其腹地形成都市群地带。不同层次的城市在一个比较密集的范围内复合叠加,现代交通使城市间距离缩短,相互之间人流、物流激增,城市经济活力成倍强化,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专家将选择大都市带作为发展战略,看作是中国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国际竞争背景下,赢得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相继初步形成的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即是大都市地带的雏形。三大都市地带成功地推动了这些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1999年三大城市群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4.9%,对周边地区辐射力进一步增强。这些城市群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和高技术人才,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起到明显的作用。
城市湿地的功能 篇4
城市湿地是城市的宝贵财富, 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 城市湿地重要性日渐提高。城市湿地有很多功能, 下面将从八个方面详细介绍。
1 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湿地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包括遗传、物种、种群和群落等层次。其中最重要的是物种多样件水平, 物种多样性的高低, 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几个层次的多样性水平。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是增加城市绿地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城市湿地具有复杂的生物种类和环境, 其生物和景观多样性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正因为如此,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造有助于增加城市的生物种类, 改变城市的生态。另外, 城市的湿地还是一个独特的区域, 能够为其他群落提供物质基础, 这样就构成了自己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各种野生动植物有了自己的乐园。
城市湿地很好的保存了多个城市物种, 是进行生物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例如江苏省盐城市在建立了芦苇湿地园区后, 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有了很大的增长, 是以前的两倍以上。同时芦苇湿地还净化了污水, 减少了城市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现在盐城湿地成了鸟类的乐园, 每年都有大量的丹顶鹤在这里生活繁衍。中国国土广大, 气候多样,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湿地可以保存大量的物种。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远远比其他地区复杂。
2 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湿地有着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比较稳定, 能够有效地调节城市气候, 减轻城市产生的热岛效应, 大大提高城市居民生存环境质量。城市湿地还有拦水蓄水的功能, 净化水质, 沉淀污染。城市湿地有大量的绿色植物, 能够有效地稳定城市气候。正因为城市绿地有这些功能, 所以也被称作城市的肾。
在污水中的许多有毒物质可以在小沉积物的表面上沉淀下来, 或者被粘土吸附住。在许多的湿地中水流很缓慢, 有助于物质的沉淀, 有毒物质也一起沉淀下来。所以, 湿地可以沉淀污染。通过人工湿地的模式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运行成本低廉, 效果很好。通过湿地处理生活中一般用水的COD值可以下降至30mg/L以下。根据试验的结果, 人工湿地还具有脱氮的功能。
云南玉溪市将抚仙湖原来的1.73hm3小菜地和鱼塘改造成人工湿地。在湿地中大面积种水芹菜、芦苇和唐菖蒲等水生植物, 可以有效净化水质, 沉淀污染。这些水生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栽种这些植物可以换得一些收入。这样, 净化水的成本比较低, 管理简单。需要注意的一点, 城市湿地吸收有毒物质是有限度的, 不应该过量向湿地排放有毒物质, 否则会毒害湿地植物。
温室效应正在影响全球, 湿地由于生长着大量的植物,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湿地可以有效减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湿地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 形成了泥炭层。泥炭层可以净化水质, 沉淀污染。特别是城市湿地, 对城市气候调节起着非常大的功能, 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阻止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等功能。
3 调蓄洪水
城市湿地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 可以有效地拦水蓄水。因而可以成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城市发生暴雨时, 雨水可以暂时留到湿地的湖泊中, 在缓慢流出, 具有蓄水的作用。湿地可以调节河流的水量, 使河流的水量趋于一个平衡的数值。特别在中国北方地区, 由于干湿季节明显, 湿地可以有效的调节水量, 起着天然水池的作用。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可以为工业和农业提供水源。
4 补充地下水
城市湿地能够涵养水源, 与地下水相同, 在干旱季节能够补充地下水, 保持住地下水位。湿地的水体可以分为地下水和地上水, 它们相互连通, 能够为城市工业和郊区农业提供用水。所以, 城市湿地非常重要, 能够称为城市可靠的水源地。
5 休闲娱乐
水是生命之源, 有了水就有了生命, 水是生命的保障。湿地含有丰富的水体, 能够养活很多的植物和动物, 同时湿地还生活着鸟类和鱼类, 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的生态系统。大自然的生机给人们带来了美学享受。这种美感给人们带来了享受, 人们以诗歌和画作的形式记录下来, 变成了艺术作品。这种艺术沉淀很多年, 便形成了当地的特色文化。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 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希望拥有越来越多的绿色环境, 而城市湿地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城市湿地将成为城市市民欣赏大自然的绝佳场所, 将成为城市儿童接触大自然从大自然接受教育的绝佳之地。城市湿地将成为城市最宝贵的财富, 是城市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6 美学价值
湿地是美丽的诗。我国古代的人们祖就是以美学的眼光来欣赏和看待湿地的。《湿地是城市景观重要的构成内容。特别是现代城市里钢筋混凝土充斥着整个城市, 而湿地长满了植物, 充满了绿色, 一片生机勃勃。湿地提供的绿色给城市人们减轻了视野的压力, 放松了压抑的心情。让城市享受到农村和野外的乐趣。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是城市呼吸的肺。湿地提供了人们理想的旅游场所, 还可以净化空气, 减轻城市工业带来的大气污染。
7 科研教育基地
人工建造了大量的湿地生态系统, 这些湿地生态系统包含着丰富的生物种类, 有大量动物和植物等。湿地可以观察鸟类和鱼类, 还可以研究大自然的生态。城市湿地可以作为大自然教育的科研基地。另外, 城市湿地还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点, 进行环境科学研究。
8 经济效益
城市湿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熊, 有自动机调节的能力。可以防止城市害虫的过度繁殖, 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减少城市维护成本。现在屡屡爆发的虫害实质就是生态失衡的结果。利用湿地处理废水成本低廉, 还可以提供额外的鱼虾和植物。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湿地的多种功能, 城市湿地可以改善城市气候, 提高绿化, 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涵养水源。城市湿地是城市的宝贵财富, 可以减少城市的维护成本, 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
关键词:城市湿地,环境污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安画宁.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山东林业科技, 2010 (6) .
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篇5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主要是:物质积累不够丰富。全省物质积累指数介于0.08至0.72之间,总体水平较低。其中,14个县(市、区)物质积累指数大于0.45,23个县(市、区)物质积累指数介于0.27—0.45,68个县(市、区)物质积累指数介于0.08—0.27。高水平地区主要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市辖区,低水平地区主要包括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的一些贫困县(区),其余地区物质积累为中下水平。物质积累水平不高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全省经济发展大体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空间格局。皖江地区经济实力较强,以皖江为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宣城和滁州为“两翼”的经济发展重心初步形成,皖北、皖西发展相对滞后。与经济格局相反,人口分布北多南少,经济发展滞后的皖北地区是全省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开发利用效率不高。2010年,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为62.64万元/公顷,比全国的106.48万元/公顷低41.17%。城镇建设呈外延式扩张,农村居民点点多面广,导致建设用地规模偏大,局部地区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空间利用效率较低。
——人口集聚水平较低。2010年,城镇化率43.2%,低于全国6.48个百分点。大城市数量少,特别是缺少带动性强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中小城镇发展相对不足,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口流动强度0.9%,远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面临趋势,从现在到2020年,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发展态势对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空间需求面临挑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有更大的住房、更宽的马路、更大的广场、更宽敞的购物场所、更多的旅游景点,以及更多更好的教育、文化、医疗、体育等设施,对生活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加快,建设空间需求面临挑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以及居住用地将持续增加,国土空间资源的稀缺程度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需要改善,生态空间需求面临挑战。一些地区在国土开发过程中,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造成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为了改善环境条件、加强水源涵养、保障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扩大森林、草地、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
——农产品供给安全存在隐患,农业空间需求面临挑战。安徽是农业大省,承担着国家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的保障功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国土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安全需要的农业空间面临较大压力。
一、安徽主体功能区的概况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基本设想在统筹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城镇化布局以及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国土面积在空间上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优化开发区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很高,资源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较好的区域 ;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2013 年安徽省发改委正式发布《安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各地划分主体功能,并为未来发展指明目标。将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滁州和宣城八大地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作为承接全国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淮北平原主产区、江淮丘陵主产区和沿江平原主产区作为安徽省的“米袋子”被列为限制发区;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被定位生态功能区;自然文化保护区和重要水源地则被划上禁止开发红线。
二、安徽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均衡化的现实考察
安徽省三类主体功能区能否平稳有效地进行关键在于各区域的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程度。而安徽现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公共服务均衡化问题尤为突出、而财政政策对于实现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均衡至关重要。
横向的财政失衡导致的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不均衡
横向的财政失衡是指同层级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地区间公共服务提供水平的差异。根据 2013《安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合肥市、毫州市、宿州 市 的 财 政 收 支 差 额 分别为-182.79 亿 元、-129.58 亿 元、140.50 亿元,远大于淮北市-56.68 亿元、铜陵市-32.80 亿元、马鞍山市-62.55 亿元、池州市-60.35 亿元的财政收支差额;再比照各自的医疗卫生的机构数可以看出,合肥市、毫州市和宿州市的机构数分别为 2100 个、1532 个和 1774 个,这三个城市的机构数上了四位数,而其余四个城市的机构数则相对较少。很显然,财政收支差额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有着一定 的影响,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差额较大的城市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相对较大。因此,为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的目标,要平衡同阶层区域政府的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结构变化导致了主体能区公共服务非均衡
相比较传统的以行政区为单位的发展模式的划分,三大功能区的划分更能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然而,主体功能区会
使区域受到功能性的制约,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受阻、资源开发受控,政收支结构改变,使得主体功能区的公共服务出现非均衡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主 要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了全国或者区域性的自然资源保护区,使得其相比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经济发展就居于次要地位。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会导致地方性的财政收入减少,同时再加上由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增加地方性政府的财政支出,使得财政投入公共服务的资金比重相对于重点开发区而言幅
度下降,从而产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新差距。另据 2013《安徽统计年鉴》可知,黄山、池州的森林面积相对于淮北、淮南、毫州而言很高,甚至是它们的几十倍,森林覆盖率也同样如此,但是黄山、池州两个市区的 GDP 却比淮南、淮北、毫州的 GDP 低了很多。这也更加证明,由于黄山、池州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消耗了大量的资金,使得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跟不上其他区域的脚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重点开发区有正外部效应。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存在着因为放弃了经济效益而损失的公共服务效益的补偿需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结构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形式有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三种,这三种形式分别存在一些问题。1.税收返还。其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政府的一种补助,税收返还制度存在着财政收入越多的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越多,相反,财政收入较少的区域获得税收返还就越少,结果加重了横向的财政失衡,使得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均衡化的差距加大。2.一般性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按照各地标准的财政收入和标准的财政支出差额以及转移支付系数来确定,因此,一般性转移支出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但目前安徽省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可获得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匮乏,不足以提供与重点开发区大致相等的公共服务。3.专项转移支付。是对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具体项目进行补偿而设立的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促进各地协调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了主体功能区公共服务均衡化的问题。而目前安徽省的专项转移支付并不规范,往往被层层截留,不能很好地提高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提高基层政府的可用财力
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除了一些可以自由支配外,其余大部分是专项资金,具有专项用途,不能缓解基层政府可支配财力的不足。同时一些限制开发区域为了维持基层政权的运转,往往挪用用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严重影响了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四、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功能性城市 篇6
关键词:城市病;城市结构;均质城市;应用
一、现代城市发展的困扰及背后的原因
(一)目前我国大城市发展的困境
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的后期,因城市的盲目扩张、城市范围不断扩大而表现出来的各种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甚至失衡或无序的现象,统称为“城市病”。“城市病”成为长期困扰西方城市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各种生产和人口要素大量向中心城市集中,造成城市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日趋突出,因此我国已经成为城市病集中爆发时期。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病的表现是不同的。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是由经济发展阶段、城市规模阶段和社会文化类型三个主要因素所决定。当前中国大城市病逐渐趋于多元化,包括:影响生态安全的生态病、土地资源浪费、社会矛盾凸显、影响文化魅力的特色病、交通拥堵。其中以无组织、无事先计划、无视交通和服务设施等需要的情况下的盲目扩张为表现的城市蔓延和交通拥堵最为突出。为了应对城市发展中遭遇的困境,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不外乎加大地铁、高架等扩大城市道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同时采用工厂外迁、对机动车辆各种限制,增加绿地以及建设卫星城市等措施降低中心城区的压力。但是从大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的无序蔓延。
(二)大城市发展的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
大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仅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聚集区,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要素的在相对狭小空间内的一个高度浓缩的集合体。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时集中就是优势,但随着城市高速发展,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需要的流通性就变得越来越弱,这种集中的劣势就愈发明显,流通性的弱化会严重影响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各种城市病就此产生,因此目前应对城市病的方法根本无效,因为目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是城市结构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交通的问题。目前的城市结构我们称之为“非均质城市”构造。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功能区组成集中式布局,形态紧凑,这类城市中心地位突出,城市围绕核心区呈圈层式扩散,是我国城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构。但中心城区面临巨大的向心增长压力,同心圆状增长最终有可能形成一种“摊大饼”式的城市形态。核心区是城市要素最高密度区,向外密度越来越小。核心区高度集中了交通、经济、政治、文化等城市要素,也是城市病最重的地方。由于它的控制性关键节点地位,使整个城市都是陷入到城市病中。
二、均质城市理念的内涵及特征
(一)均质城市理念的内涵
从上述分析来看,造成大城市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无序蔓延造成的结构失衡,这种失衡对于小规模城市并无大碍,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问题就会愈加突出,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改造城市结构入手,建立一种与“非均质城市”相对的“均质城市”结构。其原理可以从仿生学角度进行诠释和理解。生命体结构的复杂与巧妙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再被其强大组织能力所折服的同时因为会带给我们些许灵感。其实在自然界中“树木”就是我们城市建设最好的参照,一棵参天大树内部构造的复杂程度,并不亚于一个超级城市。现在以树木结构引入阐述我的城市规划设计新观点。一棵大树叶子就是城市的生产、生活单元。每片叶子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形态不同,但它们均质分布在树上各个角落。通过大的树干和小的树枝与大地相通。基于这一原理“均质城市”是指将整个城市分解成一些均匀分布的城市单元。城市基本要素如教育、卫生、体育、娱乐、休闲分散在城市单元中。各种城市单元又根据它的功能重点不同对各种要素做一定的调整。比如交通单元中着重是交通枢纽的功能,其它居住、办公功能相对减少,而居住单元着重居住。各城市单元这间和城市与城市外部以高速路、轨道交通、通信等网络连接,这种连接相当于树干的作用。从本质上说均质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单元可以看做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小而全的小城镇。均质城市的理想模式是城市的每一个单元间用绿地分割,交通线路在绿地中,单元内部主要以非机动交通工具为主。
(二)均质城市理念的实质
均质城市理念的实质是物联网概念在现代城市发展理念下的应用,目前物联网已成为各国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的先导领域,并以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区、智能城市建设和应用示范等为标志,形成了物联网发展热潮。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以大系统整合的,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交互的的发展模式。均质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单元与这些单元之间的网络连接,与物联网基础上的智慧城市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均质城市从本质上说是现代智慧城市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均质城市理念的优势
首先,由于城市在空间布局上进行了单元划分,各个单元集中并承担相对应的城市功能部分,因此该部分功能的发挥不需要其它单元进行过多的支撑,因此各个城市单元间的相互依托与干扰就能够降到最低,城市效率的明显提高。其次,由于各个城市单元能够独立发挥作用,因此各个功能单元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人流和物流联系量大为降低,同时城市功能单元化有助于各个城市功能要素基本功能的发挥,真正做到还街于人、还道于车,以上两方面共同作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人流和物流造成的交通拥堵和不必要的浪费。再次,城市污染也是城市病的重要表现。均质城市理念下,城市不同功能的单元划分有助于城市废弃物的分类排放,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有污水、污物的处理难度,提高处理效率。最后,均质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单元划分,能够使城市更加规范化,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因此均质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减小城市道路面积和空间尺度,增加绿地面积,使城市和自然更和谐,提高人做为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让人在享受大都市的便利和服务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小城镇清新和淡雅。
三、均质城市理念在上海市城市建设与改造中的应用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乃至东南沿海的中心城市,随着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不断加强,城市规模也迅速扩大,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特大城市中城市病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例如面对交通拥堵,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传统措施,这里面不仅包括大力加强地铁在内的交通设施建设,也包括限号、限行等一系列措施,但是这些措施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因此要解决包括上海市在内的我国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必须从改变城市发展理念入手来解决,利用均质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化智慧城市是重要的途径,均质城市理念在新城区建设中并无多大障碍,但是对于像上海这种大型城市的升级改造,还需要注意以下诸多问题:首先,在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公共资源投资时,要放弃以中心区带动辐射的传统城市发展理念,改变以集中资金建设核心区来拉动土地和城市建设的模式,减少为追求建设高大的城市标志而集中建设各种大型综合体,而采用分散为主,适当集中的建设原则。其次,通过多种手段控制如车站、学校、医院等城市单元规模和建设位置,同样结合分散和集中的原则。最后,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绿地、河流以及拆迁政策,将大体量的城市拆分为相对独立的城市单元,逐步向均质城市过度和发展。
四、结语
均质城市理念是针对目前大城市建设中的困境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均质城市建设是以人的各种需求为出发点,将大体量的城市拆分为很多个城市单元,各单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之间紧密结合,又互相干扰很小的一种模式。因此这种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对于环节目前大城市的发展矛盾,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改善城市环境,从而更好的发挥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清,张荣辉,黄新民,万婷婷,游峰.交通友好型城市布局模式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8:307-308.
[2]郑皓.城市结构形态低碳化的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2,05:95-100.
功能性城市 篇7
关键词:城市家具,书法艺术,功能
一、汉字艺术的历史特征
中国的汉字历史源远流长, 它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汉字作为一种文明的标志, 经过了由甲骨文到表意文字的演变阶段;而且汉字的书写形式也早已发展成一门多姿多彩、可以鉴赏把玩、陶冶性情的书法艺术;其内容也十分丰富, 从字体上说, 有真、草、篆书、行书、汉简、魏碑等。千百年来, 汉字在由繁到简的漫长的演变过程, 产生了无数丰富多彩的汉字形态, 正成为越来越丰富的视觉文化形式, 为现代汉字创意设计乃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和无穷的灵感。“纤细的笔画, 巧妙的结构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1]它集强烈的文化信息、多元的表现体裁、丰富的艺术风格于一体, 已成为设计与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重要元素。
汉字所具有的图形化特征和符号功能, 则成为汉字应用于城市家具的切入点。汉字艺术的表现手法不仅为城市家具提供了用之不尽的创意源泉, 而且独具风格, 具有良好的艺术感染力, 承载起丰富的文化内涵, 营造出独特的城市特色, 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独创性。
二、汉字在城市家具中的运用
汉字是一种抽象化的美学符号, 源于生活, 对事物进行抽象化, 本身就具有艺术抽象美。汉字书法是一种以文字符号为题材的造型艺术, 其点、线、造型本身就具有美感。书法通过各种形式在城市家具中的运用, 赋予产品年一定的内涵和文化。能够展示景观特征﹑城市文脉、地域文化, 凸现城市个性, 显示出文化底蕴和城市的内涵。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文字符号, “符号是一个能让我们想起另外一个事物的事物;是思考超出对事物感官和印象的东西。”[2]汉字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载体, 其突出的作用在于能表达特定意义内涵的信息。同时字体的形体作为辅助元素, 给予一定的说明, 书风可以渲染气氛, 实现场景的再现, 氛围的烘托。由此来说书体书风恰好可以给文字符号进行辅助说明, 以传达字面上所没有包含的意义。城市家具设计如果没有立意, 其结果将是空间层次较单一, 缺少半公共空间。[3]用汉字创意的方式设计城市家具越来越被重视, 并在其设计中不断发掘和广泛运用。
三、汉字在城市家具中的表现形式
汉字书法运用在城市家具中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盲目的模仿,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是单纯的组合或相加, 将其最具感染力的美感因素进行取舍和艺术归纳, 把汉字书法的形、神、意系统地综合。城市家具在城市景观中的表现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模式, 通过各种形式显示出独特的艺术特点。
1. 平面化书法式
平面化书法式的城市家具是最为传统的也是最为常见的形式。现代城市设施中的汉字书法的平面表现常用的形式是景墙、浮雕、汉字书法地景、地面铺装和城市标识等。而为了表达线条的艺术性和形体的美感, 汉字书法已经升华到字体艺术, 其表现形式更加自由, 形态越来越丰富。
书写式是最为普通的表现手法, 通过用涂料在背景上进行涂写。例如凸凹、镂空式, 即在同一种材料上通过凸凹显示出字体来, 或者是通过镂空的方式去体现。运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 玻璃、铁艺、石材、陶艺、木材等。汉字书法的平面表现要合理的选择背景材质以及合理选择表达形式, 选择的表现形式要与表现的内容一致。
2. 立体化书法式
城市家具是具有实用功能的三维空间形态, 从平面转化为立体, 将二维形态转化为三维形态需要进行必要的设计变形, 这种空间表现, 是一种时空的表现方法, 其空间语言形态更加丰富﹑逼真。
书法式的城市家具, 能够将原有平面化的书法立体化, 从每个面去欣赏, 字体的形态八面玲珑。书法式的城市家具是城市展示书法景观较好的表现形式, 更能够突出书法的韵味和意境, 将需要表达的内容场景式再现。这种书法形式的展示, 除了自身的形体设计变换外, 最重要的是场景的表现和烘托, 可以利用灯光、植物等各种因素。
四、汉字书法艺术与功能性的结合
功能﹑技术﹑艺术是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功能性对于城市家具来说是基础性的, 也是最为重要的, 如户外座椅只有在满足坐、卧、倚、靠等功能需求基础上才能称之为座椅, 进而有古典式、现代式等不同风格。在城市家具的设计过程中, 也应注意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除基本的功能可进行功能上的创新和再创造, 可以达到节省空间, 增加利用率的效用, 为游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避免出现徒有形式美而不具实用性的情况。
在满足功能需求之外, 改良造型, 使城市家具具有实用和美观功能。汉字书法艺术的运用为城市家具的设计增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而使用功能的满足则为其游人提供了具体的相关功能上的需求。同时在功能上的创新则会为城市家具带来极大地魅力, 增加趣味性﹑互动性。我们的设计目的是让游人在欣赏城市家具美的同时, 主动的参与到一些活动之中。这样游人的活动不只是局限于休憩、游览等, 而是能在拓展活动中增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互动。
在对书法文字进行变形﹑重构的同时, 除要保留其原生态外, 还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 对比与统一, 节奏与韵律, 和谐等。再者还要从人机工程学﹑材料特性﹑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如为了使用安全所变形的笔画形态棱角处需要进行倒圆角处理等, 另外还有界面的处理, 色彩的搭配, 肌理的表现以及设计作品与整个环境的协调关系。例如以座椅为设计对象, 椅面的高度, 靠背的倾斜度, 扶手的位置等均要以人的舒适坐姿为依据。
通过汉字书法在城市家具中的运用, 保证个体使用者安全的基础上要发掘它更多的景观价值与使用价值, 同时创造出耳目一新、集美观与实用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家具, 丰富城市设施的种类与造型, 同时带来新颖的景观活动形式。例如可以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 与其他小品巧妙地融合设计, 成为其附属功能, 能够形成造型丰富同时又具有使用功能的家具形式。另外还可以延伸出具有健身、运动等使用功能的设施项目, 使其呈现出多样性与趣味性, 让游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快乐与满足, 吸引对其关注与兴趣,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互动和交流。
总结
汉字书法艺术运用在城市家具中, 表现形式多样, 其体量的大小、手法的变化、组合形式的多样、材料的丰富, 都使城市家具的表现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变化多端。书法艺术与功能性上的结合创新使得城市家具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只有在对民族传统文化有所感悟的基础上, 时刻把握时代脉搏, 敏锐的了解和捕捉事物的灵魂, 才能从汉字中找到灵感, 创造出具有独特形式美﹑丰富意蕴﹑功能多样的城市家具。
参考文献
[l]杨仁里.陈其光.周硕左之编译.永明女书[2].湖南:岳麓书社, 1994.
[2]胡飞.艺术设计符号基础.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
功能性城市 篇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绿色的渴求与日俱增。如何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中, 为人们营造一个陶治性情、缓解生活压力的绿色生态系统, 是城市绿化者正在研究的课题。以城市道路网状绿化系统为核心的城市绿道绿化工程正是这个课题的子项目之一。建设绿道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名园、自然博物馆、名木古树、农业观光和风景游憩林地贯通, 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体系, 较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发展模式。
城市绿道主要指自然存在的, 或者历史本来存在的以及人工建设的如城市林荫道, 运河廊道在内的连接滨河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 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道, 以绿化为特征, 串联成网, 供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 是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教育等多种功能。
城市绿道的属性必须具备可达性、可通性, 因此与传统的城市绿地相比, 城市绿道比绿带更有助于形成人、城区和自然的和谐互动的关系。城市绿道建设基本不需要占用建设用地指标, 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 也是符合我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之一。
2 城市绿道绿化景观建设原则
景观性是指城市绿道建设中的绿化要素通过合理配置, 所体现出来的具有审美特征的景色、风景、风光所表现的特性。在绿道建设中, 绿化涉及到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绿廊系统建设是城市绿道的生态基底, 其规划设计的的主要内容包括绿化种植以及控制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与景观提升。目前的城市绿道绿化, 已脱离了最基础的植树绿化这个概念, 而是晋升为以绿化工程为主体的园林景观建设级别。在绿化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从“绿道”核心理念出发, 根据绿道类型以及绿道慢行道类型及周边环境, 合理选用植物品种, 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设计, 改变以往片面追求道路绿化设计“美化、美观”的局限性, 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绿道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绿道的各个部分也是有机联系的。在分析环境景观基础上, 从城市设计的高度考虑绿地的内容和形式, 从景观序列角度出发, 尽量保留城市原有的荷塘、溪流、湿地, 维护生物、生境的多样性, 以植物造景为主, 确定植物配置方式, 对背景有藏有露, 适当点缀景石小品, 串联绿道各部分, 综合安排各种要素, 使绿道和大地景观融为一体, 而不是单一绿地景观的展示, 形成开阔、协调、雅致的“风景大道”景观。
(1) 根据城市绿道所处的交通道路关口这一具体立地环境条件, 植物的选择应以耐干旱、耐贫瘠、株形好、病虫害少的乔、灌、草本植物, 以减少养护费用。同时注重其防晕、防眩的功能;种植方式多为群植, 表现植物群落的整体美, 栽植形式的变换距离以5km左右为宜。
(2) 用于引导行车方向, 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 分隔对向车流, 这类绿地一般都不宜种植高大的乔灌木, 以免影响司机行车视线, 应多种植小乔木、矮灌木, 花卉或铺设草皮。而在交道绿岛或高速的入口、道路平交的节点处, 则注意点缀景石、园林小品, 以起到标志作用, 并通过景题等手段深化“绿色廊道”这一主题。
3 城市绿道的绿化景观建设
3.1 植物种类形态的运用
在绿道空间建设中, 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 或植物与其他绿化要素共同构成主景,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 做到主次分明, 从而达到表现绿道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通过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 如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 表现一定的绿化艺术构思, 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 则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目前绿道景观配置中, 绿化树木的运用多采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3种方法。
植物和水是营造滨河绿道最主要的两个元素。水生植物一般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及沉水植物, 这些植物摇曳生姿, 既能美化环境、赏心悦目, 又能净化水质, 保持生态。植物的配置合理与否, 不仅影响景致的美观, 而且会对水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平衡。通常需栽植多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 深水与浅水相互搭配, 防止单一种群的生物侵害。一般水生植物的覆盖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50%~65%为宜。城市绿道环境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除了景观和艺术要求外, 主要是在保护的基础上, 有效发挥水生植物生态和观赏作用。常用水生植物有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 、石菖蒲 (Acorus tatarinowii)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伞草 (Cyperus altemifolius) 等、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 、菱 (Trapaceae) 、浮萍 (Commom Duckweed) 、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 、轮叶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等。
3.2 绿道植物的景观性配置
(1) 在绿道的景观设计中, 要注意绿带设计与周围人造景观相谐调, 体现绿带韵律节奏、秩序井然之美。而绿化种植景观形成乔、灌、草, 高、中、低, 层次性、多样性的特点;片植与丛植相结合, 绿化和彩化相结合使植物景观活泼, 打破传统的城市道路等距种植的呆板性和色彩单调性。对林带的林缘线和林冠线处理, 要注意形成流畅的曲线, 每隔30~50m保留透景线, 降低绿带的封闭度, 并使建筑街景艺术得到体现, 营造宜人的通行空间。
(2) 绿道树木的巧妙景观配置, 在树面和地面之间营造出一定的宽敞空间, 利用覆盖空间的高度, 给人们视角形成一种垂直尺度的强烈感觉;而草坪边缘的群落因为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 限制了人们视线的穿透, 形成半开敞空间, 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而运用高大植物组合成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垂直空间, 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紧张的感觉。
3.3 乡土树种的运用
(1) 植物形态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 南方则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通过运用这些土生土长、没有变异过的树木的地域特点, 通过对比、统一、协调、韵律等艺术原理进行植物高低错落搭配, 就可以凸现不同地区的绿道地域特色。
(2) 作为现代城市绿道景观, 应克服单纯使用浮华的造景材料、空洞的造景手法, 从而堆砌出有个性、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运用根植于地方文化的乡土植物, 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根本。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 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比如大连市绿道中模纹花坛, 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 充分展现海滨城市特点。
(3) 乡土植物与雕塑的结合, 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 更易使观众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植物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 还需要其他因素, 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 既是美学的, 又饱含着文化意味, 不仅可以普及乡土植物知识, 还可以传递乡土植物文化。
4 城市绿道绿化的功能性建设
功能性是指绿道建设中绿化要素服务性的发挥, 如绿化树木的绿化、遮阳功能, 园林小品为人类提供休憩娱乐、展示某地文化、提供指示的功能, 比如体现在文化性上的绿道各要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的延续;体现在生态性上的绿道中各要素在改善绿道及其周围环境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城市绿道既要美化环境、传承地方文化、塑造良好地方形象, 又要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使这些要求在设计中得以综合体现。在绿道的功能性建设方面, 功能决定绿化形式, 绿化形式要服从于功能。绿化的功能性是第一位的, 绿化形式要服务于绿道功能, 因此在绿道的规划设计中首先要注重其功能性的发挥。同时, 要注意绿道功能性、景观性、文化性、生态性的统一, 以达到创造“软”的环境, 实现景观、生态、自然和人文的有机和谐统一。
4.1 绿道绿化传承历史人文风貌
由于绿道绿化与地方风貌、历史、人文特点相呼应, 设计内容上综合考虑了各地城市的环境结构、地方历史文化及城市发展精神风貌, 其景观性充分发挥了绿道的社会文化功能。比如路人通过绿道中的观景台、大草坪、历史人物雕像、动物雕塑、滨水游憩带、体育活动区等景观, 可以体验城市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文化历史。
4.2 发挥绿带贯通功能, 保护生态多样性
城市绿道设计, 一般在景观上都包括远山丘、村落、城市建筑、天空和青翠绿地, 有多种景观层次、多样的空间感和丰富的景观体验, 把人对自然的友好经验注入设计, 加深了景观文化内涵。绿道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 通过保留已有的自然生境、保留残存在城市里的各种自然或近自然环境, 将城市尚未被彻底水泥化的灰色地域, 力争恢复到无需人为管理的自然状态, 发挥绿道在割裂空间中的连接功能, 使“自然生态景观”和“模拟自然的人造生态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以实现景观、生态、文化三元合一。
直观而言, 绿道突破了“块状”休憩地的想象空间, 形成“线状”。当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挤压行人、自行车空间时, 绿道以狭长空间排斥机动车进入;当鸟类等动物无法在城市生存时, 绿道为动物提供了迁徙、繁殖、基因重组的通道;当河涌被填埋、掩盖时, 绿道起到保护者的作用。
4.3 以人为本塑造休闲空间
绿道绿化设计要以人为本, 仔细分析当地城市居民观光、生活的特点, 组织人性化室外空间。绿道的景观绿带要注意车行观赏特点, 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结合起来, 以“人造生态景观”为特征, 绿化植物选择体现“多、众”植物选择在生态要求基础上, 体现多样性和群众喜闻乐见性, 并充分发挥自然生境之美。由生物自由生长繁殖的生境, 通常是充满着人类难以设计制造的自然美和浪漫情调, 是现代人休闲娱乐、调节身心的好去处, 也是人们经常性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
5 结语
随着城市道路和河道的不断建设, 绿道这一线性空间绿地的设计和建设也越来越受关注, 而在具体实践中, 只有自觉、积极地把绿道景观性与功能性要求和谐结合的设计理念运用到线性空间, 在发掘隐含的景观轴线、空间特征和地景肌理, 保持多样化的自然生境让沼泽、坡地、植物群落、池塘等各种的自然生境, 使其成为野生物种的庇护所、生物多样性的摇篮, 并在此基础上适当突出其社会、文化、生态功能, 这样才能增强人们对绿道的认同感, 才能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洁”的物质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布·H·G·容曼.生态网络与绿道-概念·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 篇9
关键词: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现状,问题,策略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中人工种植花草树木形成的绿色空间;广义的城市绿地指被植物覆盖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的总称。城市绿地可分为永久性绿地和城市绿地,前者指农耕地和天然绿地,后者指分布在城市地域范围内人工种植、养护的绿地。城市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对城市功能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一种事件。城市由于其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各类生产、生活设施的现代化及广大民众对公共设施的依赖,其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更为突出[1]。
目前我国主要的城市灾害有地震、水灾、火灾、地质灾害等。城市防灾减灾是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2]。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时间较短,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处于起步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重新建设城市防灾减灾绿地要耗费大量时间及人力物力,我国现有城市绿地已有一定规模,所以对现有的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除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作用外,其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一是避震功能。大地震发生后迅速地将居民从震坏的建筑物中疏散到空旷地,可有效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城市绿地是人们避震的理想场所。1976年7月,在唐山地震波及影响中,北京市区的各公园绿地立即成为避灾、救灾的中心基地,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逾400hm2,疏散居民20多万人;1923年9月日本关东地区大地震,震后30min内就有136处起火,在这次地震中,东京市内公园绿地挽救了在公园避难的70%以上的生命[3]。二是防火功能。其主要是通过公园绿地的植物和水体为载体来实现的。1923年的日本关东大地震受害者超过100万人,死亡者多达9万人,而90%以上死亡者是被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大火烧死的。据地震后的调查,在这场火灾中城市的绿地和公园的灭火效力比人工灭火高1倍以上,63%的火灾是由于城市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存在而熄灭的,其余37%的火灾才是通过人工熄灭的[4]。三是防洪、抗旱、保持水土功能。公园绿地通过截留降水、土壤吸收等途径对径流速度和流量具有明显调控功能。树冠的截留、地被植物的截留以及死地被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了地表径流量,减缓了流速,起到减小洪水、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5]。
2 我国现有绿地防灾减灾现状
城市绿地是城市各组成部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对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贡献。至2008底,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6m2[6]。
自唐山大地震开始,“减灾”概念第一次引入我国。北京最早在1993年提出建设应急避难所,2003年10月建成的中国第一个“应急避难所”便是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将城市绿地建设成具有完备防灾设施的防灾公园[1]。2005年为配合2008年奥运会,北京制定《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其他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现已建成朝阳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海淀公园等27处遍布城中8个区的城市防灾减灾绿地[1]。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建城市绿地已具备了一定的防灾减灾能力,但城市防灾减灾的工作仅侧重于防灾预警预报,城市灾后应急救援等工作相对滞后,防灾设施不完备,因此现有的城市绿地根本无法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其存在的问题,一是规划中重视不足,管理中保护不力。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更多的是注重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不够重视,致使城市的防灾绿地不能形成有效的防灾绿地网络系统。我国城市还未建立起像日本“防灾公园计划”那样完备的城市防灾绿地系统,仅在城市的周围或城市局部地段建设了呈带状或片状的防护绿地,难以起到全方位防御灾害的作用[7]。二是城市绿地中缺乏防灾设施。城市绿地系统灾害防御和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国城市绿地建设中极少考虑防灾的需要。在绿地中无应急避难标志牌,也没有防灾、救灾中必需的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等防灾设施[7]。三是城市发展速度与现在绿地建设速度不协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没有对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的建设高度重视。另外,由于城市规划的缺陷、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对基础设施维护力度不够等,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城市灾害时,城市防灾减灾功能的脆弱性显而易见。
4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建设策略
实施普通绿地改造原则,能够充分利用普通绿地原有的防灾功能,能明显减少速度投资,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作用。
4.1 因地制宜配备相应的防灾设施
防灾设施是公园和绿地防灾功能的基础与保障,也是确保避难者安全避难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公园一般分为中心防灾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及临时防灾公园三级防灾据点。三级防灾据点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其所配备的防灾设施也不同。总面积50hm2以上的中心防灾公园,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装置、应急供电网、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直升机坪、应急消防设施等防灾设施[8]。依据规划,为各个地域配置与其防灾功能相对应的设施并绘制各个设施配置的平面图,配置设施时应当考虑各个设施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设施的综合防灾功能[9]。例如宝海公园,是昆明市规模较大的现代城市公园,于1999年12月建成开放,是云南省第一家应急避难所。宝海公园内部的应急避难所内建有作为永久性避难设施的应急避难所,如应急指示牌、应急水井、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存储室、应急供电系统、应急医疗救助站、应急停机坪等。
4.2 避灾通道建设
避灾通道是利用城市次干道及支路将一级、二级避灾据点连成网络,形成避灾体系,应当有助于各个社区居民快速有序的安全避难。其建设原则为:主要避灾通道的红线两侧,应规划有宽度为10~30m不等的绿化带,避难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倒塌后产生的废墟宽度设定为建筑物高度的1/2,倒塌后应不覆盖避难道路。小型防灾公园避灾道路的宽度为5~12m或更宽,大型防灾公园避灾道路应宽于15m。在防灾公园内应设救灾通道,小型防灾公园为8~15m或更宽,大型防灾公园应宽于15m[9]。例如北京市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长4.8km,外围周长呈现最大化,有助于迅速有序地组织邻近社区的居民避难疏散;公园横跨6条街道,被自然分解为7个避难区,可以供邻近社区的25万居民紧急避难;比较合理地规划了各个社区居民安全避难的道路等,邻近各个社区的居民可以通过预先规划的避难道路安全到达预定的避难区域[10]。
4.3 制定防灾植被规划
防灾植被带一般设在绿地四周,绿地外围发生火灾时起防火作用。从绿地外围火灾现场到避难疏散场所的地域可以划分为火灾危险区、防火植被带和避难所,即通过防火植被带隔离火源与避难所确保发生严重火灾后不受或减轻火灾对园内避难所的威胁[11]。植物是城市应急避难系统中重要的防灾、抗灾组成元素,我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配置应注重乔灌草搭配,形成生态性强、富有层次感的植被景观。复层结构林带要比单层结构林带的防灾性能好,乔灌草的结合能够有效地蓄积水分,保持水土,保持局部的小环境。植物选择原则为:着重从防灾角度考虑,并兼顾生态性和观赏性。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为了防止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选择树冠宽大、浓密,根系深广,截留雨量能力强和耐阴性强而生长稳定的树种,如柳树、槭树、胡桃、枫杨、水杉、云杉、冷杉、圆柏等乔木和榛、夹竹桃、胡枝子等灌木[12]。以木结构建筑较多的地震多发区,可选用不易燃烧的树种作隔离带,根据火灾规模设计防火植树带的树种、宽度与高度。宜选择火焰遮蔽率高、抗火性能强的树种构建防火树林带[9]。如苏铁、银杏、青冈栎、槲树、珊瑚树、棕榈、桃叶珊瑚、女贞、红楠、山茶、厚皮香、八角金盘等[12]。
4.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绿地建设的补偿与激励机制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 篇10
城市园林及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世界上不少城市提出城市要自然化,“城市需要更多的绿色空间”,“21世纪的城市属于绿色的”。我国不少城市还提出建设“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人类从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已认识到当今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功能作用,对保护和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可取得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2.1 吸收CO2生产O2的作用
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是恒定的,如NH378%,O221%,CO20.03%。由于人类活动,大气中的CO2含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工业燃料燃烧所消耗的氧和放出了CO2,破坏了这个平衡,使城市空气中CO2的含量有时可达0.05%以上,局部地区高达0.2%。当空气中CO2浓度达到0.05%时,人的呼吸已感到不适,增加至1%时,对人体就有害了,感到头痛、耳鸣、恶心等。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当氧含量减少至10%时,人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为了维护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CO2和放出O2,绿色植物就有这个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并放出O2。每吸收44gCO2就生产32gO2,所以绿色植物是天然的吸碳制氧的加工厂。
2.2 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2.2.1 吸收SO2
硫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中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因此,植物在SO2低浓度污染情况下,可以不断的吸收SO2。据有关资料报导,每公顷柳杉每月可吸收60kgSO2,每公顷柳树在生长季节每月可吸收10kgSO2。对SO2吸收能力较强的树木还有加杨、山楂、洋槐、桃树、榆树、桑树、臭树、臭椿等。
2.2.2 吸收氟化氢
植物对氟化氢的最大吸氟量可达1 000×10-6以上。据测定,每公顷白皮松含氟量40kg,每公顷华山松含氟量20kg,每公顷杨树或垂柳含氟量4kg。由于氟化物对人畜有害,树叶、蔬菜、花草等,植物都能吸收大量的氟,所以,在氟化氢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不宜种植食用植物。
2.2.3 吸收氯气
植物对氯气有一定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在氯气污染区生长的植物,叶中含氯量往往比非污染区高几十倍,每万平方米的吸氯量为柽柳140kg、皂荚80kg、刺槐42kg、银桦35kg、华山松30kg、垂柳9kg。
2.2.4 吸收其他有害气体
在汞污染环境区测定,一些植物吸收量,每千克干重叶中的含汞量为竹桃96mg,美人蕉19mg。而在非污染区的对照植物叶片中均不含汞。在铅烟环境下测定植物叶中含铅量,每千克干叶中的含铅量为:大叶黄杨为42.6mg、女贞、榆树为36.1mg、刺槐为35.6mg。试验还说明大多数植物还能吸收氨气、臭氧、镉、醛、酮、醇和致癌物质安息吡啉等毒气。
2.3 消尘作用
大气中的粉尘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可导致各种疾病。林木绿地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滞、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绿地能降低风速,因而飘尘经过时能被滞留沉降,也能被枝叶分泌的油脂和粘性汁液所吸附。榆树每平方米面积吸尘量为3.39g,夹竹桃可达5g,每公顷松林可吸尘36t,山毛榉林可吸附灰尘68t,栎树或栎、槭混交林的吸尘能力可高达68t。据我国对工业区测定,绿化区较非绿化对照区空气中飘尘浓度要减少10%~50%。所以有人说森林是天然的吸尘器。
草坪对减少灰尘有特殊的功能,草覆盖地面形成地被,使尘土不易随风飞扬,基径叶对飘尘也能吸附滞留。据测定,铺草坪的足球场比裸露的足球场上空含尘量要减低2/3~5/6。
2.4 杀菌作用
大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这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分泌出强大的杀菌素所致。如洋葱、大蒜的粹糊能杀死葡萄球菌、链球菌。地榆根的水浸液能在1min内杀死伤寒和痢疾杆菌。松柏可以杀死白喉、伤寒、痢疾等病原菌。这些树木都是城市绿化的植物。据调查,城市中绿化区比没绿化的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
2.5 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
2.5.1 对气温的调节
森林草坪的呼吸蒸腾作用,吸收消耗了大量热能,因此能降低上空的温度。据测定,夏季晴天城市道路及建筑等铺装面气温比林下绿荫地面高16℃,裸露土面比草地气温高3℃。冬季又因散热量较空旷地少而使气温略高。从而缩小了气温差和日温差,因此,园林绿地是理想的自然空调器。
2.5.2 对湿度的调节
森林绿地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小循环,从而增加降雨量。同时,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强度而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另一方面,由于植物蒸腾大量的水分增加了大气的温度,使林多草茂的地方雨雾增多。据测定,绿地内湿度比非绿地区大,绝对湿度大1mb,相对湿度大10%~20%,这为人们创造了凉爽、清新的气候环境。
2.5.3 对气流的调节
园林绿地能降低风速,减弱风力。这是由于当气流穿过绿地时,由于阻截、摩擦和过筛作用将气流分成许多小涡流,这些小涡流方向不一,彼此摩擦,从而消耗了气流的能量,据测定资料表明,夏秋季节性能减低风速50%~80%,冬季能降低风速20%,可减轻沙尘暴的侵袭。
园林绿地在平静无风时,还能促进气流的交换。这是因为园林地区气温与非园绿地区产生温度差,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比重大,产生压力,因而能产生风。这对于夏季炎热无风的城市,这一丝微风是十分可贵的。所以,城市中的带状绿地、林荫街道,常是城市的绿色通风渠道。
2.6 防治噪声的作用
噪声是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它不仅干扰人们的睡眠休息和工作,还会损伤听力,引起脑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某些疾病。当噪声超过70dB时,对人体就非常有害。目前,我国城市噪声污染十分严重,据北京环保部门收到的群众投诉信中,40%是由于噪声污染引起的。研究表明,园林绿地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的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噪声被树叶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使声音减弱以及噪声波造成树叶微振而消耗声音的结果。据日本近年测定,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dB,绿化的街道可减低噪声8~10dB。可见,城市园林绿化对减弱噪声起到良好的作用。
3 城市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
(1)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首先体现在把现代社会生活活动组织到公共绿地中去。许多开放的园林绿地属于社会福利事业,它不收门票,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息的场所和活动的空间。如消夏、乘凉、弈棋、遛鸟、养花、垂钓、写生、健身锻炼、交谊舞、健美等大型游乐活动和体育文化等活动城市居民一般都到园林绿地中进行。
(2)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还体现在人们经过游览休息之后会消除疲劳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城市园林绿地是环境美的重要地段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天性和愿望。
(3)园林绿地中常设有各种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博物馆,还有专项的动物园、植物园等,它使人们在游憩参观中受到教育。园林绿地还是文化交流的空间常有画展、影展、雕塑、工艺品展出,可提高人们艺术修养水平。文物古迹、科技成果展出,可丰富历史和科技知识。花展、盆景的欣赏,可陶冶性情,使人们得到美的启迪,艺术的享受。
(4)园林绿地还可增进国内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我国园林绿地非常丰富,园林艺术的水平很高,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如桂林山水,西湖胜境,太湖风光,苏州园林等都是国内外游客非常向往的地方,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园林绿地在促进国内国际泊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可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促进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友谊。
4 城市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
4.1 园林绿地的间接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是无形的产品,但可以用有形的市场价格加以换算,作出定性评估和定量计算。日本林业厅曾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效益进行过定量计算,其结果是日本森林一年内贮水量达2 300亿t,防止土沙流量达57亿m3,保护栖息鸟类100万只,供给O25 200t,环境效益总价值1 200万亿日元。印度斯达教授计算,一棵50年生的树产生O2价值为3.12万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再循环的效益值为3.75万美元;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万美元。1989年上海园林绿地在吸收CO2,释放O2,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方面进行定量计算,一年之内为全市提供了价值7.02亿元的间接经济效益。这都说明城市园林绿地改善城市生态条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同样可转换为经济效益。
4.2 园林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
一方面又可获取门票收入,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商业经营收入。如举办各种节日活动收入,餐馆服务、小卖部等场地经营收入等。更重要的是环境好了,可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地价,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园林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在于生产经营。如出售切花、间接树木、出售盆景,利用修剪树枝作其它用途,布置花展等。绿化好的小区楼房还可以提高房价。园林绿地常是人们旅行游览的地方。它可以开展国内国际旅游事业,是一项被称为“无烟工业”的第三产业,它不仅增加内币外汇收入,还可以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5 结语
城市园林绿地具有综合的的效益。它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城市再造自然环境,满足人类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美化人类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好,为城市居民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摘要:从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并详细地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地,效益,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金岗.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金贤锋.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J].城市问题,2009(9):5~6.
构建『智慧南京』 提升城市功能 篇11
南京市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使南京奋力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前列”的新阶段奋斗目标,构建“智慧南京”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途径。按照城市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在此对构建“智慧南京”提出若干思考。
对“智慧城市”的初步认识
2008年12月,IBM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理念,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智慧地球”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预计将远远超过互联网。预期投资于新一代智慧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刺激全球经济复苏,并为美国奠定长期繁荣的基础。在整个“智慧地球”中,“智慧城市”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由于城市集中了各方面优势资源,因此“智慧城市”将担负为“智慧地球”引路的使命,所以“智慧地球”理应从“智慧城市”开始。
“智慧城市”是一座物联城市。城市的每个“细胞”都被传感器和网络所连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手表、钥匙、汽车、楼房……,只要嵌入微型感应芯片,物体就可以“开口说话”,这就是物联网(或称传感网)。如果物联网联上互联网,世界任何地方都可即时获取万事万物的信息。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使城市达到“智慧”状态,最终形成“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被喻为“光速城市”。城市光网将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百万兆)出口”的网络覆盖能力,将宽带上网速度提升50倍。
“智慧城市”是一座“无线城市”。从WLAN到3G,再到4G,无线宽带网将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随时随地“在线”。
“智慧城市”更是一个通过“云计算”,能够深度分析和可控制的城市。
归纳起来,“智慧城市”大致具有四大特征:
感知——遍布各处的传感和智能设施对城市运行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
整合——“物联网”与互联网完全融合,将数据整合为城市运行全图,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
创新——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设施之上进行各类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协同——基于智慧型基础设施,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形成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
在新一轮城市转型发展中,“智慧城市”将带给我们全新的生活感受、焕发出无穷魅力。
“智慧南京”是新阶段南京发展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江苏省会、长三角重要的副中心和长江沿岸四大都市之一,现代化进程取得显著进展。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70亿元,增长11.5%。按常住人口计算,南京人均GDP已近8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1:45.6:51.3。南京市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既有跨越发展的基础,又有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条件。
无论从人均水平、产业结构还是城市化、信息化发展情况分析,南京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具有工业化后期的明显特征,正向信息化社会转型。南京在思考城市发展战略时既要考虑工业化后期不可跨越的共性特点,也要考虑后工业化时期的发展路径。因此加快智慧产业发展,构建“智慧南京”已成为南京实现城市和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智慧南京”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南京科教、产业和人才优势,集成先进技术,推进“三网融合”、“两化融合”以及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继续保持制造业信息化在全省、全国领先水平。重点加快金融商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公共服务、居家生活等领域智能化建设,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建成以基础设施先进、产业结构高端、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运转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标志的、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南京”。
主要任务:按照总体目标,“智慧南京”初期要在3个重点领域和5项重点工作(“3+5”计划)实现突破,即:3个重点领域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智慧政府;5项重点工作包括加快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政务数据中心、智能电网、智慧社区等标志性示范工程。实施“3+5”计划,旨在构筑“智慧南京”的框架雏形。
“智慧南京”3个重点领域:
智慧基础设施支撑“智慧南京”:智慧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以及交通、电网、应急反应等城市基础设施。要加快“三网融合”,让市民充分享受广电、电信、有线、无线宽带网、3G通信网的资源,推进全市基础设施集约化、智能化模式及“无线城市”覆盖。强化各类网络运营商之间业务的融合和综合接入,建成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让“智慧南京”的基础更扎实。
“智慧南京”的基础还包括平安、生态环境。“平安南京”是“智慧南京”的前提。要建立全方位、智能化的立体应急防护系统。将 110/119/122 报警指挥调度、GPS车辆反劫防盗、远程图像传输、远程智能电话报警及GIS等有机地链结,实现犯罪实施、火灾发生实时连动报警、犯罪现场远程可视化及定位监控、同步指挥调度,实现城市安防由“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提升“智慧南京”的安全度和市民的安居满意度。
“生态南京”是“智慧南京”依存的环境。在智慧生态建设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持续能源将得到广泛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垃圾分类处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空气质量控制等将被普遍应用。
智慧产业引领“智慧南京”:南京以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咨询策划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产业格局日益显现。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发展原则,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全力扶持和推动智慧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快智慧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使南京软件研发和产业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南京要着力跟踪并力争突破物联网关键技术,跟踪并超前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智慧南京”需要依托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信息流的高效传递,南京物联网发展要形成产业链。
优先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经过3年的努力,使南京信息服务业对一、二产业与其它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一批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使南京成为区域信息服务中心。
要抓住南京“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试点的机遇,做好“两化融合”试验区规划的实施。依托“无线谷”、“液晶谷”、“医药谷”、“创意谷”等“智慧谷”的带动,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智慧产业群。同时,促进物联网、GIS、空间技术等成果的转化和产业链的形成,建成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和示范应用工程。
智慧政府服务于“智慧南京”:经过十年的努力,南京电子政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当前,要加快推进政务数据中心和综合政务平台等一批电子政务重点项目,完善城市管理、城市安全和应急指挥等与维护城市稳定和确保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工程,使政府运行、服务和管理更加高效和智慧。
完善、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智慧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智慧南京”公共服务涉及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交通、智慧社保、智慧生态、综合应急管理等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使全体市民分享信息化和城市化成果。
此外,通过推进市民卡应用,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智能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能化等一系列惠民的公共服务。营造一个安全、便捷的智慧型人居环境。
5个标志性工程:标志性工程是“智慧南京”重要的形象和示范。初步设想,以下5项工程拟作为“智慧南京”的重要示范和标志:
“智能交通”工程:目前南京城市用地布局已基本确定,在中心城区道路不允许大规模扩建和改造的前提下,唯有依靠智能交通系统(ITS),对城市交通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资源的效率。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套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是智慧城市的“神经”。南京智能交通工程可以用“一个平台、四大应用”概括:“一个平台”,即南京市综合交通信息交换平台;“四大应用”,即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公交智能监控调度系统、诱导服务系统和不停车收费及年票收费管理系统。
“智慧医疗”工程:“智慧医疗”是一个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立在信息丰富完整、跨服务部门基础之上,面向患者的系统工程。“智慧医疗”使“智慧南京”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和利用。从医生角度来说,不论患者身在何处,接诊医生都可以透过“智慧医疗”电子健康档案平台,浏览病人的诊疗记录以及保险等状况,大大节省问诊时间;从患者角度来说,通过个人病况的不断更新,对慢性疾病或疑难病症都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有效预防病情的恶化或者病变的发生,方便有关部门对病人的管理。“智慧医疗”将为南京城市医疗带来革命性变化。
政务数据中心工程:为进一步推动南京智慧型政府建设,营造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综合应用的电子政务模式,南京要结合综合政务平台的应用推广,加快全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强化对“智慧南京”的服务。南京政务数据中心旨在打造一个集“技术服务、资源服务、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目前方案已初步编制完成。
“智能电网”工程:南京是国内电力自动化研发和装备生产的高地,占据了电力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60%的份额,这是智能电网发展的良好基础。南京将智能电网作为新兴智慧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力争到2015年建成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南京要抓住国内首个智能电网产业基地落地江宁的机遇,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江宁基地将为中国智能电网自主技术研发、核心装备制造、关键产品检测提供强力支撑,并向新能源、新材料等电工电气设备制造的上下游延伸和拓展,逐步形成体系完备、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链,不断放大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效应,推进“智慧产业”的发展。
“智慧社区”示范工程:智慧社区示范工程能够使市民亲身体验“智慧南京”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所带来的便捷和品质的提升。要选择若干有基础和条件的社区进行“智慧社区”的试验,将“智慧南京”元素在“智慧试验社区”先行得以实现。
“智慧社区”提供社区网站、电子商城、远程教学、在线公共服务、数字民主、电子商务等服务,生活在智慧社区的居民能够享受智能化的家庭综合服务。
构建“智慧南京”的保障措施
创新保障。创新为“智慧南京”注入了持续动力,在构建“智慧南京”的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和产业创新、完善创新政策、搭建创新载体、营造创新氛围。
首先,构建一流的创新文化。大力倡导敢为人先、敢于冒险、敢于创造、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充分尊重市民的首创精神,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其次,完善一流的创新政策。“智慧南京”应当加强政府在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强化政策的引导和推动。南京已先后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今后还应通过投资、信贷、税收、土地等政策杠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智慧产业规模,提升对智慧城市的支撑作用。
第三,搭建一流的创新载体。我们应积极推进软件园区、工业设计园区、动漫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建设,优化功能布局,引导智慧型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智慧产业群。
第四,营造一流的创新环境。要加大对“智慧南京”的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使社会及百姓了解“智慧南京”将为南京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为百姓生活带来便捷和幸福。
组织保障。要强化对构建“智慧南京”的组织领导,确保全市重大战略的实施。建议组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智慧南京”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智慧南京”规划的研究和工作的协调推进。
规划保障。要强化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要组织力量研究编制“智慧南京”发展战略和规划,成为“智慧南京”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要将科学发展、人文绿都、历史文化名城、和谐社会等全新理念融入“智慧南京”的建设。
技术保障。要重点推进软件、物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与设备、新型光电产品、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与设备、智能交通关键技术与产品、新能源技术与装备、新型环保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新型医药等智慧产业和智慧城市核心技术研发,赢得先机。
投入保障。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放宽资本准入,引导民间资本广泛参与“智慧南京”建设。实现市、区(县)、开发区联动,同时整合市、区(县)财政各类专项资金,扩大财政投入,聚焦重点,引导培育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创新“智慧南京”示范工程投融资体制,推进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改革。
人才保障。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展示才华的舞台,为构建“智慧南京”提供智慧源泉。支持海内外科技人员以自有成果在宁创业,对贡献突出的创新型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本市人才可授予“智慧市民”称号,外籍人才可授予“荣誉市民”称号。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育得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
同时,我们要通过有效举措和形式,鼓励市民终身学习,营造学习型城市的良好氛围,树立南京特有的智慧人文的良好形象。要努力挖掘和利用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梳理现实文化资源禀赋,加大“智慧南京”的文化含量,丰富“智慧南京”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功能与价值 篇12
“智慧城市”的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 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 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 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 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 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 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 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 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如图1所示。
1.1 基础业务
基础业务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功能和应用, 完成城市信息的实时获取, 实施即时的城市管理。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 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 提高管理效率并且改善市容市貌和维护城市安全。
(1) 数字城管。将城区划分一定面积为单位的网络状单元, 应用物联网技术对违反市容规定的行为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精确管理, 明确管理责任人, 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
(2) 平安城市。公安系统各级监控系统联网, 整合安防监控系统、城市报警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 构建城市安全的基础平台, 为侦查犯罪与纠查违规行为提供及时充分的信息和分析支持。
1.2 行政业务
智慧城市的行政业务系统指构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将一系列行政事务进行整合和管理优化, 主要系统功能有:
(1) 并联审批。实现市 (区) 级社区横向联系, 政府建立跨各职能部门的数据标准及交换体系。实现各类行政业务的共享。通过信息透明公开, 加强社会监管, 实现“阳光式”权力运行。
(2) 建立网上虚拟电子政务大厅。实现“一站式”市政服务, 精简政务流程, 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 而且让市民和企事业单位足不出户完成行政审批和其他政府服务, 树立服务性政府为民办事的形象。
这两个业务层次虽然是智慧城市的低级应用, 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行政成本。
1.3 智慧服务
智慧服务针对城市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智慧解决方案。
(1) 智慧城市交通
智慧城市交通整合公共汽车系统、出租车系统、城市捷运系统 (MRT) 、城市轻轨系统 (LRT) 、城市高速路监控信息系统 (EMAS) 、车速信息系统 (Traffic Scan) 、电子收费系统 (ERP) 、道路信息管理系统 (RIMS)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 (GLIDE) 、电子通信系统和车内导航系统信息, 提供综合的实时信息服务, 并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智能判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优化应急方案, 调动救援资源。如图2所示。
智慧城市交通还可以通过感知交通流量并进行预测和建立模型, 提供智能的“拥堵费”收取系统、全市联网的停车管理系统, 不仅能够充分使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而且通过“收费”杠杆引导车流, 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缓解拥堵和污染问题。瑞典斯德哥尔摩建立的智慧交通体系, 仅按照拥堵程度对交通车辆进行智能收费, 使该市汽车使用量降低了25%, 汽车碳排放降低14%。
(2) 智慧城市医疗
智慧城市医疗关怀市民健康, 通过建立“语义化个人健康电子病历”, 使医疗机构间信息对接, 医疗资源得以整合, 解决社区医院、专科医院和大医院之间分工协作的问题。使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成为现实, 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这样的模式下, 还可以有效提升用药安全水平和临床诊疗水平。如图3所示。
(3) 智慧家庭
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家庭信息化平台, 是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信息设备、通信设备、娱乐设备、家用数字家庭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 (监控) 装置及水电气热表设备、家庭求助报警等设备互连和管理, 以及数据和多媒体信息共享的系统。智慧家庭提高了家庭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品质, 是未来生活的愿景。尽管有多种模式与解决方案, 但都包括信息、通信、娱乐和生活四大功能。交互式网络电视 (IPTV) 、电脑娱乐中心、网络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 都是智慧家庭的体现。如图4所示。
(4) 智慧食品
近年来我国城市食品供应安全问题频发, 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 如图5所示。智慧食品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1) 追踪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林、畜、牧、渔的食品原料生产、原料加工、物流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 再到餐桌上整个闭合圈全程监控, 明确供应链上各个企业责任, 控制风险。
(2) 生产评估系统。原料企业、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可以通过数学模型, 把食品质量和工艺联系起来, 分析工艺的风险程度, 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3) 食品行业应急机制。包括食品安全的早期预警和突发问题应急管理。当出现突发食品安全事故时, 可以追踪事发点、当事人, 并查明食品去向, 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显然, 智慧食品抓住了食品的生产安全和流通安全, 对于诸如生猪产业的“放心肉工程”建设、“地沟油”控制以及乳制品突发事件的处置都会有很大帮助。
(5) 智慧水务管理
水资源越来越成为我国各城市发展的瓶颈, 智慧水务系统试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包括:
(1) 实施日常监管工作, 实时掌握水环境。对流域的整体分布、自然降水、水流、地下水、水质、人工蓄水、生活用水、工业农业用水和污水排放进行实时感知监控。
(2) 分析数据快速响应, 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一方面, 通过分析海量监测数据, 合理规划水务部门、自来水公司、污水处理厂、市政建设部门流域取水和农田灌溉布局, 科学决策调水、取水、污水排放、水再生、地下回灌等;另一方面, 及时预知管网故障、水质、输水情况和水压等管网健康状况, 进行维护、检修和建设。
(3) 加强水污染和突发事件响应, 一方面事前发出预警, 另一方面污染事件发生后根据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情况的监测数据分析, 估计灾害波及程度和制定快速应对方案。
(6) 智慧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指导, 对于今天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中国来说, 往往会陷入“规划赶不上变化”的困境。智慧城市规划的关键点在于, 结合城市发展的经济、地理、人口、交通的历史和现状信息, 对未来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智慧布局交通道路、物流枢纽、中央商务区、工业园区、卫星城、警务、商业网点、医院、银行、公交站点、学校、娱乐设施、文体设施、博物馆、公园等城市规划项目, 达到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要求。智慧城市规划根据区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 提出城市功能的优化解决方案, 比如老工业区的外迁和升级改造、老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升级和功能再定位、城中村改造等。如图6所示。
智慧服务还包括工业园区和城市一体化平台、绿色供应链、智慧城市电力供应和社保决策系统等。随着城市运行中问题的不断涌现, 智慧城市的智慧服务内容也将不断丰富。
1.4 智慧运行管理
(1) 日常运行管理
智慧城市系统的综合运行, 需要智慧城市的综合指挥指令中心来指挥协调, 包括:
(1) 促使智慧城市的运行和短、中、长期综合规划衔接, 达到各时期目标。
(2) 综合指挥中心, 作为智慧城市的“总中心”, 指挥协调各智慧服务系统的“分中心”, 形成智慧城市系统的宏观运行。
(3) 负责智慧城市系统日常维护和升级工作。如数据的储存、维护, 软硬件设施的运转维护以及系统升级等。
(2) 城市应急系统
在城市面临突发事件时, 城市应急系统启动。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 (地震、洪水、海啸、山洪、滑坡、冰雪等) 、公共安全事件 (污染物化学品泄露、突发不明传染病) 以及群体性突发犯罪事件等。近年来我国开始逐步建立国家应急体系, 中央和省市都设有应急办公室, 以作为突发事件下的组织保证。
智慧应急系统有助于提高应急体系水平。科学地建立应急预案, 使智慧的预案有较强的预见性 (做出预警) 、针对性, 能对风险做出准确预计和分析并做好人员疏散、物资分配、救援和生产恢复计划, 确定责任人和岗位责任。通过应急管理和指挥系统, 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来准确地分析灾情进展, 分析救灾物资需求数量和投放地点, 察看应急物资储备和补给供应情况。以消防、交管、医疗等多部门协作, 实施综合指挥, 妥善处置灾情并力争灾后损失最小。
2 智慧城市的价值
“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个重要发展契机, 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把这一主题列为培育和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范畴, 将会使国家和民众都受益, 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对于宏观经济而言, 将促进产业链升级和提高获利能力, 催生出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学校、智慧农业、智慧环保、智慧建筑和跨行业智慧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对于扩大内需、拉动出口增长堪称是一匹黑马。除此之外, 智慧城市还可以为地方政府管理城市、引导城市发展提供先进的手段, 并客观上成为衡量城市科学发展水平的一把尺子。
2.1 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城市化模式的转变
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城市化发展迅猛。但当前城市化模式是以巨额基础设施投入、大量拆迁更新建筑、耗用大量土地、滥用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能源密集消费以及破坏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城市化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 有些城市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 难以持续。以北京为例, 2009年底常住人口近2000万, 98%的能源需外地调入, 交通、环保问题突出。依靠老模式, 进一步扩宽道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其效果在逐步递减。水资源方面, 2008年我国北方45%的地表水和38.7%的地下水被开采, 城市水资源处于极度紧缺状况。水资源缺乏不仅仅是由于自然供应不足, 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为因素, 如对水资源整体规划利用不当、管线跑冒滴漏、利用不科学等。
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07亿, 乡村人口为7.21亿, 据一般估算, 未来十几年中, 城镇人口每年增加3000万, 将有3~4亿人涌入城市, 出现约8个人口超千万的超级城市。与此同时, 二三线城市发展迅速, “城市群”逐步崛起。我国城市化模式迫切需要转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生存环境”为导向的“集约型”和“内涵式”模式。智慧城市系统, 从整体规划、系统综合运行到具体智慧服务, 必须以整合、节约资源和创造宜居生活为宗旨, 将成为我国城市化模式转型的重要平台。
2.2 智慧城市可以全面提高城市发展中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高速城市化中,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压力加剧, 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越来越大。智慧城市使政府信息化建设从传统的“电子政府”过渡到“整合的政府”、“无处不在的服务性政府”, 最终达到“智慧政府”, 从而大大地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1) 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智慧城市的基础业务能实现低成本并及时准确对城市管理和公共安全做出响应;行政业务整合了各部门的行政资源, 提高行政资源使用效率。
(2) 公共服务层次深化。智慧服务可提供高层次的、细化的公共服务, 深入到食品、医疗、教育、电力、供水、交通等, 有一种公共服务如影相随、量身定制的感觉。
(3)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比传统的“管理与被管理”式的服务更进一步, 智慧城市各项服务更加人性化, 形成政府和被管理者的友好互动关系, 最终促进政府职能从根本上转变。
2.3 智慧城市有助于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
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对城市治理模式进行变革, 这样的变革体现了“新公共管理 (New Public Management, 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所进行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 ”的基本价值取向。
(1) 公共权力透明化。物联化和全面的互通互联, 使城市公共管理的信息共享;另一方面, 以智慧城市的行政业务为代表, 公共权力的决策和使用更加透明化, 城市治理结构变得扁平。这都有助于实现新公共管理所要求的, 诸如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竞争, 应用企业化的管理以及对公共管理进行监督和绩效考核等改革措施。
(2) 城市管理出现“自治”特征。和传统的政府发号施令, 市民、企业和组织服从这样的“他治”模式相比, 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管理出现“自治”特征。在智慧交通中, 出行者根据拥堵情况和停车位情况, 自行决定是否出行和出行的方式, 这种模式下, 避免开车进入拥堵地段的决策是出行者自己做出的, 每个人都是交通秩序的维护者。这种方式显然比诸如“尾号限行”这种行政方式更加有效。城市管理的自治机制, 使得行政命令变成被管理者的自主选择, 实现“自己管理自己”。自治模式体现了新公共管理所追求的, 政府从“划桨”变成“掌舵”, 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转变为政府主持、公民自治。
(3) 实现城市管理的客体中心主义。智慧城市以城市管理客体为核心, 完成了新公共管理要求的从“主体中心主义”向“客体中心主义”的转型。智慧城市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关系, 使得市政当局从发号施令的官僚机构, 转型成为以人为本的, 尊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者。
2.4 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粗放式的城市化建设, 建造了城市的“四肢”, 智慧城市相当于建造城市的“神经系统和大脑”, 对城市经济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如图7所示。
(1) 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更新、超级电子计算机以及数据处理、计算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应用, 这些高科技资本密集产业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升级的引擎, 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
(2) 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智慧城市使得城市系统升级换代, 基于城市系统的财富创造活动也随之升级, 促进整个城市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转型,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达到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激活民间投资、促进就业。首先, 民间投资将得到大量政府采购订单、服务外包等业务机会, 促进民间投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次, 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 都为民间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最后, 城市治理模式的变革, 改进了政府和民营资本之间的关系, 民营资本的创业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当前流动性过剩和就业形势紧张的背景下, 激活民间投资和开启就业新领域, 具有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现代城市的运行管理需要智慧, 智慧城市的工程推进, 不仅表征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 更是社会深层次的改革与进步。
摘要:本文从智慧城市对于现代城市的功能研究出发, 提出了智慧城市对于社会进步与发展具有的价值。
【功能性城市】推荐阅读:
城市功能07-14
城市集聚功能05-27
城市旅游功能10-31
中心城市功能论文11-28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11-04
城市功能区的区位布局10-25
功能性重复07-22
功能性便秘10-16
功能性涂料05-23
社会功能性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