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讯·正能量

2024-07-01

国际快讯·正能量(精选3篇)

国际快讯·正能量 篇1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我省档案战线开展了以“宣传‘最美龙江档案人’, 传递兰台正能量”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纪念活动。

为汇集档案战线正能量, 省档案局近期在全省开展了“最美龙江档案人”推荐评选活动, 29位“最美龙江档案人”脱颖而出。他们当中, 有一生从事档案事业, 退休后仍矢志不渝的“扎根兰台不老松”;有“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的普通新兵;有身患癌症仍乐观坚守奉献的基层档案干部;有为实现档案信息化潜心专研、硕果累累的边陲“追梦人”;有冲锋在前、一肩担当的“兰台虎将”;有心中有爱、情暖人间的“爱的使者”……他们的事迹平凡中见不凡、普通中见崇高, 树立了新时代“最美档案人”可敬、可亲、可学、可爱的良好形象。

为大力宣传“最美龙江档案人”的先进事迹, 省档案局下发了《黑龙江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向“最美龙江档案人”学习的决定》, 并在今年的6·9国际档案日活动期间, 编辑出版了《最美龙江档案人》一书;隆重召开了“最美龙江档案人”先进事迹报告会, 为“最美龙江档案人”当选者颁发了奖杯、证书, 号召全省广大档案工作者进一步向“最美龙江档案人”学习, 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意识、有进取精神的“兰台人”, 以先进典型为榜样, 自觉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大局, 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为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再创佳绩, 再立新功。

据悉, 为使6·9国际档案日纪念活动丰富多彩, 省档案局还同时开展了6·9国际档案日青年干部大讲堂、组织社会各界走进档案馆参观“黑龙江历史记忆”展览、6月9日当天到街道社区宣传咨询、举办“走进档案”有奖征文等纪念活动。同时, 我省各级档案部门也陆续开展了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走进档案服务大众”为主题的档案宣传、档案展览;召开纪念大会;面向社会举办“档案开放日”;借助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微信媒体宣传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国际快讯·正能量 篇2

第六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的主题为“国家品牌社会资本文化软实力”。在主题报告会和随后举行的分论坛上, 来自国际和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话题涉及“公共关系与国家形象”、“社会化媒体与国家软实力”、业界经验分享等内容。

本届论坛与会代表还形成了“公关正能量武汉共识”, 同享副秘书长在参加公关正能量圆桌论坛时, 代表协会对此表示赞同和认可, 希望通过倡导传播正能量, 促进公关文化建设和公关事业健康发展。

在论坛闭幕式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先红宣布, 第七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8月在泰国玛希隆大学举行。

链接:《公关正能量武汉共识》全文

第六届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上, 由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率先发起, 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公共关系学者和业界精英, 共同草拟“公关正能量宣言”, 经过集体宣言、圆桌讨论, 参会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公关正能量武汉共识·草案”经过会后再次征集意见和修改, 最终形成《公关正能量武汉共识》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

1、公共关系是公众性的, 它处理的是公众关系, 而不是私人关系, 我们要以公众为导向, 做公众利益代言人。

2、公共关系是公开性的, 它强调信息公开、手段透明、沟通双向。

3、公共关系是公共舆论性的, 它强调重视民意, 善待舆论, 建立共识, 谋求认同。

4、公共关系是居间性的, 它居于组织-公众-环境系统之间, 秉持第三方立场, 努力成为公共领域的代言人。

5、公共关系是对话性的, 它强调关系平等和传播对称。

6、公共关系是情感性的, 它强调建立长期信任, 提高关系质量, 积累社会资本。

7、公共关系是伦理性的, 它是组织的良心, 它强调利人利己, 心怀天下。

8、公共关系是社会性的, 它强调善尽社会责任, 争做社会好公民。

9、公共关系是民主性的, 它代表了民主社会的多元化“声音”, 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公开表达机制。

10、公共关系是管理性的, 它是对关系、传播、形象、声誉等组织无形资源的系统管理。

11、公共关系是策略性的, 它是“阳谋”而非“阴谋”。它强调思想与谋略, 它追求软实力与巧传播。

12、公共关系是战略性的, 它强调监测环境, 预测趋势, 促使决策与社会变动同步。

13、公共关系是求真的, 它强调以事实为基础, 与媒体共建社会真实, 决不可对媒体与公众说谎。

14、公共关系是向善的, 它强调做得好、说得好, 以及只做好事。

15、公共关系是尚美的, 它强调守望美好, 塑造美形, 美美與共。

国际教育快讯 篇3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11月5日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题研讨会, 分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和策略, 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付出的代价, 并对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可取性和可行性进行探究, 讨论整合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是否合适, 以及这又将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有什么影响。

报道称, 高等教育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认同,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 还是发达国家, 研究性大学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正在兴起。各国都认为稳固的、世界级的课程有助于培养熟练的、灵活的劳动力, 而这种新型劳动力将对新技术的生产、应用和传播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最近几年, 各种专业排名机构根据特定的评价指标对世界大学进行系统的排名, 并发布世界大学排名榜。各种国际大学排名榜的出台使得各国越来越关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但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并没有达成共识。此次会议也将首先对世界一流大学确定一个操作性定义, 并在此定义下探讨建设一流大学的可行性, 以及分享当下名列世界大学排名榜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 为各国发展高等教育、建设研究性大学提供借鉴。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董筱婷编译)

高校学生全球流动地图问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2年10月25日报道, 联合国数据统计局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简称UIS) 最新公布了高校学生全球流动地图 (Global Flowof Tertiary-level Students) 。其公布的关于全球学生流动数据显示, 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到国外接受高等教育, 这一现象尤其突出反映在发展中国家。有统计数据显示, 2000年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全球学生总数是200万, 而到2010年, 这一数据增加到360多万, “国际流动学生” (internationally mobile students) 数量的激增反映了全球高等教育扩招的事实。

“国际流动学生”是指那些到其他国家接受教育, 或者是被选入参加国外交流项目的学生, 这些学生不是当地的居民或公民。他们与“外国学生” (foreign students) 的概念不同, 外国学生包括那些已经在学习的国家享有永久居住权的学生。从全球范围来看, 外国学生的数量似乎要比国际流动学生更多。

从学生来源来看,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是国际学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 最主要的来源地, 占全球国际学生的28%。而来自中国的学生占了这两个地区将近一半的比例, 接近总体国际学生的17%。除了中国, 亚洲的印度、韩国的留学生总数也占据前列。从学生流向来看, 美国 (19%) 、英国 (11%) 澳大利亚 (8%) 、法国 (7%) 、德国 (6%) 、日本 (4%) 这几个国家是留学生的首选。另外, 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倾向于有不同的选择。例如, 沙特地区的国际学生倾向于选择法国 (29%) 、美国 (13%) , 英国 (10%) ;中亚的学生会选择俄罗斯 (46%) 、卡尔吉斯斯坦 (10%) 、土耳其 (7%)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学生则会选择美国 (33%) 、西班牙 (15%) 、古巴 (11%) 。

从学生的流动性来看, 中亚学生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学生是全球流动性最大的学生。中亚学生当中, 6%的学生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 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生流动比例也高达5%。世界教育中心总是聚集在某些地区,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朝着中心地区移动。比如南非, 仅2010年一年, 南非17%的国际学生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当然, 法国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学生的首选国家, 这一比例达到19%。报道还称, 在有些国家, 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总数甚至比在国内的学生还要多。例如,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 国内的高等教育机构招收的学生总数不超过1, 000人, 只占国家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4%。然而, 有大约2, 500名学生在国外读书, 这占了国家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14%。换言之, 该国有18%的高等教育适龄学生在高等教育机构学习。位于欧洲的安道尔共和国 (Andorra) 、西印度群岛的安圭拉 (Angulla) 、多米尼加 (Domi-nica) 等几个国家同样也有类似的情况。

联合国数据统计局统计数据的关键指标有:“本国境内国际学生总数”、“本国出境国际学生总数”、“出境流动率”、“境内流动率”、“总出境入学比例”。联合国数据统计局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绘制全球国际学生流动地图。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满足在国内的高校接受教育, 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好的教育资源, 这一比例也将越来越大。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董筱婷编译)

欧洲各界敦促欧盟领导人支持“伊拉斯谟计划”

据欧盟网站11月9日报道, 欧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收到一封联名签署的公开信, 公开信呼吁各国政府继续支持正在受到威胁的“伊拉斯谟计划”。签署者来自欧盟的各成员国, 其中包括西班牙电影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 (Pedro Almodovar)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主席桑德罗·罗塞尔 (Sandro Rosell) 、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Christopher Pissarides) 教授, 还有几位奥运会冠军得主。有关人士认为, 欧盟内部2012年和2013年预算的争执不休已威胁到“伊拉斯谟计划”, 学生的补助金可能大幅减少, 这引起了关注伊拉斯谟进程的欧洲人士的不安。实际上, 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在今年, 该计划就已经面临9, 000万欧元的短缺, 而到2013年情况可能更糟。报道称, 在过去的25年, “伊拉斯谟计划”已经支持了将近300万的欧洲青年人出国留学, 现在该计划还开始为青年人在国外公司工作提供帮助。在“伊拉斯谟计划”的推动下, 整个一代人已经学会了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共同学习和生活, 并且明白了具有广泛的、可以变通的能力对于现代劳动力市场是如何至关重要的。

这封联名信有超过100位来自教育、艺术、文学、经济、哲学和体育界的欧洲人士的签名, 他们在信中警告说, 除非2013年的欧盟预算足以满足对学生先前商定的承诺, 否则, “成千上万的人可能错过一个也许改变一生的机会”。

“伊拉斯谟计划”受到威胁对于欧洲青年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报道认为, 自从欧洲经济危机开始, 欧洲15~24岁的年轻人的失业率已经增加了一倍。现在, 每5名欧洲年轻人中就有一个面临失业, 也就说有超过500万的学生找不到工作, 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在信中, 欧洲各界人士呼吁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资, 并将教育投资视为应对欧洲经济危机最强有力的手段。信中也赞赏了欧盟委员会发起的关于提高青年人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的新的“全民伊拉斯谟计划” (Erasmus for All) , 该计划将于2014年正式启动, 旨在增加教育拨款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该信在结尾中呼吁, “全民伊拉斯谟计划”将花费不超过欧盟总预算的2%, 希望欧盟政府首脑们能够支持这项新计划。信中恳切地说道:“这是我们的年轻人应得的, 我们的未来也取决于它。”

欧盟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和青年事务专员华西里奥 (Androulla Vassiliou) 女士希望公开这封联名信。她说道:“我很欣慰, 也很感动, 有如此多的人们, 来自不同的阶层, 站出来表态支持‘伊拉斯谟计划’。”她还指出, “伊拉斯谟计划”25年来一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它还会继续并长久地发挥作用。年轻人在危机面前必须要首当其冲, 因此他们比过去更需要获得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董筱婷编译)

国际教育组织举行“危机中的教育”研讨会

据国际教育组织网站2012年10月19日报道, 国际教育组织 (EI) 于10月18~1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Brussels) 举行“危机中的教育”主题研讨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团体和国际组织参加了此次会议, 场面异常热烈。与会者重申了建立强大的教师联盟的必要性, 并再次强调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摆脱当前的经济危机。18日的圆桌会议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工会咨询委员会 (TU-AC) 高级政策顾问罗兰·施耐德 (Roland Schneider) 主持召开, 主题是“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及政策”。在会上, 施耐德强调:“工会必须说服政府, 使政府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通, 从而争取经济和社会政策范式的转变, 以找到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欧洲工会教育委员会 (European Trade Union Committee for Education, 简称ETUCE) 国际组织区域主管马丁 (Martin R?mer) 认为, “目前的经济危机并不是我们近50年来的唯一一次危机, 它也会结束, 但是由我们来选择一种想要的方式结束危机, 还是由其他人来决定?或者由市场来决定?”他指责现在的许多欧洲国家根本没有社会对话, 而这将不利于国家的其他社会团体参与到解决危机中来。与会者进一步提出, 教师工会必须为复兴经济危机后的未来作出贡献, 工会还必须要加强团结来应对挑战, 因为在欧洲各国, 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已经大幅度缩水。

全世界的教育正处于危机当中。经济的衰退迫使政府实行严厉的紧缩政策, 教育服务也受到严重影响。有专家认为, 教育支出的减少已经影响到了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 而这不仅反映在当下, 也将反映在未来, 因为这会威胁到下一代的教育, 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并使得近几十年来之不易的社会经济发展发生倒退。

东欧教育体系遭受经济危机重创, 保加利亚教师联盟 (Syndicat des enseignants bulgares (SEB) /Bulgaria) 主席詹卡·图凯瓦 (Janka Takeva) 强调增加教育投资对恢复东欧经济体系很有必要。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欧盟大多数成员国都出台了各项紧缩政策, 教育经费预算和教师工资受到削减和冻结, 教师培训机会减少, 工作条件恶化。其中, 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拉脱维亚受影响最为严重。报道称, 在保加利亚, 27%的正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已位于最低收入人群的行列之中。

图凯瓦指出, 东欧国家有必要降低要求来应对教育系统的危机。如利用欧盟的结构基金来弥补区域教育差距;在次区域一级利用系统的方法来收集数据;促进教师工会参与教育系统的决策过程;建立最低欧洲标准, 包括教师资格、教师培训课程、大学准备课程和薪资;以及在区域一级加强社会对话。

报道指出, 相对于欧洲, 澳大利亚已从经济危机中摆脱出来, 这为仍然深陷经济危机泥潭中的欧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澳大利亚教育联盟 (Australian Education Union, 简称AEU) 主席安吉洛 (Angelo Gavrielatos) 称, 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在实施国家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包括小学中的“免费建设项目” (free-building programme in primary schools) 。他还提到澳大利亚的“高斯基运动” (Gonski campaign) 旨在动员和建立优质公共教育联盟, 并为教育争取经费。除澳大利亚外, 自2001年以来, 阿根廷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 并通过了教育融资法, 这些措施将帮助阿根廷从危机中走出来。

19日的研讨会由前任国际组织副秘书长、现任全球教育运动 (Global Campaign for Education) 主席莫妮卡·富尤 (Monique Fouilhoux) 主持。全球伙伴关系教育 (Global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 简称GPE) 主席卡罗尔·贝拉米 (Carol Bellamy) 发表了题为《教育的未来及发展》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的讲话。针对经济危机对教育的影响, 贝拉米说到:“教育不仅仅是把儿童带领到一个学习的地方。经济危机对教育有直接的影响, 教育工会需要做的就是跟你们的教育部长谈, 跟你们的财政部长谈。”她明确指出教育投资具有最佳的投资效益, 但目前仍然有6, 100万儿童失学。在会上, 她强烈谴责某些国家忽视女童教育, 女孩们缺乏书本、课桌等资源, 基本的卫生设施也很欠缺。“在 (教育) 平等方面, 我们还做得不够, 我们不能确保孩子们都待在学校, 在教室内外都要解决不平等问题。因为甚至在学校里, 太多的儿童也认为他们不能学习”。贝拉米指出, “我们不能在教育的得失上做过多的权衡, 我们必须要与忽视、不平等、贫穷做斗争”。不仅如此, 她还表达了对完成全民教育目标的担忧, 因为现在有太多的教师在遭受低薪或者延迟工资的待遇, 许多教师处于贫困线以下。如果要完成全民教育目标, 在基础教育方面还需要增加200万的老师,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报道称, 千年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对2015年以后的议程进行非常重要。联合国正与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其他伙伴一起, 努力利用千年发展目标所产生的动力, 继续推进2015年后宏伟的发展议程, 其中包括:使每一个孩子都在学校;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全球公民。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董筱婷编译)

国际教育组织呼吁:回到教育的核心—民主与团结

据国际教育组织网站2012年10月25日报道, 在国际教育组织举办“教育在危机中”的主题研讨会结束以后, “思考全球化, 行动本土化”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呼吁。国际教育组织总干事弗莱德·范·莱文 (Fred van Leeuwen) 认为:“为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包括教育和培训) 投资提供全球支持, 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需要转变我们的观念, 不是防御性的, 而是具有前瞻性的。”研讨会的参与者们强调社会全体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公民都要参与到教师工会的斗争中, 为当下全球性的公共教育危机寻求一种全球性的应对措施, 即回到教育的核心:强调民主和团结。

报道称, 那种认为教育是民主的空间, 教室是培育民主价值观的场所的观点已经岌岌可危了。一位来自纽约教育学院的教授德博拉·迈耶尔 (Deborah Meier) 指出, 美国教师在学校最重要的决策制定过程中已经没有了发言权, 现在美国各州已经不再对学校和社区实行民主控制, 学习变成个人的事, 是个人受益的事。同时, 工会的影响力正在迅速下降, 这对公共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与会者指出, 教师工会应发挥最大的、坚强的领导作用, 教师要团结起来共同面对这场危机。范·莱文强调, “教师工会作为民主的机构, 是最有利于推进和重塑民主价值观的组织”。参与者们也制定了长期的应对策略, 比如教师工会要与其他团体建立广泛持久的联系;教育学生关注政治。他们认为, 教育需要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公民, 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因此需要整合所有社会群体 (包括学生、家长、学校和大学老师) 的努力, 共同建立民主社会。

上一篇:适应性成长下一篇:定语从句要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