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2024-11-03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共12篇)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篇1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方式, 是指教师以一种怎么样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语言, 直接反映了师生之间互动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 更不是“会耍嘴皮子”的某种技巧手段。要考察教师的教学用语, 固然应该看在课堂上说了些什么, 说得好不好, 但更重要的应是看教师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在“言说”。反思教学语言的方式, 实质上就是在反思教师的观念世界。

教学习惯用语是指教师经常使用以至于熟练化、自动化了的教学用语, 或者说是潜意识中自然流出的习以为常的教学用语。其显著特点是:1.隐蔽性。不易被他人发现, 自己也难以察觉。2.渗透性。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更是深远长久的。3.随机性。并不是教学内容的有机构成, 常常是视具体教学情境而随机发生的课堂语言。最平常的往往也是最不会注意的, 而越是不注意的教学现象也越能反映教师内心深处的教育观念和价值态度。如果说多媒体手段可以移入, 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变化, 但是习惯用语却因为其隐蔽性却是难以改变, 成为教学改革不彻底而留下的“尾巴”。现列举几个实例, 并剖析之。

一、“吆喝”式

如课堂教学中“给我读一读, 给我说一说, 给我分析一下”等等, 教师的本意在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但却在听似随意的语调中似乎暗含着一种预设:你们学生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向我负责, “说”是向我“说”, “分析”是向我“分析”, “说”得好不好, “分析”得对不对, 理应也由我做出最终评价。教师俨然成了真理的化身, 这实质上是话语“霸权”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表现形式。试想一下, 学生是为你而“听”为你而“说“的吗?这样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存在。

二、“你是我的知已”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 一位年轻男教师执教《青海湖》。课堂教学中, 当老师要学生找出某一段落中最优美的句子时, 同学们踊跃发言, 各有见解, 其中不乏独到的评述。但老师都一一摇头否定, 直到最后, 一个学生说出他本人期盼已久的“那一句”时, 该教师很欣喜地说:“你真是我的知己啊。”当时会场上一片哄笑。是谁导演了这拙劣的一幕?不是学生, 也不是那位教师, 而是那柄高高在上的“尚方宝剑”———标准答案, 教学教参上的“标准答案”才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学生只不过是在“代圣人立言”, 如有“越轨”, 便遭“封杀”。封杀者是谁?不幸的是, 被教师所充当。其实, 对于语文学科, 教师和学生均可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大家在各自体验的基础上分享交流,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又丰富了各自的体验, 用一句广告语说则是,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充分肯定。这位青年老师在课堂上说出的话, 不经意间就暴露出了其内心的教育观念, 且是一种落后的教育观念。

三、“少数服从多数”

曾经听一位教师上一节习题讲评课, 讲到某道选择题时, 教师发问“同意A的举手, B的?C的?D的?”当看到学生有争执时, 便马上拍板:“少数服从多数, 选A。”A的确是正确的答案, 但为什么要多上一个无益甚至有害的课堂习惯用语呢?推而广之, 是否每次遇到争执不下的的教学问题时, 都要来个举手表决, “少数服从多数”呢?课堂教学是一种认识和探讨真理的活动, 而真理欢迎平等的争辩, 鄙弃简单的压制。在“真理”面前, 无所谓“多数”和“少数”, 以多数来压制少数, 是要不得的。不少情况下, 真理是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即便对于“民主”而言, 当“民主”变化成只剩下“少数服从多数”时, 我们还敢要这样的“民主”吗?很多时候, “庸众”常常是要吃掉“独异的个人”的, 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就发出了这样的警醒。

四、“希望同学们给予配合”

这句话多出现在公开课上。班主任或执教老师一般在课前向学生宣示:希望同学们能给老师以配合。这句话有问题吗?有。问题就出在那“配合”上, 稍微揣摩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就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下面准备上课, 今天这节课的主角是教师, 你们大家呢则是配角, 看谁与主角配合得好。自然的, 课上处不理想, 很容易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 是他们这些配角配合不好, 我主角己尽力了。如果说调整一下思维方式, 换一种说法, 把“配合”改为“合作”, 效果可能会好上许多。合作是双向的, 教师首先应以一种与学生友好合作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去, 缺此心态, 只一味要求学生来配合自己, 课堂上师生之间是怎么也不会进入到和谐的理想境界的。

教育家加达默曾说:“我们用学习讲话的方式认识世界, 认识人类并最终认识我们自己。”布贝尔也说过, 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的关系, 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的相遇。我们的教学本质上不也是一种交往和对话吗?因此, 教学习惯用语看似细枝末节, 实则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教师下意识状态中自然流出的习惯用语也作用于学生的潜意识世界, 连续几年, 形成的影响是长远的和根深蒂固的。让我们多一些唤醒、激励和鼓舞的“习惯用语”吧。如耐心诱导地“能否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真诚尊重地“谈一谈你的看法”, 热情鼓励地“试一试”、“你能行”等等。这些都是书本知识所不能代替的,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启迪。

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学习一种理论, 听懂了、赞成了并不意味着真正吸收消化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否, 最终还要看教育行为和教学语言是否发生彻底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前行。我们在教改实验田里满怀信心地培育了新苗, 细心一看, 新苗周围竟然夹着不少的杂草, 怎么办?别无选择, 发现一棵, 清除一棵。这种陈旧思维模式的“教学用语”不就是这样一类的杂草?叶澜教授把这种由“外显行为追溯内隐理论”的过程戏称为“捉虫”, 捉头脑中的“虫”。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我们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虫子”还要捉, “杂草”还要“除”。

(责任编辑:胡惠明)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篇2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起始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这节课通常不会把各种各样的食物搬到课堂上来,一般总是记录、讨论、分类、汇报,像这种没有实物可供观察的科学课,靠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想了一些办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组竞赛,自始至终专注于它的记录、讨论活动,大约20分钟的活动时间里,每一个学生都十分投入。我很注意教学语言的锤炼,既追求简练、准确,又力求有亲和力,尽力营造愉悦的氛围,常常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使学生乐于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适量的活动,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下课以后,可以感觉到学生对食物的研究热情更高了,为后续学习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关注教学材料的选用

要上好科学课,首先要准备好合适的材料。科学课的材料应该尽可能采用简单、易得的。当然,选用简单的材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精心设计。这堂课所用的小纸片、粘贴表看似简单,其实,小纸片的大小、粘贴表小方格的排列是经过反复设计的,使它们便于制作,而且放到投影仪上正好满屏,让学生看得最清楚。材料的选用要减少费用,减轻精力,但不能减效果。

三、让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活资源的新起点

叶澜教授说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通过信息重组,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所以,评价既是为更深入的探究作好准备,还应成为课堂生长活资源的新起点。

《我们这样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3

1.知识与技能: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方式的多姿多彩;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前调查,学会整理相关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行为与习惯:简单了解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初步学会反思目前现代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困惑,能从自己的生活小事做起,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人类生活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激发珍视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人类的生活方式多姿多彩。

2.难点:简单了解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初步学会反思目前人类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困惑,能从自己的生活小事做起,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人。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类生活的发展变化

(一)认识原始人的生活

1.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我们这样生活》一课,聊聊有关“生活”(板书)的话题。

2.初识原始人:先介绍几个朋友给你们认识(出示几张原始人的活动图片)。

3.说说原始人的生活:这节课就从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的生活开始谈起吧!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几件大事,我们先来聊聊原始人的穿着。

(1)衣:原始人穿什么?这衣服怎么样?怎么不好?

(2)食:原始人一般吃什么?(引领学生认识原始人获取食物的艰难)

(3)住:原始人住哪?猜想一下住在里面感觉会如何?

(4)行:最后我们来聊聊原始人的出行条件!他们出行一般靠什么?

4.交流: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了解,你们觉得原始人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原始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恶劣、过得很艰难……)

5.小结:同学们,虽然当时环境恶劣,但原始人仍以其顽强的毅力勇敢地生存着,并且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

(二)谈谈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

1.导入:现在,让咱们穿越历史的长河,接下来聊聊你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故事吧!

2.交流:下面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他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跟古人比有哪些变化呢?

(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到爷爷奶奶的生活虽然过得比较艰难,但是和古人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认识今日丰富多彩的生活

1.认识当前丰富的物质生活。

(1)小组交流:现在,可以谈谈我们自己的生活了。你觉得和爷爷奶奶小时候比,你们现在衣食住行的条件有了哪些变化?你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常用的哪些物品是爷爷奶奶小时候没有的?请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手机、MP3、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私家车、地铁、自动取款机、麦当劳、大型游乐场等)

(2)准备组际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协商,挑一个最想介绍的物品做重点介绍并写下来,看看这样的物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3)组际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你们小组重点介绍的是×××,这种东西有什么功能?有什么特点?它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想想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这种东西?它的出现解决了人类生活中的什么难题?

你们用了有什么感受?爷爷奶奶小时候有这个吗?他们当时的条件是怎样的?

(4)老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现代优质生活:从同学们兴奋的表情中,老师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物品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条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优质、更加舒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我们的优质生活,好吗?

(播放宣传片——《我们的生活》,内容为各种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及其带来的舒适的现代生活场景)

(5)学生交流观看宣传片的感受,教师引领学生抒发热爱生活之情。

2.了解当前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

(1)交流:人类过上了优质的物质生活,更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你们平时都喜欢参加哪些文化、体育、娱乐、休闲活动?把你参加过的或者自己平时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名称写在小题板上,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上台展示。

(2)学生逐一介绍活动内容:看世界杯、踢球、登山、下棋、打篮球、旅行……

(3)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旅行的体验:是啊!说到旅行,老师也很喜欢。池老师曾经从青藏、川藏、滇藏等不同的路线进入西藏,足迹遍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西部的山山水水,深深迷恋着那里的人文地理景观。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老师在西藏旅行所看到的景观好吗?

(学生观看教师川藏旅行图片,老师讲解,师生交流旅行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各种收获)

(4)老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有了这么多的活动,看来人类今天的生活真是过得多姿多彩。下面也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好吗?(播放宣传片——《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为人类参加的各种文化、体育、娱乐休闲活动的场景)

(5)反思: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从古人的生活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你觉得人类的生活越变越怎样了?

( 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的确是越变越好,板书“越变越好”,再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所有的一切都越变越好吗?板书“?”)

(6)小结,过渡:同学们,当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看起来越过越好的生活并不是都变得越来越好,生活中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感到那一点点的担忧!你们有这样的担忧吗?

二、简单了解当前人类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学生讲述生活中让人忧虑的事情。

2.观看宣传片,内容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城市塞车、大气污染、森林减少、沙尘暴、人口密集等种种问题场景。

3.初步反思:当你了解了这些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你希望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怎样?为了实现你们所说的那样的生活,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 (板书:负责任)

4.小结过渡:未来会怎样?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又会怎样呢?我想那是一个充满梦想与奇迹的世界。让我们共同走进——《我们的未来》。

三、总结全课,展望未来

播放宣传片《我们的未来》,内容为人类对未来生活世界的畅想,包括一组矛盾的画面,一段母女的对话:“妈妈,未来很美好吗?”“是的,未来很美好!但是我们得学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妈妈,我会的!他们会吗???”……

教学反思

1.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本课的主题——“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反思生活,创造生活”,本身就具有很浓的“生活味道”。在课前,我围绕这些生活话题,通过观察、记录、访问等各种方式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现了学生对于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一些令人深思的“真实故事”与想法。我把这些带进课堂,与文本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课程资源上真正体现了源于儿童生活的课程理念。围绕教学主题,我设计了六大板块的活动,无论是“说说原始人的生活” “了解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聊聊我们自己的生活”“简单反思目前人类的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还是“展望我们未来的生活”,本课教学内容的确是回归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同时,我和我的孩子们共同营造了一个生活味十足的课堂,在这样一个“生活课堂”中,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共同感知,共同探索,“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反思生活,创造生活”的德性追求再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得到了具体化。

2.对比生活,体验生活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不断思考: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待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珍惜与热爱之情呢?几经思考,我觉得“对比体验生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即在对比中呈现、在对比中体验。因为没有对比,就没办法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生活的多姿多彩。因此,我大胆整合了教材,采用了对比生活的活动化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体验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首先我从原始人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着手,通过了解,学生发现原始人的生活过得非常简单,很艰苦。其次,我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谈谈他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在与古人生活的对比中体验到生活的进步与变化。接着,我重点引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介绍了他们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与爷爷奶奶小时候相比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与变化,认识了当前多姿多彩的生活。在如此层层推进的对比与体验中,学生加深了对人类生活的理解,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得到了逐步提升。

3.反思生活,创造生活

关于对生活作简单反思,学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并从实际出发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尽己所能,是本课的提升与突破所在。通过调查与媒体再现,我让学生认识到,尽管目前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条件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了解这些负面现象,并引导学生对生活作简单的反思,最后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由此激发了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态度,从而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有道德”。

(作者单位:平阳县中心小学

浙江温州325400)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篇4

1. 让孩子们成为课堂上的真正主人

人的本质是主体的、能动的。学生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作为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 应该从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播的场所转变为生命活力、生命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精彩舞台。八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 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自己去探究、去寻找知识的能力!课堂绝不能老师独奏, 而应师生合奏, 而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 老师应该只是个伴奏者。如我在教授《蟋蟀的住宅》一课时, 我没有按照教案设计流程逐步讲解, 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完课文后自己提出心中的疑惑, 然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问:“蟋蟀为什么不肯随遇而安?”有的问:“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有的问:“为什么本课的课题是《蟋蟀的住宅》, 而不是《蟋蟀的洞》呢?”听到这些问题我已经喜笑颜开了, 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是本课中的重点, 不要小觑孩子们的潜力, 他们在课堂中的生成会令人惊叹!之后基于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组展开讨论并解决了问题。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唤起了学生的思维渴望, 同时也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 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真正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实践者, 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与活力, 这样他们才能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从而感受到课堂是有趣的, 学习是快乐的!

2. 带领孩子们走进真正的“课堂”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 课内与课外比例是“三七开”, 即大概30%得自课内, 70%得自课外, 这就是说语文学习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么广阔, 语文学习的天地就多么广阔, 因此语文学习要延伸到课外。而我们所谓的课堂仅仅局限在这一方四角天空下。鲁迅先生《少年的闰土》一文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少年时代的闰土之所以见多识广, 活泼可爱, 那是因为他生活在一望无垠的沙滩上, 生活在皓月当空、碧野千里的瓜田中, 在儿时鲁迅的眼里, 润土的生活多么令像他一样生活在四角天空下的孩子们向往, 因此和闰土在乡下的日子成了鲁迅小时候精彩的回忆。我们现在的课堂把孩子们局限在教室里, 致使孩子们丧失了观察体验的能力, 这样的语文教学如何能激情、启智?我们应该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去, 从课堂中走出去, 让他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相信神奇的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一定会给孩子们切肤的体验, 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才能陶冶性情, 启迪智慧, 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因此给孩子亲近自然、亲近生活的机会, 带领他们走进真正的“课堂”, 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

3. 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 师生共读

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花费了孩子们大量的学习时间, 耗费了小学最多的教育资源, 穷尽了语文教师最大的精力, 却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不喜欢读书的孩子, 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读书的老师, 这真是语文教育的悲哀!其实, 在这里我说孩子们不喜欢读书, 仅仅指的是他们不喜欢读我们的课本。记得有一次即将下课的时候, 我给学生们推荐了郑渊洁的一部作品, 谁料当时几个孩子顿时扑到我的面前:“老师, 我喜欢皮皮鲁、鲁西西!”“老师, 我喜欢淘气包马小跳!”有的孩子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书中的精彩环节了!看到这种情景, 我陷入了沉思, 我们的孩子真正是我们所说的不爱读书不爱学习吗?不是的。我觉得是我们的教学剥夺了孩子追求美好的权利, 侵占了孩子们思想的领地, 他们爱学习、爱阅读, 只是我们没有遵循他们心灵的轨迹, 没有追随他们成长的足迹, 没有给他们真正的课堂, 没有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幸福。

我认为, 我们应该从字斟句酌的讲解和永无休止的片段训练中走出来, 把阅读带进课堂。在语文课堂中给足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阅读课外书籍, 而且老师要跟着学生一起读。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 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在这一行程中, 学生的眼睛可以领略到无限的风光, 心灵可以经历诸多的情感体验, 于是, 他们就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这些课外书籍适合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能在阅读中与心灵碰撞擦出灵感的火花, 这时我们何愁学生不主动学习, 何愁学生不能妙笔生花?

我们的教师通过师生共读这种方式激励学生阅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 篇5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小主人”

采用的游戏活动引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平面图,学会识图;学生作为“校园的小主人”,讨论“我们的校园应该添设什么”,自己探讨设计注意事项,动手设计新校园的平面图,并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二、让学生充分动手“活动”

在活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比较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具体情况,既为重新设计新校园打下基础,学生学习乐收集和选择所需信息的方法。

三、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的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并完成理想中校园的设计平面图,并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说明。从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和他们设计、展示理想中校园平面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较好的,学生能够自己动脑,动手、小组成员合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

反思应持续于我们的整个专业生涯 篇6

乍听起来这是个很荒诞的神话故事,然而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的大门上却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把这句箴言奉为“阿波罗神谕”,因为它象征着最高智慧。

“认识你自己”不仅仅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笞,更对已经件件疲倦的心灵有着深厚的警世作用,并且这种自我审视探究的精神被广泛地认可和追求,演绎到现在,更深刻地包含着一种更为剔透光亮的名为“反思”的内涵深意。

更有智者说:“那心灵陷入彻底盲目的人,是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人。”

我们的心灵怎么会陷入盲目呢?我们为何要反思呢?

或许是被混沌的迷雾遮掩了方向;或许是被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耀闪了眼睛;或许是被虚无而高高在上的表象迷惑了心绪;或许是被社会万千阡陌小道迷乱了选择追求……更或许是因为自己一味地欺骗自己,从而在真相的面前,我们闭上了心灵的眼睛。

既然不论是面对个人灾难,还是遭遇情感危机,人生这一段路途总是需要我们独自去走,于是让我们与悲伤的、绝望的、被人遗弃的自己同行,走过人生的阴雨季节,你会在晴朗的天空下拥抱一个快乐的、圣洁的、充满爱意的自己,仿如天空是落日的归宿,反思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息与抚慰,如同宁静而美丽的黄昏。

于是,坚韧的生活发出另一种声音和召唤:虽然,我们不能全部地洞悉自我。但是,我们能够尽力地探究自我的世界,我们也就能够离真相越来越近。

马克思说:“历史的结果就是:最复杂的真理,一切真理的精华是人们最终了解自己。”所以,反思是为了

——估量自身的价值;

——选择应处的位置;

——确定正确的人生追求;

反思仿如心灵的一把钥匙,让我们脚踏实地而不至于盲目虚妄;让我们执着进取而不至于随波逐流;让我们积极向上而不至于浑浑噩噩、虚度此生。

而向来备受尊崇的文人学者们,也一直在进行着不断反思的过程,在他们那里,反思更深刻地演绎成了一种持续整个思考生涯的自我否定。

卢梭的《忏悔录》给人类的心灵带来过怎样的震撼;矛盾的真心剖白让多少双眼睛泛溢着可贵的泪光;迟到许久的一声愧疚让多少贫瘠的心灵重新生长绿色……即使白发苍苍、百岁耄耋,只要我们还能思考,只要我们还渴望思索,反思就会一直伴随着我们行走的每一个步伐,每一刻痕迹。

正如拷问心灵的追求者所感触的那样,不论是成长,还是向更高的顶峰前行,都离不开反思。反思又是一个过程,一个漫长的过程,持续于我们的每一次呼吸吐纳之间。

人们对自我的反思是能够深化的,却也是难以穷尽的,这中间经历的是一段放弃与坚持的拉锯之战。探求真理的人时常会被困惑所扰,迷离以至痛苦常常不经意地侵袭,但是,随着他更加地接近真理,更加地步入深邃,他对自我的反思,也会越来越明晰、深刻。

我们所谓的反思,一直行走在路上,是因为她的特质决定了她永恒律动的生命规律。

反思源于一种冷静、一种理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倦怠、浮躁的时候往往看不到反思的踪影,是因为,这些虚浮的不安悔暗遮掩了反思的光芒。

反思是无形的,因为人的态度、每天经历的事务、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有这样一种情形:反思是一个调皮的孩子,在你不经意的沉静中悄然而临,静静升华你的思想;而在你极力试图恢复宁和的时候往往与你擦肩而过,留下一生嘘叹。

这并不是说,有铺垫的反思是不能达到心灵深处的。反思是一种灵感,它会出乎意料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惊喜;反思更是一种习惯,当我们习惯于定期安静地收拾自己经历的过往,那反思也就成了你思想的影子,形影不离。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篇7

一日上午, 物理组内举行公开课, 课题是《平抛运动》习题课, 由组内一青年骨干教师执教。看得出这堂课老师作了充分准备,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设计, 例题的选取, 还是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 老师都下了功夫。课堂上老师不紧不慢, 节奏掌握得很好, 问题问得到位, 学生积极讨论, 老师善于点拔, 课堂气氛很热烈, 教学效果好。评课时组内老师都肯定这是一堂“十分成功”的课。特别是对其中一道例题的选取及问题的设计十分赞赏。这道例题是这样的:有一位猎人外出打猎, 看到一棵树上有一只小松鼠, 猎人水平瞄准, 问小松鼠在下列哪种情形中会被打中?第一, 小松鼠作自由落体运动;第二, 小松鼠向前跳跃;第三, 小松鼠向后跳跃;第四, 小松鼠向上跳跃。课堂上学生异常热烈地争论在四种情形中哪一种小松鼠被打中, 哪一种会逃离?就这几个物理问题的设计来看, 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 老师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小松鼠是鲜活的生命。

我想起了清华大学曾经发生的“刘海洋事件”, 想到了现实中很多漠视生命, 残害生命的事来, 作为教育者, 作为教师, 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啊!在教学过程中别忘了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啊!我们万万不能疏忽了最最重要的东西, 有些东西会影响学生将来甚至一辈子。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 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 热爱生命。让学生有颗善良的心。但愿小松鼠别再被打中, 更不要看到三次“惨死”在猎人的枪下。

有一次, 我外出听观摩课, 听了一堂物理课。老师演示实验非常成功, 实验数据非常理想, 学生回答没有不正确的, 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老师最后问学生有没有问题了, 学生回答没有了, 老师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这时铃声就响了。

我总觉得这堂课不真实, 因为实验太成功了, 学生回答太正确了, 时间又太恰到好处了。但愿这位老师没有弄虚作假。

其实, 现在的一些课如评优课、课堂实录评比总是存在或多或少的作假现象。这些课让学生反复演练, 学生什么时候回答, 什么时候做什么, 由谁回答, 谁来做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实验数据不理想, 老师不惜凑数掺假, 最后给听课者上出一堂完美的课。

我在想, 这种现象不能让其继续下去, 因为它危害不小。老师作假, 学生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 潜渐移默化, 时间长了, 试想, 我们的教育会培养出一批什么样的学生来?这些学生将来说不定会干出什么荒唐的事来, 作起假来“青出于蓝胜于蓝”, 那后果就大了。我们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教会学生几个物理原理, 物理规律及物理公式, 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如何做事, 如何尊重科学和规律, 那么, 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才是有用之才, 栋梁之才!

一天, 科研部主任安排我去听一堂督导课 (学校的课堂督导是不打招呼的) , 被督导听课的是一位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我和教研组的一位老教师一起踏进了教室的门。

青年教师有些紧张, 脸开始发红。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讲评讲义, 请同学们把《电磁感应》综合练习拿出来。于是, 这位青年教师便开始讲起来, 从选择题开始讲到实验题, 最后讲到计算题, 按照题号一题不漏地讲。我轻轻问坐在旁边的学生:“老师有没有把讲义收起来?”学生说:“没有。”难怪试卷上我看不到老师批阅的痕迹。因此, 哪题学生错得多, 哪题学生还有什么解法, 老师无法知道。青年教师只好一道一道往下讲, 整个教学过程很少请学生来回答问题, 甚至还出现两处科学性错误。该教师总算把课上完了, 脸红了一节课, 可能有点慌张或许还有些愧疚。

下课后, 我就在办公室和这位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我问:“学生的试卷有没有收上来批阅?”他说:“没来得及。”我又问:“没有批你心里没数, 课怎么能上下去, 这堂课你上得感觉如何?”他说:“上得不好, 我不知道你们要来督导, 如果知道我肯定会作好准备。”我说:“课不是上给学校领导看的, 而是给学生上课, 不管是否有人听课, 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把每堂课上好, 要对学生负责, 学校把这个班学生交给你, 就是希望你担当起责任来, 对得起学生, 对得起事业,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这样的课, 给学生留下了什么, 学生会怎样对你评价?我们要做一名好老师, 做一名有责任受欢迎的好教师。”最后, 我告诉他如何上好讲评课, 如何进行师生的互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表示一定要好好上课, 上好每节课。

我在想,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 肯定会误人子弟。一个没有好的工作态度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因此, 我们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 更要提升教师思想品质和敬业精神。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篇8

作文是思想的载体, 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考试, 高考作文题的优劣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国民思维品质的导向。一个好的问题, 会让人产生应答的欲望, 会引发人无限的思考趣味;一个愚蠢的问题, 只会令人感觉无聊、乏味, 回答这样的问题无疑是一种痛苦。

“洋高考”当中最让国人感慨的题目来自法国———这个孕育过卢梭、伏尔泰、左拉、雨果和巴尔扎克的国家。看到他们的高中生要做的文章, 我们痛苦地感到差距:“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解释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等等。试想, 若是中国哪个大学的哲学系能招到这样一批已经对这些问题有分析有观点的学生, 教授们会有多么兴奋!

“我们是否有寻求真理的义务?”“没有国家, 我们是否会更自由?”“工作, 是否仅仅为了有用?”面对这样尖锐的问题, 我们讶然, 这是高中生做的题目吗?在中国又有几个成年人有能力或者说有勇气去探讨这样的问题?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高考试题。日本东京大学入学考试要学生读中国古典典籍《左传》的“晏子对齐侯”一节, 从“和”与“同”的辩证角度讨论“国家治理应有的状态和理想境界是什么?”新加坡的试题是“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 那我们为何还要学习哲学?”考生如果能够对这样的社会、人生、哲学问题有独立严肃的思考, 才是真正成人的标志。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看到这里, 是否感到惭愧?

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难道我们的孩子还不够努力?难道我们的老师教得还不够多?不是, 这样悬殊的差距背后, 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上说, 他们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何谓批判性思维?许多国人还感到陌生。是的, 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教这个。简单地说,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必然是在一个明确的、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上体现出来的。

好的命题都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明确的问题, 如新加坡某年的高考试题。“科学鼓励质疑, 而宗教排斥质疑, 你怎样看?”这样的题目在审题上几乎没有难度, 人人都看得明白, 根本不可能出现离题偏题的问题。考生必须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 不能忽悠, 不能“发散”, 写不出就是写不出, 能说多少就是多少, 来不得半点虚假。这个题目的难度是在于问题本身,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值得反复思考辩论的问题。题目本身没有倾向性, 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任何人的观点, 直抒己见即可。阅卷官在考生阐述的过程中, 可以看出这个同学的真实水平:思维、积累、视野、表达、感情乃至境界。好的命题, 就是这样朴素, 功夫不在表面。

花里胡哨的题目不知要考学生什么

而我们的不少作文题提出的问题本身并不需要思考, 却在审题上给考生设置障碍。一些题目争奇斗异, 花里胡哨, 不知要考学生什么。

今年高考中受人诟病的是新课标卷和安徽卷的两个作文题。

新课标卷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 讲了一个胡编乱造的故事。大意是船主请油漆工给船刷漆, 油漆工顺手补了船底的洞。后来船主给油漆工送一大笔钱, 感激地说:“当孩子们坐船出海后, 我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 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出题者究竟想说明什么?这个故事逻辑之混乱, 叙述之吊诡, 引来一片声讨。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都莫名其妙。船主明知船底有洞也不采取措施, 视亲子的性命如儿戏, 如果不是糊涂透顶的浑人, 就是有什么阴谋。但若是如此又何必掏钱谢油漆工?而油漆工在工作时发现如此重大的安全隐患, 应该立即通报主人, 请专业人士来修理, 或者通知将要使用这条船的人, 这才是责任感, 怎么会不声不响地去“随手补上”?“补船”不是他的专长, 若仅仅凭感觉去“补”, 很可能会造成不规范的操作。

一个有最基本思考能力的人, 第一反应必然是质疑故事的漏洞百出, 但“质疑”在应试中是无用的。考生明智的做法是对如此赤裸裸的愚蠢视而不见, 而是按照出题者的心意, “提炼”出“举手之劳”和“懂得感恩”这两个平庸的立意, 再选择一个好写的角度, 敷衍成文即可。

另一个让人无谮的题目是安徽卷的“梯子不用时请收起”, 好像禅宗和尚在打机锋, 一眼看去一头雾水, 不知从何下笔。

●一个好的题目, 会让人产生应答的欲望, 会引发人无限的思考趣味;一个愚蠢的问题, 只会令人感觉无聊、乏味, 回答这样的问题无疑是一种痛苦。

●好的命题其实是很朴素的, 就是要解决一个具体的、明确的问题。它在审题上应该没有难度, 要让考生人人都看得明白, 在观点上应该没有倾向性, 考生直抒己见即可。

●作文题目指向不清, 使得学生根本不用好好读书;观点上的专制主义, 使得学生不用思考, 也不能思考。既不学, 又不思的教育, 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好的题目能够考出思想, 考出读书的量, 也能考知识的储备和独特的个性。学生备考的过程, 应该就是读书的过程, 就是充实自己的过程, 而不是学套题、背范文。

我们应试作文的教学中有一块很重要的训练是“审题”, 说到底就是要学生千方百计去揣摩出题者的“圣意”, 但其实这个“圣意”, 出题者自己也不明白, 至少是不清晰的。题目既不明确, 还思考些什么?对考生来说, “思考”越多, “偏题”可能性越大。

霸道专制的题目让考生只能乖乖附和

我们高考作文命题的问题, 除了题目本身指向不明确, 在观点上也极其霸道专制。

今年浙江卷作文题“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也许讲的是平凡与伟大的关系。对于材料中的观点是否认可, 本应该是可以各抒已见的, 然而题目的倾向性非常明确, 考生必须以甘于做一个凡人, 为别人鼓掌等作为立论。万一哪个考生是叔本华、尼采的信徒, 认为“我不愿做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偏要做一个被别人鼓掌的人”, 那就是审题错误。要是屈原大夫复生参加高考, 写上一段“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恐怕要被判为不及格。颇有讽刺意味的是, 去年江苏省的作文题恰恰是“拒绝平庸”。写这个题目, 若有人反弹琵琶, 说自己愿意做一个“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也是要不得的。

其实不管是“拒绝平庸”, 还是“安于平凡”, 都不过是出题者的个人意见罢了, 真是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反正永远是出题目的人对, 考生只有乖乖“附和”。这样的题目, 根本不是在比人文素养, 更不是在比思想深度。大家都是附和, 只不过在比谁附和得最好看、最新巧、最华丽、最肉麻罢了。这是明显要求考生睁眼说瞎话, 闭眼编套话。

“高分作文”可能是精致的“万金油”

题目的指向不清, 使得学生根本不用好好读书;观点上的专制主义, 使得学生不用思考, 也不能思考。既不学, 又不思的教育, 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这样的考试, 炮制出来的所谓“高分作文”, 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反正题目也不知道要你讲什么, 于是只要表面上“扣题”即可, 然后想办法选一个最安全的角度, 说一通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来糊弄自己, 糊弄阅卷官。

请看下面的文字:

我等有幸处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大中华, 有着深厚的底蕴, 听孔老之教诲, 感孙文先生之遗忘, 理应“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要如王观堂先生所说“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 持一等之志, 追寻曾国藩先生所向往达到之“太上立德, 其次立功, 而后立言”的人生境界。

这段文字摘自据说是某地一篇高分作文, 这篇被阅卷组赞许为“文质兼美”的文章, 是将来考生奉为楷模、揣摩模仿的对象。但是, 读者能否看出, 这段话究竟想要表达些什么?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样的文字是禁不起细看的, 像这样由一堆名人和名言堆砌起来的空话, 既可以套“梯子”, 可以套“感恩”, 也可以套“微光”、“理想”、“责任”甚至“希望”、“收获”云云, 其实无非还是表决心, 喊口号, 只是用一种更精致的“万金油”罢了。

历年高考“高分作文”中充斥着大量这类华而不实的文章。即使被称为所谓奇文的, 如当年轰动一时的《赤兔之死》, 如“七富长诗”《站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的门口》之类, 也不过是在玩弄更奇巧的文字, 去表达一个迎合上意的东西罢了。

这些文章共同的特点是用一些华美空洞的修辞, 来包装一个平庸空洞、似是而非的思想, 恰似一锅劣质的心灵鸡汤。这不能怪学生, 他们也不愿意这样。虽说考试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 可我们打造的这副镣铐未免也太沉重了。

国外广告教育给我们的反思与启示 篇9

一、美日广告教育模式简述

1.美国广告教育——“大学式”与灵活的课程设置。

美国广告教育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其特点是“大学式”教育模式, 其真正培养人才的基地在高校。

美国广告教育初期, 尤其是整个20 世纪, 都将重点放在了实际操作上。但如今, 面对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的科技冲击, 美国广告教育界开始提出质疑并进行反思, 逐渐将“技术”学习转向了“学术”研究, 以求广告学学生具备稳扎稳打的理论素养和学术内涵, 从而更好地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具体到广告教育内容中, 美国在课程设置上特点突出。一方面美国广告教育是先根据实务经验进行课程设置, 然后才用学科专著进行指导, 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 美国高校广告教育也一直根据市场需要和实际研究对课程进行大规模调整, 防止出现教育偏差。例如, 在1989 年, 为了顺应整合传播学的发展, 很多开设广告专业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专业名称更改, 使专业方向往公关和整合、战略营销方面过渡, 高校自身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在研究内容上, 将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文化研究、国际广告研究、新媒体广告研究、品牌理论研究等。看似比中国更为“务实”, 实则重点都是理论和方法研究,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著名的广告理论和观点多出自美国。

2.日本广告教育——“公司式”与强实务性。

日本广告教育一直都是“公司式”的教育模式, 也称“双轨制”, 主要由“大学广告讲座”和“广告公司培训”这两部分组成。由于日本的大学没有开设广告学这一专业, 亦没有科班出身的从业人员, 所以讲座形式和公司培训便成为主要模式。一般大学内部均开设有广告这门讲座, 各个专业的学生可以将之作为选修课来自主学习, 所以日本广告行业内有涉及各种专业的工作者, 如医学、法学等, 从而使广告真正融入各行各业中, 从各行业的特点出发来为其服务。

关于公司培训, 日本业界普遍认为, 广告教育的技能部分需在企业内部完成, 人才培养要靠社会来检验, 所以公司培训是日本广告教育的第二个主要模式。而从事培训的讲师都是资深的从业人员, 通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对各级员工和领导岗位进行不同阶段的培训。

除此之外, 日本各大广告公司还与高校联手组建了多个针对高校学生的行业组织和协会, 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不仅和国际广告行业接轨促进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 也为广告公司培养潜在的软实力。

二、中国广告教育宏观现状——大学为主和“质”“量”不均

1.高校本科广告教育概况。

由于我国的学制设置和就业要求, 目前为广告行业提供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是大学本科专业教育。1979 年, 我国广告业经历了众多曲折后, 终于迎来了业界的复兴, 广告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1983 年5 月30日, 厦门大学传播系创办了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广告专业。之后随着广告业对人才的需求, 众多高校出现“设立广告学”的热潮。截止到2007 年, 由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合水教授等人在《中国广告教育状况研究报告》中的调查表明, 我国 (除港澳台地区) 已有322 所高等院校设有广告专业。

目前高校本科广告专业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 核心课程基本相同。现下在全国广告专业排名靠前的校园如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 他们均设有以下相同的课程: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学、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文案与策划、设计与软件应用等, 以此为主并延伸出广告心理、中外广告史、社会学、统计学、经济学、美学、广告摄影、媒介策略等更为详细具体的相关课程。这几所国内广告教育顶尖的高校, 四年的课程设置总量大致都在40 门以上, 类别细分度高, 涉及面广。其他如天津师范大学等广告专业优势略有不及的高校, 广告学的课程设置也在50 门左右, 但课时较短。具体到学习内容来看, 高校本科广告专业并没有过多细分学习方向, 仅是注重基础, 涵盖内容多。相较于研究生教育, 本科教育的课程也更偏重于实务。

2.我国高校本科广告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从设立广告专业的高校数量, 还是我国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数量来看, 都显示出了我国广告专业在复兴后30多年中的迅猛态势。但正由于发展过快, 我国高校广告教育出现很多只求量不求质的现象, 以下几个问题尤为突出:

(1) 广告专业学科建设亟待调整。部分高校虽然跟随热度设置了广告专业, 但和已成系统的传统学科相比, 对广告学科的具体发展和学术培养并没有明确目标。由于广告学科交叉性强, 很多院校只是参考性的将涉猎的学科课程进行简单拼凑, 没有进行详细规划, 导致课程内容杂乱、不系统。

(2) 学术理论研究所受的重视度差。目前国内虽翻译并出版很多国外广告学的经典教材与论著, 但真正在国际上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本土专著却十分少见。我国广告业复兴初期, 由于国情所致, 占据学科研究主流的只能是实务研究而非理论。但经过30 多年的发展, 单纯的实务研究显然已经跟不上行业的发展。且由于现实情况, 科研资金短缺、对旧理论进行翻炒再加工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理论研究的发展。

(3) 师资力量与结构有待优化。在教师专业背景方面, 通过对广告专业教师的本科学位调查表明, 我国12 个学科门类中, 广告教师本科出身覆盖了其中10个, 科班出身的教师较少。在教师年龄构成方面, 存在年轻化的趋势, 缺乏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在教师学历及职称方面, 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在近年来虽有提升, 但所占比例较少, 除少数专业顶尖的高校外, 学历为本科的教师还是占大多数, 整体师资力量和水平均需提升。

(4) 学术组织的学生参与度有限。我国有关广告行业和广告教育的组织虽然不少, 但能为广告专业学生所触及并提供交流的却屈指可数。很多行业组织的会议参加者都是广告业顶尖人物或高校教师。除了高校自身举办的讲座, 学生基本无法接触到行业内优秀的人才并从中学习到课本外的知识。不仅是高校间广告专业的学生交流较少, 也鲜有学生与广告教育组织的交流, 很难通过行业组织了解到相关动态。

三、不同广告教育模式带给中国的反思和建议

1.明确方向, 调整课程设置。

在美国, “广告专业”这个名词并不笼统存在, 而是划分为如广告介绍、广告研究、受众分析等方向, 分别进行如广告学原理、文案、营销、媒体销售等课程学习, 方向性强, 课程精简。就目前我国广告专业分析, 在本科四年内学习多达40 门以上的科目, 缺乏重点方向, 试图培养“全才”, 实则不然。此外, 美国的广告教育中, 将广告专业和公共关系划为两个不同专业, 教学各有侧重。而我国则是统归为“广告学”。所以现下我国本科广告教育在教学方面, 应精简每学期的必修课程, 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方向深入学习。例如, 新媒体软件操作等课程, 只需告知学生在实践中需要掌握哪些必要软件, 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而不必集中授课。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也可以使紧张的课时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只有明确教学方向, 更加系统化, 才能做到让学生在本科阶段, 可以真正的术业有专攻。避免泛泛而学、杂而不专。

2.重视理论研究, 避免求“术”不求“学”。

当前国内高校教育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偏差, 认为研究生阶段才需“研”, 而本科阶段只需重视“基础”。笔者认为, 如果选定了正确的方向, 理论研究和实践是同等重要的。从我国广告专业课程来看, 偏重实践操作内容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多。理论毕竟是实践的升华, 我们的广告教育历史较短, “拿来主义”比较严重, 缺乏自己的研究成果和适合国情的理论指导。所以本科阶段广告教学就应该开始重视理论的研究, 避免浮躁的学术氛围, 将理论教育从本科就抓起。

3.增加和行业组织的互动, 提高学生参与度。

日本虽没有正规的高校广告专业, 但却能够通过讲座和培训培养出大量人才。我国尽管也有如中国广告协会等权威组织, 但参与者基本是行业顶尖人才, 与学生交集甚少。学生除校内讲座、专业实习外, 鲜有机会能了解到行业的真实需求和工作状况。所以高校应多和国内外的广告公司、机构进行合作和沟通, 为广告专业的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企业讲座以及与从业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机会, 这样也能为高校学生的理论研究提供切入点。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 篇10

我国声乐艺术发展至今, 涌现出了一批批非常优秀的歌唱艺术家。其中, 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 以其对中国民族风格歌曲、西方古典艺术歌曲以及外国歌剧咏叹调的驾驭能力, 赢得了国内外声乐界的广泛关注。“吴碧霞现象”的出现,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反思。她的歌唱观念和思维方法以及对人体歌唱机能的运用, 为我国声乐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以下三点个人想法是本人对“吴碧霞现象”的反思望和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一、中西唱法的异同、相融点。

(一) 、中西唱法都强调气息的重要性。我们讲用“丹田”之气, 西方人讲用“胸腹式呼吸”[在行当与声部的划分上也有极相似的情况。如中国京戏里青衣的唱法就很像西洋抒情女高音的唱法。生角、黑头的唱法与西洋唱法中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的唱法相似。中国传统声乐的精华在京戏里, 很值得学习西洋唱法者探讨和研究。它是我们建立中国唱法的根, 也是我们借鉴西洋唱法的最佳切人点。

(二) 、音乐是文化现象, 具体的文化根植于具体的民族。歌唱是美的表述, 美横向有差异性, 纵向有可变性。民族间尊重差异性, 民族内认同可变性。人类艺术同源, 人类文化异流, 异流势不可免。

1、民族语言不同。中西唱法的主要差异是民族语言问题。声乐是音乐化了的语言艺术,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在发音的部位、声韵的连接、口腔感觉、咬吐喷口、明暗前后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区别。如意大利语, 每个音节的字腹只有五个元音, 组合简单单纯, 音节响亮有力, 便于连贯演唱。而我国的汉语言比意大利语要复杂得多。除了四声外还有十三辙。咬字特点是横咬字、宽咬字、靠前咬字, 即水平线的咬字方法。嘴唇横开, 呈微笑状, 强调嘴皮功夫和咬字的喷口, 起声过腔、归韵、共鸣主要以鼻腔为主, 声音水灵甜美, 位置靠前。

2、欣赏习惯的不同。在声乐哲学上, 中国人喜欢亮而高, 外国人喜欢洪而圆。中国人认为好的声音应该是明亮、水灵、轻巧、甜美、高亢 (喉开较小) 。外国人则认为雄浑、贯通、整体共鸣的声音才是好的 (喉开较大) 。中国传统戏剧唱法婉转、剔透, 西洋歌剧唱法略显直大。中国人注重唱情, 欣赏一种以字带声、以字传情、字正腔圆、神形兼备唱表结合的唱法;而西洋传统唱法主要是把艺术规格、线条连贯优美, 声音共鸣及音响效果放在首位, 咬字要服从发声, 不被语言、歌词韵律所局限, 讲究的是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这一点与中国人审美欣赏习惯和依字行腔的唱法有着较大的不同。

二、演唱技术层面上的分析。

(一) 、吴碧霞意识到了美、民这两种唱法各自的优势与缺陷, 并作出了较好的相互弥补。在民族唱法中, 民族唱法因为口咽腔开合度较小, “通道”感相对较短, 咽腔尤其是喉部空间从习惯上或语言的特点上不易打开, 容易收缩喉咙, 造成声音的粘连不自如的现象。吴碧霞在把美声唱法的方法运用到民族唱法中, 美声唱法中立体声响比较明显的效果使得她在演唱民族歌曲时显得响亮、饱满、竖状的空间感非常明显。而与此同时, 原本在民族唱法中因为语言的精致、细腻也运用到她的美声作品中, 形成了一种飘逸感。

(二) 、民族声乐的发音口腔容量较小, 音色较为明亮, 而意大利语发音口型则纵向多于横向, 喉头下放与后咽壁的直立充分, 音色较暗。但是昊碧霞认为:“‘横竖, 是口腔与面部肌肉运动的相叶制约, 在演唱中以任何一方为主导的运动都必须求得整体的平衡, 也就是说, 歌唱的动作比说话夸张得多, 如果当演唱以横向力量为主的字时, 为了保持歌唱的深呼吸、高位置和共鸣腔体的打开, 我们必须附加一个纵向的力量来制约它达到了身体的平衡;反之亦然。”‘吴碧霞的观点告诉我们, 她反对把“横”与“竖”看成是相对立的概念, 也反对在发声方法上把民族和美声对立起来, 她并没有刻意追求两种唱法中的任何一种, 而是从歌曲所提供的意境出发去考究其发声。

(三) 、吴碧霞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 她把西洋声乐中最好的地方即用共鸣美化声音的稳定性和统一性以及他们在整体共鸣基础上集中声音的工夫运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而两种方法的焦点是吐字。她用用西洋美声在发声上的优点吐清中国字, 而不是含糊中国字, 唱出中国字的字头的分量和行腔收韵的美, 而不是把中国字音的过程简单化。由此看来, 在这个方面, 对于美声和民族来说是兼得的, 而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

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唱法”——“中国唱法”。

在世界声乐文化领域里, 美声唱法在很多国家已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声乐体系, 在中国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声乐体系即“中国唱法”声乐流派, 必须对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唱法”教学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并对声乐教学中如何开展“中国唱法”训练有所研究。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性、民族性、世界性的中国的声乐流派。

探索“中国唱法”之路, 让“中国唱法”走向世界, 是中国声乐界的夙愿。中国声乐工作者在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道路上执著追求, 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声乐人才。但正如外国专家所说:这并不是中国的, 你们中国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 只能说明学别人学得不错, 但这是意大利的、是欧洲的, 不是你们中国的!他们只承认京剧是中国自己的“歌剧”。由此可见, “中国唱法”流派的形成, 只学习掌握别人先进的科学技法是不够的, 要有自己独特的、别人没有的东西, 要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声乐理论体系、现代科学训练体系以及高水准的声乐作品体系, 同时还要开辟一些属于自己的研究课题。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其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 并保存了丰富的史料。对记载有关声乐的理论史料, 有些是人们已知的, 还有些是散见在各文学杂记中, 而这些古文学著作有些尚未经人整理, 不易找寻。因此, 我们必须对本民族千百年来留传下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彻底、细致的挖掘整理、汇集解释、归纳, 并做出科学系统的总结, 以便后人学习、认识并发扬光大。

中国声乐艺术要走在国际声乐艺术学术发展的前沿, 就必须培养一流的人才, 树立一流的教育思想, 建立一流的课程与教材, 创建一流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及一流的教学成果。国家要有明确的评价指标,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造就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做法。相信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我们中国的声乐事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到那时一定会迎来我们中国声乐界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韩莉:《“三种唱法”的文化分析》, 河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2]弗·兰皮乐蒂著, 李维渤译:《嗓音遗训》,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4月版。

[3]吴碧霞《试论“鱼”与“熊掌”能否“得兼”》人民音乐出版社

[4]施雪钧《吴碧霞, 中西合璧的夜莺》《世界》2006年第7期

[5]石惟正《致吴碧霞的公开信》《音乐周报》2003年10月17日第5版

让反思引领我们走向成熟 篇11

首先,板书设计在教学中没有受到大多数教师高度重视,其实,好的板书是课堂的窗口,它既能体现教师巧妙的构思,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是一种教学艺术的美,是教学内在的和外在的美的统一,是教学美的创造和欣赏的统一。其实,板书的特点就是:板书工整,内容简练,结构性强,重点突出。板书的书写是教学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要求一个教师心理要有大局观和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及清晰认识。板书要求的就是:主要内容要完整保留,使学生对全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连贯的全面认识。利于教师在最后阶段对知识的复习、巩固、整理、总结和提高。结构要与讲授的内容一致,具有揭示教学主要内容的作用。结构设计要新颖,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板书的文字、图表要美观;各种颜色粉笔可以搭配运用,突出板书的层次,知识的重难点、图形的脉络及题中的数量关系等。这一点,很多老师不是很在意,常常觉得板书的实际作用不是很大,其实板书恰恰是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际全面整理和加深所学知识的一个机会和方法。

其次,教学后记很多教师也没有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回顾教学全程并及时地记录下来,能很好推动教学水平和个人业务能力提高。我个人常常在课后进行反思,在教案上认真记录每天教学心得体会,哪怕是只言片语也给我的教学做了最好的诠释。客观地总结自己课堂教学中得与失、课前准备中的成功与不足,虽然文字不是很多,但却是很实在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几年下来,我已经写出了几本的教学心得体会,体会也越来越深,教学水平在反思中也水涨船高。实际上,课堂教学中林林种种都是在体现教师自己以往所做的一切,学生表现的好与坏与你的带动和引导以及教师本人课堂的驾驭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学生课堂是否活跃与教师教学风格也是密切相关的。学生不积极、不主动,教师应该多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反思。课堂气氛、学习氛围主要是依靠教师来营造,它反应的是老师课内课外与学生的互动的程度,体现的是老师的教学能力,包括你的课前设计与准备,课上的灵活驾驭,课后的积极反思与调整。这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种体现。

我觉得“反思”是一种简单有效、值得推介的教学形式。当一个老师在走出课堂之际,在办公室偶坐片刻休息之时,对自己刚刚经历的课堂教学作个简单的“回放”或“检索”,问上一两个问题,略作思考。下一节上课铃声未响之前,在备课本上或是在课文旁注一注、写几句,抑或留住精彩,抑或暂搁困惑,也可只言片语记下顿悟和思索――因为当时你没有那么多的工夫去好好的记录和整理。而这些真切的感受往往是稍纵即逝的,它会在你匆匆准备下一节课时,在你一天忙碌的改作、辅导中不知不觉地溜走了,或是在你若干天后坐下來有心整理时,你可能已记不起什么来了。因为印象特别深刻、铭记不忘的教学故事,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总是不可多得的,也是不可渴求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成功源于习惯,细节决定成败”。如果当“反思”成为我们老师的习惯,它将是老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绿色通道”,在不断的反思中提升教学的智慧,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向和谐的课堂,走向一个令人注目的教学高度。

教学反思,无论是一份精彩的记录、还是一丝遗憾的感慨,或是一点灵感和触动,它们的珍贵之处是都来自课堂、来自学生、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自于课堂现场的忠实记录,来自那一份无法复制的瞬间,不断的反思会让教师更好地尊重学情,更好地关注学生。归根结底,反思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你的学生学得怎么样?为的都是你的学生学得能更好。当一个老师心中装满学生的发展的时候,就不会为教学生涯的周而复始而忘记了每四十分钟都是学生生命的一个旅程,不会为追求课堂的唯美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不会为个人的作秀而淡忘了学生是主体,不会为课堂的表面精彩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教学反思,让我学习到了很多老师的教学长处,也看到了别人和自己的教学不足,我们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各个环节,重要的是还要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以期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由于长年身处教学第一线,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一般的道理学生都明白,课堂上讲者觉得上课沉重,听者觉得是个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所有这些问题就都摆在了我的面前,如何让课堂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来,变成了我不断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反思,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面对所有的学生,改变教师过于师道尊严的形象,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把我们的课堂教学全程录像,课后再回放给自己看,我相信我们自己都会被自己震惊:严肃,死板,冷酷,缺少欢笑,理解更缺少鼓励,尤为缺少的是师生的平等。我们常会被很多公开课的教师在赛课的舞台上所打动,就是他们把笑容和宽容,把平等和激励,把理解和关爱带给了学生。我们老师自己在学生时代都会有很多的感动和感激,那就是某一位老师也许不经意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真诚的期盼就改变了我们人生很多。在多年来的教学中,我常常把自己放在学生中间,俯下身去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很多的时候在被学生们感动着。我的学生经常在黑板上,作业本中的小纸条上向我传达各种心声,这些来自孩子们的声音恰恰被我融到了我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在了方法上。以我的经历来看,我的教案,教学设计是我和学生们同完成的。我自己正是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是在反思中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我记得国外一位教育专家有过一个公式很能说明问题: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还有人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不会成为名师,但是写三年教学反思会让自己成为名师,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我想也正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反思自己,才会找到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我们同成长——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篇12

随着合作学习模式的深入, 又赶上学校今年的教学中心任务是抓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同时业余时间又读了很多关于合作学习方面的文章, 再一次让我反思小组合作学习, 与去年相比, 我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合作学习有以下四个特征: (1) 有明确的小组讨论, 或需解决的语言任务; (2) 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 (3) 小组内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气氛; (4) 小组内人人参与, 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针对这四个特征, 我感觉到我还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刚开始时, 学生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 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基础好的学生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 基础差的学生受到了排挤, 在课堂上就显得消沉, 渐渐失去了发言的勇气, 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某的发布会。“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是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灌输着一句话“不放弃一个学生, 师生共同成长”, 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时, 要求小组长高度负责, 人人有任务, 人人接受检查, 检查中发现本节课所学知识没掌握好, 小组长或组里学会的学生手把手帮助。例如, 在学多位数、分数、百分数、时间的读法时, 小组讨论读的方法后, 老师总结强调, 最后小组里检测, 要求组长或小组成员间相互任意出题, 有学生不会的及时帮助, 老师在小组检测完之后, 再抽查, 特别是针对英语这一学科弱的学生来抽查, 暴露出问题, 在小组中继续对其帮助, 直到学会为止。又例如, 在学对话或单词时, 小组中把组员又细化到一帮一, 一帮二的形式, 校正发音, 纠正错音。

前两天读了常作印老师在《教育时报》发表的文章《课改背景下“讲与不讲”的辩证思考》, 让我又一次认识到了合作学习中老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很重要的。老师对于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 分别承担什么任务, 如何组织, 如何汇报, 如何补充等都应该给予指导, 使学生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同时通过评价, 有效地促进合作向正常轨道发展。常作印老师说:“在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虽反对‘以知识为中心’, 反对没有交流, 没有互动的‘满堂灌’, 但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讲’。”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 当学生质疑时, 当遇到学生答错和不会的问题时, 在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不出来, 指点也不开窍时, 经过讨论, 学生仍不得要领时, 为了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深入的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某一思维障碍, 对那些能开启学生心智, 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难点都要进行讲解。可见, 新课改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 而是对教师的“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讲在重点的关键处, 讲在知识的概括处, 讲在思维的提升处。所以, 不是要求教师讲得“少”, 而是要讲得“精”。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不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 以显示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 我们要深入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 对新词的处理,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这个学习活动中,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 有的学生负责查字典, 有的学生负责解释词义, 有的负责记录。每个成员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参与了本组的小组合作学习, 还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每次朗读和背诵竞赛活动都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小组学习单词、对话时, 小组中一定要确定一个听众, 便于改正读得不好或读错的地方。每个小组中必有基础差的学生, 这时就是他们模仿的好机会。

上一篇:母猪瘫痪的防治体会下一篇:阿德福韦酯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