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建设

2024-10-19

外贸企业建设(共12篇)

外贸企业建设 篇1

一、中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中国外贸总体态势发展良好,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 072.7亿美元, 同比下降13.9%。其中, 出口12 016.7亿美元, 下降16%;进口10 056亿美元, 下降11.2%。全年贸易顺差1 960.7亿美元, 减少34.2%。其中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中小企业实现, 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多户中国企业中, 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应该说中小外贸企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进出口增长的主力军。随着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及国别的日益多样化, 进出口企业遭遇的风险和损失也日渐增多。因此, 中国进出口贸易管理部门及进出口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进出口各个环节中的潜在风险。才能保证中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内企业受到了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随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经营权的放开, 许多中小外贸企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进出口风险管理的方法。国际商品市场瞬息万变, 出口商很难把握其变动方向、了解其信息, 更难及时准确无误的采取应对措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市场, 如何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做好风险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中国企业既要认清客观存在的国际贸易风险, 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规避风险, 以取得国际贸易中的胜利。在新的贸易形势下对外贸易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进出口企业遭遇风险和损失的案例也不断增加, 如何识别和防控风险, 促进中国进出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是外贸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尤为重要的内容

“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 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导致的各种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管理方法” (C.A.Williams, R.M.Heins, 1964) 。这个定义包含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 (1) 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效果。 (2) 企业风险管理是由风险识别、衡量和控制几个环节组成。 (3) 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是控制。建立出口贸易风险评估是建立在市场拓展和风险防范之间的一座桥梁, 如果运用得当能极大地促进业务发展和利润实现。尽管部分企业在加强出口贸易风险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但就总体而言, 中国外贸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 风险意识淡薄、出口贸易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结合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特点以及发生国际贸易纠纷的实际情况, 笔者将中国中小企业进出口业务中的主要风险归结为以下几种:

1. 进出口合同风险。

合同是进出口贸易的基础。如果合同条款中对买卖双方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 或者遗漏了保险、索赔、仲裁等条款, 就可能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 扯皮现象。而且处理纠纷也无据可依, 给进出口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

2. 船务与货运代理风险。

目前中国进出口贸易绝大部分是依靠海洋运输进行的。海运风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输风险;另一方面是信用风险, 即承运人在海运过程中有意进行欺诈而产生的风险。包括提单欺诈、租船合同欺诈、海运保险欺诈等。

3. 市场变动风险。

市场变动风险主要是指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风险。交易价格在合同中确定而市场价格却随时波动, 若出口商品市场价格大跌, 一方面可能是进口方百般挑剔不履行付款义务给出口方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如果进口方如约付款, 就必须承担货值价差的损失。中国诸多学者对进出口贸易的风险与防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长远看企业本身为防范风险, 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拓展渠道增加信息来源;对于政府而言, 则应加强国际合作、尽早建立中国自己的国家性风险控制体系。从根本上降低进出口贸易过程中产生的各 (下转169页) (上接147页) 种风险, 保证对外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1. 建立风险成本管理机制。

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 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目前, 大多数外贸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 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实际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 任何一笔交易都有风险成本, 在出口成本核算时, 必须把风险成本考虑在内。在西方企业里, 都设有与财务相结合的专门风险经理,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和充分利用外部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全面防范出口风险。因此中国中小外贸企业上至领导层和管理层, 下到普通员工, 都要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 在大力转变经营方式、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方式的同时, 树立出口的风险成本意识, 将出口风险成本纳入财务核算的范畴, 建立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 从而真正将出口风险防范纳入外贸企业常规经营管理之中。

2. 建立完善预警系统。

中小企业的出口工作涉及面广, 而且往往会因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屡招刁难。如果企业没有完整的业务管理办法, 一旦出现官司, 会造成有理打不赢的局面。同时, 由于每年企业的客源在扩大, 为了企业在贸易中有的放矢, 必然要对每一个客户建立业务档案, 包括资信度、贸易量等等, 逐年进行筛选, 降低业务风险。企业应严格要求公司员工认真对待在出口贸易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完善合同条款, 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仔细审查各种单证, 做到不出任何差错。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目的是避免风险、减少风险, 因此, 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即通过对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 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 并提醒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密切注意与本企业相关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发展趋势, 从对因素变化的动态中分析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 进行风险预警。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3. 控制经营风险。

控制经营风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控制供应风险。企业能够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是拥有充足的资源供给, 企业的供应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价格风险、合同欺诈风险、货物质量风险、存货风险。 (2) 控制生产风险。企业的生产风险, 是指存在于企业将各生产要素组合形成产品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生产组织风险、生产安全风险、生产质量风险等。 (3) 控制销售风险。企业的销售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市场开发、产品销售 (包括劳务提供) 、市场竞争等环节存在着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销售风险主要包括:市场开发风险、市场营销策略风险、赊销信用风险等。

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因素给企业外贸出口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地掌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尽管机遇背后可能隐藏风险, 但风险也往往孕育着希望和收获。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 企业要敢于认知和分析风险, 并采取积极、创新的风险管理措施, 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内。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中国进出口企业的数量急速增长, 进出口贸易额逐年攀升, 进出口商品种类, 以及贸易国别和地区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中小型外贸企业已逐渐成长为中国外贸行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现阶段多数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由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备, 导致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机制不灵活, 抗风险能力比较弱。近年来, 中国进出口企业遭遇风险和损失的案例也不断增加。只有通过自身的改革,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的建设, 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如何识别和防控风险, 促进中国进出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内控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C.A.Williams, R.M.Heins.风险管理和保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徐万莹.试论江苏省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和风险[J].中国外资, 2008, (10) .

[3]洪滢.出口贸易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 2007, (33) .

[4]唐晓云.美国单边贸易政策和中国贸易收益的风险[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6) .

外贸企业建设 篇2

原因很简单,犹如当你看到一块面包,奇丑无比很容易让人没胃口,企业网站首先第一眼很重要,页面的风格好坏直接给浏览者直观的印象,国外的网站一般整体风格比较简洁,色调简单突出主题,字体清晰,网站布局非常明了,不要用过多的flash技术,跟国内的网站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做外贸网站的企业最好是多参考一下世界五百强的企业网站,

二. 网站访问速度

外贸网站是给国外客户浏览的,一般国内的企业网站都是放在国内服务器上,国内的客户打开很快,但是国外就不一定快了。其外国内因为网络管理特殊的原因,经常造成很多别的国家无法访问,

所以前期的服务器主机选择很重要,建议放在美国或者出口带宽数据很大的香港。

三. 外贸网站的主题是产品和服务

做外贸的目的就是卖掉自己的产品,那么国外客户访问公司网站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看产品,对产品感兴趣了,才会继续看公司的其他背景资料。因此,整个网站的内容组织和首页排版,都需要从客户的角度,以产品吸引客户,重点放在产品上,不是以花俏的页面去留住客户,而是以产品留住客户。客户看好了产品后,就想法和公司联系,国外人喜欢用email或者在线留言或者电话,跟国内采用在线qq不一样。

四. 语言的应用

外贸企业破“局” 篇3

有业内人士分析,竞争力下降和刚性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是外贸增速趋缓主要原因,外贸企业破局关键在于如何整合资源,打造一站式外贸服务平台,在政府、大企业、中小微企业间建立起服务生态体系,由“分蛋糕”变成一同“做蛋糕”。

在山东,一站式外贸服务平台正在兴起,青岛“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和7月在济南落地的山东一达通公司、济南秦工国贸通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在山东仍属初期,粗略统计山东可提供各类外贸服务企业近万家,主要以质量检测、信息咨询等零散服务为主。

同一笔业务交给“平台”做,收益增加2%

山东万林包装是一家纸箱生产企业,虽说拥有银鹭、汇源、伊利等不少国内客户,但面对利润更高的国外市场,企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副总经理魏相龙告诉记者,很早之前就有做外贸的想法,但像“我们这种小企业没有外贸操作经验、没有出口资质,对整个操作流程一窍不通,根本不敢做”。

其实,万林包装面临的难题也是山东中小企业的普遍困境。在济南,外贸备案企业超过4000家,但有进出口资质的实际仅占四成。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缺乏专业外贸人才,即便找到专业进出口公司,但因业务量小、议价能力差,经营成本也相对较高。

在相关部门推动下,济南秦工国贸通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去年上线运行,成为全国首家获得海关高级认证管理资质的外贸综合性服务企业。万林包装把全部出口业务打包给了这个平台,其总经理张义表示,“如同雇用了一位金牌管家,我们只管做好生产,所有进出口问题全由他们解决,包括一些国际条例、贸易纠纷等,平台比我们专业,费用也比我们自己做节省20%。”

张义还告诉记者,因渠道问题,中小微企业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并享受政府政策支持,如某类产品国家调整退税率,同样一笔业务可多增加2%的收益。“平台总会及时告知,帮助我们将这些政策信息转化为实际收益。”

据了解,从接订单、起草合同到报关、退税、联系物流,秦工这种“全流程”外贸综合服务,吸引了上千家中小企业加入。在这个平台上,中小客户享受到的是海关给予高级认证企业的诸多贸易便利化措施。而且平台打破了中小微企业与政府间信息的无影墙,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外贸扶持政策落地,对于中小微外贸企业或个人起到良好的“成长孵化器”作用。

如今,秦工国贸通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已经从通关、物流延伸到保险、融资等领域。济南秦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诒东告诉记者,我们“有一项业务叫信用证抵押,由我们来与国外客户签订合同,然后替企业代收信用证,企业发货后我们会先行支付企业货款的70%,信用证也就充当了一个抵押物的作用”。

“互联网+外贸”:

青岛“破冰”样本

韩春梅是青岛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她的青岛亚涵服饰有限公司主营童装出口,前几年生意好时,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但两年前明显感觉到了外贸的“冷空气”。

“国内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而外贸出口成本逐年上涨,利润越来越少,现在青岛做外贸童装的企业也很多,海外订单没之前那么多了。”韩春梅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报关、商品检验、租船订舱、外汇报销、出口退税等,环节繁杂且太专业,自己公司单独配备专门报关人才成本费又凭空增加不少。而以往委托给其他外贸公司,却要等集装箱货仓满了才能一块发货,影响客户合作效率。“现在做外贸很难,资金周转也是个大难题。”

韩春梅遇到的问题,几乎是所有中小微外贸企业这两年的困顿现状。

《2015年外贸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今年进出口弱势开局,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尤其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更是如此。该报告分析称,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订单减少,是影响企业出口的最大因素。此外,企业自身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汇率波动加剧、资金紧张、贸易风险加大以及与周边国家竞争压力加大等因素,继续成为制约企业出口的突出问题。

山东中小微外贸企业较多,仅青岛就有12764家,占全省外贸企业总数的98.1%。如今整体外贸“逆势”,大家都在寻找破局解困之道。

“去年经朋友介绍,与外贸综合服务公司‘青岛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合作,将出口报关等手续全部委托给该平台,同时还得到该平台提供的国外订单,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打开了外销通道。”韩春梅告诉《齐鲁周刊》记者,与“平台”合作一年多,公司业务已增长到年出口额100多万美元。

山东新华锦国际商务集团总经理王辉道也称,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行政支持,更需要通过市场方式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大型外贸公司的专业服务和外贸供应链管理方式,可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当然,这是当前外贸企业突围的一种新探索。

据了解,青岛市被作为“互联网+外贸”试点城市,一直积极推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2012年2月,由新华锦国际商务集团与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国税局、中国进出口银行山东分行和中信保山东分公司共同打造的“青岛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正式运行。该平台可依托综合网站和线下国际贸易,提供包括融资、物流、退税、清关、信息咨询、客户介绍、产品展示和海外追账在内的涵盖国际贸易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增值服务,并在政府、大企业、中小微企业之间建立起服务生态体系。

另外,平台还利用新华锦集团“外汇集中管理试点单位”优势,提供结汇汇率上浮100个点的优惠,即企业出口1美元可获得1分钱补贴。

两年来,该平台已与4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出口5.9亿美元。在平台帮助下,300多家小微外贸企业由原来年出口额不到10万美元,发展到目前的过百万美元。据王辉道介绍,该平台下一步将根据中小微企业个性化需求探索新业务模式。“如探讨和香港贸发局合作,增强海外买家查询能力;推进与知名电商网站合作,在跨境电商方面尽快实现突破。还将与市财政及市商务局共同成立融资担保基金,可为700家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资金周转。”

被改变的外贸经营格局

去年,山东提出用三年时间,培育和引进3—5家资源整合能力强、服务企业多、年进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全流程型外贸综合服务龙头企业。

据悉,山东省已确定在十七市分别建成一个市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数量庞大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外贸便利。目前,青岛市的“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和7月份在济南落地的山东一达通公司、济南秦工国贸通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已初具规模。但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在外贸行业属发展初期,其模式仍在探索期。

粗略统计,全国规模以上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目前不超过10家,但大多集中在沿海开放城市,山东可提供各类外贸服务的企业近万家,主要以质量检测、信息咨询等零散服务为主。

“过去,人们不懂什么叫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认为只有传统外贸自营企业和外贸代理公司,实际上我们与这些传统外贸经营模式有很大不同。”山东新华锦国际商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道告诉记者,“外贸综合服务是一种以整合通关、收汇、退税、物流以及融资、保险等国际贸易供应链各环节服务为基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外贸综合服务新型业态。”

据了解,通过打包服务、细化分工,“外贸服务平台”不仅破解了企业经营困境,也改变着外贸经营格局。“传统外贸模式下企业资源重复配置,上下游之间为竞争关系。新型模式下,围绕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资源重新整合后集成到服务平台,相关资源方之间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是多赢、竞合关系。”

对于这样的经营的模式,王辉道称其为由“分蛋糕”变成一同“做蛋糕”。他说作为我国外贸业务模式的一种创新,“国六条”去年首次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正名。

外贸企业建设 篇4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是我国秉承和平发展的治国理念开展的经济圈战略建设, 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河北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战场, 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 在国家鼓励发展周边对外贸易关系的背景下, 河北省中小企业应该抓住当前机遇, 借力“一带一路”平台,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但是, 由于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河北省中小企业在发展外贸经济方面面临同样问题, 给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搭建互利共赢, 提升河北省中小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外贸培训平台急需启动。

2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搭建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的必要性

2.1 搭建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有助于提升国际合作依存度

提升中小企业与国际的合作依存度需要要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入手。就河北省的中小企业来看, 他们对发展对外贸易的诉求相当强烈, 既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倾斜, 又能够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远角度来看, 拥有相对稳定的对外贸易交易活动, 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促使中小企业不断寻求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新路径。

人力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对于发展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而言, 拥有专业的外贸经济管理人才是提升企业与国际合作依存度的关键, 许多中小企业在外贸经济活动中存在“断裂”的现象, 影响了二次合作的开展。有的中小企业委托中介机构开展对外贸易活动, 造成利润空间压缩。通过调查发现, 许多中小企业在员工结构上存在断层, 老员工技术数量但思想观念陈旧, 不具备较高的新理念掌握能力。新员工容易接受新的发展理念, 但专业水平与技术水平低下, 无法深度掌握行业发展状况, 在对外贸易发展上更是无从下手。因此, 一个完备的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 就能将中小企业进行智能整合, 促进国际合作依存度的有效提升, 增加对外贸易交易总量。

2.2 搭建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有助于提升河北省外贸交易水平

数据显示, 河北省拥有中小企业2 000多家, 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的中小企业占总数的43.2%, 涵盖了自行车零件、轮胎、纺织、特色农产品等多个行业。但是从河北省外贸交易数据浮动来看, 近年来, 参与外贸交易的中小企业数量增幅较大, 但实际形成交易额度提升并不快。由此可见, 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交易整体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中小企业外贸交易水平有待提升。搭建一个完成的外贸培训平台是提升河北省外贸交易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也是促进河北省中小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

另外, 河北省现有外贸培训中心存在散、小、乱的问题, 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完善、正规、有效的外贸交易指导, 大大影响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积极性, 造成河北省外贸交易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 搭建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有助于优化外贸环境

筑巢才能引凤, 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才能促使更多的境外企业参与到经济交易活动中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影响下, 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及地区都对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充满期待, 同时也对对外贸易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望以更加顺畅、规范的合作方式进行贸易活动。因此, 搭建系统流程顺畅的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境外企业与河北省中小企业开展经济合作与交流, 为促进外贸经济发展提供优越的软环境和技术人才支撑,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国家参与到我国中小企业外贸合作中来, 促使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水平的整体提升。

4 搭建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的途径探索

4.1 整合现有资源, 优化培训流程

通过调查不难看出, 河北省的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培训中心有一定的存量, 并具有较高的社会需求, 但是对外贸易培训中心大多存在于培训学校、高等职业院校以及外贸中介机构当中, 不仅力量分散, 专业程度上也有所欠缺。因此, 想要搭建具有现实意义的对外贸易培训平台首选需要将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把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中心进行系统化梳理, 实现平台搭建的基础性建设。其次, 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优化, 使整个培训平台实现系统化管理。参加培训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够根据个人需求获得相应外贸活动信息, 在了解本行业外贸活动流程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的掌握到实际技能。最后, 培训平台的搭建要建立在长期合作共赢和课外指导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够促进平台功能完善, 培训成果显著。

4.2 组织有效培训, 注重实践操作

中小企外贸培训平台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培训中心的设立, 也并非几堂课程就能够达成既定目标。还需要拥有专业的平台组建者和管理者, 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进行系统分析, 开展有针对性的外贸培训指导。

比如, 对于自行车行业而言, 河北省拥有北方最大的自行车整车及零配件交易市场, 经营历史悠久, 数量庞大, 拥有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是“又老又小”。面对这一现状就需要通过培训平台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解析式梳理, 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不同职位的中小企业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外贸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培训有效进行。另外, 培训平台除了注重对中小企业进行理念树立、信息疏导外, 还需要注重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从最初的信息有效发布、客户沟通交流到中后期的订单形成以及关税手续等, 都需要进行着重培训。

在组织有效培训时, 还需要依据企业员工原有水平进行层次划分, 针对老员工要促进其对全球化营销理念的刷新, 深入了解和学习外贸知识和国家大政方针, 促进其在技术操作上的有效提升。针对新员工则要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入职培训制度, 使新员工在入职之初就能掌握相应的对外贸易技巧, 培养数量的专业技能和协同合作的工作态度。

4.3 开展校企合作, 启动平台建设

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平台建设不是一个人能够实现的, 也不是一段时间就能运行成熟的, 需要来自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才能促进平台的启动与建设。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是提升中小企业外贸水平的有效捷径。从调查看出, 河北省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设有国际金融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 但开设课程理论性较强, 再加上客观条件限制, 缺乏实践训练机会。因此, 课程开设上具有一定局限性, 应有的社会带动效力无法正常发挥。因此, 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 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有效实训机会是促进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 也是启动平台建设, 促进有效运行的有力抓手。

在开展校企合作中要加强培训平台与学校的多方互动, 加大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比重。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本土化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式, 注重对实践性强的教师引进。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学条件, 提升学校专业性的辐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培训平台的高效运行。

5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 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的建设处在初期阶段,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培训平台的建设模式, 运行流程上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但值得注意的是, 培训平台的建设要与本土化企业相结合, 并进行个性化强、具有针对性的模式实验, 同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 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建设要以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 使中小企业的生产力和经营能力形成一股合力, 在国际市场上逐渐站稳脚跟, 实现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的整体提升。

摘要:自“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规划提出以来, 就受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东亚、中亚以及欧洲等国家的广泛认同, 对我国发展多边经济贸易、树立国际和平发展大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 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外贸经济活动频繁, 继续提升中小企业的外贸经营水平。本文就河北省中小企业外贸发展现状为基础, 积极探索外贸培训平台建设路径, 以期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外贸培训,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俊, 王桢.江苏中小外贸企业对外贸易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24) .

[2]周伟, 刘俊, 姚陈敏.十堰市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29) .

[3]张劲青.山东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初探[J].价格月刊, 2013 (5) .

[4]周广.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9) .

[5]蔡丽博.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2 (32) .

[6]周琼.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思路及路径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9) .

[7]韦影敏.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其方式转变对策[J].企业导报, 2012 (15) .

《外贸企业申报须知》 篇5

各外贸企业:

根据区局《关于重申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为了确实贯彻出口退税政策,规范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秩序,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1995]9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5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的有关规定,特对规范外贸企业日常退(免)税管理有关事项强调如下:

财税[1995]92号文第八条,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账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税额,如购进的货物当时不能确定是用于出口或内销的,一律记入出口库存账, 内销时必须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征税机关可凭该批货物的专用发票或退税机关出具的证明办理抵扣。国税发[2004]64号第一条,凡外贸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应在购进货物后按规定及时要求供货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购进货物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退税部门应要求外贸企业自开票之日起30日内办理认证手续。《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第二条,出口商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核算后,凭有关凭证报送所在地国家税务局批准退还或免征其增值税、消费税。

根据上述规定,外贸企业在报关出口前应先取得出口货物的所有权,凭增值税专用发票记入“库存商品——外销商品”及相应的外销进项税额科目(且不得用于内销销项税额的抵扣),之后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做销售核算的,方可凭有关凭证报国税局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消费税。

凡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货物,退税部门不予受理出口退(免)税的申请,凡属于代理出口的,应按国税发[2006]102号文第四条的有关规定办理《代理出口货物证明》。既不符合自营或委托出口货物的规定,又未按规定申请开具《代理出口货物证明》的,征税部门应视同内销进行征税处理。

签收回执:

企业名称(盖章):

签收人:

签收时间:

法人或负责人签字:

外贸企业盈亏平衡分析 篇6

在经济危机下,很多外贸企业都热衷于缩减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电子商务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逐渐被外贸企业青睐。

北钢集团进出口公司主营特殊钢材、废钢的进出口业务,公司连续多年进出口总额过亿美元,年平均外贸订单上百笔,2008年进出口总额更是达到18亿美金,业务总量近200笔。2009年公司拟采用招标的方式建立自身的电子商务系统,以降低外贸成本,但将电子商务应用到企业国际贸易活动中也是一种投资,因此对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企业需要对其进行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1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的成本分析

通过招标,北钢集团进出口公司进行电子商务建设的相关费用如下:

表1中的电子商务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下面是对这两类成本进行的具体分析。

(1)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国际贸易的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包括电子商务的接入成本、购置、维护硬件和软件的成本、系统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的保护成本,对企业来说,这些成本金额较大、短期难回本、波动较小,但也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所必不可少的,表1中的硬件费用、软件费用、维护费用、安全费用、人员培训费用为固定成本(FC),共计28.5万元。

(2)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国际贸易的变动成本。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变动成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信息发布成本、信息收集成本、电子化服务成本。对外贸企业来说,这些成本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数量较小,一般随着电子商务在企业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程度而发生变化,表1中的信息发布费用、信息收集费用、电子化服务成本为电子商务模式下国际贸易的总变动成本(TVC),共计20.3万元。

2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国际贸易的效益增值分析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通过加速信息流来加速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优化整个市场资源的调节和配置,改善商业流通效率,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企业的国际贸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北钢集团进出口公司没有实施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经验,故很难直接获得实施电子商务前后的费用数据,只能从同类的实施了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公司处了解,以做参考。如表2所示,数据是本溪某特钢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一年的总数据,该公司去年利用电子商务一共做了30笔业务,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实施了电子商务后,可以为公司节约可观的费用,约21.7万元,这还不算实施电子商务为公司带来的潜在收益。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电子商务可以为该公司每笔国际贸易节约大约45.0/30=1.50万元,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电子商务带来的单笔业务收益P=0.72万元。

3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国际贸易的盈亏平衡分析

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方式来开展国际贸易的目的在于实现贸易风险的最小化和企业收益的最大化。通过上面对电子商务在企业国际贸易应用中的成本、收益增加值进行分别分析后,我们可以利用下图进行成本,效益综合分析。确定电子商务应用的盈亏平衡点。帮助企业管理者清楚的了解电子商务在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时的实施效果,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图1中,TR表示总收益增加曲线,TC为总成增加本线。FC为固定成本线,

P表示收益,即单位收益。Q代表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时电子商务的业务量。E点是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的盈亏平衡点,其相应的Q1点为零利润的电子商务容量点,这是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计划、管理和检查电子商务应用效果的基本指标。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假定不变的情况下,当企业中的电子商务量达到Q1时,企业继续采用电子商务方式开展国际贸易就会盈利:反之,当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量低于Q1时,便不适合采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否则企业就会入不敷出,出现亏损。在Q1点上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满足TC=FC+VC=PxQ1=TR,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Q1的值了。

根据盈亏平衡理论以及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北钢集团进出口公司单笔国际业务电子商务的变动成本约为:VC=20.3/30=0.68万元。

由盈亏平衡点的公式:

Q1=FC/(P-VC)

=28.5/(1.50-0.68)

≈35.0笔。

从计算结果我们知道,北钢集团进出口公司要大约35笔贸易能够收回电子商务的固定成本,这对于年平均订单大到上百笔的北钢集团进出库公司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此,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讲,该公司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是可行的。

外贸企业建设 篇7

一、相关理论解释

1、专业市场

对于专业市场国内很多学者都有所研究。大多数人认同郑勇军 (2002) 的看法, 认为专业市场是一种以现货批发为主, 集中交易某一类商品或者若干类互补性或替代性商品的场所, 是一种大规模集中交易的坐商式的市场制度安排。专业市场是传统集贸市场专业化选择的结果。其专业性体现在交易产品的专门性、交易双方的开放性、市场交易由零售逐渐转变为批发为主上。随着嘉兴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 专业市场也随之产生, 现在的专业市场可以视为产业集群, 伴随信息化的发展, 专业市场兼具有形性和无形性。陆立军等 (2008) 利用外部性理论论证了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主要表现在前者对后者的带动与提升, 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支撑作用两个方面。

(注:资料:根据实地调查整理而成。)

2、专业市场对外贸产业的促进作用

(1) 为外贸代理企业寻找国内供应商提供平台式服务。外贸代理出口企业面临的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寻找好的供应商, 而专业市场正好为外贸企业寻找国内的供应商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因此, 专业市场的功能应实现从物业管理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变。

(2) 为生产型外贸企业提供产业链式服务。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专业市场发展的主体成为拉动内销市场的重要力量, 而90%以上的特色产业都是从事出口业务。专业市场通过举办“商品展销、品牌展示、代理加盟、产销对接、行业论坛、职业培训”等活动, 为生产型外贸企业提供了产业链式服务。

(3) 专业市场与外贸产业的有效互动, 能引导外贸产业和产品积极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 开展上下游产业链对接活动, 能极大地缩减采购成本, 加快新产品走向市场。“研、产、销”一体化专业市场大平台的建设, 将进一步推进外贸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

(4) 为专业会展提供载体, 以会促贸, 以展促贸, 带动外贸产业的发展。专业市场通过举办各种节 (服装节) 、会 (交易会) 活动, 以会促贸, 以展促贸。如江苏常熟、浙江濮院、海宁皮革城、绍兴中国纺织城、广东开平、湖南株洲等以专业市场为载体主办的服装节都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扩大了专业市场的影响力, 使渠道更加顺畅, 对外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嘉兴专业市场的现状

嘉兴的专业市场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 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 也呈现出不少问题。多数传统专业市场在数量、规模、辐射范围等方面的优势较小, 层次较低, 市场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同质恶性竞争较为激烈, 专业市场也呈现不同的层次。嘉兴部分专业市场经过不断的转型发展, 呈现出多个专业市场, 年成交额突破百亿元, 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说明:嘉兴的专业市场在推动嘉兴经济的发展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新形势下嘉兴专业市场面临的发展瓶颈和困难也比较多, 如省外同类市场迅猛发展的挑战, 跨国企业营造品牌、营销网络的挑战, 国际化大型连锁超市迅速发展的挑战。而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电子商务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专业市场的信息集聚和价格发现功能。传统专业市场只有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进行产业升级, 主动打造有形+无形的专业市场, 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下面以中国茧丝绸专业市场、海宁皮革城为例, 进行分析及总结。

1、中国茧丝绸专业市场

中国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是1992年由中国经贸部和纺织工业部批准、由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江苏、浙江、四川省丝绸进出口公司、嘉兴市丝绸总公司共同出资在中国丝绸主要集散地──浙江省嘉兴市组建的全国性茧丝绸专业交易市场。该市场拥有多达5万平方米左右的面积, 拥有市场经营者约400户, 代理客户上千家, 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特色产业作为主体参与市场的活动, 其中90%的产品以直接或间接形式出口。嘉兴茧丝绸市场自开始营运以来, 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已成为中国茧丝绸的价格、信息中心。国内外丝绸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直接或间接受到该专业市场的价格、信息影响, “嘉兴指数”已成为全球茧丝绸行情的风向标, 体现了嘉兴茧丝绸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行业地位。

中国嘉兴茧丝绸市场在运行之初就同步开展网上交易与传统交易两种交易模式。目前, 嘉兴茧丝绸市场的网上交易平台日趋完善、成熟。

(1) 明确了市场的主体地位, 成立“金蚕网” (http://www.esilk.net) 行业专业网站。嘉兴茧丝绸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成立了全国行业首家电子商务专业网站。该网站成为行业内重要的信息平台, 主要提供新闻信息、BBS论坛、贸易机会、调查投票、动态行情查询、会员咨询等相关信息服务。

(2) 利用“金蚕工程”完善了网络在线交易。“金蚕工程”是由国家茧丝绸风险发展基金资助的计算机国内交易网络体系, 是全国首个网上网下打通的交易市场。国内入市企业可以利用市场提供的客户端软件, 通过互联网进入市场主控中心的交易体系, 实现网上交易。网上交易实行会员制, 交易规定只有会员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产销对接, 而且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做国际贸易。

(3) 建立了结算系统, 提供融资服务。为方便合同订购交易服务, 嘉兴茧丝绸市场设置了交易部、交割部、结算中心、仲裁部等部门。市场会员交易的结算由市场委托第三方———嘉兴市大宗商品交易结算有限公司进行操作, 同时由银行监督结算资金。此外, 市场还提供融资支持。专业市场通过与嘉兴市多家商业银行的合作, 在三方认可仓库中开展产品的质押贷款业务, 企业可以用存货向银行质押, 经过市场出面担保, 协助企业取得贷款, 大大简化了贷款手续。

(4) 建立了现代物流系统———第三方仓储体系。嘉兴茧丝绸市场在嘉兴及周边地区设立了第三方仓储体系。市场网上成交的干茧、生丝等货物可以通过网上交易、网上结算、仓储网络的管理体系, 迅速、合理地运输到最近的仓库或运送到就近的生产经营企业, 大大降低了运输费用。

2、中国海宁皮革城

(1) 海宁皮革的产业发展现状。海宁中国皮革城建成于1994年, 主要经营皮革服装、裘皮服装、皮具箱包等皮革商品。经过十多年来的培育与发展, 海宁中国皮革城已成为中国皮革业的龙头市场, 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皮具箱包市场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裘皮市场。海宁皮衣生产约占全国总量的1/3, 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皮革服装、皮革制品的集散中心, 被誉为“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皮革城凭借其特色产业集群, 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龙头, 以皮革服装、制革、沙发套和成品沙发、箱包皮具、皮革辅料、皮革化工、五金配件等企业为主体的完整产业链, 皮革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较好。

(2) 后危机时代海宁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2008年的金融危机, 使得国际皮革产业市场萎缩明显。海宁皮革产业在金融危机时期, 出现市场萎缩、利润下滑乃至亏损的现象, 其产品的出口都有不同比例的下降。海宁皮革产业面临非常不利的局面, 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经过三十年来粗放式增长, 海宁皮革产业中的各种矛盾凸显。而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提前释放了海宁皮革产业存在的各种矛盾。在这种背景下, 具有高度外贸依存度的海宁皮革产业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困境, 特色块状经济急需由生产加工为主转向以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品为主。

海宁皮革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方向可以借鉴“微笑曲线”来描绘:海宁皮革产业应由曲线低端的生产加工环节沿着曲线向上移动, 上升到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营销、品牌环节。目前皮革产业的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等环节基本上被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所控制, 而海宁的皮革产业仍被锁定在进入壁垒低、利润低、竞争激烈的生产环节。随着海宁皮革产业的不断成熟, 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皮革产业应从以粗放型的生产加工为主向研发、生产和设计齐头并进, 使海宁的皮革产业不断地往两头攀升。

(3) 总结。一是提升产品附加值是产业转型升级之道。近年来, 海宁中国皮革城在“我看世界、风尚看我”理念的引领下, 在国内率先提出了“时尚附加值”的概念, 积极倡导企业提升设计、品牌、营销等软实力, 使海宁皮革产业的沿着微笑曲线的低端向微笑曲线高端转移。

二是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设施。随着箱包产业的发展, 海宁市委、市政府看到了完善产业配套的重要性。他们以海宁中国皮革城为平台, 近年来每年通过组织皮革原料、辅料采购节, 中国皮革时尚周, 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一系列的产业促进举措, 为箱包业的创新和提升营造了良好平台。

三是规范经营, 以质取胜, 以诚待人。海宁中国皮革城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加强执法, 坚决打击假冒伪劣等各种非法经营行为, 通过一系列的整治和提升举措, 有效地提升了海宁中国皮革城箱包、皮具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嘉兴专业市场、特色产业、外贸出口基地互动发展带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

嘉兴块状经济的发展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拥有皮革、服装、化纤、丝织、光机电等数量庞大的特色产业群。而专业市场是伴随着块状经济一起发展起来的, 并且越来越成为外贸企业的出口平台和采购、内销平台。因此, 专业市场、特色产业、外贸企业的互动发展将有利于推动专业市场和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调查情况来看, 嘉兴的专业市场、部分特色产业群、外贸产业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对应关系。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嘉兴特色产业明显的区域, 同时伴随着相应专业市场的发展, 并且培育出具有相当规模的出口基地。一个成功的专业市场, 必然需要有相应的特色产业作为支撑。而一个成功的特色产业集群, 也同样需要一个成熟而完备的专业市场和完善的经营环境。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 是专业市场和外贸企业获得双赢的不二法则。嘉兴的中小外贸企业通过专业市场, 加强外商与供应商的联系, 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交易成本, 同时还可以通过相互竞争、学习, 实现产品的创新和生产流程的创新, 使嘉兴的中小外贸企业实现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中低端提升。嘉兴的龙头企业可以利用专业市场打造企业的自有品牌, 力争创建区域品牌,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积极赋予产品其文化价值, 同时积极开发新产品,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提高外贸产业的市场准入标准, 强化专业分工, 对低附加值生产环节实施外包或采用部分产业转移的形式, 积极拓展国外的销售渠道, 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 占领国外市场的营销环节。此外, 应加强外贸产业配套产业协同发展, 从而实现价值链完成功能升级及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从对嘉兴几个成功的专业市场的实地调查来看, 专业市场、特色产业群、外贸产业 (出口基地) 之间存在相互的共生模式, 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体如图1所示。

四、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专业市场平台建设的建议

1、创造有序的专业市场竞争环境

政府应制定提高专业化市场的进入标准制度, 并出台相关法规使其强制执行, 这样既可以规范专业市场平台中厂商的竞争行为, 又能规避国际大采购商对高附加值环节的控制, 最终使大部分外贸企业能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 实现价值链的升级。这样一方面可以淘汰一些低效率、落后的企业, 另一方面可以迫使中小企业进行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 提高外贸产业整体产品质量。

2、政府、行业协会合理规划联手提高专业市场产业集群的效率

目前, 嘉兴很多的专业市场都各自为政, 对整体的营销形象重视不足, 与当地的产业集群的互动欠缺。嘉兴市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 合理规划各类专业市场的建设, 连同行业协会统一管理专业市场, 积极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提升竞争力, 有效降低商户成本。做好嘉兴整体物流系统的建设, 提高现代物流水平, 降低采购成本, 有效整合市场资源, 提升商业增值效益和品牌形象。

3、注重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 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培育龙头企业

通过建设公共创新平台, 把先进的技术在产业范围内进行共享和学习。对于一些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 政府应该积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并且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加大对技术创新企业的投入和奖励力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争创优势品牌的信心, 还可以将企业创造品牌的风险降到最低, 使专业化市场上低价竞争被有效限制, 使专业市场的竞争类型从完全竞争过渡到垄断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外贸企业的“领头羊”, 并为其完善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提供相应的优惠条件, 从而帮助其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4、强化专业市场的网络信息建设, 坚持有形市场、无形市场两手抓

专业市场需不断完善网络信息系统, 使供应商通过网络拓宽营销渠道, 增加市场经营户订单和交易的可能性。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并完善专业市场网络B2B、B2C信息平台, 强化电子商务手段, 形成完整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强化与国内外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交流, 提高网上市场的运营与推广能力, 从而提高专业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获得更多的客户和交易机会, 并节省相关成本, 使得专业市场能够朝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摘要:嘉兴作为外向型经济较为活跃的城市, 其外贸产业是嘉兴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撑力量。但金融危机以来, 嘉兴市出口贸易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 虽然嘉兴外贸开始复苏, 但是国内外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嘉兴大部分外贸企业“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在全球价值链 (GVC) 中, 处于价值链的最底端, 嘉兴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课题组通过对嘉兴多个特色专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 针对专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试图从强化专业市场平台建设的角度为外贸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攀升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特色专业市场,产业转型升级,嘉兴外贸企业

参考文献

[1]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1) .

[2]张志勇、徐杰玲:全球化对我国手机产业价值链的影响[J].经济论坛, 2004 (20) .

[3]卓越、张珉:全球价值链中的收益分配与“悲惨增长”——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4]张杰、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价值链的构建与中国企业升级[J].经济管理, 2009 (2) .

[5]刘志彪、张少军:中国地区差异及其纠偏: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J].学术月刊, 2008 (5) .

外贸企业建设 篇8

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渐放宽了对外贸经营权的限制,导致靠外贸为主导业务的国有企业生存环境愈发困难。 特别是加入中国WTO后,以及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导致很多国有外贸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机会,或者借助战略转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对于国有外贸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提出“战略转型”这一议题。 学术界通过研究提出了国有外贸企业可借鉴参考的业务转型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专业服务型模式;2实业化模式;3跨国公司模式;4供应链整合模式。

国内学者对于国有外贸企业无论是环境的分析,还是最后提出的改善的建议, 都是从整个国有外贸行业的角度出发,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和分析,缺乏规范的理论指导和实例支撑。 因此,本文将把重点放在实例研究上,通过对北京市对外经贸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全资控股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懋隆”进行案例研究,从中总结出“懋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或教训, 再将其推广到北京市其他相同类型的国有外贸企业,从而为北京市国有外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2国有外贸行业的背景分析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14 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仅为2.3%,没有达到年初预期的增长7.5%的目标,这已是我国外贸增速连续第三年未达既定目标。 针对这一数据,官方称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低成本比较优势不断削弱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下滑, 预计2015 年外贸的总体增速将高于2014 年。 现在外需低迷,内需疲软的大环境下,我国外贸行业已经从原来的高速增长的阶段进入到中高速增长的区间。 而传统的国有外贸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可以称得上是“内忧外患”。

3案例选择及研究设计说明

3.1 案例选择说明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京市国有外贸企业,因此本文案例选择必须是在北京境内注册的从事外贸的企业。 而且在选择企业时,本文遵循两个原则:1具有代表性;2具有研究价值。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择———“懋隆”这一曾被选为“中国十大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品牌及其背后持有企业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懋隆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这不仅是因为懋隆作为少有的外贸老字号企业,历经百年却还能熠熠生辉,更因为懋隆在寻求持续发展时作出的努力。 无论其“外贸转内销”经营理念的转变,还是其创建文化创意园区的重大战略举措,或者是其对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这一系列举措都非常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3.2 研究设计思路

本文所采用的案例研究方法是时间序列分析法,即将整个懋隆百年的发展历史基于外界环境的特点分为四个时期,并由于时效性和应用性的问题,重点讨论后两个时期。 具体案例设计如下:研究问题,懋隆在不同时期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研究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单元,分析不同时期的发展背景和战略;总结与结论:总结经验并分析这些经验是否可以推广到其他企业。

4案例研究部分

4.1 懋隆简介

懋隆,始创于20 世纪初,是北京外贸知名老字号,中国十大最具历史文化价值品牌。 新中国成立后,懋隆归属国有外贸企业,成为国家领导人礼遇各国政要的“国礼”珍品馆。 同时也是中国珠宝、古玩、黄金等出口国外的金字招牌。 80 年代以前,懋隆贡献了北京85%的出口额。 2000 年,前身为北京市首饰进出口公司的北京市圣雅诗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接手懋隆品牌的经营,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帮助懋隆继续发挥其百年老字号的特殊魅力。 懋隆最近几年最令人称道的大手笔就是懋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和运营。 负责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是北京工艺艺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4.2 不同时期的战略背景及发展战略

4.2.1 20 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懋隆品牌的创立与推广

20 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时期,中国对贸易和海关的管辖就较为松懈,加之当时有很多外国商人慕名而来,对中国设计精巧的手工艺品情有独钟,因此许多以从事中国传统工艺品外贸为主营业务的商行就出现了,而懋隆无疑是这里面发展最好的。

创立之初的这个商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设计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号,而懋隆在这两方面所做的努力即使到了现在仍具有借鉴意义。 懋隆的经商宗旨也在这一阶段创立,并流传百年。 “价格可以谈,我保你买个真材实料”也正是这种重诚信,重质量的经营宗旨,让懋隆迅速打开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到了更多的外国商人。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懋隆主要战略就是创建一个让大家信任的品牌: 无论懋隆在创立之初那精准的品牌名称的选取,还是之后“懋盛依诚信,隆昌仰宾朋”的经营宗旨都让懋隆很好的实现了这一战略目标,它不仅在当时的业界引起“轰动”,也为后来这一品牌的百年流传奠定下了稳固的根基。

4.2.2 新中国成立后到21 世纪初,国家主导的传统外贸企业

新中国成立之后,懋隆归入北京外贸局,由北京市首饰进出口公司和其余个专业外贸公司共同经营。 这段时期,中国的经济刚开始起步,与其他各国的外交关系也组建解冻,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迫切需要一条既能传承中国文化,又能连接各国的“纽带”,而此时在外国的华人圈小有声誉的懋隆就扮演了这样一种重要角色。 1963 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精神,“懋隆”门市部停止对内销售,转为专供驻华使节、外宾购买中国传统高档工艺品的商店。 这一举措也标志着这一阶段,懋隆的主要战略是发展传统外贸业务,并承接外国友人来华的接待和礼遇。

综上所述,懋隆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战略就是在国家的领导下,完成出口创汇的艰巨任务,同时在国内新建工厂,研发自己的核心工艺。 在这一阶段前期,凭借着国有企业的优势,和懋隆的一直以来的良好口碑, 懋隆在外贸领域取得了傲人的业绩,但到后期,随着大环境的改变,和国际购买力的减弱,此时如何实行战略改革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懋隆经营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4.2.3 21 世纪初至今,外贸转内销,线上线下齐发力

2000 年,前身为北京市首饰进出口公司的北京市圣雅诗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接手懋隆品牌的经营,同时也标志着懋隆的战略转型之路正是开始。 懋隆的战略转型策略可以归结为两点,从战略目标来看,由从前的只做外贸变到现在的外贸,内销齐头并进;从渠道上讲,由原来的线下交易,到现在借力电商,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相比其他很多刚刚起步国内市场的外贸公司,懋隆的产品本身具有特色,更适合国内消费市场。

另一方面,互联网大潮强势来袭,文物艺术品领域也难以避免。 面对电子商务的势如破竹,懋隆也在积极布局互联网,目前其在天猫、京东、央广购物等网站,都已经成立品牌店。

综上所述,懋隆在新环境下,迅速调整自己的战略,实现了外贸转内销的战略转型,同时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背景下,借助电商,达到线上线下共通发展。 正是凭借其精准的战略定位和审时度势的战略举措, 懋隆一度挽回了20 世纪末期外贸行业利润低迷的局面。

4.2.4 2010 年至今,依靠品牌发展文化创意园

2010 年开始, 由于内销也逐渐疲软, 懋隆把战略目光转向现在大热的文化创意产业。 现在懋隆现在的主要战略:创办文化创意产业园,可谓另辟蹊径,确又定位精准,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懋隆文化创意产业园其前身是北京工艺懋隆艺术馆,凭借丰富的物质资源优势(地处CBD核心商业圈)以及文化资源优势(百年 “老字号”的品牌传承),将自己的功能定位于展示、创意研发和销售。

除了提供场地、物业这些基础设施,懋隆还利用自身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资源和经验,把外贸出口企业的“产品优势”、进口商品的“时尚优势”和首都的“购买力优势”相结合,搭建了一个具有辐射作用的内外销平台,帮助园内企业对接国内外客户,促进品牌崛起。

综上所述:懋隆在最新时期采取的主要战略就是在充分分析了当前外贸行业的背景下,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搭建了懋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样一个具有辐射和整合作用的内外销平台。 这一战略举措不仅顺应当前形势,响应北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号召,而且还会通过园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懋隆在国内的知名度,与懋隆外贸转内销的大战略方针相辅相成。

5结论

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从来就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一成不变的发展下去,对于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传统外贸企业更是如此。 但即使在外界诸多因素的干扰下,仍有很多企业像懋隆一样,历经百年,经久不衰。 它们靠的就是审时度势的头脑,根据外界环境,结合自身优势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其他同类型企业学习和借鉴。

5.1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依靠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体企业或者企业的管理者都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更迭,但只有品牌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好的品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有魅力。 就如同懋隆一样,在很多商务谈判的情况下,只要亮出这两个字,无需多言就足以打败对手。

5.2 始终坚持高品质的质量和服务

懋隆从创立之初,就确立了“懋盛依诚信,隆昌仰宾朋”的经营宗旨,并在以后的经营中始终恪守这一理念,这样才取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外国商人的高度认可。 虽然很多中小型的外贸企业一开始是靠“投机取巧”迅速占领市场,但时间一长,这些企业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的支撑,短时间内积聚的财富就会瞬间瓦解,并最终被市场淘汰。

5.3 外贸结合内销

现如今,国外的贸易壁垒现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很多国家陷入金融危机的泥潭, 导致国外市场的购买力在逐年减弱,与之相反的是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居民的人均购买力在逐年增强,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更偏向于追求高质量的产品,这种情形下,传统出口国外的高质量产品刚好能满足国内很多人的需求,因此,外贸结合内销的共同发展战略,也不失为外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5.4 线上整合线下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懋隆作为生产型的外贸企业,在国内市场已经开通了线上服务。 但未来,我认为懋隆应该在国外市场也开通线上服务,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互联网直接接触到产品或服务的购买终端,这样会极大得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和业务量。 其他外贸企业也应效仿,因为在新的技术( 潮流) 出现之前, 线上交易会因其方便快捷, 极大得冲击线下交易,这毫无疑问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趋势。

5.5 结合自身优势,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

外界环境会随着人类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一次技术革命, 一次政策调整都有可能让没有准备的企业毁于一旦,就像曾经的柯达或现在的诺基亚一样。 就连懋隆也曾经因为落后的发展战略而一度走向衰败,但所幸懋隆能即使意识到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缺陷,而对发展战略做出及时调整。 其整合线上线下,发展文化创意园就是其中非常不错的尝试。 其他外贸企业一样,无论自己的市场地位多么稳固,都不能松懈,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做好应对环境变化的准备。

摘要:近年来,受国内外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和风险明显上升,外贸环境持续恶化。再加上国有企业固有的弊端,体制、机制及奖惩激励措施等存在的问题,业务骨干人员流失严重,更是制约了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后劲。国有外贸企业能否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决策层及企业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课题。文章在对目前国有外贸企业所处背景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北京市一家外贸老字号企业——懋隆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从中总结出该企业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为其他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国有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懋隆

参考文献

[1]张景.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型研究——以中化集团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沈静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外贸生产型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索——以张家港市外贸型企业为研究样本[J].企业经济,2014(11).

[3]刘艳.借力电商外贸“老字号”懋隆谋转型[N].经济参考报,2014-12-12.

外贸企业建设 篇9

近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 扶持政策不断完善, 科技部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用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机构补助资金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项目。商务部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展会、境外考察等给予专项扶持。

在众多中小企业中, 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 是优化我国出口产品结构, 打造自主品牌的生力军, 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快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发展, 有利于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有利于推动更多具有相对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实现产业梯队转移, 代表着我国外贸主体优化调整的科学方向, 因此, 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发展, 应当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蓝海, 需要引起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一、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核心竞争力缺乏, 产品附加值较低

目前, 我国的生产型中小外贸企业多为加工贸易企业, 自营企业出口产品大多属于低端产品,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品牌较少, 附加值低、利润率低, 易受宏观调控和市场波动影响。2008年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优势系数为0.535 8, 约为美、日同类企业产品的33.6%和36.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科技型外贸企业的劣势。创新领军企业较少, 集群化程度不够高。从天津来看, 2010年,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92家, 仅占3.1%;其中3亿元以上191家, 仅占1.5%, 其中实力较强的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更少。

(二) 政策扶持力度较弱, 融资难度加大

国家财政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投入偏低。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服务的细分政策缺位, 措施不足, 针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力度亟待加强。同时, 近几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方向进行了调整, 实行“抓两头”, 即一头抓大企业和大项目, 另一头抓个人消费信贷。因此, 新增贷款主要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大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 金融机构“贷优不贷劣, 贷大不贷小”的市场行为仍十分明显, 同时, 贷款权限过分上收使得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核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错位;信贷标准统一化使信贷结构缺乏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考虑, 导致对中小企业业务创新不足。2010年以来, 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国家连续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2011年起, 中央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进入紧缩周期, 银行放贷头寸减少, 信贷阀门收紧, 将不可避免地加大外贸企业融资困难。

(三) 企业自身素质不高,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不足

中小外贸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技术含量低、资信情况不透明、诚信度低等情况, 企业运营过分依赖银行贷款, “两高”现象严重, 即生产资金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和负债率过高。同时, 中小企业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 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 对现代金融工具和融资方式缺乏了解, 严重影响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和流通行业企业多为租赁经营, 自身积累少, 抵押能力有限, 有能力的大企业不愿替其担保, 银行还款来源难以落实。部分中小企业为“两高一资”产业, 受到宏观调控政策限制。

二、加快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发展, 应当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整合各类科技资源,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由依靠贴牌生产、加工贸易、单打独斗向加快科技转型升级、培育自主品牌、实现集群发展转变, 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一) 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认定管理机制

在国家层面, 建议商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全国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统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等扶持政策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认定标准、原则条件、认定程序、支持内容和管理要求等。

各省市区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数据库, 健全完善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资格认定和评审机制, 对认定的企业, 根据其成长阶段, 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统计监测、跟踪评估制度。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也应主动加强与商务、科技等部门联系沟通, 及时反映企业发展情况和政策需求, 通过这些工作, 逐步建立起既统一认定原则、支持内容和标准, 又能与各地经济发展实际相协调的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认定管理机制。

(二) 支持中小外贸企业科技转型

一是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科技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 建议在中央外贸发展资金中单独设立对中小外贸企业科技转型的支持政策, 鼓励生产型出口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变, 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 对优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奖励与跟踪支持,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各地外贸促进政策也可结合当地实际, 明确对中小外贸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方向。各地有关部门应在知识产权运营、投融资咨询、法律咨询、产学研资源整合等方面为中小外贸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是制定中小外贸企业科技创新试点计划, 利用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通过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 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成长性的中小外贸企业。发挥各类科技产业园区、开发区载体功能, 改善园区标准厂房等设施建设, 形成与企业快速成长要求相匹配的软硬件条件, 促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三是用足用好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在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项目中增加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支持方向, 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建立自有科技研发中心,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等方式, 帮助企业引入创新要素。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外贸企业合作, 支持各地高等院校根据中小外贸企业需求, 向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及其研发机构开放实验室, 打造企业研究基地、样机试制基地、产品实验基地和技术服务基地。要通过联办、合办等方式在中小外贸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遴选适宜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科技成果实施转化, 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五是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宣传力度。可通过新闻媒体专题节目、举办全国性中小外贸企业科技发展论坛等方式, 培育中小外贸企业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

(三)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

一是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和外贸出口优势企业专项支持计划, 实施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成长工程。建立较完备的中小外贸企业信息库和“病历”, 对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实施分类指导, 有针对性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鼓励、引导中小外贸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依托大企业加快发展。对符合标准, 进入支持计划的企业, 给予更有力的担保支持和更便捷的贷款服务, 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 使优势企业以更短时间、更低成本获得所需资金。

二是积极搭建银企平台。建立与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 通过中小外贸企业银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金融服务洽谈会等形式, 促进信贷资金与企业和项目有效对接。

三是建立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部门协作机制。协调相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参加, 定期通报国家最新政策变化情况, 交流各方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有关经验及做法等, 通过打造沟通服务平台, 加强政策协调, 发挥各方合力。

四是建立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辅导体系。在中小外贸企业金融服务部门协作机制基础上, 成立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联合辅导中心, 对企业给予财务诊断及辅导, 提供融资咨询服务, 协助企业健全会计制度, 改善财务结构, 对企业融资需求出具建议报告, 促进企业顺利融资。该体系已在台湾运行多年, 对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构建独立的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对列入各种融资担保和资金扶持的企业进行信息监控, 更加注重对企业实际控制人的资信水平、支付记录、道德操守等指标的测算, 定期了解企业纳税情况、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个人银行信用记录、对外担保、法律诉讼、履约情况等信息, 强化对企业上下游状况、产品市场情况和真实的生产贸易等非财务指标的监控。

(四) 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自主品牌

建议大幅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对出口品牌的扶持比例, 加大对出口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 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国际认证等工作, 推进我国外贸在产品创新、产品升级、管理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品牌意识, 鼓励企业租品牌、买品牌、创品牌, 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扩大出口, 支持品牌代理出口, 提高品牌商品出口比重。

帮助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加强品牌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建立较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和提升与创新能力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

(五) 推进高新技术外贸企业集群发展

实施外贸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鼓励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 各地区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重点产业, 发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使产业链条向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延伸。利用外贸公共服务平台资金, 建设一批战略型新兴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增强面向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加快培育形成高新技术外贸企业集群。

(六) 提高政策服务水平

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方式日趋灵活, 特别是国家货币、金融政策“逆周期”调整的特征, 要求我们越是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 越要关心帮助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困难, 越要急企业所急。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 密切关注经济走势, 了解中央和地方最新政策动态, 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配套扶持政策, 特别是积极支持出口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要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产业环境、投资成本、政策创新等方面的调查测评, 开展开放型经济专项服务活动。建立跨部门的口岸服务联动机制, 进一步优化口岸服务环境;放大出口信保融资平台功能, 发挥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担保中心作用;强化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加大对企业“两反一保”案件应诉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走出去”风险防范体系。

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政策宣传力度, 扩大国家和地区扶持政策覆盖面和知晓面, 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的调研走访, 深入了解企业需求,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开展赴境外培训考察。成立全国或地方性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家协会, 搭建企业成长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 (2011-201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方案) .津政发〔2010〕34号.天津市人民政府.

[2]杨昌荣.提高外贸效益巩固向好势头[J].国际商务财会, 2011 (2) .

外贸企业建设 篇10

1 浙江民营外贸服装企业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现状

薪酬是指员工向企业提供劳务获得的各种酬劳, 是工资、奖金、提成以及其他形式酬劳的总和。福利主要分法定福利和非固定福利。法定福利的代表即“五险一金”;非固定福利包括话费补贴、产假等。

1.1 薪酬结构

A公司是浙江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民营外贸服装企业, 其生产的服装常年畅销国外, 尤其是欧美国家, 并深受合作伙伴好评。公司设备齐全, 品牌树立颇为成功。

A公司将薪酬划分为10个等级, 如表1所示。一线员工的薪酬水平处于八、九、十级, 是企业内部薪酬最低的群体;员工和管理级又分ABC三级员工, 可见同职业中不平等的薪酬分配。那么A、B、C三个级别的薪酬到底有多大差距呢?其薪酬结构又是否合理呢?本文将着重对一线员工A、B、C三种级别的缝纫工人的薪酬进行分析。

1.1.1 底薪制定区间不合理

据调查, 公司主要是依据学历来制定缝纫工的底薪。但服装缝纫这一职业最重要的是工作经验, 它决定了做工质量和做工速度。另外, 职教学历并有工作经验的缝纫工的底薪比刚毕业的缝纫专业的本科生员工还要低。现在外贸服装市场竞争相对激烈, 做工质量和速度在竞争中起了关键作用。一般来说, 从业经验越丰富的缝纫工, 其做工质量比刚入职员工要高, 做工速度更快, 但底薪却比他们要低。因此, 根据学历制定底薪的体制是不合理的。

1.1.2 浮动工资计薪原则僵化

公司对缝纫师加工量的奖励没有区分, 即多加工服装的每件做工价格是一样的。根据调查, 因为加工不同服装的难度不一, 高级缝纫工每天的个人任务量为150~170件, 中级缝纫工为100~120件, 初级缝纫工为60~80件。由此得知, 高级缝纫工每天的任务量大于中级缝纫工, 而中级又大于初级, 那么高级缝纫工在完成巨大的个人任务量后, 多加工服装的价格是否应该高于中级缝纫工呢?而中级是否应该高于初级呢?如此一来, 与初、中级缝纫工比, 高级缝纫工就会受到更强劲的激励而愿意多加工更高质量的服装, 而且做工速度更快, 能大大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因此, 给予高级缝纫工高价格激励比给予初、中级缝纫工带来的效益更大。然而, 该公司关于浮动工资的计薪原则是僵化的, 这种体制是不合理的。

1.2 福利提供

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 私营企业更多的目的是盈利。因此私营企业主想以最低的人力资源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就使得一些私营企业在员工福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2.1 员工福利项目较少

据调查, A公司给一线员工的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奖金、五险一金。企业主只是按照国家法律给员工提供最基本的福利制度, 而对一些提升性的福利制度则没有涉及。比如:一是, 教育和培训。如果对一线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 能提升他们的能力, 进而更好地为企业工作。二是, 上升发展空间。如果提供足够的上升发展空间, 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1.2.2 员工福利重在短期激励, 长期激励不足

因为私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 很多企业在制定福利政策时, 重在短期激励。A公司给一线员工的月工资合理地设置了奖金, 包括考勤奖、半年奖和年终奖。另外, A公司的奖励分物质和精神激励。物质方面, 包括各种实物、现金奖励等;精神方面包括荣誉、称号奖励等。但是, 该公司的长期激励则相对不足, 未给一线员工发展空间、未来成长等福利。

1.2.3 与该企业管理层员工的薪酬福利比较

从薪酬等级来看, A公司薪酬间差距较大, 薪酬水平差最高可达30万元。高级行政级、行政级和管理级, 不仅基本工资较高, 而且其年度补贴总额占年收入的比例较大, 最高比例超过了10%。而A公司一线员工的收入以较低的基本工资为主, 无年度补贴, 另外, 不合理的底薪、僵化的浮动工资的计薪原则, 更拉大了一线员工与该企业管理层员工的薪酬差距。

从福利提供来看, 高级行政级、行政级和管理级的福利不仅包括奖金, 还涉及带薪休假、教育培训。据调查, 主管和一线员工的奖金相差将近3~4倍;管理层能享受带薪休假, 包括探亲假、产假、丧假等, 而一线员工一旦请假即不能领取当天的工资;A公司会根据工作所需, 给管理层提供教育和培训, 提升其能力素质, 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而一线员工并不享有这种福利。

2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指: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可能引起一场巨大的变化。 (金晓扬, 2006) A公司给予一线员工的不合理的薪酬福利, 会引起一线员工的高流失率, 而人员的流失又将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2.1 蝴蝶效应一:薪酬福利状况与一线员工的高流失率

“柠檬市场”指: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 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 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出现持续下降的情形。

A公司也存在“柠檬市场”现象。因为该企业给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不公平, 导致部分较高水平的一线员工退出, 公司对留下来的低水平员工只愿意按平均质量出价, 薪酬福利进一步降低, 高于该平均质量的员工感到不满意继续退出公司, 企业整体素质降低, 形成恶性循环。

2.2 蝴蝶效应二: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因低薪酬福利造成的人员流失, 使A公司需不断发招聘广告招收新员工。这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花费, 而且使企业都集中在对新员工的“救火式”的招聘, 忽视了对老员工的绩效评估和升迁考虑, 更谈不上对老员工的关心。如此一来, 老员工会因感到被忽视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离职。

3 改进措施

3.1 创建核心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日积月累的文化能为企业带来长远效益。员工们若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工作, 就会觉得身心舒畅。但是, 现在A公司对一线员工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 未给他们创造公正的环境, 易影响企业整体发展。因此, 公司应极力营造人性化氛围, 加大对一线员工的重视程度, 增强公司的凝聚力。A企业需制定详细的文化建设计划, 引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辐射到每个员工身上, 从而提高员工稳定性和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3.2 改革公司现行薪酬福利体制

3.2.1 缩小A公司薪酬等级的差距

公正的薪酬是企业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关键方面。而A公司管理层和一线员工们的薪酬差距较明显, 造成内部不公平, 易引发内部矛盾。因此, A公司应缩小内部薪酬等级的差距, 公正地向每一位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员工支付报酬, 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从而增加员工的忠诚度。

3.2.2 确定一线员工的薪酬升级道路:实现薪酬与绩效的挂钩

绩效薪酬可以把公司和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 达到“双赢”。但是, A公司给予一线员工的绩效激励只有浮动工资和奖金。就浮动工资而言, ABC三个级别的价格激励是一样的, 激励效果很弱, 而主管和一线员工的奖金可相差将3~4倍。由此得知, A公司的绩效激励效果不理想。因此, A公司应详细规划绩效薪酬的比例, 对不同职位的员工给予差异化的绩效薪酬比例, 提高绩效激励效果,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2.3 福利优化

除了薪酬, 福利政策还展示了公司对员工的尊重, 能提高员工的福利的积极性。A公司的一线员工并不享有带薪休假和教育培训。因此A公司可授予一线员工带薪休假的权利, 规定一年能带薪休假的天数。同时, 定期给一线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能激励员工提升能力, 从而更好地为公司服务。实施福利的方式还包括提供话费补贴、产假等, 能提高员工与企业共成长的决心, 留住优秀绩效人才。

3.3 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计划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薪酬改革只能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求, 而职业发展规划属于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内容, 会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A公司应在出现岗位空缺时, 先考虑内部员工的竞聘, 提拔内部员工;日常工作中实施轮岗来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这既可以给员工设计充满吸引力的职业目标, 又能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4 结语

综上所述, A公司薪酬等级间的差距较明显, 其中一线员工属于薪酬最低的群体, 底薪不合理且浮动工资计薪原则较僵化。另外, 该公司给予一线员工的福利项目较少且重在短期激励。如此一来, 不公平的薪酬福利制度会造成一线员工的高流失率以及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所以, A公司应加快步伐建设核心企业文化, 改革公司现行薪酬福利体制并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三大措施的实施, 有利于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薪酬福利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对浙江具有代表性的一家民营外贸服装企业的调查, 了解员工目前的薪酬福利状况, 并就不合理的薪酬福利对企业造成的蝴蝶效应进行分析, 最后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一是建设核心企业文化;二是改革公司现行薪酬福利体制;三是建立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关键词:一线员工,薪酬福利,蝴蝶效应,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明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福利管理[J].江苏商论, 2013 (32) .

[2]金晓扬.从“蝴蝶效应”看现代企业的细节管理[J].商场现代化, 2006 (13) .

[3]马作嵩.浅析私营企业员工福利现状[J].管理观察, 2015 (2) .

切实降低外贸企业成本负担 篇11

当前,降低外贸企业成本负担应重点围绕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两方面,分类有序降低外贸企业及进出口环节税费负担,不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完善支持外贸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体系,着力增强质优价廉外贸产品的供给能力。

首先,分类有序降低外贸企业负担及进出口环节收费。尽快取消第一类收费,该项收费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属于政府应尽职责并且已拨备充足的财政经费作为保障,故不应再额外收取费用。大幅降低第二类收费,该项收费同样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对于保障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故应逐步将其纳入基本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之内并在实践中大幅降低此类费用。同时,各级政府也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来增加对相关事业单位以及指定企业的资金保障。精准施策第三类收费,该项费用主要由市场主体收取,属于经营服务性收费,但实践中仍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收费项目,例如装卸费、配载费、理货费等,应逐步推广招投标管理制度,通过市场竞标的方式来促使相关主体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管理质量并提升服务水平。对于目前尚有一定垄断程度的收费项目,例如停泊费、解缆费、堆存费等,应引入公开听证程序来广泛征求外贸企业意见,并将其合理诉求纳入至后续费用调整过程,以形成多方良性互动的生动格局。

其次,不断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针对海关部门,一是创新通关模式,深入推进“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工程,最大限度上简化通关手续并提高通关效率。二是推行担保通关,对于社会信誉良好、内部治理完善且可持续盈利能力较强的外贸企业可提供通关担保服务。三是提升报关效率,广泛试行“报关绿色通道”,严格落实窗口服务标准,积极推行电子报关、智能报关、信誉报关、自助报关和无纸化报关。四是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着力打造横向“关检协作平台”,纵向“关关协作平台”和“检检协作平台”,最大限度上降低外贸企业的通关成本。五是加强海关国际合作,重点强化与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执法管理、监管互认、技术互通、标准融合、风险防范、能力建设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合作。针对海事部门,一是进一步优化现有口岸布局,重点推动原口岸功能调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海陆空各类口岸区功能整合,在此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共享”的原则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电子口岸建设,主要建设四大类信息系统,即基础硬件支撑系统、统一数据交换系统、口岸业务应用系统以及增值服务系统,目标是将电子口岸建设成为具有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和“一站式”服务等功能并且集物流商务服务及口岸监管执法为一体的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三是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逐步整合管理部门职能,加快将出入境申报受理、企业标准化数据获取以及执法信息反馈“置于”统一平台,以此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此外,待条件成熟时,应尽快将沿海地区成熟经验复制并推广至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针对检验检疫部门,一是创新监管模式,对符合条件的货物实施“直通放行”和“绿色通道”方式并直接换发《出境货物通知单》,同时实施出口商品负面清单和进口商品安全目录清单制度,着力推动检验检疫“大通关”建设。二是提供个性化服务,制定和实施“一企一策”和“一对一”帮扶举措,鼓励外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加强对外贸企业技术和信息培训并着力提升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三是推行减免税政策,重点指导外贸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优惠政策,并可对相关农产品减半征收检验检疫费。针对边防检查部门,一是简化检查手续,创造多种政策条件为外贸企业加速办理《登陆证》、《登轮许可证》和《停留许可证》。二是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提升船舶监护、窗口协调以及综合执法水平,实现“手续办理零等候、船舶靠港零待时,企业服务零距离”的目标。

第三,加快完善支持外贸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一是提高出口退税效率。逐步落实出口退税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出口退税”方式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来拓展出口退税的深度。二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及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关键是要维护汇率的正常浮动,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大力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并积极发展外汇衍生品市场,切实帮助外贸企业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义乌外贸企业风险研究 篇12

关键词:风险,设别,对策

外贸风险, 是指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变化, 造成外贸波动, 从而对宏观经济及微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对外经贸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国际局势风云变幻,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 国内经济环境也不尽如人意, 外贸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 探讨外贸风险的表现形式, 分析外贸风险产生的深层原因, 探索外贸风险的防范化解对策, 就成为当务之急。

1 义乌外贸风险的设别

1.1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汇率风险, 是指与直接从事国际经济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有关, 因汇率变动使其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汇率风险, 是指由于汇率变动使那些与国际经济贸易有关和无直接关系的企业及个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1.2 政治风险

由于世界经济政治化倾向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会不时表现出来, 政治问题用经济制裁来解决时有发生, 加之我国与其它国家国情不同, 政治、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分歧是必然现象, 若分歧严重, 或对对方的一些情况了解不透, 也必然使正常的经济贸易往来受到严重影响。

1.3 法律风险

在对外经贸往来中, 各国出于维持公开、公平竞争的考虑, 都制定了相关法律, 但各个国家的政策法规的透明度不同, 法律规定也有很大差异。同时, 在解决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时, 由于歧视性的客观存在, 再加上在解决国际经济纠纷时我国的外贸企业又往往缺乏经济实力, 还不善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有这些, 都会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困扰。

1.4 体制风险

体制风险, 是指由于外贸体制的不完善对外贸活动造成的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外贸打破了长期垄断经营的管理体制, 但从总体上讲, 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组织结构、经营结构不合理, 经营规模小、条块分割、无序竞争、内外贸分割以及政府的行政干预等, 也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外贸的发展。

1.5 应收帐款风险

应收帐款风险可分解为信用风险、合同风险、收款程序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等, 其重点是前两项。在合同风险中出现频率较多的主要有:在支付条款方面, 表现为非信用证项下支付时可能由于对方拒付造成损失;在品质检验条款中, 对方可能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 要求我方降价;在制订违约、仲裁条款时, 没有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仲裁程序, 从而无法利用法律进行有效保护。在美国, 一般外贸企业被拖欠应收帐款或变成坏帐的发生比例约是销售额的0.25%-0.5%, 而我国外贸公司的逾期应收帐款大约为贸易额的5%。如果我们能使中国的被拖欠额发生率降低到1%, 那么每年至少能为国家减少80亿美元的资产流失。

1.6 库存风险

从涉险金额来看, 库存风险仅次于应收帐款的风险。从一定意义上讲, 不良库存是企业存在潜亏的预报。进出口业务中的在途商品, 未结算前转移的货物所有权等也都隐含着风险。

2 义乌外贸风险的防范

2.1 做好国际市场调研和客户资信调查, 是规避外贸风险的前提

国际市场调研可分为三个层次:国际市场环境的调研、国际商品市场的调研和国外客户调研。国际市场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三方面的调查和了解缺一不可, 如经济环境中需了解将要进入的市场的人口、收入、消费、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设施等。政治法律环境需了解各国政府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实行贸易保护的各种措施, 如关税、配额制、外汇管制等, 以及各国的法律法规和贸易惯例。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市场所在国家的价值观、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尤其要注意出口产品的设计, 包括商标、包装上的颜色、图案文字都要适应进口国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商品市场调研除商品本身的特征、生产、消费及价格外, 还要研究市场上同类商品的供应者有哪些, 竞争者在某一特定市场所占地位如何, 市场份额多少, 市场竞争程度、竞争手段怎样, 替代商品、新产品和类似商品的发展情况等。

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应力求全面, 主要包括公司概要, 即公司注册资料或商业登记资料, 以确定对象的真实身份, 注意注册资本和实投资本, 以估计该公司规模的大小;公司的背景及经营能力;付款记录及公共记录;还要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银行往来。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一般可通过我国驻外机构、国外的咨询公司、银行进行, 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贸易展览会或查阅国内外报刊、杂志、统计资料, 也可以向用户、竞争者、消费者了解。建议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外贸信息咨询中心, 按国家、按行业建立世界各国主要商号的基本信息及变化状况, 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水平。另外, 对经常往来的伙伴应建立用户档案, 随时注意对方的内部变化及履约情况, 把握最新的信用状况。

2.2 做好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是规避风险的关键

合同是国际贸易的中心, 达成交易的表现形式是在交易双方之间建立合同关系, 因而对合同订立过程及内容方面的把握是正确规避风险的关键。订立合同要经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直到签订书面合同的过程, 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 发盘一定要对其内容详加审核, 确有把握才能正式发出。尤其要注意区别实盘与虚盘、还盘与接受的界限, 以免造成当事人主观意图不明而引起争议。还要注意发盘与还盘的期限, 并遵循国际惯例, 在特定情况下及时撤回发盘或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撤销发盘, 以避免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对于价格一定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 进口时既不能以高于市场价买进而造成损失, 也不要买那些大大低于市场价格的“便宜货”, “便宜货”里往往潜伏着钱货两空的危险。另外, 磋商时不应总是围绕价格谈, 对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商品检验、交货时间、交货地点、运输方式、支付条件、争议处理条件等, 要仔细推敲, 做出严格的规定, 有一方面考虑不周, 都可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交易磋商还应采取协作式策略, 要求双方以满足相互利益的态度进行谈判, 这种策略适合以长远利益作为目标的国际贸易, 为此各方通过共享信息, 关心共同的问题, 侧重双方一致性来满足各自的利益, 在这个基础上签订的合同才是稳妥和现实的, 风险也会相应地较小。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运输、交货、收汇、违约处理等隐藏着风险。运输风险一般通过投保加以规避。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会遇到对方违约的风险, 如交货时间不符, 交货品质不符, 不付货款等等。这种情况下, 为弥补损失, 或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也是避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受害一方都可以提出索赔, 索赔要有足够的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另外, 索赔一定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提出, 如果超过了索赔期限, 受损害方就无权向违约方提出索赔。

2.3 做好收汇工作是规避外贸风险的重点

在国际贸易中, 收取货款是卖方的主要权利, 支付货款是买方的基本义务, 而由于支付方式的复杂和交易时间一般较长, 往往存在较大的信贷风险。如何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安全收汇, 便成为对外贸易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我国的进出口业务, 主要采用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方式, 汇付和托收属于商业信用, 对于出口商来说有相当大的风险, 除了非常了解和信任的客户, 一般不宜过多采用。出口货物应尽量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 将商业信用转为银行信用。但信用证方式也可能遇到开证行资信不好或倒闭或出口商伪造单证进行诈骗的风险。所以, 出口方必须做好催证、审证工作, 有时国外进口商在遇到市场发生变化或资金发生短缺的情况下, 往往会拖延开证。对此, 出口方应催促对方迅速办理开证手续, 特别是大宗商品交易或按进口方要求而特制的商品交易。从理论上讲, 信用证是依据合同开立的, 其内容应该与合同的内容一致。但在实务中, 由于工作的疏忽、电文传递错误, 贸易习惯不同、市场行情变化或进口商有意利用开证加列对其有利的条款等, 往往会出现开立的信用证条款与规定不符, 出口企业着重审核信用证的条款是否与买卖合同的规定相一致。对开证行资信也要认真审核, 对于资信较差的开证, 应要求进口方另选一家银行开立信用证, 也可采取适当措施, 例如, 要求适当银行加保兑, 分批出运, 分批收汇等, 以保收款安全。对信用证的性质和开证付款责任也要认真审核, 来证中不应有“可撤销”字样, 以及在证内对开证行付款责任方面加列“限制性”条款或“保留”条件, 这些条款改变了信用的性质和开证行的付款, 受益人对此必须加以注意。

上一篇:多波长激光器下一篇:需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