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2024-10-10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精选12篇)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1

射击运动为我国传统优势运动项目, 在历届奥运会上为我国争得了无限荣誉。一般认为, 射击运动对于运动员的心理要求重于身体要求, 但射击运动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训练、长时间静力性训练, 和其他运动同样是一项挑战极限的运动, 笔者从事运动队队医十多年发现, 射击的枪种及比赛种类很多, 急性创伤较少, 其中在国家射击队工作期间, 见到较多的是积劳性损伤, 现对射击项目的运动伤病做一探讨。

1 对象与资料

在国家射击队, 经治疗典型病例24例, 其中男运动员9例, 女运动员12例, 从事专项训练5年以下5例, 8~10年9例, 10年以上10例。年龄20~30岁19例, 30岁以上5例。

1.1 损伤部位

多为慢性损伤, 急性发作。

1.2 病症

颈椎病占65%, 腰椎棘间韧带损伤占25%, 腰背筋膜炎占75%, 颈项肌损伤占75%, 尺神经损伤和肩胛上神经麻痹占25%, 梨状肌综合症占15%, 髌腱腱围炎占6%, 腕部腱鞘炎占28%, 骶髂关节损伤占4%,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占6%, 肩胛间区肌肉筋膜炎占35%, 腰肌劳损占95%, 斜方肌损伤占30%。

以上病症, 女运动员损伤较多, 男运动员损伤少。颈部劳损和腰背部劳损较多, 这可能主要是男运动员力量较好。

2 伤病探讨

2.1 颈部损伤

射击运动员训练时, 颈部长时间扭转一个方向, 例如:步枪, 两侧颈部肌肉协调合作, 一侧收缩, 另一侧舒张, 长期反复这种姿势, 可引起一侧肌肉、韧带出现疲劳, 乳酸堆积。由于个体差异, 病变在颈椎的部位不同, 症状也不同。上颈椎 (C3以上) 发生骨赘更易压迫椎动脉, 影响脑基底动脉血供及延髓前动脉血供, 产生颈僵直、恶心、听视力障碍、发作性昏迷或脑神经症状。

中颈椎C3~5椎孔, 骨赘刺激神经根可引起颈后肌, 椎旁肌僵硬及膈肌麻痹的症状。下颈椎 (C5以下) 颈后上臂肩胛痛或胸前肩臂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姿势, 使颈部积累疲劳产生炎症, 颈椎生理弯曲变直, 颈椎及周围软组织逐渐产生退行性改变。

2.2 腰背部肌肉筋膜炎

覆盖于斜方肌及背阔肌的部分较薄, 但包绕骶棘肌的筋膜却很厚, 称为腰背筋膜。射击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都要求腰背部肌肉参与, 控制人体重心、人枪重心。所以, 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使腰背部肌肉筋膜长期收到牵扯, 肌纤维脂肪变性, 产生疲劳性劳损。处于发育期的运动员, 年龄小, 训练时间长, 力量的不够, 训练后不注意放松。在训练后, 受凉寒湿侵袭更易产生损伤, 久之, 筋膜粘连发生疼痛。最常见疼痛部位是腰椎3、4、5两侧骶棘肌鞘部或胸背部肩胛骨之间, 疼痛时, 坐站较久或走路时加重, 大部分运动员尚能坚持中小运动量的训练, 往往表现为训练前后疼痛。常表现为某一角度范围内出现腰背痛或于提肩胛或内收肩胛时疼痛。腰背痛局部可有硬结或骶棘肌痉挛。

2.3 其他损伤

桡骨茎突腱鞘炎 (步枪、托枪—小口径步枪练习时间过长) 腰肌劳损或姿势性脊椎侧弯 (立射—手枪或小口径练习时间过长、过多) 尺神经麻痹或肩上神经麻痹。颈部长时间扭转一个方向, 久之则引起颈椎病及颈项肌劳损。手枪运动员眼慢性损伤引起视力下降, 主要是因为头侧转, 需单眼看靶看准星。久之, 不仅视力下降而且导致两眼视力不等, 也常发生震动性耳聋。在寒冷天气或潮湿的场地上, 长期静止性卧位训练, 也常常引起关节风湿症。

3 预防、治疗

3.1 预防

首先, 教练员、运动员要有防病、治病的意识, 多组织学习一些运动损伤常识, 合理安排训练, 自觉接受医务监督。

3.2 加强一般身体训练, 特别是腰背肌及上肢的肌力练习

避免一次或多次训练课中单一姿势的训练, 训练中间或练习后应做身体操, 并应做一些与射击姿势相反的动作练习, 以解除肌肉的紧张痉挛及关节、韧带劳损。眼部可以做眼部保健操和按摩, 以解除眼疲劳。训练时应使用耳塞, 防治震动性、神经性耳聋。训练前、后进行肌肉、关节、韧带牵拉, 注意训练后肌肉放松、按摩及抖动牵拉。及时缓解肌肉长期收缩无氧呼吸而引起的乳酸堆积过多造成的损伤。

3.3 治疗

手法治疗、体疗、物理治疗相结合, 根据伤病的不同合理安排治疗方案。手法推拿按摩:以揉、按、滚、推为主, 辅以针灸、火罐、热敷、理疗仪器 (电脑中频、超短波、神灯频谱仪等仪器) 治疗, 必要时可进行封闭和小针刀治疗。

4 临床病例

赵某, 女, 27岁, 从事射击运动13年, 在训练时常感腰背部酸痛, 于训练前后加重, 常影响动作完成。部位主要为肩胛骨间及骶棘肌两侧侧横突部, 有时痛麻串向颈后和上肢, 腰痛则串向臀部

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例

张慧

(辽宁省庄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辽宁庄河1 1 6 4 0 0)

【摘要】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因其临床症状与“脓胞疮”相似, 很容易以“脓胞疮”来诊治, 所以临床上相对它的报道也比较少, 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病例完整的报告如下。

【关键词】新生儿表皮松解症遗传性脓胞疮

【中图分类号】R758.59【文献标识码】A

1临床资料

患儿, 女, 生后4d, 以“皮疹3d, 大面积皮肤破溃1d”来诊。患儿系足月儿, 第1胎, 第1产, 于当地卫生院自然娩出, 出生时无窒息, 体重3400g, 母乳喂养。生后即出院回家。当天晚上家长给患儿换尿布时发现患儿颈部、腋下及下肢散在约黄豆粒大小水疱, 内含黄色混浊液体, 自行在家用“打紫水、消炎粉”等处置, 效果不佳, 水泡逐渐增大, 昨日起部分皮肤有破溃, 遂来我院。生后哺乳好, 吸吮有力, 胎粪已排完, 尿量正常。入院查体:足月新生儿外貌, 体温正常, 哭声响亮, 反应好, 呼吸平稳, 前囟平坦, 张力不高, 颈软, 心、肺、腹无异常。颈后部、双腋下及大腿内侧皮肤见大小约7cm×4cm、5cm×3cm、4cm×3cm等形状不规则的、融合成片的水泡, 内含淡黄色混浊液体。部分皮肤已破溃, 表皮剥脱, 边缘糜烂。血常规正常。以“脓疱疮”收入院。入院后给予莫匹罗星软膏日4次外用, 头孢噻肟500mg/kg日2次静滴, 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入院第2天, 请皮肤科会诊, 确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确诊后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E50mg日1次肌注, 地塞米松1.7mg日1次静滴 (连用3d) [1]。1周后, 皮疹干燥并大部分消退, 出院时仍有色素沉着。3个月后随诊, 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局部皮肤可见委缩性疤痕。

2讨论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已明确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皮肤病。一般分为单纯型和营养不良型2种类型, 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皮疹在出生时或生后24h左右发生, 一胎或连续两胎以上发病[2]。到目前为止本病发病原因不明, 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皮肤组及大腿外侧。疼痛于站坐或弯腰时间稍长加重。查体:脊椎曲线正常, 活动范围正常, 但在某一角度时痛。触诊时可摸到有锐利压痛的硬结, 压痛时有时串向上肢或大腿。X线示:腰背各椎体未见异常。考虑其在训练时有扛肩习惯, 一侧腰部肌肉长期受到牵拉, 纤维组织产生疲劳性劳损。诊断为:腰背肌肉筋膜炎。给予针灸 (背部基本是阿是穴, 腰部取志室、肾俞、大肠俞、环跳、殷门及委中穴) , 结合了按摩、拔罐、理疗 (电脑中频、超短波) 3周后好转, 之后嘱咐运动员每天训练后注意放松、按摩, 做好预防伤病。

5 讨论

从伤病分析来看, 损伤原因主要为训练过早或训练量过大, 肌肉及力量发展不协调, 大部分运动员初训练刚刚步入青春期, 训练持续过久, 又缺乏必要的节奏和间隙, 使肌肉群发生不平衡, 超过身体的机能潜力, 破坏了内在的稳定, 就会造成身体过度疲劳的状态, 训练后忽视了疲劳恢复, 不系统不及时, 随着训练增多, 【文章编号】1674-0742 (2010) 03 (b) -0191-01

织中胶原纤维酶活性增高, 细胞间质溶解所致。超微结构研究证明其基本病理缺陷位于真皮或基底膜, 但有些则位于表皮细胞。

本病发病早, 病情进展快, 临床表现严重, 新生儿机体抵抗力弱, 合并感染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故新生儿生后应仔细、全面查体, 留院观察几天很有必要。发现病变应及时给与干预治疗, 防止延误病情, 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本病例就诊时因当班医生经验不足险些耽误治疗。还有, 患儿出生后没有留院观察, 家长发现后没有引起重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2]朱曦怡, 韦敏敏, 李柳青, 等.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J].

广西医药, 2008, 2:302.

强度加大, 疲劳的增加引起不同程度技术动作的变形和不规范缺乏身体全面素质训练, 及破坏了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而且, 射击与运动员大多伤病是长期损伤积累而引起, 在发生伤病后还在继续训练, 造成旧伤未愈, 新伤又产生, 严重影响训练水平的提高。因此, 射击运动员预防伤病要有重要的措施, 做到训、科、医一体化。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训练中调整身体的疲劳, 训练后放松、牵拉, 对预防恢复伤病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主要肌群的针对性训练, 提高教练员科学方法训练, 争取运动员再提高成绩。

【收稿日期】2010-02-04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2

摘自

很多人不清楚5S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冠其名曰“打扫卫生”呗!实际上,对于“5S”,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屡屡涉及,只是大家不以为然,没有发现而已。日本人发现了它的好处,并把它做了分解,做成了日常化管理,5S管理也就由此产生。什么是5S管理呢?日本人是怎么进行分解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还记得,去年年底放假前各位是如何打扫宿舍的吗?据宿舍楼管理员反映,当时大家清理出来的大小垃圾每天要处理好几袋。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大家一定是首先清理出宿舍里不需要的大小废物,把它们扔掉;然后把有用的物品进行归位放置,最后,把玻璃、桌面、地面进行清扫。如此,一个宿舍的打扫任务就算完成了。现在,我们再看看我们所谓的5S管理。5S管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整理就是把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区分开,并把无用物品清理掉;整顿就是把有用的物品摆放到规定的位置,并确定出它的基本使用量,加以标示;清扫就是整理、整顿之后,把地面、工作台等进行打扫,清理职场的脏污;清洁就是将前三S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日常化;素养就是人人依规定行事,形成好习惯。以此看来,我们先前的打扫宿舍,已经完成5S里的3个“S”。但我们很多人没有把这前三个“S”日常化、习惯化,以至于时隔不久,干净整洁的宿舍又逐渐回归到藏污纳呕的状态。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我们不妨拿宿舍楼的“5S”进程来做个分析。

在宿舍楼的“整理”阶段,宿舍成员首先要对宿舍的不需要物品的基准达成一个共识,并拿出一致的处理意见以方便执行。在这个程序,大家一定碰到问题了。宿舍里的东西有公用物品和私人物品之分,并且这个物品是因可惜而想要,还是因有用而必须得要,产生了矛盾,如何取舍?如果不是大家共同参与或已经商量过,打扫宿舍的人是很难下决断的。这样,除了特别碍眼的废物处理了,其他的该处理的公用物品和无法判断的私人物品因可惜而留下来了,这些物品既派不上用场,又占去了宿舍里有限的空间,天长日久,因腐蚀或发霉而成为宿舍新的重点污染源。所以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重点是:

1、有用物品和无用物品要统一认识

2、区分“想要”还是“必要”,决断处理

3、拿出处理办法

在谈“整顿”之前,我想大家一定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着急使用一样物品时,却一时想不起放在哪里了?那种焦急的感觉,一定也是特头疼的事情。实际上,这种困惑就是因为我们的“整顿”工作没做好。大家在宿舍整顿过程中,严格的说,大家只是根据一时头脑中的理想状态,把物品摆放整齐了。但这一时的头脑状态随着时

间的推移是会发生变化的,不断地变化也就成为了一种无序。因此,我们的很多宿舍成员在这一阶段,做得并不是到位。那么,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根据物品实际形态,使用频率,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定位

2、根据一个阶段的使用量,对物品进行定量处理

3、加以标识

接下来,我们就该说“清扫”了。在无用物品处理了,有用物品合理摆放了,我们就要开始清扫地面、桌面了。就宿舍的“清扫”而言,就是把地面、玻璃、柜子、床等进行大清扫。“清洁”怎么进行呢?拿宿舍的内部管理来说,这一块还是空白。这就是宿舍内卫生情况为什么总是差强人意的原因所在。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宿舍内成员有5——10人之多。谁来负责宿舍内每天的前三个“S”的执行呢?谁来检查宿舍内前三个“S”的执行情况呢?如果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我想谁都在计较,谁都在推委,宿舍内也就很少有人去具体执行了。因而休息的环境每况日下,休息的人也只能在这样龌龊的环境中将就。

所以说,“清洁”主要是在确定:

1、谁来负责执行?

2、谁来负责检查?

3、怎样奖惩?

制度有了,大家把这些工作日常化了,并且慢慢形成了习惯,这样,宿舍每天都是清新的、舒适的。人人都是舒畅的、顺心的。人人养成了好习惯,“素养”也就诞生了。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扭转你的人生轨迹,使你的人生向着更加阳光的地方迈进。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3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校企合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一、相关概念:

(一)校园文化

文化是一切思想观念和行事方式的总和,学校文化则是师生共同表现出来的具有学校特点的思想观念和行事方式。学校文化超越了制度和规则的刚性约束,通过渗入人的观念而影响行为,释放着推动学校发展的持续力量。当然学校文化不是“墙上挂挂,嘴上话话”,而是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以文化建设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文化建设推动办学观念和教育行为的反思,以文化建设打通学校承前启后的通道,以文化建设构架吸收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桥梁,不断推动教育文化转型和学校发展,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所在。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主要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所谓行为方式,就是稳定的行为倾向,行为方式是价值信念和行为规范的体现,通过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一个部分,对一些刚刚建立的新企业来说,有机器、设备、工具、技术、产品、组织和制度等,却不一定有文化。企业文化需要经过一个长的时期才能形成。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经营有关,也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文化在经营过程中逐渐积累,也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和灌输而使之得以传播和深入人心。

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校企合作的需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各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彰显特色的重要条件。校企合作的形式、类型、内容、方式等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但是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则是双方对方理念文化的认同和接受。

2、服务企业的需要。企业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如果学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甚至不能宣传和灌输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就谈不上用教育去为企业服务: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适应企业,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所以,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可以推进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校更好贴近企业办学,增进教学效果;可以促进师生了解认同企业文化,促进学校更好地服务企业。

3、学校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创新精神、质量意识、营销观念、绩效考核体系等能对学校内部各项管理带来正面影响。学校应该主动向企业学习,学会经营、善于经营,从企业文化、精神、制度中吸取更多对学校发展有用的东西。

三、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对策

为了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应着重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层次,应树立把企业引进学校的观点,吸收优秀企业理念,强化职业感受,让学生在耳闻目睹中感受职业文化的熏陶,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外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塑造,校园内的一山一水、教室宿舍、路灯路牌、设备教具等都要体现行业或职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

展企业文化内容的展示。这种展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进入企业,通过企业的厂景、厂貌、文化宣传、人员介绍等现身说法与企业文化进行零距离接触;二是将某一个企业的文化作为专题在校内进行展示,或将几个或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的展示,实实在在地把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园。

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职业人理念。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理论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种实践经营文化,侧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学生融入一个企业的首要条件是要接受并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体现出高职院校特有的职业教育文化特色。使学生明白自己的职业要求,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具体规划,从而不断完善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过程上,注重项目教学法的运用。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例如: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的运用

广泛深入进行调研

建立“市场要求”调查小组,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调查与分析等手段,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标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对电子专业技术人才要求十分迫切。

第四、实行学生工学交替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习或顶岗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使我们树立起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与行业全方位合作”、“校企联合培养”、“工学交替”、“模拟实训”、“实训——就业一体化”等多种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运作模式,不断丰富其内涵,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密切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坚持“做学”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第五、加强与企业的互动合作。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调研,构建了实现校企互动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指明了完善校企互动合作机制是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并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目标的制订、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理念。

总之,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促进高职学生“零距离”就业是非常必要的。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无缝对接的有效途径,促进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参考文献]

1、金孜红.文化立校——学校管理新价值缔造

2、雷久相.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初探

文化商品探讨 篇4

所谓文化商品, 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我们一般把通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劳动而生产的文化与其载体的结合体, 称为文化劳动产品或文化劳动服务。文化劳动产品一般是以物质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的, 表现为物态形式, 而文化劳动服务则一般是以人的活动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的, 表现为非物态的活动形式。如电影光盘可认为是一种文化劳动产品, 而正在上演的舞台戏剧对消费者而言, 则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劳动服务。

文化劳动产品和文化劳动服务能否成为文化商品, 具有两条判别标准:第一, 精神效用标准。第二, 交换对象标准。

2文化商品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经济特性

2.1文化商品的生产与需求有别于一般商品

(1) 文化商品的生产。

文化商品的生产包含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一种是文化本体的生产过程, 另一种是文化载体的生产过程。文化本体的生产属于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 主要表现为人类的脑力劳动, 它是以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技术以及人类所拥有的智力为主要生产资源 (当然有时也会借助某些物质手段, 如自然科学研究中所用的仪器、设备等) , 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无形的精神产品——文化。 文化载体的生产又包括两种方式, 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产品时, 文化载体的生产基本上属于物质生产活动, 它与人类从事的其它物质生产活动没有什么两样, 以消耗物质资源为主, 生产出具有“一定效用”的有形的物质产品, 当然, 这里的“一定效用”主要是指它的承载文化的作用。作为文化劳动产品的文化商品, 它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过程一般能够被清晰地区分开来, 同时也表现为多组织联合的产业形态。

(2) 文化商品的需求。

影响一般商品需求的因素如消费者收入、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的喜好等也影响文化商品的需求,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因素决定文化商品的需求, 即是文化消费者的艺术趣味。文化商品的艺术趣味具有积累性。“人们对音乐、文学、戏剧及表演的欣赏及其消费而愿意付出的代价决定于人们对该种艺术所具备的知识与理解”。这种文化趣味要通过教育与经验而获得。因此, “高雅”艺术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如博物馆、图书馆等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支持。这也是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所采取政策的基础。

(3) 文化商品的供求弹性。

一般商品的供求曲线是, 价格越高, 需求越小, 供给越大,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叉处是其均衡点。文化商品也是在这个一般规律中找寻自己的均衡点。但是, 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高于其他商品。一是社会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变化大, 特别是我国, 出于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需要, 不时掀起一些文化运动, 高潮期间需求量大, 过后则锐减。二是居民文化消费的选择性强, 除了基础教育, 一般文化服务特别是文化娱乐, 互相取代、彼消此长的情况经常发生。三是创新产品的市场机遇不好把握, 人们对文化服务创新的理解和接受通常有一个过程, 是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还是受到冷遇, 难以预料。文化商品供求的高弹性, 带来企业经营的高风险, 是必须时刻警惕的。

(4) 新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文化商品的供给与消费。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 改变着文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发展文化产业要研究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2.2文化商品市场有别于一般商品

(1) 文化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构成。

现在文化商品要作为商品走向市场, 成本核算与价格制订自然是必须的。文化商品因具有突出个性、突出创新的特点, 个别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常常起主要作用。这样一来, 文化商品的价值弹性和价格灵活性就相当巨大。但上限不能超过居民的购买力, 下限不能低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就要求文化服务企业一方面要加强成本核算, 改变不计费用、不讲效益的习惯, 另一方面要把握市场供求情况, 制定正确的价格策略, 合理定价, 以便为消费者所乐于接受。

(2) 文化商品市场竞争的复杂性。

在文化商品市场上, 除了产品质量、价格、经营管理人才等一般性竞争之外, 还有其特殊性的竞争。首先, 他们既有同行业的竞争, 又有不同行业的竞争。

(3) 国内外文化市场联系密切。

文化传播是没有疆界的。一般地说, 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 但都是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寻求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中广泛运用, 使各民族、各地区的距离日益缩短, 互相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各种音像制品、广播电视、书刊报纸、演出团体, 都可以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进出出。这样,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商品, 在满足本国、本地区居民需要的同时, 也可以为国外居民服务。因此, 本国文化商品走向世界, 国外文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也发达,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相对落后,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过, 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我国历史悠久, 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兼有12 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利条件, 在文化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是可以改变的。

2.3文化商品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内容与形式

(1) 文化性。

不论文化商品表现为有形的物质产品, 还是无形的服务活动, 它们都是文化的载体, 只有文化内容的注入, 才能使它们成为真正的文化商品。

(2) 道德性。

与其它产业相比, 文化商品的道德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从文化商品所承载的文化内容来看, 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所谓健康的文化内容, 是指文化内容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反之就属于不健康的文化内容; 从文化商品生产的手段来看, 存在正当与不正当之分。由于文化商品的特殊性, 在其生产过程中更容易出现一些不正当行为, 如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格格不入的, 也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所不容许的。

(3) 可持续发展性。

社会文化作为文化商品的生产资源, 对它的利用不但不会消耗, 反而具有累积效应, 会使社会文化资源越来越丰富; 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从文化商品的市场需求来看, 人们对文化商品的需求, 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一旦启动, 便一发而不可收, 而且处于永不满足状态。这是因为,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随经济与社会发展而动, 经济越发展, 社会越进步,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强烈。因而, 市场需求的无度性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性。不过, 严防文化商品市场的精神污染, 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 文化商品消费中的非竞争性与排他性。

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服务时, 文化商品属于半公共产品, 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当文化商品表现为文化劳动产品时, 文化商品基本上属于私人产品, 具有消费中的竞争性与排他性, 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 其可复制性是很强的, 如形形色色的盗版文化复制品。

(5) 文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的正外部性。

文化商品具有公益性, 因此, 文化商品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在消费时, 都具有正外部性。

3繁荣文化商品市场有赖于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

由于传统观念及体制等各方面原因,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 文化商品发展还比较落后。因此, 把握文化商品的发展规律, 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 开拓文化商品市场, 发展文化产业, 鼓励文化商品的产业化经营, 是非常重要的。

(1) 开展大众文化活动, 培育文化商品市场。

目前我国居民的文化商品消费与其收入水平相比, 还是较低的。文化商品市场的潜力远没有开发出来。这一方面是长期的事业供给, 居民的文化消费以福利性为主, 如非必需, 就不愿进入市场。另一方面, 文化企业和经营者对文化商品市场需要的适应和开拓的观念不够清晰, 等客上门的经营习惯很深。因此, 改变这种现状, 在供给和消费两方面都要下工夫。

(2) 发展文化产业经营的中介机构。

在市场经济中, 产销双方或供求双方既可以直接联系, 也可以通过中间人或中介机构。中间人或中介机构起着连接和组织作用, 同时还为双方降低交易成本。首先,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纪人队伍。他们既要懂市场、会经营, 又要有文化、知艺术。其次, 组织有经济实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型文化中介企业。大型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众多人才, 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文化商品市场的信息量大, 商业信誉高, 服务质量优良, 以大带小, 促进文化产业中介经营走上正轨。第三, 建立行业协会。文化产业中各个行业的特点鲜明, 经营方式和活动范围各异, 行业的利益和要求也随之不同。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与个体经营者之间的中介机构, 一方面贯彻执行政府有关部门政策法令, 协助政府实行宏观调控; 另一方面, 代表和保护行业的共同利益, 进行行业自律。

(3) 组织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现代经济可以说是大企业主宰市场的经济。大企业因其经济实力雄厚, 生产和经营技术先进, 市场信息灵敏, 经济效益和经营效果良好, 活动范围广, 竞争能力强, 一般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因此, 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应有自己的文化骨干企业, 用以形成文化经济和文化商品市场的基本立足点。

(4) 建立文化产业基金。

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是创新性和公益性强于或大于其他产业。从公益性来讲, 文化商品不仅要反映和表现时代主旋律, 而且还要执行国家对文化的方针政策与具体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企业也是自谋生存、自我发展的。他们服从社会效益是有条件的, 若负担得起, 对社会作一定贡献是必要的; 若负担过重, 影响企业的生存, 国家和社会或免除其义务, 或给予适当补贴。从文化产业的创新性来讲, 有成功, 也有失败, 是一种风险投资。文化产业的创新又关系着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 把握和引导文化商品的创新活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国家的引导的主要方式是出题目、给资助, 鼓励文化企业按自己情况挑选并创作。

(5) 培养经营人才。

由于长期的事业体制, 文化部门的人员大多精于文学艺术, 疏于产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这是当前影响文化产业经营的主要障碍。因此, 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当务之急。一是不少地方都有一些办得好的文化企业, 以他们作基地, 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实用人才。二是在社会上招聘懂市场、会经营的人才, 他们虽对文学艺术规律不甚了解, 但只要同业内文化专业人才结合得好, 也能发挥作用。三是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文化产业经营专业, 经常地、稳定地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等专门人才。

(6) 完善文化市场的管理。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5

目前高校必要的文化素质培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升,这也为龙舟文化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的基础。

龙舟文化的起源与内容

1龙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龙舟运动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其传说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随着龙舟运动的兴起,龙舟文化也随之产生,有研究者认为,龙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是人们对“龙”的信仰与崇拜,即俗文化。其二,随着龙舟竞渡在民间的不断发展,逐渐升华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即“精英文化”阶段[3]。其三,商品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龙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龙舟搭台,经贸唱戏”等等均体现了“商品文化”的价值内涵[1,3]。

2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

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龙图腾奠定了龙文化的根本基础,其中以水生态环境为依托的龙舟竞渡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深受人民大众所喜爱[4]。龙舟竞渡是图腾文化———龙为外型设计改造,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在不断融合嬗变中形成的多层次、多文化的复合体。龙舟竞渡以其所具有的精彩纷呈,颇具民间特色,融观赏、竞技、娱乐和协作等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决定了龙舟竞渡运动的大众化属性[5],龙舟文化具有广泛的民间基础与大众基础。龙舟竞渡是生态文化,龙舟竞渡所依托良好水生态环境,激流勇进,两岸呐喊此起彼伏,为其生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与人文基础[6]。

龙舟竞渡运动在宜春学院发展的现状

高校正在成为龙舟运动的一个重要营地,越来越多的高校龙舟队伍参与比赛的意义,并不简单的是要取得多么好的成绩和名次,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这是对龙舟运动人口参与面的扩大,是对龙舟运动技术含量的提高,是对传统龙舟队伍的一个挑战,是将龙舟文化更好、更全面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龙舟队将会促成龙舟运动的一次全面飞跃和提升,同时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活动,龙舟运动一直以来多在民间活跃,随着中国龙舟协会对龙舟运动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龙舟运动已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龙舟运动本身具有的魅力,比如团队精神的培养、坚强毅力的锻炼等吸引了很多高校学生,促成了龙舟在一批高校起航。

高校在人才、知识等资源上相对比较集中,这对开展龙舟运动比较有利,另外,高校在训练中也会从专业角度对龙舟的技战术、训练手段等进行研究,这也是对龙舟运动的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并赋予龙舟运动以更新的文化内涵,经过这个提高过程,再进行推广,对龙舟运动的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7]。现代与古老,科技与传统的结合是项目与文化发展中的一个自然转换现象,一个运动项目、一种文化不断前进需要在总结传统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的元素。

尽管高校龙舟运动的开展与认同只是近若干年的.新事物,尽管首次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赛艇与龙舟分会成员只有区区十所大学,但到目前为止,高校龙舟运动已经蓬勃开展,相关高校龙舟文化与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经常组队参加全国各种龙舟赛事活动的高校也越来越多,充分体现了高校开展龙舟运动的优势[8],龙舟运动因高校的参与会越来越具有活力,其发展也越来越快,龙舟运动已成为大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随着龙舟运动在高校的开展,龙舟文化也慢慢开展起来,许多大学生通过龙舟文化的熏陶,改变自己的不良嗜好,成为品学兼优的当代大学生。

龙舟竞渡运动在宜春学院延续与发展的措施

1开设龙舟文化选修课

高校是一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与中学相比较,大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有关龙舟文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广泛涉猎民族传统文化,拓宽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为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础。同时龙舟文化公选课的开设,也为教师施展才能,传播知识,为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2开设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知识讲座

目前,许多高校每年都会抽出大量时间与经费为本校学生开设各种知识讲座。龙舟文化在高校作为一个新兴的科目,尤其迎合了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民主意识较强的特点。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项目的代表,龙舟文化教育可以考虑采取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式”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研究龙文化与龙舟文化,探索龙文化与龙舟文化的渊源,体会龙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广泛招募龙文化热爱者积极参与龙舟训练与竞赛,引导大学生体会龙舟竞赛中体现出来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思想。这也是龙舟文化在高校发展的意义所在之一。

3举办校园龙舟文化节

在端午节期间,开展维持一周的龙舟文化节等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如学校龙舟队征集队标,鼓励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设计,并评选出1,2,3等优秀奖,给予奖励;开展龙舟文化有奖知识竞赛,不但可以宣传龙舟文化,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了解并喜爱龙舟文化;举办龙舟文化知识展,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到场参观与学习交流;举行龙舟下水仪式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解龙舟运动与龙舟文化;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比赛,通过观看比赛,让学生了解从龙舟运动中提炼出来的龙舟文化的真正含义。通过举办各种有关龙舟文化活动,在高校校园内掀起一片“龙舟热”。让更多的学生去喜欢并主动地传播龙舟文化。

4举办高校龙舟友谊比赛

我国已有50所左右的高校成立了龙舟队,在每年的端午节期间完全可以举办高校龙舟友谊赛。通过比赛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交流的平台,了解彼此学校与周边城市的文化;同时,有龙舟队的学校的学生会更加关注自己学校在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渐渐就会从关注发展到喜爱,并积极主动的去传承与发展龙舟文化。

结束语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6

【关键词】共生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25-02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是深入践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鲠手段和关建环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纳人共生理论的视野下,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范式。

一、共生内涵的解析

在国内,共生是现代生物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只是各个领域的视角和借用的理论基础不同而已。生物学家洪黎民认为,广义的共生认为自然界就是一个共生体,其中的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中需要相互和谐,才能共生共荣。而狭义的共生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生物之间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与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哲学家李思强认为共生是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同时他借鉴《易经》中的“太极图”构建出独具民族特色的“泰慧图”,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共生构建说”的哲学理论。社会学家胡守钧认为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互补性和利益冲突,而人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与他人合作,这导致了共生的可能,并最终提出了“社会共生论”。教育学家张诗亚以自然与人文独特视角提出共生教育理念,同时指出“共生教育”需解决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人类自身的生长同它外部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一个共生互补的系统,另一个问题是在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相处以及对待自己的文化和现代化发展这些问题中形成的文化“共生”。一个是人与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才有可能解决我们的教育问题。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领域下共生概念的解析。

在国外,研究共生(symbiosis)这一范畴出现在生物学、哲学、工业生态学以及社会学等领域。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德贝里(Debary,1831-1888)认为“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live together)”;日本哲学家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一书中认为共生是以异质性为前提,当事者在价值、规范、目标等方面的差异才建立起的“相互生存”关系;丹麦卡伦堡(Kalund-borg)公司出版的《工业共生》一书中认为工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以上学者关注的是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共生理论的剖析可知,大家对共生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他们有以下共同点:首先,共生是现实社会的诉求。竞争只是一种生存状态,不是社会化的最终目的,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共生。其次,共生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具有本体论的内涵。再次,共生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识别机制,也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共生方法。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共生的内涵予以概括。所谓的共生是指在允许异质化基础上的相互适应,共同生存与发展,不同主体在自己的“生态位”上发挥不同作用,从而实现总体上和谐。共生的基础是个性、差异,而共生的实质是求同、协调。共生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交互性。共生涉及两种或多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共同存在与发展。二是互惠性。互惠性是共生最显著的特点,它是指相互作用的主体双方能从共生关系中实现利益共享,使双方得以发展。三是开放性。共生各方是不确定的,它是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共生双方的有效整合。

二、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异同性剖析

(一)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是师生,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企业员工,因此两者在价值观与建设目标要求上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

在价值观方面,学生主要偏向于个人价值取向,创新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在人际关系方面,注重与同龄人交往,而企业人则更加注重与企业相同的价值观,他们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交货期意识与安全意识非常强烈,注重产品的质量,时刻关注成本,按期、按要求交货,经常与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打交道。

在建设目标要求上,企业主要强调责任感,注重结果,倡导激烈竞争与企业认同感,注重业绩与优质的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最大化。学校则是强调使命感,重过程,倡导宽松、民主、和谐与浓郁的学术氛围与精神文化,从而培养高素质与高责任感的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目标重点是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建设,它以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为目标,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办学实力、文明魅力相辅相成,促进学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地发展。

(二)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同性分析

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虽然有诸多不同之处,但它们都是一种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是文化的下位概念,属于亚文化范畴。它们以人为中心与着力点,具有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感染人的功能,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在社会中核心竞争力,促进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都具有导向、规范、协调、激励和凝聚作用,同时两者都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学校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求与企业文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在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吸收企业文化的要素,以此共同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校企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之处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相关理念与共生理论的耦合,表现在两者对人才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直接服务于企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意味着学校学生毕业后将到企业就业。但如前所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毕业生不能顺利地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最终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或被企业淘汰。这就要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与挖掘学校的特色文化,同时还要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与核心价值观等有价值的元素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之成为新的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逐渐缩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距,使学生能一定程度上了解、认识、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与发展,培养未来社会事业的接班人与合格的国家公民。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理念与共生理论存在着诸多的耦合,虽然出发点不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以育人为本,深入挖掘学校与企业共同点与不同点,使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四、共生理论视阈下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策略

基于共生理论视阈下探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关键在于确定和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以学校为主体,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职业学校。因此,校企文化对接必须以学校为主体,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文化特色基础上,还要吸纳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以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在学校中不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使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共存。

第二,以文化互渗为途径,推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渗,是两者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结果。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我们可以将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科学的管理制度引入校园,从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进而实现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强烈的辐射与促进作用,最终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以互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深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实习和实训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路径。通过校园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化,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训放在企业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操作流程,接受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严格的职业训练,从而在培养学生某种技术或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同时,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了解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招收高素质的企业员工打下基础,最终实现企业与学校双赢。

文化产品价值探讨 篇7

关键词:文化产品,价值,价格,文化产品分类

一、文化产业基本理论

1. 文化的概念

文化, “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 指社会的意识形态,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也“泛指一般知识”, 特指精神财富, 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是精神领域的概念, 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反映和表现, 是意识形态, 具有价值, 但不具有使用价值, 只用通过文化产品这个载体 (有形的或者无形的) 才能拥有使用价值, 进而拥有产权和交换价值。

2. 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是为社会或大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部门, 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济部门。文化产业活动与一般文化活动不同。一般文化活动, 都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顺便进行的, 属于自我服务的性质, 不以交换为目的。而文化产业活动是一种新的社会分工——文化服务者或文化产品生产者所进行的以文化产品的交换、文化产品价值的实现为目的的产业活动。2009年, 刘成瑜综合了以往学者和媒体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论述, 提出了较新的文化产业的定义, 他指出文化产业“以文化内涵为基础, 借助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 产出高文化附加值的产品, 通过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所形成的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产业。”

3. 文化产品的概念

文化产品是使精神领域、意识形态的、行为方式的文化, 得以进入流通领域的载体。文化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产品, 如民俗工艺品、书籍等, 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 如歌舞表演、电影、音乐、教育等。文化服务边生产、边消费, 没有留下实物形式的东西, 但是客观存在, 影响着人们思想与行动, 是无形产品。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中形成, 进入商品交易市场, 体现文化的价值。

作为产品, 文化产品同工农业产品的本质一样。第一, 都有效用, 都有使用价值, 都是社会财富的组成部分。第二, 文化产品的生产同工农业生产一样需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同样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支出。这些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构成文化产品的价值和载体价值。

文化产业所生产和提供的文化产品, 由于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原动力和冲击力, 国家和社会必须把其中一部分纳入公共产品的生产范围, 由国家财政和社会基金支付和补偿其劳动耗费, 这一部分文化产品, 具有提升社会文化水平和公民素质的作用, 或是全体公民有权共享其文化成果, 国家应对此类文化产品加以引导、规束和扶持, 如博物馆的文物展览、脱盲义务教育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作为公共产品的文化服务产品不进入市场;非公共产品部分, 为满足居民个人文化消费的需要而生产, 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文化产业部门同时进行着商品与非商品两种生产。目前我国把公共产品部分称为文化事业, 把商品部分称为文化产业。广义的文化产业概念包含了文化事业和狭义的文化产业。

4. 产权概念

文化产品具有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

知识产权, 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 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 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二、文化产品的分类

对于文化产品概念及价值, 学者们分别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如白仲尧 (2000) 在《文化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文化服务商品由于其具有个性、创新的特点, 个别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时常起主要作用, 但上限是居民的购买力, 下限是企业生产成本;文化服务商品的供求弹性, 需求弹性高于其他商品;尹世杰 (2002) 在《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一文中, 由文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角度分析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问题, 指出文化产品 (包括文化服务) 既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又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既有商品的属性, 又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 必须以社会效益为第一位。李庭新, 李书 (2005) 认为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包括:主体价值、载体价值和转化价值。主体价值又包括知识价值和文化价值。甄学宁 (2006) 将森林文化产品分为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 其价值由创作过程的活化劳动、制作文化载体的物化劳动和森林文化自身的价值三方面构成。其价格由生产成本、效用和供求关系等因素综合决定。生产成本决定了最低价, 效用决定最高价, 供求关系决定波动幅度。岳红记, 何炼成 (2007) 将文化产品区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将文化产品的价值划分为:使用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三部分。其中使用价值又分为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据此提出定价原则:基础价格由价值决定, 延伸价格由增值性决定, 受偏好、垄断性和主观性影响。王志标 (2008) 指出文化产品价格由供求、生产所花费的时间、历史沉积时间、奇巧性、成本与消费水平、偏好、时尚、政府、垄断、知名度与品牌等因素决定, 尤其受后几种因素影响较大。纵观学者们对于文化产品的概念及价值构成分析, 都以某一类文化产品或服务为依托, 阐述文化产品的概念, 分析其价值构成, 笼统而论, 未免考虑不周, 以偏概全。笔者认为, 要研究文化产品的价值构成, 首先就要对文化产品的分类进行界定, 不同的文化产品有着价值构成的异同之处, 不能一概而论。依据文化产品的有形性和无形性、国家对于文化产品流通的相关法律法规, 笔者将文化产品划分为以下四类:

1. 文化服务产品:

附带文化价值的服务类产品, 如民族歌舞、茶艺表演等。此类文化产品为抽象的服务, 享受服务的过程就是文化产品消费的过程, 一边生产一边消费, 生产结束即意味着消费完结, 过程不重复, 通常不以物质产品形式留存于消费者手中。服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一些物质资料, 如茶艺表演中所使用的茶具、茶叶, 但这些物质资料不构成该文化服务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 该类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无形的服务本身。

2. 文化精神产品:

音乐、书籍等。此类文化产品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其所包含的文化创意、知识产权。以光盘、纸张、磁记录、二进制电子数据等为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 进行规模工业生产。消费者购买实物, 进而进行精神享受, 该消费过程可重复, 消费者购买的是物质载体的产权和知识产权内涵所包括的使用权。

3. 稀缺性文化产品:

收藏品如玉石、邮票、古玩等。此类文化产品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其稀缺性、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上。消费者购买的是实物的产权, 包括所有权、使用权等。

4. 文化遗产:

列入各级保护范围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精华遗留, 经过世界教科文组织及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各级文化遗产作为保护对象的, 其所有权归属全人类, 但其使用权归属于所在国家, 文化产权分离。国家法定不可交易所有权, 只能转让、租赁使用权, 或以国家财政支撑保护和利用, 为全社会提供文化共享平台, 或以租赁使用权的形式将文化遗产开发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国家施行监督调控和保护。

三、文化产品的价值判定

概括来说, 文化产品的价值指凝结在其上的一般人类劳动和创造性劳动, 由生产文化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创造性劳动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决定。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指其能满足人们某方面文化需要的属性, 由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时间沉淀价值、主观偏好等所决定。价值指导价格, 价格又受到供求关系和偏好的影响。依据前文对文化产品的具体分类, 对文化产品的不同价值构成加以分析。

1. 文化服务产品:

主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创造性劳动时间所决定, 其价值构成:文化服务产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性劳动 (知识产权) +载体价值+审美价值+主观偏好。服务产品产权的核心——服务的所有权不会转移, 而服务享受过程中只是消费了服务的使用权, 服务结束即宣告使用权终止。

2. 文化精神产品价值=知识产权+载体价值+审美价值, 其物质

载体的产权随交易转让, 但其文化内涵、创意、知识产权不会随交易的完成而实现产权的完全转让, 文化创意、知识产权的拥有者, 仍然拥有该产品的所有权, 而转让的是该产品的使用权、发行权、获利权等。文化精神产品价值并具有扩张性和增值性, 随着认可的人数增加而增值。其中, 法定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 一般都有期限限制, 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该知识产权开放给全社会, 成为公共知识。

文化服务产品和文化精神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出现, 由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其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性质所决定, 其需求价格弹性都较高。

3. 稀缺性文化产品价格主要由其稀缺性决定, 稀缺性文化产品价值=稀缺性程度+审美价值+时间沉淀价值=收藏价值。

其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稀缺性程度的增加和时间的积淀而逐渐上升的。由该产品的稀缺性决定了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甚至无弹性。交易的发生伴随着产权的转移。

4. 文化遗产的价格与稀缺性文化产品的价格构成基本一致, 但其价格构成又体现出明显的社会价值, 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

由于其受各级法律保护, 法定不可交易所有权, 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能转移、租赁其使用权。价格构成用于指导黑市交易。其所有权需求价格无弹性, 但使用权需求价格有弱弹性。

四、文化产品的价值规律

文化产品与一般商品价值规律的共性和特性:

共性:受到商品价值规律作用的影响。价值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制约。文化产品既含有一般商品的价值, 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 其生产和消费也受到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影响。

特性:1.市场价格调节手段的局限性。文化产品因具有强烈的独创性、个性化特征, 价格受到偏好、垄断性的影响严重。

2. 文化产品产权的分离。在多数文化产品的交易中, 产权出现了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在产权交易过程中, 不具备排他性。

3. 价值增值性。随着社会认可程度的提高以及时间沉淀价值的增加, 文化产品的价值呈现增值趋势。

4. 社会价值的体现。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引导着社会的风气、环境, 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所以文化产品不能完全市场化、商品化, 而应受到政府的管辖和引导, 通过各方面舆论和全社会的力量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稳定的文化氛围。作为全人类共享的历史文化遗产, 更应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 保护先行, 体现社会价值, 不能一味的以经济利益为中心。

参考文献

[1]刘成瑜: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9 (10)

[2]白仲尧:文化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 2000 (2) .

[3]尹世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经济科学, 2002 (5) .

[4]李庭新 李书:文化产品价值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 (3)

[5]甄学宁:森林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12.5 (4)

[6]岳红记 何炼成:试论文化产品的价值与价格[J].经济师, 2007 (4)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8

1、体育文化的具体含义

由于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完善,体育文化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其丰富而广泛的内涵,体育文化也没有世界公认的准确定义。

体育文化也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广义而言,体育文化是指为丰富人类生活,满足人的需求的身体活动而进行的组织加工、秩序化,基于以人的身体为媒介,获得社会认可、具有独立的价值的文化。 我国著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曾这样说过:“ 文化是既作为人类在人本身的自然及外部自然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和而存在,又作力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活动而演化。 ”列如,体育行为、规范、准则以及体育观念、意识、 思维等。

狭义的体育文化是将自然活动变为文化活动,其将产生于生活的体育作为有价值的活动并加以肯定,并赋予一定的知识文化内涵。 其涵盖的主要有文化娱乐、宗教、艺术等有关的体育活动及作品。 包括,体育大众传播、体育建筑、体育雕塑、体育舞蹈、武术、体操等。

2、体育文化的特征

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民族性、 差异性、继承性、社会性、时代性。

体育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不同,甚至是中国本国内的大多体育都是有着差异的,列如蒙古族的体育运动主要是骑马摔跤等这与汉族的体育有着很多的不同,这也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而社会性则体现中国的整体思想,体育文化是因人而产生的,所以离不开社会,也就决定了它的社会性。

体育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习惯上,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体育观。 继承性也可以成为传统性,这时在人类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列如古人有修身养性,多与自然接触的概念,经过几十代人的继承, 中国的太极气功等现在已经成为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了。

体育文化通过动作技能、运动器具、身体姿势、物质以及存在形式等相关连的思维、意识、人知等的精神反射,显现了以其根据人类自身的特殊需求,在日常生活以及体育生活中创造出来,机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反映了一个时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征,不断规范人类的日常生活以及人们对世界的人知。 而对于中国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在长期的体育发展中,将“ 统一”、“ 中和”、“ 中庸”等观念融入体育文化,为其内涵润色了不少。

体育反应的是人,所以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还和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有着深厚的关系。 体育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有着自己独立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反应着人的观念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社会观。

所以说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探究其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中开展的情况

1、全国体育文化发展总括

通过问卷走访等途径调查可知,目前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其中的主要存在问题是在于我国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一方面由于众多高校大学生以及老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不重视。 而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校园对于体育设施,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提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由于现代很多高校没有具体系统的体育文化教育管理, 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出现杂乱,混淆等问题。

2、各地区高校体育文化开展情况

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考察等方面对各大高校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如表1。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及其的不平衡,只有在东部沿海一带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方,人们地体育文化的认识重视才有一定的高度,而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来说,体育文化的重视是很微弱的,所以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经济是重要的前提。

三、影响体育文化在高校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因素

1、学校体育设施情况

体育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不仅是当今时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更是当今国家社会需要培养的目标人才。 然而,说起体育文化,那么体育设施的建设当然是其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物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要想推动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显然,薛晓东体育设施就是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 一个学校对于本校的体育场地建设,校园体育雕像,体育运动中心,体育器材等都是体育设施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了解学校的体育设施情况,可以初步推论出这个学校的体育文化的发展程度。

体育现代化的标志就是体育社会化和科学化。 而要达到体育现代化的要求,都必须要有充足的场地以及相应的体育设施作为保证。

我国首都体育学院一直以其领先的体育文化走在各大体育高校的前列中,而推动它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它们学校高配备的体育设施:首都体育学院园内建有大学生体育馆、田径综合馆、首创游泳综合馆、篮球馆、排球馆、 网球馆、武术馆、体操馆、足球场、塑胶田径场、北校区体育馆等大型体育设施,以保证学生们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各项体育运动,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 所以说,体育设施对于体育文化在校园和谐文化中的建设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体育制度

制度有利于一项事物的正常发展。 校园体育制度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属于校园和谐文化的有几组层部分,通常,它以一固定的形式存在于学生们的体育生活中,作为一种规定固定下来。

体育制度的建立对于学生,老师,学校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对学生来说,通过以体育制度的形式让学生们自觉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可以更多地了解体育文化。 而对于老师,可以以体育制度的方式更加准确的约束和引导学生的体育运动。 体育制度也极大地推动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宁夏,陕南等各地高校也通过在其校园中设立了适当的体育制度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时,他们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因此,建立体育制度是发展体育文化的当务之急。

从表2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各大高校学生中绝大多数对于体育文化都还只停留在一个略了解的程度。 可能这也是我国体育文化发展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学生乃是体育文化的主体,要想发展体育文化,主体当然不能少。 所以说,学生们必须加强对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要让学生们产生对于体育文化的兴趣,热情,最后积极自主的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中来。 当学生们对于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了, 这个高校的体育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 对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总而言之,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体育文化对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体育文化对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们都知道,高效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思想的一种校园文化,它不仅包括了良好的学校精神,优良的的学校校风,积极的价值取向,其中还包括了一向重要的:良好的身体素质。 这样就意味着,要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就需要一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对于发展体育文化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体育文化的深入了解,学生们能够提高对体育文化的认识程度,最后乐于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这样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 也推动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一个强壮的身体。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表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学生对于体育这方面关注度还不够。 于是各大高校通过举办一系列的体育形式的活动,来提供学生的身体素质,宣传体育文化。 列入高校的越野拉练活动,爬山活动,各种球赛来丰富体育文化。 当然,最后也都取得了显著地成果, 学生们表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虽然累是累, 但是明显的感觉到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并表示希望学校以后能搞更多这样的体育活动,而他们对于体育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使得高校学生的压力在逐年呈上升趋势。 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合格的高校学生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 当然,要想构建和谐高校文化,就要求高校学生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对于体育文化的发展,国家之所以那么重视,是因为发展体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要想建设和谐文化,必定需要全面发展, 而在全面发展的路途上又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路程, 当面临困难之时,就需要学生们的强大的心理素质发挥作用了。

通过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在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中,一定会感动劳累,吃苦。 比如说长跑比赛,仰卧起坐之类的体育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或多或少是耗费体力活,学生们可以通过在这些体育运动中养成吃苦耐劳,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而且,通过体育运动也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让自身的心情得到缓解,从而得到心情舒畅的效果。 所以说,体育文化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推动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9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我国的文化建设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 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的学术界缺少对群众文化的认识和理论研究, 对群众文化并不重视, 所以要使人们意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就必须先从了解它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入手, 从而进行深入分析。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1. 娱乐和交流的功能

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包括娱乐和交流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群众文化主要是以娱乐为主, 对技术要求很低, 男女老少只要喜欢都可以参加, 是一种老少皆宜的群体性娱乐活动。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所以大都是趣味相投的人聚在一起, 他们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娱乐活动中,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只有这样的群众文化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丰富的文化生活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时间外的重要活动内容。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 必然会更注重精神层次的满足, 所以可以对群众文化进行创新, 使大家加入到丰富的文化生活中充分的享受文化权益, 从中收获真正的幸福感。

其实, 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 人们都会进行群体性的娱乐活动与交流, 只不过是这种活动的多与少的问题和人们对进行娱乐活动的认识的改变。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交流与娱乐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了人们进行娱乐和交流的需要, 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2. 仪式和团结的功能

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仪式类型,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 我们都要经历生老病死, 在这个生死循环的过程中, 礼仪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生命过程。我国的各个民族对于人生的礼仪也是极为看重, 对生死都会有自己民族的独具特色的规矩和礼仪, 且这些习俗常常是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的。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的人比较多, 能够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防止仪式活动的单调无意义;再者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都有着一定的特殊含义, 增加了仪式的严肃性, 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群众文化还能起到凝结社会成员、增强社会团结的作用。

3. 群众认同的功能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集,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认同观念。同时, 人们也在努力通过各种方法来使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彰显自己的个性。群体性是群众性文化活动最基本的特征, 因此, 群众文化也就相应地具有了群众认同的功能。我国的疆域辽阔, 一共有56个各民族, 而且每个地区的环境与习俗差别很大, 因此各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有很大的不同, 但即使是同一民族、同一个地区都会有各具特色的娱乐活动, 这很好的体现了群众文化的认同功能。

4. 符号和象征的功能

从一个民族的群众文化中最容易看出这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所以塑造一个具有优秀文化形象的民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建设群众文化。要塑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形象, 首先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有标志性的符号, 就像是一张名片, 能够做到让别人一看到你就记住你。现在一个城市的群众文化的质量也成为评判这个城市文化形象的考虑因素之一。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和象征, 代表了一个民族或地方的文化形象对外界的展示。例如云南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就是根据云南的少数民族传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改编而成的。这个舞剧充分的展现了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 进而成为了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的符号与象征。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1. 群众文化与主导文化

我国当前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主导文化是在一个社会中起领导和支配作用的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群众文化当中, 让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在群众文化活动中, 巩固全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共识。利用群众文化的平台作用来进一步维护和发展传播主导文化。

2. 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文化有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群众文化面对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而精英文化只是针对极少数的精英知识分子而言的。在我国, 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依存,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要把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 处理好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发展好精神文化的基础就是先发展好群众文化, 因为群众文化来源于现实生活, 最贴近人民需要, 也最能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 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我国的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事业基本是由国家提供的, 而文化产业是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结果, 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所以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是有一个稳定的文化消费市场。文化产业市场是依赖于人民群众的鉴赏能力和文化艺术消费水平而存在的。所以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 能够为文化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结语:

在文化产业建设上, 群众文化为主导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为文化产业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支撑, 体现出了其文化价值, 是精英文化的基础和母体。在社会实践中, 我们发现群众文化对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和对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健全不可小觑。建设好群众文化, 使群众文化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是以后群众文化在发展建设中的宗旨。

参考文献

[1].王莉.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1 (04)

[2].范其仁.关于群众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1 (22)

[3].王洪志.中国基层群众文化现状[J].戏剧之家 (上半月) .2011 (06)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10

发布于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方式。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提倡大学习观!在学校的集中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同等重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如果能以文约束!以文素人!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符合自身规律和发展模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将是高职教育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助推器!但目前社会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未完全接受和认同!学生的大学习观还未完全建立!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还未完全接受和认可!校企合作的文化氛围还未形成!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的制度文化的约束力有待完善和健全!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的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2 学生实习过程舆论副作用的文化对接障碍透视

2.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精神文化对接还未深入人心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各自长期发展和沉淀所形成各自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规章制度等的综合。从以往的发展来看,双方相对独立又互相交接和融合,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企业是人才使用的主要基地和场所,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和社会所用。但长期以来人们的固有意识是:学校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传授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在各行各业就业,企业作为人才使用的集中地之一使用人才并反馈信息给社会,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满时采用在岗培训或短训的形式使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这种模式接受和认可。但这种模式具有企业对人才使用的信息反馈滞后,人才在企业适应的成本期较长等不足。为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国家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国家高等职业发展的定位确定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但人们没有完全的认可和接受。

2.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制度文化的融合有待完善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形式来看,它是学校和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各取所需,各发所长,互惠互赢,利益共享,共同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和理论功底的高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与深度链接,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参与,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文化的融合、高度的链接、社会的认可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需要实践去检验。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指出要“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

2.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文化融合的载体之一———学生学习的观念有待转变和提高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对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实践的技能。学生的思维改变,由对实习的不重视和不坚定到绝对主动参与需要一个过程。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的理解较为狭隘,没有意识到在企业的实践同样也是学习,是一种更直接、更快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沟通中的舆论,保护自己,认识自我。

3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改变心智———“突出五小”

求快、求变、求新!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跳跃式需求,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文化对接的方式、方法,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是高职文化的建设深入人心,真正的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心共振,互换互赢!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和鼓励,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和尝试,但交汇和融合的层面和力度不够,特别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如企业参与过程的费用问题,企业和学校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各自的社会责任也不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而学校主要是以传道、授业、解惑等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的场所。

为了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更好向职业文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社会对职业涵义的理解和接受。针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深入思考,提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五小”策略。

3.1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舆论造势

要使高职文化的引导作用变成成员的自觉行为,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强度,充分利用媒体、互联网、电子屏、短训、课程渗透等形式加强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高职教育中学校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意识到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参观的等途径和实践方式对理论知识的深化,提高理论知识的高度;高职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高度对接,是企业和学校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条件共同培养人才;使企业的执行层和员工认识到知识、培训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企业效益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其积极主动与学校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在学校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顶岗实习、企业参观等形式是对理论学习的强化和升华,是所学知识能及时的得到反馈,建立广义的学习观;使家长和社会认识到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高度一致性。

3.2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建立大学习观

建立学生的大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同等重要,两种不同方式的学习是学生知识积累更加的完善和丰富。

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接轨,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大学习观,是学生认识到:企业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好场所,是检验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金钥匙。学生的理论学习———到企业的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到实践的应用。经过这样的循环往复,是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再到生产、经营、服务、生活第一线顶岗实习、师傅徒弟一带一等形式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从而让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通过校企文化对接,建立起有利于培养有技术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职业人的互动机制。

3.3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小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和引导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本着“树立榜样、宣传榜样、有样可学、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的理念和方法,推选实习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和师傅,把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解决实践过程存在问题和所得经验与大家分享。把择优录取到企业的学生定期请到学校,把他们在企业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成长经历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要在校园和企业营造“学星、追星、当星”的浓郁氛围和成长通道。真正的缩短学生由单纯的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期和员工的成本适应期。树立榜样,让榜样成为“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引导者和领头羊!

3.4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结对子文化的建设、对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在合作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一线员工和学生的一对一“传”、“帮”、“带”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自发的组织活动,互相沟通,融洽相处,各取所长,自行解决各自领域出现的问题。

3.5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策群力人在一起是群体,心在一起是团队。我们要集思广益,群则群力,共同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1)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政府政策优惠。

建议国家可以设立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专项基金,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专款专用,专门用于校企合作过程的日常开支。

(2)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鼓励企业深度参与。

国家给参与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的企业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学生在企业的“成本期”实习给企业有一定的补偿;鼓励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环节,共同为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部分老师可以深入企业的实践,协助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共同研制和开发新项目、新产品。

(3)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学校不断改革。

改变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邀请一些企业的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参与专业方案的设计,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实践教学的引导;改变教师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邀请企业培训师给学生讲课或专题讲座等,使企业文化进课堂。

(4)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高职文化[2]就是大学精神和企业精神的融合贯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是高职文化的基本特征。学生是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主体之一。学生的理论功底是否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单纯依靠就业后的反馈来衡量和检验。如果能把企业对学生的不满意消除在萌芽之中,通过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使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反映一些教学的问题,学校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的环节,使高职的人才培养到行业对口企业的就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是高职教育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量体定做”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起!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国家经济“十二五”发展的大好机遇!团结一致,以“文化引领,点滴铸魂”为主脉,牢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以培养合格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来回报学校、回报企业、回报祖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岳增玲,梁汉民.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J].商业经济,2007,(12).

五四新文化运动探讨 篇11

【关键词】 文化权利;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 G64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01

作为人民群众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公共服务建设,可以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舒适的文化活动环境,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内容,使人民群众在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中行使文化权利,陶冶情操,从而对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所以,文化馆应该充分重视公共服务建设工作,力争将其建设成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平台,特别要积极地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活动,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行使。

一、文化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

均等化服务质量的优劣应该有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以保证文化馆均等化服务的质量[1]。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文化馆的均等化服务规范进行约束和规定,虽然文化部在此前出台过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也制订了相应的均等化评估考核标准,但是这些考核标准大多流于形式,比如说都是一些举办文化活动次数之类的指标,这就导致评定的结果并不能充分反映均等化服务的水平,最终导致文化馆的公共服务也流于表面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二)服务形式过于传统,缺少必要的创新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文化的需求变得逐年增多,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是,由于文化馆建设和管理的相对滞后,提供的文化服务还是一些较为传统的形式,這些服务形式单一,相对新形势下的文化活动来说过于僵硬和陈旧,内容形式也过于传统,根本无法适应新时期的文化活动需求。文化馆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文化服务的形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文化活动需求,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行使。

(三)文化馆缺乏自觉服务的意识

文化馆的主要工作职能就是提供公共服务,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但是在现实的文化馆管理过程中,不少管理干部缺少必要的公共服务意识,甚至以权谋私,不但不给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反而利用文化馆的便利条件谋取私人利益,从而忽视了文化馆的职能作用[2]。文化馆公共服务意识的缺乏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这将直接导致文化馆无法行使其有效的职能作用,无法承担起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对于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甚至和谐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文化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监管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文化场馆的建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硬件设施和文化场馆的整体面貌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这就为文化场馆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笔者所在文化馆而言,2013年全面启动文化馆维修改造工程。新增文化活动场所3000多平米,设立了综合舞蹈排练中心、书法美术摄影培训中心、戏剧表演厅、非遗展厅、多媒体活动室等,文化功能实施焕然一新。国家和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文化场馆的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地文化服务,让所有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文化设施带来的福利,促进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行使[3]。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和监督文化馆服务的质量,应该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制定出标准、健全的公共服务质量考核标准,以此来督促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丰富文化服务提供形式,满足多样化需求

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文化馆应该及时的更新文化服务的提供形式,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拓宽单一的服务形式,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有效行使。

(三)强化文化馆的公共服务意识

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单位,文化馆的公共服务意识对于文化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针对老年人、未成年、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文化服务,保障这一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以,文化馆应该树立正确的公共服务意识,增强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馆的积极作用。

三、结语

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文化馆应该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行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促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霞.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探索[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2):187-188.

[2]刘学哲.文化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策略思考[J].参花,2016(17):157-158.

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篇12

1精神文化的营造

三庙镇完全小学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 更值得关注的是能包纳其内涵与实质的精神领域。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 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及素养的提升。精神文化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实质和水准。首先, 学校有比较高的思想品味, 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现代的眼光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决策。同时, 又竭力把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在一起。其次, 又有良好的校风——团结进取, 严谨求真, 宁静致远, 勇于创新。教风——爱岗敬业, 乐教精教。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陶冶心灵, 启迪智慧。学风——乐学、探索、求新、深思、求异、学而不厌, 勤于钻研。一个学校如果校风不正、学风不浓、教风不严, 很难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社会也不会认可。但如果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齐心协力, 校园文化建设一定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2制度文化的营造

校园制度文化是依据学校有意识选择的, 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 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我们干净、整洁、优雅的校园孕育的是团结、民主、和谐, 学生展现的是积极、自信、勇敢。具体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展示学校积极健康、团结进取、和谐的校园风貌。学校制度文化是规范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校园文化中其他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 具有巨大的潜在保障功能。学校每项制度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修订、补充、完善, 形成了凸显学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 具有特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制度无情人有情, 体现人文关怀, 让制度成为规范师生行为的自觉规范, 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3物质文化的营造

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生活资料等, 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它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是物质形态的。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 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 无不反映出某种教育价值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 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向上的激情。为此, 分以下方面。

净化。净化是我们学校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校园净化做到“五无”, 即地面无杂物痰迹, 墙面无污渍, 桌椅无刻印, 门窗无积尘, 卫生无死角。培养学生爱护校园草木的主人翁精神, 树立净化校园、保持校园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绿化。有葱绿的树木, 艳丽的花草, 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使人精神焕发。我们根据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绿化布局, 如教学区绿化、生活区绿化、休闲区绿化、运动区绿化等, 根据功能设计各具特色的绿化, 使学生进入各功能区能融入其中, 构建人文化的花园式学校。校容校貌体现出美的韵味, 满足师生的教学、生活、活动和审美需求。

美化。以创造美好的环境来培养学生良好性情的需要, 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 应符合儿童的审美要求, 才能达到美化的目的。教室、办公室等校园环境的布置, 以新颖、美观、大方、实用为原则, 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规范化。反映学校个性与特色的五项标志, 校徽、校服、校训、校旗、校歌齐全规范。从三庙镇完全小学看, 这一点做得还不够, 需要做出相应的规范。

教育化。育人是学校环境建设的目的所在。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能说话。”我们每一个教室都有一个张贴栏。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和学生张贴课表、班级规章、手工艺品、我是明星、文化知识素养积累等。每一个班级可以自行选择展台的颜色作为本班的“本色”。每个班级都有由本班的师生协作设计的个性化的班标, 展示各自个性, 彰显班级的特色, 达到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让学校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是我们对校园文化墙的构思源点。我们本着“高品位、儿童化”的原则, 对学校的墙壁进行文化着装。在内容上, 我们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师生的三笔字、阳光体育活动的简笔画作品结合, 把代表中国灿烂古代文化的唐诗、宋词、名言等和代表现代文化发展的科技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相结合。形式上力求在学生必经的地方, 进行全面铺展, 点面结合。让每一面墙所说的话, 和它的外在形式和谐统一。学校做到“五有”, 即有宣传窗、阅报栏、黑板报、广播、少先队队室, 同时, 学校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 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学校标志性雕塑和激励性名言警句挂于校园适当的位置。这种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它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庄重的“磁场”, 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摄着师生的灵魂, 从而内化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创造力量。

上一篇:古代文论下一篇:建筑地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