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大考(共10篇)
日本经济大考 篇1
有关专家认为, 家长和考生不应盲目地滥用滋补品, 也不能乱用复习备考资料, 不管是“补身”还是“补脑”, 都需要谨慎对待。
6月7日、8日, 杭州将有5 770名高考和高职考生迎接自己的人生大考, 一个星期后, 中考也将拉开帷幕。眼下, 距离高考只剩下最后10天了, 离中考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考生们正处于复习备考的最后冲刺阶段, 家长们也全力以赴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这个时期对于家长和考生们来说, 都是一个“非常时期”。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考上一所好学校, 许多家长不辞辛劳地忙着给孩子“补身补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 市场上的保健品销售一片红火, 书店里面的各种复习备考资料也成了供不应求的“香饽饽”。
不惜重金给孩子“补身”
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 对于一个孩子及其家庭来说, 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两场“大考”时间的临近, 杭城一些商家早已瞄准了这个商机。记者在走访城区几家大药房和大型超市之后发现, 商家们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各种打着抗疲劳、增强记忆力和提高免疫力等广告的保健品摆上了柜台最醒目位置, 有的药房里面还特意设置了考试专柜“考试加油站”。
在河东路一家药房, 记者发现柜台上专门设置了一个“考试加油站”专柜, 上面放着多种营养保健品, 较贵的有200多元一盒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孩子的考试, 家长们十分重视, 很多家里有学生的市民都会给孩子买一些有针对性的营养保健品。”
在庆春路一家超市, 柜台上的保健品琳琅满目。前来买保健品的张先生的弟弟马上就要高考了, 睡不着觉, 咨询过医生之后, 张先生决定给弟弟买一个疗程的保健品, 当他走进超市的时候才发现, 保健品如此之多, 不知道买哪一种适合, 最后他放弃了在超市里买保健品的想法。他告诉记者, 现在市场上保健品太多了, 不知道哪种比较好, 他还是选择去大药房买。据了解, 不仅市场上的保健品销售旺盛, 牛奶等营养型饮料的销售量也一路上涨。
不仅要“补身”, 还要“补脑”
每年5月以来, 各种有关中高考的复习资料和辅导培训宣传扑面而来, 对于一些家长和考生来说, 比较关注如何提高成绩, 于是, 部分家长就不惜一切代价, 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复习备考资料, 有的甚至还给孩子请家教, 辅导孩子备考, 希望孩子在考试前的黄金时间里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在庆春路某购书中心三楼, 记者看见有关中考、高考的复习资料应有尽有, 买书的人也很多, 大多数都是考生的家长。在中考复习资料柜台前面, 叶女士正准备为女儿挑选一本英语复习资料。在旁边买书的裘先生告诉记者, 他不但给孩子买了很多复习资料, 还花1 500元在浙江大学聘请了硕士研究生给孩子做考前辅导, 希望孩子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据该购书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眼下正是两场“大考”来临的时候, 书店从4月份以来, 各种考试资料销售量要比平时多近一倍。在解放路新华书店和凤起路外文书店, 记者见到了同样的场景。在采访中, 大多数家长都纷纷表示, 花点儿钱没有关系, 他们认为, 如果考生有时间能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复习资料, 孩子们就能“熟能生巧”。
“补身”和“补脑”都要谨慎
也有家长认为, 虽然这些“补身”和“补脑”的方式不见得有效, 但别人的孩子都在吃、都在学习, 自己的孩子自然也不能落下。针对这种现象, 有关专家认为, 家长和考生不应盲目地滥用滋补品, 也不能乱用复习备考资料, 不管是“补身”还是“补脑”, 都需要谨慎对待。
有关人士建议, 考前考生一方面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注意饮食起居, 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 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 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 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 有助于增强体力和记忆力。另一方面, 要注意用脑卫生, 不要乱用复习资料, 不搞疲劳战术, 不开夜车, 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 以免搞得筋疲力尽, 做一些查漏补缺的复习就足够了, 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放松身心, 才能在考场上有良好的发挥。 (来源:杭州日报)
俄罗斯2009的经济大考 篇2
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来势汹涌。近几年来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经济“避风港”和“安全岛”的俄罗斯在这轮金融风暴中也难以独善其身。尽管现在谈论俄罗斯2009年的经济运行数据为时尚早,但外界普遍预测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将出现负增长,世界银行近日就预测俄经济增长率将由2008年的5.6%转为2009年的-4.5%。
舆论唱衰俄罗斯经济的理由是,在过去若干年中,俄罗斯的经济过分依赖于石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石油收入约占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的七成、财政预算的六成。在高油价时期石油收入足以带动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从2008年夏天开始,世界原油价格从每桶140美元高位一路下跌至每桶不到40美元。油价暴跌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俄罗斯石油收入锐减以及俄罗斯外汇收入下降。与此同时,油价下跌还打破了俄罗斯政府的收支平衡。
油价暴跌、资金撤离、外债居高不下、货币大幅贬值以及失业率趋升等诸多问题让俄罗斯政府官员颇为头疼,进入2009年来俄罗斯政府甚至已经数次调整了对今年经济的预测,最新的一次预测是GDP为-2.2%。一些俄媒体惊呼国家“一夜回到1998年”,意思是1998年重创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再次上演。
作为管理俄罗斯经济的最高官员,俄罗斯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自然非常明白目前俄遇到的困境,他曾表示“此次世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可能会使俄罗斯的对外贸易面临10年、20年甚至50年的困难期。”
但在另一方面,库德林又多次表示,俄罗斯推出的经济复苏措施将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如俄罗斯今年预算反危机支出占GDP的12%,几乎囊括所有部门,涉及卫生、教育、劳动力市场、退休金等方方面面。同时俄罗斯政府加大了对工业生产和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今年俄罗斯政府计划为企业提供2760亿卢布(约81亿美元)的联邦财政直接援助和约3000亿卢布(85亿美元)的国家担保。
为了应对危机,俄罗斯政府甚至准备在2010年发行50亿美元国际债券筹资,这是俄罗斯近年来首度向外举债,一方面支应因油价重挫与经济衰退造成的财政赤字,也为俄罗斯企业对外筹资立下标杆。而俄罗斯上一次向外举债是在2000年,其后俄罗斯在油价飙涨的帮助下,国库日益充实,已提早还清债务。
除了在国内推出大规模经济提振计划外,库德林还高频率出访其他国家,谋求国际范围的经济合作。不久前库德林出席了在香港举办的亚洲金融论坛,在论坛上这位执掌俄罗斯经济十余年的财长发表了长篇演讲,在演讲中毫不掩饰他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期待。库德林表示:“我们会扩大跟亚洲国家的贸易,当然主要是抗危机的措施,也包括一些货币政策。很多国家已经用了这个手段,包括息率、货币供应等等,这些都是有效对抗危机的手段。”
论坛后,在《当代经理人》记者对库德林进行的采访中,他坦承未来2年全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将减缓,这对俄罗斯的外汇收入影响很大。但他表示俄罗斯会尽最大的努力来维持经济、社会的稳定,也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危机。
◎ 对话阿里克谢·库德林
敏感的石油价格
《当代经理人》:国家原油价格一路下滑,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很大困难,你预计今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如何?俄罗斯政府将做出哪些应对措施?
库德林:相比于十年前,原油的价格已经不那么低,但对于俄罗斯或者产油地区,这些价格都是非常敏感的。减少石油出产对于世界经济有很大影响,但今年我们还是会看到一个减产情况的发生,就像1982年、1983年的情况。全球能源组织预测2009年原油价格将会降到100美元/桶以下,现在已经是40美元左右,这个预测将会因世界新的趋势而下跌。
我们预计今年国际油价将低于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即每桶还要低于40美元,俄罗斯的经济显然会受到油价下跌的影响,所以我们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由2008年的6%,降至在0~2%之间,政府将竭尽所能阻止经济减速,会尽力支持当地经济,并会拨出800亿美元注入银行体系。
香港的“竞争者”
《当代经理人》:今年是中俄建交六十周年,两国关系一直非常紧密,两国之间的合作也日渐深入,请问你如何看待中俄两国之间未来的金融、经贸和政治合作前景?
库德林:中俄之间一直有紧密的合作,我们双方有相近的利益,并且对于国际金融形势有相似的理解。我们都是新兴市场,并积极参与寻求在这个问题上做出重要的决策。
《当代经理人》:人民币可否成为中俄之间贸易的结算货币?
库德林:这是很有趣的课题,俄罗斯卢布现在已经是国际流通的货币,但人民币还未自由兑换,我们相信人民币即将自由兑换,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表。中俄之间的贸易额十分巨大,我们正在商讨在人民币未自由兑换之前,中俄双方可以讨论彼此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利益点所在,如两国之间的贸易结算可以如何处理等。
《当代经理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容纳了世界各地企业,你如何看待俄罗斯企业进入香港证券市场的前景?
库德林:俄罗斯财政部并不负责俄罗斯国有企业的上市和其他发展计划,但据我了解有一些俄罗斯私有企业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不过,香港即将会遇到一个“竞争者”,那就是莫斯科,未来几个月我们将宣布把莫斯科建造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这包括提升监管、辅助设施、国际投资者、金融环境等多项工作。
经济大考
《当代经理人》:在现今的经济形势下,俄罗斯的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在减少?
库德林: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忧,特别是卢布在贬值,从2008年9月到最近,俄罗斯卢布已经贬值了20%。鉴于卢布贬值的现状,我们相信外资会变得更少。我们估计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减少的情况可能比之前的估计更为严重,2009年对俄罗斯经济是极大的考验。
《当代经理人》:俄罗斯政府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采取了许多措施,请问出台这些措施的考量是什么?
库德林:我们在新一轮财政和经济政策出台时,会非常关注其他国家的发展以及对我们的需求,包括原油、出口等方面。还有银行业是俄罗斯目前非常脆弱的一环,我们用400亿美元的资金注入银行体系里,我们相信这个数字可能要增加一倍才可以把银行业支撑起来。
我们也将继续评估一些措施,采取一切的措施来对抗危机。虽然基本的情况无法逆转,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来维持俄罗斯的经济稳定。大部分兴建项目都跟发展基建项目有关,比如我们会特别重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俄罗斯政府计划在四年内投放80亿美元发展包括远东地区的一些科技中心,这些计划不会由于金融危机而受到影响,可能会有一些优化,但不会取消。
WiiSE大考 篇3
移动通信的互联网化和互联网的移动化, 正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全球。为了追赶甚至引领这一浪潮, 2007年11月, 中国移动发布了移动互联网计划WiiSE (Wireless Internet/IP Service Environment) 。3年已过, 已进展到2.0阶段的WiiSE, 俨然成为中国移动的“创新工场”;但从前沿创新到部署运营, WiiSE的未来之路还相对漫长。
创新成果“孵化器”
作为WiiSE的总设计师和实际掌舵者, 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认为, 中国移动研究院当前的几乎全部前沿创新都可纳入WiiSE框架内。
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 黄晓庆称:“WiiSE是一个前沿研究, 也可以说是滚动研究, 它是一个大的技术孵化器。我们近年在各大国际标准化机构所提出的DSN (分布式业务网) 、C-R AN、多连接、动态D N S等前沿技术和标准, 都是WiiSE的一部分。”
在黄晓庆看来, 目前运营商面临的运营环境已被明显地分为网络架构、终端架构、业务架构三个层面。在终端方面, 中国移动正通过自主打造OPhone手机, 联合产业链、加大补贴力度提高TD终端的渗透率, 他同时称正在研发的OPhone3.0手机将引入裸眼3D技术等先进技术;业务方面, 中国移动则通过应用商店等手段, 向广大开发者充分开放业务能力。“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主导全部, 中国移动所做的事情主要是提供平台, 让各个创意丰富的公司和开发者参与其中。”
“从全球来看, 运营商移动数据业务发展十分迅速, 以日本软银为例, 目前其50%营收均来自数据业务。带宽持续增长, 但运营成本却并未相应降低;另一方面, 目前各方均围绕移动互联网的细枝末节进行标准化和研发设计, 而中国移动则致力于移动互联网端到端架构的设计。”
WiiSE当前开展的移动互联网总体架构演进研究, 包括移动网络总体架构、地址体系 (含IPv6) 、IP移动性管理技术、移动互联网新型名址体系等。而这些研究紧密围绕国际标准化展开, 目前已在IETF/3GPP/ITU等通信组织发起成立了多个工作组, 并担任了多个工作组主席。
黄晓庆指出, 云计算、TD-LTE以及IPv6的演进及相关模式, 构成了WiiSE最核心的三大要素和组成部分;而WiiSE的4大典型特点:扁平化的IP网络结构、基于P2P的分布式通信、智能异构网络接入体系、可管可控可运营的业务环境, 有助于推动中国移动加速移动互联网转型, 以实现在下一个10年继续领跑的目标。
WiiSE的2011大考
WiiSE的提出, 让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移动互联网战略试探中, 再次领先一步。但也有不少专家指出, WiiSE从创新设计的提出到运营部署的实现, 并非一日之功——如黄晓庆所提出的“大云计划”、TD-LTE、IPv6过渡这三大核心部分, 其中任何一项创新工程的实施和运营都伴随着大量的经验探索和时间积累。
中国移动计划部一位管理人士告诉记者, 2011年, 随着中国移动大规模TD-LTE试验网的部署、多个省公司云计算和IPv6试点的启动, 将加快WiiSE2.0目标实施落地的步伐, 明年也将成为WiiSE布局的关键一年。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对中国移动今年在TD-LTE方面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 但他也对明年TD-LTE芯片、终端的成熟度提出疑问。同时, 他也告诉记者, TD-LTE网络建成后, 如同GSM的成熟过程一样, TD-LTE需要持续、漫长的优化过程;另外, 目前中国移动在TD-LTE业务的用途、收费模式和盈利模式方面尚无具体定论。这些因素都对TD-LTE商用提出了挑战。
为了倡导把IP流量向IPv6牵引的理念, 中国移动提出了IPv6过渡技术Prefix based NAT (PNAT) , 采用Bump in Host (BIH) 的基于主机翻译实现方式, 实现业务流量向IPv6的迁移, 已在CNGI工程超高清流媒体业务演示中进行了部署和试验, 并受到了IETF主席Rus Housley的高度赞扬。
但是, 中国移动研究院一位人士指出, 从IPv6应用的大环境看, IPv6的引入还面临产业链支持能力不足、全面升级困难、网络改造量大、用户终端需进行更新、针对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技术创新等问题。另外, IPv6终端和应用仍是薄弱环节, 移动终端、互联网应用等都普遍不支持;网络设备支持情况也参差不齐, 业务网设备基本不支持IPv6。
扶贫攻坚,历史大考 篇4
“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十分艰巨而繁重,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年如期脱贫。”6月 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吹响了中国扶贫的决战号角。
专家认为,“中国式扶贫”有必要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走出一条适应新形势的扶贫之路。
两条曲线,折射我国扶贫难度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扶贫无疑是最成功的,然而不得不承认,越是在最后,扶贫难度越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广、仍是我国贫困的“多、深”主要现状。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 7017万,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6个省区的贫困人口都超过 500万;全国还有 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 3个直辖市外,其余 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目前,全国还有 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 33万个,占 39.6%;贫困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弱、病、残的失能群体,其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 40%,位列第一,远高于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其他原因。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逐年递减,近年来的扶贫数据,呈现出两条走势相反的曲线。从扶贫资金上看,无疑是越来越多: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22亿元,以后逐年大幅增加,2014年达到 433亿元,4年几乎翻了一番;但减贫人数却越来越少:2011年全国贫困人口减少 4329万,2012年减少 2339万,2013年减少 1650万,2014年减少 1232万。两条曲线,折射的是扶贫难度的增加。
专家同时认为,对贫困问题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有更深刻的认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达到同样的发展阶段,东部地区的小康标准和西部地区的肯定不一样。”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表示,“比较现实的目标是,到 2020年,目前 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都达到贫困线以上,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问题都能得到保障。”
扶贫“怪现象”
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这种“政府越投钱群众越吃亏”的怪现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警觉。
在西部某地区,为帮助群众脱贫,一度兴起养兔热,政府整合各项资金予以支持,高峰期兔子存栏接近 40万只,但市场行情急剧变化,短短 5年时间,产业规模已萎缩到不足 7万只。不少养殖户血本无归,多年缓不过劲来。
为啥政府投入巨资,帮助群众打造的富民项目却成了 “伤民产业”?当地干部反思道:产业培育只重视生产环节,对产品深加工、营销、市场信息预警等产业链建设“缺课”严重,结果是投入越多、产量越大、风险越高。农民增产不增收,反受其累。
“产业扶贫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如果不能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盲目上马,可能会起反作用。”当地农业干部说。
富农项目之所以成了“伤民产业 ”,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习惯行政主导,忽略群众意愿和市场的作用。例如,某地在“整村脱贫”中,硬性规定 70%的资金必须用于产业发展,其余的 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刚性切分资金的要求,看似没错,实际不接地气。”某基层干部说,在一些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地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关键原因。没有基础设施,谈不上产业发展。同时不少农民也不愿意搞产业,搞产业‘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何其难也。一位基层干部说:“政府要求大部分钱必须搞产业,大伙儿想破了头,也不知道该搞啥。最后产业没搞起来,基础设施也没改善。”
传统的扶贫方式,资源虽然到了贫困乡镇、贫困村,但得到这些资源的并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家,容易出现“扶强难扶弱、帮富不帮穷”的问题。比如,某贫困村实施一项产业到户措施,把“一苗一子”(核桃苗、蔬菜种子)免费发给贫困户,让农民发展产业。对这种到户扶贫,农民并不买账,“一苗一子”拿回家,大多扔在一旁。一位 74岁的农民说,自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锄头抡不了两下就犯累,根本没力气搞上面安排的特色农业。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在宁夏西海固村民常宗义家,一道“Z”形裂缝由上到下贯穿窑洞。尽管危窑住了多年,他却难以享受国家的危房改造补助。
他说,当地政策是改造 54平方米补助 2.2万元,不足的部分要自己筹款。假如重新选址盖一座砖房,个人还要掏 6万元左右。“我连 3万元都没有。借钱给儿子结婚,还欠着 5万外债没还上呢。”
国家补助两万元就能盖得起房的,常常不是最穷的人家。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乡长王正奇说,最需要帮助的穷人,因为掏不起自筹资金,有补助也不敢要,反而享受不到扶贫福利。
汪三贵分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最早是重点扶持贫困县,后来扶持贫困村。普惠性政策让贫困地区发展普遍提速,但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受益多,条件相对差的人受益少。“要真正瞄准生产生活条件最恶劣的贫困群体,改变‘大水漫灌的套路,实行精准化、针对化、差异化扶贫,做到一户一策。”
“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这是对不同特点群体采取不同扶贫策略的“大精准”思路。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黄承伟认为,对于一些特别的群体,只能采取非常规手段。
树立“大扶贫”思路
让 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走出“锅底”,不仅是扶贫办一个单位的事,也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而是全中国的大事,需要举全国之力。
众多干部群众、专家学者都认为,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特别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向来是改革开放的基本战略。事实证明,对口帮扶方式可以解决很多贫困地区自身难以解决、中央又照顾不到的问题。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成德宁说,在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要强化对口帮扶的制度安排。我国从 1996年就启动了这项工作,东部 18个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 10省份,但是一直缺少量化约束,没有纳入目标管理,下一步,可考虑给发达省份下指标,促使他们更快、更多地拿出资源投入扶贫。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成德宁说,在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要强化对口帮扶的制度安排。我国从 1996年就启动了这项工作,东部 18个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 10省份,但是一直缺少量化约束,没有纳入目标管理,下一步,可考虑给发达省份下指标,促使他们更快、更多地拿出资源投入扶贫。
有专家建议,对各中央部委也应建立类似硬性约束,落实其扶贫责任。
事实上,各部委一直是扶贫的参与者,都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部委领导甚至“一把手”任组长。很多部委还分别联系一些贫困片区,分别出台过专门的扶贫政策。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不同部委扶贫力度不一,并且由于政策设计出发点不同,缺乏有效整合,扶贫政策合力尚未形成。
“就像烧水,不能总是在五六十摄氏度,要想烧开,必须加火。”“我们有各种各样黄承伟以此比喻扶贫资源的分散, 的资源,只因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到了地方上就各自为政。要把资源集中起来,精准发力。”
在 5年多的时间内,让几千万人脱离贫困,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来完成。我国已将每年的10月 17日设为“扶贫日”,不少人将“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
汪三贵说,中国扶贫特点是政府主导,资源项目都是从上到下实施的,比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等。一些小的扶贫项目,专业性民间机构和企业可能做得更有效。而扩大社会力量的参与面,需要一系列体制、机制的突破创新,应当树立“大扶贫 ”思路。只有贫困地区内外、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共同行动起来,才能下好扶贫攻坚这盘大棋。
“盯人防守”实现高效帮扶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看来,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扶贫开发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把老百姓的疾苦真正放在心上。
“贫困县领导不关心扶贫”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地方仍是“GDP第一”,把大量精力花在招商引资搞开发上。以扶贫名义要来资金、转手就挪给其他项目的行为时有发生。还有个别地方“穷县富衙”,高耸在贫困区中心的办公大楼格外刺眼。
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认为,出现这些问题,一是有些官员政绩观有偏差,二是考核体系不完善,对贫困地区缺少约束。“这项改革落实到位,要用硬手腕推进,与官员的 ‘乌纱帽挂钩,由中央督查,做不到的就要处理人,一票否决。”他说。
“以前地方上政绩考核多以 GDP论英雄,扶贫工作干得好没奖励,干得不好也没有处罚。”汪三贵说,随着各地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成为考核“硬指标”,扶贫开发将从“可有可无”转为 “主要工作”。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代,只有“盯人防守”才能实现细化到一家一户的高效帮扶。
同一片贫困地区,同样的扶贫政策,有的村富得快,有的村富得慢,差别往往就在于有没有好的带头人。老支书、老村长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很多,而一些地方尝试“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山东、“第见效更快。在安徽、河南等省,一书记”非常得到贫困群众认可,并出现了一批深受老百姓爱戴的典型,如安徽小岗村的沈浩。
开学“大考” 篇5
这位普通大一新生的感慨正是百万新生的开学缩影。据悉,2016年有940万考生参加高考,经过12年寒窗苦读,踏过高考的独木桥,走出考卷堆砌的思维围墙,就好像深居洞穴的人忽然爬到外面,独立寻找阳光的存在。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到达学生的手上,学校概况、入学须知、家庭情况调查表、奖学金助学金贷款等介绍资料附信而来,很多学生和家长通过这些资料对大学有了初步印象。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很多新生会通过高年级同学、老师、网络等渠道了解大学情况,但对于大学生活仍然感到迷茫和无助。
当奋斗目标不再是唯一选项,大一新生茫然摇摆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殊不知高考只是人生路途中的一个岔路口,大学才是决定人生方向的中枢系统。高考一时的失利,并不意味着你是人生的输家。相反,大学的历练,才是决定你能否成为人生赢家的关键所在。开学大考,意味着什么开始,又要考验什么?
新的阶段开始,考验你的规划和努力。大学四年,看似漫漫无期,实则转瞬即逝。大一的军训、文艺汇演、运动会、团体操、社团活动等内容会瞬间让你感受到大学的充实与魅力;大二密集的课程与纷繁的事务会让你忙于这种不以学习为目的的生活节奏;大三复杂的专业课与懵懂的主观意识让你怀疑身边的所有人和事;而到了大四,就业的抉择与残酷的现实会让你体会到青春即逝的感伤。如何确立大学目标、如何规划自我都将直接为你定义不同的人生轨迹,所以你必须找到自己的梦想所在,为它付出全力。
新的历练开始,考验你的学习和做人能力。哲学大师康德曾将推动知识发展视为人生最高追求,后经卢梭点化才大彻大悟,“人类的知识之上还应有人类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如果知识不能帮助人类确立自身的权利和自由,那它就什么也不是”。如果说,初高中是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那么大学则要学习更多书本之外的知识,进而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今年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说:“我希望你们秉承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风格,积淀丰厚的学术底蕴,筑就坚实的人生基础。”有人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有人说大学是个“大熔炉”,大学是学生走出应试教育后真正开始接触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因此在这个阶段,你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做事。通过与班级、社团的同学沟通交流,在一次次活动中汲取组织经验,人生不可复制,也没有固定的公式可以套用,只有多经历,多学习,方可从容面对一切挑战。
新的挑战开始,考验你的自制与应对能力。中国石油大学教师、《不疯魔,不哲学》作者张明明表示,身心健康,多读书,是她对学生的期许,“健康的体魄与健康的思想并行不悖,相互调剂”。摆脱多年的埋头苦读,很多大学生可能会夜以继日沉浸于虚拟游戏世界之中,也可能会侃大山侃到半夜12点、睡觉睡到中午12点,还可能会一星期不洗袜子、一学期不叠被子,甚至会疯狂逃课、网购和考试打小抄。当然,你也可能会早起晨读英文、跑步、打球,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你会遇见真挚的闺蜜情、兄弟情,当然还有纯真的爱情。无论如何,大学充满了对自我的挑战,这里没有绝对的错与对,你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应对那些挑战,所有的成绩与教训都将是大学给予你的财富。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周濂所说:“在这里,你试图要赢得的不是金钱不是战役也不是疆土,而是一个合宜的生活方式。”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学的广阔天地和丰富机会等待你去探索。
“开学季,烧钱季”,很多媒体报道当下大学生开学经济火热,电脑、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入学“标配”,很多新生还购置了平板、智能手表、单反相机等设备,花费高达两三万元,其中不排除面子心理和攀比风气的作祟,这样的消费对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负担。报道称,“买行头”让这些大学新生很伤脑筋。“档次太高,怕被说炫富,档次不够,又拿不出手”,某位刚考上普通省级大学的新生透露,自己有部苹果电脑,但怕被新同学视为“炫富”,考虑再三后改换一般的笔记本电脑;而一位考上上海名牌大学的学生则相反,父母早就备好“苹果三件套”,就怕孩子在同学面前丢面子,影响人际交往。“入学行囊”考验家长智慧,如何引导孩子理性消费是摆在家长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在许多大学校园里,新生报到可谓热闹非凡:提着大包小包的家长们,痛并快乐地陪伴孩子。不论是对孩子自主生活能力不放心,还是想到学校了解下孩子学习生活的环境,抑或借此机会顺道旅游,陪孩子报到注册,成为许多家长的共同选择。不过,厦大管理学院今年要“劝退”家长!在管理学院新生报到处立着这样一块牌子:“爸爸妈妈:我们已经长大了,请让我们独立完成报到注册,相信我们能行!”
在欧美国家,大学新生自主上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中国式家长”为何还要不辞辛苦陪孩子报到?在中国人的人格建构模式里,一个人只要没有成家立业就始终不算成人,父母帮助孩子不仅是一种情感上的亲子关系,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考入大学是一件人生大事,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帮助。父母也将此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手段,似乎不陪孩子上大学报到,心里就会有所亏欠。
从古人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诗句就可以看出中国父母对于孩子远行的重视,然而新的社会环境下,新生自主报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一方面,“95后”“00后”新生作为“数字原生代”,能够熟练地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另一方面,许多高校也在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大学新生的利益诉求,“自主选宿舍”、新生自助报到系统就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家长们可以试着放手让孩子“放心去飞”,让孩子自由而独立地去拥抱他认为有意义的事,相信他们的独立能力,相信命运终将予以他们丰厚的馈赠。
其实,放手仅是对家长的“考验”之一。随着孩子迈入大学的门槛,很多家庭也随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家长们不用再起早贪黑陪着孩子读书,不用再操心他们的月考、期末考成绩,却得开始挂念他们在大学的生活、身体、学习、交友等。据很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上大学后与家里的联系频率逐渐降低,父母出现了“沟通难”“跟不上节奏”等困惑,这些无疑都在考验着家长的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家长代表詹传郎寄语孩子们:“大胆启程,用心走好每一步。”他说:“大学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不管你们以后从事何种职业,父母都希望你们,成为有用的人,心里怀有、肩上担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你们心里怀着多大的一份责任,将决定面对着多大的机会。主动地去承担责任,你们每天多承担一份责任,就意味着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最后指向的是别离,这是为人父母的无奈,也是做人父母的历练。或许从将孩子送入大学的一刻开始,家长们就需要尝试着去和孩子建立新的沟通机制,去学习着关心、引导千里之外的孩子,鼓励并帮助他们成长。
这个暑假关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新闻可谓多姿多彩。“贴心范儿”的深圳大学为7204名新生寄出的“深大盒子”,“盒子”里的每个物件都有象征意义:录取通知书代表法律上的契约关系,从此你就成为“深大共同体”中的正式一员。手绘校园地图、手绘明信片、行李贴是你享受的深大福利;“文艺范儿”的清华大学今年为每位新生送了一本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希望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宁静的力量,寻找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旨在提倡阅读名著的社会风尚;“科技范儿”的浙江农林大学今年运用该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的“毛竹通知书”,让学生感受到“积蓄力量、如竹勃发”的深刻寓意;“民国范儿”的陕西师范大学邀请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们坚持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字里行间流淌着民国大学的精神遗韵。
我们在为这些学校的“爱生”“服务”意识点赞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负面的例子。据《重庆时报》报道,四川外国语大学今年发给毕业生的毕业证,居然把学校的英文名字印错了,毕业证内页的“INTERNATIONAL”印成“LNTERNATIONAL”,而学校的处理方式,竟然是将“L”的一横刮掉。一所外语大学竟将学校的外语名写错,这是一种怎样的自我嘲讽?这样的新闻每年都有,让人啼笑皆非,更让人反思。
以开学为例,就包含了接站、报到、注册、分配宿舍、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学前教育、军训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工作,学校不仅要做到认真谨慎、提高办事效率和简化流程,更需要将学校的文化传统、人文关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流淌进新生的血液,让他们在开学之初就能与大学“一见钟情”,这样的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是一大考验,需要创新。
华中科技大学采用“数字迎新”,让以往林立的摊位、繁多的手续不复存在,让报名现场静悄悄。新生通过登录该平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自选宿舍、绿色通道、财务缴费等一系列手续流程的办理。还没到校,新生们就选好了自己的宿舍和室友,通过键盘填写好了各种手续和表格,通过电子支付学费,免去遭遇诈骗的风险;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新生9月9日报到,今年新生网上报到系统报到手续结束后,会收到一个“彩蛋”,即360度人大校园全景大地图,标注出人大十几个有特色的区域,新生可以提前熟悉校园。
大学是最美好的一个人生阶段,学校在这4年里为学生提供怎样的育人环境、怎样的教育方式、怎样的校风魅力,关系到学生踏出校门时能否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拥有灿烂的人生。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每个学校都在孜孜不倦地尝试着。
2014年,清华大学试点成立清雅书院作为“通识教育实验区”,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在今年的开学典礼上,甘阳教授提到,过去的两年,新雅书院致力于“消灭水课”。他说:“一个人进入大学不是来学一个专业的,而是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4年意味着接受一个完整的高等教育,通过高等教育让学生成为一个丰富的人,而不是一个贫乏的人;成为一个相对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单方面发展的人。这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所在。”这段话不仅值得学生学习,更值得每一位大学办学者深思。
学校的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课程,翟振明教授在中山大学2015年开学典礼上发言时追问:“大学课程的设置,究竟是把科学和人文理性作为独立的知识和理念系统,还是将其作为技术或经济活动的预备知识?我们是去顺应一时的潮流,还是以永恒的原则去防止此起彼伏的潮流变成泛滥的洪灾?”这一问值得思考;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同样重要,当下很多大学生感慨与老师“零交流”,很多大学老师忙于做课题项目、搞职称晋升,再加上学生逃课、玩手机、吃零食等多重因素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滑,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教育发展,我们呼吁学校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培育良好教风、加强师生在课堂内外沟通互动。
此外,学校的社团活动、比赛竞赛、党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一环,需要学校有关部门去鼓励、引导和管理;学生的校外实习、勤工俭学等是学生实践成长的重要平台,学校必须抓住机遇,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实习平台、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心理健康情况更需要学校去重视,去主动引导、排查、疏导,提高处理相关问题的专业化程度,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而学校的后勤保障、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前不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新后的食堂刷爆朋友圈,各类特色餐厅以优雅的环境、科学的计价系统、充满人文化的设计等被称为“别人家的学校”,为各高校挖掘特色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树立了榜样。
大学是治国教化之本,是固本进化之源,我国的教育改革一直在深入进行,各个高校应该明白重视自己的责任,从培养人才出发,全面迎接考验。
“徐玉玉”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位山东的“准大学生”因为诈骗电话被骗去了9900元的学费,伤心欲绝、郁结于心导致心脏骤停,不幸离世。该事件引发了大家对电信诈骗、信息安全、贫困学生以及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等的热议,这位贫困大学生的遭遇也让整个社会警醒。
有人说,骗子看中的就是大学新生涉世未深,缺乏戒备心理,容易上当受骗。电影《天下无贼》中,刘德华有一段台词令人深思。“他(傻根)凭什么不设防啊?生活要求他必须要聪明起来。作为一个人,你不让他知道生活的真相,那就是欺骗。”的确,单纯固然美好,但在现实社会中,却很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即将离开父母,独自到异乡求学,我们应该帮助其认识到社会复杂的一面,加强防范意识,让“防骗”成为入学第一课。
很多媒体采访了徐玉玉的家人,从家人的只言片语和她的日记中都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生活的不易让她十分珍惜得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学费被骗”也成了她生命尽头解不开的心结。8月27日,随着此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陈文辉投案自首,该案6名涉案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公安部通报的嫌犯消息显示,6名嫌犯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其中3人为“90后”,陈文辉未满22岁,熊超不到19岁。低龄成为这个团伙的重要标签之一。据澎湃新闻报道中描绘的该犯罪团伙群像:年轻,有经济压力或人生不顺,希望快速谋财改变现状,对家人谎称外出打工,常年不在家中,从不谈及自己的“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与“徐玉玉”年龄相仿,甚至一样出身于经济困难的家庭,令人唏嘘。
教育扶贫再次成为热点。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就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精准扶贫”思想落地,其中“教育扶贫”是其中的重要理念。
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学校提供各种资金,为在校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体系”,这是教育扶贫形式之一,与一直以来国家对高校贫困学生实行的“绿色通道”、生源地贷款、贫困生补助等关爱政策一脉相承。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彰显了国家对贫困生和贫困地区教育的重视,但政策的灵魂仍在于落实,如何落实好相关政策,让“徐玉玉”这样的悲剧再次避免,切断那些不法分子的不良企图,保障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对社会各界的考验。事实上,开学大考给社会的考题不只是贫困生受教育的问题,还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社会风气、价值观树立、心理健康、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考题。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要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鼓励和支持面向大学生的公益性文化活动。
以学费问题为例,为期5年的高校学费“限涨令”于2013年到期,2014年,天津、浙江、江苏等十多个省份的公办高校学费相继调整,时隔两年,江西与广东已确定在今年执行新学费标准,新一轮高校学费调价来临。7月8日,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率先发布新的学费调整方案。同时,内蒙古和海南也已召开听证会并通过了高校学费调整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学校培养人才成本增加,涨价也有其合理的理由,但高校必须科学透明地核算学生人均培养成本,且要通过校内改革降低成本,拓宽经费来源,同时要兼顾保障贫困学生受教育权利,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确保贫困生“有学上,上好学”。
以就业问题而言,今年765万高校毕业生再次上演了“史上最难毕业季”,毕业生离开学校涌入人才市场给自己、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一股愁绪。而就业问题的解决就是需要社会各个环节团结协作的典型,用人单位要以更加科学公平的方式招聘人才,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及时多样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指导,家长要积极开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等等,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导致相关问题的发生。
这样的问题和例子不胜枚举,而它们的存在也正是全社会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开学之所以是“大考”,不仅在于考试范围广、波及面多、涉及人数规模庞大,更在于这一考试不是一时,而是永远。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一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年年岁岁花相似,我们希望岁岁年年“教育”不同。待明年开学时,相信仍有各类新闻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希望多一点积极正面的消息。
雪灾大考 篇6
谁也没想到, 2008年1月预示着好年景的瑞雪演变成了一场50年一遇的雪灾与冰冻。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暴雪橙色警报和国家气象局局长启动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Ⅱ级应急响应命令让即使未受灾的人们也意识到灾情之严重。
大雪不仅阻挡了回家的路, 还有更可怕的事发生。极端天气让沉浸在节日欢乐气氛中的许多人陷入窘迫之中。有关媒体报道, 因为电煤供应不足, 全国电力缺口达6963万千瓦, 有13个省级电网正在进行拉闸限电。在湘、鄂、贵、皖、陕、赣、苏等省的部分高速公路都因为积雪或冰冻导致车辆严重拥堵, 影响了从广东和上海出发的客流, 滞留广州火车站的旅客增至近60万。同样受灾的还有众多靠“路”吃饭的物流企业。一些快递企业没有生意, 只好放假避“难”……据说, 这场雪灾造成的直接损失已达326亿!
极度深寒不仅考验的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公共设施, 也考验着公共部门的应急管理水平。受灾各地都启动了紧急预案, 全力以赴迎战雪灾。然而面对猝不及防的天灾, 我们需要进行反思的地方还很多——接连不断的车祸、旅客滞留引发的食品短缺、发灾难财的商贩……这些问题无一不拷问着并不完善的应急机制。
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他国家如何应对灾难中找到值得借鉴的经验。三年前, 德国也曾被大雪“洗礼”过。虽然受灾范围很广, 但损失却不算大。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在这场灾难中功不可没。他们在20世纪末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防治中心, 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与此同时, 政府还会在民众中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 普及自救和互助的知识。雪灾期间, 很多人储藏的防寒物资都派上了大用场, 没有太多影响到生活。为了减少雪灾事故, 有些国家对于车辆的停靠、积雪的清扫这些很细节性的问题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违者重罚。
这场大雪在应急管理上给我们上了沉重一课。“30年一遇”和“50年一遇”在无辜逝去的生命和重大的财产损失面前只能是一种无力的托辞。
雅安地震:应急物流大考 篇7
我国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如何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灾难, 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课题。应急物流作为防范和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如何吸取过往经验教训, 提升应急物流能力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在经历了抗击洪涝干旱、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罕见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后, 我国应急管理和应急物流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4·20”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 中央、地方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力量, 各地爱心民众也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 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 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表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救助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争取了时间。在此次抗震救灾中, 物流企业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社会责任感, 除中国邮政及邮储银行开通赈灾包裹、救灾汇款免费服务之外, 包括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全峰等多家民营快递企业, 以及卡行天下、德邦物流、安能物流、传化公路港等干线运输企业, 还包括蚂蚁物流、四川宅急送、新杰物流、成都双流空港物流园、招商局物流集团成都医药有限公司等成都本地仓储企业, 都参与开通“绿色救援通道”, 利用自身服务优势为救灾物资提供免费寄递服务和运输服务。与此同时, 中国物流公益联盟也应运而生, 通过网络、手机通讯的技术平台及时公布物资运输信息, 协调社会物流的聚集调配。
应该说, 从5年前的汶川地震到今天的雅安芦山地震, 我国的应急物流运作能力有所加强, 但仍存在协调不一、缺少信息发布平台等问题, 进而导致大量运送车辆拥堵在路上, 使得较多物资未能即时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甚至出现山东一家运送药品的救援车队通过连霍高速豫陕收费处时, 遭遇河南高速管理收费站的阻拦“事件”。
快递:春运大考显露困局 篇8
快递业的大多数订单来自于电子商务, 早在距离春节还有十几天的时候, 众多淘宝网上的店铺就在商家促销的黄金时期早早地打出了“亲, 快递公司放假, 我们回家过年了”这样的告示, 着实让那些想采购年货的买家失望和气愤。即使春节还在营业的店铺, 也多会告知买家, 春节期间只接单, 不发货。如果着急, 商家就会建议买家选择发顺丰或者邮政EMS, 由此产生的快递费差价当然也是由买家埋单。
不仅是淘宝网上的店铺放假歇业, 很多B2C商城也在节日期间暂停送货或者只选择同城订单发货。面对春节年货这块零售市场的大蛋糕, 商家们似乎只有吞咽口水的份。很多卖家众口一词, 反映快递不给力, 因为害怕快递变“慢递”, 遭买家投诉, 影响了店铺的声誉, 导致他们不得不放弃促销的“黄金期”提前放假。快递遇“春运”大考, 成绩很不理想, 也暴露出了行业发展的困局。
快递遭遇用工荒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春节前一个月, 快递业整体快件处理量达到了3.93亿件, 与去年同期实际完成的业务量相比增加1.43亿件, 增长率高达57.2%。如此大的业务量汹涌而来, 由于种种原因, 快递公司无法及时消化, 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爆仓”, 即使快递员加班加点地派件, 也难以招架。春节不同于其他节日, 人们希望能够赶回家中与亲人团圆, 快递员自然也不能例外。据了解, 民营快递企业95%的一线员工都来自于农村, 每到年底都会有很多快递员返乡或者选择离职, 导致快递公司在春节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 这给快递公司的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其实招工难、用工难一直是快递业的棘手问题, 快递行业在用工标准上缺乏规范, 快递员工作强度大, 加上各方面的保障不健全, 快递业“流水的兵”让企业头疼不已。春节这样的特殊时期, 企业的用工压力更大。
2011年12月21日, 国家邮政局官方网站发布了《加强旺季快递服务督导工作的通知》, 规定快递企业不得擅自停止经营, 否则“将失去经营许可证”。随后中国快递协会也在12月31日发布了《春节法定假日期间快递服务指导规范》, 要求快递业“歇人不歇业”, 春节期间快递网点收、派件服务时间总体不低于6个小时。这样的“春节快递不停业”的规定让一些快递公司“雪上加霜”, 苦不堪言。一方面, 年前积压的大量订单还没有来得及消化, 而大多数的快递员又要返乡过年, 人手短缺。另一方面, 春节假日期间, 快递公司的接单量明显下降, 据了解, 仅约为平时的5%至10%, 如果保证春节假日期间不停业, 除了要安排分拣与输送设备、车辆、递送等岗位的员工留守外, 同时还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平时3倍的工资支付给员工, 这使得快递公司的人力成本一下子就提高了。
面对假日业务量减少, 还要多付出更高人力成本的现实, 对于“春节快递不停业”的规定, 很多快递公司由于种种原因, 并没有按“规”行事, 春节假日期间, 多家快递公司营业时间缩短至半天, 大多处于歇业状态, 只有邮政EMS和顺丰两家快递公司能正常提供快递配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 “春节快递不停业”的规定似乎也成了一纸空文。据业内人士预测, 在春节假日期间, 一些较大的快递企业亏损额可能高达数千万元, 一些较小的公司可能也要耗损至少三到四个月的利润。为了控制经营成本, 即使营业的快递公司也都在春节期间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快递费。
市场供需矛盾凸显
每年的促销旺季, “爆仓”会成为快递业新闻的热点关键词, 快递成“慢递”, 消费者投诉快递公司的事件也会成为受人关注的话题。“爆仓”成了快递市场发展最大的痛楚。今年春节前的促销旺季, 众多卖家因为快递公司放假不能保证正常的配送服务, 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赚钱的机会从身边溜走, 而买家也因为快递公司不给力, 攥在手里的年终奖无法消费, 郁闷不已。
近年来, 之所以会出现快递业诸如“春节尴尬”这样的现象, 与电子商务市场“井喷式”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快递业在电子商务市场过猛的发展势头下迅速被催熟, 自然不能够承受这突如其来的巨额订单所带来的压力。有业内专家认为, 促销旺季“爆仓”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快递市场的发展过快以及业务量不稳定所导致的。以去年双十一的“光棍节”为例, 淘宝商城进行了大型的促销活动, 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万个包裹产生, 这给下游的物流配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多数快递公司配备的人力、物力根本不能满足这种爆发式的增长, 从仓储到快递皆是如此。
大多数的快递公司对市场需求不够明晰, 没有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 在大量订单集中涌入的时候自然手忙脚乱。快递是一个完整的运送链条, 从两地的分部、分拨中心等开始, 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一旦某一个环节受阻, 便导致延迟效应的累积。解决快递的“爆仓”问题, 还需要快递公司能够对下一年的业务发展做好预案, 抓好提前量, 并根据预案进行相关的投入, 扩充场地、增加人员、设备等都要根据业务量的预案进行部署, 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业务增长高峰。
特许加盟模式显弊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网上购物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消费习惯。目前, 电子商务企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而越来越多的订单则来自于中西部或者三、四级的中小城市。大城市的出货量明显大于进货量, 三四线城市的派送量远远大于揽收量, 据相关统计, 其比例普遍达到了5:1的程度, 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了10:1或者20:1的程度。物流业务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不平衡日益凸显出来。这样的不平衡就会使快递公司的派送成本增加, 而利润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由于快递企业缺乏发展扩张的资金, 大多数的民营快递都采取特许加盟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最初解决了一些企业想扩张却因为资金、人力等因素欠缺, 无法扩大配送范围的问题, 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之后可以看到, 这种模式下所显露出的弊端对快递市场所产生的影响。销售方 (取件) 得“大头”, 派件得“小头”, 由此导致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产生。受不同地域交通、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分配利益制度还是很难做到合理的界定。由于特许加盟模式是总公司将分公司承包给加盟者, 分公司又将站点承包给个体户, 凭借这种模式, 一些快递企业在全国才得以迅速扩张, 但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内部流程不易控制, 赶上业务量高峰时, 加盟的站点如果遇到问题, 总公司也不会救援, 进而导致派送延误。
TPP面临大考 篇9
5月12日,奥巴马力推的TPP将迎来首个重要考验:参议院将投票表决一项提案,以决定是否赋予总统把TPP推上快车道的快速授权。
TPP协定,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美国于2013年加入了TPP的谈判,但因为国会内部的持续反对,一直未能成功签订该协议。如今,TPP谈判方包括环太平洋的12个国家,有日本但没有中国。如果协议谈成,它将涵盖全球经济总量的40%,并会影响美国40%的进出口额,奥巴马将它宣扬为“有史以来最有魄力的贸易协定”。
快速授权是TPP成败的胜负手。有了快速授权,国会议员只能在“是”与“否”之间作出选择,TPP就会避免被束之高阁。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已经将快速授权列为完成TPP谈判的先决条件。
为了推动该提案,奥巴马采取的行动包括,乘坐“空军一号”出行、在白宫西翼召开会议,私下里承诺政治支持,以及公开对党内批评者进行抨击。不过,在对多名国会议员进行了游说之后,这项首要的立法工作仍然面临风险。
使得这场投票陷入麻烦的不是共和党人,而民主党人。很多效忠于工会的民主党人认为,TPP会影响就业,因此发誓要投反对票。该案即使在参院过关,预料在众院时会更棘手。共和党领袖已警告白宫,民主党若有太多议员选择跑票,他们可能无法弥补这项缺口。
不过,按照奥巴马政府的时间表,谈判将在夏天之前完成,并在今年底之前,也就是2016年总统大选的政治角力升温之前,提交国会批准。
为此,美国、日本主导的TPP谈判最近很热闹。4月底,美日高峰会后,日本方面宣布,日美双方离达成协议不远了。另外,12个缔约国已经就6项贸易规则达成共识,TPP将会改革一些难度很大的领域,如知识产权、国有企业、环保和劳工标准等。
《经济学人》认为,目前有两个问题要引起注意。首先,快速授权不一定获得国会通过。其次,日本也不太可能在敏感领域作出重大让步。这两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大,原因只有一个,无论美国还是日本都犯了同样错误:他们很轻率地把TPP当成遏制中国的武器。
比如,有些议员希望协定赋予美国更多“武器”。来自纽约的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就坚持认为,中国人为操纵人民币汇率,并夺走了美国的大量工作;因此,总统的快速授权必须包含可对操纵汇率采取贸易制裁的内容。在贸易协定中加入汇率操纵条款,可不是好主意。不过,既然奥巴马总统选择了TPP来“再平衡”风头正劲的中国,那么舒默议员的提议很难被忽视。
而当安倍宣布加入谈判时,安倍的支持者们心里盘算,日本只要打好“中国牌”,或许可以不必在农产品等敏感领域作出重要让步。日本人猜测,美国更关注的可能是牵制中国,而不是打开日本最受保护的国内市场,尤其是大米市场。直到现在,日本还想让关税保持在高水平。
评论认为,TPP的真正价值在于建立新的世界贸易高标准,实际上,它应该是一种让步越多、获得越多的一场战斗。从长远看,如果中国将来能加入,全世界将从中受益良多。可惜的是,各方的“口水仗”让贸易谈判变成了一场竞赛。
16日,克里将抵达北京,与中国政府高级官员举行会谈,筹备今年6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的新一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商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秋访美事宜。随后,克里将在首尔会见韩国总统朴槿惠,朴槿惠将于6月访问华盛顿。结束中韩访问后,克里在回程中将在西雅图就TPP等问题发表演讲。
日本、韩国、中国领导人接连访美,各方对TPP的态度越来越微妙。随着这一协议再次引起关注,中国政府开始软化对TPP的态度。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没有中国,这一协定将是“不完整的”。他暗示,中国有朝一日可能会希望参与其中。然而,中国2001年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因此能够维持高关税和其他进口限制。如果中国参与TPP,就将受到很多取消贸易壁垒的压力。
连锁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大考 篇10
然而, 这一天还是真真切切地到来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0中国连锁百强”调查显示:2010年, 百强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营成本的提高, 包括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其中, 连锁企业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 人工成本平均上涨15%。
而在通胀压力下, 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在不断增长。有专家认为, 连锁企业在2011年可能将面临近50%的成本上涨。如何消化如此之高的上涨成本, 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成本提升最为“可怕”
连锁企业当下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 恐怕非经营成本的大幅提升莫属。
如果要进一步发问, 就是是什么导致了连锁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上涨, 答案无疑是“租金”和“人工”成为成本上涨的最大罪魁祸首。
连锁百强的调查认为, 租金上涨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连锁企业之间对优质网点资源的竞争, 二是近年来房地产价格飙升, “这导致企业租金成本明显提高, 有限的利润被租金吞食, 也造成企业新开门店数量的减缓。”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说。
统计显示, 2010年, 连锁企业续约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而人工成本上升的直接体现是员工工资和福利的增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百强企业的抽样统计显示, 2010年, 连锁企业人工成本平均上涨15%。此外, 人员流失率高以及因此造成的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
但与此同时, 连锁零售企业的销售增幅却在逐渐减缓甚至迅速下滑。受通胀影响, 商品的售价在提高, 但消费者的客单价却在下降。本轮通胀已经完全不同于2007年的温和通胀, 能给零售企业的业绩带来利好刺激。“CPI指数的持续高位, 导致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裴亮说, 通胀已经对连锁零售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长期来看, 成本上升是企业必须面对和消化的重要问题。”商贸点评:
成本上升如何消化?大多数人最后还是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零售企业如果不注重挖潜增效, 提升后台和人工效率, 而仍然只想将这些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和供应商身上的话, 在持续的通胀期内, 绝对是饮止渴的做法。
门店增幅创五年新低
成本上升给连锁企业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 反映出来最直观的便是门店增幅的下滑。2010年, 百强企业的店铺数量增幅9.8%, 是2006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这对连锁业来讲简直有些雪上加霜。
不过, 门店数量增幅放缓早有迹象。2006年到2009年, 百强企业开店数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6%、17%、24%和19%, 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 2010年, 有18家连锁企业的店铺数量增幅为零增长或负增长 (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7家和16家) 。
虽然成本上升、开店速度大幅放缓, 让人还能稍感宽慰的是, 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增长还算不错, 达到1.6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2%。这使得连锁百强的销售规模一下回归到2007年的增幅水平。分别比2009年的13.5%和2008年的18.4%高出7.7和2.8个百分点。
此前, 百强增幅已经连续两年创下历年新低。
而区域企业也仍然势头强劲, 2010连锁百强中, 有18家企业销售增幅超过30%, 其中大部分是区域型连锁企业。
据悉, 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15万个, 同比增长9.8%。百强企业销售额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 与上年基本持平。
裴亮称, 虽然连锁百强的开店数量增幅下降, 但销售规模上升明显, 显示出百强企业营运质量的提升。统计显示, 百强企业可比店铺2010年销售额平均增长10%左右,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依然有小幅增长。
商贸点评:
房租大幅上升给零售企业的盈利带来巨大挑战成为了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所以本土企业对此比以前更为谨慎。另外, 裴亮分析说, 一些本土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 投资百货、商业地产与购物中心, 这些项目投资大, 因此在开店数量上就会打折扣。不过, 门店数量是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 这也是一场内外资的拉锯战。问题是, 谁将最先败下阵来?当然暂时没有答案。但不容忽视的是, 外资的扩张能力明显比内资要强得多, 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扩张速度。
百货业增速明显高于超市业
2010年, 以经营百货为主的连锁企业占据了1/3的百强席位。35家主营百货的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和店铺数量平均增幅分别为23.2%和18.5%, 明显高于超市企业。
而以超市为代表的快消品百强, 2010年的销售规模和门店数量增幅分别为13.8%和4.5% (剔除个别特殊情况) , 店铺增幅低于2009年, 但销售增幅比2009年有所提高 (2009年分别为10.2%和9.5%) , 显示出经营质量的改善。
“并购已成为百货企业扩张的重要方式, 大商集团、茂业国际等为数不少的百货企业在2010年进行了并购。”裴亮指出。
2010年, 百强企业中有34家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 实现销售规模约30亿元。访问量和销售额较大的网店主要集中在家电和百货企业所营运的平台。
此外, 农村市场和社区商业逐渐成为零售发展的重要市场。百强企业积极参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新增门店很多是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农村店。一些社区超市和便利店通过增设服务设施, 延长营业时间, 增加服务功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百货店也在强化其社区渗透能力, 开发社区型购物中心。
裴亮认为, 2010年, 连锁企业尽管遭受了诸多的压力和挑战, 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包括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在2011年, 整体经济环境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包括工资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机制的改善;同时, 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导向将促使更多流通业扶持政策的出台, 即将发布的“内贸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将有力推动连锁业的发展。
商贸点评:
回首往昔, 百货业曾一度被新兴的超市业态逼入困境。如今一举反超, 让人顿生“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的感慨。所幸的是, 很多超市企业也早已涉足百货和购物中心业态。这让一些企业多少避免了被人反超的尴尬。然而, 对更多的以超市为主业的企业来讲, 在成本上升不可避免、利润率远低于百货业且被进一步稀释的情况下, 如何保持퀮持감续快速地增长, 如何在市场中不被淘汰, 在市场环境正在逆转的当下, 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
【日本经济大考】推荐阅读: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05-20
日本区域经济07-03
日本泡沫经济09-09
日本经济再平衡镜鉴06-04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问题06-13
日本宏观经济分析论文08-03
读日本留学预科选择日本优秀专业10-17
日本留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基本理念07-16
从汉字日本化看日本文化的特征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