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移民

2024-10-20

日本移民(精选7篇)

日本移民 篇1

摘要:日本政府在提出通过移民政策统治中国东北后,把首次移民试验地选定在金州大魏家屯,并在第一期移民后将此地更名为爱川村。虽然日本关东都督府先后两次组织的爱川村移民归于失败,但作为日本政府移民满洲的早期尝试,仍为日本政府大规模移民东北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关键词:关东都督府,关东州,爱川村,移民

在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权益后,如何经营中国东北便成为日本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 1906年,日本设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时,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就特别强调“: 若将很多日本人移民到中国东北地区,那东北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日本的强大势力范围”。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在其就职演说中进一步陈述:“ 满蒙经营的要点是实现满蒙移民集中主义。”[1]104至1910年,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在议会上正式抛出20年向中国东北移民100万人的计划。

一、关东州移民方针的确立

为了贯彻经营满洲移民政策,在开始向关东州移民之前,日本关东都督府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详细的《 关东州移民实行案》,从中可以了解日本政府向关东州移民方针的确立过程。

在《 关东州移民实行案》 中,日本关东都督府就移民的土地、资格、贷款、经费、保护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 如日本关东都督府关于移民土地的解释:移民土地以适合水田为主,而根据土木技师的调查,在金州管内适合水田的官有荒地, 约有1176町步( 1町步约为9910平方米)。 其中,综合大魏家屯土地情况,如果全部供给移民使用,能开垦出800町步之多的水田,是一处完全可以成为模范村的地方。 唯有可惜的是,其中大部分土地已经商定了出租许可,剩余的可用之地仅有100多町步[2]10。 而且,如果使用这里的土地,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疏通河道,修建水利设施等问题,不然无法避免洪涝灾害,必将陷入经济困难之中。

二、爱川村移民的进行

爱川村,位于日据时期金州民政支署管内大魏家屯会( 今金州大魏家屯) 西部海岸的魏家屯河下流,南距金州4里20町( 1町约为109米),东距二十里堡2里15町[2]315。 爱川村所在地,是金州大魏家屯的一块官有荒地,原称为盐场,仅有1户农家在北部耕作,而南部地势平坦, 土地湿润, 杂草丛生, 成为附近村落放牧的地方。 1908年时, 担任金州大魏家屯警察所巡查的日本人桥本市藏在此地南侧开垦了一块两亩左右的土地来种植水稻,收获颇丰。 1910年时,几名中国人想要租下荒芜地而未能获得审批。 1911年时,当地人中传说此地适合开垦水田,由此掀起了大面积开荒。当时,租地开垦的主要有6人, 即大魏家屯会长王士经和日本人林伸原正雄、真田幸久、安永乙吉、福西真一、大久保五成,他们获得了275町步田地的开垦权。 同年,日本农商务省技师恩田铁弥来关东州视察果树情况,受金州署长远藤所托,顺便对大魏家屯一带土地进行鉴定调查,结果得出这里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的结论。

随着适合水田的消息风传,日本关东都督府都督福岛安正等官吏来此巡视,认为这里是适合国内移民前来移住的最佳地方,因此关东都督府立即勒令停止耕种,除王士经和真田幸久两家部分土地外,收回其他所有土地,决定以这里为移民第一候选地,实施“ 日本移民模范村计划”[3]。

1.爱川村移民计划案。 在确定金州大魏家屯为第一移民地后 , 日本关东都督府先后三次制定了金州大魏家屯移民方案, 并编制 《 关东州移民便览》 来介绍移民地的人文气候与土地环境等,以确保移民的顺利实施。在1914年初,日本关东都督府制定出了第一次移民计划案。 在此计划案中,日本关东都督府首先确定用三周时间来详细考察金州大魏家屯移民地的居住地选定、水利、道路以及与之相关的资金费用;其次对移民地的出租费用列出明细;最后对移民迁来时间、迁来途径、农具来源、贷款事项等列出相关规定。 1914年5月1日,日本关东都督府制定了第二次移民计划。 本次计划主要阐述了第一期移民方案。方案主要包含四点,一是依据地质和水利, 先划定70町步水田和10町步旱田,另加6町步的菜园及住宅用地 ( 合计86町步) 用于移民土地分配;二是涉及水利、道路、房屋以及公共设施等诸多方面,关东都督府需经费26650日元;三是日本关东都督府预算了从1915年3月至1925年4月每个年度中每户移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总结出十年中每户移民将盈利1139.5日元; 四是移民在水田、旱田和菜园等方面的收入情况,如按关东都督府预计,在第一年度,移民水田收入5280日元,旱田收入480日元,菜园等收入120日元,合计5580日元[2]28。 1915年1月10日,日本关东都督府制定出了第三次移民计划案。 此计划案的第一点是列出了供给移民使用的土地总面积,其中水田面积73町步5反步( 1反步约为991平方米) ,旱田面积10町步5反步,菜园及住宅面积5町步5反步,合计89町步5反步;第二点列出了第一年度土地可使用面积,其中水田42町步, 旱田10町步5反步, 菜园及住宅面积5町步5反步,合计58町步;第三点列出了第一年度的移民人数,共21户,合计61人[2]31;第四点列出了每户移民的土地使用面积,此点与之前的第二次计划相同;第五点列出了每户住宅和厩舍的大小;第六点列出了每户移民在前几个年度的收支情况预算; 第七点列出了日本关东都督府所需支出的费用;第八点列出了移民的收入分配情况,如同第二次计划,此次同样是预算了前三个年度移民收入分配情况。

2.爱川村的第一期移民。 关东都督府招募的第一期移民,原定为21户 ( 1914年12月10日前取得移住申请资格), 即山口县20户,新泻县1户,出发前又补入1户。 22户移民中,有3户因病未能获准出行,故实际来到大连的日本移民为19户。其中新泻县的小野塚定平夫妻已于1915年3月18日提前来到大连,另有1户则因妻子分娩而延期出发, 而其余17户移民则于1915年3月22日下午从山口县岩国新港出发,23日午后从门司出发,25日下午5点抵达大连。抵达大连后在大连商业学校受到日本关东都督府所派官员的接待,翌日在大连接受物资的调配,而后于3月27日上午9点半搭乘汽车前往二十里堡车站,到站后在木下道一技师带领下前往移民地,最终第一期移民于当日下午1点抵达金州大魏家屯。 第一期移民的移住所定在老虎山会的小盐厂,但日本关东都督府并未使用原名,而是准备对这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块移民地进行更名,并准备了福岛村、中村、福中村、山口村等名字。后来,因为第一期移民除了1户来自新泻县外 ,其余18户均来自山口县 ,而且18户移民中大多来自山口县玖珂郡的爱宕村和川下村,故日本关东都督府取两个村字头, 于1915年4月10日将金州大魏家屯移民地命名为爱川村,并且,将命名日定为爱川村的纪念日。

3.爱川村的第二期移民。 当已经卸任归乡于日本东京府北丰岛郡高田村的原关东都督福岛安正得知1915年3月第一期爱川村移民失败的消息后,即于同年12月14日向关东都督府庶务课长黑崎拍发电报,意欲再次向爱川村移住10户比较忠厚的农民。经黑崎向现任关东都督中村觉汇报,日本关东都督府对爱川村的土地、水利等情况再次进行详细调查, 认为如果加大政府扶植和资金支持,搞好土地肥料的养护,修好水利设施避免旱涝,做好防虫,大面积开发水田,那么只要移民肯于吃苦,必将一改第一期移民之颓势,重新获得成功。 因此决定采纳福岛安正的意见,从日本国内长野县招募来10户移民, 加上当时普兰店守备队中的福冈县和新泻县的3户移民,最形成了第二期的13户移民,进入到爱川村。 而且,为了保证第二期移民的成功, 特委托由福岛安正推荐, 日本关东都督府提供旅费,长野县更级郡寻常高等小学校校长今井野重、训导员松岛笃、同富田贵三人为派遣员,来到爱川村进行实地考察。

三、爱川村移民失败的原因

爱川村移民,尽管是在日本关东都督府不断的调查、研究和大力的资助下进行的,甚至有着移民模范村的称号,但是爱川村移民并未达到日本政府早期的通过移民手段来经营满洲的效果。综观其前期计划及移民的实施,可总结其失败原因如下:( 1) 从关东都督府来说,对移民过于乐观,并且在移民过程中缺少深层次的辅助,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后却并未对移民地的不利因素做出及时的休整。而移民携带的资金有限,因而在面临困难之时,马上难以为继。 ( 2) 随着 《 朴茨茅斯和约》 签订后日俄关系的和解,使日本主要基于针对俄国而向东北农业移民的政策,就显得时过境迁。 由此在经营满蒙的政策中,日本政府更侧重于通过铁路来扩大日本商业权利,以此解决战后经济困难,即便提倡移民政策的后藤新平,最终也是更注重于铁路的修建和扩张,而非注重于移民。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日本关东都督府组织的爱川村移民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作为日本政府移民满洲的首次尝试,一方面证明了中国东北适合种植水稻,成为以后关东军把种植水稻的农家作为移民主力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关东都督府为爱川村移民而制定的《 关东州移住规则》等,开创了日本移民侵略法规的先河。 尤其是,爱川村移民失败带来的经验教训,为日本政府以后的武装移民及国策移民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借鉴。

日本移民 篇2

提要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久至1945年,汉语教育曾长期被作为服务于政府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工具。该阶段日本有关机构于在华日本人中开展的汉语教育,是日本近代汉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有关资料,从历史背景、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教师培训与教材编写、汉语水平考试等方面,着重对日本当时在中国东北日本“移民”中推行的汉语教育进行简要介绍与论述。

关键词

汉语教育“满铁”“移民”

一、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日本“移民”中推行汉语教育的背景

二、在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推行的汉语教育

三、培训汉语师资与汉语教材编写

四、建立和实行汉语水平考试制度

日本开放移民冲破锁国桎梏 篇3

历来被视为闭关锁国“铁将军”的日本法务省近期摇身一变,成为积极推进打开国门、开放劳动力市场的急先锋。法务大臣长势甚远5月15日公开提案,建议重新研究政府不允许接纳外国单纯劳动力的方针,事实上要求日本明确取消“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外国人研修制度,真正开放劳动力市场。但厚生劳动省事务次官哲夫则表示:“接纳简单劳动力会妨碍年轻人和女性就业,有必要慎重对待此事。”经济产业省则明确反对取消外国人研修制度,由此牵制住法务省,形成了三足鼎立,无法达成共识。

日本外国人政策研究所所长、原东京入国管理局局长阪中英德表示,日本开放劳动力市场势在必行。除了在法律制度与行政服务上制定落实接纳外国人的新举措外,至关重要的是,日本更需要勇于破除歧视和差别对待在日外国人的种种陋习,开展多民族共生共存的移民思想大解放国民运动。阪中说:“日本对在日外国人的看法和待遇的原有姿态都应该有根本性改革,否则实现多民族共生、具有活力的日本社会,维持日本的世界经济强国地位是不可能的。”

少子化趋势严重

日本正面临着国际移民潮奔腾而来前的阵痛。生活富裕的日本国民如今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少子化(出生率低)的趋势比预期还要严重,而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曾经支撑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代已届退休年龄,后继人才和劳动力出现了大量短缺。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推测,今后10年,日本20岁至60岁的劳动人口将减少700万,这将严重阻碍经济成长与社会发展。

过去10年,在日本外国人总数只增加了60万,其中大部分是留学生和就学生。如果今后10年短缺的700万劳动力有一半由日本人退职者消化的话,那么至少还需接纳300万外国人劳动者。而目前被日本企业直接雇用的外国人有22.29万余人,采取直接雇用形式的企业总数达2.7323万家,占全部企业的30%。另外,还有14万外国人以研修实习生名义来日本,而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的劳动者以及未获官方居留资格的非法劳工达22万人。这些外籍劳动者仅占日本劳动人口的1.5%,而美国则是15%、德、法、英等国也超过了10%。

现行法律不利招

外劳

虽然,日本企业直接雇用外国劳动者和招募海外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但根据日本现行法律,目前日本只对拥有专门技术、技能和知识的外国人发放就业签证,禁止一般外国人以任何形式参与就业。这种制度上的“闭关锁国”严重束缚了劳动力市场的开放。

为此,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日本经济同友会、日本商工会等各大经济团体纷纷要求改革接受外国劳动者的入国管理制度。经济同友会在去年6月提出的 “如何应对人口减少”的报告中,明确呼吁政府开放国门,增加引入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人才及劳动力。以法务副大臣河野太郎为首的10人小组也在去年5月提出了日本“今后接受外国人计划书”,大胆提出了全新的外国人接纳计划,为日本引进外国人才和劳动力打开了新视野。日本内阁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及海外交流审议会也分别作出了日本的“国际化战略”部署,把制度改革、开放劳动力市场、强化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列为保持日本经济成长和社会安定的战略性措施。

外国员工遭差别对待

但是,最近一名在日华人女子谢崇怡状告日本知名企业日立公司,指责该公司歧视外国人并无理解雇员工,这件诉讼案以及大量中国研修生、实习生被廉价使用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谢崇怡1982年从厦门大学日语专业毕业后,即被日立公司在中国福建的子公司聘用为正式职工,随后被录用到日立东京总部的中国营业部,担任综合性主任级管理干部。然而,2004年4月,日立公司却以“工作业务减少”为由,突然解雇谢崇怡,并迫使谢在解除劳动契约书上签字。

面对实际上已为日立公司工作了22年,把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与才智奉献给了公司,却在付出半生后被踢出门外,且公司不承担分文退职金和养老金,一直逆来顺受的谢崇怡终于愤怒了。她不仅把日立公司无理解雇的不当行为告到了东京管理干部工会,更把日立公司违法解雇、歧视并差别对待劳动者的非法之举告上了东京法院。

东京管理干部工会副书记安部诚指出,日立公司用不同于日本员工的标准,采取违反本人意愿的强制性逼迫手段,解除与谢氏签订的劳动合同,这是非人道的,也是极其不合理的。安部诚说:“我们工会至今还没有碰到一例日本员工为企业服务14年之久而分文不给被炒鱿鱼的情况。认为外国人弱势好欺,歧视和差别对待谢氏是发生这起劳动纠纷案的本质。”日本《东洋经济》以《高级外国人才被用后丢弃的日本制造业》为题,披露了谢崇怡遭受到日立如此不公平不公正待遇的经过,“如此差别对待外国优秀人才,的确令人心寒”。

曾经历任名古屋和东京人国管理局局长的阪中英德也忍不住拍案而起。他在今年3月14日向东京法院提交的证明陈述书中,揭露了日立公司以伪造的谢氏“采用证明书”来欺骗法庭。阪中以其35年来从事管理和审查外国人在留资格签证的实务经验指出,从形式上看,日立公司事后“制作”的证明书收件人是外务大臣。而给外务大臣的文件,东京人管局是不可能也不能接收的。从内容上看,如果签证申请人的工作身份如现在所填写的是“嘱托”(临时员工)的话,东京入管局也绝不可能批准给谢崇怡“工作签证”的。阪中同时还披露了日立公司在过去也曾发生了无理解雇外国员工而被横滨地方法院判决解雇无效及责令赔偿的案例。

阪中英德说,日本开放劳动力市场,不但有利于解决日本经济发展的瓶颈难题,也有利于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亚洲经济一体化,可以说是一种双赢关系。因此,日本应建设一个给自己同时也给在日外国人以希望的社会,要创造一个外国人都想移居日本一展所长的“多民族共生”的社会,最关键是要敢于并勇于接受真正国际化的思想洗礼,要彻底丢弃那种歧视和差别对待在日外国人的观念与做法,积极保证在日外国人与日本人享有同样同等的权利,即不论国籍和民族,只要有能力就有平等的工作待遇和升迁机会。其次,是要创造一个让外国人及其子女能够安居乐业的环境,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在日外国人的交流互融,扩大在相互尊重各自价值观念上的共同认知和共同行动。日本的未来在于多民族共生共存,日本的未来在于真正国际化的平等开放。

日本移民 篇4

一、连珠岗、土龙山农民武装暴动

吉林省依兰县地处牡丹江与松花江汇合处,水路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正是由于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军事价值,日本移民当局便将首批移民的地点选择在此。但从日军开始进驻依兰县起就遭到了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1932年9月,日军进占依兰的二道河子(今勃利双河镇),遭到依兰、勃利几百名农民自发组建的红枪会、大刀会抗日武装的阻拦和攻打。1934年2月,勃利县连珠岗爆发了反抗日伪暴政的斗争。连珠岗地处勃利县城北部,日本计划修建的图们至佳木斯铁路从这一带通过,日伪收缴土地执照,强迫筑路修桥,强奸妇女,已经引起民众的普遍不满,且又当春节年关严令收缴枪支,更引起群情激愤。勃利地区原是吉林自卫军重要活动区域。吉林自卫军失败后,散在这一带民众手中的枪支、弹药较多,共有3600余支。因此,连珠岗一带,包括上、下杏树沟,前、后连珠岗,大四站镶地1000余名民众在2月26日举行反日暴动,捣毁日伪汽车数辆,成立暴动指挥部,组织起200余人的武装队伍,并准备进攻勃利县城。日伪当局极为震惊,立即采取软硬兼施手段,一方收买民变上层不坚定分子,许以退还枪支、地照,缓和民众斗争情绪;同时又调集县警察大队和县壮丁团前来进行武装镇压,60人被枪杀[1]168。结果这次武装反抗失败了,但是连珠岗民变影响很大,直接激发了土龙山地区农民的反日斗志。

土龙山(现属黑龙江省桦南县)当时属吉林省依兰县管辖,是县里最大的一个区,也是依兰最富庶的地方。土龙山的总面积为1600多平方公里,区内设八个保,即土龙山、邢家沟、河南、湖南营、五道岗、半截河、金沙河、来才河。土龙山农民武装暴动是因为日本移民强占农民土地而引起的。当地日军要求伪依兰县公署以每亩地1—2日元的极低价格“收买民地”,并强行收缴了孟家岗和湖南营部分土地所有者的地契,还强抢当地农民的耕畜、农具和种子。在此之前,日伪当局开始实行枪支登记,准备收缴民间枪支。没有土地就只能饿死,没有枪支就只能坐以待毙。土龙山一带是垦荒者的后人,他们岂肯把祖辈用血汗换得的土地拱手送给日本侵略者,于是没过多久就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土龙山农民抗日暴动。

1932年冬季,日军骑兵向谢文东这位伪保长征收“官草”,被谢文东断然拒绝。1933年春耕时,入侵七虎力河一带的日本武装移民春耕时缺少牲畜和农具,竟然窜到八虎力河一带去抢夺中国农民的耕畜和农具。这时,五道岗保长谢文东和半截河保长景振卿已联合组成一个自卫团。被抢的农民去找谢文东,他便鼓动农民上依兰县城告状。日本“参事官” (“参事官”是日军在我国东北各县政府里设置的首席官员,后改为副县长,实际上是县里的“太上皇”) 藤本亲自处理这起告状事件之后,撤掉了谢文东的保长之职。谢文东不甘示弱,又联合六保保长景振卿, 合伙打死了几个日本武装移民, 进一步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同年秋, 日本关东军以“东亚劝业公司”的名义, 以“治安肃正”为借口, 下令收缴土龙山、永丰镇一带农民的地契和枪支, 否则按“私藏军火”论罪。此令一下, 土龙山农民同仇敌忾, 纷纷要求谢文东、景振卿率众举事。谢、景率领的农民武装迅速达到300多人, 并一举进入太平镇, 解除了伪警察署和“商团” (“商团”, 是当时各小城镇自行组织的武装, 此种武装的装备和粮饷由当地各家商号摊派) 的武装。之后各保武装和大大会、红枪会、山林会齐集太平镇, 武装力量达14000多人[2]353。

1934年3月10日上午9时,土龙山暴动武装向日本关东军车队发起伏击。这次伏击战从打响到结束还不到一小时,击毙日军20人,除饭家朝吾大佐被击毙外,还有铃木少尉以下日本官兵13人,击伤与俘虏伪军、警察22人。缴获机关枪5挺、步枪10余支、子弹数千发。暴动队伍伤亡28人。土龙山一带百姓欢欣鼓舞,到处宣传“抗日队”打了大胜仗。在暴动胜利的第四天,即3月13日,我国《大公报》就把这一胜利消息作为重要新闻公布于世。美国《纽约时报》和巴黎《救国时报》先后将这一事件作为重要新闻公布于世,向全世界各国揭露了日本强占中国土地的暴行,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移民政策。土龙山农民武装暴动作用与影响是深远的、重大的。之后在日伪统治我国东北的14年中,桦南县其余各地都开进了日本“开拓团”,唯独土龙山镇附近,日本“开拓团”始终没敢进驻。土龙山农民武装暴动也带动和鼓舞了其他地区对移民侵略的反抗,尤其是只有大量的失地和受压迫的农民踊跃加入到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行列,使得东北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二、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其他民间反抗

历次的移民团都有遭到袭击和开拓团员被击毙的记载。第一次武装移民团从1932年入侵到1935年末,共遭到20多次的袭击,开拓团员被打死(不包括军队)至少有20人。1932年10月14日晚,日本第一次武装移民乘船到达佳木斯便遭到了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袭击。日本移民未能如期登陆,直到第二天才在日军的掩护下登岸进入佳木斯市区。由于抗日武装力量的频繁进攻,使得第一次武装移民停留在佳木斯过冬,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在2000多日伪军的护送下才得以入殖移民现地永丰镇[3]。

据《弥荣村要览》记载,弥荣村建立后仅仅两年,这个日本移民村遭到中国人民的武装打击多达24次,死伤60多人。第二次武装移民团从1933年8月到1936年12月间,被打死者至少30人左右[4]300。第三次武装移民团在入侵地于1940年4月18日遭到袭击,移民团团长(樋口)及另外14人一起被杀。这一点在日本的资料里也有记载;瑞穗开拓团迁入以来,再三受到袭击,遭受损失。人员的损失虽很少,但当1940年(康德7年)4月,北大沟开拓团总部受到匪团的强大夜袭之际,除警备指导员外,团员及其家属牺牲了共14名,还有总部大楼、工厂等数栋房屋被烧毁,以弹药为主的大量物资被抢夺,甚至受到了自发起移民满洲事业以来未曾有过的损失[5]。

三、义勇军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反抗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迫于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各种名称的抗日队伍,统称为抗日义勇军。日本的移民侵略使得广大农民的反日斗争更为激烈,他们大多纷纷拿起镰刀、锄头、木棍、刀枪等组织各种抗日武装,与日军展开决死的斗争,特别是吉林东部地区,据《日本满洲年报》记载:“活动于东边道之大刀会约有8000人;活动于吉林一带者约4000人。其中群众完全为贫苦之农民。”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展之迅猛,参加阶层之广泛,在东北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尽管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组织成分广泛复杂,但基本成分是因农村经济破产而失业的农民。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东北义勇军的游击战争,是武装反抗日本移民侵略的主力军。

据统计,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全盛时期,即1932年夏秋之际,总数约30万以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分布极广,当时东北三省154县中,有义勇军活动的就达93县之多,可以说遍及东北各地。从辽河西岸,到松花江畔,从长白山到兴安岭,整个白山黑水间到处都有抗日义勇军健儿的足迹。他们因为深受移民侵略之害,痛失土地和家园,因此,对日本侵略行径恨之切齿。东北义勇军同日本侵略者的主战场就在农村,这些武装力量的存在对日本移民政策是莫大的威胁。东北义勇军的抵抗战争使得日本的武装移民计划长达五年之久,也曾经动摇过日本对移民的信心和政策,并使得日本不得不调整和修改移民计划。抗日义勇军对日本移民侵略的武装反抗,尤其是对移民本身的杀害,使得很多日本移民患上了“屯垦病”,他们纷纷要求退团回国,这对日本的移民事业来说也是很大的障碍性因素。

四、抗联军对日本移民侵略的反抗斗争

日本政府在向中国东北移民的迁入地选择时,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就是在抗日武装最活跃的地区,企图使移民团能起到阻断当地中国人民和抗日武装力量的联系。在抗联的史料中,有大量关于组织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移民侵略和武装袭击日本移民部落的记载,反映了抗联袭击日本移民团的情形。

瑞穗村“开拓团”安置在抗日力量活跃的黑龙江省绥棱地区,给抗日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里的“开拓团”既可监视抗日武装,同时还极大地限制了小规模抗日力量的活动范围,抗联为打破敌人的这种封锁,曾多次袭击“开拓团”,予以沉重的打击。王文举是一位73岁的老人,曾亲历“瑞穗村”开拓团的侵略和压迫。他清晰记得抗日联军袭击当地日本移民团水田班砖窑的事:“当时抗联的人突然袭击了水田班,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被打败了,抓住了20多人,然后撤走了。日本方面对此事也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据《第三次开拓团瑞穗村建设五年史》记载,“1935年8月15日正是开拓组合的休息日,有的人回自己的部落去了,也有的人正在准备洗澡,这时露天的澡盆里已进去了两个人,突然听到枪响,其中一名光着身子一边喊叫一边往屋里跑,另一名也是光着身子跑向砖瓦班去报信,当屋内的人发觉遭到袭击时早已被包围了,在班长的指挥下,利用墙和炕进行还击,这时匪贼放火烧房子,但因连日降雨,屋上的草点不着,于是他们就从附近抱来干柴,在屋檐下点燃,另有一部分人用锹在墙上挖洞,一时全屯四处起火,于是屋内的团员只好冲出屋外,这样屋内的东西都被抢走,待四方部落来援时,匪贼已逃入山中。”[6]45由此资料可知,这次抗联所袭击的不仅是砖窑,同时也袭击了水田班。这次给日本移民以沉重的打击,事后有许多人纷纷要求退出移民团。1940年4月,在日本“开拓团”干活的李泰主动为抗日联军画了一张移民团的地形和兵力部署略图,转给抗日联军。18日,抗联六支队长张光迪、政委于天放等40余人乘午夜袭击绥棱县瑞穗村日本武装“开拓团”,激战三小时,毙敌22人,缴获枪50余支,子弹5万余发。类似这样的袭击移民团事件不胜枚举。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14年中,不屈不挠的东北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这种反抗直接影响到日本移民的生活,有的移民被袭击致死,同时也使他们产生恐慌心理,有的甚至强烈要求退团回国。中国东北人民的反抗斗争也给日本的移民侵略以沉重打击,使日本移民侵略计划最终走向破产。

参考文献

[1]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M].人民出版社, 1991.

[2]高乐才.日本”满洲移民”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0.

[3] (日) 继本和夫.北满农业开拓现状[M].昭和十二年三月.

[4]“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满洲国史[M]. (下) 1990.

[5]孔经纬.1931年至194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J].历史研究, 1960 (3) .

日本移民的申请条件和审查标准 篇5

日本移民的申请条件和审查标准

一、申请条件

1.主申请人年满20周岁

2.在日本成立公司,注册资本金500万日元以上(约合人民币30万元)

3.在日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4.配偶和21周岁以下子女可随行,18岁以上子女需保持全日制在读

注:主申获得为期1年经营管理签证,配偶和子女获得家族滞在签证

二、审查标准

日本经营管理签证的在留期间分1年、3年和5年三种,根据满足以下文中审查标准的程度来签发和续签。

1.满足有500万日元注册资金

2.确保事业经营场所和办公设备的存在

3.除经营者以外雇佣居住在日本的常勤职员2名以上。关于常勤职员,即使没有雇用,也有获得签证的可能。

4.业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和连续性

5.实质性经营

三、审查要点

A.投资资金要有500万日元以上,其投资额的估算,不仅仅是公司的基本金,还包括办公场经营场所的租金、复印机、自动化办公机器、从业人员的工资等。有很多设定公司的资本金在500万以上。在公司设立手续方面,不仅公司法,还会产生和入管法相关联的事项需要注意。

B.关于办公经营场所的面积,也设定了审查的基准,必须确保能够安定事业经营的足够空间。自住房的一部分想要作为办公经营场所是否可以?居住部分和办公经营部分如果能够明确分开也有可能,但是各自的住宅布局不同要个别判断。

C.常勤职员雇佣2名以上,在这方面经常有误解的人。入管法的条文上确实这样记载,但是审查时有入管局内部的审查基准。有时候,即使没有雇佣2名常勤职员,只要投资金额实际担保,也有很多案例成功获得了经营管理签证。

D.关于常勤职员的雇佣保险,在日本即使雇用1名常勤人员,也有义务加入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可向社会保险劳务士咨询。

日本移民常识

1、交通情况

一旦进入日本,移民人士很快就会发现他们需要一张便宜的公共交通通行证,并且很容易在各个火车站和便利店加油。购买通行证还可以节省时间来计算购买哪张票。日本的大多数城市都有非常繁忙的道路,如果您确实决定在那里开车,请注意日本人在左侧开车。

2、日本饮食

您将有机会定期享用日本料理,但移民人士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朋友或同事会把他们带到餐馆,这些餐馆将根据他们愿意吃的东西来测试他们的界限。例如,对于那些新来的人来说,一个受欢迎的选择是一种叫做纳豆的传统菜肴,它是用发酵的大豆制成的,它具有非常强烈的味道和不寻常的气味,许多外国人发现食物难以忍受。虽然日本料理很受欢迎,但外国食品的趋势很强烈,因此有各种国外食品店供应国际美食。

3、气候环境

日本本身由群岛中的四个主要岛屿组成,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该国大部分地区由山脉和森林组成,参观这些地区将是一次有益的经历。日本的生物多样性是英国或新西兰的两倍,其中大部分是因为日本国内的气候带多种多样,这意味着移民人士会发现在寒冷的天气里他们需要保暖的衣服,特别是价格合理的靴子和衬垫夹克,另一方面,夏季的一些城市可能非常炎热,湿度很大。除了多样化的地理位置,日本还拥有迷人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有助于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创造独特的体验。

4、医疗保健

日本在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方面排名第三。虽然日本的医疗保健系统非常好,但找到一个可以用外国人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的人,即使这会使其更加昂贵,也会有所回报。有很多移民人士和_网站提供这种语言信息以及其他使用外语的服务,他们还需要注册健康保险并携带他们的健康卡。

毫无疑问,日本正在为外国人才提供更多机会,而且在一个礼貌和效率与各种文化特质并存的国家,商业正在蓬勃发展。如果您正在打算移民海外,日本将是一个不错的移民选择。

日本移民的六大优势

一、申请条件的优势:最低投资投资金额为600万日元,约合30万人民币;对申请人没有年龄、语言、学历、工作经验、管理经验要求,无面试,门槛低。

二、申请时间的优势:日本投资移民申请人一般只需要2-3个月即可获得日本入管局核准,3个月即可拿到准移民签证。

三、资金安全的优势:申请人的投资金额不是投资在政府指定某个帐户上,而是存在申请人自己在日本开设新公司的帐户里,所以资金也相当安全。

四、日本护照的优势:日本的护照是亚洲用的护照,也是世界上用的护照之一,免签国家数甚至超过美国,也是亚洲能和西欧诸国一较高下的护照。

五、生活、医疗的优势:CT,MRI,内视镜检查,手术,先进的再生医疗技术等都是世界一流,完善的国民健康保险去除全家的后顾之忧;10万人口中凶恶犯罪事件的发生率远低于美、加、澳。

日本移民 篇6

日本在东北实行的移民政策, 可以分为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三个阶段。试点移民从1905年开始, 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最早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移民是所谓的“爱川村”移民。九一八事变后到七七事变前, 为日本向东北移民政策的第二个阶段, 即“武装移民”阶段。七七事变到日本战败投降, 是日本向东北移民政策的最后一个阶段, 也是最猖獗的一个阶段, 即“国策移民阶段”。为掩人耳目, 日本将“移民团”改称“开拓团”, 移民“事业”改称“开拓事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全境。为适应侵略战争需要和加强殖民统治, 日本狂热的殖民主义者加藤完治提出了“农业移民”方案, 同时, 日本关东军也认为, 要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 进行移民“是不可或缺的事业”, 并制定了《移民方策案》、《日本人移民案要纲》等文件。关东军大尉东宫铁男也提出了“以在乡军人组建吉林屯垦军基干队”的建议。日本政府采纳了他们的方案和建议, 于1932年10月组建了第一个武装移民团, 侵入中国东北, 第二年春天, 在桦川县永丰镇 (今黑龙江省桦川县永丰镇) 建立第一个移民村, 后改称“弥荣村”。“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 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 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 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12 000多个“集团部落”中忍饥受寒, 其间冻饿而死的人无法计数。

这里展示的档案是第一次永丰镇移民团长山崎芳雄所著《弥荣村要览》一书, 1936年6月1日出版发行, 本书共分七章, 书中介绍了由492人组成的第一次农业移民团被日本拓务省送至北满佳木斯永丰镇3年以来的移民生活以及移民团组织建设情况。文中以作者的视角描述了移民地佳木斯永丰镇地理自然风貌、农业运作状况、资源分布、日本政府移民政策、对移民人员的要求、移民团的组织建设及入殖警备防卫情况。日本武装移民入殖中国东北后, 将中国农民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 在中国的土地上建起了自己的所谓“乐园”, 这一点在书中说得十分清楚。1932年8月22日在拓务大臣官邸召开了移民募集协商会议, 又在同月召开的临时会议上通过了满洲移民预算。募集区域涉及青森、岩手、秋田、山形、宫城、福岛、新、长野、茨城、枥木、群马等11县, 移民从村长及在乡军人分会长推荐的在乡军人中进行选拔, 选拔出的在乡军人分别在茨城县友部、岩手县六原、山形县大高跟三处接受20天的训练, 训练以精神训练为主。1932年10月3日在东京集合的492人编成四个中队, 称为佳木斯屯垦军第一大队”。市川中佐作为大队长任总指挥, 其余各警备指导员为中队长各掌握3个小队。各小队以其所属的日本县名命名, 如“青森区”、“茨城区”、群马区”等。经短时间训练后, 于10月5日由日本神户港出发, 10月8日在中国大连港登陆, 经哈尔滨于10月15日抵达佳木斯。1933年2月, 入殖桦川县永丰镇, 后改称“弥荣村移民团”。因害怕受到当地人的袭击, 屯垦军抽调人员组成先遣队, 先遣队讨伐了地处驼腰子大金矿7 000名“匪贼”, 并与当地伪政府协商屯垦军用地协议, 为“本队入殖”做准备。最初的移民者皆为单身, 两年后才接来家属或组建家庭。移民团入驻后, 即强行赶走当地中国居民, 夺占土地45 000町步 (约合4 461公顷) , 并着手试验繁育各种适合该地区生长的农作物和畜禽, 以便为后来的移民团提供经验。随着弥荣村人口的不断增加, 该移民团于1934年11月设置了弥荣村小学。

开拓团抢占当地人的土地, 没收民间枪支, 镇压迫使当地人离土丧家, 无恶不作。失去家园、没有了一切的中国农民不甘心随时到来的屠杀、殴打等欺凌, 他们秘密集结, 成立民众义勇军。据《弥荣村要览》记载, 弥荣村建立后仅仅两年, 这个日本移民村遭到中国人民的武装打击多达24次, 死伤60多人。1934年3月8日, 土龙山人民在各保保长谢文东、景振清等领导下汇合各路武装农民2 000多人举行暴动抗日, 先后击毙饭冢大佐、伪警大队长盖文义, 重创日本广濑师团, 杀死日本移民39人, 成为轰动一时的“土龙山事件”。土龙山农民武装抗日暴动的第二天, 侵华日军进行疯狂报复, 从佳木斯派出吉川增木骑兵队, 到弥荣 (现孟家岗) 开拓团, 伙同日军守备队, 于3月12日清晨从弥荣经火烧沟扑向北半截河子, 先到后居园村, 将该村20几户村民和牲畜进行杀戮后, 焚烧了全村所有房屋和柴草垛。书中展示了1935年4月10日谢文东所领导的抗日武装被击退及损失大量枪支子弹等物品照片2张, 还配有拍摄各种农作物培育状况、开拓员团员家族、弥荣普通高等小学校等的照片。

日本移民 篇7

7月7日,日本广播协会(简称NHK)名古屋放送局一行3人来黑龙江省档案馆拍摄历史纪录片《村民就这样被送到满洲》。这次拍摄工作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经黑龙江省外事办公室联络省档案馆后,由省档案馆提供档案历史资料,并现场进行实景拍摄及档案内容的摄制工作。省档案馆两名日伪档案专家协助完成了拍摄的相关工作。该摄制组制作这部纪录片,旨在见证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揭示战争的非理性,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和平时代。

省档案馆为了完成这次接待工作,针对日方摄制组提供的3份历史资料标题,在大量历史资料目录中进行查找,经核对确认终于找到了这3份历史资料。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就档案资料的来历及内容,与日方摄制组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协助日方完成拍摄工作。日方工作人员对省档案馆的协助表示感谢,并认为提供的档案资料很有价值,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对专题节目制作很有帮助。

这些档案资料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移民侵略的罪恶历史,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中,大量中国普通民众在日伪军队、政府的胁迫之下,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土地,耕地被侵占,劳动力被掠夺,生活无以为继,这些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人们饱尝战争苦果。日本移民侵略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对日本人民也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大多数的日本移民和被剥夺了土地的中国人民一样,是被迫离开自己家园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在日本殖民主义者的威逼利诱下走上了所谓的“开拓之路”。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人民的生活富足安定,但曾经的屈辱和苦难不可遗忘,要铭记历史,传承历史,以史为鉴,时刻牢记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不懈奋斗,挺起民族的脊梁!

上一篇:乒乓比赛下一篇:地面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