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管理

2024-10-14

移民管理(共12篇)

移民管理 篇1

随着我国惠民工程的不断普及, 我国的水电工程建设量呈逐年递加的趋势向上增长着。尽管水电工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但我们也要知道移民问题正成为一个影响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移民处理过程中投资超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电工程建设成本的突出问题。在现有背景之下如何有效的管理并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本人根据以往总结的经验积极探讨水电工程移民投资控制与管理方案, 以便对现实提供经验和参考。

1 水电工程移民的含义与特点

1.1 移民工程的含义

所谓移民工程就是指在满足水电工程建设需要和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通过利用移民工程专项资金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要完成的水库淹没和安置移民的目标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移民工程涉及到多种项目如:库区原著居民的移民安置、相关企业的搬迁、基础设施的重建、文物的妥善保管、新建水库周边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1.2 移民工程的特点

(1) 项目繁杂众多, 施工难度大。由于水电工程自身所具有的要求和特点, 因此建设地址必须位于河流地带且大都位于山区。这就导致移民工程所涉及的项目比一般地区的要复杂的多, 并且由于受到交通、地区经济等因素的局限, 再加上在处理移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区居民生活习惯等的影响, 会很大程度上加大施工的难度, 影响工程的整体进行。

(2) 工程工期的不确定性。尽管现代施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在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已经逐渐趋于完善, 在水电工程的主体建筑速度和工程质量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但是在我国的国有投资经济体制改革之后, 国家对大型项目的投资采取谨慎的态度, 对水电工程项目的审批更加严格和规范, 致使工程相关项目的待审批周期大大延长。而现有的施工方式实际上都是在向政府申请之前就已经破土动工, 等到政府的审批手续发放时, 水电工程的基础设施实际上都已经建成或已经到达拦截蓄水时候。但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 库区移民必须依法进行, 致使在工程建设时只能进行相关的移民准备工作, 有关移民安置的大型项目还不能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 移民安置与工程进度没有统一, 致使移民工程的工期具有不确定性, 如果再涉及到大面积的原著居民赔偿和风俗习惯问题, 就会致使工期被无限延长, 造成了整体移民工程的工期不确定性。

(3) 极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部分。移民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注定其会受到建设地区地质条件和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而且由于一系列水电工程的建设也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因此在移民工程建设之初, 相关部门和施工方往往会就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和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尽可能的降低自然环境对移民工程建设的影响。除此之外, 社会环境也是移民工程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工程项目的征地情况、工程建设所需基本设施的覆盖情况、原著居民的拆迁补偿情况以及其他的生产和生活基本要素都是能够影响移民工程的重要环境因素。

2 水电工程移民过程中投资控制所遇到的困难

2.1 项目的审定和预算

由于在移民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程建设项目众多涉及多种法律法规文件, 所以在工程建设之初所审定的项目和计算的预算结果, 对于最终的投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

2.2 索赔和奖金的发放

尽管在水电工程建设之初就已为移民过程中的居民赔偿问题设置了专项资金, 但是由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会有可能造成居民对补偿问题的不满, 继而就会阻挠工程的顺利进行, 此时就涉及到了增加赔偿资金问题的出现。并且由于上述情况的出现, 造成施工方设备闲置, 此时也要进行索赔。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又会要求工人加班, 这就造成奖金的出现, 最终使工程整体投资的增加。

2.3 临时增加项目

尽管在移民工程的准备之初就已经考虑了移民需要的方方面面,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但在移民工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为满足居民的需要对现有的移民工程进行完善的情况, 这就造成项目增加的情况出现。虽然最终完成了妥善安置移民的目标,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项目的出现最终又增加了投资成本。

3 水电工程移民投资控制的解决和管理方法

3.1 对工程项目严格审核

地方政府作为工程建设的被建单位, 应该对工程本身呈支持态度。不应该随意要求工程建设方更改施工项目;同时作为建设方也要以合理的标准对原有的审定项目进行建设, 不可因节省建设成本降低工程质量。双方应该在工程的准备阶段将一切问题都处理好, 避免其他问题的出现, 保证已审定的方案严格执行。

3.2 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管理, 控制投资

在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 应该将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系列物资原料和必备条件充分准备, 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各单位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 保证工程能够达到合同规定的建设标准和准确的计量支付, 最终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成本的目的。

3.3 营造出和谐的工程环境, 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移民工程的复杂性注定其施工环境和工作环境比较难以控制, 涉及到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设计单位、地方政府等众多的工程参与和管理者。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 移民工程的业主单位应该从实际角度出发, 统和全局, 为工程的顺利稳定进行创造出和谐的工程环境, 避免因细小环节的处理不当造成投资成本的增加。

3.4 加强宣传和沟通力度

移民工程的建设方和当地政府应该在工程的前期准备过程中对工程本身给予充分合理的宣传, 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在移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工程的管理者应该定期及时的将工程的建设进度对移民者进行通报, 以此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在保证居民的知情权的前提下, 还要及时的对居民的问题和需要给予答复并适当落实, 避免因沟通的不协调造成工程建设的延期增加投资成本。

3.5 对移民工程的目标有效管理

作为移民工程管理的目标, 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成本在实际的操作中必须要同时满足。尽管这三个目标本身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但是由于移民工程建设的复杂性, 致使这三个目标成为制约移民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在这三个目标之间工程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和工程进度目标又是确保最终工程投资目标实现的根本措施。因此, 为了确保水电工程整体建设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工程参与者和管理者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 积极的协调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实现对工程目标的有效管理合理, 最终通过加快工期的方式, 以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实现控制投资成本的目标。

4 结语

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工程,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说, 工程的早日建成并实现蓄水发电是工程投资者所要追求的目标。作为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成本的重要因素, 移民工程的建设事关移民能否被妥善安置和电站能否直接正常运营。同样在移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积极合理的加快工程进度, 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对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必须引起工程建设者们的重视。

摘要:移民工程一直是水电整体工程建设的一个重大难题, 对工程投资成本具有重大的影响。尽管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和管理者会对所要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了预防和解决。但由于受到实际情况变化的影响, 投资成本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大的提升。如何从根本上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一直是施工方所积极研究并想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成本增加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对各个单位提供参考, 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水电工程,移民,投资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涛.中国水库移民反贫困的思考[J].前沿, 2005 (08) .

[2]张绍山.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机制的发展与改革[J].水利发展研究, 2005 (08) .

[3]杨文健, 朱立丽, 唐钟鸣.中国水库农村移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9) .

移民管理 篇2

[摘要]水库移民这一工程,融汇进了多样要素,带有凸显的复杂特性。移民安置,关涉到很广层面,持续时段很长,且潜藏了偏多的不定因素。为提升这一工作带有的规制成效,就应接纳现代框架下的信息体系,以便供应可用的决策依托。在建构这种体系时,要明晰移民安置现有的状态,建构起管控框架。信息化情形下的水库移民规制,需要搭配着最佳的建构方式。

[关键词]水库移民安置管理 信息系统 建设方式

[中图分类号] TV69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311-1

最近几年,水库移民带有的安置政策,经由调整,被不断更替完善。这一流程内的信息体系,涵盖了新颖的管控软件。从现状看,规划类的多样机构,都着力去摸索如上的管控软件,然而,还没能建构出带有权威特性的这种产品。完备的这种系统,应当整合起移民验收、监管类的工作、现实层级内的规制。要注重规划带有的项目管理,提升信息建构的质量。

1体系带有的风险解析

移民安置这一类别的规制体系,带有综合特性。为限缩损失,就应解析这种体系固有的风险,以便维护好惯常态势下的系统运转。具体而言,管控信息体系,固有的风险,涵盖了如下层级:(1)应明晰移民安置带有的业主期望,以及管控部门的固有要求。在这样的状态下,确认出建构软件的性能,接纳最佳情形下的开发技术,并搭配着软硬件的可用条件,以便供应支持。(2)要依循安置阶段,估测出体系带有的修护成本。这样的估测,应凸显出精准特性,经由细化评析,着力去限缩耗费。规划好体系带有的研发进度、安置速率、资源协同的状态,并予以管控。此外,还要顾及到建构程序内的法律政策、体系带有的安全特性,以及集成特性。(3)要促动现有的队伍建构。从现状看,安置管控搭配着的信息体系,还没能接纳成熟的建构经验,缺失可以依循的管控规则。管控信息建构的主体,应熟识这一类别的业务,又能明晰软件设计搭配着的流程。要接纳综合框架下的这种人才。

2概要的建构思路

(1)可用的指引思想。结合现有的安置状态,接纳了特有的需求导向,依循统一规划,建构出共享态势下的新平台。接纳了分布建构的总思维,供应带有动态特性的、质量层级很高的、功能综合态势下的服务依托。注重现有的内部管控,供应带有及时特性的安置数据。统计得来的结果,经由解析,被更替成管控的依托。(2)建设流程带有的总原则。信息管控这种体系,接纳了特有的需求导向,衔接起长远目标,以及最近时段内的建构目标。接纳全面框架下的规划,分出实施期限。对带有急迫性的那些系统,要优先去建构。经由调研,明晰水库淹没的那些实物状态、移民安置搭配着的规划、实施层级内的管控。立足现有的安置状态,提升体系带有的兼容特性。在更替这一体系时,要预留出足量余地,以便后续时段内的性能升级。这样做,能建构起带有完整特性的信息管控。要开发出最佳的管控体系,就应顾及到流域带有的管理特性、水库带有的梯级调度。把体系内的水文数据,以及调研得来的空间数据,划归进新颖的数据库以内。依循移民安置带有的特征,可以描画出总的体系架构。

3体系涵盖着的架构

3.1总的架构设定

管控信息这一系统架构,应指代微机体系固有的部分关联。从现状看,架构设定的特有方式,可以分出三个类别。移民安置带有的多样信息,涵盖了凸显的适时特性,涵盖了偏多的数据;这一工作产出的决策,也带有侧重价值。管控信息这一类别的体系,要升至期待中的运行成效、解析精度,就应着力去提升原有的可靠特性,以及安全特性。可以接纳三层态势下的客户机、多层态势下的浏览器,建构出BPCPS这一新颖框架。

3.2细分出来的体系成分

体系涵盖了两个特有的数据库,以及七个特有的应用体系。具体而言,体系内的数据库,可以分出根基层级内的数据库、综合管控的数据库。体系内的应用成分,可以分出基础层级内的子系统、农村地区内的子系统、城镇搭配着的迁建类子系统、工矿企业衔接着的迁建类子系统、项目复建搭配着的子系统、投资管控的子系统、公共信息查验的搭配系统。如上的七个体系,带有前台应用的总特性。

3.3可用的技术路径

在技术层级内,可以把如上的管控体系,分出5个类别的层级。

基础情形下的层级,支撑了微机固有的软硬件、体系内的终端。业务类的支持,能整合现有的业务数据。决策类的支持层,涵盖了特有的运行指标,整合了运行路径内的多样信息,搭建起特有的状态管控;经由深层级的数值解析,把如上的数据,更替成可用的知识,以便供应决策依托。这一层级,能折射现有的安置进度、安置带有的质量、安置带有的成效。技术路径下的信息解析,添加了体系的快捷特性。

4建构特有的子系统

4.1基础层级内的系统建构

基础层级内的数据库,涵盖了特有的公用代码、体系内的公用参数、体系固有的属性,以便维护这一建构流程。这一层级内的体系对象,是系统带有的管控主体。

4.2带有专项特性的子系统

移民安置衔接着的专项系统,涵盖了如上5个类别的系统。这一层级内的体系对象,是体系现有的内部应用者。经由调查,获取到了特有的淹没实物、规划状态、后续时段内的移民扶助、资金带有的调拨状态、资金带有的运用状态。为切实去管控移民安置,就应顾及到如上数据,建构出体系固有的关联。

4.3信息查验搭配着的子系统

WEB情形下的查询体系,面对特有的移民、社会层级内的多样用户、体系内的用户。这些类别的用户,可以经由查验,访问到现有的服务器。服务器会凸显出精准的数值、关联着的现有政策、移民关涉到的法规。规划咨询这一部门,经由解析,供应可用的补偿路径。监理类的单位,要协同体系内的设计单位,接纳联合工作这一路径,凸显出体系内的查询重点。

5结束语

水库建构中,要用到特有的设计监理,通过接纳精准的信息体系,来调和安置中的现有矛盾,维护好安置工作带有的稳妥性。管控信息体系,能为后续时段内的规划,供应可用的解析数值,选取出最佳情形下的补偿投资。只有这样,才能顾及到移民利益,并限缩原有的安置成本。管控信息体系,还存留着多样弊病。要明晰这些漏洞,在实践层级内,着力去完善。

参考文献

浅谈移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移民档案;管理水平;实施过程

1.提高对移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移民档案包括移民政策与法规、移民经济开发、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实施等特殊内容。移民档案是移民搬迁安置和扶持发展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反映,是全面鉴定移民安置质量和移民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是移民工作验收的基础和依据。移民档案以其数量巨大、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类别众多,成为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也成为日后处理各项纠纷、分清原因、确定责任、避免麻烦,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凭证材料,并为今后移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因此,充分认识移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做好移民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思想决定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讲,认识程度的高低,也就成为检验其能否做好移民档案工作的标准。特别是有关单位领导和直接从事移民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本着对国家、社会和移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历史和子孙高度负责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尊重科学,高度重视移民档案工作,不辜负历史的重托,加大移民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采用先进技术,把移民档案管理好,最大限度发挥移民档案的作用,实现移民档案的价值。

2.结合实际做好收集工作

档案收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具体讲,在移民档案收集工作中重点要做好以下材料的收集:

2.1注意移民前期文件材料的收集

无论是因地质灾害还是经济建设引起的移民搬迁都要进行前期的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在调查、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移民生产安置方针、规划等实施报告。这些工作形成的档案资料,是确定移民搬迁与安置项目的依据。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前期形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勘探报告、各类比例尺地形图等内容档案的收集,因为这些档案体现着迁建复建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地承载能力,及开发、改造、调整土地的位置和面积,是监督质量、控制投资、生产安置、承包土地的依据性档案。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质勘探中形成物探报告、地质报告、钻孔柱状图等内容的档案材料的收集,因为这部分档案内容反映着项目区域内的滑动面位置、岩性、地质构造等地理条件。这是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是防御今后因地质结构变化,发生灾害的重要依性档案。

2.2注意各类管理文件材料的收集

管理性文件材料是记述移民工作实施过程的重要档案材料,是维护移民和移民管理部门双方利益、解决纠纷的凭证性材料,在收集过程中应予以足够重视,作为重点进行收集。特别是所在省、市颁布的有关移民内容的实施条例、细则和补充文件及移民事实机构与移民对象签定的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都是开展移民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也是后期解决各方纠纷的重要凭证性材料。管理性文件材料还应该包括移民事实与管理机构在移民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既包括移民机构内部管理工作的文件材料,也包括移民机构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特别是调解处理纠纷产生的协议或合同等材料,均应作为重要的文件材料予以归档。

2.3移民搬迁安置档案

移民搬迁安置档案是移民工作的基础数据。在这部分档案中,首先要归档的应该是反映搬迁安置过程与实际情况的档案材料。因移民搬迁项目一般实施工期都较长,搬迁安置规划的基准年与规划设计水平年之间少则相差一、两年,多则五年以上。所以,形成的档案具有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多,内容复杂等特点。如移民安置情况统计表,包括征用耕地的数量,搬迁人员、乡镇企业数量,项目补偿资金的数额及认定移民资格的依据等材料,都要及时建立移民搬迁安置档案数据库,提供统计数据,分析移民数据信息,提高移民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

2.4移民项目建设档案

是在移民安置过程中,按专项规划报告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内容,主要应包括:城镇迁建的规划设计;移民安置的土地开发、改选、结构调整;企业还建的技术改造、重组、招商、对口支援;电力、通信、供水、学校等专项基础设施复建;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预防、治理和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地面、地下文物保护措施;植树造林、种草、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环境保护等项内容。这些项目档案的收集,应按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要求进行。具体应包括项目前期文件材料、实施过程和竣工验收的文件材料。

2.5移民会计档案

移民会计档案是反映移民经费使用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主要包括概算、预算、决算、凭证、账簿、财务报告等几大类。具体内容如下:

1)直接对每一个住户进行的补偿,包括拆除损坏的房屋以及其他损坏的个人财产,安置用房、搬迁奖励、搬迁补助、工资补贴以及临时过渡的房租补贴等。

2)对受影响的单位、社区的补偿,如对搬迁的单位的财产损失的补偿,对需要搬迁的新基地的征地补偿,以及企业停产的损失补偿。在农村,这类补偿包括对乡、村的农地补偿,乡镇企业搬迁的补偿,停产停工的补偿,搬迁的补偿等等。另外,由于耕地减少而所需的劳力安置补偿都属于这一类。

3)搬迁的费用预算里包含着项目的内容和移民安置战略进行实施而需要的费用,并包括不可预见费用,如物价上涨等因素。

4)实物指标补偿,内容包括对专业设施,公共基础设施,文物古迹等内容的补偿。

5)移民经费内包括移民户和移民单位补偿资金结算书等。这些档案清楚记载着各单位、每一户、每一人补偿标准和费用,涉及成百上千的单位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调解裁决移民纠纷的凭证和依据,详细的会计档案也为几年调整一次概算,每年测算一次移民补偿投资的价格指数和差价奠定了基础,成为“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依据。

3.加强管理,提高移民档案的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首先是要加强对移民档案工作的领导,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在人员、经费、档案管理设备设施等方面为移民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使档案工作与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步发展。其次要加强档案业务建设,在完成档案收集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档案整编工作,努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这也是体现移民档案管理出效益的关键。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规范整理各类移民档案是加强移民档案管理的基础。具体应注意以下原则:对移民分户档案,一定要按户进行整理建档,特别要注重土地房屋产权证的整理;对建设项目档案要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有关规定,按项目进行整理;对文书档案按照《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或《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要求按件进行整理;对会计档案要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分别按报表、账簿、凭证、其他等四类进行整理立卷;对声像、光盘等特殊载体档案的整理,要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移民档案的数据库建设,从而提高移民档案管理水平。这也是最大限度发挥移民档案作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国家档案局.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档案管理办法[M].北京: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国家档案局,2000.

[2]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水库移民安置國际高级研讨会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研究 篇4

1 我国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探析

1.1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概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在全国各地修建各类大中小型水电站约9.2万座,产生了约1200万移民,淹没农田190多万hm2。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由于移民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和不统一,导致我国目前仍然还有很多移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给移民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在我国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因此必须对移民管理体制进行规范和健全。

1.2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内容

在水利水电移民工作前期,核心任务是实地勘察水库的淹没指标和移民的具体安置方案,关键在于如何制定合理的移民规模和补偿政策。由于各地的政策方案有偏差,因此在占地补偿上自然就会有所不同,有的移民获得丰厚的补偿,有的移民获得的补偿却连日后基本的生产资料都无法满足。政府在落实安置对象、安置地点和安置条件等安置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其中尤为困难的工作就是协调移民和政府安置计划之间的矛盾。政府应该尽最大努力对安置过程中意见不一致的移民进行调整,争取满足移民的最大期望。最后,政府通过政策调控、规划等措施对移民进行安置管理。

2 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2.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前,环境面临严重污染,水电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但是据调查显示,我国当前的水电资源利用率仅为23.86%,还不到发达国家水电资源利用率的1/3,所以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上还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随着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作为可再生的水电清洁能源俨然已经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想解决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发展中所面临的移民管理问题,就必须建立统一的移民管理体制,进一步合理规划好移民政策和土地占用补偿政策,做好移民管理的监督工作,将移民管理问题落到实处,这将会又快又好地解决移民问题,从而为科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2 提高移民工作执政能力的需要

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是提高移民工作执政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理顺移民管理体制的需要。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下面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a我国移民管理在领导层缺位,全国各地区的政府部门都分别制定着各自的移民管理措施和土地占用补偿方案,无法有效地统一协调全国各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移民工作,缺乏统一性和实效性;b我国的移民管理体制相对比较紊乱,没有相应的政策调控能力和手段去解决移民管理中出现的严峻问题。虽然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立了相关的移民管理机构,但是由于这些机构所囊括的部门较广从而缺乏针对性,不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统一的移民管理体系;c我国政府在对移民管理的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我国的移民管理在政府职能方面缺位,不能完整地覆盖到移民工作的全过程,进而引发社会矛盾。为了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移民管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提高移民工作执政能力,从而较好地处理政府和移民之间的关系。

2.3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解决水库移民长期存在移民遗留问题的需要。我国的移民问题呈现多样化,既有移民后期生活保障问题,又有移民前期的就业问题,也不乏土地占用补偿纠纷问题等。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我国的移民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这一切都归咎于我国未能建立统一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要想解决移民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统一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集中全国各地各种优势力量和资源,促进移民问题的快速解决,构建和谐的中国社会。

2.4 我国国情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合理的、统一的和健全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将严重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而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求,进而将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说建立统一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同时也显得非常必要。理想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应该是一种能够以较高的质量和效率去达到能够让移民和政府以及各个方面都能满意的体制。但是我国目前并未形成这样一套完整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各地方政府仍旧根据各自地区特点制定一套符合当地移民管理的体制。如果能够建立一套完整的、统一的、健全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不仅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还可以解决移民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的建设

3.1 加强移民法律法规的建设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移民应该逐渐增强法律意识,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各个政府机构都应该制定统一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保障全国各地移民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各地政府出台的相关移民管理政策就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守的基本方针和条例,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3.2 加快移民标准体制的建设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大国,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都没有一套统一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标准体制。我国曾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颁布过两个具有指导意义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范,分别为《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差细则》,但是由于这些法规过于陈旧,不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很多方面都无法适应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从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来看,无论是前期的移民安置规划、中期的移民安置实施,还是后期的移民扶持和生产恢复,都仍然存在着很多无法解决而又无法避免的问题,缺乏统一规范的移民标准,因此亟需加快我国移民标准的体制建设,保障移民的利益。

3.3 移民补偿安置和工民建遵循市场原则

移民补偿安置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守市场经济原则,对移民的被占用土地的相关赔偿,要考虑全面和周到,应经相关人员多方协商后决定赔偿方案;对移民的住房安置和去处,政府应该办理相关的精简手续,并委派可靠的人办理;对于移民的后期生产恢复,政府也应加以扶持和照顾,力求以最大限度满足移民的需求,保障移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事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发展中所遇到的移民管理问题也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因为这也是属于我国民生的一部分。为了在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维护我国移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的内容和方式应进一步深入考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兴堂.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管理机制研究[J].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2013(3):67-69.

[2]张华忠,李军朝.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体制[J].专题调研与探讨,2007(12):12-14.

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管理办法 篇5

大中型水库移民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以下简称“移民资金”)管理,规范移民资金拨付、使用、管理行为,强化移民资金监管,确保移民资金安全,提高移民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估)算编制规范》(DL/T5382-2007)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移民资金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专门用于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及移民后期扶持的特殊用途的专项资金,包括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及进入移民资金管理序列的其他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拨付、使用、管理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的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和单位。

第四条 移民资金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移民政策的相关规定;加强移民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移民资金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内控管理;正确反映移民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情况;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账核算”原则,加强对用款单位和机构的业务指导、管理和监督,保证移民资金安全,提高移民资金使用效益,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移民资金的管理原则:

一、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全面监管的管理体制。省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全省的移民资金管理及监督工作,对省政府负责;市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移民资金管理及监督主作。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和同级政府负责;县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移民资金的管理及监督工作,对上级移民管理机构和同级政府负责;各级移民管理机构是本级拨付、使用、管理移民资金的责任主体,是本辖区移民资金监管的责任主体;移民项目实施单位是其使用、管理移民资金的责任主体,对其使用、管理的移民资金负责。

二、概算控制、计划管理

各级政府及其移民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概算及分解概算,不得随意更改、调整概算,确需调整的,应按程序进行报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批准的概算(包括调整概算)分解到市(州)、县(市、区);每年根据分解概算和移民工作进度要求,审定下达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使用计划(预算);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和移民资金使用单位,应严格执行资金计划。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向项目法人统一办理;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由项目所在地市级移民管理机构向项目法人统一办理。

三、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账核算

(一)移民资金是专项资金,不得挪作他用。库区之间、项目之间、项目资金与实施管理费之间、在建项目移民资金与后期扶持移民资金之间不得挤占、挪用。

(二)每一个库区的移民资金应分别开设移民项目资金专户、实施管理费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管理。移民管理机构应在国有(控股)银行开设移民资金专户,乡镇移民工作站点(移民办)所在地如无国有(控股)银行的,可在当地其他银行或信用联社开设移民资金专户。

(三)统一移民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县级人民政府临设的移民项目管理机构、乡(镇)移民工作站点(移民办)使用的移民资金应向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报账,由县级移民管理机构复核并统一核算。

四、落实责任、追踪问效、严格考核

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建立移民资金安全运行管理机制,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一制定移民资金管理考核标准,对移民资金安全运行、移民资金使用效益、概算及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基层移民管理机构应按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的规定,报送移民搬迁安置、专业项目实施、资金计划执行等统计报表。

五、严格监管、严禁侵占

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移民资金的监管,严禁以下行为:

(一)外借、委托贷款、担保、偿还非移民事宜形成的债务;

(二)对外投资、购买有价证券;

(三)支付各种赞助、捐赠、摊派款项和转存帐外设置小金库;

(四)挤占、挪用、浪费、截留、套取移民资金;

(五)经商和兴办经济实体;

(六)其他禁止行为。

第六条 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决定重大事宜应集体决策。第七条 县级及以上移民管理机构应按内控制度的要求设置财务会计岗位,明确机构及各岗位的职责,配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财会人员。

第八条 移民资金银行存款利息管理

一、移民项目资金利息收入冲抵财务费用后,转增移民项目资金,纳入计划管理,主要用于移民安置项目、移民资金收支审计、工程造价结算(预算)审核、单项及总体竣工财务决算审核、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咨询等。

二、实施管理费利息收入转增实施管理费。

第二章 移民资金计划管理

第九条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计划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计划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统一管理。

第十条 移民资金计划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凡使用移民资金的机构和单位,都应按省移民机构关于资金计划管理的规定向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编报资金使用计划。

二、移民资金使用计划,应按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实施总进度、分阶段进度和概算,结合当年的移民迁建安置量,根据移民工作实际倒排工期编制。

三、移民资金使用计划超批准规划及概算部分,在调概批准前必须征得项目法人同意和主体设计单位审核认可,经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批,方可纳入移民资金计划。

四、资金计划下达

省级移民管理机构按项目管理权属下达资金计划,属省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到省行业管理部门或其实施单位;属市(州)组织实施的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到市级移民管理机构;属县(市、区)组织实施的项目,资金计划逐级下达到县(市、区)。

五、资金计划变更与调整

省级移民管理机构下达的资金计划,不得随意变更或调整,确需变更调整的,必须按计划编报程序逐级上报审批,除特殊情况外,计划的变更调整应在每年10月底以前完成,经批准变更或调整的纳入当年资金计划。资金计划属当年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一年一定;上资金计划内拨付未使用的资金转入下资金计划内使用。

六、资金计划是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原则上无资金计划不拨付资金,严格执行任务对应规划、计划对应任务、资金对应计划、监督对应资金及任务的管理办法。

七、资金计划的编制原则

资金计划按照分级管理、主体设计单位指导、县级或省市行业管理部门及实施单位编报、逐级审核、项目法人参与、省级审批的原则进行编制下达。

第十一条 资金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移民前期工作经费和移民迁建安置补偿补助资金,具体为:农村移民安置补偿补助费、城(集)镇迁建补偿补助费、专项设施迁(复)建费、库底(场地)清理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费、独立费(其他费)、预备费、利息收入等。

第十二条 资金计划编制办法。资金计划编报必须根据已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移民投资概算、分移民投资量及移民工程进度要求编制。第十三条 资金计划编报程序。每年10月底前,省级移民管理机构下发编制次年资金计划的通知。有移民迁建安置任务的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或市州行业管理部门及实施单位)分库区向市级移民管理机构编制报送次年资金使用计划,11月底前经项目法人与市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省级移民管理机构。每年11月底前,有移民迁建任务的省行业管理部门及实施单位分库区编制次年资金计划,经项目法人审核后,报省级移民管理机构。每年12月15日前,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对上报资金计划审查汇总后,根据资金来源,进行综合平衡,于次年1月底前下达资金计划。

第十四条 资金计划执行与监管

一、基层移民管理机构根据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的统一安排、在主体设计单位的指导下、按规定编制上报次年资金使用计划,项目法人与市级移民管理机构共同审核县级编报的移民资金使用计划,省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审批下达资金计划。

二、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严格执行资金计划,省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资金计划执行中的指导、协调、监管工作,对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三、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对本级、下级移民管理机构、项目实施单位的资金计划管理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按规定编报资金计划,资金计划完成情况,是否随意调整、变更资金计划,是否超概算、超资金计划安排项目。

四、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若违背本条的有关规定,要追究相关机构、部门和决策人的责任。

第三章 移民项目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移民项目资金来源包括:

一、项目法人拨入的概算资金;

二、项目资金利息转入;

三、其他收入:项目法人拨入概算外资金,其他资金。

第十六条 农村移民资金使用范围:

一、征地补偿,包括征收和征用土地补偿、农用地复垦费。

二、搬迁补助费

(一)人员搬迁补助费,包括搬迁交通运输补助费、搬迁保险费、搬迁途中食宿及医疗补助费、搬迁误工费。

(二)物资及设备搬迁运输费,包括物资设各运输费、物资设备损失补偿费。

(三)建房期补助费,包括临时居住补助、交通补助。

(四)临时交通设施补助费,包括临时道路补偿费、临时渡口补偿费等。

三、附着物拆迁处理补偿费

(一)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包括房屋补偿费、附属建筑物补偿费。

(二)农副业及文化宗教设施补偿费,包括小型水力电力设施补偿费、农副业加工设施补偿费、文化宗教设施补偿费、不可搬迁设施补偿费、特殊设施拆迁补偿费。

(三)企业搬迁补偿费,包括搬迁安置补偿费(设施设备搬迁补偿费、物资搬迁补偿费、物资损失费、停产补偿费、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货币补偿处理费。

(四)行政事业单位迁建补偿费,包括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物资和设各处理补偿费。

(五)其他补偿费

四、青苗和林地处理补偿费

(一)青苗补偿费

(二)零星树木补偿费

(三)征占用林地林木补偿费

(四)征占用园地林木补偿费

五、基础设施恢复补偿费

(一)建设场地准备费,包括新址用地费、场地清理费、场地平整费。

(二)基础设施建设费,包括道路工程建设费、供水工程建设费、排水工程建设费、供热工程建设费、电力工程建设费、电信工程建设费、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费。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

六、农村移民养老保险安置支出

七、在建期移民后期扶持支出

八、其他项目补偿费

(一)建房困难户补助费

(二)生产安置措施补助费

(三)义务教育和卫生防疫设施增容补助费

(四)房屋装修补助费

第十七条 城(集)镇迁建补偿费的使用范围:

一、搬迁补助费

(一)人员搬迁补助费,包括搬迁交通运输补助费、搬迁保险费、搬迁途中食宿及医疗补助费、搬迁误工费。

(二)物资及设各搬迁运输费,包括物资设各运输费、物资设各损失补偿费。

(三)建房期补助费,包括临时居住补助、交通补助。

(四)临时交通设施建设费,包括临时道路建设、临时渡口建设费等。

二、附着物拆迁处理补偿费

(一)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包括房屋补偿费、附属建筑物补偿费。

(二)企业搬迁补偿费,包括搬迁安置补偿(设施设备搬迁补偿费、物资搬迁补偿费、物资损失补偿费、停产损失费、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货币补偿处理费。

(三)行政事业单位迁建补偿费,包括房屋及附属建筑物补偿费、物资和设备处理补偿费。

三、林地补偿费,包括零星树木补偿费。

四、基础设施恢复补偿费

(一)建设场地准备费,包括新址用地费、场地清理费、场地平整费。

(二)基础设施建设费,包括道路工程建设费、供水工程建设费、排水工程建设费)供热工程建设费、电力工程建设费、电信工程建设费、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费、绿化工程建设费。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

五、其他项目补偿费

(一)建房困难户补助费

(二)不可搬迁设施处理费

(三)特殊设施处理费

(四)房屋装修处理费

第十八条 专业项目补偿费用的使用范围

一、铁路工程

(一)站场

(二)线路

(三)其他

二、公路工程

(一)等级公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二)乡村道路,包括汽车便道、机耕道、人行道。

三、水运工程

(一)渡口

(二)码头

(三)其他

四、水利工程

(一)水源工程,包括饮水水源、灌溉水源。

(二)供水工程,包括消毒净化设施、蓄水池、管网。

(三)灌溉工程,包括水渠、泵站。

(四)水文气象站,包括房屋及附属物、设施设备。

五、水电工程

(一)中型电站

(二)小型电站

(三)其他

六、电力工程

(一)电源工程。

(二)输变电工程,包括线路、设施设各。

(三)供电工程,包括线路、设施设备。

七、电信工程

(一)电信传输线路,包括光缆、电缆。

(二)电信基站,包括中继站、无线信号基站。

八、广播电视工程

(亠)广播工程,包括节目信号线、馈送线。

(二)电视工程,包括信号接收站、传送线。

九、企事业单位

(一)企业单位,包括迁建安置(搬迁补助、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处理、物资处理、停产损失、房屋及附属建筑物拆迁、其他),货币补偿费(基础设施、房屋及附属建筑物拆迁处理、设施设备处理、其他处理)。

(二)事业单位,包括搬迁补助(人员搬迁补助、物资设备搬迁运输补助),基础设施恢复(场地准备、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处理,房屋及附属建筑物拆迁。

(三)国有农(林)场补偿,包括土地划拨和征用,搬迁运输,附着物拆迁处理,青苗和林木处理,基础设施恢复,其他。

十、防护工程

(一)筑堤维护工程

(二)整体垫高工程

(三)护岸工程

十一、文物古迹

(一)发掘留存

(二)迁建恢复

(三)工程措施防护

十二、其他。

第十九条 库底清理费使用范围

一、建筑物清理

(一)建筑物清理

(二)构筑物清理

(三)易漂物清理

二、卫生清理

(一)一般污染物清理,包括粪池清理,牲畜栏清理、普通坟墓清理。

(二)传染性污染源清理,包括疫源地清理,医疗机构工作 清理、医疗垃圾处理、传染病死亡者墓地清理。

(三)固体废物清理,包括生活垃圾清理、工业固体废物清理、危险废物清理。

(四)林地清理,包括林地林木清理,零星树木清理。

(五)其他清理

第二十条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费使用范围

一、水土保持费,包括农村移民搬迁水土保持、土地开发整理水土保持、集镇迁建水土保持、城市迁建水土保持、专业项目迁建水土保持中的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支出。

二、水环境保护,包括农村移民安置点、迁建集镇、迁建城市涉及的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其他水质保护措施。

三、陆生动植物保护,包括陆生动物保护和陆生植物保护。

四、生活垃圾处理,包括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五、人群健康保护,包括病媒防护、饮用水源保护、新址卫生清理、人群检疫、传染病预防。

六、环境监测,包括水质检测、陆生生物调查、人群健康调查。

七、水土保持监测。

八、其他项目。

第二十一条 独立费(水利工程的其他费用)管理

一、独立费的使用范围:移民安置规划配合工作费、实施管理费、移民管理机构开办费、移民前期工作费、移民技术培训费、移民安置监督评估费、咨询服务费、项目技术经济评审费、科研试验费、综合设计费、其他税费、其他支出。

二、移民安置规划配合工作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参加、配合编制移民规划大纲、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有关程序性工作发生的费用支出,主要包括:工资性支出、差旅费、办公费(包括临时租赁办公用房)、会议费、现场工作用品用具费用、交通费、调研考察费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配合工作费按批准的概算分配使用;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配合工作费市(州)、县两级按20%、8O%的比例分配使用。

三、移民管理机构开办费:为开展移民工作必须购建的办公场所、设备、交通工具等支出,以及开办工作费用,按第四章的规定执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按批准的概算分配使用;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市(州)、县两级按20%、8O%的比例分配使用。

四、移民前期工作费: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开展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有关规定分配使用。

五、实施管理费按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六、移民技术培训费,用于提高移民生产技能和移民干部管理水平培训。

(一)使用范围为移民管理干部培训、移民生产技能培训。

(二)费用支出范围包括培训基地购建、设施设各购置、教学用品购置、培训教材编制费、教学耗材费、培训会议费、师资费、考察学习费等。

(三)移民技术培训费总额的60%用于移民生产技能培训,40%用于移民管理干部培训。

(四)移民技术培训费实行总额控制,项目管理,县为基础,按程序申报使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

七、移民安置监督评估费用于依法开展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工作,包括移民综合监理费和移民安置独立评估费。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采取招标方式,与项目法人共同委托监督评估机构。

八、咨询服务费、项目技术经济评估审查费,是移民管理机构、项目法人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安置规划设计进行咨询、编制后评价、审查发生的费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使用。

九、科研试验费、综合设计费,是解决移民安置的技术问题、规划设计发生的费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

十、其他税费,包括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森林植被恢复费、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费、其他有关税费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其他费用,包括移民管理机构开展移民资金审计、审核、管理咨询发生的费用,无概算或概算不足部分在移民项目资金存款利息收入中安排解决。

第二十二条 预备费的管理

一、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各费,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筹安排。

二、预备费按如下范围使用:

(一)设计范围内的设计变更(包括设计范围内的漏项)、局部社会经济条件变化。

(二)一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费用。

(三)建设期间内材料、设备价格、人工、施工机械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其他费、利率、汇率发生变化时调整增加的费用。

三、预备费按如下申报、批准、使用管理程序执行:

(一)由县级以上(含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报上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查,省级移民管理机构按相关规定审批。

(二)省级移民管理机构批准后列入移民资金计划管理,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由市(州)批准后列入移民资金计划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专业项目、基础设施及其他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

一、专业项目迁(复)建、基础设施建设应依据国家批准的安置规划组织实施。实行概算控制,超支不补、结余调剂使用的资金管理原则。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必须执行国家关于基本建设的法律、规定、程序,保证移民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

二、铁路、国(省)道公路、电信、电力、广播电视、文物等专业性较强的专项资金,以及工矿企业的迁建补偿资金,按管理级次由移民管理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及程序按资金计划拨付给行业管理部门、资产所有者或实施机构组织实施。

(一)项目实施单位按规划及时间要求组织实施。

(二)项目实施单位应向移民管理机构报送实施方案,并签订投资包干协议。

(三)移民管理机构应对专业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参与综合验收,并依据移民综合监理意见拨付进度款。首付款不超过协议金额的30%,综合验收前累计付款不得超过90%,通过综合验收后支付余款。

三、基础设施及其他工程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对建设项目的资金安全、规范使用负责,移民管理机构承担监管责任。

(一)基层移民管理机构按管理级次依据安置规划和移民工程总体进度要求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后按管理规定拨付资金。

(二)基层移民管理机构或项目法人依据立项批文、批准的资金计划,组织前期准各工作,按有关规定委托勘测设计、编制工程预算、工程监理等。

(三)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开展招标工作,相关移民管理机构参与、监督招标工作,参与商务谈判和工程施工合同签订。

(四)基层移民管理机构按有关规定进行委托工程造价预算、跟踪审计、工程结算审核、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核工作,其费用列为工程项目间接费用,由基层移民管理机构在对应的项目资金中支付。市、县移民管理机构或项目实施单位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组织核算工作,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向上级移民管理机构提出工程结算、决算审核审查申请。

(五)建设单位管理费等间接费用应按概算规定执行,所发生的费用列工程项目支出。

(六)工程款项的支付:基层移民管理机构依据合同约定、监理意见、跟踪审计意见、工程形象进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审核支付工程款,首付款额度不得超过合同金额的30%,工程竣工验收前累计付款不得超过85%,待工程造价审定确认后,支付扣除预留质保金后的余款。

(七)工程竣工后有关部门应及时申请并实施质量验收和综合验收,移民管理机构组织或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办理资产交付使用工作。

(八)项目实施单位应按规定收集、整理、管理工程和综合验收档案。对建设项目采取优化方案、强化管理等措施,形成的项目结余资金经上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批后列入资金计划管理,留项目所在地调剂用于移民项目。

(九)地方资金与移民资金共同建设的项目,移民投资超过总投资50%的,应按以上规定管理,地方资金必须同步到位;移民资金投资低于总投资50%的,实施单位按国家相关规定管理9同时执行以上本条第七款、第八款的规定。

第四章 实施管理费管理

第二十四条 实施管理费资金来源:

一、国家批准的移民投资概算中的实施管理费(含移民管理机构开办费)。

二、实施管理费利息收入。

三、其他收入:项目法人概算外拨款、其他资金。第二十五条 实施管理费的分配

一、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管理费按省级移民管理机构15%、市级移民管理机构15%、县级移民管理机构70%的比例控制,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一提取并根据预算逐级安排下拨。

二、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管理费按市级移民管理机构20%、县级移民管理机构80%的比例分配,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统一提取并根据预算逐级安排下拨。

第二十六条 实施管理费(含移民管理机构开办费)的管理

一、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将本级使用的实施管理费纳入部门综合预算管理。

二、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将本级使用的实施管理费作为“其他收入”、以专项支出的形式编入本单位的部门预算。

三、实施管理费实行预算管理,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按规定编制实施管理费预算,逐级审核上报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并在实施管理费预算额度内控制使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批下达预算,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审批下达预算。

四、实施管理费使用范围:与移民工作相关的管理性支出。

五、移民管理机构开办费用于房屋购建的支出必须按程序报批。

六、移民管理机构必须对实施管理费进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不得挤占、挪用移民项目资金。

第五章 移民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

第二十七条 移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应按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移民管理机构负责人对本级的资产安全负责。

第二十八条 移民管理机构的固定资产应明确使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按核算规范加强核算和监管工作,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卡),按季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第二十九条 移民管理机构购建固定资产、购进材料物品(含低值易耗品),应按政府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应遵循以下控制程序:

一、执行“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

二、经当地政府批准自行组织采购的或不在政府采购序列的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请购与审批;

(二)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大宗采购应实施招标制);

(三)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

(四)采购与验收;

(五)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六)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

三、材料物品(包括低值易耗品)应建立采购、入库、保管、领退制度,指定专人保管,建立账卡,进行数量和金额核算。在用低值易耗品应建立实物保管账并按使用部门或个人建立借用卡片,职工调动工作时,应将借用的公物交回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条 基层移民管理机构、政府直属部门在实施移民工作中使用实施管理费、移民安置规划配合费、移民技术培训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等购置的固定资产,产权属当地移民管理机构,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序列。

第三十一条 移民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不得外借、不得用于非移民工作、不得无偿调出移民管理机构。资产变现净收益、资产租赁收入列入其他收入用于移民工作。

第三十二条 移民管理机构实物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写出专题报告,报当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并按审批意见处理。

第三十三条 移民管理机构应及时做好往来款项的结算和清理工作,防止发生坏账损失,对确认无法收回的呆坏账,应查明原因及责任,写出专题报告,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严格审查报批后方可处理。坏账确认的标准按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货币资金管理

第三十四条 现金管理

一、现金的使用范围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移民工作实际和移民资金管理特点,下列支出可使用现金:

(一)实施管理费、移民安置规划配合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移民技术培训费、咨询费、移民前期工作经费支出。

(二)移民项目资金中归移民户所有、使用的资金,有条件办理分户银行存折(卡)的应办理银行存折(卡),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确实无法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的可支付现金;其他资金支付,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二、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必须设置“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每日终了,“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与总分类账“现金”账户的余额及库存现金核对相符,严禁以白条抵冲库存现金。

(二)库存现金余额应当执行银行批准的库存限额,超额现金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否能违反规定留存现金。

(三)财务主管应定期监督盘点出纳的库存现金;内审机构应不定期地对出纳人员的现金进行监盘。

第三十五条 银行存款管理

一、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按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笔登记,并结出账面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份终了,银行存款记录与银行对账单之间如有差异,必须逐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调节相符。

二、按照《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号;不准签发空头支票和远期支票;不准将支票转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准将支票交给收款单位代为签发。

三、票据管理。做好银行票据领购、使用的登记工作,妥善保管未使用的银行结算凭证,如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等。

四、监控制度

移民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银行存款管理的制约机制,银行预留印鉴应由专人分别保管;开通网上银行的移民管理机构的制单和审核应实行岗位分离。

财务主管应至少每月末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进行核对;记账凭证必须经财务主管审签后方可记账核算;内审机构(或内部监督部门)应在每季末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监督。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移民管理机构对移民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规范,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

第三十七条 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和移民项目实施单位,应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国家稽查、政府审计、财政监督、内部审计及检查等。

第三十八条 省级移民管理机构应加强检查和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意见,限期整改。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资金的内部审计工作由省级移民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委托,其发生的审计费用由市级移民管理机构支付。

第三十九条 省级以下移民管理机构应定期向上一级移民管理机构报告移民资金拨付、使用、管理情况。

第四十条 移民管理机构应加强移民综合监理工作,移民综合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向各级移民管理机构、项目法人报送移民工程完成情况和移民资金使用情况的月、季、报告,对移民工程进度和资金使用进行监 督,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发现的问题,移民管理机构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第四十一条 移民管理机构应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移民迁建安置工作,对移民搬迁安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经核实的淹没实物指标、移民安置补偿补助标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偿等,应按规定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补偿、扶持费用的收支情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移民适时公布,接受监督。

第四十二条 根据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制度规定,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管,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

第四十三条 移民项目竣工后,要按管理权限及时组织验收和移交;验收不合格的,其整改费用由实施责任单位承担。

第四十四条 实行移民资金管理责任制,进行考核评价。第四十五条 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确定办理各项经济业务的程序和审批手续,建立财务稽核制度。财会人员应按照规定履行职责,加强会计监督,对不符合批准概算、资金计划、合同及财务制度规定的,财会人员有权拒绝拨款或报销。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一、贪污、挪用、截留、侵占、浪费移民资金,以及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五款所禁止行为的。

三、虚报实物量、移民人数套取移民资金的。

四、篡改移民资金概算和资金计划的,或不严格执行概算和资金计划的。

五、不严格执行移民安置规划,造成投资损失的。

六、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度、程序,有舞弊行为的。

七、对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不按要求及时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

八、不及时组织验收和办理资产交付手续造成投资损失的。

九、其他禁止行为。

移民管理 篇6

移居加拿大中国移民潮渐陷瓶颈人数下降

虽然近年中国抵加移民人数还维持于每年3至4万人水平,但据该报获取的加拿大移民部内部资料显示,中国移民近年来申请数量正在大幅减少,以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的情况为例,在2004年7月正在审核的移民申请人有3万7千多人,但到2006年6月已大幅减少至1万9千多人,同样情况也出现在香港等中国移民申请案较集中的移民办事处。近年所见顺利获得签证的新移民大多都已等候多年审批期,许多都是陈年积压案,并非是新近提交的申请案。

移民服务界普遍反映,2002年新移民法出台是转折的关键,由于语言、教育程度要求的提高,造成了中国移民加国兴趣的下降,曾经有移民专家分析称,不适时宜的加拿大移民法例如不加以改变,中国移民申请案数量可能还会下滑到更低的水平。例如,以技术移民为高比例的中国移民申请人数下滑就已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很多分析认为是中国本身国力强盛,造成国人移民兴趣的降低。但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潜在移民资源仍足以达到加拿大移民吸纳容量,问题还是出在加拿大移民政策能否吸引中国移民这个问题上。

中国现今拥有加拿大所需的劳工资源,包括蓝领劳工、保姆、农业技术人员等等,但依照现今移民法例,这类人才移民加国却是困难重重,而高层次技术人才在国内经济高速成长的环境下,出国的意愿已大幅下降,这就使中国移民移居加国的走势卡在瓶颈之中。

从另一层面来看,这也是加拿大近年政局不稳定形成的困境,喊了多年修改移民法例,始终未见大动作。通常加国移民法例的大幅修改需要由在一个强势政府来推动,如九十年代自由党政府就曾推出过一些新移民政策,但最近几年联邦自由党不稳,保守党脚跟未定,只是一个少数政府执政,估计明年大选很快再临,所以即使移民政策专家都意识到移民法例必须修改的现实,但在政界仍没有推动力,僵局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大改变。

华社提建议书揭示中国移民关注的问题

最近当地华人参政联盟向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提出建议书,其中揭示的问题恰是中国移民最关注的问题。建议书针对技术移民政策提及,现今移民审核标准过高的语言、学历要求,与实际加拿大劳工市场形成脱节,一方面造成高学历者移民后找不到合适工作,另一方面加拿大急需的劳工找不到人手。而对于已抵加的新移民在就业、居住方面的资助仍需加强。

建议书提出的主要建议还包括,允许有足够应付工作英语能力、在加拿大已找到就业职位的蓝领工人移民加国;雇用更多移民官清理移民申请积压案;认可海外学历资格;允许海外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在境内申请移民资格;对商业移民降低资产来源证明的要求,并减短审核时间;将父母、祖父母列为与配偶及子女同等家庭团聚首要地位;增加新移民定居就业资助等。

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索伯格在回函中,虽只是原则性阐述既有的政策及说明,并未提及政策改变的具体意见,但已应允将这些意见未来提交国会讨论,并就移民法例改革举行更广泛的咨询活动。

中国商业移民潜力强大未来人数可望大增

吴先生是湖南一家大型国企分公司的总经理,年过40,企业已开始由下至上的裁员,自己下海经商在经验、资金上都有顾忌,正值高二的儿子,考上国内名牌大学的希望不大,考虑送子出国留学。而加拿大良好的社会环境、医疗体系等吸引着吴先生一家,算计一下,送儿子出国留学,几年至少也要花10多万加币,不如同样花差不多的钱,全家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不仅儿子学费可大减,自己也可重新创业,即使打一份工也能平安生活。

经过2年多的申请程序,吴先生全家终于以投资移民身份顺利抵加,而且吴先生还利用国内关系,成为国内一名牌商品的北美代理商,现在生意越来越兴旺。

黄先生在广东一侨乡做服装生意10多年,由于国内业内竞争越来越大,成本翻升,这两年生意连年亏本,而且两个孩子都快临高考,黄先生考虑让他们出国深造,在种种困境及子女前途考量下,他决定申请加拿大企业移民,希望在自己仍是精力旺盛之时再创一番事业,同样也可节省孩子留学费用,给家庭安置一个出路。

在南京从事餐馆业的李先生,近年生意本想扩张,但遇事不顺,他一直有想海外发展的念头,今年也在考虑以投资移民方式在海外立个脚跟,只是目前还在权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不同的移民要求及环境。

以上情景,目前在中国大陆越来越普遍,经济的富裕,各自未来出路考量,都使他们将投资海外移民作为一大考量。而且目前在中国家庭至少有百万美金且具商业背景的人才不断增长,加拿大也成为他们商业移民的一条良途。近年来中国商业移民在总体移民中的比例正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不断增长。

移民专家认为,中国商业移民的趋势将会越来越强,这是与中国经济成长有必然关联的,参照新加坡等商业移民的惯例,华人经济区发展越强,有钱人越多,申请美加商业移民的人数也会越多。

他指出,现在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家庭资产达到加拿大商业移民标准的五六百万人民币的家庭非常多,他们是潜在的加拿大商业移民资源,如果加拿大能更放开政策,中国商业移民潮完全可形成。

加国吸纳商业移民的优势在于:加国教育质量高、医疗体系完善、法制严密。作为中国有钱人面临分散财务的风险,有些商人也有海外发展的急需,他们希望有外国身份,再回国投资可以有更佳的税务等政策优惠。

移民管理 篇7

一、生态移民档案的归档内容

生态移民档案是涵盖了生态移民全过程的各种文本档案材料和音像图像符号,因此生态移民档案归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文本类:主要指关于生态移民的各种政策文件、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具体包括生态移民工作的规章制度,移民规划、移民经费补偿、配置和审计资料,移民工作记录文本以及移民搬迁前后的图片影像资料。

2.移民安置类:主要指生态移民的个人、家庭资料以及安置情况记录。具体包括移民的个人档案、家庭材料,移民安置点的硬件建设和软件环境档案。生态移民的个人档案包括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等个人信息。移民安置点的硬件建设材料包括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分布现状。移民安置点的软件环境档案主要指风俗习惯、教育资源、原居民的接纳程度等相关情况的记载。

3.环境资源档案:主要包括生态移民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自然环境资源变动情况,包括土壤地质、气候特点、水域河网、林木分布、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档案。

4.文化资源档案类:主要指生态移民在原住地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后的遗迹或遗留物。具体包括建筑遗址、公共场所、居住格局、历史遗迹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档案。

5.其他与生态移民有关的信息和材料。

二、生态移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移民档案既包括移民的人事档案,又包括了各种文书材料,是文书档案和人事档案的综合,具有特殊性和综合性特点。收集生态移民档案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对其进行的分类、整理、编目都可以参照人事档案和机关文书档案的方法。但目前对生态移民档案管理还存在着管理主体多元化导致汇集档案资料难度大,移民信息收集的单一性导致档案资料不完备,管理手段的欠科学导致档案资料利用的低效性等问题。

1.管理主体多元化导致汇集档案资料难度大。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如需要环保、财政、国土、交通、民政、扶贫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由于基层档案管理部门人员不足,生态移民档案资料也由各个分管部门负责收集,这增加了档案资料的汇总和集中难度。

2.移民信息收集的单一性导致档案资料不完备。在生态移民档案资料收集过程中,绝大多数部门收集到的移民信息比较单一,缺乏对移民其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如在收集移民个人档案信息的时候,只收集其性别、年龄、学历等自然信息,而其他的信息,如移民的计生情况、技术特长、打工经历、遵纪守法等情况都缺乏记录。这些档案资料的缺乏导致了移民安置地政府无法从移民档案中得到更为详细的信息,从而增加了移民管理工作的困难。

3.管理手段的欠科学导致档案资料利用的低效性。在对生态移民档案资料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存在着档案资源分散导致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由于生态移民档案收集部门多,要求不一致,没有汇总到各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形成一种“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2]68。其次,对生态移民档案管理还存在着数字化程度低、共享程度不够等现象。现代传媒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为提高档案的利用和共享程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有些地方的档案管理部门对生态移民的档案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档案资料的保存还仅仅停留在纸质媒介阶段,档案的数据库、网上查阅平台还没有建设好,有些档案管理部门即使已经初步建立了电子网络平台,但是在数据更新和资料的完善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加强生态移民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建立责任体系,全面收集生态移民档案资料。生态移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所需保存的档案资料非常丰富,稍有疏漏就容易导致档案资料的不完整和遗漏。因此,要建立责任体系,各职能部门应该清楚各自所担负的职责,负责各自所辖领域资料的收集。档案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仔细检查档案资料的签字和盖章的完整性,检查档案文本书写的标准性,装订和复印的规范性,力图保证档案资料各项目的完备性。

2.统筹安排,汇总各部门的移民档案资料。生态移民档案资料比较丰富,分类繁多,这些资料大都散存在各个职能部门,既不方便移民本人的查阅,又不方便档案专业部门的统一管理。因此,必须把分散的档案资料集中到统一的档案部门,实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对生态移民的档案资料保存要做到专柜专用,专人专管,防止档案资料的损毁和遗失。

3.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提高生态移民档案利用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档案资料的管理出现多媒体化趋势。生态移民档案管理也可以利用现代的网络电子技术建立生态档案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和检索系统。生态移民档案管理部门要及时把纸质档案资料转变为电子本文,并对档案资料进行深加工,完善档案资料的网络利用平台和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平台,对档案信息实行动态性的管理。生态移民的电子网络信息化发展能提高档案资料利用的效率,最大程度地满足生态移民利用档案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态移民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层次。

总之,正确认识生态移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生态移民的档案管理体系,使生态移民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完整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水平,有利于生态移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通过利用生态移民档案,可以增加生态移民工作的透明度,维护生态移民的利益,缓和移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生态移民档案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立生态移民档案的含义、生态移民档案管理的内容以及生态移民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移民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为提高生态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服务。

移民管理 篇8

本文以湖北省移民后扶项目资金为例, 通过实地考查、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账务审计等形式,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考察移民后扶资金的运行情况, 评估其生态效益, 探讨构建与优化移民后扶资金安全运行的保障体系。

一、移民后扶资金运用效果的考量

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国发[2006]17号) , 湖北省在总结移民后期扶持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本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现状, 制定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鄂政发[2006]53号) , 决定采取资金直补和项目扶持相结合的办法, 对大中型水库移民进行后期扶持:对原迁移民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直接发放给个人, 用于移民的生产生活补助;对新增移民实行项目扶持, 按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拨付给移民村, 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截至2009年6月, 国家累计下拨湖北水库移民后扶资金309 023万元。省政府下拨市、区、县移民后扶资金282 540.67万元, 其中原迁移民直补资金140 920.92万元, 增长人口项目扶持资金141 619.75万元。各市、区、县发放75.17万人原迁移民直补资金112 755万元, 发放率96%。累计列入计划的后期扶持项目22 498个, 其中生产资料调整及再搬迁安置467个项目, 投入扶持资金6 944.687万元, 受益移民45 311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7 306个, 投入扶持资金113 797.95万元, 受益移民172万人;生产开发项目4 672个, 投入扶持资金20 549.97万元, 受益移民30万人;技能培训项目53个, 投入扶持资金327.152万元, 受益移民329人。

从总体上看, 各市、区、县基本上能够按照《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鄂财社发[2006]108号) 的规定运作和使用资金。原迁移民直补资金的发放实现了“直补到人、一人一卡 (折) ”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后扶项目资金的运营也比较规范, 有效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管理模式

自2006年7月1日后扶政策实施以来, 湖北省对项目扶持资金的运行和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实行了资金拨付预算制、资金管理专户制、资金使用公开制、县级报账制、安全监管制, 保障了资金运行的安全和实效。

1. 拨付预算制。

湖北省严格执行国家预算, 确立了“资金跟着项目走, 项目跟着计划走”的拨付原则。具体程序为: (1) 申报项目年度计划。县级移民部门于每年10月底前将经县级人民政府同意的下一年度项目计划安排报省移民局备案。省移民局审核后, 于当年3月底前将计划下达到县级移民部门, 同时抄送财政部门。 (2) 编制资金支出计划。各级移民部门会同财政部门, 根据经批准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编制本地区下一年度后期扶持资金支出计划, 于当年10月底之前报省财政厅和省移民局。 (3) 拨付项目资金。省移民局制定资金分配方案, 省财政厅将资金拨付到相关县级财政局, 县级财政局根据工程进度直接拨付项目资金。

2. 管理专户制。

为保障资金的专属性, 各市、区、县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对后扶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户、专账”管理, 封闭运行。国家下拨的移民后扶资金直接进财政专户, 省级财政对省移民局提供的资金分配方案进行审核后, 将资金拨付到各市、区、县财政国库。县级移民部门根据省财政厅、省移民局下达的资金使用计划, 向当地财政部门提出用款申请, 当地财政部门审核后, 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直达移民个人或项目建设单位。

3. 使用公开制。

为了保障移民的知情权, 各市、区、县结合村级财务公开制, 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张榜公布, 接受移民和社会监督,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信息公开。根据项目扶持政策, 将项目资金分解到各移民村, 利用村级财务公开平台, 告之移民群众。在调查中了解到, 绝大多数移民都知道本移民村的项目资金数额。 (2) 民主决策。在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上, 各村都是通过移民会议决定的。 (3) 结算审查。在项目实施中, 移民群众参与了建设的全过程。

4. 县级报账制。

2008年, 湖北省在全省推行县级报账制, 即项目竣工验收后, 施工单位凭资金申请单、竣工验收单、资金报账单到县级财政部门报账。财政部门审核合格后, 直接将资金支付给施工单位。它优化了报账程序, 减少了乡镇环节, 实现了两个“直达” (即省级资金直达县级财政, 县级财政资金直达项目施工单位) , 提高了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5. 安全监管制。

为把国家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保证移民群众直接受益, 湖北省建立起一套移民资金的监管机制。

(1) 分权制衡。移民部门管项目, 财政部门管资金。办理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手续。省移民局依据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核定全省移民后期扶持人数, 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各市、区、县财政和移民部门按职责分工, 具体负责本地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扶持资金的使用管理。

(2) 移民参与。在后扶项目建设过程中, 各地采用不同形式, 让移民群众参与项目的管理, 监督资金的使用。

(3) 专项审计。为加强对移民后扶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湖北省建立了移民后扶资金的定期检查和专项审计制度。2010年7~9月, 省财政厅、移民局联合对咸宁市、黄冈市、荆门市70多个移民样本村后扶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4) 社会监督。为了检验移民后扶资金的政策效果, 湖北省移民局引入社会监督机构, 委托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中心对移民后扶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两年来, 湖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监测评估中心选取200个样本村, 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实施以来湖北省直补资金的发放、项目资金的使用、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变化、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了监测评估。

三、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意识薄弱, 预算变化无常。

湖北省对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安排虽已实行预算管理, 但是我们调查发现, 在移民项目资金的运用中, 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预算变更大。一些地方预算执行不严格, 没有按申报批复的项目、内容使用移民资金, 政策效果难以评估。 (2) 预算变更随意, 自行调整预算的现象屡见不鲜。 (3) 超预算现象严重。一些地方无视预算存在, 进行超标准建设, 产生新的村级债务。 (4) 存在变相发钱现象。2007~2008年度, 某某区以到户项目的名义, 将项目资金按人口核发给移民家庭, 以家庭为单位提供报账发票, 致使移民资金后扶效果大打折扣。

2. 资金拨付链过长, 资金投放结构不合理。

由于财政部门和移民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 配合不够紧密, 项目资金的拨付通常滞后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跨年拨付时常发生, 当年的项目资金实际到位率较低, 再加上其他中间环节及在途时间, 资金到达项目建设单位的时间延迟更久。

3. 违规操作, 专款未能专用。

(1) 资金平调。某县明文规定, 提取项目资金的25%, 由政府统一使用, 仅此一项一年的资金额就高达近千万元。 (2) 直接预留。有些地方在下达项目预算时, 直接预留或提取部分资金由有关部门支配。 (3) 统筹使用。某镇以统筹名义, 按不同比例提取移民村资金, 集中进行跨村项目的建设。 (4) 提取管理费。在项目建设中, 涉及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工程监理等环节, 各地移民机构大多指定固定单位为后扶项目服务, 所需费用无处开支, 只能挤占项目经费。

4. 管理失当, 资金利用率偏低。

(1) 资金拨付滞后。受财政和移民部门信息传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项目资金的拨付往往比规定时间滞后半年甚至更长, 严重影响项目实施。 (2) 项目进展慢。从2008年至今, SY县的移民搬迁项目一直未启动, 造成大量挂账。 (3) 验收不及时。2009年ZX市6个村的项目资金为275.49万元 (项目已竣工) , 实际报账97.16万元, 报账率仅为35%, 移民、移民村、施工方均有意见。

5. 制度有隙, 县级报账操作各异。

(1) 没有实行县级报账制。某县自后扶政策实施以来, 执行的是省-县-乡 (镇) -村四级拨款制;某某区至今沿用“村账乡管”模式。省级移民资金到账后, 区财政将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专户, 乡镇财政再拨到村级专户, 然后由村与施工单位结账。资金运行环节多, 安全隐患大。 (2) 县级报账制操作不规范。某县移民机构既负责项目的规划申报、组织实施, 又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 缺乏制约。某某区在报账上实行“双轨制”, 即乡镇财政所和区移民局两级报账制。这种模式, 看似职责明确, 实际隐患较大。 (3) 专户管理未落实, 存在挤占、挪用的隐患。某县移民资金没有专款专列, 与其他资金 (粮农补贴、公路资金等) 同列在一个账目中。某某区某镇移民后扶资金与其他社保资金共一个账户, 资金通过预算户直接结算, 与其他资金同户同账。 (4) 基础薄弱, 账务处理水平低。部分移民机构财务部门不健全, 财会人员无证上岗、素质不高。 (5) 移民监督缺失, 安全隐患凸现。由于信息不对称, 移民难以对资金的使用实施有效监督。

6. 资金支付审查不严, 票据使用失范。

具体表现在: (1) 税务发票少, 自制票据、普通收据、定额发票泛滥, 还有为数不少的白条。 (2) 票实不符, 有套取资金的嫌疑。某区马桥镇樊塘村水改项目资金2万元, 定额发票1.45万元, 发票项目与工程实际内容严重不符。 (3) 油票泛滥。某县山口村茶亭附路项目, 合同金额为3万元, 报销凭证全部为油票。

四、关于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监管的建议

1. 科学规划, 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制。

(1) 以县为基础, 将项目资金纳入预算。县级移民机构要对预算的编制进行指导、审查, 保证预算的可行性。对未纳入年度预算的项目, 不得使用移民资金组织实施。 (2) 不得任意变更预算。预算经县级移民机构批准, 省移民局批复后组织实施, 不得变更。确因现实困难需要变更的, 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 履行报批手续。 (3) 建立超预算审查制度。对严重超工程概算、超中标价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查清原因, 进行专项检查和追踪问效。

2. 建章建制, 保障资金的专属性。

移民资金是国家扶持移民的事项资金, 其使用只能是移民, 必须专款专用, 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为了保障后扶资金的专属性, 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实行资金专户制。后扶资金应当设立专户, 建立专账, 指定专人管理, 封闭运行, 不得与农村社保资金、交通资金、能源资金、改水资金等其他强农惠农资金混为一体, 打包使用。 (2) 构建移民参与制。各地要制定相关制度, 明确移民的项目确定权。同时,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保证移民参与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 杜绝资金使用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漏洞。 (3) 完善用款申请制。移民机构应根据建设单位的用款申请, 按照经批准的资金预算方案, 结合工程进度的实际拨付资金, 既不能放任不管, 也不能无故滞留, 更不能挪作他用。 (4) 严格付款审计制。移民机构在资金拨付过程中, 要加强资金的监控力度, 保证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5) 加强内部责任制。各级移民机构要加强内部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加强资金流转各环节的财务监督, 保证资金安全完整, 努力降低资金风险。

3. 构建信息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1) 及时沟通信息, 提升资金的到位速度。按照“移民部门管项目, 财政部门管资金”的工作模式, 移民、财政两部门应当建立信息传导和沟通机制, 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提高工作效率。 (2) 定期督促, 提高项目的竣工率。作为项目扶持的主管部门, 县级移民机构要与移民村组保持经常性联系, 通过定期报告、集中检查等形式, 掌控项目施工进度。 (3) 及时验收, 提高资金的报账率。对已经竣工的项目, 移民部门应当根据项目的大小, 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移民群众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 按规定程序报账, 避免拖欠, 降低移民资金的财政挂账比率。

4. 优化资金投放结构, 放大资金的战略引导效应。

资金使用要有战略规划, 有序进行。经过初期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建设, 资金已经历了由“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因此建议移民资金的中期投放重点应转移到生产项目, 即选择辐射面广、引导性强对投资拉动作用大的项目, 如种植业、养殖业等, 可以以资金补助方式提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健全机构, 规范资金的账务处理。

(1) 建立健全移民财务机构。各级移民机构要按照“专账、专户、专人”的要求, 建立健全移民财会机构, 单独设账核算。 (2) 全面实行县级报账制。县级移民机构是最后一级核算单位。支出时, 由项目承建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施工进度, 提出用款申请并附报账凭据, 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 由县级移民管理单位统一支付并集中核算。 (3) 分工协作, 强化工作责任。移民资金的运行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 要保证资金运行的安全性, 必须明确界定纪检、监察、审计、移民、财政、乡镇、移民村在县级报账管理制中的地位、职权、责任。 (4) 细化报账流程, 提供操作规范。针对农村会计基础薄弱的现状, 移民局和财政部门应当制定明确的报账流程, 包括报账依据、审批过程、应当提供的材料 (如项目预算、施工合同、验收报告、用款申请、收款人等) 、发票的要求等, 指导项目法人有序操作, 少走弯路。 (5) 规范管理, 加强对票据的审核。 (6) 严格控制现金支出, 所有项目资金必须通过银行转账。对未批准的项目资金计划、违规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一律不予报账。

6. 创新手段, 建立多层次监管及激励机制。

水库移民问题复杂, 牵涉面广, 后期扶持政策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要维护移民的稳定, 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 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建立多层次的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监管机制。

(1) 政府监管。移民后扶建设项目是一项政府工程,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移民工作机构是做好移民后扶工作的主体, 应对移民后扶工作加强监督检查, 保证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安全, 确保后期扶持政策顺利实施。

(2) 专门机构监管。各级财政、审计和移民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分工, 加强对后扶资金拨付、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不定期对后扶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审计, 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和合理使用。

(3) 移民监管。移民是后扶政策的最终受益人, 移民政策落实的好坏, 从某种意义上说, 广大移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后扶项目的确定、验收, 要让移民参加, 资金的额度、使用、结算, 要在乡村张榜公布, 接受移民群众的监督。

(4) 外部审计监督。引入外部中介机构, 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督活动。聘请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 对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预算、拨付、流向、效果等进行审计, 规范管理行为, 确保后扶项目移民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合理使用。

(5) 社会评估。按照国务院规定, 尽快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机制, 对直补资金的发放、后扶项目的实施、项目资金的使用、后扶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监督、协调和指导, 促使移民后扶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

(6) 制裁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对违反规定, 擅自改变移民后扶项目资金使用范围、标准、对象, 以及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单位及责任人, 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情节严重, 涉嫌犯罪的, 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7) 健全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先进事例的示范效应。定期召开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议,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形式多样的表彰与宣传, 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并在相互影响的环境中不断创新, 努力超越, 共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晓楠, 施国庆, 余庆年.水库移民的历史变迁及实施后期扶持政策研究.人民黄河, 2009;31

移民管理 篇9

一是坚持项目申报村民海选制,防止暗箱操作。所有项目申报必须经村民代表或村小组长会议选定。二是坚持项目申报、开工实地勘察制,杜绝套取资金、多报少做。所有项目申报时,必须经本办具体负责人员实地勘察;所有项目开工时,本办具体负责人员须亲临施工现场。三是坚持公告、公示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各项目单位在收到我办下达的批复项目、资金文件5个工作日内,必须在村务公开栏或比较醒目的地方公示;项目完工后需将项目决算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四是坚持招议标制,防止个人说了算。10万元以下项目在村议标,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在乡镇招标。所有招议标会议须有乡镇纪委干部参加。五是坚持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所有项目全程接受工程监理公司监理,对未提供由监理公司出具的监理报告的项目将不予以验收、拨款。

移民管理 篇10

关键词: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社会结构分化,社会整合,丹江口水库,移民村

1 社会整合: 移民社会管理研究的新视角

当社会管理这一概念在20 世纪80 年代初传入中国时,便开启了对中国社会转型分析的新视角[1]。

移民的社会管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安置地居民和移民等多元主体对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和社会行为进行合作管理,从而在移民与政府、移民与企业、移民与安置地居民以及移民内部建立起协调稳定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欲望得以实现,最终构建移民社会的良好秩序[2]。从表面上看,移民只是人口在空间上的位移,但它却能引发社会结构性的变化,这主要归因于移民是十分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破坏、修复、调整和重建的系统工程[3],而移民活动为这个社会结构性变迁的过程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南水北调中线水库移民工程是中国继三峡工程后最大的移民安迁工程,河南省丹江口水库需搬迁水库移民16. 5 万人,整个移民工作共耗时2 年多,每年平均搬迁8 万多人,任务难度大、强度高[4]。此外,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多为整村建制安迁,这种机械式的组合导致移民内部出现了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分化,对移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强烈冲击。当前,社会敏感性越来越强,如何让移民能够利用搬迁的契机实现自身的发展是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5],因此,移民的社会管理建设与机制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社会整合为移民社会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社会管理通过嵌入具体的社会结构来实现自身运作与实践,后者构成了前者运作与实践的基础。面对搬迁后移民内部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管理逐步与之脱嵌。欲将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再嵌入移民的社会结构中,必须要对多元化的利益进行协调,对多元化的资源进行整合,将原子化的个体整合进各种不同的社会共同体中以令其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6]。从这个角度来看,移民的过程不仅是社会结构重构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整合的过程[7]。

帕森斯是社会整合宏大理论的倡导者,他提出了解释社会行动的AGIL模式[8],即把个体行动纳入有机体系统、个体的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中,并基于AGIL模式从对一般行动系统的分析迈向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9]。由此,社会被划分成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4 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帕森斯阐释了社会整合的框架,认为维持或改变一个社会系统诸力量的平衡即社会整合的目标[10],或者说社会整合就是系统内部结构协调成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11]。

基于此,本文将移民的社会管理放置到宏观的社会系统框架中,关注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后的内部结构分化,从社会整合的视角出发,着眼于移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整合的具体实践,把握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与逻辑。

2 移民内部社会结构的分化

对移民进行社会管理,必须抓住搬迁前后移民内部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库区搬迁至安置区,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的移民内部出现了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分化。

2. 1 政治结构分化

移民村中出现的政治结构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 村庄政治机会的争夺。村庄政治机会的争夺受到移民初级社会网络遭受破坏与移民社区机械整合的双重影响。搬迁导致村民之间原有的基于血缘、地缘而形成的稳定初级社会网络部分丧失。在实地调查中,很多村庄原来在老家由宗祠、家族老人或者族谱等调节村庄内部的矛盾,通过礼俗达到社会管理的整合。但搬迁后这些凝结村民之间社会关系的纽带丧失影响力,导致移民之间历史矛盾与现实利益的纠纷进一步外显甚至激化,在政治上表现为同村移民之间的政治斗争,争取政治机会以获得话语权。此外,在乡土社会中,横向的亲疏远近弹性结构和纵向的刚性等级阶序联合构成了结构之网[12],充分表现为内外有别的特点。有部分移民新村接收来自不同村庄的移民,当原先属于不同社区的移民被机械地整合在一个社区中,移民表现出以聚居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在新的社区中,当面对政治机会抉择时,移民会倾向于为自己的老乡争夺政治资源,最终易产生不同派系斗争的局面。

b. 强政府-弱社会的静态社会管理机制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矛盾。当前农村的社会管理机制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移民政治结构分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从政治职能来说,乡镇基层政府仍是社会管理的绝对主体,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并未扮演好社会管理者的角色,只是为基层政府执行大量的政治任务,这导致村民自治组织因资源约束而显示出明显的职能分化倾向。此外,在搬迁过程中,移民对权利的需求与社会管理的实际运作产生对抗,进而转化为干群矛盾,引发了移民内部政治诉求的分化。可见,这种产生于总体性社会中的社会管理机制使得国家与社会合为一体[13],两者的边界被摧毁,移民丧失社会自主性,移民内生的自我治理能力减弱并被忽略。

2. 2 经济结构分化

丹江口水库封闭偏远,因特殊地理位置而获取级差地租或资源地租( 资源村) 的村庄几乎没有,集体经济、私营企业不发达,以种植业为基本经济来源。搬迁后移民被安置在离城、集镇较近的平原地区,在便利的交通、稀缺的土地资源与发达的乡镇企业、集体经济作用下,移民内部的经济结构在个人、家庭层面开始分化。

从个人层面来看,从山区搬迁到平原后,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交通便利程度的增加驱使越来越多的移民在附近乡镇企业打工或自雇,直接导致原来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移民开始出现社会角色的分化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分化。此外,年龄也是影响个人分化的重要变量。在实地调研中,当地企业只招聘年轻男士,中老年劳动力一半赋闲在家。由于社会角色和收入的分化,直接引起移民群体内部社会距离的拉大。

从家庭层面来看,年龄是经济结构分化的重要因素。对于平均年龄偏大的家庭来说,搬迁容易产生次生性贫困,失去家庭经济的循环能力,加之平原地区的生活、生产支出水涨船高,使其在当地社会中处于边缘化状态。

2. 3 文化结构分化

移民在搬迁出来被社区安置后,集中居住替代了原先分散居住的状态,移民社区也处于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发展之中,文化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一方面,移民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以及行为习惯还停留在传统社会的重私德轻公德、差序格局影响下; 另一方面,移民的思想观念、社会心态及价值取向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矛盾状态的背后充分反映了移民公共精神和社区参与意识的淡薄。传统山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忽视了移民公共意识和社区意识的培养,当移民被迫搬迁安置在同一个社区中,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仍旧按照原来的状态进行。在访谈中发现,搬迁后初期,移民新村公共设施无人维护,村卫生状况差。此外,由于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移民内部利益观念出现分化,相对剥夺感显化,社会距离增加。

3 整合的策略与逻辑

3. 1 政治整合

对移民内部进行政治整合的关键在于将民主选举、决策、实施和监督还给移民,划定国家与社会的界线,发挥移民内部内生性的自治能力。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开展“三会两委”的村务民主管理模式,即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支部的领导下,实施“民主议事会+ 民主监事会+ 民事调解委员会”的建制。这种村务民主管理模式融实质性民主于程序性民主之中,抓住了村民自治的核心,实现了移民内部的政治整合。

民主议事会是受村民会议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村级自治事务议事权、决策权,讨论决定村级日常事务的常设议事机构。民主议事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由“一户一票”方式选举出的代表和县乡驻( 包) 村干部、“两委”班子、组长、党员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民主监事会主要职能是负责监督村委会执行村民会议、民主议事会决定的事宜,以及村级财务收支运行情况。同时,县乡驻( 包) 村干部参与民主监事会,对监事会自身工作进行监督。民事调解委员会主要是调解各类矛盾。民事调解委员会成员由村里德高望重者组成。

移民村“三会两委”村务民主管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政治结构分化的问题,这得益于三方面的整合机制。

a. 尊重移民的利益表达机制。通过搭建“三会”平台,实现了村级组织与移民群众的沟通,改变了以往村级治理权力运行中行政命令为主的单向模式。重要的是,它将移民分散的诉求集中起来,使得移民诉求表达群体化和一致化,并将农民个体利益表达控制在合法的范围内,避免不正当的利益表达而影响社会稳定。

b. 保障移民的参与协商机制。民主议事会在村民会议授权范围内讨论决定本村日常自治事务,在得到多数成员同意后方能施行,打破了以往村“两委”封闭式决策和管理的局限,使移民村的社会治理更具开放、平等和对话精神。

c. 实现移民的监督与制衡。民主监事会强化了移民间、移民与乡村自治组织、移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沟通形式,形成一种以权力控制权力的监督机制,在保证乡村公共信息透明化和村民参与村治协商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村民对基层权力的有效监督。

3. 2 经济整合

移民内部经济结构分化的根源在于未能将移民的经济利益捆绑和连接在一起,因而经济整合的具体目标应落实在移民经济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上。

3. 2. 1 经济组织管理模式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新村采取了专业大户引导、农村合作社和农村工业园等3 种经济组织管理模式,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3 种经济组织管理模式重构了混合性的多元化集体产权和特色化的村级产业发展战略,将集体成员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有效地解决了移民内部经济结构分化的难题。

a. 专业大户引导模式就是由专业突出、生产规模大、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生产引导的、就近雇佣人员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模式。这些专业大户通过政府扶持或者自身努力,不仅给自身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收益,而且也能实现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围群众主动以土地互换等方式,共同参与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促进村民的增收。

b. 农村合作社模式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贩销大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愿组织起来,在劳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运作模式。该模式上联市场、下联农户,融产供销于一体,它能够以其市场信息的优势,降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不仅可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村庄的组织化水平与凝聚力。农村合作社模式主要有以下3 种组织形式: ①合作社+ 农民模式,主要是指由“两委”组建的各种产业合作社,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的各种后期扶持资金、奖励补偿资金和各种惠农资金。农民需向集体缴纳一定的租金,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②公司+ 农户模式,对村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经营,土地承包人仍享有一定的租金,村民采取入股的方式加入,收益和风险按照入股比例分摊。③农机服务合作社模式,针对种植专业户使用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和移民部门对农机的补贴政策,自己再投入一部分购买大型农机用具,在移民村内外开展社会化经营。

c. 农村工业园模式是以区域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为基础,由各地政府引导和扶持,或者通过招商引资,集中布局,形成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园区。这种模式政策主导性强,立足于发掘优势产业潜力,充分利用自身的某些地域优势,把培育特色经济、提高本地区居民的收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3. 2. 2 经济整合内容

a. 生产要素的整合。通过土地流转机制的运作,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移民村通过后期扶持项目、奖励补偿、惠农等资金的筹措,缓解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改善了移民村的基础设施,也促进了移民村村民的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社会转型。此外,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移民大户的带动提高了移民的生产技能和文化资本,增强了村庄的整体竞争力,实现了移民村致富渠道的多元化。

b. 经济组织的管理。通过政府的扶持与经济能人的带动作用,增强了经济抗风险的能力,移民村逐渐向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致富示范作用,吸引更多移民加入致富大军中; 同时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制定村庄发展规划,逐步完善村庄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促进移民村经济社会转型,为完善移民村的经济组织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c. 收益分配与风险承担机制。移民村按照“入股多、收益多; 入股少、收益少”的收益分配原则和“多投入、高风险; 低投入、低风险”的风险承担原则,实现利益与风险相互衔接、经济合作组织的合理有序运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且有利于提高移民村集体经济的实力。

3. 3 社会与文化整合

在帕森斯划分的宏观社会4 个子系统的框架中,小的社会系统体现为“确立和应用一套共享调控规范的安排”[14],进一步说,通过社区形成制度化的规范,协调行动、避免冲突; 而文化系统则执行潜在模式维持的功能,即通过提供共同的规范和价值,保持行动者的精神状态与系统其他成员的一致性,维持系统的稳定性。事实上,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在“共享同一种社会价值和道德规范以避免系统失衡”这一点上殊途同归,其目的皆在于回归到“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一核心议题上。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社会管理实践采取了建立自发性社会组织及物业管理模式的方式,弥合移民搬迁前后断裂的文化和社会规范,培育移民内部的公共文化与公共意识。

3. 3. 1 以社会组织模式增强移民公共生活意识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共成立了500 余个自发性的社会组织,如红白理事会、慈孝协会、理财小组、妇联会、文体协会等。它们在发挥优良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倡导节约、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增强了移民公共生活意识,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习得新的行为规范和文化习俗,平衡因被迫搬迁造成的文化震荡,满足移民文化和心态上的安全需求,弥合移民内部的观念结构分化。

通过社会组织的连带作用,移民内部进行了有效的文化整合,通过举办民间组织各种活动,创造公共生活机会,将移民生产生活的恢复从消极的同化过程变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整合过程[15]。

3. 3. 2 以物业管理模式引导移民公共意识的建立和培育

丹江口水库移民过去主要生活在山区,分散居住,几乎没有公共的生活领域,因而基本不需要统一垃圾处理、统一供水、公共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维护等基本的公共服务。如今,丹江口水库移民村推行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市场化和社会化程度,将移民村的物业管理分为4 种模式:

a. 引入物业公司模式,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该模式类似于合同外包( 合同出租) 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模式,政府通过采取招标承包的途径将其承包给私营部门或者非营利部门,然后再与政府签署供给合同。

b. 个人承包模式,模拟市场完成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个人承包主要是村民与村( 社区) 签订服务协议并支付一定承包费用,为村( 社区) 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该模式以内部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模拟市场,用明晰的委托代理关系来限制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权力,并对其施加压力,使其不断提高效率,增强对用户的回应性。

c. 成立移民村物业公司,半市场化模式提供物业服务。这里的物业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它既不属于集体也不属于个人,组织形式与社区自治组织较为相似。

d. 专人保洁员负责公共服务的模式。公共卫生服务实行专人保洁、全面负责,这在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是一个普遍的形式。保洁员岗位由政府出资开发,岗位工作人员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被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保洁员模式更多运用了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的资源,采取政社合作的方式承担移民村( 社区) 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职能,突出了公共服务的社会性、公共性。

可见,社会组织的建立不仅共享了移民共同的社区生活,更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性的仪式化活动保持移民文化生活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物业模式的开发和运作在培育移民公共意识的同时,也承担了维持移民公共文化共享场所清洁和稳定的职责。

社会和文化的整合离不开政府-社会-市场3 个主体的协同作用。政府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制度的设计、引导和资金的投入等。社会的主导主要在于提供各类社会服务及资金。一方面,自发性的社会组织为移民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教育、信息咨询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供服务,这些社会服务通过群众性社会组织开展,便于移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等。另一方面,搬迁安置初的物业管理费用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提供的各种补贴,之后主要通过村集体经济或收入来满足,这样可以缓解移民对于公共消费的支出。市场的调节立足于解决村居环境差、公共设施缺乏维护等问题。在实际调研中,移民村的物业管理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有条件的村庄开始成立物业公司或聘请社会上的物业公司加强移民村物业服务,由移民村自主互助服务向专业化市场物业服务过渡,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移民的自我发展。

4 结语

移民的社会管理镶嵌于移民所处的社会结构中,后者构成了前者运作的实践与基础。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建制的村治模式,使移民内部的异质与矛盾成为社会管理的重点。具体来说,搬迁后的丹江口移民在政治结构、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结构上产生了分化,原来同质性较高的群体异质性外显,致使当前社会管理与移民内部的社会结构出现了脱嵌,社会管理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当社会分化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整合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16]。为了使社会管理再嵌入移民内部分化后的社会结构中,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4 个子系统间的社会整合,为解决移民社会管理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和契机。

河南省丹江口水库移民村社会整合的具体实践基本涵盖了对移民内部进行有效社会管理的策略和再结构措施。政治整合的核心在于明确国家与社会的界线,还村民自治以实质性的民主和程序性的民主; 经济整合的策略在于重构混合性多元化的集体产权和特色化的村级产业发展战略,将集体成员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同时发挥家庭经营的创造力和活力; 社会和文化整合在于培育移民内部的公共文化与公共意识,共享统一的社会规范,弥合移民观念上的原子化。3 种整合方式遏制了移民内部出现的社会结构性分化,有效地实施了移民的社会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17]。

做好移民培训 提高移民素质 篇11

一、深入基层,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随着三峡工程的蓄水,移民安置和库区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特别是部分后靠农村移民安置质量不高,库区产业“空心化”较为突出,缺乏产业支撑,就业形势严峻,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结合巴东实际,巴东农广校首先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到移民村、组、户,宣讲国家相关移民政策、惠民政策,让所有人充分认识到开展移民培训,是提高移民科技文化素质,进而解决移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移民问题的核心主要是解决收入增长缓慢。要使移民增收,一方面,要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将库区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转出,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工作之处、安身之所,给转移的农民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转移就业的实现,需要掌握一定务工技能,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样需要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技术和本领。目前库区移民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还偏低,难以及时接受一些先进技术和方法,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和普及;劳动者市场意识、投资意识和开拓意识不够,抗御风险能力较弱,这些都成为制约移民增收的关键因素。究其根源还在于基础教育薄弱,这就要求加强移民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依靠移民自身的发展能力去改变贫困面貌,才能形成农民收入水平稳定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措施,履行职责,分工协作

开展移民培训工作应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培训。工作中,县移民局、乡镇移民办、培训机构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做好移民培训的宣传发动、培训规划、计划实施、督促检查、培训管理、资金管理、年度考核、健全档案等工作。在完善机制、制定制度、实施项目、打造基地等工作中,全员上阵,齐抓共管,团结一致,沟通协调,共同做好移民培训工作。

三、明确目标,调查研究,编制规划

按照“为每户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为每户转移一个劳动力”的要求,调查弄清移民培训工作基本情况,尊重移民培训意愿,充分利用移民培训基地学校资源,分解落实任务,从而指导整个移民培训工作有序地推进。

明确工作目标。按照需要,使每一位移民能够接受有效的就业技能培训,力争每1户移民有1名以上合格的技术人才。

明确工作内容。主要围绕移民的职业学历教育培训、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二三产业技能培训等来开展,通过“校企联合、定单培训、工读结合”等形式,为顺利转移安置移民铺设绿色通道和快车道。

明确工作形式。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培训机构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分类别、分层次搞好移民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县农广校等各类培训机构的办学优势,结合定向委培、代培方式,签订培训合同,并给予相应的培训经费补助。

明确工作责任。由移民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根据总体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编制移民培训规划,确保规划编制工作质量。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一)健全机构,精心组织,抓好关键环节

成立库区移民培训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专班人马,专门负责移民培训日常工作。各培训机构根据规划和分解的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目标和要求,突出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工作边改,不走形式,不做表面文章。主要抓好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抓调研。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研究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二是抓培训。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周密,内容有针对性,并确保培训效果。三是抓典型。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及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抓考核。把开展“抓移民培训、提高移民素质”工作的情况作为人员考核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完善体系,强化素质,提高移民的文化水平

一是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更多的移民接受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掌握一门或数门致富技术。二是加大对库区移民培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这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和政策上。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移民培训的财政投入,建立移民培训安置基金,鼓励对农村职教投资和捐资等,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惠生政策,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在大力开展移民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结合理论知识学习,让他们有思想、有追求、有技能、有进步、有潜力、有发展空间,使得他们能够成为新型农民的主力军。

(三)创新模式,分类培训,提高移民的就业水平和致富能力

紧密结合库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的战略部署,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开展移民培训,全面提高库区移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提高移民的就业本领和致富能力。

结合移民培训意愿,采取四种培训模式加强库区移民培训工作。一是开展移民子弟学历教育,对象为应届及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学制3年,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员。二是短期技能培训。对年龄在25~40岁的库区农民进行转岗就业培训,时间3~6个月,让他们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到企业做一名初、中级技工。三是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不限年龄,不定时间,按其主导产业进行特色种植、养殖、加工等培训。四是开展特色技能培训,努力打造品牌,不断巩固拓展劳务市场,形成具有地方品牌优势的培训转移特色,满足市场需求。

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档次,强化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培训。外出打工“回流”人员可利用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市场渠道等,经过培训后,能够很快成功实施自主创业,并且可以吸收一定数量的库区富余劳动力,实现移民增收。

开展致富骨干和带头人培训。采取办班培训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科技咨询与技术讲座相结合、典型引路与面上推广相结合等方式,把科技送到村组,把课堂搬进田间,把信息送到手中,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注重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根据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开设热门专业;筹措培训资金,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严格管理,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培养更多技能复合型人才。如农广校将培养目标直接化、通俗化,即“四个一”(一表人才、一手绝活、一口好话、一手好字),“五具备”(自我保护、社交、组织管理、辨别是非、自求发展)的培养目标。这听起来很普通,但用起来实在,既看得见,又摸得着,让学校和学员得到家长、企业、社会的信任和满意。

(四)健全网络,优化服务,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和增收途径

把学员培训好、安置好是我们的承诺,围绕移民这个主题,通过培训确保“培训一个,成功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转移一批,带动一村”的培训效果。组织专班深入大型集团企业考察,与他们合作,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凡合格的毕业生都能直接进入这些企业优先安排对口就业。另外还在学员集中就业的城市设置办事处,派专人做毕业生安置、协调、跟踪维权和服务工作,使得移民转移就业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五)检查分析,奖优罚劣,营造发展氛围

按照逐级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开展移民培训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发现、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对活动组织不力,在完善制度、提高素质方面效果不明显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在开展活动中顶风违纪或因工作失职、渎职发生严重问题的,要严肃查处。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刊物等媒体报道活动进展情况、经验和做法,宣传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移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移民脱贫致富、持续发展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移民的教育培训是百年大计,把这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抓出实效,就能够实现三峡库区移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推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和发展。

移民管理 篇12

永新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和罗霄山脉片区开发县。全县辖25个乡镇场,238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195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2.3万。现有中型水库7座、小型水库63座,移民工作对象4万余人,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8659名、小型水库移民1709人、因水库建设受影响的淹地不淹房人口、应迁未迁人口、为安置移民让出房屋和土地的让迁人口、为安置移民无偿调剂土地的原住农民等相关影响人口达3万余人,分布在全县24个乡镇场200多个行政村500多个村组。

自2007年开展移民项目扶持工作以来,永新县实施了移民项目499个,扶持资金2889.601万元,其中安全饮水项目48个206.3万元、农田水利项目57个265.36万元、地方交通(防护工程)项目254个1561.195万元、社会事业(文化教育)项目25个158.746万元、移民用电项目5个24.4万元、移民示范村(新农村建设)项目79个531万元、生产开 发项目18个104.6万元、移民培训(监测评估)项目13个38万元。通过移民项目资金的扶持,永新县有效地解决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迫在眉睫的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等突出困难,极大地改善了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移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年纯收入由2006年的1006元增加到2013年的5130元,移民村组彻底摆脱了扶持前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全县23个集中移民村组全部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其中14个移民村组开展了新农村建设、8个移民村组开展了移民示范村建设,移民村组亮化、美化、绿化各展其姿,设施完善、亮点纷呈的移民新村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

永新县三湾乡汗江村沙坪移民组休闲广场项目建设

二、永新县探索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体系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永新县始终把项目资金管理当作移民工作的重点来抓,心系库区、服务移民,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创新资金管理模式,着力推行三大举措,构筑项目资金安全管理体系:

1、健全规章制度,构建资金管理体系的“安全阀”。

为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永新县于2007年设立了水库移民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并根据上级有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地出台了《永新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永新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同时,将有关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要求制成了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项目实施管理流程图和资金拨付管理流程图,详细列出了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结算、审计办法,并提供资金拨款单、决算单、借条等相应资料的填写范本,使基层办事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促进了资金使用规范化、拨付有序化、管理科学化、操作透明化。

2、严格资金拨付和报账程序,构建资金管理体系的“防火墙”。

经过多年的实践,永新县县级报账制和资金拨付办法日趋规范,做到了“三坚持”(即坚持专款专用、坚持验收结算、坚持按程序拨付)、“五不拨”(即无批复文件不拨,无合同或项目实施责任书不拨,无预决算不拨,无项目建档不拨,无县、乡、村、组四级审核签字不拨)。同时,细化资金拨付程序:1启动资金拨付,由县移民局审核项目开工申请表、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工前图片、工程预算、工程合同、施工图纸等资料,并察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后,按批复资金的50% 比例拨付;2进度资金拨付,由县移民局现场核实工程进度超过70% 后,按批复资金的20-30% 比例拨付;3结算资金拨付,由县移民局验收项目合格,并审核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决算、正式税务发票、审计报告等资料后进行资金决算,并扣除10% 的保证金(待工程运行一年无质量问题再行拨付)后拨付剩余批复资金。

永新县 2012 年度移民示范村三湾乡汗江村沙平组村文化室及宣传长廊

3、强化资金监管机制,构建资金管理体系的“稳压器”。

惩治与预防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行为腐败的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移民项目资金监管体系。永新县针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落实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和各项政策法规入手,不断完善项目资金监管机制。一是推行民主理财。所有移民项目村组,均在县移民局、乡镇政府的监督指导下,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推选了3-5人组成项目实施管理小组,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工程实施、质量监督、资料建档,建立收支台账,定期报告项目进度,管理维护项目资产、管理使用资金等工作。二是实行资金使用公示制。坚持项目申报计划公示、项目扶持资金公开、工程开支公告制度,及时将项目资金数量、来源、使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张榜公示,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是加强项目监管。在聘请水务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把关的基础上,主动邀请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就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确保资金健康运行。

三、永新县移民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永新县通过建立和完善水库移民项目扶持资金管理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确保了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资金拨付效率有待加快。

一是项目资金由省财政厅直接下到县财政局,县移民局知情较晚,致使项目资金停留在县财政的时间较长。二是多数项目由承包方带资建设,且部分季节性项目实施较晚,致使项目启动资金拨付较少且偏慢,资金挂账时间较长。三是项目村组的项目管理小组的人员文化水平偏低,且乡村两级对移民项目建档资料不熟悉,而项目拨款、建档手续严格,往往因为办事人员不会填写相关资料,耽误了项目资金拨付进度。

2、资金投向结构有待优化。

由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按照“先生存,后发展”的原则,在项目安排上主要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扶持、移民培训、监测评估方面的投入极少。如历年来永新县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2747.001万元,投入生产开发扶持资金仅104.6万元,投入科技培训、监测评估资金只有38万元。资金投入的失衡,使得移民产业很难形成规模,科技培训、监测评估工作相对滞后。

3、资金管理使用有待规范。

一是有的乡镇因移民项目资金不从政府帐上经过,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没有足够重视,对移民项目的实施及资金的监管和指导相应较少,致使项目资金管理人员变动时,未能及时或全面做好移交工作,致使基层项目资金管理出现断层。二是个别项目村组未严格按要求分年度、分项目建立资金专用台账、开支不规范、收支登记不及时。二是项目实施管理小组开具的私人项目资金存折,随时可以凭个人身份证进行挂失和更改密码,无法对其严加管理和防范,资金管理尚存不安全隐患。

4、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一是个别乡镇、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工程质量得不到有力的监督,工程效益不高。二是少数项目村组对项目建设毫无经验,为了节约项目资金,自建项目时土法上阵,仓促实施,返工较多,工程效益未能最大化。三是县移民局工作人员少,且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工程实施全过程无法进行有质量的监管,在项目验收上常常是凭经验、靠丈量,看表面,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难以把好工程质量终验关。四是项目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项目得不到长久有效的维护,使用寿命短,资金效益降低。

四、进一步完善资金项目管理体系的对策与思路

针对当前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确保国家政策落到实处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程序和措施,切实做到“三个坚持”、“两个加强”,努力实现移民资金使用效益最优化。

1、坚持移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移民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移民,移民项目的最大受益者也是移民。要切实坚持移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移民主动参与、移民民主决策、移民全程监督、移民共享实惠”的原则,践行为移民服务的理念,切实做到“三个不动摇”,即坚持尊重移民群众意愿不动摇、坚持移民自主管理不动摇、坚持移民项目实施主体不动摇。通过建章立制,明确项目实施管理小组的法人地位,确保项目实施管理小组的稳定性(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换小组成员,如确实需要更换,应经群众代表大会重新选举新成员),确保移民全程参与项目的申报、实施、验收,资金的使用管理等环节,真正落实移民的主体地位。

永新县 2011 年度移民示范村绿化项目

2、坚持上下联动 , 构建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

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广、使用时间短,运行环节多,政策性强,县、乡、村三级必须深刻认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进一步健全“移民局抓项目计划,乡镇政府抓指导、村委抓监督、村组抓使用”的资金管理模式,明确县、乡、村、组四级各自的工作职责,强化沟通协调,整合资源优势。鉴于目前乡、村、组缺乏相应的移民工作经费的现状,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采取年终考评“以奖代补”或定额项目前期工作费的方式,安排给基层一定的资金用于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从而切实调动起乡、村、组三级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主动投身到资金管理工作中去,各司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资金管理使用工作的良好局面。

2008 年 11 月 3 日永新县石桥镇奇山村石基组水库移民项目开支公示

3、坚持内部审查与外部监督相结合。

一是加强对项目实施管理小组的监管。在设立项目资金专用存折时,乡镇要出面与金融机构协商加盖村委会或乡镇政府公章,以便对存折挂失和更换密码进行有效监管。拨付项目资金时,县移民局要准确核实项目实施管理小组的存折账号、开户名、开户银行、经办人员签名等相关拨款资料,确保资金拨付无误。项目实施管理小组支取现金时,要向乡镇政府提出用款报告,经乡镇审核同意后,由乡镇分管领导陪同赴银行提现用于项目开支。二是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县移民局要扎实推进项目法人制、责任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监督审计制、责任追究制“六大制度”,并制定严格的内审制度 , 设立监督审计组 ,全程参与项目的实施、验收和结算。三是加强外部审计检查。要加强与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的联系,主动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切实做到项目资金拨付到哪里,审计和检查就跟踪到哪里,有效防止违规事件发生,杜绝移民资金的“跑、冒、滴、漏”。四是强化社会群众监督。所有移民项目的立项、开支都要在项目村组公示七天以上,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移民一个明白。并聘请移民工作监督员,对移民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确保项目资金管理实现自查、自纠、自律。

4、进一步加强移民项目的预、决算工作。

县移民局应通过相关程序申请招考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或聘请退休、兼职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项目工程预、决算的把关。项目立项前,由技术人员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丈量察看,经济可行的搞好项目预算,为县移民局安排项目扶持资金提供准确依据,从项目的源头上节约资金使用;项目决算时,由技术人员参与项目验收,并对项目工程进行决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杜绝浪费项目资金的现象出现。

5、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验收工作。

上一篇:温度传感探头论文下一篇: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