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配置

2024-10-22

教学配置(共12篇)

教学配置 篇1

关门领是有领类结构中实用性很强的一大领型, 适合于春夏秋冬各类服装选用, 它包括连翻领和装脚翻领, 连翻领是由相连的翻领与领座两部分组成, 装脚领是由领座与翻领分开的领型。我们在结构制图教学中往往习惯上采用领子依赖于前衣片领圈制图或领后翘高定数法制图的方法。但是当关门领的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发生变化时, 如果按照常规的制图方法去处理领子的结构制图, 在缝制工艺中会带来一系列的难度, 甚至产生成品领子造型不符合款式设计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关门领的结构知识点进一步深化, 使之结构更趋合理完美, 便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解决关门领的结构问题,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来突破关门领的结构难点。

一、关门领最基本的两种结构制图方法

1. 领后翘高定数法制图的方法。

如图1所示, 领后翘高c与翻领宽b与领座高a的差数有关, 一般是凭经验确定起翘量, 领子的稳定性较差。而当总领宽相同时, 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越大, 领后翘高就越大, 领外口线与领下口线的长度差数就越大, 则领型越平坦于颈肩部。而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变小, 领后翘高也相对较小, 领外口线与领下口线的长度差数就小, 则领型较直立于颈肩部。领后翘高也可以利用公式来进行计算:领后翘高=总领宽-领座高的1.7倍。

2. 领子依赖于前片领圈制图的方法。

这种制图方法使衣领与领圈能较好地吻合, 领子倾倒量由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决定, 衣领造型较为直观。如图2所示。

当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较小, 领子合体性要求不高的服装, 采用以上两种领子制图方法 (即连翻领) 进行领子裁剪, 学生容易接受, 但在缝制工艺中需要对领子进行“归拔”处理。当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较大时, 如差数在3cm以上, 这时领子的后翘高明显增大, 领下口线的曲率变大, 在缝制工艺中领子进行归拔处理, 难度较大。

在领型“归拔”工艺中“归”就是缩短领翻折线部分的长度, “拔”就是伸长领下口线和领外口线的长度, 其目的是使翻领形成上口小, 下口大, 呈圆台形倾斜状, 达到符合人体颈斜状。如果真要达到以上效果, 面料的可塑性十分重要。因为对于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较小的领型, 应用“归拔”工艺达到合体效果属于容易操作的方法。然而对于翻领宽与领座高差数较大的领型, 应用“归拔”工艺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无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这里包括面料性能的承受力和工艺强度能达到预定效果等内容。因此凡遇到伸缩性差的面料和不宜采用“归拔”工艺操作的款式时,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介绍一种较为普遍的领子制图方法即装脚领。

二、装脚领的结构制图方法

首先得到连翻领的基本型, 然后在这基础上再运用相应的原理, 通过对领座的弯曲变形产生装脚领。

第一种分割线与领口线完全重合 (如中山装领、男式衬衫领) , 第二种分割线在领口线以下0.8~1cm左右。如图3所示。

现通过女式春秋装领型为例介绍关门领型中装脚领配制技术, 该领型的款式特征是:总领宽较大, 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较大, 领外口弧线较长, 领子内倾贴体。如图4所示。

1. 展开法。

是指在关闭式连翻领平面制图基础上按图示采用分割, 展开领座下口, 并对领座进行变形修正后, 形成装脚领的方法。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挖领座 (局部分割) 翻领之中其配制点如下:

首先, 按已知条件配制关闭式连翻领并按翻折线放出0.8cm, 画出领座的局部分割线。这是考虑穿着舒适性和为制作留出余地, 不使分割部分暴露在领口。其次, 将局部分割的领座, 按图示进行展开 (0.5~1cm) 、变形, 领座上口允许出现平形和翘形二种状况。其中平形上口领座展开量较小 (0.5cm左右) , 穿着时属舒适型;翘形上口领座展开量较大 (1cm左右) 穿着时属于合体型。如图5所示。

最后, 由于该领座经过展开变形后, 领座下口装领线明显变长因此需要将领座改短0.5~1厘米, 领座上口线也变短了0.5~1cm。我们要对翻领的下口分割线进行缩短0.5~1cm的处理, 使翻领的下口弧线变短并与领座上口弧线相等, 翻领的外口弧线略长0.3cm (半个领) , 作为翻领部分领面比领里要松的量。此量的确定要考虑翻领宽与领座高的差数及面料的疏密、厚薄程度, 一般翻领与领座的差数大, 松量大, 反之则小;面料疏松, 松量小些, 反之则大;面料厚的比薄的大些。如图5-2所示。

这样在组合 (缝制) 时, 既实现了归缩上翻领和满足翻领中里外匀的实际需要, 同时又解决了下领座过长会影响装领正确吻合的问题, 真正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 折叠法。

是指在关闭式连翻领平面制图基础上, 按图示采用分割, 折叠领翻折线部分, 并使翻领与领座同时变形划顺后, 形成分领座翻领的方法。该方法适合分领座翻领和过分合体翻领, 其配制要点如下:

首先, 按已知条件配制关闭式连翻领, 同样按翻折线放出0.8cm, 画出分割线与折叠量。其次将分割后的翻领与领座按图示分别进行折叠变形, 使翻折线变短0.5~1cm, 而领座下口的装领弧线长度与领圈弧线长度吻合。最后应特别注意折叠量与翻领造型间关系, 凡合体翻领中, 其领口折叠量不宜过大, 应该使领座的起翘量掌握在1~2cm, 为了防止领口过小而产生不舒服感和不平服状态配领时需有意放大底领口和翻领。如图6所示。

运用以上两种方法, 不但解决了领子的里外匀问题, 而且使领子内倾贴体并成功的利用“分割、变形、重新组合”工艺用来取代高难度的“归拔”工艺。这是课堂教学中关门领结构配置技术的突破, 不但为提高缝制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 而且对其它服装领子的结构处理也有较强的启发性。

摘要:关门领是有领类结构中实用性很强的一大领型, 它包括连翻领和装脚翻领:连翻领是由相连的翻领与领座两部分组成;装脚领是由领座与翻领分开的领型。当选用连翻领时, 缝制工艺中需要对领子进行“归拔”处理, 制作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目前比较流行的装脚领的两种具体制图方法, 即领座下口展开法和领翻折线折叠法。

关键词:关门领,分割,翻领,领座,装脚翻领结构

教学配置 篇2

时间:2008。9

DIY电脑配置

本活动开展对象为六年级学生,1课时,利用计算机硬件学习帮助网站,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方式进行,配合使用过程性学习评价平台,记录下学习过程的点点滴滴。一.活动背景

第一篇信息技术基础学习完,对于计算机组成理论上已学习过,主机箱内各部件拆装实践过,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渗透,让学生自行配置一台电脑以作拓展和巩固。二.活动阶段分类

1.了解行情,自行配置电脑组装清单 2.小组内交流,推优上传平台

3.小组间交流,阐述各组配置方案的特点 三.活动布置

以3500元的价格配置一台式电脑,不选品牌机,包括外设。1.了解行情,自行配置电脑组装清单(3课时)

可以通过上网查找一些电脑网站来了解一下近期内硬件信息,包括产品说明、价格等,还要考虑兼容性问题,性能问题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知识。

a.布置任务,分组,了解行情

b.平台使用,第一阶段的信息录入 c.每位同学制作一份电脑配置方案

d.十一假期实地到电脑商城去实践一下,检查自己配置方案的可行性 2.小组内交流,推优上传平台

a.小组内交流,检验配置方案的可行性,推优上传平台 b.完成第二阶段平台信息的录入,活动日志、自评、互评 3.小组间交流,阐述各组配置方案的特点

9.1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篇3

课程标准对本框的基本要求如下:“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涉及的相关经济学原理主要有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优点;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秩序和规则的建立。

操作提示:就本框涉及的教学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来看,对学生和老师都有一定的挑战。首先教学内容量大,且存在理解的难点,重点知识相对来说也比较多。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笔者尝试把教材第三目“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调整到第二目“市场秩序”之前,这样更符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原则,也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吃透重难点问题。可以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整合中做一些思考,更多地选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材料,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情境、感受情境,在模拟的情境中透过经济现象发现其背后的本质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框第四单元的起始课,着重介绍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调节的优点,市场规则、市场调节的弊端等基础知识。承接前三课“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本框主要介绍在什么舞台上生产,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我国经济活动的宏观背景,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三、教材重难点确定

1.教学重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和优点,市场固有的弊端,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2.教学难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和优点。

确定依据: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主要是让学生把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具体是如何发挥其决定性作用的。对这一内容的充分理解,既有助于学生认同市场调节的优点,继而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意义;另外,在一分为二地认识到市场的固有弊端的基础上,也能更好地理解规范市场秩序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为下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从现实生活来看,学生也可以学以致用,通过本课知识来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经济现象,更好地理解国家的调控政策。

四、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看,通过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经济生活很多微观的现象,掌握了很多微观角度的知识,有条件也有必要对经济生活做宏观把握。从生活经历看,学生对国家大事比较关心,有所了解,初步具备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品质。

五、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下,感受和描述我国各项资源的供求状况,进一步分析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说出从市场主体(主要是商品生产者)所关注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以及相关举措,理解并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通过具体情境下商品生产者常用的不正当竞争手段,推断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规则,更离不开法律和道德。置身经济情境中,体会和分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

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市场这种资源配置的手段,体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透过观察市场现象认识和归纳其背后的实质和规律,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绿色环保的理念;增强法律和道德意识,养成诚信守法的好习惯。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异常火爆》。

国庆节黄金周旅游接待达4.28亿人次,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0亿人次,以现有2万家景区的规模和接待能力,景区供需关系十分紧张。

思考:

1.结合材料和生活感受说一说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存在怎样的普遍性问题?

2.教师提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资源有效性和需求无限性这一对矛盾,(可能的话)把学生的答案归纳为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身边实例出发,学生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注意生成。

【新课讲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这一矛盾的?

【板书】

一、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和优点

【合作探究一】

情境一:

问题:

1.假如你们是旅行社决策层人员,会尤其关注短片中的哪些经济信息?为什么?

2.针对这些信息反映的现状,你们会做出怎样的决策方案?

【学生】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四大旅行社,思考情境背景下的问题。各小组归纳总结后派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

【设计意图】学生置身其中,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和方式。

情境二:

某大型跨国企业代表,正在选择合适的旅行社,以安排员工近五年的旅游休假活动。

任务:作为旅行社如何拿下这个大单?你做出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四大旅行社,尝试做出决策方案,由代表介绍并给出原因。

【设计意图】学生置身其中,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1.市场配置资源过程和机制。

(1)市场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合理配置。

(2)生产者、经营者面对市场竞争,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与管理的进步,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价格、供求、竞争。

【板书】

(一)市场配置资源过程和机制

(二)市场配置资源优点

【过渡】

【合作探究二】

情境三:

有员工给旅行社提出以下的妙招:

妙招1:招聘导游的时候,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招收素质不高且非专业人员。

妙招2:在宣传本旅行社的旅游套餐时,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和“竞争优势”,做出“必要而常见的美化包装”,同时捏造关于同行的虚假信息。

妙招3:将游客信息倒卖给保险公司、房地产商、装修公司等,获得额外收入。

问题:

1.你们会如何选择,阐述原因。

2.你们曾经在哪些类似的“妙招”中中过招?你们认为出现了这么多“妙招”的原因有哪些?

3.应对这样的现状,你们可以给出什么样的妙招。

【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体验,体会分析市场调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并结合现实说出针对性的措施。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这是本节课的第二处重点。承接前面的材料,设置问题。首先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市场调节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形成更为全面的对市场的认识。也在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中自然生成对“道德和法律”的认同和重视。注重课堂的生成。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做必要的总结,归纳单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市场秩序的规范。

1.市场的局限性。

自发性: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违法违德。

盲目性:信息不畅,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供求失衡,资源浪费。

滞后性:闻价而起,事后调节,有时间差。

过渡环节:从列举的上述“妙招”中,我们了解到市场配置资源,不仅有优点,也有其缺陷。这个时候国家的干预和调控是必不可缺的。我们必须规范市场、弥补市场的不足,来稳定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规范市场秩序。

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的维护。

治本之策: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具体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诚信、道德。

【板书】

二、市场的局限性(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

(一)自发性

(二)盲目性

(三)滞后性

三、市场秩序的维护

(一)市场规则的确立

(二)规范市场的治本之策

(三)具体要求

【课堂小结】

【学生】回归课本、整理笔记、梳理知识。

【教师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既彰显了它的优越性,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我们既要去接受来自市场的洗礼,更要抓住市场给予我们的机遇,应对市场本身的不足可能导致的问题。基于此,请大家选择和撰写一到两句话,作为自己旅行社的发展理念。

【设计意图】学生需要在这个环节,回顾本框的全部内容,要在大量复杂的经济信息中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形成关于本课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并通过企业理念的确立,感受市场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再一次感受和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完善的重要意义。

园林教学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内容 篇4

关键词:园林教学,绿化工程,植物配置

随着环境建设的备受重视, 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很多园林建设已能很好地协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再现历史文化内涵、把握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但是还有的园林建设存在着效果不理想、植物配置不合理、设计与实施面目全非、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过高等问题。因此, 在城市园林教学中, 加强绿化工程植物配置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物对比衬托、动势和均衡、起伏和韵律、层次和背景、疏密有序, 必须合理布置才能营造出美好环境。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以注意。

一、植物配置遵循的原则

1.植物种类配置的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 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 平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相互之间的配置。在园林空间中, 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 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 在植物种类选择、数量确定、位置安排和方式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 做到主次分明, 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具体原则: (1) 对比和衬托。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 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 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 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体形大小对比和色彩与明暗对比三种方法。 (2) 动势和均衡。各种植物姿态不同, 有的比较规整, 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 如松树。配置时, 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 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 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 起伏和韵律。韵律有两种, 一种是“严格韵律”;另一种是“自由韵律”。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最容易表现出韵律感, 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 做到高低搭配, 有起有伏, 产生节奏韵律, 避免布局呆板。 (4) 层次和背景。为克服景观的单调, 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 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 栽植密度宜大, 最好形成绿色屏障, 色调加深, 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 以加强衬托。

2.生态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 须遵循生态经济原则, 才可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态组合配置:多选用寿命长, 生长速度中等, 耐粗放管理, 耐修剪的植物。除了某些特殊地段外, 少用阴性植物或采用阳性植物和耐荫植物混种。在街道绿化中将穴状种植改为带状种植, 尤以宽带为好。这样可以避免践踏, 为植物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较好的土壤条件, 并可使落叶留在种植带内, 避免因焚烧带来的污染和养分流失, 还可以有效的改良土壤, 同时对减尘减噪有很好的效果。

优化组合配置:合理组合多种植物, 配置成复杂层结构, 并合理控制栽植密度, 以防止由于栽植密度不当引起某些植物出现树冠偏冠、畸形、树干扭曲等现象, 严重影响景观质量和造成浪费。故此, 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 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原则, 才能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城市绿地更好地为改善城市环境, 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服务。

二、植物群落要适合城市生态系统

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 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 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 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 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 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三、遵从“互惠共生”原理, 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 彼此相互依存, 双方获利。例如:兰科植物、云杉、桦木、雪松、核桃、桑等植物与菌根具有共生关系;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 皂荚、白蜡等在一起生长时, 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 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可见在配置植物种类时, 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四、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不一样, 经济发展也不平衡,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 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 我们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 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 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 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的产生生态效益, 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

五、要防止不科学配置的浪费

很多园林规划设计为了能使设计方案被接受, 在植物配置中迎合领导意图、不顾科学、为了推销利润高的树种而随意规划。这种现象在哈尔滨也存在, 到处都是银中杨、柳树等少数常绿树木, 花少、色暗、四季变化不多、覆盖率低, 且许多植株的规划密度过大, 不利于植物生长, 一定年限后相互拥挤, 不是不易移植就是移植无地方栽, 造成浪费。如果再增添一些火炬树、柞树等四季变化明显的树木更佳。

六、要综合考虑植物间的互补

在植物配置中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 观赏效果、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 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 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 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 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 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植物配置还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

七、要掌握不同地方植物配置的要点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 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 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 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 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 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 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 改善环境, 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 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 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 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 贯穿于整个城市。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 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 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 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 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做到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 配置协调。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总之,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 园林本身就是一门交叉的学科, 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 互相依存、共同发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结合在一起, 经过合理的配置, 突出一步一景, 统一布局, 一季突出、季季有景的效果, 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 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这样合理的植物配置,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和绿化美化作用。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2]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3]徐永荣.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生态原则[J].广东园林, 1997, (4) .

[4]李娴凤.北京公园绿地中植物配置[J].中国园林, 1995, (3) .

[5]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J].园林, 2001, (5) :19-20.

[6]徐振荣.绍兴市罗门西村小区绿化[J].中国园林, 2000, (6) :53-54.

[7]刘世广.浅谈植物配置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 2005, (5) :22-23.

市场配置资源 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市场配置优缺点,以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教学重点

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新课导入

★教学过程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小知识】资源的含义:①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②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的总称。如存储器、中央处理机、输入和输出设备、数据库、各种系统程序等。由操作系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管理和调度,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思考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3页汽车市场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这就是用市场调节汽车生产和消费的情景。请大家想一想,在这里,生产者和消费者是根据什么增加和减少汽车生产与消费的?

教师总结: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和人们的竞争,来调节资源配臵的。

2.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的【思考题】请大家想一想,市场调节中是什么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教师点评: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臵。

【教师讲解】如下图所示: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扩大资源流入

资源流出生产缩小价格下跌供过于求

【思考题】人们的竞争是如何调节资源配臵的?

教师点评: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经济调整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思考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市场的这种调节作用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能及时、灵活的反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臵;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二、市场秩序(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而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2.市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

(1)市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2)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

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国家: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②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

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3)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要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思考题】变式题型:国家应该如何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解析: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②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思考题】变式题型:从经济生活角度对维护食品安全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解析:(1)国家:①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②要建立健

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严格实施市场规则;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3)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要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思考题】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加强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答案解析:①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成功,违法者还会收到法律的制裁;②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③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把依法治国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思考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第一个虚框内容,想一想如何才能让市场配臵资源的作用得到正常的发挥?

教师总结: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的市场规则。

【思考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内容,想一想什么是市场规则?市场规则主要有那些内容?

教师总结: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作出的具体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如果没有市场规则的制约,市场交易就会失去公平、平等、公正,就会出现强买强买、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市场就无法对资源配臵进行合理调配。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交易中各种不法行为屡有发生,对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乃至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你能列举一些这方面的实例吗?

教师点拨:这样的事件很多,如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中毒事件,2000年河南等地的毒大米事件,2003年安徽等地的劣质奶粉事件等等,都是违反市场

规则,扰乱市场秩序,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重大恶性事件,不仅不道德,而且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原因

A.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B.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思考题】请同学们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下面虚框材料,结合刚才列举的实例,说明正常的市场运行除遵循市场规则外,还应该需要什么?

教师点拨:最重要的是加强诚实信用制度建设,通过市场道德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思考题】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应该怎样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

教师点拨:既要有法律,又要有道德,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自觉树立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做到诚实守信。

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思考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5页“甜苹果变伤心果”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教师点拨:这则材料说明,市场调节有其局限性,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点。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社会生活中有很多领域和产品不能用市场来调节,如国防、治安、消防等产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麻醉品等都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2.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教师讲解】自发性: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价值规律自发作用下进行的,在利益驱动下会产生一些违反市场原则的行为,如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破坏环境,窃取他人智力成果等等。

盲目性: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信息及其变化趋势,致使

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

滞后性:由于市场价格的形成和传递有一个过程,一旦传递到生产经营者手中进行生产调整,就有一个时间差,致使市场调节带有滞后性,成为一种事后调节。

【思考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市场的这些弊端和不足,会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总结: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与混乱,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等等。

【思考题】我国《近期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规定:发电、售电的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的价格则由政府制定;居民用电将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电价改革主要是为了(C)

A.强化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对电力资源的控制

B.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

C.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优化能源资源配臵

教学配置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配置 途径

【分类号】G807.4;G647

1.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1知识结构不合理

受传统培养模式的影响,知识面的狭窄,人们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经济发展与人口的比例失调,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供应充足而又丰盈,高层次、高能力、高水平的人才供应紧缺,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层次结构不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历层次低影响了高校体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制约着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程。

1.2工作实践能力差

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各学科中,体育教师的外语水平、科研水平、计算机水平和其他学科有明显差距,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本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新世纪需要的是“多能”型的通才,适应能力较强的全能型的人才。

1.3思想不稳定

高校体育教育重业务、轻理论,部分教师的分配不公,工作环境艰苦,所以自身的工作价值得不到体现,使心理失衡。

1.4管理体制不合理

高校体育教育的留人机制和激励用人机制不健全,考核不公正,合格才录用,对于留住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措施缺乏吸引力,缺乏对职后教育的长远规划。

1.5选聘机制不到位

选聘标准、原则、过程、途径不完善,影响了人力资源的最优化的配置。

2.高校体育教育要“以人为本”

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队伍的稳定、素质的高低、创造性的强弱、凝聚力的大小都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发展,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指导下,进行组织协调、人才培养、人事调节与管理的整体发展。在管理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良性互动。人力资源管理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把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重视体育教师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3.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3.1内涵开发与管理

(1)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进人才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吸取经验,服务于高校体育,开放的人才观念,公正公平的用人制度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树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观念,研究、学习,各种理论,不断地更新观念,提高对人才观的认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思维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聘用程序。

(2)加强员工的职后教育和职业生涯管理

好多高校受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常常忽视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管理,教职工本人对职业发展的认识也不正确,很多在教研方面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首先把精力放在了行政职务的晋升上,所以高校加强对教职工的职后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建立战略性的人才培训规划,教职工个人应树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的理念,要注重教职工培训形式、内容渠道多样化。

(3)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

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教师评价方式内容,并不能充分挖掘教师个体发展潜力,要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合理地反映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

(4)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掘员工的潜能,从而创造最多的价值。对体育教师论职称、论辈分的管理方式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应该组织管理者深入学习“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合理有效的、科学多变的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促进了体育教学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3.2外延开发与管理

(1)利用校外人力资源

校外人力资源有:校外的有体育专长,但是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校外辅导员和在校的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校外辅导员虽然没有教师资格证书,但是通过学校的面试后,为高校的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各大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毕业前期他们为就业做准备,有积累实践经验的需要,这部分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也可作学校教育的支援者。

(2)校际间师资共享

在有条件的区域范围内实现人才共享,校际间的师资共享方式有很多,如近些年浙江省各高教园区施行的教师互聘,就是师资共享的一大创新形式。 校际间的师资互聘创造了很大的收益,如缓解了高校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高校间不同教学思想、方法的交流;缓解了高校扩张时期大量引进教师的未来压力和风险。

(3)创建校内、外优秀的团队

普通高校体育团队建设有利于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普通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科研、教学、运动训练等,要加强对普通高校体育科研团队、教学团队、运动训练团队等的建设,使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力量,不要局限于校内团队的建设,要和兄弟院校搞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结语

高校体育教育应坚持优化为目标的选聘原则,重视思想工作,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建立体育教育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动渠道,使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以最优状态完成资源配置,实现人与岗匹配和群体结构的合理化,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不断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明祥.加强体育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构建体育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7):461-462.

[2]刘成.薛敏.刘国辉.湖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4):30-33.

[3]于学强.论邓小平人才观的特色[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5):16-19.

教学配置 篇7

对高职《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已经有很多人做了许多探讨[1,2,3]。但在中职,面对着学生基础弱、课时少,以及学生面向的工作性质不同,教学设计的起点不能很高,采用项目化教学,项目不能太庞大。

从实际考虑,中职“服务器配置”教学应该立足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拓展知识,同时兼顾学生以后可能面对的实际工作情况。笔者从网络管理工作实践中吸取经验,对中职“服务器配置”这一单元的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1“理”、“实”一体,感性为先

服务器配置这一单元内容既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又含有必须讲授又难于理解的原理,按照传统的流程,先讲原理,再进行实践,学生开始时具有的一些兴趣会在晦涩的原理中消磨殆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以实训为主线,自始至终都在实训环境中,将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形式呈现给学生,将课堂教学和实训内容整合在一起,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辅以对实训内容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网络环境和单机环境的不同点,逐步加深对网络服务的理解。

2 工作流程为主线,体会网络管理特点

为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网络管理员的基本素养,将配置过程总结为“四个周期”、“四个步骤”(见图1)。在每个服务器配置项目教学活动中,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工作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沿着这样的流程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检查。

“四个周期”其实是网络管理员日常工作的模式。首先,与个人用户不同,网络管理员负责处理的是全单位的计算机,他的所有配置和改动,要在全单位的计算机配置情况下综合考虑。一旦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会影响到所有的用户,因此,网络管理员的所有配置和改动,必须事先加以规划;其次,服务器要对多用户提供服务,必须保证安全性,所有的配置在完成后必须加以记录,便于日后追踪。因此,第1、4周期虽然不是教材中的内容,却是网管员重要的工作职责。将这部分的内容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四个步骤”是服务器配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服务器是为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的,因此,服务器配置是否正确,要从其他计算机上进行验证。而这是全无网络管理经验的学生难以想象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实训中,每次学生出错反映最多的地方是客户机的配置和验证。原因有二:首先,服务器配置错误要从客户机上才看出来;其次,客户机配置其实反映了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服务和接受服务的关系,而对学生来说,当两个问题发生关联时,最易感到困惑。因此,实训操作中我们特别强调服务器配置的“四个步骤”,尤其是从客户机上进行验证。我们通过对操作流程的强化,使学生了解网络环境的特点,体会网络管理员的思维方式。

3 兴趣为引导,理解工作流程

成功发布一个自己的网站,是最初接触到网络的学生共同的兴趣。从这个基本点出发,通过实训讨论课,我们将知识、技能和“四个步骤”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并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4 强调不同“服务”,整合实训内容

大部分学校教材中,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部分的内容比较杂乱,没有进行前后内容的联系与结合,即使是项目化教学的教材,也只是将每种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造成了学生学习各种网络服务管理时,前后颠倒,毫无联系,无法将学习内容统一理解与配置。

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各种网络服务的功能,将杂乱的网络服务划分为两大类:基本网络服务(图2)和网络应用服务。强化介绍基本网络服务的原理,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了解某一种或两种网络应用服务的原理。这样,不局限于操作系统平台,而是让学生体会“网络服务”的概念,在熟练掌握所学的特定服务器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四个周期”、“四个步骤”的工作流程,学会自主学习探索的图径。

5 结论

针对中职网络专业“服务器配置”单元课时少、内容多、原理难以及学生基础弱的现状,结合网管员的工作实际流程,在教学中提出了服务器配置的“四个周期”和“四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和训练的效果,取得了一些良好的开端。但是,如何在切合学生现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段剑伟.浅谈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2):80-92.

[2]王钧民,邢丽.《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增刊),2010(6):74-75.

[3]邢丽.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开发与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3):92-93.

[4]梁家明.“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4):131+140.

[5]刘秀元.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魏茂林.操作系统与网络服务器使用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张玲,段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研究 篇8

多媒体教学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得到发展, 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及高校的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通过教学设计, 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 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 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资源按照资源的表现形态可分为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软件资源。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是多媒体教学的物质基础, 具体来说, 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主要是指现代多媒体教学中能够承载多媒体材料及其运行的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等各类仪器和设备的总称。

随着阶段不同, 多媒体教学对学校硬件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 由最初期的简单的计算机逐渐演变成比较系统、功能非常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硬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建立能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广泛受益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并持续地运行、维护和更新。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开发设备、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并注意设备的操作方法与使用安全, 以便多通道高效率地进行多媒体教学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与显示。

2 学校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现状

笔者重点抽取所在地区部分高校、中小学校作为对象, 进行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各级各类学校公共的多媒体教室拥有率为95%、班级多媒体拥有率为90%, 由此可知所有参与调查的学校基本上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的初步建设并且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多媒体教学的需求。目前, 学校多媒体教室配置类型可分为简易型、标准型和网络型。 (1) 简易型班级多媒体。设备由计算机、投影仪以及音箱三部分组成, 其中投影可根据学校班级面积大小选择投影仪或者以数字电视代替。这种班级多媒体配置简单易于操作而且基本能够满足现在各中学教师授课所需; (2) 标准型多媒体综合教室。标准型多媒体综合教室主要由投影机、影碟机、话筒、调音台、音箱、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银幕和多媒体控制平台等设备组成。这种多媒体教室类似于学校的多功能学术报告厅, 能够满足教师优秀课程示范、演讲以及报告等的使用需求; (3) 网络型多媒体教室是一种应用于电脑教室基础上的CAI辅助教学平台。由计算机、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交互式的教学平台软件形成一个由数据网络和视频网络组成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 实现虚拟仿真教学。网络型多媒体综合教室主要应用于网络远程教育方面, 学校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配置。

在对各所学校有关硬件资源设施维护的访谈中, 笔者发现一般学校很少会定期对学校多媒体教室以及班级多媒体进行维护, 只是在多媒体硬件设施出现故障时对其维修或者换新, 而完成这项任务的基本都是本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这样不仅缩短了硬件资源的寿命而且也降低了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近几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硬件资源可以被应用到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所参与调查的各学校在本校硬件资源建设方面也不尽相同, 高中学校与初中学校之间, 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也各不相同。针对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 在最常见的硬件设施满意度调查中, 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是:电脑投影仪为87%;音响为80%;网络为78%;展示台为70%。在统计接受教师有关本校在以后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期望时, 75%的教师选择希望“进一步加大多媒体教室和笔记本电脑的配备”, 紧随其后的就是希望学校提高网络安全性以及加强维护能力。另外有超过80%的教师希望能够加强资源共享建设并且能够开展相关网络培训以提高专业教师素质。

3 学校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建议

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并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 在整体原则不变的情况下, 各学校对自己校园的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建设各有不同, 一个好的配置未必能够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但一个好的基本设施建设却是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前提。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尤其是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 学校投资不同, 重视度也不同。为了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优势, 对学校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配置建议如下: (1) 根据学校自身情况选配适合的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从总体上说, 在多媒体教学逐渐普及的时代背景下, 建议所有学校能够普及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硬件设施。每所学校应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强凋实用性, 不能盲目攀高、求全, 应遵循先进、实用和经济的原则。先进是指技术上的先进, 并有一定的持久性和扩展性;实用是指使用方便, 任课教师不必进行复杂的操作, 即可进行各种教学媒体的切换和调整, 各种媒体的使用效果要好, 同时便于维护和管理;经济是指根据学校的投入情况, 合理地配置设备和教学环境, 以达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合理配置设备, 才能获得高性价比的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 (2) 加强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的维护力度。设计出一个适合本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要想要完全发挥出其作用, 最重要的当然是设备的有效运转与维护。调查结果表明, 很少有学校能够成立专门的部门来保证学校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的有效运作, 只有在设施出现故障后才会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维修, 但是一般维修的人员基本就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硬件设施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并不能够保证设备的维修效率从而大大降低设备使用率。为此, 建议学校调动学校教师成立专门部门, 对学校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更新, 保证学校硬件设施的有效运作。同时, 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 学校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通过信息化部门进行不断的交流协作, 进而推进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共享, 提高学校的资源可用量。 (3) 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硬件资源的应用能力。笔者经过与诸位教师访谈发现, 现在的学生课堂上, 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仍然局限于播放影视作品, 下载资料以及简单课件等方面。而且80%以上的教师还是希望能够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 也都愿意并且希望学校可以提供学习多媒体技术的机会。对此, 还希望学校能够给诸位教师以有效的指引与帮助。笔者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培训力度, 并且举办定期的培训班, 从教师多媒体技术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两方面切实加强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现有资源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8) .

[2]徐福萌, 李云林, 胡小勇.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7) .

[3]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 1997 (1) .

[4]李蓉蓉.浅议多媒体教室的配置和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4 (2) .

[5]李建青.学校多媒体教室的设计、建设与管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

教学配置 篇9

学生: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二年级上学期,小班20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数据通信网络组建与维护”学习领域中的3个学习情境,已经具备本学习领域交换和路由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可以进入下一个学习情境“校园网安全配置”,本学习情境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企业网或校园网项目,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换、路由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网络安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项目的可持续性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最好有企业工作经验,或者经过行业培训,有两次以上该课程教学经验。

实训室设施:小班需要4套设备,每组1套(每套包括3台交换机、4台路由器及若干终端)。

2“校园网安全配置”学习情境设计之学习情境设计目标

在校园网安全配置教学项目中,学生须达到以下能力目标:

(1)能够与组长、小组成员、教师和模拟客户有效的交流,思路清晰、能倾听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够利用已学知识完成网络基础配置。

(3)能够根据用户对网络安全管理的要求,正确配置IP访问控制列表,控制非法用户的访问,并能够利用NAT地址转换技术实现企业内网与外网的连接。

3“校园网安全配置”学习情境设计之工作任务描述

本项目模拟一个实际的校园网络,如图1所示。包括教学网、行政网、网络中心等几个部分。其中,虚线框内部分模拟校外互联网。RTA的G0/0使用子接口,其中有一个子接口和ISP在一个VLAN,另外一个和RTB在一个VLAN。校内的主机全部使用私有地址,通过在出口路由器上使用地址转换技术访问公网。请根据以上要求在网络设备上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网络搭建、IP地址规划、路由协议、网络安全与冗余等配置任务,并提交配置文件、测试结果文件、网络地址规划表、设备地址表等文档。

4“校园网安全配置”学习情境设计之教学过程设计

4.1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见表1。

4.2 教学环节详细设计

4.2.1 根据项目需求,完成网络基础配置

(1)学生的子任务

(1)网络搭建

根据图1的网络拓扑,完成网络搭建工作。

(2)IP地址规划

校园网内用户使用172.16.0.0/22地址段,其中各个子网内主机数如下:

教学网:360台,行政网:150台,网络中心:100台。

在满足整个网络需求的情况下,使用VLSM进行地址划分,网络中心安装有一个FTP和一个WWW服务器,为校内用户及公网用户提供FTP下载服务和HTTP访问服务。

(3)VLAN划分

参考教师提供的VLAN划分与端口分配表完成校园网的VLAN划分。

(4)路由设置

在路由器上配置实现学校内部VLAN间路由,要求路由器的子接口号与VLAN编号一致。路由器RTC作为除行政网之外其他子网的网关,并与RTB一起作为行政网的网关。

(2)学生能做什么以及能学什么

该环节为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完成网络基础配置任务,所做与所学见表2。

(3)教师和学生可能要进行的活动(见表3)

4.2.2 网络安全配置

(1)学生的子任务

(1)访问控制

在适当的路由器上设置ACL,完成访问控制。在满足下述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所有网络之间的其他通信。

a禁止所有从网络中心到教学网的主动TCP连接。

b允许内部网络主机主动发起到外部网络的访问连接;禁止外部网络主动发起到内部网络的访问连接,但允许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的WWW,FTP服务器。

(2)网络地址转换规划与配置

参考教师提供的公网地址与端口对照表在适当的路由器上配置NAT,要求内网除WWW和FTP服务器外所有地址均NAT转换到RTA的G0/0连接ISP的子接口上。WWW和FTP服务器使用静态NAT实现。

(2)学生能做什么以及能学什么

该环节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并利用新知识自主完成网络安全配置任务,所做与所学见表4。

(3)教师和学生可能要进行的活动(见表5)

5“校园网安全配置”学习情境设计之评价方案

对高职学生的评价包含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综合评价见表6:

6 结束语

教学配置 篇10

为了确保顺利地实施美术教育, 这几年来, 一系列的文件先后出台了。虽然美术教育被国家所高度重视, 同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受到美术教育的重要影响, 但美术教育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 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乡差异较大, 美术教学条件简陋是很多学校面临的困难, 甚至有些学校还处于把美术课教学认为是“画画”的初级阶段, 这些都是制约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师队伍的素质不同也是制约小学美术教育的瓶颈之一。小学美术教育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案例分析

笔者对所在地区的几所小学的美术教育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下面笔者介绍一个教龄七八年的专职美术教师的一节课。学生简称“生”, 老师简称“师”。

师:同学们, 老师有一个游戏你们想玩吗?

生:想!

(说明:《森林探险》已经事先被教师在黑板上画好, 然后一个写有数字的纸盒也被教师拿出来。)

师:扔的数字大就能赢得比赛, 谁想上来玩啊? (两个学生积极地跑上讲台, 两个人玩了会, ××赢得了比赛。) 老师然后说, 让我们为××鼓掌。 (掌声响起) 接着老师说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登山游戏》好不好。 (板书课题)

生:好。

(点评:从表面上来看, 这部分的教学是在落实新课改,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以前先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但我们实在不敢恭维老师的画画水平, 题目是森林探险, 但几根写上数字的平平的横线和竖线, 就认为显示出了险情。)

师:同学们, 我们进行分组讨论, 你们照着书上的范图, 想一想画登山游戏都要画什么? (5分钟)

学生照着课本开始比着说起来。

师:那你们开始画画吧, 内容与题目的统一要特别注意。

(点评:老师画的画好像就不与题目一致。)

由于游戏的要求没有被教师介绍, 学生在开始画时, 有些学生就胡乱地涂抹起来。教师很少给学生找缺点, 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会被教师的指导所限制是他的观点, 老师耐心等待着下课五分钟前进行总结。

听完课, “这样上美术课他们也会”是几位别的学科老师的一致观点。

(点评:教师的能力太差, 自己不做, 却要求学生去做, 教师的要求学生又怎能做到?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去教学, 能够在美术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过于放任自流, 对教师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美术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需要好好进行提高。)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与建议

(一) 主观认识不足

美术教育的发展受着思想误区的严重影响。学生、学校和社会基于现实的功利性选择和升学的压力, 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美术被人们认为是“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不能。

家长的误导也是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文化课的好坏是家长们衡量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标志, 画画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画画的激情与兴趣, 孩子们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被这样扼杀了。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不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 客观条件限制

美术教育资源匮乏, 教学条件差, 美术教师的素质偏低,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样板化”等因素也是影响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原因。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主要的方法有:

1.实行分层次有效培训, 提高现有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2.实行优秀教师支教交流和教师进修学习制度, 提高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师德教育, 杜绝有偿家教。

4.开展多种竞赛活动, 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地位提升。

5.转变小学校长观念, 是搞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

只要按照这些方法与建议对老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 改变家长、学校、社会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偏见与轻视, 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得到改善和改变。

四、 总结

近年来, 国家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的实施, 但美术教育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 笔者虽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 这还有待我们去提高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成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教学配置 篇11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教学实践;操作技能

园林植物多种多样,是造园的一个重要因素,园林技术专门开设的一个关键的专业基础课是园林植物配置课程,对应园林植物养护、生产等岗位,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外部形态、内容解剖构造、本地区常见的园林植物的应用及认识能力,为接下来的园林工程施工、园林设计及栽培养护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实际工作及顶岗实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学生通过绿化工、花卉工、景观设计员等职业资格考试而服务。本课程的季节性及实践性很强,据统计,根据固有的植物课程教学途径及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关注点的高职教育。这几年来,作者在教学园林植物配置的时候,把增强课程的教学水平作为核心,对课程教学设计了以下实践及改革,并且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一、把职业能力培养当成重点,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1.创新固有学科制度课程体系

固有的植物课程是以学科制度建设,内容根据章节建立,从植物内部体系的基本单位细胞出发,接着是器官、组织的内部结构,最后是植物分类部分。根据学科系统的高职课程结构,关注知识的组织化,存在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分割的情况。通过市场调查及论述,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水平和体系的植物知识没有根本的关联,这种根据学科结构的教学内容不满足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关注点的高职教育。所以,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根本特点的固有学科制度课程结构,变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关注点的教学过程设计,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要求设置教学内容。其理论知识的选择范围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来实现,并结合花卉园艺工、绿化工等有关职业资格检查知识及操作本领。确定教学内容后根据“项目”进行,学习中不具备“章节”只有工作“任务”。根据真实工作要求及过程整合知识点,融入学习情境中,既包含了固有课程系统的知识点,学生在实际情况下开展学习,从而实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促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实现学、教、做的融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及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各种本领。在安排课程内容时重点关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在其中加入理论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功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的实用性,给学生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这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专业课程数量不断增多,园林植物课数量逐渐减少。讲课老师必须调节及优化教学内容,对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很大用途的知识进行删除,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水平不会因为学时的减少而受到影响。

3.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安排教学内容

根据综合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合理安排及组织教学内容。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园林植物经常放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如果根据固有教学顺序先了解内部组成,再学习植物分类,了解园林植物时,已经处在冬季,需要到现场对植物的花、果、叶进行观察,已经不能看见了。所以要对教学进行适时的调节,参照植物季节变化规律选择课程内容。在开学的时候,先对分类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识别园林植物外部的形态,让学生了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形态术语,理解本地区常见的几种园林植物,再识别植物内部解剖结构,最后学习园林植物的应用。对学习情境的编排应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从外部到内部、从认识到应用的方式,对应扩大的任务,满足学生的认知顺序。

4.注意与后期的课程形成科学的连接

园林植物配置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单单讲对其的识别,容易导致知识的彼此分离,造成不连贯,这显然会引起之后专业课程教学及学习上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与后来的专业课程内容相连接。比如,在进行植物组织的延伸讲解时,阐述扦插繁殖的原理及组织培养技术的含义。在对植物茎的解剖结构的形成层讲解时,向学生阐明植物嫁接成活的核心因子。应用是园林植物识别的最终目标,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园林应用的根本形式,促使学生理解各种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频率。在学生对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注重引领学生注意植物篇配置的形式,对绿化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促进学生以后的设计工作。

二、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

根据以上的课程安排思想,全面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当地园林公司的实际情况、学习的设施装置及其典型性、拓展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等因子,把园林植物课程设计为园林植物识别、园林植物分类基础、园林植物应用3个方面、7个学习情境、17个子学习情境。

1.“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的含义是,使用“项目指向、任务引领、讲练融合”的教学模式。把固有的以章节为单位的教学内容转变为以项目作为导向,根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及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内容。通过结合讲练,把技能训练及知识的讲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抽象,本课程针对实际需要及自身特点采用园林植物分类基础、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识别3个方面、7个学习情境、17个子学习情境。本课程在全程均使用这几项项目教学。

2.“情景式”教学

具体是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再现工作实际的工作情况,采取“角色扮演”,并倡导学生根据公司工作准则实行实训,在这个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建立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在工作完成后撰写实训报告,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了解花卉工、绿化工等职位的工作情境。比如,在“被子植物的识别”这个学习情境训练时,老师首先依据植物实物及多媒体照片介绍被子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术语,接着设计“校园植物的识别及调查”这个场景。

3.“启发式”教学

园林植物的品种繁多,学生在刚刚接触园林植物时具有较大的好奇心,然而,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多,某些植物不容易被区分,学生在识别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在进行园林植物的教学中关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对学生的鼓励,教授他们技巧及方法,综合提高他们的创新本领。比如,在进行植物识别的实习过程中,老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植物的名字,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认真观察其特点,并用专业术语将其描述。这样,学生既记住了植物的特点,又懂得了判别植物的方法。

4.固有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融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可采取黑板板书、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电子课件、老师示范、实物展示等各种教学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及理解,并能相应的熟练应用。

总而言之,通过对“项目”的整合,制作“任务”,构建“教学场景”,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充分使用本地区园林植物资源及校园园林植物资源、花木行业的优点,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现场教学,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及综合能力的增强,从而合理地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晓广,李玉顺.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J].现代园艺,2016.

[2]郭永柱,陈巍.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策略论述[J].现代园艺,2016.

教学配置 篇12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现状,合理配置

高等学校的扩招政策是国家制定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为大众教育阶段的主要手段,对于大多数高等学校来说这不但是发展机会,同时是严峻考验,然而伴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多,体育教学资源的缺失问题日益明显。为了确保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充分解决这一项主要的矛盾化问题,应当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再实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措施,从而能够确保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处于正常运行状况,这对于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体现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资源通常是指高校所应有的可以强化学生体质、提升健康水平、扩展体育知识、丰富文化生活与提升运动技术水平等各种有形与无形的实际支撑 状态,即为开展体育教育与体育活动所使用或者可利用的各种条件与要素。体育馆、运动场地与各种体育器材、体育工作者与学校体育人口数量等方面都属于有形的物质资源。学校对于体育的投入力度、学校的发展水平、课程的教学质量、体育的科学研究、师资力量、 体育传统与习惯等方面都属于无形的非物质资源。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属于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扩招的背景之下,怎样以现阶段的体育教育改革作为目标,选取合适的体育资源存量结构调整与增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方案,体现出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1]。

1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现状

1 . 1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体育教学资源缺失

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能够处于正常执行状况的主要经济基础。从体育教学设施进行分析,大部分高等学校即使已经进行各种不同程度的改善措施,比如室内体育运动场馆、塑胶田径运动场与人工草坪足球场等各种类型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然而从体育运动场馆数量的增长幅度比扩招后的学生人数增长率要低。有些高等学校为了充分解决实施扩招政策之后基础教学设施,例如教学楼、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等各种基本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都会把教学经费投入到基础形式的建设环节中。因为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会导致体育教学资源缺乏的实质性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学生相应的体育运动场地会无法很好地满足[2]。

1 . 2体育师资与体育教学资源有限导致学生的兴趣受到影响

高等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多给学校的体育任课教师提出新的教学任务要求,假如实际状况无法符合新要求和新标准时,这二者相互之间的供求关系将无法进入到平衡状态。首先高等学校的师生比例会发生失调的现象,这种比例失调的实际情况必然会加重体育任课教师的工作任务负担,体育任课教师有限的精力与体力无法很好地确保每一堂教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容易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在实行扩招政策之后体育教学师资出现严重缺乏的现象,一些高校通常会使用外聘任课教师。因为外聘任课教师的稳定程度相对不够理想,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在现今阶段日益追求生命健康的现实社会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些旧式的体育运动项目, 一些新推出的特别是雅观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都会成为当代大学生不断积极追求的目标,例如羽毛球、网球、攀岩与瑜珈等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师资力量与体育教学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的实际课堂当中是无法真正开设的,有些情况是有任课教师无教学场地,有些情况是有教学场地无任课教师,通常更多地会表现为教学场地与任课教师都没有,因此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也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实际影响。

1 . 3多校区办学导致一些体育运动教学场地设施浪费

多校区办学的模式是因为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进行扩展,旧校区已经无法充分有效地满足学校教学任务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建设新校区。显然各个校区相互之间教学资源是无法达到共享利用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体育运动教学场地设施一定的浪费。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会集中在新校区,少部分学生在旧校区,然而新校区的体育教学资源一般会出现不足状况,同时旧校区体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则会出现降低的趋势。

1 . 4教学课程安排存在的局限性导致体育教学资源无法达到有效利用的目标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课程通常属于在校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安排过程中总会存在着一定的限制状况,例如为了有效降低学生后续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不会将体育教学课程安排在上午的一、二节课时,而会相应地放置在基础课程或者专业课程之后,使得上午教学时间段的体育运动场地能够相对闲置,然而都会集中在下午教学时间段的体育教学课程,往往容易和学生进行自主运动锻炼的时间出现冲突状况,有限形式的体育教学资源无法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3]。

2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2 . 1扩大体育教学资源经费的具体投入

一方面高校应当适当地加大体育教学资源经费的具体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当充分根据社会市场的实际发展需求,扩充教学资源经费的实际来源,建设多元化形式的投资体系。在保证不影响正常课程教学进度的重要前提下,应当充分有效地发挥出体育运动本身具备的优势,不断扩展有偿性质的社会服务项目,相应地增加部分的经济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体育教学经费投入的不足。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各位体育任课教师自身的优势,开设休闲体育或者训练辅导班,为社会提供有关体育健身运动方面的咨询引导;其次使用当前阶段的体育运动场馆和器材设施承办社会上各种大、中、小型的体育运动会或者单项体育比赛,为社会提供相应的娱乐消费,同时进行有偿性质的服务;最后可以成立体育运动俱乐部,这种形式的俱乐部可以面向全社会进行开放,同时能够作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运动休闲娱乐场所,这是不开展体育教学课程的,完全属于有偿性质的社会服务,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根据相对应的比例投入到体育教学资源的实际建设进程中。

2 . 2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课程的正常时间段, 促进上课效率的提升

突破体育教学课程通常安排在基础课程或者专业课程之后的常规性制定模式,合理、有效地调整各种时间资源,有利于充分缓解体育教学资源的实际问题,例如将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应地安排在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的错峰时间段,只要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合理设置安排,将各种情况的不利因素下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促使有限形式的体育教学资源达到合理配置的目标,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的体育运动需求。

2 . 3合理落实人力资源开发, 加快完善体育教学资源

在体育教学资源具体的合理配置过程当中,十分容易产生衰退现象,个人的知识运用技能会进入过时状况,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更新状况会体现出无限的可能性,从而可以促使人才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先进性,只有通过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实现自我更新才可以有效地弥补体育教学资源所存在的缺陷问题。体育教学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充足的体育任课教师,同时更加需要各个级别的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4]。

2 . 4扩展体育教学内容, 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

扩展体育教学内容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规划环节中属于一项具体的教学任务,高校体育应当以继承与发展相互结合作为教学原则,实现传统和新兴项目相互结合的目标,例如对于传统模式的田径、球类与武术等各种具体体育运动项目的实际基础上, 可以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内容引入到实际的教学课堂当中。也可以把社会当前阶段上流行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到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也会使得体育教学资源的缺陷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2.5合理制定各个校区的学生分布规划, 避免造成体育教学资源浪费

根据各个校区学生的具体分布情况,能够容纳学生的数量规模在某种程度上会相应地影响到体育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应当根据各个校区体育运动场馆数量与硬件设施等各种基础条件来达到直接的分配目的,对于学校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相应有效的决策措施,从而确保体育教学资源能够达到更加有效的效果。

3结语

上一篇:合同管理风险下一篇:畜禽屠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