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治理结构

2024-09-21

高校治理结构(共11篇)

高校治理结构 篇1

一、高校债务负担现状

2007年吉林大学爆发的“债务门”事件, 引起了各界对高校债务问题的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 2000年以前吉林大学的银行贷款总额仅为1亿元。自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通过合并成立新吉林大学后, 该校便在“做大做强”的战略引导下走上了负债扩张的道路。仅2000年9月, 该校便获得银行贷款15亿元, 次年又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了高达20亿元授信额度的全面合作协议。2005年, 吉林大学陷入了财务困境, 每年需支付的银行利息高达1.5亿~1.7亿元。

高校债务危机问题显然不是个别现象, 从各方面提供的数据看, 该问题具有普遍性。关于全国高校贷款总额究竟有多少, 一直是个尚未揭开的“谜团”, 有2 000亿元、2 500亿元甚至4 500亿~5 000亿元多种说法。2007年北京大学一个课题组对中央直属76所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发布报告称, 截至2005年年底, 中央直属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达336亿元, 平均每所高校达4.4亿多元。很多报道显示, 高校扩建项目80%以上的资金来源于贷款, 部分高校的资产负债率在30%以上。有关人士指出, 沉重的贷款压力, 已使我国高校举步维艰。

二、高校治理结构上的缺失

显然, 高校的债务问题与高校扩招、高校合并、征地扩建有直接的联系。仍以吉林大学为例, 2000年以后该校进入贷款扩张期, 这与该校的扩建、扩招和合并所导致的巨额资金缺口有关。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吉林大学8个校区、在校生6.3万人计算, 吉林大学每年需要18亿~20亿元资金才能正常运转, 这其中包括每年的人员工资6亿多元、银行利息1.7亿元。事实上, 教育部每年给吉林大学的拨款只有7亿元, 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

但是, 仅仅把高校财务困境的成因归结为扩招和合并是不全面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原因是高校治理结构的缺失。说到治理结构, 人们往往与公司联系在一起, 认为只有公司才需要研究和关注治理结构。事实上, 完善治理结构是各类独立性组织的共同特征和需求。综观国内各高校, 在治理制度的安排上基本上都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这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流行于企业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 (经理) 负责制。至少是在公办高校, 很少有高校建立以决策、执行与监督分离为约束特征, 以年薪制为激励特征的科学治理机制。

进入21世纪, 一些高校开始建立董事会, 但我国的学校董事会与国外的学校董事会不可同日而语, 其在高校治理中的作用甚微。在美国, 大学董事会常由外界人士组成, 并且学校领导与董事长职务分离, 董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 是大学治理体系的核心, 在校长任免和学校重要事务的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高校的董事会成员基本上都是通过融资产生的, 只要给学校提供几十万元或上百万元的资金赞助, 赞助者就可以拥有校董的身份。目前在设有董事会的高校中, 其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与没有设立董事会的高校差异不大。

高校治理结构的缺失, 与我国高校的产权结构和产权管理方式有关。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国家, 为加强国有产权管理, 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作为国有产权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能。公办高校的产权同样属于国家, 但不像国有企业一样有明确的产权代表。通常情况下, 高校校长集代表所有者的委托人与代表管理者的受托人身份于一身, 从而造成国有产权虚置。如政府作为公办高校的出资者和所有者, 对于高校的发展规划、建设规模、贷款额度等重大事项, 应该起到决策主导作用。但现实是, 对于这些重大的决策, 往往是各高校领导自己拍板决定, 上级主管部门仅处于形式上的批准或提醒过问的次要地位。

高校产权代表缺位所引发的后果要比国有企业产权代表缺位引发的后果更严重。 (1) 对企业来说, 其自负盈亏的属性决定了政府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而高校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 决定了政府作为终极责任承担者的地位。 (2) 高校的国家所有权属性和高等教育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 使得高校的破产无法成为可能, 政府无法将已经入学的大学生以“学校破产”为由送回家, 所以只能对高校进行“救助”, 这就将高校的贷款风险直接转嫁给了政府。这就是典型的软预算约束, 由此诱发了高校强烈的扩张和举债冲动。资料显示:哈佛大学占地面积为2 300亩, 普林斯顿大学占地面积为1 820亩, 而我国很多大学的占地面积超过了5 000亩。可见, 作为终极责任承担者的政府, 应硬化高校财务预算约束, 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监控, 合理控制高校贷款规模, 保证银行贷款的有效、合理利用, 防范和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组织机构的权力配置、制衡与激励制度的安排、为协调高校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内部运行机制等不够完善也影响着高校的治理结构。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高校的管理者、教职员工和学生是学校的直接构成要素, 他们与学校的命运休戚相关, 是高校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办高校来讲, 政府是最主要的投资者, 其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目标而关注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是高校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高校的其他投资者、债权人等是高校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学术机构、校友、家长等是高校次要的利益相关者。我国的高校管理者拥有管理学校的直接权力和全面掌握信息的便捷通道, 所以他们左右着学校的运行和发展。政府虽然拥有至高的权力,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在很多情况下很难通过行政手段达到管理目的。而其他利益相关者, 尽管其管理水平可能比较高, 也有参与学校管理的强烈愿望,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权力保障机制及获取学校信息的渠道, 其对学校运行管理的约束力十分有限。这种局面不利于调动各方的办学积极性, 也不利于对高校管理者进行监督。同时, 高校在管理上的一些内部制度尚未健全,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的责任与权力不对等, 学校办好办坏与学校领导和管理层的利益没有直接联系等。另外, 校长作为法定代表人的权力与责任未真正明确, 以民主决策、有效监督为特征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 师生真正参与民主管理的机制尚未形成。

三、科学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思路

1. 理顺产权关系。

与公司不同, 高校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高校产权结构也是多元化的。尽管有学者主张将公办高校产权结构一元化, 但这仍然解决不了政校不分、行政过度干预的问题。我国公办高校产权改革的方向应当定位在高校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上, 而产权结构多元化应通过高校的股份制改革实现。但在现阶段, 公办高校股份制改革的可行性还值得研究。笔者认为, 公办高校要明晰产权, 就应该以国家所有为基础, 在教育主管部门下设立专门的高校公有资产管理机构。同时, 也可将高校公有资产纳入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范围, 明确高校资产的产权代表, 以此解决政校不分的问题, 使政府更好地履行所有者的资产管理职责, 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

2. 改造高校董事会。

高校应引入现代企业的治理和管理理念, 在内部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彼此分离、相互制衡的治理机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改造高校董事会, 在优化高校董事会成员结构的基础上, 对高校董事会重新定位, 把董事会作为高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 确保高校重大决策的科学性。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 高校董事会可由产权代表、出资人代表、专家学者、学校管理者代表等组成。但无论是怎样的结构, 都需要将董事会与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指挥系统适当分离, 并赋予董事会最高的决策权力。按这个思路进行改造, 可以避免高校内部利益群体对高校事务的干预, 使高校成为对社会而不仅仅是对内部人利益负责的机构。按这个思路改造的董事会将有利于发挥高校自身的能动性, 有利于明晰的高校治理结构的形成, 使高校的各个治理主体权责明确、各司其职。为推动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 教育部可以借鉴上市公司的治理经验, 专门制定《高校治理准则》, 以指导高校进一步改革。

3. 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

建立高校的内部运行机制, 应兼顾并规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利用激励手段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利用约束手段制约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协调各种关系。笔者认为, 应该让不同利益群体参与高校决策, 实现高校管理的民主化, 这样才有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有利于学校的高效运行。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如美国的一些大学采用的是比较典型的行政权力向上集中的模式, 但是其院系层次仍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权力。至于欧洲各国以及日本的国立大学等, 往往是越靠近基层权力越大。适当扩大院系的自主权, 是提高基层自主适应能力、激发基层自我寻求发展动力的前提条件。

4. 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近几年来, 我国的教育财政支出增长迅猛, 大大超过同期GDP的年均增长率, 但教育资金缺口依然很大, 这说明高校必须改变现行的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的融资模式。目前国内高校的资金来源过于依赖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 事实上高校筹措资金还有其他多种渠道, 比如产业渠道、基金渠道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 走多元化融资道路。同时, 应加快校办产业的改革, 转换校办产业的经营机制, 加快校办产业成果的转化速度, 使“产学研”实现良性结合;积极培养高校科研的领军人物, 加强科研的团队建设, 努力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和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促进校企联合办学, 既能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又能筹集建设资金, 并可采用BOT模式开展学生公寓等基本建设, 合同期内由投资者进行经营和管理, 合同期满将经营管理权移交学校。国家也应对多元化办学给予支持, 拓宽高校融资渠道, 通过引进民资、外资等多种途径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以缓解高校贷款的压力。

此外, 还要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企业相比, 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还很薄弱。财政部可考虑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 研究制定包括高校在内的《非营利性组织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以指导和规范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 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孙天华.大学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4

[2].袁广林.我国公立高校治理结构的改革.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2

[3].盛冰.高等教育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 2003;2

高校治理结构 篇2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在缓解民众旺盛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劳动力就业市场分割以及教育过度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着重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积极推进创业教育。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教育过度

自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不断创造出新的毕业生数量,2008至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559万人、611万人和620万人,到2011年增加到660万人。巨大的毕业生人数,庞大的高学历毕业生就业人口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格局,同样也深深的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示出不明朗的前景,就业压力呈现出上升的走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善就业结构”。因此,面对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引起的种种问题,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缘故,大多数国内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三个方面来解释。供给总量上的压力在转型时期相对存在,造成的原因是高校短期之内的扩招;摩擦性失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是直接的,是间接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就业中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指引而得到有效延缓的;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中心问题是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也是目前深层次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及其主要原因

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目前现有的工作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称之为结构性失业。当前存在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别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资薪酬较高,工作环境良好,同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光明的发展方向,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没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工作环境相比较差,离职辞职率高,薪酬待遇不好,在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因此,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主要奔向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受关注程度较低,很少有大学生愿意涌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所需的技术能力低于主要劳动力市场,长期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会造成技能增长缓慢或者减退。当前大学生看重薪酬待遇的同时,也注重所工作的岗位是否能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希望工作岗位能够满足心理自我实现的需求,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是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所追求的需求,因此有些大学生宁愿选择在家中待业,也不愿加入到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可见,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1.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高等学校扩招之前由于高等教育的供给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像大学生这种高学历、高质量、高层次人才非常稀少,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失衡并不十分突出。但伴随近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再加上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人才就业市场上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并成为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难题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相对的落后迟延,如果高等教育改革无法较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那么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就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产生毕业生与市场脱节,就会导致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突显,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产生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

(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总体看来,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教育类别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挤占”效应非常明显,专科生的工作岗位被本科生挤占,本科生的工作岗位又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挤占,这种同质化的竞争使得我国的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识别功能大大降低。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形势下,势必造成人才的过度浪费和高消费,同时还会造成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从社会人力资源分布的现状来看,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最多,专科毕业生普遍缺乏竞争力。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8.1%。总体看来,我国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普遍较高,本科毕业生基本达到供需平衡,而专科毕业生却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境地。我国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中,无论本科岗位还是专科岗位域,本科毕业生都比专科生有明显竞争优势,这种高等教育层次性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2)高等教育能级结构失衡。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其特点是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通常在15%以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逐步向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模式过渡,但是在这个普及过程中,职业教育并未得到相应的扩大,更多的注意力被放在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上。而大学生的就业和薪酬期望往往会受到这种不合理结构的误导,更多的大学生盲目认为所谓的“高层次”就意味着“高薪酬”,造成毕业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失衡。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承担着这个国家的劳动力供给。目前,一方面,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但是对于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却过于单一,并未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来培养相应的人才,而一味培养了过剩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技术教育则发展缓慢,致使劳动力市场上的高级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合理的高等教育能级结构能促使高校合理定位,在人才培养上更加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但很多高校办学模式单一,盲目追求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致使大学生难以做到“术业有专攻”,整体竞争力普遍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

2.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致的结构性失业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诸多发展不平衡和分割问题会直接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些不平衡和分割包括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以及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之间的分割。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广泛的大学生就业的区域性流动,更多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某些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寻找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扎堆现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导致某些热门的外资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金融部门等更是存在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近乎苛刻的地步,面对人满为患的求职大军,众多毕业生遭遇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职瓶颈;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则是求贤若渴,人才匮乏的境地,一些小型企业和乡镇部门紧缩腰带为吸引人才提供的优厚待遇经常无人问津,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面对暂时失业也不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就业。调查表明,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32.3%和32.3%。最能吸引毕业生就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其中深圳则是吸收流动本科毕业生最多的城市。实际上,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人群的受教育程度原本就是城市高于乡镇,东部高于中西部,但是更多的大学生涌入发达地区就业就更加加剧了人才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不平衡和城乡的不平衡。而且这种现象造成众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状况会造成中西部等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

平衡,中西部地区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不能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做贡献,势必会影响社会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导致这些地域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继续拉大。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企业及部门的人才供应日趋饱和,劳动力市场的雇主们对应聘者的学历和素质要求也在日益变高。某些原本专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本科生来完成,原本某些本科生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被要求必须由研究生甚至博士生来完成,这种现象造成了人才的高消费和过度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毕业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起薪被大大降低,还出现个别零薪酬就业的现象。由于人才供给已经出现饱和,以及竞争性人才市场的存在,致使不少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刻意压低大学生工资水平,使劳动力市场人才价格严重失实。这种现象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即热门部门和企业及高薪酬的单位对大学里的专业设置和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以及人才的供过于求状况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和大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中心化也对人才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保障设施使大学生更愿意追求城市生活,无论是从收入状况还是从得到教育回报以及培养后代的角度来考虑,在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始终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3.教育过度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教育过度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教育供给超过了教育需求;从微观上看,教育过度是指个人拥有的教育储量超过了现有职业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受教育人口就业不充分,或者学非所用,以及受教育人口要从事比自己学历层次低的工作等几个基本特征。在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教育过度的视角审视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结构性失衡尤为突出。

(1)学科专业结构失衡。在不断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被誉为“计划经济时代的最后堡垒”。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专业设置不仅重复,而且口径狭窄,从而直接导致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造成专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从就业市场看,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某些专业供大于求,某些专业供不应求。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是工科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的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的79.1%。同时经贸和IT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而且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所处岗位的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学科结构和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匹配。

(2)技能结构性失业。从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所学专业或是所拥有的相关技能与职业相匹配的概率越来越小。实质上,这种情况就是毕业出口上的教育过度的表现。其主要在于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有待提高。国外学者将可就业能力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7个国家把提高国民可就业能力放在国家政策关注点的首位,将可就业技能的培养作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政府和高校对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培养的认识有待提高,高校学科结构调整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对行业职业概念模糊,尤其缺乏对企业用人标准的了解,很多毕业生对求职缺乏信心,难免屡遭失败。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治理对策

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形形色色的,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方面,各高校应当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高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首先,政府应当引导高校明确立校之本,寻找自己的特色。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分析,高校专业设置的模式基础是高校自身的特色与禀赋,关键在于自身的定位及相互间的竞争。政府可以在这个方向对高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应当摒弃那种只看重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应当更加认识到高等教育普及到大众的丰富内涵而非表面意义。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以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基础,再结合高校自身培育人才的模式与理念来对高校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高校能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人才市场就业供需失衡的根本措施。其次,政府应当强化引导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就业,完善相关补偿体制以鼓励大学生到偏远地区就业,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人才市场的秩序,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平台,保证人才支援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再次,扩大高校对专业设置的自主权。2002年,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六所大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这是增强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关键举措。实际上,西方国家不少大学的专业设置权是下放给教授的,教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设立某个专业。但是如果该专业或课程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或很少有学生选修,就会被淘汰。相比而言,我国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较小,限制了高校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对培养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如果政府能更多地将专业设置自主权下放给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程度将会大大降低,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率也会得到提高。

2.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应当具备更加多样化的结构、更加丰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更加先进开放的办学体制。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具备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人才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不同条件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学科结构的优化应当更加紧密地联系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要做到这些需要社会各部门以及各行各业的密切配合,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有充分的市场需求意识,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要对人才需求提出更为清晰地表达,各部门和企业要有更为合理有效的用人规划,职业资格标准认证要更加符合现实和规范且要具备更高的效能。例如在美国,职业分析得到社会相关行业组织及劳工部的密切关注,对各行各业的用工需求、岗位描述、职业特征、雇员特征及任职经历等都有明确的说明及阐述,并通过美国职业信息网对社会发布以规范人才市场并使之良性发展。我国的政府,相关行业和用人单位等也要高度重视职业认证这项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科学层次分明的职业认证体系,并通过市场需求向高校传递人才需求的信号,使之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3.积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初探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权力关系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民办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入,为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化发展,寻求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关键所在。所以深入开展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为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和依据。

1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对治理问题的研究源自政府组织,主要研究如何从统治的结构变成治理的结构,随后慢慢引入到了公司或者其他领域的研究中。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为提高办学效率而形成出资者、经营控制者以及利益相关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确保出资者、经营控制者及利益相关人的权力和责任能够规范、有效的运行,这些都会反应在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

2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的法律现实

我国的民办学校在现行立法上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在理论上是财团法人。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就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公益性强制”,然而,在实践中许多民办学校早已突破了“公益性强制”而行“营利之实”,有的甚至直接采取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有社会资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与股东从公司中取得“利润分配”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实在的利益,且没有规定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最高限额,办学结余越多,取得的合理回报就越多。这时,民办高校就有了社团性法人的属性。所以,我们在研究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时这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3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基本构成

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究竟涉及哪些权力主体呢?《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没有关于出资人权力和责任的规定,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高校,甚至出现了股份制的民办高校,我们在研究民办高校治理时,必须予以关注研究。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包含的内容广泛,基本包括:出资者(股东)、董(理)事会、校长、社会监督方及政府等,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研究要界定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责任。

3.1股东及股东大会

出资者作为股东,依据法律法规及民办学校章程行使股东权,股东权就是出资者的所有权,凭股东权享有法定的经济利益,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股东享有表决权、检查权、优先认股权、股份转让权以及剩余追索权等。

股东大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大会是民办学校的权力机构,它决定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选择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会由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可分为一股一票制、表决权限制制、委托投票制和累计投票制。股东会分定期召开和临时召开,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

3.2董事及董(理)事会

董事对内管理民办学校事务,处理法人的一般事务以及维持组织运转,对外是法定的必备的业务执行者,代表法人与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董事权利:业务执行权;出席董事会或股东会的表决权;获得报酬权;特殊情况下对外代表法人的权力。董事的义务主要有:注意和忠实义务;不得逾越权限的义务;竞业禁止和保密义务。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举办者或其代理者、校长、教职工代表等是董事会的成员,董事会由五人以上组成,三分之一的成员要具有五年以上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民办教育促进法》出于董事会职能和地位的考虑,没有限制其他人进入董事会,这就使其成员多样化,便于董事会履职和充分发挥功能,增强民办高校的社会筹资能力,加强民办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沟通。我们理解民办高校的董事会应该是经营决策和执行机构,它是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中的核心,主要职责是,对重大经营战略的决策以及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

3.3职业校长的职责和权限

民办学校的校长依法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职权。民办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由校长提出,报理事会或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批准。职业校长是由董事会聘任,是民办学校的日常工作的负责人,并向董事会报告工作,主要职权:执行董事会的决定;实施规划及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及财务预算;对学校工作人员绩效管理;聘任或解聘管理人员;主持学校日常业务活动及代表法人对外交往等。职业校长的责任:谨慎忠实履行业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谋私利;不损害学校利益;不得违反财政政策及财务规定等。

3.4学校监事及监事会

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监督学校的运行状况。监事由股东代表及教职工代表组成,学校的高级管理人员及董事不得兼任监事,以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客观性。

监事会作为内部监督机构,是对董事会、董事及校长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监事会的职权:检查学校的财务情况;监督调查权;列席会议权;质询及罢免建议权;停止违法诉讼请求权;向股东会提出提案权等;监事会的职责有:不得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损害学校利益;不得泄密等。监事会每年应召开一次,或由监事提议临时召开。

3.5利益相关者

民办学校的运行不是封闭的,它与外界是广泛联系的,这就有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所以,内部治理结构还要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此来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支持学校的人力资本,鼓励和保护相关者的进入,民办高校才能持续的发展。

民办高校是一个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开放的系统,通过治理结构来实现其各自的利益。民办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仅有举办者(投资人),还有高校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学生,还可能有当地政府、债权人、银行、用人单位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相关组织等。实现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做出明确各方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4组织治理结构应注意民办高校权力关系的现实矛盾

不同治理结构在组织时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在治理结构研究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性,都是为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利益制衡和权力制衡机制。

4.1民办高校出资者与校长之间的权力关系

出资者与校长之间的权力关系冲突主要体现在对控制权的斗争上。权力关系中最关键的是出资者和学校校长之间的矛盾。出资者一旦出资完成后,便失去了对投资财产的所有权,而获得了股东权,有的出资者会通过股东权加强对财产的处分和使用,加强对校长的监督,对学校的事务关心的较多,甚至直接插手学校的教学管理做出决策。同时,校长有时也会超越出资者,试图架空出资者。民办高校的校长有高度的自治权与控制权,在与出资者之间的权力斗争中,往往会绕过出资者,制定出一些管理制度和改革措施,使双方之间的矛盾激化。出资者应该给予校长高度的信任,给予他的自治权和控制权,而校长也应该忠实谨慎的履行义务,按学校的章程行使权力。董(理)事会与校长之间的矛盾也是民办高校当中最为普遍的问题。

4.2民办高校董(理)事之间的权力关系

理事会成员之间也时有矛盾的冲突。因为意见的不同,一些出资者、董事背地里可能联合起来,背着其他人召开秘密会议,做出一些重大的决策。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董事会的议事程序没有详细的规范,另一方面因为不按照既有的规章制度执行。相反,有的董事不去积极的行使权力,甚至有的董事不参加理事会的会议,使董事会的职责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董事会的内部结构做起,明确成员的组成人数、产生办法、任期及任职资格等,制定董事会的议事规则,主要是对董事会会议程序进行规定,这些规定是实现董事会内部权力制衡的有效手段。另外,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董事会加以激励,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参加到学校的决策中来。

4.3民办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关系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除了出资者、董事、监事、校长等外,还有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捐助人、学生、家长、校友、社区、银行、政府等。社会的监督一般重点放在对民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而对其财产、治理结构的内部运转的确了解不多。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责任也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有的出现干预过多,从而直接插手到内部治理中,参加内部权力斗争,也出现了对民办学校管理较少,只是在其办学出现巨大困难或甚至倒闭的时候才不得不承担责任。民办高校有责任向利益相关人说明相关的情况,披露财产信息等,以保证利益相关人的知情权,按约定使用受捐助的财产。学生或家长因为承担了部分的教育成本,从而有监督学校的权利。但是,我们说,利益相关者也不能借此干预民办高校的内部事务,这些在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都要予以考虑安排。

参考文献:

[1]欧阳婵.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路径研究[D].湘潭大学,2010.

[2]牟萍,郑晓琴.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3]张改霞.我国民办高校共同治理模式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

课题项目:

本文为宿迁学院2013年发展研究课题项目“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3GJ07)。

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 篇4

(一)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提出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1]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建立具有“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等特征的现代特色大学制度已刻不容缓,而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核心,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热点。

(二)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内涵。

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2]据此分析,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在政府的指导下,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享有的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力与服务社会的责任,从而制定出的一系列的组织运行的管理规则。可见,制度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因而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追求成长的屏障。具体来说现代大学制度包括三个方面: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制度、社会在高校中的参与制度及高校内部的治理制度。其中,高校内部治理制度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因而研究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制度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为了保证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对高校内部的权力做出合理的分配及制衡的机制。高校内部的权力主要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实质上是高校内部的相关利益主体间对这三种权力的分化与配置,追求主体间对于权力、利益、义务的相互均衡。

二、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建设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制度起着根本的保障作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一个组织的运行与管理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内部运行制度的保障,组织活动就会混乱不堪,无章法可循。同样在根本的制度的保障下,在日常学校活动的开展、组织决策的实施、文件命令的下达等,高校内部治理都会在有条理的制度规定下,按规章制度办事,保证高校内部运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其次,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与促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与深化,也在推进与促动高校在内部结构制度的设计上必须打破传统的制度安排,在制度理念的设计、明文规定、执行、评价上都适应高校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推动高校管理体制与内部结构制度的协调一致。

最后,建设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是高校提高组织管理效能的依据。作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组织机构的主体:党委领导下的政治组织、校长主导下的行政组织机构、教授及教职工代表的学术委员会,这些组织机构都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员,他们能够带领高校的师生员工,依据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紧而有序、忙而不乱地开展高校的各项活动,把工作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效,提高成员的积极性,提高高校组织管理的效能,保证高校可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二)完善高校内部结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的制度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指的是学校的外部制度:具体指宪法、各种法律及教育方针、政策等对学校的明文规定。其二指的是学校自身内部的制度,包括由学校主体之间通过讨论、协商制定的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教学管理制度、师生管理条例等。无论是内部制度还是外部制度考虑,都是为了确保整体高校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首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制度是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4]对于高校内部结构制度的建立,将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体制、考试评价体制、招生考试等体制方面落到实处,确立有效途径与机制。

其次,有利于凝聚学校多元主体的力量,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管理效能。当学校内部的结构多元主体能以共同的利益为追求,围绕学校建设的共同目标,既能避免传统高校内部结构制度的多职能的重复、分工不明、责任不负、效率低下的弊端,又能提高组织办事的效率。高校内部结构制度从精简机构、权责明确、利益一致的角度出发,构建有效的多方主体权力分配与制衡机制,最大限度地增强高校管理效能。

最后,能够创建有特色的、有内涵的、有组织的高校文化校园,便于实施“文化兴校”行动。为了打造有特色的高校的文化内涵,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高校内部制度的建设是其中的核心环节。通过学校内部制度创新,促使新型理念“落地生根”,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

三、现代大学制度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结构的制度不断完善,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高校的内部结构包括三个系统:党委书记领导下的党政系统、校长领导下的行政系统、教授领导下的学术系统。它是高等教育改革成果下的结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许多矛盾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行政权力庞大,学术权力式微,致使官本位思想加剧,学术氛围缺失。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主要是理顺权力之间的关系,而高效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就是对多元利益主体权力的合理配置。而在高校内部管理中,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庞大,致使学术权力下移。蔡元培先生所崇尚的“教授治校”模式逐渐被党委领导下的“行政治校”所取代。当今高校内部结构管理采用的是与政府机构相对应的科层管理模式。政府在高校的领导任命上占有很大的权力,造成领导官本位的思想及行政色彩浓厚,缺乏大学教授所应独有学术领导风范。这种权力分配机制,导致部分高校领导在师生群体中缺乏威信,且部分有才能的教授的才华得不到彰显,在高校内部治理问题的决策中,没有充分的话语权,直接影响高校内部效能的实现。

(二)党政关系不清,权责不明。

高校内部的治理结构严格划分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各自主体的成员与地位,但对于党委、校长的职责并未划清,致使关系不明,有时会出现“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在传统的高校领导体制的影响下,部分高校党委与校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权责不明,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权责体制的监督。党政关系不明,有可能导致高校在内部管理上混乱、效率低下、监管不效等。

(三)师生丧失自主权,致使高校内部决策缺乏群众基础。

高校中的师生作为高校的核心组织成员,他们的主体地位代表了高校的开放、文明的程度。对于高校每一个学生个体来说,他们既是高等教育下的享有者,又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他们有权要求高校在决策时充分考虑他们的自主权;从高校的每一个教职工出发,教师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者,无论从学识高度,还是从职位权力高度,高等学校在决策制定、执行时,理应充分听取每一个教师的心声。由教师组成的教代会是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可实际却是教代会无法行使对学校党委决策权及学校行政权的监督。在高校内部决策时,缺乏师生的参与、表决、监督的任何决策,都将使高校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高效能的职能很难发挥。

四、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策略

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制度的制定,既要有适宜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支撑,又要有学校内部机制的建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的完善,需要来自内外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鼎力相助,又需要决策部门的辅助,更缺少不了高校自身的努力。

(一)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扩大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加强高校自治,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为了扩大高校自主办学的权力,政府的职能必须逐渐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高校高职位领导的任命上,定要打破传统的直接由政府任命的模式,转为在高校中进行“演讲能力、管理能力、学识评价、品德打量”的多元标准机制选拔及“政府考核、高校举荐、师生选举、同事评价”的多元主体的评价。

(二)加强高校与决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努力践行决策部门的决策。

为了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确保内外制度的协调一致,决策部门在大政方针的制定上,一定要多与高校进行探讨,协商决策的内容、实施的路径,否则只会导致政府部门的决策流于形式,沦为一纸空文。

(三)加强高校主体的内部机制建设,使高校内部形成权力分配的有效机制。

高校内部结构的三大主体,在主体地位上,必须相互独立;在职责上,必须各司其职,互不干预;在权力上,权责明确。唯有这三大主体在基本的大学章程、行政权力、决策权力、学术权力等方面各司其职,明确分工,才能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高效能制度。

1. 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建构科学民主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保障机制。建构完善的大学章程,是实施高校内部治理的法律保证和机制指引。对于大学章程制定的主体,应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的管理部门、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会等多重主体共同探讨、起草、拟定。对于其内容须明确规定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界定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关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校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等内容,充分体现现代大学治理的核心内容,有助于解决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行政权力泛化,党政不分,学校、院、系权责不对等问题。[5]高校依法建立适宜本校的大学章程,依照章程进行学校内部管理,是建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的法律保证和决策科学化的保证。

2.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提供方向指引。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适合于我国所独有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它适合于中国的当前国情,是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中不断探索的成果。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调两大主体独立的地位:党委书记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导,居于核心地位,对高校的工作有统一的领导权与决策权,而校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居于关键地位,他负责主要的行政权,把党委领导下的决策落到实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能够使得校长调节好党委与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师生的切实利益服务,又能够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寻找到方针政策的指引。

3. 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保证高校内部治理人员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为了保证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决策人员在决策中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校有必要建立健全决策机制,保证师生的民主参与、决策层的科学决策、行政层的有效落实。这种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决策机制在组织结构的设计上,应通过扁平化的设计增加管理幅度,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提高管理的效率。在大学内部的决策模式中,要增加以教授为代表的教职工群体和以优秀学生为代表的学生会的参与权,既便于决策时充分考虑师生群体的利益,又利于师生群体对决策层的有效监督,提高决策效率,强化决策的服务功能。

4. 实施教授治学,教育家治校,使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逐步走向去行政化。当今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层化倾向,使得大学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独特的风采,变得更加僵化、呆板。而大学的活力体现于学术的繁荣发展,提倡教授治学、教育家办教育,力求从根本上提高大学治理结构的水平。[6]为了使高校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获得高效能的发展,高校须打破“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行政化”壁垒,让高校的教授在学术、教学等方面发挥自身的专长,进行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培养学术人才,为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贡献实质力量。教育家治校则是指让具备专门教育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从事高校的各项事务的专门管理,实质是确保大学校长的职业化。“教育家办学”是一种专业化的管理,是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的取向,是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基本特征和特色的诠释,是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在高校内部实施“教授治校,教育家办学”的独特模式,高校管理部门与学术领域架起了沟通的渠道,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能的、和谐的、权责明确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体系。

摘要: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它是建构现代大学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对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背景、内涵、必要性及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建立协调、高效能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制度,为推进现代化大学制度的建设服务。

关键词: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J].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

[4]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5]周茜.浅析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

高校由自治走向治理 篇5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等学校管理;高校治理

自从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后,其便被广泛运用于企业治理与发展战略等中。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者被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所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应用到高等教育的研究中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多数学者强调,高校利益相关者就是指受高校发展影响,同时其行为又影响高校发展的群体,传统大学理念不仅不太可能实现而且也越来越没有存在的必要,未来的大学应从“自治”走向“治理”,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必须纳入其内外利益相关者,其实质是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高校管理的必要性

1.现行高校管理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教育产业“价值链”的整体考虑

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是以学生和教师为基础,学校重点是教学和科研,内容包括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教学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内容。大学重点关注的是形成学校内部价值,并在此基础设计大学管理体制,是自治实体,不会考虑教育产业整体的“价值链”,其设计的组织管理体制并未考虑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高校社会公责理论日益被提上议程

代表性学者如Joseph指出,美國的公立高校的社会公责包含六个方面的含义:必须向外界展示组织使用权力的正确性;必须努力完成投资方所定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提供绩效报告;公共事业部门盛行的效率和效能是对其资源的使用和成果创造的衡定标准;必须保证课程和各种服务的质量;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3.转变高校管理范式的必然性

从组织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内外部合作是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高校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在开放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最终形成从中央集权到地方管理再到利益相关者的范式转变。

二、高校治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1.高校利益相关者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奉行股东至上的原则,一切目的获得剩余利润,很显然高校并不同于企业,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基于关系紧密程度可以把高校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类别:(1)核心利益相关者。如,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2)重要利益相关者。如,校友、财政拨款者、捐赠者。(3)合作利益相关者。如,科研经费提供者、银行界、贷款提供者。(4)相关利益相关者。如,当地社区、社会公众、媒体等。

2.治理主体

传统观点认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公共机构或者是私人(机构),抑或是三方合作组织。治理理论认为,高校的治理主体应当是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是上述分析的四个层次,共同特点是他们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合作关系,抑或者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或者有能力影响高等教育,还有可能是两者皆有。

3.治理的权力向度

传统的教育管理始终是一种权力自上而下控制的管理机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新治理模式是多样的及相互的,是平等互动的管理过程,其权力方向不是单一和自上而下的。对高校利益相关者治理新模式而言,多元化的治理主体通过成熟的谈判、协商的合作机制,最终形成一种互相影响、权力依赖的自治网络。

4.治理方式

治理理论提出新治理模式的治理方式是自组织,具体过程是通过制度化的谈判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旨在促成个人、组织和系统战略的多方位、各层次全面的合作,应该说这是区别于以往管理方式的第三种协调机制。由此可以看出,治理理论反对传统大学管理中的垄断作为及性质,它强调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平等对话协商机制,最终建立并形成以一种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高校治理结构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

1 高校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并把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给高校的自主权不断增大,高校招生、培训、人事任免、工程建设、设备物资采购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大,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建立健全高校内控体系与完善高校治理结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是指高校的各项管理部门,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利用单位内部分工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制度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高校治理结构是指在一定财产权制度基础上,为实现高校的办学目标,就高校内部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及其相互之间权力配置,制衡与激励的制度安排,为协调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的机制安排,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使高校的资源合理配量,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具有防范财务风险、查错防弊,保护高校资产安全,保护各相关者利益,保障各项政策法规得到贯彻执行的作用。而高校治理结构是保障内控体系发挥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控体系在高校治理中处于内部管理监控的位置。

2 高校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我国目前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也尚未建立专门针对高校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2.1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阻碍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经过多次改革,最终确立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确认在《中化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然而,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暴露出下列问题:一是权力配量不当。党政组织权力过大,学术组织声音微弱,“人治”特征十分明显。二是党委和行政责权界定不明。对党委与校长的“领导”与“负责”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在现实中极易产生“踢皮球”现象。三是民主决策不够。强调了“党委”与“校长”的决策权力和地位,忽视了教师群体、学生群体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治校的作用,决策主体单一、决策过程封闭。四是多种关系不顺。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错位,行政权力异化,学术权力弱化,以及学校衙门化、职能官位化、学术行政化等现象严重。上述问题导致高校难以遵循大学自身发展规律,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办学的整体效率。只有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权力配量,协调各主体的利益关系。才能突破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障碍。上述高校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治理结构不完善,校长及其管理团队的权、责、利不明确,政府对与校党政负责人的激励与约束不全面;二是因为高校内部控制的环境诸如组织控制文化、目标设定、风险评估、监督等要素的缺失低效而造成的。

2.2 缺乏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

我国目前对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也尚未建立专门针对高校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我国高校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体系。在学校决策程序层面,要求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包括重大资金支出,对外投资决策、重要人事任职及大额资金使用,必须通过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室等形式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在内部制度建设方面,高校均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针对财经管理、工程建设、设备购置、人事任免等重要环节制度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相关工作;在组织机色上,与校均设立了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同时形成了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与监察监督合力,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在高校经济活动中逐步强化。

财务部于2001年开始先后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其他六项具体控制规范。但这些规范绝大多数主要适用于企业。

高等学校经济活动的多元化使高校内部控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学校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后勤管理、院系财务管理、重大投资和资产处理管理等。目前,高等学校尚未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某些非正常业务缺乏控制。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目前尚无来自外部的统一要求。高校没有向社会公布财务信息的压力。通常只是在问题暴露出来之后才在内部控制方面采取临时性的措施加以弥补、实际工作主要靠经验或自身的道德约束来管理。这不利于高校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2.3 高校的财务信息未充分披露

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年报上报教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在学校内部只是每年向教职工代表大会作简略介绍,财务信息未能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除了会计报表外,国家有关法规规章还未对应上报的其他财务相关信息做出具体规定,所以教育资源配置的具体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主要负责人的薪酬确定,学校的分配原则等外界无从知晓。而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公立大学,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都明确规定其财务信息必须像上市公司那样公开披露,相关纳税人和捐款人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查阅。

3 健全高校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3.1 确保有效的高校治理结构,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3.1.1 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大学章程是高校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

它主要包括程序控制和公开透明两项内容。即科学设计人事、内部财务管理、基建(修缮)项目、物资设备采购、科研经费管理、招生、国有资产管理等权力运行流程,融入制约环节,实现过程控制,深化校务公开,将公开透明运行的措施纳入权力运行流程管理。

3.1.2 健全议事规划与决策程序,保证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重点是要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各负职责和职权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领导决策行为,减少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增强决策的民主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对涉及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进行决策时,一定要注意决策前的论证与磋商。应明确规定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能定位、职权范围、决策程序、监督程序等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筑牢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基础。

3.1.3 制定高校内部控制测评、高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尽快出台适合高等教育的《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规范》,指导高校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测评、检查和披露工作。

3.2 强化风险管理,建立高校内部风险控制体系,降低财务风险,确保高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管理权力,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也日益加大。高校的风险有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种。内部风险目前主要有财务收支失衡风险、过度举债风险、投资损失风险等。外部风险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风险、土地置换政策变动风险、生源变化风险等。要对高校面临的各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建立起风险预警体系,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设置风险评估机构———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考核验收、形成合理的奖惩、激励机制———信息反馈,经过反复几次修正,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部门和关键环节,对风险指标进行修正,从而形成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起适合高校发展需要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避免管理失控、资金流失、贪污挪用等可能情况造成财产损失。

3.3 建立健全高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流程

进一步健全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科学的学术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干部选拔任免决定制度、校部院三级管理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党政领导民主生活会制度、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校务公开制度等等。通过建立健全和具体实施这些制度,凸现大学治理结构中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3.4 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在高校治理过程中,需要内部审计,但不能片面地将内部审计的作用过于夸大,实际上内控监督应该贯穿于内控制度体系的全过程。要让各级人员深刻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流程、有关注意事项,纪监部门关注内控制度体系的全过程的程序控制;财务部门坚持预算管理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资产保护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内审部门重点工作是依据高校内部控制测评和高校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定期实施高校内部控制的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学校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找出学校治理中的薄弱环节,特别要重点关注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是否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履行科学论证与集体讨论等规定的决策管理程序,将内部控制评审作为与学校财务收支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预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决算审计等报告中必须包含的内容。纪检监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形成内部控制体系监督合力,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范丽炜.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度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07.

[2]黄建林.高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湖南大学,2007.

[3]王玉星.内部控制——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

[5]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0(8):4-9.

[6]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

[7]汤萱.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_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09(3):62-66.

高校治理结构 篇7

近日, 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葛伟 (化名) 报料, 称其于2014年11月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 但截至目前只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 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其中, 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三公”经费支出889.06万元, 位列30所高校第一。而南方医科大学的“三公”经费的支出是0。

高校2014年公开“三公”经费的情况, 与2013年相比, 没有多大变化———2013年年底, 据媒体的统计, 全国公布“三公”经费的高校也只有30所左右。这着实令人有些沮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2014年, 教育部曾针对高校信息公开, 专门下发《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 明确高校应主动公开包括财务资产、收费信息等10大类50项信息。对于教育部确定的信息公开清单, 当时的舆论都寄予厚望, 认为有了清单, 教育部门完全可以根据清单, 对照学校的信息公开情况, 对学校不公开信息进行问责。可现在看来, 信息公开清单, 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自筹的“三公”经费要不要公开

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2013年“三公”经费决算显示为0, 引起舆论关注, 被质疑是“画一个圈”来糊弄公众。针对舆论的质疑, 南方医科大学在官微上“澄清”, 学校有公务接待、公车消费, 总计花了400多万元, 但“三公”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自筹两部分, 在高校网站晒出的“三公”经费, 均为财政拨款部分, 由于南方医科大学的“三公”经费都来源于自筹, 所以“三公”消费也就为0。

也许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 只要不用财政拨款进行“三公”经费支出, 就可以不公开, 这是站不住脚的。

表面上看, 学校不用专门的财政拨款, 进行公务接待、公车消费、因公出国, 就可称“三公”为0, 但只要有“三公”消费, 就必定有钱的支出, 这笔钱从哪里来?这当然不是学校领导自掏腰包, 而是用其他方式解决, 而其他方式, 往往也是动用学校的资源来实现, 因此, 这也应该向师生、公众交代, 否则就可能涉嫌利用学校资源做交换, 或者利益输送。

比如, 如果学校公务接待, 不是用学校的钱, 而是找企业家赞助 (或从课题经费中支出) , 这不就没用公款吗?因公出国也是如此。再比如, 如果学校校部没有公车, 而是把所有公车都“下放”到校企 (医院) , 使用由学校安排, 支出由校企 (医院) 结账, 这不也没有用公车吗?而为了表示对校企的补贴, 学校可能会专门设立一笔资助经费, 或者让校企少交一点利润即可。

这种情况, 在地方教育部门的公车改革中, 并不鲜见。公车按规定取消, 公职人员领车改补贴, 开私车或者坐公交车上下班, 但“隐身”的, 放在各中小学的公车据悉还保留, 教育部门的人想用, 随时可用, 甚至有的学校的公车, 就专门供行政部门调遣, 所谓“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表面上“三公”消费没了, 但从公开转到了地下。

其实, 只公布“三公”消费, 不公布所有学校财务信息;只报告学校校长有出国考察, 却不报告出国考察用了多少钱, 钱从哪里支出;只公布财务信息的收支总额, 不公布具体的细目;所有公布的财务信息, 只由学校自己审计发布, 没有独立的审计, 就会出现这种“三公”消费为0的局面。而且, 从账面上看, 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如此一来, 即便高校公开“三公”经费, 师生、公众也无法对学校进行监督。大家花大力得来的信息公开, 极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公开, 财务信息还是一笔糊涂账。

笔者希望南方医科大学能公开“三公”自筹经费究竟来自何处, 这样才能让师生、公众了解学校的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发达国家的大学, 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所有办学信息, 是向师生公开的, 而且, 公开的信息, 具体到细目开支, 而不只是收支总额, 在公开之前, 财务要由独立的审计事务所审计, 也就是说, 所有财务信息公开、透明。按照这种信息公开要求, 学校是难以在账面上做手脚的。包括学校校产经营、接受捐赠的收支情况, 都必须对外公布, 而不是“打闷包”。

高校信息公开为何像“挤牙膏”似的

按照我国目前的行政治校方式, 高校信息公开必定如“挤牙膏”似的, 上级行政部门抓得紧一些, 师生和社会舆论盯得紧一些, 公开的学校也就多一些, 但这无法建立起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

首先, 对高校信息公开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按照目前的信息公开规定, 学校不按规定公开信息, 政府主管部门要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可是, 这种问责, 说到底是老子问责儿子, 因此纵使学校不公开信息, 问责也很少发生。而且, 高校的公务接待费用, 往往发生在接待上级领导和兄弟高校的迎来送往中, 所以对于不公布“三公”, 上级部门并不会有太多责难, 兄弟高校也不会举报。近年, 被媒体曝光没有按规定公开信息的高校不在少数, 却没有高校由此被问责。如此一来, 有关信息公开的规定, 就沦为一纸空文, 行政部门往往只顾发文, 却不落实, 让监督流于形式, 学校并不把信息公开真当一回事。

其次, 高校信息公开完全由行政部门主导, 师生只能被动接受公开的数据。一方面, 高校就是公布“三公”信息, 也只是公布大笔开销、很笼统的数据, 而没有公布开支的细目, 这无法让公众监督。另一方面, 高校公开的数据是否真实, 师生没有复核的渠道。这次南方医科大学公开的“三公”经费为0, 师生和公众, 觉得其真实性可疑, 进而进行质疑。而对于那些公布“三公”经费为几百万的学校, 这些数据真实吗?换言之, 学校公布多少, 师生也就接受是多少。

再次, 经过多年的公民参与和舆论监督, 高校信息公开情况并没有达到公众预期, 这让舆论对此的关注度下降。这次只有30所高校公布“三公”经费的消息, 引来的舆论关注并不多。这给高校传递的负面信息是, 不公开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就是坚决不公开, 舆论也掀不起什么波澜。这就可以解释, 为何2014年和2013年公开“三公”经费的高校基本未变。

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是遏制高校腐败, 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其一, 必须完善问责机制, 改变目前这种由上级行政部门问责的机制。一方面, 应该引入人大问责, 应该建立由人大检查执法、追究责任的新机制。对于用财政投入举办的公办学校来说, 人大有责任监督预算的落实情况, 也就是说要求学校公开所有办学信息, 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务信息, 以接受公众监督, 避免经费被挤占、挪用、挥霍、侵吞。另一方面, 要引入司法问责, 对于高校办学经费被挤占、挪用、挥霍、侵吞等问题, 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启动司法调查, 而不是仅由教育行政部门或高校自身进行自查, 自查的结果有可能是不了了之。

其二, 师生要积极维护自身的知情权、参与权, 以此推动信息公开。这名河南大学生的行动, 就是以实际行动, 推进高校信息公开的进程。在促进高校信息公开、透明办学过程中, 师生和舆论要持续推动高校信息公开, 而不能失去对此事的关注。必须意识到, 在我国, 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公开, 是需要打持久战的, 虽然近年高校的信息公开没有达到理想预期, 但是, 与多年前相比, 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政府部门对高校信息公开的要求, 以及师生维护自身知情权的努力, 会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其三, 从根本上说, 我国大学还实行行政治校, 在校内, 行政权力主导所有资源的配置, 而且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 包括对于信息公开, 虽然有关规定赋予了师生要求学校公开信息的权利, 可是, 如果学校不公开信息, 师生也奈何不得。

高校治理结构 篇8

一、高校财务治理及治理风险:概念的厘清

(一) 高校财务治理

一是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的标靶是解决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以及经营权的分离而导致的代理问题在财务上的影射, 要求理顺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关系, 通过合理的契约安排, 在政府、出资人、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游戏规则, 确保财务决策的科学性、财务行为的规范性以及财务运行的高效性。二是高校财务治理的核心。我国公办高校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政府主管部门履行对高校的控制权, 高校校长通过经营权对高校进行事务管理。这种“三权分离”所产生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必然需要建立一套规则和机制, 实现权利制衡, 来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在这种制衡关系中, 政府与高校高层管理者、高层与中下层管理者之间, 高校所有权、控制权及经营权之间, 既表现为控制与服从的关系, 又表现为依靠契约相互界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任何一方超越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作为或不作为, 都有可能使这种制衡关系遭受破坏。当前形势下, 基于三权分离, 高校财务治理的核心就在于:政府主管部门作为所有权的受托人和控制权的委托人如何对高校进行管控, 高校校长作为控制权的受托人和经营权的委托人如何解除公共受托责任并保证高校治理的任务和目标。这种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在高校财务治理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治理风险。

(二) 治理风险

一是治理风险的涵义。结合理论界对治理风险的理解, 笔者认为, 高校的治理风险是指因高校治理制度设计不合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及组织行为的不确定性, 给高校的持续运营带来的不稳定性及风险的累积, 从而对公众利益产生威胁。高校治理风险包括外部治理风险和内部治理风险两种类型。二是外部治理风险与内部治理风险的表现形式。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自利行为、道德风险而产生的治理风险, 体现在高校本身充当被治理者角色时产生的治理风险以及对高校业务对象发挥治理者的角色时产生的治理风险。外部治理风险具体表现为高校的发展规划、建设规模、贷款额度、财政拨款、招生计划、学费标准、创收渠道、政策监管、激励机制等的选择与外部治理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而导致的偏离高校治理目标的可能性;高校的建设规模与财政拨款之间没有实现协调增长等。内部治理风险具体表现为高校的财务决策不规范、收益分配不均衡、内部预算编制不科学、内部监控不健全、财务披露体系不成熟等而产生的治理风险。三是外部治理风险与内部治理风险的来源及两者的关系。外部治理风险往往源于高校财务治理环境, 而治理环境的显性表达即为政策性治理风险, 内部治理风险往往源于自主性治理风险, 政策性治理风险与自主性治理风险相辅相成。在存在政策性治理的情况下, 财务治理由高校根据强制性契约安排遵照执行, 如果政策强制过度, 高校可能以“逆向选择”方式而产生自主性治理风险, 如果政策宽松, 高校可能以“道德风险”方式产生自主性治理风险;在没有政策性治理的情况下, 财务治理由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内部需求进行自然选择, 但根据“理性人”的假设可能会使财务治理进入无序状态, 或者根据受托责任的完全解除产生最优的财务治理水平。政策性治理风险作用于自主性治理风险而产生过度强制风险或政策宽松风险, 自主性治理风险则孕育于低于或超越政策性治理而采取的治理活动中。因此, 在高校财务治理过程中, 合理识别和评价高校的外部治理风险及内部治理风险, 并采取措施和谐的规范两者的关系, 对于构建高质量的高校财务治理体系至关重要。

二、基于治理风险视角的高校财务治理架构图

(一) 高校财务治理环境

良好的财务治理环境是高校财务治理活动有效运行的基础, 因此, 积极营造良好的财务治理环境, 是政策性治理的重要内容。政府作为高校治理环境建设的主体, 应继续开展高校治理制度建设、治理行为和治理文化的拓展。因治理行为和治理文化是治理制度建设的基础, 所以重点应放在治理行为和治理文化的改善上,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结合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二) 高校校级管理机构

校级管理机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务概念, 而是对内部治理效果负有终极责任的治理结构, 也是内部治理风险防范的权力中心。在以分权模式为主导的现代高校体系中, 校级管理机构在治理机制的设计上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识别各部门所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重大财务问题。这就需要将“经济资源、财权配置和义务、交易或事项”等要素融入到内部治理机制的设计中, 识别并改善内部治理风险。

(三) 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治理风险

高校受托责任的履行从实质上来看就是高校管理者获取和使用资源在现金流量上的反映和披露。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的判断可以识别出治理风险并改善治理机制, 更可以进行决策、分配、预算、监控、披露等机制的修正。具体如图1所示:

三﹑基于治理风险视角的高校财务治理措施

(一) 外部治理风险的改善措施

政府对高校的监管一直被认为是高校财务治理环境有效的必要条件, 比如“高校巨额负债”事件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政府推出“化债”政策。笔者认为, 作为一种治理行为或治理文化建设, 更应该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如何阻断日益显露的财务风险, 避免外部治理风险与内部治理风险的交互叠加而导致高校财务治理风险的累积、恶化。具体而言, 现行的外部治理环境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在政府层面上建立对于高校政策的协调机构, 加强政府部门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作为高校政策的协调机构, 一方面应建立高校治理风险的识别措施, 通过实地调研或查阅预决算报告等形式对高校的治理情况做充分的评估, 避免政策的滞后或制定过于笼统的标准;另一方面, 在制定规则之前, 应充分协调或考虑政策之间的衔接, 充分考虑高校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及接受性。 (2) 建立高校主动、如实的向政府部门上报自身治理状况的机制, 将高校自身存在的治理困惑、影响高校发展的羁绊以自查报告的形式予以反映, 政府政策制定机构在此基础上制定治理政策。同时应考虑, 治理政策如果高于高校的实际要求, 可能会存在高校掩饰自身治理缺陷的情况, 造成治理风险的累积;如果没有治理政策, 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政策漏洞。目前高校推行的总会计师制度, 作为一项重大的治理机制安排, 能否承担高校财务治理的重任, 更多的要依赖政府部门及高校自身形成有效共识并展开协同行动。 (3) 建立针对高校财务治理质量的衡量机制。在衡量机制中, 可以重点考虑高校自身的财权配置、财务管理机构、制度的设计、财务分析报告、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 同时, 将在统一的会计制度基础上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作为价值衡量的中枢。因为, 如果能够找到一种相对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的话, 那么这一结构所导致的结果应是可以通过价值指标来计量的。而 (自由) 现金流量也更符合 (剩余) 控制权与现金流量请求权对称的财务治理原则。 (4) 以规范、准侧的形式推进高校财务更高的信息透明度。“信息不对称”作为高校财务外部治理环境的软肋, 向来引发社会的关注。通过规范、准则的形式, 建立起政府、高校管理者、高校内部利益群体、社会公众乃至学者对高校财务信息的关注, 以舆论的力量推进高校自治及能动性的发挥。

(二) 内部治理风险的改善措施

(1) 改善高校财务治理模式, 推进内部治理环境建设。目前, 高校财务治理模式的选择有分权治理和集权治理两种模式。不适合集权的地方采取集权, 就可以说是强权, 强权客观上就是给财务治理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很差的治理环境。不适合分权的地方不予集权, 就是放弃财务治理, 使高校财务进入无序状态和治理环境失衡。因此, 在高校实际的内部治理风险识别上, 可以根据交易和事项的繁简、重要性程度进行划分。 (2) 理顺财权配置和义务, 规范财务决策机制。在高校内部财务治理中, 最重要的前提是明确校级决策机构、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之间、不同的交易和事项之间的的财权配置、义务, 规范财务权限和议事规则。运用委托—代理理论, 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在财务制度中予以确定高校的各项财务管理权限, 做到财务权责明晰。在高校实际的内部治理风险识别上, 应重点关注针对交易和事项的权责配置。 (3) 实施全面预算及监控机制, 搞好经济责任制。一是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二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三是经济责任制。在以现金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中, 高校应建立动态的资金预算管理体制, 有效的进行资金综合平衡和适时调度, 挖掘资金潜力, 降低资金风险。完善相关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进行资金的延伸联动管理, 实现资金的物流、资金流的协调统一。经济责任制是内部治理风险防范的重要保证。高校应搞好经济责任制, 在此基础上引入动态的财务分析方法, 长期全面的、系统的监控高校的运作情况, 减少内部治理风险的累积, 化解内部治理风险。在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 高校应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进行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及修正。年终时, 二级院 (系) 、管理部门应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交工作总结及财务分析报告, 以考核责任单位是否完成承诺、经济资源使用是否合规、交易或事项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效益等。 (4) 建立财务披露机制, 反映财权和义务的履行情况。高校的公共财政性决定了高校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多样性, 因此, 在建立财务披露机制之前, 首先需要进行财务信息需求者群体的细分, 了解其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在多方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商定报告信息内容。其次, 由于会计信息不是使用者唯一的信息来源, 应拓展披露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将其他信息纳入财务报告范围。最后, 运用新平台以便于信息需求者知晓和使用信息。高校财务披露机制的建立, 不仅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希求, 更重要的是反映高校财权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财务披露机制作为更广范围的交流和沟通, 有利于内部治理风险的发掘和改善。

基于治理风险的高校财务治理研究, 就是不断发觉并改善影响财务治理效率的治理风险的过程, 降低甚至消除治理风险的累积。虽然外部治理规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高校财务治理的缺陷, 但如果给高校更多的空间并且实施有重要性的监管标准, 也将有助于降低治理风险, 因为任何制度的有效性最终主要依赖规则执行者的自主性治理。因此, 重塑政府与高校的权责关系, 将强调治理主体转向重视治理客体, 在外部治理环境改善的同时, 以针对治理客体的治理规则安排来推动自主性治理的改进, 达到高校财务的分层治理, 最终降低高校财务治理的风险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卫星:《高校治理结构缺失的原因与构造思路》, 《财务与会计》2009年第3期。

[2]蒋宁、胡凯:《所有者掠夺与公司财务治理》, 《财会研究》2011年第17期。

高校治理结构 篇9

关键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改善建议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 (教技发[2005]2号) 文件精神, 各高校陆续成立了高校资产经营公司, 目的是高校资产公司必须在资产、管理等方面与学校划分清楚, 真正起到设立“防火墙”的作用, 规范的高校产业管理体制, 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一、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组成

从形式上看, 高校资产公司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法》规定的国有独资公司或一人有限公司 (法人独资有限公司) 。成立国有独资公司需经政府部门特批, 在相关的配套法规没有出台之前, 注册国有独资公司操作上存在困难, 不适用于高校。目前, 资产经营公司基本是法人一人有限公司形式。通常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 由公司股东组成, 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2.董事会, 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作出决策, 维护出资人的权益;3.监事会, 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发挥监督作用;4.经理, 由董事会聘任, 是经营者、执行者。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源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又有自身的特点。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股东为单一法律主体, 其不设股东会, 只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与一般的一人法人独资公司不同的是,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第五条要求, 高校还要设立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一般称为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 代表高校行使出资人的责任权利。目前, 各高校资产公司通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四部分组成。

二、当前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当前资产经营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 表面上是采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形式, 但事实上却并未秉承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实质, 纵观众多资产经营公司, 存在诸多问题:

(一) 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一人法人有限责任公司, 不可避免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存在天然缺陷, 即“内部利益制衡机制的缺失”。

学校一个出资人,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全部由出资人委派, 使通常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机构分别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形成三权分立与制衡的这样的模式失去意义, 机构形同虚设。公司所有人的决定均倾向于学校的利益, 不利于保护债权人以及相关利益人的权益。

(二) 按照一般高校的做法, 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 该机构设5-7人, 由校长或党委书记及财务、科研和产业等部门的校领导组成。

资产管理委员会开会, 像是召开校长办公会议, 这些组成人员虽是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的行家里手, 可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内容并不十分在行, 且他们对于管理企业的目的和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也不相同。这样可能违背了作为企业最原始的目标, 效益最大化, 不利于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健康发展。在公司决策上, 行政色彩浓厚, 意见高度统一, 不能互相牵制、共同商议, 做出的决议可能不够科学。股权结构单一使得企业法人的独立经营自主权难以真正落实。很多高校, 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高校, 虽然设置了管理委员会, 但是对一些重大的决策问题仍然由党政联席会或校长办公会议决定。使管理委员会权利虚置, 难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校企分开、风险分离的初衷。

(三) 董事会内部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或者董事会形同虚设, 公司董事会成员由学校为了应付公司法的规定, 从各部门挑选出来拼凑而成, 其中大部分的人员被挂名, 只是董事会成员的一个头衔而已, 并不知道作为董事享受什么权利和需要承担哪些义务。

谈不上参加公司董事会的决策和例会, 董事会的决策权仅仅集中在董事长一个人或以董事长为中心的少数几个人手里。这样, 董事会基本上成了应付法律规定的制度化形式而已。这种现象会造成一个结果董事长的权利过大, 决策的随意性。这种形式上的董事会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建立董事长任期责任目标制以及利益约束机制, 确保董事长执行权的正确行使。很多资产经营公司的董事长是迫于行政命令被迫任命的, 实际上对于企业的经营并不在行, 通常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一些高校的董事长是属于兼职性质的, 不可能在这些方面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 很难真正的来管理好经营公司。从长远看, 企业发展必将受到制约。

(四) 监事会的设置与董事会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学校为应付公司法的规定:虚设, 即使不是虚设, 其专业程度也不是太高。监事会成员大多由校财务处、审计处及监察处的领导构成, 其工作时间、精力, 专业领域的限制导致不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 监督能力有限。监事会成员代表性不足, 监事会构成中职工代表相对缺乏, 即使有基本上也没有对应的监督权力。资产公司的外部监督环节也很薄弱, 我国公司法虽然规定了严格的登记和书面记载制度, 并未对一人公司的经营活动设立必要的公示制度, 公司也不会主动进行公示, 所以外部如公司的债权人、其他相对人以及相关监督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

(五) 高校资产公司经营班子管理公司方面的能力不强。

由于选择经营班子成员范围局限在高校内部, 几乎不能做到在社会上公开择优选聘, 且学校选择经营者通常侧重从“领导决策权”、“控制权”角度考虑, 会造成挑选出来的经营管理人员缺乏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另外, 学校从干部管理角度出发, 经常性调整经营班子, 管理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六) 缺乏高效、公平的激励机制, 不能激发公司员工的创造活力。

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资产公司的大部分员工, 大多数高校是从学校调拨过来, 做的是行政的工作, 做多做少, 或做的好坏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多的意义, 甚至包括董事长, 是等着任期一到换岗回学校的, 这种情况下, 很难创造出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改善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一) 高校首先需要转变观念, 按照企业化的运作对公司进行管理。

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界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的职权范围, 防止资产管理委员会干预董事会的经营决策。

(二) 董事会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议事规则, 完善董事会成员的合理构成, 使董事会的权利落到实处。

其成员最好由熟悉经济管理、具有企业运作才能的人员组成, 各高校资产公司虽然都有高校财务人员、审计部门人员、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员及相关专家, 但是因高校自身行业性质, 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好手还是欠缺。因此, 在完成董事会合理结构方面建议增加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及职工代表数量。可以聘请熟悉公司运作的专家为外部董事, 能增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代表, 打破无人代表企业相关利害关系人的权益的现象, 也能避开因行政色彩浓厚的上下级之间不敢提出不同意见这个问题, 打破一言堂局面。适当增加职工代表数量, 使职工利益也能得以体现。完善董事会议事章程, 规范运行程序。加强议事程序和决定程序的规范性、严肃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明确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责任, 防止滥用职权, 克服在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通过决策前提和过程的合理性来保障结果的合理性。建立董事长责任目标制以及利益约束机制, 确保董事长执行权的正确行使。

(三) 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和探索建立外部监督体系。

要确保监事会能真正履行监事会的职责, 就要保证监事会的独立性, 增加监事会人员中的职工代表数量, 可以考虑外聘一些法律专家和财会人员, 以便能发现董事、高管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和不规范行为, 进行监督。在加强外部监督方面:1.定期聘请外部机构如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经济业务进行审计。2.加大信息的披露力度, 坚持登记、公示及必要的书面记载制度, 便于监督机构、债权人、社会群体的外部监督。

(四) 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

1.要挑选合适的人员担任经营管理者, 应着重考察经营者的能力, 适当的扩大企业经营者的选择范围, 必要时考虑选择职业经理人, 不一定局限于学校编制人员。2.切实保证经营者的经营权力, 避免经常性的更换, 相对的稳定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持续发展。

(五) 构造高效、公平的激励机制, 激发公司员工的创造活力。

激励机制是通过对权力主体利益的强化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资产公司的激励机制应包括三个层级:1.对最高权力机构即董事会成员的激励;2.最高权力机构对高层管理者即经理的激励;3.高层管理者对普通员工的激励。在激励手段方面可以多元化, 对不同的激励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案。除了传统的工资、奖金和福利激励方式外, 无形的激励方式不可或缺, 如和谐的工作环境、持续的发展空间、适当的交流和进修机会、通畅的民主决策和管理渠道等。

在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中, 只有真正做到不同机构依据不同的职权,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与制衡, 以保障公司的正常决策和管理秩序, 才能使公司得以健康、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旭萍.高校资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优化问题探讨.教育财会研究, 2011 (10) .

[2]《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育部, 2005 (02) .

[3]龙春江.高校资产公司一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弊端及其完善.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0) .

高校网络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篇10

【摘 要】结合网络时代背景,分析高校网络治理机制构建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和完善高校网络治理制度建设、打造高校健康网络文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员的队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等四个方面的构建高校网络治理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网络治理机制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68-03

随着互联网的扩张,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6.68亿。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是其中的主要人群,通过网络学习、娱乐、社交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往往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而这也成为当前高校教书育人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迫切需要研究高校的网络治理机制,趋利避害,培育“气朗风清”的网络环境,激发正能量,促成凝聚力量、催人奋进、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和精神风尚,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同时也引导大学生领悟执政党的政策精神,科学、客观地把握国家发展的主流方向,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全面型人才。基于此,本文试分析高校网络治理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并提出高校网络治理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高校网络治理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当前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它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高校,校园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无线上网等,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它已成为大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传播载体。然而,网络并非全是美好,也有负面的影响。由于网上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纷繁复杂、良莠杂陈、虚假垃圾信息成灾,致使不少大学生信仰缺失、道德滑坡、心理失衡、行为失常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构建高校网络治理机制已成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第一,网络所倡导的放任自由给传统的道德、法律带来困扰,网络的开放性造成多元化的文化、思想的冲突,反动、分裂、异化的政治论调和思潮在网上粉墨登场,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对社会主义国家不间断地进行各种政治制度、思想意识、文化传统等的渗透、侵略、扩张,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被质疑和抛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网络上盛行,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造成冲击,部分大学生不知不觉中被西化、分化、殖民化。这给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愈发复杂、多变。

第二,高校网络管理存在缺陷。许多高校都面临着网络管理的体系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网络管理硬件配套、软件开发的投入较少,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在网速慢、限制多等的问题,迫使学生转向外面的网吧。二是网络信息监控系统存在着漏洞,对色情、暴力、邪教的网站未能有效过滤,学校的服务器和设备未能做定期和维护和更新,未能及时、有效地关闭不健康网站的链接。三是网络管理的技术人员有待提高综合素质,仅专注于解决技术问题,对于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缺乏辨别能力,网络的监管作用难以发挥,对于不健康的网络垃圾的处理能力不足,网络技术运用不充分,网络垃圾“绕过”技术问题就能肆无忌惮地扩散,“网游、网恋、成人网站”成为网络监管体系的障碍和绊脚石。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未能发挥思想教育“把关者”的角色,墨守成规的说教难以满足大学生思想变化的需求,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网络技术知识的运用能力,无法利用网络教学模式和资源获得学生的认可。

第三,大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网上的各类虚假信息他们难以明辨是非。大学生大多心智发展未成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和成年早期的转折点。他们一方面追求个性与自由,渴望独立、尊重、理解,另一方面又有着心理的依赖性,不能理性、冷静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网上信息量非常巨大,更新速度又非常快,这种信息洪流的冲击让大学生难以保持清醒的认识。一些大学生受到反动、迷信、庸俗、淫秽内容的影响,放纵自我、道德低下甚至实施犯罪。网上信息谣言四起、夸大其词、恶意诽谤、散播各种不良的舆论,导致一些大学生随波逐流、盲目认同。不少大学生道德追求被降低,社会责任感受到削弱,他们沉迷网络,缺乏人情关怀,综合能力不能全面、均衡发展。而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然下降,在无明确目标激励和鞭策的环境中,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他们追逐享受、娱乐、刺激的生活方式,重视个人利益,轻视无私奉献,对深度的思想、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社会公益、奉献人物难以获得他们的认同,反而关注“明星炫富”,一些低俗、恶劣的社会事件更导致他们思维消极、狭隘。有些人失去道德底线,大肆登录色情网站获得快感,侵犯他人隐私,甚至触犯法律。由于网络长期占据他们的精神生活,他们患上“网瘾”,沉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情感冷漠、麻木,不参与传统的体育、劳动、才艺表演、辩论演讲等,综合能力上发展不均衡。

二、高校网络治理机制的构建策略

红浅学创始人樽粮在《能量决定命运》一书中提到,“正能量是能够促进生命质量,完成人生使命的能量;负能量是降低生命质量,有碍人生使命达成的能量”。主旋律和正能量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激发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责任,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传播工具,已成为校园文化、精神风尚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应加强网络治理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网络的引导、激励和保障的功能,释放最大的“正能量”。

(一)加强和完善高校网络治理制度建设

1.加强和完善网络管理的安全保障机制。有效监管校园网、局域网,过滤不良的垃圾信息,审查、控制信息的源头和个人主页所链接的免费网页,定期扫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监督各类网络信息流,尽量从信息源头上减少有毒有害信息的传播。高校可对电脑网络ip地址进行实名注册登记制度,要求提交注册者身份证号。另外,加强高校的网络管理中心的建设,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在图书馆、机房等低价或免费的上网场所,安装过滤软件,配备网络技术管理人员对大学生使用网络予以指导,必要时进行一定程度的监控和干预,保证高校网络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开发和完善网络管理的服务、激励机制。网络的服务功能可实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通过网络可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专业知识可通过网站、电子课件、视频点播、空中教室、题库及考试系统等全方位、立体式服务,发展成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为一体的文化阵地。即使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网络可变得生动、有趣,比如革命歌曲、传统文化影视、德育教育视频等。同时,打造主题鲜明、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网站,除提供考试专栏、心理咨询、发布就业信息等服务外,还可以展现、提炼生活中一些优秀党员、学生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人和事,用真实的故事鼓舞人、激励人,创造一种奋发进取、积极乐观的校园文化和精神面貌。

3.建设和完善网络的能动、互动机制。高校可开设、健全各专业课的网络专题、论坛,将技术性强的内容做成视频、动画等,任由学生查看,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对于一些有开发、创造能力强的学生,网络就像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可以打破空间、时间限制去获取所需知识。为此,教师可尽量开发、提供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如将课件放在网络平台便于学生查阅,公布和开通网络邮箱,帮助其解惑、答疑。而且,高校可创建课程、专业技术学习的网络交流区,实现与教师平等交流、探讨、学习,提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发潜能,

(二)打造高校健康网络文化,营造健康网络大环境

网络是社会文明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网络文化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所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总和,网络文化的优劣决定了网络环境是否处于健康、良性地发展,环境可以影响和决定人的思想、观念,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能够激励奋发向上、勇于开拓的精神气质,恶劣的网络文化环境将危及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应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完善,创造出催人向上向善、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网络环境。

1.加强高校网络文化的道德建设,坚守“底线伦理”。底线伦理是来自何怀宏研究员的观点,何怀宏认为在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可以追求各式各样的目标,做各式各样的事,但有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所有人都应遵循的,即所谓的道德底线。目前美国的高校已开始将伦理学融入网络课程,借鉴国外先例,网络文化建设可将道德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开展一些切实可行教育课程和立德树人的校园活动。

2.网络管理人员与其他各专业、学院的人员联合打造网络文化环境,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背景的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参与网络文化建设,保障网络文化的内容建设,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筑造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和心理港湾。

3.开发和完善校园的网站建设,校园网站作为体现优良网络文化的门户,应加强内容的建设,积极推出网络文化的精品力作,传播正能量。简而言之,环境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教育力量,优化网络环境,帮助、引导大学生网民形成正确“三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员的队伍

1.发展、选择符合时代发展背景的网络管理领导者,不仅要求其具有网络的技术背景,还应考虑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理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等,提供更多开阔视野的交流、培训,强化能力,转型。

2.培养忠于职守、业务精湛的网络管理人员,但由于国际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幻莫测,还需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思想认识、政治观念的综合素质。

3.提高人员的网络文化的引导能力,当碰到一些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形成网络热点,或碰上暗流涌动的别有用心之人所引发的网络情绪宣泄之时,能够冷静、及时、有效地处理,发布权威、真实的信息以澄清事实真相,制止谣言的传播,凝聚力量。

4.高校应建设一支思想理论水平过硬、网络技术精湛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队伍,不仅有思想政治教师,还有网络中心管理人员、辅导员、学生骨干等。整个教育团队应打破故步自封的观念,主动学习新技能、技术,掌握网络技术工具,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品德高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重要群体,是祖国的未来。高校应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提升其网络素养的自律能力,把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道德水平作为长期、重要的任务。

1.结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人为本,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适应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习惯,重视心理倾诉、辅导,尽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2.加强高校网络素养教育,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公共课、选修课讲解讨论网络沟通技巧、心理健康、道德伦理等内容,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网络素质。

总之,应大力推进高校网络治理的激励、引导、保障机制,大力弘扬真善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激发正能量,壮大主流声音,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何惠.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5(11)

[2]刘宏毅.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网络正能量[J].行政管理改革,2013(11)

[3]黄永林,张武娇.对我国网络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新闻界,2015(7)

[4]杨金卫.高校网络文化对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北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2)

[5]胡强,杨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网络舆论引导的重大课题[J].北京德育,2013(10)

[6]重庆市互联网课题组,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建设 培养高素质“数字公民”[N].光明日报,2015-4-3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5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 “弘扬主旋律与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治理机制研究”(GUTDJ2015011)

【作者简介】丁 元,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肖彩霞,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人力资源部主任。

高校治理结构 篇11

(一)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是指民办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 在举办者 (出资人) 、决策者、管理者和教职工等权益相关人之间建立的有关学校运营与权利配置的一种机制或组织结构, 以及通过这种组织结构形成的责权利划分、制衡关系和配套机制等一整套制度安排。“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最一般的表述, 其关键在于明确和合理地配置民办高校的出资人、董事会、校长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从而形成有效的制衡关系, 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确立

从法学的视角讲, 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主要研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权利配置和权力运行机制的构造问题, 即高等学校法人各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配置与权力运行机制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主要内容有:第二十条: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举办者或者其代表、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或者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由五人以上组成, 设理事长或者董事长一人。理事长、理事或者董事长、董事名单报审批机关备案。第二十一条: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1) 聘任和解聘校长; (2) 修改学校章程和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 (3) 制定发展规划, 批准年度工作计划; (4) 筹集办学经费, 审核预算、决算; (5) 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和工资标准; (6) 决定学校的分立、合并、终止; (7)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职权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二、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

(一) 董事会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民办高校的董事会中, 其组成人员单一, 基本是由投资人或投资人的近亲属组成, 缺乏教职工和社会人士的参与。即使有投资人以外的人担当董事也仅是一个头衔, 基本不出席董事会和履行董事会的职权。在此情形下, 出资人利用其在董事会的优势, 使董事会成为一个出资人说了算的机构, 变成了“一言堂”, 受资本公会里性质的影响, 很容易造成决策的极端化—过分地追寻投资人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教师、学生等群体的利益和降低学校对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

(二) 校长和董事会的权力职责不明

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 董事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 校长受聘于董事会, 并执行董事会的决议, 双方应是职责分明, 各司其职, 但现实中, 一些民办高校的投资公司董事长、学校董事长和校长三职由一人担任, 出现了企校不分、校董合一、决策权和执行权合一掌管的状况, 导致学校领导投入精力不足。有的学校即使两者分开, 但是职责分工不明、关系不顺, 董事会权力过于膨胀, 过多地干预学校具体事务和日常行政事务, 导致校长难以独立行使职权。

(三) 缺少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

一方面是外部监督不足, 受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 政府对公办高校的监督更为有利, 但民办高校的政府专门主管部门一直处于空缺状态, 无法对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和持续发展给予及时的指导。

另一方面是内部监督缺失,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一般都由股东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 (决策机构) 、监事会 (监督机构) 和总经理 (执行机构) 四大部分组成, 各部分各司其职, 相互制衡。但在我国, 现行法律只对民办高校决策机构 (董事会) 和执行机构 (校长) 的设置作了明文规定, 而对权力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设置并没有做具体规定。因此, 从完整意义上说, 很多民办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都存在不足—缺少常设监督机构, 没有形成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

三、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一) 不断完善董事会制度

综合国内外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先进经验, 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必须从成员构成和议事决策规则两方面完善。

一是保证董事会成员构成多样化, 特别是吸收教师职工和社会人士代表进入董事会, 由多方代表构成的董事会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和教育公益目的的实现。相关法律必须强制性规定民办高校董事会成员中教师职工和社会人士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 同时还要限制与董事有近亲属关系的人员担任董事, 从多方面努力, 确保民办高校公益目的得以实现。

二是建立健全董事会议事章程, 规范其决策运行程序, 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能力。董事会的决策离不开董事会的议事章程, 董事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依照议事章程来开展。

(二) 完善民办高校内外的监督机制

1. 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可以借鉴日本对私立学校的做法设立专门主管民办高校的机构, 其职责主要是:审批学校的设立、合并、解散、组织变更的申请;对私立学校违反法律规定时, 违反主管机关基于法律规定制度的命令时, 或六个月以上不授课时, 可命令其暂时关闭;所辖主管机构发现学校法人有违反国家法律规定, 不接受处分和逃避监督、违法经营、法人成员有重大不法行为等时, 有权解散学校的法人;私立学校要取得学位授予权, 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准。

2.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现代法人的治理结构中监事会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设立监事会, 并且职工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一。鉴于此我国民办高校法人也应设立监事会, 民办高校的监事会应由出资人、教职工和学生三方的代表出任, 以保护他们的共同利益, 使监事会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需要指出的是, 监事不能同时担任董事,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监事的独立性。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学校法人财产状况、董事的决策是否符合学校的章程、校长执行董事会决议的情况。

(三) 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首先要明确校长和董事会的权力职责范围。总的来说董事会与校长的关系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具体来讲应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董事会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与目标、政策和方向有关的重大问题, 拥有最高决策权;校长在董事会的决策下工作, 具体负责学校的日常教育和教学管理, 拥有最高行政管理权二是董事会并不管理学校的具体和日常行政事务, 其制定的政策方针由校长具体实施。学校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校长的职责, 董事会招聘校长, 校长向董事会负责。三是董事会的主要职能是政策治理、战略管理, 组织管理则授权通过校长来实现, 校长具体实施董事会确定的战略与规划, 体现统一指挥和权责一致的管理原则。

摘要: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是民办高校架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但是, 在实际的运行中,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妨碍了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 因此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已成为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董圣足.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构建与思考—基于上海建桥学院的个案分析[J].发展教育研究, 2006, (11B) .

[2]杨炜长.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的现实思考[J].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 2005, (8) .

[3]谷力.我国民办学校董事会存在的问题及重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9B) .

上一篇:语文识字课教学的模式下一篇: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