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研究

2024-06-17

平行研究(通用12篇)

平行研究 篇1

1 引言

平行进口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又是一个发展着的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人们还没有能力对它做出圆满的描述, 更不能解决它。但人们又不能把它搁置一边, 因为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并且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各国的建立和加强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增进, 该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们必须做出抉择。

2 平行进口的相关理论

2.1 平行进口的概念

平行进口, 又称灰色市场或灰色市场进口, 它是指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从外国的知识产权所有者手中购得商品并未经批准或授权输入本国, 而该知识产权以前已受到了本国法律保护。 如在美国和巴基斯坦都有海尔产品销售, 在美国的价格很可能会远远高于在巴基斯坦的价格, 因此, 巴基斯坦的低价产品有可能被他人销往美国, 并且未经美国海尔商标拥有人许可,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就是平行进口。

平行进口问题的实质是:商品在跨法域流动中, 由于附带的商标、作品、技术等与进入法域的某知识产权客体相同或相似, 损害到该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专用权或独占使用权, 从而产生了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和商品自由流通原则的冲突:如果允许平行进口, 知识产权中的专用权或独占使用权就会受到损害;如果要保全专用权或独占使用权, 就要禁止平行进口, 商品自由流通原则又会被削弱。也就是说, 在平行进口中,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和商品自由流通原则不能两全。而这两大原则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 对平行进口的取舍是一个两难问题。

平行进口主要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 平行进口的商品属于“真品”;第二, 存在平行的知识产权, 即同一智力成果同时在进口国和出口国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第三, 平行进口的进口商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授权;第四, 平行进口商品的进口渠道合法;第五, 平行进口行为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第六, 平行进口行为涉及进口国和出口国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

按照平行进口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种类的不同, 可划分为:专利平行进口、商标平行进口、版权平行进口以及其他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依据平行进口商品的流动轨迹不同, 可将平行进口分为普通平行进口、返销平行进口、向第三国的平行进口。

2.2 平行进口的主要理论基础

知识产权平行进口问题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对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存在较大争议, 这种争论主要是因为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原则和权利穷竭原则在平行进口问题上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地域性原则主张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知识产权人针对同一客体在不同国家取得的知识产权是相互独立的, 均只在授权国的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知识产权只能根据一国法律在其地域内受到保护, 权利取得方式、权利保护范围等依该国法律而定;在一国取得的知识产权不会因其在他国的无效、丧失或期满而受到影响。迄今为止, 除欧盟等知识产权一体化进程极快的地区之外, 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这些传统的知识产权均只能依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 并只能在其依法产生的地域内有效。 根据该原则, 平行进口的进口商购得的商品在国外虽属于合法取得, 但并没取得商品输入国知识产权人的许可, 因而侵犯了该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地域性原则是反对平行进口的理论基础。

权利穷竭原则又称为权利用尽原则或“首次销售原则”, 是指任何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产品, 一旦经知识产权人或其授权的第三人投放市场后, 知识产权经济权利即告穷竭, 权利人就丧失了对它的控制权。商品的合法受让人可以对其受让的知识产权商品自由地占有、使用和处分, 而无须征得知识产权人的同意即可在市场上转销该商品, 其转销不构成侵权。 需要指出的是, 权力用尽并不是知识产权的全部用尽, 而只是特定知识产权部分内容的用尽, 即销售权在首次销售之后的用尽, 或者更确切地说, 就是在首次销售之后, 对受保护的产品的通过知识产权进行控制的权力用尽了。权利穷竭制度的目的在于消除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对商品流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以实现知识产权所有人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3 世界各国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和法律抉择

3.1 发达国家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和法律抉择

3.1.1 美国

除了经美国商标权人书面同意或外国与内国之商标拥有者有关联关系的, 其他商标产品的进口是违法的。专有实施权人可以依据专有实施权请求制止平行进口行为, 而专利权人在国外许可他人实施或自行销售专利产品时, 如果在许可实施合同或买卖合同中对专利产品的再销售未加以限制, 专利权人即无权行使专利权禁止平行进口。 在1885年的Holidays诉Matheson案中, 纽约地区联邦法院认为, 专利产品既已售出, 且出售者又未对售出产品的处置加以限制, 则意味着购买者获得了一种默示许可, 有了这种许可, 应视为买主取得了卖方售出产品中的全部权利, 包括对该产品使用、修理和再销售的权利, 此后的每个买主同上一个买主一样也取得该产品的上述全部权利, 并据此驳回了原告的请求。该案对美国法院处理专利平行进口产生了很大影响。 自1885年起, 美国各级法院常以此案作为平行进口适用国际用尽原则的依据。而版权产品的平行进口实际上是不允许的 (出口转内销除外) 。

3.1.2 欧盟

欧盟则是建立商品以及人员, 资本, 服务不受任何限制的共同体内部自由流通的统一的大市场。因此欧盟实行了体内权利用尽原则, 欧盟内部是允许平行进口的, 权利人不得以其进口权来阻止产品的平行进口。但商标产品的平行进口有一个例外, 即合法理由例外, 尤其是商品投放市场之后被改动或被修理, 对于这样的商品的平行进口, 商标权人则有权禁止, 除了:当商标权人权利的行使可能造成人为地分割成员国之间的市场时;当重新包装的商品不会对商品的原始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当商标权人事先知晓了重新包装事宜;当重新包装的商品上真实地说明了商品的原制造者。 欧盟没有对外平行进口做出明文规定。

3.1.3 日本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 日本海关曾颁布禁令禁止平行进口, 但近年来其态度却有根本性的转变, 在专利领域, 1999 年的 BBS v. Jap. Auto 案中, 法院作出了允许平行进口的判决, 使用了专利权国际穷竭原则。

3.2 发展中国家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和法律抉择

发展中国家多是低价位国家, 发展中国家有明确立法的, 多主张允许平行进口, 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立法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实践中,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在发展中国家较少发生, 还没有典型案例出现, 到目前为止, 只是在专利领域平行进口偶有发生, 一些国家所作的立法是前瞻性的只在发展中国家急需的药品领域一些国家通过强制许可或平行进口方式以保证患病者可以得到基本的治疗, 如南非: 1997年, 南非制定了《药品及相关产品管理法》修正案, 授权政府可以采取平行进口和强制许可手段获得廉价药物, 从而使广大的贫穷病人特别是艾滋病患者能够买得起药物, 以拯救和延长生命。

4 世界各国应对平行进口的态度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从以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于知识产权平行进口的立法和判例可见:对于这一问题, 其态度是各有所不同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 根本原因在于一国对于自身的知识产权政策和贸易政策的不同取向以及藏在这些政策背后的各国利益的不同。当一国偏重于知识产权保护时, 倾向于禁止平行进口;当一国偏重于贸易自由时, 则倾向于允许平行进口。但就某一具体的知识产权的平行进口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最终还取决于该国在世界上的知识产权地位和贸易地位

4.1 我国目前对于平行进口有关的立法现状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 平行进口几乎是一个盲点, 目前直接对“平行进口”做出明确规定的只有《文化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音像制品进口管理的通知》。

该通知第二条规定:禁止版权贸易之间、版权贸易与制成品之间平行进口。第四条规定:为避免同一音像制品经不同单位多次进口后, 在市场上同时销售, 形成平行进口, 音像出版单位在申报原进口单位已引进且在国内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时, 需要提交该音像制品原进口单位与授权单位之间的合同, 明确载明清理授权过期音像制品的办法。从字面来看, 第二条所讲的“平行进口”不完全等同于本文所指的学者们一般使用的平行进口, 如版权贸易之间的平行进口通常被排斥在平行进口之外, 因为尽管对于被“平行”的应该是什么存在很大分歧, 人们对平行进口的应该是产品而不是知识产权这一点已达成了共识。版权贸易与制成品之间的“平行进口”和第四条所讲的“平行进口”与学者们一般讲的平行进口存在交叉关系。总之, 文化部的《通知》已经涉及到平行进口, 使相关企业有了制止平行进口的法律武器。但文化部的规定仅限于音像制品, 也仅限于部分平行进口, 有一些种类的平行进口 (如出口转内销等) 没有涉及。

4.2 我国以后应对平行进口的法律抉择和相关的应对措施

我国修改后的《专利法》第11条及第63条虽然对专利权人的进口权和权利穷竭问题作了规定, 这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但并没有指明是国内穷竭还是国际穷竭, 实际上是没有对平行进口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修改后的《商标法》和《版权法》实际上对平行进口问题也没有涉及。鉴于我国在立法上的空白, 而平行进口又是国际贸易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平行进口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一、关于专利产品, 应允许以“出口转内销”形式以及药品等关系公共健康的商品的平行进口。允许这些商品平行进口有利于防止专利权人垄断国内市场, 维护消费者利益, 符合人权的一般理论, 也与WTO多哈回合关于公共健康协议的宗旨一致。

第二、关于商标权领域的平行进口应采取一般允许, 例外禁止的态度。这些例外包括:其一, 如果商标权人可能因平行进口商对商品的不适当改造、再包装或广告宣传等而使其商标信誉遭到损害;其二, 商标许可合同明确限定了商品的出口地区或在使用该商标的商品上明确禁止其平行进口的;其三, 为避免进口商从事“搭便车”的行为, 在国内商标权人为商品做了大量广告而使消费者对该商标形成了独特的信赖时, 应当禁止平行进口;其四, 不具备商品正常售后服务和担保的平行进口。

第三、关于版权的平行进口。为了促进文学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 应该允许版权的平行进口, 但为了平衡版权所有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应考虑下列因素:一是为了保证贸易的充分自由进行, 应允许平行进口, 但对于明显不符合本国利益的版权领域的特别类型的平行进口行为应加以禁止或者限制。二是反对借版权保护之名, 行垄断市场、垄断价格之实;严格区分原创作品与为便于销售而带有版权物的普通商业产品。三是给予著作权人在销售合同或产品标签上注明禁止转售或平行进口的权利。

摘要:首先阐述了平行进口的概念, 和主要理论基础, 其次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平行进口问题的态度和立法现状, 使用实证与比较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最后针对我国将如何应对平行进口问题, 并在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领域应采取哪些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平行进口,地域性原则,权利穷竭原则

平行研究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三单元《空间与图形》 中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一课,是在学生低、中年级已经直观认识了 几何图形和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垂线和平行线等内容内容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教材注重平行四边形从生活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并且通过学生的测量来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概括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及其特征,还要求会比较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具有不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平行四边形” 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梯形、圆等几何知识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段的时候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了 长方形、正方形、垂线和平行线等这些基础,说明学生已经积累了 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 一定的空间观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图形间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认识的经验,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图形的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的感受和了解,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意义,了解其特性,了 解与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

2、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初步知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说明: 本节课以探究、合作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为主。通过“观察身边的物体——交流四边形的示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几何图形——小组合作将四边形根据特征分类——概括特征,得出结论——了 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其广泛应用——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等一系列活动的教学方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把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同学们。

1、注重让学生课前参与。根据学生在以前初步直观认识过几何图形这一基础,而平行四边形的前提首先是四边形,所以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前,就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物体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知道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又是如何从生活实物中抽象出来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唯一的选择,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任何传统媒体所不能代替的。通过多媒体从实物的图片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性,再让学生去研究几何图形的特征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只要两及特再通过让学生观看电动伸缩门工作情况的录象,把生活中现象搬进了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将来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3、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实践等主动探究新知。本节课共有两次小组合作、四次动手实践。第一次,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四边形,抓住特征进行分类; 第二次,在总结概括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到底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这一特征概括是否正确,学生产生了疑问,老师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组对边分别平行就具有“对边相等” 和“对角相等” 这两个特征,从而验证了 书上的概念是简洁正确; 第三次,通过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框架,动手拉这两个框架,使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为下一步学习三角形打下基础; 第四次,在练习巩固时,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形状的塑料板拼摆出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既巩固了 新知,又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由于是小组竞赛的形式,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五、教具及学具准备: 一套多媒体课件及四边形的图片、塑料小棒和各种形状的塑料板等学具。说明: 课件 1,各种形状的具有四边形的实物图片,目的是通过实物图抽象出平面几何图形,使学生知道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件 2,将抽象出来的四边形分类的几何图,可以随意将这些四边形移动,目的是让学生看清楚不论怎样分类,3、5、7 号这 3 个平行四边形都分为一组。课件 3,是强化平行四边形概念练习的 8 个几何图形,让学生从中选择其中的平行四边形。课件 4,是展示电动伸缩门等一组活动的录象,它们都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造。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1、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并在用实物投影向全班交流汇报)

2、利用课件演示,从实物图片中抽象出以下几何图形: [评析: 注重让学生课前参与学习活动,观察身边的四边形,并画出示意图,课上利用实物投影在全班进行交流,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校园里的优秀集体”奖牌(表面是长方形的)、钟表(表面是正方形的)、奖各样的杯的底座(表面是梯形的)等等各种含有四边形的物体实物图形,并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的教育]

3、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4、认识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

5、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哪几种图形? 回忆它们的特征及其关系: 8 1 2 3 6 5 74

6、探究其余的四边形(1 号和 2 号图形消失)。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1、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1)、小组合作: 利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学习用具,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余的 3—8号图形分类。(2)、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分类情况: 第一,按照两组对边的位置关系分: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 3 号、5 号、7 号; b、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 4 号、6 号; c、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 8 号。第二,按照对边相等情况分: a、两组对边分别等的 3 号、5 号、7 号; b、两组对边都不等的 4 号、6 号、8 号。第三,按照对角相等情况分: a、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 3 号、5 号、7 号; b、对角不等的 4 号、6 号、8 号。(3)、不管按照什么标准分类,都把3、5、7 号图形分为一类,这组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板书: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对角相等(4)、概括定义: 这些四边形叫什么名字? 并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评析: 通过小组合作,按照一定的标准给 3——8 号四边形分类。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 广泛参与学习活动的空间,真正把学生推倒了学习的主人的地位上。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和方法将 3——8 号四边形分类的过程也正是他们探究、感悟、体验平行四边形的过程。](5)、你认为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学生出现了 多种方法概括,有的用 1 个特 2 征,有的用个特征,还有用 3 个特征)(6)、老师引导学生看书,质疑。(书上只用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这一个特征概括定义,是否正确? 鼓励学生想办法验证。)[评析: 此环节处理灵活,有创意。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7)、在生活中找一找平行四边形。(教室里的、校园里的、家里的、公共场所的等等都可以。)(8)、强化概念练习。长方形 正方形 A、判断正误: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B、几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讨论: 长方形、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评析: 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

3、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应用。(1)小组合作: 用学具塑料小棒分别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2)动手拉自制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你有什么发现?(板书: 易变形)(3)介绍平行四边形“易变形” 的特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演示电动伸缩门等活动情况。(4)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5)小结: 生活中许多地方都是人们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进行发明创造的,只要同学们肯动脑筋,也可以利用这个特性进行发明创造。[评析: 又一次为同学们提供创造动手实践,探究新知的机会。在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动手拉这两个框架中发现二者不同的特性。并利用多媒体演示电动伸缩门等的活动情况说明平行四边形“易变形” 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下面图形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 1 2 3 6 5 5()()

2、小组合作,开展比赛: 用学具袋中的塑料板拼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 看哪组拼的又多又快?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什么知识? 附板书设计: [评析: 板书设计突出了 本节课的重点,独具匠心,一目了 然。]

七、教学流程图: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对角也相等 特性: 易变形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开始 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实物投影: 交流课前观察到生活中的四边形 课件演示: 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四边形。回忆长、正方形特征及其关系。合作探究,建立模型。的特征 的特性。小 组 合作,动手测量,进行分类。根 据 特征,总结归纳念。概找 出 生活中的 自制、拉动,发现 特性。观 看 录像: 电动伸缩 门 的 工作情况。找 出 生活 中特性应用。拓展应用,培养能力。小组合作,拼 总结收获 结束

八、课例评析: 老师能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内容和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精心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1、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课前王老师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中寻找四边形并动手画出简单的示意图,课上利用实物投影在全班交流汇报; 老师还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 校园里的优秀集体” 奖牌(表面是长方形的)、钟表(表面是正方形的)、奖杯的底座(表面是梯形的)等等各种各样的含有四边形的物体实物图形,并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时,王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身边的例子,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电动伸缩门、玩具手枪、活动衣架、活动护栏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2、注重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方式获取新知。王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了 “动手测量,抓住特征,进行分类——动手画图,进行验证,明确概念——动手制作,体验特性,鼓励发现——动手拼摆,拓展应用,培养创新” 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3、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学习新知识前,复习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总结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后,又及时将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比较,并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将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又如,让学生给 3——8 号四边形分类时,不仅让学生找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同时也初步感受到后面要学习的梯形、直角梯形的某些特征。再如,让学生用小塑料棒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用手拉,发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的同时也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为以后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打下基础。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巴金翻译研究 篇3

关键词: 巴金; 翻译; 平行语料库

巴金是我国译著丰富的翻译家,翻译生涯长达60年,翻译字数多达300万,主要收录于十卷《巴金译文全集》。巴金的文学作品从40年代开始被译成法、英、俄等语言,其译作均属于外译汉。国内关于巴金的研究以文学创作居多,其次是出版业,翻译研究最少,目前尚无关于巴金翻译研究的专著。巴金与鲁迅、周作人、矛盾等人均是民国时期的译匠、转译的代表性人物,前几位翻译大家的翻译研究专著已纷纷出版,其中一些翻译家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相比之下,巴金翻译研究相当匮乏。通过译本比较局部研究巴金翻译风格的文章屈指可数,袁丽梅[7]对周作人与巴金翻译的《快乐王子》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关注意识形态因素对译者的翻译选择的影响;李今[3]的《文生社对屠格涅夫六大作品的重译》从译文风格对巴金的《父与子》《处女地》译本与之前陈西滢译本进行比较;周志莲[8]的《巴金在桂林抗日文化城的翻译活动---《父与子》《处女地》》从翻译方法对巴金40年代和90年代的《父与子》《处女地》译本进行比较,基于语料库比较译本,评价译者的翻译风格已然是翻译评估的重要手段,尚未发现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巴金译本研究。

一、巴金译文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上世纪90年代中期,Mona Baker、Dorothy Kenny等一批翻译研究者率先将语料库运用于翻译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平行语料库是指由原文文本及其平行对应的译语文本构成的双语语料库,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双语平行语料库和多语平行语料库,其双语对应程度一般可分有词级、句级和段级三种[5,10]。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可以通过对比原文和译语,考察语言特征,研究翻译教学和译者风格。其中,基于平行语料库研究语言特征的文章最多,反映译者翻译风格的略少,如《许渊冲宋词翻译的语料库辅助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张爱玲汉英自译作品的文体研究》。此等文章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使用语料库检索分析软件WordSmith或自制软件程序,对译作的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平均词长、平均句长等一些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揭示译者的翻译风格。然而,许多老一辈译者的译文无电子版本,不仅不利于保留译文史稿、而且减少了利用语料库进行客观评价译文的机会,巴金的译文就是如此。因此,搜集译文电子版尤为重要。

巴金掌握汉、英、法、日、世界语等五种语言,大多数译作是转译而成,从英语直接翻译成汉语的复译作品仅王尔德作品《快乐王子集》仍在流传,转译和复译属于重复翻译的两大类。转译即间接重译,与直接重译相对,两者皆属于重译,直接重译是指直接从原文语言对作品进行第二次以及更多次的翻译;转译,指从非原文语言的译本对原文作品进行第二次以及更多次的翻译[9]。基于语料库的转译研究较为少见,皆因语言难度和转译信度,但巴金的转译十分值得探究。巴金在十卷《巴金译文全集》的跋、序中记录了他的转译方式——参考多个译本翻译、多次改译,体现了他认真转译的态度。巴金对俄国屠格涅夫的作品转译最多,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诗,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和短篇小说《木木》至今广受读者喜欢。巴金在40~50年代期间翻译这三部小说时不谙俄语,皆参考英国Edward Garnnet的英译本进行转译,在90年代分别通过查看俄语辞典对照俄语原著进行改译。根据巴金的翻译情况,研究巴金的这些转译本应该与翻译参考本俄、英两种语言版本进行对。可见,在巴金的十卷译本中,搜集巴金的转译代表作和复译代表作是非常之必要。语料搜集完毕后,建议利用常用办公程序Microsoft Word, Microsoft Excel 的宏功能或VBA程序进行统一格式的预处理工作,建立句级对齐的多语平行语料库。

复译汉译本与英文参考本的比较图略,转译汉译本与参考本的比较如下图:

二、巴金译文平行语料库的应用

巴金的译文语料库建设完成后,如何利用它呢?调查基于语料库研究译者风格的文章后,发现一般是通过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平均词长、平均句长等基本数据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揭示译文的文体特征进而推论译者的翻译风格。信、达是历代翻译标准中不可缺少的这两个指标,也是评价翻译质量的两个指数,平行语料库能反映出译文的信与达,或者说忠实与通顺。研究译者的翻译风格不能唯定量研究是论,应该结合定性研究,以翻译理论为总体指导,对语料进行多方面观察,推论译者翻译风格。利用语料库对巴金翻译进行微观研究前,首先要从理论上了解巴金的翻译观。

1.巴金的忠实翻译观。巴金非常重视翻译的忠实,强调译者的责任感。他曾指出,好的翻译方法只有一种,就是有直译,也有意译。他还认为一部文学作品译出来也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2]。巴金[1]在他的十卷《巴金译文全集》的跋或序中,反复强调自己翻译时的参考本是什么语言、有多少个、如何进行改译。另外,巴金三番两次地使用白话文对译文进行修改,体现了对译文通顺的严格要求。其实,巴金的翻译观与刘重德的“信、达、切”翻译观不谋而合。刘重德[4]根据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提出忠实翻译观“信、达、切”,信是指保全原文意义;达是指译文通顺易懂;切是指切合原文风格。利用多语平行语料库,将巴金翻译屠氏小说的译本与他翻译时参考的俄、英参考本进行对比,观察巴金译本的误译情况、译语特征和翻译方法,能分别了解巴金翻译的信、达、切,论证巴金的翻译观。对巴金的翻译(信、达、切)进行考察,需要从误译、译文语言特征和译者风格入手,平行语料库无疑是最好的工具。

2.巴金译文语料库的应用。

第一,研究巴金翻译的信:基于多语平行语料库,首先依据俄、英参考本对各汉译本的语义误译和语用误译进行人工和计算机半自动标注,然后根据语料库的自动统计数据微观地比较分析巴金译本的内容忠实度。语义误译和语用误译分别指译文在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和译文表达引起的错误。例如不论晴雨的正确翻译是rain or shine,如果翻译成 shine or rain 则属于语用误译。

nlc202309032332

第二,研究巴金翻译的达:基于多语平行语料库,根据语料库对各汉译本语言特征的自动统计,如平均词长、平均句长、词汇密度、类符形符比比较分析巴金译本的语言通顺度。类符是所有单词中拼写不同的单词,形符是所有的词形,包括所有的单词。类符形符比指特定语料库中类符数和形符数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文本用词的变化性。词汇密度是指特定语料库中实词在总词数中所占的比例,是分析译者文体的重要指标之一,词汇密度大小能直接反映译文的信息量。单词和句子的平均长度可以反映译者的用词习惯和风格。

第三,研究巴金翻译的切:基于多语平行语料库,首先依据俄、英参考本对各汉译本的翻译方法进行人工和计算机半自动标注,然后根据翻译方法的自动统计,从微观角度观测巴金译本是否与原文风格切合。纵观国内外的翻译史,最为学者们津津乐道的翻译方法是直译和意译,虽然两者历经长期分离,被视为两个极端,终于在近三十年趋于融合,互为弥补。许渊冲[6]的定义如是:直译是把忠实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是把忠实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放在第二位,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其实一个译本中往往是直译和意译并存,甚至一个句子也会出现两种翻译方法,因此判断一个句子翻译是直译还是意译主要比较它们的程度,即是直译较多,还是意译较多,是更偏向原文形式还是偏向译文通顺。

就翻译理论而言,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主要通过探讨某种意义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通过比较译语文本和其对应的母语中的语言特征及其出现的频率来研究翻译过程,探讨翻译的规律。就翻译实践而言,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为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提供可供选择的充分语料,有助于译者进行筛选,去粗取精,从多种选择中寻求最佳选择。总体而言,以往的语料库翻译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笔者认为,应该要以宏观研究为指导,基于此,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巴金翻译研究的总体框架如下图:

三、总结

以宏观指导微观,根据巴金的翻译忠实观——“信、达、切”,基于语料库对巴金译文的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不仅能佐证巴金的译本质量,弥补巴金翻译研究的不足,而且对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皆有指导意义。建设平行语料库,将巴金译本与俄、英参考本进行比较,有

利于直观、全面地考察巴金的翻译,同时也为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其它翻译家的翻译研究提供范例。如果此平行语料库能建设完成,不仅能用于全面研究巴金的翻译,还可用于俄、英、汉三种语言的对比研究、屠氏作品的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

参考文献

1 巴金译.巴金译文全集[Z].1-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 李今.文生社对屠格涅夫六大作品的重译[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3:176-180

4 刘重德.浑金璞玉集[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5 肖维青.平行语料库与应用翻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7(3)

6 许渊冲.直译与意译[J].外国语,1980.6

7 袁丽梅.意识形态视野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快乐王子》的两个中译本为例[J].英语研究,2011(4)

8 周志莲《巴金在桂林抗日文化城的翻译活动——以<父与子>和<处女地>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9 周志莲.中国译史视阈下的重译探究[J].社会科学家,2013(9)

10 Baker, M. Corpora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 overview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research [J]. Target, 1995, (7): 223-243

双平行平面射流输运特性研究 篇4

关键词:平面射流,输运特性,平行射流

0 引言

双平行平面射流在航天、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具有不同战略意义的应用[1,2,3,4],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双平行平面射流的输运特性具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特别对于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多[1,2,3,4,5,6,7], 但关于喷口间距较小的双平行平面射流的输运特性研究尚无可直接利用信息, 本文在这方面介绍部分基础实验研究工作。

1 实验系统和测试

实验系统[8]中, 速度、温度和颗粒浓度测试采用经标定和可靠性实验测试论证过的皮托管、铜-康铜热电偶和等动量取样管, 分别测量了速度、温度、浓度分布。喷口结构尺寸示意图如图1所示。

射流喷口采用有机玻璃制作, 长度为900 mm, 两喷口中心间距S与喷口宽度Tp之比分别为S/Tp=2、3和4。实验中分别测试了射流流动方向X的无因次截面S/Tp=0、0.5、1、2、4、7、10的速度、温度和浓度分布, 本文仅介绍典型实验结果。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如图2所示, 分别表示S/Tp=2和S/Tp=4时单相的速度、温度和气固两相颗粒浓度在X/S=1、2、7三个截面的无因次变量分布, 相应的变量以射流出口的速度U0、剩余温度ΔT0及浓度C0无因次化, X/S=1、2对应射流汇合区, 对煤粉燃烧而言, 对应着火区, X/S=7对应射流充分汇合区或合并区。

由图2可见, 速度分布表现出两股气流相互吸引逐渐合并为一股气流, 最大速度轨迹最终交于喷口中心轴线。温度分布虽也表现出两股气流相互合并的趋势即最大温度轨迹逐渐趋于中心轴线, 但由于加热射流与冷射流的动量之比Rm=1.45, 因此表现出冷射流被加热射流所卷引, 最终的温度分布不像速度那样具有对称性:这在S/Tp=4时尤其明显。在两股气流未汇合之前, 温度分布的内混合层比外混合层混合强烈, 这说明涡的明显作用;在两股气流合于一股气流后, 外混合层比内混合层混合强烈。对于浓度分布而言, 混合缓慢, 在X/S=7截面, 表现出内混合层浓度比外层混合浓度稍高, 这可能是大涡对颗粒未完全卷吸而在离心力作用下将颗粒抛向内混合层区域的结果。由图2还可以看出, 尽管温度分布在Rm=1.45下测出的, 但仍比速度分布要宽, 这说明标量混合的速率较快, 按Prt数等于0.9估计, 要快10%左右。但对于浓度分布而言, 其混合宽度要比速度、温度分布窄, 尤其在X/S=7截面表现明显。从最大值衰减来看, 最大速度与最大温度逐渐衰减明显, 而最大温度的衰减在X/S<2的区域内比最大速度衰减要慢, 这是由于温度分布是在Rm=1.45时给出的, 尽管如此, 在X/S=7时, 最大温度仍比最大速度低。说明在离开喷口一定距离以后, 温度衰减要快, 仍表现出其固有的输运特性。无论是最大速度还是最大温度, 无因次值均小于1.0。但对于颗粒浓度而言, 由于气固分离作用, 其最大相对浓度在X/S=1时仍表出C/C0≈1的特性, 由图2仍可看出, 其喷口中心轴线上的最大速度、最大温度和最大浓度变化也各有不同特点。

定性上, 图2已预示出:无论从衰减、扩展、横向弥散或混合特性以及射流中心轴线上的变化规律哪方面来看, 由于输运机理的本质区别, 导致输出特性的明显区别。

3 结论

对于双平行平面射流, 速度分布表现为双射流相互吸引并最终汇合成单一射流;由于动量比的影响, 温度分布客观地反映了冷射流为加热射流所卷吸;浓度分布反映了惯性力的占优作用。三种变量分布及发展的不同反映了动量、能量和质量输运具有本质区别, 这将是继后论文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Miller, D.R.and Commings, E.W.:Force-MomentumFields in A Dual-Jet Flow, J.Fluid Mech., Vol.7, No.2, (1960-2) , 237-256.

(2) Tanaka, E.:The Interference of Two-Dimensional Paral-lel Jets, (Ist Report, Experiments on Dual Jet) , Bulletin of theJSME, Vol.13, No.56, 1970.172-280.

(3) Elbanna, H., Gahin, S.and Rashed, M.I.;Investigationof two plane Parallel Jets, AIAA J., Vol.21, No.7, (1990) , 17-22.

(4) Raghunathan, S.and Reid, I.M.:A Study of MultipleJets, AIAA J., Vol.19, No.1 (1981) , 124-126.

(5) Milizer, J.Dual Plane Parallel turbulent Jets:The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of The Mean Velocity Field, Ph.D.Thesis,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1977.

(6) Marsters, G.F.:Interaction of Two Plane Parallel Jets, A-IAA J., Vol.15, No.12, (1977) , 1756-1762.

(7) Tanaka, E.:The Interference of Two-Dimensional Paral-lel Jets (2nd Report, Experiments on the Combined Flow of DualJet) , Bulletin of The JSME, Vol.17, No.109, July, (1974) , 920-927.

平行研究 篇5

长沙晚报讯(记者 徐媛 实习生 王梦珏)昨日起,考研调剂工作全面展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yz.chsi.cn)正式开通了“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调剂时间将持续到5月15日。教育部门提醒符合条件的`考生及时掌握调剂录取的动态,以争取到调剂录取的机会。

考生网上调剂应注意:上线(国家线)未被一志愿单位录取的统考考生,均可参加调剂。参加调剂的考生每人可以在网上填报两个平行调剂志愿,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48小时内不允许修改,以供招生单位下载志愿信息和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

平行研究 篇6

关键词: 龙虾眼系统; Schmidt结构; X射线聚焦; 视场

中图分类号: TH 743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2.05.007

引言X射线的光学常数决定其很难通过折射的方式实现聚焦,通常采用掠入射反射的方式。典型的掠入射光学系统包括KB型光学系统、Wolter型光学系统等,这些光学系统虽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但是严重的离轴像差以及光学元件的反射特性使视场受到限制,如KB显微镜的视场只有约200 μm,Wolter望远镜的视场只有角分量级[12]。龙虾眼(lobstereye,LE)型光学系统源于模仿龙虾的视觉系统,由多个通道的掠入射反射镜构成,结构上的球对称性决定了它没有特定的光轴,任意方向上的聚焦能力都相同,因此具有其它X射线光学系统无法企及的大视场特性。Schmidt[3]与Angel[4]分别提出了两种不同结构的龙虾眼系统:Schmidt结构适合于大型、高集光面积的系统,Angel结构适合于小型轻便的系统[5]。目前,龙虾眼光学系统主要应用于天文观测领域,作为ASM(all sky monitor)实现大视场巡天,例如ESA的LobsterISS计划[6];在安全检查仪器领域,美国物理光学公司正在研制基于龙虾眼光学系统的便携式X射线安检设备[79],有望用于未来大型集装箱的安全检查;此外,龙虾眼系统的改良结构也正尝试应用于中子聚焦[10]。龙虾眼光学系统的大视场特性使其在未来的空间天文观测、大尺度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文中以Schmidt结构龙虾眼系统为基础,建立了有限物距的成像系统,演示了大视场下的X射线聚焦和成像特性。1初始结构设计Schmidt型与Angel型龙虾眼系统的结构形式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Angel结构是由许多排列在球面上的微小矩形元胞组成,与真实的龙虾眼相似,如果元胞足够小,Angel结构的分辨力可以达到角秒量级[11]。但是,元胞式的Angel结构制作方式较为复杂,难以获得较好的表面粗糙度。Schmidt结构由多组平面反射镜组成,以一维结构为基础,通过两个一维结构的正交叠加得到二维聚焦系统。相对于Angel型结构,Schmidt型结构适合于大型系统应用,其分辨能力较差,但因为方便在反射镜表面镀膜,因此可以扩展到较高的能量段。光Schmidt和Angel结构都是由两个正交的反射面,根据掠入射全外反射原理实现X射线的二维聚焦成像,其成像原理如图3所示,所有反射面中心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弧上,且延长线都通过这一圆弧的曲率中心C。如图3(a)所示,物距无穷远时不同视场的光线将会聚在半径为r/2的像面上,虽然实现了大视场,但也导致其像面不再是平面而是以C为中心的球面。图3(b)为有限物距情况下,物点A发出的光线被不同位置镜片反射会聚在点A′,由于X射线全外反射临界角的存在,并非所有的镜片都被利用,当光线掠入射角度θ+小于全外反射临界角时,该反射镜才参与反射。如图所示,在物体具有一定尺寸的情况下,AB是以C为中心的一段圆弧,物点B发出的光线通过与A相同的方式会聚于B′,但利用了不同位置的镜片,图中下方部分镜片由于光线入射到其表面的角度超出全外反射临界角而不再参与反射,而上方参与反射的镜片数目会增加。此时可以认为是以BC连线作为光轴,所用参与反射的镜片均分布在光轴附近的小范围内,所以不同位置的点成像情形相同。物体尺寸继续增大,沿周向增加镜片就能实现更大视场的成像,这就是龙虾眼系统大视场的原因。此外,龙虾眼系统需要采用双面反射镜也是龙虾眼系统能够实现大视场的原因之一。

A发出的光线经过系统后被会聚于位置A′,以AC作为光轴。由图3中关系可以得到:α=θ+2(1)由于所设计的龙虾眼系统工作于8 keV的X射线波段,在X射线掠入射情况下,θ、、α都非常小,于是式(1)中的角度关系可以代换为:rsinl-Δr=rsins+Δr+2rsinr-Δr(2)式(2)中,Δr=r(1-cos),s为物距,l是像距。θ、、α都很小,所以Δrr,l,s,式(2)可简化为:1l-1s=2r(3)式(3)就是龙虾眼系统的物像公式,显然,龙虾眼系统的成像关系与球面反射镜的高斯公式是一致的。令物距s为无穷,可以得到龙虾眼系统的焦距:f=r/2(4)系统的横向放大率:Mt≈A′B′AB=A′CAC=r-lr+s(5)将式(3)代入式(5)后,近似得到:Mt≈ls(6)式(6)表明X射线龙虾眼系统的放大率等于像距与物距之比。为了获得最佳的集光效率以减少系统工作时的曝光时间,可以将集光面积作为评价集光效率的标准对系统进行优化,获得最大集光效率的条件仅与反射镜的长度与相邻两镜间距有关,当反射镜长p与相邻镜间距w满足下式时,可以获得最佳的集光效率[1213]wp≈ε θc(7)式(7)中,θc表示全外反射临界角,ε为一常数,通过优化得到的ε≈0.85[13]。文中研究的系统工作于8 keV,反射镜采用50 mm长的超光滑玻璃,由于SiO2表面的反射率在0.2°左右急剧下降,所以选择0.2°近似作为θc的值,于是得到当反射镜面间距w为0.15 mm时,系统具有最佳的集光效率。当反射镜相互平行排列,即r→∞时,系统的物像距相等,此时的放大率为1。文中设计的schmidt结构演示系统,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演示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使用长宽50 mm×50 mm,厚度210 μm的SCHOTT D263T超薄平板玻璃作为反射镜片,通过在相邻镜片之间垫150 μm厚度玻璃片以实现等间距的堆叠。制作完成的一维结构总共20层。D263T超薄平板玻璃的表面粗糙度约为0.5 nm。系统的有效镜片数量N≈sθc/(w+d);对于平行平板的演示系统,其成像的方式与前面所述相同,视场范围与系统的高度h一致。

2.1性能模拟与实验以8 keV能量Cu靶X射线管作为背光源、通过小孔以及CCD对两维系统进行聚焦实验。实验的光路图结构如图5所示。系统中心与小孔和CCD的间隔为600 mm,小孔直径约为280 μm,CCD像面尺寸约为7 mm×7 mm。首先对水平和垂直的一维结构进行聚焦实验,并使用Zemax的非序列模式进行模拟,实验与模拟结果如图6(a)、6(b)所示。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同,亮条纹两侧较暗条纹是由没有经过系统反射的直射光形成,如图3(a)所示。

将两个一维结构正交放置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二维聚焦结构,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如图6(c)所示。实验成功获得了十字形状的龙虾眼系统聚焦结果图像。由于入射到相邻两平行镜片间的光线并不是只发生一次反射,小部分光线会发生两次反射,所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发生奇数次反射的光线与部分直射光线叠加形成中心亮斑,而只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发生奇数次反射的光线形成如图所示亮斑两侧的十字图形,其余较暗条纹为直射光形成,在相邻两镜间发生两次反射的光线形成杂散光,但比较弱,对结果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实验得到焦点FWHM约为320 μm,与模拟得到的 FWHM约280 μm的结果接近,焦斑变大的主要原因是镜片的面形误差、光线发散角以及镜片之间平行度误差。

2.2成像演示使用系统观察约2 mm×2 mm的字母图样“F”的X射线成像结果,详见图7。左图为X射线成像结果,图中较亮区域明显地显示出字母图样“F”。通过X射线CCD测量得到图样的尺寸为280×300 pixel(实验使用的X射线CCD 1 pixel=6.45 μm),与可见光CCD采集的图样尺寸基本相同。图“F”的下方末端较暗,这是由于光源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较短,图样末端没有被照亮。

当放大倍数为1时,龙虾眼光学系统的视场约等于堆叠的镜片高度,因此文中所制作系统的视场约为7 mm。由于X射线背光源大小的限制,实验只能演示约2 mm视场的成像情况。根据龙虾眼系统的原理,其余视场的光学特性与实验展示类似。文中阐述的龙虾眼系统是在R等于无穷时的一种特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对R为有限远的龙虾眼系统实现较大的视场,此时,需要解决的是精密控制各组镜片间的向心角度。例如8 keV下,使用长度50 mm,厚度210 μm镜片,镜片间隔0.15 mm,R为400 mm时,计算可以得到反射镜间的夹角仅为3′,反射镜间角度的精确控制就显得极为关键。反射镜表面质量是影响龙虾眼光学系统性能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未来应用时,通过在反射镜表面镀制X射线多层膜,可以制作出准单能的大视场聚焦光学系统。如果在反射镜表面镀X射线超反射镜,在天文观测领域有望将观测能量扩展到100 keV。3结论龙虾眼X射线光学系统是实现大视场X射线成像的有效手段。文中研制了由多组平板玻璃构成的Schmidt型龙虾眼X射线光学系统,并进行了X射线聚焦和成像的演示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光线追迹模拟结果一致,该系统可以在几毫米的视场下实现聚焦和成像,达到百微米分辨。参考文献:

[1]KODAMA R,IKEDA N,KATO Y,et al.Development of an advanced KirkpatrickBaez microscope[J].Optics Letters,1996,21(17):1321-1323.

[2]PETRE R,SERLEMITSOS P J.Conical imaging mirrors for highspeed xray telescopes[J].Applied Optics,1985,24(12):1833-1837.

[3]SCHMIDT W K H.A proposed Xray focusing device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for use in Xray astronomy[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1975,127:285-292.

[4]ANGEL J R P.Lobster eyes as Xray telescopes[J].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1979,233:364-373.

[5]INNEMAN A,HUDEC R,PNA L.Progress in lobstereye Xray optics development[J].SPIE,2000,4138:94-104.

[6]FRASER G W,BRUNTON A N,BANNISTER N P,et al.LobsterISS:An imaging Xray allsky monitor for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J].SPIE,2002,4497:115-126.

[7]GRUBSKY V,GERTSENSHTEYN M,JANNSON T.Lobstereye infrared focusing optics[J].SPIE,2006,6295:0F1-0F8.

[8]GERTSENSHTEYN M,JANNSON T,SAVANT G.Staring/focusing lobstereye hard Xray imaging for nonastronomical objects[J].SPIE,2005,5922:0N1-0N11.

[9]JANNSON T,GERTSENSHTEYN M,GRUBSKY V,et al.Throughthewall sensor systems,based on hard Xray imaging optics[J].SPIE,2007,6538:0A1-0A9.

[10]DAYMOND M R,JOHNSON M W.An experimental test of a neutron silicon lens[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2002,485(A):606-614.

[11]GORENSTEIN P,WHITBECK E,AUSTIN G,et al.A lobster eye Xray telescope prototype[J].SPIE,1998,2805:74-80.

[12]CHAPMAN H N,NUGENT K A.Xray focusing using square channelcapillary arrays[J].Rev Sci Instrum,1991,62(6):1542-1561.

平行研究 篇7

话语模式主要研究叙述与人物语言的关系, 即叙事文中人物语言的表达方式。[1]海德格尔曾经强调过“言语”对人的本质存在的重要性, 他说:“去歌吟, 去真正地言说世界性的生存, 去说出全纯之拽的牵引并且只说出这个, 这意味着归属到存在者自身的境域中去。这个境域作为语言的本质, 便在存在本身。”[2]

1.破碎话语的怪诞风格

在对于爱伦·坡的研究中, 弗洛依德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 的出现与发展, 让一度被看得很肤浅的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与侦探小说具有了精神分析、心理探索的深层意义。一时掀起了研究的热潮。爱伦·坡在小说中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或内心独白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动机和精神世界。

而上文所提到的这种独白, 通常情况下都是表现为爱伦·坡作品中的的不连贯的、比较短的破碎语句。

例如在《泄密的心》中, 他以第一人称独白的形式叙述了一个精神变态的年轻人实施蓄谋已久的杀人计划, 兴奋地杀害了一旅店中的老人的完整故事情节。凶手杀人前后的心态被当事人直接面对读者的倾诉刻画得生动细腻、奇特而可信。

当爱伦·坡在描叙年轻人杀害老人的过程时, 他选用了一系列的短句子来表达年轻人杀人时的恐惧和内心挣扎。

“我微笑了—————我有什么好怕的?我给他展示了我的友好。尖叫声, 是我自己的梦中的”。这种断断续续的短句子形象地展示出了年轻人的精神崩溃的状态和他内心的挣扎与紧张感。

再说残雪,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残雪小说里, 阴森恐怖的叙事氛围、奇诡的“窥视”角度与死亡已经构成了一个奇特的梦魇世界。那也应该不难看出, 无论是残雪早期还是近期的作品, 她的叙述语言始终沿着非理性的道路前行, 当然这也成为“残雪式”小说的独特标志。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一般都具有非逻辑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人物梦呓式的独白和平行式的对话。

在残雪的小说中, 真正的对话是难以建立的。例如在《公牛》中, 就连对话的基本效能也荡然无存:老关说起了梦话, “我”也情不自禁地说起来, 就这样喋喋不休、各说各的, 说了一整夜。

戴锦华在《残雪:梦魇萦绕的小屋》 一文中写道:“那是一处被窥视、被窃窃私语、讪笑所充塞的空荡的空间, 一片被污物、被垃圾、被腐坏的过程所充塞着的荒芜, 一个被死亡、被恶毒和敌意所追逐着的世界;那永远喋喋不休的抱怨和‘对话’———发出的语词永远如同触到了玻璃的利物, 除却制造尖锐刺耳的噪音, 永远不会抵达对方;彼此充满了刻骨仇恨的人们却时时刻刻地厮守并面面相觑。”[3]

上面提到爱伦·坡擅长的内心独白, 我们举了《泄密的心》为例, 下面列出几个残雪与之相似的破碎独白。虽然大多数评论家更习惯于称他们为:梦呓。

例:“这天黑得看不见了, 要有手电照一下就好。什么东西直往我套靴里钻, 可千万别是毒蛇。你听说了雷公爷烙字的事了吗?最近谣言很多, 我老婆夜里怕得要命, 总是转到床底下去睡, 讲是如果有人来谋杀呢?又讲城里疯狗咬死大批人了。你没注意宋婆家里的灯?”[4]

例:……隔壁那女人的尖嗓音顺着一股细细的风吹过来了, 又干又热, 还有点喑哑。“……不错, 泥浆热得像煮开了的粥, 上面鼓着气泡。它爬过的时候, 脚板上烫出了泡, 眼珠暴得像要掉出来……夹竹桃与山菊花的香味有什么区别?你能分得清吗?我不敢睡觉, 我一睡着, 那些树枝就抽在我的脸上, 痛得要发狂。[5]

2.相似的语言风格与不同的形成原因

爱伦·坡与残雪的语言风格虽然都是由冲突造就、并且以破碎不连贯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但究其形成原因, 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仍旧以爱伦·坡的犯罪类小说的代表作《泄密的心》为例。这篇文章的整个文本世界都建筑在叙述者亦即凶犯的独白之上。然而, 这一独白却时刻浸润在揣测、评价他人想法的过程中, 从未停止辩论、交锋的口吻。

总结来说, 即爱伦·坡的破碎语言中经常性的包含的是一种人物形象与自我道德寓意的冲突。不仅在《泄密的心》中如此, 在《黑猫》中, 主人公的对话, 受述者看似是虚无或是黑猫, 但其实, 究其根本, 都还是主人公的自我道德意识。

而残雪的破碎语言与意识冲突之中却鲜少出现“道德“这一准则。残雪的语言, 在更多情况下是表现为现实与超现实, 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的。

在残雪的作品中, 往往真正的对话是难以建立的。

在文学主题表现的精神向度上, 残雪认为“内心的世界是小世界, 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 这个小世界有无限的层次, 有纯精神的逻辑和规律, 并且它通向一个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外部’更为广阔的、随我们的认识而可以无限扩展的巨大世界。”[6]

二.从爱伦·坡看残雪———噩梦叙事

1.对噩梦表现的相似视角

《山上的小屋》是残雪在文革以后的1985 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她在其中表现了与爱伦·坡相似的地方。

而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 其恐怖之源, 也大都来自人对自身想象物的恐怖。真实而又超现实的噩梦对于残雪和爱伦·坡来说, 要想深入探索和揭示极端的、非理性的社会现实和人的心理状态, 噩梦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领域。因为人世间所有的邪恶和罪恶, 都非常类似我们在梦中看到的。

2.在与坡作品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残雪作品

爱伦·坡在他的小说《厄榭府的坍塌》中, 就有一首令人难忘的诗歌。算是彻底烘托出了小说“噩梦中的噩梦”这一氛围:在小说被灰蒙蒙的, 围绕在厄榭府四周的幽幽的暗色雾霭中, 在这恰如其分的背景中, 那首诗———《魔鬼出没的宫殿》, 描述了一座美丽而庄严的宫殿被邪恶所占领, 以此来咏叹一个高贵但濒临崩溃的头脑所遭受的孤独与苦难。诗的最后一段可谓有声有色、光怪陆离:

“And travellers now within that valley,

Through the red-litten windows, see

Vast forms that move fantastically

To a discordant melody;

While, like a rapid ghastly river,

Through the pale door,

A hideous throng rush out forever,

Andlaugh--butsmileno more.”

《厄榭府的坍塌》与《山间的小屋》展示的都是一个“非现实”的世界, 正如评论者所言:“她根本就不打算在现实的经验世界里构建自己的小说, 而是在梦幻中寻求描写的题材。所展示的根本不是视觉领域里多元的客观现实, 而是幻觉视象中客体实在性被改造和破坏的主观现实。”[7]

这种噩梦式叙述在残雪小说中的具体表现是她怪诞又天才的想象, 对各种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变形描述, 达到“陌生化”的效果, 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山上的小屋》是较早的一个短篇, 那本该是脉脉温情的家庭伦理亲情, 在小说中的展示却是充满隔阂、扭曲甚至敌意的。

小说中她写道:父亲夜里会与狼为伍并发出凄厉的嗥叫, 在梦中发出惨烈的呻吟, 而他的鼾声还足以将瓶瓶罐罐从碗柜中震得跳起来;妹妹看人的目光总是直勾勾的, 左眼忽然间会变成绿色, 目光刺得我脖子上长出小红疹子;母亲盯人的眼光则会使人的头皮发麻肿胀, 她的太阳穴还还爬着一条圆鼓鼓的蚯蚓。

与如此面貌的家人朝夕相处, 对话交流自然也不可能了, “我”每天在家清理抽屉, 妈妈却诅咒说“抽屉永生永世都清理不好”, 还朝“我”做出虚伪的笑容。亲人间充满了敌意, “我”执着地想往“山上的小屋”, 却招来家人的漠视与嘲讽, 他们甚至背地里扔掉了“我”的心爱之物以作报复;父母经常做着诡异的梦, 沉浸在他们自己世界中;小妹间谍似地向“我”报告说母亲要拧断“我”的胳膊……

残雪写在作品中的这些这显然是对家庭关系的夸张的异端的的描绘, 是构成噩梦叙事的元素。在小说的最后, “我爬上山, 满眼都是白石子的火光, 没有葡萄, 也没有小屋。”这似乎印证了“山上的小屋”从头到尾完全是一种臆想, 而这整个故事也就仿佛是一个飘忽而荒诞的梦境。

故而我总想, 当这些存在于爱伦·坡与残雪作品中的荒诞与噩梦渐行渐远, 留给后世的自然就会是二人偶有重叠的脚印。这是属于两位噩梦大师的残忍, 也是他们异端的狂欢。

三.结语

爱伦·坡与残雪, 两位在小说创作上创造了高峰的大师, 在怪诞与恐怖的外衣上有着不容置喙的高度相似性。深埋在文本中的相似的梦魇叙事结构, 透露出两位文学巨匠的某些相似性。

所以本文中我对二人进行平行比较, 以现有的、对于爱伦·坡作品的研究视角去看残雪的作品, 就能拨开表面的相似性, 得到一个更为深层的结论。

残雪在小说中大胆地揭露了自我精神世界的阴暗面与潜隐的罪恶意念。面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污稷”面, 作者并非采取包容妥协的态度, 而是以一种锐利的审判者的目光去审视这一切, 处处透出作者不愿自甘堕落的内省精神。

而爱伦·坡的恐怖与怪诞之中始终存在着一种超脱自我意识的道德准则。所以他的作品在主题形式上总呈现出一种反讽的样貌。

但不论二位大师的创作深处还有什么不同, 他们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怪诞、狂欢化、甚至噩梦叙事都仍是他们作品最有魅力的部分。

同样, 这次对于爱伦·坡与残雪的探究给了我新的启示:我所能看到的, 多是他者精神世界浮现于我面前的一部分, 要想真正意义上对两个人的作品进行比较, 哪怕是在同一种研究视角下, 都应当充分发掘隐埋在作者精神深处的动机。

注释

1[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2[2]海德格尔著, 成穷等译.《海德格尔诗学文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3[3]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81.

4[4]残雪.《黄泥街》[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54

5[5]残雪.《通往心灵之路·苍老的浮云》[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17

6[6]萧元主编.《圣殿的倾圮——残雪之谜》[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25

平行研究 篇8

光子晶体的概念最早是在1987年提出[1,2]。光子晶体是一种按照晶体的结构对称性制备的周期性微介电结构材料,其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具有光子禁带[3]。频率在光子禁带频率内的光不能在光子晶体中传播。当在光子晶体中引入缺陷时,光子禁带中会出现一个缺陷模,使原本不能在光子晶体中传播的光能在缺陷中传播,这就形成了光子晶体波导。基于光子晶体的光电器件最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开发,相较于其他的光电器件,光子晶体器件具有体积小,易于集成以及器件不受外界电磁环境影响等优点。这些特点为光电子器件向高度集成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

光子晶体中两个线缺陷相距很近时会产生耦合现象[4],光在两个线缺陷之间耦合,基于该耦合理论的光子晶体光子耦合器可用于制作光功分器,光开关等多种仪器[5,6,7,8,9]。本文以光子晶体中平行线波导对为例,通过改变光子晶体的特征参数,比如介质柱半径、背景折射率等,分析与研究了光子晶体中波导之间的耦合特性,并利用该结构提出了一个流体折射率快速检测新方法。新检测方法相较于其他流体折射率光学测量方法具有几点优势:体积小,结构简单且适合大规模集成大批量测量。

1 结构和原理分析

1.1 实验结构

圆形介质柱按照矩形晶格周期性排列在基底介质中,构成完整的光子晶体。整个结构参数如下:晶格常数为a,基底介质为折射率n0的流体,介质柱折射率为n=3.4的硅(Si)柱,介质柱直径r=b·a,其中b为大于0、小于1的硅柱半径常数(图1)。

在光子晶体中去除一列硅柱,可形成一个线波导,则频率落在该光子晶体光子禁带中的光允许在线波导中传播。去除间隔三排硅柱的两列平行硅柱形成两个相邻线性光波导。将两线波导分别命名为Ⅰ、Ⅱ波导(图2)。

1.2 理论分析

二维光子晶体中的电磁场可以分为横电模(TE)和横磁模(TM),由介质柱组成的光子晶体在TE模式下现象明显[10]。本论文是以硅作为介质柱的二维光子晶体为例,所以采用TE模式。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是数值分析光子晶体特性最重要方法之一。用FDTD方法计算禁带,对于各向异性材料,与时间相关的Maxwell方程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11]:

对TE模,矢量式可简化为标量式

通过中心差分法可将式(2)离散化得到有限时域差分方程式

其中:DX,DZ表示空间步长,Dt表示时间步长。

重复不断地求解式(3),可以得到电磁场的传播规律。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中要得到稳定解,时间步长必须受到空间步长的限制。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是建立在一个有限的计算区域,而求解电磁场是假定空间无限大。因此需要利用吸收边界条件(ABC)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得边界无明显反射。在文中所采用的是完美匹配层边界条件(PML)。

根据光子晶体缺陷模的模耦合理论,输入光将会在Ⅰ、Ⅱ两个线波导中产生耦合[7,12,13]。原来在单模输入波导中的一条色散曲线,在耦合区中分裂成两条。两个导模具有不同的对称性,其中0阶模具有奇对称性,1阶模具有偶对称性。两导模在Ⅰ、Ⅱ波导中发生耦合,从而形成输入光场的镜像和像,镜像和像在耦合器中沿传播方向周期性交替分布,光场能量在两波导之间周期性地发生转移。

2 数值模拟与结果讨论

2.1 光子晶体参数对光子禁带的影响

光子晶体中硅柱半径变化会对光子晶体中的光子禁带带宽与位置产生影响。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二者的关系,对图1中所示光子晶体不同硅柱半径时光子禁带进行考察。选取水做基底介质,则折射率n0=1.33,硅柱折射率n=3.4,其中硅柱半径常数b的取值范围为0∼1。图3所示不同硅柱半径时光子禁带范围也不相同,b<0.25或b>0.825时光子晶体中不存在光子禁带;而0.25

不同的背景折射率也会影响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范围。图4给出了硅柱半径参数b=0.3、0.5、0.8时,背景折射率n0从1.33增大到1.48变化图。从图中可以得到:随着背景折射率的逐渐增大,光子晶体中光子禁带会逐渐朝归一化频率小的方向移动且光子禁带带宽随背景折射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由上述模拟计算及分析可以得到:1)光子晶体中光子禁带带宽会随着基底介质折射率n0的增大而变小,并且整个禁带向归一化频率小的方向移动;2)光子晶体中硅柱半径不宜过大或者过小,在基底介质折射率n0=1.33时存在有效的光子禁带硅柱半径取值范围为0.3

2.2 硅柱半径对二平行波导耦合周期的影响

光子晶体中硅柱半径大小会影响二平行波导的耦合周期大小。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方法分别模拟光在硅柱参数b=0.4,0.5,0.6,0.7时光子晶体平行双波导中传播,研究硅柱半径对耦合周期的影响。选取结构为间距三排硅柱的平行双波导结构,基底介质仍然选折射率n0=1.33的水,硅柱折射率为n=3.4。根据上面讨论得出不同硅柱半径时光子禁带分布,入射光频率选取为光子禁带中心处的频率,能量取1。硅柱参数b=0.4时入射光归一化频率选取为0.32;b=0.5时选取为0.275;b=0.6时选取为0.25,b=0.7时选取为0.39。图5中可以得到b=0.4,0.5,0.6,0.7时对应的耦合周期分别为184a、52a、24a、12a。由模拟计算结果可得出:光在两平行波导的耦合周期随着硅柱半径的增大而急剧减小。

2.3 不同背景折射率对耦合周期变化的影响

为了了解背景折射率改变对二平行波导光耦合周期的影响。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在光子晶体不同背景折射率时进行计算模拟。为了明显的显示耦合周期的变化,选取硅柱半径参数b=0.4。入射光归一化频率为0.32,入射光能量取1。实验仍然选取间隔三排硅柱平行双波导结构(如图2),背景折射率n0=1.33∼1.48。图6所示随着背景折射率的增大,平行线波导对的耦合周期也越来越长。

3 应用

基于上述的模拟分析结果,设计一个基于光子晶体平行线波导的液体折射率探测器。探测器大小为100a×25a,其中a为光子晶体的晶格常数。选取入射波长为λ=1.55µm(光通信中常用的波长),则晶格常数a=0.32λ=0.5µm,硅柱的半径r=0.2a=0.1µm,探测器中间间隔三行移除两行硅柱构成两平行波导(如图2),并于两波导的最右端加上两个能量探测器,用于测量输出光强的变化。实验模拟过程中:光从Ⅰ波导的左端输入,由于相邻光子晶体光波导的耦合作用,光会在两光子晶体波导间产生耦合效应,光能量在两波导之间来回耦合。当光子晶体的背景折射率变化时,则

波导右端两能量探测器探测到的能量会产生变化,则我们可以通过二波导的输出能量值来判断光子晶体中基底介质的折射率。实验中选取背景折射率n0变化范围为1.33∼1.48。图7为输出能量变化图,图中可以看到随着背景折射率的增加,Ⅰ、Ⅱ两波导的输出能量基本上呈现出单调变化。其中在n0=1.33∼1.36时Ⅰ波导输出值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随后呈单调递增,而Ⅱ波导也是首先微弱递增后为单调递减。

根据图7的模拟计算结果,对探测器进行优化设计:将波导长度选取为90a=45µm,其余参数不变。光信号仍然从Ⅰ波导左端输入。所得结果如图8(a)所示,Ⅰ波导输出能量呈现出单一的递增变化,Ⅱ波导输出能量则是呈现单一的递减变化。

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处理,为了消除实验过程中杂散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Ⅱ波导输出能量值减去Ⅰ波导输出能量值(图8(b)中点列图),对两曲线相减后取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一条平滑的单一递减变化的曲线,其表达式为

式中:x为光子晶体的背景折射率即待液体的折射率,y为Ⅱ、Ⅰ波导输出能量之差。本探测器目的是通过二波导输出能量来判定光子晶体的背景折射率,故将公式转换为

式中:y为光子晶体的背景折射率即待液体的折射率,x为Ⅱ、Ⅰ波导输出能量之差。

为了验证式(5)的正确性,选取三种不同折射率不同的液体带入探测器。三种液体分别选取为丙酮、酒精、30%浓度糖溶液,已知折射率分别为1.36、1.38、1.39。将探测器背景折射率分别设定为上述三种液体折射率,将Ⅰ、Ⅱ波导输出能量相减后所得数值代入式(5)中所得结果分别为:1.358 5、1.380 8、1.387。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为ε1=0.11%,ε2=0.06%,ε3=0.22%。可以实现通过折射率探测判定物质的需求。

目前有多种光学方法测量折射率,其中有布儒斯特角法、临界角法(阿贝折光仪)、干涉法等等[14]。但这些方法中,有的测量范围受限,有的结构复杂,有的系统调整难度很大。相较而言,本文利用二维光子晶体平行波导设计的流体折射率探测器结构简单,主要的探测元件只有光子晶体和半导体光能量计,并且探测系统中包括光源在内的各个元件均可以集成在一块硅片上。测量时也不需要调整光路,只需将本探测器浸入待测流体中后打开探测光源即可,可以方便实现快速测量。

4 总结

对光子晶体中间隔三排硅柱平行双波导结构的耦合现象及其特性分析,发现光子晶体中硅柱半径大小以及背景折射率的变化会对平行双波导耦合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利用该光子晶体结构耦合特性设计了一款液体折射率探测器,利用二波导输出能量的变化可以得到液体的折射率。该结构简单、体积小且测试方法简单,可满足折射率测试便捷、快速的需求。

摘要:在二维矩形阵列结构硅光子晶体中去除相间三排硅柱的两排平行硅柱形成平行线波导对。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仿真以及数值分析研究平行线波导对之间的耦合特性,发现改变硅柱半径和背景折射率可以明显改变波导的耦合周期长度。基于此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液体折射率检测方法,以间隔三排硅柱的平行波导对为基本结构,设计了一款液体折射率探测器。该方法与其他的液体折射率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结构紧凑、测量速度快等优势,可实现折射率的快速精确检测和仪器的小型化设计。

平行研究 篇9

一、语料库研究回顾

回顾语料库研究的历史, 国外学者Mona Baker在1993年发表了Corpus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掀起了翻译界的一场革命。此后陆续有研究者 (Leech, Barlow) 利用语料库来探讨翻译规范和语言对比等问题, 研究成果丰富。随着中国关于促进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出台, 国内学者也就语料库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领域多集中在语言对比、双语词典编纂和翻译研究等方面 (王克非, 胡开宝等) 。但纵观当前所建的语料库, 主要是通用型的综合语料库以及文学翻译类的平行语料库, 以某一专门用途为导向的双语语料库较为少见, 将语料库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

二、商务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方法

建设服务于商务翻译工作的语料库平台, 需要从整体设计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入手, 使语料入库成为可管理的数据系统。在整体设计层面, 要考虑语料库的子库构成及语料的搜集整理。在具体操作层面, 要考虑语料文本的数字化、语料对齐及校对、语料标注及检索技术支持等实际问题。其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第一步, 搜集整理内容涉及商务函电、商务合同等常见类型的双语商务语篇, 并完成纸质版本语料的电子化及不同格式文件的纯文本化;第二步, 对中英文语料均采用Para Conc软件以句为单位进行粗略对齐, 辅之以人工校对, 在语料实现对齐后, 将文本转换成XML格式, 以方便其格式编码和检索;第三步, 利用中科院计算所的分词系统开源版本, 采用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汉语文本词性标注标记集, 对汉语文本进行词类赋码处理, 利用Treetagger对英文文本进行相应的词类赋码处理;最后, 对机器标注的语料辅以人工校对, 使用concordancer进行检索。

三、商务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发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 其双语语料库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发价值。从技术上看, 利用检索软件便于译者快速提取译文参考, 查找商务领域中特定表达方式和专业术语的译法, 比双语词典语料新、语境丰富, 有助于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率。从素材上看, 能够提供关于某一语言结构在不同语境下的真实译例, 有助于研究商务文本的语言特征, 直观地揭示汉英商务文本从词汇到语篇各个层面的共性与差异, 提炼翻译过程的转化规律与机制, 为商务译本评价提供科学统一的标准。从商务翻译的发展前景来看,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商务双语语料库是提高翻译质量的有益探索。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也将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拓展到一个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高海拔多回平行线路带电测量研究 篇10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 线路走廊越来越紧缺, 在一定地段多回线路平行走线已十分常见。通常这些线路是分别先后建成投运, 当新线路建成时, 老线路已投运, 新建线路若与先建线路存在互感关系, 则先建线路的互感参数相应会发生变化。因此先建线路的互感参数亦需要重新测试, 这给线路参数测量带来极大的难度。由于线路参数测量结果是继电保护装置参数整定的基本依据, 历来受到调度运行部门的高度重视。按传统测试方法, 存在互感关系的线路需要同时停运用于测量。数条线路同时停运将可能使大量用户停电;而多条线路停运, 将可能造成区域性停电, 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尽可能不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检测方法, 本项目进行了高海拔地区多回平行线路参数测试技术相关方面的研究。

2 被测线路模型

被测互感线路模型示意图1, 6条线路涉及A、B、C、D共计4座变电站。其中:BD1号、BD2号线同塔双回架设;AC1号线与AB线部分段采用同塔架设;AC2号线与AD线部分段采用同塔架设;AD与AB存在部分平行架设段;AC1号、AC2号存在部分平行架设段。测量前6条线路均已投运。按研究要求, 需要测量6条线路间的零序互阻抗及各线路的零序自阻抗。

3 测量系统

3.1 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原理示于图2, 带电测量系统装置部分采用了基于虚拟仪器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装置由全球定位系统 (GPS) 接收模块及OEM板、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信号变送器、嵌入式DSP同步数据采集卡、开出量卡、继电器组、继电器输出接口、嵌入式PC卡、电源卡、电源信号总线底板、液晶显示器、硬盘、键盘和鼠标构成。

测量的电压信号 (经TV) 和电流信号 (经TA) 分别经信号输入接线端子、信号变送器接入到嵌入式DSP同步数据采集卡。OEM板输出的PPS信号进入到嵌入式DSP同步数据采集卡中的DSP中断口。OEM板输出的GPS时间信息输入到嵌入式PC卡上的串行口中;GPS模块接收GPS的秒脉冲 (PPS) 信号 (误差≤1μs的时间基准信号) 以及授时信号;DSP卡采集的数据由嵌入式PC卡读取并存入硬盘中。嵌入式PC卡发出的跳闸和合闸命令经开出量卡、继电器输出接口与输电线路的断路器 (开关) 连接;嵌入式PC卡与开出量卡和继电器组中的其余继电器连接, 用于切换信号变送器输入信号的档位大小。便携机或工控机通过USB或串口与DSP数据采集单元通信, 主要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及装置的管理。可见, 测量装置的关键是利用了GPS时间同步技术。

为消除混叠和泄漏效应引入的误差, 并对信号进行谐波分析, 即滤波处理, 要求采样窗口宽Tw满足 (对矩形采样窗) :

式中:w为正整数, 一般取8~16;T0为工频周期。

采样频率fi和窗口宽Tw应与基波频率f0=1/To严格同步, 若每周期采样N点, 则:

测量装置具有多个输入通道, 可同时采集多路电压、电流信号。一般, 谐波测量仪可满足式 (1) 、式 (2) 要求, 至少可同时测量三相电压、电流信号, 即具有多个输入通道。可见, 将谐波测量仪增设GPS接收同步卫星的授时信号等功能, 即可用于线路参数测量。

3.2 测量系统

系统由n台上述测量装置组成, 台数一般根据变电站数目而定, 如4座变电站至少需要4台, 当2条被测线路的TV, TA相距较远时, 为避免引线太长, 则该变电站需要2台。各台测量装置由GPS接收PPS信号及授时信号, 使各装置采集的信号时间基准相同, 以确保所有采集的信号相位具有统一的基准。

4 测量方法

由该测量系统进行测量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在被测线路中产生一定的零序电流增量。线路正常运行时三相负荷对称, 零序电流极小, TA输出信号基本为0。因此必须人为产生一个适当大小的零序电流, 这是测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也是现场实施中难度最大的一步。目前常用如下2种方法。

4.1 加压法

将其中一条线路停运, 两端三相均短接, 对侧接地, 在首端施加零序电压 (即单相电压) , 如图3所示。为了在平行线路中感应较大的零序电压信号, 根据经验注入的零序电流必须大于30 A。当线路较长时需要在线路首端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 使容抗与线路的感抗基本相等, 即XC≈XL, 以增大零序电流。主要加压设备有200 k VA/10 k V配电变压器、同等容量的调压器各1台、电容器数台 (容量、电压需根据线路长度及所加电压大小而定) , 此外还需要空气开关等辅助设备, 因此所需加压设备较笨重, 当加压线路的干扰电压较高时, 则要进一步加大设备容量。当有n条被测线路时, 需依次将n条线路停运一次, 进行加压操作。

4.2 跳闸法

人为将线路的一相断开, 造成缺相运行1.0 s左右, 此间由于负荷电流不平衡, 将会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 再由重合闸合上断开相, 恢复正常运行。该方法不需要停运线路, 也不需要加压设备。但为防止重合闸不成功, 确保重要用户供电, 一般事先要将部分重要负荷转移。同样需要依次对各被测线路进行一次跳闸操作。该方法简单、易行, 但存在重合闸不成功的风险。

以下2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上述2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1) 三倍频加压法

类似加压法, 由三倍频变压器向停运线路注入3次谐波电流I3i, 从而在平行线路j中产生3次谐波电压U3j=3ZijI3j (Zij为互阻抗) ;由于3次谐波的频率是工频的3倍, 若注入与工频同样大小的电流, 在平行线路中感应的3次谐波电压将是工频的3倍。该方法可有效减小设备容量, 但也需要线路停运。此外, 由于线路零序阻抗以大地构成回路, 因此会产生与频率相关的附加误差。以大地为回路时, 两平行导线间的互感阻抗为:

式中:f为测量频率;D为平行导线间的距离;Dg为计入大地电感时电流散入大地的深度,

由此可对测量结果进行频率修正。从三倍频法用于测量地网接地电阻的情况看, 修正后的误差在工程可接受的范围内。

2) 两相高抗法

若在线路中装有高抗, 可切除其中一相高抗, 造成线路三相不平衡运行, 从而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该方法与跳闸法相类似, 但不需要停运线路, 风险较小。事实上, 只要造成线路负荷不平衡, 就能产生零序电流。总之, 为了在线路中产生零序电流增量, 上述几种方法均可行, 但跳闸法最简便。在加压或跳闸前, 各装置提前约1 min预先设定启动采样时刻;类似于故障录波, 装置需要采集加压前各线路数个周期的零序电压、电流信号。

5 测试结果

某110 k VⅠ回线 (线路长6.621 km, Ⅰ、Ⅱ回线全线同塔架设) 停电加压 (Ⅱ回线带电运行) , 在Ⅰ回线上实测的电压波形 (局部) 和电流波形 (局部) 分别如图4所示。

利用研制的带电测量系统, 采用本文提出的带电测量方法进行带电测量, 结果如表1所示。

为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采用干扰法进行了对比测试。用干扰法测量出的BD2号线自阻抗的结果为1.694+j 7.423。与干扰法测量结果对比可知, 带电测量结果是准确可信的。

6 结束语

1) 生产实际提出了多回平行线路互感参数测量难题, 本文介绍的测量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即使采用加压法, 也只需轮流停运1条线路。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 极大地减少了停电损失, 而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工程应用价值显著。

2) 测量系统并不复杂, 多功能谐波分析仪增加GPS接收及与授时信号同步等功能, 并配以相应的分析软件即可。

3) 测量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产生足够大的零序电流, 本文采用的2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所提出的2种新方法各有优势, 但有待实际工程检验。

4) 用干扰法测量线路自参数, 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可作为一种辅助测试手段, 用于检验测试结果, 但注意线路较长时应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王南.Ⅰ、Ⅱ回线改造后线路参数测量报告[R].武汉:武汉高压研究院, 2007.

[2]胡志坚, 陈允平, 张承学.宁夏电网220 kV互线路参数带电测量[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24 (17) :41-44.

[3]李澍森, 陈晓燕, 戚革庆.同塔四回输电线路参数带电测量[J].高电压技术, 2006, 32 (7) :17-20.

平行研究 篇11

1.该实验是一个静电实验,对实验装置(平行板电容器和静电计的防漏电性能)、实验环境(周围空气的湿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课堂上很难看到静电计的偏角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演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使好多老师望而却步进而放弃该实验的演示。

2.课本通过观察静电计的偏角大小来间接反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化,使观察者的重点有所偏移;同时学生对静电计工作原理(静电计的偏角大小可以反映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困难,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该实验的理解难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3.由于无法获取电容的具体数值,课本对影响电容大小因素的探究停留在定性阶段;并且其定性研究的前提是电容器两极板带电量Q值恒定,而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保证的。基于以上考虑,我对该实验尝试了以下改进:

一、第一次实验改进

1.自制U型木架,在其内侧开四条槽道,槽间距分别为3mm、6mm、9mm,用以实现对板间距的控制变量。

2.自制面积相同铝板两块,并在其中一块铝板上标有明显分界线,将其面积三等分,用以实现对正对面积的控制变量。

3.自制不同材质的绝缘板两块(面积比铝板稍大,以方便操作),用以实现对介电常数的定性研究。

4.引入数字万用表(型号DT9205N) ,用以实现对电容值的直接测量而不需要通过观察静电计的偏角来间接反映电容值的大小。同时也就实现了对电容值的定量记录。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在实现了对电容直接测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实验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实验演示变得简单直观,容易实现;也正是其对电容值较为准确的测量,便于帮助我们找到电容与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综上,本次实验改进完成了变间接为直接、变难做为易做、变定性为定量的转变,大大降低了演示难度,达到较好的演示效果。然而本次改进仍有不足:

1.所开槽道是固定的间距,使得铝板之间的板间距只是在3mm、6mm、9mm之间调节,不能实现连续可调,且每次变换槽道都需要将铝板移进移出,使演示变得繁琐;

2.数字万用表并非电容专用表,对应测量电容档位可调范围较小,所测电容值存在较大误差。鉴于以上考虑,我又对其进行了再次改进。

二、第二次改进

1.将实验室中常见的光具座加工,使其支架长度符合本次改进尺寸;将一块铝板固定于滑块上(先将铝板固定于游标卡尺上,使铝板平面与游标卡尺可调方向垂直,再与滑块固定,使铝板平面与滑杆平面平行,该铝板充当动片角色),充分利用其侧面的标尺以实现正对面积的连续可调和控制变量目的。

2.因为所用铝板面积较小,根据可知要想测得较为明显电容值应使板间距不能太大(本次试验控制在1cm以内)。游标卡尺(双缝干涉演示仪的镜头)的使用实现了板间距的调节实现了连续微调和定量研究目的,是该实验较为巧妙之处。

3.专业数字电容表(VC6013)的使用使准确测量电容值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使演示实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

以上为笔者对该演示实验的再次改进,它将第一次改进中存在的缺陷弥补,在实际教学中达到了更好的演示效果并得到了组内同仁的广泛认可。

平行研究 篇12

当今全球化进程中, 国际间交往和互动频繁,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积极地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 各个领域的外文科技文献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 并成为中国学者、技术人员等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翻译外文科技文献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科技术语, 需要准确翻译, 以使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 不致疑惑。英国萨里大学 (Surrey University) 翻译学教授Peter Newmark (2001) 指出:尽管术语只占全文的约5%-10%, 但是他们却构成科技英语翻译与其它文体翻译的根本区别。科技术语的翻译应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一般认为, 科技术语可分为三类, 即专业技术术语 (各科技领域的专有术语) 、准技术术语 (本身由多种普通义, 在科技领域中获得扩展的新义) 和新创造的术语 (为表达新概念而创的术语) 。对于人工翻译来说, 科技术语的翻译可采用音译法、意译法、形译法、意音兼顾法和创造新词法等, 译者可以调动多年训练和储备的知识对某一领域的科技术语进行灵活的翻译。但是, 高度信息化的今天, 仅采用人工翻译显然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翻译者不可能通晓较多的专业, 不同译者对同一术语的翻译也可能有所不同, 而且时效性也比较差。而实践中可以看到, 目前基于规则、基于统计及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在准确性上尚存在很大不足, 且尚未出现较为完整的科技术语翻译理论规则以支持科技术语的准确翻译。于是, 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基于语料库进行研究。

2. 平行语料库研究

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Brown大学建立第一个电子语料库———Brown语料库的近几十年来, 语料库技术蓬勃发展。在国内外, 构建了大量的用于不同研究目的的语料库, 这些语料库按语体分, 有口语语料库和书面语语料库;按介质分, 有文字语料库和声音语料库;按时间分, 有共时语料库和历时语料库;按处理程度分有生语料库和熟语料库, 另外, 还有专有名词标注语料库、学习语料库等。20世纪90年代, Mona Baker等人将与翻译研究有关的语料库分为平行语料库 (Parallel Corpus) 、可比语料库 (Comparable Corpus) 和多语语料库 (Multilingual Corpus) 。本文中主要使用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

关于平行语料库的定义目前尚未得到统一, 本文使用的平行语料库按以下规则:即, 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在句子层面互为译文关系的语料库。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即指互为对译关系的英语和汉语语料组成的语料库。

近年来, 从事语言研究和机器翻译研究的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建设平行语料库, 现今已建立的英汉双语语料库有英国伯明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ham) 建立的中英对应语料库、英国兰卡斯特大学 (Lancaster University) 建立的Babel英汉语料库、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通用汉英对应语料库、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的汉英/汉日双语语料库、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英汉双语语料库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汉双语语料库等。对这些平行语料库的研究包括建设、对齐和抽取信息等。

目前, 一些语料库采取双语自动对齐技术在篇章级、段落级、句子级以及短语级的水平上使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进行了对齐, 即, 通过一定算法将意义相同的源语和目标语自动对应起来。本文中, 由于是针对科技术语, 所以主要通过短语对齐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另外, 为在平行语料库中找到科技术语的源语和目标语, 还需要使用术语抽取技术。术语抽取技术通常结合了统计学和语言学的方法, 即, 使用统计学的方法获取候选术语, 再利用语言学的方法来筛选、过滤和修正。

应当注意:本文中所述科技术语仅限定为名词, 并且科技术语的翻译仅限定为由英语翻译成汉语 (即英译汉) 的过程。事实上, 因为汉语中的科学技术名词大多是近现代科技进入中国后通过翻译得到的, 所以仅就科技术语而言, 由汉语翻译成英语往往只是英译汉的逆向过程。

3. 科技术语的翻译问题

由于词汇的相对有限性和科技发展的无限性, 对新发明创造的事物的命名往往依赖于现有词汇。借助于各种手段用已有的词汇来表达, 使得在英语中不同科技领域往往会使用同一科技术语, 而这同样的科技术语翻译成汉语时往往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词语, 即虽然源语言词语相同, 但译法却有所不同。而即使在同一领域中, 不同的事物上使用同一术语也会存在译法不一致的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替用词、多义词和词典无义项词。

3.1 替用词

英语作者在将某些部件命名时, 往往会使用众所熟知的形象的词汇以便于理解, 这种准技术术语不能直接翻译成原义, 否则不合文体, 但又不宜用其它符合文义但远离词语本义的词汇代替。如elbow本义指“肘”, 但在机械技术文献中经常用于表示位于两个构件之间可相对于其彼此运动的部分, 如同动物体的肘关节, 但不宜翻译成“关节”或“接合部”, 这样的词一般可译成“肘部”;同样地, finger可表示为“指部”或“指形部” (构件在形象上像伸出的指头) 等。

3.2 多义词

跟普通词汇一样, 有的科技术语在同一领域中也具有多种意义。如机械领域中的“tab”一词, 若出现在介绍易拉罐及相似物体等的科技文献中, 则翻译成“拉环”, 在其它特定结构的文献中有时可翻译成“挂环”, 或者“凸舌”, 总之, 就是指位于某个机械构件上便于对此构件进行某种特定操作的突出部分。但是, 有的新发明中的大致符合此特征的某些部分也被英语母语作者命名为“tab”, 这时, 再翻译成前述只有特定上下文使用的“挂环”“拉环”“凸舌”等便不再合适, 于是可以音译成“提攀”等。

3.3 词典无义项词

科技术语的翻译中, 理想的是, 仅利用传统的对比词典 (如英汉电子词典) 中列举的义项 (或者经过标注说明特定用法的义项) 与源语文本中的词语进行简单对应, 从而得到相应译文。但是,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发现, 传统词典在面对一个词项的多种用途时往往表现地无能为力, 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技术语境来创造新词, 这时则需要调用专业领域中独有的专业术语库。如“rib”一词在特定机械中称为“筋板”, 而这个义项在传统词典中一直未予收录。

虽然人们已经总结出各种译法或思想, 如音译法、意译法、形译法、意音兼顾法和创造新词法等, 但是对于计算机而言, 由于利用这些方法翻译时随机性和主观性较强, 故很难且尚未能将这些译法或思想用程序的方式较好地表现出来。所以有赖于使用平行语料库等已存在并正在不断扩充、更新的大量语言事实进行归纳总结, 择取较优译法或通用译法作为规范表达以用于机器翻译, 从而使翻译语言达到正确性和一致性。

4. 利用平行语料库进行加工处理

在平行语料库中, 首先, 利用术语抽取技术, 获取尽可能多的科技术语;然后, 使用短语对齐技术实现这些术语的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对齐。这时, 需要建立术语和领域相关性数据库、上下文相关性数据库, 对数据库进行动态更新, 另外, 还需要考虑交叉领域的术语翻译。

4.1 建立术语和领域相关性数据库

要建立同一科技术语与不同科技领域之间的相关性数据库, 需要以下工作:

(1) 将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搜集的语料所属的领域进行分类, 并标记其属性 (如医学领域, 可标记为英文;机械领域可标记为) ;

(2) 求出某一个领域同一个科技术语的各种译法所出现的概率P;统一各种表达中出现概率最高的几种 (最少一种) 形成一小组, 定为译语文本的候选规范表达;

(3) 将该术语的译文规范表达与该科技领域相关联, 即一旦确定该科技领域, 则当遇到该术语时, 根据第二步统一翻译成此规范表达小组中的一个。

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 同一英语科技术语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中译成同一汉语词语, 这是由各领域之间的相近性和词语涵义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但这并不影响特定领域中的具体翻译。

4.2 建立上下文相关性数据库

同一领域中, 科技术语之间需要有上下文相关性数据库。科技术语之间有上下位概念相关、局部和整体相关、同级相关等固有关系。由于这种固有关系, 使得某些科技术语之间的彼此同现机率很高。同一领域中, 很多词也有不同的翻译方法, 而这些译法多数与上下文中同现的上述某些词语相关, 所以可以用之以示区分。

例如, 机械领域中tab有多种译法, 但是如果上下文中出现或多次出现pop can (易拉罐) , 则意味着其意思是“拉环”的概率最大;如果上下文中出现或多次出现housing (壳体) 或container (容器) , 则意味着tab的意思是“凸舌”的概率最大;如果前述二者都未出现, 则音译表达“提攀”的概率最大。

由此可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 将规范表达数组中的各个元素和其所在领域中同现的其它术语 (或称“特征词”) 通过计算最大概率而进行关联, 即, 如果在规范表达数组中同一领域同一特征词出现时有多个译法, 则可以取最大概率者建立相关性。此处“上下文同现”指同一句子中同现、同一段中同现或者同一文献中同现, 而不单纯指相邻的同现关系。术语间建立相关性如下所示:

机械领域:

显然, 这个过程可以采用现今比较常用的互信息 (mutual information) 的方法来实现。另外, 还可以使用与这些术语上下文同现概率较高的形容词或动词来作为特征词。

4.3 动态更新数据库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型技术产品不断涌现, 技术交流更加频繁, 汉英平行语料库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英语科技术语持续增加, 同一领域同一术语的某一译法在其所有译法中所占的概率在相对稳定中也势必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不断地扩充和完善科技术语相关性数据库。例如, 依靠强大的搜索引擎功能搜集互联网上丰富的双语语料资源, 并运用各种技术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完善, 以满足正确处理科技术语所满足的条件。对于个体软件而言, 可以利用翻译记忆机制, 不断地记录翻译过程中所得到新的翻译结果, 并实时地在后台进行整理归总, 动态地得出用于后继科技术语翻译所需的数据。事实上, 这一点已在一些翻译软件中初见端倪, 如翻译记忆软件Trandos、Transit等。

4.4 交叉领域中科技术语的处理

当今世界科技领域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独立的发展, 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或技术开发已经成为是不可忽略的一大趋势。原来应用于两个特定领域的由同一源语词语表达的术语很有可能在同一篇跨领域的科技文献中同时出现, 此时便有区分这些术语的必要。仍以上述elbow为例, 虽然在医学领域和机械领域可以进行不同的翻译, 但是, 在医疗器械中则有可能混合两种用法, 如一种医疗器械所要作用的位置与肘关节 (即elbow) 相关, 而同时这种医疗器械的某些构件之间的连接处也有可能被源语作者命名为elbow。当然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但不可完全忽视。这种情况下, 可以尝试在相对较小范围内寻找与源语关联的特征词, 如可仅在一小段或一句中寻找。这样可以降低不同译语混淆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科技术语翻译处理过程的实现可以用下图表示:

5. 所存在的问题:

同一领域中科技术语的特定用法和其一般用法的冲突问题。由于某些准技术术语来源于一般表达, 当在某一领域的科技文献中使用时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即, 该术语既有一般用法, 又有该领域的专门用法, 这时可能会使得具有一般用法的词也翻译成专门用法。如“tab”在机械领域的文献中可能用作上述“提攀”“拉环”等的意思, 同时也可能有“标签”的用法 (如在机器上贴的标签) , 如果忽略了这种基本用法, 势必会造成某些错误。而如果将一般用法也通过特征词加入到相关性数据库的话, 则可能会由于一般用法的特征词较多而在翻译中喧宾夺主, 从而大大降低该术语翻译的准确度。这一点还需要在构建科技术语相关性数据库时做进一步的考虑。

另外, 当前汉英平行语料库质量参差不齐, 构建语料库时所抽取的语料中对某些科技术语的翻译有很多尚不到位, 而且通过网络扩展和更新, 或加入更多的质量不均的语料, 从而使统计出的译法难免有失偏颇。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汉科技翻译中针对科技术语的翻译问题, 并提出了应用英汉平行语料库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英汉平行语料库建立同一科技术语与不同科技领域之间的相关性数据库以及同一领域中科技术语之间的上下文相关性数据库, 并借助互联网等途径不断地对之进行动态更新, 从而为准确翻译科技术语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平行语料库,科技术语,英汉翻译,相关性,特征词

参考文献

[1]王思宽;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相结合的中英双语平行句对短语对齐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屈刚.英汉双语短语对齐[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3]孙乐, 金友兵, 杜林, 孙玉芳;平行语料库中双语术语词典的自动抽取[J].中文信息学报, 2000 (06) .

[4]张文静, 梁颖红.术语抽取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 2008 (03) .

[5]张锋, 许云, 侯艳, 樊孝忠.基于互信息的中文术语抽取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 (05) .

[6]石春让, 赵巍;科技术语翻译:归化是正途[J].山东外语教学.2010 (01) .

[7]刘超朋.平行语料库概述.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S1) .

[8]廖七一.语料库与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5) .

[9]杨晓军.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和译者教育[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10) .

[10]柏晓静, 常宝宝, 詹卫东, 吴拥华.构建大规模的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2002年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2.

[11]李安兴.双语语料库与汉英词典词目翻译质量的进一步提高[D].复旦大学, 2005.

上一篇:关天规划下一篇:电力调度集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