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健康度(共7篇)
企业健康度 篇1
0引言
在当今世界发展中,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成为度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1]。创新型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依托和支撑。要建立创新型国家,本质上就是要建立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是创新的最重要力量,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角。因此,创新型企业是否能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了解创新型企业是否健康,就需要有一套适用于创新型企业的、科学的、准确的、系统的评价体系和模型去评价其健康状态。
1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界定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OCDE(欧盟统计局)的《奥斯陆手册》将创新型企业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经济增长与发展主要通过创新实现的企业,或者指可持续地通过创新取得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企业”[1]。2006年4月,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在《关于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创新型企业的初步定义,创新型企业即是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理念和文化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2]。
创新型企业的内涵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创新型企业具有明确的创新战略;其次,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是全面而持续的,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技术创新[3];第三,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要是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是创新型企业综合实力的一个主要标志和特征[4];第四,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在同行业中有带头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6年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这意味着健康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3个方面[5]。
本文借用世界卫生组织阐释“健康”的定义来诠释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创新型企业健康度是一种在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等方面的完好状态。
1.1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3个维度
根据对创新型企业和健康的内涵及特征的理解,本文认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包括以下3个维度。
第一,创新能力健康。
创新型企业的最基本特征是创新,创新型企业与一般企业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创新型企业是把创新作为企业的内在驱动力。创新能力健康不单纯指技术创新能力的健康,而是系统的、全面的创新能力的健康,是创新型企业健康的最基本特性。
第二,持续发展能力健康。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是具有战略性和持续性的。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战略通过对企业创新发展的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来保证企业能够持续进行创新活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其是否健康决定了创新型企业是否能够持久生存和持续发展,本文把这类属性归为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获取效益能力健康。
根据创新型企业的内涵及特点,创新型企业应该是综合实力较强,财务状况与创新产出等具有稳定上升之势的企业。这里所说的获取效益能力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的能力,并具有较强行业带动能力,笔者把这类属性归为获取效益能力。创新型企业的获取效益能力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创新能力健康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健康状况的直观体现,创新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健康发展最终需通过能否为企业带来效益来衡量。
1.2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3个维度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与获取效益能力健康三者共同组成了创新型企业健康,三者缺一不可。创新能力健康是创新型企业健康的最基本要求,持续发展能力健康是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长期驱动力,获取效益能力健康是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直观体现。
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以及获取效益能力健康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相互影响,但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状态会影响到获取效益能力的健康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状态会通过获取效益能力的健康状态体现出来[6]。
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是“软指标”,获取效益能力是“硬指标”。如果一个创新型企业的“硬指标”处于健康状态,而其“软指标”处于非健康状态,说明该创新型企业存在“内伤”,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一个创新型企业的“软指标”处于健康状态,而其“硬指标”处于非健康状态,说明该企业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因此其“软指标”的发展需要一个导向,那就是市场[7]。
2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构成要素分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5种需求的发展逐层递进。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求,未满足的需求才具有激励作用,而高层次需求和主导需求具有更重要的激励意义。
为了实现创新型企业的健康,其也存在三大层次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是实现创新能力健康的需求,中间层次为持续发展能力健康的需求,最高需求是实现创新型企业的自身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是获取效益能力健康的需求。
只有在创新能力的健康需求达到满足的基本前提下,才有可能去满足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需求;在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需求达到满足的前提下,才可能去实现最高层次的获取效益能力健康需求。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而且是系统性的、全面的创新,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等。因此,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健康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健康、制度创新能力健康、管理创新能力健康、组织创新能力健康等。
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健康是创新型企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一种长期驱动力,包括:企业财务健康、企业战略健康、企业文化健康等。
创新型企业的获取效益能力健康是创新型企业健康的直观体现,包括: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健康、偿债能力健康、营运能力健康、盈利能力健康和社会带动能力健康等。
根据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及创新型企业健康的需求层次,可以得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构成要素。
评价一个创新型企业是否健康,要从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三方面去评价。首先要了解创新能力是否已达到健康状态,如果作为创新型企业最基本特性的创新能力都未达到健康状态,则可认定该企业处于非健康状态;在创新能力已达到健康的前提下,再去了解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已达健康状态,进而再去了解获取效益能力是否已达健康状态。
3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3.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不是若干指标简单的堆积,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求指标追求整体与局部的统一、长期与短期的平衡,从宏观和微观上反映所评价创新型企业的健康度。
科学性原则:指标分类、数据收集和计算方法等要求真实规范且有科学依据;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在规律,同时结合必要的专项调查和考证,通过综合评价,得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果。
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产生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指标体系要考虑到指标的可测性和可获得性。指标的可测性要求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易于观察和测度,以保证准确的测度和评价。指标的可获得性要求指标值容易获得,数据资料易于收集。
目的性原则: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目的在于了解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获取效益能力”三方面的健康状况。
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突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的导向功能,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性指标和专业性指标,以便准确、简洁地评价创新型企业健康度,引导人们找出创新型企业存在的问题。
3.2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根据对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分析,分别从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3个方面设置了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2.1 创新能力健康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创新型企业的最基本特征是创新,不仅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而是全方位的创新。本文用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来衡量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是否健康。
一是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指从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到开发和应用的一系列动态过程,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主要通过对技术创新的资金与人才投入2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R&D投入强度(研发费用/企业总费用)、技术人员素质、专利转化率(实现产业化的专利/企业申请专利总数)、新产品平均开发周期。
二是制度创新能力。制度创新是指为了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对企业的制度进行变革。制度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对创新项目和人员的激励力度、薪酬制度满意度。
三是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是指在管理方法与方式上的创新,目的是为了使得企业的运营更具效率。评价管理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管理创新投入强度(管理创新费用/营业收入)、企业家创新精神。
四是组织创新能力。组织创新是指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组织关系来提高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度,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评价组织创新能力的指标包括:员工培训支出比重(培训员工支出/企业总费用)、职工创新建议通道的流畅度。
3.2.2 持续发展能力健康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持续性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基本特性,不仅应该反映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是健康的,还应该包括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是持续的。根据对持续发展能力健康的分析,长期驱动力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个是企业战略,一个是企业文化,而企业财务是支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本文用企业财务、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3个方面来衡量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健康。
一是企业财务。企业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通过对企业财务发展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如何,从而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是否会健康。企业财务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资本积累率。
二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维持创新持续性的一个保障。创新型企业的产品大都属于技术性产品,其在研发阶段所投入的时间与资金较大,也很可能面临失败,所以企业的战略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战略指标包括:创新战略完善度、创新战略协调度。
三是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是全面的、系统的、持续性的创新,这就需要在企业中培育一种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各部门员工对创新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并且付诸行动。企业文化指标包括:企业职工对创新的认同度、企业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3.2.3 获取效益能力健康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创新型企业获取的效益最直接的体现应该是企业通过创新而获得的效益。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来衡量创新型企业获取效益能力是否健康。
一是创新成果能力。创新成果能力是对创新型企业通过创新而获取效益的直观体现,考虑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的成果难以通过获取的效益直接体现,所以创新成果能力这一指标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来体现。创新成果能力指标包括:专利拥有数、新产品销售比率、新产品利润率等。
二是财务健康能力。看一个企业运行、管理是否正常,其盈利能力如何等等,往往都能从其财务指标上获取信息,本文主要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3个方面来评价财务健康能力。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负债用其资产偿还长短期债务的能力。企业有无偿债能力是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相关利益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直接反映经营者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偿债能力指标包括:产权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周转的状况,可以反映出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创新型企业的健康度评价十分重要。营运能力指标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
三是社会带动能力。社会带动力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之一,其获取效益能力不仅包括自身企业的获益还应包括在行业内的带动力。社会带动能力指标包括:社会贡献率、参与标准的制定。
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由若干复杂的、无法确定统一标准的能力要素综合而成,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将无法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使评估的企业健康状况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所引起的误差,对于权重的确定可以考虑采用近年来发展较快、应用较为广泛的层次分析法(AHP)。采用AHP法可由若干名专家根据创新型企业的特性分别进行评判,并将由专家评判产生的若干组指标权重进行整理,最终得出企业健康度评价体系各指标在各层次的权重。而对于评价模型的选择,可以考虑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3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的模型为:
W=∑RijUij
其中:W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综合评价值;Rij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第i层目标层第j项具体指标的评价值;Uij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第i层目标层第j项具体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
由这一模型可以计算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综合评价值W,根据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相对得分值由高到低分布在5个区间中的具体位置,将创新型企业健康度分为超健康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濒临死亡5个档次[8]。企业处于超健康状态、健康状态,表明企业发展很健全;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因其隐性的某些因素影响了健康状态,应引起有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以防患于未然;企业不健康,患较大疾病,应该查找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改;企业已濒临死亡,救治无效。
除了关注创新型企业的综合健康度外,还应通过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这3个维度的健康状态进一步来确定创新型企业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健康状态进一步分成以下5种状态,其健康程度从上到下逐级递减(见表2)。
4结论
创新型企业健康度是评价企业在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等方面的状态,体现为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获取效益能力健康3个目标层的综合评价值。本文建立了一个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把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进一步分成5种状态。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评价是一个复杂问题,牵涉到的因素很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构建的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具体评价过程与步骤将在未来进一步开展研究。
摘要:在创新型企业理论、人体健康理论的基础上,将创新型企业人体化,界定了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提出了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构成要素;遵循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将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获取效益能力健康”3个维度,选取12个二级指标,并细分为31个三级指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企业健康度,健康度构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蔡齐祥,张威,卢霞.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40-42.
[2]张金水,张志彤.创新型企业衡量标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0):27-29.
[3]胡琛.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武欣,吴志明.国外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1):47-50.
[5]徐汉文.民营企业文化健康度评价研究及FD公司实证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Cooke P,Schienstock G.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 and learningregion[J].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2001(3):265-280.
[7]Alessandro Muscio.From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o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evidence from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6(6):773-777.
[8]郭百钢,韩玉启,赵湘莲.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度评价系统探讨[J].江苏商论,2004(10):112-114.
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研究 篇2
1 创新型企业健康度含义界定
创新型企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经济增长与发展主要通过创新实现的企业, 或者指可持续地通过创新取得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企业[1]。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健康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这三个方面[2]。笔者借用世界卫生组织阐释“健康”的定义来诠释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创新型企业健康度是一种在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等方面的完好状态。通过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获取效益能力健康这三个维度对创新型企业的健康度进行评价。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本文认为,为了达到创新型企业健康目的,也存在三大层次需求: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实现创新能力的健康需求,上一层次为持续发展能力健康需求,最高需求是实现创新型企业的自身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是获取效益能力健康的需求。只有在创新能力的健康需求达到满足的基本前提下,才有可能去满足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需求;在持续发展能力的健康需求达到满足的前提下,才可能去实现最高层次的获取效益能力健康需求。
2 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通过对创新型企业健康度内涵的分析,本文分别从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三个方面设置了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很多指标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要量化很难。采用层次分析法,可由若干名专家根据创新型企业的特性分别进行评判,并将由专家评判产生的若干组指标权重进行整理,最终得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在各层次的权重。
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的误差,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一个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创新型企业的健康度进行评价[3]。
2.1.1 建立评价因素集
U={u2,u2,…,ui,…,uM},式中M为评价方面个数。对第i个方面ui(i=1,2,…,M)可进一步划分为ui={u2,u2,…,uj,…,uN},式中N为第i个评价方面评价因素的个数[4]。
2.1.2 建立评价等级集
评价等级集为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V={v2,v2,…,vi,…,vN},式中n为评价等级的个数。
2.1.3 建立模糊矩阵
第I个方面、第J个因素的模糊矩阵用RIJ表示:
undefined
其中Rij的每行(Ri)ij=(ri1,ri2,…,rij,…,rin)是对第i个因素的评价结果,而rij是表示第i个评价因素对第j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它反映了各评价因素与评价等级之间用隶属度表示的模糊关系[5]。
2.1.4 建立权重系数矩阵
评价方面的权重系数矩阵为A={a1,a2,…,ai,…,aM},式中ai为第i个评价方面的权重值,且满足undefined。
评价因素的权重系数矩阵为:AI={a1,a2,…,aj,…,aN}I,式中ajI为第I个评价方面中第j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值,且满足undefined。
2.1.5 单因素综合评价矩阵
第I个方面、第J个因素的综合评价为: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
2.1.6 综合各方面的模糊评价
将每个单因素模糊评价结果Bij=(J=1,2,…,N)综合在一起,构成高一级的评价矩阵RI,采用同样方法将RI与权重系数矩阵AI结合,求出第I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BI=(I=1,2,…,M),构成更高一级的矩阵R,最后求得综合评价矩阵B,该矩阵即为综合评价的结果[6],即:
评价结果B不仅考虑了所有因素的影响,而且保留了各级评价的全部信息。一般地取评价标准隶属度集为μ={μ1μ2,…μk…,μn},可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的具体得分,据此分数可以将被评价对象进行排序[7]。
得分undefined
2.2 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的模型为:
W=∑RijUij
其中:
W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综合评价值;
Rij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第i层目标层第j项具体指标的评价值;
Uij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第i层目标层第j项具体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
由这一模型可以计算出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综合评价值W。根据上述综合评价的原理和步骤,把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相对得分值分布在区间[100,80]、[80,70]、[70,60]、[60,40]和[40,0]中的具体位置,将创新型企业健康度分为超健康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和濒临死亡五个档次[8]。W值如果得分在80分以上,可认定企业处于超健康状态,表明企业发展很健全;70~80分可认定企业处于健康状态;60~70分可认定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因其隐性的某些因素影响了健康状态,应引起有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以防患于未然;60~40分可认定企业不健康,患了较大疾病,应该查找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改;40~0分可认定企业已濒临死亡,救治无效。
依据对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本文认为除了关注创新型企业的综合健康度外,还应通过创新能力健康、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和获取效益能力健康这三个维度的健康状态进一步来确定创新型企业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健康状态进一步分成以下六种状态,其健康程度从上到下逐级递减,如表2所示。
3 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
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进行评价。
本文在合肥市61家创新型企业中随机选取了100位不同岗位的管理层人员、职工为评价专家,分别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底层指标对其各自企业进行评价,其中有效评价为90份。根据上文分析可知,U={u1,u2,…,ui,…,uM},评价集V={v1,v2,…,vi,…,vN}=﹛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差﹜,各个评语的评价值与F=﹛100,80,60,40,20﹜相对应。90份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上文所介绍的方法,对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得分综合表,如表4所示。
4 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评价,可知合肥市创新型企业的健康度评价得分为76.442,属于评价模型中[80-70]这一区间,所以根据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模型可得出合肥市的创新型企业处于健康状态。
合肥市创新型企业获取效益能力属于企业的硬指标,其健康度评价得分为80.403,属于[100-80]这一区间,处于超级健康状态与健康状态的临界处。而合肥市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属于企业的软指标,其评价得分分别为78.117和73.347,属于[80-70]这一区间,处于健康状态。由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状态表2可知,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处于健康状态这一栏。
由此可得出以下的分析结论:
第一,合肥市创新型企业获取效益能力处于超级健康状态与健康状态的临界处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大软指标的健康状态有待提高上。要想使合肥市创新型企业的获取效益能力稳定于超级健康状态,应加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大软指标的发展,使这三大指标全面发展。
第二,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的权重高于持续发展能力和获取效益能力,而其健康度评价值在三个一级指标中得分却最低,为73.347,原因在于创新型企业的内在驱动力就在于创新,创新能力的健康状况是影响创新型企业健康状态的最主要因素。
第三,在创新型企业健康度的三个维度中,创新能力健康度、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度、获取效益能力健康度的评价得分由低到高排列,符合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
第四,创新成果能力指标反映的是创新型企业对创新产出的效率评价,其评价得分未达到超级健康,与一级指标中创新能力健康度评价得分未达到超级健康是相互关联的。合肥市创新型企业的获得创新成果能力相对不强是导致获取效益能力健康度评价得分处于超级健康状态与健康状态临界处的主要原因。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应注重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培养,提升技术水平。
第五,企业财务指标评价反映的是创新型企业长期获利的健康状况,其评价结果处于超级健康状态与健康状态的临界处,是与一级指标中获取效益能力健康度评价结果处于超级健康状态和健康状态的临界处是相互关联的。虽然企业文化的权重相对较低,但是其对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合肥市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健康度评价得分未达到优秀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其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待改善。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在企业战略的完善度和协调度方面有待提高。
第六,四种创新能力评价得分都明显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领导层及员工对创新的认识不足,企业内未能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需要有较大的提升,不仅是技术创新能力上的提升,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组织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在四个创新能力中,尤其要注重组织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5 对策建议
通过对合肥市创新型企业健康度评价结果的分析,本文认为应该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5.1 企业角度
第一,合理选择技术创新路径。
针对合肥市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及所面临的问题,要转变对自主开发的传统理解和认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充分利用所处地区内的资源,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制定既有利于技术引进又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总体上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
第二,树立创新理念,营造创新文化。
改变企业只注重“硬指标”的理念,建立包容性较强的创新文化,建设相互沟通、互相信任的企业文化。
第三,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制度激励。
首先,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创新人才队伍,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有机结合,加强产学研合作;其次,加强企业制度、管理和组织创新能力建设,建立专业技术人员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优化组织结构。
5.2 政府角度
第一,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创新型企业及企业集团的主导作用,大力促进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完善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从政府创新投入政策、税收与金融政策 、创新人才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四个方面完善政府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
第三,构建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重点的知识创新体系,重点加强一批研究型高校的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省部属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
第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强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和成果交易中心,完善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
第五,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区域互动的科技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完善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蔡齐祥,张威,卢霞.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40-42
[2]CARMEN CABELLO MEDINA,ANTONIO CARMONA LAVADO,RAMON VALLE CABRERA.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companies:A case study of companies in different sectors[J].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5,3(14):272-287
[3]冯海昱.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32-38
[4]夏继银.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模糊评价[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3):122-125
[5]刘鸿渊,曾艳琳.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AHP模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7(2):152-155
[6]赵湘莲,韩玉启.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度评价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4,13(4):131-135
[7]胡卫敏.创新型企业的运作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48-63
企业健康度 篇3
1 实验室建设必要性及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1.1 必要性
甘肃省河西地区的武威、张掖、酒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 昔日黄沙漫漫的古道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繁育种子基地, 繁种面积近4万亩, 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 主要作物涵盖粮、棉、油料、蔬菜、瓜类、花卉和牧草32大类, 200多个品种, 3 300多个组合。同时, 河西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对内繁殖基地, 仅玉米对内繁种面积就达200多万亩[2]。
河西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繁种条件。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形成天然的隔离条件, 干旱少雨, 病虫害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光热资源丰富, 纯净的祁连山雪水灌溉农业, 劳动力廉价。种子产品具有产量高、发芽率高、纯度高、色泽好的特点。由于繁种条件优越, 美国、荷兰、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韩国、泰国、台湾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内外繁种公司已达37家[2]。
为此, 在西部繁种面积最大的河西走廊建立种子健康度实验室, 既能开展室内病原检测, 又能进行产地病原检测, 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种子健康度检测的准确度明显提高, 向种子企业、种子行政管理部门、司法部门提供更加公正的检验报告。同时, 可以提高种子营销质量, 增加种子经济效益。
1.2 指导思想
根据国际、国内种子市场的需要, 发挥西部高校在种子科研开发领域的拔尖人才与学科带头人员较多的人才优势, 拥有大量图书、网络的信息优势[3], 在高校种子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种子健康度实验室, 以全面提高种子健康安全水平, 按照国际标准建立种子健康度的ISO/IEC17025的管理体系。力求作到检测水平“科学、公正、高效率”,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引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解决好种子日常检测工作和种子生产中遇到的的问题和难题, 提高我国种子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
1.3 原则
实验室坚持“科学、公正、高效率”的质量方针;建立完善的实验室人员结构, 并在人员配置上采用“金字塔”形式的模式;建立完善的先进精密仪器设备及使用、检测管理体系, 提高仪器设备效益;坚持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建立种子健康度检测组织管理体系, 实现实验室国际国内认证。
1.4 目标
(1) 承担检测和科研任务。承担上级种子管理部门安排的种子健康度检测和科研任务, 反映河西地区种子健康度安全水平, 向社会发布种子健康度安全信息。
(2) 开展种子质量认证。为种子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做好种子健康度的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 提供真实可靠的检测数据。
(3) 承担培养合格种子病原检测人员。充分利用高校培养人才的阵地, 向种子生产管理部门、生产企业及相关部门输送合格的种子病原检测人员;承担种子企业人员技术培训、上岗资格培训。
(4) 解决种子质量纠纷。承担司法部门委托鉴定的伪劣种子坑农害农案件, 为司法裁定提供科学依据,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通过开放式管理、封闭式运行和人才合理流动的管理模式, 提高仪器设备共享和资源使用效率, 出一流创新性研究成果, 培养一流创新性科技人才和研究群体, 进一步提高种子健康度检测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2 实验室建设规划内容
2.1 实验室人员的结构配置
依据实验室发展原则、目标, 实验室需要有合理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一般采用“金字塔”形式, 分五个层次:A层有教授 (研究员、博士) 去触摸种子行业的前沿领域, 同时又可对B层人员的研究进行指导。B层应是副教授 (副研究员、研究生) , 能协助A层进行种子病原检测的科学研究, 同时又能进行本层次的研究工作, 还能指导C层的教学和科研。C层应是讲师 (工程师、助理研究员、学士) , 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同时又能协助B层科研工作。这一部分教师具有较高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本层次能对外承担种子病原检测任务。D层是技术工人、在校本科生, 动手能较强, 主要从事试验准备, 协助A、B、C层人员完成检测工作。E层是培训的种子生产企业检测人员和上岗资格培训人员。
2.2 实验室结构布局
依据实验室建设目标、使用功能, 建设面积约在240 m2左右, 配备完善的水、暖、电, 一般设置药品贮藏室、洗涤消毒室、无菌室、精密仪器分析室、发芽生长室、标本室。
药品贮藏室一般与其它工作室相分离, 功能主要是将化学试剂按其性质分门归类, 内设一安全柜, 保存挥发性较强的药品;设一玻璃仪器柜 (架) , 将常规使用玻璃仪器按其用途、类型归类放置。配备药品推车。
洗涤消毒室主要功能是对实验玻璃仪器 (皿) 、器件、实验材料等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并对废液 (渣) 、带菌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配备玻璃仪器烘干器, 全自动高压灭菌锅。
无菌室与其它工作室相分离, 并合理布局, 分为操作间、缓冲间。内设紫外线消毒灯具, 超净工作台。
精密仪器室是种子健康度检测中心, 一般分免疫室、分子病理室、病毒室、真菌室、显微镜室, 其主要功能是病原分析、化验。
发芽生长室的功能是进一步认定种子病原菌的致病性, 模拟自然生长条件准确报告种子健康水平。
标本室用于陈列产地种子植物病害标本、病原菌分离标本。
2.3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方案
实验仪器、设备应讲究“齐”, 齐是指仪器、设备在档次上从常规仪器到高精密仪器要齐全。
(1) 常规仪器:依据GB3543.2~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要求, 种子病原检测从取样、称重、水分及纯度测定基础工作看, 配备的仪器设备和用途是:光电分析天平、电子分析天平、电子精密天平、分析天平等, 主要完成种子称重工作;PME电子自动数粒仪、CON-TADOR康德达数粒仪、数粒板等, 主要完成种子千粒重测定;LDS—IA电脑水分测定仪、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粉碎机等, 主要完成水分测定;JJSD电动筛选器、风选净度仪、谷物选筛、害虫选筛等, 主要完成净度分析;JFYZ鼎式分样器、JFY-20横格式分样器等取样工具。其目的是采用常规方法分析种子病原与种子净度、水分之间的相关关系, 以及种子病原对种子造成的危害和影响。
(2) 精密仪器设备:依据种子病原的快速检测, 目前已将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标记、分离与克隆、种子病原微生物群体遗传学与分子变异、病原物与种子植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等相关研究的仪器设备、分析技术应用于种子健康度检测中。仪器设备主要有:PCR扩增仪、酶标仪、凝胶成像系统、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高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电聚焦电脉仪、超纯水系统、显微成像系统、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智能人工气候培养箱等。采用先进手段、技术, 改变以前简单粗放的肉眼检验、分离培养、镜检等传统方法。种子病原检验项目在真菌、害虫、杂草基础上新增加细菌、病毒和转基因检测, 其中细菌、病毒的检测均参考或运用国际种子协会 (ISTA) 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
参考文献
[1]孙致良, 杨国枝.实用种子检验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6, 154~155.
[2]白桦, 刘菁.甘肃省检验检疫局外繁种子检疫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侧记[J].中国检验检疫, 2005, (3) :19~20.
企业健康度 篇4
中国电信2008年开始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 码分多址) 业务运营后, CDMA终端产业链取得了爆炸式发展, 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2012年底相比2008年接收C网时, 用户规模从2 800万发展到1.6亿, 其中3G用户超过7 000万户;手机终端机型数量从200余款增加到1 540款;CDMA手机终端月销量从27万台增加到600万台;手机终端市场份额从2%提升到近30%;合作伙伴达到483家。预计2013年CDMA用户将达到2亿, 终端市场容量将达到8 000万。
在CDMA终端运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之后, CDMA终端产业链是否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本文将着重从影响CDMA终端产业健康度的根源出发来剖析CDMA终端产业链的发展。
1 影响智能手机终端产业链发展健康度的关键因素
现在智能手机终端已经成为一种消费品, 发展首先受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用户消费需求与支出能力的影响。终端产业链的外在市场表现要素主要包括市场规模、产品与应用的丰富性及竞争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消费者认知度、行业盈利程度与风险等, 其中规模是一个终端产业链能够良性循环的核心要素, 也是吸引产业链各方资源投入的最重要考量因素。
在宏观经济大环境下, 终端市场的表现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终端产业链基础要素“质地”, 二是运营商的运作能力及运作水平, 其中产业链要素是基础, 而运营商操盘是催化剂。运营商操盘风格与产业链状况紧密相关, 一般而言, 弱小亚健康产业链更需要运营商深度介入, 也更凸显操盘者的作用, CDMA与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产业链的发展都是案例, 而对于成熟产业链而言, 已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从运营商角度, 顺势而为或者说无为是最好的策略。
智能手机终端产业链如图1。产业链上游环节是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基础要素环节, 也是健康与否的源头, 是“因”, 而终端产业下游的销售与服务环节是“果”, 限于篇幅本文不展开探讨。
相比功能机时代, 智能机终端产业链的制式相关性在弱化, 共享环节增多, 智能机的ID (Industry design, 工业设计) /MD (Mechanic Design, 结构设计) 、模组器件 (包括屏幕、电池、存储等硬件器件) 、代工厂商、操作系统、应用开发商、应用等资源可以视为产业链间的公共资源池, 不同产业链间的差距在缩小, 这为CDMA、TD-SCDMA终端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对于共享环节, 三个产业链间体现的是资源竞争关系, 具体是体现在智能手机制造商环节, 即厂商对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影响力。在分析产业链健康度时我们略过共享环节, 并在终端厂商环节进行体现。基于此, 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产业链间的差异环节即制式强相关环节, 包括芯片、方案设计、终端厂商等三个环节。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 站在整体产业链角度, 我们可以认为这些资源环节对于三大终端产业链是共享的, 但具体到某个厂商, 我们必须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甚至可以说未来的竞争是供应链管理的竞争。不同厂商对于上游器件供应商的影响力或者谈判话语权是不同的, 这主要取决于厂商的实力-规模因素, 即决定因素是采购量。这也就不难理解, 在2013年上半年屡屡被爆出的28nm芯片缺货、大屏供应缺货等事件, 供应链管理的能力直接影响了终端厂商的产品上市以及销售节奏。
2 EVDO、WCDMA、TD-SCDMA终端产业链上游要素健康度量化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三个产业链基础要素中最主要差异化的三个环节是芯片、方案设计、终端厂商三个环节。接下来将分别阐述三个产业链在三个环节的发展情况。 (注:对于部分涉及商业机密的数据与信息, 下文将主要以业界普遍认知度数据或者定性判断代替。)
2.1 芯片
手机芯片包括基带芯片、应用处理芯片、图形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蓝牙芯片、Wi Fi (wireless f i d e l i t y, 无线相容性认证) 芯片、G P S (G l o b a 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芯片等。按照上文所述原则, 不同制式产业链对比分析时, 我们依然聚焦差异化环节, 基带芯片与制式强相关是我们的关注焦点。
从指标角度主要包括参与度与性价比两个方面, 在参与度方面我们重点关注参与者的市场份额, 在性价比衡量方面我们选取主流同档芯片成本、授权费/专利费以及对价格敏感度高的入门型智能机芯片价格三个指标。
量化评估结果显示:CDMA基带芯片领域瓶颈效应依旧, 而TD-SCDMA芯片得益于展讯8810等智能平台的成熟与高通、MTK等主流芯片的进入, 从参与者角度TD-SCDMA终端产业在芯片层面得到了极大改善。CDMA领域智能手机只有高通和威盛两家, 并且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 高通的事实性垄断使得CDMA基带芯片/方案缺乏有效竞争, 跟不上竞争产业链的价格调整, 直接导致了大多数CDMA终端厂商的芯片成本相比同配的WCDMA、TD-SCDMA终端芯片差距明显。另外, 当前CDMA芯片的收费模式 (包括整体收费、费率偏高等) 也是众多AP厂商开发BP+AP集成方案的主要门槛之一, 而2012年下半年MTK与VIA公司联合推出的MT6515+CBP 7.2的双模方案市场表现低于预期, 也将对其他试图进入CDMA市场的AP (Application processor, 应用处理器) 厂商产生影响。而除高通外MTK等新进入者相继推出TD-SCDMA/WCDMA共模芯片, 由此双层加重了CDMA产业链在芯片方案环节的劣势。在智能机价格不断下探的趋势下, CDMA终端的这种成本劣势在最终市场竞争中被进一步扩大, 而在成本控制竞争激励的入门级智能机 (比如399元) 以及千元智能机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
TD-SCDMA终端在芯片领域的丰富性与性价比提升从源头上为2012年下半年TD-SCDMA智能机的爆发提供了产业与技术基础, 而这种上升趋势在2013年市场表现上得到了进一步明示, TD-SCDMA终端月度销量超千万, 产业资源明显在向TD-SCDMA倾斜。
备注: (1) 鉴于涉及商业敏感信息, 未列出具体指标原始值与实际得分五星:85分以上;四星:70-80分;三星:55-65分;二星:40-50分 (2) 未进区间分数, 向下计入相应评估档次 (3) 评估模型采用的是中国电信广州院移动终端产业链健康度评估模型指标数据为2012年底统计数据。以上三点下同。
2.2 方案设计
相比功能机时代, 方案设计公司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或者影响力在下降, MTK等芯片公司推出Turnkey方案满足了标准化智能机的市场需求, 降低了中小厂商进入智能机市场的研发门槛, 相应压缩了方案公司的生存空间, 而具有研发实力的主流厂商的旗舰机型为寻求差异化一般采取自主研发模式。也就不难理解众多方案设计公司纷纷走到前台推出自有品牌智能机。
我们选取主流方案数量、方案出货量、方案上市速度、设计难度等指标来衡量智能手机终端产业链在方案设计环节的健康度。
量化评估结果显示:WCDMA终端依然保持绝对领先, 而TD-SCDMA与EVDO在此领域相差不大。值得注意是EVDO的CG双模智能手机在研发门槛上高于TD-SCMA+GSM以及WCDMA+GSM双模双卡智能机, 这对于CDMA双模/双卡终端的市场竞争是不利因素。
2.3 终端厂商
终端制造商是智能手机终端产业链中最为直接的参与者, 其整合产业资源推出手机终端产品。这个环节的健康度直接影响终端产品的质量与品质。对于三个产业链而言, 终端厂商是一种竞争性资源, 当前65%的TOP20手机制造商是3个产业链同时参与, 如何吸引终端厂商的资源投入推出新品是产业链操盘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 我们重点关注主流终端厂商的参与度、主流厂商的资源投入情况, 选取平均毛利率反映终端厂商的经营状况, 而新进入与退出的数量反映了产业链对厂商的吸引力。
量化评估结果显示:EVDO终端在终端厂商参与度方面表现良好, 但在衡量TOP10厂商资源投入方面, EVDO处于落后的位置仅华为、酷派和海信在EVDO投入方面有所倾斜。
2.4 小结
通过产业链健康度量化评估模型, 在产业链上游环节EVDO与WCDMA差距明显, 与TD-SCDMA产业优势缩小甚至被超过, 按照上述指标发展情况看这种趋势在加剧!
3 CDMA终端产业链未来发展展望
从全球竞争看, 截止2012年底全球CDMA用户约5.3亿, 份额仅占8.23%, 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CDMA市场依然是小众市场。近年来不断有运营商宣布关闭CDMA网络运营, CDMA网络在国际上日趋孤岛化。2007年澳大利亚和记澳洲电讯关闭CDMA网络, 随后墨西哥、日本、印度、印尼、越南、孟加拉等多个国家放弃了对CDMA的使用, 2012年泰国电信、巴西VIVO、新西兰电信也相继关闭CDMA网络, 这对产业链参与者信心是摧毁性的打击, 而正如前文所述CDMA产业链上游看不到改善的迹象, 并且从竞争角度看态势在恶化, 差距在拉大。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之前任何一种移动通信技术:从实验网到第一个商用网, 3G是3年、HSPA是1年, 而LTE是9个月;终端增长到200款, HSPA用时2年, LTE约20个月;达到3 000万用户的时间, GSM为51个月, WCDMA为45个月, 而LTE仅为31个月。截止2013年4月, 全球67个国家有163个LTE商用网络 (其中15个为TD-LTE运营商) ;全球124个国家415个运营商准备开展LTE业务。LTE终端821款, 其中手机终端261款, 在所有LTE终端类型中首次排第一, 支持CDMA的LTE终端215款。
目前, LTE终端上游产业链的有效竞争环境日趋形成。现阶段高通、三星、GCT、Nvidia、瑞萨等厂商LTE终端芯片已商用, Marvell/博通、MTK、展讯等公司芯片已发布或即将商用, Intel计划2014年初商用, LG、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商也在积极研发LTE终端芯片。LTE终端产业链上游环节的良性竞争为CDMA运营商融入国际主流制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产业机遇。
据GSA信息显示, Verizon、Sprint、US Cellular、Metro PCS、KDDI等CDMA运营商在积极部署Vo LTE。Verizon计划2014年初推出Vo LTE服务与LTE单模终端, 以期降低终端补贴与成本, 并在未来2-3年内停止3G网络投资, 仅维持网络运行, 在2014年底主推LTE单模终端, 彻底抛弃CDMA制式, 融入移动通信主流制式。
企业健康度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河北大学200名医科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和100名非医科专业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 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288份有效问卷, 有效率为96.0%。其中46名大四医科学生在首次完成问卷的15 d后, 再次填写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 共收回有效问卷40份。
1.2 方法
根据卫生部2011年制定的我国公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群体健康素养评价指标子系统及其题库, 参照卫生部2008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 以我国公民健康素养共用题库与学生专用题库以6∶4比例抽取试题, 编制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问卷质量控制3个部分, 其中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年级等。组卷完成后, 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进行判断和修改, 删除某些专业性较强以及难度较大的题目, 最终确定健康素养的3个维度40个题目, 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 (25个题目)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8个题目) 及基本技能 (7个题目) [6]。
单选题每道题答对得1分, 答错得0分;多选题全部选对得1分, 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问卷总分共计40分。
具备健康素养的判断标准:正确回答80%及以上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调查对象视为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健康素养3个方面的调查内容, 分别正确回答80%及以上, 视为具备3方面的健康素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20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双录入方法对问卷进行录入和核对。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素养内容得分情况
以问卷的总分数为横坐标, 以达到某分数的调查对象的构成比为纵坐标, 绘制调查对象正确回答健康素养题目的分布图。结果显示, 调查对象问卷总体得分基本呈正态分布。见图1。
2.2 问卷的信度
调查显示, 健康素养问卷总体及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651, 0.602, 0.262, 0.374, 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09, 0.598, 0.674, 0.61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2.3 问卷的效度
问卷Bartlett's Test χ2=1 324.267, P<0.01, 表示调查对象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取样适当性量数 (Kaiser-Meyer-Olkin, KMO) 值为0.620, 说明收集的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整体解释的变异数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18个, 可解释总变异的58.693%, 其中因子载荷值均属于中高程度 (>0.4) , 见表1。
3 讨论
结果显示, 本问卷符合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的整体构架合理。问卷各方面的重测系数均大于0.5, 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 稳定性较好[7]。问卷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 总体健康素养与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的内部一致性较好;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两方面的内部一致性不够理想, 提示这2个方面问卷题目的同质性较差。
结构效度分析中, 问卷提取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8.693%, 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基本反映了问卷的设计结构[8]。但是提取的公因子数较多 (18个) , 说明问卷的3个维度所涵盖的健康问题较分散, 提示问卷需进一步调整。
参考文献
[1]WHO.The bangkok charter for health promotion in a globalized world[J].Health Promot J Austr, 2005, 16 (3) :168-171.
[2]李新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 (5) :385-388.
[3]Divis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Unit.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M].Geneva:WHO, 1998:10.
[4]严丽萍, 魏南方, 解瑞谦, 等.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 (1) :8-11.
[5]刘朝杰.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1997, 5 (4) :174-177.
[6]任绍娟, 葛龙广, 米光明.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 29 (1) :79-83.
[7]周热娜, 傅华, 罗剑锋, 等.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步行环境量表信度及效度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7) :841-843.
企业健康度 篇6
可靠性指的是元件、产品或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1],研究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德国的火箭系统研究问题。
电网的可靠性研究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2,3]。基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三个方向[4],分别是以电网设备为研究对象的设备可靠性研究,以电力网络结构为研究对象的结构可靠性研究,以电力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系统可靠性研究等。所有的研究中,尤以电力系统可靠性研究进行的时间最长,成果也最为丰富[5,6];电网结构可靠性研究成果也较多,多是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电网的结构问题[7,8];相对来说,电网设备可靠性研究较少,并且有关电力设备的可靠性的评估主要是根据设备的运行统计数据进行相关的可靠性指标分析[9]。关于电网的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网中的设备元件可靠性数据对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结果有重要影响[10],电网整体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可信程度[11]。也就是说电网中设备的可靠性是整个电力系统可靠性与结构可靠性的基础,其可靠程度直接决定了电网整体的可靠性程度。
电网设备可靠性评估研究与脆弱性评估研究[12]类似,均是为了找出电力网络中风险高的单元,进行相应的保护与维修,以提高电网整体的安全性。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目的主要有两点:①为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②为相关群体提供透明的参考数据。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可靠性评估确定电力网络中安全性较低的单元,主要为电网的生产运行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是对电网设备的一种预测性评估,即以第一个目的为研究的出发点。
1 设备集可靠性评估
1.1 可靠性评估指标的选取
在可靠性评估领域内,一般把衡量产品可靠性的各种评价指标称为可靠性特征量,用其评价设备的可靠性程度。电网设备的可靠性评估基于通用的设备可靠性评估指标,依据评估数据的来源及评估的目的,电网设备可靠性评估指标可分为两类:
1)基于设备数据及观测情况的预测性评估指标。这类可靠性评估指标旨在为电网公司及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通过设备可靠性的预测,对相关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预防及防止电网事故的发生。这些特征量主要包括可靠度、失效概率密度、积累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寿命等。
2)基于历史统计数据的总结性评估指标。一些电网设备可靠性评估的目的是总结设备过去一段时间的运行状况,为相关部门和公众提供具有透明度的参考资料。以我国电网公开的统计数据为例,其中电网设备可靠性评估的特征量主要有:(非)计划停运系数、可用系数、等效可用系数、强迫停运系数、设备故障率等,这些特征量以电网过去一年的工作时间比率等为基础,提供设备可靠性的统计数据。
本文研究的评估指标为第一类。通过对预测性评估指标的分析,选择可靠度作为评估指标。可靠度是时间t的函数,一般记作R(t)=P。与失效率函数λ(t)的关系为:
1.2 设备集可靠性评估方法
设备可靠性评估的是微观具体的某一设备,而实际上电网内各单元有可能是单一设备构成,也有可能是有大量设备串联或并联构成,因此,在可靠性的实际评估中需要对一个单元的设备集进行综合评估。此时,评估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单元看成设备集合,其可靠性由所有设备共同决定,是一种比较准确和细致的评估方法;二是从单元总体角度直接评估,估计设备总体性能,给出设备可靠性评估结果。实际在电网每年线路检修过程中,第二种方法较为常用。
1.2.1 设备集单元综合可靠性评估
1)并联设备集可靠性。并联设备集中,各设备功能独立,任意设备失效都不会导致设备集整体失效,只可能导致设备集整体性能降低,此时,设备集可以表示为图1。
设备集中各设备相互独立,则其数学可靠性模型为
式中:Ra为设备集可靠,Fi为第i单元不可靠性,Ri为设备i单元可靠性。
2)串联设备集可靠性。串联设备集中,各设备功能独立,但是任意设备失效都会导致设备集整体失效,此时,设备集可以表示为图2。
设备集中各设备相互独立,则其数学可靠性模型为
式中:Ra为设备集可靠性,Ri为设备i单元可靠性。
3)串并联设备集可靠性。此时综合运用式(2)、(3)进行评估。
1.2.2 设备集单元总体概括可靠性评估
此种评估方法,将设备集看作一个大型的设备,以评价单一设备可靠性的方法来评价设备集,这个过程中不考虑其构成的子设备可靠性指标。实际上,电网设备每年的实际检修过程中,单元的健康度评估就是这样进行的,这样做可以简化评估流程、缩短评估时间,但也同时降低了评估的准确度。这种评估方法是基于设备单元的健康状态评分进行的,对设备单元的各个状态量进行相应的评分,得出设备单元总体的健康度,而不是评估单元中各子设备的个体健康度后再进行综合。在实际工作中,设备单元健康度可以通过两种评价方式获得,一是《线路状态评价导则》,二是CBRM健康度评价方法。本文以这两种健康度评价方法为基础,构建单元可靠性评估模型,并且在可靠性评估过程中,将单元设备集节点作为整体进行评估。
2 基于健康度分析的电网设备可靠性评估模型
2.1 基于CBRM的电网设备健康度评估模型
2.1.1 CBRM评估体系
基于电网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Condition Based Risk Management CBRM)是从工程应用角度量化电力设备、线路运行状态,评估系统设备健康程度,发生风险的概率,剩余使用寿命等,为电力设备、线路的维护提供参考的一个评估体系,其包括状态评估、风险评估、辅助决策三大部分。
根据项目的实施流程,整个评估体系可以分为8个部分:①设备状态界定,在此过程中,明晰设备的健康状态值,用0~10表示,0表示设备处于最佳健康状态,10表示设备处于最差健康状态;②确定设备状态与性能,评估健康指数和故障概率;③预期设备未来状态,通过设备健康指数柱状图、健康指数等预期设备未来状态;④维护措施评估,评估设备调整后的健康指数;⑤评估故障后果;⑥风险模型构建;⑦依据风险模型采取相应措施;⑧处理结果数据收集及成果总结。
在整个过程涉及设备健康指数、设备老化指数、故障率、当前风险、未来风险等技术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来对设备状态和风险进行评估。健康指数是基于设备运行状况,计算出的一个0~10的数值,基于设备老化常数进行计算;设备老化常数来源于基本设计指标;故障率是基于耽搁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计算出的设备当前或未来故障率;当前风险是指设备从投运行到当前年的风险;未来风险指基于设备未来故障发生概率计算的设备未来风险。则通过利用CBRM的电网设备健康度评估结果,可以评估设备的老化程度以及预期故障率,这为电网设备的可靠度评估奠定了一个基础。
2.1.2 CBRM健康度评估模型
设备健康度评估是整个CBRM评估体系的一个基础,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HI是设备健康分值,是一个0到10之间的数值,0代表设备状态最好,10代表状态最差,一般来说,当0<HI<3.5,表示设备处于老化早期,属于正常老化范围,设备性能依旧良好;3.5≤HI<5.5表示设备老化明显,故障率较低,但开始上升;5.5≤HI<7表示设备严重老化,超出正常老化范围,故障率明显增加;7≤HI<10表示设备处于极差状态,需要进行更换,可能随时出现故障。其评估模型为:
式中:HIt表示评测年设备健康状态指数;HI0为初始健康水平指数,一般取0.5;B为老化常数,取正值;t为评估日期;t0为投运营日期。因此,老化常数B的值成为评估过程的一个关键,根据设备的运行环境不同,不同设备的B值需要单独计算,一般根据设计寿命和使用年限的线性关系得出,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HIb为设备故障率迅速上升时健康指数,一般为5.5,也可以增加裕度至6或7;k为环境修正系数;T为设备预期寿命或平均使用年限。此模型中需要对设备老化常数B做一定估计,通过B值的来预测电网设备在不同时间的健康度趋势,但由于主观的设定,对于设备健康发展趋势的精度评估有所影响。
其中式(4)揭示了电网设备的初始健康度和评估期健康度的关系,即初始设备以一定的老化速率过渡当前状态。这里的老化速率是一个由式(5)求出的恒定的量,是整个老化过程的一个均值,而不能表示设备当前的老化状态。鉴于此,需引入可以衡量设备实时健康状态的特征量进行补充。
2.2 基于“状态评价导则”的设备健康度评估模型
针对电网设备的实时健康情况检测,可借鉴《电网状态评价导则》。此种评估方法,首先设定电网节点设备单元的待评估项的相应权重,如表1。
之后,根据观测的老化情况进行健康度估值,因此这种评价方法虽然能较为实际的显示设备的健康状态,但是由于没有参考指标,所以不能反应设备的健康趋势。这里健康状况用ZI表示,是一个0~100的数值,其中设备处于完全健康状态下的状态分值为ZI0=100,实际状态分值为ZIt,则健康率FIt可表示为:
式中:D为状态量劣化程度分值;n为状态量个数;为保持与HI的对应关系,这里健康度用SI表示,SI越小,设备越健康,则SI'可表示为:
由式(7)和表1可知,设备的健康度值域为0~0.4,也就是设备最差情况健康度为0.4,为保持与HI相同的值域范围0~10,令
则SIt的值域范围为0~10。
状态量分值可参考《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Q/GDW 173-2008)扣分标准取值。此模型中,采用的数据为历年统计数据,虽然能反应出当年设备的健康状态,但是由于设备处于不断维护之中,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某设备由于前一年进行过维修而导致今年健康状态好于去年,不能正确体现设备的老化状况;同时由于人为设计扣分指标的主观性而导致不能全面的体现设备健康状况,且缺少动态描述。
实际使用中线路和设备的健康情况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初始预期,只是在使用过程中会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更换,因此可以将SIt作为一个调整值与预期值HIt综合进行设备健康情况评价。于是将以上两种方法合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各自方法的缺陷。
2.3 基于健康度分析的设备可靠性评估模型构建
由于健康度指数HIt和SIt分别侧重评估设备健康度的不同方面,HIt侧重于根据设备的设计指标预测设备的健康度发展趋势,老化常数B侧重于评价平均老化速度,实际评估过程缺少对于设备实时健康状态的评测;SIt侧重于评估设备的实时健康状态,但是由于人为的权重设置及劣化程度估计,缺少基于设备本身情况的评估。因此,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评估设备健康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我们令设备健康度指数:
式中:CIt为综合健康度指数,HIt为基于CBRM的设备健康指数,SIt为基于状态评价导则的设备健康度指数。
根据式(4)对于设备老化率和健康度之间关系的描述,令
则实时老化常数
则求解电网设备的可靠度问题转化为求解设备的老化常数问题,其逻辑过程如图3。
综合前文看来,电网设备的可靠度指标是较直接,也是较合适的反应电网结构中的设备集可靠性的特征量。式(1)的可靠性函数中,可以看出可靠度包含了积累失效概率和失效率的衡量,通过式(1)可以几乎很准确的反应设备可靠性。但是其衡量的是设备从开始使用到测试时间t之间的可靠性,本研究所要衡量的脆弱性是t时间后设备的可靠性,则本文的可靠性指标R'可以表示为:
其中,T为设备的使用寿命年限。对于式(12),我们只需要知道设备的失效率,就可以评估出设备可靠性。正常情况下,在没有外界异动等影响的条件下,设备的失效率λ与其设计指标和使用年限、环境影响等因素等条件有关,这些因素同样决定了设备的老化程度,且老化程度越严重的设备其故障率一般也越高,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设备的老化率代替设备的故障率。以B'老化率指标代替式(12)中λ表示的设备故障率,则可以将式(12)改写为:
其中,x表示设备的使用年限。
关于CIt=f(HIt,SIt),为了方便模型推导和计算,且HIt和SIt分别侧重于不同方面的考量,这里采用加权积法,各变量赋予1/2权重,则式(13)可以表示为:
式(14)虽然表现形式类似于式(4),但是其表示的含义是不同的,式(14)中隐含的老化率B'是一个变化值,不同时间B'不同,区别于CBRM评价中的均值B;CI为综合的健康度指标,包含了动态和静态健康度评价两部分。
3 算例分析
3.1 问题描述
Q市五个区域电网单位负责各自区域电网的维护与建设,所有变电站以其中最旧设备的安装时间为初始使用时间、架空线路以最旧线路的铺设时间为初始使用时间,电网结构图如图4,全部32个节点的设备相关信息如表2。
表中预期使用年限为网络中节点设备集的平均预期使用年限,根据设备出厂设计指标数据及购买后设计折旧年限数据获得;t0为初始使用时间,t为当前评估时间,则t-t0为该设备的已使用年限;根据节点设备所在区域不同,依据当地环境及设备使用批次对本区域设备的标准健康值HIb进行估计。
3.2 基本假设及分析
为简化分析流程,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基本假设如下:
假设1在合理值域范围内,假设所有设备的HIb=6,初始健康度HI0=0.5;
假设2为方便设备统一计算,在计算平均老化常数B时,令所有设备预期寿命为25(年),则B=0.103 399;
假设3暂不考虑环境影响,令环境修正系数K=1。
则式(14)可以进一步推导为
由于是一个增函数,则随着使用年限t的增加,可靠度R无限接近于0,当x=t=T时,设备已经完全老化,不可以继续使用,则R(T)=0。评测年份2015年,x=t时,计算基于“状态评估导则”的健康度SIt结果如表3所示。
当x=T=预期使用年限时,SIt=10;当x=t=当前已使用年限时,SIt如表3所示。则可靠度R’(t)如表4所示。
根据表4,可靠度可以直观的表示为图5。
对比表3中的健康值和表4中的可靠度,可以发现二者在趋势上存在一直性,但是数据之间的相对比率差别很大,例如健康度满分为10分,而节点1健康度得分1.9,但是可靠度为96.90%,说明健康度不能明确的说明的该节点的可靠程度。通过图5可以明确的看到Q市电网中各节点单元的可靠性程度,并可以以此数据对32个节点进行可靠度排序,根据排序名次对不同的节点赋予不同的关注程度和维修重视度,可以节省电网在保护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高效率的电网保护工作。
4 结论
1)将电网节点的设备集抽象为一个单元进行考察,以单元的健康度为基础,分析设备老化程度,以老化程度代替可靠度评价中的故障率因素,简化分析流程。
2)模型中包含设备健康度指标,即能体现了设备的动态预期情况,也能体现设备的实际观测情况,能更为准确的体现设备的可靠度。
3)对比健康度和可靠度,发现设备的健康程度不能完全体现设备的可靠度,二者非线性关系。
4)评估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评估结果,可以更高效的进行电网保护与维修、节省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郭永基.可靠性工程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
[2]Desieno C F,Stine L L.A Probabilit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eliability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J].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1965,r-14(1):30-35.
[3]R.Billinton.Composite System Reliability Evalu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Systems,1969,pas-88(4):276-281.
[4]郭永基.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可靠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7):53-56.GUO Yongji.Realiablity of power systems and power equipment[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1,25(17):53-56.
[5]R.Billinton,D.G.Huang,Test Systems for Reliability and Adequacy Assess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C].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MN,USA,July,2010.
[6]Skokan M J,Hart G C.Reliability-based performance-based design:learning from Allin Cornell[J].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Special Buildings,2008,17(6):1031-1050.
[7]魏震波,刘俊勇,朱国俊,等.基于可靠性加权拓扑模型下的电网脆弱性评估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0,25(8):131-137.WEI Zhenbo,LIU Junyong,ZHU Guojun,et al.Vunler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to power grid based on reliability-parameter-weighted topological model[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2010,25(8):131-137.
[8]Grubesic T H,Matisziw T C.A typological framework for categorizing infrastructure vulnerability[J].Geojournal,2013,78(2):287-301.
[9]张金江,郭创新,曹一家,等.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及其IEC模型协调[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20):67-72.ZHANG Jinjiang,GUO Chuangxin,CAO Yijia,et al.Subsation equipment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and IEC model coordin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9,33(20):67-72.
[10]赵渊.大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灵敏度分析及其校正措施模型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11]宋云亭,郭永基,程林.电力系统可靠性基本数据的统计分析[J].继电器,2002,30(7):14-16.SONG Yunting,GUO Yongji,CHENG Lin.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liability data for power system units[J].Relay,2002,30(7):14-16.
企业健康度 篇7
2006年由吴袁剑云博士担任主译的《护理结局分类》(NOC)在我国首次出版发行,护理结局通过对实施护理措施前后的得分变化来描述和测量患者的结局,以此来评价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护理措施的效果[1]。健康信念即是护理结局分类中的一个类别。健康信念的形成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2]。我国对健康信念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迄今为止,亦没有一种比较公认的能广泛使用的健康信念测量工具。护理结局分类一书中的健康信念量表经实践论证信效度、灵敏度及实用性可靠,是国外公认的较为成熟的、系统的健康信念测量工具。
由于《护理结局分类》中的健康信念量表是直译过来的,为了纠正国内外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风俗的差异,提高本量表在国内的使用价值,本研究对该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信效度分析,以便在广大患者中开始推广使用。
1 量表的跨文化调试
由于量表产生的文化背景与语言风俗与我国有相当大的差异,本研究严格遵循Guillemin等[3]提出的量表文化调适的基本原则以及跨文化调试指南[4],对这种差异进行调试。通过跨文化调试过程,增加或删除量表中的某些条目,更改不适当的语言表达,使之更适合我国患者应用,同时还要保证源量表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使形成的新量表基本与源量表等价。
1.1 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通过电子邮件与原作者Sue Moorhead博士以及主译吴袁剑云博士取得联系,说明量表的修订原因,获得同意,并提供有关源量表产生的过程与文化背景状况,量表跨文化调试的注意事项,给予尽可能的支持与帮助。
1.2 专家咨询阶段
对中文版健康信念量表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组成员主要包括:临床护理硕士生导师10名,护理管理硕士生导师8名,护理教育硕士生导师4名,心理学专家2名,公共卫生专家1名,统计学专家1名,人文社科专家2名。首轮咨询主要针对:(1)指导语表达是否清晰明确,一般资料部分是否完整、符合本次调查;(2)各条目是否符合我国的患者人群、文化背景;(3)各条目语言表达是否符合我国的语言风俗习惯;(4)是否需要添加适合我国患者使用的条目;(5)对不适合我国患者使用的条目是否删除;(6)回答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对首轮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归纳,例如将我国患者比较敏感的“愿意保存一份现时的遗嘱”、“感到死亡的威胁”这两条目删除;将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感到有足够的健康保险”中的“健康保险”改成“医疗保险”;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这一条目;并将条目中个别语义相近不易区分的条目合并,通过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提炼,初步修订量表,再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此次专家对初步修订的量表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健康信念量表。
在量表的修订过程中保持与原作者、主译的联系,听取其相关意见,分析量表的适用性、等价性等。
1.3 初试阶段
本阶段的目的是对专家修改后的量表进行语言调试。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选取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样本40例,对量表条目中语意模糊、回答困难有疑问的做出标记,并征求修改意见。进入调查标准:(1)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2)知情同意;(3)患者本人可以回答问题。排除以下科室:儿科、手术麻醉科、门诊急诊、精神病科、ICU、神经内外科。通过本阶段对量表理解的难易程度、答卷时间进行测定。回收问卷过程中对有问题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量表的条目中难以理解、容易产生歧义的条目标出并进行适当修改,尽量使各条目语言表述简练、通俗易懂。例如在指导语中对量表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健康行为”给予定义,使之更容易理解;对不易解释的“健康行为资源”、“设备、用品”、“自助组”、“处方药物”等用括号举例加以说明,使患者更易回答,节省作答时间。将结果再次同专家进行沟通,与专家意见达成一致,形成新版健康信念量表。
2 预调查阶段
形成的新版健康信念量表包括5个维度:个人健康信念10个条目、感到有实施能力7个条目,感到有控制力6个条目,感到有资源利用14个条目,感到有威胁11个条目,共48个条目,采用5分制Likert型度量尺度,分为很弱、弱、中等、强、很强,分别赋值1到5分。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符合调查标准的住院患者200例,事先签署知情同意书,发放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新版健康信念量表,对新版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验证。将回收的问卷人工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超过3个没有回答或同时选两个及以上选项的剔除,回答有明显反应倾向的,如答案以某种规律出现的给予剔除[5,6]。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有效率100%。完成每份问卷平均约10 min。
将有效问卷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
2.1 量表的信度
信度指问卷是否精准,信度分析涉及了问卷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7]。信度越高,稳定性越好。信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常用的信度分析有: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本研究对200名被调查者在48个条目的测试中计算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
2.1.1 重测信度
对每个对象用同一个问卷先后测验两次,两次测验得分的相关系数就称为重测信度。本研究从200名被调查者中抽取40名在间隔3周后进行重复测定,计算相关系数即重测信度为0.889,P<0.01,稳定性好,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跨时间稳定性。
2.1.2 分半信度
采用奇偶分半对量表的48个条目分成两部分,计算两部分得分并进行相关分析,两部分得分分别为0.910和0.917,相关系数为0.955,P<0.01,结果显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2.1.3 内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于1951年创立的,用于评价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一般在0.7以上即可认为内部一致性较好。本调查通过测量量表各维度及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结果见表1。
由以上量表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可知,量表总信度在0.90以上,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15~0.913之间,说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2.2 量表的效度
效度通常是指问卷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亦即问卷能够测量出其所欲测量特性的程度[8]。一般常用的效度指标有内容效度、结构效度。
2.2.1 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问卷内容的贴切性和代表性,即问卷内容能否反应所要测量的特质[9],主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有关专家对问卷题目与原来的内容是否符合进行分析。本研究邀请的专家系数高,通过对量表的内容、结构进行评定,问卷题目较好地代表了原来的内容和基本结构,语言表达准确,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2.2 结构效度
是指问卷对某一理论概念或特质测量的程度,即某问卷测验的实际得分能解释某一特质的程度。题项间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主要根据取样适当性度量(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来判断。
2.2.2.1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值愈大时,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0.7时,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本研究KMO值为0.901,表示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同时,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5963.625,自由度为1128,P<0.05,达到显著,说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见表2。
2.2.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提取出5个因子,其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993%,与设计初衷的5个维度基本相符,说明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见表3。
将结果再次咨询统计学、心理学等专家,形成正式的适合我国患者应用的新版健康信念量表,此量表可以大规模应用于我国患者人群。
3 讨论
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风俗的不同,这是对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的主要原因,量表的应用价值最终取决于科学严谨的跨文化调试与客观的信效度检验,并进行使用效果的评价[10]。经过大样本的施测,验证了新量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1 咨询专家系数高
专家选取涉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心理学、统计学、人文社科等领域,专家系数较高,同时专家对本课题关注度较高,积极配合,谨慎调整,保证了量表的内容效度。
3.2 初试与预调查科学严谨
初试选取具有一定教育背景的患者对量表的语言表达进行调试,尽量保证源量表的基本结构而又简洁通俗易懂。预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事先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向患者详细介绍本次调查的意义,获得患者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3.3 量表的评价客观
通过预调查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6,重测信度0.889,分半信度分别为0.910和0.917,相关系数0.955,P<0.01,结果显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两轮专家咨询保持量表结构基本不变,内容效度较好;探索性因素分析累计贡献率为54.993%,与设计初衷的5个维度基本符合,说明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以上结果表明本调查问卷信效度较高,适合在我国患者人群中广泛应用。
通过本研究看出,新版健康信念量表经过规范的跨文化调试,信度、效度均较高,可以对我国住院患者的健康信念进行科学评估,以期客观评价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护理措施的效果。但是由于护理结局是在一个连续体上测量的,是通过实施护理措施前后的得分变化来描述和测量病人的结局,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笔者将对患者住院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健康信念水平,提升护理人员服务的质量,使该量表更具使用价值。
摘要:目的:对中文版《护理结局分类》中的健康信念量表进行跨文化调试,并进行信效度的评价,为评估我国患者健康信念提供科学、有效的测量依据。方法:遵循量表跨文化调试指南,通过两轮专家咨询,40名患者初试,形成新版健康信念量表,对200名住院患者调查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最终形成的健康信念量表内部一致性为0.935,重测信度0.889,分半信度0.936;经过专家分析,内容效度较好,KMO和Bartlett的检验表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993%。结论:最终形成的新版健康信念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科学简便,适合在我国患者人群中广泛应用,以评估患者的健康信念水平,客观评价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健康信念,量表,跨文化调试,信度,效度
参考文献
[1]吴袁剑云,吴瑛,译.护理结局分类(NOC)[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6.
[2]李小寒.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21-24.
[3]Guillemin F,Bombardier C,Beaton D.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posed Guidelines[J].Clin Epidemiol,1993,46(12):1417-1432.
[4]Dorcas Beaton,Claire Bombardier.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the DASH&QuickDASH Outcome Measures[J].Institute for Work&Health,2007:3186-3191.
[5]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3.
[6]倪平,陈京立,刘娜.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78-380.
[7]彭迎春,常文虎,沈艳红.如何测量问卷的信度[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6):383-384.
[8]沈艳红,常文虎,彭迎春.如何测量问卷的效度[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1):704.
[9]宋建成,费立鹏.简明精神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价[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01,11(2):86-89.
【企业健康度】推荐阅读:
企业健康发展05-21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09-21
省健康促进企业汇报07-21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总结10-16
网络结构健康度研究07-23
做好企业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08-17
中国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05-28
企业法定工资制度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