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方法和措施

2024-07-29

分析方法和措施(通用12篇)

分析方法和措施 篇1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 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能源的消耗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长, 并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电力能源成为最重要并紧缺的能源之一, 生活与工业用电消耗越来越多, 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在供配电系统规划与设计过程中, 重视应用节能技术方法的, 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电能利用率, 节约电能。作为电气设计人员, 要充分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 并在供配电设计中, 通过节能方法和措施的合理运用,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从而有效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紧缺的的局面, 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水平的持续前进。

1 电力系统供配电整体规划的节能措施

在进行电力系统配电整体规划设计时, 应首先计算供电距离、电网分布、设备特点以及负荷容量等因素。在电网的负荷中心周围布置系统的变配电所, 可以降低线路的电流损耗, 减少配电网络的半径。为满足季节性变化的负荷要求, 选择合适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 从而降低运行荷载产生的不必要的电流损耗, 实现运行经济化。

1.1 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等级

一般来说, 输电线路的电压越高, 可输送的距离越远, 输送的容量越大。在相同电压下, 要输送较大的容量, 则输送的距离就短;要输送较远的距离, 则输送的容量就小。应根据供电距离、负荷容量与用电设备等因素合理选择供电电压等级与设计供配电系统。供电电压越高则线路上损耗的电能就越少, 线路电流越小。在供电电压的范围内, 提高供电电压的等级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1.2 选择合适的线路

导线电缆的截面选择太小会缩短使用寿命, 影响可靠运行, 危害安全并带来经济损失;选择过大, 虽然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却会增加投资。在进行线路设计时应以降低线路损耗为基本原则。因为电流在线路中传递总会有能量损失, 假设线路中的的电阻R不会随着电流的经过而改变, 那么越长的线路就会有越大的电阻, 因此能量损失也就越多。在实际情况中, 线路中一般保持恒定的电流, 若要减少能量损失, 就必须控制线路电阻。由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导线的电阻率越小, 对于降低电阻越有利, 铜线是比较好的选择;在布置线路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导线的使用, 尽可能多的采用直线布置;尽量将变电所布置在用电区域的中心位置, 从而保证较小的供电半径。

2 供配电设计中节能技术的探讨

2.1 供配电线路的设计

电力线路按照结构组成能够分为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两种形式, 此两种形式均利用金属导线传递电能且均会存在能量损失。这些能量损失与线路电压、电阻、功率因数等息息相关, 即:当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 功率损失与电阻成正比关系, 与功率因素及电压成反比关系。因此能够采用减小电阻的手段来降低线路的能量损失。

2.2 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的耗电量在供配电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所以, 对于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还要重视。

(1) 根据我国目前的照明使用规范, 供配电设计时详细的计算照明电量, 严谨地审核照明的亮度、功率数等, 以达到节能设计目的。

(2) 对于选择照明灯具与光源加以重视, 例如高压钠灯的节能效果比高压汞灯的节能效果好, 而紧凑荧光灯具比普通灯具的寿命要长。

(3) 在照明设计中需严格按照三相载重进行分派, 以防止因分派不均匀, 造成变压设备增加与电线损耗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3 人工无功功率补偿

在供配电设计中, 要想提高这些在无功功率损耗中占较大比重的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 可以通过对变压器、电动机等感性负载进行科学的选型。

此外, 通过人工补偿无功功率, 即采取装设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功率因数。以节能为主进行无功自动补偿时, 在调节方式的选择上, 应采用无功功率参数调节的方式。为了尽量减少电压损失与线路损耗, 宜就地平衡补偿, 即高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容器补偿, 低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低压电容器补偿。按照情况, 选择手动或自动的投切方式与集中补偿、单独就地补偿和分散补偿等形式。

2.4 电气设备选择

在供配电设计中, 通过正确合理地选择电气设备来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一般工业企业消耗的无功功率中, 线路占10%, 变压器占20%, 异步电动机约占70%, 在设计中, 为减少线路感抗, 可以通过正确选择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容量来实现。在功率条件适当时, 选用带空载切除的间隙工作制设备与采用同步电动机等措施, 来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3 结束语

节能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作, 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节能等方面。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 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尽可能有效地减小电能损耗, 对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节约电能、建设节约型社会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 合理运用节能方法和措施, 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供配电设计中几种节能的方法和措施, 为供配电节能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节能,措施

参考文献

[1]邓水明.小议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3) :262, 337.

[2]武云泽, 陈建华.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15) :268-268.

[3]李涛.谈供配电设计的节能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3) .

[4]曾益保.供配电节能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 2011 (13) :368, 320.

分析方法和措施 篇2

1、审查冬季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冬季施工组织中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现场布置;设备、材料、能源、工具的供应计划;

2)、安全防火措施;测温制度和质量检查制度等;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方法;

3)、详细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4)、事故、应急求援方案的制定情况;

5)、施工总平面图是否符合办公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道路排污、排水、防火措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文明施工要求。

2、调查可能导致安全隐患或事故的不利因素,及时提出防患措施。

(二)、施工过程阶段(事中控制)

1、按审查合格的方案、措施、落实检查,定时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

2、要求施工单位安全员每日记录安全日志,建议施工单位在进行安全交底等有关安全会议请监理参加,动态地对施工单位安全施工管理进行监督。

3、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机具、配件、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等应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如:运输机械、钢管、管卡具、安全网、配电箱、闸刀等)。

4、在进行“四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同时平行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以消除安全隐患,需要时予以拍照或录像。

5、临时设施搭建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查。

6、遇有关安全检查组到现场时应积极配合施工单位接受检查,解释有关事项,落实整改方案。

7、施工过程如遇下列情况,安全监理可下达“暂停施工令”,并报业主:

1)、施工中出现安全异常,经提出后,施工单位未采取改进措施或改进措施不合乎要求时;

2)、对已发生的工程事故未进行有效处理而继续作业时;

3)、安全设施未经自检而擅自使用时;

4)、擅自变更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时;

5)、使用没有合格证明的材料或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时;

6)、未经安全资质审查的分包单位的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时。

8、施工单位不执行监理有关安全指令时,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法人有关管理部门和业主,拒不整改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9、工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在最短的时间内按有关规定报告有关部门,并组织有关各方实施抢救,尽量将损失降低。

(三)、施工完成阶段(事后控制)

1、对施工过程中已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处理结果等加以整理并汇总。

2、建立监理部安全监理工作专项档案,将各类文件及安全指令等汇总。

分析方法和措施 篇3

【关键词】 老年群体;三高;预防宣传;急救措施

临床上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统称为三高症,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有老年人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1]。老年群体对于卫生健康教育及临床治疗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人群。本文就对老年群体所展开的健康宣传及临床所采用的急救措施的情况加以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236位老年三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30例,女性106例,患者平均年龄在50-62岁之间,辅助诊断支持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史已有数年,坚持服用降压、降糖及调脂药物,效果不明显。

1.2 方法 对本文所观察的236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对患者有关三高疾病的健康知识宣传,鼓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同时通过健康宣传是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经过健康宣传及临床治疗后,观察患者了解三高疾病的程度及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

2 结果

2.1 经过2个月的健康教育后,此组患者对三高疾病的了解情况统计结果:

【注】将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对三高疾病的了解情况达到:了解及一般统计为健康教育有效,由表一可见,健康教育的整体有效性达:80%。

2.2、统计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及临床治疗后,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结果:

【注】: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达到控制及好转的患者统计为治疗总体有效,由表二可见,此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达88%。

3 讨论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观察发现,对老年三高患者在进行积极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使患者充分了解病情,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阶段对于老年三高人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与饮食调试相结合的。药食本同源,药偏致病,食为养生,三高症的出现主要是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因此,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临床上药食同源疗法也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三高症一般不会出现危急症状,但临床上有一些患者放縱病情发展,不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治疗,也会出现急症。多项研究表明,高血压及糖尿病被公认为是引起卒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对三高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高血压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严重危及生命的血压升高情况,需要作紧急处理,及时准确地处理高血压急症十分重要,可在短时间内使得病情缓解,预防进行性或是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治疗原则主要有:迅速降低血压、控制性降压、合理准确地选择药物。若出现合并症时,如脑出血、脑梗塞、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等等,不可一味地盲目降压,需要权衡器官关注量问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状态是高血糖的并发症,在处理过程中,要求做到病情良好控制,及时地防治感染等并发症及其它诱因,尽量补液以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状态,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同时消除诱因,注意病情变化过程,及早发现和处理。对于三高人群的治疗,总体上要把握住改变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得到患者积极的配合,对于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老年人属于生理衰退阶段,患病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程长,迁延不愈,出现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需要长期服药。对于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是一种特殊教育,根据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教给他们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方法,使其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促进健康。预防教育环节主要是针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的知识教育,使得他们能够了解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的辅助检查、预防措施。紧急情况下怎样和社区医生联系。老年人对于药物的排泄慢,且肝肾功能减弱,因此治老年病不应将药物治疗作为首选。老年人应该学习良好的养生心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修身养性充实精神世界,自然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患者正视现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不断地提高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自我护理能力,使得三高人群获得规范的治疗和理想的血压、血脂及血糖控制,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亢秀英,刘文玉.老年人健康教育与疾病防治指导[J].青岛医药卫生,2003,35(1):28-29.

[2]莫洁玲.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1,7(12):67-68.

分析方法和措施 篇4

1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确定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 是在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的多次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相关的调查数据最终制定出来的。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程序如下:1安装准备, 做好预埋预留等措施, 进行管路预制加工, 并准备好动力、照明设备箱柜等, 安装动力配电箱和管路连接, 其中管路连接要打扫管口、穿引线, 连接好所有的管路;2实施敷设电缆工作、基础装备安装工作, 依次安装用电设备、插座、照明器具、防雷接地线;3调试动力系统、照明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

2 施工技术措施要点分析

2.1 土建预埋和预留施工技术要点

在土建中进行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 要做好土建预埋和预留, 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 1对建筑标底高度、建筑装饰材料、抹灰高度等数据进行详细的掌握;2合理的安排土建施工中的预埋和预留数据。在进行建筑物和构建物埋入线管施工时, 要注意控制好埋入线管与建筑物和构建物表面的距离, 原则上这一距离不能够小于15mm。在进行管线敷设的过程中, 如果需要在混凝土中进行敷设, 一定要注意在敷设过程中要尽量的减少线管的弯曲, 降低管线敷设的难度, 可以沿着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在施工过程中, 要注意切断那些贯穿混凝土墙或地面的管子时, 要尽量将管口弄平, 同时注意要将管口堵塞。

2.2 母线槽安装技术要点

母线槽系统是比较高效的配电装置, 非常适用于高层建筑及大型工厂:1支架的制作安装。母线槽竖井安装时, 用弹性支架, 不允许在支架上进行气焊割孔, 而应采用机械钻孔的方式。对于直段插接的母线支架, 间距应在2m以内。必须在封闭插接母线的拐弯处和箱相连的地方设立支架;2母线槽的安装。在进行母线槽安装之前, 应先测定其电阻值, 只有保证绝缘电阻值超过20MΩ时, 才可以进行安装工作。另外, 应确保母线和外壳同心, 误差不得超过5mm, 保证各母线段之间是对齐的。测试封闭式母线绝缘性能的试验方法为:用2500VMΩ的电流表测定单元尺寸内的绝缘电阻值, 电阻值超过20MΩ, 才可以进行安装工作。

2.3 变压器安装技术要点

变压器分为油浸式和干式两种, 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变压器的安装技术要点进行分析:1油浸式。首先应安装油浸式变压器的油枕部件, 保持安装过程中变压器的氮压, 通常在0.015-0.02Mpa之间;为保证环境不受污染, 应采用高质量绝缘油, 并在抽排氮注油前将箱内的残余绝缘油清除干净;接着进行抽真空, 同时排清所有氮;随后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注油;最后进行升高座和套管的安装工作, 应注意在打开孔盖时严格控制时间, 避免出现绝缘件吸潮的情况, 工作时间也应在12h以内, 在这之后迅速密封箱体并将其抽空至真空状态;在油浸式变压器完成所有安装步骤后, 保持24h的真空状态, 在这之后才能从底部的阀门往内注油, 直到箱内油出现外溢即停止;2干式。安装干式变压器是有一定环境条件限制的, 要确保通风状态, 并保持装置内部的清洁。与此同时, 在安装干式变压器时, 还要注意自然生物对变压器的干扰。当干式变压器在使用时表面出现凝露现象时, 应立即停止高压电源的供电, 在放电一段时间后, 用2500V的摇表对变压器的高低压与地面的绝缘纸进行测量。如果干式变压器必须在潮湿环境下运行, 则应降低线圈的绝缘电阻值。

2.4 配电箱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低压配电箱的安装位置要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溅水, 避免潮气, 并且前方有充裕的操作空间。应定期对柜内设备进行清扫, 检查接线端子, 检查各开关, 接触器是否良好, 内部有无过热现象, 应定期检查配电柜密封性能, 防止小动物进入或者内部结露。对于湿气大的地区还要配备驱潮器、干燥器等。应检查安装位置是否牢固, 不得偏斜晃动。1设备要求:柜 (盘) 本体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 油漆完整无损。柜 (盘) 内部检查:电器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 无损伤、裂纹等缺陷。安装前应核对配电箱编号是否与安装位置相符, 按设计图纸检查其箱号、箱内回路号。箱门接地应采用软铜编织线, 专用接线端子。箱内接线应整齐, 满足设计要求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的规定;2作业条件:配电箱安装场所土建应具备内粉刷完成、门窗已装好。预埋管道及预埋件均应清理好;场地具备运输条件, 保持道路平整畅通。

2.5 防雷接地的要点

在防雷接地施工的过程中, 为了尽量减少施工问题, 首先防雷接地的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详细的了解把握设计图纸及相关要求, 尤其是有关供电方式的。其次施工人员还必须得认真的审查设计图纸, 并对电气工程相关设备的结构和布设等相关的信息, 在核查的时候如果发现设计存在问题务必及时和相关的设计人员沟通并更正。另外一方面, 应该设置质量的控制点, 在防雷接地的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 特别应该管理和监督关键部位和施工工序, 以保障防雷接地的施工质量。

3 结束语

电气安装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复杂的特点, 因此要想确保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提高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水平, 就必须要深入的分析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 在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的基础上, 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才能够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促进电气安装行业的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 电气安装工程行业也因此受到了极大挑战。合理掌握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的要点, 对于提升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进行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建预埋和预留技术要点、母线槽安装技术要点、变压器安装技术要点、配电器安装技术要点、防雷接地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以期为提升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乐层达.建筑低压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要求[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12) :126.

[2]刘君.探析建筑电气安装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12) :173.

[3]吴秀宏.基于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J].宁夏机械, 2009, (4) .

安全监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篇5

1、督促、检查承包人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

在审查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时,有重点地检查以下方面的内容:

(1)承包人的安全组织与安全生产责任制:

(2)承包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3)承包人的安全教育;

(4)承包人的安全检查、考核、奖惩;(5)承包人工伤事故报告及处理。

2、落实《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承包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编印通俗易懂的适合于本工程使用的安全防护手册。在合同签字后90天内应将手册的复印清样递交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手册亦应分发给承包人的全体职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有关人员。

3、督促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生产的正确观念,培养安全生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岗位生产知识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思想、施工纪律和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应有针对性,应结合工地特点和生产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应有计划,适时地有效地进行,经过培训考核,发给安全合格证。

(3)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包括定期教育及新工人、变换工种工人、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职工新进场,未经安全教育不准上岗。采用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技术复杂或危险较大的作业,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并有可靠的措施,才能进行作业。

4、加强现场控制,督促安全保障措施的落实、安全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在日常监理工作中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承包人认真整改。对于 经常发生的同一类安全问题、以及当政府安检职能部门发现承包人忽视安全、违规施工或不符合文明施工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制定纠正措施,在督促及时整改的同时,建立有效机制或制度实现常效管理。

(1)承包人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自下而上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要做到专人专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岗位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有力,反应迅速。

(2)承包人要根据参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进场实施之前制定出全面的切实可行的险情及紧急情况反映的预案和事故处理程序,报驻地办审批后,上报业主备案。

(3)督促承包人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台帐,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制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4)包人应在施工作业现场张贴有关安全宣传标语和生产安全警示牌。

(5)承包人应加强施工车辆、施工现场道路及与地方道路交叉路口的车辆运行管理,树立明显的车辆限宽、限重、限高、限速等安全警示牌,严禁施工人员疲劳驾车,严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论述电网高压试验方法和安全措施 篇6

关键词:电网;高压试验;方法;安全;措施

电力生产的特点是发电、供电及用电同时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电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通过高压试验来有效检测电气设备的使用性能及运行状态,从而全面掌握和了解电网的各项运行参数,降低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及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保障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同时由于高压试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作业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护试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1 电网高压试验方法概述

1.1 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主要是检测地区的电极场强度,属于非破坏性试验,重点检验局部,根据其他试验的结束时间确定其进行试验的时间,另外,该试验只要在所有绝缘试验结束后进行并不需要考虑对电源负荷的影响。局部放电试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将工频耐压作为预激磁电压,将试验中的工频耐压降低到符合局部放电试验电压,得到持续几分钟的稳定数值后再测定局部放电量;第二,以Um作为预激磁电压,即系统上出现过电压时,此方法测试得到的放电量并不是长期工作电压所延续的,因此此方法适用于变压器的测试。通过分析局部放电量的大小来掌握和了解高压输电情况下电网的电力损耗及安全绝缘性能。

1.2 操作波试验

操作波试验是检测变压器相间绝缘安全标准的一种试验方法,其结果精确且严格正规,此方法的实施需要考虑外部空气间隙的相间绝缘尺寸,根据需求还要对外部空气间隙进行放大处理,以满足此试验方式的试验环境要求。通常Um≥300kV的变压器要进行操作波试验,检测机构是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3 截波冲击试验

截波冲击试验是根据截断波尾的波形来分析电气设备的耐压能力,是高压试验常用的方法之一,截断方式主要有采用IEC标准的棒状间隙截断与多极点火装置截断两种方式,其中棒状截断方式无法准确获取时间,导致试验的精准度不高,而采用多极点火装置进行截断则可以获取精准的时间,试验结果较为准确。截波冲击试验过程中一旦电气设备发生击穿,冲击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时会有较大压降,压降太大,会使仪表击穿,因此,必须注意接地电阻值不能高,一般规定在0.5Ω以下。必要时,产品接地可与仪表接地分开。

1.4 全波冲击试验

全波冲击试验与截波冲击试验都是针对Um≤300kV的变压器的型式试验,同时全波冲击试验还用于Um≥300kV的变压器的出厂试验。全波与截波冲击试验是交替进行,一般是负极性,先做一次全波冲击、做二次截波冲击、再做二次全波冲击。此外,试验时,除施加电压的端子外,高压绕组中点、低压绕组起末端都接地。在冲击试验时,低压绕组中部对铁心柱中部有冲击感应电压,如场强太高,在高压绕组作冲击试验时,会发生低压绕组对心柱的击穿。当采用H-L-L-H或L-H-L结构时二个低压绕组联线处也会有冲击感应电压。

2 电网高压试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2.1 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电网高压试验是一项涉及范围及内容较为广泛、操作复杂且难度较高的工作,因此,应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保障试验安全进行的重要基础,高压试验进行前应根据不同的试验类型做好相应的安全准备工作。例如,进行冲击试验前,要仔细核查产品的停放时间,严格按照规划的步骤进行放气塞设备的放气作业,并准确安装试验所需的各种器件,保障试验的完整性。另外,检查绝缘电阻的位置并在指定位置上安装分接开关。此外,进行高压试验的周围环境对试验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之前要做好环境的调研工作,不适宜试验的环境要进行适当的改造,保障各项参数满足试验要求后再进行试验。

2.2 完善安全设计

合理的安全设计直接关系着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应完善安全设计工作。试验安全设计应全面考虑接地电压、感应电压、放电反击、安全距离及绝缘隔离等方面,保障高压试验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例如,接地方式的选择,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接地作业,保障接地系统的正确与良好。试验时还要有一定的安全间距,必要时还要进行绝缘隔离。另外,系统的安全设计工作还要考虑高压设备的临近装置,在临近高压区的地方设置防止感应电压装置,对临近的装置进行短接并可靠接地,设置专用的短路接地井连接接地系统,有效避免闲置电气设备短路接地及因电磁场影响引发安全事故。

2.3 提高试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试验的技术含量

高压试验作业的复杂性与较高的难度系数要求试验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因此,电力企业要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活动,不断增强试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准确掌握试验计划、步骤、试验设备及电气设备连接状态、安装环境及具体位置,同时详细了解电气原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等各项辅助性工作内容。另外,试验技术的高效利用是提高高压试验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国外已使用的在线监测技术,其应用在高压试验监测工作中实现了对运行电压的绝缘检测,高压试验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同时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试验技术,提高高压试验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压试验是判断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并且运用相关的检测设备采用模拟的方法检验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可靠程度,从而为安全发、供、用电提供可靠有力数据,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诚,刘丹阳.加强高压试验的安全意识提高高压试验工作质量[J].硅谷,2015(3):139-139,130.

[2]刘艳芳.试分析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与方法[J].价值工程,2013(31):99-100.

[3]刘可.浅析电力系统高压试验过程及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1856-1857.

分析方法和措施 篇7

一、提升档案工作质量和水平

1. 强化领导管理水平,设置工作责任制

领导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想要提升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必须先要加强领导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首先,需要定期对领导层进行专业的管理培训知识,确保他们的能够时刻掌握最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其次,要设置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细分明确到个人,既能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同时还能保证一旦工作中发生问题,就能被及时发现并解决,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要制定全面的档案管理计划,要保证计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并要制定相应的工作奖励制度,对于工作表现积极以及提出有效改革意见的员工,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从而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 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全体员工工作意识

在加强领导干部的管理意识与水平之后,就应由领导人员带头提高全体员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要优化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让员工正确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从而有效增加他们对于本职工作的热爱,提升他们的对单位的归属感。一方面,要组织专门的宣传小组,在单位内容营造良好地管理意识氛围,潜移默化的对员工产生积极地影响;另一方面,要定期选派优秀骨干对其他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使各单位之间能够及时对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并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

3. 优化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繁杂的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档案管理机构要对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可以对两部分的内容进行优化:一是档案检索部分。因为档案无论是形式还是种类都不尽相同,而且规模较大,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要的档案,首先必须要对档案进行科学、规范的编号和收录,之后在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档案进行分类,并建立案卷目录以及专题目录等多种检索形式。二是电子档案部分。随着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很多档案管理机构都开始建立自己的电子档案资源库,实施档案数字化,以提高档案管理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档案受损或丢失事件的发生。

二、扩大档案工作、利用范围

各机构的档案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因为时代的发展、事件的发生而有所增加的。而且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而言,自身所收集的档案越全面、越详细就越有利,但是单一机构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各档案管理机构应与其他组织或机构进行合作,提高档案收集效率,从而将档案所包涵的价值和能力有效利用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及时对档案进行补充

各档案机构应该定期对本地区或企业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进行搜集、编撰,并以适当的形式将其进行归档、储存。同时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档案安全防范知识与相关规章制度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减少因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档案受损。

2. 施行多地资源共享

在不影响单位机密或城市核心数据的前提下,为了将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可以在多地实施档案资源共享的方式。同时要与多地的资源机构进行合作,将各地档案管理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等充分调动起来,以最小的成本将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化。除此之外,要建立健全的档案借阅制度,要保证每一份资料的所在地都能及时上传到管理人员的电脑中,将档案丢失的机率降到最低。

三、抓住工作重点

各地的档案管理机构要对整体的档案工作进行划分,找出工作之中的重点,并有针对性地加大工作力度。档案管理机构要坚持顺应时代的脚步,及时对工作的思路和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层次:

1. 抓住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

档案管理机构要派专人到民营企业中对其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按照国家档案局10号令的规定,帮助企业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与管理体系,加快其电子化档案建设的步伐,并在本地树立档案管理试点企业,从而推进当地更多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层次的提高。

2. 抓住村和居民档案工作的重点

村和居民的档案一直属于基层工作中的重点,档案管理机构要协调和督促镇街有关部门,加强对村和社区居委会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并定期对其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大力推进电子化档案的建设,实施档案管理联网制度,使档案能够随着村民的迁移而及时变动,确保村(居)民档案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抓住机关档案工作的重点

机关档案都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且参考性较强,因此笔者个人认为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以档案查阅利用的高效性和档案保管的安全有效性为主,一方面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和智慧档案建设,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注重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安全保管,可以将档案资料以光盘的形式进行保存,以延长储存期限,防失密泄密事件发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提升需要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和扩大档案工作、利用范围以及抓住工作重点三方面入手进行,一方面要提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服务态度,使其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提升工作效率。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予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魏远征,顾樱.“提档、扩面、抓点”全面推进档案工作[J].湖北档案,2009,(4):31.

[2]袁作军.努力探索档案信息化建设之路[J].湖北档案,2014,(12):14-16.

[3]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推进档案工作提档升级[J].黑龙江档案,2015,(3):19.

猪疾病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篇8

1 预防

预防是关键, 防重于治, 由于猪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要做好猪病的预防, 降低生猪养殖成本, 就必须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和生产经营, 预防的成本远远低于治疗的成本;并且, 我国加入世贸后, 很多猪病不允许治疗, 如:口蹄疫、猪瘟、水泡病、链球菌病等, 一经发现, 全部扑杀, 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 因此, 要养好猪必须认真做好预防工作。

1.1 选择合理的免疫时机

养殖场户都知道养猪应该做防疫, 而究竟怎样做防疫才能更好地产生免疫力, 没有真正的了解。科学合理的免疫时机是猪群健康、皮毛发亮、运动自如、达到规定日龄、规定体重、猪群处于安静的状态, 对免疫人员无抵触, 易亲近的前提;同时, 免疫要避开临产、产仔前后、装前卸后, 并在饲料中加些电解多维。在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前后5~7 d不要进行免疫。最好的免疫时间是上午, 选择天气比较晴朗、气温比较平和的日子。

1.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要真正做好动物免疫工作, 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而且很多养殖场户不愿抽血监测化验, 无法得知猪群各种疫病的免疫抗体水平, 也无法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这样会导致免疫失败。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通过历年来当地猪病发生和流行的趋势, 当地每年开展的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项目, 及每年开展官方兽医监测和养殖场户的自主监测的抗体水平, 按照养殖场户饲养生猪的种类, 制定适合本场的最合理的免疫程序。要有重点性和针对性, 要统筹兼顾, 尤其要做好猪瘟的基础免疫工作。

1.3 合理的免疫操作

养殖场 (户) 只知道拿苗就打, 往往忽略了一些环节:疫苗是不是符合要求、是不是处于有效期、疫苗的使用注意事项、有无过敏反应及副作用、发生疫苗反应如何解救、疫苗保存的环境和温度、油乳苗使用前是不是置于室温一段时间、冻干苗稀释后是不是在规定时间用完、使用过疫苗空瓶是不是进行无害化处理、老弱病残孕猪应不应该打、猪免疫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是否有什么病变结节和增生现象、针头注射的深度、剂量的大小等等, 这些免疫操作程序一定要科学规范, 要充分了解每一种疫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免疫操作动作一定要轻柔迅速, 一头猪更换一个针头, 注射部位应在耳后肩前三角区内皮薄处, 并用75%的酒精消毒。

1.4 合理的选择疫苗

猪用疫苗现在有很多种, 如何正确选择呢?首先, 我们应该使用国家和省里规定的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疫苗。其次, 根据历年来本地常见多发的猪病和猪场常用、免疫效果较好的疫苗, 并结合当地气候的特点来选择。并按照农业部的要求, 上网查看一下疫苗的厂家、有无批准文号、是不是农业部GMP认证企业。

1.5 合理的免疫剂量

所有猪的免疫都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剂量标准进行免疫, 但由于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和母源抗体的影响, 部分免疫项目要根据首免后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情况, 看是否需要进行二免, 也有部分猪只存在免疫惰性, 需要加大免疫剂量才能产生抗体。所以要根据疫苗规定免疫剂量标准和个别猪场的生产实践经验, 选择合理的免疫剂量, 确保免疫质量和效果, 达到预防控制的目的, 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 监测

监测是衡量动物免疫抗体水平和评估动物疫病风险的主要手段,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主动监测、被动监测和病原学监测等方法, 对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趋势作出的一个正确的风险评估。养殖场 (户) 近些年往往都忽视监测的重要性, 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测, 根本无法预知动物疫病发生、发展的趋势, 认为免疫完了就万事大吉。个别猪场出售的仔猪, 告诉养殖户, 所有项目都免疫了, 回家什么苗都不做, 但猪瘟、肺疫、丹毒等病又发生了, 吃了没有及时监测的亏, 没有地方去讲理, 谁忽视这个问题谁必将付出昂贵的代价。所以说, 免疫之后进行监测, 是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综合评定的一个主要手段, 通过病原学监测, 我们能进一步明确猪群的健康水平, 科学评价是不是发生动物疫病或疫情的一个重要标志。

3 消毒

科学规范的消毒措施是有效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的有效手段, 同预防同等重要, 也是养殖场户最易忽视的一个大问题。养殖场户买瓶消毒药回家每3~5 d喷1次, 就万事大吉, 而当疫病发生时, 根本没有达到消毒灭源的效果, 认为消毒根本没有作用。恰恰相反, 消毒是一种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预防动物疫病的一种手段, 猪病种类繁多, 也不能完全依靠疫苗, 有些病并无疫苗预防, 只能通过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存在达到预防控制净化的目的。是一种花少钱、防大病的好办法。

3.1 平时的消毒

根据养殖场 (户) 的生产规模和环境状况, 建立适合本场的消毒制度和程序, 一个养殖场 (户) 至少要具备3种以上的消毒药, 才能有效地消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 并且每3~5 d更换一次消毒药, 防止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 并且消毒前要认真清理好室内外卫生、猪分泌物、墙壁灰尘、饲料残渣、污水、粪便及其他污染物, 因为这些物质中藏匿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和存在的潜在发病危险, 选择消毒药的类型和浓度应该使用高效、低毒、无嗅味、无刺激性的广谱消毒药。常用的有季铵盐类、碘类、酚类、醛类等。同时, 注意不要忽视饮水消毒, 特别是夏季由于饮水管道内存在大量的青苔, 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造成疾病流行。有些猪场, 饮水中的大肠杆菌、霉菌、病毒往往都超标。所以, 选择一种有效的消毒药饮水至关重要。通常使用漂白粉、百毒杀等药物。

3.2 发病时的消毒

根据疑似猪病的类型和当前疫病的流行态势, 选择高效、有针对性、渗透性强、杀毒效果比较好的消毒药, 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同时, 在发病期间, 每天针对病情的进展选择合适的消毒药, 同时加大消毒的频率和消毒剂量, 并加强立体消毒和净化空气消毒相结合。如果是病毒性的最好使用含碘的和有机氯消毒药, 消毒时根据需要提高消毒药的浓度和温度, 增强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发病时对猪群使用的食槽、水槽、饲用器具、清扫工具、粪车要彻底消毒。对病死动物、排泄物、污染物、垫料、针头、药品以及相关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避免引起二次感染和交叉感染。

3.3 场区及环境消毒

养殖场 (户) 根据本场规模的大小建相应的消毒设施, 规模大的、标准高的要在场区门口建消毒池和消毒室, 养殖量小的, 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 猪舍门口设有消毒室和紫外线灯, 入舍后要更换经过消毒的衣服、鞋帽和手套。场区及环境的消毒在春季、冬季最好使用生石灰或热火碱水铺撒在门口和猪舍通道, 夏季、秋季最好对全场及环境进行喷雾消毒, 消毒要不留死角, 尤其粪堆、储尿池、厕所、房前屋后、场区主要道路、垃圾堆放点, 采取彻底有效地消毒, 真正消灭病原微生物, 避免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4 驱虫

驱虫是猪病防治的又一个关键环节, 也是引起猪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最主要的诱因之一。绦虫病、消化道线虫、姜片吸虫、球虫、肾虫病、疥螨病、附红细胞体病、弓浆虫病, 严重影响养殖业的生产和猪群的健康生长。所以, 有效驱除猪群体内外的寄生虫和环境中的虫卵是能够保持养殖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猪群生长过程中至少要驱虫三次, 小猪、育成猪和育肥猪三个阶段, 母猪每年实行定期常规驱虫和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驱虫。同时, 猪群根据每年猪病的流行情况和本场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驱虫, 如疥螨病、附红细胞体病、弓浆虫病等。通过驱虫使猪群保持旺盛生命力和良好的发育, 进一步为公共卫生食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5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的关键在于保持生猪健康良好的发育, 避免因温度、湿度、光照、饲料、饮水、密度、环境等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使生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好, 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死亡率和发病率, 从而保证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积极性。

5.1 选择好场所

养殖场最好建在背风向阳高岗地带, 而且距离交通运输、水电便利, 离村屯、水源、学校、城镇居民区、屠宰加工场所、养殖场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至少500~1 000 m, 并且要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布局。

5.2 控制好猪舍温度

猪舍建造一定要冬暖夏凉, 猪是恒温动物, 气温不适时, 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体温的稳定, 但需要消耗体能, 以致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温差变化太大, 更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仔猪最适温度20~30℃, 育成猪和育肥猪最适温度18~25℃。在饲养过程中一定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和抗寒保暖工作。

5.3 控制好环境湿度

湿度对生猪的影响虽然小于温度, 但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对生猪的生长发育不利。当高温高湿时, 猪散热困难, 感到闷热;当低温低湿时, 猪散热显著增加, 感到寒冷, 而且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使猪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猪舍适宜相对湿度是65%~80%, 如果采用保温取暖设施, 相对湿度应降低5%~8%。

5.4 控制好光照

光照对猪体健康、生产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增加光照可使猪只抵抗力、繁殖力、初生窝重提高, 另外可以改善公猪的精液品质, 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每天最好为14~18 h。

5.5 加强对饲料的管理和防霉工作

饲料一定要选择知名品牌, 养殖场户口碑比较好, 信誉度比较高, 质价比比较合理, 重质量守诚信的厂家。根据不同的饲养阶段, 选择不同型号的饲料。饲料保存要避免发霉变质, 不要在潮湿的环境储存饲料, 不要使用发霉饲料, 一旦饲料发霉, 要选择合适的脱霉剂, 加强对仓库、储料间的除霉工作;同时, 饲料要避免被鼠虫嗑咬、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与农药化肥等混合堆放, 储料间一定要干爽清洁, 设有灭鼠、灭蝇、灭蚊、灭虫等设施。

5.6 保证饮用水的质量

水是猪生命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猪是喜欢清洁的动物, 良好健康的水质, 对猪群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不良污染的水质, 给生猪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反复造成交叉感染;同时, 生产出来的畜产品给人类食品安全也带来巨大的隐患。

5.7 调整好猪群的密度

猪群分群最好选择体重差距小、大小匀称、最好是同群的猪。猪群密度过大, 使猪群生活环境变差, 猪间冲突增加, 导致采食不均, 发育不齐, 易患各种疾病。猪群密度过小, 浪费资源, 也不利于取暖, 在一般情况下, 圈养密度以每头育肥猪占0.8~1 m2为宜, 猪群以每群10~20头为宜。

5.8 加强猪舍的通风换气

猪舍由于粪尿、饲料、垫草的发酵或腐败, 加之猪病的影响, 经常分解出氨气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而且每天猪群都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会使猪的食欲减退, 体质下降、增重缓慢。氨气和硫化氢对人和猪都有害, 会严重刺激和破坏黏膜和结膜, 诱发多种疾病。因此, 猪舍要保持经常性的通风换气, 及时清除猪粪尿、垫料和污染物, 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 定期使用来苏尔等空气消毒剂净化猪舍环境, 并加强消毒工作。

6 做好保健工作

猪群的保健工作是猪病综合防治的最有效措施, 通过在生猪饲养过程中, 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选择一个合理的保健方案, 通过有效的加药方法和添加合理的药物品种, 使猪群免疫器官应答正常化, 从而使机体增强抗病能力。

6.1 采用中西药结合, 通常以中药为主, 减少产生抗药性, 增强保健疗效。主要做好公猪、母猪和仔猪的保健工作。

6.2 选择能修复免疫器官, 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 特别提高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的药物, 并且对动物不产生和很少产生副作用的药物, 以进一步减少免疫抑制和免疫麻痹发生。

7 做好疫情和疫病管理工作

猪场要按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管理条例》和《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的要求, 做好动物疫情和疫病的报告工作, 养殖场户一旦发生动物疫情或疫病, 要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做好封锁、隔离观察和消毒工作, 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预防,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诊治。同时对病死动物及其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粪便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 以便减少进一步造成疾病的扩散和蔓延。

8 治疗

猪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诊治过程, 从发病原因、发病季节、发病数量、发病过程、临床症状和结果进行综合诊治判断, 针对不同疾病选择药敏试验, 进行靶向给药或联合用药, 并做好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 缩短病程, 加快早日康复。认真观察病猪用药的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避免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严格把握药物的配伍禁忌, 防止药效降低或毒副作用的出现, 时刻关注药物对猪只免疫机能的影响, 掌握用药的时间和休药期, 防止因药残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 不使用假劣药、过期变质药和国家规定的违禁药物。

9 小结

浅析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方法 篇9

1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 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 生产又是效益的保障。谈到效益,我们总是想到利润、成本、资金、节支等字眼,很少有人想到安全。但越来越多的现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只有安全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安全不好,出了事故,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损失,效益又从何谈起?

2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科学化管理

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场的队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队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落实好岗位职责,使生产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

(1)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

(2)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 ,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 ,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

(3)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从理论上讲 ,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

(4)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 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如在基层单位会议室设置“不规范行为警示台”,让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者现身说法,将违章经过及危害说清楚,促使其自我反思,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危害员工健康时,不得盲目指挥、违章指挥。尤其当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时,要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此外,要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5)落实制度“严”字当头。人即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 ,又是出事故的受害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艰难性,可以看到父母之心难违;从失去亲人悲痛的难忍性,可以看到亲缘之情亦难违;从党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性,我们深知党心民心更不可违。因此,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看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6)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还要着眼于一个“全”字。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求各级领导都要从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一盘棋”的思想。值班 、顶岗和一线指挥都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重安全意识、重安全规程、重安全行为规范、重细节养成;应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确保安全生产。生产一线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一是要源头参与,对于企业涉及到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内容的制度、规定,依法规范、强化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二是要立足班组,提高职工自保互控能力。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安全生产最直接的承担者和参与者。要夯实班组安全基础,一方面要加强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变能力和安全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要建立班组自保互控体系,以自保为主,互控为辅,不断增强职工保安全、反违章的内在驱动力。三是要突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围绕安全重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采取职工代表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巡回检查和跟踪追查等方法,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下达红黄通知书,建立安全档案,追踪整改。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事故。加大对生产现场、生产设备、有毒有害作业岗点以及职工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整改力度。

论述电网高压试验方法和安全措施 篇10

1 电网高压试验方法概述

1.1 局部放电试验

局部放电试验主要是检测地区的电极场强度, 属于非破坏性试验, 重点检验局部, 根据其他试验的结束时间确定其进行试验的时间, 另外, 该试验只要在所有绝缘试验结束后进行并不需要考虑对电源负荷的影响。局部放电试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 将工频耐压作为预激磁电压, 将试验中的工频耐压降低到符合局部放电试验电压, 得到持续几分钟的稳定数值后再测定局部放电量;第二, 以Um作为预激磁电压, 即系统上出现过电压时, 此方法测试得到的放电量并不是长期工作电压所延续的, 因此此方法适用于变压器的测试。通过分析局部放电量的大小来掌握和了解高压输电情况下电网的电力损耗及安全绝缘性能。

1.2 操作波试验

操作波试验是检测变压器相间绝缘安全标准的一种试验方法, 其结果精确且严格正规, 此方法的实施需要考虑外部空气间隙的相间绝缘尺寸, 根据需求还要对外部空气间隙进行放大处理, 以满足此试验方式的试验环境要求。通常Um≥300k V的变压器要进行操作波试验, 检测机构是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3 截波冲击试验

截波冲击试验是根据截断波尾的波形来分析电气设备的耐压能力, 是高压试验常用的方法之一, 截断方式主要有采用IEC标准的棒状间隙截断与多极点火装置截断两种方式, 其中棒状截断方式无法准确获取时间, 导致试验的精准度不高, 而采用多极点火装置进行截断则可以获取精准的时间, 试验结果较为准确。截波冲击试验过程中一旦电气设备发生击穿, 冲击电流流过接地电阻时会有较大压降, 压降太大, 会使仪表击穿, 因此, 必须注意接地电阻值不能高, 一般规定在0.5Ω 以下。必要时, 产品接地可与仪表接地分开。

1.4 全波冲击试验

全波冲击试验与截波冲击试验都是针对Um≤300k V的变压器的型式试验, 同时全波冲击试验还用于Um≥300k V的变压器的出厂试验。全波与截波冲击试验是交替进行, 一般是负极性, 先做一次全波冲击、做二次截波冲击、再做二次全波冲击。此外, 试验时, 除施加电压的端子外, 高压绕组中点、低压绕组起末端都接地。在冲击试验时, 低压绕组中部对铁心柱中部有冲击感应电压, 如场强太高, 在高压绕组作冲击试验时, 会发生低压绕组对心柱的击穿。当采用H-LL-H或L-H-L结构时二个低压绕组联线处也会有冲击感应电压。

2 电网高压试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2.1 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电网高压试验是一项涉及范围及内容较为广泛、操作复杂且难度较高的工作, 因此, 应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是保障试验安全进行的重要基础, 高压试验进行前应根据不同的试验类型做好相应的安全准备工作。例如, 进行冲击试验前, 要仔细核查产品的停放时间, 严格按照规划的步骤进行放气塞设备的放气作业, 并准确安装试验所需的各种器件, 保障试验的完整性。另外, 检查绝缘电阻的位置并在指定位置上安装分接开关。此外, 进行高压试验的周围环境对试验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之前要做好环境的调研工作, 不适宜试验的环境要进行适当的改造, 保障各项参数满足试验要求后再进行试验。

2.2 完善安全设计

合理的安全设计直接关系着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因此, 应完善安全设计工作。试验安全设计应全面考虑接地电压、感应电压、放电反击、安全距离及绝缘隔离等方面, 保障高压试验的安全性与准确性。例如, 接地方式的选择, 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接地作业, 保障接地系统的正确与良好。试验时还要有一定的安全间距, 必要时还要进行绝缘隔离。另外, 系统的安全设计工作还要考虑高压设备的临近装置, 在临近高压区的地方设置防止感应电压装置, 对临近的装置进行短接并可靠接地, 设置专用的短路接地井连接接地系统, 有效避免闲置电气设备短路接地及因电磁场影响引发安全事故。

2.3 提高试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试验的技术含量

高压试验作业的复杂性与较高的难度系数要求试验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因此, 电力企业要定期组织学习和培训活动, 不断增强试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准确掌握试验计划、步骤、试验设备及电气设备连接状态、安装环境及具体位置, 同时详细了解电气原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等各项辅助性工作内容。另外, 试验技术的高效利用是提高高压试验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例如, 国外已使用的在线监测技术, 其应用在高压试验监测工作中实现了对运行电压的绝缘检测, 高压试验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同时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试验技术, 提高高压试验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压试验是判断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并且运用相关的检测设备采用模拟的方法检验电气设备绝缘性能的可靠程度, 从而为安全发、供、用电提供可靠有力数据, 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 为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诚, 刘丹阳.加强高压试验的安全意识提高高压试验工作质量[J].硅谷, 2015 (3) :139-139, 130.

[2]刘艳芳.试分析电力设备高压试验的分类与方法[J].价值工程, 2013 (31) :99-100.

[3]刘可.浅析电力系统高压试验过程及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21) :1856-1857.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篇11

关键词:教材;学生;课堂;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75-01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根本所在,是学生学习效果到达度的直接反馈,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及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需长远深思和探究的课题。

一、备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是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的源泉,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备课,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只有理解教材,才能明确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进行拓展研究的,从而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

2、掌握教材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所有知识结构做到融会贯通自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每个章节乃至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

3、感悟教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曰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反复研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时事要闻,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更加丰满。

二、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

1、了解班级基本状况

班级基本情况包括班级特征、学生构成、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只有对班级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施教。

2、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3、了解学习基础

学习基础包括班级整体基础和个人基础,同时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的所占比例。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

4、了解学生个体品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包括学习进退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为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对于自卑性强、缺乏动力的差生,教师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并强化引导,使差异化教育体现在日常教学中。

三、备课堂——实施教学过程的平台

首先,我们必须从根源做起。在每一学期开始之初,制定出严格、严谨的教学计划,并在授课之前和学生沟通,使学生清楚教学进程和安排,为以后教学做好铺垫。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清楚授课内容,并把整个授课内容设置成不同环节,使学生融入其中。

其次,课程内容不同,环节设置会有很大区别。文科类的课堂可设置成多种情景模式,或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使教学内容贯穿于游戏和情境中,学生在表演和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并会留下深刻印象。理科相对严谨和枯燥,教师更要对理科课堂精心设置,多结合生活中知识点的运用之处,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再次,教师要合理安排每节课的任务量和各环节预计使用的时间,确保每节课结束之前能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为下一次备课做好准备,并能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最后,教师要提高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包括对一些突发状况的预防和处理,制定缜密的计划和预防措施,这是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最可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授课环节万无一失。

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1、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不仅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一位博学多才的教师往往能拓宽授课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专业知识深刻领悟掌握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可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育人先育己,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

2、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作为教师,要具备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做到以下两点:

(1)、热爱教育事业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才会积极热情的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孺子牛奖”的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青海高原土族乡村的刘让贤老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也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

(2)、彰显大爱精神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我们要做到三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要耐心自制、真诚坦率;对待自己要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 况琳编《教育探索》杂志,2003年05期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篇12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职业建设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师德是教书育人的灵魂。我们必须要求教师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切实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良好形象,永远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争取在教学上是一把好手,在师德上是一座丰碑,努力赢得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尊敬和认可。

二、抓好学生养成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农村地处偏远,加之长期较为随意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养成很多无意识行为习惯。做什么事没有目的性,而且没有多少规矩可言。这样的习惯让他们的学习、纪律、卫生、公共道德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抓习惯培养,学校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地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事做,做有意义的事。我们通过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以及校园广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行为规范。我们还制定严格细致的量化标准,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努力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制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狠抓教育教学管理

1.学习培训。学校要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老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带”形式。

2.走出去、请进来。学校要安排每个人每学期都有外出培训的机会,通过理论学习、外出参观、教研等方法提高教师的各种能力。

3.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每人都要有自己的教学研究课题,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教学研究课题,以此开展课题研究、评教评学、观摩展示、优质课竞赛、实验课等活动,为教师素质提高创设环境,促教师专业成长。

4.全面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实行“听一节课,学一个优点”,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互相进行评课活动,而学校的领导要进入教师的课堂中,将每个科目的教学动态了解清楚,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要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沟通,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5.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评优”的活动,让所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6.严格管理。要建立健全跟教学管理相关的制度,而检查工作由学校相关的领导来负责。针对教学总结与计划、集体备课、教案书写、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课堂的组织管理、课后辅导、作业的数量与质量、命题能力、试卷分析和讲评、后进生的补习提高、教研活动、继续教育学习、教育科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都要具备对应的规章制度,采取不定期抽查及定期检查的方式,给予真实的评价。

7.期末考察则依靠考试成绩、领导评价以及学生评价这几个评价来综合,从而得出教师的个人评价,将其归纳进教师的个人年度评价。

8.工作中,教师要做到:建立良好的形象,取得良好的成绩,拥有一项特长,取得良好的教改效果。

四、强化课堂进程的管理

(一)课堂教育中教师必须要做好的几个阶段

1.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前要准备好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取。

2.知识的导入,在新知识点的教学中导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其是新知识的开始,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开端。

3.研究主体,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其关键在于研究而不是简单的讲授。

4.加强知识的巩固,巩固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5.扩展总结,处于这个阶段不但是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总计,还需要对学习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

(二)要重视教学的反馈

1.要构建学生教学信息的队伍,准确掌握学与教的相关动态。2.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3.采用教务处、教研组及年级组等各个不同层次的组织来安排学生与教师的各种会议。

4.组织听课制度。建立听课相关的制度,按照制度来规定每个教师及领导每周要听课的次数,在听课以后填写相关的表格。

5.开展对考试科目采取书面质量分析的方式。不同的科目在考试结束之后,对应教师要仔细填写“教学质量分析表”,其中要包括考试的情况,学生成绩曲线以及今后的改进方针等。

6.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模式来了解教学计划的辅导与执行情况。

7.学校领导要实施教学质量研究与相关资料反馈工作,定期开展质量研究会议。应用多种反馈方式实施跟踪检查,以此来提升教学品质的管理能力。

五、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良好育人氛围

制度是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注重制度的构建,应用制度管理教师,做到制度管理与情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奖罚分明,一视同仁,让学校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所有师生都做到严格遵守制度。最重要的是求真务实抓落实,把制度落到实处,做到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使学校常规工作落到实处,产生效果,收到实效。

六、细化后勤保障管理制度

要提升教学品质,需要在学校安保工作财务管理及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对应的方针,要使学校处在一个安全且安静的环境中,保证学生与教师的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财产安全。与此同时,要强化财务人员与后勤人员的业务与政治学习,要把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掘出来。

上一篇: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下一篇:传统零售业与网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