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活动

2024-05-22

内容与活动(通用12篇)

内容与活动 篇1

高中地理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 以社会的需要为方向, 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就内容而言, 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活动的内容,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地理观念、地理素养的培养,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那么如何根据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 设计课堂活动的目标和形式,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活动作用如何理解

活动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主要内容由正文、阅读、活动三部分构成, 阅读是对正文部分的补充, 而活动则是正文内容的深化。活动以课标重点内容为载体, 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 注重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使新课程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因此教师在处理活动时, 要结合课标与教材仔细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明确这些活动在教材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自己观察, 能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自己思考, 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自己动手, 能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自己总结;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 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而学会寻求和获得知识将更有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 掌握多样的学习方法。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目标如何把握

过程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至少应分出两个层面, 一层是总目标, 即课程目标;一层是具体目标, 即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应由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具体设置。在教育部制订颁发的《地理课程标准》里, 明确将课程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基本上为思考性、探究性、实践性的活动, 从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看, 这类活动显然不是侧重知识记忆和巩固, 而是侧重过程和方法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 首先要突出过程与方法,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积极发现问题, 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使每个学生都在过程中有所发展;生成性原则。课程目标是既定的, 但教学的具体目标是生成性的。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活动的实质就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交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非预设生成的过程体验和情感交流, 因此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完全正常的。当发现学生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时, 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 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 因势利导, 调整教学活动内容。而不能完全按照既定的目标, 以牺牲学生的情思活动为代价, 那将是削足适履;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就是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有所得。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目标设计时要避免凭经验、想当然, 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还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 设计不同的智能培养高度, 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 就能摸得到”, 有成功的可能;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 才能摸得到”, 有发展的空间。

三、课堂活动如何开展

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并不是让教师完全照搬教材的内容讲解, 教材并不是教学的依据, 只是教学的资料,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标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或重组, 使之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可舍弃的活动。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内容多, 而课时较少, 这就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课标的前提下大胆取舍, 精心设计, 准确把握课堂的进度、活动的密度, 让学生张弛有度。如人教版必修Ⅱ第一单元第二节第9页和11页各有一个活动, 如果全部开展, 时间肯定不够,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应该重点开展“近年来, 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这一活动。因为这是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同时也给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全面分析这一现象, 可以养成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习惯。而P11的活动在阅读材料中均有体现, 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再让学生分析探讨;可替换的活动。人文地理中有些活动选择的案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过遥远, 因此如果有合适的本地案例可以取代的话不妨替换一下, 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如:人教必修Ⅱ第37页的活动, 这一活动是让学生根据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分析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以及解决措施。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 (1) 结合漯河市城市化的发展,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来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压力。 (2) 如果你是城市发展的决策者,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缓解这些压力?这样的替换更能接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生兴趣;可重组的活动。一节课中的活动过多, 除了舍弃外, 如果活动内容有重复, 完全可以进行内容重组, 化繁为简, 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例如人教必修Ⅲ第四单元第一节第62页、65页各有一个活动, 两个活动都是围绕一个地区农业发展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因此完全可以组合成一个活动: (1) 结合东北地区, 分析不同农业生产类型 (耕作业、林业、畜牧业) 的布局条件。 (2) 全面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不同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主导因素。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学生对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进而判断主导因素。

四、活动结果如何评价

在新教材推行过程中, 很多教师对活动的处理过于死板, 不管活动如何开展, 教师总会硬性地把学生的思维与教参中给出的活动参考答案进行对接, 并把这一标准答案作为活动最终的结束语。那么活动到底要不要结论, 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如何对学生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呢?我认为活动可以有结论, 但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需要结论;重点不是结论, 而是学生达成结论时的体验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如人教版必修Ⅰ第70页活动的第二题:“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缺水, 尤其是北方城市缺水日益严重。对于这一问题, 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基于各自立场提出了不同的对策。请搜集资料谈谈你们的看法”。这类活动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哪些相关方面收集资料, 如何提取资料的有用性, 同时把查得的资料在课堂上说明、讲解, 并能根据自己的材料以及对课本的理解, 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说明这样理解的原因。这类活动中学生是否做出了与参考答案一致的结论已不重要, 关键是学生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应用资料的过程,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这类活动目标应该忽略知识层面的目标, 更加侧重过程与方法, 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总之, 如何灵活高效地开展活动教学, 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愿每位老师都能积极有效地开展活动, 抓住机遇, 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内容与活动 篇2

根据寒亭区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及寒亭区教育局《关于实施城乡共同体工程的通知》的要求,我们两个学校结成紧密型共同体。今天我们开展的“手拉手、共提升”活动就是我们共同体建设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和要求是:

一、共同备课

学期初,由两校教研组长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确定主备课教师,备课完成以后进行集体研讨,讨论交流,然后进行二次备课,最终形成统一教案,供两个学校共同使用,使用时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实际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在形成统一教案的同时完成单课时的教学课件,作为课时课件模板,供教师选择修改使用。确定重点篇目,固定时间,每月组织一次两校集体备课活动,实现备课工作的资源共享。两校教师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网络参与。

二、共同上课

每学期按照展示课、研讨课、竞赛课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交流活动,通过示范、研讨、过关、交流、展示和总结,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共同教研

学校创新教研合作形式,广泛开展网上教研,手拉手结对老师可通过网络针对每一节课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最终达成共识。在集体教研时,实现有效互动,网上交流,对好的方法推而广之,对于疑难问题集思广益,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和案例,集体研讨,以实现共同提高。

四、共同检测

每学期两校共同组织一到两次次学情检测,要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试卷、统一标准、统一阅卷,共同进行质量分析。

五、共同活动

每学期两校组织一次教师联谊活动。通过教师之间的竞赛活动、文体比赛活动展示来增进两校教师之间的友谊。

内容与活动 篇3

【关键词】高校 基层党组织 活动 创新

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高校具体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直接肩负着联系师生、宣传教育方针、培养社会所需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职责。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及高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从现实需要出发.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创新方式成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诉求。

一、目前党组织活动创新出现的问题

1、党组织活动内容传统守旧,枯燥乏味。目前某些基层党组织能够按照以往的党组织活动经验开展党内思想教育学习活动,片面理解党组织活动的意义,认为党组织活动应该是以开会传达上级党组织精神为主体,组织党员学习精神,具体落实方式就是组织党员读文件,看报纸,听报告,写体会,活动方式陈旧、呆板、缺乏吸引力、重于形势,轻于成效,以至于个别同志产生党组织活动成为负担的错误感觉。

2、缺乏实用性、针对性的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创新活动,并不是做面子工程,而是要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由于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学校规模的扩大,党支部人数的不断增加,支部横跨多个专业多个年级,而传统党组织活动报告形式,不能与同学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

3、创新口号喊得响,实际开展工作依旧换汤不换药。创新活动形式的主旨是寻求思想的解放, 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做到思维上的创新,由于目前创新目标不明确、创新体质不健全、创新大环境不理想,所以纵观目前某些创新活动,仅仅是换了一个名字,没有做到本质上的创新,开展活动没有扎根于实际环境,使支部党员依旧缺乏先进性,积极性,创新性。

4、片面理解活动意义,使党组织活动失去思想性、政治性色彩。在正常组织党内学习同时,党支部要开展以实践教育为活动形式的党内活动,以轻松的教育方式提高新鲜感,进一步刺激党员的积极性,但是,某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对这种活动的片面理解,将这种活动变成了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缺少了必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党组织活动偏离了政治主题,使部分党员和群众曲解了党的思想性,政治性色彩。

5、基层党组织活动凝聚力不够,管理不严。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党支部建设发展尚不平衡,支部发挥作用情况一般,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党员管理不够严格,有的甚至软弱涣散。有的基层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员力量薄弱,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保障不足,凝聚力不强。

二、创新学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原则

在学校各项党建活动的开展中,坚持正确的行为来源于正确的观念,创新学校的党组织活动方式的工作, 必须在正确的原则或观念指导下,才具有实效性。通过对“ 以活动为支点,创新学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需要遵遁三大原则 。

1、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学校的党建工作各项活动的开展应该以党员为本,尽力为党员排忧解难,知道党员在想什么,在盼什么,不能只强调奉献,而不注意给予。我们在活动开展中,要为党员的发展创造条件,要为师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2、要坚持“有效性原则”。开展学校党建工作需要较多较好的形式,需要有适当的载体来表现。学校党建工作只有紧贴时代、学校的新形势,做到与时俱进, 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是为了开展而开展, 要特别注意载体的有效选择。否则,许多活动的开展就会起到反效果。

3、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学校的全体师生是党建工作的主体,党建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全体党员教师的主体作用,充分吸取他们好的意见建议,并激励他们主动接受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要求,才能使党员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起表率作用,使学校党建工作更具魅力。

三、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方式创新遵循的价值导向

1、坚持服务性。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根于群众之中,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各院系基层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要围绕服务群众这一根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解决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关切中的骨干作用,尤其是要运用组织优势解决急难险重问题。对于学生党员个体而言,就是要时刻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而且能够做到利益面前能让,困难面前能上。

2、突出时代性。基层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要突出时代性。教育行业处于前沿领域,知识更新快、教育视野广、时效性强是其显著特点。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要体现时代性,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传播手段和新沟通手段。使活动方式包含现代科技元素,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3、扩大参与性。基层党组织活动要跳出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状态,从活动内容、形式和参加人员都要相对放开。从党的组织角度来讲。要打破以往党组织活动仅向本支部党员开放的模式。可根据党组织活动的内容适度向党外群众开放。党的基层组织活动主题,也应该多多征求党外群众的建议。党组织的活动效果。也应该邀请党外群众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4、体现灵活性。形式上体现灵活性,党员必须参加组织活动,但参与方式可以灵活,如可以根据党员群众特点,采用小型、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扩大组织活动的空间。标准上体现灵活性,坚持基本要求和特殊要求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区别性,讲究灵活性。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nlc202309011126

5、确保实效性。基层党组织活动要始终把创新活动内容方式的落脚点放在求真务实上,通过基层党组织活动,力求提高党员政治修养,提升工作能力,增强服务水平,切切实实注重实效,杜绝走过场和形式化。

四、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路径研究

1、实验教学模式创新。利用学院承接的横向科研项目,从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出发,安排本科生参与工程应用,以开放实验课程的方式,提供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在党员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实地测量、自主选择设备、测试方法的设计及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2、讲座形式内容创新。针对学生提出的专业学术讲座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学院要求承担过有代表性并与专业课程联系密切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在完成项目研究后,要结合研究内容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地点灵活多样,既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也可以在实验室、施工现场进行。例如每年九月,党员教师都要在学院多媒体教室开展一场专业、就业指导讲座。党员教师在讲座中讲解了该怎样学好自己所选的专业,学生们应该如何端正态度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等专业问题。党员教师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实习,并与实习基地工作人员一起详细的给同学们讲解每一个工段的设计,每个装置的使用情况及注意事项;在讲解过程中,也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大家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3、实践活动载体创新。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提出了“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方案。即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科研项目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相结合。暑期,学院组建了党员教师为指导老师、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社会实践调查团队。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后撰写社会实践报告、科研论文多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安全与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科学学报》上。撰写的论文还参加了2013年湖北省“挑战杯”并获得三等奖,以及2013年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并获得三等奖。

4、学生创业平台创新。学院成立了由党员教师指导的、学生参与的两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该团队已经正式入驻市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并得到学校的资金资助,为学生创业工作提供了良好平台和技术支撑。

5、学生就业指导创新。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学专业知识与就业之间关联不清晰等问题,学院要求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党员教师针对毕业生对未来就业方向比较迷惘,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让学生清晰了解今后就业方向和目标。同时,党员教师还利用工作多年与各个用人单位建立起来的关系,主动和单位联系,向单位推荐学生。

总之,如何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和党组织活动内容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课题,也是新时期学校党建工作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挖掘、提炼和总结。

【参考文献】

[1]赵帅.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析论[J].学理论.2010(3).

[2]伍锦昌.提高高校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创新探索[J].高教论坛,2006(1).

[3]周东斌,张良浩,彭国存.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

[4]叶健 高职院校职业理想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期刊论文] - 职业技术教育 2007(08)

[5]郭声琨.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刘云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杜,2013.

[7]贾兵,沈洞天.学校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与形式创新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8]温虹,夏璇.创新高校党员活动方式的探索与实残田.党史文苑,2009,(5).

内容与活动 篇4

为了解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是否遵循新课改的标准、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 我开始调查研究此课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 辅之以现场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共涉及3方面内容、14道选择题。

一、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1. 科技活动的内容

科技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 教学生做出科技成品, 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潜力。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活动要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内容和形式应丰富多样, 应具有特色。但笔者发现很多小学没有或很少有发挥学校地域、条件、资源等优势的科技项目。

2. 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

(1) 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

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是指为达到小学科技教育的目标而共同活动的人群集合体。科技教育组织承担着小学科技活动的领导、策划、实施和评价工作, 其功能性结构包括领导层和执行层。学校的领导层主要决定小学科技活动的方向, 如制定科技活动的目标、人员 (科技辅导教师) 的调配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领导层的决议直接影响着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下面是笔者针对科技活动组织的相关调查的结果。

(1) 学校进行科技活动的目的。从调查结果看, 绝大多数学校 (占60%) 开展科技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 同时也为了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占42%) 和为了提升学校知名度 (占50%) 。

(2) 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建立。受调查的小学半数没有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这就直接影响了小学科技活动的开展, 导致科技辅导教师在遇到问题时找不到负责的领导, 或者只能找兼职领导。

(3) 科技活动研讨的定期开展。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的学校没有开展科技活动研讨会的固定日期。很多学校的科技辅导教师都属于兼职或者仅有一到两位专职教师, 这也是导致教学研讨活动不能开展的原因之一。

(4) 专职科技活动教师的安排。有无科技活动教师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所小学科技活动的成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小学设有专职科技活动教师, 有专职教师的小学一般也是安排年龄在30~40之间的专职科技活动教师。

(2) 小学科技活动的形式

笔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各有不同, 相同点是: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观察实验、设计制作实验、应用实验、科技天地等。科学素质教育的方法大致有实验教学法、过程重演法、探究研讨法、模拟创造法、课题研究法、现场调查法、作品制作法等。形式的不同点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活动课程开展对应的对象。调查发现, 1~6年级学生均参加科技活动, 甚至某些被调查学校中35%的六年级学生均参加科技活动。但笔者又了解到:很多六年级学生仅参加科技活动中的科技竞赛以获得考试加分或特长生资格, 这也使得科技活动的性质产生了变化———学生不为知识, 只为成绩。调查显示, 越来越多的学生、学校、家长对科技活动更加重视, 并且能参与进来, 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开始认真学习科技知识。

(2) 科技活动的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展他们的爱好和特长, 是科技活动区别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 学校科技活动要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内容和形式应尽可能丰富多样。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定的目标选项分别是:传授知识、诱发兴趣、动手操作和思维训练。

(3) 科技活动的开展时间。科技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 大都是学校在规定课程完成后由教师业余加课进行培训, 甚至有临赛前的突击培训。

(4) 科技活动的时间间隔。调查显示各学校的活动时间间隔不定。

二、小学科技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改进

调查发现, 当前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制作、发明、研究、实践等。组织形式有四种:观察实验、设计制作实验、应用实验、科技天地。但仍存在着特色项目匮乏, 缺少科技活动场所, 活动形式过于单一, 重视程度不够, 普及程度不高, 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 辅导教师编制不足, 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这也为提出改进意见创造了空间。

1.构建小学科技活动的体系

科技活动的目标、任务是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渠道、不同内容的科学教育活动完成的, 笔者对构建小学科技活动体系的建议如下。

(1) 普及性的教学班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科技活动课”, 配备多名专职教师担任“科技活动课”指导教师, 并组成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2) 开展群众性的科技活动

全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群众性“科技周”, 诸如爱鸟周、创造周等;每学年开展一次“科技月”活动, 聘请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座谈, 举行学生演讲比赛、科普知识手抄报比赛等。鼓励各年级少先队员发明、创造, 进行科普小论文评选活动, 组织外出参观、考察, 观看科普电影、录像等。

(3) 建立宣传科技活动阵地

学校可利用广播、电视、电脑、多媒体等开辟“科技之窗”专栏, 每月开放一次。内容包括校内外科技活动信息、科海拾贝、跟我学、科技人物专访等小栏目, 并对学生参加省、市、区科技比赛的实况进行现场录像, 让全校学生直接了解比赛情况。

(4) 寒暑假组织“科技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从学生需要、兴趣出发, 因地制宜地组织各种假期活动, 诸如“地质夏令营”、“地震夏令营”、“模型夏令营”、“计算机夏令营”等。

(5) 成立“小学生科学院”

学校成立的“小学生科学院”应分设多个研究部门, 诸如地质学、气象、模型、计算机、无线电、植物等, 采取学生自愿报名与考核录取相结合的方式, 招收有一定科技兴趣和特长的学生作为“小研究员”。学校应聘请一批热心科技教育的本校教师和高校研究人员担任“小学生科学院”的辅导员, 以积极有效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2. 建设小学科技活动运行管理机制

小学科技活动是一项涉及多门类、多学科领域的工程, 必须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 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作保障, 就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完善“小学科技活动”的组织系统

“小学生科学院”是学校科技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可由地方高校、部分院校、市少工委和学校领导共6~8人担任名誉院长。“小学生科学院”及所属各研究部门教学组, 均应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小学生院长、所长、班长若干人, 组成领导集体, 负责组织管理工作。每所学校均应成立“科技活动管理委员会”, 由分管校长、教导主任、自然学科教研组长全面负责“小学生科学院”的管理工作, 并与科技总辅导教师一起负责拟定学校科技活动规定、计划, 与辅导教师联系, 落实活动时间、内容, 统筹安排外出参观考察, 组织协调有关活动, 组织、指导、检查督促各班、各“研究所”的科技活动。

(2) 健全“小学科技活动”的各项制度

为使“小学科技活动”的各项活动逐渐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 每所学校均应制定适合学校操作的活动管理制度。每项制度均应力求目的明确, 要求具体, 简明扼要, 切实可行, 有一定的规范和激励作用。这些制度应包括:《科技活动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小学生科学院研究所活动制度》、《院长、所长岗位责任制》、《科技辅导教师岗位责任制》、《奖励表彰办法》等。

(3) 加强小学科技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 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热爱科技、有较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努力、团结协作的科技活动辅导教师队伍。建议每所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 做到聘请和培训相结合, 逐步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稳定的高素质科技辅导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和本校能胜任的教师担任科技辅导教师负责指导不同层次的科技活动;加强对在职科技教师和师范院校学生科技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 加强小学科技活动基地建设

为保证小学科技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并能推动小学科技活动的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富有特色地开展, 建议每所学校根据校情筹建小学科技活动分组活动室, 添置科技活动器材, 同时, 积极争取社会支持, 充分发挥地区科技资源优势, 开辟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和基地。

参考文献

[1]赵学漱, 李亦菲.小学科技活动方案指南[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3.

[2]陶建良.小学科技活动中创造教育实践研究[J].教育随感, 2008, 12 (5) .

[3]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3.282.

[4]宋汉阁.小学科学课教学指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4.

课程与社团活动工作室研讨内容 篇5

一、以 “社团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社团化”的模式开展课程与社团活动。“社团活动课程化”,即把学生平时的社团活动纳入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开设,规范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校本课程社团化”,即把平时开设的校本课程向课外延伸,把不宜在课堂上开设的校本课程在社团活动中实施,让学生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基于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即老师们通过选用、引入、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创编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比如我们喜欢球类运动的老师可以开发关于足球、乒乓球等方面的校本教材。根据教师的特长开发相关校本课程。

三、坚持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前提,即为谁开发、谁有权决定开发什么校本课程的问题。

2、主体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谁而言的,即由谁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问题。

3、选择性原则是针对师生选用校本课程而言的。教师在筛选校本课程时应该注意内容要广,数量要多,尽可能地开发一定数量的小型、甚至是微型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胃口的校本课程。

4、灵活性原则主要涉及到如何很好地实施校本课程的问题。首先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机动,如可以灵活运用调查、采访、参观、表演、演讲、朗读、游戏等形式;其次时间上也可以灵活机动,一周三课时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最后在地点上也可以灵活机动,注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确保学生对于校本课程这一新事物既保持高涨的热情,又能在参与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得到和谐发展。

渐进性原则,做到一边学习,一边开发,一边实施,一边反思,一边改进完善,真正把校本课程当作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教师成长,形成办学特色的一门重要的学校课程。

四、社团活动的开展首先要与学校的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学校的特色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组织好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展示独特的校园文化魅力。

五、社团活动的“九有”:即有工作制度、有实施方案、有活动项目、有辅导教师、有活动地点、有活动时间、有活动记录、有学生名册、有考评机制。

六、社团类型有:

1、体育类社团。主要有学校田径队、学校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象棋队社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2、艺术类社团。主要有合唱、舞蹈、管乐、古筝、儿童画、摄影、剪纸等社团,着重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

3、文学类社团。主要有新芽(阅读写作)、经典诵读、演讲、情景剧(课本剧)等社团,重于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科技类社团。主要有科学小实验、电脑爱好者、科技制作、机器人、标本制作等社团,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七有效评价是促进学校有效实施拓展型课程的重要保障。

对社团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内容、主体,要形成社团校本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可以集中在“学”和“教”两个方面。在“学”的评价上,坚持激励、参与、重过程的原则,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学校可以设立不同类型的奖项,努力发现每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努力发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和天赋,让每个孩子都获奖,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幸福。同时开展主题节日展演评价和展板展板展示评价。

主题节日展演评价。学校充分利用每学年举行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展评活动,借以充分展示社团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现学生的多才多艺,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展示中获得幸福。

展板展示评价。学校及时抓住活动过程中的优秀典型,注意平时的积累,把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活动照片、精彩瞬间、课外知识等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适时展示出来。相互交流成功的经验,分享各个社团的快乐与幸福,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高中语文活动课活动内容初探 篇6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营养,吸收着进取的动力。要让学校充满着这样的文化气息和道德熏陶氛围,语文活动就肩负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颁发实施后,高中语文实践活动课被列为必修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活局面。那么,如何开展高中语文活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打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对此问题的探索以及浅见作一些粗略的阐述:

一、优化活动课文化环境,打造浓厚的精神文化家园

为优化活动课文化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这样做,既让学生切实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的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还譬如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去自己设计,去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个性的装饰,挑选些他们喜欢的明星照片……

二、自择喜欢的名句格言,营造高尚的活动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试想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大多数校园各场馆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学校定死在那里,细心的学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学生就完全视而不见。起到的作用,当然大打折扣。

三、运用文化活动载体,构建活跃的思想教育平台

图书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教室配置的电视机、广播站、校刊、校报……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载体,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活动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形成特色的活动校本教材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文化活动阵地。

比如,语文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里,去收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或者去街头巷尾收集一些优美的广告词语,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称,作出说明,编成集子……

还可以经常性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时事形势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思辨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图文宣传、播放电影电视宣传片、实地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了舞蹈、合唱、礼仪、体操、技能等活动。在多样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让有各种才华的学生大显身手。

五、重视各次活动总结,提升今后的活动质量

让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

内容与活动 篇7

教研组是教师群体进行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当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凸显, 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校本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然而观察当前教研组工作, 我们发现仍然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

一是教研意识淡薄。在一些教师的眼中, 校本教研活动就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甚至视教研活动为“负担”, 缺乏开展活动的兴趣与热情。指令性、应检式和跟风型的校本教研在学校仍有较大的市场。

二是教研形式单一。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教师不知道怎么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活动形式大多是听一堂老师的课, 课后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评语, 赞扬的多, 批评的少, 研讨时泛泛而谈, 缺少观念的交锋、思维的碰撞。活动是开展了, 但对于教师的成长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是教研内容失衡。校本教研活动往往侧重研究教材教法, 轻视教师行为与学情研究;重视知识传授的研究, 轻视对教学技能与学法指导的研讨;重视活动的开展, 轻视经验的总结与资料的积累。

四是教研安排随意。虽然教研组活动能做到时间、地点、人员的固定, 在学期初有计划, 学期末有总结, 但是大多数教研组活动的内容安排随意、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 经常只是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布置, 考虑形式的多, 思考内容的少。

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有效地激活教学研究, 营造互动式的对话氛围, 引起教师个体之间的反思与共鸣, 帮助教师实现理念的更新, 观念的变革, 行为的转变。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基于课堂教学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 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校本教研活动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 其中基于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 更是以崭新的面貌、多变的形式, 成为新课程持续推进的不竭动力。

1.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这一名称借鉴了化学学科中的同分异构, 化学上, 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却有着不同原子排列的化合物。有些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但也有的相差很大。同课异构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 “构”是指教学设计。一般而言, 同课异构有两种方式:一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进行处理、组织课堂教学;二是同一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教学班级的不同构思、处理、组织课堂教学。我们通常所说的同课异构大多是指第一种。也就是不同的教师选用同一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组合能力以及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艺术, 在“同课异构”中均能得到充分展现。充分比较、学习不同教师执教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 是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一条有效而便捷的途径。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 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 以便各显风采, 各具特色, 也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素材。这种校本教研活动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不仅对教者, 并且对参与教师群体、对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以同课异构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是:组成小组→确定上课课题→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展示和课堂实录→课后研讨→写出教学案例→形成课例。

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能展示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 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另外,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也能正视彼此间的差异, 积极吸收自己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优点和长处, 在保持自己风格与特点的同时, 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2.课堂观察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 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课堂观察,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观察, 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中, 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凭借自身感官 (眼、耳等) 以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 、直接或间接 (主要是直接) 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 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评价的依据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对这些行为的反应。因此在实施研究课时, 要根据观察计划, 尽可能准确地记录教师的行为方式与学生的行为反应。由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相当复杂, 需要记录的观察信息是海量的, 因此可以根据研究的重点、评价者的经验、研究的具体条件采用适当的记录方式, 如采用录音或录像的方法, 也可以用一种特制的专门表格, 在单位时间里记录下教师的某一种行为及其学生的反应, 如每隔90秒钟记录一次教师的行为 (讲述、板书、实验等) 和学生对教师行为的关注程度等。

课堂观察包括课前观察要素的确定、课堂实时观察与记录、课后分析与评价三个阶段。基于课堂观察的目的和功能分析, 课前观察要素的确定是有效开展课堂观察的前提基础, 为课堂实时观察及课后分析评价提供方向与导向;课堂实时观察与记录是有效开展课堂观察的有利保障, 为课后分析评价奠定基础和事实;课后分析与评价是课堂观察实施效果的有效提升,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 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 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 它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 诊断教学问题;二是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的课堂研究行为。如有可能, 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跟踪递进式观察, 对其专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3.微格演课

微格演课是在微格教学和说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认识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为理论依据, 应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对教学行为的及时反馈, 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校本教研活动。这里的“微”是微型、片断及小步的意思。“格”这里是指分类研究教学行为的规律, 从而掌握教学技能。人们掌握一种技能是要通过练习才能获得的, 教学技能也不例外。

微格演课的过程主要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分别就所承担的内容和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模拟真实课堂进行演课→就演课的结果进行讨论评估→二次演课→组合定型。

微格演课是先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子单元, 如在化学教学中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 可将内容分解成概念、理论、实验、应用四个子单元, 然后根据教研组内的人员数量确定分工, 每人可承担一至两项任务。每个成员在进行微格演课时重点考虑自己所承担的部分内容, 要细而又细, 精而又精。同时还要顾及整体, 只不过不必考虑自己所负责内容之外的细节。活动时, 教师根据事先设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时间依次进行演课。演课时将自己的同事当作学生进行教学演练, 并请学校电教组拍摄成录像, 便于教学研讨。演课完毕, 老师们应对执教者的教学发表意见。既提肯定性的意见, 也要谈改进性的意见, 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录像边看边评, 执教者也可以在大家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谈个人的看法。通过交流, 大家的认识趋于一致, 结束后, 执教者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并准备进行第二次演课。二次演课既是对评估意见的接受, 也是对改进建议的检验。最后进行组合定型:教研组在分解演课之后要将各个步骤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组合在一起, 使之最后成为一堂完整的课。组合后的教学模型可以由教师直接移植于真实课堂。

在进行微格演课时要协调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微格演课将一个完整的内容进行分解, 参与演课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整体意识, 子单元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整体, 使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其他人将要实施的教学步骤能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时间不能任意缩短或延长。

内容与活动 篇8

策划决定着活动的成败。那么, 策划是否有章可循呢?也就是说, 我们在策划一项活动的时候, 策划什么, 怎样策划, 才能比较出色地完成策划任务呢?

一、策划什么———从教研活动的关涉点看活动策划的内容

要回答“策划什么”这个问题, 首先要从活动的几个关涉点 (如图1所示) 谈起。

在这几个关涉点中, 活动的对象与目标常常是先于活动本身而存在的, 它们是活动产生的前提。活动的对象与目标是活动策划的已知条件。而活动的效果则是目标的另一种体现方式———目标是活动尚未开展时对活动效果的预设, 效果是目标在活动开展时的事实体现。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策划就是已知活动的对象与目标, 求证达成目标的主题、载体、形式与流程的过程 (如图2所示) 。由此, 也可以这么说:活动策划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活动的对象与目标设计活动的主题、载体、形式与流程。

二、怎样策划———从对通常做法的诊断与改进中看活动策划的方法

(一) 怎样确定活动的主题

1.通常的做法

通常, 活动的组织者会根据工作计划与活动对象的需求来确定活动的主题。一般来说, 工作计划来自于相关文件 (或例行工作) , 活动对象的需求靠组织者依据现状推测而得。如工作计划中安排了“新课程备课活动”, 小学语文教研员赵老师正在思考今年“新课程备课活动”的主题, 她先排除了前三年在这项活动中已经用过的主题———解读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落实、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接着想:那么今年弄个什么主题呢?她看了省教研室的工作计划, 今年省教研室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制定学科教学规范”, 于是初步决定今年备课活动的主题为“学科教学规范的预设与生成”。她打电话给几位学科骨干教师, 对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想法, 得到他们的支持后, 她决定将此主题上报相关领导, 待领导认可后, 主题就定下来了。

2.诊断与改进

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看出, 通常的做法更多关注的是教研活动的前后不重复 (排除已经做过的主题) 与上级机构 (或相关部门) 的意图。这里面包含着一些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 (因为上级机构制定工作计划时已对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做了考虑) , 所以不能不说这也是确定活动主题的一种思路。但这种思路较为明显的缺点是对活动对象现实需求的关注度不够, 且主题的形成与主题的落实是分离的, 主题确定后须重新寻找落实主题的支架。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博士在“嘉沪校本研修高级研修班”上作题为《教研活动的策划》的讲座时指出, 教研活动主题的确立一般要经过三个环节———公开、集中、筛选。“公开”是指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内心的需要公开出来。换言之, 就是将教师内隐的想法、观点等等显性出来;“集中”是指将教师内心的需求集中, 放在一个矩阵 (如图3) 之中进行梳理, 在不同的象限中评析并聚焦;“筛选”是指为每一个矩阵中的每个项试着打分之后, 在平衡的基础上, 确定研修的主题。

我们不妨试着用这个矩阵来筛选“新课程备课活动”的主题:假如了解到目前状态下备课的现实问题是“形式大于内容”, 即备课归备课, 上课归上课。目前的发展趋势是版块式备课。先进理念的支撑点是“三维目标”“生成与预设”。已有经验是“精彩的生成基于巧妙的预设”。那么, 这次活动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呢?好像一下子还看不出来, 但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来想, 主题是否就可以定为“三维目标引领下的版块式备课”呢?

同样不难看出, 用这样的矩阵确定主题的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突破现实问题, 引领教师将先进理念与发展趋势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这种思路还有一大优势在于:落实主题的支架———突破点、挂钩点、生长点, 先于主题产生, 这对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落实主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结:确定活动主题的辅助手段———“矩阵”的变式及运用

根据实践可知, 运用以上矩阵确可帮助我们较为周到地考虑各种因素。这种方式看似机械, 但可提示我们寻找支撑活动的各种要素, 或将原本内蕴在活动中的各要素显性化, 使之从无到有, 从模糊状态逐步走向清晰, 从而提升活动的品质。由此,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矩阵”是一种可以牵制与主题关联度比较大的各种因素的一种工具, 活动的组织者可以据此寻找并分析各种因素, 确定主题。

“矩阵”中的四个象限名称并非一定要如上图所示, 必要时完全可以更换其中的内容, 如可以把“先进理念”换成“相关要求”。当四个象限中的内容一下子无法找齐的时候, 也可减少象限, 运用能明确找得到的三个象限筛选主题;如考虑的因素不止这四个象限时, 也可增加象限进行筛选。

(二) 怎样选择活动载体与学习形式

1.目前较为常见的活动载体与学习形式

回顾我们的教研活动, 较为常见的有听课说课评课活动、请专家来作讲座、经验交流 (观点报告、读书活动) , 有时候这些活动是组合着进行的。这些活动形式虽然不能囊括目前所有的教研活动形式, 但我们也许能从中廓清教研活动中常用的载体与方法。

从表1中不难看出, 教研活动所用的载体大约有两种:他人的 (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专家、同伴) 要求、观点、经验与自己的认识、经验。载体无论是文本的、言说的、图像的还是现场观察的, 似乎都跳不出这两者的范围。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外显的学习形式通常有看、听、写、说、做。仔细想想, 除了蕴藏在看、听、写、说、做这些外显的形式背后的思考外, 也很难再提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外显的其他学习形式。

2.诊断与改进

既然我们很难再提出新的活动载体与教师在活动中外显的学习形式, 那么这些载体与形式支撑下的教研活动效果有时令我们不满的原因就不是载体与形式缺乏的问题, 可能就是在这些载体与形式中如何作出选择与排列组合的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人们基于他们已知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 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 也就是说, 人的学习往往都是建立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的, 人们通过看、听、说、写、做等形式向上一级认知水平攀升, 载体的意义在于为看、听、说、写、做提供具体的内容。是否能有效地看、听、说、写、做与载体本身是否与学习者原有的及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有较大的关系 (如图4) 。由此, 可以这样认为:在活动中如何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搭建“桥梁”, 是活动策划时选择载体与方法的思考基点。

也就是说, 当我们在选择活动载体时,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这个载体是否有连接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成水平的要素。在实际操作中, 往往也会以此为依据来对载体进行查漏补缺。如:我们在策划以“三维目标引领下的版块式备课”为主题的活动时, 我们会从报刊上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章或实例来作为载体。在策划时, 应该分析这些文章与实例与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关联度, 一旦发现关联度不够时, 我们可在活动开展之前请一位学习者试着用选择的实例来上一节课, 将其在实践中体会到的优势与困难具体记录下来, 供活动开展时讨论。这个环节的安排就能较好地搭建载体与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之间的“桥梁”, 以达到活动开展时解决学习者心目中“版块式备课到底行不行”的疑问的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作认知水平的推进———在实际操作中, “版块式备课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3.小结:选择活动载体与教师学习形式的思考基点———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搭建“桥梁”

在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搭建“桥梁”, 意味着活动策划者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活动所期望达到的认知水平两个端点出发, 寻找载体。更意味着在载体初步选定以后, 以这两点为依据来分析载体, 确定相应的学习形式与活动流程。

需要指出的是, 目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学习形式以“看、听”居多, “说、写、做”的份额明显不足。从“缺乏亲身体验的经验都是伪经验”的角度来讲, “说、写、做”份额的明显不足必将影响教研活动的实效。因此, 提倡在教研活动中尽可能安排以“说、写、做”为外显形式的学习活动。

(三) 怎样安排活动的流程

1.教研活动流程的一般表现形式

目前教研活动中, 一般用表格的形式告知活动参与者活动的流程与时间安排。如一次主题为“以课例为载体推进校本研修”的教研活动中, 活动流程安排以这样的形式出现 (如表2) 。

2.诊断与改进

活动参与者从上表中获知了活动的大概内容与时间, 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每一个环节中的学习任务, 所以在活动的进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了活动参与者在活动进程中的思考力与收获。由此, 在活动流程的安排中, 能否将每个环节中的学习任务较为明确地告知活动参与者呢?由此, 在嘉兴市教育研究院与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嘉沪校本研修高级研修班”的活动中试行了一种“导研稿” (如表3) 。在导研稿中, 将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明确告知活动参与者。

3.小结:安排活动流程时的重要工作是将各环节的学习任务明确告诉活动参与者———“导研稿”是有效方式之一

内容与活动 篇9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研究者们在不断探索着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 从而找出相应的对策。人们对阅读模式的认识经历了“自上而下 (bottomup) ”, “自下而上工 (top-down) ”及图式阅读理论下的“交互式阅读模式 (interaction) ”这几个阶段。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 阅读过程是个从字母→词→句子→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 (bottom-up) 的理解过程。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也就是对该文章的语言的理解过程。阅读教师的唯一任务便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 阅读过程不仅包括自下而上的语言理解过程, 而且还包括从上而下 (top-down) 认知过程。“自上而下的阅读过程”, 是强调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需要借助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和在阅读过程中提取这些知识的阅读技巧来理解。

心理学家Bartlett把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图式阅读理论则认为, 在阅读过程中, 人们运用两种方式交互进行信息处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1.语言图式就是“语言知识”, 即句法词汇方面的知识;2.内容图式是背景知识, 即读者具有的世界知识 (world knowledge) , 对文章主题的熟悉程度;3.形式图式, 即读者对文章体裁的熟悉程度。 (转引自陈思清, 1992)

二、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现在看来, 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 一篇专业性很强的文章, 每一个生词都可以查出来, 句法结构也能分析出来, 但假如我们没有这一专业的相关知识, 我们无法理解。对一篇介绍一种陌生的习俗的文章, 我们也会感到理解上的困难。

强调背景知识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对于母语阅读来说或许是合适的, 但对于外语或二语学习者来说, 背景知识是必要的却不充分的条件。外语阅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 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因此, 图式理论较好的平衡了两者的作用。图式知识在外语阅读理解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对文章意义的理解并不仅来自对字词等符号的辨识, 读者内在的背景知识也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更好地运用学生的图式知识, 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技巧, 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体现在阅读方法的读前活动阶段, 许多阅读教材的设计增加了读前任务, 旨在通过各种各样的读前活动来激活读者的背景知识。“通过适当的读前活动来诱导出恰当的图式是非常有益的” (Murtagh, 1989, 转引自Anderson, 2003) 。McNeil (1987, 转引自Anderson, 2003) 提出, 激活背景知识可以从设定阅读目标, 提问和对文章内容作预测开始。Hedge (2002) 也列出了许多可供参考的读前活动, 如:讨论课文的插图, 由课文题目预测课文内容, 列举出对话题的已知信息, 回答问题, 讨论等。

三、职中阅读教材及教学现状

笔者曾对人教版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读前活动作过分析研究。人教版的新教材每篇阅读前都有两个部分即warming up和pre-reading, 这两部分都体现了在读前激活相关图式知识的理念。活动设计也是灵活多变的, 有讨论、预测、描述、列举、填表、思考、想象、回答问题、作调查等。

而反观职中的教材, 却是体现出传统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教学理念:课文, 词汇表再加上几个阅读理解的问题。而职中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 词汇量小, 语法知识薄弱, 教师就倾向于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课文, 教会学生单词, 分析解释难句的语法结构。也就是说教师更多考虑的是语言图式对理解的作用, 这一点对职中的学生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词汇句法上太多障碍势必会影响理解。

但仅仅是解决语言上的障碍是不够的。有时即使学生认识了课文中的每个单词, 理解了句法结构, 却仍然无法正确地理解文章, 这种情况也是常有的。因而老师在阅读课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说文解字的工作, 还需要在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方面作更多的工作。普通高中教材读前活动的设计可以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读前活动的设计

在阅读前, 让学生具备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就是促进阅读理解就是其中一条途径。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读前活动, 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话题, 学生大脑里还不存在相关的图式, 教师则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 以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下面介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几种活动方式。

(一) 激活原有图式

教材中的课文所涉及的题材广泛, 其中有许多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也比较感兴趣的, 因此他们的大脑里一定具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内容图式。对于这样的话题, 教师就要采用各种方式把这些图式调动起来。

1. 讨论课文话题

对于一些学生们比较熟悉的话题, 有话可说的话题, 让学生先讨论。比如讲到Book 3 unit 7“cities”这一课, 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Do you think you are living in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side?Why?

这是根据虎门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来设置的问题, 虎门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一个繁华的商业城镇, 它具有许多农村和城市特点。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自然地就会涉及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点及差异, 从而引向课文的内容。

认为自己是住在城市的同学列出了许多的理由, 如:

Humen is very busy.

There are many people (i.e.it’s crowded) .

There are a lot of cars on the roads.

The air is polluted. (heavy traffic, therefore, serious pollution)

There are many shops and restaurants.There are (regular buses (services) (convenient living conditions)

There are many factories. (manufacturing center)

这些讨论为学生理解课文提及的城市面临的问题作了心理上的准备。

2. 就话题进行正反方辩论

Book 3 unit 8“television”这一课是比较难处理的, 课文生词多而且难度大, 课文较长而且多从句, 学生望而畏难。分析一下课文, 基本的脉络是对电视的正反作用进行论述的。课文虽难, 但话题却是学生们熟悉的并且感兴趣的。于是, 笔者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 让他们准备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关于看电视的advantages与disadvantages的辩论。事先分配好正反方, 并指定负责人收集同伴的论据。结果学生们兴致极高, 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了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们不但使用了课文里的新单词, 还查字典找出了更多相关的单词, 如to learn different cultures, violate others’privacy, broaden one’s mind, get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等等。正反方都提出了近20个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已超出了课文所提及的内容。

经过一翻争辩, 学生大脑的图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这时再来阅读课文,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感觉是比较熟悉, 因为其中的许多观点他们自己已经提出来过, 也就不觉得太难了。

3. 通过课题预测课文内容

学生越熟悉的话题, 他们所拥有的图式就会越多, 由一个词或一个句子, 他们就可以联想出很多内容。如Book1 unit 6The Olympic Games一课, 就可以让学生就标题来预测课文内容。奥运会是学生们很熟悉的话题, 对奥运会各方面的了解也较多, 因此,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的预测。于是, 笔者就出了个问题:

“If you are the writer of this text, what will you write?”

学生们就根据自己对奥运的了解, 写下自己的想法, 如the history of the Olympics, sports items, famous athletes, organization of the Olympics等等。让学生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后, 再让学生去阅读, 这样一来, 学生就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 在阅读过程中证实或是推翻原来的假设, 理解起来就轻松些了。

4. 设计判断题, 表格, 问卷, 列表题等, 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

读前活动既可以是口头的, 也可以是书面的。如Book 3unit 4 Different Nations, Different Cultures, 笔者设计了一些是非题, 让学生做出判断,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调动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做出选择。

A guest in a British house will finish his food or drink to show that he enjoys it.

Japanese people sit on the floor and pick up food with their fingers.

Indian people do not eat beef while Islamic people do not eat pork.

Chinese guests take off their shoes before they go into a house.

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kiss and hug in public places

Age and salary are secrets for some western people.

……

或者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列出他们所了解的一些异乡异国的风俗习惯, 然后每组派代表来做个oral report, 看哪组列出的最多最特别。

又或是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去做个调查。如, “If you are invited to dinner in a (foreign) friend’s house, what kind of present will you choose for your friend?”让学生想想到中国人家做客和到外国人家做客的习俗何区别。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 学生就能充分地体会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对课文的理解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 填补空白图式

教育家、心理学家Ausubel用图式来解释学习过程, 他认为, 有意义的学习是将新的知识和大脑中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扩充原有的知识。如果学生缺乏原有的知识, 教师应该提供必要的信息经填补新旧知识之间的鸿沟, 以利于学生吸收新的知识。 (转引自陈思清, 1992)

学生对有些话题所知甚少, 或对课文里提到的一些概念不是很了解, 这时教师就可以在阅读前给学生补充一些知识, 以利于学生更好理解课文。给学生提供背景知识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如印发一些阅读材料, 展示相关图片, 播放电影片断或英文歌曲等等。现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 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如Book3 unit 5 The Red Cross, 提到the Geneva Convention, 学生对这些都了解较少。于是, 笔者就由学生记忆犹新的东南亚海啸引发的灾难说起, 从网上下载一些人们遭受灾难的片断, 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然后问学生:“Who will come to help them?”自然引到对红十字会的介绍。再联系近来一些有关美军虐待战俘的新闻报导向学生介绍有关《日内瓦公约》的由来。并且下载了一些有关对红十字会的创始人Jean Henri Dunant的资料和有关《日内瓦公约》的条款, 作了简化后让学生阅读, 了解背景。

当然有些工作也可以让学生来做, 课前先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 这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

像Cloning,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 Stop Soil Erosion等课文都可以这样处理。

五、结语

读前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多样的:学生们可以独立完成, 可以是两人讨论, 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可以通过听、阅读、观看影片, 思考、讨论来进行。实践证明, 这些活动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或是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内容图式, 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课堂可用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也要指导学生在平时阅读中也多调用自己的背景图式, 辅助阅读。

Anderson把读前活动比喻成种花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只有给花提供了最好的生长条件, 花才能顺利茁壮成长。虽然要花不少功夫和精力, 但也是值得的。总的原则是结合学生的实际, 结合课文的需要, 恰当地调出或填补相应的图式以利于课文的理解, 万不可漫无边际, 流于形式, 无助于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Anderson, N.J.2003: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issues and strategie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Hedge, T.2002: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陈思清.1992.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A].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C],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内容与活动 篇10

一、几个概念的梳理

1.体能训练与体能练习

体能在广义上,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在狭义上,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体能”开始出现在全国各类体育报刊和文献上,逐渐成为我国运动训练界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我国各类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陆续开始强调体能的训练,“体能训练”是竞技运动中身体训练的下位概念。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训练由于目标、对象等不同,其手段、方法、评价等都大不相同。“体能练习”就是借鉴、移植体能训练的形式、内容和方式方法,与体育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后,对学生实施的身体练习,它是教学中身体练习的下位概念。

因此,“体能练习”与“体能训练”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不宜实施“体能训练”,而应开展“体能练习”。 “体能练习”更强调了学练过程,这一创新性提法概念明确、定位准确、科学合理, 其下位概念还有“力量练习”、“速度练习”等。

2.力量与运动技能

肌肉力量是通过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2]。

体育运动技术从生物力学角度可划分为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综合性特征。其中,动力学特征是力量,它是由人体的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 综合性特征则是节奏,它是时间、空间、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3]。由此可见,力量在运动技能中的作用非常显著。

3.力量与体能练习、力量练习

肌肉力量是人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4]。在各种身体素质中,肌肉力量的大小,是速度、耐力、灵敏、平衡、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5]。把力量分为绝对力量、 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就充分显现了力量的基础性与全面性的作用。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最早提出了“力量练习”一词[6],但实际教学中使用较多的还是“力量训练”。

二、几项统计的分析

通过观摩结合查阅“第六展”的教案集,笔者对初中组实施力量练习的课进行了相关统计(见下表)。

1.练习时间。最少2min,最长10min,平均时间4.5min/节。

2.搭配方式。50%的课采用了互补式, 40%的课采用了加强式,10%的课采用了复合式。本文所说的“搭配方式”主要是指力量练习发展肌群与主教材练习发展肌群的关系,不同称为互补式,相同称为加强式, 兼顾则称为复合式。从调节恢复的角度,可采用互补式;从完成技术动作的角度,可采用加强式;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可采用复合式。选取何种搭配方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目标选择。

3.练习时机。力量练习在技能练习的前中后分别为10%、10%和80%。

4.练习课次。力量练习分布在各自单元教学的不同课次中,即每个课次都有力量练习,这也印证了在以运动项目技能教学为主线的单元教学中,力量练习的重要性。

5.练习器材。体育课提倡器材使用“三个一”,即一物多用、一物巧用、一用到底。 40%的课运用了教学器材进行力量练习。

三、几点操作的探讨

站在全国教学观摩展示的角度,各节展示课无论是教学理念、设计、实施还是作课教师的素质、能力、专业水准等都堪称一流,这点毋庸置疑。但在“力量练习”这一 “新生事物”的操作上却显得并不成熟,本着研究探讨的目的,谈谈一己之见。

1.力量练习被选择的思考

“第六届”初中组现场展示课中的10节课,即83.3%的课选择了发展力量素质的体能练习,是偶然还是必然?笔者以为是后者。

从理论层面分析,一是力量的重要性, 很多运动技能都需要一定的肌肉力量作保证,力量素质直接影响技术掌握的快慢及运动成绩的提高程度,这是其他身体素质所无法比拟的;二是练习的实效性,初中阶段处于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进行力量练习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三是力量的保持性,练习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消退会很快, 这就需要在体育课上经常安排力量类的体能练习。

从操作层面分析,一是力量练习的过程和结果易观察、易测量、易操作;二是进行力量练习时课堂气氛活跃,倘若结合音效,如运用音乐或呼喊等调动方式,学生情绪会分外高涨。

2.力量练习与教材内容、时机

《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第6-2次课)一课,在准备活动结束后安排了上肢力量的体能练习——俯撑顶肩练习,它是作为技能学习内容“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后摆下”的专项辅助练习呈现。而《体操:横箱分腿腾越》一课是横箱分腿腾越的第3次课,技术动作难度大,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身心负荷都较重。力量练习穿插在这类教材的技能教学中值得商榷。现场展示中,连续有两名学生出现因支撑手臂乏力从跳箱上摔倒的情况,幸亏有同伴保护和体操垫减震,才避免更严重问题甚至伤害事故的出现。

这种“补偿—介入”教学模式[7],实施 “补偿性体能素质”练习,对于速度、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练习可以在课堂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阶段中任意穿插。而对于力量练习而言,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情,如果在技能练习之前或之中进行练习,对强度的控制、疲劳的判断等都要拿捏得准。

3.力量练习的强度、时间

不同身体素质练习如力量练习和柔韧练习,给肌体的负荷刺激并不都是用时间来衡量。

力量练习时教师大都是几组几次的统一要求,这样不易控制强度、关注差异。 如,两名学生做引体向上最多分别可达5个和15个,当要完成3组×10个/组的任务,对两人而言负荷就大不相同。我们可尝试运用“RM”(英文repetition maximum的缩写,意为可重复某一次数的最大重量)的概念确定负荷重量。对上述两个学生要求分别做4个和13个一组,或前者在低单杠上做斜身引体(《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及还原—后摆下》一课中的力量练习方式),后者在高杠上做悬垂引体,这样完成10个或15个一组,对每个学生来说都需要付出努力,也显得更为“公平”。

力量练习的组间间歇时间,是负荷强度不容忽视的因子,其在“第六展”中与力量练习有关的课时计划中似乎是被遗忘的角落。

4.力量的转化、促成

《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课中, 执教教师在迅速完成单手肩上投篮后,进行了逐渐增加距离投远等几种辅助性练习的教学过程,与其课时计划出入较大。笔者当时以为执教教师了解了这项技术早已为该班学生掌握,但学生力量偏弱投不远,便临时修改了课时计划,以辅助练习为模板,加强力量练习而有意为之。课后带着这样的疑惑当面请教执教教师,但得到的答案却是由于紧张遗漏了几个辅助练习,考虑时间、计划等因素,在技能教学完毕后进行的弥补。 倘若如笔者所揣摩的那样,对于技术难度不大而学生能很快掌握的教材,可以不用过于繁琐花哨的辅助,而以相似动作或辅助动作为基础,提高力量、速度、远度等要求,针对专项素质提高体能,应当是可行且有益的。

基于“体能”和“技术”的关系,传统的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被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20世纪90年代,茅鹏提出“一元”训练理论后,引发不少争论。体育教学要走技体融合之道,应充分认识“两种理论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8]。 因此,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也应当努力把力量练习的形式、内容与技能教学内容结合,使肌肉活动的性质和模式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特点相一致,以利于力量能转化成促进运动技能完成和提高的能力。

5.特殊“时期”关注

初中生所处的几个特殊时期需要体育教师特别关注。

敏感期。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女子是11~15岁、男子是12~16岁。其中, 14岁前爆发力增长很快。不同的肌肉部位,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增长速度不一样:10~14岁,腿部弹跳力增长很快;14~16岁, 握力增长快;15~18岁,躯干力量增长快[10]。

这一时期的力量练习,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先慢速后快速,先质量后重量,先近端后远端,先大块后小块”的学练顺序[10]。肌肉收缩的形式要注意宜多动力性练习少静力性练习,多向心收缩少离心收缩等等。这一点在“第六展”初中课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备考期。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设置了体育考试,应试的大环境下,体育学科只能是顺应。本届活动中现场评课专家就提醒观摩教师,围绕中考项目安排适当的力量练习也是必要的。这无疑给初中教师增加了底气和信心。

四、结语

语文活动内容的教学处理 篇11

关键词:创造精神;课本;语文活动;教学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47-01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语文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发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人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健康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组织“活动”内容的教学跟其他知识一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进行“活动”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呢?

一.考虑学校实际,精心选择“活动”内容

作为农村中学,相对来说,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在教学策略上,一是要靠教师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靠学生充分利用极其有限的时间来抓紧学习。所以,他们的空余时间很少,而且在当今高喊提高升学率的情况下,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少之又少。因而对“活动”的内容应该结合实际做出精心的选择了。例如: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根据教材要求应运用多媒体把皇帝、大臣的丑态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能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学校的条件有限,教师就指导学生根据阅读重点、文章中心,把作品编成戏剧、小品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演出。让学生有自行选择、自主发展、自我培养的空间。

二.结合课堂教学,适当安排“活动”的时机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第一,用“活动”代替常规预习,引入新课。把“活动”放在课前,有助于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有效地预习,激发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也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以“活动”突破重点难点,掀起高潮。课堂上的“活动”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活跃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黄河颂》这首诗,要通过反复手法充分体会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课堂上分成两组进行配乐诗朗诵比赛(乐曲上课前准备好了),学生不仅领会到了诗人所抒发的感情,而且还学会在文章中运用反复运用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轻轻松松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会逐步培养起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化”的习惯。

第三,以“活动”搞活作文教学,激发兴趣。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效益的高低也是语文教学效益高低的一个显著标志。在课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首先应从基础抓,开展“对我班作文中错别字情况的调查分析”活动,找出全班写错、写别次数最多的字各10个,分析字的类型,写错的原因,提出消灭错别字的方法。其次,经常开展“推荐好文章”的活动,每人推荐一篇好文章,写出推荐理由。把这些文章集中起来展览,供大家观摩。可以想象初中三年持之以恒开展这样活动,学生目染了这么多佳作,作文水平能不提高吗?除此,我们还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览评比等活动。

三.调动学生,努力提高“活动”的效果。

1.新型师生关系是取得“活动”效果的前提。

作为语文教育任务的承担者,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品德素养。热爱学生反映了师生关系最本质的必然联系和语文教育事业的需要,是语文教师对待学生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以民主、尊重、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去关怀语文教育对象的成长,以对学生及人类未来的睿智预见和坚定信念,負责地乃至忘我地投入语文教育工作。“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等,都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2.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取得“活动”效果的根本。

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认为,在教与学这个开放的系统中,促进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起源于对学习的兴趣,兴趣的培养有多种多样方法,如教师自身的敬业态度、知识的实用性等。教材中所设语文“活动”的内容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对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和学习的机会,它本身就具有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3.语文活动“民主化”是取得“活动”效果的保障。

如何使语文活动的效果达到最佳化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因此让学生民主设计、选择活动形式,学生把自我意识和时代气息带进了教材,就更能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学《皇帝的新装》,学生选择了课本剧表演这种活动形式。学生在“民主”的空气中尽情飞翔,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研发 篇12

新课程呼唤教师的课程意识的提升与加强, 要求教师要具备课程开发能力。作为素质教育基地教师,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研发具有生命力的综合实践课内容, 加大综合实践课内容研发力度, 让教师、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人。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开发使学校的一批优秀学科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 在开发过程中增强了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课程的实施能力, 与此同时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研修活动, 促使教师建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加快了教师观念的转变, 树立学生全面发展观。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 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 作为教师,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我们主要针对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进行研发综合实践课程。如在五年级我们开发了以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包饺子、话说春节、走进端午、月下中秋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 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如话说春节这个小主题活动, 是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学生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 在老师的指导下, 以小组的形式, 通过老师讲解, 示范, 学生合作很快地完成了活动, 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增进学生对传统知识的探究心理。

二、学生兴趣是研发课程的最好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 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人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行动上才会更主动, 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 如果学生对活动内容不感兴趣, 漠然视之, 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 学中做”理论, 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 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 是发展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能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 使活动得到了延伸。目前根据学生兴趣我们研发了跳绳、乒乓球、炒饭、换煤气罐、包饺子、根雕、陶泥、丝网花、攀岩、团结墙、高空组合、生活体验类、军事训练类等课程, 这些活动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信心。

三、以活动内容为突破口进行研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 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 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 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比如,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 教师用几张照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看了照片立刻发现了问题, 校园中的角落里有很多垃圾, 宿舍边的垃圾桶被塞得满满的, 掉下来的垃圾弄得满地都是。老师问:“同学们, 你们看了有什么感想?”学生纷纷发言, 有的说:“我们的校园这么漂亮, 真不该有这么脏的地方。”有的说:“我看到刚才的照片里的好多垃圾都是同学们吃零食扔下的垃圾袋, 我知道这些垃圾袋是可以回收的, 应该和其他垃圾分开放。”有的说:“我们在校园里看见垃圾该主动捡起来, 就不会这么脏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同学们, 针对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之后, 有的小组提出应该查找一些资料, 把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同时把我们国家目前的垃圾产生量查一下, 公布给大家, 这样让大家一方面知道垃圾要分类回收, 另一方面, 懂得要减少垃圾的产生。有的小组说, 应该对大家进行一个问卷调查, 看看同学们平时在学校是怎样处理自己的垃圾的, 都有哪些种类的垃圾?有的小组说, 我们还可以请同学回家对家长也做一份调查问卷, 看看家庭里都有哪些垃圾, 这些垃圾是怎样处理的?等等。这样, 一个基于学生身边问题的活动主题“垃圾的分类与处理”诞生了, 学生对这个自己设计的主题充满了责任感。

四、贴近生活开发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 处处有题材, 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 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 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 由小到大, 从班级到学校, 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 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脱离“做”的“说”, 容易让学生走过场, 造成眼高手低, “做”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 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 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做”的统一中, 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 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 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萌发创新意识, 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 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总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 丰富多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参与者, 在活动的实施中要不断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 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获得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是现实中对如何更好地、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的有益探索, 是结合学校实际, 利用优秀师资、集中教师时间和精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尝试, 最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和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随着实践活动课程不断深入, 活动内容往往显得不够丰富, 在实施过程中, 迫切需要充实新的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作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老师, 首当其冲就要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发。

上一篇:手持式测量仪下一篇:后勤装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