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的和谐观

2024-09-26

图书馆管理的和谐观(共8篇)

图书馆管理的和谐观 篇1

作为当代管理思潮之一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思想, 以其独到之处倍受各国管理者的青睐。在当代社会, 和谐的理念被运用于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形态中, 包括企业管理、经济管理、政治管理、社会管理, 并用于处理人类各大文明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如果将和谐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中, 对推动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一、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方向

以人为本, 倡导人文关怀, 实行人本和谐管理,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提供人性化服务, 是现代图书馆在21世纪的一个发展方向。它对于提升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的服务潜力, 改善现代图书馆的服务环境, 树立现代图书馆的自我形象, 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 为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指引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以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以藏为主还是以用为主, 是传统图书馆和现代图书馆最本质的区别。尽管书本位与人本位仅一字之差, 但它们却从本质上反映出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化图书馆不同的管理理念及运作模式。

传统图书馆是以藏书建设为主, 重视的是书的保存和传承, 它在选藏图书上注重的是书的本体价值、未来的价值, 为的是更多、更好地收藏有保存价值的书, 它往往很少关注、考虑当前读者和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及其变化, 对读者满意与否并不在乎。

而现代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是:无论是文献的收集与加工, 还是文献的传递与为读者服务, 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 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多样化的现实需求, 重视文化知识在现实社会的传播和运用, 所选藏的图书更侧重于书的信息价值、现实价值、使用价值, 目的是更好地为现代读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二、现代图书馆人本管理、和谐管理的含义及实质

人本管理的含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注重对人的管理, 注重宽松和谐的气氛, 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它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就图书馆管理而言, 以人为本包括有“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一是在读者与馆员之间, 以读者为中心, 即奉行“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的原则, 使图书馆的全部工作都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最大限度地实现图书馆的自身价值。它是在图书馆内部人员中以图书管理员为根本, 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出发, 充分发挥管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实现图书馆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

人本管理的实质主要指管理者在坚持科学管理的基础上, 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采取的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在尊重人、认识人、发展人、培养人的基础上, 善于团结组织人才, 灵活运用各种语言, 注重对馆员进行情感管理, 疏导馆员的不良情绪,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把每个馆员的个人利益通过有机整合, 汇聚成集体的共同利益, 树立管理者自身的良好形象, 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从而达到图书馆预期的管理目标。同时在图书馆的服务中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关注读者的人生发展、价值取向, 引导读者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把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重点都渗透在维护、关爱读者的服务之中, 让读者真切地感到来馆如到家, 一切是那么亲切友好、舒适安逸;读书是一种享受, 一切都是那么现代化、优越化;学习是一种收获, 一切都是那么事半功倍、知识丰富。

在现实生活中, 不和谐状态的存在是绝对的, 而和谐则是相对的, 和谐管理的目的即是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近和谐的状态。一个系统在要素、构成、组织、精神、内外协调以及总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和谐问题, 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在各个子系统中, 通过优化组合形成一种和谐状态, 从而达到整体和谐的目的。在图书馆系统中, 协调好书与书的关系、人与书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使之处于和谐状态, 例如“和谐的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 才有可能促进其本身的生存发展。

三、当代图书馆管理现状的不和谐现象

由于历史及系统本身的原因,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与时代发展要求不和谐的现象。长期以来, 由于经费投入不足, 除少数几所重点高校之外,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比较落后, 馆藏文献品种单一, 数量少, 内容陈旧等因素, 钳制了高校图书馆发展, 与高校本身的发展不和谐。近年来国家经济建设有所发展, 但是对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改观不大, 尤其是近年来高校的大量扩招, 学校师生人数迅猛增长, 图书资源的数量与学校师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不和谐, 图书的品种和质量与学校的专业更新及课程设置不和谐, 图书馆的功能区分和场所设置与广大师生的实际要求不和谐等等。

另外, 为教学评估的需要, 突击购书带来的不和谐, 为增加藏书量而大跃进式购进图书, 所购的图书在品种和质量上不得不与学院的专业更新及课程设置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此一来, 图书的藏书量是有了, 但藏书的质量却难以得到保证, 这就出现了藏与质的不和谐。再则, 图书馆“权力”失衡的不和谐, 所谓“图书馆权力”是指图书馆在完成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能所必须拥有的一定的自由空间和职务权力, 这一“自由空间和职务权力”旨在使读者自由获取知识和保障社会信息公平。

图书馆管理的和谐观 篇2

一、高校图书馆中的不和谐现象分析

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方式及手段都有了极大的变化,图书馆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紧跟时代的步伐,高校图书馆正在努力营造和谐服务氛围,尽管这样,不和谐的音符还存在很多。

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教师队伍全部实行了聘任、引进制,而与之匹配的图书馆人员队伍,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仍然改不了“安置所”与“家属院”的状况,人员结构层次复杂,经常出现服务形象欠佳或不到位的现象。

2.高校图书馆虽然具有服务与教育的双重职能,但传统观念偏重于“教育”职能而轻视服务的现象还存在,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漠,造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不和谐。

3.传统的“重藏轻用”的现象还没有改变,由于片面地追求文献资源的系统性而忽视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实用性,严重影响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图书馆经费紧张导致为了评估而过多地强调数量指标,而忽视了文献质量,大量电子文献资源得不到补充,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设备缺乏,已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向师生提供稳定的数字化信息服务。

5.由于管理上的缺位和激励机制的不健全,长期以来形成了干好干坏无差别的定式,造成部分馆员不思进取,职业道德下降,没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

6.对合理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不够和学生对规章制度的漠不关心,导致管理过程中馆员与读者间矛盾经常发生,促成了图书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现象。

二、高校图书馆和谐气氛营造的对策

(一)和谐环境氛围的营造

1.高校图书馆的建筑与高校其他建筑物间要体现和谐美。图书馆应建在校园中心位置,且自然通风,采光效果好,安静幽雅,可防止各种干扰和污染。其建筑特点既要符合高校的建筑风格,又要体现图书馆自身的特点,与学校规划协调统一。

2.高校图书馆内部设计是图书馆功能时代性的体现,要营造更加整洁的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休闲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实现藏与用的和谐统一。比如。通过重视内部绿化,各个库室用花木来布置,使读者宛如置身大自然之中,这样可激发其学习研究的兴趣,也增强了环保意识。

3.环境建设必须融入高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中,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赋予人文底蕴,发挥“教化效应”,“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学生说话”(苏霍姆林斯基),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如:可在图书馆大厅放置纪念性雕塑、壁画、浮雕等,在最显目的地方张贴读者导读指南、服务公约等标语;又如室内各功能区的字画、壁饰、灯具及标识系统等装饰与图书馆素雅和谐的内墙装饰相协调,共同构成思想新颖、个性鲜明、美观大方、强化人文气息的和谐文化氛围。

4.设备的布局除体现整体美之外,要考虑其功能的充分利用与发挥。现代图书馆平面布局要体现服务的理念,王见代技术的运用。使传统图书馆布局发生质的变化,阅览室和书库界限被打破,藏、借、阅、管合一的管理模式被广泛采用,读者与文献的距离逐渐缩小等。此外,合理的布局还要体现学术性与实用性,有条件的图书馆可增设一般读者自修室、教授研究室、心理咨询室、读者讨论室、书吧、咖啡屋等,给读者提供寓学习、研究、心理咨询、休闲于一处的场所,这既可以体现图书馆的学术性与适用性,又可以体现“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开放式管理理念。

(二)和谐人际关系的营造

1.内部人际关系和谐。即上下级关系与同事关系和谐,包括领导班子的和谐,领导班子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即有和谐的团队。图书馆要和谐发展,关键要有和谐的团队。和谐的团队可以为全体人员提供和谐的工作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风范、价值观念统一在一个目标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1)领导班子和谐是基础和前提。“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求班子成员协调一致,形成一个团结、实干、富有战斗力的堡垒;领导有监督和实施规章制度的权利,理应以身作则,对待馆员应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制度。保证公正公平。(2)领导班子与馆员的和谐关键在于班子成员要有较高的领导水平,深入基层,关心群众,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为馆员营造一个和谐公正的工作氛围;馆领导要善于运用情感管理,多关心、信任、理解和尊重馆员;馆员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宜对馆领导报有主观偏见,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领导。(3)馆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了解和理解,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促进,形成一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当图书馆这个集体有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精神道德追求,就能把全体人员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一股巨大无比的精神合力,并进而成为推进图书馆工作协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由于现代高校图书馆增加开馆时间。所以馆员间接触的时间增多,再加上图书馆具有共同的工作性质和任务,不可避免地形成对工作的种种关系,这样就需要大家相互配合协作,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遇到问题大家共同解决。如果每一位馆员都能为他人着想,关心帮助他人,同心协力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图书馆内部和谐就指日可待了。

2.外部人际关系和谐。即指馆员与读者的关系和图书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和谐。图书馆和谐服务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读者与馆员和谐相处。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必须以热爱学生为切入点,给予每一位学生切实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活动和制订有关制度时,要多作换位思考,善于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原来以文献为中心的服务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同时要虚怀若谷听取学生的反映,建立各种与学生沟通的机制,使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及时顺畅地传递到管理层,并且能够迅速得到妥善处理。如果说图书馆服务是商品,那么,读者就是消费者,商品与消费之间就是供需关系。所以,高校图书馆无论从信息的采集、文献的采购、服务的方式上都应仔细聆听读者的心声,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处理好与读者的人际关系,使读者与馆员和谐相处。同时图书馆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也不能忽视,其他部门既是图书馆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的鉴定者、支持者、宣传者,图书馆的工作如能得到其他部门的评价、支持将是一件幸事。

(三)文献建设与读者需求的和谐

图书馆是信息采集、传递与交流的中心,信息传递与交流是当代图书

馆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面对较高层次的读者群,它的信息传递方式、速度、质量以及收藏质量都是能否达到供需和谐的关键。

1.严把信息采购质量关。平时采编人员经常深入服务一线,了解读者需求,记录读者流通数据,征求读者对采购文献质量的意见,为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提供保证。如采购人员定期把“新书目录”发至各系院,开设读者意见箱,召开读者座谈会,定期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和统计,了解资源流通和利用情况等。

2.传递文献及时有效。图书馆通过了解读者需求采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通过校园网络和电话通知读者,使读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如及时更新新书新刊通告,信息目录及索引、学科动态信息及时挂在区域网上。

3.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现代高校图书馆应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在图书馆主页上建读者需求栏,工作人员到各院系收集读者信息,再由学科馆员提供周到热情的服务,这都是主动服务的体现。总之,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读者,图书馆应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积极创建和谐的供需服务。

(四)文明服务与知识享受的和谐

1.文明服务。包括接待读者的言行举止和服务质量,要讲究人文关怀。从人本的角度考察是由主体到客体的思维。图书馆员的工作是为读者服务,要将“以读者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广泛融入工作之中。对于有问题的读者必须想方设法争取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们的要求,从理念上和行动上做到“以读者为中心”。馆员必须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修养,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遵循“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熟练掌握与本岗位相关专业的知识,做好相关专业研究学者的向导和顾问,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认真做到“首问负责”,不但要从纸质文献检索信息,而且能驾驭网络信息检索,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2.知识享受。作为读者,应尊重提供服务的馆员和尊重文献资源,在礼貌和谐中享受文明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教育阵地,馆员又是教育的实施者,馆员通过优质的服务使读者及时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检索技能,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同时,读者也应尊重文献资源。文献记载了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应受到尊重和保护。尊重读者、尊重馆员、尊重文献、尊重自己是文明服务与知识享受的关键,是创建高校图书馆服务和谐的基础。

浅谈高校图书馆和谐管理 篇3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 是大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图书馆建设工作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着其综合职能的发挥。随着高校的扩招、办学层次的提高以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深入开展, 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所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提高图书馆服务层次和加强图书馆建设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中不和谐问题, 幷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 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目前存在的不和谐问题

2.1 资源建设不和谐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学校经费投入有着直接的联系, 前些年国家建设重点是发展经济, 教育投资与教育发展步伐比较缓慢。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也只是维持现状。没有太大的改观。随着国家重视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许多高校加快扩大规模的步伐, 学校学生人数快速增加。而这些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却没有同步发展, 经费缺乏、人员不足、资料陈旧, 图书的人均数量不达标。从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差强人意。如图书馆资源的数量与学校师生人数的增加不和谐, 图书品种和质量与学校的专业更新及课程设置不和谐。图书馆建筑面积、场所设施和一些功能设施与扩大招生后的师生们的实际要求不和谐。由于整体面积狭小, 造成书库、阅览室、自习室等服务场所均受限制, 不能达到一个舒适的阅览空间。

2.2 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与读者服务需要不和谐

当前是知识信息时代, 图书馆应利用网络传递信息, 为读者营造家园式的地球村, 以便随心所欲获取信息。从传统服务向时效服务转变。而实际上现象是, 人性化服务意识淡薄, 缺乏人文理念, 缺少人文关怀, 在读者服务过程中体现为坐等读者上门, 读者问什么就答什么, 馆藏有什么就提供什么, 再加上在接待读者时态度冷漠, 不积极主动, 致使读者意见重重, 服务与被服务出现不对等;这就给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新的挑战。要求馆员观念更新, 服务意识创新, 知识更新, 服务更新, 精神面貌更新。

2.3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不和谐

我国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为正三角型, 上窄下宽, 也称宝塔型。它的突出特征是等级制的权力分布格局以及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行方式。馆长管部主任, 部主任管室长, 室长管下属员工, 垂直指挥、单线联系、层层负责。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已经出现了各种弊端: (1) 自上而下、单向直线形组织结构使得每个人只对自己的上级负责, 部门之间壁垒森严, 相互之间缺乏交流, 一些部门与读者更是无法沟通。图书馆传播知识的完整性被人为划分的各部门职责所割裂。 (2) 封闭式的组织结构不利于服务业务的开展。我们尽管天天倡导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 然而, 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并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往往一件很简单的事, 也要一级一级向上汇报, 领导指示下达后, 各部门之间往往不是相互激励, 而是相互制约;不是相互交流, 而是相互封闭, 结果是很长时间得不到落实。 (3) 现行的组织结构形成的管理方式具有经验管理模式, 其本身带有任意性、专断性色彩。图书馆在管理上常常是重技术, 轻管理、轻服务, 淡化人性本质的偏向严重存在, 人文伦理的偏转和道德规范的失衡就凸现出来。

3 如何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加强图书馆建设

3.1 加强图书馆建设充分实现借、阅、藏一体化管理

随着图书馆建筑面积、场所设施、人均图书资源与学生人数快速增加导致的诸多不和谐,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图书馆管理模式。一方面建设新馆, 加大图书的购买力度, 配置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当然这需要学校相应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实行借、阅、藏一体化管理, 图书馆的借、阅、藏一体化可以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以前图书馆的借书、藏书、阅览室都是各自分开, 独立运行, 极大的浪费了资源空间, 也给读者带来了不便, 造成图书资源利用偏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化, 图书馆信息管理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自动化手段的应用, 传统的借阅模式已经向自动化管理模式转变。高校图书馆借、阅、藏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管理模式, 目前已势在必行。以藏为主的管理模式向以用为主的管理模式转变, 拉近了读者与文献的距离, 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师生的方便性, 广受好评, 更好地实现了高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目的。同时借、阅、藏一体化可以也弥补人均空间的不足、人均书量偏少的不足, 减少学校经费快速投入的压力。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提高馆员素质

“以人为本”的核心实质是人性化服务思想。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人本精神建设, 开展人性化服务, 这既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化时代和图书馆现代化纵深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 也是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多样化服务模式的必然趋势, 也是图书馆工作者管理创新追求的目标。

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馆员应如何提高素质, 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首先, 应加强馆员的服务意识。馆员单方面为读者提供基础服务是不够的, 馆员还应该积极了解读者的需求, 多与读者交流, 从读者的角度提供服务。其次, 建立竞争与激励机制。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 竞争使人奋发向上, 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激励感。图书馆的专业技术岗位也应实行竞争机制。只有通过竞争上岗来进行优化组合, 才能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工作环境。馆领导应支持馆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主动带头撰写论文、申报科研课题, 鼓励馆员通过科研成果晋升职称。对积极参与科研和成绩突出的馆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以此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最后, 提高馆员的学习意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 掌握新的技能, 才能在高校的环境下生存, 才能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向一个更高层次的优秀图书馆迈进, 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3.3 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

在图书馆管理上引进美国图书馆先进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了信息的失真, 增强了上下级的直接联系, 减少了行动和决策间的时滞, 加快了对信息环境动态变化的反应速度:组织结构扁平化将决策权下放给每个馆员, 使馆员的整体观念加强, 有较大的自主性:组织结构扁平化使上级人员的数量相对减少, 下级人员的数量相对增加, 同时合并或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部门, 有利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管理。扁平式管理不强调控制, 而强调协调。因此, 在图书馆部门设置改革上, 可考虑建立由学科文献专业库为主要组成部分, 以学科馆员负责开展工作, 以馆长办公室为监督, 由馆长总负责的扁平式管理模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新时期, 图书馆要争取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加强自身建设。这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馆员团队, 实行科学的管理模式, 建立优质服务的激励机制, 创建图书和人的和谐环境, 以此来提升图书馆自身的服务管理水平。希望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徐谦.个性化服务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24:167.

[2]张碧如.数字图书馆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7:196.

[3]任杏莉.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J].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84-85.

[4]肖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09, (2) .

试论语文教育的和谐观 篇4

一、语和文的和谐

语文性质之争由来已久, 围绕着“语文是什么”“语文该教什么”“语文怎么教”等问题, 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政治社会制约到语文本质的逐步回归的过程。可以说,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已越来越接近对语文本质的正确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说法, 对语文性质之争作了一个中庸式的调和, 但是这句话并未对“语文是什么”作出正面的或者正确的回答, 它只是立足于课程的角度进行界定。语文是什么, 仍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而连“语文是什么”这样涉及本体论上的问题都未得到完满的回答的话, 那么构建和谐语文便无从说起。

语文究竟是什么?见仁见智。但是如果我们采取追根溯源的方法, 对概念不再作阐发式的表达, 让问题回归到简单明了的状态, 那么我们便能很容易地得出结论, 语文, 就是“语”和“文”的结合。“语”即语言和言语, 亦可理解为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工具性;文即文学、文化、人文, 亦可理解为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人文性。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可偏废, 应相机处理以相得益彰。一味地强调工具性, 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甚至令人生厌, 而一味的强调人文性, 则必然会迷失语文学科的“天然属性”。前者导致的是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 后者带来的是语文“魂”的丢失, 混同于历史课、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渐推广, 越来越多的课标版教材采取的是一种新的编排体例, 即以某一个主题为依据, 组织几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这样的编排方式“新”倒是新了, 但已经不像是在编语文教材, 倒更像是在编人文读本。叶圣陶先生早在1938年就态度鲜明地指出:“时下颇有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 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 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 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 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 我们未敢赞同。”叶老的话是针对语文科教材编著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 对于理解与实施语文教育教学也有其指导价值。语文课要紧紧抓住“语” (语言文字作品与言语技能训练) 和“文” (文学、文化、人文) 这两根“缰绳”, 充分挖掘语言文字作品、言语技能训练中的“工具”与“人文”内涵, 既抓好言语能力的提升, 也落实人文精神的培育。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一文中说, 语文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 “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上。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 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目标, 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王尚文所指的“语文”的缰绳, 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语” (语言、言语) “文” (文学、文化、人文) 。科学的直至本体论意义上的语文教育, 就要着眼于在语文课堂教学及课外语文活动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 较好地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例及强调的“度”, 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自然而然地转化与融合。

要实现语和文的和谐, 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语文的本质, 充分理解语文与人的紧密联系, 使语文教育扎根于人这片沃土。“语”所包含的语言和言语, 是一种工具, 也是一个目的, 语言层面的思维活动与言语层面的表达应用, 是进行语文教育的载体;同时, 我们也该通过语文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文”所拥有的文学、文化和人文, 则指语文教育活动内容层面, 文选式的语文教材, 无论它怎么选文, 都必须将文学、文化、人文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文学是一种最基本的文本样式, 文化是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精髓, 而人文则应视为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语”和“文”的和谐, 就是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活动 (它的范围是很宽泛的, 包括课内、课外的一切语文活动) 、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时, 深入挖掘出活动及文本中所蕴藏的文化因素, 着力抓好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升, 并将二者进行有机的整合, 以“心中有人, 眼中有文, 手中有语”为总体原则, 将“语”“文”“人”三者融为一体, 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育, 即是通过语言和言语的手段, 让学生逐步理解文学与文化, 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乃至整个教育都是指向人的, 人, 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准则, 因此,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便会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之“语”与“文”就好比“人”字的一撇一捺, 如果这一撇一捺未能和谐相处, 那“人”字就无法树立起来, 人将不成其为人!

二、师生之间的和谐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定位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 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喜欢教师往往会喜欢他教的课, 教师把学生当做学生还是学习的共同完成者, 也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语文教师 (也包括其他学科教师) 应该重新思考与学生关系的定位问题, 定位准确, 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师授生受”与新课程理念是很不相符的, 因为它们把师生关系僵化和简单化了, 并未充分关注到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因此, 当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平等”“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等理念时, 师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态势, 也给语文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是平等的、互动的、对话的, 甚至是互相“教”从而互相促进的。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要使用好话语权, 正确的做法是师生共同享有课堂话语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使用和语气语调, 以及神情动作等态势语, 要充满热情, 要饱含亲切之意, 要真诚赞美, 要以教师的热情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以亲切真诚评价学生、激励学生;语文教师在对待教学内容结论、结果的取向上要持正确的态度, 应该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共同”之中削减教师本有的权威影响, 从而促进学生充满信心地进行学习。

从语文教学层面上建立起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否就达到了笔者所认为的师生和谐呢?虽然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 但笔者更向往这样一种和谐的场面:师生有着共同的目标并同心合力朝着这个目标一起努力, 直到实现这个目标并生成下一个目标, 不断循环, 生生不息。

师生关系的形成是以课堂教学而始, 但不应随课堂教学结束 (如分班、老师教学岗位调整、毕业等) 而终。实际上, 老师不再上学生的语文课, 但仍被学生尊称为“老师”, 这正是师生关系在课堂之外的延续, 师生关系与以朋友的心态和真诚交往是不相矛盾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师生之间的和谐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它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久弥香。

目标是促人进步的助推器、动力源, 共同的目标可以把不同层面的力量集中起来, 形成合力, 加速目标的实现。师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完全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 那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既是学生的事, 也是老师的事。为了促进学生更健康更快速的发展, 老师要以艺术化的手段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以及对自己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任的信念。老师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要启发学生善于将人生的长远目标与近期的学习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从而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从而为实现人生的大目标而奠定基础。同样的, 学生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也意味着教师教育目标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师生之间其实是一种互相鼓励、互为实现的关系。一个善于与学生共同实现目标的老师, 会受到学生长久乃至一生的感激, 当然, 老师也在学生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提升了人生的价值。教学是要以课堂为条件的, 但教育可以是无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师生之间和谐地互为教育、互相促进, 反而会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显得更加牢固而长久!

师生之间的和谐应该被视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相反, 一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笼罩下的语文教与学 (乃至所有的学校教育) 是无法实现其目标的。

三、师生与文本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处理文本, 只有通过对文本的处理才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怎样的“处理”才是恰当的呢?只有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之下的处理才会是恰当的,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生准确解读文本, 把握文本的实有之义。文本经由作者创作便被赋予一定的意义, 文本语言 (有时也可能是图表) 便成了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教师的备课与学生的预习都是对文本语言的一种解读, 只是在时间、深度、广度、角度等方面会有所不同。但是, 师生的解读都应该以准确为基本原则, 不任意拔高与人为缩减, 要深入文本语言所构筑的世界, 实现阅读的共鸣与物我的交融。解读文本语言, 要善于抓住看似平常的语词, 作深刻的阐发。把握文本之义, 不可满足于文本浅义, 要知人论世、探究人文层面的深义。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在课前虽然有多方面的不同,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 应该力求同步同质, 教师要善于以自己原有的高质量解读促进学生解读质量的迅速提升, 并最终趋向同质 (但不一定是同向) 。

二是师生帮助作者展现文本意义, 实现其价值。文本创作活动的结束只是文本语言层面上的完成, 并非文本意义上的最终完成, 只有读者才是作品的最后完成者。作为课堂教学处理对象的文本, 师生便是其读者, 也便成了作品的最后完成者。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师生对文本的处理是在帮助作者展现文本意义, 实现其价值。师生在实现文本价值的过程中, 首先应尽可能地不掺入自身的道德观, 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文本。当然, 在实现文本价值的过程中, 要着眼并通过文本价值来引导、启发、帮助、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构。

三是师生进行适度的切合时宜的文本意义重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里所谈的“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应该被理解为适度的切合时宜的文本意义重构。首先, 重构是必要的, 对文本的解读如果只是就文论文, 那显然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解读。其次, 重构又必须是适度的, 不能为了重构而作天马行空式的随意解读。最后, 重构还必须是切合时宜的, 缺少时代背景的重构是毫无意义的, 只有结合师生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 特别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程度的重构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也才是符合师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和谐要求的。

四、师生与生活的和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于生活本身”,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由师生共同完成, 师生要把语文放置在生活的大背景中去, 善于从多方面去理解语文、理解生活。

师生要将文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文本的创作离不开创作者特定的生活背景, 同样, 文本的理解也离不开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活的范围扩大, 不受时空的限制, 古今中外, 都可以在文本解读时得以创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这种“环境”, 自然应该包含文本特定生活情境的重设。重设的方法很多, 可以是言语的, 也可以是多媒体设备中的音像资料。具有生活情境的语文学习, 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师生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语文学习的潜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蕴涵着多种可资借鉴的资源, 包括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没有了生活的写作必然是乏味的。更重要的是, 生活是我们思考探索的对象, 我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活给予的启示。师生还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积极利用和开发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可以有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 甚至是历史的。

师生要通过语文培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激情。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语文教育要实现怎样的终极关怀?除去纯粹知识与技术技巧层面的追求, 我们应该得到什么?还有比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素养更重要的东西吗?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都指向同一个方面, 那就是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懂得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一堂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气息的语文课, 是可以逼近人的精神世界的;相反, 一个连生活都不热爱的人, 我们还能奢求他热爱什么、奉献什么呢?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生命的热爱, 而热爱生命不正是生命存在形式的最高境界吗?热爱, 少不了创造的参与, 而最大的创造应该是对生活的创造, 甚至可以这样说, 一切的创造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生活的创造。语文教育的终极关怀应该是对人的终身发展的终极关怀。西方哲人说:“人, 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之上。”“诗意”即是一种“热爱”的状态, 唯有热爱生活, 才能诗意地生活;唯有创造生活, 才能更诗意地栖居!

图书馆管理的和谐观 篇5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灵魂。教学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从更深层面上讲还是人的工作。作为校长, 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们的潜能,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我认为在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中校长必须做到以下七个“坚持”: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

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计划, 按规定开齐开足相关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校长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不能只顾学生升学考试科目的开设, 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甚至随意增减课程及课时。二是教育教学上一切措施都不能违反教育法规。如随意增大考试次数和频率、课外兴趣小组实行有偿服务、强制走读、寄宿生统一到校上晚自习等违反法规的事。有的学校不在紧扣大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动脑筋, 而是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进行所谓的“教育”, 给学校教学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校长必须坚持以不违反教育法规为前提, 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 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 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才有根本保证。

二、坚持以身作则的原则, 树立榜样意识, 以保证自己的工作具有标准性、可仿效性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在教师心目中, 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带头人, 教师的工作态度、探索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受校长的影响。以身作则是无声的命令, 校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无不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过去, 我们要求教师的多, 约束自己的少。这种观念必须彻底改变, 为此我公开亮出“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 校长必须率先做到”的承诺, 着力加强自身形象的建设, 用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和教育教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校园网络的不断完善, 网络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中。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校长向全体教职工提出任何时间不利用学校电脑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这一倡议, 校长率先做到这点, 教师纷纷响应。校内各办公室虽然没有一块禁止上网聊天警示牌, 但你绝对看不到教职工上网聊天等现象。

作为校长, 在教学上肩负着两大重任, 一是教学管理工作, 二是自身的教学。有的校长不太会处理两者关系, 在工作上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重自身教学, 疏于教学管理。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学科教学上, 把教学管理工作当成了“副业”, 更有甚者, 借用现代通信工具, 实行“遥控”指挥, 深入实际少, 只听汇报, 官僚作风严重, 难于掌握学校教学的真实面目, 最终误导了学校教学。第二种是过于注重教学管理细节, 轻于自身教学钻研。有的校长始终担心布置给教导处、科组、备课组的工作落实不到位, 对他们的工作不管大大小小的事, 事事亲力亲为, 过多忙于事务性工作, 严重影响了自身教学, 同时又挫伤了教导主任、科组长、备课组长工作的积极性, 有时他们会误认为是对他们工作的不信任, 极不利于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位优秀的校长应该是学科教学的能手, 同时又是教学管理的行家。课堂教学最能体现一位校长的教学能力, 其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也最为教师们所关注, 教学业绩可从每次质检考试中体现出来。业务精、能力强的校长可以带动一批教师好学、上进, 最终成为教学骨干, 反之, 就会起到一个负面的带动作用。在教学管理方面, 校长既要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而又切实可行的制度, 更要抓好每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如果只顾订些制度, 不检查、不落实, 最终只能是雷声大、雨滴小, 收效甚微。比如学校安排语文、英语学科教师要带学生早读, 而早读时间安排得都比较早, 大部分领导老师还没上班, 究竟早读的情况如何呢?由谁来反映情况呢?为此校长也必须常深入课堂, 检查早读是否落实到位了。单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教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只有用榜样力量去影响教师, 其力量才是无穷的, 校长的工作热情与探索精神才会在教师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坚持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则

学校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指导, 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管理。学校教学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系列、多群体的综合实体, 几乎涉及每一位师生。要使这一综合实体内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机结合并正常运行,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 用其统一人们的教学指导思想, 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局部与全局之间达到协调平衡, 步调一致。具体地说, 就是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及与之相应的执行机制、督促机制、检查机制、奖惩机制予以保证。通俗的说法就是制度管人而并非用人去管人。

我校是怎样进行教学管理的呢?我的理解是分成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两大部分, 每部分又由若干规定及制度构成。

1. 学生部分

对学生部分的管理有学籍管理、考勤考绩管理、“两课”“两操”管理、第二课堂活动管理, 有严肃学生考风的规定, 奖学金评比方案, 评选和表彰特长生办法, 制定有卫生保健工作条例等。为了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各功能室管理制度, 延长了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的开放时间, 每天的午休时间及晚自习前时间、双休日均由学生管理, 全面对学生开放, 由于措施得力, 管理到位, 学校不再担心会出现丢书少页的现象, 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教师部分

教师的管理更应该讲究科学性、规范性。一方面, 校长要实实在在地管;另一方面, 又绝不能以“校长”自居, 凌驾于其他教师之上, 指手画脚, 发号施令, 什么事情不是某个人说了算, 而应该是按规则去办事。为此我校结合自身实际, 针对教师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 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如教学常规工作规定, 期中、期末考试考务工作规定, 备课组、科组工作规定及量化考核实施细则, 教师业务考查规定, 建立起了教师业务档案, 对教师的教学业绩实行了科学的量化管理。制定了教师岗位责任制, 明确了教师的各自职责, 让教师们都能动起来, 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为了鼓励教师成才, 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 学校制定了教研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对在教学教研方面有一定成就的老师, 按获奖等级给予物质奖励。

为了鼓励我校教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确保我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出台了评聘“教坛新秀”“名牌教师”的规定, 对获得此荣誉的教师, 学校给予每月500元的特殊津贴, 以此激励教师努力工作, 积极进取。

为了更公平、公正评价教师, 克服用人上的某些弊端, 让教师各得其所, 各展其能, 各尽其责, 促进师资队伍的合理流动, 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 从而有效地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我校出台了教师聘任制度, 按教师的教学业绩量化排位, 以此激励教师努力搞好自身教学工作。今天始兴中学的教师根本不用走领导拉关系, 靠自己的真才实干就能在这站稳脚跟。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校长要为师生排忧解难, 要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一位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带出一批爱岗敬业的好教师, 因此能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和学习风气。甚至用他的智慧及高尚的师德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和谐教学环境, 进而用环境育人、影响人、改变人。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呢?我认为要坚持做好三个服务:

一是为教学服务。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 为教学服务是工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

首先要通过广泛地听课了解教学实情, 帮助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认真总结经验, 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教学观摩, 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 使所有教师深受教育和启发, 有力推动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其次, 要建立和健全学生学籍管理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有案可查。重点做好新生入学和注册、学生成绩考核、毕业及升学、休学、退学和转学等管理工作。

二是为教师服务。教学的主体是教师, 为教师服务, 搞好教学, 提高教师素质, 是校长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要热情关怀, 为教师排忧解难, 创造条件, 使教师在教学业务上得到提高。如组织教导处每两年编印一本教师论文集, 将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及获奖论文编印成册, 以彰显教师教学成果、调动教师教研积极性, 又可以促进教师间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共同进步。其次为方便教师查找资料, 学校阅览室、图书室要采取开放借书的形式, 保证教师可随时借阅或就地阅览。

三是为学生服务。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为学生服务, 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培养人才的迫切期望, 离开了这个服务对象, 就失去了办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因此要牢记为学生服务这个根本问题, 做到最大限度地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 电脑室等, 来保证学生学习的需要。

五、坚持“全校一盘棋”的思想, 增强协调意识

一位优秀的校长, 必须要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要有“全校一盘棋”的全局观念, 尽可能地避免矛盾的产生。特别要重视协调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使教师能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教学中去。要做好协调工作, 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是保持良好心态, 用人格魅力感染人。

要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去看教师。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每一项成绩, 校长要善于发现, 要注意宣传和表扬, 绝不能视而不见, 更不能有意埋没。对待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 不要求全责备, 不要轻易在人前背后谈及和放大某个人的缺点。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多表扬少责怪, 校长应该具有容人之量, 具有团结一切人干事业的良好愿望和博大胸怀。

要乐见教师们的进步。作为校长, 业务上肯定是过硬的, 但也容易滋长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情绪, 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危害性。不能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如稍不注意就容易形成嫉妒心理, 甚至容不得别人进步, 嫉恨别人冒尖, 害怕别人超过自己, 这样会压制别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工作的好坏, 绝不是看校长一个人的德、能、勤、绩, 而是要全面地评估各学科各班的实际教学效果, 看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还要看在学校的扶持培养下出了多少高级教师、教坛新秀、多少教学教研成果。一所学校的教师能各有特长, 各展其长, 各尽其能, 各有创造, 学校工作就会大放光彩。

要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之一, 教师平时工作业绩的量化标准要科学, 因为教师的评优晋级是以实绩为依据的, 所以量化标准不宜因学科、年级不同而有所差异。要一视同仁, 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才能树立正气, 抵制歪风邪气, 校长在教师中才有威信, 才会受教师欢迎。

要广泛倾听教师们意见。常言道:“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很多措施或制度的制定仅凭校长一人或领导班子的智慧是不够的。因此有些事关重大的决策出台前要多方虚心听取教师们的意见, 为后面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奠定基础。校长要有不耻下问、海纳百川的胸怀, 虚心向教师们学习, 这对提高学校的工作质量是有益无害的。比如订出一份学校作息时间表、课时表, 看似简单、很小的事, 但也要讲究科学。以前我校内寄宿生早上起床钟与早操钟、晚自习下课钟与休息钟的时间间隔均为十五分钟, 年复一年用了下来, 可后来有老师提出这十五分钟时间太短, 学生要按时作息的话必须跑步上、下楼, 这是极不安全的。我们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 因为现在学校课室、宿舍都是高楼化了, 学生花在走路的时间多了, 因此适时把这一时间间隔调整为二十分钟, 解决了学生用时少的问题。再如讲到上、下午课时节数安排多少才算合理上, 我们也费了一番心思。自从实行五天工作制来, 很大部分学校将原来每天开七节课改为开八节课, 每节课时间从四十五分钟减为四十分钟, 由于上午还要排上一节早读和课间操, 因此有的学校上午七点半开始上课, 到十二点后才下课, 整个上午排得满满的, 累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压缩了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实属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我校的做法是仍保持上午四节课, 下午三节课, 将原有的早读时间二十五分钟一分为二, 安排早读十分钟, 晚读十五分钟, 就这么一改, 不但没有减少读书的时间, 反而大大提高了读书的效率, 我们的课时节数虽然比很多学校少, 但教学质量并没有因此而降低, 因为我们讲究的是科学用时, 讲究效率。

二是明确自己的职责, 用出色的工作影响人。

校长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工作中去, 才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否则就会丢三落四。一位优秀的校长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开展各种教学。要掌握各科教师贯彻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情况, 做到目标明确, 思路清晰。

六、坚持树立教研意识, 打造精品科组

把教学质量比喻成学校的生命线并不过分, 作为校长, 一定要重视教研教改, 通过完善教研制度, 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1) 校长要带头指导教改工作, 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思路, 用领先的学识和思维引导人, 带头实践, 深入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 研究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新课程的管理与实施等。只有钻得“深”, 研得“透”, 才能说得“浅”, 说得“准”。所以校长只有勤奋学习, 不断带头实践, 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2) 要抓好两支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建设。备课组长与教研组长是学校教学中两支骨干队伍, 一要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 树立高尚的师德,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二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必要时组织他们与外校进行学术交流, 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制定和完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制度, 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实行备课组长、科组长月津贴为基本津贴加浮动津贴制度, 浮动津贴与备课组、科组的教学教研业绩挂钩, 促进他们关注备课组、科组的教学教研, 调动他们在教学教研上的积极性, 让他们去带动其他教师积极上进, 并形成科组间的良性竞争局面, 形成特色科组, 打造精品科组。这两支队伍是校长管理各科教学的得力助手, 也是实现和谐教学的根本保证, 用好他们则能使教学管理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 引入激励机制, 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让更多教师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如动员教师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踊跃投稿, 最终实现人人有论文发表的目标。

七、坚持“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意识,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校长更应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当今世界, 科技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这些决定了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 学习是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的, 终身学习观点激励人们从生到死坚持终身学习, 自己教育自己, 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校长不加强学习就会落伍, 就不可能指导好学校的教学工作, 甚至阻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严谨笃学, 与时俱进”是校长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范围广、管理项目多。校长既有自身的教学工作, 又有教学管理工作, 从目前情况来看, 要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除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外, 还必须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过去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一定的缺憾, 要找到一种适应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育机制, 需要我们作出研究和探讨, 校长须带领教师作些教学的改革尝试, 为搞好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不懈努力, 为构建学校和谐教学环境不断进取,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论爱因斯坦的和谐德育观 篇6

一、道德是人类一切价值的基础

在人类的价值领域中, 究竟什么是首先和基本的要素, 抑或说人类应朝着什么价值方向努力呢?这恐怕是现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爱因斯坦正是着眼于这个关键点, 从人类进步和完善的高度, 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他说:“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1]。现代人类亟待努力的, 是把自己的行为基点引导到道德目标上来, 否则, 人类的其他一切价值努力都将被引向歧途。无疑, 爱因斯坦的这个思想是深刻的, 它不仅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和大众的意向, 而且在价值体系上也是合乎理论的内在逻辑的。正是基于上述考虑, 爱因斯坦开始把自己伦理关注的重心放在对以往价值观念的反思和新的道德行为基本准则的建构上。他一方面认为, 和谐、安定的政治局面的产生及其运行, 需要伦理道德的辅佐;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政治对于道德的重要, 政治作为上层建筑因素必然渗透于伦理生活之中, 并由此制约着道德的状况。因此, 人类道德若要获得健康发展必需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在他看来, 各种形式的专制制度显然是不适宜的, 甚至只能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最理想的政治环境莫过于民主主义制度。他说,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 因为它能够“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人而受到尊重, 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1]。“国家的最高使命是保护个人, 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发展成为有创造才能的人。”[1]也就是说, 这样一种制度最有利于良好的道德环境的建立, 在这里没有什么救世主, 每一个人都有自主的权利和责任, 都有机会充分地发展个性。这样, 社会必定出盛世, 各民族之间也能得到和谐发展。这和我们今天倡导的“以德治国”思想何其相似。

爱因斯坦认为:道德并不是一种僵化不变的体系。它不过是一种立场、观点。据此, 生活中所出现的一切问题都能够而且应当给以判断。它是一项永无终结的任务, 它始终指导着我们的判断, 鼓励着我们的行动。人类最重要的努力莫过于在我们的行动中力求维护道德准则。我们的内心平衡甚至我们的生存本身全都有赖于此。只有按道德行事, 才能赋予生活以美和尊严。因此,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把道德变成一种动力, 并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针对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 爱因斯坦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 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 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 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1]爱因斯坦主张:“对个人的教育, 除了要发挥他本人的天赋的才能, 还应当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 以代替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赞扬。”[1]在方法上他主张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不应只限于空洞的说教, 他说:“言词是并且永远是空洞的……但是人格决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 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1]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1]。在道德教育中, 除课堂上讲授, 应组织学生多接触社会, 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多接触、多学习各个领域中的成功者, 并要有一定规范及制度约束。从而, 通过感召、示范、教化、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这对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和和谐社会建设, 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二、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这一直是爱因斯坦执著探索的人生课题, 并多次反映在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之中。1931年初, 他忠告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学生:“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 那么, 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们本身, 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们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 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 而不致成为祸害”[1]。1936年在《论教育》一文中, 他又强调指出:“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2]要通过教育“个人自由而有责任心的发展, 使他得以在为全人类的服务中自由地、愉快地贡献出他的力量。”[1]因此, “人的道德行为并不意味着仅仅严格要求放弃某些生活享受的愿望, 而是对全人类更加幸福的命运的善意的关怀。”[1]

针对那个时代法西斯肆虐, 人们对人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爱因斯坦严正告诫人们,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自身的成功及其享受, “我从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1]“人们应当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按其实质来说,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1], 从而“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优美时才有意义”, 这就是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说:“个人的崇高使命是服务”,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1]“人只有献身于社会, 才能找到那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1]这生命的意义, 说到底就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 爱因斯坦正是如此严格要求自己的。他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 (包括生者和死者) 的劳动, 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1]

为此, 爱因斯坦提出了理想人格的要求: (1) 做“社会公仆”, 为人类服务, 勇于献身, 把整个身心全部献给自己的事业; (2) “酷爱正义”, 爱好和平, 并竭尽全力为改善人类境况而奋斗; (3) “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 并为之奋斗”; (4) “谦虚诚实”, “严于律己”, “简单淳朴的生活”; (5) 善良友好, 乐于助人, 宽容厚道。他一生最敬佩的两个人是居里夫人和列宁。他极力赞赏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 认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伟大意义,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 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1]他把列宁看作“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 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 称他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3]。并且认为学校教育和社会应当大力培养和塑造这种人格典范, 因为“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的榜样, 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1]。

三、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如何来培养为社会服务的理想人格?爱因斯坦认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 ”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

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正处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的时期, 资产阶级侵略、掠夺的面目及其堕落的本性日渐暴露。但早期的爱因斯坦似乎尚未意识到这个事实, 而认为, 人类要获得自身的进步和幸福, 唯有弘扬科学理性精神, 因为这不仅能提高全人类的理性能力和真知水平, 而且能够给人类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然而, 爱因斯坦这个美好理想并未实现。当众多立志献身于科学的人们 (包括他本人) 历尽千辛万苦, 在探索自然奥秘中取得重大成就之后, 他惊愕地发现, 这本身并没能造成人类普遍理性能力的多大提高和人类的进步。更令人痛心的是, 许多科学成就也并未给人类带来直接的功利效应, 而更多地则变成了资产阶级用以制造战争和动乱、奴役人民的残酷工具。面对这历史的嘲弄和沉重的打击, 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冷静地思考人类的价值定向。他认识到, 科学理性固然是人类价值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但却不是最本质的方面, 因为对于人类来说, 科学不过是一种外在的工具, “怎样用它, 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 全取决于人自己, 而不取决于工具。”[1]由此, 爱因斯坦重新开始了对人的思考并终于发现, 能够决定人的行为的不是别的, 而是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层的东西或者是生存意志, 情感需求;或者是人生观、理想信念, 而它们又往往与自己的生存环境紧密地结合着。对此, 科学理性似乎无能为力, 甚至科学理性本身也是受支配或被决定的。那么, 什么东西能够通达人的这种“内心的必然”, 影响和改变人的意志和信念, 从而匡正人类的行为呢?在爱因斯坦看来, 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环境以外, 重要的在于诉诸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良心, 因为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 道德本来就是与生存意志和人生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内在力量。

爱因斯坦认为培养人们向善的道德观念, 塑造人的灵魂是一项极其艰巨和光荣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个人的“意志自律, 而且需要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学校应当帮助青年人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中成长, 使他感到这些基本原则对他来说就好像他所呼吸的空气一样。”[1]他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东西推荐给学生, 希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赵中立, 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797.

生态观视野中的汉语言和谐 篇7

用生态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因而各学科纷纷用生态学的原理作为自己研究的新视角。生态语言学就是把语言看作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张运用生态学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去研究语言,试图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让人们认识到这种相互影响的作用,要想使语言和谐、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关注、保护这个生态链的平衡,也只有这样,语言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生态与和谐是紧密联系、互为条件的,生态的环境必定是和谐的,和谐的世界必定合乎生态的要求。本文要讨论的生态视野中的语言和谐就是指用生态的理念去对待和处理语言动态发展中的矛盾,以期达到语言的和谐发展。

一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

语言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任何新的思维方式、新的时代精神都需要一种与社会状态和人的心理状态相对应的新的语言形态。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原有事物的矛盾,汉语因发展变异也存在一系列的矛盾,比如标准话语与新兴话语的矛盾,语言发展与语言规范的矛盾。

网络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浪潮的袭击,新兴阶层的出现……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语言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新兴话语急速增加。它们中有些是网络语言,如“晒心情、斑竹、菜鸟”等;有些是旧词新义,如“八卦、粉丝、恐龙”等;有些是音译词,如“纳米、克隆、悠哈”等;有些是某一现象的流行或事物的热门引起的,如“血拼、忽悠、小样”等。这些新兴话语的出现无疑给语言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其新颖性和丰富性带给人们全新的感受。

新兴话语作为与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表达方式,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同时,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对旧规则的否定甚至是颠覆。这些语言会不会玷污汉语的纯洁性,能不能被标准语吸收,它们的传播与流行对社会文化建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语言的变化创新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发展,也给语言规范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言语的多样创新与语言的一体规范,语用的即期效益与语言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愈显……”[1]如何解决语言发展和语言规范的矛盾,也是当下语言学界的重要课题。

语言需要规范,也必须规范,这是由语言的自身特点和外部因素所决定的。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要成为一个体系,其本身就不可能是杂乱无章的,各要素都有自己一定的规范;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大众对语言有约定俗成的规范,国家对语言有法定的规范。社会需要语言有规范性,语言要发挥自己的社会功用也不能没有自身的规范,否则就难以充分发挥其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承载文化的功能。也正因为如此,语言规范一直受到历代的统治阶级或学者的关注,秦始皇的“书同文”就是一种语言的规范工作。如果丢弃规范,漠视稳定,语言就会受到践踏,上世纪60年代的“文革”就是一个典型,无序的社会造成了无序的语言,“假大空套”充斥着整个社会,语言污染达到难以容忍的地步。即使是现在,语言污染现象仍然存在,比如言语交际中的出言不逊、广告商标中的媚俗低级等不健康的内容;文学作品中的不顾道德规范,赤裸裸地表现下流低级的场面,以肉麻描写刺激读者兴趣,粗俗的对白,低俗的调侃,甚至污言秽语、油腔滑调等不健康现象。这些庸俗不堪、违反传统伦理道德的现象影响了社会的精神文明,破坏了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若不对这些污言秽语进行规范,就会严重影响语言的生态。

然而,语言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这种规律不是随意能够改变的。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主流不一致甚至相背的东西,但这些东西一般不太会影响到语言的总体格局,因为语言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消化功能,即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也正因为语言有此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绝大部分是没有文字的,也就是说大部分语言是没有规范过的,而这些语言又同样能很好地为本民族服务的道理。

总之,语言规范与语言变异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们既要看到它们的差异性,更要看到两者的一致性。语言规范为了更好的服务人类,语言变异同样也是为了更好的交际,因为它能丰富语言,为语言提供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养分,比如“X门”“被X”等结构为语言提供了活力,没有这种源源不断的养分,语言就会失去活力,甚至枯死。当然,我们所说的变异不是上文所说的“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或污言秽语,变异不等于乱变、瞎变,所以在语言规范时应严格区分两者的不同。

生态观中的语言和谐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能根据语言自身演变的规律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修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在保持自身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语言循序渐进,使其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协调。

语言生态观要求我们宽容地对待新兴话语。语言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爱德华·萨丕尔所说:“语言变异的倾向,它的沿流,顺着历史先例给它规定的渠道无情地向前流;它不顾及说话人的感情和情绪,就像一条河的河道不顾及当地的大气湿度一样。”[2]虽然不能简单地说“存在即是合理的”,但我们相信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标准话语和新兴话语共同存在,相互影响。新兴话语是在标准话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标准话语新的表达方式,是对标准话语的丰富和发展,标准话语的主体地位不会受到威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语言在一定的群体内都是标准的。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和思想,确保成功的交流,新兴话语在创造其产生的特殊群体里,它的功能发挥没有遇到障碍,所以在那个群体中它就是标准的。更为重要的是,对新兴话语的宽容或认同反映的是社会对这些话语背后的群体的理解和宽容。

语言生态观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语言“一体”与“多样”的关系。和谐社会要求人们关注不同的社会群体,和谐的语言既要求多种言语共同存在,又要求交流畅通无碍。正如洪堡特所说:“在语言中,普遍性和个别性协调得如此美妙,以至我们认为下面两种说法同样正确:一方面,人类只有一种语言,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语言。”[3]这就揭示了语言的“一体”与言语的“多样”的辨证关系。所以,语言的规范化不是简单的规范、纯粹的规范,而应是“一体”与“多样”并存的注重生态发展的规范,并做到:

一要人文的规范。从接受心理来讲,人文的规范才能让人产生亲近感、亲切感,让人们乐于接受。在信息畅通、言论自由的今天,搞硬性的、一体化的语言规范,不仅违背语言发展规律,而且不得人心,不利于社会和谐。人文的规范是以人为本,尊重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保护和鼓励语言使用的个性、风格,以更好地满足人的需要。

二要动态的规范。语言的本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任何语言现象都处于一种过渡状态,中介状态,语言是通过潜、显、隐的运动来调节自身要素及关系的”[4]。相应地,语言的规范化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该同现实的语言现象动态同步。因此,不要奢望一蹴而就,也不要奢望圆满的规范,它同生物的动态平衡一样,只能是在某一时刻达到最佳状态。

三要分层次的规范。赵元任先生说:“什么是正确的语言,这要看什么场合适宜于说什么话和说话人(或写作者)是什么身份。”[5]和谐的语言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场景、对象选择恰当的语言和恰当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分层次的语言规范。譬如正式场合需要规范、庄严、精确的语言,非正式场合中活泼、生动、随意的语言更能有效地发挥交际功能。

二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在语言发展中,普通话(国语)与其他语言(包括方言)永远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可以说是历代统治者与语言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如何找到推广普通话和维系方言生态空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平衡点,是语言学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国策,这是由语言功能和社会性质所决定的,语言的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现代社会是高度统一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交通、信息的高速发展,地域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别说是一个国家,即使是整个地球,也变成如同一个村庄。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就需要统一的交际工具,所以,推广普通话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推普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普通话为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推普的任务仍很艰巨,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人们的交际基本上还是用各地方言,即使在城市,推普意识薄弱,执行力不强,以说方言和夹带外语为荣等现象在某些地方、领域、个人还比较严重。作为一个公民理应遵守国家的法令,努力学好普通话,积极推广普通话。

当然我们在推普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方言。其实语言求同已成为国人语言生活的主导趋势,方言话语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八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有不少人已不会说方言,很大一部分只能说一些简单的方言。曹志耘认为:“方言消亡是大势所趋,变化是语言的本质特点,汉语方言也不例外。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汉语方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变化趋势是‘趋同’,这主要表现为弱势方言‘趋同’于强势方言或普通话,也就是朝着消亡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6]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这些弱势方言可以采取任其自生自灭的鸵鸟政策,语言不仅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社会文明和社会文化的反映。罗常培在其《语言与文化》一书的结语中指出:“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和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面。”“从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因素显然对于文化本身的透视有很大帮助。”[7]可见,对待方言不能简单地以“有用无用”的工具论观点来衡量,而且从研究角度看,任何语言或方言其价值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记载着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从理论上说,语言的同化与分化是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这一动态的过程保持着基本平衡,维持着语言的生态,可是,随着社会的高度统一,工业化、现代化的加速,语言的同化大大超越了异化。据美国萨默语言学研究所1999年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全世界只有1人会讲的语言共有51种,使用者不到100人的语言有近500种,使用者不到1000人的语言有近1500种,使用者不到1万人的语言有3500种,使用者不到10万人的语言有5000种。[8]我国的语言情况也类似,据统计,在我国100多种语言中,有很多语言使用人口已经很少,如拉基语,使用人口只有60人;仙岛语,使用人口只有76人;满语,使用人口只有150人;阿侬语,使用人口只有380人;畲语,使用人口也只有900多人。[9]这些语言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所以抢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或方言,是语言生态保护的当务之急。

语言问题说到底是个文化问题。“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蕴含着人类文化的许多信息,因而语言具有文化性质、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人们的沟通是文化的沟通,人们的交际是文化的交际。语言的沟通和交际,也是文化的沟通和交际。”[10]方言乃地方之言,反映地域文化,中国幅员辽阔,方言发达,发达的方言是文化多样性的天然土壤。“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而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则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现实多样性。”[11]比如浙江不少地方都有用各地方言说唱的地方剧种,绍兴越剧,金华婺剧,温州瓯剧……不同的地方艺术孕育和繁荣着不同的民俗文化,就像各地小吃的存在让我们享受到各种美味一样,因此,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方言能拉近距离,增进亲情乡情。为什么“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那是因为方言是浓浓乡情的纽带,乡音乡情,亲切而熟悉,唤起的是人们内心根的情结,一种不可替代的归属感,就像民族共同语能唤起民族自豪感、增进民族团结一样。

语言具有非常脆弱的性质,没有一个供以生存的空间,很快就会消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满语,曾几何时,满族是那样强大,居然能统治整个中国,可由于缺少生存环境,短短几百年,就使满语由鼎盛走向消亡,如今,尽管满族人口还有上千万,可会说满语的只有一百多人。[12]

生态观视野中的语言和谐,就是要在大力推广普通话这个大前题下,让各方言拥有自由的发展空间。“普通话的效能应该体现在全社会的公共平台上,而方言的效能则应该体现在地域性的局部空间里(包括私人生活的空间)。这样,普通话的通用性、权威性、严肃性、标准性和方言的地域性、亲和性、活泼性、独特性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彰显,悠久灿烂的汉语文化也便在两者和谐共生的格局中不断发扬光大。”[13]

同样我们也要反对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为了保护方言而去抵制普通话,以为推广普通话就是扼杀方言,扼杀传统文化,唯有说方言才能传递感情。其实,在现代社会里,普及普通话和方言萎缩是语言发展的必然,是一种生态发展。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语言的生态观,似乎所有的语言都必须保存下来,少了某种语言就破坏了语言的生态。要看到语言的减少是语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有人估计,公元前全世界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剩下6000种了,再过100年,世界上就只有600种语言了。[14]我们总不能说语言一直处在非生态中吧。因此,我们既要承认这一事实,又要为弱势语言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空间,比如集中居住,以延缓消亡速度,也可用现代科学技术保存,供研究者使用。另外也不必刻意、过分强调,比如强迫人们说某种语言或方言,因为每个人有选择说某种语言的权利,也有选择不说某种语言的权利。如畲语,为了保护畲族文化,国家在浙江专门成立了畲族自治县,这为畲语的传播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但畲族年轻一代还是不愿学畲语,原因很简单,因为学了以后没有用武之地,当你跨出这弹丸之地,畲语就失去了其功能,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种对自己前途无关的语言,谁还有多少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认为自然消失的语言并不能就说是破坏生态,恰恰相反,那种极端的、绝对的观点与行为才是忽视了语言生态的发展观,是破坏了语言的生态。

三使用简化字与保护繁体字

汉语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也是语言生态系统中的一对矛盾体,在一般情况下,这对矛盾体处在相对平衡中,记录着汉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为人们的交际提供服务。

简化字作为一个正字地位的专有名词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1956年,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随后就公布了这个方案,从此,简化字就成了我们日常交际的规范汉字,半个多世纪以来,她是在非议、责难声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两岸四地交往不断增加,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似乎只有简化字退出正字舞台才能解决问题。在此我们认为明确以下几点对处理两者的关系是有益的:

1.简化字古已有之,可以说自从有了汉字就有简化字,简化与繁化是汉字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而且总的趋势是简化,汉字简化符合这个总趋势。

2.建国以后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简化字521个,它们并非学者们拍拍脑袋想出来的,“大多数都是来自历代的简体字和俗体字,其中从先秦两汉继承来的有159个,从魏晋南北朝继承来的有32个,来自隋唐的有29个,来自明清太平天国的有53个,民国时期的有61个”[15],由此可知,我们所使用的简化字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广泛的使用基础。

3.从字的理据性来看,虽然少数字简化后降低了理据性,如“開關”与“门”有关,简化后从形体上就看不出来了,但另一方面,有些字简化后理据性增强了,如“態(态)、鍾(钟)、戰(战)”简化后,其声旁更能准确地表达该字的读音。

4.简化字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可,联合国已把简化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采用简化字作为本国华人社会使用的规范字。

5.半个多世纪来,简化字对普及大众文化知识、减少文盲、提高书写速度、提高国民文化水平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可以说简化字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无论当初改革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过实践,已经形成了新的生态,而这种生态是代表汉字发展的正确方向的生态。

试论和谐课程观 篇8

曾记否?常常为了表明对课标的认同,总是拿课标中的新理念与传统教学中的僵化做法相比拼,结果自是“贬传扬新”,轰轰烈烈。然而经过多年的教学积淀和苦苦探索求证的心路历程之后,认为“包容”和“传承”或许是两者关系最恰当的写照。因此,“和谐课程观”一词就从我的笔尖流出。

一、传统教学理论是新课程理念创新的基石

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看,新课程是在传统教学的框架体系中,进行某些局部的修缮和建构,它的教育理论基础、基本教育指导思想、主流教学方法、教学的主体结构与传统教学无二。

1.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仍旧是新课程教学行为的理论依据。

19至20世纪形成的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必读的工具书。回望教育发展的整个历程,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是这样诞生的:首先分析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未来心理发展趋势,其次反思现行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最后提出修正偏颇的建议,形成新理念。

[观点一]:适量的练习是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技巧的基本保证。

在传统教学主唱的年代,分数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为追求高分而推崇的“题海战术”,造就了一些学生“高分低能”,在批判反思之后,提出了“减负”。然而某些“夸大者”把“减负”减成了“无负”,课后甚至没有练习,课堂上好看不中用,课后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许多有识之士发现目前的学生解题能力与以前的学生不可同日而语,连最基本的计算过关者,几人?“数感”更何从谈起呢!作为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堪为忧虑。好在教材编写者迅速地进行了修正。新人教版的教材中就有典型的体现:

A.采用传统教学惯例,新课时明确提出例题。

B.增加习题的练习量,内容上沿袭了传统经典题型,并且层次分明,类型全面。

2.传统教学所建构的知识体系仍是新课程理念最重要的实施平台。

新课程观提出的理念只有在课程的实施中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价值,可以这样说,新课程仍是在执行教学传统知识体系之任务,只是在此过程中渗透一些新的理念,离开传统知识体系,新理念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创新的教学理念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激活了传统教学的生命力

教育教学隶属上层建筑范畴,它是以社会生态为基础,只有正确把握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指导、校正我们的教学行为,收获教育应有的社会功能。

1.教学行为要与时代潮流对接,方可从社会生活之中汲取源源不竭的动力。

社会不断地发展,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也应要不断变革创新。

2.深层次地思考当前及未来数十年社会亟需的人才,准确定位个人教学行为的发展方向。

我们往往被表面的社会现象所蒙蔽,片面解读人才成长观。

[观点二]:现代社会分工精细,对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要求更为迫切。

有些人,哗众取宠,唯合作是求,流于表面的形式。试问: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呢?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基本素养,离开参与者之间对等的知识层次,谈什么沟通,更不必搞什么合作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证个体合格的素养水平是合作的前提。笔者认为,教育者应该以人为本,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研析社会所需人才的本色特质,抓住发展人的最核心的部分。

三、实现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理念的和谐共生,凸显教育魅力,追求大师风范

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无缝对接”呢?以下三点是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反思。

1.深刻挖掘教材,理解编写意图,确定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的共生所在。

新课改理念是传统教学的延续与发展,它的舞台是传统教学课堂,它的媒介是传统知识体系。由于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渗透,我们的传统教学课堂总是能历久弥新,两者之间是鱼水交融的共生关系。

如何确定两者的交集?仅有观念还不够,应该踏实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之后的编者意图,再认真观察、分析当前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诸种教育因素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建构物(教材)与人(学生)之间的融合通道。

2.反思教学行为,积累教学经验,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中传统元素与创新元素的“和谐共生”。

常忆起刚刚从教的场景,浮现脑海的多半是局促、恐慌、无序,而今天面对学生的是从容、自信和轻松,两者之间留下的是教学生涯的磨炼。还清楚地记得,执教之初,年长者常常教导我们这些后辈:备课不仅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呀!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和预想的偏差,设计应急预案等等,都是对学生心理最具体的剖析,都是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最原始材料。

3.用心做教育、以笔记教育,探求教育真谛。

“教书匠”是古人对教师的鄙称,可也有它的用意,古时,先生的教学全过程是统一的:熟记、滥背、自悟,墨守成规,乃匠人所为。因此古时教育的社会功能非常有限,现代教育,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课改都重视并要求教师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之,有效的教育也能引领社会的发展。因此为师者的社会责任重大,肩此重担,我们惟有不断学习,及时研究新情况、新环境,借鉴大师的智慧,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和教学行为,方可修成正果。

摘要:本文以笔者从教二十年的教学感悟为素材,阐述了课程标准对传统教学的传承,同时传统教学又需要新理念的撞击来激发生命力,两者和谐共生才是课程观的真谛。

上一篇:单纯收缩性高血压下一篇:交替性文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