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火车

2024-05-22

高铁火车(精选4篇)

高铁火车 篇1

在近期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期, 人越来越多的向城市集中, 为了满足城市化人口的需求, 城市不断进行扩张。火车站的建设能给周边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和争论。新建的城市基础设施会给原有以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环境将带来一定影响;地区文化与生活传统的传承也将受到挑战。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建设中, 掌握好新与旧, 外来与传统之间的平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 区域背景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规划, 新建上海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是铁路网主骨架横向通道之一, 韶山南站是沪昆客运专线上的重大建设项目, 是服务长株潭城市圈、面向中原地区的区域交通平台, 也是韶山市的城市门户之一。新客站快速和密集的交通特征, 使得其在商贸、商务等服务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

规划区位于韶山老城区和韶山旅游区南部, 北临狮子山, 南接翻古仑山, 西望天鹅山, 是韶山城市的南门户。城市设计规划控制区的用地规模为200公顷, 其中韶山南站核心区域面积为50公顷。

2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2.1 设计目标

本次规划设计从宏观、中观着眼, 分析开发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微观角度着手, 分析现状, 有针对性地探索产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解决办法, 进而确定规划区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路网组织、设施配套等微观内容, 最终达成居住与工作相平衡, 多功能相复合的,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铁新城区。

整个规划设计方案围绕韶山的伟人故土和红色精神展开, 与韶山各旅游文化景点形成相互呼应的完整的旅游主题产业, 精心打造韶山城市的形象大门。

2.2 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方案用现代的规划手法, 结合TOD规划设计理念, 提高高铁站周边城市混合用地比例, 注重控制高铁站核心区绿化景观地块规模, 提高城市景观品质, 适当提高周边地块建筑容积率和密度, 注重开发地下空间为城市停车库, 实现空间集约利用。关注韶山制造业基地产业定位, 设置铁路与工业混合配套服务区, 借高铁引入促进利用长株潭城市群和后盾产业力量, 发展本地工业。

2.3 规划原则

规划设计利用现状地形, 通过专项竖向设计研究, 集约利用垂直空间, 顺应湖南气候特色, 利用站房高架台下组织落客区, 将小型车辆引至站房前, 将贵宾车引至基本站台, 设置地下停车场、下沉小广场, 集约利用竖向空间, 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下规划设计原则。

(1) 设计城市发展轴线, 将高铁广场、朝阳广场和东方红大道, 依次有序布置, 结合自然地理条件, 设计立体人车分行体系。

(2) 借助高铁引入的新契机, 形成现代旅游服务中心及商业工贸产业中心。

(3) 合理确定站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用地容量, 处理好车站与周边用地关系, 合理布局, 节约用地, 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

3 站前区域城市设计

3.1 功能分区

高铁新区开发理念源于城市TOD开发模式, 以城际车站为核心, 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统筹规划, 依托轨道站场引导人口和就业规模集聚, 推行“布局紧凑、功能混合、慢行优先、尺度宜人”的设计思想。

韶山地区作为伟人故乡的地方特色, 将高铁核心区规划建设与周边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 形成“三轴-两点-六片区”的基本规划格局, “三轴”为铁路发展轴、城市发展轴和城市休闲轴;“两点”为朝阳广场和高铁广场;“六片区”形成一主五次的布局模式, 高铁核心区为主要区域, 兼顾高铁换乘、旅游文化中心、企业总部办公等混合功能;五个次级区域分别为商业休闲区、旅游服务区、行政办公区、商办混合居住区和铁路与工业混合配套服务区。

3.2 交通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根据地块功能和整体架构, 建立层次分明的路网结构, 主要包括高铁、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

充分利用高铁站区交通核作为本区公共交通枢纽。规划高铁站区交通核聚集高铁站点、长途客运站、公交首末站和出租车私家车停车场, 是本区公共交通运输的枢纽。

3.3 城市景观设计

作为毛主席的故乡, 韶山南站建筑设计赋予红色精神内涵, 韶山南站是韶山站区内的核心建筑, 其站房雄伟、稳重、庄严、大气的风格决定了站区规划的主要方向, 红色文化元素的运用体现了韶山站区的中心主题思想。

站房基座墙面运用红色革命题材浮雕, 体现了韶山深厚的文化特色。进站楼扶梯两侧雕刻着七律长征和沁园春*雪两首主席的诗词, 浑厚有力, 大气磅礴之余, 尽显伟人风范。结合核心建筑特色, 组织外部景观绿化系统设计。

(1) 平面上, 点、线、面相结合设计绿化布局。

规划将点状的广场绿地, 线状的道路绿带和成片的完整绿地相结合, 与车站外的其它绿地形成连续完整的绿化系统。

(2) 空间上, 配置高低树木注重留出通透视野廊道。

树木序列排布, 高低配置, 广场四周绿树环绕, 广场各分区的绿化布局与其功能相匹配, 避免出现过多绿化围绕的半私密空间, 整个绿化种植布置以满足广场疏散功能为首要目标, 避免密植低矮树木, 保证广场的开敞性。

(3) 植物配置, 色彩选型和配置方式多样, 层次丰富。

成片绿地的种植设计结合草坪、地被、花卉、色叶植物、修剪灌木、花灌木和乔木, 组成线条流畅的水浪图案, 形成流畅大气、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生态景观效果。

(4) 立体绿化设计。

结合广场高差和高架引桥加强立体绿化, 打造丰富的立体景观。引桥的立柱绿化作为垂直绿化的扩展, 设计通过人工建造铺助设施, 采用五叶地锦、爬山虎进行立柱垂直绿化。

4 结语

火车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一个实例的角度了解读了火车站周边区域城市设计需要注意的方法和策略, 面对城市的实质的规划, 我们需要结合当地的用地及区域条件, 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规划的具体措施需要我们认真考虑。建设怎样的城市, 塑造怎样的整体形象, 配置何种城市功能, 采用何种城市空间结构, 组织怎样的城市交通体系, 塑造怎样的景观环境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在设计之初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网站:http://www.china-mor.gov.cn.

[2]昝丽娟, 刘博, 李睿.基于复合功能理念的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探析——以东莞火车站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标方案为例[J].规划师, 2011 (2) :77-82.

[3]孟嘉铭, 纪寿文.天津火车站交通枢纽多种运输方式协调研究[J].物流科技, 2011 (1) .

高铁火车 篇2

火车赶紧停下来脚步,问:“怎么了,高铁先生?”

高铁用轻蔑的眼神看着他,说:“你这种火车,早就应该退休了,你又破又旧的,没有人喜欢乘坐;而我又新又漂亮,好多人都抢着要坐呢!”说完,举头看天。

“可我比你的价格更便宜呢!”火车气愤地说。高铁却狠狠地“赏”给了火车一个大白眼儿。火车都快哭了,继续说到:“我知……知道,你……你那里分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不仅座位的空间大而且舒适柔软,可我们这里除了有硬座还有卧铺,可以让客人美美地睡觉,另外还有专门的餐饮车厢,供人们好好的享受每餐等等,呜呜……”

这时,天空中一架飞机飞过:“这是什么声音啊!是你们在吵架吗?这么吵!”

睡觉的轨道也受不了了,大声地说道:“你们别吵了,你们各有各的优点,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啊!”

火车和高铁听了轨道的话,都感到很惭愧,也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多看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最后,火车和高铁改正了自己的毛病,更好的为人们的服务!

高铁火车 篇3

而今年,京广、京哈高铁也将进入运营,中国高铁网络规划中的“四纵”客运专线中将仅剩厦深一段仍在建设。

中国高铁进入收获期。

用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的话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从2004年开始引进高铁技术,到2011年,中国高铁用7年时间就走完了国际高铁强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这个发展速度,几乎可以用“狂飙”来形容。中国高铁速度,着实令世界称奇,美国媒体甚至刊文,号召美国“向中国高铁学习经验”。

这是高铁奇迹。而在奇迹之外,高铁给中国社会各业带来了巨大契机。

旅游业首当其冲。

当火车会飞,旅游理当面临重大变革。因为交通方式决定旅游方式。在与旅游相关的六大要素中,行和游是最重要的两项,因此旅游才被叫做旅游,甚至旅行。也因此,当距离的概念被刷新,旅游的概念就必须随之改变。

当然,这是向好之变,我们举双手欢迎。但与此同时,好奇的人们也在思考,开往明天的高铁,将拉着中国旅游业走向何方?高铁是否会改变旅行者的出行理念?它真有传说中那么巨大的影响力吗,对于未来的你我,未来的中国?

高铁火车 篇4

为落实“树立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全新理念,搞好新建客站商业服务业开发”的要求,体现铁路新客站运营管理新模式中明确的“推行辅助业务和后勤服务市场化管理。除必须由铁路承担主体责任的业务以外,其他辅助性业务包括物业管理、辅助岗位管理等,采用经济合同方式与社会企业签订委托协议,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新模式,太原铁路局运输主业之外的非运输企业抢抓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这一历史机遇,按照“理念超前,布局合理,品位提升,效益提高”的原则,加强与有关部门及设计、施工单位协调配合,统筹规划,做到与站房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启用,推进了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进程。

一、转变思路,积极创新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理念

在以往车站商业服务业开发过程中,由于对铁路客运的系统性、功能性、服务性缺乏研究,受传统思维定势和陈旧观念束缚,因而对车站商业开发总以为是在“拣芝麻”,主要存在着商品档次较低,缺乏特色,“小打小闹”,“多、杂、散、乱”,设施陈旧,职工营销意识不强等问题;对服务业开发也以为是在“画蛇添足”,旅客乘车环境和服务等“软件”建设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对此,为适应新变化,太原铁路局所属非运输企业围绕“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总目标,在太原南站商业服务开发上,从三个方面强化认识。

1.提升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水平是落实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大改进、大提升要求的需要。车站客运工作直接服务旅客,是人民群众认识铁路、了解铁路、评价铁路第一窗口,是铁路企业与社会各层面的第一链接。车站商业服务与客运服务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车站商业服务业是车站客运服务的延伸,也是车站客运服务的有益补充,只有不断丰富完善车站商业服务功能,才能为旅客创造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才能促进铁路运输企业进一步提升运输优势。因此,车站商业服务业开发既有利于把商业服务培育成铁路客运延伸的优势产业,也有利于实现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明显改善。

2.提升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水平是确立客运工作“新地标、新视野”的需要。面对高铁时代到来,高铁已成为铁路客运主力军,人民群众已经感受到了高铁这种集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现代化运输模式带来的新奇与美好享受。石太客专的运营,使山西人民感到了高铁就在身边;太中银铁路的开通,使山西连起环渤海与西部两大经济板块;随着大西高铁等新线建设的开通,山西有了贯通南北的骨干快速客运大通道。通过山西全省上下破解“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困局,实施文化、旅游和服务产业的大发展,必将是承东启西的山西迎来人员流动的高峰期。适逢其时建设的太原南站正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望,也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改变铁路车站商业形象,提供像民航机场商业服务水准的呼声。加之太原实施“南移西进”、“太(原)榆(次)同城化”战略进程的加快,以及太原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太原南站片区作为独立的商务区域开发方案的落实,都表明太原南站不仅是地标性建筑,而且是集客运、商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多功能、信息化、现代化大型客流中心,通过凝结高铁文化品牌效应的释放,在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便利、优质、优美的人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逐步融入区域的民生、文化之中,成为城市的独特风景画和经济圈。并通过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经营模式,为提升其它既有车站商业服务业水准树立样板。

3.提升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水平是实现多元经济自身求创新、求发展的需要。铁路所属的非运输企业只有逐步从依赖运输企业向依托铁路行业优势转变,抓住全路路网结构加快优化、铁路新线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市场化经营,才能完成安置运输业富余人员“蓄水池”和推进持续健康发展的双重任务。推进高铁站商业服务业开发就是依据铁路行业优势,最大限度地提升高铁站商业服务业市场价值,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就业岗位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坚持商业服务业开发的现代气息与车站格调相协调,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上做文章;就是要坚持提前介入新站建设,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体现品牌特色上求创新;就是要坚持在优化商业服务功能,适应不同消费档次,努力满足旅客需求上立新意;就是要在努力改善车站商业网点整体形象,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上求实效。

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布局

根据太原南站“唐风晋韵”的建筑风格,以及旅客候车区错层分布的特点,注重发挥“外脑”作用,委托专业设计团队承担太原南站的商业策划,着力寻求布局格调与车站整体建筑风格相吻合、相协调的契合点。面对太原南站这样一座现代化车站,如何既能够满足旅客消费需求和运输客运服务要求,又能体现先进性,创树一流的商业服务形象,在三个方面注重了提高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准。

1.体现合理性,力求与车站运输功能互为补充。为适应车站旅客运输功能和商业服务业开发的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全国新建客运站考察,提出商业服务业开发设计方案,既进行严格把关,又广听意见,使商业服务开发方案符合客运服务要求,满足旅客出行需要,做到商业经营和客运服务有机结合,开发面积已达4400平方米,其中商业8家,餐饮10家。通过“拾遗补缺、见缝插针”,努力实现规划合理。

2.体现多样性,力求与车站服务要求相得益彰。通过分析站台、站房内部区域、站前广场及周边可利用场地环境,针对旅客需求的多样化,坚持区别不同情况,制定了相应开发方案。其中站房内部区域,主要面向购票、候车及送行人员。消费人群逗留时间较长,需求面广,将其作为商业开发的主要区域,一是集聚国际国内品牌,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德克士等具有竞争力、有市场固定消费群体的名牌企业;二是招租多个中式快餐店,包括两个山西地方餐饮店等多个商业服务场所;三是满足高端群体需求,在进站层设置大客户休息厅。此外,为满足过路车旅客购物需要,适时研究完善站台商品销售方案,并配合地方相关部门超前设计站前广场的销售布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客需求。

3.体现统一性,力求与车站整体环境浑然一体。太原南站站房的结构单元,吸取唐朝宫殿斗拱及飞檐的形象特征,体现“唐风”的内涵;站房外墙上独特的仿清砖石材幕墙,展示了“晋韵”的雅致,使人联想到山西传统民居的格调与细节,感受到中国现代建筑的华丽和典雅。为此,在设计中,有效结合车站设计特点和装饰风格,特别是在商业服务网点的色彩和风格设计上,力求与新客站主体、形象效果和区域环境协调一致,把大视野、高起点、高标准开发车站商业服务理念融入整体方案中,触发“视觉经济”引力,实现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方案与主站房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标准。

与此同时,努力探索太原南站物业管理新模式,积极借鉴全国高铁车站的先进物业管理模式,全力打造理念超前、品质高端的物业管理企业,超前研究太原南站站舍及设备设施的维修管理、站内及线路的环境卫生保洁,以及站内环境秩序的治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目前,32万平方米的平面和立面保洁,通过业务外包、自身监管的方式,实现了良性运转,并安置了350名社会人员的就业。

三、多方联动,努力统筹太原南站商业服务业开发体系

高铁车站商业服务业开发涉及面广、规范性强,既关系着车站树标塑形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客运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又直接反映着满足旅客消费需求的程度和广度,同时还涉及职工就业岗位和经营效益等多个方面。因此,铁路有关部门不断加快建立“非运输企业为主体,车站协同,部门配合”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了高效的管理运转框架。

1.注重处理好追求商业效益与服从客运服务的关系。在推进车站商业服务业经营开发中,应牢固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必须深刻认识车站是旅客服务的公共场所,所有商业服务业的经营开发活动,都必须围绕“以旅客需求为中心”的市场经营和社会效应的理念,将车站商业服务业开发纳入车站负责人经营责任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唯有此,才能充分调动车站支持商业服务业开发的积极性,做到共建共享,克服“两张皮”现象,实现服务质量上水平,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为旅客提供与铁路现代化设施相一致的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服务。

2.注重处理好自主经营与引进名品名企的关系。在车站商业服务业综合开发方面,若要全部采用租赁或外包经营方式,不利于发展铁路非运输企业“蓄水池”作用。如果全部采用自主经营方式,将会增加多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压力,也不利于引进先进的商业服务业经营理念和模式,影响车站经营档次和服务水平整体提高。因此,开发车站商业服务业,应采取自营和租赁经营相结合方式,在突出强调非运输企业安置分流人员责任基础上,合理确定自营和租赁经营项目比例。

3.注重处理好市场化开发与规范管理的关系。按照开放经营、错位经营的原则,积极开发适应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商业服务项目,做到全面覆盖商品销售、餐饮服务、广告传媒、物业服务等经营范围,又不引起车站内部商家之间的互相竞争,使每个经营者在统一的市场环境内相互协调、和谐开发。同时,要加强监管,对车站商业服务业开发特别是招投标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避免发生违规违纪的问题。要针对商业服务业各个岗位直接面向旅客服务的工作特性,完善各项制度,强化路风管理,尤其注重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培育高铁文化,打造服务品牌,为铁路客运质量整体上水平发挥“半壁江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根荣.绿色营销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学习方法中初中政治论文下一篇:妊娠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