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的领导力

2024-10-07

大学辅导员的领导力(共7篇)

大学辅导员的领导力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 解放军总政治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决定举办总政系统宣传文化骨干培训班, 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 参加对象主要是总政系统编辑、记者、教授和演员等宣传文化领域的专业骨干。培训班上拟安排总政一名领导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当好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排头兵”这一主题进行宣讲辅导。部领导将这个辅导报告的起草工作交给了我们编研室。在室领导的带领下, 我全程参与了辅导报告起草工作, 感到受益很多、收获很大。这里, 结合我的亲身经历, 谈谈起草辅导报告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起草辅导报告, 必须在全面、深刻、准确领会意图上下功夫

领会好意图, 是起草好辅导报告的重要前提。只有首先弄清起草辅导报告的背景和意图, 搞清楚为什么讲、怎么讲、讲什么等问题, 写起来才会心中有数, 才会容易过关。否则, 就可能要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为把握好起草这次辅导报告的意图, 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理解和探究。一是注意研究“上情”。把上级指示精神理解好、贯彻好是领导讲话的重要目的, 作为材料起草者, 只有研究好“上情”, 才能使起草的辅导报告体现上级指示要求, 才能与领导的意图相吻合。在这次起草工作中, 我们紧紧围绕培训班的主题, 把近些年来胡主席和军委领导以及总政领导关于大力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找出来, 认真研读领会, 特别是全程关注十七届六中全会情况, 在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的第一时间, 材料组同志就反复学习理解全会精神, 从而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和实践要求有了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掌握, 为起草这次辅导报告提供了遵循和依据。二是切实吃透“下情”。把工作落实到基层和末端是领导讲话的落脚点, 作为材料起草者只有把所属单位和人员的思想状况、担负的任务、存在的主要矛盾困难等情况摸清吃透, 才能使起草的辅导报告符合实际情况, 才能实现领导讲话目的和要求。为准确掌握下情, 我们材料组的同志, 在平时了解掌握情况的基础上, 重点把近年来总政各级领导到直属单位检查工作、开展调研时的讲话材料找出来, 通过学习这些权威性的“素材”, 较好地摸清了直属单位和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现实问题, 为增强起草辅导报告的针对性实效性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努力把握“本情”。了解和掌握本级领导抓工作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是材料起草者领会好领导意图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为此, 我们一方面把部领导近年来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宣传文化工作方面的材料梳理出来, 围绕这次辅导报告要讲的主要内容, 从这些材料中找寻部领导“连续性”“一贯性”的思想和要求;另一方面, 我们利用各种时机向部领导请示汇报起草这次辅导报告的想法和打算, 在一次次碰撞、交流中, 进一步把握了部领导“要紧贴总政系统宣传文化工作实际”“要以正面鼓励、积极引导为主”“要平等交流, 说话要得体, 不要有教训人、训斥人的感觉”“语言要生动准确、结构要严谨缜密”等想法, 对辅导报告的基本思路、风格和要求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

在此基础上, 我们列出了辅导报告提纲, 重点讲五个方面问题:“一、要强化政治意识, 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要强化学习意识,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三、要强化使命意识, 在履职尽责中有所作为;四、要强化法纪意识, 切实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五、要强化形象意识, 始终保持革命军人本色。”正是因为全面、深刻、准确地领会了领导意图, 提纲呈送部领导后一次通过认可。

二、起草辅导报告, 必须在广泛收集、积累素材上下功夫

文字材料有一个共同的要求, 就是内容要充实。而内容充实, 很重要的是素材要厚实。起草辅导报告也是一样, 只有素材积累得丰富, 辅导报告才能“有米下锅”, 写得顺溜。如果不提前做好收集积累素材的工作, 在落笔过程中, 就会由于缺少素材, 影响写作进度, 甚至写不下去。在这方面, 我们有这样三点做法:一是收集“丰收粮”, 确保吃得饱。俗话说, 手里有粮, 心里不慌。受领起草任务后, 我们首先集中三、四天时间, 围绕辅导报告的主题和内容, 主要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重要报刊, 从历年来总政首长和部领导的重要讲话, 从网络上刊发的经验做法等方面, 广泛收集关于宣传文化工作方面的各种素材, 累计有20余万字, 为写好这次辅导报告找足了“草料”。二是筛选“优质粮”, 确保吃得好。从“丰收粮”到“优质粮”, 有一个选择材料的过程, 就是去粗取精, 选取最需要的素材。比如, 我们在写第二个大问题第一层关于“学习既要专更要博”时, 一开始选取了三个事例:一个是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 读了1500多种书, 写了100多本笔记;第二个是军队有一名选手, 连续参加了三届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 前两届都是因为综合素质得分低, 而与金奖擦肩而过;第三个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 他当无线电技师时是一个专业精湛的技术性人才, 当图书管理员时是一个爱岗敬业、非常称职的图书管理员, 当教员时是一个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国际战略问题专家, 不仅专业精通、造诣很深, 还广识博学, 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其中利用15年的时间, 大量涉猎党史军史知识, 写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 通过潜心研究、深度挖掘, 写出了影响广泛、内容权威、深受好评的《苦难辉煌》这部书, 被中宣部指定为党政机关必读书目。后来考虑到三个事例有些多, 而且第三个事例相比前两个更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更具有说服力, 所以最终确定用第三个典型素材来说明这个问题,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备足“特色粮”, 确保吃得够味。辅导报告要想写出特点, 选材就要有特色。只有选取有特色的典型素材, 才能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提升材料的质量。在起草这个辅导报告时, 我们尽可能多地选取与宣传文化方面贴得紧的事例和素材。比如, 在写第三个大问题第一层关于“弘扬时代主旋律”时, 最初选用的素材比较生硬、呆板, 说教的成分多了一点, 后来我们选用《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两部革命战争时期优秀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起到的代表时代前进方向和对中华民族鼓舞激励的作用, 来说明宣传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始终弘扬主旋律, 保持正确的创作方向, 使这个观点一下子显得厚重起来, 增强了辅导报告的效果。

三、起草辅导报告, 必须在谋篇布局、把握结构上下功夫

如果说文字是思想的载体, 那么, 结构就是思想的骨架。好的结构可以使辅导报告思想鲜明、文字精炼, 有利于拓展语言和思维的空间。在思考辅导报告的布局、结构时, 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注重”:一要注重突出重点。一篇文章如果重点不够突出, 即使层次比较分明, 逻辑比较严密, 也会给人轻重不分、烙印不深的感觉。总政系统的宣传文化工作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需要强调的问题也很多, 我们在深入思考和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围绕“强化政治意识、强化学习意识、强化使命意识、强化法纪意识、强化形象意识”这五个方面问题来讲, 给人感觉重点很突出, 内容很集中, 针对性很强, 结构也很鲜明, 收到的效果也很不错。二要注重观点鲜明。观点是思想的结晶。观点越鲜明, 反映的思想就越深刻, 构架就越清晰。而好的观点, 必须要经过反复推敲、深度打磨、不断提炼这样一个“痛苦”过程。我们在写第二个大问题“要强化学习意识,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能力”问题时, 最初考虑用“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这三个层次来支撑, 意思虽然有了, 但这样的观点不够鲜明, 难以给人打上烙印。大家经过认真讨论、深入研究和反复提炼, 确定用这样三个观点来表达:“一是学习是终身课题, 一定要强化“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没有毕业、只有毕生”的理念, 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常态, 在学习上要“永不满足”;二是学习犹如蜜蜂采蜜, 要广泛汲取营养, 丰富知识结构, 拓宽知识视野, 着力解决好“既专又博”的问题;三是学贵有方, 要讲究学习方法和技巧, 既要有苦学之志、更要有善学之法, 努力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这样写出来后, 观点一下就鲜明起来,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三要注重体例统一。就是同一级标题尽量用一样的句式和结构来表述, 尽量用差不多的字数和语气来表达。比如, 在写第三个大问题“要强化使命意识, 在履职尽责中有所作为”时, 下面的三个层次是这样表述的:“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带头弘扬时代主旋律, 这是我们军队宣传文化工作的灵魂所在;二是要始终围绕军队建设中心任务, 更好地为兵服务、为提高战斗力服务, 这是我们军队宣传文化工作的价值所在;三是要始终坚持紧贴实际、紧贴生活、紧贴官兵, 潜心打造精品力作, 这是我们军队宣传文化工作的生命所在。”这样提炼出的标题, 不仅表情达意明晰准确, 还给人简洁精炼、印象深刻的感受。

四、起草辅导报告, 必须在锤炼准确、生动的语言上下功夫

深刻的思想, 明确的主张, 都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鲜活的语言, 能够使思想更完美。语言缺乏文采, 不够生动, 就难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实际写作过程中, 我们重点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力求语言准确贴切。领导只有讲准确的话才能传达出准确的思想, 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也使人难以落实。在写作中, 我们坚持做到引用的观点准确, 做到表意精准, 有根有据;坚持做到引用的事例、数据准确, 对运用的每个事例、数据都认真考证, 确保不差不错, 不道听途说, 不马马虎虎;坚持做到引用的名言警句准确, 始终秉持严肃、严谨、严格的态度, 不以“好像”是这么讲的、“好像”在哪儿听过就草率引用, 每次都认真查找原始出处, 确保准确无误。二是力求语言通俗易懂。讲话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契合, 越自然、越顺畅, 效果就越好。高水平的辅导报告都是用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语言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把深刻埋在浅显中, 在不知不觉中征服听众, 抓住大家的心。在写作过程中, 我们力求把语言写得平实些, 既考虑书面语言的规范性, 又兼顾口语化的表达, 把一些虽然有说服力但读起来又比较生硬的语言坚决替换掉。三是力求语言特色鲜明。一个好的材料, 之所以给人以深刻烙印, 听了以后能记住很多东西, 就是因为语言精彩, 有特色、有个性, 语言鲜明。如果语言平平淡淡, 像一碗白开水, 就难以给人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 材料就难免逊色。为使这个辅导报告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烙印, 我们在锤炼语言上下了很大功夫, 努力做到盯住问题本质, 尽量一语中的;抓住对象特点, 尽量个性鲜明;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尽量生动形象。像辅导报告中提到的“学习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没有毕业、只有毕生”, “制度是钢、谁碰谁受伤, 法规是铁、谁碰谁流血”, “不碰做人的保底线、不触法律的高压线、不越制度的警戒线”, “不以没人看见而放松自己、不以小节无碍而原谅自己、不以下不为例而开脱自己”等等语言, 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起草辅导报告, 必须在精心修改、反复打磨上下功夫

好材料都是改出来的。人们常说要精雕细刻写文章, 也是强调修改打磨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 认真地加以删改, 然后发表。”在辅导报告初稿出炉后, 我们坚持精益求精、深钻细抠的工作标准, 下大力做好修改打磨这个“文章”。一是从标题上认真审视。主要看思想上有没有问题, 标题是否鲜明, 观点是否正确。因为这些都是讲话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如果在这方面不够准确或含糊不清, 就会令人无所适从, 甚至会出现“上错一点、下错一片, 上错一尺、下错百里”的问题。因此, 我们在修改初稿时, 仔细审视主题和各个标题, 不够清晰的进一步清晰起来, 不够精炼的进一步精炼起来。比如, 最初列出的第三个大问题的标题是“要强化职责意识, 在干好本职、做好工作上建功立业”, 材料组的同志总感到意思有了, 但还没有完全准确地表达出主题思想, 经过几番讨论, 最终修改为“要强化使命意识, 在履职尽责中有所作为”, 这样修改后, 与主题思想更聚焦、与当前形势任务更贴近了。二是从素材上精心甄选。主要看选用的典型素材是否具有代表性, 看与主题、观点之间关系是否恰当贴切。如果素材选取不当, 就会弱化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我们在修改初稿时, 对那些感觉还不够“劲道”、不够典型的素材, 大胆进行修改和替换, 力求更准确、更贴切。比如, 在写第五个大问题第二层“要修艺德”时, 最初选用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个人捐飞机的例子, 但这个例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没有新鲜感, 而常香玉这个典型又特别能说明德艺双馨这个道理,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深度挖掘, 找到了她非常经典的三句话:这就是“演戏最重要的是精、气、神;戏比天大;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三句话不仅是常香玉艺术生涯和人生道路的真实写照, 也是一个德艺双馨艺术家的精神境界, 这样写比较新鲜, 效果比较好, 也有了深度。三是从语言上反复锤炼。初稿形成后, 下功夫做好文字润色工作, 往往能使行文更精炼、更顺畅、更准确、更生动。我们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了“三步走”:第一步是认真看, 主要看语言生动与否、句子通畅与否、词语准确与否、文字与标点正确与否。第二步是大声念, 主要听有没有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 有没有病句, 读起来是否顺口、流畅。第三步是模拟讲, 主要体会整个材料的感情色彩是否与领导职务相适应, 是否与领导个性相适应, 是否与讲话场合相适应。通过采取这些举措, 进一步拿捏好分寸、把握好尺度, 使这份辅导报告材料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精美、顺畅、恰到好处。

大学辅导员的领导力 篇2

在这一课题基础上, 七年级着眼于常规这一基础性活动; 八年级侧重于以问题为中心的自我诊断和自我教育, 如致力于创建品牌活动; 九年级以学习为主。这样, 每个学段有所侧重, 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小组活动兴趣, 并且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我作为八年级班主任, 就要探究学生自我诊断和自我教育的活动方法。在具体实践中, 可将自我诊断、自我教育与小组合作结合起来, 以学生为主体, 班主任为辅助, 由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在同学的教育帮助下纠正坏习惯, 改正错方法, 随之引申出团体心理辅导。

随着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 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 处于高强度学习竞争压力下的学生, 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而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 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 使成员能够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 改善人际关系,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 我确立了以下几个主题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1. 认识自我与悦纳自我; 2. 青春期心理教育; 3. 学困生学习指导; 4. 人际关系协调; 5. 挫折应付与情绪调节; 6. 亲子关系。其实, 在七年级下半学期我班已经利用课外拓展开展了青春期心理教育的团体辅导, 颇有效果, 遗憾的是没有形成一系列跟踪活动, 较为单一。吸取上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我将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和方法进一步细化:

【活动主题】在6 个大主题的基础上, 每次活动再分别确立单元主题。 ( 以“学困生学习指导”这一主题为例, 可分学科开展“物理学习”、“数学学习”、“英语学习”、“语文学习”四次单元活动。)

【团体辅导对象】在这一主题下具有问题或障碍的学生 ( 不超过10 人) , 由班主任选出。

【团体领导者】在这一主题下表现优异, 可作为领导的学生2 ~ 3 人, 由班主任推选。

【活动次数】3 ~ 5 次, 每周一次。

【活动地点】空教室, 不按照教室内的座位排放, 可围成圈。

【活动成果】每次活动后, 团体成员总结体会, 提炼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 形成电子稿。

【研究者】班主任全程参与, 在出现争议或偏离时, 班主任需实时干预引导, 并且观察团体领导者是否在活动中提升了领导力。

由于开始实践时已是学期末, 所以只进行了一次团体心理辅导尝试, 具体过程如下:

【活动主题】人际关系协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团体辅导对象】蒋同学、韩同学、蔡同学、黄同学、梁同学、潘同学、杨同学

【团体目标】本团体希望通过自我诊断和自我教育的形式, 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 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 学会倾听和体察他人, 提高人际沟通技巧, 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绝不施加于他人, 自己不喜欢说的话坚决不对他人说。

【团体领导者】唐同学、奚同学、茅同学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

【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过程】

一、共同的约定

团体签订协议, 约束规范, 做到保密, 不把团体内容说给他人听; 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 真挚诚实地回答, 不说假话, 等等。

二、敢于说“我错了”

主动认识到自己生活交际中的不文明举动, 通过小品剧的方式进行再现, 说说错在哪里, 形成讨论, 各抒己见。

三、给自己“找找茬”

在记录表中罗列自己人际交往中的不当方式、不当言语。领导者组织交流、诊断, 在听取组员症状的同时,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提出改正意见。

四、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

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辅导的内容, 对组员接下来两周的表现进行追踪记录, 在下次活动之前做汇报点评。

这一主题的团体辅导虽然只开展了一次, 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 韩同学, 之前十分喜欢在班里讽刺学习刻苦却成绩落后的女生, 通过自我诊断和团体教育, 他不再讽刺挖苦她们; 蔡同学, 诊断出自己爱给别人起不雅绰号, 之后的几星期周围同学一致反映很少听他给人起绰号了; 潘同学,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扰乱课堂纪律上, 之后也能有所收敛, 尽量不去干扰周围同学。当然, 这些人际交往中的陋习不是一次团体辅导就能完全根治的, 并且团体领导者的变化也不明显, 我将继续就这一主题组织团体心理辅导, 以形成体系。一方面, 着重观察团体辅导对象的积极转变, 另一方面观察团体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变化。

大学辅导员的领导力 篇3

其实, 导师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有“兼职”色彩, 且相对来说他们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化知识。“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在辅导员这一职业领域同样有效。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 不仅要明白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起的作用, 还必须掌握科学的理论, 并具备特定的素质。

一、两个问题

1. 大学辅导员应该起什么作用?

首先, 由于辅导员代表学校直接与学生接触, 所以其首要的一个作用就是沟通作用, 他们要把学校的指示传达给学生, 也要把学生的要求反映给学校, 否则, 双方会产生许多误解, 而误解往往是产生许多冲突的直接原因;其次, 大学辅导员要全权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三, 他们还有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难题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

2. 大学辅导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大学辅导员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虽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但每一行都要有每一行的特殊本领。大学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角色, 不像教师主要是教书, 不像院长负责统筹规划, 大学辅导员必须具备特殊的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一员, 他们必须具备政治、思想道德、知识、心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特殊一员, 大学辅导员尤其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和知识功底和强硬的能力素质。只有在坚定原则的前提下, 以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将自己牢固掌握的政治理论灌输给学生, 学生才可能逐渐吸收、接受正确的思想, 良好的交际能力也可以成为矛盾双方的缓冲。此外, 人格魅力也很重要。

二、“一个前提”和“三个结合”

满足以上两点是成为一个合格辅导员的基本前提条件, 这为作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可能性。但这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要做好这项工作, 大学辅导员还必须做到“一个前提”和“三个结合”。

“一个前提”就是, 辅导员在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前, 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对辅导员的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方面, 辅导员要有一定的权威, 虽然不能像小学教师一样做学生的“父母”, 但一定要有教育者的形象, 这样才能把正确的思想理论灌输给学生, 有效影响其一言一行;另一方面, “辅”为帮助, “导”为引导, 因为要对学生负责, 所以在保持形象与权威的同时, 辅导员必须密切联系学生, “权威”不等于疏远学生, 一定要平易近人。这两个方面的同意很难把握, 但只要明白了, 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就一定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大的帮助。

三个“结合”, 一是指“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理论的灌输和吸收相结合”。三方面的有机联系, 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要素。

第一, 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涉及到高校教育的一个普遍的缺陷, 那就是, 与学习教育相比, 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太少。由于学校普遍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习成绩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关注上, 学生的思想政治的平均水平是下降了。这种情况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 是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 而大学教育本末倒置, 违反了规律, 最终将自食其果。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学校 (尤其是辅导员) 要从认识上重视起来, 真正作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手抓”。

第二,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又一个问题。“科教兴国”强调的还是“知识兴国”, 与“知识经济”相呼应;而同属“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不被重视。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哪能不重视“知识教育”呢?学生们受此影响也就不足为怪。所以如果不首先解决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的问题, 学生是根本不可能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 除非国家改变了对“知识兴国”的偏爱。学生的另一个实际问题是经济问题,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虽然在现在看起来过于绝对, 但“衣食”肯定是“知荣辱”的必要条件。当学生面临经济拮据的困境时, 他连正常的学习都顾不了, 哪里还有时间去学习什么马克思主义呢?哪里还有力气去学习党的知识呢?因而, 辅导员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想进步, 更要关注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 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第三, 理论的“灌输”和“吸收”相结合。“灌输”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强调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 决不能轻视和动摇。大学生是国家的接班人, 尤其要坚持。文化知识水平不等同于思想政治觉悟, 而且社会主义思想政治觉悟不是大学生能够自发形成的。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思想转型期, 心理没有完全成熟, 容易受许多有害思想的影响, 因而必须对其“灌输”, 保证党的指导思想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 在“灌输”为主的前提下, 必须通过讨论、分析等形式促进学生对理论的消化和吸收。理论灌输也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式, 主要是解决学生思想领域的认知方面的问题。大学辅导员懂得了这一点, 就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不仅要灌输, 还要为学生们提供辩论和分析的机会和条件, 让学生不仅“接收”理论, 而且“吸收”理论。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高校辅导员就是学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年级和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实施者, 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 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必须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努力培养和早就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与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密不可分的, 辅导员的工作具有很高的专业性。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 不仅要明白辅导员应该发挥的作用, 注意“两个问题”, 还要掌握科学的理论并具备特定的素质, 学会“一个前提”和“三个结合”。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辅导员,“两个问题”,“一个前提”,“三个结合”

参考文献

[1]杨新宇, 关于理论灌输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 2006 (1)

[2]曲建武, 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实招[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3)

[3]王木森, 建设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5 (2)

大学辅导员的领导力 篇4

当前世界的发展潮流是和平共存,繁荣发展,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型期,而社会转型期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变革过程,又是一个极易产生社会问题的时期,社会变化可以引起教育系统的部分教学氛围、教导作用的缺失。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维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难题。面对社会主体多元化,信息成分复杂的前提下,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对政治教育的过程有完整的把握,要对大学生政治教育的过程缺陷等因素有全面的把握,排除不利因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因素,使思政教育更加协调,也使得教育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1、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量非常巨大而薪金方面待遇不高,导致大多辅导员跳槽或离职,导致思想教育工作中辅导员的人员不能稳定,并且随着每年学校的扩招,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一个辅导员要面对数百名学生,这样的工作压力是不能满足对学生思政工作的要求的。面对一个年级甚至一个系的学员时,辅导员有些力不从心,无法对大学生达到有效的思政教育工作,所以高校思政教育队伍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2、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

辅导员的学历结构不是非常合理,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本科生,博士较少。职称方面,大多都是初级、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少。虽然当前教育工作者已经具备思政教育的工作能力,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要求还是有很大的距离,部分教师的教学素养有待提高,学校应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之加强责任感,拓宽知识结构,单一的知识结构不能完全的面对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较弱的教育能力是无法完成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思政教育者缺乏思政工作的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在辅导员中思政专业的人数较少,这就导致思政工作没有专业化的德育工作。

3、思政教育方法落后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停滞不前,思政教育理论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没有及时反映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没有对学生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思政教育工作方案。其次思政教育工作和学生实际生活没有接轨,使思政教育理论大多都是空中楼阁,没有贴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大学生成长中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得到正确理论指导。最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繁多复杂,不能使大学生很好的接受、理解教育内容。总之,思政教育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贴合学生生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思政教育方案。

4、学生政治素质整体不高

现今,不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政治理论基础知识一知半解、严重缺乏对政治思想的了解。对我国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社会阶段,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问题都知之甚少。对政治思想的了解欲望渴求不强烈。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存在复杂的情形,许多大学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具体的概念。

二、正确的思政教育理念

分析了思政教育工作的缺失后,下面要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消除这些缺陷,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1、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

加强思政队伍的建设力度,要对思政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让思政队伍人员有科学的、有效的思政教育方式,先进的教学计划,打造知识渊博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培训中要及时反馈情况进行培训计划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进化。另外要多做思政教育工作积累经验,制定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展开工作者的培训工作,要在培训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互结合才能得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2、端正大学生的思政态度

当代的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政治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接受思政教育的理念。要设计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政治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研究热点问题,促进大学生进一步接触到政治文化。开展活动培养大学生对政治思想教育的认同感、兴趣程度,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这样的方式才是培养大学生对政治思想教育好感主要途径。只有培养了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好感,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思政教育,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

3、更新思政教育内容

不要让思政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理论,要把教育内容向外拓展,例如展开德育教育、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坚持社会主义精神的前提下,要让教育内容“接地气”,让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思政教育要跟法制、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进行科学知识讲解,让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有了整体的逻辑性,让大学生理解学习社会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4、创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

如今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信息化发达、信息繁杂的社会环境当中,大学生的三个教育环境无非就是校园、家庭以及社会,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思政教育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中,家长就是学生的老师、指导者。家庭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家庭教育的步伐跟上学校、社会两个环境中的教育发展程度。其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当中度过,优质的校园环境才能确保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长久性。要加强学校文化素养校风建设,开展全校性的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融入思政教育当中,让学生全身性的参与到思政教育的活动当中,亲身体会思政教育所带来对自身文化思想政治素养的升华。最后要控制社会的环境影响,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媒体信息繁杂,学生所接受的信息是无法控制的。而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又要靠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基础。高校作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高校教育文化的好坏决定着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对社会的第一认知。社会环境的好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明显的影响。所以高校要调控社会中的信息来源,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总结

教育作为教师的天职,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而思想政治建设又是其中的根本,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与人交流的关键所在。辅导员是培养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作为一个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如今一个变化快速,具有差异性的时代当中,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辅导员需要不断的更新思想、更新教育内容、随时学习、努力研究新型教育内容,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性,因材施教。不断跟学生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他们。采取符合学生的教育特点,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价值观,为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自身发展打下基础。辅导员要经常总结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与同行时常进行交流,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不足,渐渐地就形成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靳希斌.论教育服务及其价值[M]教育研究,2003(08).

[2]王冬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M].河北师范大学,2008.

关于大学辅导员角色的思考 篇5

当前, 我国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工作职责不明、分工不清、权限模糊的问题, 而且辅导员工作呈现出逐渐弱化、边缘化的倾向。此外,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规模急剧扩大, 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 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偏离, 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前瞻性地研究。因此,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角色定位。

可以看出, 辅导员的工作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及一些服务工作, 但重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 要辅导员与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与范围, 让辅导员能够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逐渐解脱出来, 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以增加辅导员对辅导员岗位的职业认同感, 促使高校辅导员以百倍的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具体而言, 辅导员应主要做到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以及离校指导工作。

一、心理健康指导

调查显示, 80%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疏导与排除, 就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人的发展。新生入学伊始, 对新事物都不太熟悉, 加上生活环境的改变, 很多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仇视心理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再加上宿舍中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 有着多样化的兴趣、爱好, 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因而可能会使新生间产生人际关系障碍。当学生出现以上心理障碍时, 不但需要学校开设心理学讲座及课程, 更需要辅导员及时谈心, 耐心疏导, 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处理冲突的方式, 使他们摆脱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与同学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就业指导

1、对新生的指导。

现在的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而广大的高校新生由于刚刚进入大学, 往往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辅导员可以在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就让学生知道目前的就业形势很严峻, 教育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 使自己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综合素质, 使学生学会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2、毕业生求职前指导。

首先是加强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政策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 指导毕业生准备应聘材料, 做好求职应聘前的准备, 向毕业生传授就业技巧, 辅导员要引导教育学生, 采取积极的、务实的态度, 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并努力行动来改造现实, 使自己逐步走近理想。

需要注意的是, 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 做到普遍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因为专业不同, 个人的自身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同, 不同的学生可以做出的选择也不同。所以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情况、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能力, 鼓励同学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最合适选择。

三、离校指导

这里所谓的离校指导, 是指辅导员对即将离校、步入社会的学生, 就步入社会以后如何适应社会,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向学生传授经验。经过大学生活顺利毕业的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已基本具备, 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也日益增强,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但随着阅历的增加, 知识的增多, 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增强, 压力的增大, 也要求辅导员必须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给大学生以方向性、发展性、前瞻性、科学性的指导,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创造型人才。

浅论大学新生的辅导员工作 篇6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新生,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是各院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分布在各大高校的各个院系, 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主干, 主要任务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视距离学生最近、与学生最亲密的人。工作范围涵盖帮困工作、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1,2]。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 我们已经步入一个高速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思维异常活跃, 大学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状态已较为普遍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群体[3]。而大学新生远离了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面对新的人际群体, 部分学生对大学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显得很不适应, 因此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辅导员是大学新生的领导者, 对帮助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新生的特点和入学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分析, 探讨怎样做好信息化时代大学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入校大学新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新环境以及独立生活

不少新生离开家乡来到就读学校, 两地存在地域差异。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文化、气候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新生无法适应崭新的环境, 与新的环境无法产生亲和力, 有的新生没有出过远门, 一旦来到新的环境由于适应能力差, 容易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4]。另外, 有的学生在家里是独生子女, 由于父母及亲人的宠溺, 脱离父母后生活不能自理, 于是产生心理障碍, 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2. 宿舍舍友关系[5]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新生独立人生的第一步, 要顺利走好必先学会与人交往。宿舍情谊是大学生活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宿舍关系, 可使大学新生保持愉悦而积极向上的心态, 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但是, 对于一些大学新生来说, 这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很多新生是独生子女, 从小受到家长的宠爱, 第一次加入集体生活, 缺少独立生活经验, 一下子和各地的同学住在一起也难以接受他人的生活习惯;或是过于独来独往;或是沉溺于网络, 何绍和宿舍同学沟通;或是宿舍内同学间存在贫富差距, 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不相同, 从而导致了宿舍关系紧张、不和谐。

3. 新生军训期间心理波动[6]

军事训练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内容之一, 是每个迈进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必须跨过的必修课。军训中, 学生要接受一系列军事化的训练, 接触许多原来从没有遇到的人和事, 在军训中有欢笑有泪水, 可能还有一定的危险, 学生需要自己处理许多突发的事件, 在此过程中, 他们的意志得到了锻炼, 补充了各种不同的知识,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锻炼。然而, 根据近年来全国高校的军训、实践表明, 新生在军训期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军事训练有其独特的性质:训练轻度大、要求高、管理严格, 学生在军训期间长时间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精力紧张的状态时有发生, 加上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校园环境和新同学的影响, 使一些学生很容易产生无助感和孤独感, 产生紧张、暴躁、焦虑等不良情绪, 造成思想情绪上的不稳定, 从而在军训和生活中表现消极被动, 有些新生收到教官严厉的管教甚至责备, 在心中留下阴影, 产生轻生的念头, 影响到个人的健康成长。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弱, 面对相对艰苦的军训生活, 叫苦叫累, 很多同学有了放弃的念头。一些同学因为不能够顺利完成训练任务, 在其他同学和教官面前产生自卑、孤独、压抑的心理情绪, 进而诱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 不能正视这些问题。

二、辅导员解决大学新生面临问题的对策

1. 热心和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他才能做学生心灵的导师。辅导员要想真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番作为, 就必须对自己的职业投入感情, 对自己的学生注入真情。面对远道而来的新生, 辅导员热心安排宿舍, 指导新生报名工作注意事项, 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些都会让新生倍感亲切和温暖, 缓解他们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对于已经安排入住的新生, 时不时走访学生宿舍, 关心他们生活, 了解他们的想法, 组织一起聊天、谈心, 一来可以给学生带去一片温暖, 缓解不适感;二者帮助了新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

用爱心和热情融入到学生中去, 造就融洽的师生关系, 把情感鼓励作为激励学生的一种力量。

2. 留心和细心

辅导员要通过多种途径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经常和学生谈心, 深入到学生宿舍和生活中去, 了解学生所想、所望。许多心理问题, 会通过学生不经意的动作、行为、言语等各种隐晦的方式显现出来, 辅导员和学生在一起细细留心, 才能发现问题。许多学生宿舍之间有很小的矛盾, 当事同学不会与辅导员老师说。但在与其他同学交流时, 有的同学可能会无意中谈及, 这时需要辅导员把握信息, 了解状况, 及时化解矛盾。尤其是一些重点群体, 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学生、沉溺于恋爱和网络的学生, 更是辅导员关注的重点。辅导员工作, 首先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 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最需要关心的人,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 耐心细致的开导他们是辅导员最需要耗费心血之处[7]。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适当地开展些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拔河比赛, 足球比赛、宿舍篮球友谊赛和宿舍联谊活动等, 不仅可以充实新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更重要的是使新生可以这些活动中增强自信, 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使他们认识到合作中是充满了乐趣, 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馨, 从而冲淡思乡恋家的情绪, 在新的人际环境中找回失落的“自我”, 有效排解因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内心冲突和矛盾。通过课余文化体育活动, 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 同时新生的心理焦虑、孤独感也随之减轻[8,9]。

大学生活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 它对青年人品格塑造、素质的提高有直接影响, 而新生入学阶段是大学生活的开始, 大学新生的适应关系到个体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高度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入学适应, 而在此过程中, 与他们直接接触的辅导员的工作尤为重要, 因此辅导员应根据新生自身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会做人、做事和生活, 这对大学新生的成长将是极为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林樟杰, 沈研.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思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2008, 11:69-71.

[2]马俭忠.高校辅导员工作浅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 10 (1) :66-68.

[3]段丹东.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4]孙红霞.大学辅导员谈心的艺术[J].科技资讯, 2007, 28:125-126.

[5]滕安国, 刘安军.浅谈大学新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4:42-44.

[6]朱兴成, 刘敏.大学新生军训面临的问题及心理应对措施浅谈[J].高校教育研究, 2009, 3:1.

[7]雷瑞福.辅导员如何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J].华夏, 2011, 34:145.

[8]李相华.试论大学新生面临的问题与引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2:48-49.

辅导员:大学生成才的人生导师 篇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是本刊关注的重点, 自创刊号起就开设了“辅导员在线”栏目, 目前已发展为本刊最重要的栏目之一——“大学辅导员”, 该栏目旨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辅导员队伍的政策和动态, 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交流学生工作经验、探讨学生工作规律的平台, 为辅导员服务, 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服务,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创刊5年来, 我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注可以用16个字加以概括:三次提升、两大活动、重在策划、紧贴时政。

三次提升。

第一次提升:2007年, 为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我们把“辅导员在线”栏目由原来的个页码增加到5个页码, 每期选择一个话题进行重点解读。第二次提升:2008年我们把“辅导员在线”栏目由5个页码增加到10个页码, 并在该栏目中设立子栏目。第三次提升:2009年, “辅导员”栏目升格为刊中刊“大学辅导员”, 每期16个页码, 由辅导员圆桌、明星辅导员、学工在线、培训讲堂、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专栏、博客、特别推荐等组成。

两大活动。

为了解辅导员工作的现状, 从学生的视角关注辅导员工作, 我们于2005年9月1日至2005年12月30日举办了“我眼中的辅导员”征文活动。征稿启事一经刊出便得到了省内外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的广泛关注, 共收到征文千余篇。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 为进一步帮助高校辅导员开展和创新工作, 我们开展了“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大型征文活动, 有30多所高校的近千名辅导员通过各种途径参与, 最终评出优秀文章150余篇, 即将结集出版。征文期间, 我们还及时选出20多篇优秀文章予以发表。

重在策划。

一本杂志重在策划, 一个栏目同样也重在策划, 这是我们开办“辅导员”栏目贯穿始终的理念。第一, 特别关注策划。2006年5月, 一封辅导员的来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来信叙述了他对辅导员职业的诸多迷茫, 并期待能得到我们的解答和帮助。如何帮助辅导员找准角色定位, 明确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于是, 在2006年第7期我们推出了“辅导员:充满活力的光荣职业”的“特别关注”, 由《一封辅导员的来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春天来了》《我省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做辅导员, 是一种幸福》等文章组成。在当时, 该策划的关注点较为新颖和突出, 我们又及时作了相关解读, 在高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昨天还是大学生, 今天却已是大学辅导员。面对思维活跃、个性突出甚至被认为有些没落和倒退的“90后”大学生, 新踏入工作岗位的“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是一个重要而且需要得到完美解答的课题。于是, 年第期我们推出了主题为“新任辅导员:你准备好了吗”的“特别关注”, 以5篇“与新任辅导员谈心”系列文章为他们提供工作技巧方面的参考, 在辅导员中间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第二, 栏目策划。新时期辅导员的作用是什么?新时期辅导员如何定位自己?新时期辅导员的出路何在?新时期学校应为辅导员做什么?于是, 2007年7月的“辅导员”栏目推出了“新时期辅导员四问”的策划, 通过对“辅导员四问”的讨论, 让新时期的辅导员们能够重温并加深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和前途的光明。当“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相遇, 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面对个性十足、自我倾向化很浓的“90后”大学生, “80后”辅导员该怎么与他们和谐共处?于是, 我们在2009年第3期推出了“当‘80后’辅导员遇上‘90后’大学生”的策划。5年来, 类似这样的策划还有很多, 比如, “班级建设:辅导员工作的基石”“辅导员待遇, 职业幸福感的风向标?”“科研:辅导员不能承受之重”“走进辅导员职业化时代”等。

第三, 品牌策划。为了扩大“辅导员”栏目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我们召集8位优秀的辅导员, 创办了全国第一份具有真正意义的免费辅导员电子杂志——《中国高校辅导员》, 它通过邮箱传播, 为广大辅导员提供义务指导和服务。《中国高校辅导员》一方面可以实现“辅导员”栏目相关内容的网络化, 扩大其阅读量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它有着相对独立的编辑流程和网络传媒的优势, 有利于迅速扩大自身的影响, 塑造辅导员工作领域内的品牌。目前, 《中国高校辅导员》的订阅量已经突破千份。

紧贴时政。

关注党和国家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和工作动态, 也是我们做“辅导员”栏目的重要理念。2006年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上海考察期间, 得知复旦大学辅导员包涵以周记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后,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认为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在他的关心下,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选编了《包涵心语》, 并由学习出版社出版。为了让《包涵心语》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开花结果”, 2007年第1期“辅导员”栏目特别选编了该书的两篇周记, 并组织了两篇辅导员阅读《包涵心语》的心得文章一同配发,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 有力地推动他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宣传表彰一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辅导员,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指导下, “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09年1月正式启动, 历时4个月, 共412所高校推荐候选人参加评选, 最终冯圣兵等10名辅导员脱颖而出, 荣获“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于是, 我们在2009年第12期推出了“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之成长感悟”的策划, 特别约请10名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 希望能给广大辅导员带来启迪和激励。该策划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辅导员的欢迎, 不少省外的辅导员还打电话索要该期样刊。

上一篇:镇文化建设下一篇:固定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