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师(精选10篇)
成长导师 篇1
导师制诞生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 是一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在其后的年代尤其是近代不断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研究生教育中所效仿。我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同样采用这一育人模式。近几年, 一些高校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全国范围内许多中小学也在借鉴大学导师制的基础上相继展开了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地处青岛市西海岸的胶南市自2007年在中小学试行导师制 (以下称中小学导师制) 。实践表明,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导师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及时排除学生诸多思想的困惑, 有效化解心理障碍;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 在品行、学业等各个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发展。
一、中小学导师制的基本内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每个学生因其家庭背景、个性特点等不同而需要教师给予特别的关照和教育。中小学导师制就是中小学校借鉴大学导师制模式, 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 通过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 满足学生主体成长的内在需要, 促进学生个性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在这一教育模式下, 所有教师都承担起育人工作, 班主任仍然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 而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则成为导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在教育过程中, 导师和班主任、学科教师及学生家长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全员育人, 对学生共同关照。
中小学导师制是建立在因材施教原则之上、与班级授课制并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以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前提, 以导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为主要手段, 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 达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导师对受导学生负责, 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对话完成的。这种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尊重学生自主权利的交往, 尤其重视让学生获得“对称的自由”, 即学生获得的自由不应当是教师施舍的那种自由, 而是学生本身应得的、师生之间完全平等的自由。在教育内容上, 导师全视角关注个体生命成长, 具体包括:在品行方面, 注重诚信、感恩、有责任感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引导;在心理方面, 指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挫折等问题;在生活方面, 为受导学生排忧解难, 指导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在学业方面, 定期进行学情分析, 帮助制订学习与发展计划, 特别是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时间, 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导师与受导学生像牛津大学导师制那样“维持的是一种朋友或家人般的学习关系”, 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 放飞囚禁的情愫”, 使受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建立自信, 自主发展。因此, 导师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保驾护航者。
二、实行中小学导师制的必要性
和大学导师制相比较, 中小学导师制强调每个学生在自身现有智能条件下的成长需要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这与大学导师制注重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区别的。
(一) 中小学导师制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然诉求
教育公平已成为今天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政策保障下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 即教育起点的公平;二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 即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学校及更高的教育系统保证为每个学生提供的教育是平等的, 即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起点、过程的公平, 是实现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对教育活动本身而言, 没有教育过程的公平, 也就没有教育结果的公平。过程公平在其主观因素方面, 要求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家庭背景、智能基础、性别等各不相同的学生平等的对待。实行导师制, 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给予每个学生贴心的理解和关怀, 因而能够发掘学生的潜能, 因势利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长, 并“在对环境的适应和超越中逐渐形成独具个性的社会个体”, 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典型体现。导师与受导学生是一对一的关系, 保证了受导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发展。学校通过导师给予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的尊重和关照, 从这个意义上说, 没有中小学导师制的实施, 也就没有教育公平可言。
(二) 中小学导师制强调因材施教, 加强个别化教育, 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班级授课制是在夸美纽斯教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适应大工业生产和民众教育需求增大的形势而产生的, 因其高效, 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而且学生在班集体中可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而增加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源等优越性, 逐步发展成为现在影响深远、占主导地位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但是, 它面向班级实施集体教学,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受到限制, 不利于因材施教, 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虽然国内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 但受师资和生源数量方面的限制, 在许多地区学校难于落实,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往往少则三四十名、多则六七十名。班主任 (一般情形下也承担学科教学任务) 和学科教师由于精力有限、工作的时空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不可能充分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基础、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等实施个别化教育。而且, 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 学科教师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学科教学, 和班主任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 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前者对学生个别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在教学研究方面, 一般情况下是学科教师以班级为中心研究学情, 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也往往难以兼顾。中小学导师制聚焦每一个学生, 并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 强化了个别化教育, 为学校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 中小学导师制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三) 中小学导师制强调自主发展, 关注主体成长的内在需求, 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根据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 学是儿童生命的本质需求, 它先于教而普遍存在, 因而是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和不同因素中具有原发性的行为和动力, 是教的天然依托;因此, 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消解以教为中心的体系, 回归依靠学的体系, 使学校真正成为“学校”而不是“讲堂”。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整个教育过程, 而不是仅仅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始终是教育的出发点,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决定着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性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 发现他们的智能特长, 从而确定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法,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现、展示和强化优势智能的平台, 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使他们在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中进步和提高。同时, 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 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轨迹了解得全面而又具体, 根据个体成长的内在需求, 依托学生的优势智能实施激励和引导, 使学生始终在自身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 学习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起点, 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个体追求自我完善、和谐发展的过程。这无疑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中小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没有人能够学会需要学会的一切东西, 而每个成年人只有一种智能可达到辉煌的境界。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人才结构也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此, 只有个体差异在每个人身上得到最大限度地反映, 教育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强化个别教育, 更加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有利于学生良好发展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 胶南市借鉴大学导师制模式和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实施导师制的经验, 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尝试全员育人导师制。
其主要做法是:
(一) 师生双向选择, 确定学导关系。
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比例确定导师带领学生的数量。学生依据个人需要选择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申请和自身专业特长选择施导学生。学校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实际情况调剂余缺, 对家庭贫困、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学生重点安排。
(二) 导师因材施教, 实施个别辅导。
导师对所带领的学生实行全面负责制, 关注受导学生校内和校外一切活动。学生在学校期间, 每周至少1次与导师会面。导师与受导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谈话;每次谈话不少于半小时, 谈话或在办公室、教室及校园里其他便于交流的场所, 或走出校园到河边、书店等地方。同时, 导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适时家访或约见家长。
(三)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办法, 对导师的育人工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特长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 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四、思考与展望
(一) 中小学实行导师制应注意的问题。
导师是在与受导学生对话交往的具体情境中施加教育影响的, 这种对话交往受导师专业水平和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失败的可能;一旦对话失败, 因为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 心理状态一般比较脆弱, 那么, 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因此, 学校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慎重选聘导师。导师必须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高尚的师德情操, 能给予学生学业、品行、生活 (包括心理) 指导和人生规划的教师;其二, 保证师生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建立学导关系, 一名导师带领5~10名学生为宜, 决不能简单地将学生摊派给导师;其三,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 导师负责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 导师、班主任、学科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才能发挥教育的综合效应。另外, 学校要加强导师培训工作, 提高导师专业化水平。
(二) 中小学导师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个人的生命只属于他自己, 生命的价值在于每一天都生活得充实而有意义。教育应着眼于对学生生命价值和幸福人生的关照, 不仅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而且要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有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冲击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的“大写的人”。因此, 教育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这在以实施集体教学为主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是难以充分做到的。在导师制的组织形式下, 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 通过“引导”和“激励”, 兼以辅导, 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学生在导师的“导”引下认识到学习的个人意义, 并自觉展开可能与他人内容和方式迥然不同的学习, 从而在“自我”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自主发展。现代教育必然朝着这种更加关注个性张扬和个体生命价值的方向发展。
体验是学生成长的最美导师 篇2
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那清脆的哭声犹如最美妙的音乐融入了多彩的世界。从此,牙牙学语,蹒跚迈步,所有的生命过程都伴随着体验。
体验,对于学生生命的成长无处不在;体验,是学生内化知识、陶冶情操、修炼信仰、提升能力的必须路径。可以说,一切真正属于生命的那些珍贵的东西一定是体验的结果;一切成为道德内质的素养都离不开体验的建构。
一
一天,武汉市南湖中学某班教室里出现了一只仓鼠,班主任惊讶过后,利用当天的“文化午餐”时间召集本班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如何处置这一突发事件。会议由班主任主持,一个精彩的片段似电影般演绎。
班主任(烦躁气恼):老师们,我们12班好不容易稍见起色,现在钟芙又把仓鼠带到教室里,扰乱课堂教学。仓鼠被我没收了,但仓鼠该如何处理?学生们可都盯着呢!
物理老师(疾言厉色):仓鼠怎么能带进学校?课堂要有秩序吧?班级要讲规则吧?这风气必须刹住!
历史老师(颇为担心):学生会不会接受不了?还是谨慎点吧,处理简单粗暴,可能伤了孩子的心,甚至会激化师生矛盾。八年级的孩子可正处于叛逆期哟!
英语老师:是啊,我觉得现在的学生靠强权是压不住的,既然他们喜欢,就把仓鼠养起来,干脆把它做班级的吉祥物好了!
数学老师:养起来?说得轻巧!八年级的孩子能分心吗?弄不好,吉祥鼠变成麻烦鼠!
政治老师(胸有成竹):我以前养过仓鼠,蛮好玩的。我认为可以尝试让学生养。分数确实重要,但获取分数的方法更重要。仓鼠可不是说养就能养好的,也要讲究方法,说不定养仓鼠会成为一个契机,学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
班主任(小结):听了大家的讨论,我感觉养仓鼠利大于弊。我们还是试一试吧!
显然,教师对体验德育仍有很多忧虑。
一是体验与应试教育的矛盾比较突出。现今的应试教育排斥着许多对生命发展极有意义的教育体验。无论是远足,还是春游;无论是种菜,还是社会调查;无论是当小交警,还是饲养动物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也会让学生对应试以外的内容感兴趣,但总会受到部分教师和家长的反对。
二是体验与安全存在一定的冲突。体验,可能要动手做,甚至要走出教室,要开展各种活动。而开展活动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要最大限度减少或杜绝风险,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策划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这就必然加大校长、教师的工作量。如果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经典的消极告诫中吸取教训,老师们当然会放弃有安全风险的即便是极有教育价值的体验活动。
南湖中学这个班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虽然明确地知道体验是有风险的,但是仍然从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出发作出了正确选择。
二
仓鼠的故事继续演绎着,而且有了相当动人的情节。
老师们决定让学生养仓鼠,并且由学生讨论制定养仓鼠的规则。
学生们兴奋地讨论,达成共识:一是小组承包,一周一换,周末无缝交接。二是安排组员精心照顾,陪吃陪喝陪玩。三是让仓鼠成为一块“试金石”,检验各小组在分工合作、团结协作方面的表现;同时检验大家的品行,自私还是无私,冷漠还是热忱,老师可以将其记录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上,作为品德评价的参考。
养仓鼠行动开始了。有的同学为了解仓鼠的饮食习惯,对照网络资料精挑细选,认识了好多种类的谷物;有的同学用天平称仓鼠的重量,发誓在交接前将仓鼠喂到“胖得走不动”;有的小组为查找仓鼠出逃的原因,细致观察,终于发现漏洞,解决了这个让很多小组困惑的难题;同学们按规则和计划带仓鼠散步、帮仓鼠洗澡、给仓鼠清理笼子,仓鼠真的越来越活泼,越来越健硕……
“养仓鼠的新鲜感过后,我们对仓鼠的关注打折扣了:不再频繁地看它、陪它;不再惦记它的饮食,有时甚至让它饿一整天……想想父母养育我们,十几年如一日,多不容易啊!鸦知反哺,羊懂跪乳,我们怎能无视父母的养育之恩呢?”这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恩。
“养仓鼠的体验让我懂得:生老病死虽然是生命的常态,但‘人为’是可以延续生、推迟老、减少病,避免无谓的死的!我们应该敬畏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这不仅仅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地球的生物链遭到破坏,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的便是自己了。”这是孩子对生命的敬畏。
读着孩子们的体验感悟,我无限感慨,眼睛都湿润了。是啊,养仓鼠是一种体验,学生在其中感受到对责任的担当,对生命的敬畏,培养了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南湖中学养仓鼠的故事,让我对体验式德育有了更全面的思考。
体验既要有单项的,也要有综合的。单项体验组织起来比较简单,其体验的目的也比较单纯,如为了让学生体验菜农的艰辛与快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种菜体验;再如体验残疾人穿衣,唤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养成自觉主动帮助残疾人的习惯。综合体验,包含着多种期待,希望通过体验达到一系列教育目标。养仓鼠就属于综合体验,通过养仓鼠可以加深对养育的艰辛、合作的默契、人与动物的和谐、养宠物与学习关系的正确处理等的领悟,又如军训、游学、远足、社区服务等均为综合性体验。
体验既要有正向的,也要有负向的。所谓正向体验,就是指基于快乐、基于生命的积极意义、基于高雅的情绪等的体验,如春游,在美好的时节,选择一个美好的景点去游览,现场感受自然的美丽与魅力,提升审美的情趣,加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谓负向体验,是指基于痛苦、基于挫折、基于尴尬等的体验。譬如,可以让学生看着自己心爱的金鱼在无水的状态中死去,从而懂得水对于生命的重要价值,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还可以让学生体验饥饿、体验高空作业的恐惧等,以加深他们对粮食的珍惜之情,对建筑工人等高空作业人员的钦佩之情。
体验既要有个体的,也要有群体的。有效的体验应该尽可能的丰富多彩。有些体验主要强调个体感受,那么我们就应该拿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让学生一个一个地亲自去做,如让孩子们进行滑索体验,就得让孩子们一个一个来;有些体验需要群体合作,必须分组体验,如多人绑腿在一起单腿跑步、多人穿着长木板鞋行走等。每一项体验都有其重要功能,个体的体验主要是基于独立状态的内心感受,群体的体验则是基于合作情态下的感悟。
体验既要有短时的,也要有长时的。如种菜,既有短时体验,又有长时体验,短时体验到的是劳动的辛苦与乐趣,长时体验到的是种菜的科学性、收获的喜悦等。养仓鼠是一种长时体验,因为它承载了较多的教育功能。从学生体验的收获看,这种长时体验更具有丰富的生命成长价值。
做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人生导师 篇3
一、接纳每个孩子是班主任首先应具备的心态
对于班主任,从接到名单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明白,这名单上面的每个孩子我都要愉快地接纳。无论他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无论他是可爱的还是令人生厌的,无论他是市长的儿子还是农民的儿子,无论他是反常的还是正常的,他从今天起都是你的一个学生,你都应该用公平公正的心态去对待他。
问题学生可以不赏识,但必须要接纳,因为他是你的学生,因为他是一个孩子,未长成的孩子。即使那些纪律差的、学习差的、经常给班里抹黑的我们仍然要接纳。学生不是我们的工具,教育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我们心中的宝。
二、敬业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品质
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奉献就是付出。我们当班主任的,再有方法,再有艺术,再有智慧,再会煽情,不敬业,不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一切都是徒劳。班主任就是个劳心的活,必须有实实在在时间的付出,必须有实实在在感情的投入。我认为当班主任没有休息的时节,只要你一松懈,学生立刻会找到可钻的空子。你要做到无孔可入,必须随时巡查“大堤”,有一点小问题也要立刻修补,否则有朝一日就有可能酿出大祸。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一切的恶果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做班主任心里要随时装着学生,做好付出和奉献的准备。
三、在制与度,管与理,严与慈中管理学生是班主任最应该掌握的方法
制与度,“制”我认为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有校规,班级就该有班规。没有规定任凭班主任的一时任性,学生是不会服顺的。对于那些影响大家的学习、损害班级形象的做法,就得接受一定的批评教育或适当的惩罚。但我们管理的是人不是机器,任何规定也要有人性的管理在其中。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前因后果,逞一时之盛气,凭主观之臆断,葫芦僧论判葫芦案,弄得一发不可收拾,搞僵了关系。
管与理,管就是管制,不放弃。理就是理睬。不管就不理,管才理。懒得管就懒得理,用心管,才能用心理。时常发现有些任课老师,上班遭到学生的挑衅、甚至是辱骂。对老师的敬畏为什么会荡然无存?究其原因肯定是前段时间的疏于管理。“管”还是强制的遵守,理还是“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化。只有管与理达到最恰当的度,管理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严与慈,严过了和学生的距离就远了,不容易沟通。学生是被迫的、胆怯的。慈过了,学生的随意性就大了,学生会是嚣张的、目中无人的。再伟大的感动也斗不过惰性的支配。况且学生还是个孩子,他不会有长久的坚持力。只有严与慈并济了,学生才能既怕你,又爱你。怕,能让他不随心所欲,干他即使不喜欢但对他以后有益的事。爱你是一种心甘情愿的遵守,信服。这才是我们班主任管理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学生成长导师制总结 篇4
随着“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广大教师积极争当“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切实转变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做学生的朋友,努力在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已初步形成学生成长的良好教育氛围。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正当“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处于深化转型时期,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加强宣传力度,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紧紧抓住这个载体,实现全员育人,师生共同成长,构建和谐校园。我校响应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号召,积极开展“我与学生共同成长”主题师德教育活动,认真制订活动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小组,进一步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中来。切实树立起“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的理念,把“满足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发展需求”放在教育工作首位,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使这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采取措施,深化工作
1、认真制定“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师德主题活动方案,利用年级会议和教师政治学习作宣传、动员,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活动中去。
2、导师们全面了解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基本情况,通过综合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工作计划。同时要求全体导师写出《教师专业成长规划》,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反思提高,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3、导师们认真做好记载工作,注意资料的积累,加强课题研究。相继开展撰写“导师随笔”、“学生成长日记”,本学期末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上交一篇“我与学生共同成长”小故事征文,学校做好“十佳导师”、“学生成长导师制”论文的评比、推荐工作。
三、特色工作
1、办好家长学校,建立联络制度。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责任。因此,本学期组织学生家长开展“家长学校学习日”活动。通过与家长对话、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平日里导师通过家访与结对学生家长每月必须有电话联系,实地家访至少1次,以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知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2、心理疏导,生活指导。
本学期由学校魏廷民老师通过百灵鸟广播向全体学生作了二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主题是《勇敢面对挫折》、《怎样交朋友》。通过教育,有挫折、有心理压力的同学敢于谈论、交流、沟通了,正确引导健康成长之路。
3、纳入考核,激励创优。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的管理,切实把“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补充,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学校把“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教师晋升、聘任、评优的重要条件。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
自从我校实施导师制以来,作为一名导师,我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理解从未怠慢过,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在具有个性特长、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具有心理辅导能力或较强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导师指导与关爱下,使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条件差等被导学生行为习惯向良性化方向发展,使具有个性特长、某方面有发展潜力的被导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是立足于农村小学,面向农村孩子,导师对于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条件差、心理有障碍、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使其行为习惯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对于具有个性特长、某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搭建起更大的舞台,促使其潜力得到开发,特长得到发展;而对于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特长,又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使其朝好的方向发展。下面把“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取得的成效不足分别总结一下:
一、“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取得的成效(1)教师的教育观念极大转变
在很多教师普遍感到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沟通、理解,越来越难教的情况下,我校“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教师们能正确地看待问题生,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成就感,促使其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很多导师感叹:导师制活动有机地与新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到“教书”与“育人”并举的转变。
(2)德育方法得到了更新
导师活动采用师生结对形式,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家长的关心。导师教书育人,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了教师的主观性能动性,从原来单一的批评、说教拓展到采用家访、电话、书信传递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文关怀,这种个别化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为问题学生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它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模式。
(3)师生情感更加融洽
导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以学生的朋友、参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坦诚以待,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可信,师生之间建立了积极平等的互动,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沟通,以谈心形式关注学生的整体生活,师生间的感情深厚。
(4)家校育人氛围明显加强
导师制活动开展以来,家校联系多了,导师的工作得到家长的信任、支持、理解,家长能主动配合导师好工作。
(5)被导学生深深受益,自身素质有了提高
首先体现在教学相长。由于情感的投入,学生对导师所任的课程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另外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变得轻松和有效多了。例如我校曾有一名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的王某某同学,前几年,很多老师对他进行耐心教育,有批评的,有引导的,有说教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然而在实行导师制之后,在他和导师成为朋友之后,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令教师和家长非常失望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能自觉克制,遵守纪律的学生。真正让我们体会到导师制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二、存在问题
1、教师对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认识的差异,将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个别教师对“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认识不全面,只是停留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的补课状态,忽视学生的心理沟通,这将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
2、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心理方面的反复,将直接导致少数导师的信心不足,热情不高。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学生的行为有较大的反复性,因此导师应具备良好的素养,持之以恒的韧性,循序渐进。
总之,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是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符合家长望子成才的需要,符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的教育思想,我们决心继续认真开展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显著成效,真正实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目标。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总结
一、制定措施,全面实施
1、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双制”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领导组成员为双制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中制定了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和方法途径等详细内容,让教师有明确的育人工作思路。同时,经校代会通过了 《梁集小学“双制”实施及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
2、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⑴学校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让学生了解各教师的情况;⑵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 ⑶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⑷学校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做适当调整,最后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以保证每位导师带徒计划的完成。
3、校长室设计了《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 《学生成长记录》 《周六日家访记录》 《学生谈话记录》等相关工作表格,让教师在具体育导工作中记录建档,使学生的成长进步有案可查。
二、明确职责 全员参与
⑴为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导师全面了解所帮学生的情况(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学业成绩、个性特征、生活及学习习惯等),学期初对结对学生当课题去研究,写出学生情况简介。
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制定长期与近期的学习成长目标。对每一个结对的学生建立《xx 学生成长记录》,逐一制定教育计划、措施。⑶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对承包的学生每月至少谈话一次,每学期不少于三次;谈话后学生写出感想。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受导学生情况
⑷做好学生周六日节假日自主学习指导工作。教师对指导学生活动有记录,记录附在《xx 学生成长记录》后面。
⑸采用家访、家长来访、电话互访、函件交流等形式,跟家长有效协调与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导师对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并有有文字记录,记录附在《xx 学生成长记录》后面。
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三、健全制度 全心落实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导师对每位被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导师根据被导对象的不同分别从学业成绩及原因、品德行为缺陷及原因、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订发展措施。对每月的表现和每次调研进行逐一登记并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求受导学生每周一次以反思收获的形式向 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健全学情会商机制。班主任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班教导会,与班内所有学生的成长导师一起分析本班学生在品德、心理、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对本班需特别关注的学生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详细的转化对策并积极落实。每三周组织班主任、导师对需特别关注的学生逐班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并抓好落实,切实做好转化教育工作。
家长——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导师 篇5
我深以为然。
家长要善于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并及时纠正。孩子自小在父母身边长大,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毛病,一指出,孩子就以哭为武器,家长心疼孩子,就任其自然,结果孩子养成了坏习惯,当家长深感其影响孩子前程时,再想纠正,积习难改,有时还会与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甚至造成惨剧;有的家长太过娇惯孩子,明知其错,还有意放纵,最终害了孩子,害了自己,也毁了家庭。听过《芒山盗》的故事吧,孩子自幼有顺手牵羊的毛病,她的母亲不仅没有阻挠,反而心中窃喜,最终孩子犯大事而被判死刑,临刑前,孩子提出要求,要吃妈妈的奶,却把母亲的乳房咬掉,母子二人均赴黄泉,酿成人间惨剧。
我班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小时候她的母亲对她的教育极其严格。她从五岁开始学钢琴,大家都知道,学琴是极其单调的重复,小孩子难免有厌烦之时,她妈妈规定她每日必练一小时,有一次,在练琴时,她妈妈有急事外出,便告诉她自己练,她便玩了一小时,妈妈回来后,询问情况,她闪烁其词,妈妈狠狠打了她一顿,并罚跪一小时,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说谎和偷懒现象。
当然,孩子的品性千差万别,不是所有的孩子敲打一次就能够改掉毛病的,这就需要家长勤敲狠敲,防微杜渐。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有的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你只在出生几天的小孩的面前伸舌头,他就会伸舌头。可见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为子师表”。一个经常口吐脏言的孩子的父母一定口无遮拦,国骂乱飞;一个举止文雅、大方的孩子的家教一定正统而规范。甚至,父母的思维方式都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判断。
我班有一女孩不慎和其他班同学发生冲突,外班老师询问她情况,她却大喊大叫,老师不由训斥了她几句,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没想到,本已处理完毕,心绪已平静的孩子第二天却未来上学,问其父母,父母说其受到外班老师惊吓,不敢上学,并到学校质问外班老师有何权利责问其孩子。我知道了症结所在,是因为父母认为外班老师无权管孩子,才有此一出,后经做工作,家长想通了,孩子自然也就明白了道理,否则,真容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留下阴影。
另外,家长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不能只一味粗暴打骂,要爱字当头,晓以利弊。再者,家长千万不要一宠一严,否则,孩子夹生难管之时,就是家长捶胸后悔之日。
成长导师 篇6
1 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必然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弊端逐渐凸显:每个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不相同, 传统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制约。“学生成长导师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自卑心理严重, 思想比较活跃, 但学习兴趣不高;喜欢张扬个性, 但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普遍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学习主动性差, 懒于思考, 学习的实用性倾向明显。尤其是近两年高职化工类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 社会上人们谈“化工”色变, 直接导致了化工类专业招生难的现象。为了缓解招生难给该系带来的诸多压力, 该系从很多方面开展工作, 一方面扩大宣传, 另一方面从学生质量上入手, 保证每一个化工类的毕业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其中该系首先开展成长导师制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既能适合该校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又能较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班级管理新模式。
2 目的和意义
充分发挥全校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局面。大学生导师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专业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作用, 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导师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导师的聘任条件
导师的聘任以化工系老师为主体, 适当聘请学院领导、处室干部共同参与。
3.1
具有良好的素质, 品德高尚, 作风正派, 为人师表。
3.2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爱岗敬业, 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3.3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熟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3.4
熟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热爱学生, 热心学生工作, 关心学生成长。
4 导师的职责
班级管理负责人为辅导员, 导师配合辅导员, 主要在思想品德、学习、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指导。主要职责如下:
4.1
关心大学生的思想进步,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言传身教,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导航, 从思想、专业、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2
指导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进程,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加强对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的指导,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实践能力。
4.3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4.4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及时疏导联系的学困生、贫困生, 发挥自身优势, 言传身教, 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 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导航。
5 工作方式及要求
5.1
一名导师负责一个班。
5.2
遵循以个别指导为主、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当面指导与书信、邮件、电话、短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就学生的共性问题召集学生共同研究, 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个别问题给予个性化指导。
5.3
与学生保持一定频度的接触, 积极联系学生, 深入课堂、宿舍等对学生进行指导。
5.4
加强与学生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 对在指导学生中出现和遇到的问题应及时与辅导员沟通情况、密切配合, 主动协助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5
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培养方案, 全方位地对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职业生涯规划等指导, 使知识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走上成长成才之路。
6 导师工作考核
6.1
每学年结束时, 化工系将组织对学生导师的考核。
6.2 考核方式:
以过程考核为主, 兼顾绩效考核。
6.3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并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和职称晋升的参考依据之一。
7 预期效果
导师与学生频繁的接触, 特别是通过导师的观察、调查、耐心的劝导、奖励和警告、示范等言传身教, 加强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导。导师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全程学习过程中, 深入体会学生的学习情况, 加强学生智育方面的引导。导师制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精力去培养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校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的一些情况, 从高职学生成长导师制形成的必然性、目的和意义、实施对象、导师的聘任情况及考核等方面阐述了某校试行成长导师制的决心。
成长导师 篇7
关键词:德育模式,学生,成长,导师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教育的普及化、均衡化、优质化要求日益显现。以人为本,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 社会多元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家庭教育缺失, 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智轻德、重说教轻实践等现象, 这些会导致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在思想、学业、心理、行为等方面存在一些偏差, 这与我们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有着不和谐的一面。这一切, 呼唤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 呼唤学校要建立全面关注学生成长的教育新机制, 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
我校目前导师有思想导师、生活导师、学业导师、社团导师、专业技能导师。思想导师是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 是学生心灵健康的维护者, 关注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 引导优秀学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生活导师是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扶助者, 是学生文明生活习惯养成的帮助者。学业导师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培育者。社团导师是学生兴趣特长的发掘者。专业技能导师是学生技能提高的培训者, 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的辅导者。实践证明, 2007年试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以来,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试行“导师制”, 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2007年4月, 我们对学校1100多名学生围绕学业、推进学风建设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对学习成绩期望值良好以上的”占80.76%, “你的学习动机是积极参加学习, 多拿证书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占76.6%, 但“课后你与老师就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交流次数几乎没有的”占61.25%, “意志不坚强造成听课不专心的”占67.08%, “学习中最困惑的是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占70.7%等, 这说明学生学习的主观愿望是好的、是要求上进的, 想通过努力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但又苦于不会或很少与老师沟通以及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业成绩不理想。2007年9月, 我们对全体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有75.2%的学生进我校是要学技术, 将来谋好岗位, 拿高工资;有73.9%的学生觉得师生关系和谐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有83%的学生希望成长过程中得到良师的指点与相助等, 这说明学习技术, 掌握立足社会的本领, 实现自我价值,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得到师长的关心等已成为大多数新生的共识了, 而班主任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 因此必须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让更多的教师来关心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诞生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试行“导师制”, 关注个性全员育人
在很多教师普遍感到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理解, 越来越难教的情况下, 试行“导师制”无疑是重视学生的个性, 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 把每一个学生当做一首风格迥异的诗, 学会欣赏学生的个性, 分享学生成长的快乐和分担学生成长的烦恼。因此,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试行导师制后, 我们的导师, 承认学生的差异, 善于倾听学生心声, 和学生一起谈心、一起活动, 用足够的耐心读出受导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从而让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成就感, 使其各个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导师感言:导师制是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实现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自觉地把自己从学生的“学业教师”转变为“人生成长导师”的有效举措。对学生真正做到了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三、试行“导师制”, 彰显师生共同成长
我校“导师制”采用师生结对形式, 同时根据需要, 创新多种教育方式, 改变了教师对学生单一的口头教育形式, 拓展为利用电话、网络、书信、论坛、讨论、活动等多种交流形式, 做到寓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一体, 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同时, 开展导师制可以融洽师生感情, 学校通过导师工作实践以及开展人人争当“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感到导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 而是大家的朋友、参谋, 与学生平等相处, 坦诚以待, 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可信。通过师生之间进行积极平等的互动, 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与学生沟通, 以谈心形式关注学生的整体生活, 师生间的感情加深加厚。可以说和学生之间形成三个“共同”, 即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师生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 分享友情的愉悦, 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学生共同成长。
四、试行“导师制”, 创新学校德育模式
进行导师制是结合学生特点加强分层教育。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个性特点等与相应的导师结对,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符合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导师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个体的前提下,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注重个别化教育, 关注每一位学生, 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坚持从每一位学生抓起, 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是发掘学生潜能, 为不同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些学生在导师的感化下, 找回信心, 增强学习兴趣, 一些平时教育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的中等生, 也能受到导师的相助, 上升空间加大, 特别是少数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在导师的全力帮助和开导下, 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五、试行“导师制”, 提升家校合作空间
“导师制”活动的开展, 加强了班级管理的力量, 进一步强化了班级管理, 变班主任为班级的主要组织者、管理者为以班主任为主、导师组为辅的小组协同管理。同时可以扩大校家联系, 变班主任与家长单线联系为以班主任为主、导师组为辅的多线联系, 进一步加强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理解, 使家长懂得孩子的成长, 不仅要有知识, 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更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立足社会的本领, 从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在实践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
———加强组织领导是试行工作的根本保证。首先, 学校始终以德为首, 以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德育模式为首任;其次, 在中层干部参加的行政办公会议和学校德育工作会议上多次研究试行方案和操作办法, 多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第三, 举行教育改革研讨会, 发动群众、集思广益, 完善“导师制”方案;第四, 召开教职工大会, 宣传政策, 统一认识, 明确全员育人要求。第五, 成立实施导师制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会议, 加强研究, 推进导师制工作, 将导师工作引向深入。由于思想发动到位, 组织领导有保障, 所以, 导师制试行工作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建立导师队伍是试行工作的坚实基础。首先, 选聘在政治思想、敬业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业务水平等方面好的教师担任导师。其次, 建立导师工作评价, 每学期对导师工作态度、履职情况、受导学生表现及学习成绩进步情况、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奖情况及指导学生人数等评价导师, 采取本人自评、学生测评、学校交流考评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绩效考核合格后发放一定导师津贴。再次, 评选优秀导师并予以表彰。
———组织开展活动是试行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展师德教育主题活动, 努力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爱生奉献的导师队伍, 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开展德育活动, 充分发挥活动载体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引导功能。导师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思想教育、技能、文化、艺术、体育、法制、心理等内容鲜活、时代特色明显、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 使受导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工作制度是试行工作的有力保障。学校建立交流平台, 加强导师业务培训与工作交流, 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工作水平, 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健全家长会制度。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 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建立导师工作台帐制度、学法指导制度、导师小组活动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 促使导师工作顺利进行。
———遵循工作原则是试行工作的关键所在。为使导师工作有序开展, 必须体现: (一) 个性化原则。导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 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 (二) 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和学生交朋友, 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 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 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导师要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读出灵性、感受心声。 (四) 实效性原则。加强过程管理, 全面关爱学生, 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 激励学生健康向上。 (五) 保密性原则。涉及学生个人隐私及心理问题按照保密要求处理。 (六) 一致性原则。导师与班主任共同协商, 保证工作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班华.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成长导师 篇8
一、实行中小学导师制的必要性
与大学导师制相比较, 中小学导师制强调每个学生在自身现有智能条件下的主体意识的培养, 这与大学导师制注重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区别的。
1. 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然诉求
教育公平已成为今天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政策保障下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 即教育起点的公平;二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 即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学校及更高的教育系统保证为每个学生提供的教育是平等的, 即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起点、过程的公平, 是实现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1]对教育活动本身而言, 没有教育过程的公平, 也就没有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在其主观因素方面, 要求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家庭背景、智能基础、性别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给予平等对待。实行导师制, 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给予每个学生贴心的理解和关怀, 因而能够发掘学生的潜能, 因势利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长, 并“在对环境的适应和超越中逐渐形成独具个性的社会个体”[2], 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典型体现。导师与受导学生是一对一的关系, 保证了受导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发展, 学校通过导师给予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的尊重和关照, 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2. 强调因材施教, 加强个别化教育, 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班级授课制是在夸美纽斯教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 它面向班级实施集体教学,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受到限制, 不利于因材施教。国内许多地方也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 但受师资和生源数量方面的限制, 在许多地区学校还难以落实。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由于精力有限、工作的时空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不可能充分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基础、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等实施个别化教育。而且, 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 学科教师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学科教学, 和班主任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 一定程度上造成前者对学生个别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中小学导师制聚焦每一个学生, 并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 强化了个别化教育, 为学校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 中小学导师制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3. 强调自主发展, 关注主体成长的内在需求, 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消解以教为中心的体系, 回归依靠学的体系, 使学校真正成为“学校”而不是“讲堂”。[3]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在整个教育过程, 而不是仅仅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始终是教育的出发点,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决定着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性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 发现他们的智能特长, 从而确定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法,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现、展示和强化优势职能的平台, 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使他们在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中进步和提高。同时, 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 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5]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轨迹了解得全面、具体, 根据个体成长的内在需求, 依托学生的优势智能实施激励和引导, 使学生始终在自身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 导师制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中小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良好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 有利于学生良好发展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 胶南市借鉴大学导师制模式和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实施导师制的经验, 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尝试全员育人导师制, 其主要做法是:
1. 师生双向选择, 确定学导关系
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比例确定导师带领学生的数量。学生依据个人需要选择导师, 导师根据学生申请和自身专业特长选择施导学生。学校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实际情况调剂余缺, 对家庭贫困、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和单亲家庭等学生作重点安排。
2. 导师因材施教, 实施个别辅导
导师对所带领的学生实行全面负责制, 关注受导学生校内和校外的一切活动。学生在校期间每周与导师会面不少于1次, 导师与受导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谈话;每次谈话不少于半小时, 谈话可以在办公室、教室及校园里其他便于交流的场所, 还可以到校园、到河边、到书店等地方。同时, 导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适时家访或约见家长。
3.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应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办法, 对导师的育人工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特长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 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三、思考与展望
1. 中小学实行导师制应注意的问题
导师是在与受导学生对话交往的具体情境中施加教育影响的, 受导师专业水平和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这种对话交往可能会失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 心理状态一般比较脆弱, 一旦对话失败, 会给学生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 学校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慎重选聘导师, 导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尚的师德情操, 才能给予学生学业、品行、生活 (包括心理) 指导和人生规划;其二, 保证师生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建立学导关系, 一名导师带领5~10名学生为宜, 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摊派给导师;其三,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 导师负责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 导师、班主任、学科教师要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才能发挥教育的综合效应。此外, 学校要加强导师培训工作, 提高导师专业化水平。
2. 中小学导师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而且要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有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冲击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的“大写的人”。学生是学习者, 学习是实现未来生活理想的唯一途径, 应该成为实现未来“自我”的自觉行动。但是, 学生在认知特点、认知结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等智力因素方面, 以及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性格、动机、学习风格、文化背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教育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 因材施教。在导师制的组织形式下, 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 通过“引导”和“激励”, 兼以辅导, 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学生在导师的“导”引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并自觉展开可能与他人内容和方式迥然不同的学习, 在“自我”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涛, 黄宁.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教育结果公平——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新定义[J].教育研究, 2009 (8) .
[2]张晓燕.论教育人性化——兼论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区别[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1) .
[3]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1) .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通知[Z].2001.
成长导师 篇9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市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 推动自主创新、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优化经济结构, 促进企业走出去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已进入全新关键历史阶段, 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可以预期21世纪初的20~30年是我国中小企业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去年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冀生的发言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关键成功因素做了分析。本刊记者将他的发言加以整理, 以访谈的形式刊发, 以飨读者。
记者:您在2001年的一次论坛发言曾经讲过, 21世纪初是我国中小企业大发展的时代, 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进入关键时刻, 请您谈谈为什么说我国中小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
刘冀生:我认为理由有三点:第一,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已进入第二次创业阶段。一般一个企业成长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即3年入门, 8年~10年入道, 25年~35年入化, 40年~50年入定。我认为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第一次创业阶段已经过去了, 现在大多数企业已进入到8~10年入道阶段。在第一次创业时大概会有60%企业要被淘汰, 会遇到创业风险和资金的风险。第二次创业时大概在剩下的40%企业中会有60%~70%的企业被淘汰。在第二次创业阶段所遇到的风险是投资的风险、管理的风险, 我在2008年到十几家中小企业去调研, 与老总当面访谈, 我认为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 大多数中小企业近几年都有了飞速发展, 但企业再向前发展, 老总已经感到力不从心, 企业发展方向有些茫然, 企业战略定位不准, 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 职工及中下层管理干部的观念跟不上老总的思路和理念, 业务的发展适应不了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
第二,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正面临内部管理转型的关键时刻。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许多中小企业第一次创业靠的是机制灵活, 对市场反应灵敏、决策迅速、雷厉风行。但现在企业规模大了, 项目多了, 光靠老总一人决策, 老总忙不过来, 但若经营权下放, 中上层干部素质还不具备, 权力放下去会乱。现在的中小企业往往是集中决策, 老总一人说了算, 老总管理幅度过宽, 决策速度变慢, 因此, 机制灵活、决策迅速的优势会逐渐丧失。二是许多中小企业规划稍微扩大了一些, 外面项目的诱惑就很多, 老总发现这些项目都有可能赚钱, 于是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多角化经营, 甚至非相关多角化十分严重, 产业链拉得非常长了, 因此, 中小企业小而专、小而精的优势逐渐在丧失, 主业快速发展的优势逐渐会变成劣势。三是许多中小企业起家靠的是地缘优势, 有本地的根植性, 但随着规模扩大, 企业地域也开始扩张, 区域公关能力在减弱, 本地化地缘优势在慢慢减弱。四是许多中小企业起家时靠的是员工凝聚力强, 当时员工人数少, 团结一致、艰苦奋斗, 但当企业规模扩大以后, 员工人数增多, 人心就不齐了, 人员工资提高以后, 凝聚力反而在减弱, 员工对自身利益考虑得多了, 对企业集体想得少了。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大多数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 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减弱, 凝聚力在减弱。五是许多中小企业还存在观念落后, 产品结构亟需调整, 生产要素成本大幅上升,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融资困难, 人才缺乏, 企业内部管理落后, 企业家素质不高等瓶颈。
第三, 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走出去遇到了重重障碍, 当前中小企业靠的是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但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 安全壁垒、质量壁垒等等, 使“中国制造”正面临重重障碍。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制造, 经历十多年黄金成长期, 中小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十字路口, 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 现在是中国中小企业应当崛起的时候了。
记者:针对以上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除了国家体制, 政府政策支持等关键因素外, 您认为中小企业持续成长应该抓住哪些关键因素呢?
刘冀生: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五个关键因素。
第一, 中小企业应当实行战略管理。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模式大致有区域资源性战略:提供区域资源性产品或服务;区域竞争优势战略:如区域成本领先战略或服务, 区域差异化产品或服务;技术创新战略:如高新技术小企业;服务战略:如小型服务型企业、虚拟企业、互补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企业集群战略:如浙江温州、广东珠三角等地的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高层领导者要注意中小企业的战略转移, 不要对自己发家的那个行业感情太深, 要根据企业领导人本人的素质、性格、情商等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经营的行业。战略不仅要决定做什么, 还包括决定不做什么。往往决定不做什么比决定做什么还困难, 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总之, 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 我国中小企业已经进入战略制胜时代, 这是我国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 要开拓金字塔底层收入人群的市场。中小型企业应将战略目光转向广大农村市场和中小城镇市场, 面向经营金字塔底层。有关资料统计, 全世界金字塔底层低收入人群约有40亿人口, 在我国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山东省泰安市方兴物流公司是以农村为市场, 服务“三农”为导向, 以“小康树”为品牌的地区性连锁经营企业, 员工120人, 主要从事生活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农副产品输出, 满足农民多方面生产生活服务需求, 如信息集散、报纸订送、保险定制、邮政投递、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目前已发展412个乡镇级连锁店, 8120个村级连锁加盟店, 截止到2006年在物流平台上运行的商品有124个品类, 9000多个单品,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 中小企业要在自己的商业模式上创新。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种:即技术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核心竞争力, 其培育的途径模式主要有:先培育技术核心竞争力再培育管理核心竞争力;先培育管理核心竞争力再培育技术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技术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管理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可能在研发上进行大量投资, 而要在自己的管理核心竞争力即商业模式上创新。PPG服饰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就是很好的创新。2005年底创立的批批吉服饰 (上海) 有限公司 (简称PPG) , 企业员工至今不到500人, 其中还包括了200名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企业没有制造工厂, 没有店铺, PPG却以每天接近1万件衬衫的销售量, 向行业龙头企业发起挑战。一年多的时间PPG通过互联和呼叫中心卖衬衫, 以300万件的年销量跻身全国衬衫前三强。PPG靠的不是资产, 而是靠流动在20多台服务器里的数据, 打造了一条快速反应的预测型供应链。通过对销售量数据的分析, PPG能做到对市场相对精确地掌握, 再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PPG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是建立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 同行业企业库存周转期是90天, PPG是20天。PPG用IT系统整合了上游面料商资源和成衣加工厂资源, 将采购、物流、仓储、生产实现互联互通。在采购部门发生生产指令后, 原料在24小时内被送到加工厂, 每家工厂会在96小时内批量加工, 然后送到PPG等待打包发放,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降低了产品成本, 减少了库存压力。同时PPG大量做广告, 在不到2年时间内依靠报纸、杂志、电视、网站、户外媒介等方式, PPG立即被消费者所熟知。2008年7月份营业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0倍。
第四, 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什么是社会资本, 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化的定义, 简单地说企业的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建立在信任和规范基础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 例如, 当你为他人提供了一定服务, 并确信他会因此对你承担特定义务时, 你就拥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本;企业可以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对自己行动有用的信息, 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就是社会资本。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与社会各方面结成无数个合作关系, 每一个合作关系都能为企业带来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种有形资源及无形资源, 因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和外部组织和个人建立了非常复杂的网络系统。因此, 企业领导人不要只看到企业内的人、财、物等资源, 还要看到企业外部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中小企业如何把企业外部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整合到企业内部来, 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这是作为一个企业家非常重要的才能。社会资本与有形资源一样, 如果不继续营造和经营, 它的价值会随时间而递减, 因而需要不断把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优势, 企业社会资本问题已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五, 中小型企业要走出去。2005年以来, 国有企业到美国上市的步伐有所放缓, 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速度正在加快, 2006年中国海外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已经占到87%, 估计今后一段时间民营企业海外上市增多的局面仍然会持续。中小企业走出去往往是从加工贸易OEM开始的, 实际上中小企业OEM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一个节点。当前大型企业正在出现模块化的时代, 大多数产品是由众多材料供应商, 中间产品供应商, 产品制造商, 渠道供应商, 零售商, 广告媒体等企业的支持和服务组成的, 大企业模块化具有对顾客及市场反应速度快, 灵活性强及创新性强等三大特点, 实际上每个模块就是一个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要提升在跨国公司全球价值网络的地位, 不仅要达到产品升级阶段, 要在功能上升级就要靠企业集群, 实践证明, 企业集群化发展是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实现功能升级的重要条件。政府各部门要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 通过政策引导, 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出口能力, 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服务。
记者:中小企业持续发展除了您讲的以上五个关键因素外, 塑造企业形象是否也很重要呢?
刘冀生:是的, 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是竞争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就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一般来讲是指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要对股东负责, 也要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 并能增进社会的和谐和福祉。中小企业经营当然要盈利, 但这是在阳光下的经得起道德检验的利润, 这样才能给我们中小企业带来人格上的光辉, 赢得人们对中小企业的尊敬。
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客户导向、以人为本、环境保护、股东利益、就业责任、商业道德、公益事业、社会稳定与进步。这些社会责任不是要求中小企业一下子全面要做到。一般来讲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往往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生存阶段, 这时企业主要是要建立稳定的市场地位, 获取利润, 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购买原材料, 增加社会需求, 安排员工就业, 上缴利税等。第二阶段, 企业成长阶段, 这时企业已初步建立起稳定的价值链, 企业与这些价值链共同生存, 共同成长。第三阶段, 企业成熟阶段, 这时企业规模已经很大, 企业已建立起强大的价值体系, 企业行为对某些重要行业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此时, 企业要与这一价值体系共同生存、共同成长。第四阶段, 企业进入国际化阶段, 企业建起全球性价值网络。要参与全球合作, 安排东道国人民就业, 培训东道国的企业干部及员工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发展阶段不同,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也是不同的, 企业越发展越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 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成长期, 应当对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实际上企业社会责任的付出, 从长远来看实质上是一种投资, 责任也可以转化为资本, 会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记者: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的企业领导人, 特别是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时刻, 企业领导人的作用尤为突出, 对企业领导人的素质要求更高。请您谈谈中小企业持续成长对企业领导人的素质有哪些要求。
刘冀生:由于时间关系, 今天不能对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展开来讲。我想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人起码要做到八要:一要严格要求自己, 作风谦逊, 品德高尚;二要有优良价值观, 心胸宽广;三要建立起优良的管理团队;四要有很强的领导力;五要有很强的魄力;六要有很强的执行力;七要培养企业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八要克服自己认知模式的刚性。
成长导师 篇10
一、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提出
1理论渊源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初产生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协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指导他如何进行深入学习。近几年。导师制逐渐走出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培养这一象牙塔。随着各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学也开始在本科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如北京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浙江大学2002年已在本科生中全面实施导师制。
2提出的必要性
我国五年制高职学校采用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6世纪的西欧。人们从工业大生产带来的高效益想到教育的改革,于是,集中统一的教育——班级授课制就在“效益原则”的指导下产生了。在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并不发达的时期,班级授课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班级授课制的弊端愈加凸显:学生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不够充分,受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个性发展受到制约。目前高职学校班级普遍是专业班大、人数多,同一专业学生人数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一二百人。由于每个专业的学生规模大,批量培养,不仅校内专业教师难以具体指导。而且企业接纳实训实习也比较困难。这样将直接影响高职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在现行“班建制”课堂运作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导师制,增加课外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大班教学和实训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
其次,从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看也极为必要。有人说,高职教育说通俗一点就是“技艺教育”,突出或强调能力的培养,如同音乐、美术类教育一样,需要建立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关系,以获取专业教师的更多的指导。并重复学习反复训练。再者。从高职院校普遍推行学分制的要求看,学生选课、职业定位等也需要教师辅导。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特点
与普通高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相比。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培养方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见表1),这决定了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导师制不可能等同于已有的模式,而应该凸现自身的特点。
1职业性
从表1可见,中专受学制限制,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就业岗位的适应性。与中专相比,五年制高职在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更重视教学的前瞻性和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这一点上。五年制高职与高专培养方向基本一致,它们与本科有完全不同的培养方向:高职高专主要培养操作技能方面的人才。而本科则主要培养理论研究与技术方面的人才。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就基础和专业理论而言,高职教育也不等同普通高等教育,前者是“职业技术实施型”,后者是“工程技术”。职业技术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如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技术实施型是以已知的、成熟的实施技术为主导。以任务为中心构建的教学体系。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自然体系,遵循的是学科系统性原则。
所以,高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定位不应再局限于学术性教育,而应定位于职业性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点。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
2发展性
从表1可见。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年龄一般为17至22周岁,相当于跨越中专和大专两个阶段,其特点是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仍处于转折的“断乳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逐步形成。一方面,他们积极上进,渴望了解社会、增长才干、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因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分化期,加上高科技时代信息传递渠道的增多,他们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产生心理失衡与情绪浮躁。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看,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在单位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如自私自利、贪图安逸、不讲奉献,心理过于敏感和激动、诚信缺失,不能很好适应工作岗位。究其原因,是职业素养的缺失。所谓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它具有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能力等内涵。
职业素养对高职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校学生成长导师制不仅仅有技能导师。还有心理导师、生活导师等,关注学生的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团队协助辅导等,以保证学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3层次性
我校五年制高职教学实行“分类招生。一二三分类”人才培养制度,学生在进校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文化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四年级双向选择确定专业方向,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锻炼职业技能;第五年顶岗实习,走向社会。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和专业学习的需要,我们采用“五年一贯,二二一分层”学生成长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见表2。
我们的做法是紧紧围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总目标,分层次确定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工作重点。但分层决不等于割裂,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优势)是“五年一贯制”,这要求我们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五年当作是一个整体,这个过程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之基础,而后一阶段则是前一阶段之提高与升华。
三、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
2005年,我校提出试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制定了相关制度,至今开展了两轮研究实践活动。在近3年的摸索探求中,我们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实施方法,对一些难点问题的解决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
1谁可以做导师?
最初我们要求:担任学生导师的教师要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要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关爱学生,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或专业特长,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我们选择的大都是在教育教学方面有较高资历的
优秀中青年教师。首先,中青年教师积极热情、精力充沛,而且因为其自身的年龄优势,更容易与学生进行平等、朋友式的沟通;其次,这些教师都有自己的专长,或是在技能方面胜人一筹,或是在育人方面有独到之处,容易在学生中建立起非权力权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亲近感。
现在,我校各系部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了企业顾问或兼职教师。这些校外资源是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有效补充,他们的加盟能够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密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尤其是第三阶段的导师可以由学校实习专管员和企业骨干共同担任。
2谁需要导师?
从为了一切学生角度考虑,导师制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我校第一轮导师制以班级为试点单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其结果是导师工作与班主任工作多处重合。
第二轮实践我们变班级试点为年级试点,年级组长担任导师工作小组组长:变面向全体学生为面向“两头”学生,这部分学生包括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特长生,同时也包括需要关心的一些问题学生。这一改变灵感来源于世界著名的二八定律。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亦称二八法则。我们抓住了两头学生,就能促进中间,就既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弊端,又能把学生成长导师制的效用辐射到整个年级。
3怎样的师生比是合理的?
实行导师制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做出合适选择。
我校第一轮导师制有64名导师、637名学生参与,平均师生比1:10左右,远远高于普通高校的师生比,但是实施结果却不容乐观。一些导师觉得工作压力很大,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在于导师承担的日常课务和工作偏重,没有更多时间与学生沟通。在第二轮实践中,我们在调整服务对象的同时调整师生比为1:4,社团类可以保持为1:10,实施效果颇好。
4导师导什么?怎么导?
导师有政治思想导师:学生理想信念的引导者,引导优秀学生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技能培训导师:学生技能提高的培训者,学生参与技能大赛的辅导者;社团活动导师:学生兴趣特长的发掘者;心理健康导师:学生心灵健康的维护者:职业生涯导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就业的指导者。
不同类型的导师工作侧重点不一样,但是所有导师的工作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内容。而是要由点及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师们坚持从每一位学生抓起,关注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在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个体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别化教育,通过课外“一对一”“面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全员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导师制的顺利进行必须在一种平等、和谐、轻松的基础上进行,它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然而现实中,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我们的学生更习惯洗耳恭昕。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这种情形也是造成一部分导师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只能逼迫老师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天长日久,老师学生的双向厌倦疲惫也在所难免。因此,导师制要有效实施并可持续传承下去,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事情。
我校在实行导师制前,利用多种途径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在落实中也好更默契地配合和互动。如学生应注意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应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授之以渔。
四、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导师制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导师设置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
我们提供的教育只有被学生需要。才能在实践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能为搞活动而活动,否则设想再好都无法推行。
2导师活动必须给学生和导师搭建一个共同展示的平台
无论是学业技能类还是社团活动类,都要有导师和学生共同策划成果的展示。通过展示活动让导师和学生树立团队意识,一起体验成功的欢乐。
3导师活动一定要体现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和可追求性
如果没有选择地大面积展开,导师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只有学生和导师都珍惜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激发双方的积极性。
4导师活动一定要注意活动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