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度(精选8篇)
双导师制度 篇1
一、引言
2010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 提出要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由此开始了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浪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 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类型, 其基本特点即在于职业性和应用性。根据《方案》设计, 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主要以全日制为主, 从而改变过去十多年来以非全日制教育为主的传统模式, 势必对现有高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构成重大挑战。因此, 能否在新形势下改革以学术型为主导的传统教育制度, 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成为本次教改成功与否的关键。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自1999年以来即获批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累计招收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领域非全日制研究生1852名, 并有714人已经获得学位。2009年以来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契机, 信电系抓住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以改革双导师制度为突破口, 努力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新模式, 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新语境下双导师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1、双导师制度的起源与现状
双导师制度是为了弥合培养过程中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鸿沟而实施的重要举措。早在1992年,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便在本科教学改革中率先试点“双导师制度”,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1]。因此, 双导师制度从起源而论并不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但天然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知识性和专业性相统一的核心要求, 因此迅速得到认可与发展。
近年来, 双导师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 (1) 校内导师缺少对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的明确要求和实际考核, 上岗条件与工学硕士没有差异[2]。 (2) 校外导师挂名上岗, 无法有效介入培养环节, 难以发挥作用。 (3)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缺少合作, 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脱节, 将协作指导异化为独立指导甚至单方指导[3]等。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由非全日制向全日制演进过程中, 以应届生为主的求学者实践经验欠缺, 校外导师与学生之间也不再有工作单位的固定联系, 使得校外导师对学员的指导无论在时间、场地和内容上都缺少有力的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同培养的办学目标遇到极大的困难, 集中反映在需要对以双导师制度为核心的办学机制、教学模式等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2、双导师制度的重构和基本要求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于2009年招收首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时即意识到双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学系领导与师生、企业专家共同探讨, 认为目前以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为基础形成的双导师制度已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而解决的关键在于重新认识企业在工程硕士培养中的作用, 真正形成校企联合的协作机制。
在校企联合的新语境下, 双导师制度的基本要求是立体式、全方位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在理念上打破高等学校封闭办学的旧框架, 认识到企业不仅仅是科研合作、技术转化、市场开发和学生就业的重要伙伴, 也是师资队伍、培养目标、教书育人等各个环节的重要参与者、合作者, 甚至在一些特定问题上 (如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性、引入行业标准) 具有主要话语权。
第二, 在协作机制上加大校外导师的权重, 重新明确双导师制度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职责, 做到分工明确、责任互补、加强合作。其中, 校内导师单独的责任有: (1) 督促学生校内课程学习的进度; (2) 在校期间的学业指导、生活资助和心理教育。校外导师单独的责任有: (1) 制定企业实践计划并监督其进度; (2) 指导有关工程实际的行业标准、环境评价、项目管理、生产流程、预算核算等专业知识; (3) 审核论文写著中的前述知识的运用情况。需要校内外导师共同合作的责任有: (1) 根据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学系制定的培养目标, 安排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2) 学位论文选题、开题、预审、中期考核和答辩等环节工作。由此, 校外导师的工作内容得以具体化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增强了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和参与的力度。
第三, 在执行过程中突出双导师制度的“制度化”。通过框架性文件规范学系与合作企业、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导师与学生、教学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关系, 并注重考核、监督及评估等手段加以落实, 从而保障制度的效果。特别注重双导师制度的长效执行机制, 通过备忘录的方式规定了新模式的双导师制度从逐步试点至完全落实的阶段性目标。例如至2017年, 实现双导师制的落实率达到80%;论文指导工作中, 校外导师的工作比重占60%, 校内导师工作量占40%等。
三、制度保障与成效
1、具体措施
围绕重构后的立体式双导师制度的基本要求,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在以下方面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
第一, 加大企业实践基地建设, 为双导师制度的落实提供前提。以十多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积累的广泛社会资源为基础, 重点选择技术基础雄厚、市场广阔、人力资源较为集中的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6研究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607研究所、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灿心半导体 (上海) 有限公司, 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等企业, 签订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协议中明确将技术实践教育以及配套的企业导师遴选政策作为基础性条款, 使企业提供合格的企业导师成为一项义务。
同时, 学系还积极争取学校支持, 在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连续获得资助, 累计金额30万元, 并由信息学部、学系予以配套, 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了较为充沛的经费。
第二, 规范导师聘任标准及程序。对于校内导师, 结合学校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以及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认定体制改革, 单独制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教师申请标准, 鼓励年青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教学, 推动一部分企业经验丰富、有志于从事应用推广工作的教师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上, 从而在师资上将学术型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区分开, 并制定可相互参照的职级、职称制度, 为两类导师的独立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对校外导师, 下发《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导师资格认定的通知》, 将资格申请标准进行量化。如:
(1) 企业导师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10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或具有副高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
(2) 热心教育事业, 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治学态度严谨;
(3) 在企业工程项目中担任主要负责人, 对相关领域具有扎实的实践经验。
并建立起完整的推荐/申请、资格审查、发文、举行聘任仪式等程序。通过该方式, 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导师的自我认知以及积极性。
第三, 建立起企业导师全程参与的管理体制。改变以往企业导师仅在论文指导阶段发挥有限作用的做法, 将管理关口提前, 从工程硕士培养的第一步, 即制定培养方案时即注重发挥企业以及企业导师的作用。这里的工作分为两个层面:
首先是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工程硕士教育的宏观层面, 每年招生计划发布前即由学系领导召开由校内教师、行政管理部门、企业技术负责人共同参与的研讨会, 结合国家政策精神、学校现行制度、社会实际需要, 商定培养目标和核心课程体系, 作为该届学生的指导依据。在考生复试时, 合作企业 (实践基地) 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担任面试专家组成员, 其权重与校内专家相同。
其次是对每个工程硕士学生进行指导的微观层面。 (1) 工程硕士新生入学后, 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自行确定校内导师, 并由校内导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学习兴趣推荐合适的企业导师。 (2) 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共同拟定该学生的课程学习计划。 (3) 根据校内外分工, 两位导师分别负责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进度并进行考核。 (4) 两位导师共同决定学生的论文选题, 并协作进行指导直至论文答辩。 (5) 如学生的研究志趣发生变化, 可更换企业导师, 但校内导师原则上不做更改。
该制度在两年试点后以《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双导师制度执行细则》、《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论文指导流程》等文件加以规定。论文指导流程如图1所示:
第四, 改革论文写作标准, 使成果表现形式更加贴近市场需要。为了区别应用型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在研究成果、学位论文上的不同要求, 积极推行以工程报告取代学位论文作为最终授予学位的判定依据。工程报告应贴近实际, 包括方案论证、环境评估、经费预算、工程进度、技术特点、采用标准等内容, 不过多强调创新性, 而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
2、效果调查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对双导师制度进行改革与试点以来, 根据对2009级、2010级两届学生的调查, 认为实行双导师制度后, 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确实的提升, 深入了解并掌握了生产一线技术知识, 从而优化了学社的知识结构, 更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如学生李某某, 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 结合自身理论知识, 积极参与并完成了该企业一项重要工程项目, 并以此确定论文选题, 顺利完成论文撰写, 并通过论文答辩, 毕业后被该企业录用, 目前已成为该企业一位技术骨干。
根据对实践基地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调查, 企业方面认为工程硕士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 能完成一定的任务, 基于他们的理论基础较好, 其参与项目规划、项目实施的能力均得到提升。由该公司专家负责指导的5位工程硕士研究生中, 有3位学生毕业后被该企业录用。公司人力资源部也对此次合作较为满意, 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合作培养此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四、存在问题与反思
上述制度实行近4年来虽然取得了积极效果, 学系也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 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导师考核机制。
虽然学系对导师的职责已经有了较为原则性的规定, 但指导本身毕竟是一项较为复杂、难以完全量化细分的工作, 且学生的成就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因此无法通过抽象的做法将具体的指导过程标准化、程式化。曾有老师提出以学生进行背靠背打分的对导师进行测评, 但容易引起部分导师、尤其是企业导师对于严格立场的退缩, 因此一直未进行尝试。
(二) 企业导师的教学水平、指导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导师的构成主要是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工程师和技术高管, 授课能力相对较弱, 且由于与政府部门、高校和学生接触较少,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总体形势、工程硕士学生的培养规律等认识略显不足, 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以加强队伍建设。
五、结论
总之, 双导师制度是确保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和主要抓手, 也是招生、管理、培养和学位等各个环节工作顺利组织实施的核心。对双导师制度进行改革, 需要充分考虑专业学位不同学位类别、领域的特点以及培养单位的办学传统, 积极探索、稳步前进, 避免出现“一刀切”和“千人一面”的现象, 抹杀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安建华, 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3, 5 (1) :65 67
[2]杜贞贞.论双导师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现代交际, 2012 (5) :222-223
[3]张彩霞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师承制专业学位模式中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10) :51-52
双导师制度 篇2
众所周知,音乐教师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其培养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然而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中,学生的实践环节却是非常缺失的。针对于此,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郑莉教授提出了“音乐教师教育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准教师”提早进入角色。
从4周实习到4年积累
所谓“校内外双导师”就是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校内学习,而校外导师则负责学生教学实践的指导。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在实习教育基地跟随其校外导师进行实际教学的实习活动,实际上是把以前只有4到6周的实习时间放大到整个大学4年的学习时间。
在校外导师的选择上,从具有特级、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富有青春活力、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中确定人选。目前首都师范大学已经选定了北京市西城及海淀区共9所重点中小学的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为校外导师,许多“名师”都榜上有名。同时选定包括西城区北京八中初高中部、铁三中、铁二中、三十五中初高中部,展一小及海淀区八一中学等学校作为实习教育基地。这些学校师资队伍雄厚、硬件设施完备,学校基本都具有管弦乐队、民乐队、合唱团以及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可以给实习生们提供观摩机会和实践平台。
首都师大05级师范班的41名同学目前已经全部投入到“双导师”的试验当中,他们共分为8个小组,每组安排一个负责人,每周抽半天到一天时间深入一线,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观摩教学、与学生座谈、协助导师组织社团活动、进行实践调查、观看优秀教学录像等等。郑莉老师介绍说,深入到教学一线,实践过程中能够了解目前的音乐教师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回来后自己就会思考作为教师应当具备哪些能力,自己缺少什么,就会自觉加以改进和补充。不像以前,临到毕业才去实习几周,就算发现什么问题也没有时间改进了,许多问题只能留到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再去补课了。
阶段性试验初见成效
“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模式”在国内相同专业领域首次提出了音乐教师培养的“四年制双导师”新型模式,加强了高校音乐教师培养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沟通与联系。该项目自去年推出以来,首师大的同学们已经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一学期下来,大家普遍觉得收获很大。
05级师范班王琦说:“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知道自己不仅仅只是专业欠缺,更多的是综合能力的欠缺。高菲同学表示:在八中实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要做一名音乐教师并不容易。一堂课需要的材料很多,教师必须要精心准备才能把课讲得丰富充实。现代的音乐课堂并不是单纯讲音乐这么简单,它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否则将不会管理好课堂。
对于“双导师”模式,校外导师也表示了一致认同。北京八中李存老师说:“对于在校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到一线中小学吸纳实践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回到学校继续补充学习。很多来八中实习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亲临八中课堂,才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训练合唱队、管弦乐队、民乐队等等,回去要补充的知识还有很多”。三十五中郭志平老师表示,以前大学生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在“闭门造车”,只有到了大四快毕业了才“例行公事”似地实习几周,这点实践经验对于即将走上工作一线的准教师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双导师”制为他们提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八一中学张亚红老师说:“大学生通过这种长期深入的实践学习、锻炼、提升自己教学所需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同学们作为教师的意识增加了,他们也明白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学习,这种经验对他们来说很宝贵。”铁三中王圣杰老师也谈道,以往学生只有4到6周的实习时间,学生往往刚找到作教师的感觉实习就结束了。而双导师培养模式这种长期分散的时间方式则能够使此局面得以改观。
双导师培养模式开创了师范音乐教育的新模式,而且操作简便,极具推广价值。郑莉表示,就像医生的培养要积累大量临床经验一样,教师同样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更好地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双导师制度 篇3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知有关精神, 开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硕士的应用实践能力, 工程硕士鼓励实行双导师制, 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 为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为校外导师。
工程硕士就读期间, 学生可以同时受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联合指导, 两位导师将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开题、论文写作以及实习和实践。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工程硕士, 在培养过程中, 都将贯彻理论+实践、课堂讲授+自学的模式。课程上将采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教学手段以增进授课效果;利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系统性的工程能力。基于项目或课题完成对学生系统工程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 学习期间还将引导学员适当参加国内外学者讲座、企业高管和资深工程师讲座、社交沙龙、实地考察等活动。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指导模式, 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聘任合适的校外导师, 工程硕士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导师, 并有效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就校外导师的聘任、校外导师的选择和“双导师”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加强“双导师”制的运行和管理, 为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二、校外导师的聘任
校外导师的聘任需先由学院专家组审议批准, 由院长聘任, 聘期为四年。确立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关系, 明确规定高校与企业双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校外导师按照规定负责管理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专业实习、论文答辩等事宜, 是连接高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桥梁, 秉着共同协作、直接参与、高度负责的原则, 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三、校外导师的选择
在实施互利共赢的“双导师”分工合作的新型培养机制时, 选择合格的校外导师是关键。一般情况下, 要求工程硕士先选择校内导师, 然后再选择校外导师。一名合格的校外导师应具备四项基本素质, 即:有专业技术职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切实的指导能力和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配备校外导师, 还需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意愿与校内导师的需求。校外导师的选择可以来自三种途径, 包括“校外导师库”推荐、联合培养基地和校内导师兼任。
(一) 通过“校外导师库”选择校外导师。
收集整理相关企业或管理部门的信息, 由学术导师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 推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学术背景, 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或者有责任感的高素质人员, 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批通过, 建立校外导师库。通过建立“校外导师库”, 既可以控制导师的质量, 又能更好地稳定导师队伍。这样, 学生可以登录到“校外导师库”中, 充分了解各个校外导师的实习要求, 并根据个人意愿, 选择适合自己的校外导师。此外, 学院可以安排校外导师与研究生的见面交流会, 实现相互了解并完成双选。
(二) 通过联合培养基地选择校外导师。
目前, 信息学院与多家IT企业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 比如人大金仓、京东、南天软件等。这些公司愿意接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研究生前去实习。因此将这样的公司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基地, 校内导师与企业专家一一对应, 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寻求共识, 并且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 共同完成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 有些学术导师本身有一些工程技术实践类的课题项目, 针对这些项目, 学术导师可以兼任企业导师指导工程硕士, 但是学术导师兼任企业导师的比例不宜过大。
四、双导师的合作
“双导师”制的沟通合作, 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 帮助他们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做出切合实际、引领学科前沿的选题。高校与企业双方通过合作, 开设研究生课程、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 一方面丰富教学研究内容, 使教学科研更具有针对性, 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等教育优势资源与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 “双导师”制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通过“双导师”的联合培养, 不断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交流和合作, 使工程硕士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都有较好的提高。双导师在工程硕士实习方向选定、毕业设计选题等方面进行指导, 并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 对研究生的学业情况和研究进展了如指掌,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 导师也可以从研究生的研究中得到启发, 同时促进双导师间的取长补短, 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五、结语
双导师制度 篇4
一、什么是“双导师制”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一个学生有两位导师共同负责教学指导工作。两位导师分别为专业技术导师和工程技术导师。专业技术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技术课程学习和指导工作;工程技术导师:侧重学生在工程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协调沟通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双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双导师制”强调的是由专业领域的两位教师共同负责指导学生理论教学与工程教学的全过程,两位指导教师之间既有协作,也有一定分工。
二、“双导师制”实施的条件需求
从双导师制的含义可以看出其实施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晋升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来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学院的教学特色提供了实施“双导师制”的良好条件。
(一)“校企合一,产学一体”为双导师的聘用提供有利条件
软件专业具备很强的应用实践性,采取“双导师制”模式,能够避免纸上谈兵的纯理论式做法,体现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以及培养人才的目的性,真正达到专业知识来源于实践又还原于实践的最终目的。
软件专业对于双导师的聘任,校内教师资源充分,可满足专业技术指导教师的需求,需要大量工作的是校外实践教师的聘任。在这一方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软件专业具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软件专业具有专业公司,能够承接计算机软件设计工程,对于专业教师也是一种锻炼。同时,软件专业与很多软件技术方面的公司有合作关系,能够聘请专业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作为工程技术指导教师。
(二)“四学期”充分发挥双导师作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将整个学年分为四个学期,校外导师不但在第一、二正常教学学期参与到教学当中,还在“第三学期”实践教学学期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学期与普通教学学期不同,学生并不在课堂上课,而是在这个学期完全以职业人的角色融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在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的业务精英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工程技术指导教师团队,监督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补充单纯理论学习的缺陷,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工程技术导师除了担任一门课教学或讲座外,在学生专业实习和认识实习的过程中还负责指导学生,运用自己丰富的业务经验辅导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专业公司品质提升,保证校企合作企业质量
软件专业的自有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有效利用学生资源,熟练教师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软件专业实行“双导师制”,还要求高校和企业建立一种能够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以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双赢”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一个企业有义务指派专家当工程技术导师,所以就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一方面,学校选择业务相对稳定的企业作为软件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学校选择业务能力强的教授作为单位的技术顾问,双方定期就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并开展合作研究。这样,既能很好地实行大学生“双导师制”,又能增加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实行“双导师制”要求两位导师保持良好的沟通
实行“双导师制”要求两位导师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指导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专业技术导师与工程技术导师的职责是互不相同而又密切联系的。专业技术导师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与专业理论问题,工程技术导师解决学生的实际工程技术方面问题。学生理论知识的扎实与否可以影响其实践的整体效果,而实践工作又会促进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因此,两位导师共同协作,将“双导师制”对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双赢”作用发挥到极致。
(三)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
软件专业中的“双导师制”能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效果评价机制,要从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学生的业务水平提高等方面来综合评价。
同时,对两位导师的选聘也要严格把关。专业技术导师一般从专业教师中选聘,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要求具有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心,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工程技术导师一般由专业公司、校外实习基地、企事业单位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担任。学校与工程技术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协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外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和科技都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育方式、模式的改革是提升毕业生质量的保证。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软件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加快改革进度,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将学院的毕业生培养成为行业需要的、企业认可的IT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茹荣芳, 邢秀茶.全学程双导师合作学习培养模式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2) .
[2]白华.“外引内置”的双“班导师”制[J].社会科学家, 2011, (8) .
双导师制度 篇5
1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跨境电商人才需具备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运营的“双重技能”, 企业招聘到的人才很难直接胜任工作, 而企业培养的成本很高, 因此, 迫切需要培养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3]。目前大部分高等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 并未开设跨境电子商务相关课程。在现有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中,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都是先介绍电子商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流程, 然后通过模拟软件做实训, 老师缺乏跨境电商运营的实战经验, 因此指导学生时也显得力不从心。实践教学也只是停留在实训室一些虚拟软件上, 长期如此, 一定会影响电子商务教学质量水平, 培养的人才也大打折扣, 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2 跨境电商人才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从外贸企业及51job、国际人才热线等招聘网站调查显示, 跨境电商相关的招聘岗位95520个, 从岗位要求来看, 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具备电商操作能力和外贸知识, 熟悉国外客户网络购物的习惯、需求和当地文化习俗, 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相关规则和营销技能;熟悉国际货代、国际物流、报关、退税操作流程和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跨境电商的两种主要业务模式:“直购进口”与“保税进口” 模式[4]。而对于运营过国内电商的熟手来说, 转战跨境电商首先面临“语言关”, 以及国际贸易的一些知识。综合来看, 从事跨境电商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1) 外贸跟单技能。跨境电商业务员在跨境平台操作过程中, 会涉及产品英文详情描述、营销软文写作、函电处理、在线交易沟通、商品询盘、售后服务和纠纷处理等问题, 这些需要具备相应的外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跨境电商运营技能。目前, 我国中小外向型企业80~90%的业务是通过国内一些大家熟知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的, 跨境平台的操作技能主要涉及跨境网络销售平台操作规则、店铺转化率提升、SEO搜索引擎优化、站内外活动策划及管理、销售数据及后台数据分析等技能。
(3) 跨境网络营销技能。跨境网络营销基于网络广告、网络推广和网络搜索的全球化、多元化、立体化。前期要做好国际市场调研, 然后根据不同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营销活动, 熟练运用跨境平台销售和推广工具、店铺页面板块布局和策划、线上活动和创意专题的策划。
(4) 国际物流管理技能。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熟悉国际物流网络节点, 还要了解小包进出境的国际物流程序, 对比各种物流方式的报价、制单要求, 了解各个国家的海关通关规则, 结合不同行业掌握选品技巧, 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SKU和货品组合等知识。
在为期两年的教学实践中, 怎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3 “双导师”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中的导师制最初起源于英国, 并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方式。导师制之所以能够普及是因为它有着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 所谓“双导师制”, 即一个学生有两个导师, 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 在教学过程中, 他们各司其职, 学校导师负责其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企业导师负责为学生的实践课程、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和详尽的指导[5]。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的数据显示, 广东省作为全国第一外贸大省,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国交易总额的七成, 目前在国外几个大的电商平台, 如亚马逊、ebay上, 广东省中山市有不少企业已经冲刺到分类销售中的前列, 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26个, 无论是北部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布局, 抑或是南部的跨境电商系统建设, 都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行“双导师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构建了双导师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1所示。
3.1 校内导师课堂植入企业实战项目, 创新教学内容
校内导师在学生入校后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以及就业方向, 全面讲解专业知识体系, 在理论教学中, 植入企业项目或学生创业项目, 结合真实的案例讲解理论知识, 增强课堂内容的实用性,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以任务驱动教学, 以企业真实案例训练学生职业技能, 对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引入跨境电商实训教学, 培养综合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学校导师理论知识扎实, 系统全面, 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巧, 但是, 项目实践经验明显不足, 这就需要企业导师的弥补, 这也就体现了双导师制的优点。
3.2 企业导师引领项目实施, 贯穿学生实训和实习
企业导师一般是企业里面的行家里手, 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操技能, 在实训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企业, 了解公司文化、各部门工作流程、熟悉跨境电商项目运营流程及技巧, 从简单的任务入手, 逐渐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利用学校的区域优势, 引进周边一些跨境电商优秀企业, 根据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要求来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室[6]。发挥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优势, 建立“教学工作室”在校内形成“干中学”的实战环境, 优化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企业导师还协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就业指导, 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约了上岗前培训成本。
3.3 双导师全程跟踪项目实施, 并给予及时评价与指导
在实际项目运营中, 双导师全程跟踪, 企业导师在学生中具有权威, 利用自己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 更容易令学生信服, 对团队建设有丰富的经验。学生通过分工合作, 把老师布置的任务都按时按量地完成。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 不断地完善自己, 相互交流好的学习经验, 共同进步。老师的每一次中肯的评价都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在老师的建议中不断改进。虽然每一次做得不是最好, 但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做到很好。
4 结语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 以技能培养为本位, 吸引跨境电商企业人才和技术高手走进学校, 进行双导师人才培养, 创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开展实训、实习、实战、创业的学习环境, 以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不但可以解决中山乃至广东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 为企业快速培养并精选合适的人才, 免去了招聘的麻烦, 节省岗前培训成本;同时, 也有助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及创业, 学生在校内积累了丰富的跨境电商实践经验, 达到真正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鄂立彬, 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4 (03) .
[2]闫岩.跨境电商人才供需失衡[N].国际商报, 2015-06-05.
[3]何梓源.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人才供需状况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
[4]张亮.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分析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消费市场, 2014 (20) .
[5]郑雪英.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商论, 2014 (11) .
双导师制度 篇6
北京市将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在《北京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技北京行动计划》中处于重要地位。北京是文化创意产业之都, 正努力建设世界城市, 要实现这些目标, 都需要大批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作为保证。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总体上看, 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目前, 我国研究生培养环节与社会结合不够紧密, 教育偏重理论而轻实践, 多是为后续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做铺垫, 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而目前, 高校或科研机构人才需求已大大减少, 同时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企业进行相关工作的人数稳步上升。企业普遍认为, 目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严重缺乏的现象。学术型人才的大量冗余, 我国社会紧缺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匮乏, 迫切需要我国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稳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同时, 积极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 大批研究生涌入社会, 导致研究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工科专业来说, 学历、文凭已不能单单作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 实践能力、个人能力更被企业所看中。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缩短学生从学校进入到社会的过渡期。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也是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需要的是具有实际项目工程经验的教师, 这样一方面将推动高校教育模式的跨越式发展, 促进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教师自身的学习, 在理论能力扎实的同时, 还需要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进行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行业人才需求的标准, 采取定制、定单式培养, 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和行业需求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
二、双导师制
双导师制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中的一种形式, 它以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为依托。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其中第一年主要是在校内, 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到三年进入基地, 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双导师制是指研究生培养由校内、校外两名导师共同负责, 两名导师之间既有协作, 也有一定的分工。校内导师是高校自身的老师, 主要负责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指导工作, 帮助提升学生个人文化修养与科研能力;与校外导师一起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校外导师, 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等工作。校外导师为学校从企业中聘请的高素质人才, 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主要负责研究生在基地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指导工作,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研发工作的能力;协助做好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基地培养结束后, 对研究生给出鉴定意见。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面向企业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实践型人才, 因此一支实践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是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关键。首先, 要引导教师有实践意识。目前, 许多导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开始担任导师的工作, 没有充足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学校在校内选取有过实际开发经验的导师, 或者开辟各种途径与企业开展合作, 让校内的导师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结合企业的工程项目, 增长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 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 校外导师的聘请方面, 需要考虑企业的知名度以及企业相关人员在专业知识以及工程实践案例的经验。
三、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
基地建设是双导师制度的基础, 科学高效的基地建设是双导师制度顺利开展的保障。
探索基地建设模式:首先学校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基地建设发展基金, 先把基地整体框架搭好;其次, 努力吸引一些知名企业设立创新基金, 参与基地建设, 支持学生课题立项和项目开发, 积极做好科研成果转化。
探索基地管理机制: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 建立“多位一体, 突出自主管理”的机制, 即学校政策大力支持, 研究生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建设, 学院积极参与, 研究生自主管理, 校企共建。
从其他已率先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校运行情况看, 联合培养研究生取得了一定成效, 强化了研究生适应社会、适应行业需求的能力, 能够弥补单一导师培养可能存在的知识结构与知识面的欠缺, 所培养出的学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同。由于我国双导师制度起步时间较晚, 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四、存在的问题与相应解决方案
1.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否与实际需要相匹配。
在目前研究生的学习中, 课程设置存在很大的弊端。如很多课程及教材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的差别很大, 或者是一部分课程设置没有必要性, 或是一部分课程内容陈旧, 未能根据科技发展进行动态化的实时调整。目前, 我国科技水平迅猛发展, 高校所学习的知识已经无法适应我国产业创新的发展需求。解决办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 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依托于校外实践基地, 学校可聘请校外具有实际工程开发经验的导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将企业的科研成果与需求直接反映到课堂上, 由此来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2. 能否有足够多的研究生参与到双导师制度中来。
企业需要的是科研水平高、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研究生, 而高校的导师手中一般都有几个课题同时开展, 自然就非常需要自己研究生的帮助。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放缓, 特别是一些普通院校, 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不足, 高校导师更是不会对自己的研究生轻易放行, 越是优秀的研究生越是要牢牢抓住。所以实际可以参与到联合培养项目中的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需要考虑的。解决办法:在基地建设之初, 就需要规定好进入基地的研究生的数量以及选拔方案。在开学后, 即组织开展相应选拔工作, 以自主申报为主, 导师推荐为辅。对于符合条件的研究生, 由学校层面组织, 进入基地进行联合培养。对于在实际选拔中遇到的问题, 及时想办法解决, 并不断对制度进行完善。
3. 校外导师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在专业型人才培养中, 校外导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是校内导师所无法取代的, 甚至比校内导师的作用更要突出。部分院校存在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仅仅是名义上的双导师制, 校内外导师职责不够明确清晰, 责任不到位。校外导师自身工作繁忙, 没有时间来负责学生的培养与指导工作, 只是在需要校外导师签字或给出评定建议时才会露面。解决办法:我们需要完善双导师制度, 明确校内外导师职责, 采取不定期考核与评价机制, 对不符合要求的导师采取淘汰制。
4.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 主要看中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 这对于理论型学术研究生来说确应如此。但对于以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为目的的专业型研究生而言并不恰当, 特别是急需实践创新能力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 其培养质量则更应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企业创造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上。所以, 传统的评价模式不能有效评价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解决办法:对于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 我们应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用于本学校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两方面的内容:一要考虑联合培养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客观需求, 二是要突出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评价特点。
五、结语
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而双导师制度作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中的一种, 改变了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方式, 适应了我国当前社会对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是我国大力支持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 对电子与通信工程这一特别看重动手实践能力的专业来说是极其适合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制订合理完善的教学大纲与培养计划, 完善基地管理制度与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让双导师制更好地发挥作用。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为主, 而企业需要的实践型创新性人才相对缺乏。针对此问题, 首先分析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在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必要性, 其次说明了什么是双导师制度以及双导师制度中校内外导师各自发挥的作用, 并且分析了在双导师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对此模式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双导师
参考文献
[1]郁嘉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魏宪宇.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双导师制度 篇7
一、“双导师”制的内涵界定
在界定本文所研究的课程教学中所运用的“双导师”制内涵之前, 首先要区分两对概念。
(一) “导师制”和“双导师”制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 与学分制、班建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在我国, “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研究生教育领域, 最早实施“导师制”的是浙江大学 (2002年) , 随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开始实施“导师制”,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双导师”, 顾名思义即两个导师。“双导师”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是高等教育创新培养机制的一种积极探索, 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研究生教育偏重理论教学的劣势,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 有利于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社会紧密结合。
(二) 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和课程教学“双导师”制
当前, 学术界所集中研究的“双导师”制主要应用于培养应用型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实践中, 主导师由校内教师担任, 第二导师则由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实际工作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 双导师各有其职责, 且各司其职, 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培育, 这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兼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复合型人才的新路径。
本文所阐述的课程教学中的“双导师”制的基本含义可以表述为: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联合办学的资源互补优势, 在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实行校内教师“主讲制”和校外教师“辅教制”, 从而形成课程教学中的“双导师”制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其实质为校内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合作性工作体制, 目的在于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二、“双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与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单一教师制”相比, 实施“双导师”制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在课程教学中推行“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实现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探索, 因此, 科学和正确地实施“双导师”制既有利于专业和学科建设,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努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 围绕专业特点, 推动学科长足发展
2010年5月6日, 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要求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 创新和提高教育体制机制,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根据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和课程建设需求来看,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是绝大多数专业的建设目标。在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实施“双导师”制, 可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综合资源, 在紧密围绕专业特点的基础上, 逐步将课程教学内容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充实和完善学科建设所需的实践应用部分, 从而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同时推动相关专业和学科的长足发展。
(二) 满足社会需求, 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 既是课程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笔者认为, 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终究要回归和依靠社会, 实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由于校外导师一般由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 因此,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用全新的视野审视和学习专业课程, 能够把课堂的教学活动更紧密地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构建一个“理论讲授+实践教学”相得益彰的良好平台。其重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校内导师积极作用, 强调利用校外导师资源, 从而实现高等院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培养, 提升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缩短未来学生适应岗位的期限。
(三) 拓宽研究视野, 完善学生培养机制
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宽口径的“双导师”制制模式, 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当中的不足, 完善学生的教育培养机制, 推动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育, 使得高校学生的培育机制更加完善。通过“双导师”制制, 充分利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综合优势,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向拥有不同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的导师学习, 既可以深化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又拓宽了知识面, 保证了学生的培育质量, 同时也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相关企业和机构的联系,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社会渠道, 可谓一举多得。
三、“双导师”制探索与创新
(一) 实境耦合, 丰富拓宽教学内容
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主要以课堂教授为主, 是以理论知识的教学为主要导向的, 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缺点就是实践环节缺失, 导致学生的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严重错节,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具体实务方面感到茫然无措。针对这种情况, 在国际贸易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双导师”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在一些具有典型实践性特点的国际贸易类课程中, 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报关实务》、《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在部分教学环节实施“双导师”模式, 一方面, 可以在课程开设期间, 开设一些专题讲座, 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为学生讲授、演示具体的贸易操作过程, 深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掌握实际的操作流程和实践技巧;另一方面, 结合课程特点,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可以在国际贸易企业、报关企业、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 引入校外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教学, 使学生在充分掌握已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加深对贸易实务的理解, 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 校企联动, 构建立体化体系
在国际贸易类的课程教学中实行校企结合的“双导师”制制模式, 就是将学校培养、企业培养和社会培养有机结合, 通过开设相关的“企业主修课”将教学进程融入贸易过程, 将课堂教学由学校延伸到企业。通过“双导师”制制模式, 着力构造一个校内理论培养和企业实践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一些符合专业特色、面向岗位的项目, 如“基本技能训练”、“单证技能训练”、“贸易操作实训”、“企业体验实习”、“企业顶岗实训”等项目。同时, 以此为平台, 建立校企课程合作的长效机制, 邀请企业专家一起参与实训类课程的建设, 提高学生国际贸易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 双向介入, 顺应行业发展需求
为使学生掌握贸易发展最新的动态,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双导师”制制模式, 实践导师可以就行业发展动态、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发展需求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工作需求的能力, 解决传统国际贸易专业学习的“短板效应”。同时, 要突出国际贸易的专业特色, 在课程教学时还要重视职业资格证书指导, 与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相结合建立考证课程模块, 在该模块的教学中校外实践导师可以引导学生及早考取相关单证, 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需要。
参考文献
[1]徐晓颖.应将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下去[EB/OL].http://edu.qq.com/a/20110415/000084.htm.
[2]姚世军, 沈建京.军校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培养模式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 2009, (10) .
[3]潘煜双“.双导师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嘉兴学院财会本科专业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 2008, (4) .
[4]樊丽明, 石绍宾, 李齐云.公共经济学 (财政学) 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5) .
双导师制度 篇8
关键词: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师范生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为了培养师范生适应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能力,并能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实践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双导师制也是其重要的改革内容,对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双导师制进行改革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教学体制,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师培养的质量。
一、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改革的必要性
对师范生进行培养的目标是保证师范生能够在步入教师行列时顺利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对师范生的教育和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对师范生的教育既需要让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使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如果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仅让学生掌握最为基本的理论知识,而没有使其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就不能保证师范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也就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对师范生的教育中要让学生自己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结构进行内化,并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只有在教学中将对师范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中,比较注重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认为学习只要学会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就能从事相应的实践活动。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师范生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之后,对实践的效果并不是那么满意。为此,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理论作为实践的先导和基础,实践作为理论的验证,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应用现状
1.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教师教育类课程实施双导师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这其中要有很多部门的合作,也需要配以完善的规章制度。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各个行政部门也加强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在政策上也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和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师双导师制改革中也需要相应的政府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但在当前我国的教育系统中还没有建立相关的教师教育双导师制度,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以及各个学校都没有参与到双导师制的改革中来。在管理中也存在一定缺陷,双导师制的推行困难重重。
2.教师队伍有待壮大。高端的教师队伍一般是指在教队伍具有一定的学历并且职称比较高,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实施双导师制更需要一批素质比较高的教师队伍。但是,目前教师队伍的建设却是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指导教师的队伍比较难以建设。高校教育类课程方面的教师数量本身就比较少,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也比较小,在教育类课程中往往一名教师就指导数百名的学生甚至更多。在传统的师范生公共类的课程中,诸如教育学、心理学就需要一名教师给全校的学生上课,教育类课程教师的数量相比于学生的数量是很少的。在高校教育中,即使所有上课的教师都能做指导教师也难以满足数量庞大的师范生的需求,更不用说是素质比较高的教师队伍了。另外,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教师队伍却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补充,这就导致在高校教育教学中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任务加重,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师对学生的指导效果却不理想。另外,限制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编制问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那么多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指导。此外,虽然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经验比较丰富,但是在理论上的高度不够,对师范生不能给予理论上的指导,也就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在对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在高校指导教师和中小学指导教师之间建立较为长期的合作机制,在对师范生的指导培养方面不管是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能达到相应的统一。但在当前的教育教育类双导师的实施中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较为密切的合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高校指导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接触的都比较少,教师对师范生的教学行为没有进行及时沟通,导致在教育教学类双导师制方面存在两种主张。另外,由于高校教师对中小学教师的情况不了解,对中小学在实际教学中的需求不了解,导致在高校中对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缺乏实践性。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施对策
1.建立相应的机制。在教育教学类双导师制的实施中应该配以专门的管理员或者是组织,不管是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都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以保证双导师制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高校中要建立专门的教育教师类双导师制的机构,配以专门的管理人员以便做好高校和中小学的及时沟通。要从新课程教育理念的高度出发,做好相关工作,保证教育教学类双导师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规范双导师制的实施。在教师教育类双导师制的推行中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高校教师模式正在向政府、高校和中小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此,在教师教育类双导师制的实施中,应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制度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对教师的责任做好相应的规范,从而建立教师教育的共同体。在教师教育类双导师制的建设中应明确其对象、权利及相应的责任,并界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为教师教育类双导师制的实施提供一定依据;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及中小学要根据本身的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条例,从而保证教师教育类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更好地在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实施双导师制,要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在教师队伍的配备上要结构合理。一方面各个部分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力争让高校任课教师能够成为师范生的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和中小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聘请一些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到高校做兼职教师,给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提供指导。高校在聘请中小学教师做兼职教师时要充分发挥各个地方教育专家的力量,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当地中小学的教师专家档案,以为高校的聘请做好依据。为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最关键的就是对教师队伍的选聘。一方面要制定教师选拔标准,高校教师对师范生的指导除了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技能,了解教育基础知识,熟悉教育教学中的规律,从而能对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中小学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还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另外,高校在指导教师的选聘方面也要严格,要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实施,聘任程序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聘任教师的素质达到要求,从而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此外,还要建立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机构,这种机构的建立不是传统意义上教学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之间分离的机构。在传统的教育系统中,教理论的指导教师和教实践的指导教师是分离的。在高校教师教育中理论教师仅负责对理论的讲解,在讲解中即使涉及一些案例,也仅仅是从课本上找到的,对师范生在教学中的表现的评价案例较少。这样在理论的讲解上就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践方面的指导也仅仅是对实践方面的指导,不了解理论指导教师给学生讲解的理论知识,在给学生指导实践时,也仅仅是将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讲授给学生。在对师范生的指导中,讲解理论的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的分离导致最终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这就需要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交叉教学,并在教学问题上及时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解决师范生在理论和实践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教师教育类双导师制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师范生走向未来教师的岗位,在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教师队伍的素质有所提升、相关规章制度能够保障双导师制的实施以及理论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相互配合就能取得一定成效。双导师制的实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运侠,赵志国.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施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4(7):15-16.
[2]贺永惠.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论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135-137.
[3]滕冰冰.“双导师制”下创新型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中学刊,2014(5):122-124.
[4]王念利.教育类课程推行“双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社科纵横,2014(10):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