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遇和挑战

2024-05-22

新机遇和挑战(精选3篇)

新机遇和挑战 篇1

我国软件外包出口呈现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导,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业务快速增长的业务格局。

国发【2000】18号文颁布以来,我国软件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面,产业规模从百亿级提升至万亿级,另一方面,涌现出一大批规模上亿的软件企业,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支撑信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软件企业3.3万家;软件产业出口规模达469亿美元,同比增长27%,占软件产业总规模的1.5%,高于2012年5.1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出口规模达105亿美元,同比增长6%,低于2012年48个百分点。

软件出口整体增速加快主要在于:一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软件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二是中国仍是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三是国内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软件外包出口增长放缓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正处于发展遭遇天花板和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外包业务回流等负面因素的影响。2013年,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是我国软件外包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占比分别达24%、16%、12.4%和11.9%。我国软件外包出口呈现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导,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业务快速增长的业务格局。

现状

基于软件的创新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向各个行业的广泛渗透,一批新兴业态相关企业和“互联网模式+传统企业”的软件企业抓住了发展先机,通过境外上市、投资并购等方式大胆“走出去”。中国软件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部署下全球化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国际金融环境转好、中国软件企业能力提升和中国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等利好因素将助力企业加速“走出去”。2014年,中国软件企业“走出去”呈现出新的繁荣景象。

(一)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2010年是我国软件企业赴美上市的高峰期,40多家企业成功IPO,融资规模近40亿美元。受中概股诚信危机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软件企业赴美上市受到制约,跌入低潮,至2013年,这种现象才得到扭转。2013年,我国50多家软件相关企业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占我国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总数的40%左右,融资金额近100亿美元;5家企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IPO,占中国大陆在港交所上市企业总数的8%左右,融资金额40多亿港元。201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已有10家软件及相关企业赴美成功上市,融资金额达32.8亿美元。阿里巴巴、大众点评、美团、PPTV聚力、凡客诚品等企业也提出赴美上市的计划。

(二)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行为较为频繁

并购是扩张企业发展能力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并购能够迅速掌控国外企业的技术专利、研发人才、管理模式等优势资源。随着企业品牌和专利意识的不断提升、技术扩展和市场扩张诉求的不断增强,中国软件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频率、数量和交易规模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软件企业跨境并购案例21起,是2007年的2倍;已披露的并购金额达37.7亿元,是2007年的3倍。海辉软件、中软、东软、阿里巴巴、软通动力等软件企业都在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并购。从投资并购领域来看,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安全等成为投资者们关注的焦点。

2006年上市以来,东华软件先后发起并完成多起并购案,2013年又收购境外多家创新型软件企业。2014年初,联想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和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2014年6月,猎豹移动斥资3000万美元收购香港网络营销公司品众互动。2014年初,兰亭集势收购美国社交网站Ador,以增强人才储备和扩张电子商务业务。

(三)企业海外业务持续扩张

中国软件企业发展实力不断壮大、国内市场地位不断稳固,海外市场成为企业的关注焦点。扩展海外业务一方面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国外高端人才为我所用、了解海外市场的机会。如,UC优视积极开阔印度浏览器市场。阿里巴巴在美国投资以发展全球电子商务。腾讯通过微信迅速扩展1亿海外用户,为其市场化笼络用户。东软等软件外包企业积极扩展日本、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随着我国软件企业业务转型升级,以承接发达国家的高端业务,向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成本导向型业务,我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竞争。

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机遇和挑战

软件产业结构(包括产品结构、市场分布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进口国内缺乏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出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进口市场聚焦美国、印度等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向东南亚等具有互补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扩张市场,加速向美国、日本、港澳台地区、欧洲等已有市场广泛渗透。

“十八大”提出的改革思路、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行等利好因素,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美国外包回流、日元持续贬值、外包红利减少、新技术革命冲击、高端人才缺乏等负面因素制约着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我国软件企业“走出去”仍面临着众多挑战。

(一)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

1、利好政策和新一轮全球化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窗口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以全面扩大开放倒逼深化改革,以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加快发展。该决定及相关产业激励政策的推出从国家最高层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企业以开放促发展,为企业加速“走出去”释放了信号。包含软件产业在内的整个IT产业步入转型的关键时期,新一轮全球化在分工协作、产业布局方面将呈现新的特点。新一轮全球化要求分工更精细、协作度更高、各国优势资源发挥更充分。像中国这样具有庞大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通过新业态实现跨越发展的国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2、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平台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实现弯道超越提供了新的竞技平台。

这些新技术革新了软件产品和服务的交易模式、交付模式、服务模式和定价模式,先发创新型企业迎来了新机遇。同时,这也为我国重新布局软件产业发展,加速新兴业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与这些新业态相关的培训、技术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业务占据了产业链核心位置,是新的竞争焦点。

3、企业加速转型,着力发展高附加值服务

我国软件企业“走出去”主要面向美国、港澳台、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在这些国家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和产业链价值低端。以软件外包为例,随着外包红利在中国逐渐减小和美国外包回流现象出现,中国外包企业必须加速转型,发展研发设计、垂直领域外包等高附加值服务,提高发展的主动权。

4、对美日外包业务呈限制性增长,港澳台等外包业务发展趋好

美国加快离岸外包业务回流、日元持续贬值等限制我国软件外包企业“走出去”,缩小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影响对美日外包业务发展。港澳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与我国外包业务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为推动我国发展离岸外包业务的重要合作对象。

(二)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入世以来,我国软件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但是这也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很多挑战。我国软件产业整体规模偏小,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地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市场被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软件企业占据,只能承接产业链低附加值业务。以基础软件为例,操作系统市场被微软、苹果、谷歌等国际巨头垄断;数据库被Oracle所垄断。整个基础软件市场被国外巨头垄断,中国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在应用软件领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关键核心技术和底层生态均受制于人,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

建议

基于软件产业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建立从以下几点发力:

(一)有序支持软件外包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软件外包是助推软件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着力发展软件外包对提升软件企业国际参与度具有战略意义。鼓励和支持企业重点发展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租赁、系统托管等信息技术外包,扶持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推动工业设计、研发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知识流程外包,促进业务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积极承接全球离岸外包业务,提升外包企业的交付能力、管理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探索并推动新技术服务模式下外包模式创新。

(二)制定稳健的“走出去”战略,拓展国际市场

从经济发展、对外交往、科技进步、产业安全等方面,综合考量制定稳健的“走出去”战略,确保软件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为软件企业“走出去”搭建好平台,做好产业引导工作。积极组织国外投资、项目的洽谈交流活动,为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法律等方面的服务。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产品和服务出口,提升承接国际业务的能力。鼓励企业在海外开展兼并重组,加速国际化进程。

(三)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国际话语权

加强国际交流,建立适应软件产业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国际对话与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制,推动国内相关标准国际化。参与有关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修订和更新,争取国际话语权。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谈判机制,开展互惠互利合作,促进项目、投资、技术、标准、研发设计和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支持企业建立全球研发中心、交付中心、运营中心、培训中心等。

(四)改进不足,加快推进改革

“入世”以来,中国企业不仅逐渐适应了国际市场规则,而且还能准确把握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然而,我国仍存在很多既影响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不符世贸有关规则的问题。如政府管理存在错位、缺位、越位的问题;不少产业仍存在低质量、低附加值、低价格的出口方式,带来较大的贸易摩擦。针对现有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精简优化政府部门,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职能区分,减少市场干预;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五)利用好国际舞台,实现全方位的开放

准确把握国际规则、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首先,充分利用WTO相关规则,应对和处理各种贸易纠纷、贸易保护主义。其次,调动各方力量,尤其要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企业在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中的影响力。第三,利用有关国际规则和惯例,完善国内相关法律制度。尽快制定、修订和完善不正当竞争、信息安全、消费者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国内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

美国外包回流、日元持续贬值、外包红利减少、新技术革命冲击、高端人才缺乏等负面因素制约着我国软件产业发展。

新机遇和挑战 篇2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没变,但面临着严峻考验,物流业也面临同样的困难。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26.7%,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6.8%,社会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18.3%。虽然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目前还没有改变,但已经出现了需求、效益和投资趋缓的迹象,物流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主要表现在:一是实物量增速回落。今年前3季度,我国货运周转量回落8.5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回落8个百分点。从河南、东北的一些公路货运企业了解到,今年7月份以来,发往长三角、珠三角的货物较往年减少了四成左右。二是市场价格波动明显。虽然运输成本还在上升,但由于货量减少,运力相对过剩,公路运价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海运业运价“跳水”,中东海湾经印度西海岸到中国的散货船已出现了“零租金”现象。三是投资增长趋缓。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近14个百分点,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四是企业经营困难。物流企业普遍遇到了市场萎缩,资金短缺,效益下滑,发展受阻的严重问题。大型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有的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出现困难,退出物流市场。五是影响程度还在加深。反映后续需求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11月已跌至38.8%,尤其是出口订单指数已降到30%以下,为2005年我国PMI指数建立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正在从进出口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传导。预计2008年二、三季度会更加明显。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我们要全面分析面临的形势,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和内生性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实施10大工程,这些工程都会转化为新的物流需求。各部门、各地方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经过30年发展,我国物流业在思想观念、人才储备、基础设施、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因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继续保持物流业平稳较快增长。

我国物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努力把握机遇、规避风险、迎接挑战。首先,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对现代物流业提出的新要求,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业优化升级,提高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第二,要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在实处,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做好物流服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要重视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食品、药品、化学危险品及应急物流。第三,要大力发展增值型业务和创新型服务。利用当前时机,深入市场调研,调整经营思路,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加强职工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练好内功,增强实力。第四,要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运作模式和技术装备,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做好物流产业安全预警工作。要密切注视国外物流管理和技术的发展,推进物流管理和科技创新。第五,要“抱团取暖”共渡难关。物流业和制造业、流通业要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物流企业之间要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共赢。物流业要携手、协商、协作、协助。我们物流行业组织,永远与企业在一起,坚定信心,争取政策,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共同应对新挑战,迎接新胜利。

新机遇和挑战 篇3

一、城与市

城为廊、市为实,城市是由城与市构成的,依城建市、以市兴城,城市一体,协调发展。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农业,第二次产生工业,第三次商业应运而生,社会的发展也是沿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迎来今天的商业社会,这是历史的必然,城市也经历着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工业城市发展到今天的商业城市。西方国家用近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大城市从工业城市向商业城市的转变。工厂外迁、新园区的形成,产业集群的出现,以及退二进三战略的实施,城市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以商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将占据城市发展的主体地位,城市化的进程将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历史机遇。因此,商业规划必须服从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必须以商业网点规划为基本内容。商业地产的立项必须受城市的“双规”所制约,才能获得稳定、有效、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起步晚、发展快;基础差,吸纳能力强。每年不仅有一亿多农民进城打工,而且每年以1万~2000万的速度转为城市人口,加上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的消费阶层的升级换代,都为商业地产制造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平均每人0.8平方米~1.2平方米的商业用地,每年将提供1500万平方米~2000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需求。使商业地产成为一个朝阳的产业,对未来的发展应充满信心。

二、主体与基础的关系

一个城市的发展要有中心,要有主体,要有地标性的建筑,它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是城市的形象和支柱,标志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程度,是政府首先关注的市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的发展不仅要有顶梁柱,包括大型的商业建筑、市中心为主导,同样需要重视城市商业发展的基础建设——社区商业。社区商业它是城市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宜居环境的构建。像超市、便利店、专业店和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关系到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广大市民建立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的经济联系。商业地产的发展容易出现重大轻小,重主体轻基础的倾向。一个城市的发展没有顶梁柱不行,没有基础设施更不行。商业地产既要重视主体形象的塑造,搞好地标式的建设,也要重视社区商业的建设,既要重视新住宅区的配套,也要重视传统街道的改造和升级。

三、超前与可持续关系

商业地产的开发必须要有超前意识,要有战略眼光,没有超前,就没有后续;没有战略眼光,就不可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但这个超前是“有限”的,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不是一味快上,一味求大,脱离城市的现实。必须通盘考虑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增长和周围的市场环境。因为任何一种商业建筑都必须以市场需要为前提,以一定的购买力和商品量为支撑,求得供需平衡,协调发展,才能持续,像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这样超大规模商业设施,人气的集聚一般需要3年~5年的期限,开一家火一家,这在市场上是鲜有的现象。盲目“求大”“追高”“逐洋”,离开了现实购买力和商气的集聚期,过度超前,必然导致有场无市的状况出现,在我国商业地产开发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大型商业地产的发展,面对现实、立足未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传统与创新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都凝聚着成长的轨迹,沉淀着商业文化的底蕴,它可能是一座城堡、一条古老的街道、一个百年老店。可能依山、可能傍水,可能是码头、可能是交通的节点,都标志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因此,一片住宅的开发、一条马路的改造,一个大型商业设施兴起,都要进行全面的衡量,纵横比较,兴利抑弊,把历史与今天作为共生的整体规划,构筑新旧和谐、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推倒重来是一种最简单的做法,而如何发扬传统、创新未来,却是大型商业设施、甚至城市改造升级的一门艺术。

五、终端与环节

商品流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若干环节构成的,这决定了商业地产开发的系统性、多元性、多结构性,既有批发、也有零售,既有商品也有服务,既有终端,也有环节,终端决定存在,环节决定效益。商业地产不单指商场,不是单一的百货大楼、购物中心或奥特莱斯这一商业业态,而是包括批发市场地产、物流地产、商务地产(公寓、酒店、写字楼)娱乐健身地产、仓储加工地产和商业街的建设与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们可以独立形态存在,也可由几个环节构成,甚至可以商业组合体(综合体)形态存在,这必须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地段而定。它不是一个所谓的城市经济综合体送能承受的。

六、形象与细节

追求形象、张扬个性,显示特色,避免“千店一面”“千城一面”,一般的开发商都能做到,甚至追求高大、洋气、美观,显示自己的气魄和实力,成为商业地产发展的一种倾向。但却忽视细节的设计。如果说规模决定形象,那么细节决定成败。规模、结构和形象,决定市貌和市容,而细节体现开发商和设计师的人性、人格和人情。大型商业建设(包括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商业街等)细节要处处为消费者着想,大到停车场、通道、共享大厅;小道卫生间、休息室和试衣室,哪怕是一张椅子、一面镜子、衔接点中的一簇装饰,都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给消费者留足一定空间,就会延长在商场停留的时间。决定消费者的舒适度、方便度和满意度。街不在长、路不在宽、楼不在高,有情则灵、有人则兴。

七、多赢战略还是零和战略

一项大型的商业地产,体现着多重的经济关系,包括开发商与经营商、经营商与零售商、零售商与开发商等,它们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互利的关系。供应商是始作者,它拿到一块土地之后,不仅仅是建起来就行,卖出去或租出去就灵。开发商从立项开始,从定位、设计、结构、功能,到招商立项,都要为经销商、零售商、供应商着想,营造集聚人气的卖场环境,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供货商的供货环境,实施多赢战略。衡量一个商场、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或组合体是否成功的标准,不仅仅是能否卖出去或租出去,而在于能否经营下去,并获得相应的利益。这样有场要有市,“建”场最终目的是为了兴市、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八、大与小

去年福布斯公布世界十大购物中心中亚洲占八个,其中中国占四个,大型化是新兴国家的普遍现象,但欧美国家趋向小型化,这是因为购物中心作为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业态,商圈大、辐射面广,消费对象以驾车为主,这样停车场面积与经营面积的比例一般为1:1或2:1也就是一平米的营业面积要承担2平米~3平米的地租,这就导致欧美国家大部分购物中心都处于亏损状态,加上汽油上涨、堵车严重,没有特殊商品、特殊服务,就不会舍近求远、外出购物,购物中心逐步回归社区定位。而我国由于城市发展不平衡,加上土地稀缺,发展趋势是大型化和小型并存。一般呈现一线城市和四线城市趋于小型化,二、三线城市都向大型发展。据北京统计,2011年商业地产供应量中,购物中心为101万平方米,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中5万平方米占百分之五十,10万平方米以下占百分之三十五,10万平方米占百分之十五,也存在小型化的倾向,社区购物中心将成为北京商业地产发展的主要形式。

九、集聚式与集散式

城市商业结构依城而宜,因城而设,呈现多样化的趋向,但归结起来基本是三种形式,一是单一中心的集聚型的商业结构,表现为一城一中心;二是多中心的集散结构,表现为一城多中心;三是犄角模式的双中心,新城与旧城,犄角而立。它们共同特点是以市中心(或单一或多种)为主导,社区商业为基础,以商业街和交易市场为特色,允许大量个体户存在,形式多层次、多模式、多元化的城市商业结构。商业地产必须依据城市现有的布局和发展需要、按照商圈辐射的范围,科学定位,确定其规模大小,业态配备。要重视卫星城的建设和城郊结合部的商业发展。要考虑城市化和城乡结合部的互融、互通,可能引起城市商业结构的变化,给商业地产提出新的需求、新的理念、新的模式。

十、综合体与组合体

最近一段在我国一些城市兴起的经济综合体,作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方向,列入城市发展规划,炒得热热闹闹,有的省会提出要建造15个~20个,甚至规划100个。大城市这样,中小城市也在跟风。这种倾向值得重视,城市经济综合体是城市经济学的概念,不是商业地产的概念,甚至它只是政府的形象概念、开发商的营销概念,媒体的炒作概念,它的实质应该是商业组合体,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进行商业功能的组合,可以有住宅和购物中心的组合,也可以是购物中心与公寓、写字楼的组合,还可以把高档酒店、公寓、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多种的组合。但必须注意,第一,商业功能的组合要因城因地而宜,不要模式化,不搞“千城一面”,要突出个性、张扬特色;第二,要与市政、交通状况通盘考虑,要进得来,出得去,安全、畅通、方便;第三,要照顾城市中小企业的生存和个体户的存在。

上一篇:直线电机平台下一篇:临时树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