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及管养

2024-06-18

农村公路建设及管养(精选6篇)

农村公路建设及管养 篇1

0前言

农村公路 (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 是全国公路网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在大力推进“通乡公路”和“村村通”工程建设中, 还存在规划设计不科学、施工质量差、管理养护不到位、使用寿命短和抗灾能力弱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投资效益。

1合理规划科学设计, 构建便民、利民和谐交通

(1) 农村公路的规划和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

在规划、设计上要体现环保、安全、舒适、便民的原则, 路线、坡度、弯道半径、错车台设置上体现人性化, 力争为群众出行提供一个畅、洁、绿、美、安的交通环境, 使农村公路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好务, 让群众满意。

(2) 树立质量效益和发展意识, 合理选择技术标准。

要把立足当前实际与适应将来发展结合起来, 不能过于夸大当前经济困难而降低标准重复建设, 避免浪费投资和发展的可持续性。①路线标准:以现有道路为主, 参照人口分布情况做适当调整, 原则上尽量利用老路改扩建, 避免大改大调或大挖大填, 占用耕地资源。通乡 (镇) 公路中, 预测交通量较大的项目, 采用三级公路标准;一般项目按四级公路标准实施;工程艰巨、难度较大的路段, 个别技术标准可采用四级公路下限指标, 但必须满足行车安全要求。通行政村公路, 有条件的可采用四级公路标准, 受条件限制路段, 个别指标可适当降低, 但应满足行政村内主要机动车辆的通行要求;②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型式应根据预测交通量、当地建筑材料、水文气候条件等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 通行政村公路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较好。一是水泥、砂石资源分布广, 产量大, 便于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现成资源, 同时还可节省材料的运输费用;二是施工工艺相对简单, 便于更多的建筑施工队伍投入农村公路建设, 缓解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繁重导致施工队伍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三是技术标准便于控制, 把握好路基牢固, 水泥达标, 砂石级配合理, 路面尺寸到位, 就能达到较好的监控目的;四是便于养护。丘陵、山区砂石丰富, 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水稳砂砾基层+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平原微丘和水网湖区不宜采用石灰土基层+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 可以采用水稳碎石+沥青面层的结构形式, 有条件的地区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山岭重丘区道路急弯陡坡路段, 可采取块体路面, 减小平整度, 增大抗滑系数, 从而强制减缓行车速度, 增加安全性。

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确保农村公路建设优质高效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普片存在路面裂缝 (沥青路面) 、断板 (刚性路面) 、桥头跳车、松散坑洞、平整度差、泛油、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辙槽等病害。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不高, 但质量要求不能低。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 是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 保证投资效益, 防止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1) 完善落实质量监控体系。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的是政府监督职能, 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 才能有效地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对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 建设单位要有明确的制度、监理单位要有明确的目标、施工单位要有明确的措施, 并在合同文件、监理规划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明确、具体的体现。

(2) 科学管理, 精密施工, 严格把好施工质量关。

一是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情况设计路面结构, 从源头上保证公路使用寿命;二是所有建筑材料必须经过严格检验, 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三是要以严密的施工组织、合理的施工工艺, 严格按照标准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对路面厚度、宽度、平整度、纵坡坡度、控制曲线半径等指标必须严格控制, 符合设计要求, 防止偷工减料, 确保结构安全、使用功能有效;四是路基路面结构整体及其各组成部分要具有与行车荷载相适应的承载能力, 路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以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力, 使得在车轮荷载下不发生过量的变形, 确保不发生车辙、沉陷或波浪等各种病害;路基路面结构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保证工程设计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及物理力学性质;路基路面还应具有耐久性、稳定性。

1)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 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 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等人为因素制约。①路基施工首先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 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 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其次, 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 路基填料确定前, 需进行土质分析、、标准击实等试验, 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 不能用于路基填筑;②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 分层碾压, 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 一般路段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 cm, 构造物两侧 (桥涵头处理) 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 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 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 cm (两层) 。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 一次到位, 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 要控制好含水量, 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 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压实度检测每层2 000 m2 (不足2 000 m2按2 000 m2计) 不少于4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 选择好压实设备, 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 效果较好。

2) 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当前农村公路多为中、低级路面结构, 包括面层、基层和垫层。路面工程质量控制除达到设计通行能力、安全性和行车舒适外, 还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路面病害虽不能彻底消除, 但是可以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等措施去预防, 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施工时要从施工材料、设计、施工、养护和交通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①材料方面。施工前原材料的选用必须规格、均匀、合理, 配合比设计必须严密。在施工过程中水泥路面混凝土板施工要严格按规范要求选好材料及材料的级配, 保证混凝土质量并充分地密实;沥青混凝土拌合要均匀, 防止粗细集料离析。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出场温度及碾压温度, 混合料拌合温度过高容易造成沥青老化, 与集料的粘附性也会明显降低, 严重时会造成面层局部色泽不一致等现象;②设计方面。充分调研, 精心设计, 对地形复杂地段做好地质调查工作。要特别注意加固地基, 防止因地基软弱而出现不均匀沉降, 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 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 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以保证路面具有稳定的基础。选用抗冲刷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及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选用优质沥青做沥青面层;在稳定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 应该选用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做沥青面层;③施工方面。科学管理, 精心施工。选择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 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基处理, 提高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 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后, 要及时养生, 防止其产生裂缝反射到表面层, 保护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混凝土振捣要密实, 应不漏振不过振;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 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 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 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 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3加强后期养护, 巩固建设成果

(1) 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思想认识。公路建设是发展, 公路养护也是发展, 而且是可持续发展。抓好公路养护是巩固公路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安全、便捷、高效的道路通行条件是构建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养好公路保障畅通事关地方发展和对外形象, 各地上下应高度重视, 协调统一, 形成合力, 从根本上转变“重建轻养”的工作误区, 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经费保障机制, 确保农村公路养护队伍组建、管养到位。

(2) 提高养护水平, 确保养护质量。“三分建七分养”, 公路养护要做到及时性、预防性和周期性养护。目前农村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低, 主要使用扫帚、铁铲、锄头, 采用铁锅熬油, 水壶灌缝, 路拌砼和拦车压实等原始工艺, 工艺粗糙, 效率低下, 养护质量难以保证。要积极开展机械化养护, 提高工作效率, 转变养护方式, 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 从而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综合服务水平, 保障农村公路完好、安全畅通, 真正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路路通、晴雨通”的目标。

(3) 加强交通管理, 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超限超载运输行为, 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公路、路政等职能部门应齐抓共管, 加大执法力度, 贯策落实好《公路法》和《公路路政管理条例》, 严格控制超载超限, 加大治超力度, 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应, 营造良好的公路养护环境。

4结束语

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建设、管理和养护等多个部门, 质量是生命, 长效在养护, “三分建设, 七分管养”是农村公路工作的基本经验, 良好的养护是实现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只要各方主体各负其责, 严格把关, 切实做好建设、管理和养护的协调统一, 农村公路建设必将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ID:5592]

农村公路建设及管养 篇2

1、负责本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根据本村公路质量状况、人员、资金情况落实养护计划,配合监督本村公路建设。

2、加强日常巡逻,做好村内公路管护工作。

3、做好本村农户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护理爱路意识。

4、做好存到养护管理的统计、资料整理、建档工作。

5、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完好、清洁无杂物、路拱适度、路肩整洁。

6、及时修复公路损坏部分,逐步改善公路技术状况,提高存到使用质量和抗灾质量。

农村公路管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1农村公路管养的主要问题

1.1对农村公路管养认识不够

对“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管养也是发展”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清公路管养在公路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没有把公路管养作为花钱少、见效长的内涵式发展手段来认真对待。

1.2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的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中,大部分行使的仅是道路巡查、小修保养,发现问题上报政府或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等任务,所以时效性差,不能做到见坏修坏、随坏随修,未能作为农村公路的养护主体真正履行管养责任和义务。

1.3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缺失

农村公路根据行政等级划分,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地方配套资金来源不稳定,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的有效实施,一些乡道、村道处于失养状态。

1.4农村公路管养技术水平不高,养护市场需进一步培育

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成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养护队伍,原有的养护体制与养护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现有的养护要求,需要迅速培养建设起一批与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的养护队伍。

1.5农村公路通行保障能力仍显不足

应该说,通过近几年来不断加大改造力度,新建、改建部分道路后,农村公路的路况质量、通行品质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还有许多道路建设年代较早,路面较窄,路面宽度在5米以下的道路所占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车流量逐年增加,会车难的问题逐渐显露。

2农村公路管养的措施

自我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来,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越来越重视,这给我们创造了新的工作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更大的工作压力,要在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大的跨越,必须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快实施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力度,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六方面的措施:

2.1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提高认识,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抓出成效的前提条件。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确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养护是保证”的理念,树立建管养并举以及养护社会化、全民化、公益化的思想观念,切实提高全社会对农村公路管养的思想认识;营造各级一把手亲自抓、专职干部主动抓、配合部门协调抓,管养队伍认真抓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切实把管养工作落到实处,常抓不懈,从而确保农村公路效益得到充分、持久地发挥。

2.2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高素质队伍,是确保农村公路管养抓出成效的重要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农村公路的所有路段要进行统筹安排,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标准》,对农村公路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为确保养护质量,必须对农村公路管养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系统了解公路管养的标准和方法,真正掌握管路、养路、护路的技能;使养护人员掌握养护基础知识,明确养护工作中的各项具体要求;学习交流先进的管理经验,统一思想,明确职责、任务和标准。加强农村公路业务培训和新技术应用,提高农村公路管养水平。

2.3启动农村公路周期性大中修工程,提高农村公路好路率

要切实有效提高农村公路好路率,关键在于减少次、差级道路所占比例,而减少次、差级道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开展农村公路大中修。因此开展农村公路的周期性大中修工程,用消灭乡、村道次差级路的方法来实现农村公路好路率的全面提高。同时,向市政府报告,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补助政策,提高农村公路大中修和小修保养补助,减轻镇财政资金压力,提高地方政府投资农村公路大中修和小修维护的积极性。

2.4加快提高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的配套落实,确保管养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目前我市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上级补助;二是市财政的以奖代补资金;三是镇财政出资。资金渠道虽已明确,但尚存在资金缺口大,不能及时到位、未落实专款专用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管养资金的配套、拨付、管理和使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同时,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可考虑建议市政府在配套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每年按照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拿出一点资金来,同时镇建立管养专项基金,一方面可保证管养经费的稳定和充足,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市财政补助额度,可减轻乡镇财政压力,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2.5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提高通行保障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加强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为公众提供安全畅通、优质高效的道路交通运输服务是农村公路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服务理念上,应变“方便管理者”为“方便使用者”,更多地考虑社会公众、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在通行保障工作上应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化、人性化方向转变,待条件成熟时可适时在农村公路上建立推广信息服务、应急救援、安全保障、路网调度等服务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舒适、畅通、便利的交通出行条件。通过加大加快乡村道大中修、危桥改造等项目来进一步改善公路路况,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农村公路通行水平,提高通行保障能力

2.6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切实维护路产路权

强化路政管理是维护农村公路建设、管养成果的长远之计。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运输业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加上干线公路加强了治超力度,一些超限超载车辆转向农村公路行驶,加快了农村公路的结构性损坏。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向国、省道主动脉输送和汇集的任务,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主干线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公路管养办法、途径,总结新经验,才能有效实施农村公路管养全覆盖,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实现我市城乡一体化、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要: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速度逐步加快,农村交通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形成了以一、二级主干路为主,其他乡村道路为辅的综合城乡公路网络,彻底解决了农村的通达问题,极大提高了我市公路的通过能力,为全市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投入、养护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影响了农村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靖江市农村公路管养调研材料 篇4

近几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体制,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水平,保证了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圆满完成。“十一五”期间来我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网739.71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60座,总投资共4.68亿元,2007年我市投入2000万元对全市农村公路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全面开展,自2008年起,我市每年投入管养经费500余万元,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全面管护。至2010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212公里,其中:县道245公里、乡道405公里、村道432公里,基本实现市通镇公路二级化、镇通镇公路三级化、镇通行政村四级化目标,为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

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县道由市农管办负责管理,乡、村道管理养护由“四位一体”办公室负责管理。市农村公路管理领导小组在市交通运输局下设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事员10名。各所在镇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事员3名。

我市于2008年底由市政府出台了《靖江市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考核与管养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采用日常考 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专项考核模式,日常考核由市“四位一体”办公室实施,专项考核由市交通运输局实施,专项考核每季度考核一次,每半年进行综合考评。我市农村公路管养配套资金与省补管养资金1:1配套,县道管养配套资金由市交通运输局筹集、管理,乡、村道管养配套资金由各所在镇负责筹集、管理。

我市成立市路政大队1个,下设县道路政中队1个,乡、村道路政中队6个,县道路政中队负责对我市县道进行日常路政管理,各乡、村道路政中队对所属农村公路乡、村道进行日常路政管理。路政大队及各路政中队职责明确,各施其责,对辖区内农村公路开展日常路政巡查。

2007年下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了农村公路环境达标整治活动。对这次集中整治活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市政府严格按省补1:1配套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每年拨付4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并列入财政预算。各镇按乡、村道2000元/公里的标准筹集管养资金,由市财政代扣划入专有账户。同时,鼓励企业或个人等社会捐助,路域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充实资金来源。另外,市政府还拨付400余万元,专门用于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且每年农村公路竣工验收前,均要求对农村公路综合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和同步验收。所有农村公路全部做到“清障、护坡、绿化、安保”四到位和“管养队伍、机制、经费、奖惩”四落实。

三、存在问题

我们将突出抓好农村公路大中修和路政管理,对部分乡镇病害相当严重,必须大修或改造的道路,根据镇财力情况,制定治理实施方案和改造计划。对于农村公路和桥梁屡遭超载车辆破坏的行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路政管理力度,完善联系网络,建立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联系村制度,加强路政中队与村级联络员、乡镇协管员的沟通与协作,完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体系,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专业与协管结合”的农村公路管理路政体制,切实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同时,增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人员和车辆配备,加大流动检测和查处力度,提高治超工作效果。我们还将以斜桥镇、季市镇打造全省农村公路管养示范镇为契机,提高道路绿化标准,完成县道路灯亮化工程,达到“畅、洁、绿、美、安、亮”要求,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护品位。

农村公路建设及管养 篇5

近年来, 太原市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已基本形成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农村公路交通网。其中由太原市管养的农村公路约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1%, 到2005年年底, 已实现100%的建制村通沥青 (水泥) 路。这些农村公路的建成和开通为太原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受自然灾害侵袭、车辆磨损、意外事故损坏及人为的破坏, 太原市农村公路的路面、桥梁、路基、沿线设施、绿化、涵洞等设施的使用性能会出现衰退, 很难达到本来的设计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 太原市农村公路的交通量持续增加, 许多公路的路面、桥涵等损坏频繁, 养护周期不断缩短, 而在管理上缺乏对农村公路的使用状况和养护现状进行定时的监控, 缺少针对农村公路使用性能的评价和预测。因此, 如何提高太原市农村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水平, 改善农村公路的条件, 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行速度, 达到顺畅交通、改善环境的目的, 已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利用先进的体系和技术对农村公路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 以便保持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完好状态, 延长其处于良好服务性能下的使用年限。

1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作用及功能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引进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为平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太原市农村公路养护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查询和修改, 更好地为养护管理决策服务, 增强太原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能力”。主要功能为:

1) 农村公路养护数据管理。对农村公路状况基本信息以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格式进行录入和存储, 提供基本的统计和分析功能, 例如:数据的检索功能、以图形和表格方式显示数据、以多种格式打印和输出空间数据和报表数据。

2)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项目的监督与管理。记录和跟踪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项目的实时信息, 包括改建项目、大中小修项目、专项项目等。

3) 养护需求分析。针对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和其他沿线设施和路产, 按照交通运输部标准或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分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需求。系统中的评价指标体系, 用来评价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状况, 并分析其与要求目标的差距, 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工作 (投资、项目和技术支持等) 。

4) 养护计划支持。按照现有的资源 (预算和技术能力) 制定年度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计划, 选择合适的养护管理项目, 使养护管理达到效益最大化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系统内包含一个指标体系, 用来评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项目的综合效益, 同时对养护项目进行排序和筛选。

5)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质量评定和项目评估。包括其在道路网络中的功能、交通量发展、成本估算、经济和财务效益、对社会和贫困的影响、环境保护等等。

6) 路政管理。按照《公路法》及路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存储和管理路政的相关资料, 检索和输出路政管理档案、治超及路政巡查信息。

2 计算机信息系统遵循的原则

为使“信息系统”高效、实用, 切实发挥功能模块的预算功能, 系统遵循以下原则:1) 实用性:系统开发以满足农村公路路面养护管理工作需要为基本前提, 在系统运行和操作方面尽可能服从目前管理工作的流程, 在遵守有关规程与规定的条件下尽量适应和照顾目前工作中的习惯做法。2) 开放性:支持多种通信系统, 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和未来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同时, 系统具备统一而丰富的模块接口, 软件的空间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 保证各个部分软件模块具有一定的升级能力, 适当保留系统数据对外交换 (输入/输出) 接口, 以方便其他有关单位 (如上级管理部门) 进行信息交换以及基层单位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二次开发, 达到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的目的。3) 可扩展性:系统选用通用标准的硬件、软件平台, 考虑到本系统主要为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并不涉及行政审批事项, 因此网络结构为内部局域网与因特网相结合, 使用标准网络协议, 以便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互联;在总体设计中, 采用开放性的体系结构。4) 可维护性:养护管理工作不仅涉及标准、工程技术、经费投入, 而且与社会的发展、有关政策的调整和管理方式等都有较大关系, 因此, 基于GIS的管理系统应运行稳定, 易于维护。要有标准, 凡是已有的国家、省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定要坚决执行。除此之外, 考虑容错性、稳定性和系统的可靠性原则等。5) 管理分级:系统的各主要子系统功能相对独立, 在网络的支持下, 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 提供不同的操作接口, 子系统的不同功能针对不同用户开放不同的权限。

3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用及意义

1) 系统于2014年7月正式开始试运行, 通过试运行的调试、修改, 逐步完善了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和兼容性等问题。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a.系统通过公共网络进行连接, 各级使用用户可随时通过公网登陆系统, 简单方便;b.系统收录所有农村公路管理人员、日常养护人员有关资料, 做到准确掌握人员信息;c.道路日常养护人员每天通过系统上报当日上工信息、完成工作情况、所使用的工料机数量等情况, 做到管理人员能随时跟踪, 避免日常养护死角;d.能收集记录各路段气象资料;e.对所管养的所有道路进行路况分析, 并随时动态更新;f.技术水平较高, 采用了本领域最新产品, 如Arc GIS Server, Adobe FMS, IIS6.0等;g.农村公路基础数据详细丰富, 包括县级行政边界、等高线、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桥梁涵洞、视频等资料;h.手持终端支持性良好, 管理巡查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后可立即通过网络手机等手持终端将现场情况及照片传输至系统服务器, 待问题解决后可由解决问题部门在现场上传整改后照片进行前后对比。通过调研了解、对比研究, 我们引进的“信息系统”主要的创新点是将评价系统引入到系统管理中, 通过评价分析, 实现养护需求分析和养护计划支持。

2) 我们认为将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到农村公路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对基础路网信息数据进行规范和管理, 提供快速安全的地图服务, 实现数据的应用性和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引进丰富了系统的内容和实用性, 系统不仅能够对路面技术状况进行评价打分, 同时也能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 为计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实施后, 可对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和项目评估。

3) 信息系统的实施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亦有重要意义。a.有效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确保农村公路路况畅通良好, 保障了行车安全和舒适;b.养护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 向无纸化办公更进一步;c.减少了市级和县级养护管理人员日常巡查和养护建设项目检查时间, 缩小开车上路的次数, 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即可实现监控;d.将提升我市的公路科学养护管理工作, 从原来的人为管理转变为科技管理, 从应付性养护转变为预见性养护, 提高资金、设备的利用率。

摘要:结合太原市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经验, 分析了太原市农村公路的作用及功能, 总结了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应遵循的原则, 进一步阐明了农村公路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

乡、村公路的管养浅析 篇6

1、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已经反复证明, 发展好乡、村公路交通事业、很好的发挥乡、村公路的作用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更是解决严峻的“三农”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质性措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个字的目标和要求中, 有十二个字,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涉及改善乡村生活质量。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机构, 各级交通部门把发展乡、村公路交通事业、使乡、村公路发挥应有的作用放在部门各项工作的重要地位,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交通部门行政能力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2、近几年, 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力度逐步加大, 乡、村公路建设虽然有了飞越的发展, 逐步由砂石路面改造成水泥砼路面或沥青砼路面, 但是管理和养护始终是乡、村公路的薄弱点;我国已经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国道主干线建设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上, 对它的管理也正逐步加大了重视。在干线公路日新月异、锦上添花的同时, 乡、村公路尽管逐步进行路面改造, 如果管养不能及时跟上, 虽然“江山已改而‘路’依旧”的话, 必将继续影响农村市场发育, 制约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进而造成对农村整体发展。

3、在进一步注重建设和发展乡、村公路的同时, 应加强对已有乡、村公路的升级和维护, 进一步提高现有乡、村公路的道路质量。现有的乡、村公路等级仍然比较低, 因而提高道路质量等级非常必要;由于乡、村公路体制、经费等各种原因及缺乏必要的管理, 乡、村公路的发展始终受到制约。如何改变乡、村公路“重建轻管”的老大难问题, 根据《公路法》的规定, 乡道由乡人民政府自建、自养、自管原则, 通过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公路受益户的积极性, 不断发育和创新乡、村公路多主体参与的管理养护新机制, 充分发挥乡、村公路的应有作用, 切实贯彻和执行张部长在交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为主线, 以创新和完善管养体制为手段, 以确立稳定的资金来源为保障, 建立良好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 做到“有路必养”, 实现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4、经济要发展, 交通必先行。加快乡、村公路建设, 对于开拓农村市场, 加强城乡交流, 发展乡镇企业, 促进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 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公路法》, 抓住国家加大县乡公路建设投入的大好良机, 提高对乡、村公路的认识, 制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 对乡、村公路的建、养、管作出明文规定, 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乡、村公路对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使人民群众支持乡、村公路的建设。

5、健全乡、村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公路法》的规定, 乡、镇人民政府必须建立乡、镇县乡公路管养站, 行使管理辖区县乡公路的权利。只有加大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力度, 才能确保乡、村公路畅通无阻。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乡、村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加强乡、村公路的全面养护, 实现从主要抓路面养护质量到公路全面养护的转变;实现从仅重视公路行车功能的养护要求, 到重视路基排水、防护、抗灾等功能养护要求的转变。加强乡、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任何部门和个人在公路两旁搞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法》的规定,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乱占、乱挖掘公路, 对路政案件要加大查处力度, 严厉打击破坏公路、交通设施和阻碍施工的违法行为;建立专职路政员、兼职路政员和义务路政员三结合的、有乡村特色的群众路政管理网络, 保证公路的完好、安全的畅通。

6、多渠道筹集乡、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快发展乡、村公路, 资金问题是困扰乡、村公路建设的一大难题, 要加快乡、村公路建设首先应在资金筹措上做文章, 遵循“多方筹措、统筹安排、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笔者根据国家现行政策提出几条建议:

(1) 、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划拨一定的养护经费用于乡、村公路的养护。 (2) 、县、乡镇政府从县、乡财政中安排一定的乡、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 (3) 、认真贯彻“民办公助、民工建勤”原则, 动员群众义务投劳和集资。 (4) 、在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中提供宽松的环境, 减免各种规费和税收。 (5) 、进行招投标, 把乡、村公路养护规范化、市场化, 实行自负盈亏, 弥补养护资金的不足。

7、怎样使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具体思路如下:

(1)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 (镇) 村尽责”的原则, 依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 制订《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办法》, 健全、完善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 使之管理有主体, 确保乡、村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把乡、村公路养护工作提高到应有的位置。公路养护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形成公路建设是发展, 公路养护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3) 、地方政府在制定乡、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年度工作目标的同时, 要把乡、村公路养护纳入其中, 树其名、正其位, 形成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4) 、乡、村公路养护普遍存在管养单位不明确, 应由县级公路管理部门主负责, 乡、镇根据养护里程配备相应的乡、村公路养护专职管理人员, 依据《公路法》组建乡、村公路管养站。

(5) 、建立新型的乡、村公路养护体制。鉴于乡、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质量标准在不断的发展提高。象路面硬化采用沥青混凝土的如果以个人承包的养护机制就根本满足不了正常的路面维护, 本人认为较为理想的解决办法是以乡、镇为单位实行统一养护, 消除个人、季节性养护造成的弊端。从发展的角度看, 随着乡、村公路等级的提高和里程的增大, 建立公路养护市场, 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 实行公路养护招投标制。

(6) 、加强路政管理, 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效益。由于乡、村公路发展起步较晚, 对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 损坏公路、违法占道、乱堆乱放、违法建筑等问题比较严重。组建行之有效的专业路政执法队伍, 加强路政执法队伍建设, 增强依法行政、做到文明执法, 加强道路巡查, 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保证乡、村公路畅通无阻,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7) 、开展业务培训, 提高服务水平。目前服务于乡、村公路的养护员工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只有加强对乡、村养路工的政治业务培训, 才能很好的服务养路事业。政治、政策培训以乡镇为主, 业务、安全培训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不断提高乡、村养路员工素质。

(8) 、结合实际, 制定养护标准, 建立考评机制, 激发养护合力。要根据实际逐步建立一整套乡、村公路养护考核机制, 做到养护效果与养护经费挂钩, 奖罚分明, 树立公路养护标杆和旗帜, 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9) 、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 乡、村公路的路况逐渐得到改善, 乡、村道路上的车辆也开始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 乡、村道路的安全隐患也凸现出来。为有效防止道路养护工作中发生意外事件, 建议养护管理部门对乡、村公路上的养护人员也能配置养护标志服装, 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其他保险, 从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我国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也明显加大, 特别是乡、村公路 (康庄公路) 的建设是如火如荼、日新月异。乡、村公路对地方的经济建设已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 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它称之为农民群众的致富路。但是从体制、经费等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制约着它造福一方的功能, 造成乡、村公路的养护存在诸多问题。乡、村公路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 也是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的重要纽带。如何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 实现乡、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发挥康庄公路应有的作用,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是从事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 通过十多年来一线的工作实践和调查, 认为必须对乡、村公路建养并重, 建立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并针对我国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养护需求与养护供给之间矛盾非常大的问题, 提出适合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创新,建议

参考文献

[1]杜志雄.发展农村公路交通事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公路.2005年第1期

[2]吕立政.如何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科学之友 (B版) .2007, (01) .

[3]李纯, 何兆益, 李丽民.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公路.2007, (06)

[4]岳金等, 蔡海英.浅谈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2007, (23)

[5]邓林, 冯果.浅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中国水运 (下半月) .2008, (05)

[6]冯果, 马福荣.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与对策研究.广西城镇建设.2008, (06)

[7]张凤丹, 汤木兰, 韩智艳.新时期农村公路的建养研究.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 (10)

上一篇:阿特伍德下一篇:玉米秸秆青贮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