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

2024-11-05

建筑构造与识图(精选12篇)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1

“建筑构造与识图”是房屋建筑学课程适应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特性改革而成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 一般前半部分主要是讲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 后面一半主要是结合图纸进行初步的识图。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 也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在不同与本科、中专的教学目标下, 课程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几年来, 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但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很多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能力差, 所以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建筑构造与识图的教改思路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 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 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应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方式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式。笔者经过几年的建筑构造与识图的教学之后, 更深切的感受到了本课程传统的知识架构与教学模式对于现今的高职教育有着诸多不能契合的地方, 为了更好的上好这门课程, 我对本课程有如下几点总结。

1.1 将课程体系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并在教学中大力引进标准图集的配套识读

“建筑构造与识图”中的建筑构造部分, 教学任务之一是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 了解房屋各部分的组成、科学称谓、功能要求。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多, 但是前后知识点之间多有相通之处, 举例说明, 比如民用建筑的防水构造, 从课程开始的基础, 到后面的楼层、屋面、门窗等多有涉及, 如果按照基本构件的顺序讲解, 那么无形中在增多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同时不利于学生从根本上掌握构造原理, 只能是知道一点就懂一点, 而作为教师[3]大多是按教材章节顺序进行讲授, 把房屋建筑从基础到屋顶各构成部分的作用、类型、构造要求和构造做法讲一遍, 如此往复循环, 学生跟着教师机械性地学习, 教学效果可想而之。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理解和掌握构造原理, 对于繁多复杂, 枯燥难记的建筑构造做法, 掌握了建筑构造原理, 不但能知道怎么做, 还能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并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而且建筑构造的做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 只要掌握了构造原理, 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新做法, 都能很快理解并掌握, 因此在高职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中, 我们仍需强调对原理的理解。

建筑构造做法众多, 但是书本由于篇幅所限, 只能列举一二, 大量的常用做法需要参考图集, 图集也是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助手, 提早在教学中引入图集可使学习与实际更加贴近, 实现与今后工作的零接轨。

1.2 结合实际的工程图纸与施工现场进行形象化教学

“建筑构造与识图”这门课程, 综合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比较强, 课本内容大多枯燥无味, 而课程作为基础课程,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要进行学习。此时的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感性认识, 如果教师讲课只是平铺直叙仅凭口头讲解构造做法, 那么学生收获的只是一头雾水。特别是讲到“建筑识图与构造”构造部分, 虽然教师在备课和讲课上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学生学起来却很吃力, 尤其是多种构造做法同时讲解, 觉得老师讲得云笼雾罩, 自己听起来似懂非懂, 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很差。长期这样下去, 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筑构造与识图”中的讲到的构造节点, 大部分在建筑物完成以后即被封闭在内部, 平时不容易观察得到, 因此教师在课程中应提供大量的图片, 先从视觉直观上给学生以印象, 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的参观, 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同时施工现场的教学能增加学生与行业的接触机会, 这可以为他下一步的学习甚至是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譬如我们在讲到砌体结构加固措施之一:圈梁与构造柱的构造时, 因圈梁和构造柱的断面尺寸一般与墙体尺寸相同, 房屋竣工后就看不见了, 所以在学习时学生总是无法想象圈梁和构造柱在房屋建筑中是什么样子, 与别的梁柱到底有什么区别。因此在教学前笔者先将学生带到本校的实训基地构造节点处, 从直观上先看一下什么是圈梁, 什么是构造柱, 它们是个什么样子, 然后再回到课堂来讲解它们的作用, 位置, 至此学生对圈梁与构造柱已经有个大致的轮廓, 此时再引入图集, 详细讲解圈梁与构造柱的构造做法, 那么学生就能够从实际到书本, 从直观到系统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了解这两类构件了。再比如楼梯的构造中, 楼梯按照结构类型可分为板式楼梯与梁式楼梯, 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结构的基础, 因此对这两个概念是难于理解的,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先观察身边的这两个类型的楼梯, 比较它们的尺寸, 外观的不同, 然后再回归书本讲解概念, 那么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并且印象比较深刻, 所以, 教师应组织学生多走出去, 实现理论知识讲授和工程实践指导零距离结合。

1.3 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板书可采其优点

现代社会的信息高度发达, 对事物的表现手段也呈现多元化, 在教学中适当的引进多媒体等现代技术,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职院校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过程中总结出了很多好的教学经验。电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方向,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电视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 可不受空间、时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随时再现所要学习和观察的建筑物, 并且可以从多种角度、多种层次上来观察。它与传统授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 现代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增加课堂信息量, 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 制作了电子教案。在多功能教室中, 利用Power Point幻灯片, 将文字和图形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 在动画、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教学中, 轻松愉悦地学到知识。图片从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施工图中截取构造图样, 特别是从正在施工或已竣工的实际工程项目中选取构造图样, 增强了构造内容的直观性。电子教案信息量较大, 内容直观、生动, 通过视觉及听觉的双重刺激,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像资料教学。

2 结语

将上述几个要点在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施观察,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增加了系统性, 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主动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不过过程中也出现了几个问题, 比如由于学生主动性的差异, 学习效果比原先的学习模式下的效果存在更大的差异,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2]陈镌.建筑细部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2.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2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总结

依托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培养学生制图能力、识图能力、房屋构造设计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基础。教材内容包括三大部份,第一部分‘制图知识’;第二部分‘建筑识图’;第三部分‘建筑构造’。针对社会对建筑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应用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如下:

一、对课时进行科学分配

根据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总目标,对《建筑构造与识图》课时分配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也就是在课程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应增加外出实习实践教学学时数。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施工图的识图和对房屋构造的理解,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而导致理论学时缩减,可以通过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去解决,即精简教材内容,对那些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知识点,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

二、多种理论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针对《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内容繁多、与其他学科交叉重复的特点,教师必须全面熟悉教材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做到课外课内融会贯通,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三、以一套完整的工程图纸和实际工程案例引导教学

在教学中将一套完整的工程图纸和工程案例作为学习的载体。将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启发引导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查询资料、教学生读工程图纸、启发学生如何按质完成任务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的学习热情。

采用学生角色扮演法进行体验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直

接到工程现场通过扮演监理员、资料员及现场施工员等不同角色进行体验性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对课堂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归纳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讲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课堂内,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制成图文并茂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直接的感官刺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工程现场图片展示、施工图纸、房屋各部分构造、设计做法等等。这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实训真实感,使他们在教室中就能感受到工作实境。

课堂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可以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利用电子邮件和QQ,加强师生交流。通过电子邮件和QQ进行沟通与交流,既方便学生课外学习,又将教师的答疑空间移到了课堂外。教师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这种方式在线答疑,对学生进行辅导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利用电子邮件和QQ不但可以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而且也可在网上互相交流,讨论学习心得,同学间得到共同提高。

五、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建筑构造与识图》的教学内容与建筑施工、监理、造价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真实的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合作项目。我院与兴安盟鑫安建筑有限公司、前旗质监站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在必要时可以安排学生到项目现场上课,从而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以教、学、做相结合为原则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通过兼职教师(也是工程师)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实践、现场参观学习、顶岗实习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过程。在这种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见识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3

[关键词] 房屋构造与识图;教学改革

一、教学现状分析

该课程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必修课程,主要讲授房屋构造原理、常用房屋构件、配件和构造做法。以往,教师在课前准备大量的课件,费尽心思把知识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出现“教师辛苦,学生厌恶”的尴尬局面。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因此,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差,知识基础薄弱,对一部分难以理解且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感冒”。久而久之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到厌倦和疲惫。

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往往忽视甚至低估学生的智力素质。中职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事物并具有强烈表现欲,并没有发挥到该课程的学习中,因而传统教学模式必然给学生造成挫败感。

二、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1.知识内容先“瘦身”

对构造课程中抽象、繁难的知识进行“瘦身”是必要的,目的是为提高学习效率创造条件,同时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

在以往章节内容中,教师对地基与基础会作系统详尽的介绍。该章节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其中地基与基础都属于隐蔽工程,学习该知识时未有直观实物进行观察,只能通过照片和文字进行粗略介绍,导致学生学习时过于抽象,概念不深,一知半解的现象居多。因此,对该章节的学习应点到即止。

再如,该课程涉及工业建筑构造,内容包括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和类型、支撑系统及抗风柱等。学生在现有环境中很少接触,因而教师对这种专业性过强且难以理解的内容应舍弃。

2.以任务驱动教学实施

以往教学实施中,教师讲授的时间较多,“满堂灌”的方式使学生丧失主观能动性。若教师能把教学内容作为学情任务,并制定科学的任务环节和详尽的措施,那么学生也会在任务的驱动下参与教学实施,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乐”。

教师在任务实施前,应充分考虑任务内容的可实施性,善于利用校内建筑作为实施对象,注重各项任务之间的连贯衔接。另外教师将教学班拆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各小组中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根据学情任务书安排组员实施具体任务。

以实施建筑门窗构造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学情目标制定校园学生宿舍门、窗测绘的学情总任务。围绕总任务的实施,教师需编写详尽的任务书。任务书中要明确若干分项任务内容和完成时间,并阐述任务完成评价体系。

譬如,按总任务目标要求,可制定四个分项任务。分项任务一:测绘宿舍各楼层门、窗洞口尺寸,并详细记录数据;分项任务二:辨析门、窗材料;分项任务三:文字标明门、窗开启方式;分项任务四:各小组长把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并要求各组成员完整表达宿舍门、窗图例;各小组长将根据情况合理安排分工,待分项任务实施完毕,教师根据小组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这样,通过分项任务实施,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学生不再是教学“旁观者”

在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设置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

教师提供房屋平面图并给出评分标准,要求学生观察房屋平面图中门、窗表示方式是否正确,门、窗类型及设计尺寸是否合理。学习小组针对问题参与讨论,并派小组代表“晒出”分析成果,阐述分析过程,小组间按标准互评;而教师在整个环节中只作启发式提问和总结性评价,并给获高分的小组予多种形式的奖励。这样,通过设置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竞争意识。

该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始终把识读工程图作为任务目标,在任务设计中加大识图课时比例。学生在熟悉国家制图规范的同时,把识读简单房屋工程图、校园教学楼施工图,抄绘复杂建筑施工图等内容贯穿于学情任务,并把构造原理渗透到识图中。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构造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快速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生之间图纸互审环节,发动学生相互“找茬”,增加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趣味性。

4.建立形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传统教学资源库主要依赖教材或教师编写的工作页,学生往往获得其他资源渠道较少,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并难以巩固和预习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各部门与教师可联动采取措施,以保障和完善教学资源库。

校园图书馆可根据教学工作需要,与学科专任教师紧密配合,搜集最新建筑行业国标手册和建筑专业相关图集。由于建筑技术迅速发展,建筑各学科间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丰富的读物不但能帮助教师补充、完善教学资料,而且能不断扩大学生知识面,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开发他们智力的重要阵地。此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学校可建立电子图书资源库及电子中文文献数据库,加大对各类信息终端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图文声像结合的优势,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与兴趣。教师可利用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软件技术建立建筑模型资源库,深入阐述建筑构配件作用及设计要求。学生可直观对建筑构配件进行详细观察和理解。

校园无线网络的发展迎合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丰富了教学手段,提升了教学质量,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生活方式和工作学习方式的转变。近些年,移动终端基本普及,部分中职学生已逐步拥有个人笔记本电脑。学校可根据情况,在适当时间提供无线局域网络,学生可通过网络终端链接“房屋构造与识图”课程相关网站,以获得知识补充。

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该课程重点知识或概念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并将微课视频传至校园网,学生可下载观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以满足学生巩固和预习知识的需求。

5.教学评价体系需科学、全面

以往教学评价过于简单,评价的权力往往握于教师手中,其依据主要来源于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期末考试成绩,但评价结果往往不全面,也不科学。

教学结果评价应采取教师与学生互评机制,教师要对学生掌握房屋工程图识读及绘图能力作总结性评价,并将学生学习情感变化、协调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融入综合评价体系中;学生可对教师教法和学习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指导思想,通过对教学全面改革,教学效果令学生满意,并对完成该课程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凝结智慧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把该课程打造成教师与学生心目中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夏江涛.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时代教育,2013,(3):111-112.

[2]张萌.探索增加“建筑构造模型认识及制作”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3]王佳榕,罗玉柱,张爱菊.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4

一、课程的进入方式选择

根据课程使用的不同要求, 有针对性地分类进入。要体现“以人为本”,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学生情况加以分别考虑。但有些网络课程的进入均为统一入口, 进入后相关资源一一罗列, 完全按照精品课的界面来展示, 根本没考虑使用者的不同情况。况且对相关资源的选择、处理也不同, 这都需要在课程网络平台开发的前期充分考虑。因此《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的登录界面采取了3种模式, 可分别以教师、学生、访客的不同身份选择进入课程, 从而展现所需求的学习资源或者处理相关课程资源, 这样就正真符合了网络教与学的多功能要求。

二、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

网络学习平台的导航首先必须要简单清晰明了, 便于网络课程的学习和管理。有些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容易迷航, 导航也易出现连接错误, 甚至导航内容无法打开, 这些都会给学习使用者带来麻烦, 甚至不想再学, 失去网络课程开发的价值。

其次, 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还要便于学生随时切入, 上下过渡, 便于衔接学习, 辅助学习功能可以适当增多, 但不能混乱, 否则会迷航, 误导学习过程。

因此在《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开发上, 更多地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要求, 以学习的思路和路径来分析所需的相关学习功能, 并有针对性地选择栏目菜单和快捷按钮。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体现了网络课程学习的优势。

三、优化学生学习界面

1.学习导航菜单。设置学习导航菜单七个, 分别是:课程首页、课程内容、学习空间、在线测试、课程资源、教学问答、教学论坛。课程首页:方便学生随时回到课程的主界面, 查找相关资源。课程内容:左侧有分项目学习内容导航, 有4个项目, 20个子项目。另有课程学习要求和技巧、项目学习指南。各子项目的学习内容中有视频、动画、图片等媒体资源, 并附有课程作业或单元测试。在具体的学习内容的右侧有“学习笔记”浮动窗口, 便于在学习时, 可随时点击弹出, 添写学习笔记, 并自动保存在学习笔记中。这样方便学习者的知识整理, 掌握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空间:左侧分别设置六个小功能按钮, 分别是学习进度、学习笔记、学习小组、作业、消息以及学习报告等。可以使学生在课余创建学习交流的小组, 加强团队合作交流, 学习者之间可以互助学习。同时在学习进度中还可以清晰看到自己的学习记录、学习情况, 这对学习者而言, 能很好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案, 调整自身学习的进度, 便于后续学习安排更加合理。在线测试:针对每个子项目设置了题库 (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读图题) , 每个项目又设置了单元试卷, 方便学生自由做题, 检查学习效果。若不是很理想还可以重新组题考试。课程资源:整理了大量相关资源。并提供了3D建筑仿真、各子项目课件和动画、讲课录像、相关图片、图集、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学生作业与模型作品以及国内外优秀建筑、相关学习网站、拓展资源 (施工员、建造师) 题库等。对真实建筑不可剖切、不便拆装、细部构造不可见等有了更多展示方式, 也让学生充分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并根据自身基础, 学习能力, 有选择的提升。教学问答:为了让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 能很好地与其他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沟通, 实现教学互动而增设的。在此平台上不仅可以提问, 还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 同时可看到已经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教学论坛:让学生和老师可以发帖留言, 增加互动, 还可以对优秀帖子加精、加新。

2.加设三个快速按钮。有选择地加设了三个快速按钮——学习报告、我的进度、我的消息。学习报告:点击可直接进入, 清楚了解到自己的学习进度、作业和考试成绩以及课程学分取得情况。我的进度:点击就直接显示自己学习知识点的进度条。可以清楚了解自身学习情况, 有哪些知识还没有学, 学了多少, 掌握了多少。我的消息:点击进入后可直接查看“未读消息”“已读消息”“发送消息”等, 并可以立即写信。这样可迅速了解老师, 同时给学习者最新的信息, 便于交流沟通。

四、教师的教学界面上的优化

在此平台界面上是以教师的教学需求为出发点, 考虑备课、评分、管理的要求设置相关功能, 以满足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需求。同样有针对性地选择栏目菜单和快捷按钮。

1.设置六个教学导航菜单。完全按照教师后台备课、教学分析管理的要求, 设置了教学导航菜单六个, 分别是:课程首页、课程内容、备课空间、管理记录、课程资源、教学问答, 真正适合教师教学的需要。课程首页:便于教师迅速切回课程首页。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内容相同, 但取消了学习笔记功能。备课空间:与快速按钮进入相同。以老师备课要求来考虑功能。管理记录:可以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考试等详情, 对于教学论坛的问题解答、学生组建的学习小组进行管理, 通过学分加权合理分配各知识点权重占比等。课程资源:与学生界面内容相同, 主要是资源整理上传和发布。教学问答:增加师生互动, 回答学生提问。

2.设置三个快捷按钮。相对于学生学习界面, 也设置了三个快捷按钮, 分别是:我的备课、统计报告、我的消息。我的备课:可点击直接进入备课空间,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辑, 修改, 增减, 对考试、作业、资源等进行管理。正真满足教师备课的需求。统计报告:可点击直接进入教学统计, 了解、分析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考试成绩, 并可以了解实时在线人员。我的消息:与学生界面上的“我的消息”的功能一致。

五、结语

通经过《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建设, 进一步明确了网络课程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目的, 要充分实现网络课程在线的学习的便捷性、有效性。对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需的笔记、作业、测试、问答等要能实时记录、分析和反馈, 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当然对课程内容表现形式也要多样化, 学习栏目导航简洁、学习路径清晰明了, 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还要创建学习小组、消息推送等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使得网络学习更有氛围。本课程经多年使用, 不断调整优化, 逐步完善, 所构架平台, 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课程。

摘要:从高职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出发, 反思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的建设, 探讨高职网络课程优化思路。对其他网络的开发有效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网络课程,高职院校,平台开发,建筑构造与识图

参考文献

[1]雷静, 丁卓君, 冯小明.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

[2]关尚杰.网络课程建设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4) .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塑钢门窗搬运应轻拿轻放,堆放时应垫木板,且与地面呈__以上角度堆放,要求与热源距离1m以上。A.50° B.60° C.70° D.80°

2、下列对电气施工员施工组织准备工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

A.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劳力需要量计划安排,分期分批组织劳动力的进场教育和各工种技术工人的配备等

B.安排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火、防汛措施

C.确定各工种工序在各施工段的搭接流水,交叉作业的开工、完工时间

D.全面安排好施工现场的一、二线,前、后台,施工生产和辅助作业,现场施工和场外协作之间的协调配合

3、接线盒(箱)的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采用联通管测量、定位。通常,插座箱离地一般不低于__,特殊场所一般不低于__。A.300mm,150mm B.200mm,100mm C.150mm,300mm D.250mm,100mm

4、__是以单位工程为编制对象,用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局部性分项指导性文件。电气施工员需要协助土建总承包完成机电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A.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施工组织总设计

D.基体施工组织总设计

5、为了控制钢筋的质量,在进场时应进行__。A.屈服和抗拉强度检验 B.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检验 C.焊接性能检验 D.冲击性能检验 E.化学成分检验

6、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__m为宜,超过2m,宜加设护笼,超过8m,必须设置梯间平台。A.3 B.4 C.5 D.6

7、为了防止环境污染,施工单位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

A.妥善处理泥浆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和河流

B.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化沥青或者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C.使用密封式的圈筒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处理高空废弃物

D.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场内裸露的弃土应加以覆盖,防止泥尘飞扬

E.可以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

8、喷涂时,喷斗应与墙面垂直相距__cm。A.5~10 B.10~20 C.20~30 D.30~50

9、在火灾危险场所,H-

2、H-3级的电压在__以下电气线路,可以采用阻燃硬塑管配线。A.1000V B.380V C.500V D.220V

10、可用于横向和竖向受力的焊接是__。A.电弧搭接焊 B.气压焊

C.电渣压力焊 D.闪光对焊 E.所有焊接

11、斩假石又称剁斧石,斩假石面层宜用__mm厚1:1.25水泥石子浆(米粒石内掺30%石屑)。A.3 B.5 C.10 D.20

12、水泥、水、外加剂掺和料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__。A.±1% B.2% C.3% D.±5%

13、__高压符合开关的适用范围是地下或其他特殊供电场所。A.压气式 B.油浸式

C.固体产气式 D.真空式

14、暂时继续工作用的事故照明,其工作面上的照度不低于一般照明照度的__;疏散人员用的事故照明,主要通道上的照度不应低于__。A.8%,1.5lx B.10%,0.5lx C.15‰,1lx D.20%,1.5lx

15、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最精确的方法是__。A.面积热指标法 B.体积热指标法 C.缝隙法 D.百分数法

16、施工技术复核必须以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设计规定为依据,以保证技术基准的__。A.科学性 B.正确性 C.合理性 D.安全性

17、一个物体一般可以用三面投影图完整地表达出来。三面投影图中,每个投影图只能反映物体长、宽、高其中__个方向的尺寸。A.一 B.两 C.三

D.一个以上

18、换热站安装中正确的是__。

A.热交换器应以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做水压试验,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4MPa B.水压试验的检验方法是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不降

C.水压试验的检验方法是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降不超过0.02MPa D.水压试验的检验方法是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降不超过0.05MPa E.高温水系统中,循环水泵和换热器的相对安装位置应按设计文件确定

19、__是防止防水层直接受风吹日晒后开裂、漏雨而铺设的。A.找平层 B.隔汽层 C.防水层 D.保护层

20、工作票一式填写__。A.2份 B.3份 C.1份 D.4份

21、使用万用表时,测量的种类一定要选择准确,如果误用电流或电阻挡去测电压,就有可能损坏表头,甚至造成测量线路__。A.短路 B.断路 C.开路 D.接地

22、施工准备阶段的材料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在__方面。A.了解工程概况,调查现场条件 B.进场材料的验收 C.进场材料的保管

D.计算材料用量,编制材料计划 E.设计平面规划,布置材料堆放

23、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__。A.1~2s B.2~3s C.1.5~2.5s D.1~1.5s

24、施工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包括__。A.人工费 B.材料费

C.施工机械使用费

D.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 E.企业管理费

25、__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A.施工质量检测、试验 B.施工项目质量检查 C.隐蔽工程验收 D.施工技术复核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基本形式有__。A.串联式 B.减压式 C.并联式

D.单双管混合式

E.利用室外高、底压管网直接供水

2、电动机一般可在额定电压变动__的范围内运行,其额定出力不变。A.-5%~+10% B.5%~+10% C.-5%~+5% D.-5%~+8%

3、大型UPS设备电池室,酸性和碱性蓄电池与采暖、散热器的净距不应__。A.小于0.75m B.大于0.75m C.小于0.55m D.大于0.55m

4、流水施工时,流水步距是指__。

A.两相邻工作队进入流水作业的最小时间间隔 B.某个专业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作业时间 C.某个工作队在施工段上作业时间总和 D.某个工作队在施工段上技术间隔时间的总和

5、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__。A.不相等但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B.相等但不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C.相等且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D.不相等且不等于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6、每一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__级,由于人行走的习惯,楼梯段踏步数也不宜少于3级。A.15 B.18 C.20 D.25

7、__是安装行业在近几年来所采用的一项重大革新工艺,它不仅可以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而且可以节约数量可观的钢材。A.钢垫板 B.对斜垫板 C.坐浆垫板 D.柱脚底板

8、敷设塑料管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__,并应采用配套塑料接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配件。A.-10℃ B.-15℃ C.-25℃ D.-30℃

9、跨度大于4m的梁或板的现浇混凝土起拱高度为__。A.2/1000~4/1000 B.1/1000~2/1000 C.1/1000~3/1000 D.4/1000以上

10、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施工可在__℃气温下进行,施工不受季节限制,但雨天、风天不得施工。A.0 B.-5 C.-10 D.10

11、__是指使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各种钢材的总称,包括钢结构用各种型材(如圆钢、角钢、槽钢、工字钢、H型钢、钢管、板材等)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各种钢筋、钢丝、钢绞线等。A.建筑钢材 B.碳素结构钢 C.钢结构连接 D.钢结构安装

12、空心砖墙组砌,规格为190mm×190mm×90mm的承重空心砖(即烧结多孔砖)一般是整砖顺砌,其砖孔平行于墙面,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__。A.1/2砖长 B.1/3砖长 C.1/4砖长 D.1/5砖长

13、施工员是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在基层的具体实践者,是完成建筑安装施工任务的最基层的技术和组织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__。

A.施工员是单位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心,是施工现场动态管理的体现者,是单位工程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和优化组合的组织者,对单位工程项目的施工负有直接责任

B.施工员是协调施工现场基层专业管理人员、劳务人员等各方面关系的纽带,需要指挥和协调好预算员、质量检查员、材料员、安全员等基层专业管理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

C.施工员对分管工程施工生产和进度等进行控制,是单位施工现场的信息集散中心

D.施工员是其分管工程施工现场对外联系的枢纽 E.施工员起到领导作用,必不可少

14、单相电能表的额定电压多为__。A.110V B.220V C.380V D.220/380V

15、住宅供电干线的全面保护用大于__的动作电流。A.10mA B.20mA C.30mA D.40mA

16、室外热水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不包括__。A.已知管道的热负荷,计算流量

B.已知热媒流量和管道直径,计算管道的压力损失,进而确定网路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

C.已知热媒流量和压力损失,确定管道直径

D.已知管道直径和允许的压力损失,校核计算管道中的流量

1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时,__m以下的单、双排架,每隔六跨设一道剪刀撑,且由下至上连续布置。A.15 B.20 C.24 D.30

18、对围护、分隔和填充墙的要求是具备__。A.密闭性

B.保温、隔热隔声性 C.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D.较高的稳定性 E.耐久性

19、危险地段一般是指__。

A.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等地段 B.稳定基岩、坚硬土等地段

C.软弱主,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岩和边坡边缘,在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等地段 D.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地段

20、安装火灾探测器时,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果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__,且探测器周围__内不应有遮挡物。A.35°,1m B.45°,0.5m C.60°,2.5m D.75°,1.5m

21、灰土挤密桩时,填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值__时,应进行晾干或洒水润湿等处理。

A.±1% B.±2% C.±3% D.±4%

22、关于降低除尘器入口的含尘浓度的论述,正确的是__。A.可以提高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风速。使设备小型化 B.防止电除尘器产生电晕闭塞 C.可以提高除尘器效率

D.可以减少湿式除尘器的泥浆处理量 E.可以加大湿式除尘器的泥浆处理量

23、防潮呼吸器安装时,必须将呼吸器盖子上的橡皮垫去掉,使其通畅,并在下方隔离器具中装适量变压油,起__。A.升温作用 B.滤尘作用 C.降温作用

D.气流顺畅作用

24、蒸汽采暖系统所采用的蒸汽应为__。A.高压蒸汽 B.低压蒸汽 C.饱和蒸汽 D.过热蒸汽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6

关键词:建筑制图与与识图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c)-0090-02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个很实用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制图与识图能力。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主要教学专业服务: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专业。为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纸,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建筑制图与识图》作为建筑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改革分析

近年来工程图学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不断推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教学内容大多数是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很大实质的改变。例如章节先后顺序的调整或者章节名称的改变等。但是不论怎么改变,《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重点仍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画法几何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投影的基本知识、平面立体、曲面立体、组合体的投影图的绘制与识读、轴测投影的绘制等;另一方面是专业制图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等方面内容。而教学方法的改革确实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进行改革,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必要的,需要经过多年进行经验总结。因此,该文结合《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内容进行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希望在不断地总结和改革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任务和性质,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现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总结如下。

2.1 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对学生简单的知识传递,教给学生自学,促进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心灵能够跟上老师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经过发问、答复、点评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以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

在课后布置练习题,及时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并在每章节结束后,在课堂上以本章习题为例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进行具体操作完成,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归纳。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重点之一是画法几何知识,学生对这部分的学习需要充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这部分中的点、线、面的内容是基础内容,如何清晰直观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好,关键是空间概念的建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以教室为空间体系来建立空间体系,学生非常直观,而且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能不断地观察提问学生的学习动态,保证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另外,学生建立了空间概念后,如何将空间概念转化为平面图形绘制,也就是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将空间体系进行展开,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做好的空间体系小模型或者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展开整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清晰看到整个过程,而且可以现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生通过完整的教学过程后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后续知识奠定不可缺少的基础。

2.2 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如实物教学、实训教学、现场教学等。

实物教学——通过对实际物体为例来讲解本课程相应知识点,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使学生能快速、牢固地掌握本课程的相应知识点,如在讲解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时,采用这种方法就取得了很好地教学效果。任何复杂的建筑构件,从形体角度来看,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些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称为组合体。如何快速而准确地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是学习本门课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以一两个例子来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建筑物体是多变的,因此,通过拿来各种各样的实际物体来练习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实物的形状非常直观,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绘制出物体的三视图,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对常见物体的三视图的绘制,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包括:识图实训和绘图实训。

识图实训:是在学生具备了投影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平面与空间的转换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识图这部分知识是本门课程的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起来比较烦琐,学生理解也比较困惑。经过长期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即学生运用成套的积木模型,通过识图将其平面图形亲自动手摆出立体实物。通过积木模型识图实训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识图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绘图实训:本课程教学重点之二是专业制图知识,由于学生目前专业知识刚刚学习,再学习专业制图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际的绘图操作,有助于学生制图和视图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在绘图实训这一环节中,学生绘图对象是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实验楼等。以现有的建筑物为对象进行绘图实训,不仅增加了绘图难度,同时在绘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识读能力。这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3 结语

总之,《建筑制图与识图》是一门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的专业基础课,它既有专业课的专业性特点,又是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具备本专业高素质的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美婷,刘怡.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127.

[2]刘军.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 2016(10):257.

[3]王建.积木模型在组合体投影解题中的应用[J].技术与应用, 2015(7):166.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课程已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领域,开启了职业教育新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网络教学能让学习者灵活安排,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课式、片段式学习。然而要真正使学习者对网络课程感兴趣,除了本身有强烈求知欲外,更需要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只有足够多的优质资源,才能吸引眼球,让学习者停留在该网络课程。但当前高职院校开发的许多网络课程,往往是模仿并照搬精品课模式,存在资源内容匮乏、分类不清楚等问题,使其网络学习平台并不能真正适合学生进行网络学习,面对这些不合理的问题,该如何改善、解决,这一点值得每位网络课程开发者思考。本文结合“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内涵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供借鉴参考。

1 立足于学生学习需要,建设课程网络资源库

课程网络的建设是硬件的建设,而资源库的建设是软件的建设。网络资源库作为软件部分,是整个课程教学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也制约着硬件的应用,只有建设好资源库,丰富课程信息,才能使学生学习不再盲目,有章可循,顺利实施网络教学。

因此在“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资源库开发时,首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网络课程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资源的动态生成已不是教师的单边行为,必须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学生特点、基础状况,并结合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本网络课程的建筑施工图部分,开发了建筑三维仿真模拟,对一些建筑空间感不强的学生可先通过三维建筑造型的外部和内部的动态漫游进行理解消化,再来阅读建筑的平面、剖面、立面施工图,当然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直接识读建筑施工图。同时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建筑施工图纸提交给教师审核,经批准后上传,大家共同阅读分析,寻找并发现问题。这样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让其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情况,自由安排业余时间,进行碎片化的辅助学习、探索性的研究学习以及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反复学习等多种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实践能力。

2 广泛采集课程相关素材,分类优化整合资源库

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本身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资源进行有序分类、优化整合而成的特色网络资源库。要高度重视前期挖掘过程,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特别要调动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如在学习“建筑认知”部分,积极发动学生广泛收集各类国内、国外优秀典型建筑的相关资料,拓展建筑视野,丰富资源库素材。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建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当然优质资源库并非是简单的资源堆砌,为使课程资源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的分类、采集与审定。避免资源库变成杂乱无章的堆场,在收集资料素材时就要有选择、有分类、严格筛选,不能“装到盘里就是菜”。要充分考虑到网络和用户的安全性,对所有上传资源都要进行病毒检查,确保资源库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等。一般来说,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整合优化需要经过采集、筛选、归类、选取、组合等过程。

(1)采集:就是针对本课程的所有相关内容,广泛发动采集资源素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如“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前期准备的各子项目课件、动画、讲课录像、图集、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学生作业与模型作品以及国内外优秀建筑、相关学习网站、拓展资源(施工员、建造师)题库等。

(2)筛选:就是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对所有提交资源过目,查看并审核其正确性、合理性、真实性、有效性。建设课程网络资源库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服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具有可利用性、适用性。因此在“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中设有专门的平台管理教师,审核并关注学生、任课教师上传的所有资源。

(3)归类:对有效资源进行类型、格式的分类。前期的素材只是基础备选的材料,并没有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有利于开展探究活动等。各网络课程资源库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对所有上传资源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归类,适当删减,对优秀跟帖留言加精、置顶提前等。

(4)选取:对所有上传资源归类后,在二次开发处理前,必须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不同学习特点,有选择地提取相关资源素材,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制作软件提取有效恰当元素。“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平台资源库主要针对投影模拟,三维向二维转化互动,将真实建筑不可剖切、不便拆装、细部构造不可见部分提取加工。通过这样的展示,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理解投影技巧和方法,读懂建筑施工工艺。

(5)组合:对相关资源进行有选择地整理,提取有效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形成新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如在“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中要求学生平时注重收集身边的优秀建筑,再对一些优质照片素材进行加工,制作成课程辅助动画。

3 构建完善的多元化网络课程资源库

网络学习平台的关键所在是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库,从而顺利完成网络课程学习目标。一个优质的网络资源库不仅要实用,更要适用。只有从学生专业学习的角度衡量网络课程标准、职业素质要求,才能使之真正适合教师平台备课,学生网络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是在海量课程资源素材的基础上,对备选的材料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针对专业水平、发展需求等,从学习的过程、方法、技巧等角度,提升学生探究质疑、信息处理、分析解决、交流合作的能力。改变传统课程总是过分强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完全依赖于课本教材的状态,紧密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技术的最新材料、最新工艺等,寻找合理素材,改进利用,整合优化,从而实现多元化的资源模式。从身边熟悉的建筑入手,分析建筑构造的工艺特点,整理构造大样详图,便于学生读图与工程实物相结合。在开发利用身边熟悉的建筑素材资源过程中,启发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建筑、体验建筑,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探究建筑的各种造型特点,构造工艺处理方式等,并结合网络学习平台,开展专题调研与讨论,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同时丰富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也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数字化平台,便于选材组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4 网络课程资源库的动态优化调整

资源库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要考虑后期的完善充实,集成化管理。在建设初期让学生广泛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素材,拓展专业知识面,使学生个体动态的课程资源与学校静态的物化课程资源得到有机地整合。例如:以追寻“优秀建筑”,分析某典型建筑中的造型、风格、特点等,引导学生定向开发本课程资源;以科技活动“屋面与地下室防水构造处理探究”等专题,让学生自主独立探究或分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网上、生活中找到素材,并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广泛查阅学习资源,去探寻、分析、解决各类工程应用问题,引导学生由理论知识向工程实践、社会生活延伸,让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同时丰富课程资源库,使其得到动态优化。

在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荐相关建筑类网站:筑龙网、ABBS建筑论坛、土木在线、久久建筑网等,让学生广泛了解建筑新闻、图集、图纸、书籍、方案等,为学习平台创造更多的网络资源,不断增添最新建筑信息,分享最新的材料、工艺、方案等。

5 结语

“建筑构造与识图”网络课程资源库建设,是从根本上明确网络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改革实施。

参考文献

[1]关尚杰.网络课程建设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24-25.

[2]方树峰.浅谈网络课程建设技术要求[J].价值工程,2011(11):187-188.

《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改革思考 篇8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以来都在尝试着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推广与实施,我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中认真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现总结经验如下,与大家共享。

一、分析学生的行为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职校学生整体文化基础不如以前,但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有进取心强、学习习惯优良的学生,也有自控能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还有占大多数、居于中等的学生。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与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对优秀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作用,带动全班学生形成竞争意识,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对于自控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要多关照他们,及时发现思想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让他们因感到困难和思想松懈而退步下滑;对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教师不应歧视他们,应该发现他们的优点,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在课堂提问时,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具有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也可以打破传统,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能力,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踮一踮脚,都能摘到苹果”。

二、根据“必需、实用”原则,优化教学内容

建筑制图是一门实用型技能,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基层施工技术员工作,需要熟练识读图纸的能力,绘图方面现在也都采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等)。因此,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并根据“必需、实用”原则适当整改优化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删减手工绘制施工图内容、设备施工图内容。2.增加AutoCAD绘图实例部分,并可与制图基础知识相结合教学。3.使用现行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和专业图集,补充相关建筑专业知识,与新技术、新规范同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建筑制图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够使上自己的熟练技能。

三、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纪律教育来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缺陷逐步显现出来。

新课改形势下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协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的客观规律,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1.上好第一堂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学期第一堂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对制图课学习的兴趣,首先应使学生明白制图课“学什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大概内容,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将往届学生的优秀制图作品、作业作一个展览,让学生参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应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本课程,联系实践来强调制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后教师还要鼓励那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不要害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头开始认真学习,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效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因此,要收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按照教学规律来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机动地准确落实教学目标。

新课改形势下建筑制图课的教学目标要突出职业定向性,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识读图纸的能力。同时也要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3.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首先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教师就进行专业教育,向学生介绍建筑专业特点、就业前景等,使学生热爱上建筑专业;其次在讲授制图知识的时候如果涉及到专业知识,教师就要穿插讲解相关专业知识,便于学生正确、准确地理解制图知识;最后在施工图讲授之前,一定要安排学生见习的时间,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施工现场或附近建筑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究学习。

4.开展多项比赛,增加学生学习乐趣。

在制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开展仿宋字大赛、几何作图、作投影图、绘制专业图比赛、CAD制图大赛等,并把优秀参赛作品在全校展览,既可以促使学生练好专业技能,又可以让学生在相互竞争中积极学习,你追我赶,不断进取。

5.及时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制图课理论知识环环相扣,系统性强,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全体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一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共性问题要在全体学生面前答疑,个别问题则可单独面对面辅导;二要定期进行单元检测、阶段检测、学期考核,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二)讲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随着教育理论和教育手段的发展,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教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在建筑制图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它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二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主要学习如何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这些章节的总体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实际综合运用制图理论识读一套完整工程图纸的能力,该学习内容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完全可以创设真实情境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材中的整个第二篇设计成一个大任务,再将各个章节知识点设计成若干子任务,在子任务下设立多个小任务,并将课程教学目标分解到各个子任务和小任务中。我曾以学校迁址建设新校园为契机进行“识读学校建筑总平面图”任务驱动法教学,采取独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等措施完成了任务,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评价反馈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2.直观教学法的运用。

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教师用语言形象、具体地描述,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具体地讲是应用模型、图文、挂图、实物、多媒体、现场参观等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几何元素与立体的空间形象的感性储备越多,就越有利于形象的建立和提高。因此,在学习投影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投影体系模型来讲解三面投影,如果没有模型,教师要想方设法就地取材,如利用教室的地面作水平面、黑板所在墙面作正立面、右侧墙壁作为侧立面来构成三面投影体系;在讲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教师可利用一支笔、一张纸分别当作一条线、一个面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基本体的投影时,教师可以利用纸盒制作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形体;在讲解组合体的投影时,教师可以利用AutoCAD、Flash、3DMAX、Solidworks等软件制作复杂的三维模型或动画,形象生动地进行讲解;在学习建筑施工图时,因缺少模型,一般可积极创造条件利用附近的实体建筑物来现场教学,这样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

3.分解重点难点,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在重点难点问题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如组合体的画图和识图这部分内容,教师一定要把形体分析法当作重点来讲。(1)根据形体画三面投影图时,教师首先要把复杂形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然后根据相互位置分别画出各个简单形体的三面投影面,再进行整合完成组合体的三面投影图;(2)根据三面投影图想象形体的立体形状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将三面投影图综合起来分析,根据投影规律和特性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剖析,最终想象出形体的结构形状。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在《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制图学科的课程特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实际状况,遵守一定的教学规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自由、灵活、想象的空间,引领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根据“必需、实用”原则优化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式, 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建筑制图与识图》,“以学生发展为本”

参考文献

[1]陆叔华主编.建筑制图与识图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2005.11.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9

关键词:制图与识图,自我学习,互动教学,学有所用,多媒体教学

近年来, 面对蓬勃发展的制造业, 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 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要求我们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压缩课时又增加教学内容, 这给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 为提高教学质量, 已经尝试着实施新的措施, 但大体上是更换传统教材和教材次序, 进行重新组合, 以及授课重点内容。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较大幅度压缩课时的基础上, 而不减少教学内容的难题。因此, 为解决这些难题, 本人对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方法措施。

1 进行启发式教学, 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启发式教学, 就是要求教师给学生以恰当的引导, 提出一些具有诱发性问题, 创造出一种具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 给学生想象的机会和空间。要想学好建筑制图, 必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即从二维平面图形想象出三维形体的形状, 这也是初学者学习制图的一道难关。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要适当运用各种方式启发、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利用直观式教学, 在讲授平面、立体时, 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讲解, 利用教学模型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在头脑中产生鲜明的表象, 使他由平面思维过渡到立体逻辑思维。现成建筑形体教学模型较少, 与题目能完全匹配的模型更难找到, 作为教师应自制一些模型, 或利用现有条件加上语言表述图形。我的教学办法是自制直观图挂图或现场画多个方向的直观图表现立体效果, 取得了一定成效。

利用对比式教学, 在讲授习题时选典型题, 要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开阔学生的思路, 同时, 还要提出多种解题方法, 让学生思考, 从中找到不同的表达方法, 使学生对传授知识的不同方面进一步深入掌握。在已解出的题目上稍加改变, 让学生自己在改动中找到答案, 受到启发。改变过去的满堂灌式教学和题海战术, 用放手式思考和讲解典型题等方式使得教学达到所预期的效果。

2 重视师生间的交流, 采取互动式教学

在每学期之初, 向学生发布这一学期的“建筑制图教学大纲”使学生早知道每一节课的授课内容, 以便于学生预习课本, 使得知识接受更轻松, 快速。实际教学中, 教师基本按照计划执行教学, 有变化提前通知学生, 让学生每节课都能提前做好准备充分, 心中有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映, 根据学生的表情及言语, 随时调整讲解速度, 重点、难点内容要详细讲解。通过学生作业, 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差生要个别指导、督促, 对于普遍性的问题, 要统一辅导讲解。

经常与学生交流教学方面的问题, 接受学生的反馈意见, 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看法。另一方面, 教师既要对学生要求严格, 不放过小问题, 培养学生制图识图的严谨性, 又要懂得活跃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对于建筑制图感兴趣, 将育教娱乐容为一体。

3 根据建筑业发展需要进行教学, 让学生所学有所用

随着现代科技、工艺的发展, 我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都有了较大发展。在建筑制图授课过程中, 不仅要把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典型例题, 传授给学生, 还要把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应用到课外典型建筑上去。收集一些典型建筑, 讲授不同建筑的形体分析方法、表达方法,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做到所学有所用。

如, 在建筑设计表示方面, 随着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 (简称平法) 对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 被国家科委列为《“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和建设部列为1996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现在平法上的教学尤为重要。平法的推广使用使得建筑图纸识读日趋专业化, 能看懂平法标注也成为建筑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现随平法的改革推广, 平法已从过去的一本到现在的共六本, 这就要我们教师去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使得学生能更上建筑行业的发展。

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 更需符合社会市场经济需要。社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要为社会提供什么人才。

4 多媒体教学在制图、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很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都能利用现代化器件进行解决。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生动的特点, 这样即能有效解决压缩课时又增加教学内容的问题, 又能把原本枯燥、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生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图形、图像、动画、音乐和语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学生充分利用眼、耳、脑等多种器官, 使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和多样化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多媒体能有效解决用语言表达图形时费时费力且学生难以理解、想象的问题, 现在引用图像和动画表现图形形象、生动,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根据本专业特点, 按照授课计划自编了一些建筑制图课件, 在课件中以平面图形、三维立体图形、动画为主线, 穿插着少量图片、音乐等多种信息,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讲授几何作图画椭圆时, 先用鲜明的动画配以声音将授课的主要内容展现在投影仪上引起学生兴趣, 再用飞入字体将椭圆画法的种类介绍给学生, 然后将各种椭圆画法的方式和与之相对应的作图步骤动画用超级链接的方式连接起来, 以形象的方式接受椭圆的各种方法;整个教学过程非常形象生动, 即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我们现在急需一系列与书本相配套的电子课件, 多媒体在建筑制图与识图教学中效果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电子课件的推广使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期盼的。

通过采取上述各种教改探索方法, 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的主动性, 普遍引起学生兴趣。与以往相比, 学生们端正了学习态度, 在对于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的同时, 也开阔了建筑制图这门课程的知识领域, 明白了建筑制图的重要性, 也为后续课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基本上达到了建筑制图与识图教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凌.高职高专“项目课程”的开发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20.

[2]乐荷卿.土木工程制图[M].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浅谈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的学习 篇10

一、基础“词语”

首先, 要学会这门“语言”必须学会使用其中会出现的“词语”, 掌握这些“词语”表现的画法和表达的含义。关于这些“词语”, 我们可以从《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 (JGJ/T 244-2011) 这本“词典”里进行查阅学习。在该标准里面, 我们必须牢固地掌握基本规定, 比如“剖切符合、索引符号、图名编号、引出线”等这些基本“词语”。这些词语是后面我们可以连词成句甚至表现为一篇完整“文章”的基础, 更是建筑装饰制图的规范要求。这一部分的学习需要大家多看, 多记, 学会应用。

二、基本制图原理

我们掌握了“词语”后, 下面就要尝试组成一句一句的话了。要把词语组成一句话, 必须通过语法来进行组织。在建筑装饰施工图里面, 这个“语法”就是“投影法”, 所有施工图的表现原理都来源于“正投影法”, 只有顶棚平面图为投影镜像图。要掌握投影法的绘制原理, 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 平时要多看, 多想, 多练。在用投影法表现各个面的时候, 要注意一点:当装饰装修界面与投影面不平行时, 可以用展开图表示。

三、建筑装饰装修图

我们学会了造句, 后面就要开始学写完整的文章——建筑装饰装修图了。根据装饰装修工程的进度情况, 我们一个完整的“文章”分为这些段落:项目初期有方案设计图;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工程, 可以绘制扩初设计图;工程开工前有施工设计图;施工过程中有变更设计图;工程竣工后有竣工图,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段落来学习下怎样完整地表现装饰装修施工图。

(一) 方案设计图阶段。

方案设计图是根据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功能及形态要求, 运用技术和艺术的处理手段, 表达总体设计思想, 以此作为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依据。方案设计图纸是设计文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图纸的内容、数量和深度应与建设方商议确定。在确定了项目的时候, 应该进行现场尺寸复核, 技术交流等来确定方案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方案设计图阶段包括的内容有:设计说明、平面图、顶棚平面图、主要立面、必要的分析图、效果图等。在方案设计阶段, 图纸的绘制深度除了满足基本制图规范, 在细节上还应注重表现出装饰造型变化、家具陈设、设施设备;反映方案特征的分析图, 比如功能分区、交通分析等;尺寸标注, 文字解释等。方案设计图与其他施工图相比的主要区别是:方案设计效果图更具有艺术性, 能够体现设计的意图和风格特征;但由于方案设计可以不绘制剖面图, 图纸表现的深度不够, 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实施性不够强。

(二) 扩初设计图。

扩初设计图是针对规模较大施工技术比较复杂的工程才进行绘制的。该图的绘制是对设计方案设计图的进一步深化, 可以作为深化施工图、进行工程概算的依据、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订货依据。扩初设计图的内容在方案设计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要剖面图的绘制, 深度要求也有一定提升。

(三) 施工设计图。

施工设计图是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的施工设计文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编制工程预、决算和进行施工招标、安排设备、材料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进行施工和安装、进行施工验收的依据, 所以施工设计图的深度要求比设计方案图等都更严格。在这个阶段, 设计师要掌握绘制表达施工做法的施工设计图, 施工员要看得懂施工设计图领会好设计师的意图以便于指导现场施工, 所以施工设计图的绘制和识读是重中之重。第一, 施工设计图纸应包括平面图、顶棚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和节点图。在深度要求上:施工图的平面图应包括设计楼层的总平面图、房屋建筑现状平面图、各空间平面布置图、平面定位图、地面铺装图、索引图等;在平面布置图里面还可以细分为陈设、家具布置图、设备设施布置图、绿化布置图、局部放大平面布置图等;细节上, 各个图纸中材质的种类、分界、灯具、设备等必须标注具体尺寸、形状、文字说明等。第二, 在施工设计图中, 宜绘制出对室内对应的照明电路布置图、插座开关布置图以及在立面上表现出电源插座、通信和电视信号插孔, 空调调控器、开关、按钮、消火栓等物体。第三, 施工设计图是工程进行施工的依据, 所以必须有很强的操作性。施工设计图里用剖面图, 大样图、详图和节点图以及必要的文字来对装饰构造做法进行交代。

施工设计图的绘制除了要掌握基本绘图原理这个基础, 还必须有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和构造等知识的支撑。但是新手一般制图都不够严谨, 在绘制中容易受挫或者对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足够灵活地应用,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参考制图规范;有针对性地解决出现的问题、逐步掌握技能;多进行施工现场的考察, 将构造设计做法表现到图纸当中;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办法就是多看多临摹规范的施工设计图。

(四) 变更设计图。

写好了一篇文章, 我们可能要进行适当的润色和修改, 那么在施工过程中也一样会出现在建筑的项目工程需要调整需要变更的情况。在出现变更的时候对应的变更设计里面应包括变更原因、变更位置、变更内容等。变更设计可以采取图纸的样式出现变更的, 也可以采取文字说明的形式。变更设计图的表现比较简明, 即在原有施工图的基础上表现出变更的内容, 例如造型变更线, 不同的材质表现等。该图的绘制也应遵循施工设计图绘制的原则, 深度要求应该符合施工设计图的标准。

(五) 竣工图。

竣工图 (纸质竣工图和竣工图电脑数据) 是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绘制的一种“定型”图样。它是建筑物、施工结果在图纸 (或图形数据) 上的反映, 是最真实的记录。竣工图的内容应该能完整记录施工情况、并应满足工程决算、工程维护以及存档的要求。竣工图的制图深度要求和施工图的制图深度要求一致。在绘制时, 应熟悉工程进行过程中的施工情况, 掌握变更情况, 才能最终绘制出完整的竣工图。

四、结语

在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熟练地掌握正投影原理, 遵循标准里的制图要求还不足以完成一套施工图的绘制, 要更加细腻详尽地完善并读懂一套装饰施工图则还需要在日常学习中有足够的细心, 耐心;在参与项目的时候多跑施工现场增加对工程经验的积累, 加强对施工构造等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制图标准.JGJ/T 244-2011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64-02

工程图样是施工或制造的依据,是工程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准备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工程图样的绘制和识图方法。“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研究建筑工程图样绘制与识图的理论和方法,是我院工程测量专业培养生产一线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建筑工程专业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在绘图和识图方面的初步训练。目前,从毕业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工程测量专业学生毕业进入岗位后,都战斗在生产一线,有做地籍的、路桥的、涵洞的等等,各个行业对工程测量专业学生制图与识图知识要求有一个共同点是对学生识图能力要求较高,而对设计能力不做太大要求,对制图能力则侧重在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上,如:CAD,KISS,MAPGISS等。鉴于此,有必要对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做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专业特点以及生源素质来组织,本文认为,由于目前《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课时较少(每周4学时,只学习一学期),而该课程内容较多,从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的实用性和专业性角度考虑,在“画法几何”部分以投影基本原理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对于投影变换、透视图部分,由于实际应用性不强,可以不讲;对于形体相交、曲面、及组合体的投影图部分,由于其立体感强、理解难度大,故要重点讲解;而“工程制图”部分则以基本工程图纸涉及的内容以及国家最新颁布的一系列制图标准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图纸的能力,重点讲解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道路及桥梁施工图,对于电器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以及装饰施工图部分,由于与工程测量专业偏差太大,且学生就业后基本不涉及该专业故可略讲;并且在教学中要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工程,特别是与工程测量专业相关的工程图纸,使学生了解最新工程图的表现方法和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带学生到现场进行讲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且本人认为,通过前期画法几何和制图规格的学习,学生已能大致看懂各个专业方向的工程图纸,唯一看不懂的只是图纸中的图例,所以在后期讲解工程图时,应重点讲解各专业方向的常用图例以及常用标识符号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对于工程图纸中,针对工程测量这一专业应重点讲解总平面图。在最后的计算机绘图部分,由于该专业学生第二学期会开设专门的AutoCAD课程,故在本门课程中可以不予讲解。

二、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引导学生在逐步了解作图的过程中掌握作图的方法和步骤,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制图能力等优点,但无法使学生想象到空间形体,而挂图和实物模型又需要制作或购买等,所包括的知识点较为有限。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节省时间、可重复利用、方便修改、简洁直观等优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但过多采用又会导致上课节奏太快、无法消化、学生容易疲倦等问题。针对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劣特征,本课程在讲授画法几何的基础内容上,对绘图基本技能,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曲线及工程中常用的曲面,轴侧投影采用传统板书的方式。对于基本形体的投影、形体相交、曲面、及组合体的投影图部分,由于其立体感强、理解难度大,不光是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而且还要结合实际,通过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或利用当地简易材料现场制作模型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能力;对于制图规格和工程制图部分,本文认为还是应该采取传统的方法,利用仪器、工具绘制工程图纸,一方面能提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熟悉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而且还可以达到加深理解工程图样的表达方法,了解制图标准、制图规范的要求。对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以及后面的各种施工图则采用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还收集现在正在建设的各行业的工程施工图,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于较为复杂的模型,本文认为对于测量专业的高职学生,可只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通过在软件平台上进行三维模型的演示形成,使学生了解复杂形体的内部构成特征。

三、能力训练与形成性考核方式结合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建立空间概念,如果学生没有空间概念,学习起来就会很吃力,时间长了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对于画法几何部分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训练和课堂提问”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画法几何的知识点得到更好的掌握;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和分析,在平时作业和考核方面,要求学生会做题还会在平时上课中布置一些小作业,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展示等,对于学生做完适量的练习后,还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增加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为更好的学习工程类专业图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见解提出不同意见,与教师对话和争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大家分享,并提出表扬,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推动每位同学的探索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确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实践表明,合理地调整课程内容体系,能够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兴趣;加强制图课程的实践性,并且通过后续CAD课程的开设,更能加深制图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叶建华.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75-77.

[2]师晓静,王青,史智平.建筑学专业《画法几何》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5-16.

[3]李小娟.对高职《建筑制国》课程中画法几何的教学体会[J].科技信息,2010,(12):202-203.

[4]罗康贤.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9):1-3.

[5]葛丽萍.论现代高职院校画法几何教学效果对相关专业的影响[J].今日科苑,2009,(16):258.

建筑构造与识图 篇12

结构施工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传统的重点与难点, 学生无工程实践经验, 空间想象能力差, 识图初期, 对钢筋感觉尤其困难。

建筑结构中的主要结构构件共五类:板、梁、柱、墙、基础, 建筑结构教材涉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有三类: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针对这三类构件, 图纸选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本文讲述的是抗震框架结构中板、梁、柱的钢筋设置的一般规律。

钢筋的识图顺序结合两个因素综合考虑:一是施工顺序, 二是钢筋的重要性。

1 板的钢筋设置规律

多跨连续梁、多跨连续板在考虑最大荷载时的弯矩图:

梁、板的中部 (非1/3范围) , 下侧受拉, 上侧受压;支座和支座附近, 上侧受拉, 下侧受压。

钢筋混凝土板内有两个钢筋网片:下网和上网。

1.1 下网有两种钢筋:短向钢筋和长向钢筋。

1.1.1 双向板:短向钢筋和长向钢筋均为受拉钢筋。

设置原因:板中部, 下侧双向受拉。但两个方向拉力大小不同, 短边方向传递的荷载大于长边方向, 因此短边方向的含钢量大于长边方向, 即若两个方向钢筋直径不同, 则短向钢筋直径大于长向钢筋;若两个方向钢筋间距不同, 则短向钢筋间距小于长向钢筋。

所有受弯构件下侧承受拉力作用的纵向受力钢筋, 并没有仅仅设置在受拉区, 而是向前延伸至受压区且将钢筋锚固在受压区, 一般是支座上。

施工时, 短向钢筋在下, 长向钢筋在上, 以保证受荷大的钢筋置于构件最外围。

1.1.2 单向板:短向钢筋为受拉钢筋, 长向钢筋为分布钢筋。

设置原因:单向板下侧单向受拉, 荷载主要沿短边方向传递, 因此受拉钢筋布置在短向, 长向布置分布钢筋。施工时, 短向钢筋在下而长向钢筋在上。

1.2 上网有两种钢筋:负弯矩筋和分布钢筋。

设置原因:板在支座及支座附近, 上侧受拉, 下侧受压, 即承受负弯矩, 此处设置的抵抗拉力作用的钢筋为负弯矩筋, 负弯矩筋垂直于支座设置, 末端90°弯下, 弯钩长度a=板厚-15。分布钢筋垂直于负弯矩筋置于负弯矩筋内侧。如图:

1.3 分布钢筋通常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设置:

1.3.1 单向板下网沿长边方向设置分布钢筋

1.3.2 单向板、双向板负弯矩筋的分布钢筋。

2 框架梁的钢筋设置规律

2.1 框架梁下网只有一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

设置原因:梁的中部, 下侧受拉, 设置纵向受力钢筋抵抗拉力作用。此钢筋也延伸至受压区且锚固在受压区。抗震框架中, 因地震作用过程中框架梁的反弯位置可能有变化, 因此沿梁的全长上网和下网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纵向钢筋以保证梁的各个部位有适当的承载能力。当然两根“通长”纵向钢筋并不是要求这两根钢筋不能截断, 而是强调沿梁全长上、下网各截面应保证一定数量的配筋。不同直径的钢筋按规范要求可靠连接。

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规律:

纵向受力钢筋能通则通, 若需断开, 则需断在受压区, 通常断在支座上;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一般情况下能直锚尽量不弯锚。

边支座上:一般为弯锚。锚固长度由两段组成:平直段伸至柱远端纵筋内侧;90°弯钩为15d。

中支座上:一般为直锚。锚固长度:≥la E;≥0.5hc+5d。

2.2 框架梁内上网有两种钢筋:通长钢筋和负弯矩筋。

通长钢筋的设置原因:抗震框架中, 地震作用使框架梁的反弯位置可能有变化。这两根钢筋可以截断, 若需断开, 需断在受压区即跨中1/3处, 钢筋的连接长度为锚固长度而非搭接长度。

负弯矩筋的设置原因:梁的支座及支座附近, 上侧受拉, 下侧受压, 即承受负弯矩, 此处设置负弯矩筋抵抗拉力作用。负弯矩筋的净长度:第一排为净跨/3, 第二排为净跨/4。边支座上一般为弯锚, 锚固平直段≥0.4la E;90°弯钩15d。中支座上关于支座对称放置。

2.3 箍筋:

箍筋沿梁全长设置。以下情况应设置复合箍筋:当b≥400, 且一排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三根时;或b≯400, 但一排内纵向受压钢筋多于四根时。箍筋在以下情况下需加密:

2.3.1 梁的两端。

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 不仅可提高其抗压承载力, 还可提高其变形能力, 梁两端箍筋加密从构造上对框架梁塑性铰区的受压混凝土提供约束, 并约束纵向受力钢筋, 防止纵向受力钢筋在混凝土保护层剥落后过早压曲, 以保证梁端具有足够的塑性铰转动能力, 即梁端箍筋加密并不只是满足抗剪承载力要求。梁端加密区长度要求:≥1.5hb且≥500。

2.3.2 框架梁上有次梁或有较大集中力处。

此时集中荷载会在梁高范围内或在梁的下部传入, 为防止集中荷载影响区下部混凝土拉脱并弥补间接加载导致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降低, 应在集中荷载影响区的范围内设置附加横向钢筋, 宜采用附加箍筋, 也可采用附加吊筋。

2.4 纵向构造钢筋。

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时, 梁的横截面尺寸较大, 此时混凝土的体积较大, 则可能在梁的侧面产生垂直于梁轴线的收缩裂缝, 故需在梁的两侧面布置纵向构造钢筋以抵抗侧向裂缝。布置要求:在hw范围内梁的两侧面按每a≤200布置一道, 并用拉接筋拉接, 当b≤350时, 拉筋直径为6mm, 当b>350时, 拉筋直径为8mm, 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若梁内需布置抗扭纵筋, 其设置位置同纵向构造钢筋。当梁侧面为纵向构造钢筋时, 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当梁侧面为受扭纵向钢筋时, 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 E, 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3 框架柱的钢筋设置规律:

框架柱内有两种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

3.1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区:

满足两个条件:剪力较小处;施工方便处。

纵向受力钢筋在连接区需断成两道, 使钢筋错开连接, 以保证钢筋在受压区的接头百分率≤50%。错开的距离为:≥35d;≥500。

3.2 纵向受力钢筋在框架顶层中节点和端节点的锚固:

当h>la E时, 采用直锚方案, 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柱顶;当h不足时, 采用弯锚方案, 纵向受力钢筋伸至柱顶并内弯, 弯钩长度12 d, 满足以下条件也可外弯:柱顶有现浇板;板强度等级≥C20;板厚≥80。

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柱主要承担负弯矩, 此位置的主要问题是纵筋的搭接传力问题。当柱混凝土施工缝留设在梁底标高时, 采用梁内搭接方案, ≥65%的柱外侧纵筋伸入梁内与梁纵筋搭接, 当柱外侧纵筋配筋率>1.2%时, 柱纵筋分两批截断, 错开20d;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筋伸至柱内侧, 第一层弯下8d后截断, 第二层可不弯下。若梁、柱纵筋过多, 则节点内钢筋过于拥挤, 不利于浇筑混凝土, 此时采用柱内搭接方案, 搭接长度竖直段≥1.7la E, 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时, 梁纵筋分两批截断, 错开20d。

4 结束语

本规律是本人结合多年施工实践及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钢筋设置普遍规律, 浅显易懂, 适合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大专及中专学生识图入门使用, 对钢筋工人掌握一定程度的钢筋设置规律也大有好处。

摘要:本文介绍《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中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钢筋设置的基本规律。这些钢筋设置规律, 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用的、大多数情况下的普遍规律。建筑结构纷繁复杂, 千变万化, 教学无法涉及到工程中所有情况, 这些基本规律, 对识图入门, 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板、梁、柱,钢筋,设置规律

参考文献

[1]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6.

[2]03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北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社.2008.

[3]杨太生.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湖南卫视节目特性下一篇:改善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