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演示有备无患(共3篇)
PPT演示有备无患 篇1
主题词:
PPT演示教学;高中英语;多模态;语篇分析;
一、引言
当今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频繁地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尤其以PowerPoint (以下简称为PPT, 微软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产品之一, 是制作和演示幻灯片的软件) 的使用最为广泛。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和教学观摩, 发现笔者所在的地级市和学校, 几乎所有的教学示范课授课教师都会采用PPT演示文稿来辅助教学, 可见PPT演示教学已经很大程度地让英语课堂摆脱了传统的教师———粉笔———黑板的呈现模式, 使得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等更加灵活多样, 呈现出一种多模态的教学环境。鉴于此, 笔者基于对四节“同课异构”PPT课件的语料研究, 对其整个教学过程的观摩和多模态理论的学习, 着重探讨高中英语课堂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课件的语篇类型和模态运用。
(一)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张征 (2010) 认为,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把包含两种及以上符号的系统资源, 制作成PPT课件供课堂教学演示的教学模式。多模态PPT演示属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范畴。Halliday (1978) 在他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中提到, 多模态 (Multimodality) 即包括口语、书面语、图像、图表、空间以及其他可以用来构建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 是一种多元、综合且便于理解和传递的渠道与媒介。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是通过多种符号资源, 如图像、图表、音频、视频等内部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意义的教学语篇。像“电影语言”“电视语言”一样, 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于一身, 能调动人的多种感官的PPT实际上也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
多模态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欧美近十几年的热门研究话题。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富有成果的如Kress&Van Leeuwen (2001) , 探索模态与媒体的关系等;Guichon&Mc Lornan (2008) 研究了多模态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Fisher (2003) 提出了在ESL课堂应用PPT的一些问题。
国内最早研究多模态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是顾曰国和胡壮麟。顾曰国 (2007) 探讨了多模态与教育技术的关系;胡壮麟等 (2006) 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23个作品进行了PPT图文意义构建的分析, 他认为, PPT演示是一种新的语类。PPT语篇是借助PPT演示文稿创建的多种模态, 包括图像、图表、音频、视频等。张德禄 (2010) 则分析探讨了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韦琴红 (2009) 就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朱永生 (2007) 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张征 (2010) 就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进行相关性研究和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3) ;江加宏 (2011) 则对大学英语教师PPT教学课件进行了多模态特征分析;吴淑严 (2012) 对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法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研究。上述的研究中, 研究对象一般都为大学生或是大学外语教学的课堂, 对于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应用的研究几乎为零。
二、对某市四节“同课异构”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课件的个案分析
(一) 某市四节同课异构示范课教学展示
同课异构, 顾名思义即是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统一教材内容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 彰显教学个性, 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 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吴海鹰2010) 。2014年4月, 参加本次同课异构展示课的老师均使用了PPT演示文稿制作精美的课件来辅助教学, 通过现场观摩和回放其授课视频, 都可以发现PPT演示文稿在一节课 (40分钟) 里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 数据分析
1. 同课异构的授课主题
2. 授课教师情况
参加本次同课异构的四名教师来自于四所不同的学校, 高二年级教师A与教师B均为教龄10年以上的女教师, 且均为中学一级教师, 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高一年级教师C与教师D则都为新任教师, 教龄分别为1年和3年, 教师C为女教师, 教师D为男教师。
3. 教师PPT演示文稿课件的基本情况
四位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基本上是围绕课件内容展开, 课件演示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总体上是课件展示+讲解+演练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件共有96张, 其中最多的课件是教师B, 共有31张;最少的是教师D, 共20张 (见表1) 。观察表1可得, 阅读课型的PPT平均篇幅为27张, 写作课型的PPT平均篇幅为21张, 阅读课型的课件平均篇幅多于写作课型的。
4. 教师PPT演示文稿教学课件的语篇类型和多模态分析
广义上的PPT演示文稿的语篇 (text) 是指演示者每次使用PPT演示的报告、演讲或授课的全过程都是一个PPT语篇的组成部分;狭义上的PPT语篇是指使用PPT工具制作的各种视觉的、图像的、音响的和视听的文稿内容 (胡壮麟2007) 。笔者所研究的PPT演示文稿的课件语篇是指狭义上的PPT语篇, 即授课教师在使用PPT制作课件时所运用的视觉的、图像、音响或视频文件等。
(1) 语篇类型
根据各种语篇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 一般可以分为提示型、直观型、分析型和劝诱型 (胡壮麟2007) 。提示型只要为了帮助演示者组织思路,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演讲有序, 这一类型主要采用点句的模态来呈现 (见图1) 。直观型主要采用图像的方法将真实世界展示在众人面前, 使众人既增长对世界的了解, 也能加深印象 (见图2) 。分析型是演示者为了分析某事物或项目的运作系统, 或内部关系, 或发展趋势, 一般采用图表的形式 (见图3) 。劝诱型是演示者通过色彩、动画和音乐等模态的运用, 使众人产生美得感受, 接受PPT的内容, 实际上实现了演示者的劝诱意图 (见图4) 。
需要说明的是, 各个演示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环境、对象和本人技术水平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模态, 使之有机融合在一起, 形成各式各样的PPT文体, 如图5所示 (胡壮麟2007) 。
通过两两比较分析了四位教师的PPT演示文稿的文本, 可以发现:四位教师的PPT都使用大量的提示型的语篇辅助教学, 阅读课型的教师A使用了11张提示型语篇, 占PPT总篇幅的47.83%, 教师B使用了18张, 占PPT总篇幅的58.04%;基础写作课型的教师C使用了18张, 占PPT总篇幅的81.80%, 教师D使用了15张, 占PPT总篇幅的75.00% (见表2) 。阅读课使用直观型和劝诱型语篇要多于基础写作课, 这主要是因为Book 8 (选修) 的阅读篇章较长、较难, 话题也比较抽象, 或是学生不大熟悉。为了降低学生阅读难度, 教师们更青睐于在Pre-reading或Warming-up部分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模态让学生更加清楚了解本章的话题。
对比两节阅读课, 不难发现, 教师A较喜欢使用劝诱型的语篇, 共有7张, 占PPT总篇幅的30.40%。例如, 在Post-reading环节播放了一段《逃离克隆岛》电影片段, 引入克隆人类这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 激发学生讨论和探讨的兴趣与热情,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学生参与度也较高。相反, 教师B则更青睐使用直观型语篇, 运用直观的克隆动物、人类、植物等各式各样的图片, 共展示了9张演示文稿, 占PPT总篇幅的29.06%, 只使用了2张劝诱型语篇。因此, 教师B的课堂气氛比教师A的略显沉闷、枯燥。
对比两节基础写作课, 该课型的教学模式为先读再写, 阅读时长为10分钟, 写作练习时长为30分钟。教师C和教师D均为近两年的新任教师, 教学经验尚浅, 但与学生有更多相类似的经历, 教学方式更能贴近学生。教师C和教师D都通过让学生阅读一个人物的介绍, 再训练学生描述人物的四个方面, 如出生背景、教育程度等。教师C和教师D都呈现了6张人物图片, 且教学了相关的语言点和写作技巧, 但两者的教学效果却不同。
教师C准确抓住高中学生的兴趣, 通过展示6张学生所熟悉且非常流行的人物, 如Kim Soohyun (韩国当红影星) 等来激发学生讨论和做口头练习的兴趣。相反, 教师D是一名男教师, 采用激情洋溢地自我介绍, 并通过介绍Nelson Mandela (南非前总统) 等伟人引导学生进入话题。相比于教师C, 教师D的例子稍微离学生实际生活远了一些, 学生难以展开详细的描述和课堂练习。笔者认为, 同样使用直观型和劝诱型的语篇, 教师C的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主要是其选对了图像例子, 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更能直观地诱导学生展开课堂练习活动,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 使用直观型或劝诱型的语篇时, 要认真分析所带学生的性格、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 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等, 充分利用好PPT演示文稿的直观性和劝诱性的特征。
(2) PPT演示文稿中多模态的运用
朱永生 (2007) 认为, 在沟通交流时使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即成为多模态话语。通过观察这四位教师使用PPT制作的课件, 所涉及的符号资源包括文字、颜色、图像、视频、音频等, 由此构建的语篇都呈现出多模态特征。但四位教师的课件所使用的模态比较单一, 主要以视觉模态为主, 但个别教师也使用了听觉模态, 如教师A播放了一首轻柔英文歌曲、一则新闻和一段电影《逃出克隆岛》片段。因此, 笔者将主要分析四位教师课件PPT语篇的视觉模态, 并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类型一文字模态。基础写作课上, 两位教师为了清楚地介绍两位人物的情况, 主要使用了文字单一的模态对人物的出生、教育程度、经历和评价进行了描述。教师D用了1张课件来描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见图6) 。等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后, 他又采用了单一的文字模态来展示“钱学森”的参考范文 (见图7) 。
类型二图片模态+文字模态。在PPT演示文稿制作时, 明显运用这两种模态相结合的是教师C和教师D的基础写作课。教师C的6张课件都是通过图片+文字描述这一组合模态形式呈现的, 分别介绍了6个人的出生、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评价, 同时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使用分词短语、定语从句、同位语或同位语从句的写作技巧。
类型三图片模态。使用图片这单一模态呈现最明显的是教师B的阅读课, 共有8张。教师B在Lead-in (导入) 部分连续展示了8张关于克隆植物、动物、孪生姊妹等精美图片, 旨在通过这些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克隆这个话题的兴趣。对于克隆 (cloning) 这个抽象的话题, 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点远, 笔者认为, 使用某些直观和生动的图片能较好地引导学生熟悉话题, 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克隆羊Dolly产生的过程。
类型四强调字体的颜色模态。这一模态可以说是所有课件的视觉模态中使用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四位教师都通过不同颜色的字体来提醒学生课件中被颜色强调的部分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接受信息。在所有的课件中, 除了黑色作为文本输入的颜色外, 强调授课内容使用最多的颜色是红色, 蓝色次之。教师C的课件共使用了深蓝色、红色、天蓝色和紫色来强调她授课的重点, 让学生清楚其授课的思路且有针对性地注意介绍一个人物的四个方面, 出生背景、教育、经历和评价 (见图8) 。
类型五强调字体的下划线或标注模态。通过强调字体来突显授课的重难点或关键点等, 除了强调字体的颜色, 还有在部分文字下画线或加入一些标注符号, 如加方框等。这一被强调字体下画线或加标注的模态, 在教师B的课件第12-17张这5张中运用得非常突出。教师B使用下画线符号, 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准确找到阅读理解细节题中的细节并订正错误的信息 (见图9) 。
三、讨论
(一) 多模态PPT演示文稿的教学功能及优势
胡壮麟 (2007) 认为, PPT演示作为一种新的语类, 是借助PPT工具创建的多种模态语篇, 包括图像、图表、音频、视频等模态。显然, 如今的多模态PPT演示已经不再只作为信息传递的简单工具了, 它应该被看作是一个个多模态语篇, 集语言功能、图像功能、音响功能于一体的语类。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多模态PPT演示教学, 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PPT演示文稿的视觉模态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强化。
如上所述, PPT演示文稿的文字模态、图像模态、文字+图像的组合模态等, 或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对某些被强调的字体下画线、改变颜色等模态, 突显教学信息的特征, 将目标信息与周围其他信息区别开来, 使其具备更加显著的外部视觉特征, 使得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到被强化的语言形式。
2. PPT演示文稿的音响模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PPT演示文稿设计软件可以非常便利地插入各种音频文件, 如设置PPT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方式, 可添加内置的几十种音效 (如爆炸声、风铃声、打字声等) , 构成不同的音响模态。配合着视觉模态进行讲解演示可以增加呈现信息被感知和被注意的可能性, 也可以使得PPT演示讲解多维化、趣味化。
3. PPT演示文稿的视频模态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PPT演示教学应用视频模态, 如电影、动画等资源, 不仅能直观形象地呈现故事情节, 还能引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注意。而且, 英语课堂所插入的电影视频往往具有观赏性、娱乐性和艺术性, 很大程度上地增加学生对英语及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毫无疑问,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传统教师———粉笔———黑板的教学呈现方式相比, 包含视觉模态、音频模态、视频模态等的PPT演示教学, 通过运用直观的图片、形象的动画或视频、突出的字体等比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更能形象生动地传递出文字所表达的信息。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或同一种感官的不同形式刺激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关注与理解,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
(二) 多模态PPT演示文稿制作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 听觉模态运用较少
外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专家认为 (江加宏2011) , 各种感官获得信息的记忆效率为:读10%, 听20%, 视30%, 视听结合50%, 理解后表达70%。但在这四位教师的96张PPT课件中, 仅有10张演示文稿是劝诱型语篇 (色彩和音响) , 其中使用听觉模态仅有4张。多模态PPT演示课件中, 音乐或视频等听觉模态的作用是不容忽视, 因为听觉模态能够烘托、深化主题信息, 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因此, 在多模态PPT演示文稿中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听觉模态, 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更真实的学习情境。
2. 模板背景色设计不合理
案例中的四位教师仅有教师B使用了Power Point的原版模板, 白板黑字, 略显单调枯燥, 而其他教师则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教学风格选用其他模板。然而教师A使用的模板背景色过于鲜艳和繁杂, 模板上的图案、渐变的色彩、效果等, 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如图10中的三把彩色刷子出现时即刻抓住了学生的眼球, 他们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在这三个较难较长的单词上, Narrative, Argumentative, Expositive。此外, 这三把彩色刷子的背景色比较鲜艳, 使得字体变得不够醒目, 加重了学生的视觉疲劳, 没能有效地凸显教学主题信息。因此, 在背景色的选择上应该要注意与字体颜色模态有明显对比, 且能有效地衬托、突出主题信息。
3. 过度使用图像模态
四位教师的PPT设计中都根据教学内容、个人喜好等都插入了一些图片及其动作效果, 而教师D的PPT演示文稿则出现了过度使用图像模态的现象。在warmingup阶段, 教师D以一段热情洋溢的自我介绍 (用时53秒)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但在他一边讲一边呈现的第2张课件上, 却插入了5张图片, 且每张图片和每行文字都设置了特定的进入动作, 如百叶窗进入, 盒状进入和飞入等形式, 共11个自定义动画设置。插入过量的图片, 时间紧迫 (用时53秒) , 学生忙于欣赏图片或关注图片进入的动画模式, 容易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和PPT上的文字讲解。因此, 为了让图像模态更好地辅助呈现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 在插入图片时应该要注意呈现的图片数目要适量, 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性强, 图片呈现动画效果要简单直接。
四、结语
本文以四位高中英语教师的同课异构展示课上演示的PPT课件及其授课过程的视频作为语料, 尝试性地探究了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运用, 如PPT课件设计的语篇类型、PPT课件设计多模态的运用。通过分析, 笔者发现: (1) 高中英语阅读课和基础写作课的PPT课件设计语篇中, 以点句为特点的提示型语篇占主导, 直观型和劝诱型语篇次之, 图表分析型语篇最少。 (2) 高中英语阅读课和基础写作的PPT课件设计模态应用中, 视觉模态的应用最广泛, 视觉模态包括文字模态、文字+图片模态、图片模态、强调字体的颜色模态、强调字体下画线和标注模态;听觉模态使用得较少。
此外, 本文通过分析了四位教师共96张的PPT课件设计, 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改进的策略。笔者认为, 出现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1) 教师仍未把PPT课件设计中的技术和手段看作是符号资源, 并不是十分清楚这些符号资源在意义建构的作用, 因而在使用符号模态中相对单一。 (2) 高中英语教师还没了解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中的信息传递路径实现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 而是把PPT演示文稿视作一种简单的传递信息工具。因此,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与研究,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使得课堂教学中多模态资源能够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 使得PPT演示文稿软件真正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摘要:PowerPoint演示教学课件在高中英语课堂的运用大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的呈现模式, 且使之呈出多模态化趋势。课堂演示教学多模态化实践研究对高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四名英语教师教学示范课“同课异构”中的课件为研究语料, 从PPT语篇中呈现的语篇类型和意义表达过程中多模态运用等方面, 分析当今高中英语教师课件制作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策略, 旨在使多模态化的PPT演示教学更趋合理, 进一步提高基于多媒体辅助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PPT演示有备无患 篇2
当我们利用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时,经常需要寻找图片来作为铺助素材,其实这个时候用不着登录网站去搜索,直接在“剪贴画”中就能 搞定。
方法如下:插入-图片-剪贴画,找到“搜索文字”一栏并键入所寻找图片的关键词,然后在“搜索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Web收藏集”,单击“搜索” 即可。
这样一来,所搜到的都是微软提供的免费图片,不涉及任何版权事宜,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制作滚动文本
在powerpoint中有时因显示文本内容较多就要制作滚动文本。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视图-工具栏-控件箱,打开控件工具箱,点击“文字框”选项,插 入“文字框”控件,然后在幻灯片编辑区按住鼠标左键拖拉出一个文本框,并根据版面来调整它的`位置和大小。
接着在“文字框”上右击鼠标,选择快捷菜单中的 “属性”命令,弹出“文字框”属性窗口,在属性窗口中对文字框的一些属性进行相关的设置。
设置好后右击“文字框”,选择“文字框对象”中的“编辑”命令,这时就可以进行文字的输入,文本编辑完之后,在文字框外任意处单击鼠标,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一个可以让框内文字也随滚动条拖动而移动的文本框就做好了。
突破20次的撤消极限
Powerpoint的“撤消”功能为文稿编辑提供了很大方便。
但powerpoint默认的操作次数却只有20次。
执行“工具-选择”,击“编辑 ”标签卡,在“最多可取消操作数”中设置你需要的次数即可。
不过要注意,powerpoint撤消操作次数限制最多为150次。
利用画笔来做标记
利用powerpoint2003放映幻灯片时,为了让效果更直观,有时我们需要现场在幻灯片上做些标记,这时该怎么办?在打开的演示文稿中单击鼠标右键,然后依次选择“指针选项-绘图”即可,这样就可以调出画笔在幻灯片上写写画画了,用完后,按ESC键便可退出。
快速调节文字大小
在powerpoint中输入文字大小不合乎要求或者看起来效果不好,一般情况是通过选择字体字号加以解决,其实我们有一个更加简洁的方法。
选中文字后按ctrl+]是放大文字,ctrl+[是缩小文字。
计算字数和段落
执行“文件-属性”,在其对话框中选“统计”选项卡,该文件的各种数据,包括页数、字数、段落等信息都显示在该选项卡的统计信息框里。
轻松隐藏部分幻灯片
对于制作好的powerpoint幻灯片,如果你希望其中的部分幻灯片在放映时不显示出来,我们可以将它隐藏。
方法是:在普通视图下,在左侧的窗口中,按 Ctrl,分别点击要隐藏的幻灯片,点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隐藏幻灯片”。
如果想取消隐藏,只要选中相应的幻灯片,再进行一次上面的操作即可。
将图片文件用作项目符号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项目符号都是1、2、3,a、b、c之类的。
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图片文件作为项目符号,美化自己的幻灯片。
首先选择要添加图片项 目符号的文本或列表。
点击“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在“项目符号项”选项卡中单击“图片”,调出剪辑管理器,你就可以选择图片项目符号。
在“图片项目符 号” 对话框中,单击一张图片,再单击确定。
对象也用格式刷
在 powerpoint中,想制作出具有相同格式的文本框(比如相同的填充效果、线条色、文字字体、阴影设置等),可以在设置好其中一个以后,选中它,点击 “常用”工具栏中的“格式刷”工具,然后单击其它的文本框。
如果有多个文本框,只要双击“格式刷”工具,再连续“刷”多个对象。
完成操作后,再次单击“格式刷”就可以了。
其实,不光文本框,其它如自选图形、图片、艺术字或剪贴画也可以使用格式刷来刷出完全相同的格式。
幻灯片放映时让鼠标不出现
Powerpoint幻灯片在放映时,有时我们需要对鼠标指针加以控制,让它一直隐藏。
方法是:放映幻灯片,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指针选项-箭头选项”,然后单击 “永远隐藏”,就可以让鼠标指针无影无踪了。
如果需要“唤回”指针,则点击此项菜单中的“可见” 命令。
如果你点击了“自动”(默认选项),则将在鼠标停止移动3秒后自动隐藏鼠标指针,直到再次移动鼠标时才会出现。
改变链接文字的默认颜色
如何对演示文稿PPT加密 篇3
1、打开需要加密的PPT;
2、选“文件”的“另存为”,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工具”中选“安全措施选项”;
3、在弹出的对话框分别在“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中输入密码(这两种密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再次确认“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按“确定”退出“保存”选项卡;
5、将文件保存,
如何对演示文稿PPT加密
,
方法二:由工具菜单设置:
1、打开需要加密的PPT;
2、选“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出现“选项对话框”;
3、在“选项”对话框中选“安全性”选项卡,分别在“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中输入密码,点“确定”退出;
4、再次确认“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按“确定”退出“保存”选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