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机构

2024-08-19

资产评估机构(共11篇)

资产评估机构 篇1

摘要:本文针对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和业务需求, 提出其信息化系统建设框架, 包括资产评估管理、资产评估风险管理、资产评估业务系统和资产评估绩效评价子系统。该系统对于提高资产评估机构工作效率, 防范执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产评估机构,系统框架

一、引言

资产评估机构作为为资产提供公允价值的中介机构, 主要工作是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 模拟市场交易条件, 为经济业务各方提供价值尺度。由于资产评估的过程既需要资产的历史数据, 又需要对资产的具体使用状况进行考查, 以及对资产未来的收益进行预测等, 在整个评估过程中, 涉及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如果仍然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评估工作, 一方面会影响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资产评估机构对于具体项目的监控和管理。因此, 应该考虑资产评估机构的信息化建设问题, 通过信息化来解决以上问题。由于资产评估机构与制造业或其他服务业的区别, 其信息化的需求也与通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很大差别, 本文拟对资产评估信息化建设做一个初步探讨, 提出资产评估机构信息化系统构建框架。

二、资产评估机构系统总体目标

评估机构的管理依赖大量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评估机构应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其对资金、人员、信息的集成管理。

资产评估机构内部管理包括两部分:一是对评估机构日常事务的管理, 二是对评估业务的管理。

对评估机构日常事务的管理需要达到的目标:信息化系统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 加强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 从而减少管理层次。评估机构可以通过此信息管理系统对评估人员进行实时监督, 可以了解项目的名称、项目进度及项目组人员的评估状况, 并能够对项目风险进行实时控制。

对评估业务管理需要达到的目标:评估机构的业务应该以项目为基本单位, 管理方式为参与型, 实现充分授权;实现评估业务经验共享, 并达到有效积累和固化, 进一步形成评估智能系统提高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评估机构对市场和外部信息的反应能力;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调动评估机构各相关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

三、资产评估机构系统框架

根据上述资产评估系统的总体目标, 我们可以设计资产评估机构系统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资产评估管理系统、资产评估风险管理系统、资产评估业务系统、资产评估业绩评价系统。

(一) 资产评估管理系统

资产评估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资产评估机构项目管理和日常事务的管理。从资产评估机构接受委托, 签订评估业务约定书开始, 就可以通过该子系统调配人员, 组成项目组, 并实时控制项目进度。该子系统能够实现对日常事务的实时互动处理, 保持决策层和执行层沟通的通畅, 提高工作效率。

(二) 资产评估风险管理系统

资产评估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对资产评估项目整个过程的监控和风险管理。该子系统对保证评估质量, 防范执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对项目承接期, 系统要验证项目委托方的各种条件, 包括资产业务性质;自身胜任能力的判断;委托方的基本情况、如委托方的信誉;有关资产的权证情况;双方责任等。根据以上条件来判断项目风险。

在项目实施期间, 风险管理系统会监控整个实施阶段, 首先要确保信息的搜集和来源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对信息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度量和控制;其次, 要慎重选择评估假设, 科学把握资产交易的市场条件和资产的使用状况;再次, 选择合适的方法, 充分考虑资产的状况、数据占有情况和各种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

(三) 资产评估业务系统

资产评估业务系统是资产评估机构信息化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包括对整个评估项目的信息化处理过程和监控协调。包括基础数据处理模块、评估核算模块、工作底稿模块。

项目组可以从系统的基础数据处理模块中获取标准的数据格式下发被评估单位填写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填报结束后, 把基本数据导入系统数据库, 由该模块进行初步审核;根据审核后的数据生成初步的工作底稿, 下发各个评估人员;评估人员进行具体的现场考查后, 根据评估目的、资产的特点、具体使用状态等影响因素确定合适的方法, 把相关参数录入评估核算模块, 计算出资产的评估值;根据基础数据和评估值由工作底稿模块生成最终的工作底稿。

(四) 资产评估业绩评价系统

资产评估业绩评价阶段主要是对资产评估业务操作的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判断, 以此作为评估项目经理和评估人员的考核依据。包括项目评价、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考核。

资产评估业绩评价系统是对资产评估业务执行结果的反馈和控制, 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业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评价可从项目进度控制、客户满意度等方面来考核;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可从评估程序、评估方法选择等方面来考核。

四、构建资产评估机构信息系统要注意的问题资产评估人员在进行业务评估时, 不仅仅需要

被评估方的基础数据, 还需要外部数据, 例如资产的现时市场价格, 市场条件等。因此, 在资产评估机构构建信息系统时, 应充分利用公共信息网络, 辅助资产评估人员有效的完成评估工作。

随着经济业务的不断扩张, 资产评估机构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将发生变化, 因此, 对于资产评估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框架要进行及时调整, 以适应实际业务的需要。进行具体的系统构建的阶段要注意系统的可扩展性。

资产评估机构信息化系统仅仅是作为管理人员和评估人员的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 它无法代替资产评估人员对于资产状况的实地考查。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来自资产评估人员于资产评估目的的准确把握以及对于市场状况和资产使用状态的正确分析, 这些工作是不能仅仅依靠资产评估信息系统就能够完成的。

五、小结

在企业信息化的环境中, 资产评估机构日常管理工作和业务管理工作, 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来改变当前手工处理的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从资产评估现实需求出发, 提出了资产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框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该框架对于提高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 资产评估机构的需求会随着经济业务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其系统框架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江琴, 黄丽娜.资产评估风险的规避[J].金融与经济, 2007, 2:83-85.

[2]张晓琳.评估机构出资人的管理工作[J].中国资产评估, 2005, 5:37-39.

[3]姜海虹, 夏鑫.煤炭企业ERP的总体框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3:14-16.

[4]刘艳, 宋健.资产评估风险管理模式的系统构造与实施[J].价值工程, 2005, 2:112-115.

资产评估机构 篇2

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对资产评估机构内部的控制制度的分析论文,供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资本资产市场的不断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在市场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独立主体参与市场服务,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评估机构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到行业形象和服务效率。建立有效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和约束货币资本、人力资本要素投入者以及其他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既是评估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重要意义

第一,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实现快速发展。完善内部控制是资产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基本要求。国内外审计界大都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企业会计记录的完整准确、促进企业经营合理化。而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仍然也面对着会计记录完整准确、资产安全完整、经营合理有效的问题,也需要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所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是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二,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评估机构的经营风险。在评估机构的经营活动中,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评估机构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其各类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评估机构执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对项目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谨慎的选择客户,是其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

第三,内部控制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评估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的重要责任。只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使评估机构具备良好的经营决策制约机制、纠错机制和质量管理的保障机制,从而更好的促进资本资产市场的发展,发挥评估机构公正性的作用。

二、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现状

第一,管理层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基础缺失。目前,资产评估机构董事会人员结构不合理,经理层、决策层和监督层的职责不清,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形成有效制衡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多数机构设置简单,管理手段少,管理层次低,管理效率不高,没有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财务管理、业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从制度上严重影响了机构的发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执业质量控制体系。由于资产评估行业机构较多, 但相关的评估业务较少,因此业务拓展困难,通常需要扎实的人际关系,委托方即使有不合理的要求,评估机构往往也会迁就。

常见的一些有评估资源的委托方,以评估价值超过多少,评估收费低于多少等为先决条件向各个评估机构寻租,最后总能找到愿意承接业务的评估机构。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评估机构内部职责不明确,执业时不能按照客观的资产评估程序完成评估报告,重业务轻质量的现象严重。同时,评估机构的三级复核制度没有切实地贯彻下去,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

第三,执业风险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机构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生存,就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机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前三种风险对机构而言是不可控风险,而后两种风险是相对可控的`风险。如果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不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当遇到风险时就会束手无策。从我国评估机构现状来看,不少机构管理者签约或评估有些项目时,很少思考如何应对因自已执业不当或无意过错所要承担的责任,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些都严重地阻碍我国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的措施

第一,优化评估机构组织体制。有限责任合伙型资产评估机构成为国际上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趋势,就我国而言,加快评估机构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将有限责任评估机构改革到能有效维系评估诚信的组织体制――有限责任合伙制度上来,把评估机构从“资合”的现状,转变为注册资产评估师组成的“人和”组织形式上来。使注册资产评估师成为这个行业的真正主体,评估责任可确实落实到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主体上。评估机构从承担有限责任向承担无限责任转变,使评估机构积极主动地建立起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机制,以达到外因影响内因,从战略高度上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第二,加强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首先,根据执业质量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活动内容。根据执业质量控制目标,对目标进行分类,尽量作到分类详细、目标分解合理、控制活动权责明确。然后,根据质量控制活动的权责和资产评估机构的组织结构,明确控制活动的执行者,并明确定控制活动的执行时间,保证执业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

第三,强化风险评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风险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在某项决策和业务实施之前,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评估机构必须制定与评估项目、机构财务等业务的相关目标,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机构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在充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后,先对固有风险(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同时,重点评估剩余风险(采取了相应应对措施之后仍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是风险评估的基础,管理层在评估了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后,应选择一系列措施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以内。

参考文献:

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浅析 篇3

一、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重要意义

第一,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实现快速发展。完善内部控制是资产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基本要求。国内外审计界大都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企业会计记录的完整准确、促进企业经营合理化。而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仍然也面对着会计记录完整准确、资产安全完整、经营合理有效的问题,也需要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所以,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是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二,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评估机构的经营风险。在评估机构的经营活动中,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评估机构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其各类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评估机构执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对项目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谨慎的选择客户,是其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

第三,内部控制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评估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的重要责任。只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使评估机构具备良好的经营决策制约机制、纠错机制和质量管理的保障机制,从而更好的促进资本资产市场的发展,发挥评估机构公正性的作用。

二、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现状

第一,管理层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基础缺失。目前,资产评估机构董事会人员结构不合理,经理层、决策层和监督层的职责不清,监事会形同虚设,难以形成有效制衡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多数机构设置简单,管理手段少,管理层次低,管理效率不高,没有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财务管理、业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从制度上严重影响了机构的发展。

第二,缺乏健全的执业质量控制体系。由于资产评估行业机构较多, 但相关的评估业务较少,因此业务拓展困难,通常需要扎实的人际关系,委托方即使有不合理的要求,评估机构往往也会迁就。

常见的一些有评估资源的委托方,以评估价值超过多少,评估收费低于多少等为先决条件向各个评估机构寻租,最后总能找到愿意承接业务的评估机构。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评估机构内部职责不明确,执业时不能按照客观的资产评估程序完成评估报告,重业务轻质量的现象严重。同时,评估机构的三级复核制度没有切实地贯彻下去,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

第三,执业风险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机构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生存,就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机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前三种风险对机构而言是不可控风险,而后两种风险是相对可控的风险。如果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不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当遇到风险时就会束手无策。从我国评估机构现状来看,不少机构管理者签约或评估有些项目时,很少思考如何应对因自已执业不当或无意过错所要承担的责任,缺乏风险控制意识,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些都严重地阻碍我国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的措施

第一,优化评估机构组织体制。有限责任合伙型资产评估机构成为国际上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趋势,就我国而言,加快评估机构体制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将有限责任评估机构改革到能有效维系评估诚信的组织体制——有限责任合伙制度上来,把评估机构从“资合”的现状,转变为注册资产评估师组成的“人和”组织形式上来。使注册资产评估师成为这个行业的真正主体,评估责任可确实落实到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主体上。评估机构从承担有限责任向承担无限责任转变,使评估机构积极主动地建立起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机制,以达到外因影响内因,从战略高度上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第二,加强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首先,根据执业质量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活动内容。根据执业质量控制目标,对目标进行分类,尽量作到分类详细、目标分解合理、控制活动权责明确。然后,根据质量控制活动的权责和资产评估机构的组织结构,明确控制活动的执行者,并明确定控制活动的执行时间,保证执业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

第三,强化风险评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风险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在某项决策和业务实施之前,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评估机构必须制定与评估项目、机构财务等业务的相关目标,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机构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在充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后,先对固有风险(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同时,重点评估剩余风险(采取了相应应对措施之后仍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是风险评估的基础,管理层在评估了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后,应选择一系列措施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以内。

参考文献:

[1]郭坤、尉京红:《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2006年第4期。

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浅析 篇4

一、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重要意义

第一, 内部控制可以确保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 实现快速发展。完善内部控制是资产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基本要求。国内外审计界大都认为, 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保证企业会计记录的完整准确、促进企业经营合理化。而评估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 仍然也面对着会计记录完整准确、资产安全完整、经营合理有效的问题, 也需要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所以, 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是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基本要求。

第二, 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评估机构的经营风险。在评估机构的经营活动中, 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 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内部控制作为评估机构管理的中枢环节, 是防范其各类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评估机构执业风险的有效评估, 不断加强对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 对项目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 谨慎的选择客户, 是其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

第三, 内部控制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评估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肩负着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公众利益的重要责任。只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才能使评估机构具备良好的经营决策制约机制、纠错机制和质量管理的保障机制, 从而更好的促进资本资产市场的发展, 发挥评估机构公正性的作用。

二、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现状

第一, 管理层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内部控制基础缺失。目前, 资产评估机构董事会人员结构不合理, 经理层、决策层和监督层的职责不清, 监事会形同虚设, 难以形成有效制衡的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大多数机构设置简单, 管理手段少, 管理层次低, 管理效率不高, 没有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财务管理、业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执行不到位, 从制度上严重影响了机构的发展。

第二, 缺乏健全的执业质量控制体系。由于资产评估行业机构较多, 但相关的评估业务较少, 因此业务拓展困难, 通常需要扎实的人际关系, 委托方即使有不合理的要求, 评估机构往往也会迁就。

常见的一些有评估资源的委托方, 以评估价值超过多少, 评估收费低于多少等为先决条件向各个评估机构寻租, 最后总能找到愿意承接业务的评估机构。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评估机构内部职责不明确, 执业时不能按照客观的资产评估程序完成评估报告, 重业务轻质量的现象严重。同时, 评估机构的三级复核制度没有切实地贯彻下去, 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

第三, 执业风险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机构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能够生存, 就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机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 前三种风险对机构而言是不可控风险, 而后两种风险是相对可控的风险。如果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 不设置风险管理机制, 当遇到风险时就会束手无策。从我国评估机构现状来看, 不少机构管理者签约或评估有些项目时, 很少思考如何应对因自已执业不当或无意过错所要承担的责任, 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些都严重地阻碍我国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三、建立健全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的措施

第一, 优化评估机构组织体制。有限责任合伙型资产评估机构成为国际上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趋势, 就我国而言, 加快评估机构体制改革, 很大程度上就是将有限责任评估机构改革到能有效维系评估诚信的组织体制——有限责任合伙制度上来, 把评估机构从“资合”的现状, 转变为注册资产评估师组成的“人和”组织形式上来。使注册资产评估师成为这个行业的真正主体, 评估责任可确实落实到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主体上。评估机构从承担有限责任向承担无限责任转变, 使评估机构积极主动地建立起风险防范和质量控制机制, 以达到外因影响内因, 从战略高度上真正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第二, 加强评估机构执业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首先, 根据执业质量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活动内容。根据执业质量控制目标, 对目标进行分类, 尽量作到分类详细、目标分解合理、控制活动权责明确。然后, 根据质量控制活动的权责和资产评估机构的组织结构, 明确控制活动的执行者, 并明确定控制活动的执行时间, 保证执业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

第三, 强化风险评估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风险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在某项决策和业务实施之前,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 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 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 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评估机构必须制定与评估项目、机构财务等业务的相关目标, 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 以了解机构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 在充分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后, 先对固有风险 (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进行评估, 同时, 重点评估剩余风险 (采取了相应应对措施之后仍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是风险评估的基础, 管理层在评估了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后, 应选择一系列措施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以内。

参考文献

资产评估机构 篇5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在面临外来侵略、处于战争动荡状态下,或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屹立不倒,依旧保持生机和活力,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个民族必定有其不屈的民族精神,这是通过千百年的累积、沉淀而形成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和各种困难、挑战时能化危机为转机,抓住机遇而不倒,这个企业必定有其在困境中求生存、在逆境中求发展,并善于化解困难的企业精神或价值观,这正是企业文化的力量。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一)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

现实中有一种误解,以为钉在墙上的标语就是企业文化,其实那只是一种“口号”。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

一个企业是否有企业文化,可以从以下三点作出衡量与判断,一是公司全体员工都觉得这件事重要,这就是一个公司的价值观;二是公司的全体员工每天都会想到这件事,说明这一价值观已经融入了全体员工的思想;三是公司的每个员工每天都会围绕共同的目标在做事,说明企业文化已经融入了员工的行为。

因此,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企业共有的认识,内部共同遵守的原则,是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只有当决策层的期望、员工的认知与实际的表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时,才能说该企业的文化已经融入了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

企业文化体现的是共同的认知,包括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的经营目标,但作为企业文化,强调的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共有的行为,即为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大家都认为应当这么做,而且也正在这么做。

企业文化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如服务、竞争、效益、诚信等,但真正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从自己特有的行业或产品的实际中概括提炼出来,既体现企业文化的共性,又突出企业鲜明的个性特点,这样的企业文化才具有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二)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是普遍存在的,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它是与企业共存亡的,只要企业一诞生,就必然存在。但它又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累积、沉淀的,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每个企业都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自己特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成功的企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失败的企业一定有其不良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家倡导的文化不一定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只有在长期经营中员工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体现一种价值观时,应当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的调整、丰富和创新,即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不断升华、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必然使企业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之处,这一不同带来了企业的发展,带给客户一份信赖和质量保证,带给社会的是品牌和形象。这样的企业给人一种希望,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其员工展现给社会的是敬业,是专业和学习,是激情和自信,而且这种不同是长远的。

二、资产评估机构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因此,资产评估机构首先应当树立既体现行业特色又与承担的特定社会责任相适应的价值观。

资产评估机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资产评估机构尽管具有一般企业的组织形式,决策架构,但追求利益仅是经营目标之一,它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特定的专业服务,寻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既获取合理的回报,又得到社会的认同。

资产评估机构提供的产品是以专业报告的形式出现,其购买者与使用者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产品,一般企业的产品具有同一性,即购买者也是使用者,购买者的认可即表示使用者对产品质量的认同。资产评估机构提供各种专业报告,购买专业报告的仅是使用者之一,更多的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购买者与专业报告的实际使用人往往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资产评估机构既要赢得购买者(客户)的认可,又要得到专业报告使用者即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其角色往往处于购买者与专业报告使用者矛盾冲突的焦点,资产评估机构特定的性质以及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资产评估机构必须确定以下的价值取向,并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1.将“社会公众才是真正的委托人”根深蒂固地植入心中,使“社会公众利益的守护神”理念成为每个从业者的“职业信条”。特别是当专业报告的购买者与社会公众的诉求产生冲突时,资产评估机构的每个从业人员应义无反顾地站在社会公众一边,哪怕冒客户流失的风险。

2.诚实守信是资产评估机构企业文化的灵魂。资产评估机构一旦失去了诚实守信的灵魂,必将受到社会公众的唾弃。也就失去了注册资产评估师这一行业存在的社会根基,注册资产评估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但价值观真正得以实现,还必须将价值观融入全体员工的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只有在长期的行动中持之以恒地秉持的价值观,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一是专业,这是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胜任能力的基本要求。“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组织是学习型组织,最成功的人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作为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提供的各种专业报告,既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又有评估准则等的规范和约束,又必须遵守作为一个公民应具有的社会公德以及行业特性决定的职业道德,但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服务离不开专业的判断,就如同中医诊断一样,看似“望、闻、问、切”,实乃专业判断的充分体现。因此,注册资产评估师在作出专业判断时,必须以坚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不仅仅是自我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国家对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特性的期待。而提升专业的唯一途径是学习,包括理论和实务经验的不断积累,同时,对专业的追求应当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和行动。

二是专注,就是指认认真真的做事,体现的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作为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诚实守信是其灵魂,是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具备的基本的职业操守,专业是其立身之本,即应当具备会做事的基本技能,具备认认真真做事的态度,如严格遵循准则判断评估风险,实施评估程序,搜集评估证据,形成评估结论。

三、资产评估机构的机制创新

资产评估机构的机制创新包括法律法规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组织形式、市场定位等方面的规范以及符合资产评估机构内在的文化建设、发展要求的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资产评估机构的机制创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

1.从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随着行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按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行业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初步形成了以注册资产评估师为核心的行业管理制度体系,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新的战略部署以及全球新的竞争格局的形成,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显现新特点,迫切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科学分析、从容应对行业执业环境、业务领域、市场风险、全球竞争等方面的新变化,大力推进机制创新。

2.资产评估机构机制创新涵括的内容。资产评估机构的机制创新,首先是资产评估机构组织形式的正确选择,包括合伙制以及有限责任制等。无论是何种组织形式,都必须从符合行业特点,体现社会责任,有利于资产评估机构发展等进行思考。同时,还必须建立以合伙文化为核心的合伙协议(章程)、以规范合伙人(股东)的权利、义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制衡、薪酬分配、市场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制度。

3.资产评估机构的机制建设贵在创新与落实。机制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落实。先进的机制如果得不到执行,只是一纸空文。因此机制创新不仅是制度的制订,更在于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完善和创新,在于坚决有效地实施。因此,要积极探索制度的跟踪评价机制,并根据制度的实施情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以及资产评估机构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完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

四、资产评估机构的企业文化与机制创新的相互协调与促进

企业文化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作用是渐进的,它不是“暴风骤雨”下的“摧枯拉朽”,而是“和风细雨”下的“水滴石穿”,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力量积累。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柔性的“调适”。它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过程中是一种柔性的力量,是一种自觉的牵引;而机制的创新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过程中是一种刚性的规范,是一种“防偏”和“纠偏”。企业文化如同对机体的调理,通过增强身体自身的免疫力,以促进骨细胞生长,加速骨痂形成,以达到功能的恢复。而机制如同“固定骨折部位”的杉树皮,起到的是“防止移位”的作用。

因此,企业文化需要完善的机制作为实现其价值观的外在制度保证。而机制的创新又不能离开企业文化而单独的发挥作用,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能使两者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功能最大化。

五、资产评估机构的文化建设与机制创新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文化与机制创新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引领。资产评估机构因市场经济而生存、而发展。资产评估机构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新社会组织,资产评估事业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注册资产评估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无论其发展战略、经营理念、队伍建设都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因此,以实现资产评估机构发展战略为目标的企业文化与各项机制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以党的战略方针政策为指导,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基础。

2.企业文化与机制创新必须以实现资产评估机构发展战略为目标。资产评估机构无论是选择做大做强,还是做专做精,只是发展的模式不同,其根本的目的是一致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服务于市场经济,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企业文化与机制创新必须紧紧围绕资产评估机构的发展战略,为资产评估机构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为资产评估机构的发展战略“保驾护航”。

3.机制创新必须与企业文化相适应。以和谐文化为核心,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实现资产评估机构的发展战略为共同目标,不断增强资产评估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4.企业文化与机制创新必须以各项管理制度为基础。无论是公司章程、协议、内部质量控制制度、职业道德制度以及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只有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资产评估机构的治理机制。同时为企业价值观的实现提供制度保证。

5.企业文化与机制创新不能忽视利益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要以发展为目标,以分配机制为基础,以企业文化为“调和剂”。只有正确处理好股东之间、股东与非股东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为资产评估机构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产评估机构 篇6

我国资产评估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国企改制、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的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9年开始的“脱钩改制”,使所有资产评估机构都脱离了原先挂靠的单位,成为由注册资产评估师发起、自主经营和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社会中介机构。目前,全国共有4 000多家资产评估机构和3万多名注册资产评估师,全部从业人员逾10万人。

虽然我国资产评估业已初具规模,但评估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业务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其中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已经成为影响评估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财政部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推动评估机构做大、做强、做优的指导意见》,并提出评估机构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执业质量控制,其中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股东及合伙人进退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内部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

2 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机制的研究

公司治理理论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Berle和Means在其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米恩斯难题”,标志着公司治理理论的诞生。此后,国内外学者围绕保护股东利益、监督和控制经理人行为以及保护相关者利益为主题,产生了许多关于公司治理内涵的解释。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个方面,二者有着非常明确的边界。外部治理主要是指法律法规、政府管制以及其他各种市场力量通过影响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进而对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内部治理是指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为保障自己的投资收益,就控制权在由所有者、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内部结构之间的分配所达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直接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等公司内部的决策和执行运行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包括内部治理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等。

在我国同时存在公司制和合伙制两种形式的资产评估机构,考虑到公司治理理论一般针对的是公司制企业,因此本研究以下所提评估机构均指公司制资产评估机构。公司内部治理的实质是要解决因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但资产评估机构不同于一般的“资合”企业,其行业和自身特点使其内部治理机制发生了变异。首先,行业法规使资产评估机构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事实上合二为一,股东和高级经理的兼任现象非常普遍,从而有效减弱了评估机构内部的代理问题,但这并不意味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不存在任何问题,事实上正是这种股东权力过度集中导致了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机制的运行并不顺畅。其次,资产评估机构作为知识型组织,在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上应从股权分配和人力资本定价机制两个方面进行一定的完善。

因此,在不断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的同时,需要重点理顺资产评估机构的内部治理机制。在这方面,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做了有益探索,如:张战烽曾提出“合理股权结构”的设想,所谓合理的股权结构,是指资产评估机构的投资人必须是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股东中最大个人股权与最小个人股权之间的比例不能过大等。唐伟认为资产评估机构的企业性质和行业特点决定了只有能够平衡“收益—成本—风险”这三者关系的组织形式才是其最佳的组织形式,虽然合伙制是最理想的组织形式,但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将会出现有限责任制资产评估机构和合伙制资产评估机构并存的局面。张冬艳认为资产评估机构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一个特别合约,但资产评估机构作为智力性中介机构,其主要资产是人力资本和品牌,在日常运作中其发展和壮大所依靠的是人力资本的努力和创新。尉来军和刘桂英认为由于人力资本是资产评估机构最重要的资源,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吸引人才是所有评估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一般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类似,资产评估机构的内部治理机制也是指众多利益相关者为保障自己的利益,在评估机构内部就剩余控制权和经营控制权的分配所达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治理结构,以及这些组织内部和相互之间的运行与制约机制。治理结构是基于法律上的安排,一般由《公司法》加以规定,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下设的各类专业委员会等,并由法律对这些机构的基本权利加以限制,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更详细的描述和安排则要通过公司章程加以解决,因此可以说资产评估机构的公司章程是内部治理的核心。从治理目标上来看,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的根本目标是要保护和增加包括所有者在内的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股东而言就是降低经营风险和提升投资回报,对客户而言就是提升执业质量和控制收费水平,对非股东执业人员而言就是控制执业风险和取得合理的报酬,因此,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的直接目标包括改善评估机构的运行效率、提升执业质量和增强风险控制能力。

3 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目前国内公司制评估机构的内部治理情况,本研究对全国76家资产评估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涉及全国22个省,其中最长的从业年龄为20年,平均从业年龄为10年。该调查设计了公司治理最核心的三个方面,分别为股权结构、治理机制和激励与控制机制。

3.1 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的核心,也是内部治理机制运作的基础。本次被调查的76家资产评估机构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1)从股东人数和大股东持股比例来看,股权过度集中的状况非常明显;(2)从股权激励来看,虽然新吸收的股东多为内部员工,但股权激励仍不充分;(3)从股东的构成来看,绝大部分股东均为资产评估机构的业务骨干。见表1所示。

3.2 治理机制

董事会是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机制运作的核心,它在股东大会和管理层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另外中国的资产评估机构一般还设有监事会,其中部分监事更是由员工代表出任,这在治理机制上保障广大员工的权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的资产评估机构一般规模较小、成立时间较短,且股权非常集中,因而无论是股东大会、董事会还是监事会都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如董事不按时召开股东大会或成为大股东的“一言堂”等。见表2—表4所示。

续上表

3.3 激励与控制机制

对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是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样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包括薪酬激励、股权和期权激励、晋升激励、考核标准、授权以及控制形式等多个问题。总体而言,资产评估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大多是股东,因而激励制度设计的核心就落在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身上,但目前评估机构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工资加奖金的模式,方式比较单一。见表5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上述76家资产评估机构的实证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发现我国公司制资产评估机构脱钩改制后在内部治理机制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普遍存在股权过度集中和“一股独大”现象,但资产评估机构的发展依赖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投入,股权过度集中约束了股东的规模,难以激励执业人员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2)股东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导致所有者与管理者职能发生重叠,在治理结构上的体现就是委托代理关系下移所有者与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之间开始博弈。股东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是股东的权力过大,容易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3)按资分配的传统模式难以适应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机构这类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资本的投入,并且人力资本的专用化程度越高,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在资产评估机构中人力资本虽然也与货币资本一样承担着巨大的经营风险,但却很难像货币资本那样分享企业的收益和控制权。

(4)资产评估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多为股东,激励制度设计的核心就体现在对于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目前资产评估机构存在激励不充分和方式单一等问题,由此造成评估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人员流动非常频繁。

因此,要改善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机制状况,重点需要在上述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在股权结构上,需要建立适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在股东间形成制衡机制并激励更多人力资本的投入;在治理结构的设计上,要更多地体现对股东的监督与制约,确保他们不会滥用权力损害广大相关者的利益;在利益分配上,需要探索更加灵活的利益分配模式,特别是在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间的合理分配中,企业剩余与控制权至关重要;在激励机制上,激励制度设计的核心就体现在对于部门经理和项目经理等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除传统的激励方法外,还需要采用分红和晋升等更加综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战烽.建立适合资产评估机构特点的股权结构[J].中国资产评估,2000(6):4-5

[2]唐伟.浅议改制后资产评估机构的定性及组织形式选择[J].中国资产评估,2006(2):42-43

[3]张冬艳.评估机构内部治理中人力资本问题简析[J].商场现代化,2008(5):303

[4]尉来军,刘桂英.中小资产评估机构人才流失现象探析[J].中国资产评估,2008(1):36-40

资产评估机构 篇7

生态位理论是现代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基本观点是某一地区的生物种群成长主要取决于资源和其他生物种群的行为影响。而处于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也如生物种群中的生物个体一样,每一个企业乃至行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同样需要同其他企业(行业)以及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国资产评估机构,自1996年脱钩改制以来已经形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实体,加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经济全球化的加快,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著名评估企业的进入将使得国内评估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理性地选择合适的战略对策,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已经成为我国评估企业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企业生态位理论角度出发,对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发展战略进行探析。

二、企业生态位基本理论

(一)企业生态位内涵

从Harman和Freeman (1977)首次提出企业生态位的概念至今,国内外众多学者从自身学科领域出发,对企业生态位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得企业生态位理论日渐清晰、丰富。

(1)国外主要观点。国外学者对企业生态位理论的研究较早,主要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对组织生态位加以界定。其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Harman和Freeman为代表种群生态位,一种是以Baum和Singh为代表的个体生态位。两方观点如表1所示:

(2)国内主要观点。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融合了国外企业生态位理论研究的成果,更加注重从企业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和发挥的功能作用等角度来界定企业生态位。如林晓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关联的特定市场位置、地理位置和功能地位。闫安、达庆利认为企业生态位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特定生态环境里能动地与环境及其他企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功能作用。许芳、李建华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在特定市场环境中所占据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李玉杰、刘志峰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企业基于组织结构与环境关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即企业内部生态系统以外有效寻求与利用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生理特征、营养要求、取食特点、功能地位和作用表现。

从国内外研究可以看出,对企业生态位相关理论的研究不论是从资源获得和利用的角度还是从企业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和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角度,都是基于生物生态位的思想来研究企业乃至企业群落在其内部环境(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组织机构、企业员工、资产构成、信息技术等)、外部环境(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等)所构成的企业多维生态位中生存、发展、灭亡的规律。因此,从企业生态位理论角度出发,对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发展战略进行探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生态位宽度

生物生态位宽度是反映生物利用资源多样性的一个指标,即物种所利用的各种环境资源的总和。同样,企业生态位宽度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所利用的各种市场环境资源的总和,即对市场环境资源适应的多样化程度。企业生态位宽度是柄“双刃剑”,会影响企业战略的选择。如果一个企业可利用多种多样的资源,则其生态位宽度交大,这时“企业可以受益于风险分散和规模经济,但是它们同时也被暴露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如果实际被某个企业利用的资源只占整个市场资源的一小部分,则这个企业的生态位宽度较窄,这时如果企业能够发挥专业化的优势,较窄的生态位也可以使企业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以资产评估机构为例,北京中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范围涉及企业价值评估、单项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探矿权和采矿权评估、土地使用权评估及无形资产评估等;而北京中大行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房地产评估。从市场消费资源的角度来讲,北京中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态位较宽。在刚刚过去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影响下,资产评估市场需求处于低位。这种情况下北京中锋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基于较宽企业生态位的原因,理论上应有更多的业务来支持其发展;反之,北京中大行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则会业务大减。然而在市场一片繁荣、经济正常、高位发展的情况下,北京中大行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则可以发挥其在房地产评估方面的竞争优势,努力扩展其在房地产评估中的市场份额。

(三)企业生态位重叠

所谓生态位的重叠是指两个物种共同占用同一资源位,因此生态位的重叠往往与竞争联系在一起。在资源环境无限丰富的情祝下,A、B物种生态位的重叠不会引起竞争,两物种生态位均呈扩充趋势;在资源环境有限的情祝下,A物种和B物种在X维度上完全重叠,但在其它维度上的分离也可能使A、B物种避免了竞争,形成共存局面。但随着重叠维数的增加(或重叠程度的增大),竞争将不可避免,如果在所有维(包括资源维、时间维和空间维)上均重叠,竞争将最为激烈。

类似于生物生态位重叠,企业生态位的重叠也与企业间的竞争联系在一起。以资源梯度的二维模型为例,企业生态位重叠具体分为四种可能的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第一,市场中存在未被充分利用的环境资源,两个企业不存在由于生态位重叠而引起的竞争。

第二,两个企业生态位宽度相等,两个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同时扩大自己的生态位,生态位出现部分重叠。这时,由于生态位重叠而产生的竞争效应对两个企业是同等的。

第三,两个企业的生态位宽度不等,那么,由于生态位重叠而产生的竞争效应对生态位较小企业的影响比对生态位较大企业的影响更大,因为重叠部分占较小生态位的比例更大。

第四,状况下一个企业的生态位完全被包含在另外一个企业的生态位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取决于较小生态位的大小。

企业生态位重叠是一个变量,会随着时间以及企业生态位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生态位重叠的四种状况下的竞争形势都有可能出现。

(四)企业生态位动态性

国内外学者均对企业生态位动态性进行了初步研究。Baum和Oliver指出企业生态位作为企业资源需求和其生产能力的交集,它依赖于企业所处位置以及它做什么(如企业的目标顾客是谁,企业怎样与环境互动等)。生态位是一个动态概念,生态位是企业适应环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我国学者闫安、达利安等对企业生态位的能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生态位是能动的,可以根据市场作出主动选择,企业生态位是由市场竞争和企业能动选择这两种力量决定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对策和K-对策。因此,企业生态位是不断变化的,这对于企业的战略决策有着重要意义。

三、资产评估机构发展战略选择

(一)资产评估机构生态位分离战略

从企业生态位重叠特性可以得知,在企业可利用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在所难免。而企业间竞争结果无非两种:淘汰和共存。评估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若想生存,只能选择后者。以评估机构业务范围为例,共存的状态有两种:“泛化”和“特化”。所谓“泛化”是指在评估机构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拓展其生态位宽度,以分散风险;而“特化”是指评估机构压缩其生态位宽度,即评估机构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强化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具体业务能力,提高自身专业化程度及市场适应性。无论是“泛化”还是“特化”,都将促使评估机构之间生态位的分离,规避竞争,同时不断发展壮大。

如主营业务均为房地产评估的两家评估机构,在时间、空间、资源维度重叠的状况下,两者会发生激烈竞争。这时评估机构可以采用“泛化”战略,努力增加其他资产评估项目,如无形资产、企业价值、珠宝等资产的评估。通过扩充自己的业务范围,来分散竞争压力。相反,另一评估机构也可以将其房地产评估中某个具体项目如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作为自己的重点评估业务范围,并集中优势,不断强化。这样就使得两个评估机构在业务范围生态位得到分离,达到共存并逐步发展的良好状态。

评估机构生态位分离战略如图2所示:

(二)资产评估机构生态位优化战略

从企业生态的位动态性可知,企业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如评估机构的业务资源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初期,评估机构数量较少,评估需求较多时评估机构生态位较宽。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评估行业的逐步成熟,评估机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特别是国外评估机构的进入,使得原来较为丰富的业务资源,现在和将来可能会变成稀缺资源。因此,评估机构不能墨守陈规,而应该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对其生态位作出及时、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并积极开拓新的“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Freeman J, Harman M T.Niche Width And The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3, 88:1116-1119.

[2]Stanislav D Dobrev, Tai-Young Kim, Michael T Hannan Dynamics of Niche Width and Resource Partitioning[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1, Vol.106, No.5, 1299-1337

[3]李光耀:《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综述》, 《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第7期。.

[4]Min Woong Sohn, Distance and cosine measures of niche overlap[J], Social Networks, 2001, 23:141-165

[5]李勇、郑垂勇:《企业生态位与竞争战略》, 《当代财经》2007年第1期。

[6]Baum Joel A C, Oliver C.Toward an institutional ecology of organizational founding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39 (5) :1378一1427.

[7]闫安、达利安:《企业生态位及其能动性选择研究》, 《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7期。

对中小评估机构发展的思考 篇8

在这样的情况下,评估机构如何做精做专、做强做大?在这里,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业务实践谈几点看法:

评估机构“做精做专”,是说机构在某个领域特别专业和精通,有自己擅长的专业和独到之处;“做大做强”,“大”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经营规模大、人员众多、市场覆盖面广,也就是说收入高、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多、客户多。“强”的标志是指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在文化上,有员工认同的凝聚力,即给别人不能给的;在专业服务上,有市场认同的差异化品牌服务,即做别人不能做的。

资产评估行业尽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完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断发育和完善的阶段,评估中介服务作为特殊的新兴服务行业产生发展的时间较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着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甚至可以说已经影响到评估机构的生存,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致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评估行业多头管理,不适应评估行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评估行业多头管理,在经济生活中先后介入评估行业的部门有财政(国有资产)、国土资源、建设、计划(物价)等9家部门,在2001年国务院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活动后,现保留的执业资格有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价格鉴证师、矿业权评估师、旧机动车评估师等。其中在经济活动中影响较大的有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三种执业资格。

各执业资格都有各自的业务规范,有相应的收费办法,在实际工作中既造成了评估质量的不统一,又造成了重复评估、重复收费的局面;既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又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还导致了评估行业无序竞争、条块分割。而且评估行业的多头管理局面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形成许多地方评估机构小、散、乱,服务单一,市场竞争乏力,甚至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评估机构出现难以生存的情况。

2.评估法制不健全,不利于行业的统一管理

律师行业有《律师法》,注册会计师行业有《注册会计师法》,而资产评估行业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我国目前的评估法规体系是以《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为核心、中央政府颁行行政法规和中央政府部门颁布的规章为主、部分省市出台地方性评估规章补充、行业协会辅之以自律规范并有国家其他法律法规配套的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由于立法层次不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已极大地影响到了行业发展。

3.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评估准则体系尚待完善

应当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资产评估理论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资产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假设、价值类型、评估原则等基本形成了统一认识,对于评估的三大方法及其程序以及评估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也都有了深入的探讨。但不可否认,在一些资产评估理论问题上,我们和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如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资产评估相关问题,资产评估结果如何为会计报告服务等。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的与资产评估理论相对应的各项具体准则和参数还非常欠缺,可操作性不高,不能满足评估专业人员实践的需要。

4.评估机构普遍规模较小,机构数量过多

从行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以湖北省情况为例,目前我省资产评估机构普遍规模较小,机构内部质量控制薄弱,经营业务单一,受政策、市场的影响极大,抗风险能力较低。大量的评估机构年评估收入在30万元以下,根本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发展壮大了。如果不做精做大做强,机构发展就会危机四伏,难以生存。

5.由于市场环境恶化,评估收费普遍较低

就我省现在的资产评估市场规模而言,由于评估机构数量较多、规模偏小,难以承担一些大型业务,也难以与国外、省外的一些大所相抗衡。一些机构在争揽业务过程中,不管项目大小、成本高低,只要有市场,收费好商量。只抓市场,低价竞争,不计成本,由此导致工作量缩水、人力成本压缩,严重影响评估质量。评估机构数量过多,导致相互之间恶性竞争,压价厉害,这样不仅造成机构无法发展,还导致优秀人才外流,更谈不上引入优秀人才了。

6.评估机构业务单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大多数的评估机构只会做法定评估项目,除此以外,不会做其他业务,把自己束缚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机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不注意知识的更新,不注意经常给自己充电。评估是一个知识性行业,只有我们的专业知识才能给我们的产品增加附加值,如果我们的知识落后了,产品的附加值从何而来呢?

在我看来,中小机构要做精做优做大做强,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主要专业人员实行股权激励

要创新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变长期存在的家长制作风和手工作坊式管理模式,调动所有专业人员的积极性。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点是团队和制衡。唯此,资产评估机构才有可能做强做大,才有可能在做强做大的同时消除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隐患。要引进优秀人才,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是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在评估行业的最好办法。评估是一个高智商的知识密集型行业(也只有这样定位这个行业才有希望),要依靠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积极性才能让机构更有活力。

2.通过机构联合或重组,可以使评估机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做大做强

评估机构可以参考这两种方式,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协会牵线搭桥,自主选择。协会应该鼓励和支持机构的合并。大型机构可采取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联合组建的方式,同时倡导机构与其他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合并,鼓励其在自愿、协商、依法基础上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发展。中小机构要放弃本位主义的思想,不要太在意自己在原来机构的地位和股权,可以与别的大品牌的机构共同搭建平台。评估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没有实践再多的书本知识都不能培养出杰出的评估师。这样的结果不仅可以减少不规范的竞争,还将造就更多的大中型机构。协会和财政部门的领导也不要太考虑地域分布设置机构,把这交给市场去调节,根据经济学的利益均衡化的理论,市场自然会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

3.要进一步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要增强自律意识,强化风险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出具虚假的鉴证意见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评估师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同时也将为提高收费标准和增加评估市场领域起到促进作用。

4.建立动态的评估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国际著名评估机构最大的技术手段(或技术优势)就是强大的动态信息系统,整个评估过程涉及的动态数据、参数和信息,都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查询、生成、归集、演绎、模拟和分析,其完备的系统甚至可以延伸至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因此,资产评估机构实行技术创新,首先要着眼于创建完备的动态评估信息系统,这样不仅能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强化评估过程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还有赖于协会和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评估行业要壮大,这条路是必须走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实现这一点将还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5.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向专和精方面下工夫

中小机构不要把自己定位成什么都可以做的综合评估机构,那样在市场中没有自己的特色,就自然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结果什么也做不了。要让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做的非常出色,做专做精,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样自然会有自己的市场和生存空间。比如,房地产、资源性资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珠宝等随便选择哪一方面你都可以下较多的工夫去研究。当然,除了自己钻研外,还可以采用外聘专家的方式来提高机构的专业水平,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人才。

6.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

我们的评估师要注意学习,除了新法规、新准则外,对社会不断出现的新的行业、新的事物,我们也要注意学习。评估是咨询行业,只有永远保持学习进取的精神状态,才能永远站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列,才有资本为企业或者其他客户做好咨询,如果知识陈旧,专业不强,怎么可能为企业当好参谋?

7.不断探索新领域,努力拓展业务空间

完善制度不断提高评估机构质量 篇9

一、强化制度建设

评估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完善评估机构内部治理, 推动评估机构内部制度建设, 是新时期评估机构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健全和完善公司制度, 为此, 要认真把公司章程、财务制度、执业质量控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及部门职责范围、执业工作底稿制度等制度进行修改补充。保证日常工作有章可循, 照章办事。

以法律法规及准则为依据, 形成以章程、合伙协议为核心的完善的内部决策和管理制度体系, 以及尊重人才制度、执行制度的管理氛围;以增进内部和谐为重点, 合理规范和有效协调机构内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充分发挥机构各层次治理的职能作用, 保障机构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强化内部制度建设, 公司制定“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手册”, 手册包括承接业务手续;不同评估对象收集资料的内容与方法;现场调查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质量要求和相关手续;评估方法、评估过程与要求;以及现场记录格式、内容、要求等等;每个评估师要经常学习, 并按要求检查执行。在每季度都要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一次总结交流, 达到统一思想, 规范执业。针对评估风险和社会上不正之风, 有针对性的制定一套即科学又适用可降风险的方法与措施。如现场拍照、现场勘查记录、现场会议纪要, 并请委托人或产权持有者在工作记录上签字认可, 较好的规避评估风险。

加强内部治理实现做精做专做强的基石。就是规范科学, 适用, 便于执行;作为中介行业, 其内部治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没有理论指导和范例借鉴。评估机构作为以“人合”为重要特征, 并承担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职责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机构, 与一般公司的治理有明显差异:第一, 评估机构内部治理不仅要维护股东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大家利益, 必须通过提高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 来实现对社会公众利益的维护;第二, 基于“人合”的特征, 不能简单以“资合”的股权作为评估机构权力行使与利益分配的惟一依据。又对公司治理的内涵进行了延伸和发展, 创造性地将评估机构内部治理与内部管理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在规范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 对评估机构的质量控制、员工发展、机构管理、信息披露等进行了全面规范。同时, 针对行业“人合”特征, 在公司的框架下, 融入了行业“人合”的基本要求。公司明确强调树立“人合”理念, 建设合伙文化, 在决策和管理当中体现“人合”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二、改革内部分配制度

由于机构小, 组建公司时间不很长, 业务范围小, 服务领域窄。只有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 这是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 改革原有大锅饭都一样的模式工资制度。

(1) 分配原则:公司采用“质责结合, 绩效挂沟”分配原则。即执业质量好坏, 有无失误, 有无错漏的低级差错, 工作底稿是否齐全完备, 风险规避结果怎样, 总之, 执业质量与工作责任与项目收益结合在一起。

(2) 工资构成与标准:公司将职工工资分三部分组成, 一是基本工资 (即600元/月) ;二是考勤工资 (即40元、60元、80元和100元) ;三是业务提成 (即按实际收入的15%—20%来计算) , 根据个人承接的业务, 按项目单一资产或几种组合资产或整体资产, 项目的难度大小、市内外距离、成本费用高低来确定提成比例, 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达到“公司发展我发展, 公司壮大我富裕”的合理分配原则。谁的贡献大, 谁的收入就多, 荣耻与共, 共同发展。把评估质量好坏与职工利益结合起来。倡导和谐理念, 体现和谐发展的精神。要求全体职工一切从公司出发, 想公司所想、急公司所急。以“人合”为基础, 尊重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智力劳动和专业价值, 充分发挥专业和知识在公司内部决策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三、提高整体素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完善, 为评估行业服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也对评估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推动评估机构做精做专, 这是实现快速发展之路。通过各种途径, 培养造就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体系。

评估行业是现代服务业一个重要类别, 为其他行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因此, 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中, 要求我们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又红又专 (指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 一个评估机构要有门类齐全的人才, 要有各类专门人才, 还要有几名复合型人才。公司职工除参加每年规定的后续教育;对新进职工进行多媒体教学, 每星期抽半天时间, 讲授专业技术知识 (如评估工作程序、现场调查应注意的问题、规避风险的方法、技巧) ;特别是评估现场调查工作, 对调查的目的、调查程序、调查内容、调查的方法、调查质量要求、调查规避风险的手续等。由于评估行业是一个跨学科 (材料学、化学、生物、地质、机械、土建) 跨行业 (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商业及其他) 跨部门的中介机构, 评估人员必须尽快提高专业水平, 不断更新知识, 使每个职工都逐步变为行家里手。为此, 公司定期集中学习专业知识或讨论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 进行分析研究, 统一思想, 达到共识、提高专业水平。并制定人才培养战略, 从学校直接选取培养后备人才。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 对公司全面规划。对评估机构发展、职业道德、人才培养、专业标准建设、市场环境改善和相关保障措施做出了全面规划, 其中既有原则、有措施, 同时也进一步提出了做精做专做强的具体目标, 发展培育具有一定规模、能够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评估机构。

二是提高竞争力, 提升生存能力。做精做专做强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需要多方面政策、措施和行动予以支持。为此, 着力围绕竞争力提升, 扩大规模, 加强合作, 整合资源, 以及建立“权责清晰、决策科学、管理严格、和谐发展”的内部治理机制。不断拓展为服务市场, 向新的行业进军, 为了保持技术上的优势, 引进和探讨评估前沿技术, 坚持重视新行业研究, 重视适用技术研究工作思路。如知识产权评估技术 (专利权评估)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投资项目评估评估技术、特许经营权评估技术 (岸线使用权) 、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企业绩效评价等技术方法研究。总之, 人才是评估机构发展之本。

一个评估机构要求多类专业人才 (如机电、电力、船舶、建筑、桥梁、环保、化学高分子、森工、材料科学、矿产、财会) 和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估执业质量, 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宗旨, 建立风险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有效、公开透明、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只要企业有实力才有满意, 有诚信才有口碑, 才有信誉。

四、凸显诚信服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也对资产评估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条件, 公正诚信是资产评估行业的核心价值。评估人员一定要遵守职业道德, 客观真实反映评估项目实际, 做到“以真为镜, 以诚为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求, 资产评估行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质量, 更好地坚守职业诚信和执业准则,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切实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在诚信服务上, 一贯坚持以事实为基础, 真实客观反映事物的真面貌, 坚持不做虚假报告, 每一个评估项目, 必须到现场调查核实的基本程序, 否则, 不予受理签协议。一旦签 (转49页) (接53页) 了协议, 谈好费用, 即使会亏本, 也要按准则规定的程序进行执业工作。即“承接一项目, 必创一精品”的服务理念。要坚持“树立重质量”的决心和“以真为镜, 以诚为魂, 超值服务”的宗旨赢得客户的信任 (超值服务, 就是超出评估范围的服务, 对企业财务与管理进行诊断,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五、健全领导班子

一个评估机构要有一个好的团队, 组成人员一定事业性强, 团结协作好团队, 一个尊重人才的团了人;一把手胸怀宽广, 关心职工;能吃苦耐劳, 任劳任愿, 尊重人才;团队集体一定原则性强的带头人;副手各司其责, 认真协作, 齐心协力, 搞好分管工作;是一个团结的、负责的、坚持诚信的、高效率的团队。

品牌建设与评估机构发展 篇10

许多专业鉴证在初级发展阶段,当事人往往把这种鉴证看作是外部强加于己的累赘,试图把它变成一个橡皮图章,对于专业服务的公信力、影响力及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后果,市场和当事各方往往看得不是很清楚。实际上,专业服务对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作用。在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专业服务机构的评级机构对相关金融衍生品的评级,就对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专业服务机构针对经济运行出具的鉴定报告,如果成为有毒产品,对整个经济领域的危害将会更大。

专业服务往往通过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划定服务领域。因此,当专业服务机构仅仅是通过渠道、关系等途径来取得专业服务业务时,行业的公信力、影响力、作用力就达不到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要求。以知名品牌为标志,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工具、优质的服务产品、优质的服务模式来产生优质的服务效果,只有达到这种状态,评估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认知度才能得到提升。

所以,品牌建设不仅仅是评估机构自身的工作,更是评估行业要重视和发展的事情;品牌建设也不仅仅是评估机构发展的战略问题,更是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是评估行业在为社会提供功能性服务、发挥市场经济所赋予职能的过程中必需的核心建设。

二、品牌建设要集评估行业之力,要依托市场、监管主体、参与主体共同塑造专业评估平台

专业评估品牌的塑造,最根本的是要在评估行业推动做优做强做大。相对于传统实体经济领域的品牌,专业服务品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体经济领域,在某些细分市场或产品领域,可能会形成很多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小微企业;在评估专业服务领域,评估机构要形成品牌,必须要承做评估领域里各类最具有创造性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具有价值体现意义的项目,必须要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从而形成在评估市场的巨大影响力,而这恰恰是小、散的评估机构所不能够承担的品牌建设的重担。中国只有在价值评估领域里面形成自己的“四大”,才能说形成了专业评估的平台,才能有评估行业的专业地位。

品牌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特别是监管部门的支持和政策的支持。在评估行业发展、客户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要形成辅优、辅强的选择机制和激励机制,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机制。比如证监会正在推进的并购重组审核绿色通道制度,这种政策导向就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优质的服务,专业能力强的机构就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就能更广泛地发挥作用,而且也能享受到证券市场快速的、有效的通道。基于相关政策的支持,一方面评估机构可以通过专业执业能力强的队伍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优质服务,覆盖更大的服务范围,使评估服务之于市场、之于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发挥评估服务更大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另一方面,评估机构通过不断参与大的事件、大的项目,不断植入深刻的内涵,不断植入闪闪发光的元素,使其品牌不断地闪闪发光。

品牌建设也需要监管机构在政策、体制、监管等方面创造优质品牌能脱颖而出的政策法规土壤。财政部推进的评估机构母子公司试点,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将吸取现代文明所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评估专业服务的内在特点两者进行了有机地结合,从而推动做优做强做大,形成了非常好的资本架构。但是,这种架构和传统的管理架构相比会形成较大的差别,包括评估机构的资质审查问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资格注册问题、母子公司之间人员协调利用问题等等,甚至如业绩统计、考评制度等基本问题都可能会在试点中出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如果我们仍沿用传统的、落后的既有成规来衡量改革的新思路,改革的新思路就是错误的,这就需要相关方面根据改革的新思路、根据做优做强做大的新思想、根据母子公司试点工作的新要求来配套建立相关新政策,改革不利于评估品牌创造、不利于评估品牌发展、不利于评估机构做优做强做大的规章制度。目前,类似尚未配套的制度问题仍有很多,以母子公司集团化发展为例,按照国家法定的报表编报规则,子公司的业绩构成了母公司业绩的组成部分,如果一定要分开计算,实际上就属于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在制约品牌的发展。

此外,评估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其他专业与之进一步的相互补充、协调共进。专业服务都需要以业为主、综合发展。在国际上,“四大”既是会计服务机构,也是评估服务机构,还是税务服务机构,实际上“四大”是协调各个专业所建立的综合服务专业体系。中国的资产评估也应该是以中国的资产价值评估为基础,包括会计服务、造价服务、税务服务、财务顾问、管理咨询在内的各项专业服务的综合体。目前,基于中国对各项专业服务进行分业管理的现状,专业服务机构应该构建由各大专业服务共同组成的综合服务专业集团,在集团框架下,各个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独立核算、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称得上真正建立了专业服务品牌和评估品牌。

三、评估机构应将专业评估品牌的塑造作为永恒的追求,通过付出全部的努力去创造品牌、发展品牌,像对待生命一样去珍惜品牌、保护品牌

品牌最终需要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士用自己的忠诚、自己的专业和自己的服务来塑造。这是我们的应尽之责,也是我们的追求。从评估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和评估机构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评估机构塑造评估专业品牌,仍需要完成以下几个重大工程:

第一,要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要,开发、应用好评估工具。

评估工具就是把特定的资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特定的经济行为和特定的价值类型、特定的评估方法所组合出来的一种专业工具。以往我们对此问题缺乏研究,或者说对此问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造成了很大问题。

长期以来,评估行业一直在用单一的评估工具应对不断发展的、不断变革的、不断扩容的评估市场,而市场的发展、市场的变革、市场的扩容又需要新的评估工具来与之相适应和匹配。以资本市场为例,多层次是其显著特征。设立公司时,需要对要素资本进行估值,作为核定资本的依据,此时的要务是夯实资本,估值的工具是重置成本价值,在市价和重置成本相对比市价低于重置成本时,我们应按照孰低原则选用市价。公司设立后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如果仍采用设立公司时的评估工具来应对引进战略投资者时的估值,就会出现大的错误。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阶段,要根据在PE市场人们对未来上市的预期和对实体经济利润的追求,按照将本求利的原则去估值,这是另外一个评估工具。战略投资者进入后,企业要上市,上市的时候需要定价,定价的时候需要估值,企业发行价格是高是低、企业发行的窗口时间选择是否合适,在亢奋的市场与低迷的市场会不一样。此时,评估面对的市场是资本高速流动的,在资本高速流动的市场条件下,估值和PE市场的估值又存在不同。所以,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阶段,其价值往往不同,对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阶段,都必须通过特定的评估工具来发现特定的价值量。

在市场发展、变革、扩容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价值,一个时点冒出几个价值表明评估专业不可靠,等等。但是,这恰恰反映了评估专业的科学性,反映了评估专业服务的价值所在。评估就是在市场和市场相衔接时、和市场本质相对接时,提出了和市场本质更具有相关性、更具有一致性、更具有客观性的不同的价值信息,这就是评估存在的基础。评估就是在市场信息集聚的过程中,为弥补其他专业服务手段不足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所以,评估品牌的创造必须要解决的是评估工具的创新,评估工具要与市场的发展和评估功能的发挥相承接。

nlc202309022130

第二,估值的具体方法,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规范、不断的提升。

现阶段评估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很多都延伸于会计专业,会计从本质上来讲也是对资产、负债、权益进行计量的一种专业工具,评估是在会计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它是用现在市场的概念重新诠释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整个企业的总体价值。但是,要想使得专业评估的品牌能够体现出评估自身的本质特点,评估技术和方法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以便能够支撑起评估的专业工具和评估的专业功能。

针对评估三大基本方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应用,从理论角度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法运用的应该比较多,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成本法虽然实际应用的比较多,但成本法在将各种要素价格相加时,单项资产估值的客观性与总体估值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单项资产估值与总体估值之间的一致性问题等,均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实际上,按照成本法对大型企业进行估值时,单项资产的估值仅仅是测试总体价格水平的一个元素,而目前的评估方法把整个企业的价值建立在每项资产价值简单汇总的基础之上,往往更容易出现法律方面的重大风险。即使总体估值是客观、公正、合理的,仅仅是因为某几项单独资产的估价出现少许的偏颇就会成为重大风险,比如对于中石化这一类巨型企业,一万多亿资产,评估时涉及到的信息量约几亿条,而其中很多信息对于整体估值的影响是不大的,要保证几亿条信息里的每一条信息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本身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在应用成本法(行业中运用最多的一项估值技术)时,对此问题尚未进行充分研究。再比如评估增值问题,评估增值后未来相关的税收问题怎么考虑、怎么处理,也急需解决。对于实际应用最少的市场法,市场最基本的分等分层分级的相关概念尚未建立起来,很多人包括一些业内人士也都认为一个资产在一个时点只应该有一个价值,市场法的问题更是一个全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流动性的溢价和控股权的折价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研究。

塑造评估专业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使得社会对评估行业更信任,减少社会的交易成本,因此,评估行业就必须要在专业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实践中,为了争取在专业技术各个领域取得突破,使社会、市场、客户、监管部门更放心,中联评估以重金打造中联研究院,把一些资深评估专家集合在研究院,通过官、产、学、研四结合的方式,以课题导向搭建整个科研平台,推动一系列评估方法、标准、技术方面的研究。

第三,要重视评估准则的制定与完善,这不仅仅是行业的事情,也是监管部门的事情,同时也是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事情。

评估机构和评估师不仅要模范地执行准则,在实际执业的时候也要以高于行业准则的标准来进行执业。同时,机构和资深专业人士要在行业准则的形成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研究前沿性问题和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力求将其上升到准则高度,为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第四,要重视评估机构的服务标准,这是品牌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任何一个品牌都有特定的内涵。专业服务本身个性化的特点非常强,但是,如果把专业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来定义,就需要对其基本面进行规范,使这种非标的服务具有品牌的特定内涵和标准化内涵。比如说,中联集团总部作为六大中心就是中联品牌服务的重要标志。总部六大中心包括品牌维护中心、战略客户开发维护中心、技术标准方法研发中心、质量风险控制中心、全员专业技术培训中心、优秀执业示范中心,六大中心都有标准化内涵和功能。对于集团以下的外部子公司,相对应地统一配套对应职能。在这种运转模式下,无论在哪个地方提供服务,或者项目团队在哪个地方运转,对应协调配套机制都统一运转。无论是合伙人制度,或是基本管理制度,还是质量技术标准,均是统一的,也就体现出中联评估在提供专业服务时的标准化。同时,中联评估在客户服务方面也有标准化的规范,执行客户合伙人制度,由客户合伙人协调为企业服务,从客户需求挖掘到前期项目的形成,从项目基本方案的研究制定到项目的具体实施,持续到评估报告的出具和报告使用过程中的后续服务,全过程均由客户合伙人统筹负责,由一根针牵着一条线,把非常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按规范化的要求、标准化的要求提炼出来。此外,在项目执业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联特质的运作方式:统一标准、中央控制、典型示范、平行作业、协调推进、总体最优。

第五,要重视评估项目团队形象的树立和管理。

专业服务机构品牌的树立是否成功,除了要看其评估工具、评估技术、评估方法、评估服务,还要看其评估队伍。专业服务往往是产品、服务、队伍同步提供给客户,专业队伍以团队的形式在客户现场开展工作,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为客户提供服务、提供产品,这对参与项目的评估团队本身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极高。

对于评估项目团队的管理,应该采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式。一是抓思想道德建设,要求评估人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做人、做事。专业服务承担着社会所赋予的重要的功能和责任,这就使得作为体制外人员的评估人员必须要依赖体制内的强大力量,以获取最大程度的保护,因此,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品质和姿态去工作,才能行得正、站得稳。二是抓队伍建设,抓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准。中联评估培养了几十个高级评估师、高级会计师,也为行业推出了多位资深会员、十佳评估师、优秀青年评估师等,千方百计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力求建立能够体现行业水准的、能够成为行业主力军的专业队伍。

第六,要利用现代文明的成果缔造与时代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文化,这是创造出行业优质品牌的内部制度保障和文化保障。

与其他的专业服务类似,资产评估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仍体现出比如封建观念、世袭观念等不受现代文明制约的诸多因素。许多评估机构的特点与企业领导者的特点基本一致,机构的发展周期与企业领导者的工作周期基本一致,这恰恰是由于专业机构没有品牌、没有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理念所导致。鉴于专业服务的鉴证性和功能性,专业服务机构最应该成为公众机构和公共机构,不能仅由少数合伙人或少数利益追求者或者既得利益者控制一切,也不能仅由少数人的自由意志来控制机构的运行,而应该按照现代社会文明积累而成的科学价值观和公司治理结构来规范机构的运行、队伍的运行和业务的运行,这样才能够不断聚集精英投身评估事业,才能够不断聚集人才推动评估行业的持续发展。

中联评估采取了在股权结构、合伙人结构、利益结构等方面完全开放式的结构,股权、职位、控制等要素,不能成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或利益主体谋取自己的利益、地位的手段,而只能成为创造品牌、发展专业、作出贡献的开放性的平台,既对中联人开放,也对非中联人、后来者开放,不分先与后。通过搭建开放性的平台,吸引各方面的人才共同推进事业的发展。中联评估建设优质品牌、百年品牌,就是要在公司制度、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第三方评估机构现状分析 篇11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实施安排, 由单位或个人承担, 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近年来随着各级国家财政部门直接用于科技活动的款项不断增加, 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投入———产出效应。庞大的资金投入、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大量工程的建设等极大地推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后部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过程确实存在问题的, 导致项目结果与任务书中的预期成果产生出入。因此, 有必要探索和设计保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实施、保证项目预期成果效益、保证不断增长的科技投入得到充分利用的新机制。

一、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背景及现状

随着近年来科技政策的发展和科研机构的改革, 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逐步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目前关于第三方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都不成熟, 甚至对第三方机构的定义都尚未统一。此外, 关于第三方机构的认定程序、基本特征、运作模式、管理体制等都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 也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总体而言, 国际科技计划项目中的第三方相关理论在我国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

(一) 相关政策法规情况。2002 年10 月, 科技部印发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监理和验收办法》的通知, 将“监理”的概念引入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这是对“第三方”理论第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但其项目推荐单位、组织单位、监理单位仍是同一家单位, 不可避免产生各种问题。

2006 年以后, 关于第三方机构“介入”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的探索开始在国家层面上不断深入, 从一系列科技项目特点出发, 发布了诸多相关办法、意见和规定, 如《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科技部科技计划管理和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的意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 管理办法》 (修订版) 等。2007 年4 月, 国家文物局发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第三方机构评估咨询管理暂行办法》, 首次对第三方机构的定义、遴选原则、评估咨询程序和内容、涉及各方的义务与责任等进行系统规范, 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课题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评估咨询。

(二) 项目实践背景及现状

1、实践背景。在各类管理办法陆续出台之后, 有关第三方机构“介入”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的实践就开始逐步展开, 2004 年8 月, 针对863 计划“等离子刻蚀机与离子注入机重大项目”进行的第三方建立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标志着我国政府在重大科技项目中引入第三方进行管理和监督进入到实际操作阶段。第三方监理单位公正、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 对该项目的质量、进度和经费等进行全面监督, 并对技术和资料进行严格保密。

2、现状研究。项目组织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并不精通项目涉及的所有专业知识, 在管理与技术上与项目承担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同时, 项目组织单位的人力、物力资源限制使其在科技项目实施的具体过程中缺乏对项目的管理能力。这也促使项目组织单位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执行过程进行评估, 同时获取专业上的资讯协助。

项目承担单位在最终接受验收时主要被强调项目成果的可用性, 而项目执行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时, 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管理能力上参差不齐, 人力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其陷入自身的具体研究事物中而忽视项目研究的进展问题等。

此外,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致使许多项目在质量、进度、经费使用等方面都有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和控制, 出了问题就互相推诿, 这不仅损害了任务书签订双方的利益, 还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大损失。这些原因导致项目组织单位和项目承担单位都不能就需求、资源配置等问题形成切实可行的理解和认同。由此可见, 项目层面需要引入第三方进行咨询、协调和监督, 以此来规避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规范对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 提高其研究质量和管理效率, 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的效益。

二、发展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策略

科技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作用, 项目的组织管理效率、目标完成情况和实施绩效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绩效, 保障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 已成为当前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 构建和完善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体系。科技计划项目评估体系包括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评估体系、科技计划项目中期检查评估体系和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评估体系。在科技项目的选择过程中, 不是单纯凭借管理者和咨询专家的经验依靠直觉进行主观判断, 而是从科技管理的战略目标出发, 综合考虑技术、市场、经济环境、社会等各种影响因素, 通过建立评估体系, 综合考察项目的风险、项目所涉及的技术负责程度、收益、费用等估计上的困难, 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选优, 在提高项目选择的科学性的同时, 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使有限的资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高科技经费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技术经济评估中心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 在科技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中心将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自己的行为, 遵循独立、公平、公正原则,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公正、监督功能的重要作用。

(二) 强化和规范科技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科技项目学科多、风险大、要求高, 必须要有适合的管理方法, 因此要从科技项目的特点出发, 及时掌握评价政策和动态, 不断总结和完善相关工作。第一, 加强组织管理机构建设。定期召开项目实施与管理协调会, 同时要配备德才兼备, 既懂项目实施, 又懂项目管理的专职人员, 实行归口管理, 统一调动资源, 明确职责, 逐步形成“横向联合、纵向一体”的组织体系;第二, 综合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项目评估时, 根据不同情况, 采用哪种评价方法, 需要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的目的和要求等来选取。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才能够正确反映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第三, 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对不同类型的科技项目, 其评价指标也不相同。同时, 科技项目本身固有的技术不确定、效益不易判别等属性其评价的标准也不同。评估指标体系涉及的面多、范围广,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才能使评估结果准确。

(三) 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项目评估等活动是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很高的研究活动, 这些工作政策性强, 涉及范围广,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 技术与经济相互关联、系统分析判断复杂, 这就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能力, 既需要缜密细致的思维能力, 也需要高超的宏观决策和管理能力, 还需要精细的运算和数理统计能力。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引导和吸引人才共同参与科技项目管理事业的发展, 形成一支专业机构、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的专业队伍。人才是科技管理和评价工作的核心, 是科技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主体, 加快人才培养, 事关科技项目管理的全局和长远发展。

摘要:本文在归纳并总结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国家计划项目的背景及现状基础上, 分析第三方机构发展的背景及现状, 并提出发展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第三方评估机构,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上一篇:内控会计集中核算论文下一篇:番茄无公害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