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产业

2024-06-22

百合产业(精选8篇)

百合产业 篇1

兰州百合是食用百合中的精品, 集营养、药用与保健价值于一身, 属全国名特蔬菜之一。因其个大肥厚、色佳形美、养料优丰, 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不仅是甘肃的名优特农产品, 也是兰州市的农业拳头产品和宝贵的生物资源, 素有“兰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誉。不仅可作为特色珍稀蔬菜食用, 还可以加工成干鲜、饮料等产品。兰州百合于2004年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并于同年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兰州百合产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牵涉到优良种源的生产及供应;规模化、标准化的栽培手段;行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完善的储藏加工、包装;健全的流通及营销等多项产业链条, 各个方面必须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自20世纪80年代初, 兰州百合走上了迅猛发展之路, 尽管期间价格也有过大幅的波动, 但外部需求增长依然强劲, 群众自发发展的势头不减。随着我国加入WTO, 百合的出口量将不断增长, 必将带动兰州百合产业快速发展。但决不能以当前市场的繁荣而忽略了潜在的诸多隐患。

1 产业现状

截至2008年, 全市百合的面积已近6666.7hm2, 主要分布在以七里河区西果园乡为中心的南部二阴山区13个乡镇。直接参与百合种植的农户已超过8~9万户, 百合已成为产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 兰州百合还辐射定西、临夏、天水、武威、青海湟中等地区, 种植面积共计约3333.3hm2。

经抽样统计, 目前, 兰州地区种植的百合, 能够达到精品百合 (即“牡丹头”百合, 单球重>180g) 要求的只有25%~40%, 而许多农户种植的百合中 “千字头”﹙即:个头小、外观差、鳞片薄、品质不佳的百合﹚却占到了35%~50%, 通常精品百合的市场收购价是一般百合的2~3倍。兰州百合以外销和出口为主, 产品主要销往广州、香港、台湾、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而出口则主要通过广州转销世界各地, 年销量可达500多t。所以,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特别严格, 高质量的精品百合一般收购价高达0.9~1.4万元∕t, 按目前的收购量和加工量估算, 精品百合率每提高一成, 全市百合可增收千万元之多。就目前兰州百合生产的具体情况而言, 还有许多棘手而突出问题须亟待解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兰州百合种群高度混杂, 退化日趋严重

兰州百合追根溯源, 当属川百合的变种, 早在明朝万历33年﹙1605年﹚兰州就有栽培方面的记载,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然而, 兰州百合经过数百年的自然繁育, 加之广大种植户一直沿用自选自留的混杂品种, 尤其近20多年来, 随着兰州百合的规模化发展, 品种混杂、退化的问题日趋严重, 能够符合市场要求的“牡丹头”精品百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而“千字头”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正是由于百合品种的混杂和退化, 大量“千字头”劣质百合流入市场, 以次充优, 严重损害了兰州百合的形象, 造成市场萎缩, 价格的大幅波动。

1.2 缺乏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

迄今为止, 兰州市还没有一处专业化的对兰州百合的商品种球进行培育与供应的生产基地。所以, 良种的规模化繁育与批量化供应根本无存谈起。

1.3 兰州百合主产区连作障害问题严重而突出

通常种植一茬兰州百合需要3~5年的时间, 无疑给轮作、倒茬等作业造成了困难, 加之农户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 连作时间过长, 久而久之使病虫害的种类逐年增多, 抗性逐代增强, 为害逐步加重。农户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的倾向十分严重,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产品污染问题非常突出, 严重威胁着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也给土壤、水质资源带来了污染, 影响了兰州百合无公害基地建设的进程及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2 发展思路

2.1 加大力度, 更新品种

2.1.1 选择兰州百合优势单株, 进行株系培育

兰州百合自然繁殖系数极低, 要想将一优良变异单株采用传统方法繁殖推广, 用时可达30~50年, 所以, 运用常规方法打算在较短的时期内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理论上来讲是不可行的。正因如此, 兰州百合虽发展数百载, 但一直种植混杂的品种。

品种混杂、种群退化已成为当前制约兰州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应从兰州百合产业链的源头入手, 有针对性地选择兰州百合优势单株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进行优良株系培养, 是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兰州百合优良种源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但须明确兰州百合新品种选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须由政府公共部门介入, 在物力、财力上给予持续性的支持, 才能使工作得以维系和延续。

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兰州百合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经过4年多的努力与探索, 自行研发的兰州百合试管内鳞片增殖、试管内小鳞片成球、小鳞茎生根技术、重离子辐照除菌脱毒及兰州百合试管苗露地综合地栽等综合配套技术, 利用百合优势单株, 进行株系培养。可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兰州百合健康发展的历史性难题。

2.1.2 建立专业化的兰州百合良种繁育基地

合理选址, 建立专业化的兰州百合商品籽球繁育基地。规模宜在10 hm2左右, 主要用来生产兰州百合的原原种、原种及生产性用种。为兰州百合产业升级、品质升级提供纯正而充足的种源保证。

2.1.3 引进优良品种, 进行杂交选育, 培育适栽品种

目前在国内以食用栽培的百合有三大系列:宜兴百合 (Lilium tigrinum Ker-Gavler) 、龙牙百合﹙L.brownii var.viridulum B.Ker﹚和兰州百合﹙Li-lium davidd Duchartrin Elues﹚。前二者在生长速度, 外观商品性方面优于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却依其无与伦比的独特口味而享誉海内。究其原因是遗传因子还是生态因素起主导作用还不甚清楚。所以, 有必要对宜兴百合、龙牙百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种试验, 对其商品性进行专业检测, 以探究竟。着眼长远, 进行国产食用百合的优势杂交选育工作, 定向培育适宜兰州本土栽培的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2.2 加强研究, 制定标准

2.2.1 加强在兰州百合生理生态方面的基础性研究

兰州百合虽然在兰州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但迄今为止未曾有人在兰州百合栽培生理及生态学方面进行过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如:兰州百合具体的分瓣机理;兰州百合地上、地下的年生长动态规律;肥水需求规律等。所以, 很有必要在兰州百合的生理、生态方面加大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以便为兰州百合实施标准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2.2 制定切实可行的兰州百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在种源选择、轮作倒茬、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根据不同地域统一标准;加强科技特派员的技术跟踪、服务指导工作, 倡导、推广标准化作业。为兰州百合进行规模化、商品化和高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增强产业发展的后劲。

2.3 优化布局, 做大规模

兰州市七里河区作为兰州百合商品栽培的传统产区和集中分布区, 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连作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区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突出而棘手的问题。有必要使兰州百合由主产区向优势产区过渡、转移。要在保证当前种植面积的基础上, 向城关冷凉湿润地区;榆中马坡、高崖、新营;永登西北山区等优势地区集中, 拓展面积, 提升兰州百合的规模效应。

2.4 强化加工, 拓展销路

(1) 群策群力, 在兰州百合的深加工上做文章, 提高附加值, 延长产业链条。

(2) 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社, 着力解决销售混乱的问题。讲求诚信经营, 严厉杜绝掺杂使假, 做到“四统一”:统一品牌、统一分级、统一包装和统一价格。

(3) 加强产销衔接, 拓展市场。加大兰州百合产品的对外宣传推介活动, 做到货畅其流, 减少价格的过度波动, 促进兰州百合产业健康发展。

摘要:针对当前兰州百合产业中存在的种群混杂、品种退化;缺乏良种繁育基地;主产区连作障害严重而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力度, 更新品种;加强研究, 制定标准;优化布局, 做大规模;强化加工, 拓展销路;完善产业链, 促进兰州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等思路。

关键词:兰州百合,产业现状,发展对策

百合产业 篇2

我的眼睛为此很是生气,它恨不得拿桶油漆把那些树干都给涂绿了,在画上几朵花儿,好让她享受这大自然的气息。

在那个雨后的早晨,我一蹦一跳的下了楼,脑海中又浮现了楼下熟悉的景象。可当我跳下最后一级楼梯后,不禁为之一怔:多了几朵花!六朵百合花!六朵粉红色的百合花!我的眼睛一亮,一下子就被刷新了,我的`脚步急匆匆地向百合花靠拢。

六朵百合花静静地开着,各自开向不同的角度。五片花瓣打着卷儿张开,露出中间金黄的花蕊。奇异的粉色与深红色呈现在花瓣上,给毫无生机的土地带来一份活力。

很显然这花是被插进去的,却也照样能开花,并且更为美丽。也不知这是谁栽的花,应该是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人做的吧!他不只想把这花的美留在自己家中,也要把这美与大家一起分享。全楼道的人都会这样想的。

这一天,我的心情因此而舒畅,即使是在阴雨蒙蒙的天气里,心中也是阳光明媚。

放学回家后,心中又想着那六朵百合花,当我走到楼下时,看见一朵百合花因受不起风的力量而倒下了。

我走过去,把它扶好,花瓣上残留的雨珠滚落到我的手上,却无一丝凉意。看来她还只是个孩子,花那么小,颜色那样淡.我站起来,这六朵百合花又随着风儿摇曳了。

百合花,你为我们带来了生机;你把土地装扮得美丽;你给我们的心灵擦净一层尘埃。

美丽的百合花,百合花一样的心灵。

花美,人更美。

假百合也是百合 篇3

当年我曾从科学社会学角度讲“伪科学也是科学”,令一些人颇不高兴,说我在搅混水。不过,今天说“假百合也是百合”,却是认真的。

假百合(Notholirion bulbuliferum)是百合科植物的一个种,这算是植物学的基本知识。正如知母、萱草、贝母、黄精等是百合科植物一样,假百合也是百合科植物,但显然它们都不是狭义的百合科百合属植物。

以前只听说过假百合,但没见过。2009年暑假有机会到西藏,终于在林芝一睹其风采。

林芝旅行的“法定行程”中倒是有不少“植物内容”,先是在八一镇附近看巨柏,然后是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看古桑树,不过这些并无多少新鲜感。行程快结束时导游开始推销到鲁朗的自费项目。我一听是顺318国道上高山观林海,立即来了精神,生怕车上大多数人不同意去而取消了此项目。导游推销时的关键词自然不是植物、野花,而是石锅鸡。“鲁朗石锅鸡”远近小有名气。

观赏完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美丽的风光,汽车缓慢盘旋上山。“这是百合,一种新的百合,对,是假百合!”我突然情不自禁地小声音说了出来。汽车快速掠过一种百合科植物。5分钟后,再次看到,就在车窗外盘山路靠山一侧的陡坡上。我仍然不好意思请求停车。又过了10分钟,窗外竟是一大片假百合,正值盛花期。如果这次再错过,也许要后悔一辈子。我忍不住了,终于请求停车。司机和导游非常体谅,迅速停了车。

这一片假百合约有数百株,株高40~120厘米。茎粗壮,基生叶带形。茎生叶条状披针形,稀疏。总状花序有花10朵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单朵花大致形状与百合属植物接近,花的整体结构安排实际上像大百合,但颜色、大小完全不同。假百合的花呈美丽的蓝紫色或淡紫色,这在百合科当中非常特别。雄蕊在3/4处向上弯曲。花被片先端有一个小绿点,花被向基部紫颜色逐渐变深。花梗稍弯曲,每个花梗下部有一片苞片或者叫托叶,与茎生叶同类,只是越向上越变小。

假百合的根部很特别,也许正是这一点才冠以“假”字:小鳞茎多数,卵形,很小,一般在3~5毫米。

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4

一、兰州百合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兰州百合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 也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特色产业。而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兰州百合的主要生产基地, 其生产的兰州百合味道甘甜鲜美, 是广大产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七里河区广大后山农民摆脱贫困、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阿干镇、魏岭乡、黄峪乡四乡镇, 八里镇、彭家坪镇也有少量分布。2014年全区百合面积达到5.26万亩, 百合产量达到2.4万吨, 种植户达到10954户59007人, 实现百合纯收入达5.2亿元, 农民人均百合纯收入达4960元, 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2297元的40%。

二、兰州百合产业发展现状

(一) 凭借地理优势, 稳步发展面积, 形成兰州百合的核心产区

兰州百合对生态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适宜于旱作栽培, 一般要求海拔达到1800~2400米, 土层深厚, 质地松软, 有一定坡度, 排水良好, 有机质丰富, 气候要求冷凉湿润, 昼夜温差大等种植条件, 且生长期长达6年, 而且这些条件是综合性的, 缺一不可。否则, 尽管也能种植出来, 但其质量、品质、外形、色泽、产量都大为逊色。七里河区后山地区属兰州市南郊二阴地区, 海拔1800~2400米左右, 这里气候凉爽, 空气湿润, 植被覆盖较好, 年平均气温5.8℃, 生长期平均232天, 不低于10℃的积温为1128~2349℃, 无霜期平均135天, 年平均降雨量460毫米, 正好适合兰州百合的喜温凉、喜光照、好湿润、忌酷热的生理特征, 凭借独特地理资源优势, 七里河区百合面积得到稳步发展, 成为兰州百合的核心生产区。

(二) 生产技术逐步成熟, 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兰州百合生产周期长, 从种球繁育到成品百合的采收需6年时间, 各生长季节的科学管理是成功栽培并获得高产优质百合的关键。

近年来, 七里河区农业技术部门和农业产业化管理部门通过实施“兰州百合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操作规程”、“无公害百合 (露地) 生产技术规程”和“兰州百合鳞片繁育母籽技术规程”, 举办各类培训班, 向广大种植户和百合贮藏、加工企业宣传普及实用、配套、规范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 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农民技术员, 使该区百合种植户、加工企业全面、熟练地掌握了百合栽培、管理、采挖及加工、储藏、保鲜等技术。同时联合科研院校, 组织科技人员从百合生产基地选择、优质母籽繁育、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深加工和贮藏保鲜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和新技术引进示范, 从而使百合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三) 加工转化能力逐步提高, 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充分利用优越的百合资源优势, 七里河区明确提出“布局合理化、生产基地化、经营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名牌化、品质无公害化”的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 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运营机制, 不断开拓市场, 抢抓信息, 推广技术,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这种运营机制, 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与国内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 形成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 走集团化经营之路。目前已形成了以西果园镇为中心, 辐射带动八里镇、阿干镇、魏岭乡、黄峪乡等地区百合产业的发展。目前, 七里河区有百合冷藏库39座, 库容量达1064万公斤, 每年分两季存储, 储量可达2128万公斤, 完全能够满足兰州百合常年加工贮藏的需要;全区共有百合加工企业93家, 年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企业27家, 50~100吨的企业14家, 这些企业全部使用了“兰州百合”证明商标, 95%以上的百合都经过初级加工销往国内外市场。同时, 兰州百合深加工产品开发取得了进展, 科技含量高的无硫百合干、百合粉、百合营养麦片、百合调味品、百合果酥、百合鸡、百合花、百合花蕾等产品都已研发试制成功, 现全区百合产业发展基本形成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四) 发展机遇良好, 市场前景广阔

兰州百合经过40多年的加工销售, 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成都、重庆、大连、昆明等国内大中城市开展建立了联营或销售代理业务, 在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大连市双兴蔬菜批发市场、沈阳市皇姑区北行大厅蔬菜批发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立了兰州百合直销点, 兰州百合的销售网络已遍布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地区, 而且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兰州百合的消费也由十几年前的宾馆、酒店等高级场所走进了普通百姓家中。

(五) 加快品牌建设, 打造名优精品

为了维护兰州百合的品牌形象, 突出兰州百合的地域特色并使其原产地得以保护, 经申请, 2001年成功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的“兰州百合”证明商标。2004年9月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2010年11月, “兰州百合”证明商标被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证为“甘肃省著名商标”。2013年11月,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授予兰州市“中国百合之都”称号, 认证七里河区为“中国优势生态区域”。2013年12月“兰州百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996年10月“兰州百合”被国家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并在中国昆明世博会上喜获银奖, 在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称号, 被兰州市政府授予兰州名品称号并获得证书, 在2001年甘肃名优特蔬菜瓜果展销会上获甘肃名品称号, 2001年获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9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目前已有33家企业生产的兰州真空包装鲜百合、无硫百合干、百合花、百合花蕾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使用标志, 获得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同时, 组织百合加工销售企业积极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绿色食品交易会、兰洽会, 逐步将兰州百合打造成为名优特精品, 树立起了“兰州百合”的品牌形象。

三、兰州百合的文化内涵

兰州百合具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 百合文化源远流长, 有文献记载早在南北朝时就有颂扬百合花姿优美的诗歌, 后梁宣帝曾题诗赞百合“接叶有多重, 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 从风时偃抑”的娇媚。西方更是把百合当做爱情与美好的象征, 与东方百合文化遥相呼应, 赞美百合的华章层出不穷。在百合家族中一枝独秀的兰州百合, 以其花的艳丽, 果实的味美受到文人墨客的垂青。无论朝野之人还是坊间百姓, 都以“百年好合”之意将百合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20世纪40年代, 诗人张思温路过七里河区百合种植中心地———西果园一带, 曾吟《百合》曰:“陇头地厚种山田, 百合收根大如拳”。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2001年考察兰州百合时说:“世称兰州百合甲天下, 而兰州百合以七里河所产为冠, 故有是名”。抗战时国画大师张大千两次来兰赏百合花, 品百合菜肴, 并赠友人以百合图 (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国画大师齐白石所绘百合图也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20世纪80年代, 画家黄永玉赠规划大师任震英一副《兰州百合图》。近年来, 数不清的诗人画家将百合入图入诗, 画出吟诵了兰州百合纯洁、吉祥、如意的精神风采。兰州市滨河路百合广场的修建, 《兰州百合纵横谈》等有关百合的读物, 流传于民间的百合传说故事, 使兰州百合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效载体之一, 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人文价值。

四、发展对策

(一) 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 带动兰州百合产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标准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上联市场, 下接基地与农户, 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链条, 使企业化寓于产业化之中, 从而贯穿于整个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没有企业化就没有产业化, 没有龙头企业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开拓市场、建立营销网络、提升包装档次、创立品牌、研发精深加工产品等作用。兰州百合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很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可以说是整个产业不能做大做强、平稳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 需要发展、培育出几家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使其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 有效发挥开拓市场, 建立营销网络、信息网络, 提升包装档次, 创立品牌, 研发销售精深加工产品乃至产业宣传的作用。

(二) 以延伸产业链为突破, 加快兰州百合产品开发研究

1. 大力深入研究百合加工技术。

大力研发新型百合产品, 使百合产品向多样化发展, 提高产品适应需求的能力和档次。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 以便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消费群体常年对百合的需求。加强与兰州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 与科技人才的合作, 整合科技力量, 充分发挥兰州市科研院所集中、科技人才多的优势, 组织科技力量开展兰州百合深加工科技攻关, 根据市场需要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兰州百合新的加工产品, 进一步丰富兰州百合加工产品品种。

2. 加大监管力度, 严格执行兰州百合加工产品技术标准。

依据国家的食品质量监管标准, 结合地方地法规, 制定出一系列完善的关于百合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 例如《兰州百合干质量标准》《真空包装兰州百合》等。不仅要制定标准, 更应该切实的去执行, 以此来规范和约束百合的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淘汰不合格的产品, 使百合产业链健康发展, 维护优质兰州百合的声誉。

3. 扶持现有的兰州百合加工企业。

鼓励和引导企业, 进行技术创新。对引进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 如干燥设备、冻干设备、清洗设备、分级包装设备、冷藏保鲜库设备等, 给予一定补贴, 改善和提高现有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 使其尽快发展壮大。

4. 招商引资, 吸引一批优秀的加工企业。

创造条件,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扩充区域经济总量, 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来引导地方企业的发展, 兴建一批龙头企业, 鼓励农民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创建“公司+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 提高百合加工业的水平。

(三) 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抓手, 提高兰州百合生产组织程度

产业协会、百合专业合作社是沟通企业与农户的中介, 是百合进入市场的纽带和桥梁。要紧紧围绕“发展优质百合, 增加农民收入”的宗旨, 一方面搜集发布市场、科技信息, 推广先进技术, 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坚持标准化生产, 在种植技术、施肥、病虫害防治上提供服务, 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技术信息和供求信息, 组织百合生产、加工、营销, 维护品牌及信誉, 增加农民收入, 真正形成“农户+合作社+基地+企业”紧密型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其作用, 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 集中连片种植, 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为提高百合质量和产值、稳定市场价格搭建平台。

(四) 以健全市场销售网络为保障, 提升兰州百合市场影响力

充分发挥兰州百合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进一步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 建立、完善销售体系, 形成利益分配合理、约束机制有效的销售网络。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统一质量、统一制定行业指导价, 以价格手段来调节产、加、销三方的利益关系。积极开拓市场, 大力开发外埠市场, 探索直销和专场等多种销售形式, 提高兰州百合的市场竞争力。建成兰州百合外埠直销店, 辐射带动周边各大中城市市场销售, 改变目前受制于人的销售模式, 有力地促进兰州百合销售网络建设。兰州百合由于各生产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销售网络, 生产与市场销售终端脱节, 在制定价格、开拓市场上始终受制于人, 而企业凭自身力量根本无力去建设批发配送中心, 因此要通过扶持兰州百合协会, 在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百合主要销售地建立批发配送中心和直销网点, 辐射带动周边市场百合销售。

(五) 以宣传百合文化为动力, 推动兰州百合产业健康发展

兰州百合已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 无论从营养价值、文化内涵还是经济效益上看, 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兰州百合被誉为“高原美玉, 陇上奇珍”, 它融合了区域自然资源、技术、文化等诸多因素, 有很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在产品宣传上要突出“绿色、无污染、高营养、西部高原精品”等主题, 由政府牵头加大资金投入, 带动百合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参加各种绿色食品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知名商标产品展示会等, 对外宣传推介百合系列产品。加大兰州百合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宣传力度, 把兰州百合打造成为高端天然保健产品, 进一步提高兰州百合的知名度, 推动兰州百合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六) 以调整种植结构为方式, 不断优化百合品种

1. 应增加农业科研投资, 优化兰州百合品种。

兰州百合虽有几百年的历史, 但一直受种植品种、种群退化的制约, 而不能正常健康发展。如何将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一直是个备受困扰的问题。因此应从兰州百合产业链的源头着手, 利用现代化的生物工程技术将兰州百合优势单株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国产食用百合的优势杂交选育优良品种, 定向培育综合性状优良且适宜兰州本土栽培的品种。建立专业化的兰州百合良种繁育基地, 推广诸如组培扩繁、秋冬覆膜保墒技术、秸秆覆盖保墒技术、移动喷灌技术、测土配方及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等兰州百合丰产集成技术, 举办科技培训班, 发放科技资料, 培育新型的百合种植能手。

2. 改善土壤, 优化百合种植条件。

百合几乎在所有的土壤上都能生长。但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 能保持适当湿润并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效果最好。

3. 应制定标准, 加强管理。

其一, 应加强百合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诸如对百合的分瓣机理、各种肥料及水分需求规律及百合的年生长的动态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对兰州百合的生理、生态两方面进行研究, 能够为兰州百合的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可靠依据。其二, 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兰州百合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制定一系列百合栽培的标准技术规程, 根据地域的不同, 从种源选择、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制定出地域统一标准。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使兰州百合实现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为产业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其三, 应优化布局, 做大规模。百合连坐开始严重制约着兰州百合的健康发展, 所以将兰州百合由传统的产区转移到优势产区, 保证原有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向其他区域集中, 优化整体布局, 扩大种植规模。

那年的百合 篇5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对面四楼的一个窗台上多了株含苞欲放的百合,白得可爱,嫩得似乎要滴下水来!我们诧异,在死气沉沉的高三楼还有如此一抹生机盎然的生命!

新鲜感随着时间而渐渐逝去,然而高三的学哥学姐们每天都抽出时间来护理这株可爱的百合,满怀欣赏地看着它的绽放……

在诧异之余,我们有了些感动,善待花儿!善待生命!

就是那场暴风雨过后,窗台上不见了百合,光秃秃的,总使人感到少了些什么。然而,更多的,我们望见窗口一双忧郁的眼睛,目光总滞留在那个有土无花的花盆上。

她,是百合的主人!

尽管我们的手头并不是很宽裕,但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几个人凑钱买了一束百合,也是含苞欲放的。

走在陌生而静寂的走廊上,我们的心一阵狂跳,坦白地说,我们做好了多种应变的准备。出乎意料的是,我们顺利地找到了百合的主人——那个眼中略带忧郁的女孩,郑重地把花交给了她,并送上了我们对学哥学姐们衷心的祝愿。

对于她来说,一切来得太突然,使她有些措手不及。接过花的那个刹那,我们分明看到她眼中闪动着泪珠……

故事并没有结束。在我们回到教室的半个小时后,女孩代表全班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大意是说,女孩为了缓解沉闷的学习气氛,特地在窗口植上了一株百合,然而一场大的暴风雨带走了它的生命,失望之际,是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给他们送上无限的关心,使他们倍受感动!

就是那天,我们又重新看到了窗台上的百合。

后来得知,女孩如愿考上某政法大学,而那年的百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一直在绽放着……

指导老师:吴红梅

百合之乡看百合 篇6

当走到杜马乡柳沟村的时候,记者询问了当地村民邢小辉,他告诉记者,由于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为2到3年,见效很慢,他们村里现在种百合的人已经很少了,很多人都种上桃子。他说,桃树好管理,见效快,这几年桃子的价钱也很好,比较划算。问到其他一些农民,也基本上都是这种说法。

记者走遍平陆县城,发现在县城里销售百合的店面也是寥寥无几,“百合之乡”竟没有卖百合的,这是为什么呢?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这里的百合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初步形成了百合产业,百合种植面积占到该乡耕地面积的40%。然而,兴起没有多长时间,百合种植就日渐衰落,到1995年前后,百合产业就基本消失。从2000年开始,随着百合价格的提升,该乡才又开始了百合种植,到2004年,百合种植面积已达1300余亩,而现在百合种植面积又在不断减少。

记者在路上碰见了一个老汉,随即对他进行采访。老汉姓张,他告诉记者他家种植了5亩百合,年收入大概2万元。平常冬春时候种植百合,种植时一次性往地下施入有机肥和复合肥,后两年每年五六月份追肥一次,每年3次中耕除草。收获是10到12月或春季三四月,收获后一般先存放,然后再卖。他家种的5亩百合,每亩地的产量是1300斤左右,卖时每斤十三四元钱。除去成本每亩地每年收益也就是三四千元。而像苹果、桃子这些作物的生长期短、见效快,管理好的话,每亩地也能有3000元的收益。农民都追求实实在在的利益,桃子当年就能见利,而百合则需要3年,三年后市场也会有变化,存在不小的风险。因此,他也有换种其他作物的想法。

关于百合,当地有很多传说。据当地民间传说,隋炀帝时,大臣李渊遭奸人陷害追杀,携家眷逃亡至中条山之阳杜马塬,当时遭受长时间惊吓的李渊夫人心神不齐,昏迷不醒,危在旦夕。有一位老中医看到这种情况就用当地的百合熬成汤给夫人服用,一天过后,夫人慢慢清醒,几天后脸色红润,神清气爽,食欲有加,身体大为好转。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为感谢救母之恩,特意来到太阳县(平陆县)视察,专门品尝这里的百合,食用后感觉入口细腻,味道甜爽,具有润肺补气、养颜功效,遂定为皇家贡品。

清朝康熙、乾隆、光绪年间,百合作为名优土特产,均被记入平陆县志,后被人们称为“中条参”。自古至今,人们给予它的美誉更是多不胜数。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期的萧察、宋代诗人陆游、散文学家苏辙、当代文学家郭沫若等写过诗句给百合极高的赞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期间,特意问起中条山南杜马百合的情况。田中早年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曾在运城平陆驻扎过,多次吃过中条山的杜马百合。因此他对平陆百合有着很深的印象。

现在种植的百合是由野生百合移植培育来的。个头大,肉厚,后味不苦,瓣内无柴。最大的重三两以上,一般的也在二两左右。鲜嫩时,鳞茎如一朵白莲。收获后的鲜百合,放置起来干而不烂,埋入湿土可终年保持鲜嫩。白花鲜百合,成为当地治疗支气管炎、失眠症的佳品。百合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分、淀粉和多种维生素,有清心、安神、镇静、润肺、止咳、利尿等功用,属上等滋补品,它的花和梗研成粉末,有止血作用,鳞茎富有营养,能祛痰、健胃,促进血液循环。在当地不少患有肝病、胃病、肺病和贫血病的病人就是采用清蒸百合来治病的。

记者还走访了平陆县杜马百合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张克强。他告诉记者,由于百合的成熟期较长,见效比较慢,农民都愿意种一些当年就见效的作物,所以现在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以至于现在平陆县有些人都不知道本县的百合。但是百合的市场的需求很大,平常都是供不应求。销售以新鲜百合和真空包装鲜百合为主,另外还有一系列百合加工产品:百合干、百合粉、百合花茶。他的合作社每年的销售量就达到三四十吨。百合在平陆的市场价是每斤20多元钱。他还说,店里卖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关键是加工赚钱,但加工的产品又很少,在他的店里只有新鲜百合和真空包装鲜百合。采访中记者发现,农民卖出价格和市场价差价将近10元,百合市场供不应求,但农民却得不到多少实惠。他还分析了该乡百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种植户大多分散经营。这里的百合种植是以户为单位,各自独立核算。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仅靠道听途说,对市场变化不了解,大家基本都认为与种粮卖粮没有区别,市场意识还很差。二是没有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和完善的销售网络。也就是说在种植户的头脑中,品牌意识很淡,结果导致产品抢手时,惋惜没有货源,市场疲软时,又急于出手,不用客商压价,就自己先跳水了。三是当地也没有龙头企业,没有产品深加工企业,加上百合产品销售时间比较集中,这样就导致了种植百合效益不好。

丽的百合——《美丽百合》的赏析 篇7

在厄普代克的作品中, 《美丽百合》是一部为数不多的描写大历史的小说;但就具体写作手法而言, 厄普代克还是沿袭了他一贯的路数, 以家庭为单位, 以个人为对象, 透过家庭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变化来折射社会和时代的风云变幻。从细节入手, 从具体人物的某个特征开始, 进而联系到整个时代背景, 并深入剖析时代与个人的关系, 这种在“兔子”系列中常见的描述策略同样也可以在这部小说中见到。厄普代克曾经说过的他的小说体现的历史要比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还要多, 同样也适用于这部小说。

小说叙述了发生在一家四代人身上的故事, 时间从1910年一直延续到1987年, 小说的结构也分为四个章节, 分别以各个时代这家人的中心人物的名字为题目。第一个故事自然从这家人的曾祖父柯莱伦斯·亚瑟·维尔茂开始。柯莱伦斯是新泽西州特派特逊镇长老会教堂的牧师, 1910年的有一天他发现在布道时突然哑然失声, 说不出话来, 他知道这不是什么身体有了问题, 而是心灵出了问题, 因为他没有了信仰, 他不再相信上帝在这个世界上存在, 一个直接的结果是牧师这个行当他不能再干下去了。不管教会人士如何劝说和家里人的反对, 柯伦莱斯最终还是辞去了牧师职务, 为了谋生, 这位除了布道其他一无长处的中年男人干上了各种零活, 最后成为了《百科辞书》推销员。三年后得了肺病的柯莱伦斯在孤独中死去。小说第二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柯莱伦斯的小儿子泰德, 时间从1915年到1930年。父亲从一个体面的牧师变成一个一天挣不了几分钱的推销员,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在幼小的泰德的心理中投下了很深的阴影。父亲死后他随着母亲搬到了父亲妹妹居住的特拉华州的一个小镇,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泰德显得很孤僻, 整天呆在家里, 不愿与人交往, 更让母亲和姑姑不理解的是他可以有各种出去工作的机会, 但总是找出许多理由加以拒绝, 或者是做不了多久就回家不干了。在她们的眼里, 泰勒似乎是缺少一份进取心。最后他找到了一份在一个杂货点的吧台当调酒员的工作, 也正是在那里他遇到了艾米莉, 一位跛脚女孩;这位家境平常, 心地善良的姑娘吸引了泰勒。泰勒的故事结束时, 泰勒与艾米莉新婚不久, 两人开始了一种踏实、安稳的生活。泰勒的女儿艾希是小说第三部分的主要人物, 时间则是从1937年到1959年。艾希从小就喜爱电影, 7岁时就要求父母同意她一个人去看电影, 长大后梦想成为明星。机会终于降临到了她身上。中学尚未毕业是, 艾希参加了特拉华州的选美比赛, 名列前茅, 获得一个摄影师的青睐。此后她去纽约做摄影模特, 后来又在其表哥的帮助下结识了一电影公司的中介, 从此便踏入星途, 进入好莱坞,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为一名璀璨的明星。艾希的儿子克拉克则成为了小说最后部分的主要人物, 时间从1959年到了1987年。艾希的婚姻并不如她的星途那样顺利, 克拉克是她几次婚姻留下的唯一一个孩子。忙于拍摄电影的艾希没有多少时间用于照看克拉克长大后做过不少工作, 但都不顺利, 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来到了科罗拉多州一座山上的一个众人聚集的场地, 一个名叫杰西·斯密斯的人在那里领导着一个宗教团体, 声称正等着耶稣的第二次降临。克拉克得到了斯密斯的青睐, 成为他对外发言人。这个拥有武器的团体最终与政府发生了冲突, 而杰西·斯密斯采取的对策之一则是让手下的人尤其是妇女和孩子相信只有通过自杀才能到达天堂, 克拉克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击毙了斯密斯并舍命抢救了处于危难中的妇女和孩子。小说结束时, 泰勒正从电视直播中看到了克拉克英勇救人的的一幕。

《美丽的百合》并没有给厄普代克又一次带来如普利策这样的大奖, 然而得到了一些像“大使图书奖”, “哈佛艺术第一奖”这样不太知名的奖项。尽管如此, 小说还是得到很多关注, 受到好评。著名学者乔治·斯代纳认为《美丽百合》充分显示了厄普代克的天才, 小说的出版让他牢牢地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与霍桑、纳博科夫一样的地位。斯基夫则进一步认为这部厄普代克作品中篇幅最长的小说是近几十年来美国文学创作的最好表现, 属于巅峰之作。这样的评论免不了有一些溢美之词, 但就阅读感觉而言, 小说的确能给人一种震撼力, 而且文字优美、流畅, 读后既难以放下, 直到一口气读完。也有评论对小说的结构大为称道, 《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小说的四个部分有如一个压缩的四部曲, 传递了一种交响乐似的韵律。当然, 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评论认为厄普代克在小说中尝试了一种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 四个部分没有连贯性, 读起来更像是四个中篇小说, 因此也缺乏一个基本的主题。更有意思的是, 有些论者对厄普代克在小说写作中对历史下的研究功夫也颇有一些微词, 认为厄普代克表现最好的是来自其心灵感觉而不是来自“图书馆”的写作。厄普代克是一个学者型作家, 这一点在《美丽百合》中表现尤为突出。从小说后记中可以看出, 他参考了历史、电影研究、宗教等多方面的书籍, 在故事叙述中, 也可以发现许多历史中的一些真实人物的真实名字出现在情节中。显然厄普代克是想告诉读者, 他讲述的故事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 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 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与真实人物和事件融合在一起, 平添了小说的真实感和历史厚重感。这样的写法在于厄普代克其实并不新鲜, 《兔子四部曲》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 需要指出的是, 正如上述论者提到的那样, 只有“心灵感觉”与“图书馆研究”的合二为一才能使作品拥有正真的真实。这样的真实, 我们认为, 也是厄普代克的写作宗旨, 而使“心灵感觉”与“图书馆研究”结合在一起的则是源于他对美国历史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具体体现宗教与社会变革, 美国精神与理想社会, 物质追求与道德持守等不同程度地频频出现在以往重要作品中的主题阐释上。《美丽百合》同样也浸透了这样的主题, 不同的是, 比之其他作品, 其历史的维度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3]John Updike, “A Special Message for the First Edition, ”Roger’s Version (Franklin Center:Franklin Library, 1986) .

[4]陈厚诚, 王宁.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5]霍桑.霍桑作品集——红字[M].周晓贤.邓延远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5.

[6]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携一路百合盛开 篇8

隔壁住的是一个单身女子,我是在搬到这栋楼不久后感觉到的,虽然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我都没有见过她。偶尔想像一下,会觉得她很漂亮,但也许不是很年轻,因为有时候,早早地,我会在她的门前看到那种开得很好的百合——年轻女孩子更喜欢招摇的红玫瑰,但有了情感阅历的女人就不同。

只有单身女子才会有男人用这样的方式送花吧,看到时,无端地,我会羡慕她片刻。

她总是很晚才回来,有时候我都睡醒一觉了,听到钥匙哗啦啦地响,然后是拖沓的脚步声。她有听音乐的习惯,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音乐,那种很激烈的摇滚,忽然在午夜响起来会让人的神经一紧,然后她飞快地把音量调得很小,好像是意识到时间的不适宜。好在像我这样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常常是深夜才睡,影响不到什么。

她也总是很晚才起床,我开窗时偶尔会看到她晒毛巾或者被子什么的,都是很漂亮的颜色。于是会看到她的侧面,觉得她很瘦,嶙峋的那种瘦。脸总是被淡紫色的长发遮挡着。然后音乐又会响起来,就听不到她在屋子里走动的声音了。

有一次,我忽然意识到她一定是做小姐的,那样的生活习惯,那么地害怕寂寞,又喜欢那些漂亮的颜色,烟花女子罢了。于是觉得可惜了门外那些干净的花,一个这样的女子竟然也会挑剔地喜欢着百合,真的是替花不值。虽然是自己的猜测,可是却慢慢认为是真的了,对那个神秘女子的身份,就没有了好奇。但是却忽然碰到了她,一个下午我从超市回来,上楼的时候刚好看到她在开门。

就那样没有预感地看到了彼此,出乎我的想像,她非常年轻,但是整张脸都是很苦涩的感觉,漂亮,忧郁。她抬起头看着我笑了笑,我愣了一下,飞快地拼凑出一个笑容,自己都觉得假假的。

生活继续着。我不再关注她,无论音乐也好花也好,都当做不存在,专心过我自己的日子。大约半年后,一个阳光很好的日子,我在窗前看到一辆车带走了那个女子和她简单的行李。新搬来的,是一对夫妻,很友善很喜欢与人交往。于是熟悉了,然后有一天无意中说起那个曾经住过的女子来,让我惊讶的是,那对夫妇竟然认识她,于是就知道了她的事情。

她叫影,原本是个农村女孩,为了供青梅竹马的男友读书,跑到城市来做了陪舞小姐。其实一直是个洁身自好的女子,其间有很多男人喜欢上她,她却一直在等那个男孩。男孩毕业后像抛弃一块肮脏的旧抹布一样抛弃了她。前些天影查出患有肝病,一个始终喜欢她的男人固执地把她带走了。

上一篇:建构式课堂下一篇:教师与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