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思路

2024-05-19

教学设计思路(共12篇)

教学设计思路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英语教学“耗时较多, 收效甚微”的状态得以逐步改变。但在具体教学中, 我们还是常常见到“急功近利式”的英语阅读教学———语言点唯恐讲不透, 语法知识讲解面面俱到, 致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缺失。《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阅读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课是一种高度综合, 注重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型, 如何在阅读课中落实新课程理念, 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将读与听、说、写有机结合?我们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具体语篇, 厘定思路, 巧妙设计。

一、导学引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前对课文内容进行有效预习, 能够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师生互动顺畅, 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阅读教学可以导学案为框架, 围绕任务展开教学。

1.充分利用生词表, 请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 自读课文, 扫清生词障碍, 理解文章大意, 并完成Section 3 After you read的部分练习。如:八年级下册Unit 3的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3a连线题是关于课文中所讲到的几个重大事件和对应的发生日期, 教师完全可以将其列入导学案的任务之中, 布置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成练习。

2.借助图书或网络资源查询相关的资料, 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拓宽知识面。同样以八年级下册Unit 3的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为例, 课文中讲到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被谋杀一事,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一伟人的生平事迹,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 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询马丁·路德·金的生平经历。再如: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导学案设计的任务可以有:上网查询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人口、语言、饮食、气候及夜间动物园等相关知识, 为课文学习收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需要强调的是, 导学案完成的情况一定要在课内加以反馈和落实,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灵活调整后面的教学步骤和策略。

根据语篇教学理论, 阅读要以概念知识和背景知识为先导进行必要的预测, 也就是说, 读前预测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下面有两种有效预测课文大意的策略, 可向学生推荐和介绍。

一是通过标题预测课文内容。如:八年级下册Unit1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从标题即可预测课文内容与“机器人”有关。

二是透过课文插图预测课文内容。仔细观察初中英语各册教材中的插图, 便可预测到课文所要谈论的主要话题。

在预测环节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口头陈述所预测的内容, 也可以让学生以罗列关键词、主题句的方式, 把预测内容记录下来, 然后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阅读, 并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验证自己的预测。

二、细化读中活动, 培养自主、合作和探究意识

1.关注语篇整体性。一篇完整的阅读材料,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非常清晰的, 结构也很明朗。在泛读文章时, 师生应着眼于整体, 如若遇到生词或难以理解的句子, 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尝试运用阅读策略, 猜测词义, 把握课文的主旨大意和框架结构。

如:八年级下册Unit 9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学生读完第一遍后, 便知道文章主要介绍的是新加坡及相关文化, 再分段阅读, 就可以理出文章的框架:

理清文章的框架,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 而且为学生写作景点类作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在泛读阶段, 除了抓住文章大意之外, 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寻找或归纳文章、段落的主题句。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就是能够统领或概括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有些段落的主题句比较明显, 一般在段落开头或结尾处。如:八年级下册Unit 7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各个段落主题句都能直接找到。

也有的段落主题句不是很明显, 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归纳和概括。如:八年级下册Unit8的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各个段落的主题句不是很直接, 阅读后可归纳如下:

2.凸现自主探究, 由表及里, 层层渗透。在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和框架结构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 获取更多细节信息, 对篇章结构的搭建和故事脉络的发展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深层含义。这一环节主要围绕五个“wh”开头的问题展开。以八年级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为例, 精读部分的问题设计如下:

在掌握全文大意和获取细节信息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深层含义是更高层次的阅读活动, 也是中考阅读理解的考查项目, 我们有必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讨论, 反复训练。

3.读后任务展示创造性阅读。根据语篇教学理论, 阅读教学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过程, 更是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读文本的过程。阅读注重读者个性的体验和创造, 这是创造性阅读的基本理念。据此, 教师可设计读后讨论、课文复述等语言交流活动, 为学生创造条件拓宽思维, 展示对阅读文本的创造性理解。此外, 这一环节可以与长、难句的理解和语言点的综合运用相结合。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4~5人小组, 由组长带领大家再次深入文章, 勾划重点词组和句式, 并通过造句、同义词替换、词句填空等相关练习加以巩固运用。

以八年级上册Unit 8 Section A (3a、3b、4) 为例, 在小组中合作探究, 完成各组的读后任务。

任务1:Class 9 had a great time on the school trip.

用“have a great time”造句;

用“at the end of”造句;

任务3:找出课文中的6个表示顺序的词语。

任务4:用文中6个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话。

任务5:找出文中的4个表示场所名称的词语。

任务6:用took, bought连成两句话。

任务7: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 试着复述课文, 并在小组内交流。

本着理解、运用、提高的原则, 读后任务大致为归纳、梳理所学语言知识, 如summary或retell the passage。本环节的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旨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落实课文语言点的学习和运用。将读与听、说、写有机结合,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和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合作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培养合作意识, 增进同伴友谊, 实现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的目标, 课堂的开放性及活动的多样化则使创造性阅读得以实现。

三、读后运用, 读写迁移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英语 (Go for it!) 》不仅体裁广泛, 内容丰富, 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强化写作技能训练。教师在整合教材时, 可利用阅读材料, 夯实语言知识, 学会搭建篇章结构;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关注词、句、篇的积累。学生只有在阅读中体察到语言的特征并有所感悟, 才能从中获得语言信息, 吸收语言材料, 也才能把足够输入变为有效输出。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训练, 如close, summary, 续写、改写故事结尾等。这样的写作训练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 又能培养学生驾驭篇章结构, 理清文脉, 把握中心的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如:学完八年级下册Unit 1的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之后, 我们可指导学生以““My life in year 2020”为题进行将来时的写作训练;学习了八年级下册Unit 8的Why don’t you learn to sing English songs?之后, 除了可以对课文进行summary外,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My ways to learn English well”为题开展写作训练。

教学设计思路 篇2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里自主赏析的一篇文章,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故而内容亦容易把握。

另本单元的鉴赏要点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亦是争议较大的一个人物。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上,《项羽之死》一文记述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正以此入手,引导学生从文中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相关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精神气质,掌握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审美的方法,以及项羽之死的审美意义。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明确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2.重点指导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讨论,提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3.通过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学习人物鉴赏的方法。4.把握文章内容,联系相关资料,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探讨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学习结合文本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以学生的诵读和自由讨论为主,教师给予恰当的点拨。

一、导入新课

项羽是楚汉战争的失败者,刘邦是楚汉战争的胜利者。但是后人却大多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与刘邦相比获得了更多人的追忆,有仰慕、哀叹、同情与惋惜。他的故事被后人反复演绎在各种文学文本中。那么同学们有无想过这其中的秘密在哪?秘密主要就在我们今天所上的《项羽之死》这节文本中。(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检查预习。

解决学生预习与阅读中的字、词、句方面的障碍

文学这事务本合文字与思想两者而成。周作人《思想革命》

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论文学》 所以要理解文本的基础是弄清语言(以上过程约10分钟)

三、具体研读 讨论:刚才我们说道项羽被人追忆的秘密,我们想要弄清其中的秘密,必须首先对项羽这个人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同学们在该文中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项羽?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要理解一个文学形象必须深入到文本中的情境中,唯有深入,才能深切感受。文字不是静默的,她有形有声!

补:红楼梦23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林黛玉听到戏文时“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深入之法一:诵读

至于三史诸子百家集,本是做出底文章,若不高声读之,如何能得其推敲激昂之势。清 何绍基 《语汪菊士论诗》

诗以声为用者,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声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沈德潜 《说诗晬语》 深入之法二:想象

我国民间戏台上有副对联:“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戏剧欣赏须想象。

深入之法三:移情

在鉴赏艺术形象时,移情能使鉴赏者进入角色,进入情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以上引用的内容简单带过,不做过多阐释)引导学生诵读项羽之言,感受项羽之人

(让学生读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文段。这部分活动可不按文章顺序进行。)问题与补充的内容: 垓下之围部分

楚歌:其特点是悲凉。“楚歌悲远客,羌笛怨孤军” 唐 刘长卿

问:项羽在这节中的心情怎样?哪些字能反映?他的形象是什么? 明确:悲伤激昂。悲、泣。形象:多情善感。补:鲁迅:无情未必真豪杰 东城快战部分

问:此部分中项羽的形象是什么? 明确:勇猛无敌又自傲自尊。

问:这部分中有三“为”,这三“为”体现了项羽怎样的心理?

明确:项羽不存突围之心,愿打一个痛快之战给追随他的部下。更进一步表现了他重情重义心理。

补:文中一呼一叱的细节充分表现了项羽摄人心魄的声威。乌江自刎部分

问:项羽在这部分的形象是什么? 明确:知耻重义、从容悲壮 总结:项羽的形象美在何处?

美在深情、美在重义、美在雄健、美在无惧

问:最后一段的开头还说“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为什么乌江亭长一心想渡项羽过江,项王却笑着拒绝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学生讨论(关于这一点本人查了很多资料均无解读,甚惑之!)这也是李清照疑惑的问题: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就是秘密所在,让人追忆的秘密就是项羽没有渡过乌江。为什么?

没有渡乌江,项羽最终选择了自刎而死,完成了一个圆满的具体的美丽的瞬间。

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

于是我们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画面:一只代表着英雄精神和高贵感的虎或豹,在草原上孤独地死去,而一群代表着权欲和利欲的粗鄙的狼和平庸的羊,则一拥而上,恣意践踏着那只虎或豹,然后每个人都扯下一块豹皮或一根虎骨叼在嘴里,准备回去邀功行赏。而在不久之前,他们是根本不敢看那只虎或豹的眼睛的。

这群狼和羊的首领是刘邦。刘邦是他们的君,他们的牧。补:伟大的孤独者的最后决定是选择死。亚里斯多德:悲剧的功用可以净化心灵。

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英雄的完美谢幕 ——项羽之死

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上演了英雄主义的最完美一幕——垓下之战。

美,首先就是那人性的激情澎湃。记得当初读《赵氏孤儿》的时候,心不止一次的被撼动。像那些义无反顾地追求自我生存理想和价值原则的人们,是人类永恒的英雄。人性张扬中的那种痛快淋漓,也许是埋藏在人类心中最本质的冲动与渴望。人类在社会的发展和心智的进化中,这种快感也基本上丧失殆尽了——试问现在有谁能真正体会得到项羽在乌江边上大喝一声“”时的恣意情怀,想必如暴风骤雨,摧枯拉朽,涤荡尽所有生前烦恼身后名。现在的我们连追寻这种快乐的勇气也没有了。内心被世俗所束缚,标准由舆论在引领,甚至自己“何许人也”也要在别人口中需求答案。而像刘伶那“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像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更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将船买酒白云边”,难能因而可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也只有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了。因为他们那人性的激情澎湃,所以我们崇拜。

虽然这些人最终多半“潦倒”或者“失败”,可是,谁能不说——就是项羽的死造就了项羽这个万世英雄。如果借着一叶扁舟和几多“江南才俊”,即便“卷土重来”,项羽也不过就是一代君主罢了(多半也是昏君),更何况结果还“未可知”!项羽是质朴的,他张扬着自己的性情,因此他也是幸运的。其实,君主与英雄 ——世俗的成功,权力的拥有,对于生命的意义是需要好好思量的。想起在卢森堡参观美军二战牺牲士兵陵园时的情景,一排排一列列的墓碑,宛如威武整齐的列队;而在墓地最高处的一个,一面美国国旗格外醒目,那就是著名的巴顿将军的葬处。当年,巴顿将军率领第三军团所向披靡,可战争结束后,他却只能和两条爱犬打发时间。有人说巴顿生来就是为了打仗的,没有战争,他的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上帝就立刻召回他的战神。巴顿死于1945年12月。巴顿遗言死后依然要站立在自己的士兵之前,现在他依然检阅着自己的部队和辉煌。巴顿是英雄——成功了,却失去了意义;成功了,却黯黯拉下了帷幕——即便活着。看来,项羽真的是幸运的。项羽这一刎,是他人生的精华,人性的精华,是绝世壮烈的英雄主义的精华。项羽用自己的死让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在高潮中谢幕,完美的谢幕。

美哉!多少年来,垓下之战被人们一次次描绘,一次次感叹。垓下之战快成为纯美的文学意象了。

公元前202年,项羽与刘邦逐鹿中原,项羽被围垓下,兵困粮绝。想想英雄末路之时,啸声咽咽,楚歌四起。歌曰:“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涸兮寒雁悲伤。最苦戍边兮日夜彷徨,披甲执戟兮孤立沙岗。离家十年兮父母生别,妻子何堪兮独宿空床„„”直唱得个个铁血男儿身心俱碎,泣不成声。项羽想必也自知众寡悬殊,当虞姬献舞进酒时,忽然听到楚歌四起,便知军情有变,于是饮酒赋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罢泪下。而美人虞姬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歌罢刎颈以别,为的是让项羽颓然的心再次振奋,断了牵挂,激起雄心壮志。舞已尽,人去矣,殒落在英雄的怀抱。这样壮阔惨烈的历史背景下,兵戈铁马,风云叱咤;却上演了这样极尽缠绵的爱情悲剧——一个纯美的典型的文学意象。

自古对英雄美人的感慨,当无出其右者吧!想想,世上哪个男人能不渴望拥有这样的情谊,这样的女子(何况还是美人)。项羽当时痛苦的面容,两千多年后仍旧如在目侧。

写作教学的整体设计思路 篇3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使之“写得出”

学生学习写作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写什么,言之无物,作文材料单一,视野狭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积累不够。生活得积累主要来自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个方面,因此,积累素材应从直接积累和间接积累两方面入手。

第一,间接经验的获取。这是我们获取知识和经验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但仅仅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不能使书本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随时可用的素材。这里有一个熟练程度和理解的问题,熟练指的是不仅要“知道”、“有印象”,还应该有一定数量的记忆、背诵和复述;理解即对这些知识和经验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因此,在指导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应该注重交流与检查,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第二,直接经验的获取。这是我们获取知识,形成认识,深化理解,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观察、体验、调查、访问、采访、记录等手段获取。严格来讲,调查、访问、采访、记录也是获取见解经验的手段,但在这里我们更强调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力的生成,因此划入直接经验获得方法一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专题引导学生进行上述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经验、思考问题从而获得自己的知识积累,并转化成随时可用的能力。

通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丰富学员的知识领域,拓展学员的视野,解决学员“写什么”的问题,使之在面对写作题目时,能够找到相应的故事、经历、事例、观点、格言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从而解决“写得出”的问题。

二、训练技巧磨练技能,使之“写得快”

写作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写作方法问题,即熟练掌握基本写作方法,能够迅速组织材料、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组织语言并按相应的行文要求进行写作。按照考试要求,通常“写得快”的标准是一小时600-1000字左右。

第一是基本写作技能、技巧的知识。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的是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教师此阶段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提供各种不同事物,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和要求,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写作的文体特点,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综合、熟练运用不同表达方式,表现写作意图。其次是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训练,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写出优美的句子,更丰富准确地表现写作对象。

其次是顺利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知识。如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层次段落、过度照应、开头结尾、详略安排、句式语气等基本方法与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写中学法”“写中悟法”,通过习作——修改的循环方式进行练习和训练,帮助学生体会写作技巧。

再次是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包括常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要求,还有常用运用文体的格式与要求。

如果说素材积累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地,那么写作方法就是用来开垦土地的工具,熟练地运用各种工具,实现人与工具的完美结合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深入思考发现价值,使之“写得好”

有思想、有创新、有个人独到见解的文章才能称为好文章,技巧和积累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和增加,但思想和独到见解的形成却并非射箭和靶心的关系。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思想的启迪是关键。

首先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题材的价值,综合运用记忆、表象、联想、想象、分析、归纳等方法,在审题中开启学生的思路,发现题材中的新知识、新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就一个题目反复练习。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广阔性”;通过否定文本、否定自我的思考,培养学生不轻信现成结论的“批判性”;通过深入揭示事物本质,培养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深刻性”;通过探讨交流、各抒己见、尊重原创,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独创性”;通过分析归纳、演绎推断,培养学生思维连贯、合乎客观规律“逻辑性”。把一个题目做深做透,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写作技能,好过盲目追求写作数量。

其次是导向与文风,《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一节,老师黛玉为学生香菱学诗开出的第一个方子是读王维的诗,要学习经典,体悟方法;第二个方子是读杜甫的诗,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第三个方子是读李白的诗,要敢于想象,大胆创作。这对于我们写作教学仍然有启发,最重要的是培育良好的写作态度,不无病呻吟、不人云亦云、不胡編乱造、不说空话假话套话。教师的写作态度和文风对学生有深刻影响,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评价的标准是什么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也将影响学生对于写作的认识和兴趣。因此,教师的讲解、示范、修改也应该是教师思想与精神的体现,讲解丰富实在,示范体现创新,修改尊重原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与导向体现在其中,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精神。

散文教学新思路 篇4

一.贴着散文的语言行走

周汝昌先生的说:“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俄罗斯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 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我们语文老师, 应该用散文中美的语言粘住更多的学生, 让我们的语文课闪亮生辉。

比如《我与地坛》一文中, “四百多年里, 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反复咀嚼后发现, 作者正是通过祭坛的古老衰败与大自然的生命自在坦荡进行对比, 得出人世间的尊荣、辉煌、贫贱、荣辱等转瞬即逝, 从而引发对两种生存状态的思考。文中那些“摇头晃脑的蚂蚁, 滚动的露水, 生长的草木, 高歌的雨燕, 甚至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无不昭示着“地坛”处处有生命的涌动。这些描写地坛的语句, 教者要带着学生细细“品”, 方能知其“味”。

又比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听听, 那冷雨。看看, 那冷雨。嗅嗅闻闻, 那冷雨, 舔舔吧, 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 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 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 细细嗅嗅, 清清爽爽新新, 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浓的时候, 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 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 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 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 那腥气。”用很多叠字词把“雨”的连绵不绝, 缠绵之态写活了, 写绝了, 在反复品读中方明白文字刻画的意境, 展现出的画面美、诗意美, 蕴含着的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 文中那种隽永而又淡淡的哀愁, 让人为之动容。

由此可见,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咬文嚼字, 揣摩散文语言的精准性、生动性和传神性, 指导学生深入一层去挖掘有关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散文教学, 品尝其语言美应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对文本语言的细读中, 文本逐渐变得饱满、立体起来, 从而“窥一斑以见全豹”。

钱理群先生曾描述过的理想课堂是: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 把他们引导到大师、巨人的身边, 互作介绍以后, 就悄悄地离开, 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地谈话, 我只躲在一旁, 静静地欣赏, 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回顾近现代语文教育史, 我们应该羞愧。文道之争不绝于耳, “工具论”、“人文论”毫不相让, 而真语文却躲在角落暗自哂笑。语言, 作为人类的最后家园, 注定成为语文的唯一归途。一流的教师, 会让自己巧妙地隐身, 而让高贵的语言永远留下!

二.依偎散文情感的温度

余光中说:“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 最难作假, 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 该是散文。”他认为散文是最真实的, 最直白的, 最没有伪装的, 是作者心灵和读者心灵的直接对话。所以散文鉴赏中, 要关注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趋向, 毕竟“散文中呈现的, 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

比如龙应台《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 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而且,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其开头两个“慢慢地”, 是作者经过几十年的体悟, 通过母亲对儿子和女儿对父亲的“目送”, 一点一点明白了一个事实, 那就是至亲至爱人的离去, 无论是暂时还是永久, 既无法挽留, 也无法拒绝, 只能默默“目送”。用两个“慢慢地”, 就充分表达了作者认识这个事实所消耗的漫长时间, 以及其中的煎熬与痛苦, 用这样的语句来结尾含蓄隽永, 是作者洞彻通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行走, 谁也不能真正靠近谁, 赶上谁, 代替谁, 从而表现出对个体生命力的无能无力、束手无策和无可奈何的情感, 读来也让人黯然神伤。

又比如笔者教《使得西山宴游记》, 紧抓“宴”字, 根据《说文解字》里面的“宴, 安也”的解释, 以之为切入口, 让学生阅读文本体会柳宗元在游玩西山前后“安”与“不安”的情感。既有“使得”想必就有“未得”, 为何当初“未得”, 如今又“使得”, 什么样的景致让作者有了如此不同的感悟。在这一连串的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便能悟出作者的“未得”到“使得”的过程, 其实是其内心从“不安”到“安”的过程, 更豁然开朗了: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有我之境”。而这些的悟得, 全凭着教者抓住作者情感这个线索, 带领学生在文本里走了几个来回, 而不是对文本做漫无边际的拓展。

孙绍振先生认为, 要进入文本结构的深层, 需要从“意脉”开始, “这个层次是隐形的, 在显性感知过程以下的, 是作者的潜在的‘意脉’变化、流动的过程”。所谓的“意脉”, 顾名思义, 就着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散文教学, 离开作者情感脉络, 一切都是竹篮打水, 水中捞月。

三.在散文的意境中漫溯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 又有诗一般的意境。王国维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者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散文亦然, 此所谓境界即意境。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 又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 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 也为散文所有。由此, 抓散文中的意境, 也是其进入文本的一条途径。

比如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 “我走的时候, 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我走的时候, 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 有一天会需要证明”。“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读这样的文字, 总是能让人感到失落、怅惘和感伤, 在作者的笔下, 时间是由细小的事物来刻度的, 他用最细小的事物给空洞的时间注入内涵, 但生命中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 是时间改变了一切, 时间让这些生命的证据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谁会证明以往的生活”?作者在文中最后无比悲情地说道:“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 “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当家园废失, 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而这种失落、感伤情感的表达, 正是通过上文对那些草、巴掌大的墙皮、铁钉等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呈现出让人感伤的意境的。

又如《我与地坛》中, 文中多处有对地坛寂寥、空旷地描写, 那个园子在作者笔下, 因抒情带着禅意的幽微。可以说是作者“此时”已与体坛“融为一体”了, 在此基础上, 笔者大胆询问文中三次景物描写能否对调?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再次进入文本, 发现其实三次景色描写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第一处是作者正处于人生低谷时, 看到的自然是“剥蚀”了的“琉璃”、“淡褪”了的“朱红”、“坍圮”了的“玉砌雕栏”。第二处则是作者自己在轮椅上对周围细小生命的关注。第三处, 他已开始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 放眼宇宙天地, 故能看到“灿烂的落日”, “高歌的雨燕”, “雪地上孩子的脚印”和“坦然的落叶”。在该处的景色描写中, 作者其实已经明白了尽管外界环境是恶劣的, 但生命的本色是不能改变的, 他找到了自己该怎样活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抛出“如果没有地坛, 史铁生是否会一死了之?”让学生讨论, 让文本内涵在追问中向着人性的方向升华, 经过激烈的辩论后, 学生达成了:其实地坛只是催化剂, 即使没有地坛, 作者也不会走向死亡, 因为他内心有强大的精神动力, “地坛”只不过是作者人生的“精彩突围”的“载体”罢了。最后, 教者再打出史铁生的一句话, “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 可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智慧”, 该散文的教学就在对三处景色意境的揣摩和研读中落下了帷幕。

因散文家的情思常常是萦回在他们描写的意境里, 故漫溯在散文文本意境中, 便能让散文教学简单易行, 轻装上阵。

教学设计思路 篇5

先让学生进行课前几分钟的free talk以持续发展学生听和说的技能;接下来通过和学生用英语就weather的对话导入本单元模块的中心话题“sandstorms”(沙尘暴),并让学生就这一中心话题进行open discussion;然后要求学生完成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的有关本阅读文中语言知识方面的一系列Task-based activities来体验和运用语言;再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并共同评价活动的落实情况;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文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⒉教学目标

围绕本单元模块的中心话题“sandstorms”(沙尘暴),一方面让学生掌握该阅读文的大意及阅读文中所包含的一些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德育理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一篇关于“sandstorms”习得的短文。⒊教学流程 ⑴free talk

课前给学生约3分钟进行free talk,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发展听说技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学习活动和大胆实践的精神。为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及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我经常在多媒体课件开头部分设计一个包含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名言警句在内的free talk画面。例如本节课free talk画面我就这样设计:

在上面这个free talk画面中,我引用了新高一英语(外研版)英方教材编写专家Ken Wilson先生的一段话“English doesn’t just belong to the English, it also belongs to you.(英语不是英国人的专利,它也属于你)”,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⑵lead-in 通过谈论今天的天气导入话题“sandstorms”(沙尘暴):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 It’s sunny(or: rainy/windy---)T: Is the weather nice or bad? S:(Suppose today’s weather is sunny.The Ss will answer like this.)Very nice.T: En, nice, very nice.But the weather is not always nice.Now listen to another sound and tell me what your feeling is.(此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灾难性天气的画面及声音让学生体验,然后询问学生的感受)S:(学生自然会答)Terrible, very terrible!T: En, terrible!It’s really terrible!And we can call the terrible weather “natural disaster”.Do you know “disaster”? S: Yes, we do T: Good.We have just learnt some disasters in the last module—Module 3.And can you speak out the names of some disastrous weather in the module? S: Yes.Such as flood, hurricane, lightning and tornado.T: Oh, it’s wonderful!And in this module—Module 4, we’ll continue to learn about another disastrous weather named sandstorms.Let’s go!

由于这个导入通过多媒体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且导入的话题联系了实际生活,因而很快地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加之导入的话题回顾了前一单元模块所学的内容,每个学生都敢于参与进来,所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于是我趁热打铁,迅速转入本模块话题讨论之中。

⑶ Pre-reading open discussion 教师以开放讨论的形式设置以下问题:

Have you ever been in a sandstorm? If yes, describe it to us.If not, please imagine what it will be like.设计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和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通过这种相互沟通的开放式讨论,每个学生多少能从他人那儿获取有关sandstorms的一些信息,这为后面正式开始阅读作了很好的铺垫。⑷ Show the Ss some pictures and ask them to recognize which one refers to sandstorms.And say why.经过上面开放式讨论,几乎每个学生对sandstorms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将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和现实联系起来,我借助多媒体展示出一些天气图片,要求学生从中辨别哪一张图片内的天气是sandstorms。

学生们普遍反映,经过开放讨论后再把他们带入到一种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他们感到非常的轻松,且表达的欲望空前高涨。当我问Which one of the pictures refers to sandstorms?时,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Picture 4.当我紧接着追问Why do you think so?时,学生们也都能正确作答。

尽管这项活动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但由于每个同学都从中找到了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并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体验了自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欢乐,所以他们渴求知识的火花一瞬间被点燃了。我顺势抛砖引玉:Do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sandstorms? 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教学环节。⑸ Reading

阅读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心,这一部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篇教学来掌握课本知识,并通过完成由多媒体课件设置的有关课文中语言知识方面的一系列Task-based activities(任务驱动型活动)来体验和运用语言。具体设计如下:

Ⅰ.Fast reading

This teaching step can be designed as follows: 1)T: If we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sandstorms.Let’s get close to them.Now please read the text quickly with the tape of it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What’s a sandstorm? ②What’s the weather experts’ advice when a sandstorm comes? Why do they advise so? 2)In order to help the Ss(to)read the text better, the teacher can ask the Ss to finish Activity 2 at Page 33.Ⅱ.Careful reading

T: This time you should read the text very carefully.Then finish the following 3 activities designed by myself Activity 1 Directions: Decide i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T)or false(F).①Scientists have tried many ways to deal with sandstorms

②Land becomes desert only becaus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dig up grass.③The Chinese Central West Station can not forecast sandstorm before it comes.Activity 2 Directions: Ask the Ss to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by the context(上下文)of this text.①Sand dunes(in Paragraph 2)mean _____(a)plants growing in sand(b)sand hills ②desertification(in Paragraph 3)means _____

(a)making land become desert(b)throwing sth away ③If you want to wear a mask(in Paragraph 5), you should wear it over your ____(a)face(b)body Activity 3 Directions: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what you read.The first letter is provided for you.Sandstorms have been a major disaster for many Asian countries for centuries.Northwest China is part of the sandstorm center in Central Asia.Sandstorms begin in desert areas.This is a process that happens when land becomes desert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s and becaus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dig up grass.It was frightening to be outside in a sandstorm.I was in a very big sandstorm some years ago.Luckily, everyone survived.不难看出,以上阅读活动的设计遵循了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头脑反映也很灵活,他们不仅获得相当的成就感,且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并通过体验和运用语言促进了语言知识、交际技能与情感体验的衔接。其中,Fast reading部分的第②个问题后附加的Why do they advise so?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及发挥一定的创造潜能;Careful reading部分的Activity 2对他们学习策略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为了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我还设计了下一活动。⑹ Further discussion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Sandstorms brings us not only “sand” but also-----? 并提出了下面两点要求:①each member in the group is supposed to speak;②write down key words and sentences

学生们大都能围绕traffic / health / travel / environment / etc.等各抒己见。设计此项活动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⑺ Homework

为了实现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也为了引起学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引发sandstorms的图片:

⑴atmospheric factors ⑵ deforestation ⑶excessiv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以上图片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用英语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且短文必须说明以下2个问题:⑴What causes sandstorms?;⑵As a senior student, what should we do to prevent sandstorms?

四、结束语

《合欢树》教学设计新思路 篇6

这篇文章的内容主要可以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作者通过回忆几个片段来体现母亲对自己的爱,这部分内容简单易懂;后半部分内容着重围绕“合欢树”来写,主要是表达作者对当年不理解母亲、不珍惜母爱的懊悔等复杂情感,写得很隐晦,是最难理解的部分。而前面的几个生活片段组合是为后面作者抒发情感做铺垫,从而突出母爱这一主题。如果按照一般课文来设计讲解的话,在分析前面的内容之后,再分析后面的内容,而在分析后面内容时又必定再提及前面的内容,这样就显得有些重复、混乱。

既然题目是“合欢树”,而文章最难理解的部分是后半部分,笔者想不妨直接带着学生重点分析后面的内容,围绕合欢树去分析理解,必然会涉及到前面内容,这样,就带动理解整篇课文,而文章的重点也就能够抓住,思路也清晰明了。此外,这篇课文学习目标的定位,不少教案设计是突出了课文写作手法、特点的把握,即以小见大、借物写人抒情的特点,可是笔者认为这篇文章更大的价值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因为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体现母爱,也是作者对母亲愧疚、遗憾、悔恨、痛苦等复杂情感的表达,是作者当年对母亲不理解的悔恨,也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母爱,而这正是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体会不到的,因此,这篇文章的教育价值很突出。基于以上的考虑,笔者把这篇课文教学设计如下: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背景;

2.学会通过抓住文章中的重要事物并分析围绕这一事物所写内容来把握散文中的主题、情感等方法,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3.理解“合欢树”的作用、意义以及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疏理字词,整体感知内容,为课上进一步理解分析奠定基础;

2.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研究、教师整合,理解探究文章中“合欢树”的作用、意义以及作者复杂的情感;

3.通过情景设置、教师点拨,结合相关材料,理解、升华文章主题、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刻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母爱;

2.理解作者对母亲复杂的情感;

3.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母爱。

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抓住文章中的重要事物并分析围绕这一事物所写内容来把握散文中的主题、情感的方法,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2.理解“合欢树”的作用、意义以及作者复杂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的作用、意义以及作者复杂的情感

一、导入与整体感知

预习课文时,感知本文体现的是“母爱”主题。

但本文却以“合欢树”为题,那么“合欢树”与这一主题会有怎样的联系?

这样导入有三个目的:

1.检查预习情况,直接将学生带入新课;

2.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明确本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自然引出新课和下一个环节。

二、理解探究

快速阅读课文围绕“合欢树”所写的后半部分,完成:

1.后半部分围绕“合欢树”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快速阅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发言,回答问题。

老师汇总,多媒体展示这些相关语句。

2.这些内容是怎样体现主题的?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每一组可以选择其中某个语句来分析。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深入挖掘。

3.高考链接

2005年北京高考语文卷中现代文阅读《合欢树》第21题

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写史铁生对母爱的独特理解,顺着这个思路解读关键语句——最后一段第一、二句写的是孩子长大会想起他的母亲(这就是答案给的“母爱的普遍性”),最后一句写的是那个孩子不会了解我对母爱的独特感受(这就是我对母爱的独特体验。)

4.作者相关资料介绍

通过相关资料介绍,使学生更加了解作者,更加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小结

小结本文的情感;

主要手法:借物写人抒情。

四、拓展延伸

1.你还会想到哪些让你感动的体现母爱的例子?

学生发言。

展示图片,情感升华。

2.教师结语,提示关注自己的母亲;

3.播放歌曲《妈妈我想你》。

五、反馈练习(作业)

1.通过实践练习,检查学生本次课的学习效果;

2.将文本与实际生活、课内与课外一体化,提高学生能力。

随笔练习:

在平日里,你或许和妈妈发生过矛盾,或许感受不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爱,而此时此刻一定有很多话想对妈妈说;或者想体现自己对妈妈的爱,那么就写下来吧。

板书:

合欢树 希望 象征 生前见证物

片段 合欢树 母爱 化身

升华 作者复杂情感 借物写人抒情

教学反思:

本课在学校的公开课上受到各位领导老师的好评,而本人也收获很多。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吃透课文,查找相关的资料,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理解的,但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结合学情,明确这一堂课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学习什么,掌握什么,然后才可以去想如何设计,使目标很好地实现。教学设计思路很重要,否则教学就很不顺畅。教师可用几个问题统摄全篇,减少细化的问题或者无用的问题,通过追问,自然生成课程,使整节课既思路清晰,又便于学生发挥。一节课不要贪大贪多,深入些,也是很好的。本课虽然比较顺利地完成,但依然存有缺憾:

1.导语设计不太理想。

2.课上,笔者表现的有些着急,有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的情感也是表达母爱主题的”如果让学生充分发言,效果会更好。

在此写出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希望给大家提供一种教学思路或启发,也希望更多的有志者批评指正,给笔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公路设计新思路 篇7

一个城市交通条件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前途,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家也加大了对道路的投资, 道路建设也变得愈发重要。每年、通车里程数都在持续增长, 我国主要是建设一些高速公路, 利用前辈们的经验和自身的创新我国公路极速发展起来, 通过向西方国家的学习我们获得了许多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很快追上了发达国家的脚步, 这是一份很大的突破, 也是公路极速人员的努力。

1 公路设计的变革

1.1 横断面设计法作为公路设计的新方法之一很受欢迎, 它在

道路设计中不但是一份工作量大、重复性多的工作, 而且道路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等条件变化很大, 所以道路横断面设计法又是一项综合性、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它是以点作为基本元素的横断面设计法。在我国的公路设计中采用软件方法最为广泛的就是横断面设计方法中的模板法。横断面设计过程中, 可能遇到各种断面图版, 标准横断面的定义应该满足不同情况,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模版。有一些特别的软件还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扩展功能, 允许设计人员建立自定义模板, 但是模板设计方式毕竟受到功能的限制, 很难取得实质上的技术提高。因为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的情况的千变万化, 所以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 通过使用不同的模版来解决各种不同的横断面问题, 只能应用于简单的路幅设计与路基, 延伸性不够理想, 想要解决相对复杂的横断面问题时, 就会暴露出许多缺点, 难以满足更为严谨细腻的设计要求, 即使勉强去利用这种方法应对, 也会产生较大的手工编辑工作量,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十分艰难。与这些相对简陋的设计方法相比, 以点为基本元素所进行的横断面设计方法, 则完全有可能是解决横切面问题的最佳方案, 因为它是区别于过去任何相关设计方法的一种新途径。无论横断面是哪种形式, 只要加强对这些横断面点建立过程的控制程度, 也就是控制了横断面线的产生过程, 因为它终究离不开由一系列横断面点相互连接这一定律。因此我们可以发现, 这种新的横切面设计技术的产生, 必定会为设计人员提供一系列具有专业功能的宏命令, 这些宏命令可以使得设计思路更为宽广, 比如说以横断面点所处的坐标建点;针对某一个点进行放坡, 通过控制它的横向或者竖向增量来建点:在相对前一个点的同时, 给出横向和竖向增量来建点:按照一定量的坡率放坡跟另一个横断面线相交来建点等等, 功能非常全面, 而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等突出特点。将这些宏命令和工作人员的新的设计思路相结合, 那么就使横断面设计变得简单起来, 实现了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使工程能够更加轻易完成。从而在设计上很容易将设计要求表现出来。

1.2 路线现行的设计是高等公路设计的关键, 以前的线形设计都是以直线为主现在又引进了许多种方法。

曲线法被众人了解并熟悉是因为大多国外的路线设计都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用曲线法来进行公路路线的设计定线, 这种方法也逐渐的并国内接受并认可, 现在许多国内的设计师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曲线法遵循着一些规定, 曲线法的定线思路遵循着一些特定规律, 确立圆弧所在路线上的设计主导地位, 在定线的同时首先根据控制因素, 去确定圆曲线的准确位置, 然后再去利用直线与缓和曲线来决定圆弧与圆弧之间, 连接与过渡的这些关系。这样的定线方法, 好处在于其目的非常明确, 直接采用圆曲线针对主要地形或者地物进行控制, 用直线或者缓和曲线去连接相邻曲线时也显得极为方便灵活, 不需要去注意导线与交点的位置。曲线法定发在国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变成一种完整的体系, 它经过前人的实践已经拥有了很强的理论基础, 并且能够把直线理解成为特殊曲率的圆弧, 这样一来就能够兼容导线法定线。在实际工作中借助曲线主点的切线方向相交而获得导线和交点, 也完全可以满足设计及出图出表的相关需要。设计思路的拓展, 可以让圆曲线的定位与建立更加的灵活, 能够满足众多复杂的控制要求。是利用数学上“最小二乘法”的计算方法确定圆弧位置和半径的实例, 得到的曲线半径和线位能够尽可能满足从多数控制点通过的要求。这种做法对通过山岭、丘陵地区的公路线路特别适用, 同时对人口密集而分部不均匀大平原和丘陵地带, 水网地区也特别适合。

1.3 平面分析计算法点纵断面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控制设计, 在不同的施工地点都有不同的控制条件, 例如:

坡度、坡长、高度、水文等面的控制。下面就具体说一下不同地点的控制条件。在山岭丘陵地带, 对于坡度和坡长的控制;隧道穿越区会有进出口标高的控制:沿溪、河线、跨沟处会有水文的控制;平原区会有填土高度的控制;路线交叉有被交线净空要求的控制等。在拉坡的过程中, 设计者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控制因素, 使设计的纵坡尽可能符合各种控制条件的要求。如果控制条件互相;中突, 则要认真分析, 合理取舍。主线上跨已经设计的等级道路, 需要设置分离式立交, 在满足被交线净空的条件下, 主线应该尽可能降低填土高度。这个高程控制点将会在主线的纵断面设计中自动出现。相应地, 在纵断面设计中, 程序内部通过代数运算, 为设计者提供了通过调整竖曲线半径、纵坡、变坡点标高等方法直接满足控制标高要求的功能, 整个设计过程具有简捷明快、精确细腻的特点。

2 结束语

要想完成是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在工程中必须有着完善的设计, 设计是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计方法的不合理就会在工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工程进行前的实际对工程来说至关重要。设计的完善一方面能使投资获得良好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在这种现代化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对公路设计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 但是工程由于前期工作做的不到位设计不合理, 使公路建设一直存在种种矛盾。这些问题往往是:对施工现场的踏勘调查的力度不够而且不详细、对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不够了解、设计遵循传统没有好的思路、不能用正确的眼光对待国外技术导致技术跟不上时代潮流、总是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没有新意也不能灵活运用。由于大多工程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在短时间内的任务会非常繁重, 所以设计工作做得非常马虎, 许多情况多是不计后果只是为了快速制定, 再加上施工人员素质不同。, 路线大填大挖, 结构粗制滥造, 既破坏了环境, 又增加了造价, 严重的还留下了日后的隐患, 造成很多遗憾工程, 所以学习并拥有一种新技术方法至关重要, 将新的技术投入到实际操作中在运用中进行检验, 这些都是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要求。

摘要:最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许多大中型城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通是一个城市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全面实施, 以及公路建设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现代运输系统的最佳设计不再是运行时间最短、工程投资最省或运营费用最少, 而是一方面能使投资获得良好地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在这种现代化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对公路设计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改革, 在过去的公路设计中创新采取一些新方法, 能够给公路工程拥有许多种不同新的思路, 减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一些相关资料, 选择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法, 并在实践的应用进行了一下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公路设计,新思路,公路建设

参考文献

[1]温志宇.公路设计中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J].民营科技, 10 (1) :149.[1]温志宇.公路设计中新技术及新方法的应用[J].民营科技, 10 (1) :149.

[2]李华胜.浅谈公路设计技术新理念[J].西部探矿工程, 20086.[2]李华胜.浅谈公路设计技术新理念[J].西部探矿工程, 20086.

新课标化学教学设计思路 篇8

重点除知识重点外, 还有技能、方法的重点。知识内容的重点, 一般而言就是教学的重点。课堂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重点的教学。 (1) 要突出重点, 切忌平铺直叙。在时间安排上, 透彻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内容, 特别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知识内容, 要下功夫、花精力解决。 (2) 要突出重点, 带动一般, 不要孤立地讲授重点。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要在多种联系和反复渗透中突出重点。要集中较大精力抓好重点的教学, 同时又不能忽视一般知识, 对一般知识内容可以少讲、略讲, 使其掌握重点知识, 又理解一般知识。 (3) 要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 便于随时调节教学活动, 保证信息畅通, 使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 (4) 要对重点知识内容及时强化。如通过实验、直观教具以及板书设计, 使学生视听结合;通过提问、讨论、练习、边讲边实验, 使学生动脑、动手, 加深对重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及时巩固。

二、教学目标多元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 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 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 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 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 (3) 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 (4) 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 (5) 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 (6) 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 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 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日, 我们应该自觉地坚持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让化学教学围绕提高公民素质的总体目标运作。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

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 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1) 是想学生之所难; (2) 是想学生之所疑; (3) 是想学生之所错。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 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 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 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 成为学生的化身, 体察他们的困难, 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提高他们的能力。

四、坚持教学过程的科学化

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 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达到这一点, 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精心搞好以下四个设计。 (1) 是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一般认为, 按时间序列把化学课划分为课的开始、课的中心和课的结尾。课的开始, 重要的是应该向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使他们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 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这部分, 所以课的开始和课的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在课的结尾部分, 要使学生对所学到知识得以归纳、概括, 重点强化, 加深理解和记忆, 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 (2) 是问题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将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设多种问题情境,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例如讲氨气的性质时, 采用一段新闻视频导入新课, 这段新闻介绍了某地处置一起液氨泄漏事故的经过。学生必然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 效果不言而喻。 (3) 是课堂练习和作业设计。对于课堂练习的设计, 主要是着重考查学生刚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起到及时反馈, 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要紧密配合上课内容, 适时地穿插安排, 多选用难度不大, 全班学生绝大多数都可以答对的习题;对于课外作业的设计, 要配合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达到加深理解, 综合运用, 并逐步形成化学知识结构的作用。

五、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要得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化学实验这一重要的教学方法, 认真开展实验设计, 让学生动手实验, 在实验中发展问题、研究问题, 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上可知, 化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去探讨, 教师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越多, 教学效果就越好。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 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 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构思和安排是否达到最优化。本文就我的教学体会, 谈几点看法。

《惠子相梁》教学思路 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释读课文、解读课文达到对课文“言”与“文”的把握。

2.理解庄子故事中的比喻意义, 了解庄子惠子的性格特点。

3.通过课本剧让学生领会文章的趣味。

教学重点:

通过三读课文, 达到对“文”与“言”的综合把握。

教学难点:

领悟庄子的思想进而理解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的设定, 充分体现了我课前的构思, 可操作性强, 要求的等级也是逐步上升。《惠子相梁》全文只有108字, 要讲解一个课时, 必定要填充许多内容, 怎么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成了我思考的重点。我决定, 在“言”上, 重点从实词的一词多义突破, 在“文”上,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排课本剧, 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教学的重点依旧关注了“文”与“言”, 而且特别强调这不是割裂的, 而是统一的, 以“言”促“文”, 以“文”解“言”。

教学难点的设定主要是在拓展这一环节实现, 需要学生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化和文人有个基本的了解。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到位, 学生应该能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三幅图片, 分别代表成语邯郸学步、井底之蛙、东施效颦, 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成语并解释。学生很感兴趣, 马上有学生答出, 而且解释“东施效颦”很到位。教师介绍这些想象丰富的成语就出自于《庄子》一书, 自然的引出对庄子的介绍。通过投影, 学生把握了关于庄子的重要信息:庄子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对这些内容识记之后, 转入到诵读的环节。

诵读课文:让学生由开头读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让学生体会“庄子来, 欲代子相”这句话的感觉, 或谓惠子, “或”指的是谁?他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学生回答这可能是惠子的门客, 回答时在挑拨是非, 进谗言, 模仿读的时候一惊一乍, 能够领会这句话的感觉。我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感觉重读这一小节。接下来让学生体会:“南方有鸟, 其名为鹓鶵, 子知之乎?”这句话, 怎么读出庄子的疑问语气, 怎么读出庄子当时的心理是关键所在。我找了两个学生来读都还有所欠缺, 我就示范朗读, 学生通过听朗读感受到庄子那种潇洒自然、娓娓道来的气度, 也体会到了句子的疑问语气, 我让他们自由朗读时个人的体会进一步具体化。对于“夫鹓鶵发于南海, 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非练实不食, 非醴泉不饮”这句话, 我提醒学生注意句子的双重否定句式, 又让学生关注排比的修辞, 希望学生读出特有的感悟。有一位男生读得比较到位, 重音有强调, 而且能读出排比的语势。对于文章的最后部分, 我强调了两个“吓”字, 对于鸱发出的叫声, 学生都能戏剧化的模仿, 对于“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这句话, 学生能领会庄子那种不屑的语气。可以说整个诵读教学很成功,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时有了明显的提升。

释读课文:在这个环节中, 我出示原文, 重点词语的意思, 让学生自行翻译。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 都能做到句句落实。在释读课文的过程中, 我穿插了实词一词多义的考查, 比如讲到“惠子相梁, 庄子往见之”这个句子的时候, 我就考查了学生对于“见”字意思的掌握:

1.岐王宅里寻常见

2.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班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胡不见我于王?

出示了以上四个句子, 这些句子都是学生课堂上接触到的, 学生很顺利的说出了“遇见”、“拜见”、“出现”、“引见”四种意思。

又比如我讲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时考查学生对于“国”字意思的掌握。

1.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2.国险而民附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死国可乎?

出示以上四个句子, 这些句子学生都学习过, 学生的回答既巩固了以往的知识, 又加深了对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

释读课文重“言”而不失趣味, 为下面解读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解读课文, 课堂板书如下图所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上面的这些词语加上横线并用简单的文字进行分析, 学生练习的结果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 学生能认识到故事中鹓鶵、鸱和腐鼠的所指, 能够体会到庄子视名爵如腐鼠的态度和惠子那种热衷功名利禄之心, 达到了解读课文的效果。

利用课本剧趣味提升:

学生课前自排了课本剧, 有五个学生上台分别扮演庄子、惠子、门客、家丁甲和家丁乙。课本剧分两幕, 第一幕惠子与门客商议, 派出家丁搜查庄子。第二幕庄子登门拜访, 与惠子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学生排演的课本剧能够忠实原文, 又有自己的创新, 体现了学生的智慧与幽默, 得到了其他同学鼓励和听课老师的赞赏。学生表演完后, 我适时地请学生点评, 让他们思考:通过课本剧对课文有了哪些新的领会?《惠子相梁》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在哪?学生都做了精彩的发言。课本剧这个环节让本来严肃的课文生动起来,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来, 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拓展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让学生朗读以下的句子: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返。

介绍了庄子那种清静无为, 潇洒自得的隐士情怀,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赏析以上句子, 从而分析出道家学说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因为时间有限, 学生未能深入体会, 但基本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学反思:

研究声乐教学新思路 篇10

一、善于思考,发现问题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动力。教学问题的提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它、完成它;另一种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展开思维活动,主动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声乐教学和其它学科有共性.更有差异。共性是教学的研究对象一致,教学目标一致,对教师的态度要求、责任要求一致。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学科差异。技能课讲练结合的方法已形成一种模式,虽然学生对练声、唱歌有兴趣,但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老师讲到哪里,她听到哪里,老师唱到哪里她跟着唱到哪里,只有兴趣,但没有积极的态度,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在唱法上、技巧上心里产生矛盾的时候,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把问题摆出来,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旧的教学模式导致“老师”、“学生”两分家,也导致了学生思维就象一潭死水,象工厂里的机器拨一拨、动一动。我决心改变这种局面,改变教学观念,把讲台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说话的能力,告诉学生任何学科研究都有一个从无效到成功的过程,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做一个研究者,就会从失败的教训中得出有益的经验。声乐课也是如此,每节课师生共同带着问题,带着求知欲上课,把技能课上成问题研究课、能力培养课;把学生兴趣爱好课变成了师生情感交流课,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思维变灵了,课堂气氛变活了,教学效果提高了。

二、研究分析,认识问题

发现问题以后,还必须进一步明确问题的范围,找出问题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沿着正确的思维方向进行,思路有条不紊地沿着问题的核心展开。认识问题最基本的条件是占有丰富的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如:同学们看过大型歌剧“娘啊娘”,剧情的前后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音乐的跌荡起伏,大家不仅亲耳听到,也亲眼目睹。此剧中的主题歌“娘啊娘”,旋律深情委婉,感人肺腑,使人回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唱出真情,唱出韵味,我换了个讲法,首先提出三个问题:①简单叙述剧情;②描述娘的形象;③用什么样的情感去演唱。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体会人物的内心表现,通过对剧情的深入了解,为进一步演唱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抓住实质,点评问题

教学中,根据学生识别问题的特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师首先明确学生回答问题、判断问题存在的差异,而后做出点评:点评问题:1、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基本正确,能把剧情说清楚,但缺乏情感;要求学生讲解剧情,不需要华丽的词汇,而是用朴素通畅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能打动人心和吸引听者就可以了。点评问题2、描述娘的形象,学生用淳朴、勤劳、刚强、善良等词汇把娘的性格特征描述得恰得好处;点评问题3、通过讲述剧情、描述人物个性、领悟“娘啊娘”主题曲的特点,理解地方戏的内涵,很自然地说出了此曲的演唱情绪,把一位普通母亲的伟大胸怀,母子间的切切深情,牵肠挂肚、难舍难分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抓住了中心思想,所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基本到位。但还应继续努力,整个分析过程缺乏内在的情感联系,还需要在即兴的语言表达方面下功夫。教师抓住实质问题做点评,在肯定和认可中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在素质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能力。

四、反思结果,总结提高

结果反思是解决问题学习提高的最后一个阶段。每节课后反思所讲内容都是以问题的形式促进师生间的共振。帮助和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反思是研究的进一步.总结是能力提高的关键。声乐课换思路讲授,换观念引导,学生求知欲望越来越强,上课情绪越来越高,师生情感越来越深,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把单一的声乐训练课变成了实际能力操作课,这样学生不仅会唱,而且会说,会用声乐语汇去挖掘和表现歌曲的主要内容,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歌唱。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收益快,教学目标完成的也好。

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设计教学 篇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5—106例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根据题目的内容确定转化的目的和方法。

2. 使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3.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

一、 方言导入,孕伏“转化”

1. 师生谈话,互用方言问好。

2. 出示老奶奶用方言向路人问话的情境,猜老奶奶的问题。

问:奶奶讲什么话,路人才能听懂呢?

生:讲普通话。

师:对,普通话大家听得懂,把方言转化成普通话,问路就方便多了。

\[评析:新课伊始,笔者将现实生活中的方言引入课堂,设计了“师生方言互动”和“猜方言”环节,有效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再通过问题“讲什么话,路人才能听懂?”将目标直接指向“转化”,这样的设计简单明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学习数学的最佳状态中,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感知策略,探究“转化”

1. 初步感知

出示例1情境图:美术课上,青青和云云在方格纸上剪出了两个图形,争论到底是谁的图形面积大?

提问:你能一眼看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追问:为什么不能?

思考:你想怎么比较这两个复杂图形的面积呢?你能用老师提供的两张图形纸和小剪刀,做一做、比一比吗?

2. 实践操作

3. 交流汇报

(1) 交流第一个图形

生1:我用了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师:对,数方格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法。同学们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把上面的半圆向下平移8格,填补到下面空白的半圆,就拼成一个长方形。

追问:为什么要把它变成长方形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在这里,通过转化,复杂的图形变成了简单图形,面积就容易比较了。转化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 对比优化:数方格和转化,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 展示不同的转化

生3:把下面的半圆向上平移8格,填补到上面的空白半圆处,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生4:我们也可以从中间剪切向下平移6格,也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4) 交流汇报第二个图形的转化。

现在你能判断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了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4. 回顾反思

师: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对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体会?

(1)运用转化策略有什么好处?适时板书:复杂——简单

(2)这里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评析: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需要转化,转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里“比面积”的问题运用了图形的转化,并用动画使转化的过程更加形象直观,以加深学生的感受。\]

三、 联系旧知,丰富“转化”

1. 引导:其实,转化策略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用的,我们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早就运用了。回忆一下,学习哪些图形的面积时使用了转化的策略,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2.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生: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师:还有哪些图形的面积推导中也用了转化的策略?

生汇报三角形和梯形的推导过程。

3. 小结:看来,转化是常用的一种策略。观察刚才所举的这些例子,想一想,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生汇报,板书:新知——旧知)

是的,正如数学家露莎·彼得所说“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如果以后我们遇到了新问题,可以考虑怎样解决呢?(生:转化)

\[评析:鉴于学生多次用过各种各样的转化,对以前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回顾,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策略运用过程和特点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转化的目的,感受“转化”的价值。\]

四、 综合练习,应用“转化”

1. 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1) 学生独立练习,分题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转化的?

(2) 重点指导第三幅图,课件呈现转化的过程。

这里在使用转化策略时,形状变了,面积不变。

2. 比一比小路的面积。

师:玲玲、东东、兰兰和明明四位同学在相同的纸上画草坪,设计小路。他们设计的这四幅图上的小路面积相等吗?(图1、2、4直条的宽度为2厘米,图3直条的宽度为1厘米)

生汇报,课件演示。

这里,四位同学设计的小路图案形状不一样,可以把第1、3、4幅的小路图,转化成第2幅这样简单的小路图。这是等积转化,草坪面积是相等的。

追问:在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 比一比周长。

(1) 明明沿着小路图案的边把原来长方形的纸剪成这样,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变了吗?

追问:什么没变呢?为什么没变呢?(等长转化,周长没变,面积变了。)

(2) 教师操作:沿着长方形纸的两边减去一个长方形。面积变了,周长呢?为什么?课件演示,集体反馈。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剪周长也不变呢?学生操作,集中展示作品。

问:这些纸的周长都相等吗?

生:第1、2、3、4张纸的周长相等,第5张纸的周长和前面这4张纸的周长不等。

师:为什么从相同的纸上剪减去正方形,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虽然这几位同学剪得形状不一样,但我们通过转化,把这些复杂的图形,都转化成简单的长方形,就方便判断了。

追问: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评析:本课主要是图形转化,教者顺应学生的思路,重新整合了教材,精心设计等积转化和等长转化,充分运用课件的直观演示来辅助教学。在等长转化的练习中,变“静”为“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学具,剪出周长不变的图形。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转化策略的作用和优越性。\]

五、 梳理总结,延展“转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复杂的转化成简单的,未知转化成已知。)

其实,转化的策略不仅应用于解决图形的问题,古今中外,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难题的故事佳话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曹冲称象,爱迪生巧测灯泡体积、阿基米德测黄金……

总评:转化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陌生的问题变成熟悉的问题。转化的方法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纵观本课围绕“平面图形的转化”展开教学,以学生亲身操作体验为主,结合直观形象的课件呈现,深入剖析图形转化策略的技巧与方法,课堂灵动、高效,具体体现在:

1. 在操作实践中体验“转化”策略。在探究策略这一环节中,教者呈现了一幅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面积大?”通过让学生操作实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想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迸发了不同的灵感,产生了不同的转化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当第一个学生寻找到转化的方法时,唤醒了其他学生原有认知中的“转化”体验,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纷纷投入到探究的欲望中去,利用课件将图形平移、旋转、拼合,将学生的操作结果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化解了理解上的难点,使学生初步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

2. 在多层反思中感悟“转化”策略。深刻而有效的回顾反思,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数学思维过程辨证性的一种体现。教者设计了多次反思契机,有序引导学生回顾整理,激发学生再现当时解决问题的过程,归纳和总结具体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对转化策略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再体验和升华。这不仅从数学思想层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而且更从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上面给学生以丰富的经验积累。

别墅建筑的设计思路 篇12

1. 别墅设计的空间理念

对于别墅设计来说, 其层数少、上下联系方便, 别墅的这个特点会给住户带来使用上很大的方便, 但这并不意味着空间能够得到合理应用, 因此对于别墅设计来说, 其空间运用的理念仍然相当重要。恰当控制不同类型房间的体量以求在设计中得到合理的分配, 这对于别墅设计来说也是节约、利用空间的根本问题之一, 要在一个完整统一的建筑平面空间布置中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的, 但又是完全必要的, 需要我们认真和仔细地推敲。当然对于别墅设计来说, 利用空间和增加建筑使用面积, 也不意味着片面的节约, 否则也会造成空间使用上的不便和艺术感观上的失败, 这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1.1 坡屋顶空间利用设计

对于别墅设计来说, 其屋顶设计通常会采取坡屋顶设计手法, 主要是考虑从建筑外观上的要求。而对于别墅的坡屋顶来说, 不合理地利用将会大大地浪费别墅坡屋顶空间。为此坡屋顶在居住建筑中, 特别在别墅建筑中是常见的运用较广的一种屋面处理形式, 在三角形坡顶中部有不小的空间, 因此, 在设计时应充分加以利用。在别墅等居住建筑中常利用坡屋顶设置楼阁或储藏室, 充分地利用坡屋顶的空间设计。

1.2 别墅内部空间的分隔

实际上对于别墅内部空间上, 其都存在着许多不同性质的房间, 它们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区别, 在空间处理上也应该进行区别对待, 因此在进行空间组织时, 应该以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在空间分隔和联系方式上的不同并加以相应的处理, 使之得到合理的布局, 进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要求。

空间分隔和联系的内容包括房间和房间之间, 房间和走道、过厅之间, 房间、过道和楼梯间之间, 室内和室外之间以及房间内部空间之间等等。由此可见, 空间的联系和分隔是多方面的, 但可简单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室内外空间的限定, 如建筑的入口、内庭、天井、院落等与建筑的外部间密切相连, 直接体现了建筑室内外的关系。二是内部各个房间的限定, 通过具体的空间分隔手段来处理好空间的功能要求、空间的开敞与封闭、静止与延伸等特性以及空间的过渡与序列的组织等一系列的问题。三是房间内部空间的限定, 通过室内装修、家具布置和设备陈设等灵活的手段对内部空间进行再创造。由此可见, 在一定意义上说, 别墅整个建筑设计也就是从总体到局部对空间的分隔和联系的反复协调的过程, 笔者认为这是别墅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它除了反映使用功能上的是否合理外, 对空间的视觉效果, 对空间的性格、环境气氛的创造等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和直接联系。

1.3 别墅空间序列设计

事实上, 对于别墅设计来说, 仅仅满足行为活动的物质需要是远远不满足住户的需要, 因为这只是一种“行为工艺过程”的体现而已, 而空间序列设计除了按“行为工艺过程”要求把各个空间作为彼此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考虑外, 并以此作为建筑时间、空间形态的反馈作用于人的一种艺术手段, 以便更深刻、更全面、更充分地发挥建筑空间的艺术作用。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性是空间序列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因素, 空间的艺术章法, 是空间序列设计主要的研究对象, 也是对空间序列全过程的构思的结果。别墅作为三度空间的实体, 人们在其中不可能一眼看到它的全部, 只有在运动中, 也就是在连续行进的过程中, 从一个空间走到另一个空间, 才能逐一看到它的各个部分, 从而形成整体的空间印象。由于运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因而逐一展现的空间也保持着连续的关系, 并且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组织空间序列的任务就是要把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先后这两种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 才能使人不但在静止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而且在行进过程中也能获得良好的空间体验。

显然, 应当在别墅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体空间, 能够反映建筑的性质特征和建筑精华之所在, 因而常常作为设置高潮的对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性质不同, 考虑高潮出现的次数和位置也不一样, 多功能、综合性的建筑具有形成多中心、多高潮的可能性, 它与一次高潮的单一性不同, 整个序列要反映出反复的高低起伏现象。而所有的高潮当中, 也会有主从之分。显然, 采取不同的空间序列章法, 总是和建筑的目的性一致的。只有建立在客观需要基础上的空间序列艺术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别墅设计尤为如此。

2. 别墅立面设计手法

对于别墅设计来说, 其立面通常会多样变化, 立面的线条也是花样百变。在虚、实、凹、凸面上的交界, 面的转折, 不同色彩、材料的交接, 在立面上自然地反映出许多线条来。对别墅建筑物来说, 所谓线条一般还泛指某些空间实体, 如窗台线、雨篷线、阳台线、柱子等等。而对尺度较小的面, 如小窗洞、挑出的梁头等, 在立面上相对说来也不过是一个点而已。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 整个建筑立面也就是这些具有空间实体的点、线、面的组合, 而其中对线条的处理, 诸如线条的粗、细、长、短、横、竖、曲、直、阴、阳, 以及起、止、断、续、疏、密、刚、柔等等对建筑性格的表达、韵律的组织、比例的权衡、联系和分隔的处理等对别墅立面风格均具有格外重要的影响。由连续重复线条组成的韵律在一般建筑中都有反映, 不同方向线条的交错形式组成富有韵律但又十分简练的立面构图例子。由此可见线条在反映建筑性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者应对此狠下工夫。

粗犷有力的线条, 使建筑显得庄重、豪放, 同时由于转角处的突起处理, 不但具有四角翘起的民族传统形式, 而且有如我国书法中的起落顿笔, 使线条变得更加强劲有力。而纤细的线条使建筑显得轻巧秀丽。还有不少建筑采用粗细线条结合的手法使立面富有变化, 生动活泼, 通过对别墅采取竖细横宽的线条对比组合方法, 使整个立面简洁鲜明。在以垂直、水平线条中穿插着折线处理, 使整个建筑更富有变化, 如折线形阳台处理, 可以通过采用折线装饰格片, 使建筑造型避免了直圆。

同时对于别墅顶层窗子上部过大的实墙面通过与窗间墙等比例的线条分划, 既改善了实墙面间相差悬殊所产生的不协调的弊病, 又使窗子的比例和窗间墙的比例趋于一致, 从而使整个建筑获得了良好的比例。此外有许多建筑通过墙面上粉刷分割线, 精心组织、改变各部分的细部比例, 以达到良好的造型效果。另外, 对于别墅外立面设计上的石材贴面在分格阴线的划分下使通常的墙面由于分段而具有良好的比例和细部变化。由连续重复线条组成的韵律在一般建筑中都有反映, 由此可见线条在反映建筑性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者应对此狠下工夫。

3. 结语

上一篇:可扩展性下一篇:组合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