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板书设计新思路

2024-09-22

语文板书设计新思路(精选8篇)

语文板书设计新思路 篇1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语文作业设计更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顺应语文学习的规律, 使作业逐步由习题化转向生活化、应用化, 把作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作业模式中找到最佳的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方法。

一.自主性作业, 发展个人特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是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关键。因此, 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作业, 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充分展现他们自然的、真实的、神采飞扬的一面, 培养其个性优势, 是老师在作业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

教学朱自清《春》一课, 我们备课组精心设计了如下作业:

1.假如你喜欢朗诵, 那你就读出对春的礼赞吧!

2.假如你喜欢写作, 那你就描绘春的秀美吧!

3.假如你喜欢绘画, 那你就勾勒春的多姿吧!

4.假如你喜欢吟诗, 那你就吟唱春的清新吧!

5.假如你喜欢书法, 那你就摘抄优美语句把春留在纸笺上吧!

6.假如你喜欢联想, 那你就放飞思绪, 插上春的翅膀吧!

7.假如你喜欢阅读, 那你就找几篇描绘春的美文欣赏吧!

8.假如你喜欢搜集, 那你就搜寻写春天的名言警句吧!

9.假如你喜欢运动, 那你就到自然中融入春天吧!

10.假如你喜欢唱歌, 那你就放开歌喉歌唱春天吧!

以上十个小题, 以“假如你喜欢”为前提,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能发展其特长的题目练习。这样, 为学生搭建的作业平台, 凸显了学生个性:有学生交的是画作, 有学生交的是配乐散文 (诗) 朗诵, 有学生还交了书画作品。

二.合作性作业, 培养团队精神

合作性作业方式, 就是把学生分成预定的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各成员之间密切配合, 形成集体优势, 完成综合性的学习专题作业,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

2010年下半年, 我把班上 (初三) 学生分成10——15人的四个合作学习小组, 用一个学期完成研究性专题作业, 题目是:弘扬欧阳修文化, 发展家乡建设。

欧阳修出生于永丰县 (注:作者所在地) 沙溪镇, 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字永叔, 号醉翁, 晚年号六一居士,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功名事业三朝相, 道德文章百事师”之美誉。他的文章《醉翁亭记》入选初中课本, 历来以范文教读。我们设计的作业是配合县里开展的“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活动, 目的性明确, 就是着重培养学生采访能力、收集整理资料能力、整合信息资源能力、写作辩论能力, 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培养学生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我对学生提出了总的要求:课内合作, 组间竞争, 课外探讨, 课内总结。

四个月后, 我布置各组组长用两周时间分组归纳整理。反馈后的主要信息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 对欧阳修的研究包括:1.实地参观欧阳修纪念馆、欧阳修文化广场、欧阳修公园、西阳宫、泷冈阡表碑;2.采访欧氏后裔;3.收集欧阳修主要作品 (代表作) , 了解其文学成就;4.了解欧阳修的仕宦沉浮;5.收集欧母“画荻教子”等小故事及欧阳修小时候勤奋学习的民间流传故事。另一方面, 对县域经济利用“名人效应”的调查及建议, 内容包括:1.调查利用“文化名人”注册的商品;2.调查以欧氏命名的文化娱乐场所;3.建议县城街道命名应体现名人文化特色;5.建议打造旅游休闲区, 建立“欧阳修旅游山庄”、“欧阳修故里国家森林公园游览苑”;6建议利用“国家首批无公害蔬菜县”的金字招牌, 开发“永叔”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 并把它做成全国知名品牌;7.利用欧氏名人效应、文化效应,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学生开展合作的学习热情高, 参与面广, “金点子”也颇具独创性, 相信不久的将来, 他们将是家乡建设的生力军。

三.探究性作业, 关注社会现实

探究性作业, 不仅要关注教材内容, 更应该延伸到课外,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关心身边的事,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老师为学生设计的作业应具有时代特点, 能引起师生共鸣, 具有探究价值。

2011年暑假, 下列探究性作业已列入我们语文教研组计划。初一:针对农村不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现状, 对这些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作调查, 特别是对隔代教育的喜与悲做预测性评估;初二:针对农村独生子女多, 家长和孩子代沟深的现实作详细调查, 找出问题的症结,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语文板书设计新思路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板书设计;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提高其阅读审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形势下很多学校开始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代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致使“粉笔+黑板”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很多学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板书,特别是板书设计,且认为板书设计不合适或被忽视,好比教学中砍断了老师的一只手,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板书设计展开详细的探究。

一、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弊端,如教学中以老师为中心,教学内容死板等,提倡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板书退出舞台。相反板书是教学的必备手段,起辅助作用,要明确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能喧宾夺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板书。为此板书设计需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①条理性。板书是把课本内容反映在黑板上的一种形式,这就对板书的条理性提出高要求——脉络清晰,可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重点及梳理思路,提高教学效率。②简单实用。板书的主要目的是把复杂且多的文字简单化,用表格等形式清晰地在黑板上罗列出来,为此板书设计时不要太复杂或者用太多的颜色,注重实用性,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③形象且新颖。板书设计除了简单实用外,更要有创意,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板书,学习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生潜力。

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板书创新设计

(一)提高老师板书设计意识及自身素养

高中语文老师要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配合传统教学手段,充分认识到板书及其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将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此语文老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新课程下教学内容及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板书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老师还要掌握板书设计几种常见模板,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板书设计模板,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及立体感。同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教材、学生兴趣等因素,争取设计出来的板书能够有效把教材、学生与老师联系起来,发挥其“桥梁”作用,便于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交流中学习。

(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板书

新课程要求老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为此老师除了自己设计板书外,还可以通过板书设计意见箱、课外作业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中来,课本研读、内容提炼、板书设计等全过程自主完成。老师及时地对学生板书设计作业进行检查及评价,且评价以正面为主,对学生的成果持肯定态度,增强学生信心。同时让设计最优学生把板书反映到黑板上,让大家共同讨论和学习。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板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及学习兴趣,而且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常见的板书创新设计形式

板书设计样式多样且功能各异,常见的几种板书设计有要点摘录式、标题具体化式、情感脉络式、形象图式等。其中要点摘录式主要是把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摘录出来,提取几个关键词以一定的逻辑框架写在黑板上,具有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的特点,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课文重点,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义。题目具体化式主要是合理的把标题拆分成几个关键词,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目的明确,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情感脉络式主要是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用几个字概括,让学生以此在课文中慢慢体会。如《兰亭集序》一文中,主要情感包括乐(良辰美景、人贤、乐事)、痛(生命短暂、内心苦闷、外物难以依托)及悲(昔人、今人及后人),让学生跟着作者的情感进入诗词学习中,了解到王羲之作序的原因。另外老师还可以巧借汉字、符号、图像等让板书更新颖、形象。如《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设计如下图。从“士”字便可看出刘和珍君是一位“烈士”“猛士”,从“士”里的几个词可以看出鲁迅对刘和珍君的尊敬和赞赏,也表达出鲁迅嫉恶如仇的性格。同时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冲击,学习中培养学生“士”品性,而“做人”正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板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老师要认识到板书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效地把板书与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板书,满足简单、实用、形象及新颖等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情绪,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美荣.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张信佳.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研究[D].锦州:渤海大

学,2012.

[3]陈桂梅.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板书设计[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语文课堂的板书设计 篇3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受到了教师越来越多的青睐与使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 课堂上的板书教学越发不受重视。由此, 需要直面语文课堂教学板书的问题, 积极探索, 找到解决方法。

一、以最简洁的语言, 输送最充分的信息

课堂中的板书设计应该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并精雕细刻, 简单来说, 板书设计应该成为一幅好的艺术品。用简洁精炼的文字, 淬炼出丰富的教学内容。使用简洁文字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板书受到了课堂教学空间的约束, 另一方面是可以展现出简洁美。比如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教师可以提前在黑板上板书“早”字, 并让学生讨论这个字与今天所学课文的关联,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思索这个字与今天所学内容的关联, 当教学完全篇文章后, 学生就会明白早前板书的“早”字指的是鲁迅小时候为激励自己, 进而在课桌上刻字, 这个字预示了鲁迅在小时候刻苦努力学习, 怕因迟到而错过教学时间, 因此, 在桌上刻字时刻提醒自己。板书的这一个字, 就可以引发学生的一连串联想与思考, 渐渐地走进文章中心, 简洁含蓄地表达出中心思想, 让学生从名人身上学到刻苦好学的品质。

二、以最精巧的方法, 活跃最激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的优势与特征是直观与形象, 在书写方式上最讲究优化设计, 从传统的程式化方式解放出来, 用精巧新式的方法和强烈的视觉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 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板书设计不但可以在线条、文字、图案上面下很大的功夫, 同时还需要重视板书设计的布局观感。如果布局适当, 不仅可以强化教育内容的内在联系, 还可以在信息的互动交流、教育知识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领悟力。

在进行课堂板书时, 需要做到布局适当。首先需要布局合理, 用中心内容主导板书设计, 衬托重要信息, 不能喧宾夺主。板书上的字体大小、位置、结构疏密都应该经过精心考量, 统一安置好。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 应做到板书主次分明, 在黑板上板书出文中描写岳阳楼美景的句子, 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岳阳楼景色的向往, 并让学生思考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表达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二点是板书要层次结构分明, 或者疏密相间, 或者左右对称, 或者层层递进, 要让板书内容前后呼应, 学会灵活多变;第三点需要做到殊途同归, 紧扣文章中心思想;第四是在板书上留有余地, 在进行合理布局时, 在其中留下空白, 增加悬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比如在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 可以板书“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的文章留白, 制造悬念, 引导学生思考欧阳修的内心思想活动, 领略文学大家的豪放做派与洒脱情怀, 让学习事半功倍。

三、以最新颖的视角, 造就最生动的思想

通过比较的视角培养学生们的求同与求异思想。相同体制的课文、风格类似的作家、相似的表现手法、作假的不同文章等都能够拿来比较。可以比较单项, 也可以比较双项, 比较内容可以在同一篇文章、单元之内, 甚至也可以比较不同课本的文章, 这样做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文章题旨, 也可以了解到作家之间不同的写作风格。例如教师可以板书杨振宁的《邓稼先》与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两篇人物传记文章并进行比较, 虽然同是人物传记, 但是内容与表现手法截然不同, 让学生找出这些不同, 进而了解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

通过联系的视角能够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与连贯性。比如文章中藏有的伏笔、内容抒情、总述与分述、人物和环境、片段衔接等, 这些都是可以互相关联的。以联系的视角去板书, 能够预防学生片面孤立地学习课文,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强化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与连贯性都大有裨益。比如在对林嗣环的《口技》进行板书时, 可以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描写, 让学生认识到口技的神乎其神, 根据文字描述, 再联想用口技模仿声音后, 书里人物的不同反应, 感叹中华记忆的博大精深, 强化学生思维逻辑的严谨性, 深刻理解文章主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设计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课堂教学

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板书, 它是教学内容重难点的高度概括。 它既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提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又能让学生从知识、审美、情趣等方面感知和获取信息。 备课时, 针对板书的设计, 我们要全面考虑到课文的“文路”、教材的“编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 这样设计出来的板书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因此, 许多教师很重视板书设计。 下面, 我结合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

一、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两种传统的手段便是口授和板书。 二者各尽其职、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文本, 单单靠教师的讲授缺乏直观感, 这时板书的运用, 既让学生对文本有了直观印象, 又让教学得以顺利完成。 板书有以下作用。

1.集中学生注意力。 板书有直观性的优势, 同时有美的因素。 学生通过板书直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 板书的视觉优势得到完美体现。 在板书过程中, 学生不断思索, 注意力被板书深深吸引。

2.理清课文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免会遇到一些篇幅较长、情节比较复杂的课文。 单靠口授不行, 这时板书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虽然寥寥数行, 却包容全篇、提纲挈领, 小学生通过板书把复杂或抽象的内容深深记在心中。

3.突破重难点。 课堂上的小学生很难通过老师的口授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 这时板书的直观性便起到了重要作用。老师可以将课文重要内容的关键性词语简明地写在黑板上, 或者对重点段落进行单独分析板书, 相信这样的板书设计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发展学生思维。 好的板书是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 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叙述顺序逐步明晰的过程;好的板书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 由局部到整体, 由思想到内容。学生通过板书一步一步理解课文, 这实际上是方法的训练与思维的训练。

二、板书设计的原则

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必须周密考虑, 板书出来的每一个词、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幅画, 甚至是安排的位置和形式, 都必须具有科学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板书时吃透教材的“三点” (即重点、难点、特点) 和 “三路” (即文路、教路和学路) 。要更好地设计出一幅优质的板书, 我们应掌握以下原则。

1.目标性。 板书设计要符合课文的教学目标, 体现教学的“三点” (即重点、难点、特点) 。 通过板书, 我们可以将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内容系统、条理、简练地展现出来。

2.准确性。 在准备把握 “三路” (即文路、教路和学路) 的情况下, 板书设计应以精炼、准确的用词表现出来, 做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3.凝练性。 课堂教学40分钟, 黑板面积4平方米。 板书设计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和有限的范围内以少胜多, 以简驭繁, 最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条理性。 课文本身具有逻辑关系, 这要求板书设计具有条理性。 板书课文中的关键词可以有条理地反映课文要点, 从而构成板书提纲。

5.直观性。 板书的布局、结构、色彩是板书设计需要考虑的内容。 板书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以美观、严谨、大方的空间感受, 增添课堂学习的视角美, 增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因此, 板书的字体大小、主次分明、排列行款都要体现直观性。

三、板书设计的形式

课堂教学的不固定性决定了板书设计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设计板书时必须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 设计出多样性、直观性的板书。 “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 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 这时, 板书随着教学进程的逐步展示, 教师也应随机应变, 对板书进行适当修改、补充, 最终完善原来的板书设计。 最后, 我们要注意板书设计的点线运用, 点线连接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课文内容的内在逻辑性。 同时, 板书时色彩和图形要简洁明了, 切记运用勿滥。 在教学实践中, 我概括了以下几种板书设计的形式。

1.纵式板书。 纵式板书给人一种从上至下的流线视角感悟, 能立体地反映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一目了然, 对于课文的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方便。 如《神奇的克隆》的板书:

“克隆”是什么

克隆羊“多利”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2.横式板书。 横式板书实际是将纵式板书做横式排列, 词句间加上破折号或者箭头, 以此表示内容间的逻辑关系, 它的作用与纵式板书相似。 如《早》的板书:

3.纵横式板书。 纵横式板书是教师应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形式, 它是将纵式和横式综合起来的一种板书形式。 这种板书可以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内容结合起来, 表现出来的条理更清晰、细致。 如《埃及的金字塔》的板书:

4.脉络式板书。 有些课文比较长, 同时内容比较复杂, 这时脉络式板书就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 学生通过板书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课文的脉络层次。 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板书:

5.提纲式板书。何为提纲式板书?提纲式板书就是把教材内容纲目化。教师往往先写大提纲, 然后书写第二层、第三层的小提纲, 教师可以边书写边分析。提纲式板书的优势就是能够紧扣内容、简明清晰、突出重点, 利于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郑和远航》的板书:

一段:第一次远航 (详写)

一层:扬帆起航

二层:友好交流

三层:战胜凶险

二段: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6.对比式板书。 对比式板书主要通过对比, 将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事物之间的不同方面加以比较区分, 让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清晰地展现。 如《爱如茉莉》的板书:

以上几种是课堂中常见的板书设计的形式, 我们还有其他一些形式,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灵活运用。 如:图表式板书、交叉式板书、阶梯式板书、复线式板书、金字塔式板书, 等等。

语文板书设计新思路 篇5

关键词:板书设计,小学语文,激发兴趣,突破难点,体会情感

板书, 又被称为“微型教案”,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和媒体等, 通过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精美的课件走进课堂, 使很多老师渐渐忽视了传统的黑板板书, 其实板书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视觉呈现方式, 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 板书的直观、简洁、清晰等特点更有利于帮助语文刚入门的学生学习课文。因此, 我认为不管在任何时候, 板书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要巧妙地利用板书, 优化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巧用板书, 激发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要心理学化。”这里的“心理学化”就是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 我们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也要“心理学化”。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 教师如果能够紧紧抓住学生这种心理, 根据课文的内容, 巧妙地设计板书, 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讲授《小苗与大树》一文的时候, 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小树苗和一棵大树, 再给大树画上一只大手, 手上拎着一个浇花用的水壶, 水壶的出水口对着小树苗, 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 把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板书到水壶里, 最后在水壶的出水口画喷水状, 学生一看, 就知道板书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最重要的是, 整节课下来学生几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思绪也自然就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 这样, 学生的无意注意就被转化为有意注意了, 学生也会迅速地掌握和理解了知识。可见, 通过形象、直观的板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教育,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板书, 突破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要使出教学上所有的巧妙的方法, 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被掌握。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 侧重于形象思维, 尤其是一些比较难懂的原理, 语言的解释更加显得苍白无力, 为此, 在教学中能针对其认识特点对症下药, 精心设计板书, 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提高了学习效率, 优化了课堂结构。

如《蝙蝠和雷达》一文中的难点是揭示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和飞机能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原理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对蝙蝠利用超声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如果仅仅用文字或语言表述, 总是显得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所以我们必须实施直观教学, 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无疑, 板书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我在授课的时候是这么设计板书的:

在以上的板书中, 左边部分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右边就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板书直观、通俗易懂、逻辑性强, 既揭示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奥妙, 又阐述了雷达的原理。既体现了两者的共性, 又能把两者的内在联系剖析得清晰明了, 学生一目了然, 复杂、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变得简单, 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巧用板书, 体会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注重情感体验”。巧妙地利用板书, 也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的手段之一。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 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和愤怒。我是这样利用板书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

在讲授过去的辉煌的时候, 可以先把圆明园里面的景物板书出来。接着, 在学习“毁灭”部分, 老师指着板书激情导读“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就这样, 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没有了 (齐读) :“没有了 (齐读) , 也没有了 (齐读) ;不仅没有了 (齐读) , 还没有了 (齐读) ;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 (齐读) 没有了, 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 对于那些上自 (齐读) 没有了, 下至 (齐读) 也没有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擦掉相应的板书, 最后老师指着课题说:“就这样, 圆明园彻底地被毁灭了!”接着, 把课题擦掉!

这样, 利用板书的灵活性, 加上老师激情洋溢的动作, 带领着学生直观地感受“毁灭”, 激发起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痛心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至此, 本节课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 对于把握课文的关键问题, 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必须慎重考虑, 精心设计, 切忌随心所欲, 杂乱无章, 要为设计板书费一番心血。”所以,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应该努力提高设计板书这一项教学技能,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板书, 并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运用, 以优化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彭小虎.小学生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语文教师,请重视粉笔板书设计 篇6

精当的粉笔板书设计一直是语文教师追求成功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日益普及, 传统的粉笔板书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弱化的趋势。不论哪门学科的教师, 似乎唯有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这一形式, 课堂板书才能生动新颖。否则, 也许会被指责为“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信息技术运用的意识”, 课堂教学过于“传统”、“守旧”等。于是,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越来越多的课堂以“屏幕板书”替代了“黑板板书”,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展示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黑板却越来越“干净”。有的语文教师只在黑板上写上课文的题目, 有时只是随机写上几个字, 板书少得几乎不用擦黑板。

多媒体课件以色彩、画面、声音的丰富多样, 给课堂带来了轻松愉快的鲜活气息。同时, 多媒体课件拥有传统的粉笔板书所不具备的大信息、大容量、方便快捷的特点。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景化, 拓展了教学内容, 让学生耳目一新, 深受师生青睐。基于这些, 当今课堂多媒体运用随处可见, “懒”于板书比比皆是。这就暴露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粉笔板书“冷”了。试问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日益普及的今天, 粉笔板书是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从此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呢?语文教师的一手漂亮粉笔板书到底需不需要?传统的粉笔板书设计是否将淡出课堂呢?笔者认为, 传统粉笔板书与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屏幕板书各有优势, 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巧妙整合后加以运用。粉笔板书绝不能丢弃, 依然应得到重视。

粉笔板书, 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手段, 它还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教学资源。粉笔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 很多情况下具有多媒体课件不可替代的作用。

规范的粉笔板书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语文学科有它的独特性。它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书面知识, 还涉及个人学识、性格品行的养成。君不见, 随着电脑的普及, 学生书写的字迹愈发凌乱不堪, 错别字层出不穷司空见惯。心气浮躁是其根本原因。而教师规范的粉笔板书是学生书写的楷模, 也是培养学生规范做人做事的过程。在书写的过程中, 精心设计的粉笔板书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板书的同时, 可以随着学生的思考, 选择最能反映学生思维过程, 与内容最贴切的词句书写, 甚至可让学生参与完成黑板书写。思考的结果得到教师认可, 积极地与教师合作板书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它是一个动态的, 又是一个充满激励因素的教学环节, 而多媒体在接近学生思维的动态方面就稍嫌不足。

粉笔板书是学生学习的活字帖。《新课标》中有这样的表述:“要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而且, 一位教师在粉笔板书的时候, 透露出的是一种气质, 一种态度, 或沉稳, 或大方, 或含蓄, 或刚毅, 这种风格和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粉笔板书既展示了教师书写的功力, 本身也是对教师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粉笔板书设计好的教师也格外受学生尊敬, 往往成了学生学习、模仿的活字帖。而且, 好的粉笔板书, 字迹端庄、整齐、秀美, 板面精巧、独特、耐看, 既使学生对板书的内容认识深刻, 又能使其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 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由此可见板书对学生的重要性。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不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也要重视并提高自己的粉笔板书书写和设计水平, 积极主动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精心设计的板书应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上, 简洁而又醒目的板书, 是教学内容体系的显现, 是讲授精髓的表白。同时, 精心设计的板书能给学生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此, 优秀的板书设计, 一定是基于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之后才可以化平凡为神奇, 化抽象为形象, 化枯燥为趣味。可以说, 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客观反映。

摭谈小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 篇7

一、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呈现

板书不单纯是静态的信息传递, 更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媒介, 通过匠心独具的板书, 启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这是板书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课堂板书这张“晴雨表”上, 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呈现什么, 重要的是, 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广阔发展空间, 开发动态性资源, 让课堂充满着挑战与创新, 让板书记录下学生课堂的气息与情趣, 让动态生成的板书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思维冲击, 给予学生无限的成就感。

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课为例。学生初读课文后对于文中的母亲———毕淑敏的印象其实是不甚清晰的, 那么课堂伊始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便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在便利贴上, 然后邀请学生将答案贴于黑板上。

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答案以对立的形式呈现, 这足以引起学生的求证心理。不着急, 这时教师顺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答案到课文第20至26自然段中分别寻找理由以驳倒对方观点。然后教师交给学生圈词、画词、旁注等方法重点理解“雪上加霜”、“忐忑不安”等词, 通过激烈的讨论, 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 思维的碰撞擦出了无比绚烂的火花, 板书上便有了新的生成。

这一动态生成的精彩从以上动态板书中可窥见一斑:左边是学生的理解, 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认知过程, “狠心、冷漠无情、铁石心肠”等词的先写后擦是动态生成;中间是内容, 心理描写的重点词呈现是关键,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循着“找心理描写的重点词感悟人物心理”的方法学习;右边是方法———“圈词、画词、旁注”, 这一方法的习得是动态生成。通过板书的动态呈现, 所有的孩子明白了母亲并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是从重点的描写心理的词语中通过“圈画写”的学习过程习得的, 学生对于母亲的慈母形象的深刻理解, 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有了自己的方法。整节课, 始终让孩子在板书的引领下在语言文字里涵咏。

二、从关注内容走向关注表达

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华丽的转身, 向内容分析说再见!”然而我们经常可以在语文课堂的板书上看到某篇课文的某些词或某个句子, 往往是课文内容的一些再现, 学生的认知被教师禁锢在板书上“课文内容”的圈子里, 学生无法感受到文章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如何借助板书这一教学阵地实现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呢?下面拟结合《蒙娜丽莎之约》一文谈谈笔者的做法。

《蒙娜丽莎之约》一文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读一读句子, 找到分别写“看到的”和“联想到的”内容。教师紧紧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导入;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第1至第4自然段写“约”的内容, 第5至第7自然段写“蒙娜丽莎”) ;重点学习第5至第7自然段, 从“看到”和“感受”两部分学习并落实重点内容, 板书如下:

学生紧紧围绕板书重点“看到”、“感受”展开研究, 在教师的引导下区分哪些是看到的, 也能准确地找到“感受”, 并让学生补写感受:那微笑, 有时让人觉得 () , 有时让人觉得 () , 有时让人觉得 () 。通过板书内容的呈现, 学生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看到与联想”这一言语形式, 摒弃了传统课堂上重在课文内容分析下的板书内容, 也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三、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

“教师要始终注视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板书设计时, 我们就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克服传统教学过多地关注学习结果的弊端。下面以“背诵积累”这一教学环节谈谈如何从板书设计上关注学习过程。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 教师设计板书时可做如下处理:

以上板书关注了语言点:“____, 那是____吧?”板书中围绕“看、闻、触、听”这些词, 还设计了读一读、议一议、背一背、仿一仿、写一写的步骤, 将整个背诵积累过程贯穿于板书之中, 学生的背诵轻而易举。学生在板书中看到了作者如何抓住课文写作的景物进行有序的语言表达;循序渐进地学习了句式, 并尝试运用;对于小草要用看、野花要用闻这种用词的精确性有了初步的感知。假设没有以上板书的助推, 学生的学习过程将会显得过度单一而失去过程性的习得, 这是单纯地只板书几个字的传统板书所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四、从单一封闭走向多维开放

我们在以往的课堂中看到的板书大多是课文中的某个重点词、重点句等, 内容及展示形式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从“单一封闭”状态走向“多维开放”的角度, 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1.板贴图片助学。如今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会把重点字词放到词卡上呈现, 特别是低段课堂引用甚多。如二年级上册《活化石》一课第一课时初读感知课文并学习第2自然段, 板书设计如下:

《活化石》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了解银杏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活化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通过读文摘录重点词“珍贵”、“树种”等词贴在黑板上反复朗读, 学习后明白“古老与珍贵”是人们把银杏树称为活化石的原因。教师形象的银杏叶简笔画与书本上“一片片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极其吻合, 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片认识了银杏叶, 还能用于比喻句式的训练。板书中“叶子”、“果子”、“名字”、“历史”用四张词卡环形呈现, 既省时又直观, 学生能明了地看到这是作者描写银杏叶的四个方面, 也能运用这种围绕事物的几个方面展开学习的方法接着学习“中华鲟”和“大熊猫”, 更能为以后围绕几个方面来写作某一事物埋下写作的种子。

2.板画线段助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要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了解学生, 扶助有问题的学生, 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借助线段来教学的方法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把这一方法用到语文教学上相信有很多孩子会受益匪浅。

浅谈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及应用 篇8

板书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行为, 其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板书如果设计合理、应用得当, 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要点,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还可以揭示教材内在的联系,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造, 增强信息的刺激强度, 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浅谈对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的一些看法, 希望与同仁共勉。

一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 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板书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必须严格为教学目的服务。与教学要求有关的, 就考虑板书;与教学要求无关的, 就割爱放弃。

2. 简明扼要的原则

简明扼要, 就是要紧扣中心, 把课文中最主要的内容, 用最精炼的文字和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板书形式, 一目了然地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3. 完整、系统、条理性原则

依据科学知识的逻辑系统性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性, 板书要完整、系统、有条理。具体地说, 就是要根据课文的重点要求, 按照课文的逻辑联系, 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提纲。要做到板书的完整、系统、条理, 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层次, 把握文章的思路。根据教学要求, 准确而精炼地抓住文章的重点词语, 课堂上随课文的讲读一词一句逐步出现, 并通过总结把这些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提纲。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 又紧扣课文;既给学生以完整系统的概念, 又富于启发性。

4. 启发性原则

所谓启发性原则, 就是通过板书,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才能使板书富有启发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 从而做到板书的内容和文字精炼、准确, 突出关键;板书的形式新颖、合理, 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板书的符号运用恰当, 清晰明确。

二板书设计的一般形式

1. 提纲式

提纲式是按教材内容和讲授顺序, 提纲挈领地编排板书, 这种板书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把握内容的结构, 形成整体认识, 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 比较式

比较式是抓住事物在性状、特征、一般属性与规律、存在的条件与应用的范围等方面的异同, 或比较, 或反衬, 或烘托, 往往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清楚、更准确、更深入。

3. 线索式

线索式就是通过板书, 理清线索, 把握思路, 使学生的认知条理化, 明晰化、深刻化。

4. 关系式

关系式就是通过板书, 揭示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表现出某一结论的思路与方法, 形成某种基本推理过程的雏形, 使知识系统化, 加深理解。

5. 表格式

表格式是根据内容可以显示分项的特点设计出表格, 提出相应的问题, 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讨论填写的板书形式。

以上为笔者在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板书设计的典型形式, 但要取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还应注意板书的应用。

三板书的应用

1. 语言精确, 富有科学性

板书的字、词、图或表等要精确, 合乎科学的专业语言规范。在某些情况下, 教师为了进行对比、反衬、纠错等, 不妨把错的东西写在黑板上, 以提醒学生注意。但是, 教师必须认真对待, 注意同时把正确的东西写出来, 让学生从比较中有所鉴别、有所发现, 从正反两方面受到教育。

2. 书写优美, 富于示范性

板书的字迹要工整秀丽、明晰可辨, 并且大小适当, 教师书写时要认真严肃、一丝不苟, 讲究规范和优美, 使其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

3. 掌握时机, 富于灵活性

板书书写的时间, 应同讲解的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启发性的, 写在推导过程之前;具有结论性的, 应待瓜熟蒂落, 写在分析推理之后。

4. 教师引导, 学生参与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课堂板书教师应该大胆引导学生参与。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讨论、概括板书内容, 学生概括的内容可能与老师课前考虑的相一致, 也可能不一致, 对概括词句选用不一致、但符合课文内容的, 应尽量采用学生的。这些内容可以由老师在黑板上板出, 也可以由学生到黑板上写, 但必须由老师引路、点拨。可采取老师先写、学生后写, 老师先写、学生补写的办法。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效果会显著提高。

总之, 课堂板书的设计和应用, 不仅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和授课水平, 而且是一门艺术。它是服务于教学的, 只要板书设计得好, 运用恰当, 就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上一篇:丰富素材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