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工程(精选12篇)
青藏工程 篇1
0 引 言
西藏经济随着青藏铁路通车和林芝机场通航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投产得到迅速发展,电力供应矛盾日益加剧,青海-西藏±500 kV直流联网工程(以下简称青藏输电线路)是缓解西藏电力紧缺,促进西部大开发建设西藏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青藏输电线路北起青海格尔木市附近的格尔木换流站,南至西藏拉萨附近的拉萨换流站,采用直流500 kV的标准,输电距离约1 100余km,其中约620 km线路跨越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地段,其中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占83.6%,岛状多年冻土区占16.4%,南北两段均为季节冻土区[1](图1)。该工程是世界上首次在海拔4 000~5 000 m以上建设高压直流线路,首次在海拔3 000 m上建设直流换流站。因而将面临海拔高、气候严寒、日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以及多年冻土等问题,尤其是沿线冻土的类型、分布规律、物理力学特性等对线路路径优化、塔基的稳定性以及不良冻土现象引起的地质灾害等问题更值得关注。
多年冻土热稳定性差、水热活动强烈、厚层地下冰和高含冰量冻土所占比重大、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2],在多年冻土区进行工程建设经常面临地基土的冻胀、融沉以及冻拔等工程问题。在人类工程作用和气候变暖条件下,冻土的原始热平衡遭到破坏引起多年冻土上限每年以2~10 cm的速率下移[3];多年冻土不断退化[4,5,6,7]及其稳定性受到很大影响[8,9];多年冻土地温升高[10],同时工程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11]。这些变化直接导致多年冻土工程地质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输电线路属于点线工程,不同于公路、铁路等这样的线性工程,点的稳定性关乎整个线路的稳定,而点又具有可选择性,可根据现场冻土情况动态调整点。与此同时,输电线路由于结构形式的不同,其工程导致了热边界条件与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有很大的不同,对冻土的影响具有独特性。因此,本文从输电线路沿线各种冻土工程问题出发,研究和探讨其对塔基点稳定性的影响,为确保整个工程的稳定性讨论了多年冻土区输电线路的选线问题、塔基处理设计和施工。
1 沿线多年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多年冻土是负温的特殊地质体,冻土含冰量及其温度场是制约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特征的主要因素。冻土含冰量是产生冻融的关键因素,冻土温度场是反映多年冻土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年平均地温低,冻土受干扰的程度小,稳定性好。反之,反应敏感,稳定性差[12]。因此,针对该方面的研究有利于输电线路的总体设计和施工。结合研究成果对输电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征概述如下。
1.1 不同含冰量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500 kV输电线路跨越的多年冻土区长度约620 km,其中北起西大滩,南至安多为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长约540 km,安多至两道河为岛状不连续多年冻土区,长约80 km。根据输电线路塔基稳定性分析、稳定性评价和实际工程的需要,可以把冻土类型分为低含冰量冻土和高含冰量冻土。
1.1.1 低含冰量冻土地带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沿线少冰冻土带主要集中在雁石坪至青藏公路104道班之间。该段线路主要是粗颗粒土、基岩以及部分细颗粒土地段,塔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属于良好的工程地质地段,可以不考虑冻土地基的冻胀和融沉问题,可按一般基础稳定性设计该地段。即使有一些融沉、冻胀变形,其影响都不是很大,但是为了避免意外也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处理措施,如加强地面的排水等,就可以预防塔基的变形破坏。
1.1.2 高含冰量冻土地带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高含冰量冻土地带属于极差工程地质地段,而线路途经该地带的长度约为272 km,约占据了线路跨越多年冻土的一半左右,其分布于昆仑山、不冻泉到9工区、11工区到二道沟、90道班到通天河以及110道班到头二九山等地区。该地带主要是由细颗粒土组成,含冰量高且厚,地温又比较低,极易造成塔基冻胀和融沉,同时地下冰又具有长期的蠕变作用,因此该地带严重影响塔基的稳定性,必须进行专门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其稳定性。要严格控制施工季节和时间,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减少冻土热侵蚀作用。
1.2 冻土地温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冻土年平均地温反映多年冻土的地带性分布特点,还反映出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及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地温及地下冰生存和发展等的影响,是工程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输电线路沿线年平均地温可将沿线多年冻土分为不同的地温区,其分布及变化能直接影响冻土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和可变性,也直接影响和扰动这些地温区冻土工程性质的稳定性。表1列出沿线的不同冻土地温的分布状况及对工程的影响。调查表明,昆仑山,唐古拉山等高山低温冻土极稳定区, 路基病害较少, 楚玛尔河等高温冻土不稳定区, 路基则严重破坏。
2 多年冻土地基特殊的工程地质问题
多年冻土由于冰体及冰层的存在属于不稳定的复杂多相体系。其工程地质上的特点是:冻土的地下冰、结构的差异性以及对外界条件的敏感性造成冻土基础的不稳定性,并造成各种冻土问题。
2.1 冻胀问题
寒区建筑物以不同基础形式埋置于冻土地基中,基础在季节融化冻结过程中受到冻胀力作用,导致基础的冻裂、变形及破坏。在富含水分的地层中,土体冻结时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13,14]使得水分富集于冻结锋面地带,此过程中水分相变在地层中出现冰透镜体,同时释放自由能对土颗粒产生冻胀现象。冻胀引起冻结土体内应力的变化,对建筑物基础产生不同方向的冻胀应力,影响多年冻土区建筑物的稳定性,尤其是输电线路塔基和桥梁工程的稳定性。由于输电线路沿线的冻土较为发育,在季节交替中容易产生冻胀力,其对塔基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看来冻土区塔基的失稳主要是冻胀引起的,东北大庆地区110 kV龙任线、220 kV齐让线和二火线多个塔位, 曾因地基土冻胀基础失稳而发生倒杆及倒塌的冻害事故。据不完全统计, 仅4年时间处理冻害投资达856.4万元[15],还有海拉尔-牙克石220 kV送电线路工程于1997年12月建成投产,2003年位于东大泡子附近的N29号塔灌注桩基础因冻胀导致桩顶与铁塔倾斜、联梁与桩身联结处开裂, 影响线路正常运行, 造成了经济损失[16]。
2.2 冻拔现象
基础冻拔是寒区工程常见的工程病害之一。冻拔是冻胀力引起的,在季节融化层回冻期间,基础被土体冻结在一起,当基础底部因冻胀产生的冻胀力大于基础四周的冻结力时基础就会被抬升,这就是冻拔。在冻结和融化时因摩擦力作用基础周围的土颗粒松动堆积在基础底部,逐年积累使基础不断被抬升,其埋深逐渐减小,这就是冻拔现象。如果设计时对此考虑不当, 则会引起塔基在冻胀力的作用下产生冻拔变形, 甚至破坏。由于输电线路可能大量采用桩基础,该类问题在输电线路中较其他线路工程表现更为突出。1984年望奎县通江镇黄家店村(4跨32 m)井柱式墩台钢筋混凝土板梁桥中墩冻拔,不能正常使用[17],还有所谓的“罗锅桥”或“耍龙桥”也就是冻拔引起的。70年代青藏公路沱沱河早期大桥桥桩由于设计埋深较浅,在逐年的冻拔作用下部分大桥桥桩由于冻拔作用被拔起,并明显导致公路桥面的起伏。
2.3 融沉问题
冻土的融沉性大小是由冰的含量决定,大多数多年冻土地基都具有较大的融沉性。冻土区的工程建设改变了地面土层的水热交换条件,破坏了土体内部的冰水平衡状态[18]。在局部集中热原侵蚀作用下,使得冻土上限下移,多年冻土地下冰融化,冻土地基被压实变形,甚至土体被挤出塌陷。融沉的不均匀性和塌陷性往往导致地面建筑物的破坏。虽然在输电线路中融沉病害的比例较小,但多年冻土区不均匀融沉变形则是路基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资料(1990 年)显示[19], 青藏公路的破坏80% 以上均为融化下沉破坏, 其中含有融化夹层的路段占90% 以上。输电线路也是一种线性工程,其施工建设必定影响冻土的热交换条件,并在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塔基的沉降变形也将是输电线路所面临的主要工程病害。因此,利用冻土作为地基设计时,必须预知冻土地基融化而产生融化下沉性,避免冻土地基融沉超过建筑物的允许变形值,这是多年冻土工程地质评价中必须确定的冻土工程地质性质。
2.4 不良冻土现象
不良冻土现象是寒区内冷生作用的产物[20]。在寒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由岩土中水分冻结与负温条件下温湿变化而产生的应力引起水分迁移,冰的形成和融化、岩土变形及位移、沉积物改造等一系列过程及其伴生的微地貌形态,这些过程通称冷生作用[21],其中反复冻融作用是塑造冻土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应力和基本过程[22]。在地表形成一系列特殊的物理地质地貌形态称冻土现象,而威胁建筑物稳定性及对生态环境产生破损作用的冻土现象称为不良冻土现象。通过项目组2007年年底、2008年中下旬2次对输电线路的调查发现,输电线路主要不良冻土现象主要为冰锥、热融滑塌和热融湖塘,据粗略统计沿线有大小冰锥约30余处,其类型主要为泉冰锥,最大规模为西大滩青藏铁路南侧的泉冰锥,其延展范围约300 m。这些不良冻土现象伴随着地表微地貌的变化对输电线路这样的点线工程稳定性危害极大,导致塔基产生变形失稳,因此在塔基点定点中尽量绕避或跨越。另外,由于工程建设破坏了冻土天然的热平衡、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会形成一系列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根据调查,青藏铁路建成以来有18处发生次生冻土现象[23],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也是输电线路塔基稳定性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对输电线路沿线的不良冻土现象的类型、分布及其发育机理的研究有利于预防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发生。
2.5 气候变暖及冻土退化
2001年政府间气象变化组织(IPCC)的科学报告指出[24],过去100年全球年平均地面温度大约升高0.4~0.8℃,尤其近30 a增幅在0.15℃/(10 a)。青藏高原在近40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3~0.4℃,以冬季升温为主[25]。气候的显著变暖引起了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和温度状态的变化。伴随气候的变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多呈区域性退化状态,表现为季节冻结深度减小,融化深度增大,在多年冻土区边缘地带及融区附近形成垂直上不衔接的具有融化夹层或埋藏较深的多年冻土,尤其是高原东部大面积的岛状冻土区[7]。1974-1989年冻土地温统计资料表明冻土区20 m深处的地温上升0.2~0.4℃[26],导致季节冻结层变浅约10~40 cm,融化层加深约5~30 cm[27],高原冻土面积缩小了0.1×106km2[28]。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退化已对青藏公路等线性工程的稳定性、安全运用造成严重影响[29]。因此,作为该区点线工程的输电线路,在选线与设计时也应充分重视该方面对输电线路稳定性的影响。
3 多年冻土区塔基工程病害的应对措施
塔基从工程结构稳定性和传热特征方面具有以下特征:由于人为填、挖等的热扰动作用改变了塔基基坑的受热条件,增强了冻土的热侵蚀作用,使地基冻土出现人为作用的融化及变形,从而影响局部或整体的稳定性;由于冻土的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土质、温度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对塔基稳定性都会产生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塔基的介质性质不同于天然地层,在冻土地层之间出现新的热力平衡关系,改变原有地层的传热条件。为此在线路的设计施工时就要注意其中的冻土问题。
3.1 多年冻土区塔基选线选位
输电线路是点线工程,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针对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影响冻土的条件,进行线路以及点的定位的优化设计是相当必要的。线路塔基应优先选择融区、基岩出露头或基岩埋深较浅的地段。在冻土区,结合冻土的发育和分布规律,线路应尽量选择地下冰含量少的地段或地点通过。同时,塔基的定点还要进一步结合微地貌条件下地下冰分布规律来确定,如线路通过山坡时,塔基宜选择在平缓、干燥、向阳的中上部地段,该地带的多年冻土通常埋藏较深,含冰较少,稳定性较好,并尽量避免在山间低洼区及坡角处定点,该区冻土地下冰发育良好,不利于塔基的稳定性。对于不良冻土现象地区和融区附近的多年冻土边缘地带线路塔基要尽量绕行或跨越,以免造成塔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发生的倾斜。
3.2 多年冻土区线路塔基设计
多年冻土区地基土的特殊性决定着建筑物基础的设计原则。根据各类建筑物破坏情况的调查、研究,一是由于冻拔作用,可能使塔基埋置深度逐年地减小, 导致构筑物丧失稳定性。二是多年冻土地基土融化而使塔基产生不均匀下沉。还有,由于混凝土的水化热会给稳定的冻土带来很大的热扰动,可能会导致冻土的冻结强度降低,致使地基土的承载力严重下降,直接影响冻土的热稳定性。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多年冻土地区的塔基设计,需根据冻土温度,冻土类型等情况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设计原则。输电线路塔基类似于桥基均为冷基石材,可借鉴青藏铁路大桥桥基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总的原则是“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
(2)多年冻土地区的塔基埋深,应满足防止下沉和冻胀的要求。在采取保护多年冻土和限制多年冻土融化深度的地段,除满足防止下沉和冻胀的要求外,应同时满足防止热融及控制热融沉陷的要求。
(3)为保护多年冻土不致迅速融化,必须做好塔基的防、排水工程,减少热侵蚀作用,并保护好塔基附近的植被,周幼吾[30]的研究表明植被对于保护多年冻土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施工中应精心进行施工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地表土层植被的破坏,以减缓冻土的融化速度。
(4)为保持塔基的稳定性,防止融化下沉及地基冻胀,可以按不同的冻土地基特点及冻土类型,采取一些辅助措施:
热棒——适用于高含冰量和高温多年冻土地段,目的是为保护多年冻土上限的稳定,避免施工和基础对冻土的热影响,在高含冰量地段的所有基础形式都应采取热棒(桩)作为基础的辅助制冷效应,加快多年冻土回冻和使上限尽快地回升和升高。
油砂——适用于具有冻胀性(主要是细颗粒土及有较高粉黏粒含量的粗颗粒土)的地基土,目的是为防止季节融化层对基础产生冻胀作用,可以采用渣油和油砂混合料,涂抹和回填在基础的侧表面与侧面,减小基础的冻拔。
保温——适用于高含冰量和高温多年冻土地段,目的是为保护多年冻土上限的稳定,避免施工和基础对冻土的热影响,在高含冰量地段的刚性基础底板下都可以采用保温层,减小各种热源对基础下多年冻土的热影响,保持冻土的稳定性。
砂砾石反滤层——适用于地基土有较好的透水性能的地段。采用砂砾石反滤层回填在基础侧面,回填厚度为0.5~1.0 m。换填深度为当地最大季节冻结深度的80%。回填的砂砾石层内的地下水必须有良好的排泄条件,避免积水,引起冻胀。
(5)对于冻胀性敏感的塔基位置(含水量大),可以换填冻胀敏感性小的土质。在最大季节冻融深度范围内,在塔基下或周边换填冻胀不敏感或弱敏感的土,达到防治冻害的目的。换填质量要求:土的冻胀主要受到土中颗粒直径小于0.075 mm 细颗粒土的影响, 当土中细颗粒含量<15%时,土属于冻胀不敏感性土或弱敏感土,当细颗粒含量>15%时,土变成冻胀敏感性土[31]。
(6)在高含冰量高温冻土地带、热融泥流和滑塌、热融下沉、冰堆、冻土沼泽等不良地质现象地带,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保护冻土的新方法和新措施来进行个别设计处理。
3.3 多年冻土区塔基施工建议
在多年冻土区进行施工时,关键问题就是减少工程活动的热侵蚀作用,为此必须优选施工季节,优化施工工艺等来保护冻土融化。结合以往青藏公路、青藏铁路、110 kV输电线路等多年冻土区重大工程的施工经验,在施工中应该注意几方面问题。
(1)机械化作业。
施工作业中尽量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快速开挖基坑,避免人工开挖造成的周期长、热量易导入缺陷。机械化作业效率高,易与开挖,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安全问题。机械化施工还节约工程成本。
(2)快速施工。
施工进度对于保护冻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加快施工进度,可减少冻土暴露的时间,减少工程活动的热侵蚀作用,也减少了工程活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对于地下冰发育且埋藏较浅,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和极差地段,要快速施工,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 及时浇筑和回填。回填土料以原地点土为主,要分层夯实。一般地段回填高度要高出原地面20~30 cm ,复杂地段高出原地面30~40 cm ,有植被地段要注意恢复植被层。
(3)施工范围控制。
在高原施工中应精心进行施工组织,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地表土层和植被的破坏,以减轻冻土的融化。高原植被是保护冻土最好的天然材料,但是由于高原植被相当的脆弱,破坏了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甚至无法恢复,因此在施工时应尽量缩小施工的范围,组织好施工减少对高原植被的破坏。
(4)施工时间。
气温和地表温度是影响冻土退化的主要因子。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相对来说,冬季气温低于地温,太阳辐射小,在开挖时不易造成冻土的融化和挖方滑塌,还减少热侵蚀作用,只是开挖难度大。因此可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对不同的地段可以选择不同季节施工。低含冰量地段可以选择在夏季进行施工,高含冰量冻土地段,尤其是沼泽湿地等地段最好在冬季元月下旬至4月季节融化层完全冻结后施工。该地段地下冰发育,冬季施工能够避免对冻土的热侵蚀作用,有利于保护冻土、保持工程稳定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性。
(5)塔基形式选择。
塔基形式的选择对于保护冻土来说具有一定的意义。在高原冻土区施工中为了避免挖掘大量冻土土方,减少热量传入地基,还应尽量减少现场开挖浇筑塔基。因为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对冻土地基热干扰较大,而且混凝土养生时间又长。鉴于此,为尽量不扰动冻土天然结构以及避免大开挖,兼顾环保等要求,借鉴青藏铁路桥基施工技术经验,建议采用预制装配式基础、管桩基础加热棒形式或灌注桩等桩基基础形式(图2),增加冻土的冻结速度以及避免对冻土的热扰动。以此提高施工质量,缩短现场作业时间,减少热侵蚀作用。
(6)塔基的浇筑养护。针对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寒区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是高原施工不可忽视的工序。多年冻土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是控制热量对多年冻土的热侵蚀作用。多年冻土区塔基的浇注要采用低温、早强及耐久的混凝土,严格控制其入模温度,以便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对冻土的热扰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稳定性。浇筑完成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防止温差过大产生热应力致使其开裂。在大坝块体的表面裂缝中,就有过因遭多次气候骤降发展成为深层裂缝的例子[32]。由于输电线路塔基浇筑体积较大,容易产生裂缝,因此,采用和易性好、流动性大的低温混凝土浇筑,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可以明显减少温缩裂缝和干缩裂缝,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33]。
4 问题和建议
冻土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工程地质特性比较复杂,虽然,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等既有研究成果为输电线路青藏直流联网工程500KV输电线冻土工程地基基础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由于输电线路距离已有线路有一定的距离,加之以往对青藏高原冻土区输电线路的研究的缺乏,在较短时间内完全掌握沿线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具有较大的难度。为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冻土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营,在今后中应注重如下问题的研究:
(1)冻土是复杂多相体系,对外界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应当加大勘探力度,根据勘探资料进一步研究冻土环境的变化规律,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提高可靠的施工依据。
(2)输电线路的建设中及运行以后对冻土环境的扰动和破坏引起的环境效应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工程建设对冻土退化关系的研究以及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形成、分布极其发育机理研究,对保护线路长期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开展输电线路冻土环境变化以及塔基稳定性的长期监测系统研究,为将来输电线路稳定性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并为工程病害的治理措施提供指导,形成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
摘要:根据青海-西藏500 kV直流联网工程输电线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已有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勘察结果,结合输电线路工程特点对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存在的冻土工程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输电线路沿线跨越540 km的连续片状多年冻土区和80 km的岛状多年冻土区,其中高含冰量冻土区占一半左右,低含冰量冻土区占25%;工程稳定性差的冻土地温带分布广;沿线的工程地质问题普遍存在,冻胀融沉是输电线路塔基失稳的主要原因,其中冻拔问题将是输电线路工程面临的新问题;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于沿线,对线路构成较大危害;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冻土退化较为显著,对输电线路的长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结合地下冰发育规律和工程特点,提出了输电线路选线选位的原则,以及塔基设计建议方案,并针对可能存在的工程问题给出施工建议。其研究成果将为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多年冻土,输电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措施
青藏工程 篇2
个人心得体会
对于一个在西藏从事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讲,我想没有谁不会知道“电力天路”这个名词,这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高寒地区建设规模最大、施工难题最多的输变电工程——青藏联网工程。
这项伟大的工程,于2011年12月9日提前一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青藏联网工程的成功解决了西藏人民长期以来发电送不出去的问题也给西藏千家万户的人民送去了光明。然后,在这项被世人称为“电力天路”工程的背后,却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期望。全体参建单位及3万余名建设者,面对的是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冻土施工和设备研制等4大世界难题,即使是这样的困难,3万余建设者无不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以“缺氧不缺斗志、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英雄气概,坚持战斗在“生命禁区”,不断挑战生存极限和施工极限,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一个个伟大、似乎无法实现的工程背后,留下的就是这样的传奇!这样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就是越容易出成绩的地方,也是越容易考验人意志力的地方。在先进事迹中,有这样一些话:“唐古拉的冬天有多冷?如果不戴手套,手一碰到冰冷的塔材,立刻就会被粘住。工地上没有饮用水,从100公里以外的那曲镇买来的水,也在回来的路上冻成了冰……”;“在他们的食堂里,听着呼呼的风声,看着他们就着沙子把碗里的饭吃了下去……”;“我们在经受大自然的洗礼,我们在作一种奉献……”;“在戈壁上,风与沙是一对忠诚的伙伴,它们强强联合所产生的能量,如果不亲自体会是无法想象的……”;“这里是冬意浓浓,一阵凉风吹过,脸上像被小刀划过一样……”看到这样的话,就让我潸然泪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藏联网工程先进事迹必将提供越来越强大的精神动力。学习了解它,犹如一场及时春雨,滋润着国家电网每一个员工的心田。面对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的目标与任务,国家电网人将在青藏联网工程建设者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激励下,一如既往,敢打必胜,攻坚克难,奋勇向前。
因此,我作为一名电力普通职工,向为这一伟大工程而拼搏的各位领导和工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青藏旅游健康提示 篇3
何谓高原反应
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人从平原进入高原,为适应低氧环境,需要进行一些适应性改变,以维持毛细血管内血液与组织间必要的压力阶差。但人体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缺氧和对缺氧反应迟钝者会发生适应不全,就会出现高原反应,医学上称之为“高原病”。高原反应分为急性高原反应和慢性高原反应。平原地区的人去青藏、云贵等地区发生的高原反应一般都属于急性高原反应。所以,旅游者应了解一些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从平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出现高原反应很常见。尤其是在一天内登上2 500~3 000米以上地区后,6~72小时即可出现症状。短时间内人们就会在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等出现高原反应。当然,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高原反应出现的症状和急缓也不同。一般症状为头疼、心悸、胸闷、气短、食欲差、恶心、呕吐、乏力、失眠等。神经系统会出现多言、步态不稳、呼吸加深加快等类似过量饮酒样的症状。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唇指甲青紫。一般在高原停留24~48小时后症状会缓解,数天后消失。
严重的并发症
少数人因各种原因由高原反应引起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这都是最严重且致命的急性高原病。
高原肺水肿通常在快速进入高原地区2~4天内发生。常先出现急性高原反应,头痛、乏力、呼吸困难、干咳逐渐加重,口唇青紫(发绀)、心动过速、端坐呼吸、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听诊时肺部可闻干湿性罗音。在高原过于劳累、寒冷、呼吸道感染者容易诱发此病。
高原脑水肿是罕见但最严重的急性高原病。大多数病人在进入海拔3 600米以上地区1~3天后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伴呕吐、精神紊乱、共济失调、幻听、幻视、语言障碍、定向力障碍等,后发展为步态不稳、木僵或昏迷。
一旦发生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应马上就医,延误诊断和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死亡率很高。目前看,旅游者发生不幸多因上述两种严重的高原病。
高原病的治疗
发生急性高原反应的治疗首先是休息,症状未改善前不要继续游玩和登高。应卧床休息、补充液体。立即进行氧疗,经鼻管或面罩吸氧,几乎全部病例症状都可缓解。还要积极配合医生做各种治疗,如果经治疗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者,应马上将病人转运到低海拔地区,下降300米症状就可明显改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病人应完全依靠正规医院的处理,抓紧一切机会和手段积极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高原病的预防
关于高原反应的预防,去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旅游的朋友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进入高原前要加强对高原环境、生活及高原病知识的了解。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心理,避免精神紧张,因为精神紧张会造成耗氧量增加,反而容易加重高原反应。
2. 患有心脏病、肺病、肝病、肾病、高血压、严重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人不宜到高原旅游,以免发生意外。
3.正在感冒期间或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要在进入高原之前治愈,否则不宜进入高原地区旅游。
4. 避免剧烈运动,进行适应性锻炼,坚持阶梯升高原则,初入高原后应减少运动量及运动强度,适应后逐渐增加运动量。要慢走路,少跑跳,少说话,多睡觉。
5. 避免饮酒,饮食上要注意多吃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品,少吃高脂肪食物。吃饭不宜过饱,尽量少吸烟。
6. 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春秋要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带好适时的衣服,冬季最好不去高原旅游。尽量少洗头洗澡,避免受寒感冒。到雪山地区旅游还要注意防紫外线,带好防晒霜和保护眼睛的墨镜等。
7. 在高原要注意休息好,但不要服用镇静催眠药物。
8. 如果不能阶梯式上升海拔高度,可于上高原前24小时或48小时开始适当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或保健品,如高原安、丹参片、丹参滴丸等,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9. 在高原适当吸氧很有好处。
谈青藏直流输电工程锥柱基础施工 篇4
青海~西藏±400 k V直流联网工程线路全长约1 140 km。线路所经区域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穿越长约546 km连续分布的多年冻土区。沱沱河~雁石坪段多年冻土区与融区相间分布,含冰量较高,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埋深均在1 m~2 m之间,流砂、泥沼等普遍存在,在这种地质情况下,基础施工变得十分困难。本工程大部分基础采取的是锥柱基础形式,它适合于冻土地区,可有效地控制冻土引起的冻胀危害。然而丰富的地下水、流砂、泥沼、冻胀丘、冰锥、热融滑塌、热融湖塘、热融沉陷、湿地等复杂的地质情况,提高了基础施工难度。由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有效施工期短,工期紧,任务重,安全质量要求高,这就要求有较高的施工工艺。该项目要针对工期紧,复杂的施工环境,需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使安全质量有保障。
2 锥柱式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工程的技术特点、难点
1)本工程锥柱基础是影响整个基础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关键。设计根据地质及水文条件有26基础采取了玻璃钢模板进行防冻处理,其余24基础采用钢模板进行支模。基础方量大,平均每基达到90 m3左右,最小的基坑尺寸为4 200 mm×4 200 mm×4 900 mm(长×宽×高),这就给支模带来很大困难。2)我管段基础处于开心岭~雁石坪段,沿线地形比较平坦,植被稀疏,除个别地势较高的地段地下水埋深较大外,其余地段地下水埋深均在1.0 m~2.0 m之间,流砂大、塌方严重,施工困难极大。3)本工程起点高,国网公司要求争创“整体工程国家优质工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本次基础施工精度要求高:在优良1.6‰的基础上再提高80%,即1.28‰。4)我管段属于融冻区,大部分基础既属于流砂水坑又属于冻土基坑,给基础质量的控制带来了一定难度。
2.2 项目部采取的措施处理
1)在进行首基基础(3994号)浇筑时,我们采取了用钢管搭设钢管架,然后采用导链葫芦和花篮螺丝调节后用撑木夹紧的方法(如图1所示),然而在控制工程中我们发现由于钢模板太高、太重,容易发生跑模,而且不容易调节过来,因此这种方法在浇筑如此大方量的基础上有着很大的弊病。
经过多次商量、反复论证,我们提出采用油炸杆(黑木杆)作为吊木横在基坑边上,然后在吊木上制作4个钢丝套环,用4个2 t葫芦分别从四个角吊立钢模,同时调节高差,调整好后,再用“井”字撑木将钢模夹死在吊木上,如图2所示。
同样的我们在施工玻璃钢基础时,效仿这种方法,将导链葫芦改成花篮螺丝,调节玻璃钢模板高差,同时为了避免玻璃钢模板在浇筑过程中出现上拔现象,在玻璃钢底部用铁丝将4个脚固定在底板筋上。采取这种方法可随时通过导链葫芦或花篮螺丝来调节钢模或玻璃钢模的高差,有效的控制了钢模的水平和垂直度,同时缩短了支模时间,大大提高了基础浇筑效率。
2)在开挖3971号时,我们发现此基础地质松软,主要是砂土,在4 m左右出现流砂,且水很大,基坑成型相当困难。鉴于此种情况,我们确定了如下方案:a.认真审核设计院下发的《地质勘查报告》,对流砂、水坑为保证安全开挖、避免大方量塌方,我们对此种基坑进行了0.3的放坡,即4 m×4 m×5 m(长×宽×高)的基坑按照7 m×7 m×5 m(长×宽×高)进行开挖,对塌方严重的,及时采用砂袋、挡板、槽钢进行防护。b.在基坑外进行钢筋笼加工,形成流水作业,一旦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时,对坑底操平后及时打垫层、吊钢筋笼,当调整对位完毕后,立即浇筑底板混凝土,同时进行模板吊立及校正。
2.3 施工方案
根据以前110 k V的施工经验,针对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条件,为了保证基础各技术参数精确,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
1)对水坑、流砂坑,采取对基础地基进行换填砂石,并加厚基础垫层。2)加工1.2 m长的75×75×5的角钢,将角钢打入基础底板内部,角钢上端与基础上底板筋平齐,用混凝土将角钢与基础浇筑成一体,每条腿打8根角钢(相当于制作了角钢桩基础,加大基础与地面的连接力、粘合力),如图3所示。3)设计基础连接板,将已浇筑完成的基础用连接板连接起来,加大基础内部各条腿的相互连接、制约强度。图4为现场连接实物图。4)为了解决本工程中出现的流砂、塌方等问题,经过多方论证,我们采用“沉井法”及挡板(如图5所示)。5)由于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气温异常低下,为了防止基础冻胀,我们采取铺设棉被,回填基础的方法(见图6)。
3 结语
在青藏直流±400 k V输电线路工程中,根据地理气候,地质条件不同,对基础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并不断的改进方案,利用了短短60 d的时间,顺利完成所有锥柱基础。我们总结经验,为以后在高寒缺氧情况下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
[2]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
《青藏高原》有感 篇5
柔美的女声,从远处渐进,宛如天籁之音。脑海中的画面打开,带我进入梦中的青藏高原。我没去过青藏高原,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景象。地理书上说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这只形容了它的海拔高,不过去看看中国的山脉地图,你会发现,那里的山不只是高,也是连绵数千里的,正如歌词中所唱。此时此刻,脑海里出现了一片绵延的雪山,让我顿生肃穆之情。《青藏高原》旋律深情而高亢,表达了对青藏高原的无限神往和极力赞颂。这首歌曲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渗透着长调的韵味。长调虽无语言意义,也不具备语言能力,仅仅只有 “呀、啦、索、哎”等几个字音,却能表达一种久远的意境,一种对天、地、佛深切地呼唤和期盼。因此,长调可称为无言的歌,无言的歌表达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期盼和无限眷恋。歌曲使人仿佛看见了蓝天、白云、雪山、清净透明的空气、安详质朴的人民……歌声感受到某种接近于生命真实的精神内涵。
为环保陈琳横穿青藏 篇6
近日,歌手陈琳作为中华环保基金会任命的首任“绿色使者”,在2000年的春夏之交,她将驾车横穿青藏高原,亲临那片神秘的土地,并身体力行来倡导更多的人对这一片净土给予关心与热爱。
促成陈琳做出这一决定的直接动力可以说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1999年7月间因为拍音乐录影带而导致的一场车祸,使她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二是她本人数年来对环保理念的默默而不懈的支持,并创作演唱了一首以环保为主题的《变脸》,从而获得由中华环保基金会任命的首任“绿色使者”的称号,这一殊荣让她一再感受到了环保在我们时代的迫切性和使命感;三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陈琳走进中国妇联倡导的“春蕾计划”中,从而开始了资助藏族女孩曲珍完成小学到高中学业的事情。这回也就利用这一时机,陈琳要亲去看望曲珍,希望为她送去一份最真切的爱。
这次由中华环保基金会、香港channe[v]音乐台、脉博网联合主办并由脉网全权赞助,竹书文化承办的活动,也将真实地记录、拍摄报道西藏之行中的每日纪实,届时会有电视、电台、报纸、网络30人组成的强大报道组跟踪采访。
青藏工程 篇7
1 调查过程和方法
分别在拉萨市和西宁市选取了各种建筑用途的新建工程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与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访谈, 了解建筑废弃物的主要成分和产生来源, 分析材料废弃的原因和数量, 确定主要建筑废弃物的估算方法, 了解建筑废弃物收集和处置方式。
1.1 调查问卷法
在项目调研前期, 针对拉萨市和西宁市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废弃物的现状及处理措施进行问卷调查, 涉及问题包括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废弃物的种类、产生原因、主要处理措施、建筑废弃物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期望处理措施以及废弃物处理的建议等,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废弃物的主要成因, 对不同的管理部门和参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包括建设和环境保护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公司、设计院垃圾填埋场、普通市民等, 有效回应问卷为30份, 调查结果分析见表1。
由以上调研结果分析, 有95%的人认为建筑废弃物已经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由此看出, 建筑废弃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目前西宁市对建筑施工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措施是填埋, 回收利用率较低;所有调研对象都认为目前的焚烧填埋措施潜在危害较大, 希望通过采取减量化和回收利用等措施来改变目前的处理方式, 并期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
1.2 实地调研法
对拉萨市和西宁市17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实地跟踪调研, 统计废弃物数量, 分析废弃物成因;走访建设局、环保局、城管局、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 现场拍摄图片照片、查询有关单位的文件资料, 就目前建筑市场管理模式、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及潜在危害、近几年西宁市施工面积发展趋势及成本损失进行调研分析, 调研结果见表2。
1.3 施工废弃物特征调查
通过对以上17个工程项目的调研, 各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废弃物的种类及组成特征见表3。
通过实地调研得知, 施工阶段废弃物主要由砂、石料、木材、砌块、石灰、水泥、金属等材料构成。其中砌块、砂石料所占的比重最大, 金属所占的比重较小。以上施工废弃物的主要特征为数量大、对健康无直接危害、对生态环境影响长久等。
1.4 废弃物来源及成因分析
通过对不同参建单位、不同操作层、多个施工班组人员的问卷统计分析和对工程项目实地调研测试, 得出造成西宁市施工阶段废弃物现状主要有设计变更、施工质量不合格造成的返工、计划不详造成材料购买过量、工人意识不强以及操作水平有限造成的材料浪费、施工现场对废弃物的管理不重视、目前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 各种原因的比例如图1所示。
1) 目前两市没有专门针对废弃物减量化及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 且对废弃物的外运要求高、费用高, 无专门的回收系统, 增加了施工单位的运输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施工单位对废弃物采用就地填埋或随意丢弃的处置方法。
2) 对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相对落后, 没有形成大规模市场, 能回收的废弃物种类有限, 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成本相对较高。
3) 青藏地区的资源匮乏程度、环境污染程度较内地不明显, 各参建单位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相对较弱。
4) 由于设计单位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小, 重视不够, 使设计与施工脱节, 在施工中存在的设计变更多, 返工率高, 造成建筑材料大量浪费。
5) 监理监管范围狭窄, 不参与工料节约的监管。
6) 由于施工过程中材料造成成本浪费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长期以来建筑行业的高利润、高回报, 使施工单位的材料节约意识薄弱。
7) 古老的填埋、焚烧等处理方式根深蒂固, 在无明显利益诱惑下施工单位不愿寻求新的处理模式。
8) 由于工程垫资现象普遍, 工程款支付滞后, 大大挫败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导致工人行为散漫, 有怨气, 材料浪费现象严重。
9) 由于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 没有专门针对废弃物管理的文件和措施, 以及工人的节约意识不强, 无法做到废弃物的减量化。
10) 对施工过程中进度计划不详, 材料的用量计算不准, 进场材料过量也是造成建筑废弃物的主要原因。
11) 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气候多变等多种原因, 建筑材料堆放混乱, 工人取用无序, 造成材料大量浪费。
12) 场地限制或现场布置不合理, 堆料场离施工现场距离较远, 造成材料二次搬运洒落、破损现象严重。
13) 施工现场责任分工不明确, 材料配置量不准确。如头一天下午剩余的混凝土、砂浆或其他拌合料若不能及时用完, 干硬后只能废弃, 或有些黏结材料、液体溶剂一经开封不及时用完会凝固失效。
14) 现场施工人员的来源地区广泛, 风俗习惯迥异, 协调沟通难度大, 工种衔接造成材料浪费严重。
15) 处理废弃物占用施工场地, 浪费人力、物力。
2 国内外建筑废弃物处理现状
建筑工程不仅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 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据崔德芹等在《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介绍:每1万平方米的施工过程中, 仅建筑废渣就会产生500~600t[1]。据张利等在《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污染环境问题与预防措施》中介绍:建筑业能耗为世界总能耗的25%~40%;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的30%~40%[1]。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例如:日本的废旧混凝土砂浆和石子分离技术[3];德国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2];英国开发的回收湿润砂浆和混凝土的冲洗机器[4];美国采用微波技术回收沥青路面[5]。
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在施工废弃物的处理上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据郝建丽等在《香港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概况》中介绍:香港成立减废委员会及目标专职小组, 建立建筑废弃物集中分类处理厂[6]。北京、上海的一些建筑公司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作了有意的尝试[7]。郑州、盐城等高校也在建筑垃圾再循环技术上取得了较大成就[8]。
目前, 中小城市暂无专门针对施工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的法规, 废弃物再生技术也极为匮乏。参建单位对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回收利用观念淡薄、责任不清, 现场管理混乱, 造成建筑废弃物大量产生。而目前对建筑废弃物的主要处理措施有: (1) 对少量的金属和材料外包装回收利用; (2) 大宗剩余材料返库或转移到其他工地; (3) 模板和木材余料采用焚烧处理; (4) 大部分废弃物就地填埋、运往野外倾倒或运往垃圾场填埋。
3 基于精益建设理念的施工废弃物管理
生产模式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在精益建设理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 没有固定套路, 且西宁市无论在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科技力量和民俗风情都较内地大城市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因此, 在西宁市的建筑市场推广精益建设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各个参见单位积极协调、努力配合, 不断摸索。
3.1 建设管理部门
1) 根据青藏地区自然资源分布情况、砂石等建材的储备量以及市场现状、未来发展需求制定有关建筑废弃物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策略;
2)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引进先进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技术, 对建筑废弃物处理给予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
3) 在项目报建审查时, 确保该项目是否真正有必要, 是否符合西宁市城乡规划的长远要求。在前几年, 由于整体规划的要求, 许多建筑物并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甚至有的建筑物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就被迫拆除, 造成极大的浪费;
4) 鼓励施工单位根据计划循环利用废弃物, 并对此方面提供免费的信息和技术帮助;
5) 制定符合实际的建筑废弃物允许产生数量和排放数量标准, 并将其作为衡量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对超标的单位进行一定的处罚;
6) 对施工单位的废弃物计划和处理措施进行检查, 建立针对施工过程中废弃物的环境影响检测系统, 将施工单位的环境影响指标纳入监督检测范围;
7) 在建筑物竣工验收时, 需由政府环保部门参与鉴定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情况, 将其作为建筑物是否同意交付使用的一项检验指标;
8) 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较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完善。在建筑废弃物的处理上可以借鉴生活垃圾处理经验, 有专门的车辆对各施工工地建筑废弃物进行定期回收, 并且建立相应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中心, 使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形成产业化;
9) 促进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效沟通和机构整合, 减少由于设计变更和协调障碍带来的返工, 造成建筑材料的大量耗费;
10) 通过立法规定设计单位必须对由于自己的设计失误造成的工程返工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提高设计的精确性和设计单位的责任感;
11) 对建筑垃圾填埋现场进行整顿, 杜绝不合法倾倒, 并制定相应处罚措施;
12) 在建筑材料的运输过程中由于路况或天气原因等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洒落、破损, 造成二次污染, 缩短运输距离是减少建筑材料浪费的有效措施;
13) 建设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本地资源优势, 大力开发本地的建材业的发展。
3.2 建设单位
1) 在项目立项阶段就考虑废弃物减量化可行性和循环利用率;
2) 将废弃物减量化和循环利用情况纳入可行性研究, 做全面市场调查和准确估计;
3) 把施工单位的废弃物回收利用计划作为评标依据;
4) 选择废弃物减量化和处理设施先进、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
5) 做好勘查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 减少由于勘察不准、设计不当造成的返工;
6) 在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要协商好竣工后剩余材料的用途以及此部分成本的核算问题。
3.3 设计单位
1) 提高设计人员的环保素质, 引进生态设计思想, 其设计理念上升到可持续发展高度;
2) 在设计的初期就将施工过程中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率列入设计方案;
3) 对施工现场情况做充分勘察调研, 了解详细、设计准确, 避免由于设计变更引起的材料废弃;
4) 在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书中将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列项, 其中应包括可回收利用、循环利用的材料种类清单及可节约成本预算;
5) 根据市场现状列出工程过程中主要的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清单;
6) 尽量按照实践设计材料的尺寸, 减少板材、钢筋的材料的截头余料浪费;
7) 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多考虑构件的场内预制, 因为建材供应商比现场施工人员对废弃物的控制水平和回收利用率高;
8) 选择耐久性好, 返修率低的材料;
9) 优先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3.4 施工单位
1) 根据有关部门的规章制度和设计单位的设计说明书制定先进可行的废弃物管理目标;
2) 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 减少返工;
3) 将拟在施工现场采用的建筑废弃物处理设备纳入施工组织设计, 并对其进行费用预算;
4) 在施工组织措施中指定详细的大宗建筑废弃物如废弃泥浆、腐蚀性废渣的详细处理方案, 防止其对水体、水生动植物以及耕地的破坏;
5) 对施工场地内路面硬化处理, 避免减少运输车辆的颠簸, 避免建筑材料的撒落和二次损害;
6) 选择技术先进、有利用材料节约和回收利用的施工方法。例如, 在进行材料连接时尽量少用化学粘结剂, 而优先选用力学扣件, 如螺丝、铁钉、活动卡扣等, 便于材料的拆卸和重新利用;
7) 根据施工需要按质、按量准确购进材料, 实现材料的适时供应, 对于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建筑材料进行全程跟踪、监督使用;
8) 施工过程中废弃物产生和减量化的根源在于工人的操作。在制定废弃物的管理计划时应广泛征求操作工人的意见和建议, 该管理计划应包括需循环利用的材料清单、数量估算、处理措施、施工现场的责任划分及奖惩措施等;
9) 多考虑工人的切身利益, 适当让工人参与项目管理, 提供实践建议, 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0) 对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回收利用实施分阶段、小目标管理, 定期召集各施工班组人员召开有关废弃物管理的会议, 针对废弃物管理的总目标对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总结纠偏, 结合实际进度、资源等情况对措施进行及时调整, 制定下一步的实施方案;
11) 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和驾驭能力, 时刻保持废弃物管理和材料质量管理放在首位, 有原则而又灵活处理由于进度压力、资金支付等问题对废弃物的处理造成的阻碍;
12) 加强质量监控和各施工班组之间的协调交流, 避免由于工种衔接不当造成的材料浪费;
13) 将废弃物的管理进度和其中出现的问题纳入工地例会, 让各个班组的人员参加共同探究处理策略;
14) 进场材料标记明显、摆放有序, 保护措施完善, 对于进场的易腐坏、易变质材料向供应商寻求无毒害的防护措施, 避免由于二次搬运、交叉感染、天气条件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15) 根据工程规模现场指派1~2名专门的材料管理员负责材料的按时、按质、按量、按需购进, 材料的摆放、防护、废弃物的分类回收, 监督工人操作中对材料的不必要浪费, 对遗落施工现场的大宗废弃物对相应的施工班组进行一定的处罚, 并负责场外联络, 做好针对大宗废弃物寻求工地之间的交换与合作等工作;
16) 对工人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 提高其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17) 在施工现场放置建筑废弃物回收桶, 将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分开。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可随手将废弃物放入回收桶, 既节约了垃圾分类捡装的时间, 又减少了劳动力耗费, 提高回收利用率;
18) 了解可周转材料的租赁与购买的成本差异, 在利润允许范围内优先选用租赁方式;
19) 优先选用对环境无害、耐久性好、回收率高的材料;
20) 现场责任明确, 加强监督;
21) 用回收的材料如砖、板材等搭建临时设施;
22) 选择材料外包装少、对材料外包装、剩余材料和破碎材料进行回收的材料供应商;
23) 尽量采用本地生产或就近生产的材料, 降低运输成本, 减少运输污染;
24) 生活区和施工区分开, 避免生活垃圾与建筑废弃物混杂所造成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不便;
25) 定期向监理单位或质检部门汇报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情况。
3.5 监理单位
1) 将废弃物的减量化和管理措施纳入监理工作范围;
2) 审查施工单位定期上交的废弃物管理计划和关于循环利用实施的定期汇报, 对未按照要求实施的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
4 结论
由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得出, 由于目前西宁市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参建单位的意识淡薄、管理模式落后, 导致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废弃物大量产生, 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 不但造成资源和成本的大量浪费, 而且会给生态环境和市民健康生活带来潜在危害, 甚至会严重影响青藏地区未来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改变目前建筑市场粗放型管理模式是治理施工废弃物的关键所在。引进精益建设理念, 针对西宁市建筑资源储备状况和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制定施工废弃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将施工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管理法律化、规范化,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制定有效的施工废弃物管理计划, 提高工人的节约意识和操作水平, 从源头上控制施工废弃物的产生。同时依据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思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已产生的施工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循环再生产。
青藏工程 篇8
本文是在青藏公路沿线两侧各20 km宽的条带范围内进行的1∶ 10 万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形成的成果之一, 研究区面积4 000 km2。以获取该区水化学特征背景值为目标, 研究了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趋势。
1 研究区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区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北约280 km的青藏高原腹地。地貌特征为山地和平原相间, 平均海拔约4 550 m, 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859 m, 为多年冻土区。本区属青藏高原冰雪型气候, 冻结期为9 月~ 次年4 月, 多年平均气温-6. 2 ℃, 极端最高气温23. 1 ℃, 极端最低气温- 46. 1 ℃ , 年平均气温温差为27. 8 ℃[2,3]。
根据含水介质类型、含水层埋藏条件、地下水的水理性质及水动力特征[4], 研究区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 潜水、承压水) 和冻结层水 ( 松散岩类冻结层上、层下, 基岩类冻结层上、层下水) 两大类六亚类。地下水通过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接受大气降水和雪融水的补给后, 浅层水以下降泉的形式溢出地表汇成溪流, 深层水通过断裂带以上升泉的形式排泄。
2 水化学特征分析
2. 1 浅层水化学特征
区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即冻结区松散岩类冻结层上水和基岩类冻结层上水、非冻结区河湖融区地下水。对区内泉水和泉集河所取样品分析结果, 以水的六个常量子, 按离子毫克当量百分数大于25% 进行定名和分类 ( 见表1) , 可分九种类型:HCO3—Ca, HCO3—Ca · Na, HCO3—Ca · Mg, HCO3· SO4—Ca, HCO3—Na·Mg, HCO3·Cl—Na·Mg, SO4—Mg·Ca, HCO3·Cl—Na和Cl。
总体来说, 在同一水文地质单元从补给区到排泄区, 地下水化学类型由简单变复杂, 溶解性总固体由低变高, 水质由好变差。
2. 2 深层水化学特征
多年冻土层是控制本区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主导因素。无论是基岩类冻结层下水还是松散岩类冻结层下水, 主要是通过融区得到补给和排泄[5], 补排困难、径流缓慢, 地下水在长时间的运移过程中溶解了含水层中的化学成分, 从而导致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差, 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对研究区4 个上升泉和7 个钻孔水化学资料分析得知 ( 见表2) : 溶解性总固体小于1 g/L的5 个, 占45% , 以HCO3·Cl·SO4—Na·Ca·Mg型水为主; 溶解性总固体1 g / L ~ 6 g / L的2 个, 占18% , 以HCO3·SO4—Ca·Na型水为主;溶解性总固体大于6 g/L的4 个, 占37% , 以Cl—Na型水为主。
3 水化学演化规律
3. 1 山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过程
山区地下水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为主, 由于裂隙发育, 裂隙水运移速度较快, 溶滤作用短, 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在535 mg/L ~3 345 mg / L之间, 水化学类型为HCO3—Ca, SO4· HCO3—Ca ·Mg, SO4—Ca型, 地下水中阴离子总体演化规律为HCO3-→HCO3-·SO42-→SO42-, 阳离子总体演化规律为Ca2 +→Ca2 +·Mg2 +→Ca2 +·Na+→Na+·Mg2 +, 溶解性总固体逐渐增高。局部在地下水形成和径流过程中, 溶解了风化壳、风积物和含水岩层中的易溶盐, 水化学类型出现异常。
3. 2 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过程
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始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后缘, 终结于湖积平原区的排泄中心, 反映了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排泄方向。山前冲洪积平原后缘地下水, 地下水水化学作用以混合、溶滤为主; 冲洪积平原后缘—冲湖积平原泄出带之间, 为溶滤作用和蒸发作用过渡带, 一般地下水中各离子含量增大, 盐分开始聚集, 溶解性总固体增高; 湖积平原区, 水化学作用以蒸发为主, 水中各主要离子浓度快速增大, 溶解性总固体快速增高。
沿地下水径流方向, 阳离子总体由Ca2 +→ Ca2 +· Mg2 +→Ca2 +·Na+→ Na+·Mg2 +→ Na+方向演化, 阴离子由HCO3-→HCO3-·SO4- 2→HCO3-·Cl-→Cl-·SO42-→Cl-方向演化, 地下水的优势离子含量增加, 溶解性总固体增高。但据地下水主要离子变化规律曲线分析, 地下水水化学演化特征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4 结语
1) 浅层水化学主要以HCO3型水为主, 溶解性总固体0. 182 g / L ~ 3. 777 g / L, 总硬度59 Ca CO3mg / L ~ 1 765 Ca CO3mg / L, p H值7. 27 ~ 8. 43。在同一水文地质单元从补给区到排泄区,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简单变复杂, 溶解性总固体由低变高, 水质由好变差。2) 深层水以HCO3·Cl·SO4—Na·Ca·Mg, HCO3·SO4—Ca·Na和Cl—Na型水为主, 溶解性总固体0. 53 g/L ~18. 8 g / L, 地下水质总体较差。3) 山区地下水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为主, 地下水中阴离子总体演化规律为HCO3-→HCO3-·SO42-→SO42-, 阳离子总体演化规律为Ca2 +→ Ca2 +· Mg2 +→ Ca2 +·Na+→Na+·Mg2 +, 溶解性总固体逐渐增高。4) 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始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后缘, 终结于湖积平原区的排泄中心, 沿地下水径流方向, 阳离子总体由Ca2 +→Ca2 +·Mg2 +→Ca2 +·Na+→Na+·Mg2 +→ Na+方向演化, 阴离子由HCO3-→ HCO3-·SO42-→HCO3-·Cl-→Cl-·SO42-→Cl-方向演化, 其演化特征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摘要:根据青藏工程走廊 (五道梁—84道班段) 的水文地质条件, 分析了该区域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探讨了山区与平原区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 对该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和重大工程维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青藏工程,地下水,化学特征,演化规律
参考文献
[1]金会军, 王绍令, 俞祁浩, 等.青藏工程走廊冻土环境工程地质区划及评价[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33 (6) :66-71.
[2]辛元红, 李永国, 刘春娥, 等.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R].西宁: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2008.
[3]郭彦威, 李颖智, 王秀明, 等.青藏高原清水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2, 19 (4) :70-73.
[4]佟元清, 郭彦威, 谭立渭, 等.青藏铁路沿线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R].保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2013.
青藏工程 篇9
1.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2.掌握青藏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特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欣赏歌曲《青藏高原》,引出教师导语,出示教学目标)。
教师导语:青藏地区是一片辽阔而神奇的土地,这里不仅孕育了千年的佛教文化,还有世界最高的山峰,自然特征与农业给它增添了几分庄严和神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地区,共同感受祖国边疆的发展与变化。
二、合作学习
1. 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及包括的省区,你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地区吗?
2. 说说青藏地区显著的地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能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 读课本86页9.5图,分析本地区的气候特征,理解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 在独特的气候条件下,农牧业有何特色呢?
(小组研讨,交流展示。)
生:第一组第一题的展示。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西部,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
师:你回答的很好(完整或不完整都要多加赞赏)。我们来看大屏幕,说出这些山脉名称,看来同学们的读图能力很强。
生:第二组第二题的展示。
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的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谷地和盆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地区地形的显著特征。这里许多山峰由于海拔高,终年积雪,冰川广布,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师:回答的非常好(播放景观图)。全球超过8 000米的山峰共有11座,全部位于青藏高原之上,真不愧是“世界屋脊”,那里都是哪些大河的发源地呢?画出这些河流,识别并演示五条河流就像五个手指。分别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指出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
生:第三组第三题的展示。
青藏地区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拉萨”因为日照时数长,被称为“日光城”。
师:很好。为了更好地理解其气候特征,我们来看气温曲线图,找出拉萨最高温、最低温,并计算年较差,得出冬寒夏凉,年温差小的特征。
知识回顾:回顾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体系,加深记忆。
生:第四组第四题的展示。
农业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因为这里气温高,土壤肥沃,牧业属于高寒牧区,生长着耐寒耐缺氧的藏绵羊、藏山羊和牦牛。
师:回答得很有条理,我们来看大屏幕,说出农业区、农作物和牲畜品种,在青藏高原看见最多的就是牦牛了,被称为“高原之舟”,那你知道它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
生:毛长皮厚可以耐寒,体矮身健可以负载重物。
师:牦牛生性温顺、耐劳,善走陡坡险路,便于骑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高,适于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生存。牦牛的全身都是宝。牦牛的乳、肉可以食用,乳脂球可以加工成酥油,是待客的上品;毛皮是优质的工业原料;骨头还可以做成壮骨粉。近年来,受利益的驱使,野生牦牛的数量锐减,大家还记得那句广告词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
三、探索学习
1. 假如明年暑假你要去青藏高原旅行,你将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
2. 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3. 本地区许多地理事物都被赋予了美好的名字,你猜到了吗?
(“西海明珠”“圣洁女神”“人间天河”“天路”“天湖”“神湖”“聚宝盆”“月光城”)
4. 本区气候高寒,为什么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呢?
学生研讨,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展示第1题:
(1)准备防晒霜、眼镜、帽子。因为青藏地区空气稀薄洁净,太阳辐射强烈,须防紫外线。
(2)氧气袋: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初到高原的人可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氧气袋可以及时提供氧气。
(3)棉服:因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日温差大。
师:(评价)看来同学们是智慧的,知道在特殊的环境下如何保护自己!
学生展示第2题:
(1)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氧分的积累);
(2)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3)水源充足;
(4)土壤肥沃;
(5)热量充分。
师(补充):雅鲁藏布江谷地比拉萨气温高出10度左右,热量条件满足了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师(评价):你们考虑得很全面,不错,继续努力!(也可能出现其他情况。)
学生展示第3题:
(1)“西海明珠”———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由地壳断裂陷落形成的,面积4 427平方千米。最深处38米,波光雁影,水天一色,十分迷人,是咸水湖。虽然湖水又咸又苦,却是我国水产养殖基地,盛产的湟鱼,味道十分鲜美。湖中鸟岛,水草丰美,每年有大批的候鸟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繁衍生息,可见它的静谧与安详。
(2)“圣洁女神”———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耸立在世界之巅,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洁女神”,它是生来就这么高吗?三千万年前,它只是洋盆中的一个小山头,后来由于地壳的运动,几千万年的变迁,才成为世界之巅,是登山运动员向往的地方。
(3)“人间天河”———雅鲁藏布江,为什么称之为天河呢?因为雅鲁藏布江的河床高达3 000米,比泰山高出将近一倍,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河,被誉为“人间天河”。
(4)“天路”———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1987年正式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6年正式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体现了国家对藏族人民的亲切关怀。
(5)“天湖”———纳木措,因为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湖面海拔4 718米,在念青唐古拉山同名主峰西北侧,山水相依相偎,是传说中的“情侣”,仿若人间仙境。湖的周围庙宇众多,很多高僧在此修行,直至现在,仍有虔诚的教徒跋山涉水来此朝拜。又称“圣湖”。
(6)“神湖”———羊卓雍措,你们知道羊卓雍措为什么称为神湖吗?原来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这是天女下凡人间形成的。原来这里只有一个泉眼,泉的旁边住着一个富人,家里的佣人叫达娃。有一天,达娃到泉边救起了一条金鱼,这条金鱼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并送给达娃一件宝贝,主人知道后让达娃带他去泉边找宝贝和姑娘,结果没能找到,他就把达娃推进了泉眼,倾刻间泉眼变成汹涌的波涛淹没了富人。这就是传说中的羊卓雍措,让我们记住这个美好的名字。
(7)“聚宝盆”———柴达木盆地,几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大湖盆,原来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生物繁茂,生物体不断堆积,逐渐形成石油和煤。后来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了丰富的食盐、钾盐,大大小小的盐湖有100多个,最大的是察尔汗盐湖,厚厚的盐盖15米,路基就铺在盐盖上,房子也是用盐砌的,甚至飞机场也是用盐铺设的。这里是盐的世界,不愧有“聚宝盆”之称。如果把鸡蛋、蔬菜放到地上,几天就变成咸蛋咸菜了。察尔汗盐湖盐的探明储量为500多亿吨,其中95%都是良盐。如果全部开采,够全世界人吃1 000年。
(8)“日光城”———拉萨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古称“日光城”。
第4题: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
因为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高原。早在2亿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海洋,直到近几百万年,这里地壳大幅度隆起抬升,才形成现在的“世界屋脊”。由于形成的年代新,许多地方的岩浆活动频繁,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冈底斯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地热活动带。随处可见的温泉、沸泉、间歇喷泉和水热爆炸,真可谓“百里草原遍热泉,千里热泉映雪山”的独特景观。
师:那么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的衣、食、住、行又有何特色呢?谁能来介绍一下:
衣:藏袍。因为日温差大,有“一年无四季,一月见四季”之说。
食:主食是糌粑,是用青稞、豌豆炒熟磨成面,用青稞酒或酥油茶一拌,捏成小捆就可以吃了。好不好吃呢?真想去尝尝。喝的是青稞酒、酥油茶,如果你有一天去了西藏,喝酒是有讲究的,你们知道吗?我来演示一下:
双手接过客人的酒杯,一手拿杯,一手伸进杯中轻蘸一下,朝天一弹以敬天神,朝地弹两下,以示敬地敬佛,如果你不这样做,就被视为不礼貌,主人会不高兴。
住:牧民住帐篷,农区住碉房,城里也住楼房。
行:过去羊肠小道、溜索,交通不便的地方骑牦牛。现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导下,交通蓬勃发展,公路、铁路、民航,去西藏旅游早已不再是梦想。
四、总结全课: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反馈练习:板图填充,小组竞赛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青藏地区版图,师生共同完成相关内容。)
六、结束语:
吴长江的青藏高原日记 篇10
15年前,我随吴长江初踏青藏高原。从西宁去玉树,一路上长途客车时走时停,道路也时断时续。临近傍晚的时候,车子彻底抛锚,我们一车人都下来,捡了要紧的行李随身带上,站在路边拦截过往车辆。同车的都是沿途的乡亲,有不少是藏胞。吴长江在挨挨挤挤的人群中背着画具,怀里还小心地抱着画夹子。有卡车来了,有人冲上去用身体拦住车头,我们和其他人一起蜂拥而上。虽然是在夏季,可是天黑了就很冷。我瑟缩着在心里算,此前吴长江已经来过青藏高原写生10回了。当时我还不知道在此后15年,他继续年复一年地到高原藏族地区写生。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写生呢?还有,什么样的写生值得用一生去画?
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有一套老版的吴作人藏区写生集,单张活页印刷,是20世纪40年代旅边游历藏区的作品,纸上落着作人先生对彼时机缘际遇的感觉,笔法里有着抒写的意味。从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的视角看,那也是中国油画与中国艺术传统的一次生动的对话。吴长江1991年在日本出版西藏写生画集,封面是吴作人题字,说明吴长江有意识地接续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这条宝贵的写生传统。之前走在这条道上的另一位艺术家是董希文。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董希文曾经三次进入藏区,留下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写生,即使现在看上去,亦如才脱笔砚的新鲜。仿佛他是在最新的空气中一路走来,用写生将一路上的感受写了下来,靠着沁人心脾的气息将之连贯为一体。西藏翻天覆地的变革感动了艺术家,董希文内在的炽热感情与时代的豪情相激荡,其丰富而敏锐的感受也是建立在时代豪情之上的。在青藏高原,董希文找到了适于他的艺术表现、具有巨大生命力、能够概括新中国气象的境域。他以饱满的激情,扎实多变的艺术表现技巧,将自己的作品与中国的历史命运以及时代精神紧密联系起来。藏区自然与人文景观既为画家探究油画语言的“中国表达”提供了条件,也与董希文的情感气质和品格风范在意境中交融互渗,活生生地融为一体。
以绘画直接与人对话——这条写生的传统,在今天同样也有可能成为观照人与时代的新的艺术基点。吴长江几十次进藏写生,不为通常意义上的搜集素材,而是把高原之行作为一个大的创作意图来体现——以人为中心,表现人的自信、朴实和生命力。所有高原之旅的成果,都在这个大意图中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写生是吴长江感受描绘对象的过程,他把高原的主人视为艺术的“原矿”,写生就是在现场挖掘的方式。写生也是吴长江体察和提炼对象外形深处隐含精神的过程,他在这个过程中越画越深入,他的心劲儿是要把这些普通的人物用画笔铸成精神的塑像,让这些平凡的瞬间成为永恒。吴长江画的固然是此时此地此人,他在“稳、准、狠”的把握下明察秋毫,笔笔精到,逼现此时此地此人所储蓄的人性的灵动,传达出饱满强劲的生命力。同时,吴长江的作品又超出了通常的对景写生,那些在结古集市、泽库草原、牧区帐房等等峻急情形下完成的写生作品,造型谨严,态度端庄,将带有热度的创作状态和现场情境,熔铸为坚实的艺术深度,呈现了艺术史的法相庄严。
经过近三十年青藏高原行旅的锤炼,吴长江形成了以线为主兼施水彩的造型方法。精练的线条、简洁的色调,构成吴长江鲜明、灵动、浑厚、富有表现力度的独特语言。他的线不是中国传统的线描,也不是欧洲以表现形体在光影中呈现的体积和变化的线造型;而是一种粗线,蕴含着对形体转折、动势和形象的综合感受,是高度概括的造型理观念。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便于表现人性的灵动、人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当吴长江面对他的人物,“不以可变的光为重,而重不变的形;不重色彩的光化作用,而重本色”。经过与作为关注对象的人直接对话,他获得了董希文的精神,创造了吴长江的风格。
二
吴长江的风格是与青藏高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1991年出版的那本画集上,记有吴长江的题辞:“谨献给我挚爱的藏族同胞和北京、甘肃、四川、青海、西藏的朋友们。”当时吴长江正在日本进行为期两年的访问,他人在京都却没画一幅京都的风物,反而加强了他去青藏高原写生的意志。日本的经历,或许促使他站在本土历史文化传统和世界现实格局之上,获得了对中国文化自主性的自觉。从吴长江此后历次进藏区写生的路线看,这种自觉显然不仅是对某种抽象的文化原则的认同,而是对近百年来中国艺术的传统和现实的深刻理解,最终吴长江是在开放性中确立了自身的主体性,将青藏高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有了这样一种自觉,才可以在当代纷繁多样的艺术发展中,避免盲目的自卑与自大,真实地理解我们置身的这个多样性的世界及其面临的挑战。
吴长江的藏区写生,大多以人物为主,兼取吴作人藏区速写的雍容大方,罗丹人体写生的自由飞动,画的底子还是他自身固有的儒家诗教品格。吴长江特别倾心于艽野化育的藏民族豪放自由、质朴平和的形象,或许只有那种强悍质朴的英姿,才能与吴长江的气性与内心深处的情感相应合。每到高原写生,吴长江总是虔诚地观察眼前的人物,好像面对一座山、一道川流、一片草原,直见素朴的人性和蓬勃的生命感。
熟识吴长江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癖好,喜欢搜集近百年来的藏区历史资料。有关藏区风俗民情、高原人文地理,举凡清廷档案、军队电报、学者著述、私家笔记,无不细读精研;其收藏的史料遍及日本、中国和欧洲。如此规模,加之经年累积研究,足以让藏学家望尘莫及。吴长江像打量自己一样端详藏民族的一点一滴,又像研究自己的族谱一样研究藏文化的历史文脉,在草原和群山之间,将藏区史地精熟于心。在他对藏民族的研究中,蕴藉着吴长江的深情和真气。当他在高原上面对他的人物,吴长江从自然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品味出的是什么?
在吴长近30年的青藏高原行旅中,经他画过的藏胞恐怕早已逾百,神与物游的内在功夫,在不易觉察之中渐由铁杵磨练成针。青藏高原是吴长江自我认识、自我调养的胜地,而写生则是他藉以与高原“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独特形式。吴长江用笔在画面上殷勤地塑型,而他却从对象的造型上吸吮到了高原的阳光、灶上的茶香和藏民族生命的朴茂。这起初还是不经意间的事情,年复一年,吴长江渐渐地领悟,这大抵近乎个人修行的方式,正是高原给予他的最宝贵的馈赠,这本集子收入的写生就是他的青藏高原日记。
西藏主题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传统。不同时期的几代艺术家针对不同的问题,以旅边写生的形式进行承前启后的探索。这一实践的艺术传统既产生于中国美术的内在历史演变,也产生于它与西方的遭遇;它既密切联系着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运动,也是创造新文化的能动力量。吴长江的青藏高原写生,是在西藏主题中悄然进行的一场“精神重建”,他将精神内涵的探求,与表现高原上人性的灵动、人的激情和旺盛的生命力融为一体,在藏民族的宗教、民俗、生活方式及多民族交流融合现状和文化考察的过程中数十年如一日地表现人的生活。正是这些被吴长江描绘和关注的人,维系着艺术与这个社会的关系,这也是他于创作中精神表达的源泉所在,艺术也由此触及了时代的脉搏和人类的精神内核。西藏主题提供的不仅是绘画的对象,还是艺术价值、生活方式和社会态度选择的基本隐喻。在这个意义上,西藏主题并不是一个外在于20世纪中国美术的客体,它已经参与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内部改造”。
三
从1981年到现在,吴长江每年都去青藏高原写生,照例是在现场完成画作,依旧是炭笔、色铅笔、水彩、纸,尺幅渐渐从半米大小到整开纸那么大,历30年而不变。这30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期,一座北京城已经为之改容换颜,古人所谓沧海变桑田如今已经用不了30年的时间。吴长江和他的人物同处于这一巨变的时代。从以骆驼马匹在藏区代步,到今天青藏铁路通车,这其中有多少惊心动魂的故事。如今藏胞院子里拴着的可能不是马而是摩托车,吴长江说每逢写生终了,所画的人物一起身就会从藏袍里掏出手机对着画稿拍照。然而,吴长江并没有选择用写生同步观察中国30年的变革,他关心的是在这些巨变的背后,那些被现代改写的强悍生命和被巨变磨损的人性光泽。
吴长江的高原写生,穿透了种种现代性的符号,以更深切的人性内容和更宽广的文化视野,赋予“中国气派”深刻的内涵。这是历30年而不变的写生中,所追求的精神层面上的综合特征,是一种源于中国人内心的大气,发散着一种文化内涵上的魅力。但所谓“中国”,并不仅仅是联合国上百个国家当中的一“国”,而首先是一大文明母体。如果从大文明格局看中国与世界关系,我们需要重新认识现代中国,从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特别是强势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真正的大国崛起,必然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崛起。“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吴长江:《时代呼唤“中国气派”的艺术作品》)吴长江的青藏高原写生,何尝不是在开采中华文明的潜力和文化创造力。
保护青藏高原的肌肤 篇11
西藏是一位美丽的卓玛(藏语:仙女),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等数条闻名于世的大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东去西来,南来北往的大河是她青春永驻的“血脉”。而雪山下,河流旁那青青草原与森林则是她娇嫩的“肌肤”。
说它娇嫩一点也不过分,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地表土层薄、质地粗,加上气候寒冷、生长期短,自身调节能力很弱,一旦破坏,不但极难恢复,而且会导致湿地萎缩、沙化土地面积扩大、原生植被退化,水源涵养功能衰退等种种生态灾害!
木材、中草药与矿产都是西藏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铁路通车对于深层次地发挥这三方面的潜力是极其有利的,并由此带来增加就业、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引致效益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如果管理不善这些产业就很有可能伴随着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这样的担忧绝非没有依据,2004年,近20万人因挖“虫草”而在三江源地区损害草皮面积达25万平方米就是触目惊心的例子!为了让噩梦不再重演,专家提醒我们:保护好这里的每一寸高原“肌肤”。
绷紧保护森林之弦
最近西藏林芝地区林业局牛云生局长总是忧心忡忡,“火车通了,货物批量运输将更加便利,盗伐林木、非法收购林木等问题就很有可能会因此抬头,我们保护森林资源的弦要绷得更紧了!”
西藏是我国森林和原始森林最大的林区之一,森林面积列全国第五,活立木总蓄积量列全国第一。最难得的是西藏天然林或原始森林占到了96%以上,绝大部分林区资源仍保持原生状态。而西藏65%的森林资源都集中在其东南部的林芝地区。由于这里海拔较低,气候湿润,河流、森林广布,享誉中外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也位于其中,植物群落的生态类型之多、特有稀有物种之多、代表之广在全国都极其罕见。因此,林芝也被称为“高原小江南”。
因为林芝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国内木材市场又严重地供不应求,林芝不但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采伐区,也成了许多盗伐分子眼红的“摇钱树”。据林芝地区林业局统计,2006年上半年共查处盗伐林木、非法收购木材、无证运输木材等林业案件总计53起。没收锯材201.2立方米,原木42立方米,椽子木1956根,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34立方米……牛局长痛心地告诉记者:这些盗伐分子很多都是外地人勾结当地居民,利用他们熟悉地形的优势进行非法盗木,再贩运出去卖。盗伐分子根本不顾计划采伐,盗伐现场一片片的树桩令人心痛不已。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无法补偿的生态损失……
西藏的森林是经过几千年的孕育才有了今天的面貌,由于这里气温低、土层薄、植物生长期短,一棵树要成材的时间往往要比内地长十几年,所以有人戏说在西藏种一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而森林资源在西藏生态与环境中所发挥的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重大的生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
记者在从林芝到拉萨的一路上,看见大大小小的载重卡车拉着一车车的木材呼啸而去,有的是还未加工的原木,潮湿的横截面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这都是刚伐下的木材。在路旁,还有很多临时木材加工点,一堆堆简易处理的木材在空地上整齐地码着,西藏林业局的同志告诉记者,林芝地区的木材质量在全国都是出名的,这就引得外省很多家具厂、木材加工厂不顾国家法律法规,甚至不择手段到这里来拉木材。尽管当地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治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盗伐滥伐现象仍屡禁不止,的确令人深思。
记者在西藏林业局2006年的一份资料中了解到,西藏国土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承担着全国1/8国土面积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任务。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林业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生态建设与保护任务极其繁重。近年来,国家尽管进一步加大了对西藏林业的投资,但年均投资尚不到国家用于林业总投资的百分之一,与西藏林业所肩负的巨大建设任务极不相称。西藏林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建设进展缓慢,专项经费不足、标准偏低。大部分县级林业部门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简陋,交通工具落后,严重制约了林业服务、执法、监测等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尽管如此,在“十五”期间,西藏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拉萨市及周边地区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仍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启动了中央第一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97万公顷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完成了全区森林资源一类清查、二类调查、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和荒漠化动态监测、野生动物、湿地普查等基础性工作;加强了资源林政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停止了木材出省外销,区内商品材采伐量由22万立方米,调减至目前的约12万立方米,并通过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增加农牧民收入约4亿元。
惨不忍睹的草原“黑洞”
“挖虫草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破坏已是有目共睹,如果西藏不引以为戒,必将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多年在西藏工作的高原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徐凤翔如是说。
青藏高原孕育着许多独特的药材,近年来被人们疯狂追逐的冬虫夏草是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疲劳等功效的名贵野生药材。冬虫夏草仅出产于青藏高原上海拔3000多米至5000多米的高山草甸和灌丛中,在全世界的总采挖量中,中国占了98%,其余2%出产于尼泊尔、不丹等国与中国接壤处。由于西藏气候恶劣,交通不便,采挖成本很高,于是追求经济利益的采挖者们自然蜂拥到交通相对便利的三江源地区来“淘金”。
虫草在市场上价格昂贵,并日益看涨。据资料显示,虫草的价格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路狂飙。据当地一家虫草商介绍,目前冬虫夏草中一级品的市场价可以卖到每克80元以上,“王中王”级别则可以卖到每克130元以上,真是堪比黄金。如此暴利,使得每年来三江源地区挖虫草的人年年递增,据估计,每年从四川、甘肃、新疆、宁夏等省区进入三江源地区的采挖者近20万人。
这些挖虫草的人在高原雪线以上风餐露宿,他们挥动手中锄头的时候,并不知道,他们正在摧毁自己的家园!挖虫草一般所用的工具是镢头和小铲,当采挖者发现一根虫草后,为不破坏虫体,会将虫体周围的草皮连土一起挖出。这样一来,挖一根虫草最少会破坏20平方厘米左右的草皮。如此算来,每年大约20万外来人员进入三江源保护区挖虫草,每人每天平均挖虫草6-10根,挖掘期为50天左右,那么每年这里将留下至少6000万个黑洞,直接破坏草皮面积达12万-20万平方米。
采挖虫草对环境的影响还不止于此。采挖期间,采挖者通常在草甸上搭帐篷解决住宿,砍伐灌木来生火做饭。据林业专家估算,假设20万人砍挖灌木做燃料,仅1天就会毁坏灌木林地200平方米,仅2004年,三江源保护区由于挖虫草而破坏的草皮面积就达25万平方米。
每年虫草采挖季节结束后,草山上都会留下无数坑洞。这些坑洞不仅将寸草不生,而且还会不断沙化,逐渐整片草原都可能会退化、沙化,加上被践踏、车碾的面积,更是这一数字的几倍。如此一来,高原雪线附近的自然生态便被大面积破坏。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其生态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体生态水平,如果源头上的草原持续被破坏而退化,生态恶化、源头断流将难以避免。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由于挖虫草还产生了很多社会纠纷。近几年,尽管三江源地区各级政府做出了很大努力来维持虫草采挖期的社会秩序,但由于当地牧民极其反感破坏草原的采挖者,由此诱发牧民与采挖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同时采挖者之间由于采挖地的划分问题也经常出现纠纷。
这样一个治病救人之用的虫草,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为引发三江源草原生态破败、经济纠纷不断的罪魁祸首?错不在虫草,而恰恰在人。这让我们不由想到前几年人们疯狂地在西北地区挖甘草、发菜的情形,人们地毯式的挖掘将草原地表植被毁坏殆尽,将固沙的红柳、沙棘连根刨掉,造成大片草原荒漠化。而这一幕幕悲剧的上演仿佛都与地方政策法规不明,导致采挖行为完全失控有关。
有关专家认为,采挖中草药应尽量避免或控制大规模的、跨行政区域采集的行为;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保护牧民对承包的草原上资源的使用、收益权和自主经营权,不仅有利于降低采集的成本,减少对采集环境的破坏,而且有利于从长远角度保护生态环境。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挖虫草的大军很可能会沿线而上,我们希望由于挖虫草而造成地表植被破坏的一幕不要在美丽的西藏重演,否则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拉紧矿山植被警戒线
青藏铁路拥有多个世界之最,其中,铁路穿越的青藏高原腹地,不仅海拔世界最高,而且在这个年轻的地壳运动区域内,复杂的地质地貌形成奇异的地理奇观,也造就了地下丰富的矿产资源。有资料表明,全球三大成矿带之一的地中海——特提斯成矿带横贯青藏高原,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
青藏铁路开通后,矿产被称为最有可能带动西藏经济的产业之一。截至2005年,西藏已经探明的矿种多达101种,探明矿产地1858 处,探明储量的矿床达132个。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些矿种是国家紧缺和急需的,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铜、铬铁矿和盐湖矿产中富含的锂、硼、钾、铷、铯等多种元素,在中国属紧缺矿种,而在西藏资源量都较大。这些优势资源与外地资源形成互补,将弥补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缺陷。在矿产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经济发展拥有着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长期以来,由于西藏交通不发达、工作条件艰苦,致使大量的矿产尚未查明,已经查明的又难以大规模开发或运出,使得宝贵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矿业发展滞后,不仅在西藏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就是在促进西藏第二产业发展中也没有发挥其优势。正如人们所说“捧着金碗讨饭吃”。
随着青藏铁路建成开通,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运输规模大幅提高,制约西藏矿产业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必将得到有效解决,这对于西藏的矿产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从西宁到格尔木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通车至今,围绕在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得到迅速开发,青海省的矿产就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带动了青海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可以预见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必将极大推动矿产业的发展并为西藏经济做出贡献。
然而,在我们对西藏矿产资源开发满怀信心的同时,也深深忧虑传统采矿业可能给生态与环境带来的种种危害。的确,开山采矿、水质污染、尾矿堆放都曾是我们在经济腾飞后所付出的代价。不合理的采矿会对山体及表面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其结果往往都是山毁矿尽。一旦山体植被破坏,就会导致土层暴露,一经风雨,水土流失就不可避免。因此,开采矿山和保护地表植被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采矿业的难题。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西部地区万元产值排放的污染物,要比东部地区高出1到5倍;而且西藏处于高寒地区,对污染物的天然降解能力较弱,又位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河源上游,因此,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和谐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曾经在陕西采访到一家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示范企业。这家企业在采矿时,采用平硐开采,避免露采。所谓平硐开采就是经过精确的地质勘探,测量矿脉位置,然后从山表打纵井至矿脉,再从山体内部顺着矿脉的走向进行采矿,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山体表面的植被破坏,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原貌,真正形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良好格局。这就说明如果在矿产资源开发前事先加以规划,做好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采取生态恢复的有效措施,矿产业一样能够成为绿色产业。
据了解,2003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对全区开采铬铁、铜矿、铅锌等29家矿山以及68家黄金矿山进行了清理整顿。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作出自2006年1月1日起在西藏自治区境内全面禁采砂金矿的决定。西藏的矿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希望看到在矿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这里的地表植被依然能够青翠依旧。
高原娇嫩的肌肤需要精心细致的呵护。据全国第三次荒漠化监测,西藏沙化土地面积2170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8%,居全国第三位,并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为影响呈急剧扩展态势。据《全国水土流失公告》,西藏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12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2%。在这种情况下,防治西藏地表植被的进一步人为破坏就显得更为重要。
论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 篇12
一、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商贸经济的重要性
开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 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 区域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 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要素及配置过程的流动、变化与创新, 成为该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方法。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开放潮流, 坚定地走开放之路。发展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所面临的开放与封闭关系, 主要是如何走出封闭、扩大开放的问题。青藏高原经济的发展要走出封闭、扩大开放, 首先要摆脱思想的封闭状态, 辨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的利益实现方式。没有观念转变和开放意识的觉醒, 就不可能形成自觉的开放行为。青藏高原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一方面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封闭, 以及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封闭性, 束缚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守旧, 开放性、创造性不足, 不敢突破和创新, 导致社会变革的迟滞性和不彻底性。转变观念, 确立开放意识, 就是转变封闭思维定势下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得失观, 跳出狭小的经济发展与利益实现的封闭目标, 从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去考虑经济的发展利益及利益实现的途径。其次, 要走出环境的封闭状态, 重新审视、分析所处地理环境和资源结构, 对发展经济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处内陆、高原、山区和边境地带。这种状态虽然在向东开放的过程中相对不利, 但在向西开放, 利用周边国家地缘关系方面却存在优势;同时, 山区资源的特点在吸引外部资源要素的配置方面也存有潜力, 这也有利于化封闭环境为己方要素。因此, 伴随着开放过程的市场关系变动, 必然使传统的封闭市场受到冲击, 要求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的发展超越传统的封闭市场, 积极进入开放的外部市场, 在开放市场中寻求发展空间。只有这样, 才能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潮流,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才能进一步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青藏高原对外贸易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 青藏高原对外贸易成就显著, 初步实现了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型, 自营进出口能力有所增强, 自产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对外贸易与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更加融合,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逐渐增大。如西藏自治区2005年自产产品出口已达3424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比率提高到20.71%, 是2001年的6.11倍。青海省的“青洽会”、藏毯国际展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的影响逐年扩大, 成为青海招商引资、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 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 合同利用外资14亿美元, 引进省外资金317亿元, 分别是“九五”的2.2倍、5.4倍和4倍。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发展到10家。边贸市场和边境口岸建设力度加大, 边境贸易基础条件得到改善, 边境贸易稳步增长, 便民互市贸易日益活跃, 边境地区的沿边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市场多元化战略得到有效实施, 进出口市场增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 成效显著, 有力地宣传了青藏高原, 为全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创造了条件。外经贸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得到锻炼, 各种所有制经营主体逐步成长, 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能力有所增强;贸易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 有力地促进了青藏高原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毗邻国家的政治经贸关系不断改善, 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贸易环境进一步优化, 贸易空间进一步扩大;吸收外资和接受国际多双边无偿援助情况良好;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 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外资投向更加合理, 领域不断扩大, 效益更加明显;援助项目更加符合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受援项目大多在农牧区, 各地县乡和农牧民是项目的直接受益者, 成为青藏高原扶贫开发的有益补充。
三、新时期青藏高原商贸经济所面临的形势
新时期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是有利的, 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大于挑战。未来一段时期, 和平和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继续深入发展, 中国仍将保持外贸发展和外资流入的“热点”地位。而青藏高原正处于历史上发展与稳定的最好时期, 正在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 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支持动力不仅来自于良好的发展大环境, 还来自于面临的两大机遇。一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 极大地善了运输条件, 这必将有力地促进流通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二是随着我国与印度等国关系的改善, 与国外的经济合作步伐将大大加快, 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 且南亚与我国的经贸往来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可望成为我国对外经贸的重要新兴市场之一, 而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自治区等将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从目前的形势看, 尽管青藏高原商贸事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极为有利的因素, 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其主要表现有: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不强, 商务增长主要依靠政策扶持, 内生性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出口规模依然偏小, 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缓慢, 出口市场亟需多元化;缺乏出口主导产业, 自产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 出口后劲不足, 资源消耗严重;招商引资政策和环境缺乏吸引力, 外商投资规模偏小、质量不高;市场体系建设、物流业发展水平依然滞后, 县以下流通业缺乏组织和引导, 农牧区流通组织化程度较低, 流通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国有商贸企业改革滞后, 管理体制落后, 经营体制不活, 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规模偏小, 成长缓慢, 带动力不强。
四、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
新时期, 青藏高原商贸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商贸快速发展与社会进步、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坚持服务“三农”, 努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进程;坚持增强经济实力、兴区富民的发展宗旨, 努力实现商贸整体素质、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坚持市场导向、大胆创新的发展模式, 努力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及全区流通产业的全面升级;坚持立足区内、面向周边、扩大开放、服务于特色经济的发展道路, 努力实现全区特色商贸业与商贸服务业的超前增长;坚持大贸易、大流通、大商务的发展思路, 努力实现青藏高原商贸经济的新跨越。主要目标是:商品流通业实现健康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实现利用外商投资的跨越式发展。继续扩大利用国际双边和多边援助资金规模。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不断改善城乡商品市场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的商贸骨干企业。继续推动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 大力发展农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加强口岸建设、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和品牌建设, 培育特色出口产品, 提高全区对外贸易水平;大力发展与完善商务促进服务体系, 完善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 加强对各类市场主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商务促进服务, 加强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经贸合作, 巩固青藏高原与其他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 积极开展与南亚各国特别是周边邻国的经贸合作, 逐渐形成合理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加强信息化建设, 努力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实施人才战略, 注重商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为商务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五、国家对促进青藏高原地区商贸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青藏高原的商贸经济发展需要本地区的艰苦努力, 同时也离不开中央的政策支持。中央的政策支持主要有:
第一, 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扩大外商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水利、生态、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矿产、旅游等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的投资, 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扩大青藏高原地区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 将外商对银行、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投资的试点扩大到直辖市、省和自治区首府城市, 允许青藏高原地区外资银行逐步经营人民币业务, 允许外商在青藏高原地区依照有关规定投资电信、保险、旅游业, 兴办中外合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程设计公司、铁路和公路货运企业、市政公用企业和其他已承诺开放领域的企业。一些领域的对外开放, 允许在青藏高原地区先行试点。
第二, 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允许外商投资项目开展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项目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青藏高原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以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青藏高原地区再投资, 其再投资项目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 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青藏高原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 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 适当放宽国内银行提供国家资产投资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允许青藏高原地区的某些项目适当提高总投资中国外优势贷款的比例, 对青藏高原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在国家和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与支持;积极争取多边、双边赠款优先安排青藏高原地区项目。
第三, 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扩大青藏高原地区生产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自主权, 鼓励发展优势产品出口、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到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投资办厂, 放宽人员出入境限制。对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设备, 在进口管理上给予适当照顾。对从青藏高原地区重要旅游城市入境的海外旅游者, 根据条件实行落地签证和其他便利入境签证政策。实行更加优惠的边境贸易政策, 在出口退税、进出口商品经营范围、进出口商品配额、许可证管理、人员往来等方面, 放宽限制, 推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同毗邻国家地区相互开放市场, 促进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健康发展。
第四, 推动地区协作与对口支援。在防止重复建设和禁止转移落后技术与导致环境污染的前提下, 在投资、财政、税收、信贷、经贸、工商、劳动、统计等方面积极采取有力措施, 支持东部、中部地区企业到青藏高原地区以投资设厂、参股入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指导下,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口支援, 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力度, 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 发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
中央的政策支持为青藏高原地区吸引外资与利用外资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实行双向政策或全方位开放政策, 对内开展横向联合、对口支援, 对外实行全面开放, 发展对外贸易, 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 积极开辟国内外市场, 有力地推动了青藏高原商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青藏工程】推荐阅读:
青藏高原06-11
青藏铁路公司05-27
青藏高海拔地区08-07
青藏地区教学反思05-31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07-08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08-04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08-30
我修的那段青藏铁路07-11
青藏高原湿地研究进展07-28
青藏高原与东南沿海区域联合发展旅游的构想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