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体系

2024-05-31

制度和体系(通用12篇)

制度和体系 篇1

1 英国NHS体系及其改革经验

1.1 初级保健社区首诊

在1948年NHS制度实施的初始阶段就已确立社区首诊制度, 即一般情况下患者需通过全科医生才能转诊到二级医疗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就医选择权, 但是初级保健的社区首诊得以推行, 全科医生的“守门人”作用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也很好地控制了医疗卫生资源的“过度浪费”。

1.2 全科医生激励机制

全科医生是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 自国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之后就一直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部分拥有医保资金控制权的全科医生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 又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者, 代表病人向大医院购买专科医疗服务。改革后, 全科医生参加初级医保团合同均含有报酬增长条款, 即全科医生如能在签约后的3年内, 按合同要求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便可望获得上限不超过50%的报酬增长[1], 从而有利于全科医生可以集中精力发挥其医疗技术专长, 也避免了其相互间展开成本高昂的竞争。

1.3 内部竞争机制

NHS在1989年“为病人工作”白皮书中提出并引入的“内部市场”概念, NHS经历了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观念的变革。英国医疗服务体系引入内部竞争机制主要是通过加强社区初级医保团和初级医保信托的建设, 用合同管理取代事实上的身份管理, 使得服务的提供者与购买者分离, 增加医疗服务的竞争,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更为重要的使得全科医生成为英国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力量。

2 双向转诊制度运行的必要条件

2.1 分级诊疗

国际经验表明, 要解决“看病难”问题, 必须要实施分级诊疗。英国国民卫生服务体系成立初期就形成了医院服务、社区服务、全科医生服务的全方位的健康服务。NHS成立之初形成的由医院、地区政府主办的社区、家庭医生服务为基础的三个部分的卫生服务, 由于其分工明确, 使得数年后卫生行政部门将这三个部分的服务项目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去时, 对其进行功能的捏合转换和人员的定位都相当困难[2]。

2.2 纵向整合

由于医疗服务的专业性, 医疗服务“片段性”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的纵向整合是双向转诊实现的基本环境要求。依据各整合机构之间的关系, “纵向整合”的医疗服务体系有两种组织形式:医疗集团或医疗公司 (integration firms) 和服务网络 (contractual networks) , 两种形式都有成功的典范, “整合”是一个达到结果的工具, 而非我们改革的结果, 整合的目的就是对消费者/病人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协调和安排[3], 从而顺利实现医疗服务和医疗资源的转移。

2.3 付费方式

医疗保障的付费方式对双向转诊制度的实现至关重要。具体而言, 无论各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如何, 医疗保障的付费方式都影响着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医疗保障的支付方式、支付比例、支付水平都会对医疗服务的转移起到引导, 甚至是支配性的作用。各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所推出的各种新型的付费机制, 让全科医生均有可能通过强化健康维护而获取更高的收入, 从而保障了全科医生的基层医疗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双向转诊而言, 医疗保障的付费方式是“向上转”和“向下转”的主要利益驱动, 直接影响着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效果。

2.4 监督机制

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牵涉到政府、大型综合医院、中小医院、社区卫生机构和患者的多方利益博弈。对于大型综合医院而言, 由于技术的相对垄断性, 对政府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与各方博弈的过程中, 可以较为容易地争取到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大, 尤其是长期以来政府重视程度较低, 而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多但力量分散, 难以影响政府的决策。利益博弈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 防范寻租行为和利益侵害, 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3 我国双向转诊制度现状

国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双向转诊制度运用的尝试, 其中包括医疗集团 (含紧密型和松散型) 、医疗技术联盟、对口支援转诊等形式。

3.1 紧密型医疗服务集团

紧密型医疗服务集团模式下, 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 其他人、财、物管理归集团统一调配, 紧密型医疗集团内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施行双向转诊。

3.2 松散型医疗集团

松散型医疗集团模式主要发挥通过发挥集团医疗技术优势, 对集团内部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扶持与管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集团内部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并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会对集团内的其他单位的急、危、重及疑难病人进行会诊、手术等工作指导, 并定期派医疗专家进行讲学、会诊等工作, 提高其他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

3.3 技术联盟医疗联合体

技术联盟医疗联合体中, 综合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业务扶持与管理, 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服务机构进行纵向整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权和所有权都属于政府。河南省确定以郑州市中心医院为牵头单位, 在郑州市4区1县成立区域医疗联合体。对各成员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免费进修培训, 定期到各单位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

3.4 对口支援协议转诊

这种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营权和所有权都属于政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没有隶属关系, 双方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者契约, 实现医院和社区的双向配合, 患者原则上转诊到对口医院, 并在对口医院享受部分减免费用的优惠政策。湖南省长沙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长沙市中心医院等区域内二、三级医院签订工作协议, 享受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4 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存在的不足

4.1 管理体制未理顺

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的体制, 即国家不仅通过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直接提供某种服务, 而且还通过相关行政部门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措施来管理这些医疗机构, 在国际上通行的说法就是“命令与控制体制”。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服务资源的配置缺乏合理的规划, 对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间各自的职能缺乏明确的划分。即使在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内部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责权不明的情况。

4.2 双向转诊标准缺失

由于双向转诊标准的缺失, 包括在医疗集团、医疗联盟等形式中也未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双向转诊标准的缺失, 导致无法规范其医疗行为, 双向转诊的实施效果也就会受到影响。因而真正贯彻落实双向转诊制度就失去了基础性的依据, 从具体操作层面讲, 会使医院和社区医生很难执行。另外, 转诊的程序和管理制度不明确, 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督、保障机制, 哪些疾病应该到大医院就诊, 哪些疾病应该在社区就诊, 基本是凭基层转诊医生的主观判断, 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4.3 付费方式不完善

由于医疗保险补偿并未与双向转诊挂钩, 医疗保险作为“第三方付费”也没有良好的费用补偿导向机制, 很难对双向转诊形成利益驱动。现实中, 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博弈不仅不利于双向转诊制度, 反而会出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中型综合医院想方设法“挽留”患者的竞争局面。综合医院具有相对较强资源垄断权, 而“上转”更符合综合医院的利益驱动, 而对“下转”社区, 综合医院的积极性不高。而社区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的转移的话语权并不强, 即使具备承担“向下转”的软硬件条件, 其功能实现受限。

5 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实现路径

5.1 体系完善

5.1.1 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为实现双向转诊奠定基础。首先, 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 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尤其是增加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其次,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 制定出全科医师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政策, 尽快培养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包括公卫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人员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尝试推广“家庭医生制”。再次, 加强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交流、协作与沟通, 促进医疗服务融合。

5.1.2 完善医疗联合体

医疗联合体成为今后医疗服务体系整合的重要形式, 也是实现双向转诊制度的重要载体。但医联体或医疗集团内部机构尤其是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并未建立可持续的信任机制。因此, 需要从医联体或医疗集团整体出发, 优化组织机构,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医疗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内容对接、文化兼容, 促进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组织结构柔性化和业务流程规范化管理, 完善医疗联合的绩效管理、激励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实现管理一体化。

5.2 机制创新

5.2.1 实现分级诊疗

首先必须进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明确不同医疗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医疗服务功能;其次, 解决分级办医的政策和制度上的障碍,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分级财政, 分级财政与分级办医体制紧密相连, 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 才能从根本上为分级诊疗打开局面。分级财政的实现需要确保财政投入原补偿渠道不变, 并对公立医院的补助政策进行调整, 以及创新补偿方式, 对医疗服务双向转诊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5.2.2 付费方式创新

首先提高基本医保统筹层级, 使医保统筹层级和医疗联合体建立层级相统一, 确保医疗联合体覆盖区域内医保政策的相对一致。推进实施一般诊疗费, 扩大门诊统筹, 增加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力度, 促使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 促进防治结合, 提升医疗联合体整体绩效。要实行医保分级支付, 配合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 推动形成分级诊疗格局。其次, 加快付费方式改革, 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改革。引导患者科学分流, 推动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国NHS改革的经验总结, 探讨双向转诊制度实现的必要条件, 深入分析我国双向转诊制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提出我国双向转诊制度实现路径。

关键词:双向转诊,纵向整合,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侯立平.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评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4) :26-29.

[2]呼巾杰.英国国民卫生服务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 2008.

[3]匡莉, 甘远洪, 吴颖芳“.纵向整合”的医疗服务提供体系及其整合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8) :564-566.

制度和体系 篇2

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

源头治理是治本之举。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民生、民主、民心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社会管理本身讲,就是要构建源头治理体系,使关口前移,尽可能防止、减少、弱化严重社会问题和社会冲突的产生,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度体系》。这不仅是社会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各部门、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

社会管理不是也不可能消灭所有社会矛盾。抓好源头治理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问题,但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仍然会有大量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存在,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为此,必须构建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以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及时化解和向好的方面转化,尽最大可能做到不积累、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不向坏的方面转化,使社会处于动态平衡、动态优化、井然有序、健康运行的状态。

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制度和体系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结构;制度因素

一、引言

企业的资金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获得,一个是内部融资,也就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另一种就是外部融资,一般是通过证券市场或者金融中介,比如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融资结构,这个融资结构实际上就是金融体系结构。目前金融体系结构又可以分为以金融中介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结构,另一种就是以证券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结构。这两种结构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会产生一些明显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来源往往基于金融体系监管制度因素,导致金融体系结构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后金融体系结构产生的变化以及制度上的因素,进而为金融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金融危机前后的金融体系结构变化分析

(一)金融体系结构的短期逆转

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反应在股票市场会产生负向的影响,只是这种影响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所以这种影响又称为短期逆转。一般而言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的两年到三年之间,这一短期逆转的趋势就会减弱,逐步会回归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状态,在金融危机发生的五年左右的时间,股票市场的影响将会显著提升,而影响程度也会比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影响程度还会更深。这表明了金融危机在爆发后的三到五年的时间里,股票市场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正向相关性兼容,并在五年左右时间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一般工业结构已经相对集中,上市公司的规模更大,数量较少,在这个背景下,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实体经济损失所造成的影响,对银行部门会产生更长远的影响,所以导致了在五年左右时间才能够逐步恢复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二)股票市场变化和银行部门之间的互动更为显著

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国家,股票市场的变化和银行部门之间的互动会变得更加显著。金融危机爆发前,反应股票市场的相关指标系数都为正数,而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这个指标就转变成了负向指标,也就是说不够显著。但是在金融危机的第四年之后,这个指标又会渐渐转向正向指标,且具有明显的统计显著性。如果是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结构国家,这个短期逆转的时间会更长,一般要在第五年之后,才会逐渐转变成正向影响。一般而言大部分新兴的经济体国家,股票市场的发展并不是很发达,而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国家一般则拥有更好的金融部门,所以说,当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那些金融体系发展相对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将融资在银行和金融市场进行转换,因此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金融体系结构相对平衡的国家,当金融危机爆发后也更容易迅速恢复。而那些新兴的经济体国家则会因为受到经济衰退以及金融体系被破坏,而不得不承担更高的成本,经济恢复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宏观因素和金融改革对金融体系结构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宏观的经济环境以及迫切需要的金融改革,也会对金融体系结构产生明显的影响。比如GDP和CPI等反应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指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其负面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金融改革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二年到三年的时间内,对银行信贷规模产生负向影响,虽然不够显著,但是在其他时间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反映了国家在推进金融改革时,会对国家的金融体系的结构变化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当国家开始积极参与治理之后,金融体系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期间内,所发生的短期逆转也没有明显变化,股票市场在金融危机的不同时间段内具有明显的统计显著特征。国家的反腐政策以及积极治理政策,以及加强监管金融制度的建设,对于金融体系结构都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的程度也更强。这反映了国家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法治水平的提升,对于国家从金融危机制度中恢复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既有助于国家抵御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结构毁坏性影响,同时有助于恢复金融体系结构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迅速恢复。

三、总结

根据以上因素的综合分析,当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之后,新兴的经济体国家会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而金融体系结构的破坏程度要比那些发达的国家,并拥有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要深得多,金融体系恢复起来也要漫长的多,所花费的成本也会高很多。但是如果国家积极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政府引导和管理,促进金融制度的改革,这对于促进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金融体系结构的恢复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另外,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会随着金融危机的改革和创新而彻底杜绝,这已经成为一种客观性的问题。所以对于国家而言,注重防范金融危机风险,完善并健全监管制度和金融体系结构极为关键,这才是正确的金融改革之道,既能有效防止一切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也是使经济水平得以提高的有效保障。(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董青马,卢满生.金融开放度与发展程度差异对银行危机生成机制影响的实证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 2010(06)

[2]陈雨露,马勇.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危机[J]. 金融评论. 2009(01)

[3]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 金融研究. 2009(07)

制度和体系 篇4

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 用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是缓解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 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然选择。

我省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近年来, 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初步形成了包括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各类规划、标准规范、监督管理制度以及产业、技术、价格、财税、金融政策等在内的制度体系。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 有些制度已不适应, 亟需修改完善;有些制度尚不健全, 需要尽快出台。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的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我省实际, 进一步加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建设力度,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 建立系统完整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优化资源利用方式, 提高资源产出率, 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目标任务

科学界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边界和表现形式, 完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运行机制和体系框架, 加快出台需完善和创新的制度。到2020年, 逐步建立起包括法规规章、各类规划、标准规范、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价格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和监督管理政策等内容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

四、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取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促进集约型、循环型、低碳型产业发展。明确部门职责, 运用政策引导、法规规范、技术指导和投资扶持等手段,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相关制度文件, 着力查找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切实加以解决。

坚持资源节约。重视和加强节约资源,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坚持循环利用。强化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 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立足调查研究,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创新工作思路, 强化技术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坚持依法推动。切实落实已出台的法规规章, 积极完善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法规规章, 确保循环经济发展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五、制度体系框架

主要包括已经出台的303个制度和需创新制定的46个制度。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 可进行适时调整。

(一) 法规规章。包括《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等7项法规, 以及《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等6项规章。《山东省循环经济条例》等3项法规规章需创新制定。

(二) 各类规划。包括《山东省“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等8项规划。《山东省循环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等12项规划需创新制定。

(三) 标准规范。包括《液态法生产白酒余热利用技术导则》等186项标准规范。《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县 (市) 指标体系》等9项标准规范需创新制定。

(四) 产业政策。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水利用工作的意见》等24项产业政策。《山东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意见》等7项产业政策需创新制定。

(五) 技术政策。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加快太阳能光热系统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12项技术政策。《山东省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等7项技术政策需创新制定。

(六) 价格政策。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等13项价格政策。《山东省餐厨废弃物处理收费办法》等2项价格政策需创新制定。

(七) 财税金融政策。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9项财税金融政策。

(八) 监督管理。包括《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等38项监督管理政策。《山东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6项监督管理政策需创新制定。

六、需要创新制定的制度及部门分工

(一) 法规规章 (3项)

1. 山东省循环经济条例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 山东省节能监察条例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 山东省城市供水条例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

(二) 各类规划 (12项)

4. 山东省循环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5. 山东省工业绿色“十三五”发展规划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6. 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三五”规划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7. 山东省科学和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 (省科技厅)

8. 山东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9. 山东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1 0. 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 (省水利厅)

1 1. 山东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省商务厅)

1 2. 山东省现代生态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省农业厅)

1 3. 山东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规划 (2015-2020年) (省农业厅)

1 4. 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 (省交通运输厅)

1 5. 山东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 (省机关事务局)

(三) 标准规范 (9项)

16.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县 (市) 指标体系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17.山东省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指标体系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18.山东省园区循环化改造验收办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19.山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20.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21.山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22.山东省供热能耗统计监测与考核评价标准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23.山东省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实施细则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24.山东省新型墙材目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四) 产业政策 (7项)

25.山东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意见 (省商务厅、省供销社) 26.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 (省发展改革委、省海洋与渔业厅)

27.关于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 (省农业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8.山东省节能量交易制度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29.山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省发展改革委)

30.山东省排污权交易制度 (试点) (省环保厅)

31.山东省水权交易制度 (省水利厅)

(五) 技术政策 (7项)

32.山东省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3.山东省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目录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4.山东省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5.山东省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6.山东省钢结构体系推广应用技术公告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37.山东省木结构体系推广应用技术公告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38.山东省成品房装修集成体系推广应用技术公告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六) 价格政策 (2项)

39.山东省餐厨废弃物处理收费办法 (省物价局)

40.2015年以后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省级价格补贴标准 (省物价局)

(七) 财税金融 (暂无)

(八) 监督管理 (6项)

41.山东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

42.关于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意见 (省农业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

4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 (省农业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44.山东省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暂行办法 (省机关事务局)

45.山东省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 (省机关事务局)

46.关于进一步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指导意见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七、具体要求

(一) 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分工任务的落实, 组织力量抓紧制定落实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 明确责任人, 提出阶段性时间进度安排。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 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

(二) 加强协调推进。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牵头部门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参加单位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形成工作合力。

(三) 建立工作台账。要随时调度工作情况, 掌握工作进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建立工作台账, 协调各相关部门力量, 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并按照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工作进度和要求进行督促检查。

制度和体系 篇5

纲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引领中华人民走向国强民富。

2、将中华文化传遍全世界。

找一伙人帮助另一伙人——实现客户价值,同时成就这一伙人——成就员工梦想。

让我们一起实现梦想!

印象:成就别人,顺便成就自己!

天道——天: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天,因为人是地球之主。对皇帝来说,人民是天。对企业来说,市场是天。对老板来说,员工是天。对员工来说,客户是天。什么是天道?就是谁让天舒服了,谁成就了天的梦想,谁解决了天的问题,谁就秉持的天道!

机制:

选人:标准一:动力(爱恨情仇)

标准二:实力(人脉、资金、技术)

标准三:悟性、灵性

标准四:形象、气质

能力体现在动力、实力、悟性、灵性、形象、气质(1、你有什么样的梦想?

2、要实现你的梦想需要什么样的平台?

3、目前你需要哪些帮助?)

育人:

1、激发主动学习成长的欲望,让其亲身感受学习成长与他想要结果之间的关系,不断重复引导,让更多的人强大公司才能真正强大!

2、成立思考顾问小组,考核学习成绩并随时校正一些思维有所偏差的员工。

3、组织学习成绩较好的员工到客户公司进行分享以提高员工的神圣感。

4、成立创新奖励机制——任何员工可提出创新方案,方案成立通过后带来的收益,员工可获得提成,并颁发创新荣誉证书!

5、成立讲师平台,优秀讲师可开公开课,正式售票。

留人:

1、公开晋升空间及晋升标准。

2、旅游机制及全家旅游机制

3、彩票理论激励机制

4、打造智慧明星(优秀讲师可开课并向全国推广或者到各大学讲课;其他优秀员工可帮助其上电视节目。如:非诚勿扰。公司全程负责费用及联系节目)

5、定期的户外拓展提高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也及与将全身心投入事业。

团队构建:

人数:初步40人(开年后发展到80人)

现提供职位:董事长1 人,总经理,1人,总监1人,队长5人(初期可由高层兼),内训师1人,顾问1人。半年之后发展到80人。

职位:董事长1人,总经理1 人,副总1人,总监2人,队长10人,内训师2人,顾问1人。

员工来源:

1、同行招募

2、思八达调动

3、转介绍

4、网上招聘

5、人才市场招聘

6、杨天下微博招聘

业绩目标:第一年1千万。第二年3千万。第三年1亿。

培训:定期进行挖掘员工动力及化解阻力培训(执行力最强的)

定期进行产品知道培训。(对产品最了解的)

定期进行与客户对接及成交培训——思维培训(业绩冠军)

定期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思八达运营方案

机制:

1、分配。基本提成10% 团队每月基本目标30万。挑战目标60万。超出60万全队提20%。30万与60万之间按超出比例提,10%——20%之间。

队长提队提成15% 总监提区提成10% 副总提分部提成8%

试用期员工基本工资1000元,员工基本工资1200 队长基本工资1800元 总监基本工资2500元

副总基本工资4000元

2、奖励:

注:战士每月目标业绩为2万,队长每人目标业绩为4万,总监为8万,副总为12万。

每月个人冠军奖励——3000+业绩10% 每月团队冠军奖励——5000+业绩5% 半年个人冠军奖励——业绩10% 半年团队冠军奖励——业绩5% 年个人冠军奖励——业绩10%+1万 年团队冠军奖励——业绩5%+2万

单月完成三倍业绩,当月发双倍基本工资。

加1:转介绍奖

正式员工可转介绍,转介绍来的新人出单后该员工的介绍人享受业绩2%的奖励,持续至一人离开公司。

加2:创新奖:

员工可对应工作中某环节或者公司整体运营提出创新方案,方案先交上级审核,审核通过再交上级复审,复审通过后可交高层会决议,决议若通过,可奖励1000元+超越上月增长率上以的3%全公司业绩提成第一月。第二月超出上月的即可奖励

共奖励两月

比如说上上月业绩为30万,上月业绩为50万,该月为120万,那么你这个方案实施后本月超出83.3333万的业绩为(120-83.3333)万,你可(120-83.3333)*3%=1.1万元——你的奖励本月。下月若为140万,你下月的奖励为20*3%=6千元。

并颁发创新奖章

3、旅游

注:战士每月目标业绩为2万,队长每人目标业绩为4万,总监为8万,副总为12万。个人:

个人旅游:单月完成三倍业绩即为黄金战士,连续三月为黄金战士即可省内旅游一次(不去者折成现金)。连续五月为黄金战士可国内旅游一次。

团体旅游:公司:每月一次拓展(省内)(有国内旅游那月取消)

每季度一次国内旅游(双飞)机制。分为基本目标和挑战目标。完成基本目标业绩前十名和队长以上者旅游,完成挑战目标全公司旅游。

前两个月目标100万 挑战目标200万。旅游:

2011年年个人冠军可获得家人(两名)参观公司年会及与家人国内任何一景点旅游五日一次,家人来回飞机接送,且报销回来汽车费用。

2011年团队冠军队长可获得家人(两名)参观公司年会及与家人国内任何一景点旅游五日一次,家人来回飞机接送,且报销回来汽车费用。

冠军团队中业绩第一名可获得家人/情人(一名)参观公司年会及与家人国内任何一景点旅游五日一次。

注:旅游包含个人及家人来回飞机接送,且报销回来汽车费用,另外报加报100元每人来回餐饮费用。并颁发最佳育子勋章(父母各一枚,因特殊原因不是父母者,比如说长兄为父那种提前告知公司准备)

4、晋升平台:高层职位有经理(队长),总监,副总

一个队包括队长在于不能低于5人。上10人的队必须设副队。副队享受团队提成5%。其下发展三个队可申总监。其下发展二个区可申副总。

每一季度有高层晋升赛,副队或业绩连续三月黄金战士及以上可提出晋升。

注:总监必须带一个直辖队,副总看其自愿,可带可不带。

会议营销(会议营销是为了帮助员工成交,员工不能对会议产生依赖)

每两个月举例一至两次。分享会:每月举行2次。

1、上完课的客户分享(2名左右)

2、思八达员工(内部讲师)分享 1名至2名(推课)

5、分红

日日分红

月月分红

季季分红

年年分红

日日分红:

先定一基数A(年目标按每天取平均数*60%)

每天超过基数部分 为X 利润率 a% 三七分 员工三 分给员工的为X*a%*30%

第二天基数为A+X*70%=B

注:第二天未达到前基数,向后推迟一天,超出照样分红。后的均以此类推!

月月分红

第一月没有分红。基数为第一月每天基数相加!

第二月月分红 月基数 E 超出部分 为F 利润率a% 四六分 员工四

第二月未超过前一月,下月基数与上月不变

超过 基数为 E+F*60% 后的以此类推。

季季分红

季分红 与月分红一样推就行了!其中分成为

五五分

年年分红

年分红 第一年由高层定目标,超过成即可分红。若未达到第二年基数为上月基数相加分红为

**分

员工六

分红比例:50%分与有业绩员工。按业绩比例分。

10%分与队长 按队业绩比例分

8%分与总监 按区业绩比例分

5%分与副总

3%分与总经理

剩下24%平均分给每一个员工(所有人)。

6、讲师平台:

评判标准:

一、对老师课程的理解

二、讲话的气质、音质

三、听众的满意度 讲师分为试用讲师,一至五星级讲师,试用讲师由公司内部筛选。星级讲师评判标准以每次分享会上的成交业绩为标准。分享会成交上2万元以上为一星级讲师。分享会上成交10万元为二星级讲师。分享会上成交20万元即为三星级讲师。

三星级讲师可开公开课向外推广。课程费用不低于500元。

公开课成交50万以上即为四星级讲师;公开课成交100万元以上即为五星级讲师。讲师津贴:

一星级讲师1000元每月 二星级讲师2000元每月 三星级讲师3000元每月 四级级讲师5000元每月 五星级讲师10000元每月

(四、五星级讲师可受邀到外省讲课,费用由公司与其它进行商谈分配比例为四六分

讲师六)

7、明星机制:每月评一位明星员工。

标准:一,业绩(个人前五名才有资格评选)。

二、演讲能力(演讲前五名)。

三、其他支持率(过半)。

连续两个月获得明星员工,公司可帮其报名参加各大电视节目:如单身的可参加“非诚勿扰”,有才艺的可参加“中国达人秀”等,从报名,到参加比赛结束公司承担其全部费用。

8、培训:企业文化培训;销售思维培训;产品知识培训 每周一次企业文化培训(周六下午),一次销售思维培训(业绩冠军),一次产品知识培训

文化墙建设:

天道:客户照片(进公司最近处)

师道:业绩冠军照片(公司最耀眼处,1.8米高)孝道:公司元老照片 一秒语录:经典一秒语录 英雄冢:陈列各奖项

入司:员工面试通过到公司上班即进入观察期,观察期为三天。三天后队长签字可进入试用期,之前三天照常发放工资。未通过三天观察期没有工资。试用期为两个月(包含前三天),两个月内若出课程可即刻转正成为正式员工。两个月后未转正的员工,因其表现情况可以延长试用期,对表现不好的员工可以劝退。

文理不分科需要制度体系支撑 篇6

事实上,简单就这个概念去争论是无法得到确定判断的。文理分科实行几十年来,确实带来一些文理不通,个人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缺乏的问题。所以从原理上讲,文理分科确实是与遵从天性相违背的教育方式,把人更多的定位为社会分工后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分科教育”能够快速培养出专业人才,却很难培养出身心健全的人。

当文理不分科作为一种高考招生制度来讨论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原理上的对错问题,而需要考察是否真的建起了与文理不分科相符合的制度体系。

首先,文理不分科要求整个高考招生制度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而非学生的知识点,更遑论以标准答案为基本单元的应试体系。现有高考在短期内还很难从知识考试转变为能力测试,在这种情况下文理不分科确实会造成学生压力增大。

其次,大学是否建立文理并重的选择学生的平衡体系。中国现有大学依然没有消除过去复制苏联文理分家的痕迹,重理轻文的不平衡局面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表面上高中生似乎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最终依然会沦为大学看重哪门学科,考生就争着去学哪门学科的局面。于是学生的真实兴趣依然要让位于应试和升学的需要,由此只是一根指挥棒替代了另一根指挥棒,却未真正消除指挥棒,偏科现象也不可能真的就不见了。

再者,高校录取学生的时候依据什么是决定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后利弊消长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沿用现在的总分模式,学生投机性的行为就有存在或滋长的空间,最终是学哪门课能得高分,学哪门课能上好大学就会选哪门课。而这一情况又会随着学生选择潮起潮落,变化不定,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不尽的忧虑。

此外,中学阶段是否建立起与不分文理科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多样化的课程服务体系。取消文理分科就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学同样的课程,学校是否有充足的课程与师资,学校如何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多样化课程服务。

因此,只有放弃总分模式,高校建立专业团队,实行比较彻底的专业评价,才有可能让文理不分科的理念发挥出积极的个体成长和社会效益,拓展个体天性发挥空间和社会多元融合的包容性。

在上述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是否可在某一措施上先行一步,当然是可以的,社会的发展就不存在一步到位的时候。但是在跨出这一步时,还是要看清这一步前后左右的环境、利弊。

在跨出这一步之后,就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尊重学生的选择,防止学生负担加重,尽可能各扬所长,而不要千方百计补其短。二是尽快实现考試与招生分离,改变总分模式的集中录取。三是尽快建立对学生专业的评价体系,除了独立第三方的专业测试,还应建立中学和高等学校专业的评价体系,让这些评价本身更全面地收集学生的信息,让学生的专长和性向基本特征不需要通过考试,就已经是比较清晰的。

简言之,取消文理分科只是解决众多教育问题的第一步。它并不能成为学生减负、教育改革的救命稻草。当务之急,乃是政府在考试招生方面简政放权,将选择权还给学校和孩子,逐步建立专业、客观的选拔机制。让孩子可以不顾及分数的高低,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申请自己适合的学校;让学校专业招生团队可以根据孩子的知识储备、个性特长、平时表现等决定是否录用。这种基于相互了解的双向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考试招生的专业水平,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并且在不损伤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整体提升中国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水平。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会长)

本栏目所刊发言论,均不代表本刊观点

制度和体系 篇7

但这些体系分别关注各自的管理目标,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出了或相同或不同的管理要求。大部分企业中多种管理体系并存, 相应的制度、标准、流程等管理规范文件与体系文件并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基层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得不用两张皮、甚至是多张皮的办法来应对, 基层员工经常面对来自不同管理文件的要求, 需要填报不同的纸面报表、信息系统, 基层负担很重, 运行效率很低, 管理效果很差。从企业发生的一些事故原因的分析来看, 大多数都是因为基础管理出了问题, 没有按照制度、标准、流程、规程做事。多体系运行增加了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 影响了管理效率和效益。因此, 一些先进企业开始尝试将管理体系进行融合, 将原来满足特定要求的管理要素、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逐步整合到统一架构的一套管理体系之中。

管理体系融合, 就是要把管理的关键要素抽象出来, 进行科学的描述、归纳, 确定有效的方法, 经过简化、优化和协同形成最佳管理标准, 将各类管理方法形成统一实用的体系, 并全面推广执行, 持续提升和改进;就是要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归并管理要求, 减轻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负担, 把员工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更加关注生产、关注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 保证工作质量, 从而保证产品、服务和工程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1 四大管理体系简介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了ISO9000族系列标准, 以适用于不同类型、产品、规模与性质的组织, 该类标准由若干相互关联或补充的单个标准组成。质量管理体系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进行系统控制, 其核心内容是“使客户满意”。贯彻ISO9000族标准已被众多企业所看重, 成为企业证明自己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一种“护照”。

2002年美国因为安然事件出台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而中国亦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一个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 利用其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 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 基本目标是确保运营有效性、报告可靠性和法律合规性。

HSE管理体系即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是国际上石油公司为减轻和消除石油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风险, 保护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制定的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1996年1月,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负责石油天然气工业材料、设备和海上结构标准的技术委员会ISO/TC67分委会, 发布了ISO/CD1469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草案) 。我国最早由原石油天然气工业总公司参考ISO/CD14690于1997年6月27日发布了SY/T6276-1997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于1997年9月1日起实施。HSE管理体系要求组织进行风险分析 (JHA) , 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 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防止其发生, 以便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中石油2008年建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将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业务流程中, 实现法律风险防控的程序化。2011年, 按照“风险防控关键是岗位和个人”的思想开始建立岗位防控指引, 按照岗位梳理和分析法律风险、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法律风险岗位防范体系是通过识别企业各岗位和业务活动中涉及的法律风险, 分析风险成因和大小, 制定防范性措施, 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

从体系产生的背景、侧重点和目的来看, 质量管理体系是从维护客户的利益角度出发, 侧重于产品生产的过程和质量, 最终目标是达到客户满意。内控体系是从维护股东的利益出发, 侧重于企业资金流、资产流、信息流中的关键风险点, 最终目标是达到股东满意。HSE管理体系是从员工和社会环境出发, 侧重于通过经常和规范化的管理活动实现健康、安全与友好的工作环境, 最终目标是达到员工和社会满意。法律风险岗位防控体系是从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出发, 侧重于企业日常经营中能够产生法律关系、并可能招致法律责任的领域, 最终目标是避免企业内外部的法律风险。

2 体系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四大管理体系的比较, 虽然各有侧重, 但同时存在、同时运行带来的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的现状以及体系间的相似性和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带来的整合可行性, 为进一步的融合管理提供了依据。

2.1 必要性分析

由于四个体系产生背景、运行侧重点和目的存在差异, 因此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及下属各企事业单位内都归口不同部门管理。多个体系在企业中同时运行, 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是在进行同一项工作流程时, 需同时遵循四个体系的要求, 面对多个归口部门, 可能会导致重复性工作或推诿扯皮, 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二是对于员工个人而言, 需要同时学习并达到四个体系的要求, 容易造成概念混淆和执行力下降, 体系运行的实际效果可能被削弱。三是各种管理体系标准的重复认证检查, 给企业增加了很多不应有的负担, 各级管理人员整天忙于迎接各类检查, 占用了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的大量时间和企业资源。四是当企业组织结构和工作内容发生改变时, 需要同时对四个体系进行修改, 灵活性较差, 并且容易产生不同体系修改的不同步性、不协同性, 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 造成企业资源和精力浪费, 也容易带来各体系间的冲突和矛盾。

因此, 进行体系融合研究是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也是企业优化运行、降费增效的关键措施。用一套体系对企业运营进行统一控制, 使所有的活动和过程都达到规范化、制度化, 企业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较少的时间, 达到多个目标, 从而达到畅通部门间合作、减轻基层负担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2 可行性分析

虽然三个体系构建的目的、时间和管理部门不同, 但从机制和出发点来看, 仍然有很多相同和相通的地方:一是三大体系的原理相似, 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 识别、评价流程中的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均重视作业流程的梳理和分析, 采用过程分析方法, 通过对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业务活动和活动中涉及的管理性要求的定义和设定, 确保目标的实现;均遵循PDCA管理原则, 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这四个阶段的循环往复, 不断解决新问题, 持续完善体系。它们都是企业业务运行和内部管理内容的流程化、系统化体系。二是三大体系对应的业务流程相同, 业务流程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 企业无论是否建立管理体系, 建立什么类型的管理体系, 其业务流程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动, 管理体系就是通过建立在这些客观存在的业务流程上并通过流程承载管理规范和规范流程执行而体现其价值。三是三大体系的文件架构相近, 都是一组为实现特定方针和目标而进行的相互关联的活动, 一般都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体系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描述体系的宗旨、目标、环境、资源、适用的要素及具体解释、执行持续改进的具体方式等内容;第二层次重点描述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 是第一层次的支持文件和具体化, 一般包括目的、角色职责、流程图、步骤描述等内容, 确保一套业务流程规范实施;第三层次一般为补充文件, 主要包括体系文件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表单记录等。可以看出, 三个体系存在着多处交叉重叠, 属于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相互支撑的关系, 都强调对业务运行和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控制, 并涉及风险的全方位管理, 进行整合是可行的。

3 体系融合的指导思想

根据ISO、COSO以及其他权威组织对管理体系的定义, 管理体系就是一组为实现特定方针和目标、包含规范性管理要求和业务协同的相互关联的活动, 因此, 本文就按照流程+制度的模式去分析和理清将四个体系进行融合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流程标准化和制度嵌入, 使融合后管理体系既满足原各大体系的要求又简化操作、利于执行。

3.1 制度与流程的关系

流程是企业业务活动最基本的载体, 强调如何将输入有效地转化为输出。流程包含六个要素:输入、按一定秩序执行的工作事项、工作事项之间的关联、输出、客户和价值。流程的发起从特定的输入开始, 通过对流程涉及活动的先后顺序、并行还是串行、逻辑关系、职责范围等进行界定和描述, 最终产生流程的输出, 对其他人 (流程的客户) 产生了什么影响, 就是流程的价值所在。

制度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确保企业各种政策、指令、规范、准则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所制订的具有指导性与约束力的条文的总称, 其包含的关键点有: (1) 维护工作秩序; (2) 确保政令执行和工作正常开展; (3) 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的条文。

流程强调的是整体思考, 强调业务活动间的系统性管理, 通过活动的系统整合对客户 (或下一个流程) 产生价值, 如果流程的价值无法体现, 那么这个流程就是无效的。制度强调的是局部性管理, 某个问题产生了, 管理者希望有个制度去约束, 制度因此便出现了, 明确地指出针对某个局部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流程关注“点”和“线”, 制度更关注“面”。制度一般不会针对某具体部门或某个岗位, 而是需要所有人都遵守的, 通用性较强。制度通常会从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展开, 进行明确的要求或约束。而流程体系中, 不同层级的流程则非常具体, 明确各环节的部门或岗位职责、权限、具体的工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管理者往往会把精力放在如何将流程设计得更加合理、更为优化上。

然而, 流程和制度又可以说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彼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梳理业务流程与现行制度的对应关系, 根据制度去规范流程, 根据流程去完善制度, 既可避免流程漏洞, 又能解决制度零散、相互冲突等问题, 保障流程和制度都被严格地执行。制度是对流程关键控制点的规定, 包括程序、时间、质量、人员等等。流程是价值链的体现, 而制度是价值链体现的保证。如果只有流程, 没有管理制度, 公司各项职能无法高效运行;而若只有管理制度, 没有流程, 公司的运作则不能形成链式管理, 不能形成有机整体。

3.2 体系融合的指导思想

通过上述对三大管理体系的比较和制度、流程关系的探讨, 根据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采用过程管理的方法, 本文提出了“嵌制入流、制流一体, 规范标准、系统控制”的指导思想, 以业务流程为主线, 以风险管控为导向, 以规章制度为依据, 以业务表单为承载, 在基于建立标准化管理和作业流程的基础上, 通过识别各流程环节中的风险点, 设置控制措施, 将现有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嵌入流程运行中, 实现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内控体系、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整合, 实现标准化作业流程与各项规章制度的一体化运行, 最终应形成一套拥有“清晰顺畅的工作流程、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符合实际的岗位规范”的综合管控系统。做到“制度落实, 流程走通;制度不落实, 流程走不通”, 确保“制度得到落实、风险得到控制”。体系整合后, 企业构建统一的平台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 运用统一的语言对业务流程进行描述, 成立统一的部门对业务流程进行管理, 量化对员工流程执行和管理规范落实的量化评价, 实现基层员工在执行流程过程中自动实现所有管理体系的要求。

4 体系融合的方法和步骤

4.1 明确体系建设目标和体系管理架构

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套覆盖企业全部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结构化、内容界限清晰、有机联动的管理文件和有效落实的管控机制, 对于一项业务活动形成口径一致且包含不同角度管理要求的制度规范。融合后的体系既要保留各体系的个性化要求, 满足外部评审的需要;又要尽量合并同类项, 精简文件和架构, 做到文件精简、体系有效。

通过比较ISO体系框架和COSO体系框架以及中石油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的体系融合探索实践, 本文建议采用ISO典型文件架构:管理手册 (包括了对管理体系的介绍、适用的要素及具体解释、执行持续改进的具体方式等内容) 、程序文件 (规定开展某项活动的目的和范围, 明确做什么, 谁来做, 何时、何地及如何做, 包括应使用什么材料和文件, 以及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等) 、作业文件 (针对某个部门内或某个岗位的具体作业活动文件, 侧重描述如何进行操作, 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或具体化) 、表单记录。

融合后的管理体系覆盖企业所有业务流程, 结构化的体系用于以最有效的方式控制、指引组织的流程, 确保业务活动受控。管理体系的文件清晰、易懂并广泛执行, 管理控制要求是通过业务流程来实现的。体系由子体系构成、子体系由流程构成、流程由任务构成;程序是做事的方式。管理体系遵循PDCA的管理机制, 促进体系持续改进。

4.2 构建能力框架, 确定业务活动, 梳理业务流程

从公司核心目标出发, 分别确定各二级、三级管理领域的业务目标, 实现与上一级业务目标的承接, 充分识别支撑业务目标实现的各级能力要素, 理清承接目标的能力要求, 形成能力框架 (如下图, 财务能力框架) 。以业务能力框架为基础, 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目录, 梳理原制度、标准、流程和各体系文件清单, 针对同项业务活动, 整合同类文件、弥补缺失文件, 形成一套业务全覆盖、要求全包含的体系文件。

从公司的业务框架出发, 确定企业在成品油供应链中的价值链, 识别核心活动和支撑活动, 确立活动间的逻辑关系, 并逐级定义流程和子流程, 最终形成流程图和流程描述。在流程梳理平台上可以看到企业流程全景图, 点击流程导向符号, 可以下钻到低阶流程, 也可以向上聚合到高阶流程。 (见图1)

5 从体系包含的管理要求出发, 将其匹配至能力模块及流程步骤, 消除交叉矛盾

5.1 要素融合

体系要素框架是将管理要求或利益相关者预期按照一定逻辑结构进行归集, 不同管理体系的管理要素构成相似度高, 为要素融合提供了基础。在实际融合时, 需要合并相同要求、保留个性化要素, 满足现有体系外审的要求, 因此融合后的管理体系要素包含4个体系的所有要素, 体系框架基本一致。 (见图2)

5.2 内容融合

质量和HSE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分别融入基础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按层级分别融入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操作规程、两书一表、技术标准、应急预案融入作业文件, “记录文件”作为附件融入相应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内控体系中的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进融入基础管理体系中的管理手册, 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按照层级分别融入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 (增加章节“流程及风险”, 用以描述流程编号及名称;在“附录”中体现风险控制文档。) 。沿用内控体系的做法, 将法律风险防控指引中的风险及其措施融入相应的程序 (作业) 文件 (部分与内控体系中的风险重合) 。在程序 (作业) 文件业务流程图中, 标识法律风险点和控制措施, 具体风险内容和控制措施体现在风险控制文档之中。

企业在用规章制度全部融入程序 (程序) 文件中。

基于融合后的要素框架和梳理出的业务流程, 针对每个流程识别风险点和控制举措, 最后将融合了所有管理要求、风险控制举措的流程说明编制形成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一般包括工作流程描述、职责分工、管理要求、考核点、承载表单、参考性文件、版本及修订信息等, 表现形式为文字或图表。 (见图3)

6 明确管理体系归口部门和体系文件优化管理机制

融合后的管理体系有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体系的统一协调、制定规范和总体架构的运维;职能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由职能部门主导制定, 业务部门/分公司负责制定业务运营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本地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

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关于如何编制、颁布和管理规范文件的要求, 并监督要求落实;负责文件总体架构及模板的设计;负责管理文件的衔接及内容的协同;负责体系文件的发布。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职能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并监督其执行情况。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业务运营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及业务流程, 推进并监督相关文件和流程的执行。

管理文件的制定需要有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相关分公司的共同参与、联合评审。管理文件的发布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并查询与其他管理文件的关联性, 以避免重复、实现协同。HSE、质量、内控和法律职能部门持续识别业务运营当中的风险, 并监督风险控制点在流程中的落实和持续改进;归口管理部门统一组织对管理规范文件落实情况的一体化监督检查, 以保障管理规范要求的落实。

持续对外部国际公约、国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要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集团公司企业标准、集团总部和专业公司发布的行政指导性要求 (如规章制度) 和内部公司战略规划、文件执行反馈、文件评估优化结果、管理评审、内外部事故分析、评审和检查待整改问题等进行关注和查新, 开展管理体系和内部文件评价, 确保符合内外部环境的要求。体系文件评价的内容包括法律合规性审查、流程效率评价、风险控制评价、业务覆盖面评价、重复矛盾点识别、文件精细度评价、上下衔接关系评价等。

7 开发信息平台系统, 确保融合后的管理体系有效落实

在流程电子化或对流程管理系统进行优化更新过程中, 针对融入风险管控信息的业务流程, 以不同字段将节点风险管控信息直接关联到流程节点上去, 建立流程节点与其风险管控信息的自动映射关系。跨部门流程执行人员在进行事务处理时, 可得到相应的风险提示和预警、以及按照现有制度规章对风险进行管控的要求和措施。

对于基层操作员工, 则通过操作卡和作业传板提供工作的方法、工具、标准和步骤, 确保管理规范执行和工作效率提升。基层员工按照流程 (及要求) 来完成任务, 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或者制度需要修订时, 只需要根据新法律、法规和制度对流程 (及要求) 和操作卡进行修改, 尽量减少基层压力。

8 体系融合的保障机制

融合后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需要通过企业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和工作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 以确保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

一是优化公司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按照流程设计, 在不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和实现分权控制的情况下, 尽量不打破完整业务流程。同时, 企业的资源使用权跟随流程走, 而不能将资源的使用权固定在特定的单位或部门, 按流程需要投入资源。二是完善员工岗位设置: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和管理要求落实的需要来设置岗位, 岗位的职责描述就是流程的输出、流程涉及的活动和关键控制点的规范性要求。三是遵循高位势流程统帅原则:低位势流程 (辅助类或间接影响客户价值满足的流程) 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高位势流程 (对客户价值的满足影响大、直接接触客户的流程) 。四是决策权适当下放:发生频率较高、单次投入较小的工作着眼于高效, 下放决策权, 让一线人员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发生频率较低、单次投入较大的工作, 应着眼于控制风险, 决策权上收。同时, 决策权应向个人能力强的岗位倾斜, 授权前对授权对象进行考核。五是加强体系考核:将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作为员工考核的依据, 通过考核业务流程各环节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确保制度被执行、风险受控制、工作协同化。六是开发“体系管控平台”, 提供体系文件的查询 (包括全文检索、多维度查询) 、统计分析、宣贯与培训, 以及制修订 (包括评价识别, 制修订计划, 在线编写、审核发布等) 流程及工作方法和要求、检查监督流程及工作方法和要求;将“体系管控平台”和企业现有业务信息系统对接, 将业务活动与体系文件建立关联, 工作流程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执行操作步骤中加入体系文件的管控要求和工具、表单。通过设定约束限制条件, 确保每个活动步骤的管理要求得到落实、风险有效管控;通过严格限定流程顺序, 确保任何一个管理步骤没有完成就没法进入下一个步骤。

9 结语

整合后的一体化管控体系, 是企业唯一有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 是管理部门提出管理要求的唯一载体, 是干部员工工作的唯一依据;企业统一组织体系的策划、建设、审核、改进, 以及体系文件的制修订、审查审批、发布和废止。体系通过覆盖企业全部业务和管理活动的一套系统化、结构化、内容界限清晰、有机联动的管理文件, 对于一项业务活动形成口径一致且包含不同角度的管理要求。通过设计便于员工掌握和操作的操作流程和指导文件, 明确人、机、料等各种资源配备的要求, 明确工艺路线、工艺方法的要求, 明确现场操作的要求, 这些要求要简洁明了、不重不漏, 只要员工按照岗位要求操作, 就能够满足各种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制度和体系 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建立,有效性,实施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 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不断引入, 我国企业也呈现出了多元发展的新局面。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不再局限于一种模式, 以往的制度体系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企业财务管理从本质上而言是对企业资金进行的管理, 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促进企业顺利发展。而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又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它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各环节进行的综合规划, 是确保资金科学运用的关键。因此, 其受到的关注度更高。

1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概述

想要切实建立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并有效予以实施, 首先就要明确其概念和内容。顾名思义, 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就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财务管理活动的具体实施对策, 是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

由于企业涉及到的经济事项众多, 其内部的有关财务内控制度的内容也相对较多。首先, 要明确了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等级, 清晰规范各部门与企业财务机构的关系;其次, 做好岗位责任制, 规范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具体职责, 规范他们的行为, 其中既包括财务管理体系的制定, 也包括机构的设置、岗位的安排、人员的调动以及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再次, 规范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方针, 对涉及到资金的各个环节进行明细, 即规范流动资金、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销售收入、支出经费等等;最后, 做好财务内控制度的把关环节, 细化具体的测评办法, 完善监管工作。

2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有效建立和实施的重要意义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涉及到的企业经济行为众多, 完善建立相关的体系规章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如下所示。

第一, 有利于提升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企业财务人员和会计管理者是企业经济活动管理的核心, 他们掌握着企业的资金命脉,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企业会计人员工作的失误行为以及渎职现象都与内控制度不健全有必然的联系, 因此有效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对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 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为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切实的依据, 保证工作流程的秩序性和规范化;另一方面, 它还能够起到约束作用, 避免财务人员乱用职权, 减少渎职现象。

第二, 有利于保护企业财产, 做好风险防范。完善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能够帮助企业领导者明确企业的经营情况, 掌握资金的具体流向, 从而做到正确决策, 提升风险防范水平。与此同时, 完善的规范还能保证财务数据的科学合理性, 避免资金记录错误, 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第三, 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持续经营。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对企业资金进行的控制管理, 完善科学的管理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了解资金的引用情况, 从而做到合理投资、准确应用,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另外, 它还是企业管理活动中自我制约和调整的方式, 通过内部财务制度的牵引, 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做到经营活动的准确记录, 促进企业持续经营。

3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上文中, 已经清晰直观地阐述了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完善建立对企业资金有效管理以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为了切实实现这一目标, 企业一定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 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从而保证资金的有效运用。

3.1 加强企业财务预算与核算管理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企业财务预算与核算内容, 预算是对企业资金未来运用进行的总体规划, 核算是对企业某段时间内资金的运用情况进行的总结, 两者对企业资金的有效运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预算方面, 企业要结合自身未来的发展计划, 详细制定资金在各环节的支出范围, 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控制, 抓住企业发展的核心, 对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在核算方面, 企业要做好会计核算制度的审批工作, 规范核算的具体内容和核查范围, 明确审批流程、财务处理内容、资金记录等项目, 保证核算的准确性, 做到全方位审核。

3.2 健全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建立和有效实施也是如此。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规范财务人员的具体工作, 确保其工作流程的准确性, 为他们提供具体的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 其内部制度体系还要实现细化管理, 落实岗位责任制, 对资金收入、资金流出、折旧费用、管理费用等进行明细记录, 从而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作铺垫。

3.3 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的有效建立和切实发挥, 除了要有完善的规章作基础外, 内部人员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其有效运用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财务和会计人员是内控制度得以发挥的核心, 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能力, 才能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此, 企业要做好人员选拔关, 聘用具有会计上岗资格的人员进入企业, 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帮助他们了解企业业务和法律规章。在此基础上, 企业还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坚持现代化设备的引进, 提升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完善信息技术, 提升工作效率。

3.4 完善财务监管, 做好内部审计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除了要确保制度的完整性, 还要做好内部监管工作, 抓住监督的最后环节, 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具体而言, 企业要建立单独的审计部门, 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监管, 并制定详细的计划进行定期检查, 规范资金支出方向。与此同时, 企业还可以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坚持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督的结合, 提升监管力度, 确保企业资金的有效运用, 做好财务内控工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 由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组织的影响, 市场经济全面开放, 企业之间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想要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就要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完善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对此, 企业要坚持创新, 规范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 并做好人员选拔和内部监管工作, 从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架设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志国, 李重阳.试析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设[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 (08) .

[2]杜玉明.浅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6 (04) .

[3]陈素文.浅淡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01) .

[4]徐晓燕.关于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讨论[J].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 (01) .

[5]杨永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J].经营管理者, 2013 (30) .

制度和体系 篇9

关键词:惩治,腐败,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规范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 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力受到合理的制约和监督, 是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 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我们从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有效探索,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制约体系, 较好地保证了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员正确履职、规范用权, 促进了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就国有企业如何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创建进行阐述。

一、创新制度修订完善的评价机制, 实现制度建设的规范化

我们从建立一套科学、先进、符合实际的制度管理机制入手, 创新制度建立评价机制, 使建立的规章制度具备内在的互动功能和互补效应, 兼顾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要求。

1. 确立制度体系建设的标准

明确规定凡是涉及事权、财权、人事权和物权的制度都是公司重大制度;凡是用以规范公司内部管理业务, 需要部门之间相互衔接、共同研究制定, 保证部门之间权责利达到平衡的制度都是公司一般性制度;凡是规范处室、单位内部管理流程的制度都是内部操作性制度。同时兼顾惩防体系制度与内控、HSE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融合, 解决“多张皮”现象。

2. 创新制度内容的评审机制

首先是企管法规部门对制度进行审核。重点是从总部制度的转化、法律法规和内控合规性、部门职责分工、流程描述和接口、相关术语的界定、制度语言的表述与规范等方面进行审核。其次是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评审。从制度的专业性、关联性, 权力“孤岛”, 部门权力、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审核。改变了过去由各系统各自发布制度的现象, 提高规章制度的权威性, 较好的解决制度权责不清、内容交叉、相互冲突以及揽权脱责等问题。

3. 创建制度修订的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制度修订的快速反应机制。因总部制度修订、部门职责调整、内控流程优化, 相关部门应及时修订与总部制度和专业管理不适应的相关制度内容或出台相应的解释, 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二、改革重大管理模式, 建立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既是对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革新, 又是对传统管理程序和管理习惯的挑战。要建立健全管控有效和相对稳定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 必须从改革重大管理模式入手。

1. 建立项目计划与投资计划分开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机制

将“年度项目计划”和“投资计划”分开管理, 只有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 方可下达投资计划, 只有列入批次投资计划的项目, 才能组织实施。

2. 建立以项目经理只为核心的工程管理机制

实施以项目经理制为主体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项目经理部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环保、质量、投资和进度四大控制的责任主体。

3. 建立以“五集中一规范”为特点的检维修费用管理机制

将大修、检验检测、大型配件、非生产、固定维护等5项费用集中到公司统筹管理, 实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4. 确立“专业分类、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直供优先”的市场准入和“两步法为主, 性价比最优”的招投标管理机制

5. 建立以贡献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

改进绩效考核办法, 实现对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紧密结合。

6. 建立管理案例剖析机制

通过剖析管理漏洞, 查找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 形成“办事讲规则、决策检程序、工作讲效率、责任将追究”良好氛围。

三、完善配套制度, 实现经营管理行为科学决策和规范运行

我们深入剖析经营管理环节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和潜规则, 实施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

1.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针对多年连续重组等原因造成的制度体系不健全、内容不严谨以及权力孤岛较多、部门及个人自由裁量权较大等问题, 修订完善涵盖投资、工程、采购、销售、市场准入及合同、工程造价、财务、干部任免等规范重要权力运行的重要制度126项, 解决了1500余项职责不清、流程不畅、接口不严等制度管理问题, 形成了25篇、217章、150多万字的配套制度体系, 实现了“全面覆盖、责权匹配、管控到位、制约有效”。

2. 着手建立纵横交错、相互制约运行模式

我们坚持遵循权力运行的规律, 突出分立运作、异体监督, 通过制度规范和流程设计, 将审批主体与执行主体分离, 先后在工程、采购、招投标、检维修管理等高危业务领域, 实行了项目计划与投资计划、项目经理部与工程管理部门、招标技术谈判与商务谈判、招标管理机构与业务执行机构、评标专家与评审专家等一系列职能的分开运行, 变纵向的用权机制为横向的监督机制, 相互制约、相互监控, 使分权制衡的策略渗透到重要权力运行的各个方面, 进一步规避了同体操作可能引发的廉政风险。

3. 全力控制经营过程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风险点

选商、独家采购、招投标等是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益比较集中的热点难点, 也是企业经营权力运行的关键风险点。针对供应商选择、准入管理中的复杂利益关系, 为了保证将真正优秀的供应商选进来, 将劣质、存在不当利益关系的供应商剔出去, 我们实行以业务部门为主推荐、相关部门共同决定的选商机制, 每个供应商、服务商的选定, 都先由业务部门推荐, 然后由采购、价格、法律、纪检等相关部门共同确定, 并在网上公示后方能正式“准入”的选商模式;针对独家采购、议价采购中容易出现的暗箱操作等问题, 我们实行“谁主张、谁签字备案、谁负责”的独家采购责任制, 制定了原设计选定、专有或专利技术等5项独家或议价采购的标准和限定条件, 凡不具备标准条件的事项一律不得独家或议价采购, 极大限制了独家采购导致的效益损失和腐败风险。

四、强化约束控制, 公开阳光操作, 实现权力运行过程的有效监督

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是防范经营风险、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举措。我们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 以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为重点内容, 通过多种方式使权力运行置于监督之下。

1. 强化领导班子自身监督

我们通过完善公司总经理办公会 (党委会) 议事和决策程序, 所有“三重一大”事项全部实行民主集体讨论, 在决策过程中, 主要领导不先发表意见和定调子, 凡有反对意见的议题均被慎重考虑, 被否决的议题重新研究论证后再上会研究。通过严格控制会议环节, 从源头上保证了权力的规范运行。

2. 强化民主公开监督

每次公司总经理办公会 (党委会) 召开之后, 我们都要形成规范的会议纪要, 发到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既共享信息、提高效率, 又促进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坚持把生产经营关键领域的重要制度修订、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通过生产经营视频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工作思路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宣贯, 并在公司内部网上建立“规章制度平台”、“招标信息平台”, 所有招标信息和招标结果在网上公布, 使过去只有少数人掌握的经营活动置于监督之下, 接受职工代表的审议和员工的监督。

3. 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坚持把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全程参与供应商和服务商选择、物资采购、工程建设项目、废旧物资处置及检维修招投标等工作, 及时发现并纠正制度执行不到位、运行程序不规范、违规操作等问题, 规避了经营风险, 提高了管理效能。整合监督资源, 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审计、内控、法律等监督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交流通报情况, 排查堵塞管理漏洞, 形成了监督合力。

制度和体系 篇10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体系制度

近年来,在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政策的号召下,尤其是国家现阶段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指导下,高校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扩大办学规模,进行可持续性合并以及扩建,推动自身的发展。为此,部分高校也逐渐形成了多校区的现状。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校区增多,也奠定了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独特性。为了适应多校区的发展模式,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是高校现阶段十分迫切的工作。为此,本文对高校多校区建立、优化与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其具体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概述

在多校区的模式下,高校财务管理与单一校区的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为高校多校区的办学环境较之前相比发生了变化,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内、外部的经济关系逐渐延伸,内部的办学层次更加丰富,也为全面财务管理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凸显特殊性、多重性和复杂性。在多校区的模式下,高校务必对各个校区资源进行利用,扩展渠道,进而提升高校的办学效率,加强全面财务管理。

二、现阶段基于多校区模式下高校财务管理状况

(一)教育效益观念不足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是非经营性事业单位,主要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有所限制,资金使用不足,资源管理与配置方面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会计核算仍然沿用实收实付制,教育成本效益观念方面不足,注重社会效益,不着重体现经济效益。以上种种现象,对高校的发展之路有一定的制约。

(二)预算收支缺乏可比性

现阶段,由于多校区的分散,高校中的资金渠道也逐渐凸显多元化,在财务管理中,财务预算口径缺乏可比性和一致性。这样容易导致财务预算与执行相脱离,财务收支核算的口径也存在差异性,缺乏合理性,对预算的执行缺乏有效的制约条例。

(三)财务人员专业素质需提高,缺乏执行力

现阶段高校中的一些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水平,财务管理观念缺乏更新,对于新观念、新技术掌握不及时。为此,高校财务人员务必要致力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工作,全面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3]。

除此之外,在多校区的模式下,因为高校资金投入分散,在管理体系建立方面缺乏完善,为此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缺乏执行力。为此,高校中的财务管理部门要突出财务管理的作用,为高校中的资金管理提供支持。

三、优化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体系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力度

高校中的财务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以及组织架构,重视二级财务管理的作用,确定高校各个校区的财务管理层,全面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4]。加大财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对各个校区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保证财务监管的独立。对于各个校区的财务分设点,要对其财务状况进行监管,定期了解各校区的财务状况,及时的检查核对资金和财务报表。

高校中的财务管理要注重创新,全面突破传统财务管理的限制,由传统形式的核算型财务管理逐渐转变为财务预测、监督与控制,为此,财务管理部门要遵循财务核算、财务监督分离原则,将财务管理部门中的人员设置、工作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体现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以此全面突出高校财务管理的作用。

(二)优化创新财务管理预算制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在多校区的办学模式下,为了保证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健全优化预算管理制度十分重要,高校中的财务运行中所面临的资金流向比较大,不仅包含了来自政府的拨款,同时也包含了学校的事业收入等资金,其一要保证日常运行的正常性,其二要维持资金调控的有效性,所以,在此基础上重视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是当前阶段的主要工作。

1.提升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的涉及面比较宽泛,尤其是在高校办学的各个方面。进行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同时,需要对各级预算部门人员贯彻积极参与的观念,激发预算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预算部门人员能够实现协调配合,参与到预算工作当中[5]。设置预算参与制度,以此实行零基预算,全面实现参与性预算,可以有效的促使高校中的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到预算工作当中,进而提升预算工作指标的可行性、科学性。

2.预算管理科学化,在高校中实行全面预算。在多校区的模式下,高校为了加强宏观调控水平,务必要遵循高校财务的相关制度,在学校内实行全面预算,建立大收入与大支出的预算观念,对高校中的预算进行管理,要求高校内要区分可控财力与不可控财力,将全面收支管理纳入预算工作中,体现预算的全面性。

3.运用零基预算的方法进行预算。所谓零基预算主要是预算人员基于现在、放眼未来,积极创新预算观念,体现预算的展望性特点,以此不断适应财政政策。具有多校区发展的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力,实施零基预算,对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管理。

(三)提升学费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成本使用效率

在多校区的办学模式下,高校普遍面临教育经费紧张的现象,为此,高校中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提高教育成本使用效率,提升学费管理水平[6]。一方面,对高校中的学费进行有效的管理,提升高校学费的管理水平,提高交易事业收入资金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学校要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学费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学校中的资金都能够合理的运用到办学中。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高校要重视财务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培养专业道德素质,不仅要熟练的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熟知相关财经法纪、财务制度,善于运用信息技术,以及掌握高校财务状况,建立高水平的财务管理队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教育改革的影响,高校为了推动自身的发展,开始逐渐推行多校区的办学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下,便对高校中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要求,为此,文章中对于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体系制度,首先分析了多校区财务管理的特征与原则,围绕其发展现状,从预算管理、账务管理、学费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对其措施进行了阐述、建议。希望通过文章中的分析,探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高校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马红红,蔡雪芍.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32-135.

[2]魏欣,梁倩.关于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机制设置模式[J].时代金融,2015,32:305-308.

[3]黄黎.加强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5,12:50-51.

[4]阳萍.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5,05:200-201.

[5]黄麟.强化多校区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79-80.

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 云计算 制度构建 制度体系

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与规范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建设数字档案馆,首要的任务不是购买基础设施、搭建网络环境和开发应用系统,而是应首先分析业务逻辑和流程规则,梳理制度文件及其条款的内容、结构与关系,明确哪些制度能够通过支撑业务活动开展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得以自动地贯彻、执行和实施,哪些制度需要人、机结合共同遵守。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展开数字档案馆的制度体系构建的分析和探讨。

一、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构成要素

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是指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遵从的国家层面的法律、法令、法规、政策、标准、规范,行业层面的指南、办法和标准,机构或组织层面的岗位性管理制度,以及面向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和面向社会公众或机构使用者即用户的使用指南和行为规范等的总称①。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环境下制度规范制定和实施的强烈需求,在档案事业领域,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方兴未艾,迫切需要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给予保障,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梳理国内数字档案馆相关的各项制度。

1.在国家层面,数字档案馆建设首先需要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国家层面的制度可以以多种外在形式和类型出现,其规范的内容主要涉及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规划、性质与定位、利益相关方的权益等,对于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关键环节和公共问题如数字档案的法律效用、集中保存要求和管理职能等也应出台相关规范②。从执行角度看,国家层面的数字档案馆制度应需要一些强制性的,起战略指导和引导作用的制度文件。

2.在行业层面,文件和档案管理领域有关传统的行业指南和标准规范对于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很难完全套用,迫切需要新的运行机制、发展规划和实施指南给予支撑;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通常涉及多个传统档案实体管理机构及其管理的档案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需要从行业层面制定相关的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协同工作的指南、要求和服务协议,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关于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的格式、技术和规程等③。行业层面推荐性的标准在执行层面具有灵活性,但还需要确定明确的能够落地实施的细则与规范。

3.在机构层面,当前机构层面的管理制度更多地关注数字档案馆运作的宏观性和程序性事务,主要包括数字档案馆整体运作的管理制度、实施指南,引导员工的作业规程、操作规范、绩效考核等。从执行角度看,组织机构层面的制度应量体裁衣,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应贯穿于系统规划、设计、实施、应用、维护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④,并能够嵌入到系统中自动执行。

4.在用户层面,与传统档案馆相比,数字档案馆提供的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应面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需要更明确的服务级别、更友好的操作界面,同时需要用户知晓数字档案馆的操作规则,具备一定的诚信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因此与之相关的交互界面设计、平台搭建原则、用户手册和操作指南等引导性作业规程也是数字档案馆的制度文件的组成部分⑤⑥。

基于上述四个层面的制度文件是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主体构成要素,自上而下的制度文件从宏观到微观、从战略战术到作业规程,越来越细化,可操作性越来越强。

二、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内容框架

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内容构建应遵循横向和纵向两条主线。纵向指的是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组织机构层面和用户层面进行制度构建,横向则是指制度的构建应考虑制度内容即条款在网络计算机生态环境中的适用性和切合度,如制度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自动化嵌入与实现,需要与应用实现的系统功能要求相结合。

从制度性质角度看,制度可以大致划分为法律法规、政策指南、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四大类,每一类都可能贯穿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内容条款。而从系统实施角度看,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框架结构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来考虑,宏观层对应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观层主要包括行业标准和规范,微观层对应组织机构层面的具体约束档案实践业务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面向用户的操作指南和手册等。

1. 宏观层——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的升级

现有的法律法规除《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外,大多针对传统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做出了规定和要求,缺乏数字档案馆的性质、定位和角色地位、职责、权力和义务的明确规定和阐述,使数字档案馆的工作开展缺乏根本的支撑。因此,在法律法规层级,需要对数字档案馆、传统档案馆、用户及第三方服务商的权责分配、责任认定等添加相关条款的说明。本文尝试以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和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规范性文件方面构建相关急需补充或升级的法规条款,同时也建议在《档案法》修改时,应明确数字档案馆的作用和意义,这是战略层面的制度要求,详见表1。

由于数字档案馆建设涉及多方机构,建设和发展数字档案馆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对建立数字档案馆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明确,争取各方的支持,同时还应在档案系统内部贯彻和渗透各项理念、思想、方法和要求等,这是数字档案建设的观念基础,也是未来能够持续发展的意识保障,至少应包括以下相关内容:

(1)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2)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定位,具有传统档案馆的集中管理和长期保存档案数字资源目标;

(3)数字档案馆应承担的职能,如集中管理数字档案资源,承担其长期任务,提供开展电子档案接收、处置和提供利用的服务平台等;

(4)建设数字档案馆需要的多方支持,就北京市数字档案馆建设而言,应争取到北京市档案馆、各区县档案馆、市和区县两级立档单位,以及信息化部门、财政部门等的广泛支持。

2. 中观层——数字档案馆标准体系的完善

数字档案馆的标准体系建设主要着眼于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业务环节,针对每个业务环节及其对技术支撑的要求进行持续的完善,这是战术层面的制度要求。本文在参考冯惠玲、刘越男等编著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一书中提出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及电子文件相关的国际标准,以北京市基于云平台的数字档案馆工程建设为例,构建了包括总体、电子文件形成与捕获、分类与处置、检索利用、资源描述、资源管理、平台管理和技术支撑等相关标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省略详细目录。

3.微观层——数字档案馆运营管理制度和用户行为规范

在具备了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后,还需要为数字档案馆的运作管理、实施使用、人员行为规范等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作业规程等管理制度文件,这是操作层面的管理要求。本文提出建议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有:数字档案馆组织结构及职责说明,数字档案馆工作流程细则,数字档案馆员工守则,数字档案馆云平台系统操作手册,数字档案馆档案接收要求规范,数字档案馆档案组织和处置指南,数字档案馆用户使用规范,限于篇幅这里不详细列举其具体内容。

三、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实施路径

1.实施思路

基于云平台的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的实施需要自上而下的指导和循序渐进的贯彻执行,本节对上述构建的制度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思路与方法,即遵循“Plan-Do-Check-Act”的发展原则和过程模式,如下图3所示。

(1)Plan规划:规划与建立。建立制度体系的实施规划方案,确定管理主体、实施主体、监管主体,确定制度框架和内容结构等。

(2)Do实施:实施与运行。实施和运行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包括制度编写、制度论证与评审、制度颁布、制度培训与宣贯,以及制度的系统化嵌入与自动执行等。

(3)Check检查:监控与评估。通过对系统中制度条款的执行程度进行检查和对制度体系运用于实践工作的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记录出现的问题和不合理情况。

(4)Act改进:维护与改进。根据制度体系长期运行的效果和评估记录进行制度的维护与改进,进行适时的修订与完善,并及时嵌入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自动化甚至是智能化的执行与贯彻,持续改进制度的系统化运作体系。

同时,制度的系统化嵌入和自动执行同样需要遵循PDCA的过程。在规划阶段,分别配备制度实施和系统设计的接口责任人,对制度系统的事务进行沟通,将与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相关的制度尽可能细化,与系统设计功能要求进行匹配,提炼出可在嵌入系统的制度条款;实施阶段,将制度条款转化为系统程序,使用户的操作行为、档案的格式规范等受到系统的自动约束,系统设计完成后进入试运行阶段,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评估阶段,系统的运行和实践工作需要长期的磨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和评估,记录问题并分析问题引发的原因;维护与改进阶段,根据系统评估记录的问题进行完善,持续维护和改进,使制度的系统化执行更加顺畅。

2.制度体系的自动化实施

数字档案馆制度体系实施的关键是如何将制度落实到计算机应用系统中,通过功能系统组件化使制度规范的相关条款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中自动执行,发挥效用。以北京市基于云平台的数字档案馆为例,在系统设计与研发阶段就充分了解制度需求,档案管理业务及其工作流程、平台构建和标准规范的系统化嵌入等紧密结合,相互匹配,在系统中联动发挥作用。表2构建了可在系统中嵌入的制度文件及相关要求:

将制度条款嵌入计算机应用系统,是需要将制度条款功能化,即以制度条款描述为系统的功能需求,以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制度内容的系统组件化,使之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规则时自动执行。

四、结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数字档案馆处于规划、设计、研制、实施、应用、维护还是运行发展的任何阶段,制度体系的构建都应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持续的调整、完善和发展的,特别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系统运行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进化都会带来体制机制上的变迁,制度体系也应适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应该说,数字档案馆制度构建将是未来档案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仅仅是在研究方向做了初步尝试,分析了制度体系的构成要素,确定了制度体系的初步框架,分析了制度体系的实施路径,未来还将结合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建设、实施、运行和发展开展更为深入的、可操作的、能够直接指导具体工程建设的细粒度研究和探讨。

*本文是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基于异构系统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编号Z111100075011001)。

注释:

①刘越男.电子文件管理制度的体系框架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第2届电子文件管理论文,2011-11-22.

②冯惠玲.刘越男等. 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③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2010年6月发布.

④安小米等. 基于ISO15489的文件档案管理核心标准及相关规范[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⑤ 薛四新.面向服务架构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7(4):45-47.

⑥薛四新,张晓.论数字档案馆的共建与共享[J].档案学研究.2010(2):64-67.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档案馆

制度和体系 篇12

工伤保险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是工业化社会及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保险制度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 工伤保险制度也开始了以建立基金统筹为特征的改革试点, 至20世纪末, 初步建立并形成了工伤社会保险制度。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 使工伤保险成为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运行、发展水平,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伤保险与劳动保护制度的评估宗旨与原则

根据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的内涵界定以及制度发展路径, 评估依据的宗旨为:维护劳动者权益, 实现公平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安全生产,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制度运行内部效率, 优化自身结构。评估主要依据系统性、重预防重康复、国际化接轨、适度性、管理效益性、动态优化等原则, 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制度的运行和发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评价。

二、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评估的指标设计

评估制度发展, 不仅要考量制度中总量指标是否增长, 还要根据结构和效率指标做出科学判断[2]。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评估指标内容为: (1) 工伤保险覆盖面和享受群体指标, 考察参保人群与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群的变化。 (2) 工伤保险待遇水平指标, 说明工伤保险待遇水平能否保障伤残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 (3) 工伤保险与其他保障项目比较指标, 说明工伤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工伤保险水平国际比较指标, 从开放视角下考察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的国际水平。 (5) 工伤保险基金运行统计指标, 可以评价工伤保险基金运营情况。 (6) 工伤事故认定制度执行指标, 从工伤认定程序、规则和发生工伤认定群体的赔付的角度, 以及工伤认定制度内部结构进行评估。 (7)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指标, 可评价保险费率确定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看工伤费率是否能够达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8) 工伤预防康复和劳动保护制度运行绩效指标, 用于评价“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的实施状况。 (9) 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管理评价指标, 考查制度管理体制运行中的诸如管理成本、人员结构以及机构设置的相关指标。在上述9个指标中, 指标 (1) 至 (5) 侧重基于宏观角度评价工伤保险制度运行发展的水平和效果, 即发展水平评估指标;而指标 (6) 至 (9) 是基于工伤保险制度自身运行的角度, 考察其结构和效率, 即制度综合评估指标。

在上述指标选取的基础上, 本文构建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评估指标体系 (见图1) 。该体系分别由总目标层、主体指标层和分类指标层构成。其中, 总目标层为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评估指标体系, 表明评价的总体结果, 反映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的总体发展水平;主体指标层由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评估9大指标构成, 表明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子项目的评价结果及发展水平, 构成一级子系统;分类指标层由参保人数、工伤保险给付水平、覆盖面比较等29个具体指标构成, 表明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子项目中各分项的发展水平及程度, 构成二级子系统。

三、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的定量评估

本文选取1994—2011年的工伤保险样本数据, 利用工伤保险覆盖面和享受群体指标以及基金运行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对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经过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得:KMO值为0.716, 大于0.6, 表明基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是609.798, 对应概率p接近于0, 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2) 》, 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10) 》, 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年鉴2012》, 中国统计出版社。

表2表示各指标数据作因子分析后的因子旋转结果, 包含各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 累计方差贡献率表示前m个因子刻画的总方差占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比例。从初始解中提取了2个公共因子后, 对原变量总体的刻画情况, 这是由于分析过程中我们指定了提取方差贡献率大于1的公共因子。可见, 如果提取2个公共因子, 那么它们可以描述原变量总方差的87.240%, 大于85%, 可以认为, 这2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缺失信息很小。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表3则是按照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的结果, 可以得出结论:第一主成分为覆盖面以及待遇水平指标, 主要反映工伤保险覆盖情况及基本待遇状况, 且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 覆盖面与待遇水平的高低仍是影响工伤保险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第二主成分为基金运营指标, 基本反映了基金结余、收支增长率等指标。

从所提取的2个公共因子, 以及各2个公因子对于各项指标的载荷大小来看, 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客观指标的设计中, 关于各子体系的划分及其相关下层客观指标构成的设计结果与数据分析相互验证, 充分表明了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合理性。

SPSS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自动计算各样本的2个因子得分, 这样就把原来的14个指标浓缩成相互独立的2个公因子, 一方面达到了降维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排除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为下面综合指数的构建奠定了基础。2个公因子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指标的信息, 2个公因子按照特征根比累计贡献得到公因子系数, 并最终计算综合得分N, 由N的值可以反映工伤保险与劳动保护的动态时间发展状况或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本次评估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 若采用省份、城市等数据, 可以对区域发展情况进行对比。

工伤保险与劳动保护评估综合得分结果表明, 中国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改革发展趋势是1999年之前处于下降趋势, 1999年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得分仅为-1.06;2000年之后缓慢回升, 到2004年达到当期历史最好水平, 为0.04分;之后综合得分稳步提高, 得分在2011年达1.73。原因是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 工伤保险制度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从2004—2011年, 工伤保险与劳动保护评估综合得分逐年上升, 一直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态势, 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 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的综合得分仍然不理想, 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计算得到。

四、完善工伤保险和劳动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

1. 继续扩大制度覆盖面, 实现全体劳动者享有该基本保障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断吸收新的群体, 最终让社会全体劳动者都能够受到保护, 将从事经济活动和非经济活动的人都包括在整个工伤保险制度之中, 例如, 奥地利、丹麦、芬兰等, 挪威、瑞典、突尼斯等国已经把个体经营者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中[3]。

2. 建立集预防、康复和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制度只有以工伤预防为主, 达到工伤预防、康复和补偿三者的有机结合, 才能日趋完善。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观念, 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标准和规程。二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伤保险预防费用投入机制。三要强化职工工伤预防培训上岗制度, 对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系统经常性的工伤预防知识教育。四要积极开展职业伤害康复工作, 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需要通过专门培训恢复或者提高劳动能力的伤残人员进行康复训练。

3. 规范和完善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规范和完善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一要不断完善我国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制度。实行工伤保险行业差别费率每3年调整一次, 同时, 全面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二要完善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第一, 调整工伤保险待遇结构, 逐步提高待遇水平, 实行保障基本生活与适当经济补偿相结合;第二, 完善工伤待遇合理调整机制, 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水平随物价和工资增长做出适当上调。三要增加工伤事故的精神损害赔偿。在伤残补助金之外, 还应当根据伤残程度支付一次性精神赔偿费。四要理顺工伤保险管理体制, 可以由国家和各省设立独立的事业单位负责基金运作, 实行省级统筹, 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政策和工伤基金的监管, 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

4. 完善中国工伤保险制度法规体系

一要建立以工伤保险为主、工伤保险与雇主责任制相结合的制度模式, 以此协调发展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责任制度。二要确立工伤社会保险优先赔付原则, 工伤保险赔付之后不足的部分, 受害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者或第三人赔偿。三要完善工伤责任制度, 明确政府、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劳动者等相关主体各自的责任, 建立和健全工伤事故的责任体系。四要完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是工伤保险制度实施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晓义.走向和谐:中国社会保障发展60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322.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70-72.

上一篇:资源修复下一篇:大学英语听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