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2024-10-13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精选12篇)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篇1

呼吸道黏膜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主要防线之一, 但与此同时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极易从鼻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入侵, 引起一系列有传染性的疾病, 统称为呼吸道传染疾病[1], 为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该研究以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该院收治的428 例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呼吸道传染疾病方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428 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标准[2], 428 例患者中, 男209 例, 女219 例;年龄5~81 岁, 平均 (54.5±10.4) 岁,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407 例, 占95.09%, 咳嗽381 例, 占89.02%;呼吸急促102 例, 占23.83%;呕吐、腹泻82 例, 占19.16%;重症或低氧血症患者21 例, 占4.91%。

1.2 防治措施

1.2.1 加强管理制度感染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培养感染科人才, 提高本院医务人员的防感染意识, 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 并做到彻底落实。

1.2.2 对患者的管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措施, 多指导患者进行身体锻炼, 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 保证患者充足、高质量睡眠, 定期对橱柜、地板消毒。对患者使用过的仪器、医疗器械设备和相应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2.3 加强防治宣传工作可建立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宣传小组, 采用标语、广播、宣传海报、讲座、墙报等形式对呼吸道传染疾病措施进行宣传, 让人们对防治措施进行仔细地了解, 宣传对象主要针对本院住院患者及其家属, 此外, 还可以与中小学校进行合作, 面向易发病的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防治宣传讲座[3,4], 真正将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宣传工作落实到实处。

1.2.4 避免医院感染认真分析医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个危险情况, 并学会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分级防护。时刻注意加强护目镜、手套、防护面罩、医用口罩及防护服等防护工具的使用, 认真按照五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5,6]。单独为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设立具有良好隔离效果的医疗区域, 保证空气流通, 明确划分传染疾病专用通道, 医护人员及家属进出病房要穿隔离衣。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特点

428 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中, 不同性别患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但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季节患病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见表1。

2.2 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统计428例患者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等相关的知识掌握情况, 仅有19.63% 的患者可以正确地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 患者中对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 虽有部分患者知晓疾病前期具有传染性, 但仅有28.27% 了解传播形式和途径, 具体见表2。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水痘、麻疹、风疹及流行性腮腺炎等均为临床常见呼吸道传染病[7,8], 本文针对呼吸道传染疾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主要发病方式, 且以冬春季节为高发期, 通过对呼吸道传染病的人群统计, 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18 岁以下青少年及60 岁以上老年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在冬春季节等传染病爆发阶段, 要提前做好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控制传染来源, 严格隔离感染患者, 重视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和预防, 降低感染发生。此外,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 428 例研究对象中仅少数患者可正确了解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传播形式和途径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 因此, 加强对防治呼吸道传染疾病的宣传, 各个学校及辖区对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使人们认识到有效的预防对控制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的重要性[9,10]。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探讨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428例, 统计分析其人群分布、疾病类型及发病季节等特点, 并针对其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方法, 加强呼吸道传染疾病控制。结果 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季节患病情况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仅少数患者可正确了解掌握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措施、传播形式和途径等呼吸道传染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18岁以下青少年及60岁以上老年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冬春季节为高发期, 针对这些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特点做好相应的预防、治疗工作, 从而减少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传播。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疾病,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楠媚, 莫运政, 刘利群, 等.大气二氧化硫与居民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相关性的时间序列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 30 (5) :385-389.

[2]刘坤, 曹彬, 丁枭伟, 等.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医院管理, 2010, 30 (2) :23-25.

[3]嵇赟喆, 王晓杰, 李晓静, 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负压隔离病房带菌飞沫和CO2分布特性的模拟比较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21) :1-5.

[4]李正兰, 李东, 罗鹏.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9) :1854-1855

[5]金伟斌, 卢建华, 吴建国.基于健康管理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社区防控策略[J].医学与社会, 2011, 24 (2) :49-51.

[6]晁明霞, 毛爱军, 刘琦, 等.细菌溶解产物佐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51 (4) :74-75.

[7]苏丁绪, 周崇安, 李明波.浅析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12) :5510-5511.

[8]张霞.整体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35) :148-149.

[9]陈学军, 刘静浓, 李彩霞.泛福舒 (细菌溶解产物) 预防儿童入园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0) :84.

[10]陈楠, 赵晓东.免疫增强剂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地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3, 28 (3) :168-172.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篇2

一、防治措施

1、校长作为学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2、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相关制度,落实岗位责任,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对教室、专用教室等场所保持室内通风换气,按规定定期消毒。

6、加强学生体质锻炼,增强抵抗力。

二、处置程[本文来自]序

1、在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发现传染病,立即上报上级部门和疾控中心。

2、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通知学生家长或教职工家属。

4、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做好人员登记。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

6、请示政府和教育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7、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疫情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三、要求

1、师生树立科学防控观,不得散布不利言论。

2、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呼吸道传染病知多少 篇3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猩红热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是其常见的病原体。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畏冷发热、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流涕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

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被感染者从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在疾病传播上有重要意义。主要在人与人之间经飞沫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以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快。三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即得了这一型流感后,仍可能得另一型流感。

流感的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流行规律一般是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甲型流感约2~3年发生1次小流行,也可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爆发一次。乙型流感呈局部爆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以散发为主。此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行。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麻疹黏膜斑为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喉炎、肺炎、心肌炎、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单纯麻疹预后良好,重型麻疹病死率较高。

本病传染性极强,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全年均可发生。人类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麻疹病毒后90%以上发病,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过去麻疹主要在6个月至5岁小儿间流行,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尚未消失,很少患病。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此发病年龄后移。目前麻疹患者多见于未接受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免疫失败的十几岁儿童和青年人,甚至可形成社区内流行。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患儿从接触麻疹病毒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患者的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因其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而得名,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力很弱,但其传染性却不亚于麻疹。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打喷嚏等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患。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而获抵抗力)易感。

患儿从接触感染到出现症状,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患儿口腔黏膜光滑,无充血及黏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左右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次日,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患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风疹与麻疹的最大区别是全身症状轻,无麻疹黏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预后较好,并发症少。但孕妇(4个月内的早期妊娠)感染风疹病毒后,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而诱发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和小头畸形等。因此,孕妇在妊娠早期应尽可能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同时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一旦发生风疹,应考虑中止妊娠。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在春季常见,人群普遍易感。但1岁内婴儿体内尚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多数成人曾患显性或隐性感染,体内亦有一定抗体,所以约90%的病例为1~15岁的少年儿童(成人少见)。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以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接触病人(传染源)后2~3周发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面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百日咳

百日咳俗称鸡咳、鸬鹚咳,是由百日咳杆菌(百日咳博尔代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可长达2~3月,故名百日咳。

本病遍及世界各地,一般呈散发状,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中可发生集体流行。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可延至春末夏初,甚至高峰在6 、7、 8三个月份。病人和无症状带菌者是传染源,从潜伏期到第6周都有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约2/3的病例是7岁以下小儿,尤以5岁以下者居多。婴幼儿从母体得到的特异性抗体极少,最为易感,且易发生窒息危及生命,在死亡病例中,5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占40%。及早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猩红热

此病是由β(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妇产道而引起,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发,以5~15岁小儿居多。新中国成立后,该病发病率下降,病死率已降至1%以下,重型已很少见。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抗体可产生抗菌免疫和抗毒素免疫。抗菌免疫主要来自抗M蛋白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可抵抗同型菌的侵犯。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和脑实质损害,危及生命。部分病人暴发起病,治疗不及时可迅速致死。

该菌借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在空气中传播,因其在环境中生活力极弱,故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亲吻等,也可引起2岁以下婴儿感染。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从2~3个月开始,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新生儿有来自母体的抗体,故发病少见。带菌者及被感染的病人,血液中的杀菌抗体IgG、IgM、IgA升高。该抗体除对同群病原菌有杀菌作用外,对异群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杀菌效力。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群特异性抗体效价较低,只能保护机体免于发病,不能防止再感染。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篇4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急性传染性疾病,疾病防治

随着多种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被有效控制,人类期望寿命延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中所占顺位排名提前、顺位前列所占位数增加,慢病的预防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及表现形式都显著甚于慢病,人类防治疾病的历史中,特别是人群防治方面主要重心一直放在急性传染性疾病上面,因此相应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工作模式。慢病防治在本质上有诸多不同于急性传染性疾病,本文尝试对显著影响两类疾病防治实践的几点不同之处作一分析。

1 两类疾病防治的经济属性差异

因具有传染性、对周围人群的直接危害性,所以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天然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即具有他享性和非排他性:对急性传染性疾病感染者的防治,在使感染者收益的同时,可以有效阻断疾病的进一步传播,进而使周围的其他人群得到保护,获得收益。因此,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生时,政府首先负有防控的责任,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对(地方)政府财政经济能力不敏感,特别是重大、传染性强的疾病一旦发生,政府必须无条件投入。

而慢病防治工作经济属性的界定涉及多个方面,情形十分复杂。首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危害表现形式不激烈,直观上对周围人群多无危害,对其的防治也不能给其他人带来好处,即慢病防治效益的他享性特征不明显;其次,从三级预防角度分析,慢病防治其第一级防控、第二级防控中部分内容(如疾病的人群筛查),因具有普遍的人群收益,将这部分工作划归公共产品范围,容易被人们理解接受。但慢病的治疗及针对个体的康复等干扰活动,则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非他享性等私人产品属性特征的,这部分工作是否划归政府管的公共产品范围,则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支配财力以及人们的防病意识而定。

2 两类疾病防治需求的判断方法存在差异

这一差异与前文提及的两类疾病防治经济属性的不同界定密切相关。人们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一种欲望或意愿,在经济学上称为需要。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卫生服务的客观要求,因为不考虑支付能力,所以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等描述疾病发生及流行强度的指标数据,即可反映一个地区对该疾病的卫生服务需要情况,并可作为一个地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措施的主要依据。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定价格条件下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形成需求有两个充要条件:一是人们的购买愿望;二是购买者或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如果只有购买愿望而没有支付能力,或有支付能力而没有购买愿望,都不能产生有效的需求,从而不能在市场上形成实际的购买力。就是说,卫生服务的需求指人们有支付能力、并愿意购买的卫生服务。

因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这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其防治费用,所以卫生服务需要几乎等同有效的卫生服务需求,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可以直接根据发病率等指标高低、变化情况制定相关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进行区域卫生规划。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则不同,上述指标反映的只是人群存在的慢病防治方面的服务需要,是否能够转变为有效的服务需求,则与人群的购买意愿、支付能力,以及医疗保险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在慢病防治管理中,不能简单将卫生服务需要等同于卫生服务需求,需要综合的方法测算需求。

目前我国慢病防治任务的主要承担单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立,主要依据政府指令性区域规划:政府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1]。这种以人口或区域范围为基础的规划建设标准,隐含的理论依据就是根据辖区人口数、发病率或患病率等疾病流行强度数据,测算出该地区存在的卫生服务需要,并且直接将卫生服务需要等同于有效卫生服务需求。这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力允许,并有相应配套制度保证政府的资金投入,即通过政府购买将慢性病防治统一纳入公共产品范围,按这样规划建设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可行的。但我国区域之间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2],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仍通过“有偿服务”和“以医养防”来维持运行[3]。在这些经济发展落后或不太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投入不足而不能持续的情况下,机械地按这样标准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然会引起一系列问题,诸如:技术人员不足且稳定性差[4]、群众认可接受度低[5]等。与这些问题、现象相应映的是,一些有项目经费支持的慢病防治工作往往效果不错,但难以持续、难以推广[6]。

3 两类疾病防治措施的差异

除了上述两点在宏观策略管理上差异外,一些防治措施等技术层面两类疾病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不同之处。

3.1 防治措施执行的强制性不同

两类疾病防治属性的不同,导致相应配套制度、措施的差异,涉及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数量、内容明显比慢病防治多且详尽。针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大多具有强制执行力,如对传染性疾病的发现报告,急性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控制等都有强制性要求。同时由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危害的表现形式激烈、后果直观具体,因此相关措施的实施对象在接受处置时的态度多能积极配合。

慢病防治主要是围绕WHO提出的人类健康的4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产生的相关措施。目前虽有如公共场所禁烟等相关硬性规定,但慢病涉及的危险因素非常复杂[7],慢病防治形势依然复杂和严峻[8],总的来说,慢病防治措施很难要求干预对象强制性执行,只能通过深入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活动,提高人群健康意识,自觉修正、建立健康行为、生活习惯。在慢病防治中,对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的执行技术要求显著提高,工作量显著增加;同时,健康的环境改造、建设对全社会的要求越发严格。

同样是人群防治,由于缺乏了强制力的保障,慢病防治措施落实过程中,个体特征、对人的尊重的要求会越发凸显出来。慢病防治将更加体现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终身健康管理模式。

3.2 疾病监测的意义与作用明显不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是传染性疾病传播三环节,任何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只要有效控制、消除其中一个环节,便能控制疾病的流行传播,效果通常十分明显,但对相关措施实施的时间性要求十分高,因为传染性疾病一旦在扩散,感染人群可以几何级数迅速增加。因此,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必须建立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的监测报告系统,以及时发现疫情,保证相应防控措施的执行。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要求极高。

慢病由于病程长,影响因素的特异性不高,所以慢病防治中,对疾病发现的敏感性和及时性要求相对较低,慢病的监测主要在于高危因素或高危人群的识别、亚临床及早期病例的诊断。 对于慢病防治策略,WHO明确强调:一级预防优于二级预防;全人群策略优于高危人群策略;整合的危险因素管理优于单个危险因素的干预。慢病监测将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病人的干预随访、效果评价,该监测系统在特异性的要求不同于传染病监测系统。因此慢病防治实践中相关监测工作的管理、质量控制不宜简单套用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方式或控制指标,如目前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健康档案工作,不应该像传染病报卡那样对报告率、及时报告率等指标提出较高要求,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初期。

3.3 防治效果的表现及评价方式差异

由于疾病自然史、影响因素作用效应差异,正确的防治策略和措施能较迅速控制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通过改水、改厕对肠道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通过疫苗接种对脊髓灰质炎、麻疹等针对性疾病全人群发病和局部疫情的控制,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降低发病率表现出来。而慢病病程长、可治疗难治愈,影响因素常为微效应的综合作用,难以做到像急性传染性疾病那样采取针对必要条件(环节)的措施手段,需要长时间(终身)、综合措施的持续干预,并且其效应具有很长的时间滞后性,因此在开展慢病防治工作初始时期,无法像急性传染性疾病那样用发病率或患病率评价防治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研制出综合性评价的中间指标体系。

3.4 疾病自然史、影响因素效应差异

除了上述防治实践中的差异外,因两类疾病自然史、影响因素效应差异带来病因研究所需样本量、观察时长和研究质量要求的不同,基层单位或条件不充分的单位不宜开展慢病病因类研究项目;且从慢病病因研究历史来看,除了一些特殊地球地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工业污染)等影响外,大多慢病病因在不同地区、人群的特异性不强,集中资源开展大人群的病因研究,成果共享应更适合慢病防治的要求。

4 结语

慢病防治任务在日益加重,但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慢病防治工作模式,加之作为慢病防治主要承担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我国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既往长期的急性传染性疾病防治经验无疑会给慢病防治提供极大帮助与借鉴,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必须明确认识的,这样会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本文主要是从理论上对两类疾病防治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希望给慢病防治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Z].2006-02-21.

[2]刘茜.中国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效率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7):497-499.

[3]荣超,黄晓光,孙健,等.杭州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733-734.

[4]张永建,季建隆,谢成渝,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效果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30-132.

[5]卢智胜,赖秀荣.关于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和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4):476-477.

[6]王亚东,孔灵芝.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技术和策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40-42.

[7]谢虹,詹思延,孔灵芝.我国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组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22(5):31-34.

传染性疾病处理应急预案 篇5

传染性疾病处理应急预案1

为增强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预防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以下应急处理预案:

1、组织机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并建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别由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年部主任、卫生老师为组员。下设调查组、消杀灭组和后勤保障组三个工作组,分别由教导主任、卫生老师、总务主任任组长。分管校长协助校长指挥全局,并负责日常预防、宣传工作。

2、日常工作:

(1)学校建立各项卫生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卫生老师每天做好晨检检查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形成学校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长效机制。

(2)普及卫生知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工作,每周保证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常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3)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集中之地,室内活动较多,容易引发传染性疾病的蔓延扩散,平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通风换气,教室、办公室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2、流行病高发期,尽量不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场所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共用餐、饮具。

4、加强户外锻炼,每天不少于1小时,保证足够睡眠,注意增减衣服和均衡营养。

5、公用饮食、饮水器具、卫生室等定期消毒。

3、紧急启动。一旦发现校内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或疑似病人,紧急启动应急处理方案,各工作小组开始实施具体工作步骤。

(4)报告。立即报告局办和有关业务科室,报告区疾控中心。

(5)送病人到区级以上医院隔离病房就医,并通知家长、家属。

(6)配合卫生部门进行消毒(校内、患者家庭)。停止一切全校性集体活动。

(7)对校内全体人员进行普查,重点是与患者接触过的师生。

(8)监控。加强日检工作,每天晨会结束后汇总检查情况,一旦发现新患者或疑似病人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9)巩固保持。疫情控制后一到两周要做好巩固保持工作,直到卫生部门宣布解除警报为止。对痊愈后的患者必须经卫生老师认可后才能返校。

传染性疾病处理应急预案2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根据“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为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提高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长效常态管理,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管理

(一)传染性疾病防控组织机构

组长:宋军

组员:张扬、王秀英、班主任

(二)预防传染性疾病领导小组职责

宋军:指导和落实学校传染性疾病防控的各项工作;收集学校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学校防控工作形势,提出学校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张扬:指导师生加强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思想工作,确保校园秩序的稳定;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学校传染性疾病防控各项工作,收集学校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情况;

王秀英及班主任:监测掌握、汇总上报传染性疾病病例发生情况;及时总结学校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做法与经验。

三、防治措施

建立健全传染性疾病防控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处室、落实到人;开展对学校师生的卫生宣传教育;建立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有传染性疾病症状的学生,及时督促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报学校师生传染性疾病病例发生情况。

疫情发生时,领导小组应根据学校的部署启动本校园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预案,组织落实各项传染性疾病防控措施。

1.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2.学校分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专兼职教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学校应普及卫生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做好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食堂、教室、会议室、图书室、实验室、阅览室、微机室等人群较集中的场所,落实好以下防范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2)课间要求师生到室外活动。

(3)学校应按规定定期消毒。

浅析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 篇6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66-01

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病的季节性强,发病人数多,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比较大。近年来我疾控中心所在地区爆发了11起不同类型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疫情的多次爆发给普通民众的健康造成了很多的影响。现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为了把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更好的开展,尽量避免爆发和大面积流行,现将我地区近年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地区实际情况谈谈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1 疫情资料

1.1一般資料: 我地区近年来爆发11起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经过统计和资料汇总共发现795例病人。在所有统计的病人中,10~13岁病人有255例 (占32.1%),14~29岁病人有217例(占27.3%),30~4l岁病人有209例(占24.27%),41~60岁病人有107例(占13.6%),60岁以上病人共有7例(占0.8%);其中男性病人有475例(占59.7%),女性病人有320例(占40.3%),所有患者均获得3个月以上的随诊。本组资料显示病人多就诊于个体诊所,部分病人到相对大型的医院就诊进行治疗,所有病人最后均痊愈。

1.2本地区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

统计资料显示我地区近年爆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以水痘、腮腺炎和风疹为主,发病季节多集中在冬末春初和秋季,每年3~4月出现疫情的情况较多,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居民生活区多呈散发,学校和大型工厂有大面积的爆发疫情。

2 讨论

呼吸系统传播疾病多由空气进行播散,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3],多见于冬末春初和秋季,青少年是急性呼吸系统传播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青少年聚居的学校和宿舍是此类疾病的高发地点,此外人口聚集的大工厂作坊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疾病爆发。本类疾病有相当长的潜伏期,病人在初患病时只出现轻度发烧、咽喉肿痛等轻微症状,多数病人未及时进行治疗,部分病人未充分治愈就再次流入社会,为疫情爆发的主要传染源;学校和工厂内人口集中度非常高,人与人常有直接的接触,在传染源存在的情况下,病毒飞沫在空气中所占的浓度较高,会造成大小疫情的产生。

本地区近年爆发的11起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疫情中,7起发生在学校,这些发病学校教室和寝室通风效果均不好,食堂饮食卫生欠佳,校医院的配置不够健全,在高强度学习任务下的学生免疫力会明显降低,容易出现群体大面积发病。3起发生在工人相对集中的工厂流水线上,工人在流水线工作一般都有加班的现象[7],加班容易造成疲劳,免疫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病毒飞沫存在的车间容易感染发病,呈现一定程度小面积的爆发。

结合我地区疫情爆发的实际情况,对呼吸系统传播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教学区(尤其是教室)通风采光条件的改善是减少大面积爆发的最有效措施,要充分保证教室的采光效果,在疫情高发季节对教室每日早晚2次进行消毒,加强教室的通风,让室内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交换速度更快,对公共场合(如食堂和图书馆)每日要3次打扫卫生,避免空气中病毒飞沫的滋生,每隔一日进行空气和地面消毒。

及时发现带病人群,控制和切断传染源能有效的控制疫情的蔓延。在疫情爆发时期,学校应组织各个班级进行日检制度,发现学生中有可疑病例要及时上报和隔离治疗,并密切关注疫情及本校师生最新患病动态,对缺课学生要了解其缺课原因,及时了解其是否有相关病患症状的出现,对确诊为传染病的学生病人要对起学习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在其治疗之后进行集中补课,不影响其学习进度。

对学校和工厂的发病情况达到一些医疗法律和规定的要求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条例,规范、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客观的对发病情况进行上报,为各级预防机构提供第一手数据,以指导相关急性传染病的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赵颖, 宋日哲, 王训富, 等. 长春市2004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 2005,9(6):2.

[2]

马祖芳, 张新战, 张学化, 等. 2006年济南市13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08,14(7):3.

[3]

袁飞, 姚敏芳, Fei YUAN, 等. 浅谈学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控制[J]. 上海预防医学, 2007,19(1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急性呼吸道发热病人就诊规定》出台[J]. 中国社区医师, 2005,21(3):1.

[5]聂青和, 罗新栋, 惠武利. 一种新型传染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11(7):7.

[6]Lashley Felissa R. 21世纪初期的传染性疾病的暴露[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6,3(3):6.

[7]尧怀志, 俎炳灿, Huai-zhi YAO, 等. 2004~2006年许昌市3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 预防医学论坛, 2008,14(4):3.

[8]曹宁, 孙莉芳. 西安市五环社区1990~2007年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16(4):3.

[9]刘隆平, 张晓均, 张余.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6):3.

常见鹅传染性疾病的治疗 篇7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通过消化道传染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壳后4~20日龄左右的雏鹅。病鹅的表现是精神萎顿,缩头松毛,步行艰难,离群独处,打瞌睡,继而食欲废绝,喜饮水,严重下痢,排灰白或淡黄绿色并混有气泡的稀粪。鼻孔流浆液性分泌物,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呼吸用力,喙端色泽变暗,嗉囊中有多量气体或液体。

控制小鹅瘟应切实搞好防疫工作。种鹅可于开产前1个月皮下或肌肉接种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mL,于开产前15d进行二次免疫。也可用小鹅瘟油剂灭活苗于开产前20d种鹅肌肉注射1mL/只。这样可使种鹅5个月内所产的种蛋孵化的雏鹅可获得保护。种鹅未免疫的雏鹅及种鹅免疫期超过100d以上繁殖的雏鹅,应在出壳当天皮下注射鹅胚化雏鹅弱毒苗0.1ml/只。在发生本病流行的地方,为安全起见,可雏鹅皮下注射抗小鹅瘟血清0.5mL/只进行保护,一旦雏鹅发病,可用抗小鹅瘟血清进行治疗15日龄内的注射1mL/只,15日龄以上注射2mL/只。

2 鹅副粘病毒病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通过消化道传染的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出壳后20日龄左右的雏鹅。病鹅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渴欲增强,羽毛松乱,缩颈,看似比正常短些,用手触摸感觉发硬。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初期排出白色稀粪,中后期呈绿色或黑色。眼结膜潮红,部分病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甩头。个别出现扭颈、转圈或后仰等神经症状。

鹅的副粘病毒病无特效药物治疗,在搞好环境消毒的情况下,还要搞好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用灭活苗,种鹅10~15日龄首免,60日龄左右二免,开产前半个月三免,以后成年鹅每年免疫一次。种鹅免疫的,所孵化的雏鹅1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种鹅未免疫所孵化的雏鹅,5~7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

3 鹅大肠杆菌病

患有此病的种母鹅可见粪便中混有蛋清和凝固的蛋白或蛋黄,病鹅多有卵黄性腹膜炎,泄殖腔羽毛被粪便污染。种公鹅发生此病,则阴茎红肿,不能回缩而露出体外。雏鹅患病则生长发育缓慢、腹泻、怕冷、生长发育受阻。1周龄的雏鹅感染此病,多发生败血症死亡。

预防此病,可用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雏鹅10~15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0.3mL/只,留种鹅120日龄注射0.5mL二免,开产前20d左右三免,以后每隔3~4月免疫一次;用土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不定期地选其一种加入饮水或饲料中,连用4~5d预防或治疗。

4 鹅流行性感冒

部分病鹅出现头颈扭曲,不时摇头,流出鼻液,特征性症状就是鼻腔内有浆液性鼻液,呼吸困难,发出鼻鼾声,为排出鼻液,时而强力摇头,严重病例出现麻痹,不能站立,病程一般2~4d,死前出现下痢。皮下、肌肉有出血点,鼻腔内有粘液,气管、肺脏附有纤维性渗出物,心外膜有出血斑,浆液性心包炎,肝脏、脾脏肿大,有充血斑,胆囊肿大,肠胃系膜充血或出血,肠系膜脂肪点状出血。

防治方法,全场用消毒药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搞好环境卫生,提供清洁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对于出现症状的病鹅全部进行隔离饲养,放置阴凉的地方,同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5万U肌肉注射;全部鹅群用增效强力霉素、氟哌酸及复合维生素通过饮水投给药物,2次/d,连用3d。

5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因病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带有大量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导致健康鹅发病。最急性型,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吃食时或吃食后突然倒地,迅速发生死亡。有时见母鹅死在产蛋窝内,有时夜间一切正常,次日清晨即发现不少鹅死亡;急性型,1~3d鹅出现死亡。表现为精神萎顿,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饮水增加,常伴有下痢,排出黄色、灰白色或淡绿色的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气味恶臭等;慢性型,多发生在本病流行的后期,病鹅消瘦贫血,腿关节肿胀、化脓、跛行,最后因消瘦衰竭而发生死亡。少数病鹅,即使是康复,也会造成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成为僵鹅。

防治措施,必须建立健全的严格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由外地购入的雏鹅必须加强检疫,以防疫病传播;在本病常发地区,应定期进行预防注射,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疫苗或禽霍乱弱毒活菌苗免疫,2次/年。

饮茶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篇8

1 饮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1.1 茶与2型糖尿病

对于饮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最新的队列荟萃分析[1]共纳入12项队列研究,随访了共545517名参与者其中37445为糖尿病新发病例,分析结果发现茶与糖尿病发病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不饮茶比较每天饮茶1、2、3、4、5和6杯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0.97(95%CI:0.94,1.01),0.95(95%CI:0.92.0.98),0.93(95%CI:0.88,0.98),0.90(95%CI:0.85,0.96),0.88(95%CI:0.83,0.93),0.85(95%CI:0.80,0.91);每天饮茶增加2杯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可以降低46%,提示饮茶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另外,在糖尿病风险人群中,最新的RCT荟萃分析研究了茶中儿茶素对成年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研究共纳入22项RCT研究,共154名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茶中的儿茶素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人群的腹血糖水平,但对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糖基化血红蛋白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没有显著作用。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饮茶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表明茶的摄入可以增加SD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糖水平;绿茶可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体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下调葡萄糖异生作用酶的mRNA水平抑制肝葡萄糖生成[2],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长期饮用绿茶能改善代谢综合症,抑制NF-kB活化来保护胰岛β细胞,对2型糖尿病起到保护的作用[3]。

1.2 茶与肥胖

在肥胖风险人群中,最新的RCT荟萃分析共纳入11篇RCT研究.试验人群包括亚洲人群及高加索人群,其中实验组616人.对照组610人,绿茶的摄入量分别为每天270mg至1,207mg,结果显示可以明显降低体重,对减肥有显著积极影响,与亚洲人受试者相比儿茶素在高加索人的影响较小(-1.51kg;P=0.37)。提示饮茶对体重的减少有积极影响,但是绿茶对肥胖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人种有关。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茶可以有效保持或减少肥胖或肥胖风险人群的体重。其机制为:茶中的咖啡因会抑制磷酸二酯酶,导致环磷酸腺苷水平的增加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控制茶中咖啡因的摄入,饮茶者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率和能量消耗没有明显的改变.证明茶中咖啡因能增加能量代谢对肥胖起到了缓解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长期饮茶可以减少脂肪的吸收以及增加脂肪在体内的利用率。在体外实验中,证明儿茶素可以减轻体重。

1.3 饮茶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风险人群中的RCT荟萃分析共纳入11篇RCT研究(中国人群2个,波澜、日本、澳大利亚人群各一个,美国人群6个),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共821例做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红茶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饮用绿茶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饮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茶多酚可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1.4 饮茶与中风

纳入1项队列研究荟萃分析,共纳入11项队列,共513804名吸烟,2型糖尿病等中风风险人群(美国人群5个,芬兰人群2个,荷兰人群3个,日本人群1个)作为研究对象。茶的摄入量分别为每天<1杯,每天1-3杯,每天≥3杯,研究结果显示,饮茶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负相关RR 0.76(95%可信区间:0.69,0.84),每天饮茶增加3杯可以降低13%的中风风险:RR 0.87(95%CI:0.81,0.94)。

研究结果显示茶消费与中风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茶多酚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茶中的儿茶素通过多种机制的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经常饮茶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儿茶素可以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减少氧化损伤,红茶的人群干预实验证明,饮用红茶(1-6杯)1小时后,血浆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加。

1.5 茶与骨折

共纳入6个队列研究8个病例对照研究,共195992例研究对象,饮茶量分别为每天<1杯.1-2杯.3-4杯。结果显示每天饮茶1-2杯与骨折的风险为RR为0.63(95%CI:0.32,0.94),每天茶消费3-4杯与骨折的风险为RR为0.79(95%CI:0.62,0.96)。通过剂量反应分析,饮茶量高与低的相对风险分别RR分别为0.94 (95%CI:0.71,1.17)和0.84 (95%CI:0.66.1.02)。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茶消费与骨折发病/患病风险呈负相关,研究表明,茶或茶提取中含有丰富的参与骨代谢的物质,这些多酚类在骨代谢过程中具有复杂的影响。在低浓度,多酚会增加成骨细胞增殖;在高浓度时.多酚将抑制其增殖。还有研究表明,利用儿茶素可以通过增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预示成骨细胞的活性,并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减少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2 结论

综合分析最新的病例对照、队列、RCT荟萃分析,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保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发挥重要的作用,饮茶对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风、骨折的发病均有预防的作用。

摘要:饮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中,饮茶与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风、骨折等相关研究最多,但结论 不一。根据循证医学理论,作者纳入最新最全面的荟萃分析,综述饮茶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关键词: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酚类物质

参考文献

[1]麦凯DL,布隆伯格简森-巴顿.茶的作用在人类健康:更新[J]。美国营养学院学报.2002.21(1):1-13.

[2]花王YH,Chang HH.李·乔丹等.茶,肥胖.糖尿病[J]。分子营养与食品研究,2006.(2):188-188.

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 篇9

1 消毒

1.1 空气消毒

1.1.1 通风

通风属于自然消毒方法, 是比较方便, 经济、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开门窗、排风扇使室内外空气对流, 达到稀释室内污染空气, 减少空气微生物的含量, 降低空气感染或传染的目的。主要方法有:1)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因素产生的通风动力, 致使空气由室内向室外定向排放。2) 机械通风。依靠风机动力使空气流动进行通风换气的方法, 比如隔离病房和卫生间等可采用机械通风的方法, 但要防止通过排风道而造成的交叉感染。

1.1.2 使用消毒器械和化学消毒

传染性疾病病房的消毒现在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和重视, 主要方法有: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 其强度为1.5W/m3, 每日可早晚各照射一次, 每次不少于30min。但要注意保护好病人的皮肤和眼睛。化学消毒主要通过0.5%过氧已酸加热熏蒸消毒, 化学消毒剂需在无人且相对密闭的情况下关闭门窗使用, 严格按照药物使用的浓度、剂量、作用时间的规定进行配置和操作, 要现配现用, 消毒完毕可打开门窗通风。

1.2 地面、物体表面及床单元消毒

1.2.1 地面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

动传染病房的地面以及物体表面要每日消毒两次, 如地面和物体表面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先消毒、再清洁, 清洁时使用湿式清洁法, 作要轻柔。

1.2.2 消毒的方法

1) 地面、物体表面如门把手、床头柜、扶手等用有效含氯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 作用15~30min, 物体表面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擦拭, 作用15~30min。

2) 床单元可用床单元消毒机消毒, 床单元要做到湿式清扫, 一床一巾。

3)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清洁及消毒用品要分区专用, 做有鲜明的标识, 使用完后要清洁消毒悬挂晾干。

1.3 垃圾管理

垃圾置于黄色医疗垃圾袋内, 双层包装, 封闭运送。传染性疾病科的一切垃圾废物均属于医用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4 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1.4.1 血压计、体温计、测量腹围的尺子

体温计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干燥存放待用。听诊器及血压计每次使用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皮尺可以用1000mg/L的有效含氯溶液浸泡、消毒。尿盆、便器、压舌板均使用一次性用具, 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1) 病人吸氧采用一次性氧气湿化瓶和鼻导管, 用后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

2) 呼吸治疗装置:吸氧用的面罩, 雾化用的喷雾器等均使用一次性装置, 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3) 腹腔及胸腔置管用的穿刺包, 引流管均采用一次性用品, 用后按医疗垃圾处理。

4) 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精密仪器使用后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消毒。

5) 止血带回收消毒供应中心, 进行统一消毒处理。

1.5 传染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的消毒处理

传染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医疗废物均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走廊设有带盖垃圾桶以及快速手消凝胶。发热门诊、呼吸道隔离病区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及生活垃圾一律为传染性废物。用防漏黄色医用垃圾袋双层封扎, 装入封闭的专用收集工具, 由专人经污染通道运往指定储存点及时处理。

1.6 手及皮肤的消毒

手及皮肤消毒是切断接触性传播的主要措施。

1.6.1 洗手设施

1) 流水洗手设备。

2) 非手接触式开关, 如:脚踩式、感应式。

3) 提供干手设施。

4) 配备洗手液和快速手消毒剂。

1.6.2 洗手指针

1)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2) 脱手套后。

3) 离开传染病房前。

1.6.3 洗手的方法

按照七步洗手法: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 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交换进行;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吸收时间不少于1.5min。在洗手的基础上取75%乙醇或0.5%碘伏擦手或含氯消毒液浸泡双手, 要使用国家卫生部许可批准的消毒产品, 并按说明使用。

1.7 终末消毒

传染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区或病人房间以及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2 隔离

2.1 区域隔离

将发热病人、疑似传染病人、传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诊治, 不同传染病要分区收治, 防止交叉感染。设立呼吸道传染疾病隔离室, 有单独的护理用具和血压表等, 有单独的废弃物处理装置, 门口有隔离推车, 上备有口罩、手套等物, 门上有黄色隔离标记卡[2]。限制人员的出入, 尽量减少患者转运, 如需要转运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2.2 医务人员的防护

如果接触患者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离开隔离病房前, 接触污染物品后应该摘取手套, 洗手或者进行手消毒, 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全身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进入隔离病室, 应穿一次性隔离衣, 用后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 医务工作者需严格监测体温, 每日2次, 并实行发热零报告制度。工作人员出现发热症状的, 必须到发热门诊进行诊治和排查, 做血常规和X线胸片检查, 禁止私自在普通门诊、病区及家里进行治疗[3]。增强体质, 注意休息, 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3 呼吸道防护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选用不同的口罩, 在一般性诊疗情况时, 不佩戴外科手套, 如果要近距离接触患者时, 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4,5], 在有效期内使用。

3 总结

本科作为感染性疾病科同样存在防护设施不健全的问题, 但几年来我科在预防医院感染的这一环节上实施全方位消毒隔离措施, 参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与防护的规范与标准, 应地制宜, 有重点、分区域的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工作, 使呼吸道传染疾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持在低水平。本人的心得体会是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养成良好防护习惯, 提高专业素养, 有忧患意识, 在控制医院感染的同时, 保护好自己, 又不造成过度精力和财力的耗费, 避免给工作及病人造成不便。

摘要: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及制止目前仍是现代医学及公共卫生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各级医院设有室内空气高效过滤器的病房、负压病房及空气感染隔离室的仍为少数, 隔离防护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 经济有效的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以及医院内感染就成为现实问题。近几年我科重点从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等方面入手, 有效破坏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链, 降低了呼吸道传染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消毒,病毒,细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 (8) :28.

[2]李文.全方位隔离预防技术-新加坡医院感染管理的特色[J].实用护理杂志, 1998 (14) :53-54.

[3]易滨.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237-240.

[4]GB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S].

城镇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分析 篇10

1 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通过呼吸道系统进行传播的病原微生物有着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在病原微生物类型上既有细菌、病毒和衣原体等, 也有其他的类型。在呼吸道感染方面, 一般由病毒所引起的感染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 由病毒和细菌联合感染的为下呼吸道感染, 这也是当前临床初步诊断的标准。

2 城镇呼吸道传染病问题

2.1 城镇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

在对于本城镇呼吸道传染病的调查发现, 流感、水痘以及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是城镇最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且感染人数最多, 对于居民的健康影响最大。这类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是由空气传播和飞沫、尘埃等传播所致。其中飞沫传播只有在近距离接触时才会有感染的风险, 在其它情况下不存在感染的风险, 而细菌等则可以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是最为广泛的传播方式。当然, 还有一部分呼吸道传染病能够通过间接接触日常生活用品或分泌物污染后感染, 这也是当前本城镇出现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如家庭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或是左邻右舍的感染等问题。

2.2 呼吸道传染病感染人群与环境

从本城镇过去三年呼吸道传染患者的调查, 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主要人群涉及广泛, 所有人群都普遍存在易感, 尤其是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是较为容易感染的人群。有部分呼吸道传染病是属于季节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中冬春季节是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爆发最多的时期, 如流感、水痘等传染病大部分都是在冬春季节。

2.3 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特点

城镇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呈现积聚性的特征;一般与患者离得越近, 那么接触就会越密切, 因此被感染的概率也就越高。有很多呼吸道传染病是在儿童时期被感染的, 如麻疹、水痘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都是容易在儿童时期被感染, 而且在城镇最容易出现暴发[1]。另外, 传染病的爆发和环境也有着较大的关系, 城镇的环境越差、居住密度越高, 那么感染的几率就越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镇会出现爆发性传染的原因。

3 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3.1 加强城镇疾病防治设施配套

要做好城镇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通过不断完善城镇的疾病防治设施配套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为更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本城镇通过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设施, 让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几率。从当前的本城镇及各社区不断完善的情况来看, 本城镇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 比过去下降了超过30%的感染率。

3.2 提高城镇环境卫生, 改善城镇居住环境

城镇的环境卫生水平是关系到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的重要因素, 而这也是当前城镇急需处理的问题。如本城镇由于人口密集, 对于城镇的卫生环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卫生环境一直较差。因此, 相比于其他城镇近几年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率发现, 本城镇的呼吸道传染病问题也更为突出。通过近期的改善后, 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 居民的健康问题也得到改善。

3.3隔离治疗患者, 切断传染源

切断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隔离治疗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方式, 这也是当前切断传染源的主要做法和有效方式。调查发现, 早发现、早报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 进而对他们进行隔离治疗, 降低患者与其他健康居民的接触,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几率, 而这种方式的实践发现确实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2]。

3.4 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健康教育

城镇要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控制传染病传播的范围, 保护易感人群也是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等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的保护。另外, 加强对于患者以及居民的健康教育, 也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方式。

4 结论

近几年爆发的呼吸道传染病例越来越多, 其中较为突出的呼吸道传染病城镇小型爆发是近年来最为常见的现象, 对城镇居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 对于城镇呼吸道传染病的研究分析便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也是当前医疗卫生研究重要的课题, 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的保障[3]。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于人们的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高致命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爆发更是对于城镇居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处理好城镇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需要从多方面、深层次入手, 通过解决城镇的环境卫生问题、易感人群的保护问题和对于感染患者的隔离等解决这一问题, 这样才能够做到有效的预防。

本文通过以本城镇的呼吸道传染病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发现, 科学有效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够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几率, 提高居民的健康环境, 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4]。

摘要:探讨呼吸道传染病对于城镇居民健康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城镇呼吸道传染病情况的分析, 对本城镇存在的呼吸道传染病隐患问题进行分析, 包括呼吸道传染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等。重点论述呼吸道传染病在城镇暴发的可能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 最后提出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的对策, 从而实现保障城镇居民的健康,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城镇,预防控制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学会.广西武鸣县2005~201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1, 27 (14) :1666-1667.

[2]杨小兵, 赵鑫, 贺圆圆, 等.三峡库区湖北宜昌段蓄水前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 22 (3) :62-64.

[3]肖雷, 王凤双, 吴殚, 等.2010年北京市顺义区某中学风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11, 27 (16) :1879-1880.

春日呼吸道传染病警惕“猩红热” 篇11

据医生介绍,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生活中较少见。但对孩子来说,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多见于3-7岁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易感。猩红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

猩红热潜伏期少至1日多至5-7日,早期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等,检查可见咽部炎症,或扁桃体充血。发病后1-2天出疹,皮疹从耳后、颈及上胸部,波及躯干及上肢,最后到下肢。皮疹特点为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上面有点状红色皮疹,高出皮面;出疹初期,会见舌质淡红,其上被覆灰白色苔,边缘充血红肿明显。猩红热的治疗主要为抗生素疗法,同时供给半流质营养饮食,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温盐水漱口。

影响母猪繁殖的非传染性疾病 篇12

1 乳房炎

1.1 发病原因及症状

乳房炎是由于母猪栏环境卫生过差, 消毒不严, 母猪乳房感染细菌及乳房机械损伤所致。表现为患病母猪乳房变硬, 触摸乳房有硬块, 有疼痛感, 用手挤压乳房从乳头流出浑浊乳汁, 仔猪吸吮后出现顽固性腹泻, 下次妊娠和哺乳则出现瞎奶无乳现象, 有效乳头数减少。

1.2 防治措施

(1) 加强母猪营养, 使用优质母猪专用料, 保证母猪健康, 控制膘情, 提高母猪的抵抗力和奶水质量, 减少母猪患乳房炎的机率。

(2) 加强管理, 保证母猪栏干净、干燥, 定期 (3~7 d) 对母猪栏或产床进行清洗和消毒, 可用2%火碱溶液、易克林、消毒威等消毒药进行环境消毒, 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3) 加强临产母猪的清洗和消毒。母猪进产房前或临产前, 对母猪的全身, 特别是外阴、乳房, 乳头反复用0.1%高锰酸钾清洗、消毒, 清除乳房上的污物, 杀灭附着在乳头上的病原微生物, 消除传染源。

(4) 及时剪断出生仔猪乳牙, 避免哺乳时咬伤母猪乳头。

(5) 定期检查产床或产仔栏内有无尖锐异物, 防止异物刺伤母猪乳房。

(6) 母猪断奶前后各3 d降低或控制母猪采食量, 防止母猪断奶后胀奶 (不能及时干奶会诱发乳房炎) 。

(7) 乳房炎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早期宜用鱼腥草配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肌注或静脉注射。

2 子宫炎

2.1 发生原因及症状

子宫炎主要是由于交配 (人工授精) 时或分娩时不按规定操作, 将细菌带入子宫以及产后胎衣不下或部分胎衣滞留子宫内, 细菌在子宫内急剧繁殖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母猪泌乳的中后期及断奶后、发情时从母猪产道内流出恶臭、混浊分泌物, 发情后屡配不孕。

2.2 防治措施

(1) 坚持科学饲养怀孕母猪, 使用优质母猪专用料, 并在母猪怀孕期使其适当进行运动, 保证母猪分娩时有较好的体质, 以利子宫的阵缩力增强, 有利于胎衣的排出。

(2) 母猪产仔前后各3 d使用仔母安拌料, 有利胎衣排出。

(3) 母猪产后1~2 d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 可以预防和消除子宫炎症。

(4) 保持产仔猪舍的环境卫生, 坚持定期消毒, 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除感染源, 减少感染机会。

(5) 若产后2 h胎衣仍不能排出, 应肌注催产素10~20 IU。间隔1 h重复1次, 加强母猪子宫的收缩力, 让胎衣尽快排出。

(6) 若断奶后产道仍有较多炎性分泌物流出, 且颜色较深, 应采用子宫冲洗法, 子宫清洗完毕应使用大量抗生素肌注或静注, 同时子宫灌注抗生素。

3 乏情

乏情是指母猪不发情, 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体重或月龄仍不发情, 或经产母猪断奶后20 d仍不发情, 其卵巢处于静止状态。

3.1 发生原因

后备母猪达到7~8月龄时仍不发情, 主要是营养上的原因。在农村小规模饲养的情况下, 后备母猪饲料单一, 主要使用一些如玉米、麸皮、粗糠、草粉类饲料饲喂母猪, 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蛋白质, 导致后备母猪卵巢发育不良, 发情延缓或不发情。其次是部分后备母猪先天性卵巢机能不全而不发情, 但此类母猪一般只占后备母猪的5%~10%左右。

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 绝大多数是有卵巢机能不健全以及卵巢囊肿和黄体残留所致, 其次是哺乳期营养不良, 部分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不足, 采食量不够, 体况不良或过肥过瘦导致。

3.2 防治

(1) 为让后备母猪尽快发情, 应在其体重达到80 kg后使用优质母猪专用料, 保证母猪发情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需求和平衡, 建议后备母猪体重达到80 kg后将其饲料改成母猪专用料, 但需严格控制采食量, 防止过肥, 并在后备母猪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预混料。其次是让后备母猪增加与公猪接触的机会, 刺激发情, 还可对发情延迟的后备母猪注射血清促性腺激素400~600 IU。

(2) 经产母猪在哺乳期应给予优质饲料, 保证母猪泌乳所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的需求平衡, 并尽快让其自由采食, 保证断奶母猪的体况。禁止使用棉粕、菜粕及霉烂变质饲料。

(3) 对于断奶后20 d仍不发情的母猪应尽快治疗, 治疗的主要药物有前列腺素、孕马血清、三合激素、乙烯雌酚等。

4 流产及妊娠中止

4.1 发生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传染性原因, 如细小病毒、伪狂犬、PRRS、乙脑、猪瘟等感染。中毒性及机械性流产也常见于养猪生产中, 最常见的中毒性流产是怀孕母猪采食霉烂变质的饲料, 如霉败的玉米、豆粕、麸皮等, 其次是采食含有毒素的饲料, 如棉粕、菜粕、亚麻仁粕等, 机械性流产多为外力碰撞、打架、注射不当等原因导致。

4.2 防治

(1) 避免用霉变饲料喂母猪, 严禁使用棉粕、菜粕喂养母猪。

上一篇:头孢喹肟下一篇:数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