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标本(通用6篇)
呼吸道标本 篇1
目前,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已波及全球200多个国家, 发病人数超过30万人, 病死人数超过1万人, 并仍然呈持续蔓延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把甲流警戒级别提升至6级, 这是世卫组织40年来第一次把传染病警戒级别升至最高级, 意味着疫情已发展为“全球大流行”[1]。为了解我国甲流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重症病例实际发生情况, 评估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和侵袭性肺炎球菌造成的疾病负担, 了解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重症患者中病原学特征变化, 及时对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征及耐药性等重要变异做出预警, 为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使用提供依据。基于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 由美国CDC和中国CDC合作在湖北省荆州市首先开展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SARL) 和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IPD) 监测, 目前, 在我院仅开展了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我院儿内科病区作为监测试点, 2010年1月~2010年4月成功为450例SARL患儿采集呼吸道标本, 为项目提供准确依据, 保证了中美合作项目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4月, 我院儿内科收治450例SARL患儿, 其中男266例, 女184例, 年龄2个月~5岁, 均按项目监测要求采集鼻咽拭子标本并送至荆州市CDC检测。检测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8例 (4%) , B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2例 (5%) , 4例病毒分离阳性。检测结果均采取网上直报至中国CDC。
1.2 方法
1.2.1 护理人员培训
为了确保监测项目顺利实施, 2010年1月科室选派护理骨干到荆州市CDC参加培训, 由中国CDC、美国CDC和湖北省CDC的专家授课, 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再对全科室护士进行两次系统的培训, 医院大培训一次及科室小培训一次, 内容包括:项目监测的重要意义、甲流H1N1流感相关知识、传染病防护知识、相关健康教育知识、采集标本的操作技术、护士自身防护以及出现特殊情况应对措施等。中国和美国CDC专业人员现场指导两次, 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能熟练完成操作的护士承担此项工作, 并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规范化操作和管理流程, 如严格按照项目要求标准进行采集, 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标本的规范操作, 采集后标本的保存和送检规范, 各种监测表格填写规范、还有护士自身安全防护措施及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等。护理人员遵循统一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标本的采集与管理。
1.2.2 护理人员安全管理
采集标本的护士需做好个人防护, 上岗前护士都按要求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为了保证操作间空气清洁, 按控感要求, 每日上、下午各定时开窗一次, 15~30 min/次, 以达到减少含菌尘埃的作用[2]。医务人员手带菌率高达70%, 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3]。护士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操作前均洗手戴口罩并戴一次性手套, 做到一人一管, 护士在采集间隙要洗手更换手套。标本采集后要及时将标本放入塑料螺口标本管密封, 防止被标本液污染。采集时使用的医用垃圾放入结实的医用塑料袋送焚烧炉焚烧。如果在采集过程中被患儿呕吐物污染应及时清洗更换的衣物, 并用含氯消毒液浸泡。
1.2.3 标本采集规范流程及安全管理
呼吸道标本采集安全管理在监测项目中尤为重要。标本采集使用的病毒采样拭子和微生物采样及运输管均由项目组提供。
1.2.3. 1 标本采集标准
符合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例, 入院后2 h内, 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 按医生开具的医嘱执行鼻咽拭子采集。
1.2.3. 2 标本采集规范
鼻拭子采集操作规范:患者俯卧抬头, 采集者左手托住患者的下颌部, 右手持无菌拭子, 将干拭子与上颚平行插入鼻孔 (不要向上) 直接与鼻咽后壁接触, 深度与到耳导管的深度基本一致, 轻轻旋转5 s吸附分泌物, 慢慢移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采集液中, 尾部弃去。
咽拭子采集规范操作规范:采集者左手用压舌板压住患者的舌头, 右手持无菌拭子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 应避免触及舌部。将拭子头浸入采集液中, 尾部弃去。
鼻咽拭子操作规范: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集样管中, 以便提高分离率, 减少工作量。
1.2.3. 3 标本采集后保存及送检规范
病毒分离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及其保存运输环节, 采集时不规范也直接影响监测结果。鼻咽拭子标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应遵循“早期采样、无菌操作、低温保存”的原则, 采集后拭子放入含2~3 ml运输液的采样管中, 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拭子头、旋紧管盖, 4℃存放, 48 h内运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并准确填好各种登记表格及标本编号送至检测实验室, 整个采集保存送检过程规范管理。
1.2.4 患者安全管理
1.2.4. 1 操作前知情同意
采集前护士按要求做好操作前知情同意, 告知患儿家属监测目的, 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征得家属同意方可操作。采集前患儿不进食、不饮水、不做雾吸治疗, 以保证标本检测结果准确性。
1.2.4. 2 心理护理
较大患儿操作前沟通, 解释操作中的不适, 护士多鼓励赞美以取得患儿的配合;小月龄患儿因恐惧心理多不配合, 咽部刺激大引起呕吐, 这就要求护士具有亲和力, 还要求护士技术娴熟, 趁患儿哭闹张口时准确快速采集;有的患儿家属对免费接受监测不太接受并持怀疑态度, 护士要进一步加强沟通。
1.2.4. 3 做好健康宣教
将同类SARL患儿集中收治,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手段[4]。指导患儿及家属勤洗手, 减少与同病室患儿间密切接触, 减少到其他病房串门, 教育患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1.2.4. 4 电话回访进行检测结果反馈, 提高患者满意度
制订SARL患儿登记本, 详细登记患儿床号、姓名、性别、入院时间、诊断、管床位的医生、住院天数、检测时间、检测结果、出院时间、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因检测结果多是在患儿出院后才出来, 护士得知结果后及时电话告知家属, 并做出家庭护理知识指导。
2 结果
(1) 450例SARL患儿呼吸道标本均采集成功, 并都有检测结果反馈, 均以电话回访形式告知家长, 患方满意度高。 (2) 护理人员及患者安全得到保证, 没有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3) 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 (4) 项目组满意度高。全荆州市各家医院, 仅我科送检率为100%, 为项目监测提供有利依据, 从而为以后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讨论
3.1 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是确保标本采集成功的重要环节
由于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加强了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建立健全了各种操作规范和管理规范, 规范了标本保存和送检流程, 加强了患儿安全管理措施, 有效杜绝了院内交叉感染, 保证了标本成功采集, 保证了监测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 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并保证了护理人员安全及患者安全。
3.2 熟练、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标本采集管理的关键
做好护理人员培训是关系到标本采集成功的关键, 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注重过程管理, 使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明显提高。通过理论培训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 采集护士整体素质有了全面提高, 这是使标本采集成功的重要保证。
总之, 自3个月采集工作开展以来, 护士理论和操作技能不断提高, 采集技术越来越娴熟, 患者沟通越来越畅通, 增加了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高, 配合度高。送检率及回馈率达100%, 便于准确收集临床第一手资料, 为临床研发疫苗和药物提供有利依据。中美合作项目组满意度高, 为以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日后及全面开展肺炎监测项目提供基线资料和工作经验, 做到项目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对甲流疫情通报[Z].2009.
[2]李霞, 预防接种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8) :93.
[3]汪洪, 呼吸机相关肺炎研究现状[J].使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 4 (1) :84-85.
[4]刘爱萍, 谢红艳, 韩颖, 手足口病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1) :20.
呼吸道标本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所有标本取自2006年11月-2008年11月入住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大于72 h的患者。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自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处吸取痰标本以及纤维支气管镜直接吸引出。同一患者分离到相同菌株不重复计入。质控菌株:粪肠球菌 (ATCC29212)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9213) 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2 菌株鉴定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AMS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鉴定, 鉴定卡为梅里埃专用试剂卡GPI, 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琼脂稀释法和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系统鉴定。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 (CLSI) 2007标准判读。
2 结果
在收集到的274株革兰阳性菌中,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172株 (62.77%) , 肠球菌54株 (19.71%) 。肠球菌中主要为粪肠球菌38株 (13.87%) , 屎肠球菌16株 (5.84%) 。肠球菌对常用13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见表1。
3 讨论
由于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有创操作频繁、多器官功能不全、手术、高龄、长期卧床等因素, 导致了患者感染发生率高, 尤其是肺部感染, 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高, 病死率高。肠球菌是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 是条件致病菌之一, 在体外有着很强的适应性, 可以在医疗环境中持续存在[1], 可以通过患者自身的内源性途径感染, 也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医疗器械、患者的物品、环境等接触传播。肠球菌可引起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血液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等。
通常认为肠球菌感染以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为主, 本研究中54株肠球菌分为粪肠球菌38株 (70.37%) 和屎肠球菌16株 (29.63%) , 与路晓钦[2]等报道相似。肠球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 对多种抗生素呈天然耐药或获得性耐药, 其耐药机制分别由VanA、VanB、VanC 3种耐药基因决定。VanA位于染色质上, VanB和VanC由质粒携带。VanA和VanB菌株为高水平耐药, VanC为低水平耐药[3]。本研究显示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均高达68.75%, 而粪肠球菌仅为26.32%。肠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由于产生了一种低亲和力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s) , 使青霉素类抗生素不能与靶位PBP结合。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PBPs均有5个, 粪肠球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由于PBP-1和PBP-3亲和力下降, 而屎肠球菌则是PBP-1和PBP-2的亲和力下降。这就可以解释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对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敏感性不同[4]。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75%以上, 而粪肠球菌为30%左右, 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是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靶位点的改变[5]。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是由于产生氨基糖苷修饰酶 (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 AME) 所致, 耐药基因通过质粒和转座子的介导转移, 在肠球间播散, 使氨基糖苷类与作用于细胞壁的药物联合使用无效[6]。在本研究中检出有6株 (15.79%) 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 相反屎肠球菌中未检出, 二者中均未检出耐利奈唑胺的菌株。VRE是由于细菌基因改变而使细胞壁改变, 使得万古霉素失去与胞壁成分结合的能力。目前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主要有7种基因型:即VanA、VanB、VanC1、VanC2/C3、VanD、Van E、VanG。各种基因型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利奈唑胺是治疗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感染的较好药物, 有研究示其对VRE的临床治愈率达88.6%, 但是其价格较为昂贵。目前我国已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耐药的VanA型屎肠球菌和对万古霉素中介的VanB型粪肠球菌[7]。而链霉素耐药主要由于产链霉素腺苷转移酶或由肠球菌核糖体蛋白突变所引起[6]。根据NCCLs推荐链霉素类的喹奴普汀/达福普汀的耐药率为83.1%, 但在本研究中耐药率较低。
对ICU中肠球菌感染状况及耐药监测, 可以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由于肠球菌的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 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药敏的地区差异、科室差异, 应加强病原菌的检测, 以及时了解病原菌的动态变化。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肠球菌流行现状及耐药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我院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11月-2008年11月下呼吸道标本中274株革兰阳性菌中的54株肠球菌, 应用Kirby-Bauer琼脂稀释法和VITEK系统鉴定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74株阳性菌中主要是MRSA172株 (62.77%) , 肠球菌54株 (19.71%) , 其中粪肠球菌38株和屎肠球菌16株。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 粪肠球菌中有6株对万古霉素耐药, 对利奈唑胺均未发现耐药株。结论重视肠球菌的动态监测及药敏分析, 以科学指导临床工作。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肠球菌,耐药性
参考文献
[1]Shepard BD, Gilmore MS.Antibiotic-resistant enterococci:the mechanisms and dynamics of drug introduction and resistance[J].Microbes Infect, 2002, 4 (2) :215~224
[2]路晓钦, 黎莉华, 周丽.医院肠球菌属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2) :1569~1572
[3]Jones ME, Gesu G, Ortisi G.et al.Proficiency of Italian clinical laboratories in detecting reducedm glycopeptides susceptibility in enterococcus and staphy lococcus spp.using routine laboratory methodologies[J].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2, 8 (2) :101~111
[4]沈强, 施新颜.重症监护病房肠球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7, 19 (5) :459~460
[5]刘晶, 赵金辉, 赵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特点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 11 (8) :1121~1122
[6]刘志远, 许淑珍, 马纪平.肠球菌庆大霉素高水平耐药机理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27 (4) :266
呼吸道标本 篇3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12月本科室住院需留取痰标本的患者为观察对象。
2 方法
2.1 痰液常规标本留取法
(1) 自然咯痰法。患者用清水漱口3次, 然后用力咯出气管深处痰留于标本瓶内。标本瓶要求:直径4 cm以上, 高2 cm以上塑料或涂蜡纸密闭盒, 若容器口太小, 患者吐痰时容易发生外溢。
(2) 吸引器吸痰法留取痰标本。
(3)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法留取痰标本。
2.2 特殊标本留取方法
呼吸科常规痰检有3项: (1) 痰查结核菌; (2) 痰查脱落细胞; (3) 痰培养加药敏。此3项检查是呼吸科医生寄以厚望的3项检查, 特别是诊断未明的危重症患者、疑难症患者[1]。
2.2.1 痰查结核菌标本及注意事项
初诊患者应送3份痰标本 (夜间痰、清晨痰、即时痰) , 因为患者在一天的不同时段, 痰中菌量不同, 查3个时段的痰能最大限度提高痰检阳性率。如无夜间痰, 在留取清晨痰后2~3 h, 再留取一份痰标本或送检时留取两份即时痰。痰标本以脓痰、干酪痰或脓性粘液痰为合格标本, 痰量3~5 ml。
2.2.2 痰查脱落细胞
痰标本必须新鲜、30 min内送检、接种时间不超过2 h。标本须放入加有10%甲醛溶液10 ml内加以固定[2], 不可放入冰箱保存, 否则易出现细胞裂解, 影响检验结果。2.2.3痰培养加药敏 (1) 清晨用清水漱口后再用生理盐水漱口数次, 然后用力从深部咳出痰液1~2口, 吐入消毒的玻璃器皿中, 切勿将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送检[3]。 (2) 应留取合格痰标本送检。一般认为:痰直接涂片光镜检查每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 白细胞大于25个, 或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小于1∶2.5为合格。 (3) 留取痰液应尽快送检, 应在咳出后1 h内涂片固定, 在4℃冰箱保存也不能超过4 h, 如做细胞学检查必须在10 min内完成。最好在床边涂片, 放入95%酒精内固定。 (4) 痰培养接种时应选择痰液的脓性部分, 必要时进行痰液的洗涤和匀化。
2.3 几种特殊留痰方法与技巧
2.3.1 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排痰法
痰液粘稠、不易咯出、咳嗽无力患者留痰困难时, 可用3%~5%Na Cl溶液雾化吸入5~10min, 2~4 L/min, 温度40~45℃。因呼吸科患者伴有缺氧、呼吸困难等, 患者不愿配合, 故护士必须床边看护, 吸入5~10 min后, 患者有咳嗽现象, 停止雾化吸入, 让患者休息片刻变换体位后护士叩背协助排痰, 成功率较高。
2.3.2 氧气正压吸痰法留取痰标本
首先打开负压吸引器, 左手折曲吸痰管, 右手持吸痰管待患者呼吸均匀, 在吸气时缓慢送入气道深部, 待患者出现刺激性剧烈咳嗽时打开负压, 将痰液吸入一次性吸痰管, 再迅速折曲吸痰管, 关闭负压吸引器, 断开一次性吸痰管, 再与氧气侧管连接处连接, 同时将吸痰管末端放入痰盒内。本方法易于掌握, 特别是对不能自行咯痰的患者及昏迷者更适用。
2.3.3 吸引器吸痰法留取痰标本
吸引器吸出的痰直接流入储液瓶内无法留取合格的痰标本, 我们可以把塑料标本瓶用胶布与负压吸引器储液瓶上口相连, 直接吸痰, 痰液会留入标本瓶内, 打开储液瓶盖, 取出标本送检。
2.3.4 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留取痰标本注意事项
呼吸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吸痰的方法与技巧。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护士操作应轻、准、快, 一次彻底吸尽, 不能反复刺激加重感染, 尽量在患者吸气时吸取。气管插管患者留痰, 护士要掌握吸痰管的插入深度, 必须插到气管插管下方才能吸出痰, 吸痰管插入深度>30 cm才能吸出痰液。许多护士吸不出痰是对上呼吸道结构不熟悉。插入下呼吸道的吸痰管, 在拔出时如首次发现脓、血、异物组织均应留取标本。方法是把吸痰管直接送检做痰涂片或脱落细胞检查。
2.4 痰标本送检途中的注意事项
痰标本留取后, 送检途中影响阳检率的因素不容忽视。护士应到患者床边收取标本, 并认真核对标本与化验单, 防止瓶签脱落成为废标本。要有固定的送检工具, 防止途中外溢或倾倒。密闭的痰盒应有方向标志, 勿倒置, 应根据检查的目的查看是否添加了防腐剂;特别是特殊采集的即时痰标本, 气管插管插拔管后的标本等, 必须交到细菌室专职人员手中, 方能成为合格的标本[4]。
3 结论
临床上多数痰标本不能及时送检与护士没有积极参与有关。实际工作中, 住院患者能自行咯出痰留取痰标本的极少, 呼吸科住院患者多为老年、体弱、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或痰液粘稠无力咯出的患者, 护士应主动参与痰标本留取的全过程, 拿化验单到患者床边评估患者的状态, 能否自行咯出痰、能否自行留取标本、不能自理的患者陪护晨间是否在床边, 分别制订出相应的措施。如交代注意事项、讲解为什么要清晨留痰、第一时间留痰对诊断治疗的意义;患者明白后, 还要教会有痰无力咯出患者如何用力咳嗽, 讲解后让患者示范一遍。痰标本回报后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 讲清培养结果与病情是否相符、是否需再次留取标本, 如需重留标本, 应向患者讲明原因,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痰标本的留取是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 实际包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 护士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知识、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善于总结经验、掌握技巧, 才能真正把这一项工作做好。呼吸科在护理管理上应重视相关知识的培训, 定期交流新方法、新技巧, 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 班班负责, 人人质控, 对留痰困难的患者应分析讨论, 及时解决;对不合格的标本及时分析原因, 以便及时准确地留取合格的痰标本, 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科护士协助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方法与技巧, 以便及时准确地留取合格的痰标本, 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需要留取痰标本的患者, 护士及时进行评估,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结果 通过对痰标本留取方法与技巧的学习, 并加以质量控制, 护士能及时准确地留取患者的痰标本。结论 呼吸科在护理管理上应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 定期交流新方法、新技巧, 能明显提高痰标本留取的合格率。
关键词:痰标本,留取方法,技巧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李小萍.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呼吸道标本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从ICU院内感染患者送检的痰、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中, 共分离得阴性杆菌108株。108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3株 (21.3%) , 肺炎克雷白菌20株 (18.5%) , 铜绿假单胞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各16株 (各14.8%) , 阴沟肠杆菌12株 (11.1%) , 产气肠杆菌1 1株 (10.2%) , 其他肠杆菌10株 (9.3%) 。
1.2 材料及设备
药敏纸片均购于北京天坛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经室内质控符合要求者方可应用。MH肉汤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公司。仪器设备为鉴定菌种所需的生物梅里埃API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和低温离心机。
1.3 方法
1.3.1 A mp C酶测定
采用三维试验法, 将选定的细菌接种于2ml MH肉汤中, 35℃过夜培养后倒入50ml MH肉汤中, 35℃恒温摇床上 (200r/min) 孵育4~6h, 离心收集细菌沉淀, 用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后, 再用0.0 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悬浮, 超声破碎, 4℃12000r/min离心1h, 取上清液, 即为酶提取物。将0.5麦氏浊度的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菌液涂于MH琼脂平板, 稍干后在平板中心贴一30μg/片的头孢西丁纸片, 用无菌刀片在离纸片边缘5mm处用刀片向外切一狭缝, 在此狭缝中加入25μl的酶提取液, 待酶液稍干后置35℃过夜培养。若在狭缝与抑菌环的交界处出现扩大的长菌区域, 判为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阳性。用阴沟肠杆菌 (029M) 作为持续高产AmpC酶阳性对照, 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 为AmpC酶阴性对照。
1.3.2 药物敏感试验
采用KB法进行, 按NCCLS2007年标准操作和判读结果。
2 结果
2.1 AmpC酶阳性菌株分布
10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共检测到AmpC酶阳性菌株40株, 阳性率为37.0%。AmpC酶阳性菌株在各菌中间的分布详见表1。
[株 (%) ]
2.2 Amp C酶阳性菌株的药敏结果 (表2)
由表2可见, AmpC酶阳性菌株对以上抗生素敏感性最高为亚胺培南, 其次为美洛培南, 二者敏感率均在90%以上;第三为头孢吡肟, 敏感率仅刚过半数;余未见有过半数者。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 其次为庆大霉素, 二者耐药率均在80%以上;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及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在70%~75%;耐药率过半数的还有氨曲南、环丙沙星及阿米卡星。
3 讨论
AmpC酶存在于许多革兰阴性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是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并通过产生AmpC酶对绝大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这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特征和流行病学监测的主要内容。本次结果发现10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AmpC酶阳性率为37%, 且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及复方新诺明普遍耐药。这说明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所致院内感染已相当严重。
[株 (%) ]
本次所选菌株均来自ICU呼吸内科病房, 笔者分析此次革兰阴性杆菌中AmpC酶阳性率高的原因, 应与原发病情危重, 伴有多种合并症或潜在疾患、使用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抵抗力弱等多种原因有关。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流行菌。尤其是ICU病房呼吸内科中AmpC酶分离率较高, 分布广泛, 且呈现多重耐药的特性, 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需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呼吸道标本 篇5
关键词:临床综合干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
痰液检查是在呼吸科应用率极高的一类方式, 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痰标本的留取是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正确有效的痰标本留取是检查诊断的重要前提[1,2],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痰标本正确留取率是临床干预的重点之一。而患者及家属对痰标本留取的认知是对上述方面影响较大的方面, 因此对其进行临床干预的必要性极高[3]。本文中笔者就临床综合干预在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2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 男55例, 女45例, 年龄18~75岁, 平均 (42.7±8.0) 岁, 初次住院者65例, 再次住院者35例;其中呼吸道感染70例, 其他30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8例, 中专与高中30例, 高中以上22例;家属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5例, 中专与高中31例, 高中以上24例。观察组100例患者中, 男56例, 女44例, 年龄18~76岁, 平均 (42.8±7.7) 岁, 初次住院者65例, 再次住院者35例;其中呼吸道感染71例, 其他29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8例, 中专与高中31例, 高中以上21例;患者家属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5例, 中专与高中32例, 高中以上23例。两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另外, 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且患者均为留取痰液标本3次及以上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 主要进行常规痰标本留取方式及时间等知识的告知。观察组则进行临床综合干预, 首先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 了解痰标本留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查阅文献研究解决相应因素措施并设计综合干预措施, 制定指导患者留取痰标本宣教的流程指引, 对护士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留取痰标本的宣教, 由护士评估排痰困难的患者采用痰诱导技术、体外震动排痰、体位引流排痰、吸痰等临床技术促进患者痰液排出, 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细致宣教, 并积极沟通, 了解其知识盲点, 并进行疑问的解答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统计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及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患者依从性及留取方法正确率、各方面对干预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采用问卷形式评估, 问卷为痰液留取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 问卷总分设定为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度越高, 其中90分及以上、70~89分及70分以下表示认知度较高、一般及较低。患者依从性由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临床医师进行共同评估, 以患者有效正确配合痰液标本的采集, 并且无抵触情况为依从性较高, 以患者有效配合痰标本的采集, 仅仅出现轻微的抵触情况为依从性一般, 以患者不能有效正确配合痰标本的采集, 出现明显的抵触情况为依从性较低。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满意度对痰标本留取及其过程、效果的满意度均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中的满意度选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项,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干预前 (第一次痰标本留取时) 两组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第二、三次痰标本留取时) 观察组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较高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干预前 (第一次痰标本留取时) 两组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第二、三次痰标本留取时) 观察组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较高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痰标本留取方法正确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漱口方法正确率、留取和送检时间正确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第二、三次痰标本留取时) 观察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 两组各方面对干预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对干预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例 (%)
例 (%)
例 (%)
例 (%)
3 讨论
痰液检查的临床应用率较高, 尤其是在呼吸内科其应用率尤其高, 本类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因此临床受重视程度也较高, 而痰液标本的留取则是检查的重要前提[4,5], 因此对于痰液标本的正确留取极为必要, 不能及时有效正确地留取痰液标本不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 且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痰液标本留取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 但是关于此方面的细致研究却相对不足。而要达到有效提升痰液标本正确留取率的目的, 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 对痰液标本留取影响因素的掌握与干预则极为必要。临床研究显示, 患者及家属对痰液标本留取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是对痰标本留取影响极大的一个方面, 此方面不仅可影响到痰液标本留取的过程操作, 且对痰液留取态度及依从性等也可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其患者及家属认知度的提升极为必要[6,7,8]。再者, 认知度的提升关系到痰液标本留取各个方面的正确率, 因此对其提升的需求更高[9,10]。
临床中对提升痰液标本留取的干预性研究十分多见, 且涉及的方式也较多, 但是提升效果突出的方式研究十分不足, 因此此方面的研究仍十分必要。临床综合干预是基于全面细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干预模式[11,12], 其对患者的干预不仅针对症状体征等方面, 且对其影响因素的掌握与干预也是必要的基础, 而其对痰标本留取的干预过程中, 综合干预尤其是对影响因素的干预研究十分匮乏, 故认为临床综合干预在痰液标本留取中的应用研究意义较高。再者, 临床综合干预是临床中受各界认可程度较高的一类干预方式, 其在多科室多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均十分常见[13,14], 且效果极受肯定, 但是其对科室内患者某项措施的细致干预研究, 包括呼吸科痰标本留取的干预干预相对不足。
呼吸道标本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细菌分离株均来自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患者送检的下呼吸道痰标本893份, 剔除重复株。
1.2 试剂来源及方法
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AMS鉴定系统及GNI+, GPI, YBC生化反应卡。抗菌药敏纸片及Mueller-Hinton培养基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采用纸片扩散 (K-B) 法对细菌进行常规药敏检测, 根据NCCLS2004版标准判断结果。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ESBLS的检测, 按纸片扩散法进行表型确证试验, 同时使用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 (单独和联合克拉维酸的复合制剂) 根据NCCLS标准判断结果。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 的检测, 用头孢西丁纸片试验, 根据美国NCCLS标准判断结果。
2 结果
2.1 菌种分布
共检出病原菌756株, 细菌分布前14位中革兰阴性菌256株 (33.8%) ;革兰阳性菌43株 (5.7%) , 真菌398株 (52.6%) , 其他59株 (7.8%) 。检出病原菌构成比排序前10位:白色念珠菌308株 (40.7%) , 铜绿假单胞菌63株 (8.3%) , 热带念珠菌62株 (8.2%) , 大肠埃希菌48株 (6.4%) , 肺炎克雷伯菌44株 (5.9%) , 鲍曼不动杆菌35株 (4.8%) , 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 (4.2%) , 流感嗜血杆菌32株 (4.2%)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8株 (3.7%) ,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8株 (3.7%) 。
2.2 前5位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见表1。
2.3 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
见表2。
2.4 主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情况
见表3。
3 讨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因长期应用激素及大量的广谱抗生素, 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也使病原菌种类及药敏随之改变, 产生一部分多重耐药株, 并通过呼吸治疗仪、雾化器及病区工作人员的手等进行传播。
研究显示, 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总敏感率最高 (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外) , 其他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呼吸内科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率较高, 本研究中大肠埃希菌产酶率为16.6%, 肺炎克雷伯菌产酶率为27.0%, 产酶菌株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产酶菌株, 对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尤为明显。这可能与呼吸内科患者病情较重, 免疫功能较低, 伴发的感染通常与医院感染有关。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非发酵菌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机会致病菌, 曾经认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药物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敏感率仅分别为88.5%、53.8%, 这与广泛长期应用这些药物细菌产生耐药有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的逐年增高与包括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在内的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有关。革兰阴性杆菌的高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根据实验室药敏结果, 碳青霉烯类和含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可作为治疗此类感染的首选药物。本研究中真菌分离率高达52.6%, 这可能与抗真菌药物的滥用引起真菌感染类型的变迁有关。本研究还显示, 革兰阳性球菌药物敏感率最高的是万古霉素, 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