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菌

2024-09-29

呼吸道病原菌(精选9篇)

呼吸道病原菌 篇1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 其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近年来由于我国各大医院存在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及器官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的出现, 引起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再具有特异性, 且主要致病菌发生了明显变化且耐药菌株也显著增加, 给临床诊治带来较大困难[2]。因此, 有必要对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进行检测及药敏试验, 以了解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各种致病菌发展趋势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 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9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OPD) 患者, 所有患者晨起用生理盐水濑口后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或采用咽拭子取呼吸道深部分泌物至无菌容器中, 所有标本均立即送检, 并先行涂片检查标本是否合格, 镜检白细胞与白细胞两者比例≤2.5为不合格标本, 需重新留取[3]。

1.2 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将所取标本接种于血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沙保氏培养基, 然后放置在孵箱培养, 孵箱温度设置为37℃, 培养时间为18~24h[4]选取优势菌落进行分纯, 采用微生物分析系统 (美国德灵公司产品) 对所选菌落进行菌种鉴定, 以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 (K-B法) 对分离菌标进行药敏试验 (抗生素纸片为北京天坛药物技术开发公司产品)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NCCIS) 对结果进行判定。

2 结果

2.1 本组96例标本病原菌种类

本组96例标本中共分离出125株菌株, 其中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 (G-) 为主, 其次为真菌, 革兰氏阳性菌 (G+) 最少见。病原菌分布见表1。

2.2 本组主要G-菌、G+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表2、3) 。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器官系统退化, 机体免疫力下降, 而且由于支气管黏膜萎缩及黏膜内细胞发生改变, 纤毛运动功能减低等多种呼吸道本身因素, 是医源性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5]。

从本组对9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调查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呼吸道致病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与国内以往较大部分医院报道结果大相径庭, 且大部分菌种对加替沙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等存在较高的敏感性, 其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敏感性最强, 最高者可达100%。而对庆大霉素敏感性较低, 但是绿脓杆菌除对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外, 对其他头孢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均存在较高的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以对万古霉素存在100%的敏感率, 对环丙沙星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 而大部分对青毒素、克林霉素及阿奇霉素耐药性较高,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5.71%, 耐药菌株较过去显著增高。从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 呼吸道感染较大部分由真菌引起, 本次调查结果真菌检出率为32.80%, 而白色念珠菌为32株 (32.6%) , 白色念珠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 却成为引起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我们认为, 这主要与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 且多为重症感染有关, 另外, 还与患者伴有细菌性感染, 受累器官较多及患者因治疗需要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有关[6]。

总之, 大部分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对青霉素和克林霉素等一线抗菌效物耐药性较高, 且出现多种多重耐药菌株, 而对万古霉素及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尚可, 但由于病原菌可通过诱导产生修饰酶、改变抗菌药物靶位及细胞膜通透性而产生耐药, 同时,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种类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较以往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因此, 在使用抗生素时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 必要时应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 提高抗菌效果,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又宁, 陈民钧, 赵铁梅, 等.中国城市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665例病原学多中心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29:3~8.

[2]朱德妹, 汪复, 张婴元.2005年上海地区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 6:371~376.

[3]王辉, 孙宏莉, 陈民钧.2005年至2006年我国九家教学医院分离的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耐药监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 30 (11) :1242~1247.

[4]杨宏伟, 赵均秀, 仇少容, 等.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7) :817~820.

[5]王淑彩, 金高升.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17 (6) :1092~1094.

[6]尹玉琴, 陈建萍, 王根春.1108例呼吸道感染者的病原菌检测及其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师, 2007, 10 (12) :1230~1231.

呼吸道病原菌 篇2

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继发下呼吸道感染,使病情加重,为此我们总结了2009年7月-2011年7月间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各种细菌的耐药特性,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为2009年7月-2011年7月从71例老年糖尿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中分离的76株病原菌。

1.2材料:所用药敏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MH琼脂为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菌株鉴定使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20E、20NE鉴定卡,部分菌株采用手工鉴定,所有操作均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质控菌株为大场埃希菌ATCCA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制品公司。

1.3方法:药敏实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菌株鉴定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

2 结果

2.1 76株细菌分布以G—杆菌为主,占75.2%,G—杆菌/ G+球菌为2.8:1,G—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三位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

2.2 主要病原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可以发现,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平均敏感率达到82%,对第二代头孢菌素的平均敏感率达到63%,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平均敏感率为64%,对奎诺酮类药物平均敏感率为76%,对氨苄青霉素平均敏感率仅为36%,对泰能则完全敏感,而铜绿假单胞菌则对哌拉西林、三代头孢菌素、奎诺酮类药物、氨基苷类药物、泰能,保持较高的敏感率。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患肺部感染主要因为(1)高血糖状态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抑制白细胞的趋化活性、粘附能力、吞噬能力和细胞内杀伤作用,抗体生成减少,且高血糖有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1]。(2)糖尿病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血紅蛋白氧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减低;同时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可使肺组织中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而使弥散距离延长,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而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在低氧状态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3)糖尿病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失调,IgG升高, IgA、IgM降低[2],导致呼吸道免疫缺陷,老年人呼吸道上皮抵抗力下降尤其明显。(4)年老,糖尿病病程长,存在诸多基础疾病及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导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白蛋白合成减少,防御及抵抗能力减弱,易合并感染。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这是因为,近年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随病种、病情、时间、环境不同而发生明显改变,已转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本研究,患者革兰阴性菌所占比重为75.2%,而革兰阳性球菌的数量较少,但是仍然不能忽视他们的致病特性。通过细菌耐药性分析可以看出,革兰阴性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增强,与长期以来的不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关系,目前为规范肺部感染的经验性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许多国家根据肺部感染病原体流行病学分布与药敏情况制定了经验性用药治疗指南[4],这样再结合细菌培养实验,能有效控制细菌感染,降低细菌耐药性。

参考文献

[1]廖二元,超楚生,主编.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13.

[2]范利,王士雯.肺部感染与老年人多器官衰竭.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6,8(11):25.

[3]曹国强,杨肇亨,梁先万,等.COPD死亡病例医院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4):196-197.

呼吸道病原菌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到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求治的患儿共750例,年龄1月~10岁,所有患儿均由临床医师咽拭子取样。

1.2 培养基

CO2培养箱,5%羊血TSA血平板、含0.5%庆大霉素的5%羊血TSA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含0.3%杆菌肽的5%羊血巧克力+vitox(OXOID公司产品)。

1.3 方法

取咽拭子,由临床医师取样,立即送检验科检查。将一支咽拭子标本分别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庆大霉素血平板、杆菌肽巧克力平板四种培养基上。庆大霉素血平板、杆菌肽巧克力平板置于35℃5%CO2培养箱培养,血平板、麦康凯平板置普通培养箱培养24 h后,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鉴定病原菌[3]。另一只进行奥林巴斯BX 50X显微镜检查形态学,用奥林巴斯超高倍显微镜进行系统分析。主要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包涵体、真菌孢子。

1.4 细菌鉴定

用英国先德ARIS 2X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

2 结果

2.1 致病菌的分布

750例咽拭子标本经超高倍镜检查形态学,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检出率60.3%。检出常见病原菌,以支原体/衣原体为主要病原菌,占72.1%,其次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革兰阳性细菌占25.9%,革兰阴性菌占2.0%。具体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儿童中儿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

以4~6岁年龄组段阳性率较高。具体见表2。

2.3 支原体/衣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与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16例,支原体/衣原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10例、支原体/衣原体与乙型溶血链球菌混合感染2例。

3 讨论

3.1 支原体/衣原体检出情况

支原体/衣原体是引起儿童上感的重要病原之一,是一种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病原体,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与慢性咳嗽、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系儿童第一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导致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肾炎等。支原体/衣原体是一种迄今所知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近年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其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屡见报道。研究证实,健康儿童鼻咽部支原体/衣原体的携带率很低(仅1.47%~2.3%),咽拭子支原体/衣原体检测阳性时具有病原学诊断意义[4]。本研究调查显示,750例上感患儿中支原体/衣原体阳性者326例(占43.5%),其中<1岁、1~3岁、4~6岁、7~10岁儿童支原体/衣原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4.5%、21.7%、29.4%和18.4%。以支原体/衣原体为主要病原菌,占72.1%,其次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总和占27.9%。说明各年龄组患儿普遍易感,结果表明支原体/衣原体已成为近年来本地区儿童上感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尤其对于门诊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 不同年龄段的比较

各年龄段组中,<1岁年龄段组和4~6年龄段组检出率高(24.5%、29.4%),与苏州尤海章等[5]的报道不相一致。而湛江蔡坚等[6]报道,高达77.3%。可能是<1岁年龄段组婴幼儿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和4~6年龄段组的孩子大多过着集体群居生活,增加了交叉感染机会,因此也提醒托幼机构和小学,在秋冬季注意教室和寝室适当通风,一旦有流行感染的趋势,要提醒患儿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感染进一步扩大和病程迁延。

3.3 不同季节间的比较

本调查结果显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秋冬季检出率较高,与湛江蔡坚等[6]的报道相似。支原体/衣原体好发于秋冬季可能是由于气候寒冷、干燥,加上室内未注意通风,孩子的自我防护意识差等增加了呼吸道传播的机会。

3.4 支原体/衣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与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16例,支原体/衣原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10例、支原体/衣原体与乙型溶血链球菌混合感染2例。支原体/衣原体对抗生素敏感度高,特别是对大环内酯类敏感度高。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检出细菌中有2株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和1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摘要:目的 了解安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方法 取患儿咽拭子标本同时进行细菌培养、超高倍镜检查。结果 750例咽拭子标本共分离出常见病原菌454株,其中支原体/衣原体326株,肺炎链球菌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乙型溶血链球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流感嗜血杆菌4株,真菌孢子2株。结论安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以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其次是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参考文献

[1]邓继岿,郑跃杰,袁雄伟,等.深圳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监测.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3):249-251.

[2]Michelow IC,Olsen K,Lozano J,et al.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Pediatrics,2004,113(4):701-707.

[3]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15-927.

[4]陆定,刘诗强,庄丽宝,等.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8(3):205-207.

[5]尤海章,季伟,陈正荣,等.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分布.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3):410-411.

呼吸道病原菌 篇4

关键词:小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 病毒【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24-02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群体中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在各类小儿疾病中的发病率占据首位。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当中,支原体、细菌以及病毒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谱进行深入的了解,提供病原流行情况和病原学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所收治的396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中共有396例检测呼吸道病毒的小儿患者,其中女性患儿110例,男性患儿286例,女性患儿与男性患儿的比值为1∶2.6;经诊断在396例小儿患者中,62例支气管炎,152例毛细支气管炎,182例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的年龄最大为11岁,最小为1个月,平均年龄为15个月,其中,大于3岁的有38例,64例1岁至3岁,136例0.5岁至1岁,82例3个月至6个月,76例小于等于3个月。诊断与《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中的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的标准相符合;患儿住院5天至12天,8.4天的平均住院时间;314例患儿的WBC小于10×109/L,82例患儿的WBC大于等于10×109/L。

1.2 检测方法。患儿入院24小时以内,在清晨抽取1毫升的静脉血加以静置,取不少于150微升的血清,采用呼吸道生物微矩阵分析系统(西安联尔科技有效公司生产)加以检测。

2 结果

在396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当中,70%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其中44%(17/396)的患儿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39%(156/396)呼吸道合胞病毒,25%(98/396)腺病毒,8%(16/396)副流感病毒。124例患儿检测出1种病毒,占总体的31.3%;108例患儿检测出2种病毒,占总体的27.3%;44例患儿同时检测出3种病毒,占总体的11.1%;120例患儿未检测出病毒,占总体的30.3%。本研究中74%的1岁儿童,其中,76例患儿小于等于3个月,28例(36%)的病毒检出者,在总检出中占据 10.1%;82例3个月至6个月的患儿,52(63%)例病毒检出者,在总检出的占据18.8%;136例0.5岁至1岁的患儿,104例(76%)的病毒检出者,在总检出中占据37.7%;64例1岁至3岁的患儿,60(93%)例病毒检出者,在总检出率中占据21.7%;38例小于3岁的患儿,32例病毒检出者,在总检出中占据11.7%。同时发现,3个月至6个月组病毒检出率与小于等于3个月组病毒检出率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0.5岁至1岁组病毒检出率与小于等于3个月组病毒检出率二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而0.5岁至1岁组与3个月至6个月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 讨论

在西方国家的美国,80%以上婴幼儿的肺炎基本上均是病毒所导致的,病毒是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本研究中的资料同样充分的表明,最常见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是病毒,而在病原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近些年以来,我国广州地区和北京地区在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占据首位,并且副流感病毒肺炎和流感病毒也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而我国天津地区和长春地区占据首位的是腺病毒。通常认为,绝大多数的流感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流行于冬季,而春季比较常见的是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腺病毒在各个季节均能够见到。本研究中患儿病毒感染主要是流感病毒,其病因与季节有着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发现:①由病毒检出率和发病年龄分析可以知道,病毒检出率较低的是低年龄组,可能与患儿机体对暴露病毒的反应有关系;②两种及以上急性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病毒混合感染對疾病转归及儿童的影响有待深入观察;③70%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检出率,说明最重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是病毒。过去认为,小儿时期尤其是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成熟,事实上,出生后免疫细胞与免疫器官已经成熟,未接触抗原,没有将免疫记忆建立起来,可能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研究发现,本组大约有30%的小儿患者未检出呼吸道病毒,可能细菌是这些患儿感染的病原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预防免疫得以开展,抗生素得以广泛使用,这便使得儿童疾病谱发生诸多改变,进而有效的控制了细菌感染。但是,细菌感染的仍然为儿科,特别是低龄儿童。与此同时,病毒感染经常性的与细菌感染合并。所以,儿科主治医师应当对细菌感染提起高度的重视以及警惕。此外,有些患儿可能与衣原体、支原体、肠道病毒、鼻病毒有关。本研究对可疑病例检测了支原体,阳性率相对较低。

总而言之,主要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是病毒,在春季,最常见的病原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3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低于1岁的儿童,极易因病毒而引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当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吴茜,温柏平.1402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多病原学临床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3)

[2]龚向英,杨莲芳.1458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36)

呼吸道病原菌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内进行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100例,男36例,女64例,年龄20~40(30.23±1.2)岁,采集患者的痰液标本,对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物试敏试验等,最后对一系列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将标本在血琼脂平面和巧克力板内进行培养,放在35℃箱中培养24h左右,最后对其进行菌种鉴定;而后对其进行药物试敏试验,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推荐的方法,检测菌株的相关信息。

1.3 观察指标

通过一系列实验措施观察患者所取标本的病原菌分布位置,以及菌株产生耐药性的几率等,并做记录供以后研究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检出率

通过对采取患者的痰液标本中我们了解到,在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最为广泛,其检出率高达98%,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76%),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感染率为54%,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32%),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具体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2.2 部分菌株的革兰阳性菌耐药率

通过对所监测患者感染菌株的检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菌株的耐药性情况及其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0.2%,明显高于粪肠杆菌对该药物的耐药率(0.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92.4%,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该药物的耐药率(4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详细信息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试验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呼吸道感染中,其主要感染细菌为革兰阴性菌,而且通过调查还得知,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中,以前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但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其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而且有长期住院史、下呼吸道感染较为严重并且病原菌种类过多的患者其发生耐药性几率更高[3]。同时,在对表1病原菌分布情况的调查中: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最为广泛,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感染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这些可知,在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主要以以下几种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相应的检出率分别为98%、78%、54%。

根据数据显示[4,5],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性的几率也相对较高,由此可见,该病菌也是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正广泛的应用于现在的医学领域中,常见于医务人员的身体和手上、病房的气体中、同时最常见于医疗器具中:吸痰管、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等,在这种情况下,会由于患者的抵抗力较低而产生耐药性,例如老年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原因。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也相对较复杂,例如平时使用抗生素数天后就会产生耐药性,所以针对该患者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几天一次的痰液培养和药物试敏。然后根据药物的试敏结果给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所以为了减少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有效的了解到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医务人员应该在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禁止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同时,在临床上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时,应反复将患者的痰液标本送检,根据结果决定用药方案,有效的取出引发耐药性的危险因素,有效的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以及其分布特征,进一步了解其相应的耐药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100例,采取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一系列药物试敏实验,研究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果 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最为广泛,其检出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感染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杆菌对该药物的耐药率;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该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多数患者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的呼吸道感染,其病原菌的类型大多数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而且这些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很强,所以临床上医护人员应该多检验采取患者标本,同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参考文献

[1]张爽,赵英萍.ICU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1),2057-2058.

[2]诸兰艳,陈平.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4-5.

[3]陶红.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182例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7):1149-1150.

[4]陈志宏,胡丽珍,郑意梅,等.肺结核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88-1890.

呼吸道病原菌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的采集及培养

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的采集应在抗菌治疗前清晨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3次, 深咳痰;无痰者用高渗盐水吸入导痰;意识障碍者可经鼻或口腔吸痰或人工气道吸痰。标本均在采集后及时送检, 并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菌种鉴定。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临床标本分纯根据菌落的形状进行革兰染色后, 采用法国梅里埃的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菌种鉴定, 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仪器及配套鉴定, 药敏卡均来自生物梅里埃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共送检1 608份标本, 检出病原菌370株, 检出阳性率为23.10%。病原菌分布见表1。

2.2 病原菌耐药性

2.2.1 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有较强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新、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耐药性较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有较高的耐药性。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2。

2.2.2 革兰阳性菌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阿奇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对苯唑青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性强;肠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青霉素等的耐药性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3。

2.2.3 常见真菌耐药性

真菌对两性霉素B (6.90%) 和伏立康唑 (3.45%) 耐药性较低, 对氟康唑 (10.34%) 和伊曲康唑 (13.79%) 的耐药性较高。

3 讨论

抗菌药物临床监测可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指导, 还可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有利于减缓耐药菌株的出现[2]。为了解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 对2013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 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新辛、头孢他啶等有较强的耐药性;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等药物较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药物敏感;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无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有较高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阿奇霉素等有较强的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对苯唑青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耐药性强。肠球菌对苯唑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青霉素等的耐药性较高。

呼吸道感染患者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 使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 继发真菌感染。因此, 临床医师应合理控制患者抗生素的使用, 减少真菌继发感染。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避免选用高耐药性药品, 针对革兰阴性菌可考虑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优, 革兰阳性菌可考虑使用万古霉素, 真菌可使用氟康唑。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受地区不同、医师用药习惯影响较大, 医院应加强感染性疾病的细菌监测。通过分析和掌握本院感染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对于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3]。

参考文献

[1]陈国军, 胡忠杰, 陆建红, 等.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4) :123-125.

[2]张利侠, 袁军, 朱娜.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4) :457-459.

呼吸道病原菌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1426个痰标本,将同个患儿的重复菌株予以排除。均按照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下呼吸道感染相关标准予以临床诊断。

1.2 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将痰标本进行准确的细菌分离及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予以准确鉴别。通过纸片扩散法开展药敏试验。质量控制: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2 结果

共分离出46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38株,革兰阴性菌212株,真菌12株。见表1。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例较高,耐药性较高的临床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存在较高敏感性的临床常用药物为头孢哌酮、头孢西丁。见表2。革兰阳性菌中比较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三种病原菌均对复方新诺明具有较高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有较高耐药性,三种病原菌均对万古霉素具有较高敏感性。见表3。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在临床儿科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通常因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菌导致[2],通常认为是病原菌与被感染宿主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病变[3]。广谱抗菌药物对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但也因为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而导致抗菌药物存在滥用、不规范使用的现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病原菌具有越来越高的耐药性,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使用寿命正在逐渐缩短[4]。所以,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此病原菌对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将此作为治疗基础,确保抗菌药物得到正确使用,提高药物的经济效益,且能够减少耐药性[5]。

本文研究中,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使用时耐药性较高的临床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可达到良好敏感性的临床常用药物为头孢哌酮、头孢西丁;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均对复方新诺明产生较高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可达到较高敏感性。

总之,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时,应通过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其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选取适宜的抗生素,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于春冬,王亚秋,杨丽,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9):4879-4881.

[2]黄承乐,丁凯宏,班副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14-415.

[3]王巧燕,孙正林,朱振坤,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3):438-441.

[4]张秀红,钱俊,耿先龙.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286-3288.

呼吸道病原菌 篇8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自从广泛地应用抗生素以来, 肺炎的病死率显著下降。但是随着社会的人口的老龄化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老年患者中, 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仍然较高。我院内科病房中,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占了很大比例, 且多数是老年病患者, 而耐药菌株增多使得这些感染的治疗更加困难, 对我院去年 (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 痰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细菌谱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益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痰标本, 共255份, 分离出的271株细菌。年龄22.0~95.0岁, 平均 (74.41+11.21) 岁。

1.2 菌株鉴定与药敏

采用美国德灵诊断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及配套NC21测试板和PC21测试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克红霉素、红霉素、呋喃妥因 (坦因) 、庆大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 (硫霉素) 、诺氟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四环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泊肟、头孢吡肟、头孢呋肟、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克林霉素。

1.3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6, 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4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

1.5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的分离结果

从临床科室送检的255份痰标本中共培养分离出51种细菌、271株致病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95株 (18种细菌) , 占35.06%, 革兰阴性菌176株 (33种细菌) , 占64.94%。分离出病原菌株数由高到低列前十位见表1。

2.2 药敏试验结果

按2006年NCCLS标准, M icro S can W 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器对菌株测定抗生素MIC结果, 分为敏感 (S) 、中敏 (I) 、耐药 (R)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 (R+I) 见表2;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 (R+I) 见表3。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2007年呼吸道分泌物-痰标本培养、分离的所有细菌 (271株) 进行统计, 可以看出革兰阴性菌仍然占大多数, 有176株 (占64.94%) , 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95株, 占35.06%。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最高为肺炎克雷伯杆菌:36株, 占13.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6株, 占9.6%、然后为大肠埃希氏菌19株, 占7%;鲍曼/溶血不动杆菌19株 (占7%) 。革兰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为金葡球菌27株, 占10%;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21株 (占7.7%) 、表皮葡萄球菌19株 (占7%) 、中间型葡萄球菌4株 (占1.5%) 。与其他医院的报道略有差异[1~2]。大连范艳萍等报道2005年~2006年大连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的1700株革兰阴性菌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526株、然后是大肠埃希氏菌413株、铜绿假单胞菌339株;广州苏丹虹、卓超等对2005年~2006年广州监测结果: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最高是铜绿假单胞菌, 然后依次是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的是表皮葡萄球菌, 然后是粪肠球菌、金葡球菌[3]。戚小敏、陶月仙等众多报道痰标本分离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4], 而本组资料表明肺炎克雷伯杆菌在呼吸道感染中居第一位, 其次才是铜绿假单胞菌[4]。目前革兰阴性杆菌已经成为呼吸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在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肠道以及医院的病房和医疗器械上较常见, 也是引起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 已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细菌。如何合理有效的治疗已成了呼吸科的难题。

药敏结果显示, 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大于80%的有两种:氨苄西林97.3%、哌拉西林86.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大于80%的抗生素有6种:氨苄西林88.5%、头孢唑啉96.2%、头孢噻吩92.3%、头孢西丁96.2%、头孢呋肟92.3%、氨苄西林/舒巴坦96.2%;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大于80%的抗生素有7种:头孢噻吩94.7%、环丙沙星94.7%、复方新诺明89.5%、头孢泊肟89.5%、头孢呋肟94.7%、哌拉西林89.5%、氨苄西林/舒巴坦89.5%。比较可见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情况比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普遍增加, 这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有关及大肠埃希氏菌带有耐药因子的质粒的转移而获得。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 (硫霉素) 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大肠埃希氏菌耐药率仅5.3%、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2.8%, 但铜绿假单胞菌和短黄杆菌耐药率相对较高分别是11.5%和为15.4%, 仍低于许书慧等报道的20%有差异。但由于亚胺培南 (硫霉素) 的抗菌谱广, 容易导致菌群失调、真菌二重感染, 而且费用昂贵, 所以限制了该药的使用。阿米卡星的抗菌活性也比较强, 敏感率依次为洛菲不动杆菌 (100%) 、肺炎克雷伯菌 (88.9%) 、铜绿假单胞菌 (88.5%) 、大肠埃希氏菌 (73.7%) 、鲍曼/溶血不动杆菌 (73.7%) 、弗劳地枸橼酸酐杆菌 (57.1%) 。大肠埃希氏菌、短黄杆菌、弗劳地枸橼酸酐杆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 (环丙沙星) 呈高水平耐药, 耐药率分别达94.7%、100%、100%。主要原因在于临床已长期广泛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导致耐药性改变。故而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我院最好不作为大肠埃希氏菌、短黄杆菌、弗劳地枸橼酸酐杆菌的首选药物。从表2可见头孢菌素抗菌活性在不同的革兰阴性菌中差异较大, 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均不佳, 仅头孢西丁 (63.9%) 和头孢他啶敏感率 (61.1%) 稍高。但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短黄杆菌、弗劳地枸橼酸酐杆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却相当高, 除铜绿假单胞菌为96.2%, 其于都为100%。头孢泊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它们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均优于其他三代头孢 (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及氨曲南。这与外地其它医院等报道的有所不同[1,4], 这可能与各地区流行菌株耐药性和抗生素使用习惯不同有关, 同时也与医院的级别不同, 面向病员来源不同有关。

在本次监测中发现革兰阳性菌中敏感率最高的是万古霉素: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达100%, 与卓超、苏丹虹报道万古霉素敏感率100%相同[3]。而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和氨苄西林, 以上3种细菌对它们的耐药率均是100%。我院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为55.56% (15/27) , 比广州卓超等报道的66.9%低, 而据上海地区汪复报道自1993年以后MRSA分离率为50%~70%, 我院2007年MRSA分离检出率也在该范围内。广东林红燕等报道的1999年~2002年的MRSA分离率也在这个范围。从表3可以看出, 我院2007年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3种主要革兰阳性菌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和普遍, 尤其是溶血葡萄球菌, 它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诺氟沙星、苯唑西林、青霉素的耐药率都是100%, 仅对利福平 (90.5%) 、四环素 (81%) 、万古霉素 (100%) 敏感性高。但是由于四环素的毒副作用大, 临床基本不用, 利福平也存在较大的副作用, 我院临床主要用于抗结核杆菌的治疗。由于我院痰标本中检出的葡萄球菌属高, 它们对大多数常用抗菌素, 包括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严重耐药, 治疗相当困难,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尤其是M R S A的最佳药物。

通过对2007年我院痰标本细菌分离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后, 得出革兰阴性菌已经成为呼吸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有报道革兰阳性球菌也有逐年上升趋势, 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它们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 都有不同程度地耐药, 临床医生应该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提高感染的治愈率, 控制和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经验性的用抗菌药应该参考本单位或本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 有针对性地选抗菌药。

参考文献

[1]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医院内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学与耐药性监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27 (11) :764~766.

[2]邢志广, 孙文萱, 周位强, 等.葡萄球菌属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7) :881~884.

[3]苏丹虹, 卓超等.2005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7 (4) :248~252.

呼吸道病原菌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080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其中,男638例,女442例;年龄7个月~6岁,平均年龄(4.2±2.2)岁。排除有严重肝肾疾病、重症肺炎及并发症的患儿。收集1080例患儿的痰标本,并将同一个患儿的重复菌株剔除。

1.2方法痰标本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菌株检测所用仪器为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采用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试片。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95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3]。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1 0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7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0株(51.4%),革兰阴性菌170株(45.9%),真菌10株(2.7%)。见表1。

2.2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敏感性较高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见表2、表3。

3讨论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多是由细菌之外的感染源引发的,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4]。这主要是因多数儿童机体尚未发育完善,免疫系统功能差,且机体抵抗力弱,增加了下呼吸道感染几率[5]。而且,随着临床上广谱类抗生素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多数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菌不断变化,其病原菌耐药性也逐渐增加,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生存质量。此外,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耐药性增加,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院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从而在实施抗菌治疗时选择恰当的抗菌药物,提升临床疗效。

本文对1080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080份痰标本共分离出3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90株(51.4%),革兰阴性菌170株(45.9%),真菌10株(2.7%)。相较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中所占比例较高。而且,革兰阳性菌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较为常见,新生儿、早产儿及抵抗能力低者均为该病原菌的感染高危人群。患儿一旦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会累及机体全部组织器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本结果还显示,革兰阴性菌在应用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常用抗菌药物时耐药性较高,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敏感性较高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在应用青霉素G、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等常用抗菌药物时耐药性较高,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通过药敏试验,笔者认为在治疗因革兰阳性菌感染引发疾病的患儿时,需对患儿病症进行认真观察,采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抗菌药物治疗;而在治疗因革兰阴性菌感染引发疾病的患儿时,需严格根据其对抗菌药物的耐受程度,选择恰当的药物种类及剂量,进行抗感染处理。

综上所述,革兰阳性菌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临床治疗过程中需临床医师认真观察患儿病症,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法,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提升抗感染疗效。

参考文献

[1]于春冬,王亚秋,杨丽,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9):4879-4881.

[2]闫广运.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24-1525.

[3]黄承乐,丁凯宏,班副植.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14-415.

[4]吴光远.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6):150-151.

上一篇:传统书画下一篇:中国现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