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的护理

2024-06-08

呼吸道的护理(共12篇)

呼吸道的护理 篇1

正常鼻腔粘膜有加温加湿及减少呼吸道异物的功能, 但是张口呼吸时气体未经湿化过滤直接经口腔进入下呼吸道, 导致口腔、咽喉及下呼吸道干燥, 引起气管上皮细胞损伤, 发生呼吸道粘膜糜烂, 细菌感染, 气道分泌物增多, 气道阻塞, 甚至窒息[1]。近年来, 我科收治的危重患者中出现张口呼吸的较多。为了减少张口呼吸患者口腔干燥等气道并发症, 预防肺部感染, 我科从2011年开始改进护理方法,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科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张口呼吸患者, 男28例, 女14例, 年龄为58~95岁, 平均年龄78岁, 意识清楚28例, 昏迷14例;其中尿毒症脑病24例, 高龄8例, 舌后坠6例, 帕金森氏病4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危重患者病情严重, 易产生悲观、绝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因此,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 并与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关怀和呵护, 鼓励患者, 让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

2.2环境要求保持病室整洁安静, 室温保持在20~24℃, 相对湿度在50%~70%, 每天早晚用空气净化器消毒2次, 每次30~60min, 消毒后开窗通风30 min;每日用含氯制剂消毒液拖地2次和擦拭床头柜、物品柜2次, 限制家属探视。

2.3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并发症和肺部感染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2]。良好的口腔护理可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 促进口腔正常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促进疾病转归。口腔护理每日3次, 由两位护理人员完成, 一人拿手电筒照亮口腔, 另一人用弯血管钳夹取浸有双糖口干含漱液的棉球, 依次擦洗口唇、牙齿、颊部、硬腭及舌面, 要特别注意齿缝和舌的清洁, 去除口腔内面及舌苔痰痂。在擦洗过程中, 动作要轻柔, 擦洗后清点棉球个数。清醒患者口腔护理后再用含漱液鼓漱1分钟, 鼓漱完毕后将含漱液吐出, 无需用清水漱口。使用双糖口干缓解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 双糖口干缓解含漱液由双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水溶液配制而成。双糖具有较好的粘附性和持水性, 可较长时间湿润口干, 缓解口干症状;而产品中羧甲基壳聚糖和无机盐离子的水溶液, 在口腔护理时能够减少或清除细菌, 达到清洁口腔, 缓解口臭的目的。

2.4气道湿化由于患者张口呼吸, 大量吸入湿化不足的气体, 若不对吸入气体进行温化、湿化, 将会造成下呼吸道失水, 排痰不畅, 继而发生气道阻塞, 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湿化气道具体措施:①雾化吸入, 予生理盐水4 ml+沐舒坦4 ml, 每6 h一次, 痰粘不易吸出时, 间隔期可用生理盐水10 ml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时取半卧位, 此体位可使膈肌下移, 增大气体交换量, 加大呼吸深度, 有利于雾滴在终末支气管沉降;雾化吸入后用清水漱口, 这种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口、咽部的干燥不适, 解除呼吸道痉挛, 清除呼吸道炎症反应, 稀释痰液, 有利于排痰。②用湿纱布遮盖患者的口鼻湿化气道, 取两块纱布重叠, 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 以不滴水为宜, 盖住口鼻, 纱布变干后, 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喷在纱布上。③空气湿化, 空气干燥时可用空气湿化器, 使患者吸入湿润的空气, 病房湿度维持在50%~70%之间。

2.5保持呼吸道通畅

2.5.1翻身、拍背翻身拍背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体位引流, 拍背时注意手法, 应手掌五指并拢, 弓背, 掌心朝内, 从背下部向上拍打。根据胸片检查结果来决定翻身方向和拍背的部位, 如双肺感染, 采用左右交替法翻身和拍背, 翻身到位, 身体与床面呈70~80°角;如患者为单侧肺部感染, 则多让患者取健侧卧位, 拍背时多拍炎症的部位。翻身时间安排在餐前30 min或餐后2 h, 翻身拍背时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痰粘不易吸出时, 每次雾化吸入后用高频震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特别强调的是, 规范地翻身、拍背, 可使粘附于气道的痰液通过震荡作用脱落, 汇聚于气道内易于排出, 减少痰液的淤积, 解除气道阻塞和消除细菌的培养基, 改善呼吸功能, 减少肺部感染发生[3]。

2.5.2吸痰患者免疫能力下降, 保护性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 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 痰液淤积。吸痰是清除气道分泌物、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进行吸痰时, 负压控制在200~300 mm Hg, 插入吸痰管感到有明显阻力时, 一般需要将吸痰管进行上提1 cm, 然后打开负压边旋转边退出, 有粘液或分泌物处稍停。整个过程中动作需轻柔、准确, 整个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 s, 而且连续吸痰的次数也不超过3次。

2.6饮食护理给神志清楚的患者喂水、喂药、喂饭前取坐位或半卧位, 避免呛咳, 如有呛咳, 立即停止喂食, 取侧卧位, 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吞咽反射减弱、吞咽困难的患者及早留置胃管, 防止误吸。留置胃管的患者, 进行鼻饲时, 患者宜采取半卧位, 床头抬高40~50°, 避免返流。

3小结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年化, 危重患者张口呼吸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因此精心的治疗护理尤为重要。经过对危重张口呼吸患者的护理, 患者口腔黏膜无干裂出血、红肿、糜烂、溃疡, 使痰液稀薄, 促进了痰液的排出, 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科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42例张口呼吸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介绍了危重患者张口呼吸的呼吸道护理, 包括心理护理、环境要求、口腔护理、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认为保持口腔湿润能有效地减少张口呼吸患者的气道并发症。

关键词:危重患者,张口呼吸,呼吸道护理

参考文献

[1]陈红芳, 李智会, 王慧清, 等.口腔喷雾法用于脑卒中张口呼吸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9) :1752-1753.

[2]吴桂琼.口腔护理新进展[J].内科.2011, 6 (6) :590-592.

[3]熊华琴.定时翻身拍背对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7) :96.

呼吸道的护理 篇2

肺部并发症产生的基础

肺部并发症比泌尿道、胃肠道多,是与呼吸道的解剖、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特点有关。

一、解剖基础

呼吸道解剖部位特点:

(1)呼吸道为一由上至下的管道,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脏是由上至下;当人体呼气时,排出气体是由下至上的。即使人体平卧时呼吸道仍与体轴构成15度角,因此外物易吸入而不易排出。

(2)呼吸道上邻有窦腔,下邻有胃肠。上呼吸道有鼻腔、鼻咽腔和许多鼻旁窦,当这些窦腔感染时,其脓性分泌物易向下引流入下呼吸道;当人体熟睡时,声门开放,尤易发生上述情况。下邻胃肠,在肠梗阻或胃胀气的病人,呕吐物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3)呼吸道路长道窄又迂曲。从气管到肺泡的呼吸道共有23级分支,这样就增加了排除分泌物的难度,且上下,前后、左右的幅度较大,没有哪一个位置能使各部支气管都能引流通畅。

二、组织结构基础

呼吸道组织结构特点;

(1)气管及支气管的粘膜有很多腺体,受刺激后分泌过多而不能有效排出时,便会阻塞气道。若 胸部术后(尤其是食道手术后)病人易发生迷走神经兴奋,功能亢进,使气管及支气管粘膜腺体分泌物过多,病人咳出大 量的泡沫痰,可称之为“支气管泻肚”,对病人干扰颇大。

(2)小支气管壁上的平滑肌发达形如窗格,当受刺激产生痉挛时,可将分泌物及感染物关闭在其远端,导致感染,甚至窒息。

(3)肺泡的横断面积大达70m2,一旦发生支气管肺炎,毒素吸收面积大,易发生中毒性休克。

(4)肺泡壁薄,利于气体交换和吸收。血流通过毛细血管1/4的路程,气体交换已完成,故肺储备功能大。但小儿肺内弹力组织发育较差,顺应性低下,易发生肺不张。

三、生理基础

生理功能特点:

(1)肺主呼吸:成年人24小时内共可呼吸气体10000-1升。若 是空气有污染则不知要吸入多少灰尘、化学物质和细菌。故从某种意义上说;肺是个“吸尘器”。

(2)肺循环功能:①储血功能。肺内正常含血量约500-600ml之间,供右心室充盈之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病人,肺内血量大增,有人把肺也称为“储血库”。②过滤功能。体循环的血量全部通过毛细血管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肺循环是体循环的“过滤器”,进入大循环静脉内的大小异物、组织片或脂肪滴均可在肺循环中形成栓塞。

(3)呼吸道自然防御机能:①过滤与粘附作用。一般粉尘直径在10μm以上者几乎完全在鼻腔中去掉,剩下的粘附至鼻咽部及喉头。②温化与湿化作用。这是鼻最重要作用,鼻腔除有丰富的粘膜外,每侧还有3个鼻甲增加了鼻腔粘膜的面积,使流经其间的空气冷者温化、热者降温,好似“空气调节器”并使相对湿度升高。③关闭与咳嗽作用。喉部有会厌、假声带、声带三道防线关闭喉头,使异物不至于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呼吸道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所支配,而副交感神经纤维较敏感,一旦刺激喉头或气管分叉,就会引起咳嗽反射。但病人在昏迷状态、酸中毒、胸腹部疼痛、麻醉剂及镇静使用等情况下,关闭及咳嗽作用受到抑制。

重型颅脑损伤的呼吸道护理 篇3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9-633-02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病人往往有昏迷,意识障碍,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易发生肺部感染或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因此,制定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措施,认真做好呼吸道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Icu从2008年1月~2009年12月供收治因车祸等各种原因所致重型颅脑损伤共68例,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12~90岁,严重脑挫伤3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硬膜外血肿12例,脑挫伤合并其它部位损伤14例,其中气管切开15例,气管插管11例,机械通气10例。

1.2治疗结果

68例患者中5例由于病情严重于入院72小时内死亡,发生肺部感染24例,通过呼吸道护理及科技书应用,1 8例患者感染得到控制,6例患者死亡;气管堵塞的有3例,无气管套管及气管插管脱出。

2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畅通

首先建立通畅的气管,将患者的衣领解开,头偏向健侧,以利于呕吐物排除体外,还可以防止舌根后坠。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变化的情况,包括呕吐方式、呕吐物的颜色,尤其观察病人的呼吸变化,是否存在有呼吸道不通畅影响供氧的情况出现。要及时把痰吸清,保持鼻导管通畅,充足有效的给氧,氧气流量4~6L/min。

2.2呼吸道的护理

2.2.1防止误吸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吞咽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失常,可以造成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而积聚,造成呼吸道不畅。加上血液、脊髓液、呕吐物有可能逆流入呼吸道,又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阻塞,特别是饮酒饱餐的病人上述情况更容易发生。因此要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的呕吐物,防止误吸。如有假牙,也要及时取出,以防脱落,引起呼吸道窒息的发生。

2.2.2充分吸痰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吸痰通常是指吸除气管内的痰液,但完整的吸痰应包括吸除和口腔的分泌物。要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吸痰前检查吸引装置是否完好,调节负压:成人40~53.3KPA,儿童小于40KPA。吸痰时先阻断吸痰管的负压将吸痰管插入气道,直到有阻力感,开放负压边吸引边鼓励患者咳嗽,然后左右旋转式向上提拉吸痰管吸引,动作轻柔、迅速,时间不超过15秒,痰量多时,可间隔3~5分钟再次吸引。气囊放气时,先吸引气囊以外的口咽分泌物,然后更换另一根无菌吸痰管,放松气囊的同时吸引气管内的痰液。

2.2.3湿化气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使用蒸气加温湿化,即将水加热后产生蒸气混入吸入气中,达到加温和加湿作用。一般使吸入气(气道口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5~37℃,不超过40℃,湿化器内保持50℃左右。湿化温度高、面积大、气流量小则湿化效果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痰液粘稠时,可间歇湿化,生理盐水250ml加硫酸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地塞米松5mg加a米蛋白酶4000u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2~3ml。

2.2.4定时拍背接受开颅手术的病人,往往会接受全身麻醉,麻醉药的吸入;气管插管过高的吸入养浓度以及吸人低湿干燥的气体,都会影响气管黏膜纤毛的运动,故术后病人产生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而且分泌物的粘滞度明显增加。另外,手术后病人神志不清,镇静药物的应用以及咳嗽力量的减弱等因素,都可以影响病人的咳嗽反射。临床上常见导致肺不张和肺部炎症的发生,严重影响肺功能。对这类病人的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给病人定时拍背与吸痰同时进行,清醒病人鼓励其用力咳痰,这样有利于肺不张的恢复,在配合有效的抗菌素的使用,使肺炎得到控制,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在颅内压较高的阶段,也要不免剧烈咳嗽。

2.2.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之道(1)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一次一根。吸氧鼻导管、湿化瓶、湿化水每日更换。(2)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新鲜。定时通风,地面、床架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2次,空气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消毒。(3)保持切口辅料及周围皮肤干燥、清洁,按无菌要求每天更换敷料。切口皮肤用黏膜型复合碘每天消毒2次。(4)加强口腔护理,选用口腔清洁液。(5)套管口以双层盐水纱布覆盖,以防空气中细菌、灰尘及异物吸入。

3.2.6正确使用呼吸机运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保持呼吸机在正常工作状态,调整好各个参数。使用过程中注意报警系统,是否出现高压报警或低压报警。高压报警多为通气管道扭曲、受压或呼吸道分泌物堵塞。低压报警常见气路脱节或漏气,应及时处理。使用呼吸机患者吸痰前先吸入3分钟100%纯氧,吸痰后再给予3分钟纯氧。

3小结

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篇4

1 保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后必须保证呼吸道通畅, 而保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有吸痰、定期清洗消毒内管、湿化气道等。

1.1 吸痰

原则是有痰即吸, 通常为0.5 h~2.0 h 1次, 但以下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吸痰: (1) 呼吸音减弱; (2) 呼吸困难; (3) 明显的痰鸣音; (4) 咳嗽时气管内有大量分泌物; (5) 突然发生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吸痰时应注意方法, 勿反复插入吸痰, 吸痰前应先给予吸氧, 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20 s, 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防止吸痰时引起交叉感染。

1.2 定期清洗消毒内管

内管对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但现在一些气管套管无内管, 护理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观察通畅情况, 以患者呼吸时气流冲击面颊部的强弱判断内管是否通畅。如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 也应及时检查内管是否阻塞。清洗时应注意内管内的黏稠痰液及干痂等, 彻底清洗后消毒。清洗次数以管内积聚痰液量的多少而定, 最少每日2次。清洗内管也可及时发现患者痰量的多少、黏稠度等情况。同时要注意无菌操作, 以防交叉感染。

1.3 湿化气道

正常吸入的空气经鼻、咽、喉时均对其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而气管切开后直接经气管套管吸入的空气可导致呼吸道干燥, 使黏膜损伤、纤毛活力下降, 而出现痰结痂堵塞气道、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从而加重呼吸道阻塞。所以, 湿化气道尤为重要。

(1) 气管内滴药:常用湿化液吸入注射器内, 去掉针头后直接滴入或推入气管内, 一般吸完痰后滴入。但这种方法可引起患者呛咳, 不能使药物进入肺内, 同时, 咳嗽可引起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并可将部分药液咳出, 影响湿化效果。因而可采用气管内持续滴药法:将输液管剪去针头, 用头皮针软管直接插入气管内5 cm~6 cm, 以3~5滴/min持续滴入, 以每小时持续滴入5~15 ml湿化液的方法湿化气道, 效果较好。其弊端是吸痰时可能将湿化管带出, 增加污染机会。

(2) 雾化吸入:根据病情、痰量、黏稠度等决定雾化吸入的次数。小雾量、短时间、间歇雾化法可增加用药浓度, 达到局部预防、治疗感染, 湿化气道的目的。

(3) 吸入气体的加湿: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在气管套管口盖一层湿纱布, 定时喷洒生理盐水。同时保持病房的空气湿度, 如地面喷水、湿拖地板、使用加湿器等。

(4) 湿化液的选择:传统方法是将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等加入生理盐水中。但有文献报道[1], 采用无菌蒸馏水和0.45%盐水效果优于等渗盐水。应用0.45%盐水20 ml加沐舒坦15 mg滴入或0.45%盐水30 ml加沐舒坦15~30 mg雾化吸入, 效果较好。

在以上气道护理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防止脱管、患者自行拔管, 定时检查内管通畅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2 气囊的护理

气囊合理地充气可以封闭气道, 保持潮气量的供给, 预防分泌物吸入肺部等, 因此气囊护理十分重要。

2.1 气囊压力

理想的压力应低于毛细血管渗透压, 这样可避免气囊长期压迫气管黏膜, 造成缺血坏死。一般最适宜的压力为2.45~2.91 kPa[2], 但由于气囊压力难以测定, 所以不能保证其准确性。手捏气囊感觉法不同个体差别较大, 一般充气5~10 ml, 但不能判断出准确压力。

2.2 气囊的操作

常规4 h~6 h做短时间的气囊放气1次, 放气前应先吸净气道上方的分泌物, 放气时边放松气囊边及时吸引渗漏的分泌物, 以防止窒息或误吸而致吸入性肺炎。

3 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极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造成感染的原因主要有: (1) 病情危重, 呼吸道防御功能受损; (2) 湿化气道用药不规范; (3) 吸痰不及时或不彻底; (4) 各种接触物或空气污染等。因此, 护理过程中必须降低医源性感染。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 (2) 加强口腔护理; (3) 内管消毒要严格; (4) 各种接触气管的材料, 如吸痰管、吸氧管等, 要严格消毒、灭菌; (5) 各种技术操作要规范; (6) 进行气管内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根据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生素; (7) 每日多次更换伤口敷料, 防止感染。

综上所述, 气管切开术后要加强护理, 在吸痰、吸氧、湿化气道、气囊护理、预防感染等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才能使患者顺利拔管, 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燕萍, 曹文峰, 高鹏, 等.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给氧方式对患者血气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5) :1~3

呼吸道感染护理怎么做 篇5

一、常喝白开水: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二、常喝枣姜汤:用大枣10枚、生姜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强人体抗寒能力,减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

三、坚持冷水洗脸:可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四、床头常放柑桔或薄荷油:柑桔性温,散发出来的强烈气味可祛除病毒。床头摆柑桔,可预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几瓣桔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于枕头边,用漏气的瓶塞盖好,让薄荷气体慢慢散发,也有治头痛、鼻塞之功效。

五、夜卧桑菊枕:冬桑叶和秋菊可清目醒脑治感冒。用其作枕芯,使人头脑清新,入睡适意,也能防治感冒。

呼吸道的护理 篇6

本组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2.5~80岁,平均38岁。其中脑出血35例,重症颅脑外伤25例;手术50例中行气管切开18例,男12例,女6例。通过采取综合的呼吸道护理,60例患者保持了呼吸道通畅,降低了肺部并发症,改善了脑缺氧。有3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

护理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床头多功能心电呼吸监护,观察BP、P、血氧饱和度(SpO2)、面色、瞳孔、神志变化、四肢末梢循环及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保持SpO2 90%以上,当SpO2<85%,应查找原因,对症处理。应取半卧位或平卧位;昏迷患者,取平卧头侧位;血压低,应采取休克卧位;如舌后坠,应及时留置口咽通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脑损伤的情况下,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常提示颅内压高,多见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脉搏细快则常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对于血压过高或过低的患者,必须连续细致地监测血压、脉搏及其他体征,以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注意观察瞳孔变化和呼吸障碍观察。神经外科呼吸道障碍可分为两型,即中枢性与周围性呼吸障碍,中枢性呼吸障碍由于脑干伤或者脑干受压(如血肿、脑疝等)引起,常在伤后短时期内出现呼吸节律紊乱,抽泣样呼吸甚至呼吸停止,此时应立即解除呼吸障碍的因素,同时保持呼吸通畅,如吸痰、行气管切开术。

充分合理给氧: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保证充分的氧交换量,以减轻脑水肿。当呼吸浅快,提示脑缺氧。应定期做血气分析,了解机体是否缺氧。①当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气分析示:PaO2↑、PcaO2↓。应用面罩吸氧法,使患者吸回呼出的气体(内含较多的CO2),以纠正呼吸性碱中毒。②当呼吸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示:PaO2↓、PcaO2↑。给氧在增加通气量的同时,间断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③氧气的加温湿化:氧气吸入是重症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或支持措施之一。由于患者呼吸功能减弱或呼吸道改路,呼吸道温度调节和湿润功能减弱或丧失,长时间吸入未加湿的氧气,可导致分泌物黏稠痰液堵塞,造成肺部感染。改用每天定时用加温的蒸馏水(30~35℃)进行氧气吸入,可增加氧气的弥散能力和提高氧分压,增加氧疗效果。同时使呼吸道黏膜湿化、湿润,利于痰液排出。如果保持室内温度18~20℃,湿度60%~70%效果更好。

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气道湿化: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丧失,或生理条件下的吸入气体调节功能的减退,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必须进行人为的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纤毛及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气道湿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呼吸机上配备的加温和湿化装置;另一种是护理人员应用人工的方法定时或间断地向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吸入气体的加温得靠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

排痰:⑴体位引流排痰:本组均为重症患者,采用加强翻身,同时叩击背部,通过改变体位,以达到引流目的。具体方法: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操作者5指并拢,掌心空虚,由下向上顺序叩击,每次15分钟,4~6次/日,使肺及支气管积存的分泌物流入大气管而排出体外。⑵药物稀释排痰:①根据病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加入相应的药物进行雾化。应用小剂量短时间间断雾化吸入法,每2小时雾化10~15分钟,避免长期大雾化导致患者血氧分压下降。常用的雾化药液是:生理盐水、庆大霉素、a-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等;如果呼吸带喘鸣音,可加入平喘解痉药物氨茶碱;如果喉头水肿,可加入麻黄碱行雾化吸入;如果有肺部感染症状,应及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调节相应的用药,以保证药物合理应用,药效准确。②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气管内滴药和雾化吸入法。即用配制好的雾化液,经气管套管口滴药,2~3滴/次,每15~30分钟1次。滴药时针头与气道分泌物经1层纱布隔开,湿化液通过1层潮湿纱布进入气道,湿化效果进一步加强。也可以用无菌干纱布盖于套管口上,用雾化吸入器对准套管口5~10cm处喷霉。使药液均匀喷雾在纱布上,达到所需湿润程度。气管套管用双层无菌盐水纱布履盖,每1小时更换1次,也可根据病情随时更换。常规湿纱布覆盖的方法存在水分易蒸发,需反复更换增加工作量,而且纱布不易固定,易移动和脱落反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而人工鼻本身具备了过滤、保温、保湿的功能,封闭气道的同时防止水分蒸发,保持呼吸道的舒适,防止了交叉感染。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定时开放气囊:开放气囊前先行气管内和口鼻腔吸引,以清除分泌物,当打开气囊时立即行气管内吸痰,以免气囊上部积存的分泌物滑入气道深部造成感染。开放气囊时加大呼吸机潮气量200ml左右,以满足换气需要。一般每2~4小时气囊放气1次。

气管切开患者控制口腔部细菌定植:口腔部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开口处,有文献报道气管切开后各部细菌阳性,通过每次的咽拭子观察中发现,其培养结果与气道分泌物的结果相同,说明咽部细菌定植为气道细菌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加强口腔护理,高热、术后禁食、昏迷、鼻饲、生活不能自理者,保持口腔的清洁,应根据pH值合理选用漱口液;定期做口咽部细菌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病情允許时头部抬高30°~45°,尤其是鼻饲时至少应保持1小时,以避免鼻饲液反流至咽部,从而降低口咽部肠道菌污染及定植;尽早给患者少量多次生理盐水吞咽,这对反流及逆行的胃肠道内革兰阴性杆菌起到正常的冲洗作用。

综上所述,重危神经外科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十分重要,因呼吸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死亡率比较高,在严密观察病情、采取其他相应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及各项基础护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点、吸、叩、喷、翻5个方面互相结合,使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徐春荣,张红粉,王福梅.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监护及护理体会.伤残医学杂志,2004,12(3):50-51.

地震灾害中呼吸道的护理 篇7

1 地震发生后人员在呼吸方面出现的问题

1.1 呼吸道吸入性损伤

由于地震发生后当地气象条件和环境特征发生各种变化, 火灾较平时更易发生, 引起全身烧伤, 严重者导致呼吸道吸入性损伤。

1.2 呼吸道传染病

地震发生后病人心理和肢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长时间处于较低的状态, 从而使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菌会随时侵袭人体的肌肤和呼吸系统, 造成很多人出现呼吸道感染。

1.3 呼吸性交叉感染

由于地震灾害使得灾区人民的房屋倒塌, 部分受灾群众露宿街头或居住在较为简易的自建帐篷内, 容易受凉、淋雨、感冒, 且人员居住的密度大, 空气流通性较差, 容易产生呼吸性交叉感染和多重感染, 不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2 地震发生后呼吸道的护理

2.1 对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①心理护理:吸入性损伤病人会导致胸痛、呼吸困难, 部分病人极度恐惧、烦躁不安, 因此应主动关心病人, 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 使病人情绪稳定,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②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呼吸费力、急促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保持鼻腔、口腔清洁, 及时清洁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 防止窒息。③重度吸入性损伤一旦确诊, 宜早期行气管切开, 对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和抢救窒息及吸引痰液、气道给药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应做好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1]。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当发现血氧饱和度降低提示呼吸道阻塞, 应彻底吸痰, 吸痰时动作敏捷, 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s, 吸痰频率也不宜过高, 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时要观察呼吸机的运转情况。气囊一般每隔4h放气1次, 以防气道长期受压, 引起气道充血水肿, 并向下一班次交代放气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气道的湿化和雾化, 避免分泌物干燥结痂, 阻塞气道, 行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 达到稀释痰液, 有利排出, 以控制感染。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的意识、自主呼吸频率、心率、皮肤口唇颜色。④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咳嗽反射减弱, 口鼻腔黏膜及支气管内纤毛功能受损, 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 病人不能自行排痰, 而肺部感染是呼吸道烧伤病人的最常见并发症, 也是呼吸道烧伤病人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 做好排痰护理很重要。可采用体位排痰法, 定时帮助病人改变卧位, 左右侧卧、头低足高位, 在病人翻身俯卧时给病人叩击背部,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 叩击时五指并拢, 掌心空虚, 每隔4h1次, 每次10 min~15min。⑤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 根据医嘱合理安排液体的输入量, 根据病情、年龄调节输液速度。⑥科学给氧, 减少病人氧耗量及吸入性损伤, 特别是严重烟雾吸入性损伤。一方面, 由于吸入的空气浓度减少而缺氧, 另一方面, 由于吸入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大于氧200倍, 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 随之发生二氧化碳上升和一氧化碳中毒[2], 重者导致窒息死亡。在整个呼吸道烧伤护理工作中要注意增加通气量, 排除蓄积的二氧化碳。注意观察缺氧及二氧化碳过多的临床表现, 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病人烦躁、躁动会增加缺氧, 形成恶性循环, 这时可采用人工冬眠, 结合物理降温, 予以镇静, 以减少氧耗量。⑦吸入性损伤病人因烧伤、水肿、会厌关闭不全而致食物误入气管, 致吸入性肺部感染, 必要时留置胃管鼻饲饮食。鼻饲者注意少量多餐, 由护士喂食, 注意各种管道的固定。进食应遵照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原则。

2.2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①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淋雨, 防止感冒。感冒流行时要少去公共场所, 特别是老年、儿童或其他体弱者, 避免病情进一步扩散造成多重感染。②对住在房间或者活动板房的要经常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如果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 对居住条件拥挤、空气混浊, 可经常采用米醋熏蒸, 消毒室内空气。③保持充足的睡眠:由于受灾后环境恶劣、身心疲惫、睡眠障碍机体免疫力低易引起感染。成人一般需6h~8h, 儿童则8h~10h。对感冒、发热、过度疲劳者更应注意休息, 要劳逸结合。④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与平衡, 摄取易消化和高营养食物, 特别是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要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维护的需要。在部分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用部分保健药品代替。⑤注射疫苗:对一些机体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和儿童, 可予注射肺炎链球菌疫苗1次, 以减少该菌所致的感染, 如肺炎、支气管炎。⑥一旦出现发热、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嘱病人加强休息和多饮水, 可以服用解热、止咳、化痰等药物,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感染病原菌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3 加强对病人的管理

3.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七对”是确保救治工作进行的基本保证。①对病人编定“床”号, 及时进行现场分类。地震后大量救治病人需进行输液, 每天护理工作量大, 会有大量的青霉素皮试、破伤风抗毒素 (TAT) 皮试, 大量输注青霉素, 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避免差错和输液反应。②加强沟通:大多数居民讲四川方言, 语言沟通困难, 安排合适的医务人员或会说普通话的病人家属为翻译, 处置前一定通过翻译对好床号、姓名, 方能执行。

3.2 加强病人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在震区停水停电的情况下用手电、血压计和听诊器观察病人病情。护士每隔5min~15min监测1次病人的生命体征, 观察、记录按特级护理要求进行。

3.3 给予静脉留置针

因震后缺水、少食及外伤出血, 表浅静脉很难找, 为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减轻病人疼痛和烦躁, 普遍使用静脉留置针。

3.4 做好基础护理

每日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做口腔护理;给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擦洗会阴;湿扫床, 保持床单干燥、平整及皮肤清洁、干燥;对长期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护理, 避免病人发生压疮, 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地震,呼吸道,护理

参考文献

[1]冯光珍.烧伤整形基本问题与进展[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9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的护理 篇8

1 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2例, 男10例, 女2例;年龄5岁~82岁;2例做了气管切开术;10例行气管插管, 2例施行了机械通气。

2 护理

2.1 未行气管插管时呼吸道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以及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 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容易误吸, 颅脑损伤合并颅底骨折或颌面伤时, 鼻腔、口腔出血可流入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能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能减少脑缺氧, 并对减轻脑水肿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出血及凝血块等, 病人应采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给予氧气吸入2 L/min~3 L/min, 面罩给氧6 L/min~8 L/min, 保持氧流通畅, 注意用氧安全。适当给予镇咳祛痰药物, 如氨溴索15 mg~30 mg入静脉输液或加入雾化液中。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 每日2次, 给予氧气雾化, 每日2次, 每次15 min, 完毕后给病人翻身、叩背。叩背的方法:病人取侧卧位, 病情允许可取坐位, 护士的手呈空心状, 沿病人背部向上叩, 力量适中, 以便黏痰脱离气管壁, 同时嘱病人用力咳嗽, 咳出痰液。舌后坠影响呼吸者, 托起下颌, 可使用舌钳, 以改善呼吸道的通气情况,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2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2.2.1 室内环境要求

将病人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 室温保持在21 ℃, 湿度保持在60%, 气管套口覆盖2层~4层温湿纱布, 室内经常洒水, 或应用加湿器, 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 每日2次, 每次30 min。

2.2.2 体位要求

手术之初病人一般取侧卧位, 以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要经常转动体位, 防止压疮。

2.2.3 备齐急救药品和物品

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应备齐, 并妥善存放, 以备急需。

2.2.4 防止气管导管阻塞

阻塞原因有气囊滑脱堵塞, 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病人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 应检查是否有导管阻塞。为预防气囊滑脱, 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 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 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 及时清除结痂。另外, 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 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

2.2.5 及时吸痰

气管切开、咳嗽排痰困难的病人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 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必须按无菌操作进行。抽吸口鼻腔分泌物的吸痰管要与气管切开的吸痰管分开使用, 操作时动作要轻, 以防刺激迷走神经而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和损伤气管内膜引起出血, 吸痰管要深入气管内, 然后以螺旋方式轻轻提起, 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 吸痰管吸痰后及时丢弃, 为一次性使用。

2.2.6 充分湿化

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 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①间歇湿化, 即生理盐水500 mL加庆大霉素12×104 U, 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 mL~5 mL, 每日总量约200 mL, 也可间断使用氧气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②持续湿化, 即生理盐水250 mL以每分钟1滴或2滴的速度滴入气管, 每日更换盐水及输液器。

2.2.7 气管套管护理

①应及时吸痰, 气管固定带松紧应适宜, 定期检查套管、固定带, 以免套管滑入气管内;②术后早期病人痰多黏稠, 所以吸痰极为重要。内套管应8 h煮沸1次 (煮沸时应用纱布包住内套管, 以免长期煮沸使套管上出现污垢) , 但取出时间不宜超过30 min。

2.2.8 气管给药

定时给予气管滴药, 以防止呼吸感染, 药物应根据痰液多少、黏稠度来调节, 并定时给予雾化吸入, 早晚1次, 每天不宜少于15 min~20 min。气管套管周围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 随时污染随时更换。气管滴药应沿内管壁滴入, 避免气管内感染。为防止气管干燥, 套管口应覆盖双层湿纱布, 以湿润吸入的空气。

2.2.9 拔管时间

待病人病情好转, 需拔除套管时, 应循序渐进的堵住内套管口, 练习用口、鼻呼吸。开始时堵一半, 病人无不适, 3 d~5 d后可全部堵塞, 待病人呼吸正常24 h后方可全部拔出。

2.2.10 其他

长期与胃管并存时, 应定期检查有无气管食管瘘, 如吸痰时吸出食物或病人出现持续呛咳, 应考虑气管食管瘘, 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3 体会

单纯放疗喉癌患者呼吸道的护理 篇9

关键词:单纯,放疗,喉癌,患者,呼吸道,护理

喉癌是有多种原因引发的无传染性的恶性肿瘤,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原发部位在喉部的肿瘤为原发性喉癌, 90%为鳞状细胞癌, 由其他部位的转移至喉部的肿瘤为继发性喉癌, 比较少见[2]。原发性喉癌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声门上型, 声门型和声门下型[3]。根据肿瘤的形态学观察, 喉癌可分为溃疡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或包块型以及混合型四种类型。喉癌侵及喉部, 对邻近的咽部、气道也可造成影响, 患者的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咳嗽、颈部淋巴结转移、吞咽困难等。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降低喉癌的危害很重要, 高危人群做好预防工作, 远离高危因素也是必要的。喉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疗法、以及手术治疗与放射治疗相结合等治疗方法。本文探讨的是采用单纯放射疗法治疗喉癌时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线性加速器和钴60是放射治疗的主要手段, 早期喉癌患者经过放射治疗, 5年生存率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但放射疗法对于呼吸道等周边组织器官的影响较大, 通过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 可以减轻对呼吸道的伤害, 本文对此进行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喉癌患者81例, 全部患者均采用单纯放疗方法治疗喉癌而未经过手术治疗。患者中, 男性43例, 女性38例;患者年龄在30~79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49.2±7.9) 岁;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放疗, 每周进行5次, 每次2GY, 常规分割, 先大野照射至40GY后再缩野, 避开脊髓追加原发灶区照射剂量20GY, 总量6000GY/6周。所患喉癌位置有声门上型23例, 声门型42例, 声门下型16例;住院时间在7d~6个月之间, 平均35d;其中并发肺部感染5例, 喉部阻塞7例, 其中7例经过积极护理, 抗菌消炎并暂停放疗恢复, 5例行切开气管术缓解症状, 带管恢复后化疗;81例喉癌患者均为鳞状细胞癌, 原发部位均为喉部, 即均为原发性喉癌;其中15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均未进行手术, 其中2例患者由于年老体弱, 家属拒绝手术而采取姑息疗法放疗控制病情。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喉癌是一种恶性肿瘤, 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难免在得到病情诊断结果时心境悲观, 乐观开朗型的患者仅占极少数[4]。低落的心境不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也不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因此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患者入院时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引导患者办理各项手续,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必要知识。进行单纯放疗治疗的患者, 大部分处于肿瘤的早期阶段, 另一部分患者病情较重, 身体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 采取姑息放射疗法。护理工作者应区分患者的病情, 对于早期患者应予以高度鼓励, 开导患者本病具有很大的治愈希望, 并不是不治之症, 使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对于进行姑息治疗的患者, 开导其不要放弃希望, 积极配合治疗, 这样可以在最大程。

1.2.2 放疗期护理

(1) 基础护理:放疗前准备好各类急救用品, 如肾上腺素, 做好气管切开术的准备, 准备如下: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抢救药品, 手术器材。对放疗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护理时, 要密切关注患者与呼吸道相关的各类症状, 及时发现问题。嘱咐患者留意有无口干、咽痛、味觉减退、恶心、乏力等症状, 及时报告。定期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体重变化、血常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放射线不仅对肿瘤细胞起杀灭作用, 也对机体的正常细胞有伤害, 因此放射治疗可能引起喉部水肿, 阻塞喉部, 阻塞气道。在放疗期间, 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 如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等现象, 或观察面部出现发绀, 患者烦躁不安, 要立即报告医师, 共同救护患者。积极帮助患者吸出痰液, 经常改变患者的卧位, 为患者拍背, 以免痰液积聚在某一部位。 (2) 气管切开术的护理:若出现喉部阻塞, 呼吸困难, 其他护理措施无效时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套管有塑料和金属两种, 按患者病情的程度选用不同的气管套管。塑料套管可以有效避免放射线对皮肤及黏膜的损伤, 但舒适度不高;金属套管便于清洗, 且携带较为舒适。因此若在短期内需要继续放疗, 应选用塑料套管, 放疗结束后再改用金属套管, 否则直接应用金属套管。气管切口处易于感染, 应该每日更换敷料和药物, 以免细菌感染。每天清洗气管套管, 消毒, 并更换替换导管3次, 气管套管外口用消毒纱布覆盖, 以减少细菌、灰尘的吸入。每隔1h向气道内喷入雾化的生理盐水适量, 湿润气道。 (3) 气道护理:有效、有节奏的叩击胸背部, 使气道振动, 可松动积聚在一起的痰液, 使其易于咳出。气道应该保持湿润, 以免痰液过于黏稠, 黏稠的痰液不易咳出。要保持病房的房间湿润, 可用空气湿润装置。但湿润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 所以要保持空气流通, 环境清洁卫生。干燥的气道容易滋生细菌, 为了抑制细菌生长, 在呼吸的终末阶段缓慢滴入药物。 (4) 预防肺部并发症:喉癌患者中有部分患者本身具有肺部疾病, 在肿瘤治疗阶段也要坚持肺部疾病的治疗[5]。上呼吸道的鼻腔、口腔, 对于细菌有过滤作用, 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可能性, 但进行气管切口后失去了鼻腔的这一作用, 因此应注意预防肺部感染。首先要保持病区空气畅通清新, 其次要将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分开安置。在进行吸痰操作和更换导管、清洁导管及更换敷料等操作时,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吸痰管不能混用, 每次取用灭菌后的新的吸痰管。气管套管患者吸痰时要先气道后口腔。

2 结果

本组共有喉癌患者81例, 在单纯放射性治疗时施行全面、精心的呼吸道护理, 并发肺部感染5例, 严重喉部阻塞7例, 其中7例经过积极护理, 抗菌消炎并暂停放疗恢复, 5例行切开气管术缓解症状, 带管恢复后继续放疗。其余69例 (85.19%) 患者未出现严重的气道阻塞, 经过吸痰等措施呼吸道恢复畅通。

3 小结

喉癌的肿瘤发生部位在喉部, 喉部是人体非常关键的部位, 此处汇集有食道、气道以及通往颅内的神经、血管等, 喉部肿瘤会对这些部位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6]。气道是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必经之路, 若气道阻塞或发生病变, 影响呼吸功能, 将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7], 因此喉癌患者放疗时的气道护理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保护气道免受放射线的损伤, 而且由于保障了良好的通气作用, 增强了患者抗击疾病的信心, 有助于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喉癌的放射疗法对呼吸道的损伤主要在于放射线伤害免疫系统和正常细胞, 引起喉水肿和喉部淋巴结肿大, 导致或加重喉部阻塞。患者表现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咽喉疼痛等现象, 严重者出现发绀[8]。肿瘤患者抵抗力较差, 易受细菌感染, 气道由于炎症反应产生的痰液增多, 导致呼吸不畅。本文对本组患者施行精心的气道护理, 有助于预防气道损伤, 采用的方法有助于痰液排出, 减轻喉部水肿, 因此降低了气道切开术的应用。气道切开术虽然在缓解呼吸道阻塞方面较为有效, 但由于气管套管和手术切口, 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肿瘤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差, 若出现感染, 不仅会放缓肿瘤的治疗, 削弱抵抗力, 还难于治疗可能威胁生命。因此气道的护理是单纯放疗喉癌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苏晓燕.喉癌术后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36) :262-264.

[2]姜萍, 孙秀云.喉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18 (5) :364-366.

[3]蒋国琴.喉癌病人的放疗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6) :1694-1696.

[4]张婕, 王琳.单纯放疗喉癌患者呼吸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4 (1) :533-535.

[5]齐晓红.喉癌患者放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1) :419-421.

[6]田梓蓉, 梁晶, 李颖, 等.喉癌病人术后发生咽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2 (3) :717-719.

[7]苏庆琪.喉癌术后放疗患者的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29 (9) :726-729.

呼吸道的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12 年1 月- 2015 年2 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00 例,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研究组男62 例, 女38 例, 年龄1 ~ 9 (4. 5 ± 1. 3) 岁, 体温为 (38. 12 ± 0. 63) ℃ , 心率为 (100. 67 ± 9. 74) 次/min, 呼吸频率为 (27. 01 ± 3. 51) 次/min;对照组男59 例, 女41 例, 年龄1 ~ 10 (5. 1 ± 1. 6) 岁, 体温为 (38. 07 ± 0. 59) ℃ , 心率为 (101. 32 ± 9. 88) 次/min, 呼吸频率为 (27. 51 ± 3. 67) 次/min。2组患儿性别、年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 ) 纳入标准: 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2]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病程≤24h;体温超过37. 3℃ ;患儿家属对研究内容表示知情,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排除标准:非初次治疗者;继发性细菌感染者;心功能、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存在高热惊厥史者;CRP≥10mg/L, 血白细胞计数≥12 ×109/ L[3]。

1. 3 方法2 组患儿入院后均实施基础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采取消炎治疗, 若患儿出现持续性发热, 且发热不退, 给予泰诺林10mg/次治疗。部分患儿由于发热症状较为严重, 可能会出现惊厥, 给予地西泮0. 5mg/kg静脉滴注, 同时, 给予冷敷退热处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有序开展日常生活护理, 落实出院流程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 具体如下: (1) 体温护理。发热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典型症状。通过体温护理对患儿发热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护理过程中, 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及体温变化, 若发现患儿体温高于38℃ , 采取冰袋降温, 并用酒精擦拭身体。若患儿体温超过38. 5℃ , 用冷生理盐水进行灌肠或从鼻腔中滴入安乃近。嘱咐患儿多喝开水, 保持体能水分正常, 避免机体失水。 (2) 饮食护理。给予患儿清淡食物如豆花粥、小米粥等。采取“多餐少食”的方式进行饮食。部分患儿由于症状较为严重, 胃口较差, 出现厌食。对此类患儿给予静脉输液, 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3) 环境护理。保持病区安静, 定期通风, 保持空气清新。湿度控制在60% 左右, 温度控制在24 ~ 26℃[4]。调节病区光线, 灯光不能过于强烈, 嘱咐患儿家属不要在病房停留太久, 避免影响患儿休息。注意患儿保暖, 衣物不宜过厚或过薄, 切不可包裹过紧, 防止患儿出汗。保持患儿皮肤处于干燥状态, 若发现衣物潮湿, 立即更换。及时清理患儿鼻腔分泌物, 协助患儿排痰, 避免呼吸道受阻, 让患儿保持正常的呼吸状态。及时清理患儿排泄物, 防止交叉感染。 (4) 健康教育。除发热症状外, 患儿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紧张或焦虑的情绪, 部分患儿会拒食、拒药。护理人员应对患儿进行安抚, 用激励性的言语或表情动作鼓励患儿, 增进其安全感。同时, 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 向其详细讲解患儿病情, 使其安心。 (5) 出院指导。指导患儿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多携带患儿进行室外活动, 多晒太阳。出现降温、气候变化时, 注意增减衣物。让患儿注意日常卫生习惯,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患儿家属进行饮食指导, 嘱咐不要让患儿食用辛辣、生冷食物。加强食物卫生控制, 通过教育让患儿能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并提升其依从性。

1. 4 观察指标比较2 组患儿恢复情况 ( 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 及满意度情况。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3 个级别, 以问卷调查统计, 满意度= ( 十分满意+ 较为满意) /例数。

1. 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恢复情况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1。

2. 2患者满意度研究组满意度为98. 0% 高于对照组的87.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P < 0. 05

3 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症状, 多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所致, 主要对鼻部、咽喉等上呼吸道器官进行侵染。病情严重时, 患儿会出现发热、头疼、疲倦, 并表现出不安、烦躁。部分患儿由于消化道受到刺激, 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临床可见扁桃体受炎性反应影响而肿大, 且咽喉部充血[5]。临床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为主。治疗过程中,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提升治疗成效性。

舒适护理除了对患者生理状态予以重视外, 更关注于患者心理状态。通过护理活动使患者身心均能达到愉快的状态, 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 并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6,7]。舒适护理要求护士言行举止得当, 并具备熟练的护理技术, 在护理过程中, 要向患者表现出真实情感, 将责任心带入护理在工作当中, 并让患者感受到关怀。考虑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较小, 心智还不健全, 无法准确将自身患病感受表现出来, 也不能完全主动配合治疗。很多患儿对“打针”、“吃药”都存在排斥心理, 因此, 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安抚, 通过健康教育, 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其认知, 使其配合治疗。此外,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儿家属进行主动沟通, 让患儿家属也参与到治疗、护理过程中, 以此为契机,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并提升护理效果。经过家长的协助, 可提升患依从性, 特别是对于存在焦虑、紧张的患儿, 由于家长介入可使其情绪保持稳定, 并配合治疗。舒适护理过程中, 应时刻关注患儿感受, 遵循“以人为本”, 通过人性化护理, 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并改善预后, 有利于患儿康复。

本文结果示, 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且满意度 (98.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87. 0% ) , 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可见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治疗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性作用。总之,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可促进患儿恢复, 并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 改善预后, 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廖根英, 刘丽华.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32) :4419-4420.

[2]刘艳霞.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6) :803-804.

[3]苏小琴, 邓芳菊, 欧阳文姝, 等.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9 (8) :120-121.

[4]李伟卫.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 2015, (18) :63.

[5]王玉婷.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6) :731-732.

[6]Kathrine B, Anni BSN, Volkert S, et al.Inappropriate antibiotic prescribing and demand for antibiotics in patients with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s hardly different in female versus male patients as seen in primary care[J].European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2015, 21 (2) :118-12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篇11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96-01

实际上,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称作为感冒,其主要是包括了咽喉部、鼻腔等部位的机型炎症,是当前临床研究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速度快,发病率高,存在着一定的传染性,甚至在感染程度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预防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本文就重点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析,得出了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0年5月到2014年五月之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其中男性为40例,女性为50例,患者年龄从10-75岁不等。并且,在这些患者中,普通感冒为30例,急性疤疹性咽喉炎10例,急性病毒性咽喉炎20例,急性咽扁桃体炎30例。通过将他们随机分成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对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即可。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

大部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由于经由空气进入口鼻中,最终导致人体受到损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保障室内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保证空气的清新,及时进行通风,将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劝导患者减轻活动量,多多注意休息,尤其是要注重对呼吸道的隔离,以此来避免细菌感染。其次,积极主动的与患者之间进行沟通,缓解患者内心沉闷的情绪,同时根据天气的变化情况,及时提醒患者增添衣物。

1.2.2饮食指导

建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进食一些易消化、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事物,尽量不要饮食辛辣和油腻的事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证每日水分的充足,坚决不可以暴饮暴食,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1.2.3用药护理

大部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都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中成药清热解毒的治疗方法,并将服药时间、药量等细节告知给患者。而对于出现高烧、头痛的患者来说,可以利用解热镇痛药,以此来降温,缓解头痛等症状。其次,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输液时,也要对液体的输液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造成患者心脏的负担。

1.2.4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发烧、鼻塞等不舒服的症状时,经常会产生烦躁、忧郁的思想情绪。那么,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属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并向他们详细的介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打消患者心中不安的疑虑,保持轻松的治疗情绪,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早日康复病情。

1.2.5预防措施

患病后应及时采取措施,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病情发展或发生心肌炎等严重合并症。病毒性感染无特效药治疗,可选用清热解毒中药,酌情增加或减少药量,或用阿斯匹林、咳嗽糖浆等对症治疗。细菌性感染时可酌情选用复方新诺明、青霉素或其它抗菌药物治疗。患有营养缺乏症或其它慢性病,平日缺少体育锻炼,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抵抗力降低的人群容易发病,因此,预防上感的最佳方法是注意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经常进行日光浴、冷水浴、空气浴锻炼的人可以减少皮肤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增强抗病能力。

2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5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40例患者中治愈36例,治愈率为92.0%,发生并发症4例。两组治愈率比较(100%VS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一般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普通感冒。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症状为主,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起病急,早期有咽干痒,继而出现打喷嚏、鼻塞、流涕,开始清水样,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干咳或咳少量黏液。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有低热,全身不适,轻度畏寒、头痛。第二,急性咽、喉炎。以咽喉部症状为主,急性病毒性咽炎以咽部发痒和烧灼感为主,咽部疼痛不明显、不持久。急性病毒性喉炎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

由于每一个患者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程度不同,所变现的症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常感染程度较轻的患者只会表现出打喷嚏、咽喉痛等症状,而感染程度较重的患者将会出现后壁淋巴组织充血、扁导体发炎等情况,甚至还会有部分患者发生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烧2-3天不退。并且,还有一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程度非常严重的患者还会高烧一周左右,最高体温达到39℃或以上,同时伴随呕吐、物力、腹泻等症状的产生。这就需要及时进行点滴和药物治疗,加强补充营养,最好敬仰休息,避免感染扩散到其他的器官部位上,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的产生。通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一般会在3-4天内抗毒,部分患者可能需要1-2周的时间或是更长。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较多发和常见,四季均可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为鼻、鼻咽和咽部。该病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某些病原体感染具有较强传染性,对公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该病的临床轻重程度差异较大,潜伏期一般为2-3d或更长。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对于细菌性感染患者,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其它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感染性患者,选择專门针对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的同时,我们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呼吸道是整个呼吸系统的门户,特别是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很多都是通过上呼吸道感染的,因此,加强上呼吸道的预防、治疗及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14.

[2]刘清泉,王晓翔,蔡阳平,等.清气透表法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157.

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呼吸道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37例, 男30例, 女7例;年龄24岁~88岁, 平均年龄56.68岁;合并气胸5例, 血胸8例, 血气胸12例, 复合伤合并休克7例, 肺挫伤5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遵循一般胸外科治疗原则, 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同时予以抗休克、止血、抗感染、镇痛镇静、营养等对症治疗。6例气管插管以呼吸机辅助呼吸, 采用呼吸未正压机械通气, PEEP设置为5~10 cm H2O, 呼吸机使用时间3 d~5 d。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意外致伤, 情绪不稳定, 由于疼痛的折磨及对预后的担扰, 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谈, 主动了解其心理需求, 讲解目前的病情及治疗护理, 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多关心、安慰患者,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使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重视。

2.2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嘱患者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坚持饭后漱口, 早晚刷牙。

2.3 体位与活动

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取半卧位或坐位, 半卧位时抬高床头15°~30°;以使胸腔内积液沉积于膈肌和积气胸腔上方, 利于通气及胸管引流,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病情平稳, 可扶患者坐在床边或扶椅中。视病情及患者的耐受力, 逐渐扶患者绕床移步或行走。不论是床上锻炼或床下活动, 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 如有疲乏、气促等不适, 就要立即停止。

2.4 镇痛

肋骨骨折引起剧烈疼痛对患者所产生的不适, 不仅影响休息, 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适当使用镇痛剂、镇静剂可减轻痛苦, 有利于排痰。除常规镇痛剂, 包括使用镇痛泵24 h~72 h[1], 同时采用有效的胸廓固定, 减轻疼痛的效果更好。

2.5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氧疗

有效的氧疗是提高肺挫伤治疗成功率的关键[2]。重视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必要时即刻采血进行血氧分析, 早期发现低氧血症。患者吸氧应遵循低流量原则, 以利于呼吸功能的代偿, 伤后24 h内面罩给氧, 氧流量为5~6 L/min。以后3~4 L/min, 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96%, 持续吸氧48 h~72 h, 吸氧方式以鼻塞给氧。

2.6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1) 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是呼吸道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措施[3], 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及排痰, 将无效咳嗽变为有效咳嗽。如指导患者暴发性咳嗽:先深吸气, 随之胸腹肌骤然收缩, 继一声咳嗽将痰咳出;分段咳嗽:让患者一连的小声咳嗽, 逐渐使支气管分泌物脱落松动, 再暴发性咳嗽将痰咳出;发声性咳嗽, 让患者深呼吸5~6次, 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 然后浅咳一下将痰咳至咽部, 再迅速将痰咳出。 (2) 痰液黏稠, 氧气雾化吸入后刺激气管, 诱导患者咳嗽排痰。患者取半卧位, 雾化吸入器内加生理盐水、庆大、α糜蛋白酶或沐舒坦, 氧流量4~6 L/min。雾化吸入5 min后用右手脂腹按压气管, 刺激患者被动咳嗽1~2次, 然后继续雾化吸入10 min后, 再刺激患者咳嗽排痰1~2次, 促进肺复张但同时应观察患者病情, 咳嗽动作不可过剧过频, 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3) 对因疼痛不敢咳嗽或无力咳痰者, 帮助患者咳嗽排痰。如叩背轻击背部:叩背时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杯状, 使肺内分泌物松脱易咳出;震动胸壁:当患者慢动作呼气时, 用手震动胸壁4~5次/min, 使下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松动易咳出;胸壁加压:用双手加压胸壁, 以加强咳嗽效果, 使痰排出。以上方法无效时, 给予经鼻导管吸痰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原则上有痰吸痰, 吸痰时动作要轻、快、边转边吸, 在吸痰时鼓励患者咳嗽, 每次抽吸均不超过15 s。帮助患者咳嗽排痰前吸氧2 min, 同时操作时要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排痰完毕再吸纯氧2 min[2]。

2.7 严重低气血症致呼吸衰竭, 正确使用呼吸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

使用呼吸机湿化液每日在500~1 000 m L, 湿化瓶水温为30~37℃, 妥善固定导管, 防止松脱。气囊充气要合适, 以免气道损伤及胃内容物误吸, 气管套囊定期放气前要先抽吸口咽部分泌物。通气良好指标:心率、血压平稳、口唇及面色转红润, 呼吸频率稳定。患者安静, 维持3 d~5 d后间断脱离呼吸机至完全脱机。

3 结果

复合伤经抢救无效死亡2例, 余均例康复出院。

4 小结

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 是防止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3]。通过对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 有效地咳嗽咳痰、适合的氧疗、雾化吸入、适时机械通气等方法利于疾病的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的情况。结果 死亡2例, 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合理正确的呼吸道护理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肺部感染、肺不张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

关键词:肋骨骨折,肺挫伤,呼吸道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马翠英.严重肺挫伤的护理[J].现代护理, 2006, 12 (5) :433-434.

[2]刘淑华.严重肺挫伤48例的护理[J].职业与健康, 2008, 24 (15) :1603-1604.

上一篇:光伏照明下一篇:中医药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