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护理

2024-06-09

呼吸机护理(通用12篇)

呼吸机护理 篇1

病人自然通气和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 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 改善换气, 最终改善和纠正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在病人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直至撤离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同时, 存在不少的护理问题, 加强护理, 能让病人减轻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现将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1 护理

1.1 心理护理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前, 病人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 甚至谵妄[1], 影响治疗效果。在进行操作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的过程, 使病人了解使用呼吸机通气的安全性。护士应认识到病人的焦虑, 对病人表示理解, 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 消除陌生和恐惧感, 给予减轻恐惧状态的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安慰, 如握住病人的手、抚摸病人等。在病人感到恐惧或进行治疗时, 留在病人身边以增加安全感。合理安排护理操作时间, 尽量统一, 减少对病人的干扰。

1.2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呼吸频率和节律

对所有病人均采用心电监护仪进行24 h连续动态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变化, 监测体温、意识、焦虑水平[2]。准确记录出入量, 尤其是尿量的变化。

1.3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观察分泌物颜色、性质、气味和量, 观察气管插管位置和气囊充盈度。保证每日的液体量, 每日2 500 mL~3 000 mL。加强气道湿化, 每日湿化液350 mL~500 mL, 温度32 ℃~35 ℃。湿化器水温50 ℃左右, 罐内加无菌蒸馏水, 不可加生理盐水或药物。应注意定期更换和消毒呼吸机管道, 以减少生物膜的形成, 管道更换周期以一周为宜, 然而过度频繁更换管道反可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3]。气道压力过高时, 病人出现烦躁, 遵医嘱予雾化吸入, 必要时吸痰,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吸痰前给予纯氧2 min。向病人解释吸痰的意义, 取得病人的配合。每次吸痰时间<15 s, 每次抽吸间隔在3 min以上, 等血氧饱和度上升再吸。吸痰管插入时阻断负压, 并超过导管远端, 刺激呼吸道黏膜, 使病人将痰咳至气管, 释放负压, 将吸痰管左右旋转, 逐渐拔出, 再给予纯氧两分钟。吸痰后加强气囊鼓肺, 能使闭合的肺泡开放, 增加肺的气体交换, 改善吸痰后缺氧及支气管痉挛, 从而使下呼吸气道的分泌物清除更彻底, 并能阻止细菌黏附及减少气道内细菌的繁殖, 能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 减少住院时间, 降低医疗费用[4]。吸痰时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心率、心律和血氧饱和度, 记录痰液的性质、量及颜色。

1.4 人机对抗的护理

病人出现忧虑心理和气道不畅引起的恐惧和不安会出现人机对抗。护士应耐心安慰病人, 加强与病人的情感沟通, 尽量让病人心态放松,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病人低落情绪, 及时检查人机对抗的因素, 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1.5 皮肤护理

定时检查固定插管的胶布有无松动, 潮湿, 及时更换。经口插管病人, 应每24 h~48 h将插管从一侧换至另一侧。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防止真菌感染。应用口腔擦拭法和冲洗法相结合的口腔护理法, 可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5,6]。协助病人2 h翻身1次, 以改变身体的受压点, 翻身时注意胃管, 尿管等导管扭曲、折叠、脱落等。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防止皮肤擦伤。每次更换体位时都应注意观察并按摩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 避免局部刺激,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无渣屑。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受压部位用热毛巾局部按摩或用50%乙醇按摩受压部位。慎用冰袋和热水袋, 防止冻伤和烫伤。

1.6 气囊的护理

注入气囊的气量控制在呼吸时不漏气的最小气量为宜, 一般3 mL~5 mL。若充气过度或时间过长, 则气管壁黏膜可因受压而发生局部缺血性损伤, 如黏膜溃疡、坏死等。放气时, 必须先吸尽气道内和气囊上部分泌物[7]。

1.7 语言沟通障碍

使用呼吸机时护患之间的语言沟通很重要, 允许病人采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点头、眨眼表示同意, 也可以用手势、写字板写字, 要有耐心地注视病人的表达, 告知病人呼吸改善时拔除气管插管后便可以说话。

1.8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日通风2次。操作前后洗手, 限制和控制任何有感染的人来探视。加强营养, 给予鼻饲高热量、高蛋白流质。做好口腔护理和导管护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真菌等感染。保持尿管通畅, 定时做膀胱冲洗, 预防尿路感染。

1.9 撤机、拔管的护理

撤机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病人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血氧饱和度正常, 病人咳嗽和吞咽反射恢复, 可自行有效排痰, 上呼吸道通畅、无喉头水肿, 表示撤机成功。拔管前给予充分氧气吸入, 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抽出气囊气体, 吸痰管将气囊上部顺管道流入气管内的分泌物吸出, 防止拔管时分泌物掉入气管, 引起病人呛咳, 甚至窒息。吸痰管分别吸净气道、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拔管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呼吸道是否通畅。协助病人排痰, 给予叩背, 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促进痰液排出, 预防肺部感染。拔管后2 h禁食。

2 小结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病情较重、病情变化也较快, 护士应加强观察及护理, 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

参考文献

[1]赵丹宇, 白杰, 侯亚敏, 等.机械通气对病人身心的影响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2A) :247-248.

[2]施艳群.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 (12) :1995-1996.

[3]李美娟.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24) :50-51.

[4]张翠柳.人工气道不同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6) :23-24.

[5]谢素红.气管插管病人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比较[J].广西医学, 2009, 31 (12) :1882-1883.

[6]卢桂花, 秦静, 黄宁.气管插管病人的监护和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 (10) :782-783.

[7]沈晓玲, 冷伟健.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8C) :2295.

呼吸机护理 篇2

时尚达人”征集活动方案

根据首都文明委《“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精建﹝2011﹞2号)部署,为做好“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征集活动的各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为主题,以征集和发现一批身边的“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活动为载体,在全社会宣传和树立一批绿色出行文明交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养成文明交通习惯,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营造良好的文明交通环境。

二、组织机构

征集活动在“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首都文明办、市交通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市环保局牵头,联合主题活动成员单位组成“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征集活动组委会,负责征集活动的组织、指导、管理。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千龙网,负责征集活动的日常工作。

三、征集对象

在北京市工作学习生活,积极参与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活动的市民群众,年龄不限,户籍不限。“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分为五类:

1、公交出行时尚达人;

2、健康步行时尚达人;

3、绿色骑行时尚达人;

4、路口文明交通时尚达人;

5、文明行车时尚达人。每人限参加一类时尚达人的推荐申报。

四、征集标准

“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的基本标准:热爱祖国,拥护中 国共产党领导,首都意识、首善意识强,对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有科学认识、有文明素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践行绿色出行文明交通的良好习惯;示范带动身边的人参与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实践,热心公益活动,为倡导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做出贡献。

1、公交出行时尚达人:奉行低碳环保出行理念,乐于乘坐公交地铁出行,习惯自觉排队,文明乘车,礼貌让座;熟知公交地铁线路站点,掌握绿色出行“攻略”;关注首都公共交通,对公交地铁的建设发展有研究、有见解。

2、健康步行时尚达人:坚持步行出行,尽量少开车,把步行出行和锻炼身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绿色出行方式;对健康步行有体会、有见解。

3、绿色骑行时尚达人:坚持骑自行车出行,熟悉绿色骑行路线,掌握绿色骑行技巧,形成自己的骑行出行方式,积极推广“时尚健康,环保低碳”的骑行文化理念。

4、路口文明交通时尚达人:模范遵守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标线,在路口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文明有序通行;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主动宣传文明交通,维护路口文明交通秩序。

5、文明行车时尚达人:模范遵守文明交通守则,自觉摒弃“十大交通陋习”,自觉抵制“十大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做到行车有道、驾驶有德。连续两年以上(2009年3月22日以后)无违法违规记录。熟练掌握绿色文明驾驶技巧,形成自己的文明行车习惯。

五、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1年3月份)

制定征集活动方案,设立征集活动网络平台(http://daren.qianlong.com),在市属主要媒体和主流网站刊发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征集标准、推荐办法、推荐时间、奖励措施等,启动征集活动。

2、征集阶段(2011年3月-10月)

“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征集活动从2011年3月下旬开始,到2011年10月15日截止,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1)组织推荐:各区县、各系统、各成员单位要对照五类时尚达人的标准,积极寻找和发现身边的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每月月底前向征集活动组委会推荐各类时尚达人候选人。各区县推荐每类时尚达人候选人每月不少于3人,五类不少于15人;各系统推荐时尚达人候选人每月不少于10人。首批报送时间为4月15日前。同时,各单位每月底前要报送时尚达人候选人汇总表(加盖公章)至首都文明办宣教处(联系人:解国杰,电话:82968963,传真:82968962)。各区县文明办要积极协调区县交通委、交通支队和环保局做好本地区的组织推荐工作。

(2)个人自荐:全体市民可对照五类时尚达人的标准,向征集活动组委会自荐各类时尚达人候选人。

推荐材料和自荐材料可登陆征集活动官方网站在线填写,包括:(1)申请表;(2)事迹材料(600-1000字);(3)反映参与绿色出行文明交通的照片1-3张;(4)我的绿色出行文明交通语录。

组委会办公室在对申请人按照事迹符合标准和材料完整齐全两方面进行资格审查后,正式列入候选人名单。候选人事迹材料要真实可靠。组委会办公室设立网络咨询举报平台,接受公众对各类时尚达人候选人的咨询监督。如有弄虚作假情况,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候选人资格,并在媒体上进行曝光。

3、评审阶段(2011年11月份)

组委会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候选人的情况和材料审核考察后,从每类时尚达人候选人中选出40名提名人选,共计200名,进行集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投票。群众投票采用网络投票方式,投票人可登陆征集活动网站,参与有奖实名投票。评审委员会根据群众投票结果,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议,并进行不记名投票。

组委会根据群众投票支持率占60%和评审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占40%的规则,计算出每位候选人的总支持率,排列出每位候选人在各类人选中的顺序。最终确定每类时尚达人各20名,共100名获得“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奖。

六、奖励办法

(1)幸运奖:通过随机抽奖方式产生,所有参与征集活动的候 选人均可参加。在5月、6月、8月、9月、10月的22日,分五次抽取幸运奖,每次抽取100名,分别奖励自行车一辆。

(2)时尚达人奖:每位“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奖获得者授予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

(3)纪念奖:从参与投票的市民中随机抽取1000名纪念奖,分别奖励“绿色出行文明交通”公交一卡通1张。

(4)组织奖:组委会根据时尚达人候选人推荐情况和时尚达人奖获奖情况,面向各区县、各系统、各成员单位设立若干组织奖,支持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

七、宣传展示

组委会将根据征集情况,定期筛选一批事迹突出、特色鲜明的时尚达人,开展宣传引导活动。通过在北京日报、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举办“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颁奖盛典,广泛宣传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的先进事迹,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参与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人人争当时尚达人的良好局面。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绿色出行文明交通时尚达人征集活动是“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绿色出行文明交通从我做起”主题宣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各区县、各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征集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典型示范、推动工作的原则,积极组织落实。

2、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各区县、各系统、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重在引导、重在过程,通过征集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新风尚,树立绿色出行理念,营造良好的文明交通氛围。

呼吸机护理 篇3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问题;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414—02

无创呼吸机是一种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采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1]。它能避免有创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各种损伤及并发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储留,是治疗早期、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而且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灵活,保留患者语言和进食功能。并发症少,可间歇使用,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护理时间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使许多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现将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恐惧、焦虑

患者的依从性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疗效[3]。

1.1在上机前,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的主要原因有:(1)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认为上机意味着自己病重难治。(2)病人因经济原因,对上机产生顾虑,认为用药能比上机好。(3)患者担心上机后,对日常生活(如沟通、进餐等)带来诸多不便。

1.2护理措施:(1)在上机前,应选择清醒、配合的患者。(2)医护人员应耐心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配合的相关事项,教会患者或家屬在紧急情况下(咳嗽、吐痰、饮水)会迅速摘除面罩的方法。(3)告知患者及家属上机是治疗其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比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以及同种成功病例的介绍,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取得配合。患者及家属能否坚持有效配合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2 鼻/面罩漏气

2.1原因有(1)患者面部太瘦。(2)鼻/面罩大小不合适,鼻/面罩老化、弹性减退。(3)头套带过松或两侧牵拉不均匀。

2.2护理措施:(1)上机前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面罩及头套。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密闭程度好的面罩,气囊充气后,以手感有弹性即可,用尼龙头带固定,而且头带固定拉力要合适,松紧度以面罩不漏气为准。如果患者太瘦,可用柔和的软纸或纱布垫好后固定面罩。(2)在治疗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是否存在漏气并及时调整面罩的位置和固定带的张力。

3 咳痰不畅

3.1原因: 主要与水的摄入不足、痰液黏稠及咳嗽无力有关。

3.2 护理措施:(1)适量饮水以稀释痰液,保持出入量的平衡。(2)经常变换体位,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咯痰,以最大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3)对痰多影响呼吸道通气者,若咳嗽无力时,可以吸痰器吸痰,且动作要轻柔,以减少气道粘膜损伤。吸痰前后予高流量吸氧,防止缺氧。(4)对于痰液黏稠者,可给予氨溴索、溴己新等化痰药物,另给氨溴索30mg雾化吸入,每日2次,或糜蛋白酶4000单位+生理盐水5ml雾化吸入,每日2次。雾化过程中要轻拍背部,刺激咳嗽,利于痰液排出。

4 胃肠胀气

4.1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患者张口呼吸所致。另外,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便秘等原因,也会加重腹胀。

4.2 护理措施:(1)指导患者闭口呼吸,在上机前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闭嘴用鼻吸气)(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食后半小时再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不宜过饱。(3)发生胃肠胀气后,可给予腹部顺时针按摩,或根据医嘱使用吗丁啉等增加胃动力的药物,以保持大便通畅,解除便秘,严重者可以利用胃肠减压排气。

5 面部压疮

5.1原因: 由于患者面罩固定不当或过紧,面罩过小或压迫时间过长,使鼻梁、鼻翼两侧在面罩与皮肤接触处出现红、肿、痒、痛、压红及水泡,严重者导致皮肤破溃。

5.2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合适的面罩。(2)正确固定头套,松紧适宜,在不影响通气的情况下,松紧以固定后能伸入1-2个手指为宜。(3)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每隔2-4小时放松面罩一次,每次10-15分钟,放松时采用鼻导管吸氧。(4)在放松期间对局部皮肤进行热敷或按摩,也可在受压处垫些纱布或海绵衬垫,以减少皮肤损伤。(5)对于面部较瘦,容易发生压疮的,可以在上机前予患者鼻面部使用康乐保透明贴,或使用喜疗妥外涂[4]。

6 营养缺乏

6.1原因:(1)主要与机体耗能增加,摄入减少有关。(2)与正压通气对胃肠道的影响,使患者出现消化、吸收不良,饮食摄入减少也有关。

6.2 护理措施:(1)遵医嘱予静脉补充能量,维持足够营养,减少呼吸机疲劳。(2)病情允许或间歇停机时,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鱼、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3)注意补钾。如食用橘子汁、鲜蘑菇,或遵医嘱服用氯化钾片等。(4)尿少、水肿患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入。改善病人全身情况,是避免呼吸机依赖和撤机困难的能量保障,并且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俞森辉.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27-278.

[2] 钮善福.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1):6.

[3] 卫建宁,冯秀兰,李玉琼,等.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的依从性调查与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B):61-63.

呼吸机报警的临床护理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ICU长期住院患者35例, 其中15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1例为脑梗死患者, 其他19例为创伤所致颅脑出血患者;年龄最小36岁, 最大84岁, 2例为女性, 平均年龄62岁。

1.2 呼吸机报警原因

1.2.1 通气量报警

造成患者出现低限报警原因是由于自主呼吸能力差, 在使用间歇强制通气 (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压力支持通气 (PSV) 、持续正压通气 (CPAP) 等方式时, 由于患者呼吸频率慢、呼吸节律不齐以及潮气量小等原因, 造成患者呼吸不足而触发报警。有些患者如出现自主呼吸太弱, 应改为控制性通气;患者气道不通畅, 特别是定压通气时表现明显。

1.2.2 通气量低压报警

呼吸机使用或护理不当可造成人机对抗, 每分通气量 (MV) 少和潮气量 (VT) 少, 而触发报警;呼吸机参数设置不正确;呼吸机导管在安装过程中破裂、松动, 湿化瓶封闭不严和呼吸机内部的漏气。还有就是脱管, 脱管一是移位于咽下部, 表现为在送气时能听到漏气声, 可用喉镜直接看到脱出的位置;二是移位于食管内, 其症状是腹胀、胃部听到呼吸音, 在呼气时插管内无气雾形成;三是脱出口腔外。此外, 气源压力低也可引起通气量低压报警。

1.2.3 高压报警

由于患者受到某些因素刺激, 造成呼吸频率加快, 呼吸深度增加, 还有就是肺部出现并发症, 如炎症加重造成高热、肺气肿、肺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呼吸机设置不当, 高压报警设置太低, 呼吸机或导管等设施触发高压报警;此外, 插管过深, 呼吸机管道和气管插管本身的堵塞如扭结、打折等, 导管中积水或分泌物阻塞等也会引起高压报警。

1.2.4 氧浓度报警

分为氧浓度低压报警和高报警, 当氧气供应不足、电池供电不足及接触不良可出现氧浓度低报警;当氧浓度报警的设置值太低时, 可触发氧浓度高报警。

1.2.5 动力报警

呼吸机以外的电源故障容易发现;气源报警, 表现为呼吸机的工作压力不足, 如空压泵故障, 使空气压力达不到工作压等和氧源不足氧压力达不到驱动压, 如氧气耗尽, 工作压力预设过低等。

1.2.6 窒息报警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50 mm Hg可出现窒息报警。

2 护理措施

2.1 通气量低压报警

在原通气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通气的次数或压力或潮气量, 一些患者如自主呼吸太弱, 应改为控制性通气, 及时解除梗阻, 吸出分泌物。如为黏稠痰液堵塞, 应给予充分湿化, 定期叩背吸痰, 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如为气管痉挛所致, 可由定压改为定容, 并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 解除气管痉挛, 也可在原定容基础上增加适当的通气压力, 以保证足够通气量。出现通气量低压报警时应重新核查通气的条件、通气压力、流量或吸气时间等[1]。低限报警设限太高时应重新设置报警界限, 或用潮气量表重新校正MV。死腔过大而引起的应尽量减少额外死腔, 如经常检查湿化瓶的液面, 还有就是经常检查各部分零件是否漏气, 如果脱管应该立即重新气管插管。有时应更换气源, 调整工作压力。

2.2 通气量高压报警

主要的护理措施是对症处理, 遵医嘱进行降温、止痛、镇静等护理措施。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应该重新设置参数。

2.3 高压报警

给予镇静, 必要时可使用肌松剂, “打断”患者的自主呼吸, 改善通气不畅引起的高压报警。为防止肺不张的发生, 在机械通气时应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充分湿化, 及时补充液体, 翻身叩背吸痰, 经常变换患者体位、胸部理疗等, 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同时应调整好气管套管的位置[2]。处理原发病, 支气管痉挛时, 可气管内或静脉应用解痉剂。呼吸机或导管等设施触发高压报警时, 插管过深应重新调整插管, 导管中积水或分泌物过多时, 应及时清理[3]。并观察有无气道痉挛, 必要时镇静, 解除扭结和打折或更换导管, 重新设置报警限值。

2.4 氧浓度低报警

给予充足的氧供, 及时更换氧电池, 合理设置报警低限。

2.5 氧浓度高报警应重新设置氧浓度的报警高限。

2.6 机械性报警

如为呼吸机内部的电路故障, 则应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修理。但此时应注意, 当发生上述故障时, 均应先使患者脱离呼吸机, 然后再行机械维修。工作压力预设过低等, 均应及时调整压力或更换气源[4]。

2.7 窒息报警

其治疗方法是积极处理原发病, 并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暂时脱离呼吸机, 简易呼吸器给氧。

3 结果

通过查找问题, 将细微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患者身上, 使患者得到了康复, 有28例患者能脱离了呼吸机, 通过自行咳痰配合药物治疗能够很好地将痰液引出且稀释, 最终得到很好的治疗。另外7例患者由于病情需要不得不使用呼吸机维持治疗, 但是我们相信不久的未来, 这些患者也是能渡过难关的。

4 讨论

在上述诸多报警原因中, 机械事故约占55%以上, 而源自患者的因素是最多且最重要的。对呼吸机报警的处理原则是:当发生呼吸机报警时, 如果不能立刻明确报警的原因或虽已明确报警的原因却难以一时排除, 均应立刻使患者脱离呼吸机, 进行气囊给氧, 然后再进行报警原因的检查及进一步的处理。事实证明科学地使用呼吸机, 分析其性能和参数, 能尽快让气管插管患者脱离呼吸机, 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有细心、耐心和恒心, 不断思考解决问题, 才能顺利完成护理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与细节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1) :15-16.

[2]唐素琴, 余奇, 江蓉, 等.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 6 (1) :17-18.

[3]李惠平, 钟捷英, 蔡惠霞, 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5 (10) :20-23.

呼吸衰竭护理新进展 篇5

竭的护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症状的综合症

动脉血气分析

n

条件: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

n

动脉血氧分压(PaO2)<8kPa(60mmHg)

n

伴或不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6.67kPa(50mmHg)

n

气道阻塞性病变:如慢阻肺、重症哮喘

n

肺组织病变:严重肺结核、肺水肿等

n

肺血管疾病:肺栓塞等

n

胸廓与胸膜病变:胸外伤、胸廓畸形

n

神经肌肉病变:脑血管意外、重症肌无力

发病机制

n

肺通气不足:阻塞和限制性通气障碍均可使有效通气量降低

n

弥散障碍:与肺泡面积、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压力差、气体的弥散力等有关

n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正常=0.8,>0.8即无效腔通气;<0.8即生理性动静脉分流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影响:

1、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大脑皮层对缺氧最为敏感,中断氧气供应20秒——全身抽搐、深昏迷

轻度——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

力障碍

中、重度——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昏迷

2、呼吸系统影响

缺O2——通过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反射作用刺激通气

CO2——对呼吸中枢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当CO2浓度<9%时,通气增加;当>

9%时,呼吸中枢由兴奋转为抑制,肺通气量下降,呼吸只能靠缺O2的刺激来维持呼吸

3、心血管系统影响

缺O2——心率及心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率失常,严重时可致心室颤动或心跳骤停

CO2升高——心率及心搏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缺O2

和CO2潴留都会使肺动脉小血管收缩而增加肺循环压力,使右心负荷加重

4、酸碱平衡的影响

严重缺O2可抑制细胞能量代谢而主要依靠无氧代谢,其产物——丙酮、乳酸等大大增加,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有机磷不能组成ATP而造成堆积,也加重了代酸

破坏了细胞离子泵和细胞离子交换功能,加剧了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5、PaCO2升高——呼吸性酸中毒

慢性呼衰的患者,由于其肾脏的调节,尽管PaCO2很高,但PH值仍接近正常

急性呼衰或慢性呼衰失代偿期,则由于肾脏血管痉挛——肾血流家减少——尿量减少——出现呼吸性和代谢性同时存在的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呼吸衰竭分类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来肺功能正常,由于突发原因如溺水、电击、药物中毒、ARDS等导致呼吸功能突然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指原有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逐渐减退,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但通过代偿,患者可以从事日常生活,称为代偿性慢性呼吸衰竭

n

当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使肺功能进一步损害,机体失去代偿能力,出现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则称失代偿性慢性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衰竭早期表现为呼吸急促、频率加快、辅助呼吸肌活动增加,出现三凹征。慢性呼衰则表现为呼吸费力伴呼气延长,严重时呼吸浅快,并发CO2

麻醉时,出现浅慢或潮式呼吸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当SaO2<90%时,出现口唇、指甲发绀

神经-精神症状

急性呼衰:精神错乱、狂躁、抽搐、昏迷

慢性呼衰:先兴奋,后抑制如嗜睡、昏迷

循环系统表现

多数病人出现心动过速,严重缺氧和酸中毒时,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CO2潴留:体表静脉充盈、皮肤潮红、温暖多汗、血压增高,呼衰并肺心病时常有搏动性头痛。

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严重呼衰时,可损害肝、肾功能,并发肺心病时出现尿量减少,部分病人可引起应激性溃疡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n

动脉血气分析:

PaO2<8kPa(60mmHg)

伴或不伴

PaCO2>6.67kPa(50mmHg)

n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胸部CT等

n

其他检查:血生化、血电介质等

治疗原则

n

迅速纠正缺氧

n

改善通气

n

治疗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n

防治多器官功能受损

n

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

n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观察要点

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安置胃管患者按胃管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

(2)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3)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0—20min。

3.合理用氧

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如何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发生褥疮。

5.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该项护理有关事项。

6.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

7.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按机械通气护理要求。

8.用药护理

(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

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

4.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 篇6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23-0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指有肺部感染或无肺部感染者,在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出现新的肺部感染[1]。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约为10%~20%,而一旦并发该病,则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死亡率[2]。因此,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9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行机械通气的9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5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8.7±3.5)岁;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8.4±3.3)岁。两组基本数据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把握吸痰时机并能正确进行吸痰;协助患者取半坐位体位,床头适当抬高30o~40o,以防误吸和细菌移植。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护理前,科室应先组织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集束化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深刻认识并掌握护理理念后再实施护理。主要内容有:①口腔护理。机械通气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定时排痰、叩背、翻身,并加强患者人工气道的温化与湿化,以减少气道黏膜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②分泌物护理:患者上呼吸道的粘稠状分泌物集中于导管上部,随着患者的呼吸而使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造成感染。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清理分泌物,如吸痰、排痰等,并对气管导管彻底消毒,以减少感染。③体位护理。因取仰卧位易造成患者反流误吸,促使胃肠道内细菌逆行,因而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因此,应协助患者取半卧位,防止咽喉部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流入下呼吸道,减少感染。④营养护理。加强营养补给,促使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提高,进而有效减少呼吸道感染。给予患者静脉高营养或全胃肠内营养,以有效减少细菌移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减少感染。⑤根据循证医学,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并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护理满意度及预后效果。其中护理满意度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为满意率与较满意率之和。

1.4预后效果评价标准[3]

①治愈:成功脱机,发热、肺部感染等症状完全消失,痰培养及血培养无致病菌;②有效:发热等症状基本消失,胸片检查明显好转,痰培养及血培养有少量致病菌;③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需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④死亡。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4.9±1.2)d,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9±1.6)d,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满意19例,较满意16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为77.78%;观察组患者中,护理满意35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56%;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32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的预后效果显著较观察组差,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情较为严重,死亡率较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集束化护理是一组护理干预措施,其集合了一系列存在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以有效处理某种临床难治的疾病[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56%)和总有效率(88.8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7.78%,62.22%),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集束化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学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12-113.

[2]孙彩霞.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007-1009.

[3]刘东岩,孙铁英.集束化护理措施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47-149.

[4]殷梅平.2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的护理干预和体会[J].全科护理.2011,9(8):1995-1996.

呼吸机辅助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7

1 使用人工呼吸机常见问题的应对以及日常维护

1.1 临床中使用呼吸机所遇的常见问题有,压力过高,如呼吸道中分泌物太多,或呼吸道阻力增加或肺部的可容度降低,以及病患咳嗽或与呼吸器抵抗等;

同时,由呼吸机供氧设备功能不足或其他的突然故障(如突然停机等)造成的氧气压力足等;另外,湿化器中添加湿化水太满,未及时倾倒管道内冷凝水,呼吸机管道放置过高以及操作不当等,导致呼吸机管道内水分过多,倒流入气道引起窒息,也是常见问题。

1.2使用及维护事项

使用前,应注意查看连接部分是否紧密,尤其是管道部分的连接处、湿化罐、接水瓶等,同时应确保呼吸机故障报警功能正常,当呼吸机发生故障或外接电源断电而导致停机时,机器应能立即发生报警。使用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血、胸廓呼吸活动度,应进行心电、血气的监测。

呼吸机应定期清洁、消毒通气管道,防止发生感染,螺纹管每两天更换一次,管路每周清洗消毒一次。定期滴入气管液,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脱管。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病因问题,寻找相应原因,从而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呼吸机的护理中十分重要,同时应该看到,许多安全问题可由呼吸机的日常维护与定期检查来避免,专人负责,效果较好。

2 人工呼吸机对患者生理影响的护理措施

2.1 神经系统

通气不足可使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致使脑血管扩张,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和昏迷。患者如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可出现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异常,因此需要测动脉血气值,观察瞳孔大小、神经反射、意识状态,定时查血气分析[1]。

2.2 消化系统

呼吸机的患者易出现腹胀,可能与腹腔内器官阻力增加、血液减少、缺氧等有关。观察肠鸣音、排便、排气、腹胀情况,肠蠕动慢时出现膨胀,影响呼吸运动,应给予补充电解质,留置胃管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由于气道刺激,咽部分泌物增多,而大量空气容易引起胃扩张,胃扩张使腹压增高,易引起误咽,所以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要给予留置胃管。

2.3 心血管系统

应用呼吸机的患者常会出现低血容量。此时应分清是应用呼吸机所致还是原有心力衰竭使心输出量下降,或是脱水、失血所致。当最新调整呼吸机参数,如减少潮气量后,其症状改善或消失,表示为呼吸机诱发;若症状仍然存在,则为患者原有心肌收缩力较差或低血容量,应及时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

2.4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并发的疾病多种多样。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2.4.1 肺炎

最常见,所以呼吸系统的护理关键是控制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首先,应控制感染途径,加强病房中的空气消毒;加强口腔护理;防止误吸,进食后30 min内不进行拍背、吸痰等操作,应用胃肠动力药物可减轻胃肠排空延迟,防止胃食管返流;加强呼吸道及管道的护理[2]。其次,应用人工呼吸机的管理,湿化罐用水应为无菌注射用水,严格无菌操作,适时吸痰,气道湿化呼吸环路的消毒,并应每天更换。气管切开处敷料每天更换2次,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3]。

2.4.2 肺不张

在日常护理中,医务人员应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吸痰,呼吸机潮气量应足够。

2.4.3 气胸

床旁应准备胸腔穿刺包,疑有气胸时,及时通知医生,并拍X光片,协助医生行胸腔穿刺,必要时行闭式引流。

3 人工呼吸机对患者心理影响的护理措施

人工呼吸机给患者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护理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帮助。

3.1 克服患者的焦虑与紧张感

医护人员应对神志清醒的患者讲解呼吸机的作用、注意事项,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他们讲解使用呼吸机的必要性,告诉患者护理人员将随时守护在床旁,当呼吸改善后即可拔管,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战胜疾病。医护人员应以关心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消除恐惧焦虑的心理。

3.2缓解患者的烦躁和抑郁感

由于病情危重,病程长,病情反复及长期使用呼吸机而一时又无法脱离呼吸机的患者常常表现出烦躁,不能忍受,此时医护人员应理解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述病情恢复的过程,并让亲属协助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恢复信心,解除烦躁抑郁状态,同时提供合理的治疗。脱机前应与患者或家属分析患者的病情和脱机的安全性、必要性,讲明脱机的具体步骤、过程,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安全感;脱机时呼吸机应保持备用状态,让患者听到呼吸机运转的声音,以便缓解停机时患者出现的精神紧张、气促、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症状。

3.3 对于少数知觉剥夺的患者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被局限在病床上,与外界联系减少,整天处在一种过度的不情愿的刺激环境中,极易造成知觉剥夺。为预防此现象发生,应减少不良的刺激,主要是对环境的控制,应加强环境的控制,床间挂窗帘,以防止看见同病室患者的痛苦和死亡。医护人员说话与医疗应轻柔,尽可能安排亲属探视,听音乐,看轻松的节目,尽可能合理安排各种护理、治疗时间。

3.4

对神志不清或是刚清醒的患者要注意,患者可因佩戴时的不适感,而在不清醒或半清醒的状态突然拔除呼吸机,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

4 小结

随着人类生命价值的提高,危重患者在医疗监护和抢救中使用呼吸机越来越普通,因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熟练掌握各种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从患者生理心理各个方面实施全面而系统的整体护理,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进行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摘要:通过总结临床中人工呼吸机使用的常见问题及安全隐患,分析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干预对策,以及呼吸机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和相应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树立呼吸机使用中的安全意识和规范使用,有效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呼吸机,护理,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邓洁,王淑琴.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中华护理,2000,35(1):47-48.

[2]何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7):1400.

呼吸机护理 篇8

关键词:循证护理,有创呼吸机,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加,该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1]。其病情的发展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会诱发肺性脑病。对于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保证对症用药的基础上,还需采取有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避免因血氧饱和度降低造成机体代谢异常[2]。但是,有创呼吸机治疗属于一种有创性治疗方式,患者治疗时常存在恐惧和疑虑。因此,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意义重大。有关文献报道,循证护理以当前临床最新的科研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原则,可结合患者个体化需求,制定最优化的护理计划,进而促进患者病情预后。本文通过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究循证护理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为41~78岁,平均年龄为(57.3±1.9)岁。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经常规血气分析和胸片检查,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诊断符合人卫版第7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血气分析结果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采用山东淄博科创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KCH606型多功能呼吸机进行有创呼吸机治疗,并按照分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1.2.1 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口腔清洁护理、吸痰处理、呼吸机参数设置及调整[3]、患者体位护理及各项生命指征的监测等内容,均按照临床常规操作进行。

1.2.2 研究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1)寻找护理问题:护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口腔清洁护理、吸痰处理、呼吸机参数设置及调整、患者体位护理及各项生命指征的监测等常规护理环节进行分析,对护理问题进行总结[4]。

(2)循证:针对上述护理问题,在万方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寻找相应文献,并对文献中的结论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及验证其可行性和科学性,护士再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及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制定护理计划。

(3)护理操作:按照护理计划进行操作,具体如下:①呼吸机参数设置:预先告知患者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注意事宜及配合要点,以消除和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将通气模式设置为S/T,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3],氧浓度为5 L/min,初始吸气压力为8cm H2O。待患者适应气压后,缓慢调至12~18 cm H2O,保证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为宜;②口腔护理:在常规口腔清洁的基础上,于每次口腔清洗之前,行pH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处理,如pH>7,可采用硼酸溶液清洗,对于pH<7者,可采取NaHCO3溶液;③定期收集口腔分泌物,检测病原菌类型为用药提供指导[5];④营养支持:为防止肠道菌群异位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者引发血行感染等不良反应,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方式的基础上,采取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互结合的方式,在保证患者得到充足营养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

1.3 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 h末的血气分析结果,血气分析项目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专人录入,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值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PaO2为(69.6±4.2) mmHg,对照组为(63.5±5.9) mmHg,两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CO2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CO2值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PaCO2为(46.7±4.8) mmHg,对照组为(50.8±3.5) mmHg,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仪器的更新,有创呼吸机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呼吸机治疗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不仅会造成患者心理的压力,而且会给身体带来痛苦,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6]。而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的医务人员,能够及时把握患者的病情发展,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改善患者身心感受的关键[7]。循证护理将护士传统被动遵医嘱式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思考、积极寻找护理问题,再根据科学的研究证据实施护理,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护理模式。同时循证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解决治疗过程中的问题,促进病情预后,而且还能提高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两组患者的可比性。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这又说明了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笔者通过查阅多篇文献,再结合患者的个体化需求,对呼吸机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保证了肺通气的顺利开展。口腔护理的实施,能够清洁患者口腔、避免病原菌滋生或造成患者误吸菌群引发吸入性肺炎。由于患者营养状况往往不佳,采取肠内和肠外营养方式补充能量物质,避免了患者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促进病情预后[9]。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在有创呼吸机护理中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且临床效益较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苍艳,李丽娜,丁连明,等.循证护理在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2):228-229.

[2]王敏珠,谢幸华,戴红英,等.护士掌握呼吸机参数调节对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64-1166.

[3]王仕凡.呼吸及常用参数的设置[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3):108-109.

[4]许勤,王婷,宋燕波.以科室为单位强化ICU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培训[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17-319.

[5]邵红艳,林兴凤.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97-798.

[6]李碧蓉,方亚华.应用循证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价值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3,22(8):438-439.

[7]罗秀琼,李雪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征护理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1,21(19):336-338.

[8]徐桂玲,王绪山.循证护理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28(34):662-663.

呼吸机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58例患者, 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9例, 平均年龄是 (65.28±5.22) 岁, 最大87岁, 最小52岁, 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7例、12例。乙组共29例, 平均年龄是 (65.29±5.26) 岁, 最大86岁, 最小51岁, 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8例、11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 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甲组和乙组进行相同的无创呼吸机治疗, 并给予甲组常规护理, 给予乙组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

为了增强患者对无创通气的了解程度, 提高认识, 必须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消除其紧张、恐惧和焦虑的不良情绪, 缓解较大的心理负担。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 建立良好、相互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 指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及护理。向患者介绍无创呼吸机优势及安全性, 呼吸机治疗作用和原理, 使患者消除不良认知。以及宣教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 使人机更协调。

1.2.2 呼吸道: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 将头部稍向后仰, 保证头、肩、颈在同一水平线上, 从而保持呼吸道顺畅、开放气道。体位宜采取坐位、半卧位等。为患者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 避免因枕头过高造成气流通过障碍影响疗效。若患者痰较多, 可使患者适当休息, 停机20~30 min, 及时咳痰, 并漱口。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鼻塞, 则对其使用呋麻滴鼻液, 收缩血管, 缓解症状。

1.2.3 排痰:

治疗前, 教会患者正确的咳痰方式, 并倡导患者主动咳痰。鼓励患者用力咳痰咳嗽, 咳痰时给予叩背, 促进排痰。若患者痰液较为黏稠,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遵医嘱应用药物, 或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行机械排痰, 每日4~6次, 促进痰液排出, 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 促使痰液稀释后咳出, 保证呼吸道通畅[3]。

1.2.4 面罩:

协助患者戴好面罩, 保证面罩与患者面部良好吻合, 固定带松紧以不漏气为宜, 松紧应适宜, 避免对患者造成压迫感, 引起患者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为了避免面罩对患者面部皮肤造成压伤或擦伤, 可使用凡士林涂在易摩擦部位, 或使用水胶体敷料以保护皮肤。

1.2.5 呼吸机:

上机前, 对无创呼吸机进行仔细检测, 确保功能良好。对呼吸机各管道进行仔细检查, 检查是否规范消毒、管道是否通畅、是否出现漏气、是否更换细菌过滤网及过滤膜等。严密检查湿化器水位、温度等, 保证水位正常、温度适宜, 检查是否备好蒸馏水, 确保电源稳定。

1.2.6 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 稀释痰液, 促进痰液排出, 每日饮水量适宜范围为2500~3000 m L。结合患者不同的饮食喜好及营养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均衡的饮食方案。提倡患者多食高蛋白、易消化、高热量、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糖分摄入量过多易导致CO2产量增加, 从而加重病情, 因此, 尽量减少患者饮食糖分摄入[4]。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甲组和乙组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记录甲组和乙组的焦虑例数, 并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例数:

甲组10例焦虑, 占34.48%;乙组4例焦虑, 占13.79%。乙组焦虑例数少于甲组,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依从性:

甲组依从性优良率是79.31%, 6例差, 12例良, 11例优。乙组依从性优良率是93.10%, 2例差, 10例良, 17例优。乙组依从性优良率高于甲组,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护理满意度:

甲组护理满意度是75.86%, 7例不满意, 12例基本满意, 10例非常满意。乙组护理满意度是96.55%, 1例不满意, 9例基本满意, 19例非常满意。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呼吸衰竭按照不同病程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 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可分为Ⅰ型和Ⅱ型。慢性呼吸衰竭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慢性疾病, 患者呼吸功能损害具有逐渐加重的特点, 机体代偿仍能适应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 患者能正常活动[5]。急性呼衰多由呼吸肌麻痹、脑血管意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引起, 患者换气或通气功能严重受到损害, 突然发生呼吸衰竭, 病情较为严重, 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均直接危及生命安全。无创呼吸机具有治疗安全、操作方便等优点, 能有效纠正患者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 避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 增加通气, 减少并发症, 疗效较好[6]。由于大部分患者对无创呼吸机了解较少, 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治疗时面罩紧扣也易加剧憋气感, 引起患者烦躁不安及呼吸急促, 人机协调难以控制, 依从性较差, 不利于保证疗效。治疗时患者胃肠胀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胃内容物的吸入概率, 易引起低心排血量、低血压和气压伤等, 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7,8]。由此可见, 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必须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 增强患者耐受, 缓解不良心理, 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综合护理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包括心理、呼吸道、排痰、面罩、呼吸机、饮食等方面。与常规护理相比, 综合护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等特点, 护理质量较高。在本文研究中, 对乙组实施综合护理, 对甲组实施常规护理, 结果显示, 乙组4例焦虑, 依从性优良率是93.10%, 护理满意度是96.55%;甲组10例焦虑, 依从性优良率是79.31%, 护理满意度是75.86%。乙组焦虑例数少于甲组, 依从性高于甲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 表明综合护理的护理质量较高, 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能有效缓解焦虑, 提高依从性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呼吸衰竭58例患者, 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 每组29例。对甲组和乙组进行相同的无创呼吸机治疗, 并给予甲组常规护理, 给予乙组综合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 并比较。结果 与甲组相比, 乙组焦虑例数较少, 依从性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效果较好, 对缓解患者焦虑、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具有较大作用, 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综合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卫红.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6 (12) :55-56.

[2]麦丽梅.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 2013, 16 (11) :74-75.

[3]王洋格.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心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学术版) , 2014 (3) :107-108.

[4]麦丽梅.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15) :1357-1358.

[5]蔡碧兰.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海南医学, 2012, 13 (19) :60-61.

[6]杨炯.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10 (14) :89-90.

[7]何美花.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2) :102-103.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与护理 篇10

1 上机前呼吸机的准备工作

(1) 准备好呼吸机的附件如:管道、漏气接头、测压管、鼻/面罩、头罩。 (2) 检查呼吸机装机内容:主机与支架安装是否稳固、是否安装湿化器和湿化器插头、是否安装高压氧气接入管、是否安装干净滤膜。 (3) 正确安装湿化器加无菌蒸馏水至刻度线。 (4) 正确连接管道。 (5) 连接电源打开呼吸机开关测试呼吸机功能检查呼吸机管道有无漏气、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等。

2 上机前病人的准备工作

(1) 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目的、使用的正确方法。嘱患者连接呼吸机后只需要维持原来正常、平静的呼吸形式, 由患者自己带动并控制呼吸机送气, 不要使劲送气, 不要使劲呼吸, 不要长时间屏气等。必要时医护人员可亲自示范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消除患者对呼吸机的恐惧不安心理。 (2) 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合适的鼻/面罩:一般危重病人呼吸较弱, 多用嘴呼吸, 应选用面罩;面部小、颧骨突出较瘦的病人则用鼻罩。在使用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让病人试戴。鼻面罩与面部吻合良好, 四头带或固定带松紧适宜, 以不漏气为准。不可让病人有过强的压迫感, 在易摩擦部位用凡士林薄涂保护皮肤, 避免压伤和擦伤面部皮肤。 (3) 教会病人及家属使用鼻面罩和头带包括:连接鼻/面罩和头带、戴上后调节鼻/面罩位置和头带松紧度及脱卸鼻/面罩。 (4) 上机前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应鼓励病人主动咳痰, 尽量采取有效排痰措施, 对于痰液黏稠者指导其多饮水, 加以氧启动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有利于痰液咳出。也可给予药物治疗, 帮助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使用中的护理

3.1 一般护理

给予病人适当的体位, 可取半卧位、坐位等, 使头、颈、肩在同一水平, 头稍向后仰, 以有效开放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防止枕头过高, 影响气流通过而降低疗效。至少每2小时1次给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 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 (500m L以上) , 以便保持气道湿润, 痰不干结。病室保持空气流通,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帮助患者早期从呼吸肌肉疲劳中恢复。

3.2 病情监测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及皮肤粘膜紫绀情况, 监测血气分析, 注意自主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和呼吸机是否同步, 通气量是否适当。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 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多由于通气不足或痰液堵塞有关, 应及时清除痰液, 增加通气量。夜间护士应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严密观察, 因为病人的不自主活动或睡梦中的举动, 常易造成氧气管脱落或摘除面罩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3.3 呼吸机的监测

无创呼吸机治疗时, 每次使用前将蒸馏水200m L倒人湿化器内, 使气体经湿化、温化后进入气道, 以防呼吸道干燥。及时添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在使用中温度保持在32~34℃, 可根据季节、室内温度、湿度来调节湿化器温度。密切观察呼吸机的运转和各项指标, 如有报警应迅速查明原因, 给予及时处理;同时注意检查呼吸机管道的衔接, 鼻面罩是否漏气, 氧气管道有无脱落、扭曲, 每天监测呼吸模式、参数、监测指标等, 并记录在护病记录单上。

4 并发症的观察及应对方法

4.1 胃肠胀气

主要是由于反复的吞气或者上气道内的压力超过食道贲门括约肌的压力, 使气体直接进入胃。多见于张口呼吸和通气压力较高患者, 解决的方法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避免吸气压力过高 (小于25cm H2O) , 张口呼吸患者提醒应尽量闭紧嘴用鼻呼吸, 带机期间尽量不说话, 防止吸入大量气体引起胀气。腹胀明显者, 可早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或使用胃肠动力药, 局部芒硝外敷。

4.2 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

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组织容性较好、密闭性好的硅胶面罩, 固定带可采用的有“四点固定”或“三点固定”, 调整合适的松紧度, 每2小时放松头带1次, 避免过紧影响面部血液循环, 局部皮肤引起压伤或破损时可涂抹金霉素眼膏。

4.3 误吸

带机时选择半卧坐, 避免饱餐后使用无创通气, 避免在使用通气时进食、饮水, 以免引起误吸。

4.4 漏气

防漏气可嘱患者在送气时避免张口, 不能配合的患者可使用下颌托, 托起下颌。

4.5 口咽干燥

多见于使用鼻罩又有经口漏气时, 寒冷季节尤为明显。避免漏气和间隙喝水通常就能缓解症状。

5 呼吸机的保养与消毒

定期消毒呼吸机的细菌过滤器、过滤膜、管道及鼻面罩。每日用酒精擦拭表面后再用无菌蒸馏水纱布擦拭一次, 每周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螺纹管2次, 每次30min, 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后备用。撤机后, 除上述步骤外, 呼吸机内部还应给予清洁、洗尘、调试和保养。

6 结语

Bi PAP Vison无创呼吸机临床操作和护理简单, 依丛性强。既方便又安全, 又能缩短住院, 降低费用, 并为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增加通气, 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 减少并发症发生, 降低死亡率, 使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求护理人员有冷静的头脑、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这样才能在治疗护理中突显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金兰, 武峰.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病人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8 (8) :1995.

[2]冯芸, 李娟.Vision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19) .

呼吸机护理 篇11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预防;护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重要类型。[1]呼吸机相关肺炎一旦发病会造成患者病情的反复,导致撤机困难,严重者会导致机械通气死亡,因而必须加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护理。为了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护理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重症病房机械通气患者90例,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在1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4±2.8)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8例,重症肌无力5例,脑血管意外伤6例,颈髓损伤4例,重症胸部外伤2例,其中体温在38℃以上者14例,肺部炎症16例;15例经过口气管插管,9例气管切开插管。监护时间4-32d,平均为(9.6±2.4)d,在机械通气后第3天和第6天取气管深处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发现致病菌主要为鲍曼氏不动杆菌12例,铜绿假单胞菌7例,大肠埃希氏菌4例,肺炎克雷伯氏菌2例。

1.2临床诊断标准①所有患者机械通气在48h以上;②患者体温出现升高,其中部分患者体温升高1℃;③呼吸道分泌物涂片可见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白细胞>25个/LP;④外周血白细胞<4.0×109/L或>10.0×109/L;⑤胸片X线检查发现肺部出现新的浸润病灶。

1.3治疗和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药物敏感细菌培养,并且使用抗生素治疗。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护理,注意对患者变换体位,加强心理支持和营养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叉感染。

2结果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影响、呼吸机相关装置消毒不严、频繁吸痰、患者免疫力低下、口腔感染增加等;在进行有效预防和护理后,仅死亡2例,占8.3%。

3讨论

3.1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

3.1.1气管插管影响气管插管会破坏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对气道黏膜造成一定损伤,并且会消弱纤毛的清除能力,加快气道分泌物的产生,从而可能将咽部的细菌带至呼吸道造成感染。[2]

3.1.2呼吸机相关装置消毒不严呼吸机可以说是细菌的储存库,其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雾化器、湿化器等液体装置造成细菌在水中大量繁殖,二是受污染的设备直接与呼吸机和其它装置相连会引起微生物在呼吸道的生长。

3.1.3频繁吸痰频繁吸痰会增加导管对患者的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也会大大增加细菌侵入呼吸道的机率。此外,在进行吸痰时,医务人员的手交叉也会增加感染的几率,从而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3]

3.1.4患者免疫力低下相关研究[4]表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各脏器气管出现退行性改变,免疫力低下。

3.1.5口腔感染增加在患者气管插管后,口腔处于开放状态,这会造成口腔黏膜干燥,使口腔的自净能力减弱,黏膜抵抗力减弱,从而造成口腔内细菌的繁殖;其次皮质胆固醇的使用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机械通气患者病情危重、病程长也会造成严重感染。

3.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3.2.1预防措施①要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管理,尤其是加强老年人和婴儿的管理;②定期对医院进行微生物学和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传播性医院感染的接触,对特殊人群进行隔离;③定期对护理人员和医生进行感染知识的培训;④医生和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前要规范洗手,要穿隔离衣,对患者的物品要定位存放并且进行标识,医护人员在进行吸痰时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2.2预防和减少误吸①随着气管插管的时间越长,细菌会集聚越多,尤其是对于9例气管切开的患者,切口处皮肤组织会出现水肿、渗液等二造成细菌感染,也会随着抗生素的应用使细菌种类发生衍变。因而要尽量减少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正确使用无创机械通气。②做好呼吸道湿化和吸痰护理,在进行机械通气时要保持液体的充足,使呼吸道水分能够充分进到失水的组织中;要进行气道湿化,这能够有效保持呼吸道的水分,促进痰液的稀释,可采取无菌蒸馏水加湿,也可采取雾化吸入;在进行吸痰时要进行纯氧吸入,并且有两名护理人员配合进行,一人吸痰,另一人膨肺;[5]③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者低半卧位,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头部抬高15°-30°,在鼻饲前清除胃内容物,选择小口径胃管;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用2%的碳酸氢钠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防止患者误吸将细菌带入呼吸道。

3.2.3呼吸机管路的护理①减少呼吸管道的更换频率是降低感染的有效措施,要对使用24h以上呼吸机的患者定期更换管道,每7d更换一次为最佳,并且将管道采用专业容器进行浸泡,低压杀菌;②要对湿化器和雾化器内的蒸馏水每天进行更换,温度保持在32℃-36℃之间,避免造成支气管纤维运动过弱或者灼伤支气管粘膜[6];③由于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如果倾倒不及时会导致患者持续吸入含菌浓度高的雾粒造成感染,或者在转动体位时会直接将冷凝水流入呼吸道,因而要及时将呼吸机内的冷凝水及时倾倒,并将集液瓶放置在管道的最低位置。

3.2.4心理支持和营养支持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减少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②要及时对患者补充氨基酸及各种微量元素,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胃肠外和胃肠内营养。

总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危险因素众多,必须加强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以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范小江,胡金兰,沈桂娟.9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7(8):581-582.

[2]高岩,李宁,赵庆华,等.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5(10):1198-1200.

[3]郭华芹,施晓风,钱小毛.机械通气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8(8):1076-1078.

[4]李毅萍,张景利,刘典浪,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8(8):1079-1080.

[5]章涓方.呼吸机管道更换周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27(2):131.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 篇12

关键词:呼吸机,肺炎,护理,预防

1 肺炎的概述

肺炎是病原体 (如细菌、病菌、真菌及寄生虫) 在呼吸道引起发的肺实质性炎症,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炎、咳嗽、吐痰、呼吸困难, 肺部X线可见炎性清润阴影。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据文献报道, 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例肺炎发生, 12.5万人低下者伴发肺炎时, 病死率尤高。

2 引起肺炎的原因

肺炎可以由不同病原体引起。从患者的痰液或经纤支镜刷取物以及支气管灌洗液的镜检和病原体培养、活检肺组织以及血清学检查等有助于辨明感染的病原体, 究竟有哪些病原体会引起肺炎呢?比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3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定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是在ICU很容易遇到的院内性感染, 它是一种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因为其发病率较高, 难以治疗, 病情容易再次发作导致病死率较高, 因此提高预防意识, 对VAP的控制作用较为重要, 减少了流行概率、使病死率大大降低。预防主要是针对能够引起此种疾病的原因及发病机制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但临床实践证明只有一部分VAP可以减少或是避免发生。因此只有做好预防才能控制和减少该病的流行及发病。我们通过很多资料了解, 做好护理工作对预防VAP的出现及减少VAP的病死率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VAP的预防与护理。我们应密切观察易感人群的生命体征及有无性状变化, 还应密切检查患者痰中是否右病原体的存在, 若有需要则应做X线检查。做好气道护理, 对气道内的痰液进行及时的清理, 降低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概率, 这也可以有效地减少VAP的发生。所以, 要加强对实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 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护理过程中, 应时刻注意无菌操作, 收集每次用过的吸痰管并正确销毁。

4 VAP的定义

机械通气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 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 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也是抢救呼吸停止及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 但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的感染率相应增加, 通常VAP在经过机械通气后2d产生肺内感染, 属院内感染。经过调查, 在ICU病房内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肺炎患病率比未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高3~21倍, 而VAP的感染率可高达52%。若患者接受了呼吸机措施辅助呼吸, VAP的发病率每天就会提高2%左右。由于VAP发病率的增加, 使患者病死率增加, 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增加了医疗费用, 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所以, VAP受到了很多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5 VAP的发病机制

VAP的发病诱因与很多原因相关。VAP发生的原因总结如下: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 有足够多或足够强的致病菌侵犯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机体的感染。VAP的感染方式主要有:经上呼吸道吸入致病微生物、细菌微粒、其他感染处的血行传播感染、致病菌穿透肺组织、或从邻近部位经膈肌或胸壁传播、胃肠道移位。

6 VAP的病原学

细菌是引发VAP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的类型跟VAP发生发展的时间、有无住院史与所用抗生素有密切关系。根据统计资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致病菌占院内肺炎感染菌的一般以上。

早期出现的VAP通常是因为气管进入口咽部导致的感染, 一般是在2~3d内发生。致病菌多是由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群引起, 革阴性菌所占比例只有17%, 因此大部分细菌为对抗生素较为敏感。但晚期出现的VAP通常是在插管3d后发生, 约有50%左右的致病菌为革阴性菌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 。因此感染的致病菌耐药性较高。

7 VAP的预防与护理

7.1 机械通气治疗策略

严格机械通气指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推荐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套囊维护;强化技术培训。

7.2 口鼻咽腔冲洗

有效的口腔清洁通过改变微生物在口、咽细菌定植, 减少细菌数量, 维持口腔的防御体系, 防止细菌向下呼吸道移行。

7.2.1 冲洗方法

(1) 充盈气管导管气囊。 (2) 两名护士操作, 一人用注射器抽吸冲洗液反复冲洗口鼻咽腔, 另一人用吸引器吸出冲洗后的污液, 直至口鼻咽部清洁为止。 (3) 吸引气囊上“黏液湖”潴留液。 (4) 冲洗液选择:生理盐水;脓血用双氧水;真菌、铜绿假单胞菌用醋酸液。 (5) 每天冲洗2~3次。

7.2.2 注意事项

(1) 颅脑外伤至脑脊液口鼻漏者禁止冲洗。 (2) 不主张使用抗菌药冲洗或涂抹口腔, 避免口腔耐药菌株产生。

7.3 防止放流和误吸

7.3.1 取半卧位

床头抬高30°~40°, 患者取半卧位能减少胃肠道反流及误吸。

7.3.2 正确鼻饲

(1) 患者取半卧位。 (2) 鼻饲前检查气囊压力及判断胃管位置。 (3) 缓慢注入鼻饲液, 每次注入量<200ml。

7.3.3 正确排痰和吸痰

(1) 有效排痰:实行“三步排痰法”一吸, 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二叩, 翻身叩背帮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三吸, 机械吸痰。 (2) 机械通气的吸痰:a.吸痰指征:患者咳嗽听诊有痰鸣音时;患者呼吸窘迫时;呼吸机显示气道压力升高时;血氧饱和度下降时。b.吸痰方法:吸痰前给予2min纯氧;无负压情况下插吸痰管, 插入深度应达到气管插管开口尖端;打开负压吸引, 压力一般不超过25mmHg (1mmHg≈0.133kPa) ;先吸引气道分泌物, 再吸口鼻内分泌物;吸痰手法:轻柔、旋转、向上提拉, 禁止上下反复提插;每次吸痰不应超过15s;吸痰管一用一换, 不能重复使用。c.注意事项:鼻饲后30min内尽量不吸痰, 避免反流和误吸。

7.3.4 声门下吸引

持续恒定的声门下吸引, 能够使VAP发生率明显降低, 有利于控制感染, 是新的预防VAP有效方法。

7.3.5 呼吸功能锻炼

让患者采取咳嗽训练及呼吸功能训练措施, 并给予止痛药缓解患者的疼痛, 让患者深吸气、深呼气及咳嗽, 增加主动廓清排痰功能。

7.4 改进营养支持和预防溃疡方法

早期进行肠道内营养支持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通过肠黏膜向肝脏和血液移行, 并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防止胃肠道细菌移位。 (1) 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2) 每次鼻饲前应先吸痰, 检查胃内有无潴留。如胃容量过多或腹部肠鸣音消失应暂停鼻饲。 (3) 胃内营养支持每次间隔应>2h, 每次注入量应<200mL, 避免胃内容物过多引起反流。 (4) 过幽门小肠营养:反流症状明显和不能耐受胃内营养的患者, 可将胃管放置达到幽门段远端, 最好达到空肠, 可防止食物反流, 避免食物使胃液p H升高。

7.5 人工气道感染控制措施

(1) 经鼻气管插管一般可保留7~14d, 经口气管插管一般可保留7d;口咽通气道每次用后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15min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2) 简易呼吸气囊、面罩和模肺等人工气道辅助装置应进行消毒处理。 (3) 一次性无内套管的气切插管平均7~10d更换一次, 有内套管的气切插管平均29~30d更换一次;金属套管30d更换一次。 (4) 一次性内层套管消毒流程:内层套管应6~8h取出→放入酶液内浸泡去污→流动水冲洗→用专用细毛刷彻底清洗内腔分泌物→流动水冲洗→放入0.05%~0.1%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0min→无菌水彻底冲洗内层套管后再放入气切插管内。 (5) 复用性内层套管 (金属材质) 消毒流程:内层套管应6~8h取出→放入酶液内浸泡去污→流动水冲洗→用专用细毛刷彻底清洗内腔分泌物→流动水冲洗→放入沸水中煮沸20min→晾凉后再放入气切插管内。 (6) 气管插管导丝与麻醉喉镜应进行消毒灭菌。可使用一次性插管导丝;金属麻醉喉镜的手柄、喉镜片要用0.05%~0.1%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1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燥避污保存。 (7) 提倡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 重复使用的应严格消毒。 (8) 细菌/病毒过滤器、人工鼻均需24h更换一次, 禁止复用, 有潮湿或被痰液污染应随时更换。 (9) 湿化液应每24h更换, 加湿化液采用无菌滴注法。 (10) 雾化液先用现配, 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h。ā隔离患者应采用密闭吸痰装置, 48~72h更换, 遇有污染随时更换。

7.6 气管切开的感染控制措施

(1) 气管切开应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换药流程, 及时清除创面分泌物并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2) 停呼吸机后使用人工鼻或气管切开防护罩可有效防止患者呼吸道深部分泌物对病室环境的污染, 同时保持颈部气切伤口不被污染。 (3) 应选用高容低压气管套囊, 减少气囊对气道黏膜的损伤, 预防口咽分泌物的反流。

7.7 呼吸机装置的感染控制措施

(1) 提倡采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对复用性管路要严格消毒。呼吸机外置回路应达到一人一用消毒或灭菌, 常规一周更换一次。 (2) 冷凝水经消毒处理后及时倾倒, 防止管路变动冷凝水倒灌入呼吸道。

8 讨论

机械通气容易导致VAP, 原因有以下几种: (1) 医务工作者的无菌操作意识及预防观念欠缺导致感染。 (2) 由于机械通气破坏了口咽部的正常结构, 减弱了机体的正常反射, 削弱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便容易导致呼吸道的感染。 (3) 由于胃内容物的反流及上呼吸道不够洁净便容易导致下呼吸道的感染。 (4) 气管插管时的冷凝液内有较多的致病菌, 若冷凝液被误吸如气管内, 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5) 由于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的的使用, 导致了机体内菌群的失调, 容易产生真菌感染。我们针对于此病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加强管理, 提高无菌操作意识及防范意识, 做到密切观察护理, 切断致病环节, 降低了感染概率[1,2,3,4,5,6]。

参考文献

[1]张京利, 王桂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0例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 2000, 36 (6) :336-338.

[2]田素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6 (5) :6-8

[3]付燕, 李小平, 王亚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 (10) :84-85.

[4]李燕, 王丽范.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措施的改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 8 (9) :38-40.

[5]王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 2010, 30 (36) :25-27.

上一篇:新形势下小学阅读教学下一篇:急危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