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呼吸机

2024-07-22

应用呼吸机(共12篇)

应用呼吸机 篇1

呼吸机,也叫通气机,是应用以机械装置建立压力差,从而产生肺泡通气的动力原理制成,也可以用来代替、控制或改变人体的自主呼吸运动。其原理是:向人的肺施加可控制压力和氧浓度的新鲜空气帮助肺完成通气,即将空气和氧气分别减压、过滤送到空氧混合器形成空气和氧气配比可调节的混合气体,再送到吸气阀,由电路控制完成按适当的通气模式、呼吸频率、吸呼比、流速向病人送气,电路控制还要完成打开或不完全打开呼气阀进行呼气过程,电路同时检测和控制病人的呼吸状况并完成进入下一个呼吸周期,如此循环往复完成辅助病人呼吸的功能。

呼吸机是一种急救与生命支持设备,广泛应用于急救、术后恢复、呼吸治疗,现在作为医院的常规医疗设备,越来越普及,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都很熟悉,但对于便携式呼吸机的应用,普及度则没那么高了。便携式呼吸机除了可以应用于大部分需要呼吸帮助的患者外,还可以应用于病人的转运、辅助睡眠,是很重要的医疗设备。

1 便携式呼吸机的应用特点

慢性阻塞性肺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慢性流行疾病, 随着这种疾病的广泛传播, 呼吸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治疗中变得必不可少。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 越来越多的病人倾向于在家里进行长期护理。传统呼吸机在家中的地位往往很尴尬, 它庞大的体积会让家中的病人觉得有压迫感,同时医护人员也会担心家庭护理人员能否正确地操作医疗设备。

对于需要呼吸机长途转运的病人,便携式呼吸机更显示它的优越性与轻便性。

(1) 不需气体做动力, 耗气量少。(2) 整机小巧, 主机轻便, 功能强大, 可以根据患者的状况和场地随意放置, 而且可以交直流电两用( 可与任何汽车点烟器相连) , 同时内置电池, 大大增强了适应能力和移动性能。(3) 具有辅助/控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窒息后备通气、呼气末正压、手动呼吸、备用呼吸机通气等基本模式, 并且可以自由组合这些基本模式。(4)儿童及成人均可使用。(5) 具有完善的自检功能, 从而保证了呼吸机的精确度。(6) 面板设计合理, 可以显示多项参数。

2 纽邦E360与万曼VENTImotion2便携式呼吸机比较

现以美国纽邦公司生产的纽邦E360呼吸机与德国万曼公司生产的万曼VENTImotion2便携式呼吸机为例,浅谈呼吸机与便携式呼吸机的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区别,以小见大。

(1)纽邦E360工作原理

纽邦E360型呼吸机在临床上适用于新生儿、儿童和成人。使用双伺服气体输道系统(空气,氧气),伺服阀控制主动呼气阀,简单操作界面,触摸图象监护仪,具有容量控制、压力控制、压力/容量双控制(VTPC&VTPS)、A/C辅助(A/CMV)、同步间歇指令(SIMV)、自主呼吸(SPONT)、BIPAP双相正压通气等通气模式,其气路系统由吸气系统,呼气系统和安全系统组成,主要包括2个伺服阀,1个呼出阀,3个TSI流量传感器,4个压力调节阀,4个三向电磁阀和5个压力传感器,原理图如图1所示。

吸气系统:空/氧气通过各自的进气过滤器和积水杯,对气体中的杂质和水汽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过压力调节阀降压到103.35 kPa(15 psi),由2 个压力传感器对两路气体压力进行测量。2 个伺服阀根据系统控制信号对空/氧气流量进行控制。经过伺服阀调节后的气体通过TSI 流量传感器进入气体混合腔。气体在气体混合腔中进行混合,然后输出到送气模块。

呼气系统:呼气系统测量由患者呼出气体的容量,流量和压力。呼出阀为主动呼出阀, 阀的开合以及PEEP 的控制由呼出伺服阀文氏管射流组件进行控制。空/氧气进入气体减压阀前就由一个小管道连接到空/氧切换三向电磁阀,然后通过呼出压力调节阀,送到呼出伺服阀。

安全系统:由安全三向电磁阀和安全压力调节阀组成, 呼出伺服阀的工作流体通过安全三向电磁阀和安全压力调节阀连接,为送气模块中的吸气安全阀提供驱动压力,而且通过气阻原件为呼气气道压力测量模块提供反向小气流, 防止患者呼出气体的水汽和杂质。吸气气道压力由三向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进行测量。

(2)万曼VENTImotion2工作原理

万曼VENTImotion2便携式呼吸机属于一种无创通气、但不担当生命维持性工具的家用呼吸机,其适用于潮气量最低达到160mL、且有相关证明证实其具备自我呼吸能力的通气能力不足成年患者。具体适应于: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如脊柱侧凸和胸腔变形;神经性、肌肉性或神经肌肉性障碍,如胸膈痦满;中枢性呼吸调节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但万曼VENTImotion2不适宜作为维持生命的工具来使用。其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

空气经过涡沦增压后,经过流量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的监测,进入加湿器,气流滤菌后到了呼气系统。氧气源(0.5-6bar)经过流量校准器校准(≤15L/min),氧气流量阀后与呼气系统的气源混合,混合气体最后输入病人。

(3)两种型号的技术参数对比

两种型号呼吸机的部分技术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

其中,通气模式中T表示受时间控制的工作模式;ST表示辅助控制型的工作模式;CPAP表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工作模式。

3 小结

纽邦E360结构精密,功能齐全,是一款设计适用于绝大部分患者的呼吸机,但相比之下,其价格也较高,体积较大,故不应用于病人的转运及作为家庭式治疗。而万曼VENTImotion2便携式呼吸机也有自身的优缺点。价格便宜、体积小、携带方便,可应用于病人的转运及配备在救护车中,但受其功能的限制,不能应用于10kg以下的新生儿、有创病人及生命维持应用中。

通过对二种型号的呼吸机对比,主要是起到对医疗机构的呼吸机采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医疗机构可根据治疗的需要采购各种型号的呼吸机的数量,从而节省经费的支出。而对于医务人员,了解各种型号的呼吸机的性能、适用范围等功能,能起到因各类患者及使用场合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型号的呼吸机,这样往往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志泉。四种型号呼吸机性能简介及维修实例[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9,28(6):661-664。

[2]王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8):465。

[3]VENTImotion2设备说明和使用指南,8-9。

[4]温国坚,郑峰,刘曼芳。纽邦E360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0):108-109。

[5]陈龙,王振亚.Evita4呼吸机维修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8):94-95.

[6]刘妙芳,杨东,黄平坚.呼吸机分类新论及关键气路组件综合技术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3):35-38.

[7]王毓敏。便携式呼吸机长途转运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12-113。

应用呼吸机 篇2

作者:张书富,罗艳蓉,华尔,陈爱伦,陈德,周依蒙,朱永莲

【摘要】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测定动脉血pH、PaO 2、SaO 2、PaCO 2,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与2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相对照。结果 BiPAP组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100%;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 0.05);PaO 2、SaO 2 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高(P 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结论 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起效迅速。

关键词 心力衰竭,正压呼吸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mechanical venˉtilation by nasal or facial mask on acute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ALVF).Methods 20patients with ALVF were treatˉed by BiPAP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ith traditional drugs,major physiological data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20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drugs alone,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BiPAP group.Results After treatment,dyspnea were relieved in all patients,the efficicency rate is100%,whilethe total efˉficiency rate is only80%in control group.In BiPAP group,heart rate,respiratory rate and mean blood pressure imˉproved[from(127.3 13.4)/minto(93.2 16.1)/min,from(30.9 8.8)/min to(22.3 5.2)/min and from(117.3 11.4)mmHg to(88.2 10.7)/mmHg,respectively].Analysis of blood gas showed that PaO 2 and SaO 2 inˉcreased significantly[from(57.4 7.5)mmHg to(75.3 11.6)mmHg and from(85.3 9.7)mmHg to(93.6 7.2)mmHg],while pH and PaCO 2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changes.Conclusion The use of BiPAP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on ALVF.Key words heart failure positive-pressure respiration 近年来国外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用药的同时及早应用机械通气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1,2]。国内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用正压通气的研究甚少。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1月,对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抗心衰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式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BiPAP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67.5 12.4岁,其中12例为缺血性心肌病,5例为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为扩张型心肌病。均为住院患者,16例存在Ⅰ型呼吸衰竭(PaO 2 60mmHg),4例存在Ⅱ型呼吸衰竭(PaO 2 60mmHg,PaCO 2 50mmHg)。(2)对照组:20例同期住院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年龄、病种、症状体征、合并肺部感染情况及动脉血气等指标均与BiPAP组相近似,有可比性。

1.2 方法(1)所有患者予以常规静脉给药治疗:异舒吉、速尿、西地兰、吗啡等,BiPAP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2)呼吸机: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S/T-D-20型),经面/鼻罩正压通气,呼吸模式(S/T):吸气压10~16cmH 2 O,呼气压2~6cmH 2 O,氧流量5~8L/min。持续应用至病情好转,并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吸气压、呼气压以及氧流量。(3)临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记录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程度、两肺哮鸣音及湿性罗音。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动脉血气1次;(4)疗

效评定标准:显效:呼吸困难、两肺哮鸣音和湿性罗音均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率、呼吸、血压、PaO 2、SaO 2 恢复正常。有效:上述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PaO 2、SaO 2 明显增高或接近正常。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 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0例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体征消失或减轻,全部患者均未行气管插管治疗。起效最快时间为10min,平均30min症状开始好转。表1所示BiPAP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有效率比较,BiPAP组显效率达到80%,有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0.05。表2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参数变化。从表2可以看出:(1)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加快的心率、呼吸频率和升高的血压在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P 0.05)。(2)治疗后比治疗前PaO 2、SaO 2 显著增高(P 0.001)。(3)pH、PaCO 2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4)与对照组相比,BiPAP组呼吸频率降低、PaO 2、SaO 2 升高较显著(P 0.05)。表1 BiPAP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变化 例(略)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0.05表2 BiPAP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参数变化(略)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发作时,心排出量急剧减少,心室舒张末压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由于肺静脉压迅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大量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3]。BiPAP机械通气是经面/鼻罩双向正压持续通气,通过如下机制改善心功能 [4] :(1)双向正压通气能增加胸内压,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脏前负荷,减轻肺淤血;(2)机械通气可以减少呼吸肌作功,降低耗氧量;(3)机械通气较鼻导管吸氧更迅速有效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组织缺氧;(4)气道正压给氧气流使气道内泡沫破裂,有利于通气;(5)缺氧的改善更有利于减慢心率、降低升高的血压,进一步降低心肌耗氧量。本组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经过药物联合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起效迅速,有效率达100%,与同期常规药物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总有效率80%相比,有明显的提高,本研究与王凤芝等报道的结果一致 [5]。

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具有以下特点:(1)操作方便,利于护理;(2)无创性,不增加机会性感染,且 患者顺从性好;(3)迅速提高氧饱和度;(4)有助于防止急性左心衰注射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我们建议在用药物抢救治疗急性左心衰时,及早使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以利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参考文献

Lapinsky SE,Mount DB,Mackey D,et al.Management of acute respiraˉtory failure due to pulmonary edema with nasal positive pressure supˉport.Chest,1994,105(1):229-231.2 Lo Coco A,Vitale G,Marchese S,et al.Treatment of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secondary to pulmonary oedema with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y nasal mask.Monaldi Arch Chest Dis,1997,52(5):444-446.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4 Sacchetti AD,Harris RH.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What s the latest in emergency treatment?Postgrad Med,1998,103(2):145-147.5 王凤芝,冀锐锋,张雪娥,等.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00-103.作者单位:200090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应用呼吸机 篇3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腹胀;原因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01-01

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的霞要手段.无创呼吸机应用患者常出现腹胀。加重限制性通气障碍,增加患者痛苦,严藿影响治疗效果。本文总结应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发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呼吸科对117例COPI)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中男83例、女34例;年龄4l~75岁,平均年龄61岁;病程4~30年。使用无创呼吸机时间1~16d。根据腹胀诊断标准一j,出现腹胀47例,经分析原因和针对性处理后,43例腹胀明显缓解,4例腹胀无缓解。因病情危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腹胀原因分析

2.1患者配合不佳患者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

治疗,对呼吸机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患者急性发病、病情危霞.尚未接受相关知识宜教。不知道如何配合;呼吸机使用过程由于面罩的限制.患者不能随意进食和限制了语言交流.从而产生抗拒心理;部分患者对使用呼吸机情绪紧张和烦躁。从而导致人机对抗。正常人静态时食管括约肌压力为

2.45~2.94kPa。当面罩内压力>2.45kPa时就可打开食管括约肌,发生胃肠胀气[2j,在患者配合不佳情况下,护士为达到通气效果。调高吸气压,当患者张口呼吸时。随着呼吸机的吸气压力,部分气体吞入胃中,长时问后导致胃肠胀气、腹部膨隆。本组27例患者首次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其中18例因疾病急性发作尚未接受知识宣教。9例

冈面罩限制语青交流而依从性差。

2.2肠蠕动减弱

患者因病程长、体质弱,无创呼吸机应用使卧床时问延长、活动少,导致肠蠕动减弱。使部分经口吞入胃中气体排出减慢,发生胃肠胀气。本组5例C()PD病程在10年以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1周.听诊肠鸣音1~2次/min。

2.3低氧血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町造成胃肠道黏膜缺血、水肿.导致消化能力减弱、胃纳下降,产生腹胀,严重者叮发生应激性溃疡。本组3例长期低氧血症.血气分析血氧分压在8kPa以下,无创呼吸机治疗2~3d后发生腹胀。

2.4感染及应用抗生素

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需采用面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排痰。并且C()PD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及抵抗力降低.易出现

感染,感染时毒素的作用可引起肠麻痹;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菌群失调.产气杆菌异常繁殖,作用于未被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发酵腐败产生大量气体,存积于肠腔发生腹胀㈠。本组7例严重全身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2~3d后发生腹胀。2.5低血钾机械通气后随着低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的纠正.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或应用排钾利尿药,导致低血钾.低血钾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产生肠麻痹而出现腹胀。本组5例呼吸机治疗3~4d后血钾为2.9~3.2mmol/I。

3.1加强呼吸机相关知识宣教

应用无创呼吸机前,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应用呼吸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非语言沟通方法,治疗初专人监护∞:,指导患者配合呼吸机治疗。

3.2呼吸机治疗的舒适度管理

4.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形状、尺寸相宜的鼻(面)罩,摆好位置和调节头带松紧后在吸氧状态下将呼吸囊接鼻(面)罩,给患者模拟辅助呼吸5rain,以适应通气方式改变,待患者表示适应后,接BiPAP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注意患者意识和舒适度的改变,两肺闻及痰鸣音时予吸痰或协助拍背排痰。

3.3调节呼吸机参数

调节参数时,吸气压从低渐高,使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吸气压末值<2.45kPa为宜,Sp02能维持>90%情况下尽量避免高氧流量,病情许可时,间歇使用无创呼吸机,对减轻腹胀有较好的效果。本组40例腹胀患者间歇使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时间2~4h,并逐步延长到停机,腹胀均有不同程度缓解。

3.4腹胀处理

餐后,协助患者顺肠蠕动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10~15min,以促进肠蠕动;3d以上未排便、腹胀明显者使用开塞露肛内注入,或用少量温盐水灌肠,以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减轻腹胀;顽固性腹胀患者行胃肠减压,定期抽吸,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及引流出气体情况,亦可用泡大黄100ml胃内灌人[4],灌药后夹管1~2h再开放引流,2次/d;按医嘱及时补充电解质,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本组7例行胃肠减压,2~3h后腹胀缓解;15例使用开塞露,其中12例腹胀缓解,3例仍腹胀者予温盐水200ml灌肠后排便。

3.5指導患者活动无创呼吸机治疗间歇

指导患者适当活动,能自行活动患者可扶住床栏在床边行走,每天3次,时间根据病情决定,对于不能自行活动患者,由护士协助或帮助患者活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翻身、行四肢关节活动,或在床边小范围活动;鼓励患者自理生活,如洗脸、梳头、进食等,以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4.4小结

COPD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部分患者由于配合不佳、活动少、胃肠蠕动减弱、胃肠道黏膜水肿、感染等原因引起腹胀。对患者加强无创呼吸机相关知识宦教,做好舒适护理,准确调节呼吸机参数,做好腹部按摩、灌肠、胃肠减压等腹胀的对症护理,协助患者适当活动,可减少或避免产生腹胀,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水英。廖燕,殷小容.等.老年病人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568.

[2]单秀莲.无创通气病人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58.

[3]严莉,张继英.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34--35.

应用呼吸机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本院在2012年2月~2014年9月间所收治的140例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中,男81例,女59例;年龄14~85岁,平均年龄(48.3±12.6)岁;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两组患者除了患呼吸衰竭皆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皆满足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并排除治疗过程中放弃治疗或者死亡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以综合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之前要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相关知识与步骤方法,告知患者所需注意的一些事项,对于一些突发情况指导患者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患者能够更加顺利的配合治疗。

1.2.2 心理护理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治疗之前或者治疗过程中都有一定的紧张感或者恐惧感,对治疗没有信心,使患者产生抗拒感,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时疏导患者紧张情绪,能够让患者消除恐惧,积极的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1.2.3 呼吸道护理

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仔细的讲解排痰的具体方法,让患者能够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并鼓励患者尽可能多的补充水分,利于排痰,使呼吸道保持通畅,避免痰液堵塞加重呼吸衰竭症状。

1.2.4 饮食护理

对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若是经口无法进食时,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在插管后2 d实施鼻饲和静脉高营养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与免疫力,进行鼻饲时速度不能过快,不超过250 ml/次,为保证鼻饲管的通畅,在鼻饲前后要注入20 ml的温开水。定期给患者补充相应的营养,多食用一些高蛋白质与高热量的食物,保证患者的机体营养得到均衡。

1.3 观察指标

主要对患者在治疗与护理后的呼吸频率与心率、Pa O2等进行观察与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PaO2、PaCO2等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呼吸机的本身有着许多优点,应用呼吸机对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生理呼吸,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患者肺通气量,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从而避免呼吸过多消耗,可以发挥出其显著的治疗作用。在对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过程当中,辅以相应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提高最终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综合护理手段在对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中应用,发挥出重要的积极作用。

从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出,对14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治疗时,采取不同的护理手段,参照组采取单纯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进行配合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海峰,李萍.系统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0,14(2):23-24.

简易呼吸器的临床应用 篇5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一、性能与装置

简易呼吸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迅速方便,易于携带,可随意调节,不需用电动装置,通气效果好等优点。主要由弹性呼吸囊、呼吸活瓣,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口和氧气接口等组成。

二、辅助装置

面罩、氧气、流量表、氧气连接管。

三、基本原理

氧气进入球形气囊和贮气袋或蛇形管,人工指压气囊打开前方活瓣,将氧气压入与病人口鼻贴紧的面罩内或气管导管内,以达到人工通气的目的。

四、操作程序

1.评估:

(1)是否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立即通知医生。

3.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升/分(供氧浓度为40%~60%)使储气袋充盈。

4.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5.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6.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7.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分,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

8.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五、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3~2/3为宜,亦不可时大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5.呼吸器使用后,呼吸活瓣、接头、面罩拆开,用肥皂水擦洗,清水冲净,再用1:400消毒灵浸泡30分钟,凉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

应用呼吸机 篇6

【关键词】呼吸内镜;呼吸内科诊疗;荧光支气管镜

呼吸内科是对病人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科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诊疗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呼吸内科的现实需要,提高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是当前呼吸内科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呼吸内科的传统诊疗方式主要存在着诊疗时间过长,诊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很大的贡献。

1 呼吸内镜技术概述

呼吸内镜技术能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能通过微创技术来治疗病人。呼吸内镜技术是一种以内窥镜为基础的诊疗技术,内窥镜是一种可以送入人体腔道内的窥镜,它可以使医生非常直观的观察病人检查的部位。呼吸内镜以支气管镜、胸腔镜和纵隔镜为代表,其中支气管镜最早被提出是在1897年,当时德国科学家Killian报导了利用直径8mm,长度为25cm的食道镜取出骨性异物,从此开启了支气管镜的发展历史。在支气管镜发展的100多年来,从最初的硬质支气管镜发展到纤维支气管镜再到现如今的电子显微镜为气道疾病诊疗带来了极大的变化[1]。胸腔镜是1910年由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胸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纵隔镜则是在1959年由瑞典医生Carlens首次提出,用于上纵隔检查和活检,可应用于癌症的分析检查。当前呼吸内镜已经在肺感染、胸外伤、食道气管炎以及肺癌手术前检查等多项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于呼吸内镜医生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准确、快速、直观的判断,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解决了传统呼吸内科诊疗技术不能准确判断病人病情的问题。

2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2.1医生要科学使用呼吸内镜作为诊疗的手段

呼吸内镜能够送入人体腔道内,直接观察患者的病变位置,使得医生能够直观准确的了解患者情况,与以往的诊疗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虽然呼吸内镜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治疗,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医生应当要从患者的病症特点入手,以患者的初步诊疗和呼吸内镜技术的特点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医生应当加深对呼吸内镜技术的了解,积极分析在呼吸内科中应用呼吸内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实现提高呼吸内科诊断效率的目的。

2.2 当前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呼吸内镜主要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确定患者的情况能否采用呼吸内镜技术进行诊疗,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诊疗的具体方向。在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就避免了患者遭受较大的病痛,能够有效的提高诊疗的效果。

2.3 在临床中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呼吸内镜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对以下几项加以注意[2]:第一,要保证呼吸内镜诊疗患者在诊疗前6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当诊疗结束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女性患者还应当错开月经期。第二,在诊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憋气感、异物感,医生应当提前将这种可能性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像医生说明。医生会妥善的处理。第三,在患者诊疗之后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丝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患者也不必恐慌害怕。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过大时则需要医生仔细检查并予以处理。第四,呼吸内镜使用之后注意消毒,由于呼吸内镜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且结构复杂,因此在患者使用后需要严格的清洗消毒。如果呼吸内镜的消毒不合格很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在对呼吸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

3 呼吸内镜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呼吸内镜以管镜和胸腔镜为核心,可以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极大的便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呼吸内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在多学科复合应用的推动下也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荧光支气管镜技术以及超生支气管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医生可以利用蓝色激光下患者病灶的荧光性来清晰的观察患者的情况,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利用超声支气管镜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气道壁各层组织结构,能够准确的观察出早期侵润型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范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超声支气管镜将是呼吸内镜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对当前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来看,呼吸内镜未来的发展将会以多学科复合的方式为主,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具有极大的意义[3]。

4 结束语

呼吸内科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呼吸内镜是呼吸内科诊疗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通过呼吸内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病灶位置有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与传统的呼吸内科诊疗方式相比,呼吸内镜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內科诊疗的效率。从当前呼吸内镜的发展前景上看,多学科复合方式将会是呼吸内镜未来发展主要方向。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强.呼吸内镜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102.

[2] 陈正贤.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用的一些争论[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前沿版).2006,26(4):53-54.

[3] 郭伟,张杰,张峰,张维.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问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2):106-107.

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与护理 篇7

1 上机前呼吸机的准备工作

(1) 准备好呼吸机的附件如:管道、漏气接头、测压管、鼻/面罩、头罩。 (2) 检查呼吸机装机内容:主机与支架安装是否稳固、是否安装湿化器和湿化器插头、是否安装高压氧气接入管、是否安装干净滤膜。 (3) 正确安装湿化器加无菌蒸馏水至刻度线。 (4) 正确连接管道。 (5) 连接电源打开呼吸机开关测试呼吸机功能检查呼吸机管道有无漏气、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等。

2 上机前病人的准备工作

(1) 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目的、使用的正确方法。嘱患者连接呼吸机后只需要维持原来正常、平静的呼吸形式, 由患者自己带动并控制呼吸机送气, 不要使劲送气, 不要使劲呼吸, 不要长时间屏气等。必要时医护人员可亲自示范等一系列的措施来消除患者对呼吸机的恐惧不安心理。 (2) 根据患者的脸型选择合适的鼻/面罩:一般危重病人呼吸较弱, 多用嘴呼吸, 应选用面罩;面部小、颧骨突出较瘦的病人则用鼻罩。在使用前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让病人试戴。鼻面罩与面部吻合良好, 四头带或固定带松紧适宜, 以不漏气为准。不可让病人有过强的压迫感, 在易摩擦部位用凡士林薄涂保护皮肤, 避免压伤和擦伤面部皮肤。 (3) 教会病人及家属使用鼻面罩和头带包括:连接鼻/面罩和头带、戴上后调节鼻/面罩位置和头带松紧度及脱卸鼻/面罩。 (4) 上机前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无创呼吸机前应鼓励病人主动咳痰, 尽量采取有效排痰措施, 对于痰液黏稠者指导其多饮水, 加以氧启动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有利于痰液咳出。也可给予药物治疗, 帮助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

3 使用中的护理

3.1 一般护理

给予病人适当的体位, 可取半卧位、坐位等, 使头、颈、肩在同一水平, 头稍向后仰, 以有效开放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防止枕头过高, 影响气流通过而降低疗效。至少每2小时1次给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 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 (500m L以上) , 以便保持气道湿润, 痰不干结。病室保持空气流通,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帮助患者早期从呼吸肌肉疲劳中恢复。

3.2 病情监测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及皮肤粘膜紫绀情况, 监测血气分析, 注意自主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和呼吸机是否同步, 通气量是否适当。如病人出现烦躁不安, 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多由于通气不足或痰液堵塞有关, 应及时清除痰液, 增加通气量。夜间护士应对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病人严密观察, 因为病人的不自主活动或睡梦中的举动, 常易造成氧气管脱落或摘除面罩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3.3 呼吸机的监测

无创呼吸机治疗时, 每次使用前将蒸馏水200m L倒人湿化器内, 使气体经湿化、温化后进入气道, 以防呼吸道干燥。及时添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在使用中温度保持在32~34℃, 可根据季节、室内温度、湿度来调节湿化器温度。密切观察呼吸机的运转和各项指标, 如有报警应迅速查明原因, 给予及时处理;同时注意检查呼吸机管道的衔接, 鼻面罩是否漏气, 氧气管道有无脱落、扭曲, 每天监测呼吸模式、参数、监测指标等, 并记录在护病记录单上。

4 并发症的观察及应对方法

4.1 胃肠胀气

主要是由于反复的吞气或者上气道内的压力超过食道贲门括约肌的压力, 使气体直接进入胃。多见于张口呼吸和通气压力较高患者, 解决的方法是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避免吸气压力过高 (小于25cm H2O) , 张口呼吸患者提醒应尽量闭紧嘴用鼻呼吸, 带机期间尽量不说话, 防止吸入大量气体引起胀气。腹胀明显者, 可早行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或使用胃肠动力药, 局部芒硝外敷。

4.2 罩压迫和鼻梁皮肤损伤

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组织容性较好、密闭性好的硅胶面罩, 固定带可采用的有“四点固定”或“三点固定”, 调整合适的松紧度, 每2小时放松头带1次, 避免过紧影响面部血液循环, 局部皮肤引起压伤或破损时可涂抹金霉素眼膏。

4.3 误吸

带机时选择半卧坐, 避免饱餐后使用无创通气, 避免在使用通气时进食、饮水, 以免引起误吸。

4.4 漏气

防漏气可嘱患者在送气时避免张口, 不能配合的患者可使用下颌托, 托起下颌。

4.5 口咽干燥

多见于使用鼻罩又有经口漏气时, 寒冷季节尤为明显。避免漏气和间隙喝水通常就能缓解症状。

5 呼吸机的保养与消毒

定期消毒呼吸机的细菌过滤器、过滤膜、管道及鼻面罩。每日用酒精擦拭表面后再用无菌蒸馏水纱布擦拭一次, 每周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螺纹管2次, 每次30min, 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后备用。撤机后, 除上述步骤外, 呼吸机内部还应给予清洁、洗尘、调试和保养。

6 结语

Bi PAP Vison无创呼吸机临床操作和护理简单, 依丛性强。既方便又安全, 又能缩短住院, 降低费用, 并为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能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增加通气, 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 减少并发症发生, 降低死亡率, 使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求护理人员有冷静的头脑、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这样才能在治疗护理中突显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金兰, 武峰.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病人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8 (8) :1995.

[2]冯芸, 李娟.Vision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19) .

应用呼吸机 篇8

1 无创呼吸机的特点

无创呼吸机是经由面罩机械通气的辅助呼吸机, 无需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建立人工气道。能有效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缺氧和C O2潴留症状, 并发症少且无创伤, 易于临床使用和操作, 使NIPPV成为了1种长期通气和治疗呼吸衰竭的支持手段。

2 无创呼吸机禁忌证

禁忌证: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绝对避免使用NIPPV。相对禁忌证包括气道分泌物多、排痰困难、严重感染、误吸风险高 (患者不能处理分泌物) , 鼻咽部分的固定解剖异常 (例如, 鼻后孔闭锁、严重喉软骨软化) 患者极度紧张心跳呼吸不稳定 (严重心律不齐) 、不合作、近期接受过卢面部、上腹部手术者、严重肥胖者。

3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对比

3.1 病例

40例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龄50~76岁, 平均63岁, 均为COPD伴II型早中期呼吸衰竭。

3.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 (20例) 和对照组 (20例) , 2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静脉滴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 并给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吸入剂, 同时注意适量补液, 并纠正酸碱失衡, 合并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NIPPV组应用Bi PAP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及一次性管道正确连接, 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 选择适合病人脸型的鼻 (面) 罩, 以减少气雾的产生。在吸氧状态下用头带固定, 再连接呼吸机, 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调节通气模式和参数。通气频率低于25次/min, 吸气正压力从6~8cm H2O, 逐渐增至20~25cm H2O, 以使患者耐受的压力为宜;呼气末压力从2~3cm H2O开始, 逐渐调至4~6cm H2O, 以达到最少CO2重吸入和目标氧合水平, 潮气量6~10m L/kg。观察5~20min。通气过程中患者可短暂停歇, 以便吸痰或进食, 无创通气时间根据病情3~15d, 每天4~15h。对于意识障碍、排痰困难者或痰液无力咳出者积极吸痰, 在意识清醒之前由专人看护, 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防止痰堵窒息。

(3) 结论: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NIPPV, 成功率达80%以上。仅极少部分患者应用面罩后感到轻度不适。其中NIPPV组在治疗2h内有2例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接受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其余18例患者在治疗2h后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HR和RR显著下降, 呼吸困难评分也明显降低。对照组在治疗2h后有6例患者需插管, 第48小时达10例;治疗2h后仅Pa O2有改善, 部分动脉血气结果和临床症状在48h后才有好转。2组的肺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依据实际统计数据两者的平均住院日 (12±8) d和 (20±23) d (P≈0.04) , NIPPV组的住院日明显短于对比组, 插管率为3.3%和16.6% (P≈0.037) 病死率为6.7%和11.7% (P≈0.041) 都显示出前者对呼吸衰竭的疗效要好于后者。2组中NIPPV治疗后2h、48h的p H值、Pa O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能作为预测早期疗效的较好指标。同时, 由于NIPPV不会引发与呼吸机相关肺炎或气压伤等不良反应, 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得以缓解, 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瑞明, 乐辉, 朱绍英, 等.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 .

[2]黎子杰, 孔祥伟.平台呼气阀在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7 (8) .

应用呼吸机 篇9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临床应用,分析

呼吸衰竭是机体病发病理性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其诱发机制多样, 一般情况下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动脉内血的二氧化碳分压会升高。从临床表现来看, 肺组织病变、呼吸道病变以及胸廓病变等均为造成呼吸衰竭的原因, 如果不进行及时救治, 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采用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并总结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呼吸衰竭患者共计100例, 对这些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患者中男性62例, 女性38例, 年龄在46~79岁, 平均年龄为 (45.13±5.12) 岁。

1.2 方法

1.2.1 选用仪器:

我院选用的一起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 PAP) 无创呼吸机Synchrony, Har mony, 由RESPIRONICS公司以及VPAP III ST-A、RES MED公司生产。

1.2.2 禁忌证:

昏迷、情绪不稳定患者、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均被排除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病例之。患有上消化道出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低血压休克患者也被排除在无创呼吸机治疗计划外[1]。

1.2.3 临床治疗:

首先在临床治疗前, 需要调节呼吸机的参数, 一般情况下吸气峰压调节为10~45 cm H2O, 潮气量调节为10~15 m L/kg。然后检查呼吸机, 在检查过程中要全面化与系统化, 然后对患者临床表征进行分析, 在治疗之前检查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是否完好, 如果患者鼻腔通气功能正常, 则采用鼻黏贴收缩剂保证患者鼻道通畅, 连接呼吸机与鼻罩。最后对患者进行引导性呼吸, 患者通过深呼吸提高通畅质量, 保证辅助剂的间断通气时间为每天3次, 每次1.5 h, 直到患者呼吸逐渐平稳, 再慢慢减少通气时间[2,3]。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治疗完后, 进行二次检查, 提高治疗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 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 如果P值<0.05, 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 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治疗前后SPB、DBP、HR值发生了明显改变, 治疗后SPB、DBP、HR值明显要小, 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临床表现得知, 有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无法忍受治疗过程中的憋闷以及其他原因而中断治疗, 转为其他治疗, 其他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呼吸压力, 使呼吸消耗减少, 同时其通过有效治疗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 提高了治疗效果[4]。

从临床治疗结果可以发现, 无创呼吸机具有安全可靠性, 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了治疗时长, 同时减少了病死率, 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机体功能。这种方法操作简便, 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极大的满意率, 因此值得其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殷红梅.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 2007, 13 (19) :1856-1858.

[2]李建东, 刘晓联.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6) :1469-1471.

[3]毛丽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21) :3009-3010.

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篇10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自2009年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病人40例。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急危病人, 解除呼吸道梗阻的常用方法, 对于脑出血、外伤性脑干损伤以及大手术后呼吸衰竭的病人, 行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呼吸机通气纠正危象, 也是有效抢救病人的措施之一。但随之而来的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 是危及生命的又一主要并发症, 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病人的预后等, 所以其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在几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 通过以下几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及时控制了各种危险及感染因素, 使病人度过了呼吸衰竭的难关, 为治疗原发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使病人较快的恢复到最佳状态, 为病人及家属节约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 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中男31例, 女9例。其中脑血管意外8例, 脑外伤13例, 复合型外伤并气胸10例, 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连枷胸2例, 药物中毒4例, 其他大手术创伤后引起ARDS 3例。其中病程最短3h, 最长686h。

2 呼吸道管理

2.1 体位

选择舒适的体位, 并将床头抬高30°~45°或将颈部填充, 防止颈后部悬空所造成的不适。每2h翻身叩背1次, 要保持头、颈、躯干的一致性, 防止某个部位压迫时间过长所致的损伤, 还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与排出。

2.2 创面的护理

一般每天更换1次切口外面的敷料, 分泌物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时, 应及时清洁伤口或更换敷料, 预防局部切口的感染。

2.3 呼吸道的湿化

2.3.1 气道湿化的目的:

人工气道的建立, 使正常呼吸道的湿化、加温和滤过的功能丧失, 加上机械通气情况下, 通气量增加, 使呼吸道的水分蒸发明显增加。气道湿化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肺部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2.3.2 气道湿化的方法主要包括:

(1) 呼吸机上配备的加温和湿化装置, 将无菌蒸馏水加热产生水蒸汽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 从而达到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的目的, 吸入气体的温度以28~32℃为宜。 (2) 使用人工方法, 每2h向人工气道滴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加敏感抗生素和5%碳酸氢钠, 交替使用, 滴入液体的数量由操作者依病人的具体情况酌情掌握, 应以呼吸道分泌物顺利被咳出、吸出或排出为原则。成人以每天200ml为最低湿化量。 (3) 雾化吸入, 利用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波把水滴击散为雾滴, 与吸入气体一起进入气道而发挥湿化作用。

2.3.3 湿化液主要包括:

(1) 蒸馏水:系低渗液体, 既可用于湿化较黏稠的痰液, 又可用于湿化气道内细胞, 但用量过多, 可增加气道黏膜的水肿; (2) 生理盐水:主要用于维持气道黏膜-纤毛的正常功能, 常用小剂量短期使用, 若持久使用, 会因水分蒸发, 生理盐水变成高渗而具有刺激性; (3) 0.45%氯化钠溶液:吸入后在气道内发生再浓缩而使液体浓度接近生理盐水, 对支气管无刺激性, 常用于痰多黏稠而不易吸出者; (4) 5%碳酸氢钠溶液:主要用于化痰; (5) 生理盐水加沐舒坦:沐舒坦具有促进黏液排除出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 它可以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 减少黏液滞留, 可以显著促进排痰, 改善呼吸状况。

2.4 套管的管理

2.4.1 气管切开是涉及到临床各科的一种常用手术, 选择合适的套管及做好可靠的固定是防止气管脱出的关键。在临床护理中, 护理人员往往只注意术后气管套管内管的清洗和更换, 而忽略了观察套管的固定是否牢固可靠。常因气管套管过短、套管系带过松、翻身、病人烦躁不合作、剧烈咳嗽、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不当以及呼吸机管道的支架调节不当而旋转脱出或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等原因而脱出, 虽不多见, 可一旦发生, 后果严重, 甚至导致患者因窒息而死亡。

2.4.2 对气管切开病人应加强巡视, 床旁备无影灯、气管切开包, 因气管切开后2~3d内尚未形成良好瘘管, 如发生脱管, 再次置管比较盲目, 以上用物是再次置管时的必需品。翻身时使病人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 防止套管旋转角度过大, 影响通气而致窒息。每天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 根据病情及系带及时调节系带长度, 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 松紧以能容1指为宜, 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 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 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 防止牵拉过度导致导管脱出。神清不合作或烦躁者应约束双上肢, 并给予适量镇静剂, 并带防护手套, 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2.4.3 长期机械通气者, 应选用高容量、低压式气管导管, 气囊充气以不漏气为宜, 每次5~8ml, 每4~6h放气1次, 每次3~5min, 减轻气囊对气道的压迫防止缺血坏死。

2.4.4 掌握吸痰时机和方法, 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机体排出分泌物的生理失去作用, 故将翻身拍背作为常规护理, 以利痰液松动, 易于咳出。不必频繁吸痰, 以免造成病人气道的损伤, 使气道分泌物增加。如床旁听到有痰鸣音、病人出现咳嗽、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或发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及时吸痰, 先将吸痰管反折插入气道预定长度后再开启负压吸痰, 左右旋转边退边吸, 切忌在同一部位反复抽插式吸痰, 负压不能过大, 一般成人在33.3~40.4kPa, 以防损伤气道黏膜, 吸痰前后吸纯氧2~3min。呼吸道分泌物少时, 应先注入湿化液, 停留片刻或接上呼吸机呼吸1~2次后再做吸引, 如果分泌物多时, 应先充分吸引, 再注入一定量的湿化液, 并立即吸引。另外鼻咽部或口腔有痰时, 要更换吸痰管及时吸引, 胃肠压增高的病人及时留置胃管和胃肠减压, 有助于减少胃肠液的反流和呼吸道感染, 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5 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 保持室温22~24℃, 湿度为60%~70%, 每天予以循环空气消毒机及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3次。 (2) 加强口腔护理, 根据口腔内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 选择敏感的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 4次/d。 (3)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吸引器装置导管每天更换。 (4) 呼吸机的导管、连接管及湿化装置每天清洗消毒1次, 如为一次性则每天更换1次, 及时添加呼吸机的湿化液, 及时倒掉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 (5) 呼吸肌功能锻炼, 术后1~2d开始指导或帮助清醒病人做深吸气、腹式呼吸、鼓励咳嗽并逐渐延长呼吸肌锻炼时间。

3 讨论

应用呼吸机 篇11

【关键词】COPD;无创呼吸机;Ⅱ型呼衰

【Abstract】 obj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OPD patients with acute aggravating period merger Ⅱ type failur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alysis.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COPD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qual to the number of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therapy, the team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after compar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arterial blood PO2, PCO2 and PH value. Results: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levated PO2, PH value, reduce PCO2 values, two groups of data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in COPD patients with acute aggravating period combined type Ⅱ failure early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is remarkable, for the well recovery of fatigue, and well tolerated, is worth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COPD; Noninvasive ventilator; Ⅱ type failure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03-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这类患者由于呼吸肌储备力不足以及呼吸功耗的增加,故在急性期加重缺氧和储留从而导致Ⅱ型呼衰。在临床上要使用呼吸机进行呼吸。传统的呼吸机是有创呼吸机,而无创呼吸机(NPPV)的应用,相对有创呼吸机,减少了呼吸性肺炎的发生也有效避免了气管插管以及切开等并发症[1-2]。本文主要是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这一时期我院收治的COPD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在60.12±12.4岁,男患者50例,女患者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情况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保持呼吸道的顺畅以及控制呼吸道感染,纠正酸碱平衡以及合理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患者的心衰情况。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呼吸模式采用自主呼吸/定时模式,呼吸压为4-8cmH2O(患者实际情况增加但<20 cmH2O),呼吸频率14-18次/min,,每次6h。两天一次,间歇期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

1.3 评估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的PO2、PCO2以及PH值。

1.4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标准差表示、组间行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O2、PH、,PCO2数据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PO2、PH值升高,PCO2值降低,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病理基础是患者气道阻力增加,呼吸驱动增强,肺动态过度充气而形成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升高 、呼吸机疲劳。目前,我国COPD发病率逐年升高,过去临床对于COPD的治疗都是局限在药物治疗,疾病症状缓解慢,患者住院时间长,并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还要采用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进行有创呼吸机治疗,医疗费用高并且撤机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病死率也较高。而目前无创呼吸机的应用则有效的减少了上述的各种问题[3-4]。

无创呼吸机对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无创呼吸机的适用人群主要也是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患者。无创呼吸机的早期干预能有效的避免发展为危及生命的呼吸衰竭,同样无创呼吸机还能作为辅助的治疗手段[5]。无创呼吸机能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的动脉血压降低,PH升高,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呼吸衰竭缓解。长时间的使用无创呼吸机能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目前关于无创呼吸机的适用人群以及用量在临床上还存在差异。但是依据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无创呼吸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在对照组患者采用积极的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动脉血的PO2、PH、,PCO2积各值都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的患者早期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利于呼吸肌疲劳的恢复,且耐受性较好,利于缩短治疗疗程,临床症状缓解迅速,有效的改善实验室指标。因此,无创呼吸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丽丽, 冯宪真.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衰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 2014, (27):28-29.

[2] 赵玉娟, 王栋.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13(6):784-785.

[3] 王晓红, 高颖.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5, 4:81-83.

[4] 朱永祥, 张吕胜, 周安,等.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7例临床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13):3062-3062.

应用呼吸机 篇12

1 工作原理

1.1 气源

1.1.1 气源输入:

有高压入口和低压入口, 前者供空氧混合后的气体输入;后者供由麻醉机等流量表出来的气体 (可含有麻醉药) 输入。二者同时只能用其一。气体经细菌滤过器进入贮气囊。

1.1.2 氧电池:

用化学法测量输入气体的氧浓度。1.1.3贮气囊:输入的气体存于贮气囊。囊内压力为工作压, 10~120cmH2O可调, 常用60cmH2O。由于斜置滑杆的作用, 其压力保持相对恒定, 即当囊内气体减少, 囊上移, 推动滑杆向外, 使更多的气体进入囊中。工作压显示于面板工作压力表。

1.1.4 安全阀:

起两个作用:一是使用高压气源时, 当气囊内压力大于120cmH2O, 安全阀打开;二是使用低压气源供气时, 气囊充满后气体经安全阀溢出。

1.2 吸气期

1.2.1 吸气流量传感器:

该传感器有主通道和测量通道。主通道内置金属网, 对通道的气体产生阻力, 使部分气体流经测量通道, 冲击通道内的金属片, 进而触及压电感应器, 产生电信号。通过的气流越多, 产生电信号也越大, 这样可测出气流的速度和量。

1.2.2 吸气阀:

它包括一个硅橡胶管和一个夹式控制器。“夹子”的固定臂固定不动, 活动臂的移动由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最大可达480步/s, 完全开放到完全关闭硅橡胶管仅需0.1s。每一步气流变化约10%。步进电机的活动受电子系统控制, 进而控制吸气阀的开放和关闭。当电源出故障时, “夹子”自动处于开放位。

1.2.3 吸气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通过测压管和细菌滤过器接于吸气管道。管道内压借硅橡胶膜作用于压电感应器测量出数值, 一供显示, 二输至电子系统供控制通气分析 (如压力限止、压力支持等) 。

吸气控制由流速和压力伺服环来实现。电子控制系统持续将实际测得的吸气流量、压力的反馈信号与面板预测值 (潮气量、压力限止、触发压等) 进行比较, 得到差值, 产生调整信号, 从而控制吸气阀的开关, 产生吸气气流, 经加温湿化器输给病人, 完成吸气。气流形式有增流和恒流两种。

1.3 呼出气原理

1.3.1 呼出气流量传感器:

其基本工作原理与吸气流量传感器相同, 但该传感器含有加热装置, 是温度达到60℃, 防止呼出气的水珠凝结, 以免影响测量的精确度。

1.3.2 呼气压力传感器:

工作原理与吸气压力传感器相同, 其功能一是测量呼气压力;二是提供信号给电子系统, 以控制呼气阀。

1.3.3 呼气阀:

由硅橡胶管及“夹子”的活动臂受电磁移动杆的控制。线圈的电信号来源于电子系统。呼气阀的功能一是排出呼出气体;二是产生PEEP。预调有PEEP时, 在呼气期呼气阀不完全开放, 产生一定的呼气阻力。意外断电时, 由于安全弹簧的作用, 使“夹子”处于开放位置。

呼气控制通过一个压力伺服环来实现。电子系统将呼气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与预置的PEEP比较, 差值导致一个调整信号控制呼气阀的开放程度, 以维持预置的PEEP。

2 通气方式及调节

2.1 容量控制方式可在控制或同步状态下使用。

调节参数为:

(1) 潮气量:由分钟通气量 (MV) 钮和呼气频率 (RR) 钮决定。潮气量=MV/RR。

(2) 吸气时间 (Ti) :有动态吸气时间 (INSP.TIME%, 20%、25%、35%、67%、80%可调) 和平台时间 (PAUSE TIME%, 0%、5%、10%、20%、30%可调) 两个旋钮调出。

Ti秒=60× (INSP.TIME%+PAUSE TIME%) /RR

(3) I:E:同样由INSP﹥TIME%和PAUSE TIME%两个旋钮决定。900C呼吸机已内定最长的呼气时间为呼吸周期的80%。

(4) 同步触发灵敏度:如果病人自主吸气达到触发水平, 可触发呼吸机, 从而提前得到一个预置的潮气量, 使呼吸频率和MV增加。

2.2

容量控制+叹息每间隔100次机械通气给一次双倍预调TV的叹息, 实际上是吸气时间双倍, 气流速不变。

2.3 压力控制方式

2.3.1 吸气压力和时间恒定 (二者决定TV) , 吸气流速呈减速, RR和I∶E也需预置。

2.3.2 吸气压力总值=预调吸气压力+PEEP值。

2.3.3自主呼吸时, 需调节同步触发灵敏度 (如调至-2cmH2O) , 当自主吸气使气道压等于PEEP/CPAP值减触发灵敏度值时, 能够给予同步压力控制通气。

2.4 压力支持方式

2.4.1 预调压力支持值, 压力支持总值=预调值+PEEP值。

2.4.2 吸气和呼气时间均由病人决定。自主吸气必须达到触发水平才能触发呼吸机, 否则得不到压力支持, 所以要调节好同步触发灵敏度。

2.4.3 当吸气流速降至峰值的25%时, 转入呼气。当有气道漏气, 流速降不到此水平时, 则以气道压高于PEEP 3cmH2O且吸气时间超过呼吸周期80%转入呼气。

2.5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方式

2.5.1 预调SIMV频率 (0.4~40次/min) 和同步触发灵敏度 (0~20cmH2O) 。

2.5.2 预调控制呼吸频率 (RR) 已确定触法窗。触发窗=60/RR。在触发窗以外不能发生机控通气, 但可进行自主呼吸。在触发窗内若有自主呼吸触发, 给于一次SIMV通气。若在触发窗内无自主呼吸触发, 在触发窗结束时给予一次SIMV通气。

2.5.3 预调分钟通气量 (MV) , 以确定SIMV潮气量。SIMV潮气量=预调的MV/RR。

2.6

SIMV+PSV方式除了SIMV外, 每个自主呼吸都辅以预调的PSV支持。

2.7 CPAP方式:

预调PEEP/CPAP值, 在此水平上进行自主呼吸。由于持续气流的供给, 气道压波动较小。

2.8 手控方式需应用配件和呼吸囊装在吸气输出口, 主要用于麻醉中。

进入呼吸囊的流速由预调MV控制。病人至少达到-2cmH2O的吸气才能进行自主呼吸。在此方式时同步触发灵敏度不起作用。

2.9 特殊功能

2.9.1 吸气未暂停:

按压该键, 呼吸机暂停于吸气末, 供精确测量气道峰压或床边X线片用。

2.9.2 呼气末暂停:

按压该键, 呼吸机暂停于呼气末, 供精确测量PEEP用。

2.9.3 换气:

按压该键, 吸、呼活瓣均开放, 以20cmH2O的压力使气流快速通过呼吸管道。用于重调Fi O2后将贮气囊及气路的气体更换。

3 应用中需注意区分通气模式并作相应相关参数设置

3.1 监测项目。

除了用于两个表头直接监测出MV和气道压外, 还有一个发光报警显示窗, 可选择显示总呼吸频率 (自主+机械) 、Fi O2、吸入潮气量、呼出潮气量, 呼出MV及气道峰压, 平台压和平均压。

3.2 报警项目。

电源或气源故障, 呼吸暂停 (15s) 及Fi O2, 呼出MV, 气道峰压的高、低限报警等。

4

保养主要根据呼吸机的性能及附件使用寿命的要求定期清洗, 消毒管理, 更换消耗品, 检测主机性能, 定期检查更换氧电池、活瓣率、皮垫、细菌过滤器及过滤网等, 由临床工程师进行保养、维护。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呼吸机系列中SIEMENS Servo 900C结构特点;临床应用中技术性能和参数设置;熟练掌握机器性能及维护保养。

关键词:呼吸机原理,应用模式,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下一篇:错案追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