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

2024-08-11

无创呼吸机治疗(共10篇)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1

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较常见的急重症,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指不经人工气道的通气,其对患者无创伤性,主要通过增加跨肺压力以辅助患者呼吸[1],在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肺通气和肺换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无创正压呼吸机在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均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无呼吸机相关禁忌症;排除上呼吸道梗阻、上气道损伤、肺大泡、气胸、胸壁疾病、肺出血、纵隔气肿及入院24小时内死亡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4~75岁,平均56.5±12.5岁,慢阻肺病史5~25年,平均10.5±3.5年;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55.8±13.2岁,慢阻肺病史4~23年,平均9.8±3.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低流量吸氧2~4L/min,尽力维持氧饱和度>90%、平喘、补液、兴奋呼吸剂(β-2受体激动剂、沙丁氨醇)、营养支持等;口服茶碱缓释片0.1g,每天2次;沙丁胺醇雾化吸入2.5mg,每天2次,以解痉祛痰;口服胸腺肽5mg,每天2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机型号:凯迪泰ST-30),经鼻罩或面罩建立正压通气,S/T模式,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呼吸参数[2]。呼吸机参数设置为EPAP:4~6cmH2O,IPAP:10~16cmH2O,呼吸频率10~16次/min;氧浓度30%~50%,逐渐调整至适宜水平,尽力维持氧饱和度>90%。通气时间内除咳嗽、进食水外,要求患者尽量不间断地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得以纠正时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3]

显效:症状及体征显著缓解或消失,治疗过程中神态安静、呼吸平稳,pH值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70~90mmHg,氧饱和度(SaO2)为90%~9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35~45mmHg;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呼吸浅促,治疗过程中神态安静,pH正常,PaO2为5 0~70mmHg或较前提高>20mmHg,SaO2为85%~90%,PaCO2<50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血气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PaO2、aCCO2、SaO2、pH值的变化情况。

1.3.3 住院时间

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2 血气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p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SaO2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住院时间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4.6±3.5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2±3.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使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在呼气相时保持呼吸道正压的技术,能够有效改善气道阻力,缓解患者缺氧状态,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以提高血氧饱和度[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创正压通气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已逐步被证实和公认。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能提高治疗效果,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无创正压通气可作为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模式,为患者提供低阻力的通气支持,维持呼吸末正压并能随时调节,有利于气体交换,增加了肺泡通气量,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耗氧,患者可在正压下进行自主呼吸,并得到湿度可调、浓度可控、温润适宜的安全混合气体,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和肺换气;且无创正压通气避免了有创通气对患者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减少了人机对抗、肺损伤和感染,具有体积小、维护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5],在呼吸内科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应注意禁忌症,如对意识障碍、自主呼吸微弱、呼吸心跳停止、气道保护能力差、面部创伤、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使用。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能够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小时后,观察组PaO2、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有效提高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缺氧状态。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效,血气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平凡.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系统评价[J].医学信息,2013,27(13):93.

[2]蔡柏蔷.呼吸内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57.

[3]刘玉梅.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281-4282.

[4]叶菊贞,莫文梅,詹忆波,等.BiPAP无创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6):742-743.

[5]林建聪.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4,49(6):88-90.

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研究 篇2

【摘 要】呼吸衰竭为严重的疾病,如果在临床治疗中不能进行较好的处理,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出现危急的情况。无创通气为由经鼻面罩或者口鼻面罩等方法,使患者和呼吸机进行连接的机械通气,这种方法操作较为简单,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使用该种方法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本文对该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的研究。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效果

在对呼吸衰竭这种疾病的治疗方面,机械通气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机械通气有无创和有创两类,无创通气通过面罩和鼻罩使患者和呼吸机进行机械通通气。而有创的通气是通过切开气管或气管插管的方法,使患者和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由于无创通气的技术不断提高,而且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因此更多呼吸衰竭额的患者采用无创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8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8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无创通气的治疗,43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范围:54-79岁,平均年龄67.4岁;52例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7例为心源性的肺水肿,5例支气管哮喘,4例间质性肺病,3例重症肺炎。患者间的基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常规的治疗,有氨茶碱、祛痰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的静脉滴注和支气管的解痉剂,同时还要进行电解质紊乱的纠正。然后对患者进行无创通气的治疗,选择气道内进行正压通气的模式,将吸气压开始调整在5-8cmH2O,然后进行相应的提高,抑制到12-24cmH2O,将吸气的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5-25次,将呼吸压设置为4-8cmH2O,同时设置氧浓度和氧流量,每分钟为5-8L,每天进行三次治疗,每次持续2-6个小时。如患者的病情出现好转的情况,将参数进行下调,同时对通气时间进行缩短。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漏气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血气分析,对血气的酸碱度、二氧化碳的分压、心率和动脉的血氧分压进行相应的监测,若指标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检验,t对计量资料检验,X2为计数资料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8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无创治疗后,有76例患者得到病情的好转,治疗有效率为95.0%,治疗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9例有恐惧、紧张的情绪,发生率:11.3%;7例口鼻咽干燥,发生率8.8%;4例胃肠胀气,发生率为5.0%;3例鼻面部出现压伤,发生率:3.8%。

3 讨论

呼吸衰竭为常见的临床疾病,对该类患者,要使患者呼吸道有正常的通气量[1]。对其使用机械通气能够较好的保证患者维持一定的通气量,使高碳酸血症得到相应的纠正,使气体的交换功能得到改善,对低氧血症也进行良好的纠正,因此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较好[2]。但是由于有创通气需要对气管进行切开或者插管,容易出现出血、感染心律失常的情况,而且患者也不能急哦好的接受,会耽误相应的治疗时间。随着近年来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不需要对气管进行切开和插管,使患者能够得到早期的治疗,还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在本文的研究中,患者得到了95.0%的治疗有效率,充分说明该种方法治疗的有效性。无创通气的相应机制为,在患者吸气时,可以由呼吸机对其进行较高气压的提供,使气道阻力出现减小的情况,肺泡的通气量出现增加,造成患者呼吸肌的负荷降低,这种措施能够使患者在呼吸时减少耗氧量和做功[3]。患者在发病时二氧化碳分压出现增加,血氧分压降低;而无创通气在对患者治疗时血氧分压出现增高,二氧化碳分压出现降低的情况,能够对患者呼吸衰竭的情况进行良好的改善。在对患者治疗前,要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面罩的选择,避免出现漏气的情况。要使用间断通气的方法,在一段时间的持续通气后,要有20分钟左右的停止通气,避免对患者的口鼻部造成皮肤压伤的情况。在通气治疗时,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不要张口呼吸,对吞咽动作进行减少,防止胃部出现胀气的情况,若有该情况的出现,要使用药物进行排气处理。对于病情较为严重而且有多器官衰竭的患者要及时放弃无创通气,对患者的气管进行切开和插管,使用有创通气的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无创通气的方法治疗,能够使患者快速得到呼吸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更广泛的推荐。

参考文献

[1] 昊月清,曹洁,郑立文,等.无创机械通气对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价值的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28(18):174-175.

[2] 馬壮,槐永军,张绍敏,等.519 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1(10):132-133.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64例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所有患者均经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患者[1], 其中, 男29例, 女35例, 最大年龄81岁, 最小年龄39岁, 平均年龄52.4岁。原发性扩张性心脏病6例, 先天性心脏病3例, 风湿性心脏病12例, 冠心病20例, 高血压23例。诱发原因包括情绪激动、疲劳、自行停药以及呼吸道感染等。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方面无明显差距,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 给予扩血管、利尿、强心、及多功能心电监护及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以内科综合治疗为基础, 观察组患者清醒, 能够咳痰首先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 呼吸机机型为Bi PAP-3D, 模式和备用呼吸频率分别为:S/T、15~20次/分, 吸气压力、呼气末压力、鼻罩供氧流量分别为:8~15 cm H2O、4~8 cm H2O、5~10 L/min。在治疗过程中, 如患者发生HR及RR加快, 症状加重, 意识模糊, 血压明显下降, 则为无创治疗失败, 改为气管插管, 呼吸机模式为SIMV+PEEP方法, 将频率、潮气量、呼吸时间比分别设置为:10~18次/分、6~10 m L/kg、1∶1.5~2, 氧浓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节 (60%~40%) , PEEP一般为5 cm H2O, 最大不超过15 cm H2O[2]。不清醒, 不能够咳痰患者直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部分患者烦躁, 不合作应用安定静脉推注帮助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患者当SIMV频率为8~10次/分, PEEP水平下调为3 cm H2O后, 拔出气管导管, 改为Bi PAP+呼气末正压通气, 参照患者呼吸状况进行调节, 直至Pa CO245~55 mm Hg, Pa O285~90 mm Hg, 呼吸频率<25次/分, 然后根据患者好转情况调低吸气压力水平, 直至撤机。对照组按有创通气方式进行治疗, 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 模式为SIMV+PEEP, 病情好转降低SIMV频率, 降低至8~10次/分, 病情稳定撤机。随后将气管拔除。同时检测两组入院时, 上机后2和12及24 h血气分析。

注:P<0.05

注:P<0.0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难易度和风险、上机后2和12及24 h动脉氧分压改善情况、呼吸机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采用两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 有11例患者仅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 通气时间为 (2.89±1.03) d, 住院时间为 (6.06±1.15) d, 无VAP和死亡现象发生。5例患者因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而改为有创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 17例直接行有创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 通气时间为 (4.28±1.21) d, 住院时间为 (7.86±2.43) d, 发生VAP 2例, 死亡3例, 其中4例撤机后改无创通气, 插管用药率3例, 插管意外率1例;对照组的通气时间为 (5.12±1.28) d, 住院时间为 (8.71±1.68) d, 发生VAP6例, 死亡5例, 其中9例撤机后改无创通气, 插管用药率12例, 插管意外率3例。观察组34.38%患者被免有创痛苦, 通气时间, 住院时间均低, 且改为有创呼吸机通气患者中18.18%撤机后无创通气辅助, 对照组28.13%撤机后无创通气辅助。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意外率、用药插管用药率低, 被免部分患者气管插管难易度和风险。观察组患者的插管意外率、插管用药率、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VAP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差异 (t=12.2154, P<0.05) 。见表1、表2。

从表2中发现观察组动脉氧分压早期改善缓慢, 远期无差别。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时, 患者体内肺血管静水压骤升, 超过胶体渗透压后, 易引起肺间质液体渗漏, 造成间质性肺水肿, 从而导致氧弥散和肺通气功能障碍, 引发低氧血症[3]。呼吸代偿作用加快了呼吸频率, 增加了呼吸功能, 造成呼吸肌疲劳, 导致氧耗量大大增加等现象[4]。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引发低氧血症还会导致器官不可逆损害及组织损伤, 呼吸机辅助通气, 适度PEEP可增加肺泡内压, 降低肺间质液体外渗, 从而改善氧弥散, 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5]。纠正缺氧在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治疗中十分重要, 传统的氧疗无法迅速增加血氧气压, 需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观察组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25%、9.38%, 对照组的VAP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8.75%、15.63%。本研究表明, 两组呼吸机辅助通气方法治疗, 均能达到迅速增加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氧分压的作用, 可以达到有效降治疗效果[6]。采用呼吸机正压通气可有效降低回心血量, 减少左心负荷率, 减少肺淤血, 提高肺活量, 进一步改善组织器官和心脏的供氧。研究发现, 序贯 (无创-有创-无创) 呼吸机治疗及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明显, 能有效减少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VAP发生率[7]。序贯 (无创-有创-无创) 呼吸机治疗被免了34.38%有创痛苦, 也被免部分患者清醒气管插管困难和风险, 同时早期采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具有上机简便、无创伤性、并发生发生率低等优点, 但由于其无法维持稳定的通气, 难以保障呼吸道引流, 早期动脉氧分压改善缓慢。因此, 不能完全取代有创通气治疗[8]。对于不清醒, 不能自行咳痰或无创无效患者应该立即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综上所述, 序贯 (无创-有创-无创) 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伴呼吸衰竭值得我们临床医师关注。但何情况、何时或何种方式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特点, 结合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由于无创通气无需建立人工通道, 因此被最早应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治疗中。有创通气治疗切入点十分重要, 仍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141-149, 179-181.

[2] 宋续茂, 胡春华.难治性心衰患者呼气末正压与中心静脉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0 (3) :328-329.

[3] 谭钰珍, 童伟林.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12 (5) :134-135.

[4] 张敬, 丁宁, 张蕴.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 2009, 6 (2) :256-257.

[5] Caples SM, Gay PC.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 concise review[J].Crit Care Med, 2008, 33 (11) :2651-2653.

[6] Winck JC, Azevedo LF, Costa-Pereira A,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rit Care, 2006, 10 (2) :69.

[7] Kosowsky JM, Storrow AB, Carleton SC, et al.Continuous and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the trearment of acute cardio genic pulmonary edema[J].Am J Emerg Med, 2006, 18 (1) :91.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4

【关键词】呼吸机依赖;无创呼吸机;有创通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40-02

呼吸机依赖是指患者脱离呼吸机后不能自行调节从而干扰并延长了脱机过程,随着机械通气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通气在ICU的应用日益普遍,呼吸机已经成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力手段[1],临床上20%-30%机械通气患者存在撤机困难或延迟撤机现象[2-3],导致患者被迫在ICU持续治疗,延长了住院时间,这样既浪费资源又

增加了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本研究将使用无创呼吸机替代有创呼吸机为患者行呼吸机辅助通气,使患者逐渐转移至家庭行无创呼吸机有创通气治疗,以减少住院时间,避免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已行气管切开并有呼吸机依赖的患者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2岁,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3例,脑中风后脑干梗1例,急性脊髓炎1例。

2 治疗方法

2.1病人的评估

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不需要升压药维持血压;肺部感染已控制;需要的呼吸机氧浓度低于45%,内环境稳定,营养状态良好,符合以上条件者即可考虑行无创呼吸机替代有创呼吸机治疗。

2.2无创呼吸机的选择

无创呼吸机应具备以下功能的:具有自主加时间控制模式(ST模式);具有触发功能,機器与患者同步性良好的;可监测实际潮气量。

2.3管路选择

管路应选择透明且带储水杯的以利于观察管路的积水情况,及时倾倒;呼气阀应选择漏气量较恒定的漏气阀,例如:平台漏气阀,这种漏气阀能使呼吸机更准确的计算漏气量,使气流更稳定,病人舒适度更好。

2.4上机

向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无创呼吸机连接管路、调节好各参数,撤换呼吸机前予患者充分吸痰,确保无创呼吸机运作正常后撤换呼吸机。

3 观察及护理

3.1体征观察

撤换呼吸机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氧及病人感受,撤换机器2小时后查动脉血气分析,如结果无明显变化,可延长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的间隔时间,其间隔时间可根据患者上述的症状及体征灵活掌握。

3.2间歇脱机行呼吸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情况,有计划的行每天脱机训练,脱机时间应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来进行灵活调节。

3.3做好感控

每周更换呼吸回路1次,因患者行间歇呼吸功能锻炼需间歇脱机,因此应做好间歇期的呼吸机管路处理,脱机后应使用无菌纺纱包裹接头,呼吸机湿化液在脱机时即弃去,以免脱机时间过长致湿化液细菌滋生,在上机前再加入湿化液;气管切开处伤口及套管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3.4健康教育

做好家属及患者的健康教育以便患者转出ICU或出院回家时能自我护理。李素红等[4]研究指出为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建立统一的呼吸机观察记录卡,可降低使用呼吸机产生的意外事故,因此在病人出院时我科制作了呼吸机观察记录卡,让家属做好相应记录,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

4 结果

5例患者在撤换无创呼吸机通气后2周内,均能自行购买无创呼吸机行家庭延续治疗。

5 讨论

呼吸机依赖产生的原因多而复杂,目前由于呼吸机依赖而被迫住院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充分评估病人,合理选用无创呼吸机及管路,做好密切观察、记录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是做好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Pattison N.Watson J.Ventilatory weaning:a case study of protracted weaning[J].Nurs Crit Care,2009,14(2):75-85.

[2] Boles JM. Bion J.Connors A.et al.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J].Eur Respir J.2007.29(5):1033-1056.

[3] Sellares J Ferrer M.Cano E.Preditors of prolonged weaning and survival during ventilator weaning in a respiratory ICU[J].Intensive Care Med.2001.37(5):775-784.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58例患者, 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9例, 平均年龄是 (65.28±5.22) 岁, 最大87岁, 最小52岁, 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7例、12例。乙组共29例, 平均年龄是 (65.29±5.26) 岁, 最大86岁, 最小51岁, 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8例、11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 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甲组和乙组进行相同的无创呼吸机治疗, 并给予甲组常规护理, 给予乙组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

为了增强患者对无创通气的了解程度, 提高认识, 必须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消除其紧张、恐惧和焦虑的不良情绪, 缓解较大的心理负担。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 建立良好、相互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 指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及护理。向患者介绍无创呼吸机优势及安全性, 呼吸机治疗作用和原理, 使患者消除不良认知。以及宣教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 使人机更协调。

1.2.2 呼吸道: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 将头部稍向后仰, 保证头、肩、颈在同一水平线上, 从而保持呼吸道顺畅、开放气道。体位宜采取坐位、半卧位等。为患者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 避免因枕头过高造成气流通过障碍影响疗效。若患者痰较多, 可使患者适当休息, 停机20~30 min, 及时咳痰, 并漱口。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鼻塞, 则对其使用呋麻滴鼻液, 收缩血管, 缓解症状。

1.2.3 排痰:

治疗前, 教会患者正确的咳痰方式, 并倡导患者主动咳痰。鼓励患者用力咳痰咳嗽, 咳痰时给予叩背, 促进排痰。若患者痰液较为黏稠, 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遵医嘱应用药物, 或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行机械排痰, 每日4~6次, 促进痰液排出, 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 促使痰液稀释后咳出, 保证呼吸道通畅[3]。

1.2.4 面罩:

协助患者戴好面罩, 保证面罩与患者面部良好吻合, 固定带松紧以不漏气为宜, 松紧应适宜, 避免对患者造成压迫感, 引起患者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为了避免面罩对患者面部皮肤造成压伤或擦伤, 可使用凡士林涂在易摩擦部位, 或使用水胶体敷料以保护皮肤。

1.2.5 呼吸机:

上机前, 对无创呼吸机进行仔细检测, 确保功能良好。对呼吸机各管道进行仔细检查, 检查是否规范消毒、管道是否通畅、是否出现漏气、是否更换细菌过滤网及过滤膜等。严密检查湿化器水位、温度等, 保证水位正常、温度适宜, 检查是否备好蒸馏水, 确保电源稳定。

1.2.6 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 稀释痰液, 促进痰液排出, 每日饮水量适宜范围为2500~3000 m L。结合患者不同的饮食喜好及营养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均衡的饮食方案。提倡患者多食高蛋白、易消化、高热量、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糖分摄入量过多易导致CO2产量增加, 从而加重病情, 因此, 尽量减少患者饮食糖分摄入[4]。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甲组和乙组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记录甲组和乙组的焦虑例数, 并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例数:

甲组10例焦虑, 占34.48%;乙组4例焦虑, 占13.79%。乙组焦虑例数少于甲组,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依从性:

甲组依从性优良率是79.31%, 6例差, 12例良, 11例优。乙组依从性优良率是93.10%, 2例差, 10例良, 17例优。乙组依从性优良率高于甲组,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护理满意度:

甲组护理满意度是75.86%, 7例不满意, 12例基本满意, 10例非常满意。乙组护理满意度是96.55%, 1例不满意, 9例基本满意, 19例非常满意。乙组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呼吸衰竭按照不同病程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 按照动脉血气分析可分为Ⅰ型和Ⅱ型。慢性呼吸衰竭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慢性疾病, 患者呼吸功能损害具有逐渐加重的特点, 机体代偿仍能适应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 患者能正常活动[5]。急性呼衰多由呼吸肌麻痹、脑血管意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引起, 患者换气或通气功能严重受到损害, 突然发生呼吸衰竭, 病情较为严重, 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均直接危及生命安全。无创呼吸机具有治疗安全、操作方便等优点, 能有效纠正患者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 避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 增加通气, 减少并发症, 疗效较好[6]。由于大部分患者对无创呼吸机了解较少, 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治疗时面罩紧扣也易加剧憋气感, 引起患者烦躁不安及呼吸急促, 人机协调难以控制, 依从性较差, 不利于保证疗效。治疗时患者胃肠胀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胃内容物的吸入概率, 易引起低心排血量、低血压和气压伤等, 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7,8]。由此可见, 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必须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 增强患者耐受, 缓解不良心理, 减少并发症, 提高治疗效果。综合护理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包括心理、呼吸道、排痰、面罩、呼吸机、饮食等方面。与常规护理相比, 综合护理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等特点, 护理质量较高。在本文研究中, 对乙组实施综合护理, 对甲组实施常规护理, 结果显示, 乙组4例焦虑, 依从性优良率是93.10%, 护理满意度是96.55%;甲组10例焦虑, 依从性优良率是79.31%, 护理满意度是75.86%。乙组焦虑例数少于甲组, 依从性高于甲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甲组, 表明综合护理的护理质量较高, 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能有效缓解焦虑, 提高依从性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呼吸衰竭58例患者, 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甲组和乙组, 每组29例。对甲组和乙组进行相同的无创呼吸机治疗, 并给予甲组常规护理, 给予乙组综合护理。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 并比较。结果 与甲组相比, 乙组焦虑例数较少, 依从性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较高,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综合护理效果较好, 对缓解患者焦虑、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具有较大作用, 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综合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卫红.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6 (12) :55-56.

[2]麦丽梅.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 2013, 16 (11) :74-75.

[3]王洋格.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心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学术版) , 2014 (3) :107-108.

[4]麦丽梅.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15) :1357-1358.

[5]蔡碧兰.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J].海南医学, 2012, 13 (19) :60-61.

[6]杨炯.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10 (14) :89-90.

[7]何美花.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2) :102-103.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6

1 无创呼吸机的特点

无创呼吸机是经由面罩机械通气的辅助呼吸机, 无需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建立人工气道。能有效治疗和缓解患者的缺氧和C O2潴留症状, 并发症少且无创伤, 易于临床使用和操作, 使NIPPV成为了1种长期通气和治疗呼吸衰竭的支持手段。

2 无创呼吸机禁忌证

禁忌证:心跳呼吸停止、自主呼吸微弱、昏迷、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绝对避免使用NIPPV。相对禁忌证包括气道分泌物多、排痰困难、严重感染、误吸风险高 (患者不能处理分泌物) , 鼻咽部分的固定解剖异常 (例如, 鼻后孔闭锁、严重喉软骨软化) 患者极度紧张心跳呼吸不稳定 (严重心律不齐) 、不合作、近期接受过卢面部、上腹部手术者、严重肥胖者。

3 无创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对比

3.1 病例

40例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龄50~76岁, 平均63岁, 均为COPD伴II型早中期呼吸衰竭。

3.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NIPPV组 (20例) 和对照组 (20例) , 2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静脉滴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 并给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吸入剂, 同时注意适量补液, 并纠正酸碱失衡, 合并有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NIPPV组应用Bi PAP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呼吸机及一次性管道正确连接, 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 选择适合病人脸型的鼻 (面) 罩, 以减少气雾的产生。在吸氧状态下用头带固定, 再连接呼吸机, 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来调节通气模式和参数。通气频率低于25次/min, 吸气正压力从6~8cm H2O, 逐渐增至20~25cm H2O, 以使患者耐受的压力为宜;呼气末压力从2~3cm H2O开始, 逐渐调至4~6cm H2O, 以达到最少CO2重吸入和目标氧合水平, 潮气量6~10m L/kg。观察5~20min。通气过程中患者可短暂停歇, 以便吸痰或进食, 无创通气时间根据病情3~15d, 每天4~15h。对于意识障碍、排痰困难者或痰液无力咳出者积极吸痰, 在意识清醒之前由专人看护, 注意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防止痰堵窒息。

(3) 结论: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NIPPV, 成功率达80%以上。仅极少部分患者应用面罩后感到轻度不适。其中NIPPV组在治疗2h内有2例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接受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其余18例患者在治疗2h后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HR和RR显著下降, 呼吸困难评分也明显降低。对照组在治疗2h后有6例患者需插管, 第48小时达10例;治疗2h后仅Pa O2有改善, 部分动脉血气结果和临床症状在48h后才有好转。2组的肺功能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依据实际统计数据两者的平均住院日 (12±8) d和 (20±23) d (P≈0.04) , NIPPV组的住院日明显短于对比组, 插管率为3.3%和16.6% (P≈0.037) 病死率为6.7%和11.7% (P≈0.041) 都显示出前者对呼吸衰竭的疗效要好于后者。2组中NIPPV治疗后2h、48h的p H值、Pa O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能作为预测早期疗效的较好指标。同时, 由于NIPPV不会引发与呼吸机相关肺炎或气压伤等不良反应, 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得以缓解, 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瑞明, 乐辉, 朱绍英, 等.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在COPD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 .

[2]黎子杰, 孔祥伟.平台呼气阀在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7 (8) .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7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

在临床上, 呼吸衰竭非常常见, 但其死亡率也较高, 这与有效治疗手段有限有很大关系, 常用的治疗手段:普通氧疗和有创正压通气在治疗上有很大局限性, 而临床上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具有成本低, 操作简单, 易推广应用的优点。本论对23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根据中华医学会2002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选取2010年6月~11月期间, 于我院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符合COPD诊断标准, 且均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正常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的患者23例。患者中, 男14例, 女9例, 年龄范围为45~68岁。经检查23例患者均适用无创呼吸机。

无法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禁忌症为[1]:昏迷、精神状况不稳定、自主呼吸微弱或无呼吸、低血压休克, 上消化道出血, 气道内分泌物多, 未能控制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以及与鼻面罩无法相配者。

1.2 方法

治疗前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给患者使用氧疗、常规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常规性治疗, 并给予经鼻导管或文丘里面罩给氧辅助呼吸 (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 PAP Harmony ST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 。设S/T模式, 通气参数初始设置为:呼吸频率为16次/min, 气道正压吸气 (IPAP) 吸气压为4~8cm H2O, 气道正压呼气 (EPAP) 呼气压2~4cm H2O, 后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 每隔3~5min以2 cm H2O/次适当上调, 两者气压范围均在2-25cm H2O之间。在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 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及意识的变化情况, 隔一小时进行一次气血分析, 以此来调整机器的通气参数。给予患者每天两次, 每次治疗时长2-4h;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连续治疗2-5d不等。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资料采用均数x±s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3天后, 对患者进行前后的血气分析 (包括

PH、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 比较, 见表1。

2.2 治疗前后观察呼吸参数比较, 见表2。

2.3 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 有3例患者不能耐受治疗 (其中2例因未控制好感染, 致使病情恶化, 进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1例因难以忍受机器气流, 觉得胸闷、憋气, 腹胀, 呼吸不同步, 鼻 (面) 罩压迫等不适而谢绝治疗) , 20例患者治疗成功。通过对接受治疗患者治疗前后数据观察分析可见, 血气分析及临床呼吸生理参数、指标经治疗后明显转向正常, 治疗前后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由表1可见, 治疗1~3d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Pa CO2、Pa O2、p H值等呼吸生理的参数转向正常化。可见, 无创呼吸机对治疗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

3 讨论

由3例患者不耐受治疗看出虽然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气有较高的成功率, 但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良指征的, 如感染控制不够、机器气流比较难以适应, 会有胸闷、憋气, 呼吸不同步, 腹胀, 鼻 (面) 罩压迫不适等等[2]。但如果医护人员能与患者做好沟通交流, 使患者人机配合;掌握好操作流程及操作程序, 对使用器械认真核对, ;多巡视患者, 陪伴患者;积极及时的处理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那么, 还是非常多的患者能克服这些问题得到好的治疗的。

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可降低呼吸功耗, 减轻呼吸肌疲劳, 有效治疗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 进一步防止呼吸生理的恶化, 维护机体各重要器官。医院可以在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适应无创呼吸机的进行治疗, 有效地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 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减少住院时间, 降低死亡率[3]。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无创呼吸机具有同步性好、漏气自动补偿等特点, 且能避免气管及气管切开的危险性, 医护人员比较容易掌握, 是一种简单、有效、无创, 易于接受的通气方式。所以, 及早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治疗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 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25 (3) .

[2]陈巍.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1 (1) :71-73.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4月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46例。其中, 男28例, 女18例, 平均 (70.3土6.2) 岁。排除昏迷、自主呼吸微弱、低血压休克、未能控制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上消化道出血, 气道分泌物多以及与鼻面罩无法相配者。

1.2 方法

46例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 (氧疗、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基础上, 给予无创呼吸机 (美国伟康公司生产Bi PAP Synchrony) 经口鼻面罩辅助呼吸。固定面罩的头带, 防止漏气。采用S/T模式, 设定通气参数:呼吸频率12~16次/min。初始吸气压8~10cm H20, 呼气压0~4cm H2O, 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到吸气压18~20cm H20, 呼气压4~6cm H2O, 使外周血氧饱和度90%以上, 然后根据血气情况, 再进一步调整。每次间隙5~15 min, 每次通气时间2~3h, 3~4次/d。

1.3 观察指标

46例患者治疗24h后分别监测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进行统计学资料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 数据以 (x±s) 表示。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参数及生理指标变化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患者治疗后p H值、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效果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 。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见表l。呼吸频率和心率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

注:与治疗前比, #P<0.05

3 讨论

COPD患者常因肺部感染导致急性加重, 极易出现Ⅱ型呼吸衰竭。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气道阻力升高、呼吸驱动增强, 肺动态过度充气形成,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呼吸肌疲劳、高碳酸血症等。治疗此类患者,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改善通气功能, 增加通气量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BIPAP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压力支持通气, 基本通气模式为压力支持+呼气末正压 (PEEP) , 即当患者吸气时, 呼吸机同步地送出较高的吸气相正压, 帮助病人克服阻力, 增大吸气量, 减少病人呼吸做功而感觉舒适;当患者呼气时, 呼吸机同步地将压力降到较低的呼气相 (EPAP) 正压, 使病人较易呼吸, 其优点是平均气压低, 可防止气压伤的发生及肺的过度通气, 通过一定水平的EPAP, 可以部分抵消内源性PEEP, 改善过度充气, 有利于CO2的排出[3]。鼻罩通气可增加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肺泡通气量, 防止肺萎陷, 使呼吸肌得以休息而消除呼吸机疲劳, 且通气方法安全、舒适、方便。本研究46例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 治疗24h后, 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缺氧显著改善, 动脉血Pa O2上升, Pa CO2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通过临床研究表明,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痛苦小、易操作、依从性好等优点, 可显著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无创呼吸机是呼吸衰竭治疗的必要手段, 为呼吸衰竭患者的及时抢救、预防和康复创造条件。因此, 无创呼吸机是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 其临床症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 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Ⅱ型呼吸衰竭,疗效

参考文献

[1]Yarkin T, Karakurt Z, Bolukbasi Y, et a1.Evaluation of the weaning process inCOPD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Tuberk Toraks, 2008, 56 (1) :64~7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8) :453~460.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9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氧气驱动雾化;重症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79-02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呼吸内科急症,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1]。无创呼吸机通气是一种无创的正压通气方法,应用于重症哮喘患者能缓解呼吸肌疲劳,辅助肺通气,疗效肯定[2]。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在治疗重症哮喘时,应用无创呼吸机与氧气驱动雾化联合的方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无创呼吸机联合氧气驱动雾化)92例和对照组(单纯氧气驱动雾化)88例。实验组:男47例,女45例;年龄41~77岁,平均(62.1±3.5)岁;病程0.5~131.0个月,平均(65.8±2.4)个月。对照组:男46例,女42例;年龄39~78岁,平均(63.2±3.4)岁;病程0.6~130.2个月,平均(65.2±3.1)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入院时血气分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单纯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方法:0.5%浓度的沙丁胺醇(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H10940001)0.5 mL加入0.025%浓度的溴化异丙基阿托品(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H20046118)2 mL,蒸馏至5 mL。将配好的5 mL沙丁胺醇+溴化异丙基阿托品溶液加入到氧气驱动雾化器(潍坊中狮公司生产)的药槽中,将面罩罩于患者的口鼻处,氧气流量6 L/min。吸气时按压氧气驱动阀,呼气时松开氧气驱动阀。神志清醒的患者可自行进行此操作,昏迷或者神志不清的患者由医生或者护士操作,雾化吸入时间约8 min/次,3~4次/d。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通气过程中氧气的流量根据指脉氧而定,保持指脉氧持续>90%。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需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如呼吸道中有痰液,医护人员应辅助患者进行排痰。如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适时考虑气管插管治疗。

1.3 评价标准

有效:治疗24 h后,患者血气分析中的PaO2、PaCO2、pH值及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aO2升高>30 mm Hg或达到正常值范围)。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结果无明显改善,或者治疗过程中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2.4%,显著高于对照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环境污染及吸烟人数增加的原因,我国呼吸道疾病中的支气管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支气管哮喘中重症患者人数也随之增多。既往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均要采用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等有创的通气疗法,此种方法常常并发例如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近年来,研究者将药物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药物能够直接在呼吸道黏膜的靶细胞上起作用,提高了药物的起效速度,同时还可以进行高流量的氧气吸入,更好地改善通气状态,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肺血管收缩,改善喘憋、紫绀等症状[3-4]。此种治疗方法虽然使药效吸收迅速,但是并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将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是被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的医学专家都比较肯定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对重症哮喘患者的应用价值[5]。无创呼吸机通气时有一个较高的初始吸气压力,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降低呼吸肌作功,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达到治疗的目的[6]。本研究将无创呼吸机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药物联合应用,既能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又能使呼吸肌的疲乏得到缓解,与单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对照组比较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士奎.溴化异丙基阿托品加沙丁胺醇氧气驱动气雾吸入抢救重症哮喘42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3,6(7):569.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研究协作组.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0):680.

[3] 姚光,文海燕.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6C):50.

[4] 姚建华,王建梅.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8):50-51.

[5] 朱蕾,钮善福,张淑平,等.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7):407-410.

[6] 刘国思,周艳娥.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衰并肺性脑病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8):192.

(收稿日期:2012-02-27)

无创呼吸机治疗 篇10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临床应用,分析

呼吸衰竭是机体病发病理性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其诱发机制多样, 一般情况下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动脉内血的二氧化碳分压会升高。从临床表现来看, 肺组织病变、呼吸道病变以及胸廓病变等均为造成呼吸衰竭的原因, 如果不进行及时救治, 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采用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 并总结无创呼吸机的应用效果, 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呼吸衰竭患者共计100例, 对这些病患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患者中男性62例, 女性38例, 年龄在46~79岁, 平均年龄为 (45.13±5.12) 岁。

1.2 方法

1.2.1 选用仪器:

我院选用的一起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 PAP) 无创呼吸机Synchrony, Har mony, 由RESPIRONICS公司以及VPAP III ST-A、RES MED公司生产。

1.2.2 禁忌证:

昏迷、情绪不稳定患者、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均被排除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病例之。患有上消化道出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低血压休克患者也被排除在无创呼吸机治疗计划外[1]。

1.2.3 临床治疗:

首先在临床治疗前, 需要调节呼吸机的参数, 一般情况下吸气峰压调节为10~45 cm H2O, 潮气量调节为10~15 m L/kg。然后检查呼吸机, 在检查过程中要全面化与系统化, 然后对患者临床表征进行分析, 在治疗之前检查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是否完好, 如果患者鼻腔通气功能正常, 则采用鼻黏贴收缩剂保证患者鼻道通畅, 连接呼吸机与鼻罩。最后对患者进行引导性呼吸, 患者通过深呼吸提高通畅质量, 保证辅助剂的间断通气时间为每天3次, 每次1.5 h, 直到患者呼吸逐渐平稳, 再慢慢减少通气时间[2,3]。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治疗完后, 进行二次检查, 提高治疗质量。

1.3 统计学分析

首先进行数据分析, 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 如果P值<0.05, 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 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治疗前后SPB、DBP、HR值发生了明显改变, 治疗后SPB、DBP、HR值明显要小, 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从临床表现得知, 有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无法忍受治疗过程中的憋闷以及其他原因而中断治疗, 转为其他治疗, 其他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中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呼吸压力, 使呼吸消耗减少, 同时其通过有效治疗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 提高了治疗效果[4]。

从临床治疗结果可以发现, 无创呼吸机具有安全可靠性, 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了治疗时长, 同时减少了病死率, 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机体功能。这种方法操作简便, 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极大的满意率, 因此值得其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殷红梅.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应用及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 2007, 13 (19) :1856-1858.

[2]李建东, 刘晓联.双水平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6) :1469-1471.

[3]毛丽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21) :3009-3010.

上一篇:经济政策技术分析管理下一篇:八年级英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