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呼吸治疗仪

2024-08-15

湿化呼吸治疗仪(精选8篇)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1

老年重症肺炎是临床多发与常见的临床危重症,是导致老年人发生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死率可达50%~70%。机械通气是治疗与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可降低该类患者病死率[2]。临床上常见老年重症肺炎大部分患者不愿持续机械通气治疗,部分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经过机械通气治疗后自主呼吸功能减弱,导致撤离机械通气困难。近年来,我国引进了湿化呼吸治疗仪,又称为高流量湿化呼吸治疗仪,其集呼吸加温、加湿、气道正压支持、定量吸氧于一体,可减少鼻腔部死腔,提高通气效率[3],可对于老年重症肺炎需有相应呼吸支持与气道管理的患者起到了治疗作用。2015年我科引进新西兰费雪派克AIRVO湿化呼吸治疗仪,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尤其是该类患者气道管理,以及撤离机械通气治疗时,能起到平稳过渡以及替代性治疗的作用,并结合系列整体护理措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解决了临床上一大难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护理对策和体会

1.1 病情观察

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生命体征及各种指标应进行严密观察,及时评估病情,力争在短时间内进行对患者全面的检查评估,着重注意有无低氧血症与高二氧化碳的发生。对于呼吸频率异常改变的患者,应检查有无通气功能异常和机体缺氧,若血压下降,体温过低,应检查有无感染性休克,神志改变患者则考虑有无脑组织严重缺氧缺血或二氧化碳潴留,若发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尽快进行处理。

1.2 气道管理

气道管理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护理、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分为持续气道湿化、药物超声雾化、辅助拍背排痰、合理有效吸痰四部分。

1.2.1 持续气道湿化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由于感染等原因出现分泌物黏稠、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痰液不易被咳出或吸出,严重时可能会形成痰栓或痰痂,堵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而温湿化的治疗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气道清除能力。因此,气道湿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和研究,我们将[4]。传统的湿化方法用呼吸湿化治疗仪替代。我们所使用的AIRVO系列湿化呼吸治疗是目前较为公认的一种气道湿化方式,并且临床使用操作简易,仅需根据临床情况调节以下参数。参数范围:氧浓度:21%~100%;气体流量:10~60L/min;气体温度:31~37℃。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湿化时护理上应做好以下措施:①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②正确选择湿化液,湿化液选用灭菌注射用水500mL/瓶,湿化罐连接输液管接上湿化液,结合送出气体的温度和气体流量,湿化罐内自行产生负压控制湿化液匀速滴入湿化罐内,达到最佳的液体量;③正确设置送出气体参数,设置正确的流量能维持气道正压,能增加患者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有效改善呼吸困难。正确的温度能有效提高纤毛的清理功能,保证气道通畅性。湿化设置参数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初次使用的患者气体流量均由1 0L/min开始调节,气体温度由31℃开始调节,给患者缓慢适应的时间。患者适应后逐渐上升气体流量可调至30L/min至60L/min,气体温度维持在37℃,使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温度,防止呼吸道灼伤;④判断气道湿化效果、合理设置治疗时间:根据痰液粘稠度判断气道湿化的指征,痰液粘稠度分为3度,Ⅰ度:痰如米汤,容易咳出;Ⅱ度:痰液外观黏稠,需用力咳出;Ⅲ度: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附于气管壁上,不易咳出。建议:Ⅰ度痰液患者给予持续湿化呼吸治疗4~6h、每天2~3次;Ⅱ度痰液患者给予持续湿化呼吸治疗8~12h,每天1~2次;Ⅲ度痰液患者给予24小时持续湿化呼吸治疗,1周时间后多数患者痰液可由I度转为Ⅱ度甚至转为Ⅲ度痰液,气道清洁度明显提高;⑤床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撤除机械通气改为湿化呼吸治疗必须做好病情评估,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检验血气分析结果,并做好急救的应急措施;⑥做好消毒隔离,呼吸湿化治疗仪使用中每隔2~4h要人工清理管道内的冷凝水,管道28更换1次。仪器使用完毕或者更换其它患者使用时均要进行治疗仪自动消毒,每月要进行一次仪器功能检测。

1.2.2 超声雾化

超声雾化使药物分子通过气雾直接进入毛细血管或肺泡,使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明显,疗效快,用药省,全身反应少而达到治疗作用。我科室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接受湿化呼吸治疗配合药物超声雾化,根据病情选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必特溶液、普米克令舒或中成药等药物。护理要点是:雾化过程中不要暂停湿化呼吸治疗仪,以保证氧供。呼吸湿化仪的加温及正压进气功能使吸入呼吸道的药物温度增高,避免因气雾温度较低而引起患者的不舒适及不良反应增加[5]。

1.2.3 辅助拍背排痰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多自主排痰能力差,临床上多选用机械辅助排痰仪或手法排痰帮助患者排痰。护理要点为:操作前评估患者的病情,体格,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振头和振幅,振幅一般在15~40Hz左右。手法排痰采用新式的胸部叩击手法,患者取侧卧位,背向操作者,操作者手掌成空杯状,双手利用腕关节的力量在患者的胸廓部由外向内,由下至上有节奏地叩拍,叩拍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3,力度以皮肤不发红为宜,叩完一侧换另一侧,频率为150~200次/min[6]。两种拍背方式每次操作时间为10~15min,每天2~3次,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耐受情况,及时做出处理。

1.2.4 有效吸痰

痰液有效排出是气道护理的关键环节,应做好吸痰判断与及时有效的吸痰。首先判断吸痰的指征:①有机械通气者,病人对呼吸机有抵抗,伴有咳嗽,肺部听诊罗音;②呼吸机送气压力升高;③血氧饱和度下降。吸痰时护理要点为:吸痰前予药物雾化、辅助拍背、提高吸入氧流量,再进行吸痰;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吸痰压力选择为40~53.3KPa吸痰,负压吸痰的时间<15s,间隔3~5min,吸痰时吸痰管在气道内应左右旋转,缓慢向外退出,避免吸痰管在气道内反复上下提插损伤气道粘膜,连续吸痰不得超过3次,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通过判断痰液的粘稠度来制定吸痰的频率,常规是按需吸痰,针对辅助通气痰液粘稠难于咳出者,应该保证每2小时吸痰一次。当痰液由粘稠逐渐转为稀薄时,痰液易于排出,吸痰的频率逐渐减少至每天1~2次。

1.3 生活及心理护理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缺氧、感染,病情变化导致情绪紧张、抑郁、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烦躁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环境舒适室内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60%~80%,注意保暖避免外感风寒,做好皮肤、毛发、口腔、会阴部的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根据病情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循序渐进进行体能与呼吸功能锻炼。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81岁,因重症肺炎收入院,入院后患者突发呼之不应,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喉中痰鸣音明显,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干湿啰音,血气分析提示pH:7.23,PO2:62mmHg,PCO2:98mmHg,白细胞:19.3×109/L,入院当天立即予行气管插管接有创机械辅助通气,通气模式为A/C模式,设置潮气量400mL/min,呼吸频率16次/分,IPAP:12ccmH2O,PEEP:4cmH2O,FiO2:60%,结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加强气道护理,经处理2h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复查血气分析提示:pH:7.30,PO2:65 mmHg,PCO2:72 mmHg,1周后患者病情稳定,感染得到控制,血气分析提示pH:7.35,PO2:110 mmHg,PCO2:45mmHg,患者各项指标稳定,第8天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首先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为S/T模式、IPAP:12cmH2O,EPAP:4cmH2O,FiO2:45%,无创通气4h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Ⅲ度痰液,痰液难以排除,给予暂停无创通气改为湿化呼吸治疗,开始使用时参数设置为:20L/min氧流量,50%的氧浓度,吸入温度为34℃,30min后患者无抗拒者,可逐渐上调参数30~40L/min氧流量,40%的氧浓度,吸入温度为37℃,4h后可查血气分析评估治疗效果。脱离机械通气当天以无创通气与呼吸湿化仪每4h交替治疗。第9天湿化呼吸治疗时间为9~12am,3~6pm,无创通气时间为12~3pm,6~9am,护理上重点保证夜间的氧疗及日间的气道湿化促进排痰,两者交替使用2天。第11天给予持续24h湿化呼吸治疗,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住院治疗19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3 讨论

对于重症肺炎护理配合主要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加强气道护理,检测电解质变化,及时纠正休克,正确配合医生实施机械通气,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尽快拔除气管插管撤离呼吸机。呼吸湿化治疗仪是近年来由国外引进的先进仪器,该仪器在国外应用已十分广泛,可在辅助呼吸的序贯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窘迫等临床症状,降低治疗升级需求,缩短急性发作的天数,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在无创机械通气撤离时的应用效果也要优于现常规方案[7],值得临床推广。但此机器在我国目前处于新引进阶段,相关护理及研究经验较少,仍需在以后的临床使用中规范培训,积累护理经验。

参考文献

[1]Robin W,Nigel R,Tong S,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f in-sp ired ga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airway nlucosa[J].Crit Care Med,1996,24(11):1920-1929.

[2]何惠英.无创正压通气在临床的广泛用途[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851-852.

[3]Dysart K,Miller TL.Wolfson MR,et al.Research in high flow therapy:mechanisms of action[J].Respir Med,2009,103(10):1400-1405.

[4]魏文举,夏金根,石妮,等.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41-2145.

[5]公衍翠.超声雾化吸入器中蒸馏水温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原医刊,2008,35(6):36-37.

[6]潘丽萍,韩丽红.新式叩击手法促进COPD合并感染患者排痰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1873-1874.

[7]徐莹莹,陈皎.呼吸湿化仪在无创机械通气撤离时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4,(z2):46-48.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2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COPD;呼吸衰竭;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188-01

COPD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上容易出现并发呼吸衰竭,而无创呼吸机可以有效的改善疲劳的呼吸肌,让通气和换气得到充分的运作,该方式采用鼻罩或者面罩的方式进行呼吸支持,不需要做气管切开或者插管等处理,创伤小,适应人群广,治疗痛苦较小,相关并发症也较少。可以保证患者组织完整性,不阻碍患者正常的语言和进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诊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80例患者,其中男为48例,女为32例;年龄范围从56岁至87岁,平均年龄为(65.2±5.4)岁;所有患者治疗之前其血气指标上,PaCO2均在50mmHg以上,PaO2指标均在60 mmHg以下,临床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咳痰、气喘、气促等,排除了患有其他疾病所引发的呼吸障碍。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其中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 呼吸机护理

1.2.1 呼吸机使用前护理

在呼吸机上机之前要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察,做血气检测,从而进行呼吸机参数的对应设置。让呼吸道保持通畅,对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做彻底清除,同时辅助患者排痰,可以协助其叩背或者雾化治疗、饮水等,如果无力排痰可以进行吸痰器抽吸。同时排便完来避免装机后的排便次数。让患者取半卧位或者坐位等舒适姿势。将呼吸机做连接后做参数设置,保证面罩固定稳定且松紧适度,避免对面部组织的强力压迫,保证患者舒适度。做好应急处理物品,为急救做准备。

1.2.1.2 呼吸机使用中護理

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要做好清洁维护,定时做消毒和导管畅通维护,避免导管有折叠,流量传感器的检测部分需要向上,禁止其与水碰触,,储水瓶应该在鼻罩之下,避免导管内的水逆流。储水瓶和导管要做及时有效的清理。湿化器必须采用蒸馏水,同时温控在32-34摄氏度,同时可以根据室内的湿度与温度做调控。通气阶段要做患者的监测,查看生命体征、意识、呼吸状态,情况需要还可能要做血气的分析,如果情况异常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让患者的呼吸频率与节奏要与呼吸机操作一致并进行相关指导。如果导管内有液体阻塞,需要做及时的清理,保证通气量正常。在治疗的间歇时候,通过鼻导管来供氧,同时依据其血气分析情况来指导患者采用鼻式呼吸,可以有效的降低胃肠部所接收的气体,减少腹胀的可能和幅度【1-2】。

1.2.3 呼吸机使用后护理

如果患者血气分析情况显著改善,各指标有明显好转,可以进行呼吸机撤离。在停机方式上要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同时仍然需要观察患者血气分析、神志和生命体征情况,可以进行鼻导管的供氧,让患者进行呼吸能力的训练,可以进行深呼吸辅导,频次为每分钟16-18次,同时掌握正确的咳痰方式,做好基本的营养支持,稳定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

1.2.4 心理护理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因为不适感等造成心理压力,因此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配合治疗进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安抚,避免其焦虑等情绪对治疗造成的阻碍,避免对呼吸机的抵抗情况,提升呼吸机治疗耐受力,并进行呼吸方式的良好保持。解释呼吸机使用的注意事项和作用,让患者有较好的思想准备,减少上机和使用过程中患者产生的不适感。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血气分析、脱机时间、并发症、治疗依从性上的情况。血气分析主要为PaCO2和PaO2的指标,同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气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经由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量采用t来检验,计数采用卡方做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在PaCO2和PaO2的指标上,观察组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在治疗配合度上,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62.5%;在脱机时间和焦虑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好事先的预防与处理。呼吸机使用会出现腹胀、吸入性肺炎等。要避免胃肠吸入过多气体,可以采用鼻式呼吸,减少张口动作的频次,减少吞咽和说话来降低气体进入。同时可以进行适度的腹部热敷或者按摩来有助于排气。同时采用半卧状态来减少误吸,从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饮食方面要给予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热量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蔬菜瓜果、鱼肉、瘦肉或蛋类等,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从而降低其二氧化碳潴留。同时面罩尺度和松紧要合适,避免大量漏气,而已进行额垫来进行压力降低,从而减少皮肤受面罩的压力损伤。

参考文献:

[1]雷艳玲.舒适护理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护理效果影响的 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7):997—999.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3

医用呼吸道湿化器是与呼吸机配套使用的装置,常被简称为湿化器。它串接在呼吸机病人回路的吸入端,起到对呼吸机送出的寒冷、干燥气体进行加温和湿化的作用。使用湿化器可减少机械通气对心肺系统的刺激,提高患者对机械通气的适应性 ;保持肺泡湿润,增强其活性,促进气体交换 ;保持气道和气道分泌物的湿润,有利于吸痰和防止气道堵塞。

湿化器的湿化系统输出能力决定着湿化器是否有能力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湿化,是标志着湿化器性能的重要指标。行业标准YY 0786-2010《医用呼吸道湿化器呼吸湿化系统的专用要求》中的正文及湿化系统输出能力的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而,由于市场上并没有集成化的测试设备,在实际测试时往往操作十分复杂,且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测试效率较低。下面结合长期检测经验提出一种集成化的测试设备,以提高测试效率。

1.标准要求及测试方法概述

YY0786-2010中‘101湿化系统输出’ 中规定:

湿化系统应具有在规定的流速范围内不少于10mg/L的湿化系统输出能力。

预期用于上呼吸道被旁路患者的湿化系统在规定气流流速范围内,在随机文件规定的设置、 环境温度和输入气体温度条件下,具备不少于33mg/L的湿化系统输出能力。

非有源HMEs应按照随机文件和附录EE中所述的方法测试,以检测是否符合要求。有源HMEs按照技术说明书所述方法进行检验。

该要求及方法将HMEs分成两个维度四种产品(表1)。

对于一般的有源湿化器,说明书中很少有对测试方法的描述,因此实际检测时多按附录EE的方法进行测试。该方法中需要分别记录湿化器工作前的质量m0及工作后的质量m1、干燥气体温度T1、驱动气体流速 ν 和持续时间t1-t0,并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到湿化系统输出能力n BTPS。

测试需在以下8个条件下重复进行 :

——最低进气温度,最低的环境温度和最低流速 ;

——最低进气温度,最低的环境温度和最高流速 ;

——最低进气温度,最高的环境温度和最低流速 ;

——最低进气温度,最高的环境温度和最高流速 ;

——最高进气温度,最低的环境温度和最低流速 ;

——最高进气温度,最低的环境温度和最高流速 ;

——最高进气温度,最高的环境温度和最低流速 ;

——随机文件规定的最高进气温度,最高的环境温度和最高流速。

由于要多次记录多个参数并进行计算,因此, 整个测试过程操作繁琐且耗时较长,测试效率较低。

2.测试装置简介

我们采用的测试装置由带数据传输功能的电子天平、流量发生器及电脑上的软件组成。(见图1)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实时采集质量的变化、 流速及所用时间,测试软件可自动将这些数据填入上文所述公式并直接得出测试结果。通过使用此装置可大大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测试效率。

3.总结

湿化系统输出能力测试是评定湿化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使用本文所述装置可显著提高测试效率,但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操作细节以进一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

(a)如果湿化器或其呼吸管路具备加热功能, 测试应在加热模式下进行,并在推荐的预热时间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进行测试。

(b)由于环境会对称重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应选择尽量长的测试时间以便将此影响尽量降低。 因此,应一次性将湿化器充满最大水量,如为滴注式加水方式则要注意将滴注瓶的重量也计算在m0和m1内。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1~10月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气管套管置入时间1~14d。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 (50.8±12.79) 岁;气管套管置入时间 (2.5±0.6) d。试验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 (50.6±12.08) 岁;气管套管置入时间 (2.46±0.4) d。2组性别、年龄、病种、室内温度、湿度、气管套管置入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呼吸机湿化器MR730型,输出端温度设为37℃,持续湿化吸氧;对照组采用普通湿化瓶接T型管吸氧。氧流量均为3L/min。湿化液均采用市场上销售的百特灭菌注射用水。均对患者进行适时吸痰,其指征有: (1) 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窘迫综合征; (2) 听诊呼吸道有痰鸣音; (3) 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2]。出现以上任何情况时给予吸痰。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

吸痰时分别观察2组患者痰液的性状、是否有痰痂形成及吸痰效果。依照Suzukawa等[3]的标准将痰液性状分级。 (1) 稀薄:吸痰结束后吸痰管上基本无分泌物附着; (2) 中等:吸痰结束后,有分泌物黏附在吸痰管壁上,但易被生理盐水冲洗掉; (3) 黏稠:吸痰结束后,有分泌物黏附在吸痰管壁上,而且不易被生理盐水冲洗掉。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痰液性状及吸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试验组未发现痰痂形成,对照组4例痰痂形成。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由于吸入的气体未经过湿化直接由气管套管进入呼吸道,极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痰痂形成而影响通气效果,加重呼吸道梗死,造成或加重肺部感染。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2006) 中指出:不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进入气道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为100%。而临床目前多采用湿化瓶湿化方法,该方法吸入气体与室温相同,且为气泡式湿化,温度与湿度都很难达到指南要求,因而临床湿化效果较差。

普通气管切开湿化吸氧对吸痰的影响: (1) 普通的湿化吸氧,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要每次吸痰前用注射器滴入湿化液。 (2) 蓝慧兰等[4]报道,吸痰前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进行湿化痰液,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或细支气管阻塞肺泡液增加而影响氧弥散功能,可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及发生刺激性咳嗽,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不宜常规采用。另外,部分生理盐水潴留在支气管中,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也可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而且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身体细胞相同,但在气道内水分蒸发后可变为高渗性而刺激呼吸道黏膜细胞[5]。另外,黏液不可能因为加入生理盐水而改变[6]。 (3) 吸痰前气道内滴入蒸馏水,蒸馏水为低渗液体,有渗透细胞膜和进入细胞内的特点,用量多可增加气道黏膜的水肿,致使气道阻力增加[5]。与丁彩儿等[7]气管切开后不同湿化液对气道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相同,而且蒸馏水刺激性较大[8]。

随着技术的改进,呼吸机湿化器的加温加湿作用可使吸入气体达到“深层体温饱和气体”,即达到37℃、水分子44mg/L、相对湿度100%的等饱和气体[9]。本文使用的呼吸机湿化器为MR370型,湿化前可设定温度,每天湿化量在250ml左右,由于对吸入气体加湿均匀、加温恒定,符合人体气道加温加湿要求,从而达到最佳加温湿化效果。该方法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增加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通气和氧合情况,降低肺部感染率,患者所承受的费用也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ottiaux TM.Consequences of under and over humidification[J].Respir Care Clin, 2006, 12 (2) :233-252.

[2]耿文莉, 郝玉风.ICU护士为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1) :15-16.

[3]Suzukawa M, Usuda Y, Numata K.The effects of sputum characteristics on combining an unheated humidifier with a heat and moisture exchanging filter[J].Respir Care, 1989, 34 (7) :976-984.

[4]蓝慧兰, 李雪球, 覃铁和, 等.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8) :567-569.

[5]武淑萍, 陈京立.输液泵控制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3) :193-195.

[6]Richard D.Secretion management in the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J].Respiratory Care, 2007, 52 (10) :1328-1347.

[7]丁彩儿, 李剑萍, 丁国芳, 等.气管切开后不同湿化液对气道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10) :872-874.

[8]王保国, 周建新主编.实用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72-199.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人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25岁~88岁,平均7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5例,哮喘10例,重症肌无力4例,肺部感染19例;经鼻气插管25,经口气管插管3例,气管切开40例。

1.2材料与制作

1.2.1材料

一次性使用呼吸机管道配套的L型接头,剪下一次性输液延长管注射器端约10cm。

1.2.2制作

在呼吸机管道L型接头一边侧壁上用锋利的剪刀打上一个小孔,孔的大小相当于输液延长管直径,然后经孔内置入输液延长管注射器端,置入深度4cm~6cm(因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而异),使输液延长管经此侧孔插入后衔接紧密,不会漏气。在输液延长管与小孔衔接处用502胶稍加密封固定。

1.3使用方法

将湿化液接头按常规方法连接于呼吸机管道上,按医嘱配制湿化液。湿化液排气后输液器乳头衔接于湿化液接头上的输液延长管,然后以输液泵控制速度,湿化液则顺着置入管端滴入气道。而原L型实用接头顶端活塞孔则用于吸痰。病人需吸痰时,只需旋开活塞帽,吸痰管即可进入,进行吸痰。详见图1。

1—通向气管管道接头;2—输液软管;3—输液对接头;4—帽塞;5—筒柱塞孔;6—呼吸机管道接头;7—呼吸机管道进气口;8—呼气机管道出气口;9—输液软管没液输出端

2讨论

传统的湿化液持续气道滴入方法,是取下呼吸机管道L型接头上的活塞,然后衔接上输液器乳头或将输液管头皮针剪去针头后插入头皮针管。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1)头皮针管端与L型接头衔接不紧导致管道漏气。而管道漏气致潮气量不足,是造成呼吸机低压报警的常见原因[5],时间长将使病人呼吸肌疲劳,严重影响治疗效果。(2)当使用方法是将湿化液的输出端输液器乳头对准筒柱塞孔内,湿化液经L型接头上塞孔滴入时,输液器乳头与L型接头虽然衔接紧密,但是因无滴液管道,L型接头腔内空间大,药液往往蓄积在L型接头中,时间长时则从L型接头往外漏出管道,未能经气管导管滴入病人气道,以致湿化无效。尤其是气管插管病人,因外露一定的刻度,且呈一定的弧度,湿化液滴入更为困难,而护士为了滴入湿化液,经常将气管插管末端抬高,造成病人不适,且有不良通气及造成鼻、咽部压疮的危险。

自制湿化液滴入接头,输液延长管道经L型接头侧孔插入,固定牢靠,衔接紧密,不会漏气;输液延长管穿过L型接头伸入气管导管,长度可依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灵活掌握,湿化液可经此管滴入气管导管并进入气道而不会只滴入L型接头中,保证了湿化,有利于痰液稀释,提高了治疗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衔接不紧漏气和湿化液未滴入气道的问题。而原L型实用接头顶端活塞取下时则可直接用于吸痰,方便了护士操作。经临床观察,呼吸机不再出现因湿化管衔接导致低潮气量的问题,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均良好,护士操作方便,无需反复用胶布固定湿化液滴入管及抬高气管插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敏,李海波.机械通气时气道湿化的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24(3A):443-446.

[2]张世琼,夏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3A):853-855.

[3]王静,鱼丽荣,石晓霞.3种不同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10,24(5A):1172-1173.

[4]徐靓,马丽萍,郑美凤.注射用水加碳酸氢钠持续泵入气道湿化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2B):3149-3150.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6

关键词:氧气湿化瓶,呼吸机螺纹管,集中处置

吸氧是抢救危重患者或供氧不足的重要措施。氧气湿化能够避免干燥氧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提高氧疗效及患者的舒适度。氧气湿化瓶 (亦称“吸入器”) 一般有两种款式, 一种应用于氧气瓶上, 称为瓶插式氧气吸入器;另一种应用于病房气体终端上, 称为墙插式氧气吸入器[1]。不论哪种氧气湿化瓶, 都在医院中经常使用, 并且都成为带菌的感染源。临床上有见氧气湿化瓶污染引起患者患绿脓菌肺炎的情况[2], 并且在医院中其感染的发生率仅次于腹腔感染。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很久以来一直由病区消毒处理, 由于病区条件限制、人为因素影响, 处理效果不太理想,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起实行集中管理, 在质控效果上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医院临床科室中选取68个氧气湿化瓶和68根呼吸机螺纹管, 并随机均等分为A组和B组。A组湿化瓶与螺纹管在病区含氯消毒机浸泡消毒后自然晾干备用, B组统一收回供应室, 清洗消毒后, 氧气吹干, 并用清洁透明塑料袋包装。EASY200-SQ全自动清洗消毒器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含酶清洗液 (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氯消毒剂 (天津市张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1.2 消毒方法

1.2.1 A组处理方法

使用后实行彻底清洗等常规清洁, 并用0.5%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消毒, 然后将湿化瓶和螺纹管捞出用自来水冲洗5次, 最后将湿化瓶倒立存放于无菌贮槽, 呼吸机管道悬挂晾干。由于每病区条件与未统一规范, 干燥效果与保存条件限制, 存在质量隐患和呼吸道感染的潜在风险。

1.2.2 B组处理方法

(1) 消毒方法:各科室使用后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不作处理,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密闭回收, 回收后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后, 作预处理。用含酶清洗液浸泡, 专用毛刷刷洗明显污迹, 专用清洗架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消毒, 消毒参数为90℃, 5 min; (2) 包装方法:湿化瓶采用8 cm×15 cm清洁透明塑料袋单个包装, 呼吸机螺纹管采用30 cm×50 cm清洁透明塑料袋配套包装, 注明消毒日期, 存放于清洁塑料整理箱, 送回各科室。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合格率、阳性率、干燥率、临床满意率。对比两组最后存活的细菌种类和数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应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合格率为80.3%, B组合格率为98.2%。在阳性率方面, A组为19.7%。B组为1.8%。在干燥率方面, A组为78.5%, B组为99.2%。在临床满意率方面, A组满意率为79.8%, B组满意率为96.3%。见表1。

2.2 B组细菌种类和细菌存活总数均低于A组。在研究中发现, 不同季节B组比A组的保存时间多1 d。见表2。

3 讨论

根据全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医疗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 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的细菌菌落总数应在20 cfu或100 m2内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由于吸氧时对相关设备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因此消毒后的湿化瓶和呼吸机螺纹管要保持无菌状态。湿化瓶保存要干式保存。湿化瓶的消毒高压灭菌或环氧乙烷可用1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 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干燥保存中最好用250 ml专用灭菌蒸馏水, 既开即用。消毒湿化瓶时, 应将导管同时消毒。备用湿化瓶应每周消毒一次。定期对消毒湿化瓶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呼吸机螺纹管的清洗比消毒更重要, 无消毒供应中心可在科内清洗消毒, 但应注意清洗质量, 消毒达到高水平消毒即可。使用后先清洗, 然后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4], 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备用。建立健全相关设备的管理制度, 对其贮存、使用、更换、消毒等环节严格规定质量标准并且加强护士感染知识培训, 可有效控制感染发生。因备用湿化瓶的有效期为1周, 更换后, 可在瓶上标明时间[5]。集中式管理是将医院所有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回收至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理, 由有经验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完成。实行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集中处置管理模式, 为临床使用方便安全提供保障, 集中处置管理模式效果明显, 能发挥最大专业优势[6], 既可以保障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 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保护环境和职业安全, 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又可以节约资源, 降低成本,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7]。在实际运行中, 须规范工作流程, 加强环节督促, 细化管理, 保障物品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小萍, 张琳, 林红等.氧气湿化瓶与呼吸机螺纹管保存方法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9) :1270-1271.

[2]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呼吸机清洗、消毒指南 (试行) [J].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6) :8-10.

[3]戴李中, 郑柏湘, 邬红萍.3种方法对呼吸机管道消毒效果的比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11) :11-58.

[4]杨海轶, 常后婵.工作效率指标在消毒供应中心科学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1, 11 (1) :22.

[5]张孟蕊, 邹凤, 卢晓.呼吸机通气管道消毒方法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17) :1583.

[6]孟红梅.湿化瓶晾干存放装置的设计与使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10, 26 (2) :71.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7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双加热丝呼吸机,湿化系统

在呼吸机治疗中为避免冷的、干燥的吸入气体损伤气道粘膜和肺组织, 引发各种肺部并发症, 常采用加热湿化器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湿化。研究表明[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呼吸机管道系统的特征如管道的冷凝水有密切的关系, 而冷凝水的形成与呼吸机管道的湿化系统的设计有直接关系。一体化双加热式呼吸机湿化管道系统能明显减少冷凝水的形成, 但其对VAP的影响报道较少。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科对此进行了比较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研究对象为孕周在32周以下, 体重在2000 g以下, 日龄在24 h内, 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入住本科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且通气时间超过48 h的早产儿。

1.2 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 将病人分为2组, 一组为实验组, 采用德国Stephan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呼吸机上专用的湿化加热装置 (一体化双加热式湿化管道系统, 简称一体化系统) , 对照组采用英国SLE呼吸机和美国菲萍呼吸机, 其湿化加热系统为Fisher&Paykel MR 850单加热丝湿化管道系统 (简称单加热丝系统) 。研究终点为停止机械通气或临床死亡。2组病人在基础治疗上无显著差异。患者气管插管当天、48 h后经纤支镜留取深部痰液做细菌学检查, 标本连续采集3 d后, 以后每周采集标本2~3次进行动态观察。同时作胸片、血常规等比较观察。发生VAP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临床治疗用药。

1.3 观察指标:

机械通气时间、痰培养结果、血常规结果、病人临床表现、每天管道内冷凝水量、VAP发生情况及患者转归。

1.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

根据Medum提出的诊断标准: (1) 患者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肺部炎症; (2) 体温≥37.5℃, 呼吸道洗出脓性分泌物,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外周血象白细胞 (WBC) >10.0×109/L; (3) 胸部X线片检查示肺部有浸润阴影; (4) 支气管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 (5) 对考虑肺部已存在感染者, 应在上机前和上机后48 h分别进行痰培养, 如病原菌不同可考虑VAP的诊断。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取P<0.05为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2.1 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实验组男45例, 女25例, 平均孕周 (28.93±1.66) 周, 平均体重 (1190.91±194.73) g, 平均日龄 (6.53±0.72) h, 对照组男47例, 女23例, 平均孕周 (29.19±1.28) 周, 平均体重 (1183.23±110.62) g, 平均日龄 (7.18±0.62) h, 2组病人性别、体重、孕周、日龄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

2.2 2组病人发生VAP情况比较:

VAP分为早期和延迟VAP[3]。早期VAP出现于插管后48~96 h内;后期VAP出现于插管后96 h后, 并与抗生素耐药的微生物有关。实验组的总VAP发生率与早期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每天管道系统冷凝水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例 (%)

2.3 2组湿化系统冷凝水量比较:

实验组平均每天冷凝水产生量为 (1.25±0.28) ml, 对照组平均每天冷凝水产生量为 (85.75±2.3) ml,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4 预后:

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70例病人中有15例放弃治疗, 治愈45例, 死亡10例;对照组70例病人中有10例病人放弃治疗, 治愈40例, 死亡20例。2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详见表2、表3。

3 讨论

3.1 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由两部分构成:

(1) 呼吸机送气管路中的水蒸气冷凝而成。由于人工气道与湿化罐之间有一定距离, 加温加湿后的气体在送入患者气道前, 会因室温较低而形成液体凝集在管道中形成冷凝水。 (2) 患者呼出气, 即呼吸机回路中的水蒸气冷凝而成。机械通气时, 肺泡内气体温度为37℃ (饱和水蒸气压为47mm Hg) , 呼出至体外会降低至20℃ (饱和水蒸气压为20mm Hg) , 多余的水分将凝集在呼吸机管道中形成冷凝水。呼吸机管道越长, 从加热器到患者气道经过的路径相对越长, 温度下降越多, 冷凝水产生越多。文献报道[4]病原菌易在冷凝水中寄生繁殖, 其浓度可达105cfu/ml, 冷凝水若反流到湿化罐, 可使湿化的含菌气溶胶吸入下呼吸道或患者转动体位时, 含菌的冷凝水直接流入下呼吸道从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单加热丝系统其吸气和呼气管道长度一般均在150~170 cm, 吸气管道内有加热丝而呼气管道内无加热丝。病人呼出气体随着温度下降将形成大量冷凝水。如果管道内冷凝水不能及时收集倾倒, 将使管道内径缩小, 使气道阻力增加, 管径缩小1倍, 阻力增加16倍, 任何原因引起的气道阻力增加, 都会增加患者的吸气做功, 潮气量减少。而一体化系统其吸入和呼出管道均为120cm, 是螺纹式加热丝缠绕在吸气和呼气管道的外面, 使气体加热均匀, 即保证吸入气体温度在到达病人气管导管口时维持37℃, 又保证病人呼出气体温度维持在37℃而不会形成冷凝水。本研究表明单加热丝组病人的VAP发生率明显高于一体化组, 尤其是早期VAP发生率。

3.2 研究显示[4], VAP会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 住院成本增加及病死率升高。

VAP会令患者在ICU内的住院时间增多5~7天[5], 总住院时间比未发生VAP的患者延长5~7天。每例VAP患者住院成本约增加4万美元, 而VAP所导致的病死率可达13%~45%[6]。本研究中对照组病人中因为VAP发生率高于实验组, 导致病人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 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机会增多, 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率增加。但危重病人的死亡原因涉及到多种因素, 很难归咎于某一种特殊原因。国外早产儿总病死率为8%~10%, 国内早产儿总病死率为12.7%~20.8%, 体重≤1000g者病死率为41%, 1000~1250g为17%, 1251~1500g为9%, 远高于足月儿[7]。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早产儿极易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 , BPD病人死亡率极高, 病人治愈后在1岁内死亡率仍可高达30%~40%, 存活者常伴有明显的肺发育障碍和肺功能衰竭, 严重影响儿童今后的生活[8]。本研究中有25例患儿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无法撤除呼吸机, 家长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所以, 要想真正了解呼吸机管道湿化系统对机械通气病人预后的影响, 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建荣, 蔡映云.气道湿化治疗的临床思维[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9) :670.

[2]邵肖梅, 叶鸿瑁, 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05.

[3]谭薇, 郭桂芳, 王乐强.早发性与晚发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5:524~527.

[4]梁志科, 刘朝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 :148.

[5]Safdar N, Dezfulian C, Collard HR, et al.Clinic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J].Crit Care Med, 2005, 33 (10) :2184~2193.

[6]朱绪亮, 赵玲, 杨嘉琛.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和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7, 9 (6) :549~552.

[7]张家骧, 魏克伦, 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48.

湿化呼吸治疗仪 篇8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1年9月—2014年8月行气管插管的145例病人使用呼吸过滤器, 男89例, 女56例;脑梗死84例, 脑出血31例, 蛛网膜下隙出血22例, 病毒性脑膜脑炎2例, 癫痫持续状态1例, 延髓病变1例, 重症肌无力1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 副肿瘤综合征1例;使用时间24h至20d。

2 呼吸过滤器的护理使用方法

2.1 护理对象

脱离呼吸机尚未拔除气管插管的病人。由于在运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过程中, 因呼吸机本身的湿化作用使得整个呼吸回路的水分充足, 连接呼吸过滤器后很快会引起过滤膜受潮, 增加呼吸道分泌物, 甚至造成气道堵塞。有研究认为, 将呼吸过滤器加入呼吸机的呼吸环路后会增加一定程度的呼吸道阻力, 尤其对孔径小的皱褶型过滤器[2]。过滤器本身有一定的内腔容量, 使用后可不同程度增加气道的无效腔, 使肺泡通气量减少, 肺泡内气体得不到有效更新, 导致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升高。但当病人自主呼吸潮气量大于400mL, 基本上不增加病人体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若病人有严重二氧化碳 (CO2) 潴留时使用应谨慎[3]。借鉴此类原因, 我科使用呼吸过滤器仅限于停机拔管前, 留置气管插管的病人, 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 呼吸机湿化效果良好, 不予使用人工鼻湿化气道。

2.2 护理方法及有效期

呼吸过滤器操作简便, 易于临床使用。当病人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后, 在留置气管插管期间需要持续的保持病人气道的加湿加温, 将呼吸过滤器上侧口与氧管及氧气装置连接, 氧气装置上湿化罐不需加水, 再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 确定有氧气逸出良好, 再将过滤器接口与气管插管接口连接, 连接要牢固和严密, 即完成操作流程。需要行雾化治疗时需将过滤器取下, 换上雾化器进行雾化, 不可连接雾化器同时使用过滤器, 以防止雾化药物的分子颗粒阻塞过滤器内部的过滤膜, 影响过滤器的湿化作用。

呼吸过滤器为一次性物品, 对于环境良好且轻度感染的前提下不宜超过2d, 否则24h更换, 需专人专用, 一旦发生痰液过多堵塞, 则及时更换, 更换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以保证呼吸过滤器内的滤过膜持续干燥。在滤过膜保持干燥时对呼吸道阻力影响很轻, 吸水后可使气流阻力增加70%~480%[4]。水分破坏了过滤膜的结构, 会降低过滤器原有的功能, 因此也就达不到应用过滤器真正降低交叉感染和保湿保温的目的。

3 结果

3.1 疗效满意

呼吸过滤器相当于温热交换器, 一定程度上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 使病人呼气中含有的热气、水蒸气回到吸气中, 可过滤细菌, 将气管插管形成的开放式气道改为封闭式气道, 保证氧疗并使痰液湿润易于清除, 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提高氧疗效果。

3.2 病人满意

呼吸过滤器的运用使得病人的舒适度大幅度提高, 小巧轻便的装置即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减少了因湿化增加的连接管路带给病人尤其是清醒病人的不便。

3.3 家属满意

呼吸过滤器在单价方面成本偏高, 但结合临床多方面综合评估, 其带来的经济负担远低于抗生素、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延长留管时间的经济负担, 因此, 家属也是认同和满意的。

3.4 医护满意

呼吸过滤器的操作简便, 使用安全快捷, 减轻了操作技术压力, 舒缓了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在解决气道湿化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方面的巨大精神压力。临床结合充分的雾化、翻身叩背、及时吸痰, 病人肺部情况得以好转, 加之血气正常, 血氧饱和度平稳, 呼吸平顺, 即可缩短气管插管的置管时间, 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医生满意。

4 小结

通过在临床上运用呼吸过滤器, 解决了过去对于留置气管插管病人存在的湿化不足致气道干燥, 痰液黏稠不易排除, 呼吸道不畅, 或湿化过量致气道分泌物增多, 排除不及时加重感染等疑难问题。满足了留置气管插管病人对于气道加温、加湿的需求, 从护士操作技能方面, 去除了旧的繁琐笨拙的护理方法, 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节约了护士工作的时间, 加快了工作效率, 同时在预防护理交叉感染上也提供了帮助, 降低了因气管插管引发的交叉感染。呼吸过滤器作为护理工具, 不仅加强了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湿化, 保证清理呼吸道有效, 也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安全, 提高了护士护理人工气道的质量, 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对留置气管插管病人加强气道湿化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留置气管插管的145例病人停机拔管前使用呼吸过滤器, 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留置气管插管期间呼吸道通畅, 气道湿化效果良好, 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运用呼吸过滤器可提高气管插管病人气道湿化、加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关键词:呼吸过滤器,气管插管,气道湿化

参考文献

[1]翟莉莉, 李永录.呼吸过滤器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 3 (8) :796-798.

[2]李璐, 赵砚丽, 韩广彦.呼吸过滤器在人工气道中的作用及对气道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08 (19) :1805-1807.

[3]乔佑杰, 王庆树, 张宇, 等.呼吸过滤器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 2000, 28 (10) :633-634.

上一篇:协调合作下一篇:地质填图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