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奖补工作(通用12篇)
财政奖补工作 篇1
摘要:文章论述了启动村民“一事一议”、推行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 全面阐述了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认识, 分析了推行“一事一议”存在的困难, 并就实际情况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和财政奖补工作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农村公益事业
为在全县启动村民“一事一议”、推行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 鼓励、引导广大村民筹资筹劳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近日, 按照市财政局的安排部署, 县财政局组织了调研组, 深入双春铺、长竹元两乡镇蔡店村、上峰山村, 召开座谈会, 具体了解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实行“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工作的看法及态度。
一、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认识
据调查, 近年来, 随着国家实施“多予、少取”的惠农政策, 加之经济社会的发展, 村民们逐渐脱贫、富裕起来, 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为家乡做好事的热情愈来愈浓, 对兴办公益事业积极性很高, 民主参与意识和议事能力明显增强。基层干部群众一盼重新启动“一事一议”制度, 希望有关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制订整套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办法, 调动各方投资投劳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整合农村生产要素和资源, 扎实做好村级“一事一议”工作, 作为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力推手。二盼国家尽快建立“一事一议”奖补机制, 支撑“一事一议”的开展, 建立起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 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 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更多的干部群众认识到:“一事一议”是新时期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是凝聚民力财力激活投入主体的重要举措, 是尊重群众民主权利, 促进基层干部群众协商办事、建设和谐农村的有效形式, 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的有效办法。另外,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在农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 总体来说农民现阶段还无力承担新农村建设的全部费用, 只有在国家的引导、扶持下, 把新农村建设所需投入控制在农民可承受范围内, 才能激发农民群众的投入热情, 政府出钱、群众投劳二者有机结合, 才能议成事、干成事。
二、推行“一事一议”存在的困难
(一) 群众认识难统一
由于国家各种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 使不少群众认为税费改革后, 农田水利、修路架桥、校舍维修是政府的事, 不是农民个人的事, 对兴办公益事业毫无兴趣, 认识难统一, 很容易致使外出务工人员、居住偏远的农户、年老体弱的农民知晓面窄, 参与率低。
(二) 村民意愿集中难
由于有些公益项目不能直接的、现时的为部分村民带来好处, 不受益的村民对兴办的公益项目就会不积极支持, 甚至会提出反对意见。多数村的公益事业年初无总体规划, 想到哪儿干到哪儿, 村民议事能力相对较低, 有些村民对发展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参与热情。部分村民实用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 能够直接受益、马上受益的事情就参与热情高, 反之就会强烈反对, 受此影响, 村民议事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
(三) 部分村组筹劳难
一方面原因是劳动力不足。如长竹元乡上峰山村, 现有人口1340人, 劳动力710人, 常年外出劳动力420人余人, 双春铺镇蔡店村现有人口1450人, 劳动力870人, 常年外出劳动力380人余人, 由此也为“一事一议”筹劳工作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原因是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村“两委”班子组织能力不一, 筹劳工作难以组织到位。
(四) 部分村组筹资难
国家免除农业税后, 一些农民认为什么钱都不用交了, 村里的公益事业应由上级给解决, 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配合程度低, 还会出现即使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的公益项目, 由于认识不一, 收入不平衡, 存在富户观望、贫户无钱、外出户不筹的现象, 村民间互相攀比, 造成了筹资难的局面。
(五) 议定事项落实难
开展“一事一议”主要靠农村群众的自律和舆论压力, 议定事项执行中有一定难度。投入大量人力、精力议定的事项, 按政策规定筹集到的资金和劳力, 相对于山区兴办农村公益事业高成本的现状, 无疑于杯水车薪, 陷于尴尬境地。
三、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和财政奖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宣传, 积极引导
开展“一事一议”, 关键在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发挥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 提高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识, 剃除可有可无的思想, 围绕“一事一议”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请专家讲政策, 请典型单位谈经验, 请新闻单位扩大影响面, 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一事一议”的政策、经验、做法、成效, 形成公众了解、群众关心、农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使“一事一议”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建设的动力。
(二) 灵活确定奖补标准
1. 奖补标准不搞一刀切, 应按照重点倾斜、兼顾一般的原则确定奖补办法和标准。如我县工业基础薄弱, 财政收入规模小, 农民人均收入低, 又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建议省奖补比例适当提高, 对优先支持的村兴办的“一事一议”项目, 可按照筹资额根据1:2给予奖励补助;对其它村兴办的“一事一议”项目, 按照筹资额的1:1给予奖励补助。
2. 在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中, 大多数农民愿意出劳力, 筹措资金较难。建议上级不仅在筹资方面给予补助, 在筹劳上以标准工日折算资金给予补助。
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具体标准, 应由县政府根据自然村的不同情况, 按项目类别、工程大小及投资额度、村民筹资筹劳、乡村投入、社会捐赠等因素合理确定, 在兼顾公平、保证农民普遍受益的前提下, 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对贫困山区予以适当照顾和倾斜的原则。
(三) 准确把握奖补范围
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活动为载体, 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 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 坚持民主决策、筹补结合, 坚持村民受益、注重实效, 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坚持规范管理、阳光操作, 逐步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在进行财政奖补时要准确把握奖补范围, 在实施财政奖补项目时, 要与现有支农项目政策相衔接, 既要防止已建的公益事业项目出现奖补遗漏和空白, 也要防止重复补助和奖励。
(四) 严格奖补程序
严格的工作程序是保证财政奖补资金规范使用的前提。要按照先批后建、建补同步、自下而上、分级负责等原则开展奖补工作。开展筹资筹劳的村提出项目建设申请, 县级有关部门审批确定, 村民筹资交存乡财政所财务管理专户、乡财政所在县财政局备案后, 即可申请财政奖补。县财政和农业部门负责汇总项目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审定奖补资金。奖补资金的发放实行县级集中支付和报账制, 项目完工验收后, 县财政部门将奖补资金直接拨付给筹资主体或项目垫资人。奖补资金要做到专户管理、单独核算、预算到项目、使用到项目。
(五) 科学规划项目
一要科学规划、选准项目, 以乡为单位,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结合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现状, 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乡村道路建设、饮水安全工程、村容村貌整治等有机结合起来, 以自然村为单元,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连片推进”的要求, 统筹规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区分轻重缓急, 分期分批组织实施。二要科学确定建设项目, 防止出现一哄而上、乱批乱干和只要数量不求质量等行为。在兼顾公平、保证农民普遍受益的前提下, 做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对偏远农村给予适当照顾和倾斜, 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三要重点突出, 优先支持。规划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应先易后难, 逐步覆盖。
(六)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完善筹资筹劳制度
在筹资筹劳过程中应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事前预算、上限控制、公开使用等原则, 规范议事程序, 明确议事范围, 细化管理措施, 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要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 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农民的利益, 议事过程要坚持民主程序, 实施过程和结果要接受群众监督。不能超出规定范围向农民筹资筹劳, 不能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筹资筹劳任务, 不能强行以资代劳。
(七) 多渠道筹措公益事业资金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应由中央和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安排, 地方政府调整支出结构,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要在财政奖补基础上, 建立部门帮扶制度, 倡导社会各界积极捐赠赞助, 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 提高自我发展和自我建设的能力, 努力形成政府奖补、部门扶持、社会捐赠、乡村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共同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新机制。
财政奖补工作 篇2
我乡辖7个村,118个村民组,农业人口15082人,其中劳动力8805人,自××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11月3日召开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会议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动员会,利用广播和标语宣传奖补政策。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经、民政、等部门人员为
成员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先后向各村、乡直有关单位下发了柳政发【2009】129号文件《××乡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转发文农改【2009】18号文件《××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省财政厅和州财政局〈关于做好2009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验收工作〉》,现将自查报告如下:
1、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各村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民主决策、规范管理的操作程序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各村经申报、审核、审批,全乡7个村委会中有10个村村民筹资74520元,村集体投入41990元,人均38元,投工投劳20040个,人均筹劳30个工日,3年内不再筹工。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情况。根据上级财政奖补政策,我乡2009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实际筹资人数1233人,享受中央、省级财政奖补60万元,用于投入村级道路修建缺口资金。
3、资金管理情况。我乡将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分村建账核算,实行专户管理,资金统一调度,同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管理制度,确保财政奖补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4、项目管理。各村按照项目规划、项目建设、项目申报、项目审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工程决算、档案管理八个方面进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编制,对开展一事一议申报奖补的村,实行乡初审后,报县综改办,乡、村两级对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档案,实行分类分年汇总、归档,做到一项一卷。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领导组确定2名工作人员负责进行项目的编报、验收工作,提供固定的办公场所,安排了必要的工作经费,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协调机制和项目管理制度。
5、项目实施情况。截止2010年1月31日,我乡10个一事一议财政(来源:好范文 http:///)奖补项目工程全部竣工。共硬化主干道10条,支干道3条,共10395米。
存在问题:①按照筹资筹劳的适用范围和标准,所筹集的资金远远不够项目申报所需资金。②我乡大部分村寨村民居住点比较分散,村内小范围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内容不能满足上报要求。
财政奖补工作 篇3
关键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路径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5-0142-02
1 政策概述:背景与内涵
1.1 政策背景
2000年以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主要依靠村提留、乡统筹及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来解决劳资投入问题;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工作通知,村提留、乡统筹和义务工也随之被取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需的资金和劳务则主要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就总体而言,村民民主议事工作开展效率并不高,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一些民族贫困地区,形势则更为严峻,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在此前提背景下,为破解后农业税时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失灵的问题,2008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启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1.2 政策内涵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新时期党中央推出的又一项民生政策,对我国惠民政策体系完善性建设起到必要的补充作用。其内涵体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①奖补原则。为确保财政奖补工作的规范性和民主性,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必须坚持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因地制宜和规范操作等工作原则;②奖补条件。公共财政只对依照有关程序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且未进入现有支农政策覆盖范围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进行奖补。其中民众筹资筹劳是前提、未进入现有支农政策覆盖范围是关键;③奖补程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采取先建后补方式,主要分为村申请、乡镇初审、县审核拨付三个基本环节;④奖补范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采取与其他支农项目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补助范围包括村内道路、村内小型水利(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堤灌及排灌等)、村内公共卫生设施、村内公共绿化四个大类;⑤奖补标准。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公共财政按筹资筹劳(按每个工日20元进行折算)总额的三分之一给予奖补,但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原则上不准向民众筹资。另外,对投入大、成本高、效果好的建设项目和老、少、边、穷地区给予适当倾斜和照顾。
2 政策实践回顾:试点及成效
经过几年的试点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在推动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发展、以及探索公共财政直接投资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具体可将政策试点过程划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①2008年,为启动政策试点阶段。2008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及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08]2号)文件,并把黑龙江、河北、云南3个省纳入第一批一事一议财政将补试点范围,标志着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
②从2009年至2012年,为扩大试点探索阶段。根据《关于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的通知》国农改[2009]3号文件规定,除已开展试点的3个省份外,再选择江苏、内蒙古、湖南、安徽等7个省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试点,选择湖北、广西、甘肃、福建等7个省份在局部扩大试点。
在此期间,一些省区县已开始主动探索财政奖补的新方式,着手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集中连村建设试点。
比如,湖南省凤凰县根据《省综改办关于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集中连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于2010年将该县的腊尔山、两林、禾库、柳薄及米粮共5个乡镇列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集中连片”试点区,进行整体推进。2014年,凤凰县又把麻冲乡的扭仁、翻身、老洞、竹山、下麻、上麻等10个分布相对集中的行政村纳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集中连村”建设试点,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推进。
至此,经过几年的政策宣传、整章建制和试点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步入了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逐渐从分散建设向整体推进过渡,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据统计,2008~2012年,全国共完工建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35.9万个,其中道路类项目66.24个,小型水利类33.98万个,垃圾处理类项目6.25万个,环境治理类项目10.46万个,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1 697.8亿元。
3 新形势下的路径探讨:突破三大基础性难题
伴随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等新战略提出实施,给农村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鉴于此,在新的形式下要想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抓实抓出成效,当务之急应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基础性问题:
3.1 重点抓实投入长效机制建设,着力破解资金供给稀
缺性难题
政策试点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充裕的物质资金作为前提基础,有没有建立一个稳定和可持续的资金供给保障机制,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木和无米之炊。而这恰恰也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试点过程中亟待突破的一个基础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①县级财政资金配套能力弱化。农村税费改革后,多数地区的县乡财政运行处于一个困难的境地。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县市,乡(镇)村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当地民众经济承受能力相当有限。由此可知,县市级财政在巨大的支出压力之下,其资金配套的及时性和稳定性也将大打折扣。
②财政奖补标准偏低。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一般情况下都以10万元作为奖补标准线实行限额控制,显然难以满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我国的中西部高原、高山及高寒地区,民众居住分散,一个行政村往往由3~5个自然寨组成,这就意味着每个自然寨都要修建通组公路,兴建垃圾处理场等。因此,这些地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就凸现出建设任务重、项目数量多、施工难度大、费用成本高及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与现行的财政奖补标准不协调。
面对资金稀缺性瓶颈束缚,首先,地方政府要主动把握机遇,推动现县域经济的内生型发展,提高市县级财政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的保障能力。其次,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适度增加财政奖补的出资比重,着实减轻市县级财政的配套压力。最后,要重点抓好资金投入机制建设,这也是能否成功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供给稀缺性难题的关键所在。即通过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投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构建一个科学、稳定、可持续的资金供给长效保障机制。
3.2 进一步完善项目后期管护机制,着实保障资产效益
发挥的长期性
项目后期管护工作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工作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村级资产效益发挥长期性的重要保证。就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而言,前期的投入固然重要,但要确保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出效益一个、并保持资产服务功效发挥的长期性,那么项目后期管护工作机制建设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村级资产后期管护工作,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进行落实:
①对于小型公益设施的管护工作,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其所有权,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来承担日常管理养护责任。也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提高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
②对于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问题,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规定,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落实后期管护工作。
③对于农村小型水利的运行维护,要不断增加国家的投入力度,努力探索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日常维护的新机制。
综上所述,关于项目的后期管护问题,虽然在既有政策中已作出了相关规定,但纵观这几年村级公益资产后期管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形式不容乐观,管护效率整体偏低,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养护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鉴于村级项目后期管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考虑到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客观实际,主要应抓好下面几项工作:
①要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在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原则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一个政府投入为主,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资产后期管护长效机制。
②乡镇财政、经管等有关部门要定期对村级资产的新建、毁损、管护等情况进行清查评估,并把其纳入村账的核算范围,实现项目资产管护工作的制度化和信息化。
③建议把村级资产后期管护工作纳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范畴,继续通过民主议事筹资筹劳和公共财政奖补的方式来解决好项目后期的管护工作,着实保障资产效益发挥的长期性。
3.3 抓住机遇、把准方向,全力助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
作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中,把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摆放到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历史视角中去统筹谋划,抓实顶层设计,促进项目规划科学化,同时牢牢把准美丽乡村建设这个趋势和主攻方向,加快推动财政奖补工作升级转型。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区只是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仅仅放在推动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狭隘视野中去考虑,缺乏大局眼光,造成少数地区出现了随意占田、占地、毁林、堵河等不和谐现象。因而,政策执行者必须具有全局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主动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新战略理念进行对接,以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转型升级为契机,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自然生态文明三个层面着实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民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农村税费改革十年历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 湘财综改[2009]3号,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S].
财政奖补工作 篇4
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后, 为解决村级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面临的困境,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从2008年试点到2011年全国范围全面推开, 我国对村级公益事业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存在着项目规划不足、职责划分不清、筹资能力不强、资金监管差等难题。特别是, 随着村级公益事业由简单的通路、修桥、建设沟渠等初级公益项目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转变提升, 对项目的科学规划与管理、资金资源的系统整合、项目后期管护与效益发挥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亟需转变传统模式, 引入科学管理, 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转型升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即PPP模式) 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 可以弥补现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资金、管理、运营、绩效等方面的不足, 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二、以PPP破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难题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 财政部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纳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奖补政策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主攻方向。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的优势, 有助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可以拓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融资渠道
现行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是按照村民筹资、筹劳折资以及社会捐助形成的项目投资总额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而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 有的村本身债台高筑,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筹资难度大、资金少, 制约着项目实施的规模和效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可以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 优化整合资金, 通过公私合作, 引入社会资本, 扩大投资来源和规模, 加大对村级公益事业的投入, 防范和化解基层政府的债务风险, 破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难题。
(二)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可以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管理
长期以来, 由于村民集中议事难度大, 部分基层干部对“一事一议”存在着错误理解, 甚至有的项目存在人为违规操作,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在一些地区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违规违法行为。同时, 项目的议事程序、资金筹集、实施执行和验收等工作需要多主体、多部门协作完成, 而各部门和各主体间职责不明确, 同时,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对项目缺乏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大大降低了一些地区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后, 通过项目科学规划遴选、招标采购选择专业合作伙伴、细化完善合同管理、强化项目跟踪绩效等科学管理手段, 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引入法制化和专业化轨道, 实行阳光运作, 能够确保农民得到最大化的公共利益。
(三)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可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基层政府认识和农民积极性等因素的影响, 难以实现项目的科学谋划和包装选择, 使得奖补政策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后, 可以强化项目的规划编制, 着眼于农村社会发展全局和现代农业布局, 在一事一议的基础上, 通过资本运作, 促进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观光、传统村落保护、环境综合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 发挥财政奖补政策的集聚效应, 全方位、大格局地调整升级农村产业形态, 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三、运用PPP解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相关建议
(一) 发挥主体作用, 强化工作协调机制
建立组织协调领导小组, 按照项目审批、实施、监管主体, 落实财政、综改、发改、农业等部门的职责。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等形式, 集体研究决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奖补政策的使用方向、项目监督管理等重大事项。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的联审机制, 加强项目的合法性、实用性、财政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可行性评估和科学论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 同时, 加强政策宣传, 引导和发动群众参与监督管理, 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入人心, 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营造农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 坚持统筹兼顾, 科学编制项目规划
应当结合当地工作实际, 按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要求, 制定村级公益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同时建立项目库。在制定规划时, 继续坚持一事一议的要求, 充分发扬民主, 尊重民意, 通过组织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 确定申报项目。同时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按照合理性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原则, 从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库中筛选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适用项目, 积极培育开发, 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库, 强化项目储备。同时, 在项目的遴选过程中, 注重实施方案的编制, 明确项目的技术指标和经济要素, 确定投资概算构成, 项目收益的回报方式, 以及财政奖补政策等核心内容。
(三) 强化竞争机制, 选择社会资本合作方
确定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的实施方案后, 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采购方式, 通过政府采购的竞争机制, 公开发布采购信息, 通过采购文件和响应文件, 明确双方的要约和承诺, 通过专家评审, 选择优秀的项目社会资本合作方。选定合作方后, 通过签订合作合同, 约束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投融资机制、收益比例、风险控制及救济、违约追责和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同时约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移交的形式、标准和补偿方式等。以契约的形式强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利益保障, 明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资金投入方式, 合理分配财政投入资金比例, 完善投资的回报机制, 确保社会资本的利益, 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四) 强化制度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 特别是在支持一事一议奖补工作方面, 存在着立法空白。需要强化制度建设, 解决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与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在法律方面的衔接问题。明确当事人各方的责、权、利, 明确政府各方的管理职责与监督责任, 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作用的发挥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和稳定的政策预期。同时, 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制订村级公益事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 规范项目操作流程, 明确标准要求, 确立标准化合同文本, 建立和完善管理细则, 为村级公益事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制度保障。
(五)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财政资金绩效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结报告 篇5
2012年,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民生状况,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的“五覆盖”要求,以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支点,创新机制、规范运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夯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基础
为开展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财政工作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组,在县财政局设立领导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调度。各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自上而下建立起由县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各乡镇负责落实,各项目村组织实施,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良好工作机制。为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根据全省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县制定出台了《**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及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召开了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动员会,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县农经中心下发了《**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验收办法》、《**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护制度》等,对奖补工作的组织实施、目标要求以及财政奖补的对象、范围、资金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一事一议奖补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奖补工作的认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奖补领导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多次深入全县10个乡镇、173个行政村,利用召开动员会、民主议事会和干部座谈会等方式全方位向乡村干部群众讲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县奖补办印刷大量宣传资料,大张旗鼓开展宣传工作,乡村两级也层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一事一议奖补工作,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辟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意义、内容和有关政策,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齐抓共管、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良好局面。
二、严格程序,创新机制,确保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规范运行
为切实把一事一议奖补这件人民群众盼望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做到安排一件,干成一件,投资一项,见效一项,在奖补工作程序上我县坚持做到“六个严格”。
严格民主议事程序。议事是民主决策的核心,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第一关。为确保议事有章可循,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议事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明确了议事主体和内容;明确了议事主体的权利,明确了议事的程序和时间。在奖补项目选择上,采取群众点题、大家决策、民主监督、敞门议事的办法,要求所议之事要符合大多数村民意愿,议事过程要坚持民主程序,筹资筹劳要符合国家政策,并得到村民的同意和认可,做到“大家事,大家提,大家议,大家定”。
严格项目审批程序。2012年全县共申报一事一议奖补126个项目,县人民政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申报项目要求,对议事程序、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工程预算、筹资筹劳标准等进行严格审核,对符合规定的项目以文件形式进行批复。对不符合项目建设范围、违反议事程序、超出筹资筹劳标准的,及时提出意见并予以取消。
严格项目公示程序。按照《**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公示制度》,所有一事一议项目均实行“一公开、两公示”。“一公开”就是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政策、标准、实施办法、奖补方案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两公示”:就是由村民委员会公示拟报批准立项的财政奖补项目,公示财政奖补资金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通过一公开、两公示,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了一事一议项目的公开、公平、公正。
严格监督检查程序。按照《**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检查管理制度》要求,各项目村实施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时,都聘请责任心强、群众信得过的村民代表,对工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县、乡奖补办经常深入项目单位督促检查工程实施情况,解决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严格资金拨付程序。县财政局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封闭运行,采用国库直接支付和乡级报帐制管理。项目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后,在确定的财政奖补额度内,出具规范有效的票据到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审核报账,各乡镇财政所填写《报账通知单》统一报财政局,财政局审核《报账通知单》,办理资金拨付手续。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施工单位和原材料供应商。纳入项目整合的资金、通过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从而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实现了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严格档案管理程序。按照《**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县财政局、各乡镇财政所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库。各乡镇、各行政村都制定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三年总体规划,从而为合理安排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提供了决策依据。县奖补办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行档案化管理,做到:内容完整、资料齐全。同时注重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工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各项目村建立了管护制度,落实养护责任。
三、精心组织,严格把关,确保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为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有序健康进行,我们在精心组织过程中,特别注重严把五个关口。
严把奖补政策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农业部关于《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和《山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劳管理办法》。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坚持“三个不突破”:即不突破农民筹资筹劳标准,不突破财政奖补项目内容,不突破财政补贴范围标准。做到不违背群众意愿,不强行下达筹资筹劳任务,不强行以资代劳,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倡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由于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全县没有一个项目村因筹资筹劳实施奖补项目而引发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严把奖补标准关。按照“兼顾公平、分类奖补,重点倾斜,择优支持”的原则,在确定奖补额时,实行“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对一般项目按照规定标准内筹资筹劳总额的50%以内比例实行普惠制奖补;对各乡镇筛选确定的工程较大、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项目实施后能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边远贫困村实行“特惠制”奖补。2012年经领导组研究对38个项目实行了“特惠制”。如:西陌镇夹沟村老池沟自然村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地广人稀、居民分散,村民吃水相当困难,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该村群众筹资捐款9230元,投劳700个,资金缺口15万元。县奖补领导组研究决定给予“特惠制”,经过该村群众两个月努力,修建了蓄水池,安装了输水管道,解决了老百姓的吃水困难问题。
严把工程验收关。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验收制度,制订出台了《**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验收办法》,明确规定:项目工程竣工后,先由项目法人单位组织村民代表自验,再报请乡镇项目管理办公室复验,最后由县一事一议奖补领导组办公室组织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项目建设内容、筹资筹劳情况、奖补资金使用、项目组织管理和管护制度等,通过实地访问村民、村民代表充分了解一事一议项目的群众知情情况、参与情况,真正做到严谨负责、公平公正。
严把资金整合关。县政府制定了《**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对各部门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进行整合,通过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一事一议奖补工作,集中财力办大事,实现项目投入的整合互补,对接互补和联动互补。从而避免了项目交叉和重复投资的现象。2012年,全县已整合支农资金540万元,实现一事一议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发挥了资金应有效益。
严把资金使用关。为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县制定了《一事一议项目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并对项目村负责人和乡村财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规范了会计核算办法,确保村村建起“明白账”。要求将村民筹资、村集体投入资金、社会捐助资金、支农资金整合资金以及财政奖补资金等统一管理,专账核算。每笔开支需村民主理财组审核盖章,经村长签批后,才能到乡镇会计服务中心报账。同时,为防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虚报、截留、套取、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县减负办抽调专人对2010年财政奖补项目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根据审计结果并对奖补使用情况张榜公示,从而确保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安全。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2012年全县共有126个行政村申报并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占总村数的73%,项目总投资4331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150万元,项目村集体和农民筹资445万元,吸收社会捐赠资金1009万元,整合支农专项资金540万元,群众投劳59万个。
共完成村内道路建设项目103个,修建道路417公里;村级水利设施建设项目5个;兴建人畜吃水项目7个;村内公共绿化项目5个;新建文化活动场所6个;受益人口达30万人。
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各级干部的作风建设,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深得民心,给我们以更大的鼓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农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加快我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盘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措施实 篇6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确保项目建设有人抓、有人管。2010年10月纳入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后,盘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在县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理顺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及办事机构。同时,各乡镇成立了对应机构,主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做到了有机构、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保障的“四有”运行机制,为以后年度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为平台,搭建村支两委干部和乡镇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舞台。2010年恰逢盘县村支两委集中换届,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此时进入农村,为改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新选拔上来的村支两委干部以此为平台,带领群众认真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他们全身心扑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上,起早贪黑,早出晚归,一干就是两三个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考验这批干部的履职能力,培养了他们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突出“议”的主题,集受益干部群众的智慧,建村民满意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过去的一些项目较多地为乡镇政府安排,由于投资标准低,群众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加之项目监管力度不够,许多项目群众不满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把上级批复的资金、要求的做法、时间要求告知群众,群众选代表参与物资采购、保管、发放,群众监督施工或自己直接施工。通过“议”字,把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项目施工、项目评价权交给群众,增强群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多方筹集资金参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缓解农村劳动力紧缺状况,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时间。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为了把争取到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早建成早受益,多次召开村民大会,讲清、讲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政策、投入标准、建设要求、投劳数量。统一思想,有力出力,有技术的出技术,有钱出钱。所筹资金在村委领导下,由村民选出的信得过的人专人保管、专门用于项目上。
整合资金投入,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标准。其措施包括:协调企业资金参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构建企业与社区的和谐;以超前规划为前提,乡镇政府整合资金,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水平;整合其他部门资金,提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上水平。
明确项目负责人,严把项目质量关和检查验收关。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项目实施中,除县主管部门至少督促指导1次外,乡镇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坚持对项目复核检查结果开展民主评议,对工程质量一般、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项目,要求其整改,并组织再次复验,直到满意为止,切实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
加强项目公示和资金公示,给项目覆盖区群众、投资企业和捐资人一个明白账。项目开工前需要“议”项目建设资金估算,作出筹资投劳决定;项目建后需要及时给出资出劳人一个明白账,不能久拖不决,导致猜忌而影响和谐。
奖优罚劣,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项目验收时对影响到全县工作的,重的报有关部门问责,轻的停止该乡镇的项目申报,以观后效。
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村内公益事业形成的资产是村里的公共财产,属全体村民共有,全体村民有爱护的义务和享用的权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完毕后,一定要把項目移交村委会,让村委会清楚资产状况,方便管理和管护。
据统计,2010—2013年,盘县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59个,总资金14363.31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奖补资金8415万元,县级财政资金5948.31万元。直接受益群众27.2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22.87%。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财政奖补工作 篇7
(一)加强领导,宣传发动
一是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财政、审计、农业、监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统一协调配合,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二是召开了财政、审计、农业、监察、交通、水利、城建、林业、各乡(办)和村委会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方法步骤。三是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各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形成了全方位的工作监管机制和齐抓共管的合力。四是由各乡(办)组织对村“两委”负责人及具体承办人进行培训,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奖补办法和工作程序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各村组织召开了村民大会,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宣传到每一位村民,让广大村民充分了解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积极性,推动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制定方案,规范实施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侯马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财政奖补范围和工作程序等,保证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根据该项工作特点,制定了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包括提出项目、村民会议表决、项目申请建设、验收、财政奖补资金申请及项目管护等十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表格,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得该项工作便捷可行、实施规范。
(三)严格程序,确保效益
一是各行政村申报的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有关规定,向村民公告并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村民表决实施。二是经村级组织议事后,向所在地乡(办)申报,乡(办)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将所辖行政村的各个项目上报市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市财政和农业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对每一个项目的项目效益、投资规模、建设标准、筹资筹劳额度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了严格而细致的审核,对不在奖补范围的项目一律不予通过,对超过筹资筹劳标准或举债兴办的项目一律予以否决,保证了每一个经审批的奖补项目都符合政策要求。三是筹资筹劳坚持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上限控制的原则,严格按照《山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不得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并将筹资资金全部缴入各乡(办)经管站的一事一议专户。四是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村级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奖补,不搞一刀切,集中有限财力投向农民最急需、最迫切的村级公益事业,既抓重点村建设,又保证一定的覆盖面。对村委会工作基础好、“两委”班子强、村级社会稳定、群众积极性高、投入大、效果好的村适当倾斜,充分调动村级实施项目的积极性,体现了实施效果。五是认真组织验收,确保奖补实效。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村成立了村民监督小组,负责全程监督。项目的验收,原则上由乡(办)人民政府组织,对财政奖补资金较大的项目,由市领导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验收,验收过程由相关部门专业人员、乡(办)人员、村委会、村民代表和受益群众代表参与,并出具村民监督小组成员签名同意的验收报告,确保奖补资金落到实处。六是坚持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所有项目实施过程及时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项目议事、筹资筹劳、工程预(决)算、财政奖补等;公示的地址要在各村宣传栏内,方便群众监督,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公开透明。七是强化资金管理,实行直接支付。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由乡(办)经管站和财政所共同管理,自筹资金,即:村民自筹、村集体积累、社会捐助以及以劳折资由行政村归集一次性缴入乡(办)经管站一事一议专户,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由经管站直接支付到工程施工单位;财政奖补资金由乡(办)财政所直接支付到工程施工单位。普惠制项目待工程完工验收后奖补资金实行一次性拨付,超过5万元财政奖补的项目或特惠制项目分批拨付,待工程竣工验收后清算。八是整理归档,妥善管护。落实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建立全过程档案管理制度,将村民一事一议的议事记录,筹资筹劳的会议记录、个人签字记录,项目申请表和预决算等表格、公示、项目开工和竣工后对比照片等原始资料汇总归档,立册备查,建立了报批程序清晰、项目资料齐全、数据真实、便于监督查询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档案资料,每个项目档案资料管理作为验收工程的重要参考。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村级公益事业资产,归村级全体村民所有,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和养护,也可以由专人或成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确保村级公益事业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财政奖补激活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2011年实施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4个,占全市行政村的56.4%;受益农村人口6.76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62%。项目涉及村内水渠16.3千米、堰塘水窖1个/100立方米、机电井10眼、村内安全饮水管线5.7千米、村内街道硬化17.1千米、垃圾收集点13个/86立方米、村内公共活动场所450平方米、其他公共项目(村内用电变压器)1个。
村级公益设施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便利,使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二)调动了村委和村民投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村集体缺乏资金,村干部在公益事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主动谋划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积极性不高。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解决了群众最迫切、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让农民群众从中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而且由农民群众自己议自己定,大大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更使村干部敢于筹划、善于筹划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形成了村干部和村民投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工作合力。
(三)形成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不再单单依靠农民自己和村集体,而是采取社会捐助和财政奖补等综合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推动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带动了其他资金的投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多元投入机制。2011年,44个项目总投资881.47万元,除村民自筹50.93万元、村民筹劳折资57.2万元外,财政奖补资金350万元带动了村集体积累等其他资金投入423.34万元。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不够详实
村级干部群众受知识结构、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项目规划的编制难以兼顾当前与长远,与新农村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的结合不够紧密,往往使当年申报的项目规模过大,给项目的选择和资金的分配带来一定难度。
(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宣传范围需进一步扩大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财政奖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这就要求通过扩大宣传范围,不仅使农村干部群众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熟悉政策,而且使社会各方面都能多了解政策内容。
(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难以满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需要
由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加之村民公益事业建设积极性的提高,需实施的公益事业项目较多,而奖补资金数额有限,使部分群众急需项目,因投资大又难以分割和分部施工,不得不暂缓实施。
四、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建议
(一) 加强培训
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聘请规划专业人员,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知识培训,同时结合农村干部换届新上任干部较多的实际,对新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发挥村干部的带动引领作用。严格按照国农改[2012]9号《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规范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精神,将规划编制与改善农村基本民生相结合、与加快城镇化建设相结合、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统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需求与可能、重点投入与普遍受益的关系,规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划编制。
(二)广泛宣传
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知晓面。在日常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外出务工人员和在外工作人员返乡较多的时机,加强对回乡人员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宣传,吸引在外致富人员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投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通过宣传带动社会资金的投入。
(三)拓宽渠道
财政奖补工作 篇8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 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 以村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 以政府奖补资金为指导, 以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作用为动力, 进一步完善政策, 健全制度, 探索建立“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农民自愿, 量力而行。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坚持农民自愿, 量力而行, 妥善处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二是民主决策, 筹补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严格执行《陕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 (陕政发[2007]35号) , 以村民民主决策、自愿筹资筹劳为前提, 政府给予奖励补助, 政府投入和村民筹资筹劳相结合, 共同促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三是突出重点, 注重实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必须考虑村民、村级集体组织的承受能力,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优先支持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 力求取得实效。四是先行试点, 逐步推开。2009年全省选择铜川市、其他设区市各选择2到3个县进行试点, 在此基础上用1-2年时间在全省全面推开。五是加强管理, 规范操作。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确保议事和审批过程、奖补项目的申报、资金和劳务的使用管理透明、公开, 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财政奖补范围和标准
(一) 奖补范围:
主要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建设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具体包括: (1) 村内街道硬化, 包括行政村到自然村或居民点之间的道路。 (2) 村内小型水利, 包括支渠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桥涵、机电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的修建。 (3) 村内人畜饮用水工程, 包括集中供水设施的购建、管道的铺设。 (4) 需要村民筹资的电力设施, 包括村内街道照明设施的修建。 (5) 村内公共环卫设施, 包括村内垃圾存放点、公共厕所、果皮箱等的购建。 (6) 村内公共绿化, 包括村内主街道两侧、公共绿地、公园绿地、公共闲散空地和村庄周围绿化。 (7) 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村内其他集体生产生活等公益事业。
跨村和村以上范围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投入应主要由各级政府分级负责, 由现有的投入渠道解决。农民房前屋后的修路、建厕、打井、植树等投资投劳应由村民自己负责。超过省政府规定的筹资筹劳限额标准及举债兴办的村内公益事业项目, 不列入财政奖补范围。
县级政府要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可在村内及要求农民筹资筹劳的环节,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 将支农专项资金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捆绑使用, 分别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二) 奖补标准:
按照《陕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 在农民年人均筹资筹劳限额内, 由中、省、市、县各级财政按照村民筹资筹劳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补助, 具体奖补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综改办另行制定。财政奖补资金与村民筹资筹劳一起专项用于村级一事一议建设项目。各试点县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专项设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并列入年初预算。有条件的市、县、乡政府要加大对村级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 倡导社会捐资、赞助, 鼓励集体经济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三) 奖补兑现方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可以货币或实物方式兑现, 直接用于项目建设。以实物方式兑现, 要由县或乡镇按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组织公开招标, 统一采购, 按标准补助到实施项目的村, 招标费用和运费不得用奖补资金列支。
三、财政奖补工作程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程序坚持先批后建、自下而上、分级负责的原则。
(一) 项目建设申请。
由拟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村申请, 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申报奖补项目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初审, 县级财政、农业部门按职责复审。对一定限额以下的项目, 要充分发挥县乡贴近农村、熟悉基层的优势, 由县级审批, 省级备案。对一些重点议事建设项目由县级上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部门审核, 确定奖补金额。
(二) 奖补资金申请。
一事一议项目竣工后, 由县级财政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对验收合格的项目, 出具验收报告。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 村民委员会可通过乡镇向县级财政部门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提出财政奖补申请。县级财政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按职责分工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农民筹资筹劳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审核后, 逐级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审定。省直管县直接将奖补申请汇总上报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 并抄报所在设区市财政和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备案。
(三) 奖补资金的拨付。
省财政按省级审定的已经完工的一事一议项目, 将中央和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按规定标准和程序逐级拨付到县级财政部门。奖补资金统一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在县级财政部门设立专户, 专账管理, 列入各级财政“对村级一事一议补助”决算科目, 确保专款专用。要坚持实行财政奖补资金报账制。原则上只有在村民筹资、村集体投入、社会捐赠资金到账, 具备项目开工条件后, 才能由村级提出申请, 由县级或乡镇财政部门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具体奖补资金拨付程序由县级财政部门制定。
四、相关配套措施
(一) 搞好规划, 建立县级项目库。
各县 (市、区) 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情况, 科学制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五年规划, 建立一事一议项目库。在奖补项目的选择上, 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优先支持群众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最大的项目, 让农民群众看见实实在在的效果。在试点面上, 要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 既要集中财力抓重点村的建设, 又要保证一定的试点面, 让惠民政策的阳光照耀到更多的老百姓。
(二) 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
各地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要按照《陕西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的规定, 遵循村民自愿、民主决策、量力而行、上限控制的原则, 规范议事程序, 坚持民主表决, 正确引导村民按程序、合理筹资筹劳, 防止不顾农民承受能力, 加重农民负担。对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议事项目, 可以一次议事, 按规定的筹资限额标准筹集两年的资金, 但需经全体村民同意, 并报省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且第二年不准再筹。对筹资确有困难的, 允许以工折资, 或以物料折资;对筹劳确有困难的, 在坚持农民自愿的前提下, 允许以资代劳。
(三)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情况公示制。要全面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办法、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 由村民代表对一事一议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已建成的一事一议奖补项目, 村级要将筹资筹劳的数量、项目资金 (实物) 的安排使用等情况作为村务财务公开内容, 及时向村民公布。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会议纪录、村民签字、筹资筹劳方案、项目奖补申请表、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原始材料要一式四份, 交县级农民负担监管部门、县级财政部门、乡镇政府和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村各留存一份, 建档立册, 实行档案化管理。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 不准超出议事适用范围、违反民主议事程序开展村民筹资筹劳;不准举债建设议事项目;不准向农民下达筹资筹劳指标;不准强迫农民筹资筹劳建设政府“形象工程”, 加重农民负担。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要对筹资筹劳、项目建设、验收及奖补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督。各级财政、农业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对违规操作、截留挪用、骗取村民筹资和奖补资金的行为, 要责令纠正, 追回资金, 并按规定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四) 建立村级公益事业设施管理和养护制度。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 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形成的资产, 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 可以成立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承担项目的日常管理养护责任。对现有的农村小型公益设施, 可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率和养护水平, 探索建立农村公益设施运行维护新机制。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 由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 财政、农业等部门参加, 层层落实责任, 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各市人民政府要对本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面负责, 并搞好对县一级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要坚持以县为组织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担负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责任, 要成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协调制度。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做好具体组织协调工作。村“两委”干部要发挥好带头和表率作用, 发动和组织村民开展一事一议。各级综改办、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政策宣传, 搞好组织协调, 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 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各地在试点过程中要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新问题, 不断完善政策, 加强信息反馈和沟通, 确保试点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财政奖补工作 篇9
一、工作特点及成效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从试点到全面展开, 共建成财政奖补项目3 753个, 项目总投资158 731万元, 其中各级财政奖补47 845万元, 受益群众537万人 (次) ;共硬化道路3 994公里, 修桥涵99座, 建小型排灌设施59座, 打机井138眼, 修水渠739千米, 铺设供水管道883千米, 安装路灯12 869盏, 栽植绿化苗木2 902 282株, 修建公共活动场所600 710平方米, 其他公共设施2 091个。通过4年建设, 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受益群众及受益面不断增加。二是政府投入和奖补比例逐步提高。三是项目类型呈现出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发展的特点。四是基层组织和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
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给宝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 让各级领导和机关真正体悟到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看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 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尝到了“议”的甜头, 感悟到了“议”的力量, 一事一议, 议出了农村新变化, 议出了民主新机制, 议出了和谐新风气。
(一) 改善了村容村貌,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 村内街道由原来的泥土路, 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柏油路, 人们再不为雨雪天出行发愁了, 健身器材、图书室、文化广场从无到有, 使农村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道路平了, 夜晚亮了, 村庄整洁了, 消除了许多潜在隐患, 促使农村人告别生活陋习, 自觉建设家园, 扮靓农村, 农村的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精彩纷呈扑面而来。生产生活设施的不断完善, 为农村争取项目、开展养殖、种植及多种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 增强了吸引力, 盘活了经济, 增加了村民收入。
(二) 完善了农村民主议事机制, 形成多元化投入建设村级公益事业设施的新模式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行“议”字当先, 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 让农民说了算, 彻底改变了过去基层干部和群众对公益事业不热心, 不上劲, 等待观望的态度。建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全部村内协商解决;挡道的猪圈、柴禾堆村民自觉拆除, 不给村里添麻烦;筹资筹劳、奖补资金及时向村民公示;一大批热心关爱本村公益事业的“原”村民, 纷纷慷慨解囊, 带动了社会各方投入。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在农村不断成熟巩固, 四年建设, 积累了许多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益经验, 为今后进一步深化财政奖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 不但解决了水、路、电等在农村容易引起矛盾、产生纠纷的“老大难”问题, 而且解决了过去一些遗留问题, 化解了矛盾纠纷, 改善了农村的社会环境。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抓手, 不计得失, 无私奉献, 参与议事、参与监督、参与管理, 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树立了威信,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检查调研中, 许多村干部感慨地说:所有的惠民政策里, 一事一议是作用最直接、群众受益最多的惠民政策, 是我们了解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能获得连选连任, 多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好政策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
二、主要做法及体会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工作责任
市、县、镇分别设立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了各级工作责任和项目管理第一责任人, 做到项目有人管, 有人抓。在分工上实行分级负责, 以县为主。市级主要发挥牵头、协调、督促、指导等职能;县、镇主要担负项目规划编制、审核、确定、批复、组织实施、资金的分配管理、督促检查、竣工验收等具体工作;村主要发挥民议、民建、民管作用, 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在项目的监管上, 主动协调, 与减负办、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联合办公, 各负其责, 确保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二) 加大宣传培训, 促进业务提升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业务培训会、村务公开栏、印发工作简报、宣传手册和年画等多种形式, 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为增强效果, 在宣传对象和内容上, 因类施策, 各有侧重。对各级领导, 主要讲清制度设计理念, 项目实施带来的社会效应、高层领导的关注度等, 以期从领导力量、资金安排、目标考核等方面予以落实和倾斜;对基层干部, 主要讲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先议后筹、先建后补、预拨清算等特点, 帮助其克服在争项目上重争取, 轻管理的习惯思维, 保证项目建设全程规范、高效, 经得起群众评议, 经得起审计, 经得起各级检查;对群众主要引导把急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与贯彻财政奖补政策结合起来, 抓住机遇争取国家奖补, 自觉出钱出力办好事关自己的公益事业。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一次, 培训的重点主要是各级业务主管和镇村财务人员。业务主管主要解决规范操作、规矩办事问题;镇村财务人员主要解决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业务核算的理解和操作问题。同时, 结合业务工作开展, 采取以会代训、召开座谈会、组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引导大家养成时常关注国家新的支农惠农政策, 及时了解上级最新工作动态, 学习外地的好做法, 及时上报工作信息。
(三) 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项目管理
第一, 建立工作制度。财政部、国务院综改办《两个办法》出台后, 结合落实“管理规范年”要求, 市、县综改部门不等不靠, 在群众议事、筹资筹劳和项目公示、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验收和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起类别齐全的制度, 汇集成《宝鸡市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指南》, 受到国务院综改办的肯定。麟游县《完善六项制度确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信息被财政部《财政信息》转发。眉县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三个步骤, 五个环节”课件被省综改办推介, 下发全省。第二, 加强项目调控。县区利用一事一议信息管理系统和项目库, 按照中省市预拨资金额度, 对项目实施面进行宏观调控。优先安排受益面广的硬化、人蓄饮水等项目。对部分山区筹资数额小、建设成本高的项目提高了奖补比例, 对受灾的村给予倾斜, 列入“特惠制”项目。第三, 实施分段管理。要求1—3月进行项目议事、申报、初审、筛选、县级报批;4月汇总上报项目计划, 完成监管系统录入工作;4—10月为项目的施工建设期, 原则上10月底完成施工建设;11月底完成竣工项目的验收和奖补资金的兑付;12月进行工作总结和各种数据的采集、汇总、填报。第四, 加大管理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点多、面广, 程序较为复杂, 责任重、管理难度大、工作成本高。为了推动工作, 市级在省上下拨工作经费的基础上, 每年安排工作经费, 对县区项目管理经费予以保障, 确保了工作正常运转。
(四) 严格资金管理, 确保使用效益
首先, 落实配套资金。在中省加大投入前提下, 为确保市县落实配套资金, 明确了市县3∶7的配套比例, 连续两年市配套资金全部列入年初预算。各县区克服财力紧张的矛盾, 想方设法落实配套资金, 有的还安排了工作经费。其次, 及时划转资金。对省上预拨资金, 做到文到即转, 款到即拨。并及时与预算国库部门协调, 登录对账指标系统, 足额调度拨付中省、市奖补资金, 确保县区列支。第三, 有效整合资金。为防止多头申请项目, 市财政局连续两年将同村同一项目财政投入的资金进行整合, 统一下达。县区也进行了相应的整合, 发挥了财政资金整体效益。第四, 严格专户管理。各县区实行县镇专户专账管理, 各种银行票据、凭证、原始单据全部封闭运行, 做到运行轨迹清楚, 群众的筹资筹劳款纳入镇财政专户管理。同时落实资金使用情况公示制, 接受群众监督。运用会计电算化和项目监管系统,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落实报账审查审批环节, 防止提前超比例支付, 防止支付的随意性, 防止越级越权支付, 不得大额现金支付。市综改办推广了岐山县“完善制度严抓细管, 确保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安全使用”的做法。第五, 确保保底底数。为确保一事一议科目列支, 每年市上召开专题会议, 以中省预拨资金额度为依据, 测算出市县配套和国库列支保底底数, 确保各级政策投入落实到位, 以便来年争取更多的奖补资金。
(五) 搞好监督检查, 抓好跟踪落实
市综改办紧抓一事一议专项预算执行进度月报分析工作, 每月对月报都研究分析, 有针对性地解决县区存在的问题。每年组织两次以上重点检查,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通报结果, 交流工作经验, 针对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市制定下发了监督检查办法, 各县区均将一事一议列入年终工作考核范围。市县建立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员管理和信息工作考核办法, 各县区指定专人负责每月月报和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今年一季度, 会同市财政监督检查处组织专项检查。主要查:筹资筹劳完成与否, 是否产生新的债务, 资金管理是否合法、安全, 县区配套是否落实, 有没有套取资金的现象等。对发现的问题, 当即指出限期整改。由于监督检查及时, 固强补弱得力, 全市财政奖补工作质量和管理状况处于稳步上升整体推进的态势。
四年来, 组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是认识到位是前提。财政奖补是一项新生事物, 有其自身的工作要求和业务规律, 只有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识上去了, 工作基础才能牢固;二是资金安全是关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财政部门既管资金又管项目的工作, 责任重大, 只有确保资金安全, 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把钱花响, 让群众真真切切地得到实惠;三是项目质量是核心。群众的满意度是项目质量的“睛雨表”, 只有卡住工作节点, 把住工程质量, 把质量做实了, 项目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四规章制度是保证。制度建设是一事一议的生命线, 只有按章办事, 规范操作, 监督检查落实, 项目才能不走样;五是人员素质是基础。一事一议, 政策性强, 关注度高, 涉及面广, 管理参与人员只有不断增强综合素质, 才能履职尽责, 惠政于民;六是探索创新是源泉。一事一议面对千村万户, 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情况具体鲜活千差万别, 只有在严格执行现有制度的前提下, 用足用活政策, 拿出新对策, 总结新经验, 让群众早受益, 多受益, 才能把实事办好办到位。
财政奖补工作 篇10
1 主要做法
在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中, 莲都区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1 领导重视, 加强监管
为莲都区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一直以来, 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农负办都十分重视农民减负工作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2010年, 我区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工作,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并建立以纪委、财政、农办、农业、建设等部门人员为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负责全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各乡镇 (街道) 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去年, 我区被农业部列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后, 分管副区长召集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专题研究, 并明确农负办负责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人员为区级管理员, 各乡镇、街道落实1名工作人员和1名农经员作为乡镇 (街道) 管理员, 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1.2 创新方式, 注重实效
全面推行“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村集体工程“大家建”模式。对“一事一议”项目, 我们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工程“大家建”模式, 即对技术含量不高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不实行招投标, 而实行“包清工”的办法建设, 把工程建设的初始决定权、建设主体权、建材选购权、全程监督权交给全体村民, 让村民全程参与、全程监督, 切实从制度上规范了村集体工程建设, 从源头上遏制了村干部腐败, 确保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质量, 提高了资金使用率。
1.2.1 项目建设前由“村民议、村民定”。
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户主大会, 学习领会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明确是否申报一事一议项目, 项目申报的范围内容和实施方式等进行讨论, 吸收合理的自建建议, 由村委会确定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计划。
1.2.2在项目建设中给“村民建、村民督”。
为了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 各项目村分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质量监督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由村双委领导组成, 为项目的责任主体, 负责对项目实施的全程管理和协调。质量监督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成员由从村民中选出的办事公正、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组成。为了加强质量管理, 凡一事一议项目统一由区政府委托某设计院到项目实地进行勘察, 提供项目施工图纸, 并按当时市场建材价格和其他费用, 测算出该一事一议项目投资额, 报区一事一议办公室审定后上报省财政厅、省农业厅。项目建设材料由村质量监督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成员直接到市场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寻价购买建设材料, 请有一定建筑经验的群众以点清工的办法组织实施。这样可以大大地降低施工成本, 同时还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还要求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派出得力干部对一事一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严格把关项目质量。一事一议项目发票必须有村民主任、村支部书记、村质量监督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成员及乡镇联系干部共同签字后方能报销。
1.2.3 工程建设后让“村民建、村民享”。
项目竣工后, 质量监督小组将项目资产移交给村委会, 最后由广大村民民主管理, 自建获得的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 用于投入村里其他公益事业建设。
1.3 强化培训, 加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政策的知晓率
为了加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财政奖补项目政策的知晓率, 对区农负办工作人员和乡镇 (街道) 管理员进行了培训, 通过讲解、上机操作, 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系统意义和作用, 初步掌握了监管系统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 我们还着重就农民民主议事程序, 农民筹资筹劳标准,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申报、审核、审批等相关规定和政策进行了全面培训, 确保管理员能履行好监管的职责。下步根据安排, 各乡镇 (街道) 还将以乡镇 (街道) 为单位, 开展村一级的培训工作, 特别是政策方面的培训。
2 取得成效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以大家建模式推出后, 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极大拥护,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村民参与热情更“高”
让村民自己议项目、定项目、建项目、督项目, 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实施项目过程中, 不少村民主动调田调地, 主动砍树让路, 主动出钱出力。如洪渡村建设饮用水工程,
2.2 工程项目质量更“优”
村民全程参与工程建设, 从计划制定、物质采购、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 既是参与者, 又是监督者, 每个环节都能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格监督, 避免工程偷工减料。同时, 村民作为建设主体, 责任心更强, 干劲更足, 正如村民们所言:我们自己建工程, 就相当于给自己家里干活, 能不全力以赴、铆足劲干吗?从实施情况看, 绝大多数工程都能按设计图纸施工, 各项工程的材质过硬, 用料足等因素得到有效保证。
2.3 资金使用绩效更“好”
让群众对项目进行自建, 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 他们会精打细算, 统筹安排;项目不比照大工程进行招投标, 有效节省了中介费, 确保了有效资金用于建设;没有承包商的利润, 管理费很少, 税负也降到了最低, 真正达到了“花小钱, 办大事”的效果。通过村级工程大家建的一事一议项目要节约资金20%~30%左右, 例如港口村旧村改造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10年一事一议项目) 总投资103万元, 通过村级工程大家建节约项目资金20多万元。
2.4 村民所得实惠更“多”
实行大家建模式, 一方面农村返乡劳动力、闲置劳动力通过投工投劳, 按劳取酬, 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 通过自建节流, 可以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壮大村集体经济, 反哺村里公益事业, 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5 村干部形象更“佳”
通过大家建模式, 涌现出了一批不拿项目分钱、专为群众干实事的优胜村干部, 进一步拉近了村干部与群众的距离, 使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好, 威信更高。正如有些基层干部总结的那样, “大家建”模式让“项目实实在在, 资金明明白白, 干部干干净净, 村民高高兴兴。
3 存在问题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 三年来的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由于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 通过各乡镇 (街道) 和区纪委、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 项目建设的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 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一件大事, 又是一项程序比较复杂的工作, 但极少部分地方的干部对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思想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我们在与部分领导座谈时, 他们道出了真情, 认为此项工作程序太多, 政策性又很强, 认为很麻烦而出现了消极和畏难情绪。
3.2 奖补试点覆盖面小
在财政奖补政策的感召下, 我县广大农村群众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很高, 但总的来看, 覆盖面还比较小, 一些没有纳入试点范围的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得不到财政奖励和补助, 这些村社的老百姓对此有看法, 认为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公益事业建设的村都应该有奖励, 应让每个自愿投工投劳的农民都受益, 都能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
3.3 区级资金配套有困难
我区属全省25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其他县市还比较落后, 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财政相当困难, 暂时还无法只求平衡, 2010年, 我区克服一切困难, 专门拿出397.91万元用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配套资金。
4 几点建议
为更好地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现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4.1 改变观念, 进一步加强对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领导
极少部分地方的干部对财政奖补工作重视不够。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省、市每年给予我区一定的财政奖补资金, 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来讲,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值得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精力去争取。因此, 有必要加强引导, 更新观念, 进一步加强对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领导。
4.2 继续财政奖补制度
要继续完善形成农民筹资筹劳、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制度。从我区三年试点工作的情况看, 各乡镇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 试点工作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从基层的具体实践到老百姓的言谈笑语, 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百姓对这项政策的渴求, 也感受到了推进这项改革试点, 既是解决农村税费改革遗留问题的客观需要, 更是促进农村农业长远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区在总结试点工作有效经验的基础上, 完善相关政策, 抓紧制定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分配管理办法, 加强分类指导, 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逐步形成农民筹资筹劳、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制度。
4.3 进一步扩大财政奖补范围
在近年来召开的几次区人代会上, 一些来自乡镇、村委会的人大代表提出议案, 强烈要求扩大财政奖补范围, 尤其是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通自然村道路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 建凡是属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项目都应纳入财政奖补范围。
摘要:针对农村集体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实际, 莲都区创新方法, 大胆实践, 探索推行了对技术含量不高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不实行招投标, 而实行村委“包清工”的办法建设, 即集体工程大家建, 把工程建设的初始决定权、建设主体权、建材选购权、全程监督权交给全体村民, 让村民全程参与、全程监督, 切实从制度上规范了村集体工程建设, 从源头上遏制了村干部腐败, 确保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质量, 提高了资金使用率, 深受广大村民欢迎。通过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采取村级工程大家建等模式, 减轻了农民负担, 对促进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如村集体经济薄弱, 对一事一议相关政策了解不够, 财政资金配套有困难等。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 即立足莲都实际, 加强政策引导, 激发社会各界和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完善投入机制, 增强公共财政投入村级公益事业的比重等。
财政奖补工作 篇11
关键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为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运用群众智慧,实行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本人对2014-2015年随机抽取的几十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账务处理的检查,发现很多村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会计核算(以下简称一事一议会计核算)上都存在着问题。本文分析了检查中发现的一事一议会计核算问题,并就如何解决提出个人见解。
一、检查中发现的一事一议会计核算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够完整、准确。
1.核算程序不够完整、准确。有的村的核算程序没有如实完整地反映建设项目从筹资筹劳、建设、完工验收、最后结转这一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过程。如筹资筹劳,未通过“应收账款一筹资筹劳——××村民”等科目的过渡账务处理,多是直接将筹资筹劳款缴乡镇财政专户,通过“应收款——××财政所”或“应付款——××财政所”和“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反映,拨回时做相反业务处理;投资过程,有的单位是将发生的所有费用直接列支“其他支出”科目,有的列支“事业支出”科目,大部分单位虽有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有费用支出,但未根据项目完工是否形成资产或设施进行相应的结转,且很大一部分单位以工程款未结清为由,将实际早已完工且验收过的工程项目,资金仍然停留在“在建工程”状态中,未将归集的费用从“在建工程”科目结转到“固定资产或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支出”科目,也未按规定将“一事一议资金”科目下的“奖补资金”和“筹资筹劳”结转到“公积公益金”科目,资金核算业务与工程项目处于相脱离状态。
2.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不齐全、不完整,不能如实、完整地反映记账凭证记载的内容。如有的村财务人员仅以一张记载“一事一议奖补资金50萬元”的收款收据,记账凭证作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在相隔4天的同一月份,又仅凭一张同样50万元金额的银行进账单回单,作借记“银行存款”和贷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本来应该是将该收款收据和银行进账单回单合并在一起才能完整准确地做一笔借记“银行存款”和贷记“一事一议资金——财政奖补”科目各50万元的记账凭证,而该村却做了两笔同样的业务收入;有的筹资筹劳款缴退专户均只凭一张银行收付款凭证作为款项收缴专户业务的原始凭证,未同时附收据一同反映;有的以领款单或未加盖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收据开具的工程预付款金额直接列支“在建工程”科目;银行收付款业务应附有加盖银行收付讫专用章的回单以及收付款依据的发票或规范的收据才能作为收付款业务凭证,但有的村账财务人员以通过会计服务中心集中支付为借口,将本应附的银行回单原件均没有附在收付款记账凭证业务后面,也没有附收付款业务分割单。
(二)票据使用不合法、合规。购买的零星材料和支付的筹资筹劳款大多使用没有加盖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收据或领款单(领条)支付,有的甚至支付的大额工程款也是以领款单或收据支付,没有开具合法的票据进行结算,也有的以工程承建单位购买的水泥发票抵建安工程发票支付工程款,使用的票据五花八门,有的不仅不合法,甚至填写也不规范。
(三)会计科目使用不够准确、恰当。如:筹资筹劳款缴财政专户,有的列“应收款——××财政所”科目,有的列“应付款——××财政所”,个别单位甚至列“暂存款——××财政所”,而不是通过“应收账款一一事一议资金”科目反映收缴专户业务;收到财政奖补资金,有的列“上级补助收入”,有的列“财政补助收入”,有的列“其他收入”科目,而不是通过“一事一议资金——财政奖补”科目核算;购建的资产,有的单位直接列“管理费用”或“其他支出”科目,有的列“事业支出”,有的甚至直接冲减“一事一议资金”科目。
(四)现金管理使用不够严格、规范。购买材料和支付的筹资筹劳款大多以现金支付,有的大额工程款也以现金支付,甚至还有个别单位以收到的筹资筹劳款直接支付工程款,坐支现金,违背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
(五)项目预决算的编制不符合要求。项目预决算的编制,有的是由本地村委会直行编制,有的是由本乡(镇)水土站或公路站编制,而不是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有资格证书的人员编制的预决算。
(六)工程决算价格大多未报送价审。许多单位都只凭没有资质的部门和人员出具的工程决算书支付工程款,决算没有经过有资质的单位和有资格的人员进行价审,决算流于形式。
(七)工程完工结算不够及时。使用一事一议资金建设的一般都是选择当年能够完工的项目,但实际工作中,许多已完工项目虽然办理了竣工验收手续,并取得财政奖补资金,但财务上却未办理完工结算手续,资产项目资金长期挂在“在建工程”和“一事一议资金”上,工程余款也未进行挂账处理,造成资产资金与实物资产相脱节。
(八)工程质量保证金大多未按规定扣留。按照规定,工程完工结算价款时,应按价款总额的5%-10%扣留质量保证金,半年或一年后视工程质量情况办理退回。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未按规定扣留。
(九)资产管理不严。由于许多完工项目结算不够及时,造成资产资金长期挂在“在建工程”科目中,因此,完工的资产也就不能及时按资产管理要求进行登记和管理。
二、解决方法
(一)深刻领会一事一议资金核算的原则和依据。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项目工程,但该项目的会计核算与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建设等行业的会计核算有所不同,因此,应当以《福建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为基础,结合该项目核算的特点进行,充分反映支农政策特点。就会计处理原则而言,目前,我国主要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对没有经营收支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均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处理发生的经济业务。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业务,因其属于特殊事项,业务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因此,按照制度规定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原则,将该项目发生的所有费用进行归集、结转,未付的工程款进行挂账处理,才能如实、完整、准确地反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的业务过程。
nlc202309081758
(二)正确把握一事一议资金的账务处理程序。
1.筹资筹劳,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前提和基础。项目的账务应如实反映筹资筹劳业务的过程:根据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筹资筹劳方案确定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筹资筹劳”和贷记“一事一议资金——筹资筹劳”科目;收到的筹资筹劳款存入开户银行,借记“银行存款”和贷记“应收账款——筹资筹劳”科目;筹资筹劳款缴专户,借记“应收账款——一事一议资金”和贷记“银行存款”科目,筹资筹劳款从专户退回作相反处理。
2.项目投资,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关键和核心。如果投资的项目是直接购买不需要安装的资产,则直接将购买资产所发生的价款、运输费和税费等全部费用,借记“固定资产——一事一议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小额零星支出)”科目;如果购买的资产或建设的项目需要通过安装或建设过程,则应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在达到可投入使用状态前的资产或项目价值的所有费用,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待工程项目完工验收后,财务部门根据经有关部门出具的资产或项目验收报告、与施工单位签定的建设合同、有资质单位出具的价审报告以及经领导审批的合法的建筑安装工程发票等进行财务决算,并按工程价款的5%-10%扣留质量保证金,还要根据已经支付的预付工程款和当期实际支付的价款确定是否有余款进行挂账处理,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预付账款——××(按工程进度已经预付的工程款)”、“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当期实际支付)”、“其他应付款——××(质量保证金)”、“应付账款——××(审定价格扣除累计已经支付和应扣的质量保证金后应付未付余款)”科目。
3.义务投劳。在项目计划的筹资筹劳外,还发生村民义务投劳时,应按当地正常劳务价格标准作价,借记“在建工程——××”和贷记“公积公益金”科目。
4.财政奖补,取得财政部门拨付的奖补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一事一议资金——财政奖补”科目。
5.完工结转。首先,根据工程完工后是否形成固定资产,将“在建工程——××”科目归集的费用转出,借记“固定资产——一事一议资产——××”(形成资产的)和“其他支出——一事一议支出”(不形成资产)或公共基础设施——一事一议资产——××),贷记“在建工程——××”科目;同时将“一事一议资金”科目下的“奖补资金和筹资筹劳”转出,借记“一事一议资金——财政奖补和筹资筹劳”和“公积公益金”(项目投资总额扣除奖补资金和筹资筹劳款、其他配套资金后的不足差额)科目,贷记“公积公益金”(资产价值)。
6.在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未发生工程质量问题的,支付工程余款和质量保证金时,借记“应付账款——××(工程余款)”和“其他应付款——××(质量保证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三)规范资产管理,保证账实相符。一事一议项目涉及实物资产(如各种活动中心等房屋建筑物)的购建,道路硬化、桥涵、小型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美化亮化以及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等,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形成实物资产的,应当列入“固定资产”管理;户外公共基础设施也应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护措施,落实到人,切实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努力提高基层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从对村账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不仅是一事一议项目账务处理存在问题,就是正常的经济业务核算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票据审核不严,科目使用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及时、不准确等,这些都是由于基层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掌握得不够全面,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导致,因此,加强基层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基层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提高村财和一事一议业务核算的重要保证。
(五)正确发挥村级和各级财政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要进行专账或专项资金管理核算,村会计要做好村民出工台账,登记出工数量;村民理财小组和“村级会计服务中心”要做好财务监督和项目资金核算管理;乡镇财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做好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申报、审核、验收,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市县财政部门不仅要认真做好与乡镇财政之间的信息沟通传递工作,把上级财政部门(包括本级财政部门)下发的有关政策、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项目计划批复等及时下发、抄送乡镇财政,確保其有效开展监管工作,还要加大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监督检查力度,每年至少抽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报上级部门。
财政奖补工作 篇12
关键词: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2009年, 陕西省汉阴县被省、市确定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后, 以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村级公益事业发展为突破口, 积极在全县选择10个乡镇、70个村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 建设项目70个, 主要包括村级公共卫生保洁、公共绿化、公共照明等, 项目总投资3 000万元, 其中财政奖补资金725万元、村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2 175万元, 其他投入100万元。所有项目验收完毕, 建成项目受益人口16.3万人。
一、取得成效
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惠农强农政策再添活力, 全县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态势良好, 农民群众从中真正受益, 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拥护,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积极性。通过采取一事一议形式筹资筹劳, 解决了农民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 而且通过议事程序的规范管理, 保证农民群众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 投工投劳都有明显的效果, 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在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 月河川道、汉江流域、观音河水源、集镇街道群众实现了垃圾集中清运处理, 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程度切实得到提高,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二是激发和带动了社会各方面出资捐款的热情。有的村民筹资以外还自愿捐资, 有的捐资额高于限额的数倍, 如漩涡镇一村为抢抓一事一议良好机遇, 有的户捐资达6 000元, 各级领导干部和本地能人也纷纷响应捐资号召, 田禾乡响洞河村一在深圳经商老板为本村修路一次性捐资9万元, 双乳镇三同村在浙江经商老板为本村亮化工程一次性捐赠4万元,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
三是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基层干部是直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 通过广大干部的辛勤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一件件人民群众期盼的公益事业工程的建成, 人民群众从中真正得到实惠和受益, 从而增进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四是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调动和规范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民主议事程序, 运用民主方式解决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完善民主议事机制,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逐步形成村级公益事业多渠道投入的新机制, 使农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五是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真实体现了公共财政普惠民生、民生财政“小钱为民办大事”, 切实解决了农村村内户外农民受益的公益事业问题, 真正体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
二、主要做法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
为了切实做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2009年4月经过充分调研, 印发了《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暂行办法》, 同时成立了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作领导小组, 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领导小组组长,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财政局长任副组长, 县综改办副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纪检监察、财政、综改、农业、人事、审计、交通、水利、民政、城建等部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建立了职责清晰, 分工负责, 协调互动的工作机制。明确由县综改办具体负责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审核项目、核拨资金、监督检查、建立项目库等项工作。县财政局对综改工作实行人力、财力和办公设施三保障, 及时充实增加综改办专职工作人员, 由原3人增加到现5人, 对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所需奖补资金和工作经费足额安排, 同时进一步改善办公基础条件, 尤其对推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和建立项目库提前启动相关工作。同时, 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一事一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由乡镇财政所负责本乡镇的一事一议具体事务, 从而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 切实制定方案, 精心组织试点
为做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汉阴县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 各级按照方案要求积极组织抓落实。在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调查摸底和征求大多数村民利益、需求意愿的基础上, 按照“统筹规划财政奖补项目, 区分轻重缓急, 先建后补”的思路, 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重点解决村内卫生环境保洁处理、公共厕所、村内公共绿化等问题;第二步重点解决村组道路硬化及安全饮水、农村文化公益事业、电力改造及公共亮化等问题;第三步重点解决村组库塘、堰渠维修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问题。坚持优先选择村两委班子团结、干事务实、群众热情高、基础较好的村;优先选择群众申报率高的自然村;优先选择投工投劳积极和投资比例大的自然村;优先选择村容村貌治理基础好的自然村;优先选择群众利益最直接、覆盖面宽、效益作用大的自然村的“五个优先”原则, 将月河川道、汉江流域、观音河水源地、集镇街道驻地的城关、平梁、涧池、蒲溪、永宁、双乳、漩涡、汉阳、铁佛寺、观音河10乡镇的70个自然村列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首批试点乡村, 村级公共卫生保洁项目被确定为2009年一事一议建设重点。
(三) 抓好建章立制, 实行规范管理
由于汉阴县是国定贫困县, 经济实力弱, 农村公益建设需实施的项目较多, 在奖补资金有限、而乡村上报项目较多的情况下, 按照“五个优先”和“以点带面, 分步实施”的办法, 凡上报的项目经过审核后, 均进入县级项目库, 对年度实施不力、公益效果不明显、管理不到位的, 实行退出机制;对实施效果好的, 从项目库里优先选择。为规范一事一议工作程序, 及时制定出台了《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办理程序》;《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考核办法》;《汉阴县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规划编制要点》等工作流程及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文书和表格资料, 为促进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强势宣传动员, 营造良好氛围
对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许多村民不了解, 甚至部分乡村干部也存在许多疑惑,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相继召开了乡镇、县直部门领导动员会;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等领导会;县政府组成部门会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领导小组扩大会。县财政局又举办了乡镇财政所长和试点乡镇村负责人培训会, 明确任务, 落实专人负责。对起步早、管理规范、实施好的乡村, 及时预拨奖补资金, 并组织试点乡镇长、财政所长、村干部到双乳镇三同村、涧池镇栋梁村召开现场观摩会, 使试点乡村干部受到启迪, 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对村级公益事业卫生保洁项目实施中的垃圾车、垃圾桶、果皮箱等设备, 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公益设施正面统一印制“汉阴公益财政奖补”标志, 公益设备进行现场集中发放, 所有村级公益环卫垃圾车披红戴花, 并邀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现场转播。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分别在省市县等新闻媒体、报刊多次刊登播出, 县财政局开办综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网页专栏, 进行工作动态宣传交流, 这些做法极大地提升了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的影响力, 有力地促进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健康开展。。
(五) 强化督察指导, 确保政策到位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管理, 严把项目规划、项目申报、项目审批、资金投入、资金管理、项目质量验收六个关口, 确保全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发挥长效作用, 让人民群众满意。对村级兴办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建设内容、筹资筹劳数量、奖补金额等作为村务财务公开的内容, 及时向村民公布, 全面接受社会和农民群众的监督。将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统一纳入“村财村用乡代管”, 使用县财政、减轻办监制的收款票据。对上级下拨的奖补资金和本级配套资金由综改办开设专户管理。建设质量接受相关技术部门检查, 建设资金接受纪检、审计等部门检查。
(六) 建立管护机制, 促进健康发展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 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 明确一事一议公益设施的所有权, 落实管护责任主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形成的资产, 归项目议事主体所有, 由村级组织负责管理和养护。指导村级组织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村内公益设施管护机制, 做到建管结合, 确保村内公益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三、几点启示
在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践中, 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有利于激活和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 巩固和扩大农村综合改革成果, 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有利于拉动内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探索建立新形势下财政支农的新机制,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引导民间和社会资金投入农村, 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我们在工作中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 领导重视支持是基础
汉阴县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多次听取试点情况汇报, 经常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多次亲自到省市汇报我县工作, 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 为搞好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财政局长亲自上手抓落实, 综改办以此为抓手精心组织部署, 这些都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证。
(二) 把握政策规定是根本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政策性强, 在具体操作中必须把握好政策要求。在有关筹资出劳、村民会议决定等事项中, 一定要把握政策界限, 不能因为某一细节问题, 引起农民不满, 将“好事变坏事”。
(三) 顺应农村发展是关键
一事一议机制的建立, 必须结合当地实际, 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部分村级公益事业出现“不知由谁管, 如何管”的问题,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的建立, 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 使公共财政普惠民生, 也提高了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四) 发动群众力量是前提
一些难度大的建设项目, 往往这些地方群众的积极性很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落实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建设项目上, 实现了老百姓多年想干而未干成的事, 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只要真心为人民群众着想, 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力量, 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实惠,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各项决策部署就一定能得到广大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财政奖补工作】推荐阅读: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总结报告08-26
财政奖补项目06-15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05-17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账务处理方法08-14
新屯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10-21
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财政工作总结)10-20
财政税收工作05-20
财政局年度财政运行工作总结07-04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08-13
财政税收工作管理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