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关系

2024-09-15

体系关系(精选12篇)

体系关系 篇1

摘要:从工程质量控制的视角,研究了工程质量法律体系、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并分析了两大体系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两大体系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相互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标准体系,关系

工程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涉及公共利益、影响国计民生的事业。建设工程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不仅需要行政管理,而且需要技术控制,有赖于工程质量法律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共同支撑。实践证明,健全和完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对推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对保证工程质量,对工程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都起着极大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1 健全和完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

1.1 我国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概况

法律体系通常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1]。工程建设领域调整工程质量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有机统一就构成了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质量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有力地推动了建设领域法制化的进程。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级明确,包括《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工程质量法律体系的建立为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为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建设活动规定了权利和义务,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建设领域健康有序和谐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日益完善。

1.2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水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一些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影响和制约了科学发展。从源头上解决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必须从完善工程质量法律体系的制度层面进行综合治理。应按照《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规定的立法原则、程序、权限,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认真查找制度上的漏洞,把实际管理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转化为法律制度,及时对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各项制度管得住、行得通、有实效。

1.3 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在我国工程质量法律体系规章以下,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规范性文件。它们是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操作规程”,是对建设工程质量法律、法规、规章的细化与补充。行政机关大量行政行为都是直接根据行政规范性文件作出的,因而其在我国行政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相互抵触、缺乏依据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含有加重企业负担、地方保护、行业保护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要予以修改或废止,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2 健全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2.1 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概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订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3],建设工程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要经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等各个阶段和环节,其专业性、技术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国家必须颁布标准对勘察、设计、监理、检测、施工质量验收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定。按照《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形成了强制性与推荐性相结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这就从技术控制的角度为建设市场提供了一整套运行规则,为引导和规范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

在加入WTO后,为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建设领域在原有验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了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政府监督工程质量实现了由过去的“微观”检查的核验制向“宏观”监督的备案制的转变。现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体系由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统领,主要由15项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组成,涵盖了单位工程的10个分部工程,在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起“基准”标准的作用。通过“上道工序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对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规范,实现了对施工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2.3 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对工程质量的技术控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将涉及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就形成了技术法规。但在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按照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制管理还需要有一个法律的准备过程。2000年建设部颁布了《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以部门规章的法律形式对加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和组织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落实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提高到贯彻工程建设技术法规的高度来加以严格执行,不执行技术法规就是违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关系

3.1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区别

工程质量法律体系是由工程质量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整体。工程质量法律规范不仅调整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而且还调整建设工程参建各方之间的质量关系,规范其质量责任行为,具有社会规范的属性,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违反法律规定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它在法律规定的质量秩序和质量关系框架下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更重要的是规范工程参建各方的技术行为,规范施工一线人员尊重建设规律,是对建设领域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调整着人与物的关系,本质上是技术规范。

3.2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统一

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侧重于从宏观上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规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规范工程参建单位的市场行为和工程质量行为,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工程质量管理秩序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侧重于从微观上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规范工程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与技术行为,从技术控制的层面维护工程质量秩序,引导参建责任单位和人员尊重建设规律,严格施工管理和执行施工工艺标准,确保工程实体质量达到国家合格等级的要求。在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内,国家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具有技术法规的性质特点,不执行技术法规就是违法,将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所以,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将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维护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秩序,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3加强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互动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不仅需要行政管理,而且需要技术控制,不仅要有工程质量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还必须有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工程建设的过程就是执行工程质量法律规范的过程,同时也是执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过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大体系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共同构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应加强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互动机制的建设,为保证工程质量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4结语

工程质量法律体系与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构建中国特色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工程建设法律和标准体系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为建设领域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国华,朱景文.法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8.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法律政策指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60.

体系关系 篇2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郑伟

【摘要】金融体系的运行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进步产生影响,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取得发展进步的基础条件,同时金融体系也是实体经济得以运作的重要指导框架。本文从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概念分析入手,综合研究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完整总结,通过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金融体系 实体经济 关系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都是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部分,通过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反思,有利于更好的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挥促进整体国民经济进步和发展的作用。从宏观发展角度分析,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两者处于相关影响和促进的关系中。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金融体系构建的重要发展基础,金融体系同时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通过二者关系的梳理和深入研究,有助于防止因为我国的金融体系崩溃而导致的国家实体经济发展危机出现,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一、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相关概念

(一)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从宏观概念角度分析属于一个国家整体经济金融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形成的重要模式,同时,各个国家之间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体由于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制度以及具体国情的不同来决定的,部分国家的金融体系由国家宏观调控以及银行经济管理机构决定,部分国家由金融发展市场来决定国家的金融体系。从整体角度分析,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进步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和一个整体的经济发展框架,金融体系由金融市场资产以及各类型的金融中介管理结构和金融交易平台联合构成,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发展背景下,企业需要从环境的不稳定性分析入手综合分析全局内容。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从宏观角度分析主要是实现企业融资动员企业的流动性资产整合,第二金融体系可以发挥股权细化的作用,同时对资源配置进行指导,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发挥经济运行的激励作用,实现各类关键性企业信息作用。

(二)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从宏观的经济学概念角度分析主要是指包含了各类经济经济经营活动。实体经济涵盖了一切物质产品生产以及精神消费的内容,涉及到工业、交通、信息、文化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不同产业,实体经济是整体经济社会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从经济特点角度分析,实体经济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提供人类的基本生活生产资料,实体经济活动成为了保证正常经济生产消费活动行为的关键所在。第二,发挥了提高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作用,无论是人们生活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活动的精神文化消费,都可以通过实体经济活动来实现。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势态良好,经济发展进步速度较快,我国的政府加大了对各个领域和各行业的扶植力度,推动了整体资本市场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下,我国的金融体系开始出现了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实际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金融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过于盲目扩大理财规模的问题,直接导致的银行流动的贷款金额的下降。出现了金融发展泡面,影响整体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导致了我国的总体债务比例上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由于没有成熟的经济发展体系作为支撑,也导致了经济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增长量不稳问题出现。

三、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

(一)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体经济的作用发挥需要以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要求为导向,由此才能发展中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从而解决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脱离和矛盾问题。例如:在经济进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资本积累来扩大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规模,金融体系发展会推动整体实体经济融资发展,从而可以有效推动金融体系需求进步,实现整体的金融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激发实体经济发展的市场潜力,有利于更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中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目前,我国的实体经济在市场化的发展进步背景下逐渐展现出了多方面和领域的多元发展。

(二)实行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

实体金融体系的未来自由化发展可以在整体的市场经济中发挥良好作用。通过金融体系改革也可以在较为复杂的金融空间中发挥最大化的功效。在进行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力量,主导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对金融系统的利率变化的现实实现稳定经济控制,从而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多元的融资发展渠道。此类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同时,通过实行金融体系自由化改革还可以实现经济融资的多元渠道拓展,提高整体的实体经济发展经济效益,从而协调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综合发展。

(三)促进资本市场的改革

在促进资本市场改革的过程中可以使资本市场发展更加完善。资本市场是影响到整体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通过促进资本市场改革可以推动二者的革新和发展。提高两者的联系和发展紧密性。从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产保障,共同推动两者发展。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在实际的发展中经历了最初的分离和后期的融合发展的不同环节,通过两者的结合进步和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了实体经济支持,金融体系无法发挥作用。没有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作为发展指导,实体经济发展也容易出现混乱局面。通过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有利于在未来合理处理两者关系,通过两者的结合和共同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整体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篇3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体经济;关系

从理论层面,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与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这一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实践层面来说,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关系进行正确的理解,除了能够有效地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很好地防范金融危机。目前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发展转型以及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时期,为此,本文在梳理两者的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关系和一些基础性的问题。

1.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关系在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理论

现在的学者开始越来越关注经济运行受到的金融体系的影响,并且对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比如有学者提出在通货紧缩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过度债务融资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强调,其主要研究的是经济波动受到的金融体系融资总量的影响[1];另外有学者认为投资并非是导致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而因为投资进行的融资才是导致经济不稳定的原因,其对经济波动受到的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强调。还有学者对银行的流动性转换对经济效率的改善作用进行了论证,然而经济波动同时也受到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除了主流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研究,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是长期以来金融发展理论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从实际上来说,在主流经济理论中并非对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关系具有充分的理解,因此现在经济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讨。

2.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关系的发展分析

在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中,两者具有始终属于动态变化的关系。早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初期,金融体系的形成就是由于交易需求而具备了前提和基础,而当时在实体经济相互之间的汇总和支付中金融体系只属于一种中介,无法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出现了相互的融合和发展,在实体经济积累的原始资本的基础之上,金融体系开始逐渐的成为信用中介,并且开始不断地优化配置实体经济原始积累的资本,最终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金融市场在实体经济实施公司制和股份制的改革之后具备了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这样也就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直接、更加密切[2]。

实体经济在现代金融体系不断转变结构以及不断创新功能的条件下在科学技术、组织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这样就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具有了一种相互控制、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开始逐渐的走向分离,与此同时,由于边际产出的递减导致实体经济逐渐的陷入困境,而金融体系的主要支撑就是信用,这样就导致两者的分离速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

3.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作用关系

首先,金融体系存在的基础是实体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产物,金融体系存在的基础就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将稳定的收益和物质基础提供给了金融体系。如果金融体系不依托于实体经济,就很容易发生资本泛滥的现象,最终会在投机市场流入大量的金融资本,从而导致出现扭曲的资源配置。这样除了会将商品经济的秩序打破之外,同时又有可能导致出现金融危机,因此金融体系存在的意义也就丧失了[3]。

其次,在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中金融体系属于非常重要的工具:金融体系将有效可靠的支付中介提供给了实体经济,并且促进实体经济将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实体经济由于这些积累的原始资本具备了不断扩大生产的基础,同时,金融体系还对实体经济稳步增长和风险的分散具有促进作用[4]。目前金融体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完善,因此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比如现在出现的信用体制建设、财务管理、信息披露以及兼并收购等最终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4.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关系进行协调的有效对策

首先,要将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能够对金融体系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实体经济必须要将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充分的体现出来,将发展的导向确定为交易需求,从而能够将相应的处理提供给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两者之间存在的分离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金融体系会受到实体经济中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原始资本积累的速度由于实体经济的增长而得以加快,并且不断地向金融体系中流入,从而进一步地扩大金融体系的规模;与此同时,实体经济派生的金融需求及其自身的市场化发展能够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朝着自由化和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所以,必须要改革实体经济,从而使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体系发展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能够实现有效的融合。

其次,要对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改革进行积极的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会由于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而受到积极的影响,立足于资金供求的渠道能够不断的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效率的提升,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通过提升储蓄利率的方式可以使储蓄的规模得以扩大;第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直接融资的方式,能夠确保大量的储蓄直接转化成为投资;第三,其能够对金融市场受到的政府的不利影响起到有效的规避作用,确保能够使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第四,其能够对监管体系的逐渐完善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并且进一步地提升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率;第五,其能够将具有差异化以及多层次特点的金融市场构建起来,从而能够使金融市场结构的失衡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必须要对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进行大力的推进,从而将金融体系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确保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具有越来越密切的关系[5]。

最后,要不断地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金融体系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所谓的直接金融就是资本市场,所谓的间接金融就是金融中介。实体经济和间接金融之间具有债权和债务的关系,而直接金融则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整个过程起到了决定的作用。因此,要想使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得到有效的维持,就必须要不断地发展和改革资本市场。比如可以将实体经济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及时地披露出来,从而使信息在实体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不断地规范实体经济的经营管理;要制定完善的信用体制和法律法规,从而能够充分地促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最终能够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给实体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将更加层次化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给实体经济,从而有效地加快实体经济的融资效率。

5.结语

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两者的持续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依托的金融体系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而离开金融体系的实体经济则很难实现稳定的发展。为此,必须要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正确的认识,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两者的积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确保我国的经济实现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

[2]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09)

[3]邱杨茜,陈颖,余军,何孝星.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运行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2(08)

[4]张玮.探讨我国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进程及趋势[J].对外经贸,2013(09)

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研究 篇4

标准体系建设既是标准化的顶层设计工作,又是标准化的地基建设工作。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系统化的实用知识财富,是技术精华和管理精华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进入高级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支撑。标准体系可有多种属性分类,通常有按标准级别属性关系分类的标准体系、按标准类别属性分类的标准体系、按标准的用途属性分类的标准体系和按混合属性分类的标准体系。按标准级别属性关系分类的标准体系可分为:国际标准体系、国家标准体系、行业标准体系、部门标准体系、地方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等。按标准类别属性分类的标准体系可分为: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等。按标准用途属性分类的标准体系可分为:产品标准体系、服务标准体系、军用标准体系等。按混合属性分类的标准体系可分为:地方服务标准体系、行业军用标准体系、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等。这些标准体系通常是标准分类属性范围的工作依据,同时还有标准分类属性范围的标准规划作用。标准体系分类的一览关系见表1。

2 标准体系的结构类型

研究标准体系结构,对建立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体系结构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在标准体系建设时,重点关注的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标准体系的结构拓扑,二是标准体系中标准的数量结构,三是标准体系中虚实标准的数量结构,这三类结构的内涵如下。

2.1 标准体系的结构拓扑

标准体系的结构拓扑是指标准体系中,标准按分类关系或群组关系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结构。标准结构拓扑是三类结构中,类型最多和最复杂的结构,具体的结构类型见本文第3部分标准结构拓扑的谱系。

2.2 标准体系的标准数量结构

标准体系的标准数量结构是指标准体系中,各级标准数量关系形成的数量结构。标准数量结构是按标准级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排列的数量结构。在标准体系中,通常标准数量结构是随标准级别的提升,标准数量呈递减关系,即正梯形关系,标准数量结构的一般关系如图1所示。

2.3 标准体系的虚实标准数量结构

标准体系的虚实标准结构是指标准体系中,现行标准和规划制定标准数量形成的数量结构。标准体系中虚实标准的数量结构没有一般规律关系。通常,对于新建的标准体系,虚标准部分大,实标准部分小;对于老标准体系,实标准部分大,虚标准部分小。这种结构关系可用虚标准数和实标准数表达,也可以用虚标准与实标准的数量比表达。

3 标准体系的结构拓扑谱系及适用性

标准体系的结构,是标准体系中标准安排、放置的方式,它可以表达标准的隶属关系、路径关系、执行逻辑关系、类别关系、等价关系、综合关系等,是标准体系中标准组成关系的全貌反映。标准体系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标准体系的规划;标准项目的放置;标准项目查找和检索;标准项目的管理等。标准体系的结构为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框架设计,是标准体系规划的方法支持。标准体系结构给出了标准的分类关系,为标准项目的放置提供了“盒子”。标准体系结构的分类“盒子”,方便了在成千上万个标准项目中查找所需标准。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对于标准体系项目的计算机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结构分类就无法缩小目标对象的范围,没有结构分类就没有查找的路径。应用拓扑关系,结合标准的特点,标准体系的结构可设计为以下结构谱系。

3.1 分类层次结构

标准体系的分类层次结构表达标准横向分类、纵向隶属分层的关系,其结构拓扑如图2所示。本文把图2的结构形式称为分类层次结构,而不是层次结构,这是因为这种结构不仅表达标准体系的层次关系,更多的是表达标准体系的分类关系。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关系用图1的结构就可表达。用分类层次结构表达标准体系时,多数情况层次的意义并不突出,而分类的意义是最受关注的。分类层次结构的适用面比较广,既适用于复杂大系统,也适用于简单小系统,主要适合于产品/型号标准体系、国家标准体系、行业标准体系、地方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等。这种结构的每个层面的实方框里都有相应的标准。

3.2 神经路径结构

标准体系的神经路径结构既类似于分类层次结构,又不同于分类层次结构,其结构拓扑如图3所示。从形式上两者相像,从标准体系的表达上两者又不一样。神经路径结构的过程节点是无功能的,末端才有功能,类似于神经系统的关系,敏感度在末端。神经路径结构的虚框层和虚框里,都没有相应的标准,只有底层的实框层才有标准,上层的虚框层只起到了分类和路径引导作用。由于这些虚框是分类名称不是实物名称,只是归纳的概念,方便实物集中指引,因此,这种标准体系的上层次关系是没有相应标准的。神经路径结构适用于层次单一的产品标准体系和品种多、技术简单的产品标准体系。

3.3 星形结构

标准体系的星形结构成辐射状形状,每个标准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没有逻辑关系,没有关联关系,它们是相互独立的标准群,其结构拓扑如图4所示。星形结构标准体系适合无关联关系的标准群,但它们同属一个管理关系内,如地方标准体系等。星结构与分类层次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分类层次结构的同层是有直接的关联关系的,而星形结构同层之间无直接关联关系,相互是独立关系的。星形结构也可建立分层关系,以内圈和外圈关系分出层,如图4所示。星形结构的每个标准实盒里可以建立分类层次结构或其他结构的内部标准体系结构关系。

3.4 序列结构

标准体系的序列结构是顺序排列的标准群,它们之间具有逻辑序列关系,起始点和终点是开口的,其结构拓扑如图5所示。序列结构的标准体系适合于按时间周期开展标准化活动的情况,如:产品或服务的全寿命周期标准化。序列结构标准体系反映的是标准群执行的顺序。对于服务事项对象,这种结构的标准体系就是一条龙服务的标准体系。序列结构标准实盒里也可以建立其他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

3.5 环形结构

标准体系的环形结构由顺序连接闭环的标准类群组成,其结构拓扑如图6所示。环形结构标准体系与序列结构标准体系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它们的标准是单线逻辑相连,不同之处是序列结构标准体系是开口的,即首尾不连的,而环形结构是首尾相连的,是封闭的结构。环形结构不一定都是要圆周形的,只要是封闭关系的线性流程标准体系即可。这种标准体系结构适合循环再生产品企业的标准体系,如:饮料塑料瓶、易拉罐等产品生产企业。产品的原料来自使用过的产品的回收,经过对回收材料的处理、加工、产品出厂、使用、再回收的循环过程,标准也按这些环节的要求进行制定。

3.6 矩阵结构

标准体系的矩阵结构是由横向和纵向整齐排列的标准类群组成,平行关系标准化对象具有相似性特征,其结构拓扑如图7所示。这种结构的标准体系可以是纵向连接的形式,即图7实线连接形式,也可以是横向连接的形式,即图7虚线连接形式。如果是单向连接结构的矩阵结构时,只要将图7的另一向线抹去即可。若有需要时,也可建立纵横连接的矩阵结构。矩阵结构标准体系适合同类型的一组标准化对象,如图7所示。当一组产品对象技术状态相近,是系列关系时,可用第一个产品的一套标准作为母本标准,针对每类产品的特点进行个性修改后,就可很容易地生成其他产品的成套标准,这就是矩阵结构具有相似性的省事优点。

3.7 综合结构

标准体系的综合结构是在分类层次结构的基础上,对同一层次分类类别进行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进行结构综合,其结构拓扑如图8所示。这种结构的另一称谓是“功能归口结构”,这一命名与其他结构的命名属性不一致,因为,功能是内在关系,而其他结构命名的属性是用外部的形态关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综合在一起的结构像一叉型,叉的上部分别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叉下部为工作标准,工作标准一般是技术和管理行为的执行。综合结构的标准体系适合按业务类型综合在一起的企业标准体系,不是那种分别建立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的企业标准体系。

3.8 混合结构

标准体系的混合结构是多种结构复合的结构,可以是两种结构,或者多种结构,甚至是全部结构,其结构拓扑如图9所示。混合结构的标准体系适合于多种业务类型的标准化对象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如:多种经营(或多元化)集团公司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主体系结构可用分类层次结构,集团中,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的业务板块适合用综合结构的标准体系(如图8所示),从事物流业务的板块适合序列结构的标准体系(如图5所示),集团总部人力资源、财务、审计、行政、规划、保卫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标准适合星型结构标准体系(如图4所示),投资业务的板块适合矩阵结构标准体系(如图7所示),服务业务的板块适合神经路径结构的标准体系(如图3所示)。

4 标准体系结构拓扑的要素和含义

标准体系的结构拓扑的基本要素是“线”和“框”,这些要素有不同的形态及其含义,因此,由这些基本要素组成的结构拓扑表达了其特定的含义。结构拓扑中的实线框是标准类别的集合框,相当于某类标准的存放盒子,通常是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框内文字表示所集合的标准的类别名称,如图10中a)所示。结构拓扑中的虚线基框是类别标识,或者相当于路径标牌,通常是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框内文字为标识内容或说明内容,如图10中b)所示。结构拓扑中的虚线套框是范围界限框,根据需要可以是方形、凹形、凸形等各种形状,框内是所要界定的标准体系结构拓扑的某些部分或全部,其作用表达内容在框外部,如图10中c)所示。结构拓扑中的实线是实线框或虚线基框间的连线,纵向线表达实线框标准间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横向线表达实线框间平行相关性,且可用于表达路径关系,如图10中d)所示。结构拓扑中的虚线是连接本标准体系标准实线框与非本标准体系的相关标准实线框的连线,如图10中e)所示。

尽管标准体系的结构只是标准体系的框架,但它是标准体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标准体系结构有系统、全面的掌握,并对标准体系结构的适用关系有深刻认识,才能建立科学合理、协调配套、系统全面的标准体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标准体系的类别,归纳了标准体系的结构类型,创建了标准体系结构拓扑的谱系,说明了各标准体系结构拓扑的特点和适用关系,研究提出了标准体系的结构要素,并给出了其含义。

关键词:标准体系,结构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1] 麦绿波.标准体系的内涵和价值特性[J].国防技术基础,2010,(12) .

[2] GB/T 13016.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体系关系 篇5

1. 层次化体系结构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协议

协议(Protocol)是一种通信规约。例如在邮政通信系统中,写信的格式、信封的标准和书写格式、信件打包以及邮包封面的约定等,这些都是邮政通信系统的通信规约。因此,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中,为了保证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通信,也必须制定一套通信规则,这套规则就是通信协议。

(2)层次

分层次(Layer)是人们处理复杂问题的基本方法。当人们遇到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通常习惯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再一一进行处理。例如,对于邮政通信系统,这样一个涉及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区亿万人之间信件传送的复杂问题,解决方法是:将总体要实现的很多功能分配在不同的层次中;每个层次要完成的服务及服务实现的过程都有明确规定;不同地区的系统分成相同的层次;不同系统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时,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服务的具体实现方法。

邮政通信系统使用的层次化体系结构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实质是对复杂问题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结构化处理方法。层次化处理方法可以大大降低问题的处理难度,这正是网络研究中采用层次结构的直接动力。因此,层次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又一重要和基本的概念。

(3)接口

接口(Interface)就是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例如,在邮政通信系统中,邮箱就是发信人与邮递员之间规定的接口。同一个节点的相邻层之间存在着明确规定的接口,低层通过接口向高层提供服务。只要接口条件不变、低层功能不变,低层功能的具体实现方法与技术的变化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因此,接口同样是计算机网络实现技术中一个重要与基本的概念,

2.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对计算机网络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整套复杂的协议集。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模型。为此,将网络层次性结构模型与各网络层次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的定义,而这些功能是用什么样的硬件与软件去完成的是具体的实现问题。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它是指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

3. 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意义

1974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SNA(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之后凡是遵循SNA结构的设备就可以方便地进行互连。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如Digital 公司的DNA等。这些网络体系结构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采用了“层次”技术,而各层次的划分、功能、采用的技术术语等均不相同。因此,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它有以下一些好处: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并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例如由于技术的进步促进实现技术的变化,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另外,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将这层取消。由于各层独立,因此每层都可以选择最为合适的实现技术,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会影响其他层。易于实现和维护。由于整个系统被分割为多个容易实现和维护的小部分,使得整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变得容易实现、管理和维护。

有益于标准化的实现。由于每一层都有明确的定义,即每层实现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都很明确,因此十分利于标准化的实施。

体系关系 篇6

[关键词]价值体系;多样性;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096-04

一、价值体系和价值体系多样性

价值的最普通的含义,是指主体按照—定的标准来确定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和功用。由于客体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也是相互交往的,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或换言之,它是一个体系。价值体系即价值要素体系。价值体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价值体系主要指价值观念或价值意识体系,广义的价值体系是指包括价值观、价值实践、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条件、价值制度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价值体系”与“文化”在性质上有相似之处。正如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交往文化一样,广义的价值体系包括价值观念、价值行为或价值实践、价值制度、社会习俗与风尚等要素。

多样性是与统一性、同一性、单一性相对的概念,指与差别性、差异性密切相关的丰富性。当丰富、各具特色的差别性同时存在时就称为多样性。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可以有三种含义:第一,指价值内容、价值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第二,指价值体组成要素、价值要素结构的多样性;第三,指价值体系发展、演化模式的多样性。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想、追求、道德意识、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审美趣味,等等,这是说个人的价值体系是多样的;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社会群体,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社会观点不同、经历不同、教育水平等等的差异,他们的价值体系也是千差万别的,从而是多样的;同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体系更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重点讨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体系多样性问题。

为了讨论这一问题,可以把价值体系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居住、休息习惯、服饰与穿戴习惯、语言文字的风格与习惯、劳动和生活习惯等有关的价值体系。这一类价值体系可以称为自然价值体系或自然文化价值体系,它们把不同的民族区别开来,是民族尊严、民族亲和力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一般说来,这一类的不同价值体系之间是没有善与恶、先进与落后、对与错之分的。例如,我们不能说穿西服就是先进的、是善,穿旗袍就是落后的、是恶。同理,我们不能判断说,讲英语是先进的、是善,讲汉语就是落后的、是恶。这一类的价值体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第二类,与自觉社会意识密切相关的价值体系,这类价值体系通过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科学等社会意识体现出来,它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意识价值体系或精神文化价值体系。这类价值体系最为复杂,评价起来需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第三类,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政治结构和政治制度、社会意识结构和文化制度等有关的价值体系。这一类价值体系可以称为制度价值体系。制度价值体系是由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体现着社会演化规律的价值体系。处于相同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可以有大致相同的制度价值体系,而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制度价值体系。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制度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所以体现于其中的制度价值体系也是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的。一般说来,一个社会可以有滞后的(或残存的)、占统治地位的与超前的制度价值体系。不同的制度价值体系之间会有争论、冲突,乃至斗争。这种冲突、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先进制度价值体系的实现应该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发展。每个民族根据历史进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这类价值体系的自由,其他民族应该尊重该民族的选择。

二、影响价值体系多样性形成的因素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形成与价值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字的特点、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社会结构模式、主体之间的交往等等因素密切相关。

1地理环境。不同地理环境为生存其中的人们提供各具特色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时,获得这些资料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和使用不同的手段,于是就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例如,大草原的生态特点,适合放牧,生活于其上的民族必然以畜牧业为生,这样就形成了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诸如以牛羊肉为主食,喝马奶酒,居所不固定,服饰穿戴要适应放牧作业和草原上的多变的天气,等等。不仅如此,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性格。

地理环境要素也是很多民族的艺术、图腾中所要表现的内容。雪域高原的民族在绘画、歌唱中有众多雪山、高原湖泊、牛羊的内容,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的民族在艺术、歌唱中常有水、浪、船、鱼的内容。就图腾而言,草原游牧民族多崇拜狼、牛、羊、马等动物,农耕民族多崇拜太阳、水、牛等自然物。

地理环境是形成自然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因素。地球上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为形成世界上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价值体系提供了物质条件。

2社会分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的出现,社会产生出新的劳动领域,吸纳部分社会成员从事该领域的工作,这就是社会分工。新的社会分工的出现,意味着社会中新的产业、行业、职业和新的工作岗位的产生。不同的产业、行业、职业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对于在其中劳动的工作者的要求也不同,需要工作者具有与该行业、产业、职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职业信念和职业价值观。例如,农业中的传统种植业,每天与土、水、肥、庄稼打交道,需要精心耕作,劳动者需树立“吃苦耐劳”的信念与价值追求,正所谓“人勤地不懒”。再如,现代石油化工业,其对象多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石油化工原料,劳动者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爆炸、中毒、火灾等严重后果,这要求劳动者具有“三老四严”、“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等职业道德与职业价值观。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而产生出不同的价值信念与价值取向,这一点,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例如,柏拉图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统治者的价值取向是“智慧”,武士的价值取向是“勇敢”,普通人的价值取向是“节制”[1]。柏拉图站在奴隶主的立场,贬低劳动者,这是错误的。但是,他认为不同的社会分工会产生出价值观的多样性与价值体系的多样性,这一点还是深刻的。

当代社会,出现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新技术的不

断投入,它要求从业人员树立“创新、再创新”的价值信念。

3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通有无的活动。它既包括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既包括物质交往,又包括精神交往。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没有人们之间的交往,就不会有社会。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而生产—方面需要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劳动,另一方面也需要互相交换劳动。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上产生出政治交往、文化交往、科学技术交往、军事交往等等的多种交往。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是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交往则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基本途径之一,所以各种社会交往中必然包含着价值体系的传播与交流。

社会交往对于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影响在于:第一,在原有的价值体系交流与传播过程中,会自发产生出新的次级价值体系。这是由于语言在表达思想时有近似性,而接受方在理解时也有近似性,这种双重的近似性引起原价值体系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改变”。于是传播前后的价值体系有了差别,形成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形成是自发的、非自觉的。第二,在原有的价值体系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接受方有意识地使其本土化,形成新的次级价值体系。这是由于在价值体系的交流与传播过程中,总是以本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接受方往往坚持原有价值体系的基本原则,而对其中非原则部分作必要的调整。这样,传播前后的价值体系也就有了区别,形成了多样性。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价值体系多样性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第一,科学技术是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甚至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系。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活动和社会建制。它通过探索自然、改造自然,探索社会、改造社会而为人类谋福利。所以,科学技术作为客体对于人类有重要意义,是人类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又是人类的自觉意识的一种,其中包含着人们明确的目的与意图,所以它又是一种价值意识、价值体系。体现在科学技术中的最基本的价值信念是“追求真理”。彭加勒(1854—1912年)说:“追求真理应该是我们活动的唯一目标,它是值得我们活动的唯一价值。”[2]国际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雷泽尔(D.Layzer)认为,科学以证据、理性争论和对真理的积极探求为价值尺度[3]。科学技术不仅有普遍的、共性的价值信念与价值追求,而且它们中的每一门分支学科还有自己特定的传统、习惯、规范,亦即每一门分支学科都有自己的特定的价值体系。在当代,科学技术分支学科林立,是保持价值体系多样性的最大领域之一。科学技术作为价值体系,其中既有人文价值成分,又有科学价值成分。逻辑经验主义不满意科学技术领域的价值多样性的状况,它一方面极力拒斥科学技术中的人文价值因素,另一方面又企图用物理学的价值体系来统一或取消所有其他的分支学科的价值体系,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这启示人们,企图消除和破坏价值多样性是不现实的。

第二,科学技术通过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在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新的劳动工具、新能源、新动力、新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的这些新贡献,必然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改变生产工艺过程、劳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将导致产业、行业、职业的工作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信念的变化,而逐步形成新价值体系。例如,随着传统农业向机械化、生物工程化、市场化的过渡,劳动者也由传统农民变成农业工人,价值观念也由过去的“面向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人勤地不懒”等转变为“机械化作业”、“靠高新技术增产”、“以创新促发展”等。

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着人们的起居、饮食、出行、娱乐、健身等生活方式和习惯。而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以及其他现代通讯手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联系方式和交往方式;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交往的通道与方式;现代交通工具陕捷、舒适。更加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交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增加了人们交往的途径、扩大了交往的范围,而交往必然包含着价值观、价值意识的交流与传播。

科学技术作为知识体系,作为方法与方法论体系,作为思想意识,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制约和反对宗教神学、鬼怪迷信思想和各种唯心主义的思想武器。人们的思维方式中包含着价值意识,在一定意义上说,甚至它就是一种价值体系。例如,宗教的思维方式中必然包含着宗教价值观,同时,宗教的思维方式也是宗教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三、价值体系多样性的意义

多样性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精神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属性与态势。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多样的,大自然气象万千,千姿百态,从基本粒子到化学元素,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地形地貌到气象气候,从植物到动物,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是多样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结构复杂多样;人类的肤色、语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多种多样,社会分工、行业职业林立多样;社会的精神、意识形态是多样的,哲学、艺术、科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等等;社会的各种学说、理论流派繁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现象也是多种多样的。

1价值体系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进步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社会进步表现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公平与民主程度的发展,社会文化的繁荣,等等。社会进步最终要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为人的合理需求的实现创造条件,从而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而所有这些都表现为人们价值追求的多样性,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

社会进步表现在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实践领域和生活领域,也表现在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价值领域,亦即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兴趣范围与需求范围。人类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发展文化艺术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交往的需求。

当一种社会制度能够为人们提供宽阔的、深远的实践领域、生活领域和价值领域,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样的社会也就是进步的社会。

2价值体系多样性有利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价值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体系,它通过激发人们的意志与热情,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而促进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意味着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而与实践

互动的需求是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原动力。首先,价值取向、价值体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样既有利于发挥不同的价值主体的能动性,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客观事物属性,使主客体协调发展。其次,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会导致利益的多样性,利益的多样性会引导人们把注意力指向不同的资源领域,从而避免对特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第三,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制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均衡发展。

3社会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为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交流、融合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每一种价值体系的发展。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也是一个社会保持开放性的必要条件。个人价值取向、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可以防止由于社会分工而给个人带来的片面性,从而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正确把握价值体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价值体系的多样性并不排斥价值体系的统一性。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是价值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关系。

形态各异的、内容千差万别的价值体系显示出的是它们的多样性。多样性是从价值体系的个性方面说的。而价值体系的统一性则是指不同的价值体系中的共性,是指不同价值体系的共同点。例如,市场经济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以“竞争”为价值核心,包括“价格自由”和“供求自由”等价值取向;计划经济也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以“统筹”为价值核心,包括“统一价格”和“统一供给”等价值取向。上述各点是两种价值体系的个性,表明的是两者的差异,两者的不同。这些差别与不同体现着多样性。但是,两种经济价值体系之间也有共性,这就是‘啥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等相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共性就是两种价值体系的统一性。

再如科学与道德。科学的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实然”,包括“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等价值取向;道德的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应然”,包括“注重动机”、“追求至善”等价值取向。上述各点是两种价值体系的个性,表明的是两者的差异,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多样性。但是,上述两种价值体系之间也有共性,这就是都追求“进步”、“发展”和“创新”,这是两者的统一性。

世界上的各种价值体系以它们的个性或各自的特点相互区别,同时以统一性、共性或相同点而相互联系。在这里,价值多样性是价值统一性的现实基础,离开了多样性,统一性就成为先验的、没有生命的和完全抽象的关系;价值统一性是价值多样性的内核,是价值多样性分类的依据,离开统一性,多样性就会成为孤立的、封闭的个性。孤立、封闭的个性仅仅是单一性,而不是多样性。当若干个单一性按照统一性的原则相互关联时,才成为多样性。离开了统一性,多样性就失去了主体间性,不能被主体(人)所理解,不能为人所理解、所把握的关系不是价值关系。

当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的共同价值是和平、发展、合作与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分化、20世纪90年代后冷战的结束,使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进步成为当代世界的共同价值体系,体现了当代世界价值体系的统一性。

和平、发展、合作、进步成为当代世界的共同价值体系,有其现实依据:第一,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端和纠纷。个别大国虽然霸气十足,但能力有限,无法主宰世界。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绝大多数国家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社会主义中国日益强盛,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第三,发展问题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能不能站稳脚跟,能否对人类发展有所贡献,关键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意识到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和平、发展、合作是解决世界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21-228

[2](法)彭加勒科学的价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187

对高校师生关系本质体系的思考 篇7

学校教育的本质, 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交往的过程, 凭借着交往活动, 教师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 就在于它因教育而生, 又为教育而存, 其最大功能就是教育功能。因此,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主体间的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是师生交往关系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 将变知识、经验、道德等的授受关系为朋友式的讨论关系, 为社会角色间的交往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传播人类文明成果, 开发人类潜在智能的社会职能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关系。其基本特征有两个, 一是文化的延续和智能的开发;二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和感情上的独立。传统师生关系的特征决定了师生关系的全部基础就是实现教育目的, 对教师的要求就是教育好学生, 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很好地接受教育, 师生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具有强烈交互性[1]。

教学关系、伦理关系、心理关系和法律关系较为全面反映了师生之间的交往体系。其中, 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与核心, 离开了这一关系, 其他关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心理关系是伴随教学关系而生成的关系, 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互信赖、心理相融, 如果没有心理意义上的情感作用和联系, 教学关系也不能有效维持;法律关系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法制保障体系, 并以理性作用于教学关系、伦理关系以及心理关系, 因而使师生关系表现得更加规范有序;伦理关系表现为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 使教学关系畅顺, 心理关系和谐、法律关系有效。

二、教与学: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关系从其最基本的意义上讲是一种业缘关系, 即以教学活动为纽带的教学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中具有质的规定性的关系, 无教与学的关系存在, 也就无师和生的关系。高校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讲, 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 即作为教学关系的师生之间一种合理化的结合关系, 以教学活动为纽带的相互关系, 教师是传者, 学生是受者, 交织着一定意义的互动。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的, 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存在和交往, 就谈不上教育。教育活动是“教”与“学”两大主体围绕着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展开的双边活动, 师生关系是因为教学过程而发生的。师生间的主要人际交往集中在“教”与“学”这两个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的过程统一体中。所以,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 也就是说, 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表现的方式。”[2]

教学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 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 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目标的协调一致。教育教学是师生双边交往的活动, 是相互沟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方面, 由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两个不可互相取代的活动过程, 另一方面, 教与学是紧密联系交织在一起的同一活动过程。教育教学过程不是一方支配另一方、彰显某一个中心的过程, 而是师生双方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 彼此分享相互间的经验, 并获得共同发展的过程。“优良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也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3]

三、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

在师生交往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各自要遵守一定的伦理原则, 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 也享有一定的道义权利。师生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 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因素的制约, 教书育人的道德关系直接反映社会的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构成的这种特殊的道德责任和道德权利联系, 就是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实质是道德规范和约束,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遵守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不仅靠年龄和权力, 更要靠责任心、义务感和师生情来维持。建立健康的师生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是成功的教育过程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虽然是师生之间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的人际关系, 但它从最简单的社会联系开始, 直到最复杂的具有稳定的社会行为, 无一不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 无一不遵守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 从而保持自身的伦理结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师道尊严”与“尊师重道”不但是精神和礼仪的风气, 而且与维系封建君权、政权的“政道”对峙, 构成政教互动的政教伦理关系。作为礼教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师道”不但关乎个人修身成功与否, 同时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公共道德, 被公共社会塑造成位列天地君亲师五伦之中, 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不敢稍有僭越的神圣伦常。教师一直成为权威的代表, 学生必须服从, 此外没有更多选择。本文认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维护“师道尊严”大可不必, 但无论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出发, 维护师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提倡“尊师重道”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关系, 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师生关系本身就构成一种心理气氛, 体现在双方的心理距离与情感上, 表现为师生之间是相互吸引还是排斥、是接近还是远离、是尊敬还是轻蔑、是爱还是恨等。师生之间通过心理上的交往和交流, 可以建立起融洽、谅解、亲切友好的心理关系, 形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心理氛围。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它对教学进程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良好心理关系的建立有赖于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和反馈, 如果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热情启发学生、诱导和帮助学生, 便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感染和鼓舞教师, 激发起教师更强烈的教学热情, 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

美国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 为了创造一种有利于信息交流的“心理场”以产生最佳教学效果, 必须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心理相容, 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4]。他的观点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心理关系对于师生之间交往的意义和重要性。高校师生的心理关系包含着师生之间认知、情感和个性的互动, 这种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交流成为师生教育关系的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大学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不仅有信息的沟通和交换, 还有以认识、情感、行为为表现形式的心理上的交往和交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中的交往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 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 把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 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教育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 就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效应。

五、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教育法》明确指出, 教育活动代表着社会要求和国家利益,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5]。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带有指导管理与被指导管理的行政性的色彩, 并且为法律所确认。师生之间的关系从法律关系的层面上说, 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由教师的职务、职责的性质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 即教师担负着《教育法》赋予的教育教学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相应的义务, 带有“公务”的属性, 教师不能自动放弃其享有的职权, 如果放弃对学生的指导教育, 就意味着失职[6]。二是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独立人格地位所决定, 即学生是国家公民, 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应有的各种权利, 同时他又是具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特个性的个体, 在教育过程中是自我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在尊重学生这种特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

在师生间的法律关系中, 法律关系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义务,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教师和学生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即行为、物、精神财富等。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二重性身份的人。一方面, 他们都是中国公民, 享有宪法和一般法律规定的一般公民所享有的权利, 同时又必须履行一般公民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 他们还是具有特殊身份的教师和学生, 既享有教育法所规定的特有权利, 必须履行教育法所规定的特定义务。在师生间的教育法律关系中, 任何一方的权利在一定方面、一定意义上都是对对方权利的限制, 都是对对方义务的设定, 任何一方的义务在一定意义上、一定方面都是对方的权利, 是对对方权利的扩大[7]。强调师生之间法律关系, 有利于维护师生双方的权益。教师树立依法施教的意识, 正确理解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依法处理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这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也是教育活动法制化、规范化的需要;不仅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也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心理教学辅导[EB/OL].http://www.jstvu.edu.cn/kfjy/jxzd/zy-kf-zhuan/jiaoguan/xxglxlfd6.htm.

[2]金生兹.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125.

[3]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385.刘冬梅.师生法律关系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4) :56-58.

[4]湖北省教委.现代教育思想[R].教科所.

[5]教育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2条[R], 2006-06-29.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法学基础[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98.

[7]宋成剑.师生关系是法律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1) .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篇8

一、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地位

1.实体经济是金融体系发展的基石

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金融也就随之诞生了, 因此, 金融体系应该以实体经济为基石, 当现实经济转变成为虚拟货币时, 就极其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大的危害。其地位存在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自身的性质以及其对于其体系发展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实体经济的交易往往在一个特定的地点, 并用现实货币与物品进行交易, 交易过程较为透明与安全, 具有较强的可预知性, 而与其相比, 虚拟货币的交易则显得在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因此, 其地位关系应该为金融体系的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

2.金融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提升的动力

金融体系其动力作用的表现主要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方面, 现实的经济发展应该以良好运转的金融体系作为中介平台, 另一方面, 其体系的完善能够加速实体经济的增加, 缩短第二次扩大生产的投资周期, 同时还能对实体经济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提供保障, 伴随着近些年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相互的促进作用也渐渐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例如, 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透露、信用维护以及兼并等行为都需要强大的金融体系作为后盾, 由此可见, 金融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互相作用

1.金融体系的存在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其体系则随之诞生, 现实经济的资本积累为其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 如果没有资金的支持, 金融体系很快就会奔溃, 资源配置将会出现混乱, 市场交易的规则就会被打破, 金融体系的存在也没有了其本来应该拥有的意义。

2.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交易平台

金融体系作为实体经济交易的平台, 为实体经济交易过程中的稳定与安全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后台保障, 将一部分的交易风险分散, 与此同时, 伴随着金融体系的日渐完善, 其职能越来越强大, 对于其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最后, 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不可改变的必然趋势了。

三、协调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有效措施

1.充分利用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

为了有效协调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实体经济积极作用, 保证其高速并且稳定的发展, 其发展是带动该体系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时, 其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具有指引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 金融体系的发展与之密切相关, 例如, 在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第二次生产的周期就会大大缩短, 实体经济达到了资金积累的目的, 因此, 就会有多余的资本流入金融体系中, 从而带动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因此, 该两者之间的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样, 伴随着其发展, 金融体系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呈现出向多个方向延伸的发展趋势, 当实体经济实现了市场的改革, 则金融体系对于资金的需求将会大大提升, 金融需求的大量产生就会导致其服务的完善, 同时, 也为其自由化发展提高了基础与契机。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市场中, 私营经济的交易越来越活跃, 经济类型的多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但由于私营经济缺乏统一的管理, 因此, 私营经济的交易往往缺乏严谨的规则, 为了该类型经济的进步, 其体系展开了多元化的经济服务。因此, 充分利用现实经济的积极影响, 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向多个方向延伸发展。

2.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

为了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 就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改革进程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消除限制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例如, 利率浮动对于国际经济的限制等。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实体经济资金积累的速度, 缩短实体经济发展的循环周期, 改善企业的融资条件, 同时还可以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而已, 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 可以减小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管理, 同时, 市场的资源可以根据其条件得到最优化的分配。因此, 为了使经济市场上的问题彻底地解决, 就应该推进其体系往各个方面多方向发展。

3.保证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

金融市场上的经济形式主要分为直接与间接两大类型, 间接形式的经济需要有中介作为交易平台, 为直接类型的经济则是直接通过交易双方来决定交易的收益以及速度等因素。而金融市场的改革又将直接决定实体经济的未来, 因此, 保证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对于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市场的改革对于维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 金融市场可以通过透露交易信息等手段来补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缺陷, 同时还可以实现市场的统一化的管理与经营, 能为其经济的发展制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外界环境, 金融市场的发展会使实现经济筹集资金的渠道与方向越来越多, 还能够提供市场交易的效率, 因此保证金融市场改革的进程, 保证其进程的不间断不停歇, 对于其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对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地位以及作用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协调该两者关系的三大有效措施, 主要通过充分利用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推进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发展以及保证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

摘要:对于该课题的研究, 应该需要时刻了解当前市场经济的起伏波动与循环周期, 只有了解这两者的关系, 才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本文首先将主要分析他们之间的地位进行了相应分析, 进而对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了简要介绍, 最后提出协调其关系的三条有效措施, 以便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体系,实际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明珠.金融体系两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及其服务效率的比较研究——基于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路径的选择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14, (12) :19-24.

[2]付志忠.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消费导刊, 2014, (12) :62.

体系关系 篇9

关键词:俾斯麦体系,均势,中国国际关系

一、俾斯麦体系的形成过程

俾斯麦体系是维也纳体系下的一个特殊体系, 是维也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欧洲协调的国际关系背景下, 德国在统一的过程中, 走出了一条“铁与血的道路”。

1871年的普法战争, 是俾斯麦体系建立的起点。1881年德国、俄国、奥匈三国签约, 第一次三皇同盟形成, 将欧洲主要的君主国家团结起来。1882年的德国、奥匈、意大利三国签约形成同盟。德国通过奥匈与英国的协调、意大利与英国的协调, 间接取得了与英国的一致协调。同时, 德国还与其他欧洲小国取得协调, 从而欧洲国家和德国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同盟关系, 使法国孤立在这种体系之外, 从而使得德国的安全获得了有利保障, 俾斯麦体系就此建立起来。

1871年普法战争后, 德国统一并迅速崛起, 确立了对法国的优势。但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 战后德国尽一切努力孤立法国, 防止反德同盟的出现, 用以寻求在以后可能的法德冲突中不会形成一个反德同盟。

在俾斯麦体系下, 欧洲和平问题的关键是德国和法国的关系问题。法国作为战败国, 战败的屈辱感, 特别是丢失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使得德法战争不可避免。“战后法国的复仇意识非常强烈, 充满复仇意识的法国成为德国的死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是俾斯麦的一个战略失误, 俾斯麦也意识到这一点。”法国急速发展自己, 等待机会向德国复仇。

二、俾斯麦体系的实质分析

俾斯麦安全体系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德国的克制政策。德国不刻意追求欧洲霸权,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精髓在于把精力集中在欧洲大陆, 其外交政策有约束性和保守性, 因此基本上也是和平的”。俾斯麦体系是大国安全体系的一种建构尝试, 特别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 俾斯麦体系对安全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

俾斯麦体系的实质就是通过克制自己, 和欧洲其他大国处理好关系, 孤立法国, 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种以安全作为核心利益的国家政策, 对德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俾斯麦体系, 是在德国对法国优势情况下的均势体系。德国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 没有彻底击败法国, 保存了法国的实力, 也避免了被其他大国视为安全威胁。这种克制政策, 体现了欧洲国家在权力政治时代, 就看到了国家长远交往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很脆弱, 但这种优势均势体系, 值得我们思考。德国通过各种努力实现了暂时和平, 但是通过孤立法国以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在当时的情况下, 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随着情况变化, 矛盾不断激化, 俾斯麦体系僵化, 欧洲的多极均势被打破。“1870年之后结盟系统日趋僵化, 这既是1914年战争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又是‘均势’系统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俾斯麦体系下, 始终没能阻止法国与俄国结盟。事实证明, 德国的安全最终无法通过孤立法国实现。

三、俾斯麦体系的安全思考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的借鉴

俾斯麦体系的追求最终指向安全。安全作为最高国家利益, 是任何国家都努力追求的。当代亚洲地区, 处理好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全关系, 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 怎样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关系, 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和周边大国的关系和法德一样是天然邻国, 这就使地缘政治因素强烈, 又都涉及领土争端、边界冲突, 国家实力增长给对方带来了安全恐惧问题、“盟国问题”、军队军备“竞赛”问题以及相似的国际环境。我们研究俾斯麦体系, 是为了避免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俾斯麦体系下德法相互遏制、孤立, 只追求自身安全不考虑对方困境而进入零和博弈的危险局面, 是为了使中国和周边国家能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实现共同安全。

首先, 与德国和法国相似的是, 中国和邻国有着漫长的国界线, 且存在领土争端, 这使得地缘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因为这种地理原因, 中国和多邻国国际安全关系就像德法安全关系一样紧密相关。中国和周边国家有着天然的安全关系, 特别是在边界冲突上。在领土问题上, 邻国强硬而又古板, 使问题迟迟不能解决。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 印度的惨败, 让印度感到屈辱, 这和俾斯麦体系下法国战败存在找德国复仇的心理相似。但不同的是, 德国的胜利伴随着领土的变迁, 这才为法国的复仇埋下了不可化解的矛盾。而中印边界战争, 中国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是中国没有侮辱印度, 更没有割占领土, 而是退回到战争之前的实际控制线, 以求与印度和平解决领土争端。中国的做法, 远远超越当时的德国。

周边大国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经常宣传“中国威胁论”, 使中国周边国家关系常常被困在现实主义的零和博弈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争端中, 应该加强交流, 建立互信, “解决战略互信缺失, 就需要超越地缘政治范式, 建立一个新的思维框架”。

其二, 周边国家都作为崛起中的国家, 同当时背景下德国和法国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崛起的过程中, 双方难以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打破“一山难容二虎”的思维模式, 对中国周边关系安全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例如中印两国, 印度在可预见的范围内, 其综合国力不会超越中国, 这在印度引起的恐慌也是不言而喻的。“印度缺少使它迅速赶上中国的国内储蓄、境外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如果不发生意外, 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中国仍将保持对印度的领先地位。” (1) 所以中国在处理和印度关系时, 也要懂得克制, 不去追求亚洲的霸权, 更不能孤立印度。在新时代背景下, 我们要相信亚洲的广袤可以容纳中国和印度的共同崛起。国家实力此消彼长, 是国际社会的定律, 中国处于优势, 我们要保持优势, 发展自己, 但也不能去孤立、遏制印度, 阻止印度发展。俾斯麦体系已经证明, 孤立、遏制不会实现长久和平。

其三, 关于“盟国问题”以及军事军备问题。在俾斯麦体系下, 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盟国问题。在中国周边国家安全关系中, 似乎也存在这种印记。

其四, 周边国家安全关系中国际因素问题。在俾斯麦体系时代, 在欧洲也是一个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变革时代, 很多国家面临转型或者已经走上转型的道路, 有一些国家正在衰落, 也有一些发展成熟的大国。现在的亚洲, 也正处在这种时期, 这就为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带来了选择。正因为很多国家面临转型, 各国的合作冲突不可避免, 大国的战略选择往往对它们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在处理周边关系时, 主要大国要直接交流, 加强互信。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如何处理好区域内以及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 也是中国周边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最后, 中国现在的主要目的还是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国家实力。近年来, 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波折重重, 2014年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中, 提出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并表示, 面对新形势, 我们应该全力共同推动改革创新, 发掘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打造强劲亚太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格局。会议中提出通过结构调整释放组织内部动力, 改变市场管理模式,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的发挥组织内部政府合作关系。

2014年10月24日, 在北京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不仅将夯实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而且将提高整个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亚洲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投资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提, 在世界各类商业投资中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增长带动力量也不可小觑。亚投行吸引的国家多, 表明中国提出和推进国际规则的能力受到广泛信任。AIIB的建立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 也让中国国际关系的安全多了一个保障。

俾斯麦体系虽然已经随历史远去, 但是它依然值得我们研究, 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崛起过程中, 怎样才能避免战争, 找到一条适合大国共存的生存之道, 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面对的。我们该看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的, 而与周边国家间存在的问题则是次要的、局部的、暂时的”。中国和周边国家应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找到一条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共生之道。

注释

体系关系 篇10

1 发展的途径

在没有把非物质的和以生产为基础的教规作为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并长期实践的情况下,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能实现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在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都是如此。今天, 我们可以看到, 以生产为基础的经济战略在东亚所发挥的作用。在政策层面上, 另类教规与主流教规发生了矛盾。这是因为这样的事实, 第三世界作为一个区域基本上从没有经历过文艺复兴和以生产为基础的教规。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另类教规认为必须注重生产, 而不是物质的交换, 才能使第三世界得到发展。

依附理论认为“中心”和“外围”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 “中心”国家通过不公正的贸易条件剥削“外围”国家, 这正是导致不发达国家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 如果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下降, 而进口的制成品价格上升, 那么其贸易条件将要恶化。根据依附理论, 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制成品价格从长期来看是趋于下降的。加之国际原料市场是卖方市场, 这就使得买方很容易人为地压价。总之, 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值大于出口值, 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加剧了第三世界的贫困。最后, 依附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剥削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拉大了贫富差距。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地位, 发展中国家必须要使自己的出口产品多样化, 并且要自行生产多样化的制成品, 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不平等的贸易条件。

古典依附理论还强调, 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的关系是一种依附与支配的关系, 依附与发展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 不发达国家只能是“不发达的发展”。因此, 只有消灭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打碎这种依附与支配的链条, 才能阻止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也就是说, 不发达国家必须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 与发达国家脱钩、断链, 走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而对于世界体系理论, 沃勒斯坦一再强调边缘地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缺乏强大的国家机器, 单靠工业的发展是无法改善边缘地区的地位的。因此, 发展中国家要想寻求经济发展, 摆脱被边缘化的不利处境, 建立强大的国家政权和制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由此, 可以看出虽然另类教规、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如何发展的观点不尽相同, 但它们都强调了“独立”、“生产”的重要性, 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得到真正的发展需要实现这两个条件。

2 关于贸易

当新古典经济学达到顶峰的时候, 从基于实物交换的教规中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保罗·萨缪尔森在1949—1950年做出的证明:在新古典经济学通常的假设下, 国际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这种理论至今仍是世界经济秩序赖以存在的基础。

对于文艺复兴的教规来说, 这是清楚的:在具有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的“对称性”国际贸易对参与各国都是有益的, 而“非对称性贸易”基本上只对两个贸易伙伴中更发达的一方有利。自由贸易就一直是领先的技术和经济权力逻辑上的战略, 为了追赶对知识积累进行保护只是一种暂时的措施, 在这种情况中被伤害的是最贫困的国家。

弗兰克认为, 在“宗主——卫星”关系中, 一旦卫星国削弱它们与中心国的联系, 它们的经济特别是传统工业就会发展。因此, 广大发展中国家要取得发展, 脱离“欠发达”状态, 必须脱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联系, 以摆脱外部的剥削与掠夺。普雷维什和桑托斯, 他们在回顾和总结拉美国家自19世纪初获得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认为,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仅仅是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者, 本国的工业化严重依附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他们认为, 解决依附现象的根本途径除了改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关系外, 发展中国家还必须着力于内部的改革和调整, 实现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

根据世界体系理论学者的观点, 关于世界经济体系三个地带的划分在剥削关系即使财富从边缘地带向中央流动中是相互联系的。地带间这种相对的位置变得更深和更加牢固了:富者越富而贫者越贫。

因此, 另类教规、依附理论和世界全系理论都认为在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之前, 自由贸易是不可取的, 否则只会富国更富, 穷国更穷。

3 对主流的替代

主流教规与另类教规在历史上是盛衰消长的。然而, 我们也相当经常地发现, 在同一个民族国家的同一个时期, 这两种教规都得到了应用, 但却是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使用的。例如, 在19世纪20年代, 英国明显地开始把李嘉图的贸易理论 (这是一种以实物交换为基础的古典教规) 用于出口政策, 而把查尔斯·巴贝奇论机器和科学重要性的著作 (这是以知识和生产为基础的另类教规) 用于国内目的。

现代化理论学者着眼于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研究认为, 不同国家发展的进程不同, 只要遵循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 迟早会进入现代化阶段, 他们忽视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依附理论学者对现代化理论进行了批判, 他们主张从欠发达和发达国家间的关系中寻找欠发达的原因。依附理论摆脱了现代化理论的束缚而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主导地位, 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和人民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这一理论比现代化理论更深层次的揭示出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

世界体系理论代表人物弗兰克、吉尔斯等人认为整个历史时空存在着, 而且仅存在着单一的世界体系。弗兰克等人的世界体系结构的变化是相当缓慢的, 要等世界政治、经济发生根本性的全球改变之后才能完成。与其相对应, 世界体系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存在许多个世界体系。在沃氏的著作中, 从16世纪开始形成的现代世界体系便就是历史发展到近代形成的诸多世界体系中的一个, 随着其发展壮大, 最后得以摧毁与其同时代的其他所有体系。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对世界体系的时空观点如何, 他们都对欧洲中心论持批判态度, 并对欧洲中心论做出修正。

4 结语

从本文以上的分析中可以得出, 首先, 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与另类教规一样, 都注重生产, 认为财富起源于非物质资源, 而是来自于人类的创造力, 因此在行为假设上, 强调“人不仅生产而且能够创造”, 个人的创造力是带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组织形式并驱动经济进步的根源。其次, 它们都存在对主流经济学的替代性。因此, 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理论都可划入另类教规的范畴。

参考文献

[1][挪威]埃里克S..赖纳特阿诺.曼.达斯特.另一种教规:文艺复兴经济学史[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多斯桑多斯.帝国主义与依附 (杨衍永等译)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302.

[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第一卷) (尤来寅等译) [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97.

体系关系 篇11

关键词:医患关系;指标体系;解释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6)04019408

一、研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医疗投入不够等诸多因素导致医疗纠纷急剧增加,社会关注度也大幅提高。不少医患纠纷演变成恶性事件,直接导致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重大威胁。医疗纠纷不仅会严重挫伤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信念,也会严重影响医疗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矛盾尖锐的医患关系将会严重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医患双方都成为受害者。因此,研究医患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十分有必要,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医患关系的综合评价,探索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医患关系通常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则是指以医生为主的群体与以患者为主的群体在诊疗或缓解患者疾病中所建立的关系[1]。这里的“医”不仅指医生,还包括护士、医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等医疗群体;“患”也不仅指“患者”,还包括与患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亲属、监护人,甚至患者所在的工作部门和单位等。

西方发达国家医患关系相关制度建设以及医学活动所依赖的外部制度环境较为完善,医患关系表现出相对简单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狭义医患关系,其研究角度较国内而言更为细化和多元化。Evelyn等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发现沟通在医患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2]。Beasley着重研究医生工作满意度,认为较低的医生工作满意度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以及医疗纠纷增多,进而降低医疗服务效率,导致患者不满[3]。Rider关注网络医疗信息的使用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并发现网络医疗信息会影响患者对其健康状况的认识和就医行为[4]。Santos认为,医患关系已经由医生单一主导转变为医生、患者共同商议模式[5]。Eveleigh回顾了19套医患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发现各指标体系之间差异较大,不同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难以比较,并认为指标体系的建立和选择应基于理论分析及所处的医疗领域和实际医疗环境[6]。

国内,对于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较为多见。范舒雅[7]、林玉芳[8]、林蜜[9]、轩萱[10]等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出发,剖析了医患关系失谐的深层次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孙冬以权力与义务为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医疗制度改革的实际,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制度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制度基础的现实路径[11]。对于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方面,早期研究主要是从患者或医生单一角度展开。例如,曹佳音从患者维度对医患矛盾的根源进行研究,探讨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的影响因素[12]。周云鹏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研了衡阳市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13]。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如岳玺中[14]、束雅春[15]、桑秀丽

[16]以及赵雅馨[17]等,均发现并提出应从多个不同视角分析、探讨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针对医患关系量化评价,桑秀丽[16]和赵雅馨[17]考虑了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三方面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医患关系和谐度指标体系及理论模型。杨慧将国外广泛使用的医患关系量表PDRQ -15和DDPRQ -10开发为中译本[18]。但如前所述,该量表仅适用于国外简单的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测评,对于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医患关系的测评并不完全适用。而国内其他有关医患关系评价的研究大多指标单一,无法反应多影响主体的要求。

综上所述,医患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影响因素,而目前国内对医患关系的检测尚处于缺乏状态。因此,对于多维度、系统、全面的医患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工具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二、医患关系相关影响主体

本文研究广义层面的医患关系即以“医”和“患”为中心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些相关主体作为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林玉芳[8]将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归纳为三方面:社会因素、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包括制度建设、医疗资源分配、新闻报道等。林蜜[9]和轩萱[10]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归纳为四方面因素:政府因素、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媒体因素。其中轩萱[10]所提出的医方因素包括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两个方面。谭政指出医疗行业、患者、医疗保障、媒体等原因都会影响医患关系[19]。魏俊丽通过调查发现在医务人员视角中医疗体制、医方、患方、媒体舆论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20]。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以往医患关系研究中相关影响主体有一定的共性,可以将其归纳为五大因素:医务人员因素、患方因素、医院管理因素、政府因素、媒体因素。相关影响主体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其相互作用结构可简化为图1。

三、医患关系综合指标体系建立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为使医患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反映医患关系现状,指标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7,21-22]:

(1)系统性。由于医患关系受多个相关主体影响,指标设置应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从不同角度反映医患关系主要特征,形成有机系统。(2)科学性。指标体系应反映评价对象的系统性质和结构特征,符合客观规律。每个指标的设置都应该有明确的意义和科学解释,从而使指标体系的评估工作更客观并切合实际。(3)目标性。医患关系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探索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从而为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依据。因此,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都应围绕既定目标设置,才能得到有效评估结果。(4)独立性。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避免指标冗余。

(二)指标体系的提出

医患关系指标体系可根据研究主体细化为患者视角、医务人员视角、医院管理视角、政府视角、媒体视角和通用指标体系。其中通用指标体系的研究又包括多视角通用和跨地域通用。并且通用指标体系的研究是分视角指标体系的基础,分视角体系可根据通用指标体系进行对应视角的指标调整。笔者着重研究通用指标体系,根据研究目的,即探索医患关系影响因素,按照五大影响主体(医务人员影响因素、患方影响因素、医院管理影响因素、政府影响因素、媒体影响因素)将指标归类。通过梳理大量文献[7-17,21,23-29]和部分专家及患者意见,初步提出医患关系综合指标体系(表1)。

(三)基于因子分析的指标筛选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进一步筛选,以考察其结构效度。通过删除因子负荷较小或有高度因子重叠的指标,保证筛选出的指标对评价结果均有显著影响。本文采用最常用的主成份分析法萃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通过坐标的正交变换使因子更容易解释。按照每一个指标只能在其中一个因子上的载荷大于0.5,在其他所有因子上的载荷都小于0.4,否则将该指标修改或删除的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数据以问卷调研形式获得,问卷采用五级量表形式,分别为1、3、5、7、9依次代表“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选取成都市6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作为通用指标体系在特定地域的试点,通过分析其调研结果,为通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更广范围的应用做准备。调查了试点医院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及患者,发出调研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数据KMO值为0.932(大于0.8),同时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适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后,按照筛选原则,不符合标准的指标如表2所示。

其中指标29在设计时属于患者因素,而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媒体因素指标分入一类,虽在指标载荷上分布合理,但与理论不符,故将其列为问题指标。对指标进行逐步删除,直至得到较为合理的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旋转成份矩阵见表3,删除指标7、29、31。由表3可看出,绝大多数指标均只在一个因子上有高载荷,尽管指标9、25、28仍在两个成份上有较高载荷,但根据理论分析,这三项指标对医患关系有重大影响,且不可被其他指标替代,故对该三项指标仍予以保留。此时,根据指标含义,可将五大影响因素归纳为五个主要因子,分别为:F1医务人员因素、F2政府因素、F3医院管理因素、F4媒体因素、F5患者因素。

通过因子分析,从医患关系初始指标体系34个指标中筛选出31个。保留的指标在表1中第五列以“保留”字样标出,保留指标形成最终指标体系。

四、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指标体系分析

(一)矩阵推导

通过因子分析指标筛选,得到修正后医患关系的通用指标体系。为了梳理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便于更透彻地理解分析医患关系,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行结构整理。二级指标编号如下:1. 政府医疗法制建设;2.政府医疗体制建设;3.政府卫生管理机制建设;4. 医院文化及体制建设;5. 医务人员激励机制;6. 医疗技术管理;7.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与态度;8. 医务人员沟通技能与态度;9. 医务人员职业修养;10.媒体报道客观性;11. 媒体职业操守;12.患者风险态度;13. 患者就医态度;14.医患关系。邀请了卫生管理专家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判定,形成关联矩阵。按照解释结构模型的方法及布尔运算法则,用MATLAB软件对关联矩阵迭代运算。将关联矩阵加上单位矩阵进行n-1次迭代后,得到可达矩阵M。此时,(A+I)2≠(A+I)3≠…≠(A+I)n-1=(A+I)n,M=(A+I)n-1。在可达矩阵M中,“1”表示行元素与列元素有连接关系,“0”表示没有关系。

(二)层级分解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依据R(ni)∩A(ni)=R(ni)条件来进行层级抽取。其中R(ni)表示可达矩阵中要素ni对应的行中包含有1的矩阵要素对应的列要素集合,A(ni)表示可达矩阵中要素ni对应的列中包含有1的矩阵要素对应的行要素集合。同一区域内同级要素相互可达的区域称为强连通块。从图2可知,第二层和第三层都为强连通块。根据关联矩阵,可以得出医患关系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

(三)结果分析

由图2可知,医患关系二级影响指标可分为四级阶梯结构。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是患者的风险态度、就医态度以及医务人员的沟通技能与态度。这三项是医患接触中最直接作用的因素,决定了医患直接接触的和谐程度。而医务人员医术、工作态度、职业修养是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影响医患关系的根源性因素为医院对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医疗技术管理、医院文化体制建设、政府医疗法制建设、政府医疗体制建设、卫生管理机制建设、媒体报道客观性、媒体职业操守。主要涉及三方面主体:政府、医院管理、媒体。

从解释结构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政府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和媒体因素是影响医患关系的根源,且政府因素和媒体因素又会对医院管理产生影响。作为医患关系的根基,这三方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持性作用。医务人员医术、工作态度、职业修养作为医患关系关键因素受到政府和医院管理相关制度建设的影响,合理的制度建设能够激励医务人员更多地投入到医疗活动中,而媒体客观的报道、正面的宣传又能够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会使患者更愿意配合就医,也更能够正视医疗风险。医务人员沟通技能与态度、患者风险态度、就医态度对医患关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患者对于风险的态度受政府相关制度建设的影响,例如完善的医保制度能够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从而使患者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风险。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医术和工作态度与患者的风险态度和就医态度相互影响,双方的理解和尊重能够促进医患和谐。患者就医态度还受到媒体报道和医疗技术管理的影响。客观的媒体报道和医疗常识宣传能够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和质量。医务人员沟通技能与态度作为医患互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又与医务人员医术和工作态度有关。

综上所述,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医患关系综合指标体系被分为四级阶梯结构,包括:医患关系总体评价、直接影响因素、关键影响因素、根源影响因素。使得指标内部关系更为清晰,便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

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多主体医患关系综合评价通用指标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分视角医患关系综合评价体系(医务人员视角、患者视角、医院管理者视角、政府视角、媒体视角)已经在成都地区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30-31],并得到了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结论,也进一步验证了该通用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此后,本研究还将在卫生部门的支持下开展更广地域范围的通用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及修正工作。

五、结论

医患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影响因素,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体系主体主要集中在医患双方,视角相对单一。总结以往研究,本文提出影响医患关系的五大主体:政府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媒体因素、患者因素。同时为了便于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将指标体系按照此五大主体归类,通过文献梳理,并参考专家和患者的意见初步建立了医患关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一步筛选,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包含31个评价指标,即为表1中保留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指标体系结构和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阐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医患关系评估及探索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有借鉴意义,将为医患关系的正确评价与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傅兴华,肖水源,唐友云.我国医患关系研究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4):197-198.

[2]VERLINDE E.The social gradient in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quity in Health, 2012(11):12-16.

[3]BEASLEY J W.Quality of work life of family physicians in Wisconsins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a WREN study[J].WMJ, 2004(103):51-56.

[4]TOM R.Haematology patients and the internet: The use of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and the impact on the patient-doctor relationship[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14, 97(2): 223-238.

[5]SANTOS OM.Consent form versus doctor - patient relationship[J].Braz J Otorhinolaryngol, 2014(80):189-190.

[6]RHONA M.E.An overview of 19 instruments assessing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different models or concepts are used[J].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12(65): 10-15.

[7]范舒雅.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5.

[8]林玉芳.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9.

[9]林蜜.医患关系失谐及缓解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9.

[10]轩萱.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11]孙冬.论和谐医患关系的制度基础[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

[12]曹佳音.从患者的维度看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21(4):84-86.

[13]周云鹏, 张平, 郭卫珍, 吴成秋.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医疗媒体报道的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 2012, 19(5):793-794.

[14]岳玺中, 王莉媛, 毛静馥, 任重鲁.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的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2,33(7A):26-27.

[15]束雅春,彭志行,薛明新,李永刚.患者与医务人员不同视角下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178-180.

[16]桑秀丽.医患关系和谐度模型构建及和谐度指数测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3.

[17]赵雅馨.医患关系和谐度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

[18]杨慧.中文版本PDRQ/DDPRQ量表研制与评价——医患关系量化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

[19]谭政.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27(5):1071-1072.

[20]魏俊丽.我国医患关系的双方认知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21]董恩宏.基于医疗质量管理的患者信任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22]顾春先,邬红丽,肖波,何文涛.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8):41-48.

[23]袁琳.论政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责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24]李文文.患者对医态度问卷的编制及其对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10.

[25]梅春英.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39-40.

[26]张平.衡阳市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南华大学,2011.

[27]贺晓华.大型公立医院医患关系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8]李茗华,刘鸣,肖辉,姚鸿超,阚轩.耳鼻喉科医患沟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32):6367-6371.

[29]蔡永彤.现行医疗纠纷调整机制的法律缺陷与完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02-105.

[30]韩宇,钟胜.基于医务人员视角的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95-102.

[31]韩宇.多元多视角医患关系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15.

Abstrac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involving many influence factors. Recen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two players which are doctors and patients. Its a comparatively narrow sense. Based on researches b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five main influence players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government, hospital administrator, medical staff, media, and patient. According to these five players, and consulting with other experts, we systemize the index system proposed by other researchers, and then initially establish a new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dex system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Furthermore, we study th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ness of the index system with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ISM). The proposed comprehensiv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dex system is worthy in assess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 analysis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t contribute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rossregion general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dex system.

Key word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dex system;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体系研究 篇12

1 有关概念的界定

(1)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界定。警察公共关系危机是指对警察组织形象和声誉具有实际或潜在的重大影响的危机事件, 它包括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因突发事件引起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因谣传引起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因新闻媒体的失实或不全面报道引起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因少数人别有用心的指责、煽动或公众的误解引起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等。这种危机往往会使组织陷入压力之中, 使组织失去公众的信任, 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2)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界定。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是警察组织在公共关系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的指导下, 为了预防、规避危机的形成和威胁, 减轻、降低危机的影响和后果, 维护、重塑警察的形象和权威, 适时运用公共关系策略、措施和技巧, 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地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的系列活动和动态过程。

2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体系之预警体系

“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备则无患。”危机管理主要是危机发生前的有效预警和危机发生后的有效救治。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曾指出, 由于不去预先考虑未来的问题和机会, 我们正从危机走向危机。因此为了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 做好危机的预测与预防工作是构建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体系的关键。危机预测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公共关系危机意识的导入

除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之外, 许多危机的产生根源在组织内部, 即往往是因为内部的管理体制或人员素质导致问题演化成危机。比如管理者公关理念淡薄, 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组织自身决策违背“与公众共同发展”的公关基本原则要求;组织人员素质低下, 纯粹靠经验、习惯甚至关系行使其管理职能, 粗暴对待公众, 以致引发组织形象危机。

危机意识的导入是危机预测体系的起点, 培养警察组织决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基层一线警员的危机意识, 是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战略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2 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立

警察部门现行的危机管理主体, 主要依赖于现有的行政设置, 缺乏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或部门。一旦危机爆发, 各个部门往往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缺乏一个将各个相关部门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共同面对危机和解决危机的协调机构。每当危机发生后, 便临时成立工作小组应付危机。这种临时工作小组存在明显的不足, 如不具有连续性, 危机处理后经验不能够有效保留;临时小组每次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相关的部门进行协调;没有一个有效的危机处理计划与危机处理操作方案等。

危机管理机构的职能在于: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在危机发生期间, 负责领导、组织与协调工作;在非危机时期, 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

2.3 危机管理预案的建立

美国公关权威罗伯特·狄思达认为“最好的危机管理方法是:预先防备, 知道去找谁和按哪个电钮?”危机管理预案分为危机预测分析和应急计划的制订两个方面。

2.3.1危机预测分析

危机预测分析是事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出预测、分析。危机预测分析首先是寻找危机环境, 一种是找出组织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危机;另一种是找出国外警察组织已发生过的危机。其次是分析上述两类危机发生时的条件、成因, 并结合近期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 从中判断危机发生前的环境“预兆”, 进而通过监测, 确保随时能作出第一反应。

2.3.2制定应急计划

在危机发生之前制订完善的计划, 一旦出现危机立即做出反应, 这是减少危害的有效措施。具体而言, 应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对组织潜在的危机形态进行分类, 并制订各类危机预防的方针政策。

(2) 为其中一类危机预防的具体战略和战术。

(3) 确定与危机相关公众的范围及沟通方法。

(4) 建立有效的传播沟通网络, 并明确具体联系对象。

3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体系之指挥体系

指挥体系是指在危机发生的过程中以危机管理机构为组织保障, 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 有条不紊地开发和运用沟通渠道和沟通策略, 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恢复或重新建立组织的良好信誉和声望。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提出的有效沟通的“3T原则”, 可作为警察组织指挥体系危机沟通策略的重要参照。首先, 以我为主提供情况。也就是说在危机处理时警察组织要成为主要信源, 牢牢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其次, 尽快提供情况。警察的危机事件具有较大新闻价值, 如果警察组织的消息不能及时发布, 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需要, 那么媒体只能转而寻找其他信息源, 甚至对组织的沉默作出各种推测, 这样便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舆论出现混乱。最后, 要提供全部情况。信息发布要全面、真实, 不要掩盖事实真相, 要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媒介的理解与支持。

4 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体系之评估体系

危机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危机管理的结束, 而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恢复管理、重塑组织形象的阶段。只有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再度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才谈得上转危为安。在此阶段, 要建立健全警察组织危机处理后的评估系统, 这一过程大致包括三个环节:

4.1 明确评估标准

它是对危机应急计划实施过程与结果的客观衡量尺度。由于警察组织对危机管理的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视不够, 评估标准不明确或含混不清, 绩效评估工作多半是一些文字性的总结, 没有量化的资料, 使得不同年份之间, 同一事件在不同部门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这使得我们很难甄别哪个部门、哪些年份做得更好一些, 无法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成功经验。因此, 明确评估标准是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性条件。

4.2 衡量危机管理工作绩效

依据评估标准对危机处理过程是否按计划与目标要求进行, 以及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组织效益进行判断、估价。

4.3 纠正工作偏差, 确定下一个工作过程

组织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评估的目的是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 为新的危机应对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有效的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体系, 对于危机的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危机管理体系的三个子系统——预警体系、指挥体系和评估分析体系入手, 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 旨在为警察个体或组织成功预防和处置公共关系危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预警体系,指挥体系,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姚惠忠.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陈娴, 曲谏.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真空采血管下一篇:防治孝感城市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