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2024-09-20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共8篇)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篇1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要求, 今年上半年, 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制订并发布了新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企[2014]36号) , 并根据该《办法》制订了《财政部商务部关于2014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财企[2014]58号) 。上述政策是在清理整合原外经贸相关资金政策的基础上, 遵循“合并和取消并举”和“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进行的修订、完善, 并根据国际贸易发展新形势及时调整了资金扶持重点, 对加强和规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外经贸促进政策、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促进作用。

针对“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中新亮点、新内容、新导向, 我刊受商务部财务司委托策划出版本期《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专刊》。专刊特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财科所、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专家解读新政策;围绕财企[2014]36号、财企[2014]58号文件内容, 帮助资金使用者详细了解资金支持范围、分配方式、申报流程和监管评价;根据专项资金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共同探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改革方向;开辟专栏, 供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交流资金使用成果和资金管理经验;并整理归纳海外财政支持外经贸发展的成功经验, 供我国借鉴。

专刊的出版旨在配合商务部做好新老资金政策的衔接, 通过政策宣讲, 帮助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及时、准确领会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改革精神和内容, 尽快熟悉和正确做好各项资金管理和申报工作, 从而令资金的使用更加规范、科学、高效、合理, 更好地发挥该专项资金的政策效果。

相信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能够借助新资金政策东风, 以更大的政策力度推动我国外经贸行业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谱写出外经贸事业新篇章。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篇2

(暂 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外经贸事业的发展,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印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8]l18号)及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以下简称促进资金)的资金来源为:

一、中央划拨的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

二、省财政安排的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

三、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的收益

四、其它来源

第三条 山西省财政厅和山西省商务厅是“山西省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的主管部门,共同拟定本省促进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办法。省商务厅根据外经贸发展目标负责提出促进资金的支持重点,提出项目的支持计划,会同财政部门组织项目的申报和评审;省财政厅负责审核促进资金的支持重点和使用计划,提出促进资金的监管要求和确定拨付程序,会同商务部门对促进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促进资金是促进我省外经贸发展的政府性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并根据实际情况结转使用。

第二章 使用原则和范围

第五条 促进资金的使用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施外经贸发展战略,促进我省外经贸事业发展;

二、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符合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政策;

三、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规则和国际惯例;

四、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

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规范管理,科学运作,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

第六条 促进资金的使用范围:

一、促进我省进出口结构调整。对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并组织生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轻工业品、农(加工)产品等出口产品的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贷款予以贴息;

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出口产品的研究开发、培育精品名牌出口商品和创建自主出口品牌。对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加工)轻纺产品等的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对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研发费用予以适当补助;

三、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企业在境外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工业园区的相关前期费用予以补助及贷款利息等予以贴息;对企业兴建或投产的境外生产加工项目、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境外高新技术平台、对外技术咨询项目,以及中标并施工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前期费用予以补助、相关项目国内贷款等予以贴息;

四、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空间,支持成套设备出口和国际工程承包,对投标业务所产生的费用给予适当补助;对相关企业外派劳务人员提供适当补助;

五、对出口农畜产品为获得进口国(地区)市场准入而发生的国(境)外检疫等费用和农畜加工产品企业进行各类国际认证费用、建立质量溯源体系,出口农产品行业标识、原产地标记注册的推广等费用予以补助;

六、支持企业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出口名牌商品称号的生产企业,为创立出口品牌而支付的境外商标注册、专利注册、广告宣传以及制定品牌战略活动等而发生的费用予以补助;

七、加强对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服务外包、文化产品、技术进出口等行业给予扶持。对服务外包项目、外包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外包企业国际资质认证、人才培训等给予资助;

八、支持企业参加商务部和省政府在境内外举办的重大外经贸活动,以推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九、支持外经贸人才、外经贸专业知识培训和国际间外经贸学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资助外经贸领域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的科学论证及重点商品、重要市场的调研;

十、支持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贸易促进信息平台;

十一、支持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

十二、支持贸易便利化环境建设;

十三、其它有利于促进我省外经贸发展的事项。

第七条 每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重点支持方向由省商务厅商省财政厅确定。

第三章 使用资格和条件

第八条 促进资金的使用单位必须和项目申请单位一致,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须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并在我省境内登记注册;

二、具有进出口经营资格、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主管部门或有关机构作为项目组织单位除外);

三、项目单位必须具有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各项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四、必须具有从事该使用项目的专业人员和实施条件;

五、最近三年没有骗税、骗汇、走私等违法行为;

六、申报单位申报前三年没有连续亏损,且上缴税金不低于支持额度;

七、应具有相应的经营实绩,具备必要的资金配套能力。

第九条 申请使用促进资金,应提供下列相关资料:

一、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使用书面申请及计划申请表(表格附后);

二、企业与申报项目对应的资格证明文件,实施相关项目的批准文件,与申报项目有关的技术文本(资料);

三、项目单位上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及相关的专项审计报告;

四、与申请项目资助资金有关的费用支出凭证资料;

五、项目申请单位对附属文件及材料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六、要求报送的其他材料。

第四章 项目管理和申报程序

第十条 建立公开透明的公告、申报机制。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将确定的重点支持方向及申报要求(包括申报时间、费用发生有效年限等具体条款)在省商务厅及财政厅有关网站媒体公告,保证信息公开透明。

第十一条 凡承担该资金重点支持项目的企业(单位),均可申请资助,并通过相关网站同时以书面申请的方式申请上报。申报程序如下:市县所属企业、单位申请使用促进资金时,先向市商务、财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商务和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联合上报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省属企业、单

位的项目需经行使本企业出资人权利的部门(所属企业集团)、技术主管部门推荐(盖章)后,直接上报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上报项目纳入省商务厅及省财政厅的本的相关项目库管理。

第十二条 建立科学的评审论证机制。省商务厅、财政厅将从项目库中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提交项目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和论证。项目评审小组由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共同组织有关产业及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十三条 对评审合格的项目,由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组织有关人员实地考察,结合企业效益、规模、资金配套能力及实施项目的可行性商定资助资金额度并在相关网站公示。

第十四条

对于技术研究开发及质量溯源体系项目,在项目执行完毕3个月内,项目执行单位应向所属商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申请,由所属商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共同组织项目的验收工作,并将验收结果报省财政厅和省商务厅;省属企业承担的项目由省商务厅和省财政厅直接验收或授权市商务及市财政部门组织验收。

第十五条 因客观原因需对项目进行调整或撤销,须严格按上述程序重新评审后下达执行。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促进资金一般采取事后拨付资金方式,资金可通过一次性拨付和按比例分次拨付等方式下达。对省属企业单位,由省财政直接将资金拨付企业;市县属企业单位资助资金通过相关市(县)财政拨付。

款额较大的项目(如大型展洽会等)在项目执行前可采取财政适量预借的方式支付,项目执行完成后据实结算。

第十七条 在同一内,对同一家企业只能支持一个项目; 同一项目只能享受一次性资助或最多两年的贴息支持。贴息项目补助额不高于按同期贷款利率应负担的利息额;研发项目只对企业研发机构为研发本项目支付的研发费用及为研发而必须购置的仪器仪表设备支出费用给予补助;其他项目原则上不高于项目支出额的50%。

第十八条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每年可从区域协调发展资金总额中提取不超过3%的工作经费,用于支付项目招标、评审、论证、咨询、公示、验收、审计等费用支出,保证促进资金项目评估、论证和审计工作的实施,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

第六章 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第十九条 主管部门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一)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应建立资助项目的事先评估、事中跟踪和事后效绩评价机制。对违反本细则规定的有权终止并责令改正,对违规企业有权否决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

(二)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有权对资助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必要时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三)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应不断完善我省促进资金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按时向财政部、商务部编制有关报表、运行分析报告等,并自觉接受两部的监督、检查及专项审计;

(四)各级财政、商务主管部门既是本地区项目的管理部门,承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授权的项目组织、资金拨付等职能,同时又是项目单位的推荐人,负有向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如实反映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的责任。

第二十条 项目单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一)项目单位有权按照项目计划(方案)自主使用项目资金并组织实施,不受干预;

(二)项目单位对项目的运行质量、安全和市场风险负责,应确保项目的按期执行到位。对因管理部门责任造成的项目损失等有权向上级财政部门、商务部门申诉。

第二十一条 专家评审小组和项目评审专家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一)根据相关的法律、文件规定及评审小组的规定,独立行使职责,不受任何一方干预;

(二)根据委托向管理部门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资料和评审论证报告。

第七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二条 促进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本细则的规定办理,对违反规定的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 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对促进资金资助项目进行跟踪、指导、监督和检查,对大型项目需委托有关单位和中介机构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评审。

第二十四条 对需要验收的项目,由商务和财政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通过实地考察、查验票据等方法,做出项目验收结论。没有实施或执行情况与项目目标差距较大等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追缴已拨资金。

第二十五条 经批准使用促进资金的单位必须专款专用,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每年底对促进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和效益评价分析,并上报财政部、商务部,重大项目在完成清算的一个月内专题上报。

第八章 罚 则

第二十七条 省财政厅、省商务厅和项目组织单位如有违反财政部、商务部有关规定和本实施细则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八条 各市财政、商务主管部门应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并拨付到位,不得借故拖延、截留、挪用项目资金,也不得以项目资金扣抵项目单位的借款或其它应交款项。经查实,凡发生此类违规行为的地区和部门3年内不受理该地区及部门的项目申报,并在全省进行通报批评。

第二十九条 资金使用单位必须据实报送有关材料,不得擅自改变促进资金的用途。对于骗取、挪用、侵占促进资金的,或项目组织不力、造成不良影响及损失的,按相关规定撤销项目计划,主管部门3年内不予受理项目申报。

第三十条 各中介机构及评审小组成员,有违反本规定及委托方委托书各条款规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一经发现,均取消其委托资格,并追回相应的报酬,造成资金损失或浪费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篇3

专项资金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方式进行支持,每个企业或单位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支持方式。

(工信厅联企业[2013]65号)支持重点:

(一)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制造水平提升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

2.研发能力提升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置研发设备、仪器、软件,改造相关场地及设施项目。

3.信息化应用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应用安全可靠软件和信息技术提高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管理水平,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服务的项目。

4.专业化发展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龙头企业协作配套,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技术改造项目。

5.新兴产业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等新兴产业项目。

6.节能减排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

7.安全生产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技术改造,以及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技术改造项目。

8.专利补助项目。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创造和运用专利技术。

(二)改善中小企业服务环境

1.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为满足小企业创业发展需求,改造现有场地以及相应的公用工程、公共服务设施,新建、扩建小企业创业标准厂房项目。

2.服务企业和机构改造提升项目。重点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质量、信息、集中治污减排等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机构的技术改造项目,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仓储条件和物流信息平台改造项目,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诚信平台建设项目。

3.创新、创业服务项目(统称服务项目)。重点支持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信息化服务、检验检测、质量控制、设备共享等创新服务项目;为初创小型微型企业提供的创业咨询、创业场地及设施等创业服务项目。

4.中博会补助项目。支持我国境内及港澳台中小企业参加2013年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简称中博会)。

5.职业经理人发展项目。支持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开展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建设、社会化考核测评、资质评价和认证等工作。

支持方式和支持额度

(一)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项目

1.专利补助项目。资金支持方式为无偿资助,对企业2010年至2012年期间获得的专利,每个发明专利补助不超过8万元,其他每个专利补助不超过5万元,已在生产中应用的专利每个不超过20万元,单个企业最高补助额不超过200万元。

2.其他项目。资金支持方式分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其中,贷款贴息额度根据项目贷款额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确定,贴息期不超过两年。对单个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且支持金额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0%,不超过企业已投入的自有资金总额。

(二)改善中小企业服务环境项目

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服务企业和机构改造提升项目的资金支持方式分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两种,其中,贷款贴息额度根据项目贷款额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确定,贴息期不超过两年。对单个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400万元,且支持金额不超过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0%,不超过企业已投入的自有资金总额。

服务项目支持方式为无偿资助,根据服务小型微型企业数量、质量(满意度)和收费情况适当给予资助,资助金额不超过上一年度该机构服务支出额的20%,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中西部地区最高補助额不超过60万元。

中博会补助项目的资金支持方式为无偿资助,由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和财政厅统一提出申请。对境内及港澳台参展中小企业的补助标准为每个标准展位补助3000元,补助标准展位数不超过4500个。各参展中小企业据此相应减交展位费。

职业经理人发展项目的资金支持方式为无偿资助,由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提出申请,支持额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三)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专项资金不再重复支持。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经信法[2010]737号)支持本市依法设立的中小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专项资金的主要使用范围:

(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产业结构优化、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等产业升级配套的项目,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项目(以下简称地方特色产业项目),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等拓宽融资渠道的项目,以及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

(二)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项目,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级中小企业会展、市级中小企业专业培训等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

(三)国家明确支持的其他中小企业项目。

(四)经市政府批准需要扶持的其他项目。

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奖励的方式安排使用。

(一)贷款贴息。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投资的中小企业产业升级配套项目和地方特色产业项目,一般采取贷款贴息方式。

(二)无偿资助。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中小企业产业升级配套项目、地方特色产业项目、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一般采取无偿资助方式。

(三)奖励。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项目、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项目、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改制上市培育项目,一般采取奖励方式。

《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沪经信企[2013]64号)支持范围:

(一)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创业服务、人才和培训服务、技术创新和质量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市场开拓服务、法律服务8类业务的项目。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项目:支持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项目。

(三)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支持本市中小企业以境内外上市为目的进行改制重组的项目。

(四)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项目:支持本市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集合私募债、集合信托以及开展集合贷款试点等拓宽融资渠道的项目。

(五)中小企业产业升级配套项目: 支持中小企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生产配套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以及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符合“专、精、特、新”方向的技术改造升级项目。

(上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所姜怡供稿)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篇4

(一) 鲜明的政策导向, 有效指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国家层面的外经贸专项资金政策是外经贸发展的“指挥棒”和“稳定器”, 指导省市商务部门准确把握外经贸发展方向, 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影响外经贸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各级商务部门通过资金政策解读我国外经贸发展宏观调控的方向, 指导企业沿着政策方向开展业务活动;外经贸企业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 主动开拓国际市场。

(二) 积极落实科技兴贸战略, 有效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外经贸专项资金政策始终贯彻“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 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重大装备,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 支持企业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其中, 《进口贴息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给予贷款贴息, 有效缓解了企业科研资金紧缺的困难, 加快了技术积累和新品研发速度, 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 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带动了外经贸转型升级。

(三) 积极倡导品牌建设, 有效培育自主出口品牌

支持企业开展出口品牌建设是外经贸政策资金支持的重点, 实施12年之久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 始终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和出口产品国际认证、国际商标和专利注册、出口产品宣传推介等出口品牌创建活动, 增强了企业的品牌意识。许多企业通过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提升了品牌地位, 通过各类产品认证, 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

(四) 坚持公开普惠原则, 有效促进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壮大

国家层面的外经贸专项资金政策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做法, 且运行过程公开、公正、公平, 充分体现了政策的公共性和普遍性, 面广量大的中小外贸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发展壮大。其中, 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通过对出口基地内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 间接为大批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技术、信息、设备、人才支撑和服务, 一批中小企业借助平台的支持开发新产品, 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

(五)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有效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

外经贸专项资金对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建立境外经济合作区等项目的支持, 降低了企业“走出去”成本, 推动了本土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一批外经贸企业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 向国外转移剩余产能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不仅化解了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紧缺、环境安全瓶颈的压力, 而且带动了原材料和设备出口, 规避了贸易壁垒;跨国并购取得国际知名品牌、专利技术和营销网络, 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产品质量, 拓宽了营销渠道, 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投资或合作开发境外矿产、能源、渔业等资源, 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组合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合作建立境外经济开发区, 为没有境外投资经验的企业抱团“走出去”提供较好生产经营环境和业务咨询服务, 同时增进了两国间的政治与经济往来。

二、外经贸专项资金政策特点

当前, 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为保持外经贸稳定增长和转型发展, 进一步规范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 商务部、财政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外经贸转型升级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制定了新的《外经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新办法”) 。

(一) 整合优化、归口管理

原外经贸专项资金政策内容比较分散, 包含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进口贴息资金、对外投资合作专项资金、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金等多个资金管理办法, 且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 申报和管理要求各不相同, 地方商务部门和外经贸企业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 影响项目申报质量, 也不利于资金统筹使用, 影响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对原有政策的清理整合、优化创新, “新办法”对专项资金实行归口管理, 统一了资金管理的要求, 有利于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外经贸企业全面掌握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内容、申请程序等, 有利于规范资金管理。

(二) 突出转型、聚焦重点

“新办法”明确优先支持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紧缺资源, 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等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促进贸易结构优化;优先支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 抢占发展新机遇, 促进对外投资合作。“新办法”聚焦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商品市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业态, 促进其完善综合配套、公共服务功能, 优化贸易投资合作环境。“新办法”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贯穿促进外经贸转型升级的主线, 引导企业摆脱资源、环境的约束和贸易摩擦的困境, 突破传统制造业发展瓶颈, 体现了财政资金对产业转型的引领作用。

(三) 创新方式、规避摩擦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 国外对我国反倾销将失去“替代国制度”的优势, 外贸企业遭遇反补贴调查的案件将日益增加。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连续6年成为全球遭遇发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贸易摩擦的领域呈现出从传统的货物贸易政策向经济政策扩展, 因此, 传统、粗放、直接的补贴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新办法”按照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 按世界通行规则, 调整了可诉性补贴条款, 增加了不可诉性补贴使用力度, 以公开方式明确外经贸专项资金仅对年进出口额低于4 500万美元的企业进行资助。通过鼓励进口、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外贸公共服务等没有专项性的间接资助方式, 为企业提供贷款贴息资助及多方位低成本的服务, 减低企业研发、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 增强国际竞争力, 同时达到贸易平衡的目的;通过鼓励境外投资、境外承包工程、建立境外经济合作区等促进方式, 带动设备、技术和原材料出口, 培育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有效规避反补贴等贸易风险。

(四) 切块分配、杠杆带动

随着外经贸专项资金规模扩大, 受益面增加, 政策资金管理难度也日益加大。“新办法”将大部分专项资金切块分配给地方管理, 仅保留了处于探索阶段的进口贴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技术出口、境外经济合作区建设三个类别的项目资金。对专项资金实行切块管理, 避免了专项资金审批环节多、使用效率低、监管不到位等矛盾, 有利于发挥地方商务部门的积极性、创造性, 有利于结合地方实际制订针对性的实施细则, 有力于地方根据切块资金规模和地方财力予以配套, 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放大资金效应, 符合财政资金管理改革的要求。

(五) 绩效管理、提高质量

随着专项资金管理方式的改变, “新办法”把资金管理的重点放在制度设计、资金分配与监督评价三个关键环节, 每个环节均把资金绩效放在首位。按照“谁使用资金、谁负责管理、谁报告绩效”的原则, “新办法”要求项目单位和地方商务部门加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 每年上报本单位、本地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绩效评价。不仅关注资金支持的项目及其合规性, 而且关注资金使用的整体绩效, 包括政策资金的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及受益对象的满意度等, 更关注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同时财政部、商务部将对专项资金使用及绩效情况将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 对资金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评价。

三、落实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体会

(一) 认真学习研究, 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各级商务部门是落实外经贸专项资金政策的主体, 市级商务主管部门虽然没有资金分配权, 但承担着专项资金政策宣传、申报组织、监督检查、绩效反馈等职责。因此, 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和调研, 准确无误地把握好文件精神, 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进出口规模、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营主体状况等, 确定支持重点, 制订符合政策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的实施细则。明确资金支持方向、内容、条件、标准、申报材料、程序、审核要求、评审方法、监督措施等, 使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从而有效组织实施。

(二) 注重政策宣传指导, 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新办法”在互联网上向全社会公开, 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我们要参照运用。但要使项目单位快速掌握政策, 发挥政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需要我们基层商务部门在认真研究政策条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通过编制外经贸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印刷宣传册、在门户网站上开辟政策解答专栏、组织政策宣讲会、热线电话答疑等形式, 为企业提供政策解答;通过建立资金申报QQ群, 为省市区商务部门工作人员与企业提供交流平台;通过走访企业, 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挖掘转型升级的好项目, 有效提高项目质量。

(三) 严格审核把关, 规范资金管理

为确保资金使用公平公正、规范有效, 市级商务部门必须把好项目初审关。我市对核准类项目, 要求项目申报单位在提交项目材料复印件的同时提供真实性承诺, 对评审类项目, 组织评审组对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绩效性进行评审, 委派第三方组织审计。在项目审核过程中, 我们本着“对企业负责、对资金负责”的原则, 做到“同类项目、同等要求”, 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坚决不支持;对符合条件但材料不齐全的项目做到尽量补救。为规范审核行为, 我们建立了审核台账, 每个审核环节的每位审核人都签署审核意见, 对不同意的项目要说明原因, 对有疑问的项目要注明疑点, 做到有据可查, 避免审核工作的随意性。

(四) 强化绩效意识, 切实加强政策追踪问效

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要求商务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从“管分钱”向“管花钱的效果”转变, 对绩效明显的项目要优先扶持, 强化专项资金绩效跟踪与评价。资金绩效不仅要看投入产出效果, 还要看资金对产业的促进与带动, 不仅要关注资金的经济效益, 还要关注资金的社会效益, 按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原则, 把钱用在刀刃上。完善评价办法, 积极发挥第三方机构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专业性。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 将评价结果作为上级部门政策调整和资金安排的依据。

(五) 积极主动关注政策, 用好用足政策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篇5

申报指南

一、支持领域

主要包括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境外并购、对外劳务合作,以及其他符合规定要求的对外投资合作业务。

(一)鼓励根据国家有关重点规划,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及铁路等交通运输、电力、通信设施、矿产资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农业、林业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对外承包工程及境外投资业务。

其中,对外承包工程指我国境内企业承包境外建设工程项目,包括咨询、勘察、设计、监理、建造、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管理等活动。

境外投资指我国境内企业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二)鼓励开展技术、品牌、专利、营销网络等境外并购及重点领域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

其中,重点领域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指通过商务部、财政部确认考核或考核的商贸物流型、农业产业型、资源利用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以及吸收先进技术的研发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且应符合国家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发展的总体布局要求。

(三)完善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按照《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和《商务部 外交部 公安部 工商总局关于印送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试行办法的函》(商合函〔2010〕484号)规定,支持对外劳务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信息咨询、素质培训、权益保障、规范引导等服务功能,实现跨区域提供服务。其中,对外劳务合作指我国境内企业组织劳务人员赴其他国家或地区为境外的企业或者机构工作的经营性活动。

(四)其他符合规定要求的业务。

二、设定依据

(一)《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印发〈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4〕36号,以下简称《办法》);

(二)深圳市财政委员会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对外投资合作事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深财规〔2014〕14号);

(三)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2016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工作的通知;

(四)《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发【2016】8号);

(五)《市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深经贸信息综合字【2016】149号)。

三、支持方式及标准

(一)项目前期费用资助

是指企业境内企业在项目所在国注册(登记)前,或与项目所在国单位签订境外投资合作协议(合同)权益或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协议)等,在合同(协议)生效前,为获得项目而发生的法律、技术及商务咨询,勘测及调查,可行性研究及安全风险评估等相关费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技术及商务咨询费

指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机构为项目提供法律、技术、商务和投融资咨询服务所发生的支出。2.勘测、调查费

——项目勘察费(不包括油气、矿产资源勘探费)、论证费和规划费; ——渔业资源探捕费:购买探捕仪器设备费、代理费、船舶注册费。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评估报告编制费

指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安全评估报告所发生的支出。

4.购买规范性文件和标书等资料费

购买项目(资源)勘察许可证、捕捞许可证、标书、技术资料、软件等所发生的支出。

5.规范性文件和标书等资料翻译费

指委托专业机构或人员翻译规范性文件和标书等资料所发生的支出。支持标准:资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申请企业实际支付费用的50%,一个项目只能享受一次支持。

(二)中长期贷款贴息

是指对为实施符合规定的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所取得一年及以上的贷款给予贴息。贷款可由我市企业或我市企业在境外设立的控股公司从境内外银行取得。

人民币贷款贴息率和外币贷款贴息率,按照不超过3%计算。

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的企业依据《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规定分包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可享受贷款贴息。

支持标准:已累计5年享受贷款贴息支持的项目,不再给予贴息。

(三)运营费用补助 是指对我市企业从事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在项目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回运运保费、企业投保海外投资保险的保费、特定国家及特定国家的特定地区安保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资源回运运保费

我市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将其所获权益产量以内的农业(包括大豆、玉米、小麦、天然橡胶、棕榈油、棉花、木薯)、林业(原木、锯材、板材)、渔业和矿业(包括铁、铜、铝、铬、铅、镍、锌、钾、铀)等合作产品运回国内,对从境外起运地至国内口岸间的运保费,按企业实际支付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计算运保费的资源产品进口数量以海关统计数据为准。

企业实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换回的,不超过与外方签署的开发投资合作协议合同总金额的资源产品运回国内,对从境外起运地至国内口岸间的运保费给予补助(享受补助的回运资源种类比照上述境外农、林、渔、矿合作项目执行)。

2.企业投保海外投资保险的保费

对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业务投保海外投资保险的保费给予50%的资助。

3.“走出去”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对在境外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业务的企业为其在外工作的中方人员,向保险机构投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4.境外突发事件处置费用

境外突发事件指从事对外投资合作业务的企业派出的人员因恐怖、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发生伤亡等紧急事件。相关处置费用包括企业赴境外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人员的护照、签证、国际旅 费和临时出国费用,补助标准参照《财政部 外交部关于印发<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13〕516号)执行。

支持标准:资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申请企业实际支付费用的50%,一个项目只能享受一次支持。

5.外派劳务人员的适应性培训费用

对开展对外劳务人员适应性培训的企业,根据实际培训并派出人数,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资助原则按照500元人民币/人给予补助,一个项目只能享受一次支持。

四、申报条件

(一)申请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深圳市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含以金融、股权投资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依法取得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资格,已在项目所在国(地区)依法注册或办理合法手续,项目合同或合作协议已生效;

2.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支持重点开展境外投资业务(不包括国内企业之间转让既有境外投资权益),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

3.按照《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商合函〔2015〕6号)、《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统计制度》(商合函〔2012〕1105号),向对外投资合作业务主管部门报送所开展业务的统计资料;

4.近五年来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未拖欠应缴还的财政性资金; 5.其他按规定应满足的条件。

(二)申请项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已在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依法注册或办理合法手续,项目合同或合作协议生效; 2.遵守相关国际公约及所在国家(或地区)法律法规,恪守诚信经营原则,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尊重当地文化、宗教及风俗,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

3.项目金额标准:

(1)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金额不低于1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且单笔贷款金额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

(2)境外投资及境外林、渔、矿项目中方投资额不低于1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且单笔贷款金额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

(3)境外农业合作、境外研发中心中方投资额、对外设计咨询项目合同金额不低于5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且单笔贷款金额不低于15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

(4)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项目中方投资额不低于100万美元(或等值货币),且在当年新设且与原设立营销网络家数合计3家以上。

4.项目适用时间:

(1)申请项目前期费用资助的项目。实际投资额应发生在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

(2)申请中长期贷款贴息的项目。项目合同和贷款合同在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正在执行。

(3)申请资源回运运保费补助的项目。项目合同(协议)在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正在执行,并在此期间内运回权益内的资源产品(以海关报关单为准);

(4)申请海外投资保险保费补助的项目。项目在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际保费在上述时间内发生并支付;(5)申请“走出去”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外派劳务人员的适应性培训费用补助的项目。项目在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正在执行,实际安保费在上述时间内发生并支付;

五、申报程序

(一)申报合作事项资金的企业,应通过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深圳市对外投资合作事项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如实填报申报信息,并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负责。

(网址:http://fecyw.szjmxxw.gov.cn/Home/CorpLogin/)

(二)申报合作事项资金的企业,应严格按照本通知,以及申报指南的要求提交申报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三)市经贸信息委提出审核意见,报送市财政委,并将项目审核结果在市经贸信息委网站上予以公示。

(四)项目资金受合作资金总额控制,视企业申报情况,可根据本资金预算按比例进行整体拨付。

(五)企业获得的项目资金,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财税规定进行税收处理,按照有关会计制度进行账务管理。

(六)当年已获得相同性质的其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本对外投资合作事项资金支持。

六、申报材料

(一)基本材料

1、对外投资合作事项资金企业申请报告;

2、企业申报项目明细表(附件3);

3、申请企业2015审计报告;

4、国家批准(核准或备案)的相关文件;

(二)综合类

1、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意见(附件4);

2、合作项目合同副本的商务部分(包括签约方、合同金额、委托目的、合同有效期、签约时间、生效时间、签字页及使用中国技术标准条款等);

3、境外企业注册文件复印件;

4、资金汇出证明或设备海关报关单;

5、国内企业对实施最终投资的公司占控股的外汇资金清晰流向的证明;

6、相关股权证明材料;

(三)直接补助类

1、申请直接补助项目基本情况及费用支出情况明细表(附件5);

2、费用支出相关凭证:费用支付凭证、费用发票及费用支付合同复印件;

3、农林矿权权属证明;

(四)人员保险、突发事件、劳务培训

1、相关人员护照、工作准证及合同复印件、项目审查表;

(五)突发事件类

1、驻外使领馆或经商机构、有关政府部门或商(协)会要求处理境外突发事件的书面意见;

2、驻外经商机构对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的说明(需列明赴境外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名单);

(六)回运类、保险类

1、保险机构出具的保险凭证、发票;

2、资源回运费用单据明细表(附件6-

1、6-

2、6-3);

3、资源产品开发(权益)协议;

4、购销合同及商业发票;

5、进口货物报关单;

6、目的地为中国港口、陆路口岸或内地的提单,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或 其它运输合同、凭证以及运费发票);

7、自捕鱼申报单;

8、船舶登记证书;

(七)贴息类

1、申请贴息项目基本情况及2015银行贷款付息一览表(附件7);

2、银行贷款收息情况表(附件8);

3、银行贷款合同副本复印件;

4、提取银行贷款、支付利息及归还贷款的结算凭证复印件;

5、经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企业对进入本区企业的意见(附件9)。

七、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材料须严格按照2016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深圳市对外投资合作事项申报指南及说明(附件1、2)的有关要求提供。同时,申请单位须把申报系统中要求填写的附件内容导出并加盖公章,一式二份送受理窗口。

八、申报受理机关

(一)受理机关: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受理时间:

网络填报受理时间:8月15日至9月16日。书面材料受理时间:8月15日至9月16日。(逾期申报不予受理)

(三)咨询电话:88916915;

(四)书面材料受理地点:福中三路市民中心行政服务大厅东厅10号窗口。

九、申报决定机关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十、办理流程 申请企业提交申报材料(网上提交和递交纸质申请材料)――市经贸信息委进行初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市经贸信息委提出资助计划――市财政委员会复核――社会公示――资金拨付。

十一、审批数量和方式 审批数量:不限。

资助方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自愿申报

十二、审批时限

一次受理,成批处理。

十三、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无

十四、审批的法律效力 无

十五、收费 无。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篇6

一、主动“走出去”, 开辟区域经贸合作新平台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 可以优化各国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空间资源等, 使区域合作组织中各成员国的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实现经济互补。各国在资源上都有其缺点和优点,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扩大市场, 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有效提高资源的价值和利用率, 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也促进各国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融合, 并且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了市场环境, 增强资本流动。区域经济合作使成员国的市场扩大了, 而资本流动性增强又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 增强了经济活力, 在促进各国经济腾飞的同时, 可以协调区域经济产生负外部性的生产活动, 比如环境保护、国际交通等。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将会出现一些共性问题, 诸如环境保护等问题, 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之后, 就可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做好环保工作。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 新“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将“引导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等对外投资合作业务。”主要支持方式分为费用补助、贷款贴息、招商奖励3种形式。商务部对境外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区给出的定位是:“以企业为主体, 以商业运作为基础, 以促进互利共赢为目的, 主要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东道国投资环境和引资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新资金政策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建设经贸合作区, 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建厂, 在带动企业“走出去”的同时, 增加东道国就业和税收, 扩大出口创汇, 提升技术水平, 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事实上,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新模式,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经遍布东南亚、非洲、南美以及东欧等地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15个国家建设了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行业涵盖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建材家具、汽车及配件、食品医药、木材深加工、矿产开发等各个领域, 入区的企业数以百计, 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外经贸投资环境,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就我国本身而言, 在吸引外资方面, 我国的投资环境区位因素方面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 政策仍不够开放。

从政策上来看, 我国以往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 表现在地域上是先东部后西部、先点后面、先沿海后内地的递进式开放;表现在产业上就是先制造业后服务业, 制造业开放幅度大而服务业开放限制多。我国多数制造业领域生产能力供过于求, 经济发展重心已由原来的单纯扩大生产能力转为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这就要求我国吸收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重心也应进行相应转变, 由原来的鼓励生产型外商投资转为鼓励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商投资。而原有的这种战略模式是近年我国吸收美商投资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重要原因, 同时也导致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水平难以有效提高。因为多数重要行业尤其是服务业对外资进入限制过严, 使得外商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顺利进行。此外, 我国对对外开放的理解不够全面, 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弥补我国建设资金不足的考虑较多, 而对如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借鉴国际企业先进经验, 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营销渠道和国际市场灵敏的信息重视不够。

(二) 涉外法律和市场体系等支持因素不够完善。

法律体系方面, 法律制度不健全, 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诸多与市场经济原则相悖的规定, 不能满足外商投资不断发展的需要。执法观念淡薄, 尚未形成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 致使一些合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在市场经济环境方面, 如资本开放市场的局限, 国内市场的地区分割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

(三) 缺乏吸收外商不同投资的优越条件。

近年来, 收购、兼并逐渐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导形式。由于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现状, 至今为止我国引资的主体都是国有企业。但完全市场化的外商投资与国有企业在经营目标、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 并且近年尚未合资的国有企业优质存量资产也越来越少, 导致近年外商控股甚至独资越来越多。在基础设施方面, 我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 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鉴于上述问题, 新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提出要“促进优化贸易投资合作环境”, 进一步提升外资的质量和数量。

在优化外贸环境的同时,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外资利用效率, 新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提出“完善贸易投资合作促进、公共商务信息等服务体系”, 而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作为准公共产品, 政府在服务体系的构建及服务内容的提供上, 只能承担部分的、有限的而非全方位的责任。我国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通过政府履行“引导、监督、补缺、统筹”等四方面职责, 以公共财政支持为基础, 以各种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大量参与为配合, 建立并逐渐完善我国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机制, 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商务信息服务的一般需求及个性化、专业化的特别需求。

三、关注区域外经贸协调发展, 向欠发达区域、边境地区重点倾斜

我国的国情较为特殊,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工业化阶段还是国际化、信息化水平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 东部地区工业化指数在90左右, 而中西部地区平均仅为50左右, 属于差异型发展模式。这就使得东部与中西部在经济基础、竞争优势明显不同的情况下, 如果发展共同的产业、出口同类别的产品, 将导致产能过剩, 竞争加剧, 体现在国际市场则是过度竞争, 均衡区域外经贸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新“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根据本地区独有优势创新性的开辟一条符合自身外贸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 “支持区域外经贸协调发展。鼓励各地区按照国家有关发展战略、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 优化贸易投资布局, 完善各类公共服务, 培育优势、特色外向型经济,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举办国际性展会等外经贸事项, 向欠发达区域、边境地区重点倾斜。”

四、优化外贸结构, 助推外贸行业转型升级

现阶段我国外贸结构和外贸行业在国际经济环境低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有所下降, 出口商品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矿物燃料、有色金属、非金属矿、钢铁及化工等5大类共39种“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总量有所下降, 而农轻纺等传统行业出口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二是贸易方式结构有所改善。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变为劳动密集和技术、资金密集型并重, 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延伸;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占比大幅度提高。三是外贸国内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随着产业转移加快以及举办各种东中西部外贸订单对接活动、广交会品牌展区调整、外经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安排等举措实施, 进一步增强了中西部地区贸易能力。四是扩大进口, 进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持续增长, 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五是对外贸易质量逐步提升。全面推进以质取胜战略, 积极开展“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打击对非洲出口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专项治理、中国制造对外宣传等活动, 开展一系列外贸商品质量提升专题培训, 发布重点行业的29类重点出口商品安全质量手册, 开通外贸商品质量服务平台 (网站) , 进一步净化了外贸生产和经营环境, 有效地维护了“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商品质量持续提升。

新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支持外贸转型升级, 优化外贸结构。促进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商品市场、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提升外贸发展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加强品牌、产品标准和设计能力建设, 创新外贸发展模式, 提高外贸发展质量。”

关于“新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建议

一、设立科学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目标

“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属于国家审计范畴, 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对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重点审计事项的审查、鉴证, 分类评价财政专项资金的“真实性、合规性”和“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性”。第一, “真实性、合规性”审计目标既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又是指项目的建设要符合国家各项法律和制度规定。现阶段主要着眼于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合理、合法性等方面。第二, “经济性”审计目标是指财政专项投入的节约性, 即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换取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现阶段主要着眼于资源投入的真实性、充分性、节约性、时效性等方面。第三, “效率性”审计目标是指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即在一定量产出的条件下, 追求投入的最小化, 或在既定投入下追求产出的最大化。现阶段主要关注项目建设的价值、成本收益等方面。第四, “效果性”审计目标是指财政专项投入的产出结果, 即一定资源投入所产生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效应, 既包括正面效应也包括负面效应。现阶段主要关注产出的效益性、公平性。第五, “可持续性”审计目标是指财政专项投入的连续性和产出结果的长效性。

二、“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应集中支付, 统筹使用

经过修改完善后的“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在保持“项目管理权限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资金使用用途不变”的原则下,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指标管理制度, 并且由财政统筹调度, 真正做到“多个渠道进水, 一个池子蓄水, 一个龙头放水”。在管理模式上, 收支均通过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办理, 专项资金由原来财政部门拨到单位, 改为只给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 审批单位用款计划, 未拨资金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支付方式上由原来的单位分散支付, 改为由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根据各单位用款情况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直接拨付到补助单位。这样一来, 由于单位所有资金在未支付前全部存放在财政账上, 为财政统一调度资金, 调剂余缺, 防止结余资金闲置,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可能。同时, 把对支出预算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 单位资金完全置于财政管理之下, 财政对资金情况一目了然, 有利于减少专项资金使用的随意性, 有效防止挤占、挪用、移用和截留专项资金。

三、实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

在采用项目法申请专项资金的过程中, 必须要有好的项目作支撑。而选择和确定项目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都要经过谋划、论证、立项、审批等多个环节, 要做成一个项目, 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没有项目或者项目不到位, 钱花不出去, 这也是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各级资金管理单位必须要认真筛选项目, 建立项目库, 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等项目”问题。各级财政所有专项资金都要细化到具体项目, 实行项目管理。项目要全部纳入“项目库”, 通过“项目库”编制预算, 滚动管理。“项目库”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级联网, 并实行“谁评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加快建立部门项目库, 所有纳入部门“项目库”的项目必须经过论证、评审和公示。各级财政部门做好与本级部门“项目库”的对接工作, 建立本级财政“项目库”, 依此编制本级专项资金预算。

四、切实加强“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的监督, 为专项资金效益的提高保驾护航

这点主要是针对除直接参与专项资金组织实施和管理之外的其他国家有关监督部门或机构的。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专项资金的监督部门主要有财政部驻各省监督专员办、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近年来, 这些部门或机构通过定期、不定期或专项检查等形式, 已经发现了许多问题, 目前关键要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几个主要监督部门间加强相互沟通和协调配合, 既可以发现线索、突出重点, 又可以减少被检查单位的负担。二是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加大向社会公开曝光的力度。三是应督促审计结果不折不扣的落实, 坚持收回违规资金, 对发现问题的集体或个人依法追究责任。

处理好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的关系, 将两者紧密结合, 系统推进各地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的管理和执行。一是财政部门应针对日常掌握的情况和线索, 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并不断丰富监管内容, 改进监管方式方法, 及时查处和纠正违规行为。二是财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特点开展自行检查, 并强化监管结果的利用。针对各类监管发现的违规违纪和管理性问题, 除了依法处理之外, 还可采取向上级财政系统和主管部门通报的方式, 发挥财政监督在日常监管中的纠偏促管作用。

参考文献

[1]牟光宇.亚太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状况及我国应采取的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4, 03:100-104.

[2]易珏.“走出去”的新平台—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J].中国经济信息, 2014, 11:38-39.

[3]刘胜军, 郑雪.FDI与我国投资环境优化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05:192-193.

[4]李文静.公共财政模式下的政府公共商务信息服务供给机制的完善[J].图书馆论坛, 2014, 06:38-43.

[5]张莉.中国外贸转型升级谨防四大误区[J].中国经贸, 2013, 03.

[6]杜建芳.商务部:外贸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J].中国经贸, 2013, 03.

[7]王业成.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11:122-123.

[8]钱立月.清理整合和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 2012, 05:104-106.

[9]刘键.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财政研究, 2013, 10:33-36.

[10]张社年.加快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J].中国财政, 2013, 17.

资金政策经贸发展 篇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为全面推进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根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财企[2014]36号) 、《关于2014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财企[2014]58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预[2011]285号) 和《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 (财预[2011]416号) 等有关规定, 我部将组织开展2014年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转移支付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价项目

选定鼓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项目法分配地方) 和对外投资合作地方事项 (因素法分配地方) 作为评价项目, 重点评价2014年拨付的上述项目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二、委托机构

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14-2015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有关事项的通知》 (商办财函[2013]780号) , 经过对中介机构工作方案和报价的比选, 选定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评价机构, 承担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三、有关要求

(一) 高度重视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绩效评价工作是推进财政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请务必高度重视本次绩效评价工作, 认真评估上述转移支付项目支出效果, 分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改进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二) 认真开展绩效自评。

为规范绩效评价工作, 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项目资金绩效报告 (参考提纲) 和绩效评价指标表 (参考) , 请参照上述标准认真开展项目绩效自评, 并于10月31日前将自评报告报送商务部财务司和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 (对外投资合作地方事项绩效报告可于11月30日前报送) 。

(三) 做好协助配合工作。

绩效自评结束后, 我部将委托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抽取相关地区开展绩效现场评价, 请指定专人协助并配合事务所做好工作进点、取证、评价等相关工作, 确保绩效现场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 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 根据上述转移支付项目支出的特点, 设定个性绩效评价指标, 提出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商务部财务司:胡晨、李凯010-6519865965198441

电话:010-65198659、65198441传真:010-65197453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冯山

电话:010-88393680-6305、13691095764

邮箱:919921720@qq.com 传真:010-88395200

附件1

××项目资金绩效报告 (参考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二) 项目年度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 包括预算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 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投入等情况分析。

(二) 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包括具体拨付的项目情况、拨付金额) 。

(三) 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日常检查监督情况) 分析。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填报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表 (附件2) , 如设定个性绩效评价指标, 也相应填报完成情况。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状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 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其中, 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 (预算) 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应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 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 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四、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包括开展绩效评价基础数据收集、资料来源和依据等佐证材料情况, 项目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等情况。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 后续工作计划。

(二) 主要经验及做法 (包括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等) 。

(三) 存在问题和建议 (包括资金使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其中请对鼓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高端人才支持政策提出建议) 。

附件2

基于新政策的保险资金发展研究 篇8

一、保险资金管理新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过严,导致保险行业发展受限在各行业力量的消长中,保险业的先发优势逐步丧失。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监管过严,高风险低收益等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保险业资金运用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缺乏资金运用经验和监管经验不足,导致资金运用过热并且带来一定问题。随着《保险法》等一系列金融法规的颁布,资金运用监管逐步规范和严格。不过监管过严导致保险资金运用行业发展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监管机构对资金运用的渠道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险资金可投的品种并未覆盖市场上大多数金融产品,产品选择的灵活性受到限制,银行、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等不在可投资范围内。监管机构对各种资产配置的比例作出了严格限制,债权投资计划、无担保债等保险机构配置的主流产品投资比例受到限制。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大多为长期资金,而市场上与其久期相匹配的产品较少,资产配置能力受到影响,2012年末行业15年以上的资产负债缺口近20225亿元。(2)审批仍是主要监管方式。监管机构规定许多资金运用业务采取报备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仍要履行一系列审批流程。如监管机构规定无担保债、股权和不动产等投资资质采取备案制度,实际上保险机构若要获得上述投资资质仍然需要审批,而且审批条件严格,进入门槛较高,审批环节较多,审批周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运用的效率。(3)资金委托管理存在行业壁垒。保险资金运用行业条块分割严重,行业壁垒明显。首先,保险资金“走不出去”。保险资金只能在系统内部委托管理,中小保险公司只能将资金委托给大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而不能委托给基金公司或证券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因此导致中小保险公司处于非公平对待地位,纷纷希望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其次,保险行业外的资金难以“走进来”。除企业年金外,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行的产品通常在系统内部消化,银行和证券等金融机构也不会购买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产品,保险公司也不能购买银行、证券和信托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严重的行业壁垒造成资金运用业务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效率低下。

( 二) 权益投资收益呈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由于保险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不能覆盖负债成本,保险公司需要依靠证券市场投资,以获取超额收益。保险资金的权益投资收益过度依赖股市,尤其是过去几年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使得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收益波动较大,相比一般5.5%左右的寿险产品精算假设,收益率缺口较大,整体呈现出“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这不仅导致保险公司盈利不稳定,而且削弱了保险产品的吸引力、退保率明显上升。在当前保险投资环境下,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越来越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保险公司自身迫切需要摆脱对股市的过度依赖,加速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创新,减小股市波动性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增强资金运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也是此次监管机构资金运用政策创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监会明确了进一步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市场化改革进程,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松管制,拓宽范围,简化审核程序的新的监管思路,新一轮监管周期开启了保险监管良好的政策组合,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取向明确坚定。

二、保险资金管理新政策的内容及意义

( 一)保险资金运用新政的内容保险资金运用新政内容丰富,关系到资金运用的方方面面,涉及的投资业务主要包括了境外投资、类证券化金融产品、债券、金融衍生产品、股权和不动产投资、融资融券等品种。按照规范的内容, 新政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已有投资品种的进一步拓宽和规范,如债券、股权和不动产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境外投资业务等。债券投资方面,增加了债券投资品种,提高了保险公司投资无担保公司债券的比例份额,适度放宽债券发行限制,在原有公开招标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规定的簿记建档方式。在股权和不动产投资方面,降低了投资门槛,增加了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的范围,明确了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的范围。在债权投资计划方面,对设立债权投资计划应具备的能力标准、偿债主体选择、资金使用、信用增级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在境外投资方面,将保险资金可投资范围拓宽至25个发达国家和20个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并对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以及投资新兴市场余额等比例作出了限制。二是投资渠道的创新,如类证券化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等。在有关金融产品的投资方面,明确保险资金可以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发行的金融产品,还规定了保险公司的资质、投资比例限制和信用等级要求等相关内容。在金融衍生品方面,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参与衍生品交易以对冲或规避风险,不得用于投机。三是对保险资金委托管理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的规范。对于开展委托投资的保险公司的资质条件、受托的投资管理人的条件要求进行了规定,对于包括投资范围、选聘标准、协议签订、投资管理人职责范围、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可以接受客户委托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也可以设立资产管理产品,为受益人利益或者特定目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的资金。四是对投资管理的规范,如资产配置管理,托管管理等。在资产配置管理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建立涉及资产配置决策、执行、监督等管理制度,并对普通账户、独立账户配置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规定,同时还规定了风险管理与监督管理的相关内容。在托管管理等方面也出台了详细的规定。

( 二)保险资金运用新政的意义一是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新政全面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增强了资金运用的灵活性,提升了资产配置能力。允许保险资金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金融产品,一方面可以提高短期流动资金的配置选择,另一方面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在降低信托产品风险的同时也可提高投资收益。当前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速,债券融资增长速度超过信贷增长速度称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债券市场面临较大的机遇。新政放开债券投资品种,放宽对无担保公司债券发债主体的资质要求和财务要求,可以给保险公司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保险资金大多为长期限资金,比较适合投资于股权和不动产等项目投资对资金的需求;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众多银行、证券、信托等机构有广泛的交流,在项目资源方面具有信息优势;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对项目也有较好的把握。新政将保险资金可投资国家和地区拓宽至25个发达国家和20个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全面放开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市场和产品,有利于保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金,摆脱对单一国内市场的依赖,提高投资收益。为了控制全球投资的风险,监管机构也对投资余额和投资比例做出限制。新政允许保险开展以对冲和规避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融资融券、金融衍生品和股指期货交易等,有利于保险公司在收益较高时锁定投资收益,在市场大幅下跌时对冲市场下跌带来损失的风险。二是打破了保险资产管理的行业壁垒。新政放开了保险资产委托和受托管理,引入竞争合作机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与银行、信托、券商和基金公司展开竞争,推动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一方面允许保险资金“走出去”,新政规定保险资金可以委托给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允许保险外部资金“走进来”,新政放开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渠道,鼓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社会财富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以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企业受托的资金;可以开发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开展公募资产管理业务。打破行业壁垒有利于使中小保险公司解决“不平等待遇”的问题,提升中小保险公司在资产委托管理中的话语权;在大资产管理时代,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同台竞争合作,有利于提升资金运用的收益率,提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力。三是明确市场化监管思路,增加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主动性。资金运用新政体现了保监会“放松管制,加强监督,用机制换审批,主动减少行政审批”的市场化管理思路,取消了对重大投资以外的绝大多数投资审批事项,例如对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建立同类产品事后报告制度;除重大股权投资以外,其它股权投资均采取事后备案管理。保监会在放松管制的同时,严格偿付能力、投资能力等方面的监管要求,积极推进和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分类监管。从而支持保险机构自主决策、自行投资、自担风险,将决策权完全交给市场,折射出保监会监管理念的更新。四是有助于提升资金运用的效率。随着金融业创新的发展,各种风险和收益匹配风格的产品层出不穷,投资者面临更多的选择机会。首先,新政出台后保险机构面临的投资渠道显著增加,保险投资的海外市场也显著扩展,这符合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保险机构广泛的在市场上选择与其负债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以减少资产负债的错配程度,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其次,金融管制的放松致使保险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明显提高,保险机构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型被调动,促使保险公司积极主动的进行产品创新。保险行业与其他行业壁垒的消除也增强了保险机构与其他机构的竞争与合作。新政可以从保险机构内部发展动力和保险行业外部竞争合作两个方面促进保险机构的发展,有利于提升资金运用的效率。最后,监管定位明确也有利于监管机构专注于提高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效率,加大对保险机构的监管与指导,有利于提升资金运用的效率。

三、保险资金管理新政策实施的建议

( 一)保险公司:明确业务定位,提高投资能力,分享改革红利(1)明确资金运用服务保险主业的定位。虽然随着保险承保业务竞争的加剧,承保业务利润率呈降低趋势,资金运用业务作为重要利润来源和支持保险主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资金运用和承保业务被称为保险业务的“两个轮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金运用业务可以脱离保险主业而独立存在,保险公司需要明确资金运用服务于主业的定位。首先,承保业务是资金运用业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没有承保业务的快速发展,资金运用就是无源之水。其次,承保业务带来的持续资金流入是保险资金运用的核心竞争优势,是其他资产管理机构不能具备的资源。保险公司明确资金运用业务的科学定位有利于为资金运用业务的发展明确方向,有利于更好的促进保险主业的发展,有利于保险保障功能的充分发挥。(2)选择符合公司特色的投资渠道,加强产品创新,充分分享“改革红利”。监管机构一次性出台多项资金运用政策,其速度和力度大幅超出各保险公司的预期。虽然监管机构全面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但是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要一拥而上,参与所有的新投资渠道。各保险公司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有选择性的利用新拓展的渠道。部分新渠道例如衍生品交易等对人才储备和投资经验要求比较高,适合于资产规模较大,对冲风险需求较迫切的大型产管理公司,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并且以托管为主的保险公司,可以选择自身优势较为突出的渠道重点拓展,在委托管理等方面监管机构也出台政策予以松绑。固定收益产品是保险机构重点配置的产品,也更加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原则,“在固定收益、类固定收益产品方面进行创新”将是行业下一步进行创新的方向。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开展各类新业务降低了资质和条件的要求,同时在资产配置等方面也加强了监管,因此各保险公司要详细的解读新政的内容,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方案,充分分享“改革红利”。(3)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投资管理能力。保险资金运用新政出台后,保险公司面临的各项限制明显减少,同时也意味着保险公司面临的各项风险显著增加,各保险公司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风险管理。首先,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投资决策机制,保证公司投资决策的科学有效。其次,加强制度建设,降低资金运用风险。保险公司要在监管机构的制度框架内,完善公司各项内部资金运用相关制度,以降低诸如合规风险和信用风险等各项投资风险。再次,加强资金运用系统建设,将各类监管指标固化于资金运用系统中,提高投资交易效率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操作风险。另外,保险公司要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要建立产品开发和投资运作的协调机制,产品、精算、投资、销售要协调一致,要严格防范产品定价风险和利差损风险。资金运用业务属于高度智力密集型劳动,证券市场变化多端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投研能力和工作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保险公司要树立研究引导投资的理念,加强投研人员的引进、使用和培养。保监会新出台的文件中将投资能力归结为7种投资能力,并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保险公司要加前投资能力的管理和持续管理,不断提升自身投资管理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物流系统管理下一篇:幼儿教育应以鼓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