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展趋势

2024-07-07

政策发展趋势(精选12篇)

政策发展趋势 篇1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梨生产国, 梨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 收获面积占世界总收获面积的75%, 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8%, 在世界梨产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梨在我国是仅次于苹果、柑橘的第三大水果, 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主产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梨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和激励梨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是我国水果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可见政策引导对梨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根据世界梨产业发展动态和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 按照农业部“全国梨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20092015) ”提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扩大出口”的总体发展思路, 未来我国梨产业政策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品种结构调整政策、集中连片发展政策、优质果品生产政策、配套企业扶持政策、生产经营保险政策、科技支撑发展政策和产业化经营政策等七方面内容。

1 品种结构调整政策

当前我国梨园普通存在栽培品种单一, 梨树老化严重, 新品种培育、引进与更新速度慢, 病虫害防治依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化学手段等诸多现实问题, 绝大部分生产区域经营农户尚未形成较大生产规模, 导致梨园栽培、管理和综合防治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因此, 对栽培品种进行合理有序调整, 及时更新产量高、质量优、抗病虫能力强的新品种, 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果品的现实需求, 对促进梨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品种结构调整政策方面, 我国未来的政策趋势是, 一方面, 要通过新品种补贴政策, 引导栽培农户和其他梨经济组织, 对老梨园采用嫁接技术进行更新改造, 对新梨园精选栽培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 合理有序调整梨产区的梨品种结构。另一方面, 要通过农业推广项目的资助形式, 鼓励社会经济组织引进国外优良品种、修剪整形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 加大新品种栽培技术的培训力度, 对传统栽培区域梨园进行综合改造, 为优质果品生产提供前提基础。

2 集中连片发展政策

从国家层面上看, 我国在世界上具有绝对的生产规模优势。但从我国栽培区域分布纬度来看, 与世界梨主产国 (主要集中在北纬35°~45°) 相比, 我国梨主产区域分布纬度跨度较大 (分布在北纬23°~45°) , 分布地域较为分散, 而且我国梨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 导致绝大部分梨园产量不高 (全国平均在12t/hm2左右, 仅为奥地利、阿根廷和日本的1/4、1/3和1/2) 、品质较差 (优质果率仅25%) , 采后处理能力弱, 严重影响到我国梨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若能够集中连片发展, 不仅可以促进梨病虫害预测预报与联防联治, 降低防治成本, 保证果品质量安全, 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建设配套设施、发布市场行情, 提高梨产业的公共服务水平。

在集中连片发展政策方面, 我国未来的政策趋势是, 首先要利用财政支农资金,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 在梨优势栽培区域加快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和冷藏设施建设, 优化梨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降低梨果交易成本, 利用利益杠杆引导农户发展梨果产业;其次要按照农业部梨产业发展规划要求, 在优势栽培区域采用生产补贴的方式, 引导当地农民集中连片发展, 提高主产区域梨果竞争力。

3 优质果品生产政策

梨果品质是全世界梨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尽管我国各级政府与梨果生产经营组织, 对梨果品质历来高度重视, 但由于我国梨果生产以单个农户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 生产经营规模普遍偏小, 加之国内尚未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秩序, 导致我国鲜梨品质量无论是外在感官属性还是内在品质表现, 所能达到的质量等级并不高, 优质果品率仅为25%左右, 与国外梨果品质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比美国、阿根廷等梨生产大国低40个百分点以上) 。未来无论是满足国内需求, 还是争夺国际市场, 果品质量是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改善梨果品质, 是我国梨产业政策支持的重要内容之一。支持农户和梨企业开展无公害梨生产和绿色梨生产, 切实提高优质果品比例, 对提高我国梨产业整体竞争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优质梨果生产政策方面, 我国未来的政策趋势是, 首先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 着重选育优质梨果新品种, 为优质果品生产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其次要在梨主产区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引进国外先进栽培技术、修剪整形技术, 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力度, 特别是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力度, 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新技术和绿色梨果生产新技术, 改善梨果品质;第三, 要完善梨果质量认证体系和地方品牌保护制度, 促进梨果分等分级, 逐步建立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利用利益杠杆引导更多的农户和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梨果, 提高梨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4 配套企业扶持政策

在产后商品化处理方面, 目前我国梨贮藏仍然以沟藏、窖藏和窑洞贮藏等传统贮藏方式为主, 贮藏方式落后, 贮藏能力十分有限, 总贮藏量占全年生产总量的比例不到20%。另外, 我国梨果深加工能力低下, 加工鲜梨数量仅占总产量的2.5%, 而且加工产品主要以梨汁、梨罐头、梨酥、梨醋、梨脯和梨干等传统产品为主, 加工技术水平不高, 很难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梨加工品的需要。因此, 绝大多数梨果在采摘以后必须集中上市销售, 造成梨果供求季节性失衡, 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直接损害了梨农的经济利益。

在配套企业扶持政策方面, 我国未来的政策发展趋势是,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以产业项目资助形式和市场化运作方式, 引导地方经济组织在梨主产区开办加工企业, 延伸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以及开办贮藏企业、出口企业, 并适度建设产地交易市场, 缓解梨果供求季节性失衡矛盾;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对贮藏企业采取贮藏能力、贮藏数量、贮藏时间和实际耗电多少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用电补贴, 对加工企业采取加工能力、加工数量和加工技术水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用电补贴和税收减免, 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梨产业配套企业的建设, 促进梨贮藏加工企业持续发展, 提高我国梨产业采后处理能力。

5 生产经营保险政策

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容易引起生产经营的大起大落, 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福利损失。从先进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看, 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一项重要制度, 也是政府支持农业稳定发展、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 灾害发生频率高、范围广、损失大。农业受不利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 是风险较大的初级产业。据统计, 全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灾面积4300余万hm2, 其中, 成灾面积2400余万hm2, 占受灾面积的56%, 占全年平均播种面积的16%左右。我国梨树栽培分布地域较广, 受冻害、冰雹、大风、干旱、水涝等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较大, 发展梨生产经营保险, 对稳定梨产业发展、保障梨农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生产经营保险政策方面, 我国未来的政策发展趋势是, 各级政府要利用财政支农资金以保费补贴的方式, 鼓励各类保险公司在梨主产区开展梨生产经营保险业务, 具体的政策路径可能是以政府补一点、梨农出一点和保险公司让一点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开。通过开展梨生产经营保险业务, 健全我国梨产业风险防范机制, 转变传统的救灾减灾方式, 强化政府服务农业的公共职能, 促进梨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6 科技支撑发展政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梨产业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农业科技政策包括农业科研体制、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机构布局政策, 以及以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为主的技术推广政策。合理的科技支撑政策, 是我国梨产业实现区域化、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根本保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改善梨果品质, 降低劳动强度, 缓解用工矛盾、减少生产成本, 提高国际竞争力, 是我国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科技支撑政策方面, 我国未来的政策发展趋势是, 一要以各种科技项目的形式, 支持梨新品种的选育、新栽培技术的试验、新防治技术的研究、新贮藏技术的开发和新加工技术的熟化;二要以技术培训项目的形式, 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经济组织, 加快梨园改造技术、梨树嫁接技术、修剪整形技术、疏花疏果技术、梨果套袋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省力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梨园生草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梨园灌溉技术、机械采收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包装运输技术、果品深加工技术的培训、推广和应用;三要继续支持现代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汇集全国顶尖的梨产业技术专家, 聚焦产业技术重大需求, 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形成科技服务梨产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 同时还要继续依托综合试验站的示范推广优势, 强化产业技术体系的社会服务功能, 缓解梨产业发展中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落后、果品质量低下、采后处理能力不足等多方面矛盾, 有效推动梨果产业持续发展。

7 产业化经营政策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 生产规模小, 技术水平低, 经营能力弱, 获取信息难, 交易成本高、抵御风险差, 一直阻碍着我国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 特别是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梨生产经营组织主要包括:“经纪人+农户”、“专业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 “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超市+基地+农户”等组织。这些梨生产经营组织对我国梨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依然存在名义组织多、实际组织少, 松散型组织多、紧密型组织少, 生产组织多、流通组织数量少, 以及生产经营组织总量少、辐射面窄、服务能力差等诸多问题, 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出台优惠扶持政策, 提高梨产业组织化程度, 尽快实现产业化经营。

在产业化经营政策方面, 我国未来的政策发展趋势是, 一要坚持以产业化项目形式和市场化运作理念,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力度, 大力发展家庭农场, 培育数量更多、程度更高的梨产业组织, 扩大产业组织的覆盖范围, 提高产业组织的服务能力;二要以政府向梨组织购买服务 (为梨农服务) 的资助形式, 扶持梨组织发展, 吸引更多的梨农加入梨组织, 特别是加入梨合作社组织, 提高梨产业组织化程度;三要以价格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的社会经济组织参与梨果销售和国际贸易, 有效拓展梨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以上几方面政策不是孤立运行的, 需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撑, 才能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 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梨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根, 张绍铃.世界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烟台果树, 2007 (1) :1-3.

[2]李太平, 颜一炜, 张侃.我国梨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 2013 (2) :117-119.

[3]赵彩平, 张绍铃, 徐国华.世界与中国的梨生产、贸易及流通现状[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9 (2) :5-7.

[4]耿献辉, 周应恒.现代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益了吗?——来自我国梨主产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8) :90-96.

[5]李秀根, 杨健, 王龙.近30年来我国梨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果农之友, 2009 (1) :4-6.

政策发展趋势 篇2

摘要:

环保风暴来袭。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此轮改革的重要构成,近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出台。部委层面,环保部牵头4部委6省市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旨在强化“2+26”城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涉及行业多达16个。中央层面,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成立,不仅实现31个省市全面覆盖,督察力度也逐批上升,前三批督察问责、约谈人数累计过万,拘留人数过千。当前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已进入督察反馈阶段,第四批也已完成督察入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政策加码源于当前环境状况持续恶化。以大气污染为例,中国PM2.5浓度是美国的7倍、全球均值的1.3倍。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以往中国经济以工业投资驱动,石化、钢铁、煤炭、水泥、有色、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是罪魁祸首,它们在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治理污染有赖于经济结构调整,随着工业供给收缩,污染物排放量随工业化率同步见顶回落。主席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常态下经济更应注重增长的质量,从排污到治污势在必行。环保约束产能改善供需。从整体看,近几年来中国环保政策不断加码,对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无度扩张形成约束,过去5年来,石化、钢铁、煤炭、水泥、有色、化工等行业投资增速逐年下滑。而从具体行业看:

钢铁行业是16、17年去产能重点行业,16年大幅去产能6500万吨,产能利用率触底回升。《方案》要求重点城市钢铁限产50%,将对生产形成约束。7个重点城市钢材产量占全国1/5,错峰生产将导致产量缩减3600万吨,若28个城市均错峰生产,产量将缩减6400万吨,17年钢材产量或现负增长。

水泥行业过去几年自主去产能,12年以来新增产能逐年下滑,16年降至2000万吨、低于新增产量。《方案》要求不承担民生任务的水泥企业全部实施错峰生产。16年28个城市产量占全国的1/5,而17年前7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仅增长0.3%,因而错峰生产或将导致17年产量出现负增长。未来四年水泥行业将压减3.9亿吨熟料产能,熟料、水泥产能利用率将升至80%、70%。

煤炭行业过去几年在逐步降低新增产能的同时,也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16年大幅去产能2.9亿吨,引发煤价大涨。虽然《方案》中未提及煤炭行业错峰生产,但受下游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影响,煤炭需求、生产或双双走弱。

电解铝行业产量和产能保持稳定增长,《方案》要求电解铝、氧化铝限产30%。冀豫鲁晋四省电解铝产量、产能占比约40%,豫鲁晋三省氧化铝产量、产能占比80%,环保限产意味着采暖季电解铝产量缩减12%、氧化铝产量缩减24%。未来电解铝、氧化铝产能将持续收缩,产能利用率有望继续回升。

火电行业当前产能利用率仍处低位,产能仍待去化。火电不在错峰限产之列,短期影响较有限,但《方案》对火电行业实行了排污许可证的控制制度,未来供给收缩力度或有所提升。

从复苏到滞胀、盈利改善受阻。环保限产令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供给收缩,并引发工业品价格短期上涨。但与16年去产能所不同的是,17年环保限产对产量也形成了约束,因而17年很难出现16年“产能降产量升”的局面,工业品也将由“量价齐升”转为“量缩价涨”。从宏观角度看,16年工业产品的“量价齐升”对应的是经济复苏,而如果工业品步入“量缩价涨”阶段,对应的经济环境是滞胀,亦即经济没有增长,但是价格显著提升。而在滞胀阶段,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贷款利率趋于上升,上游和银行等行业明显受益,但由于需求回落,中下游行业难以转嫁成本,将显著受损,因而整体看企业盈利难以继续扩张。正文:

1.环保风暴来袭 1.1 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顶层设计完成,环保风暴来袭。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突出位置。15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N”形式的顶层制度设计开始启动。其后,历次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事关生态文明改革的配套政策文件。而今年以来,环保相关政策更是密集出台。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此轮改革的重要构成,近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所召开的38次会议中,审议通过环保政策文件的会议就有15次之多。特别是16年6月以来,几乎每两次会议就会有环保文件出台,环保政策制定明显提速。

1.2 城市大气污染强化督查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26”城市的大气污染专项督查将多措并举强化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主要涉及到16个行业,且针对不同的行业,污染治理任务也不尽相同。

《方案》强调,工业企业采暖季错峰生产。水泥、铸造行业全面错峰生产,除承担民生任务的,采暖季全部错峰生产;重点城市加大钢铁企业限产力度,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电解铝、化工类企业生产调控,电解铝厂、氧化铝厂限产30%,炭素企业不达标的全部停产、达标的限产50%,医药、农药企业VOCs原则上停产。1.3 中央环保督察第四轮启动

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方案》属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1+N”系列文件之一。中央环保督察组借鉴反腐领域的中央巡视组思路,代表的是党中央与国务院,其组长、副组长由国务院确定,督察流程包含督察准备、督察进驻、形成督察报告、督查反馈、移交移送问题及线索、整改落实等六个环节。15年底至16年2月环保督察率先在河北单独展开,16年7月19日,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全面启动。到今年7月底,第三轮也已进入督察反馈阶段,而第四批已在8月中旬完成督察入驻。

与以往的环保督查相比,中央环保督察存在三方面不同。一是级别更高,代表的是党中央与国务院,而以往环保督查代表的是环保部。二是范围更广,31个省份全面覆盖。三是力度更大,从第三轮督察反馈看,问责、约谈、拘留人数均较前两轮显著上升。第四轮环保督察已于8月中旬启动,并在8月24日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省级层面督察任务,进入下沉地市阶段。而仅第一阶段已立案处罚2115家,问责1797人。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1 当前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对环保的重视源于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以大气污染为例,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5年美国、英国和日本这三个主要发达国家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8.44微克/立方米、12.41微克/立方米和13.33微克/立方米,而中国PM2.5年平均浓度为58.38微克/立方米,约是美国的7倍,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33倍。

在温室气体排放上,早在2005年,我国便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占比最高的国家,而过去十几年间,CO2排放量占比仍在不断上升,12年已高达24%。相比之下,美国的比重则持续下降至12%,日本、英国均在3%左右。较高的温室气体排放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经过过去几年的植树造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2%,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约8个百分点。而美英普遍在30%以上,而我们的东亚邻居日本则高达68%。2.2 传统工业是污染主要来源

而我国大气污染的产生和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从74城PM2.5月平均浓度和制造业生产PMI关系来看,两者显著正相关,且PMI生产略领先于PM2.5,而16年以来,两者变化的同步性更为明显。

从构成看,火电、钢铁、水泥、有色和化工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行业。这些行业约占15年工业废气排放的85%。化工、造纸、纺织、煤炭、农产品加工、钢铁和火电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行业,这些行业约占15年工业废水排放的63%。而造成土壤污染的固体废物上,钢铁、火电、煤炭、有色和化工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比约为88%,集中了大部分的工业固体废物。化工、有色、水泥和造纸行业则产生了约67%的危险废物。

2.3 从排污到治污势在必行

环境恶化源于过去经济依靠工业投资驱动。过去中国经济主要以工业投资驱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是重要抓手,而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产品产量增速和GDP累计增速几乎保持同步变化。而以这些行业推动经济增长的代价就是环境的持续恶化。主席早在05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常态经济下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环保限产势在必行。

“从工业到服务业,从排污到治污”早有先例。回顾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历程,先后经历了公害治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等三个阶段。英美日等国普遍在工业化率即将见顶时集中爆发环境公害事件,而环境污染的治理则依赖于经济结构调整,污染物的排放量伴随工业化率的下降而下降。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工业化率在50年代见顶,而40年代后期,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和多诺拉烟雾事件相继爆发。日本工业化率则在70年前后见顶,而67、68年间日本先后爆发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水俣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以及爱知米糠油事件。美国、日本均在70年代开始全面治理环境污染。1970年美国通过《清洁空气法》,同年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而1971年日本成立环保厅。随着污染治理力度升级,美日污染物排放量及浓度逐年下滑,而工业化率也见顶回落。3.环保约束产能改善供需

钢铁、水泥、煤炭和有色等行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环保限产所针对的也主要是这些污染较重的行业,不难发现,这些行业本身也是产能过剩的行业。因此,环保限产具有“一石二鸟”之效——既能治理污染,又能约束产能、改善供需关系。3.1 环保趋紧约束供给

从美国、日本经验看,环保是压垮“工业化”的“最后一根稻草”,环境公害事件普遍爆发于工业化见顶前夕,而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意味着工业将不得不“做减法”。中国工业化率在06年见顶,过去十年间逐年下滑,而环保政策姗姗来迟,近几年来力度渐增。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逐年下滑。从过去5年各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均呈持续下滑态势。其中,煤炭行业自13年以后跌幅持续扩大,石油炼焦、钢铁等行业也都一度大幅负增长,化学原料及制品行业增速逐年下滑并在16年转负,化纤、水泥玻璃行业持续下滑并归零,电力热力行业增速14年见顶回落。环保政策趋于严厉是这些行业投资下滑的一大原因。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环保限产政策加码,这些行业的产能将进一步被压缩,企业面对高昂的环保支出,扩张产能的意愿将被削弱。

环保督察领域持续拓宽。回顾年初全国及地方两会,17年去产能行业将从钢铁、煤炭向建材、有色、电力等行业扩展。而从第四轮中央环保督察所涉及的省份看,山东在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浙江是化工、造纸大省,而新疆和青海则是化工、有色大省。这几个行业供给料将明显收缩。环保限产将如何影响各行业供给?以下我们将逐一分析。3.2 钢铁:从去产能到去产量

前期去产能主要从产能约束供给。钢铁行业是16、17年去产能重点行业。政府提出5年去产能1.4亿吨的目标,而16年实际去产能高达6500万吨,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是产能利用率回升,虽然产能大幅缩减,但产量较15年基本持平,因而产能利用率从15年的67%回升至16年的71%。二是产销率回升,17年上半年欧美经济回暖而中国经济超预期,令钢材需求有所回升,钢材产销率从16年底的98.1%回升至17年6月底的99.7%。若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5000万吨、全年粗钢产量增速保持在前7月5.1%的水平,则17年粗钢产能利用率有望进一步回升至78.3%。

环保限产将从产量约束供给。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将实施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而目前淄博、长治、焦作也已出台相关方案,明确要求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以上。以上7个城市16年钢材产量2.1亿吨,占全国比重18.8%,而全部“2+26”城市钢材产量3.8亿吨,占全国比重33.3%。而采暖季通常为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即4个月。考虑到17年前7月钢材产量同比仅增长1.1%,我们假定不限产情形下全年产量增速1.1%。则限产将导致7个重点城市采暖季产量减少:21352*1.011*0.5/3=3598万吨,采暖季钢材产量下降:18.8*0.5=9.4%,17年钢材产量下降:9.4%/6=1.6%,全年增速从1.1%降至-0.5%。若“2+26”城市均限产,则采暖季产量减少6383万吨,采暖季钢材产量下降16.6%,而17年钢材产量下降:16.6%/6=2.8%,即全年增速从1.1%降至-1.7%。

3.3 水泥:产量产能双双缩减

前期行业自主去产能。过去几年,水泥行业主要为自主去产能,表现为12年以来新增产能逐年下滑。16年水泥熟料新增产能仅2000万吨,产能增幅低于产量增幅,令产能利用率从15年的73.7%回升至75.2%。而得益于17年上半年需求回暖支撑,产销率也从16年98%的历史低位回升至17年上半年的98.8%。17年水泥行业产能有望由升转降,需求平稳、供给收缩料将令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环保限产约束产量。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除承担民生任务的,水泥行业采暖季全部实施错峰生产。2016年“2+26”城市水泥产量合计4.65亿吨,占全国比重19.4%。我们虽无从得知承担民生任务的水泥企业及其产量占比,但考虑到17年前7月水泥产量同比增速仅0.27%,这意味着错峰生产或将导致17年水泥产量再现负增长。

未来四年大幅去产能。而根据《水泥行业去产能行动计划(2017-2020年)》,到2020年压减熟料产能39270万吨(占当前熟料总产能近20%),关闭水泥磨粉站企业530家(约占总数的25%),使全国熟料、水泥的产能平均利用率分别达到80%、70%,实现“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目标。这意味着未来4年平均每年熟料产能减少1亿吨,结合错峰生产带来的产量缩减,即便需求整体持平,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也将大幅回升。

3.4 煤炭:需求生产间接承压

过去几年煤炭行业在逐年降低新增产能的同时,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原煤开采新增产能由11年最高时的4.1亿吨降至15年的约2.3亿吨,焦炭由10年最高时的7700万吨降至15年的不到2600万吨。与此同时,动力煤在16年以来的大部分月份也屡现供需缺口,但17年4月以来需求疲弱,虽有环保限产等加强措施,仍有供给相对过剩现象出现。17年全国计划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截止17年6月末,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1.11亿吨,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4%。

虽然《方案》中并未提及煤炭行业错峰生产,但钢铁、水泥、电力均是其下游行业,其中钢铁是焦炭的主要下游,而钢铁行业错峰生产料将令焦炭需求、生产双双回落。3.5 电解铝:产量产能同步收缩

电解铝产量在10年-14年间保持稳定增长,而15年增速飙升至28.8%,高基数效应使得16年增速大幅下滑至1.5%。而产能方面,在产产能和总产能从14年来基本保持缓慢增长势头。而从15年中开始,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均出现明显下滑,而从15年末至16年中以来,由于环保政策因素的出台,供给出清使得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和开工率均出现明显回升。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各地采暖季电解铝厂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30%左右。我们无从得知“2+26”城市具体铝产量数据,但仍可粗略估算,17年上半年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电解铝产量、产能占比约为40%,山东、山西、河南三省氧化铝产量、产能占比约为80%,限产30%意味着采暖季电解铝产量缩减12%、氧化铝产量缩减24%,占全年比重分别为4%和8%。这意味着未来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率将继续回升,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由于生产1 吨电解铝需2 吨氧化铝、0.5 吨预焙阳极。而16年电解铝产量3252万吨,氧化铝产量6068万吨,不足电解铝产量的2倍,而从环保限产影响看,氧化铝缩减幅度同样是电解铝的2倍。这意味着当前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氧化铝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延续。

3.6 火电:短期影响仍较有限

火电供需状况基本保持均衡,火电发电量的增长近三年幅度不大。火电行业产能自08年以来稳步提升,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发电设备容量由08年的6亿千瓦左右增加至16年的约10.5亿千瓦。在产能利用率上,16年火电行业产能利用位于低点,火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约为15年的95%。在新增产能上,16年有较明显下滑,火电发电新增设备容量只有15年的75.6%左右。在此轮大气污染督查中,火电虽然不在错峰限产之列,但对火电行业污染也实行了排污许可证的控制制度。4.从复苏到滞胀,盈利改善受阻4.1 供给收缩推升短期价格

在需求整体稳定、供给大幅收缩的情形下,价格将明显上涨。比如,去年三季度,钢铁、煤炭等行业因大幅去产能而价格大幅上涨;今年2季度末,清理地条钢、煤炭限制进口引发的供给收缩则令煤、钢价格再次上涨。而3季度以来,环保限产政策持续推进,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供给收缩预期升温,令工业品价格再度走强,8月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更是创年内新高至65.3%。

4.2 从复苏到滞胀,盈利改善受阻 然而,17年环保限产与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有着很大不同。16年强制清理产能,在收缩供给、改善供需关系的同时,也引发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大幅回升,在需求端地产基建刺激、生产端产量并未受约束的背景下,又导致企业生产扩张,形成“产能去化、产量回升”的景象。而工业品量价齐升则令16年下半年、17年上半年工业企业盈利持续改善。

政策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发展趋势 建议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是增强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形成的房地产热吸引着众多投资,房地产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冒出来,急速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多引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寻找发展的机会,就必须对企业、行业进行分析。

1.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1 投资方面

房地产投资的总体规模逐年增大。由1997年的3178亿元,逐年增加至2006年的25289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1997年12.74%增长为2007年的18.42%,增长5.7个百分点。从商品房投资类型结构看,普通住宅比重稍有上升,从1997年87.3%上升为2007年的90.7%;经济适用房所占比重直降,从1997年的13.4%下降为4.5%,尤其是2000-2007年的七年间,更是下降达15.7%;办公楼所占比重稍有下降,而商业用房所占比重趋于稳定,基本维持不变。

信贷比重有所降低,但对银行的依赖度依然过高。从1997年起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从1997年的23.9%下降为2007年的18.7%;自筹及其他来源资金的比重从1997年的63.61%增长为2007年的79.56%,资金结构有所调整。但国内贷款额自1997年以来持续增大,2007年超过7000亿元,为1997年的近8倍,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

1.2 销售方面

销售量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持续上升,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996年销售面积的近10倍,达到773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量从1996年的6898万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70136万平方米,增长了10倍。2007年商品房销售额接近3万亿元,为1996年商品房销售额的21倍。

房价大幅攀升。1997-2007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年均增长187元。2004年、2005年全国商品房平均房价大幅攀升,1年增长400元/平方米左右。商品房价格从1997年到2005年增长了1171元,其中2004年和2005年增长了809元/平方米,占69%。2007年较2006年增长了497元/平方米,占1997年以来商品房价格增长的27%。商品房价上涨是综合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包括土地价格上涨、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人工价格上涨、新建住宅品质提升、中低位商品住房供应比重下降、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拉动、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等。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三十年,属于新兴起的产业,存在较高的利润,同时宏观调控措施总体上抑制了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加,推动了价格增长。由于我国政府的土地出让制度造成房地产进入壁垒和房地产产品完全差别的内在特性导致房地产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形成垄断竞争市场;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房地产产品的差别性,加强了房地产商的市场力量,提高了他们进行垄断定价的能力,进行产品定价时更多的是基于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而攫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1.3 开发方面

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7年的44985万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236318万平方米,增加了19133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

1.4 区域发展

东部、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城市相比中西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资金相对宽裕,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这些优势使得东部的房地产业在起步阶段就走在中西部房地产业的前面。2007年施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5.6%,竣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4.3%,均占有一半以上比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减少,土地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和竞争加剧,一些房地产商投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投资的最优区域发生变化。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西部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正在享受着高速增长的回报。

2.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

2.1我国未来的房地产价格是稳中有升,上升和下降幅度都不会太大

从前面的房地产周期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且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周期时间的差距。以及结合近年来有关的数据特征,我们可以判断,2009年是本次周期的低谷点,2010年宏观经济开始复苏。预计2010年住宅价格有可能稳中有升,但大部分地区将趋于理性,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未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会使大量农村的人员进入城市,促进城市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使得房地产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

2.2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2006年和2007年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都保持了将近20%的较大增幅,,2009年商品房屋竣工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由于2008和2009年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决定了2010年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2.3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增加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一些小房地产企业打击较大,企业资金链条日益紧张,部分中小企业将会面临资金困境,未来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增加。而且一些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地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激烈的土地竞拍过程中,小企业自然失去了优势和机会,最终会走向优胜劣汰和并购重组的道路。

3.对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加强房地产开发商信息披露制度

市场只有更多的认知才能更大效用地合作,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应加强了解。建议房地产开发商在季报中加入空置率、建筑面积、销售面积和各项成本等房地產数据。使房地产市场透明化。

3.2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建设规模和质量

现在的商品房价格过高,城镇的消费水平的上涨还跟不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大多数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属于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范围,应该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这个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建设已经正在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售租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在前几年一些地区出现一些中低收入者买不到,反而都是一些高收入者凭借关系买到经济适用房。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和不公平现象。

3.3国家对房价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针对开发商不愿降价的情况,地方政府应帮助指导房价。应对低价房减免税费或贴现补偿;对高价房追加税费。同时对一些故意抬高价格进行房价炒作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查处。对一些房价偏离市场价值过大的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降价。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收入比是被世界广泛使用的判断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美国目前的比例是3:1,日本则是4:1。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大约是10:1~15:1。香港房地产在1997年跌落之前,房价收入比大约是14:1。我国的房价存在明显的虚高。

参考文献:

[1]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转

[2]王重润,崔玉平.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A.集团经济研究,2007.

政策发展趋势 篇4

一、韩国多元文化发展历程

(一)“韩民族”意识的形成及影响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因此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1]

韩民族的“韩”据韩国学者考证认为,“韩”在韩国语中是“天空”、“首领”、“大”的意思。并用汉字“韩”来表示。[2]其民族渊源于朝鲜半岛南半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个部落联盟———“三韩”,即马韩、辰韩、弁韩。1897年,朝鲜王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仅存13年),但从此“韩民族”称呼也伴随而生。1910年,韩国被日本“吞并”后,日帝禁止使用“韩国”这一民族的称呼,并实施高压同化政策试图要铲除朝鲜(韩)民族。为抵抗日本的同化政策,朝鲜民族强调固有的血统和宗谱,强化朝鲜民族是檀君后代的单一民族理念。受此影响,朝鲜1919年“三·一”运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到“八·一五”光复后南韩政府的成立,一直沿用“大韩民国”这一国号。

新政府成立后,为进一步加强国史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韩国将国史教育列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必修科目,并进行全国统考。韩国国史教科书不仅强调反映悠久历史和“韩民族”的单一性,而且强调反映抗击外来侵略所涌现出的民族英雄和感人事迹,增强“韩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除国史教科书外,道德、社会等所有教科书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强调反映作为单一民族的“韩民族主义”。在韩国先觉者们的努力和教育下,单一民族的“韩民族”意识在韩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

但是,由于韩国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在朝鲜王朝末期和日本殖民地时期,为了民族独立而反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其负面影响成为导致朝鲜半岛南北分断的原因之一,而无法实现真正的“韩民族主义”。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地强调单一的“韩民族”意识,因此给韩国带来了排他性、偏狭性,致使韩国人不能正确地认识韩国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出现了排挤或歧视自认为劣于韩国的其他文化和民族,盲目接受自认为优于韩国的其他文化和民族,排挤和歧视混血儿等社会现象。

(二)韩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前,韩国在国际社会主要是劳务输出国。60、70年代主要向德国输出矿工和护士等人力,80年代又向中东输出建筑技术及劳力,等等。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韩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愿意从事3D(Difficult———艰难的、Dirty———脏的、Dangerous———危险的)行业的劳动者数量急速减少。同时,由于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及高学历化等因素的影响,韩国国内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产生了对外籍劳工的巨大需求。韩国为了解决企业劳动力短缺这一问题,先后实施海外企业投资研修制、产业研修制度、就业管理制、雇用许可制、访问就业制等一系列引进外籍劳工的制度,其劳动力市场开放的领域也越来越广。[3]韩国拟按国内就业总数的10%~15%引进外籍劳工,每年计划引进20~30万人,使韩国成为劳务输入的热点地区。据韩国法务部出入境外国人政策总部统计,截至2015年1月,韩国登录在册的外籍劳工为618,516人。从国籍上看中国人最多,其次,依次为美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4]

与此同时,由于在韩国较低的生育率水平下受到数千年的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韩国出现了严重的婚配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现象,导致大量的农村与城市低收入男性失婚,大批大龄男子被剩下,“剩男”的队伍不断壮大。为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单身男性将目光投向国外,开始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讨媳妇“,洋媳妇”的数量不断增加。[5]2004年以后,韩国每年的新婚夫妇中,国际婚姻所占比率10%左右。2015年7月止,韩国国际婚姻移民者及婚姻归化者为239,698人。[6]此外,韩国政府推行的“脱北者”[7]

综上分析,韩国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过程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韩国多元文化社会化的主流民族属于同一个血缘和文化系统。

截至2015年1月,在韩国定居的外国人中,原中国籍的朝鲜族国际婚姻移民者及婚姻归化者占33.57%。[4]她们所生的子女虽然父母的国籍不同,但从根本上属于同一个血缘的朝鲜民族。

2. 移居韩国的其他民族,多数也是亚洲人。

虽然在肤色、骨骼、文化等方面与韩国人有些差异,但并没有像西方社会的黑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等差异明显。

3. 多元文化家庭子女增多。

随着《韩国入籍法》和《多元文化家庭支援法》的进一步修订,韩国社会的多元文化家庭子女呈增加趋势。据韩国行政自治部“2015年外国居民现状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多元文化家庭子女人数为52,815人,比2014年的51,560人增长1,255人。[6]

二、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

近年来,伴随着大量国际婚姻移民者、外籍劳工、留学生等涌入韩国,韩国正在从单一民族国家逐渐走向多民族国家。为此,韩国政府早在2006年就开始提出“实现开放的多元文化社会”的社会发展构想,并相继出台一系列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努力推进多元文化的和谐与融合。

(一)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目标

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总目标是在多元文化社会进程中培养具有“韩民族”整体性、文化多样性和多元文化意识的国民,营造健全的多元文化社会。具体如下:一是,加强对新入境外籍人员的韩国语和韩国文化教育,消除语言、文化隔阂,促进社会融合;二是,增进外籍人员对韩国社会的融入感和归属感,提高对异文化的感受性,在承认文化多元的同时认同韩国国民身份;三是,加强对韩国普通国民的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增进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推进机构

韩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主要由中央政府部门,如教育部、女性家族部、保健福祉部、文化体育观光部、法务部、行政安全部、农林畜产食品部、雇佣劳动部、统一部等确定基本政策,并监督实施;由地方自治团体如特别市、广域市、道和市、郡以及区等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落实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相关政策。其中教育部制定并实施“多元文化家庭子女教育援助计划”,加强学校多元文化和谐教育;女性家族部运营“家庭整合支援中心”,对国际婚姻移民者提供韩国语教育、单亲家庭支援、共同育儿分享专区等针对性服务;保健福祉部对多元文化家庭进行社会保障援助;行政安全部帮助外国人尽快适应社区生活,提高其安居自立能力;法务部制定外国人相关政策,并组建社会整合计划运营机构实施法与制度教育、韩国语教育等;文化体育观光部开发韩国语教育资料,举办“移居劳动者庆祝会”等各种文化庆典,促进移民的文化适应及交流;农林畜产食品部对国际婚姻移民者实施农耕教育;雇佣劳动部针对外籍劳工和国际婚姻移民者实施就业前后的安全保健教育;统一部提供“脱北者”的“自立与自活”为重点的定居支援。[10]

(三)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内容

梳理2006年以来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文本内容,其政策内容主要包括韩国语教育、韩国文化教育、专门人力培养、法与制度教育、信息教育、就业教育、双语教育、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等等。韩国中部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明钟以韩国国际婚姻家庭、外籍劳工家庭、“脱北者”家庭为对象,对中央部处和地方自治团体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选择多元文化理解教育(52.2%)、法与制度教育(42.4%)、韩国语教育(38.0%)、韩国文化教育(34.8%)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就业教育(21.7%)、双语教育(10.9%)、信息教育(6.5%)、专门人力培养(5.4%)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11]可见,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内容主要集中在以外籍劳工、国际婚姻移民者及其子女为对象的多元文化理解教育和适应教育。

(四)多元文化教育经费投入

2008年,韩国制定并颁布《多元文化家庭支援法》并开始有计划地支援多元文化家庭以后,韩国政府对多元文化家庭及其子女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预算逐年增长。2008年,韩国多元文化教育经费财政性投入预算285亿韩元,2009年427亿韩元,2010年597亿韩元,2011年865亿韩元,2012年1,007亿韩元,2013年986亿韩元,2014年1,081亿韩元,2015年972亿韩元[12]。虽然2015年韩国多元文化教育经费财政性投入预算比2014年下降10.1%,但7年间增幅依然达到241.05%。

三、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韩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逐年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解决多元文化家庭及其子女的社会适应、学校适应问题,让生活在韩国社会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数人尽快融入韩国社会。但是事实上,目前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依然存在问题。

1.多数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均由韩国中央政府部门制定并监督实施。由于中央政府各机构之间缺乏联系,且存在职责重叠、交叉不清的问题,因此各部门制定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其内容和措施上出现重复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

2.韩国地方自治团体推进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虽以地方国际婚姻移民者为主进行韩国语和韩国文化教育,但与中央政府部门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大同小异,缺乏地域特点。此外,地方自治团体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又大多是一次性、活动性的政策,缺乏目的性和实效性。

3.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内容存在排他的同化教育倾向,只是单方面地灌输韩国文化,而忽视对外国人的母国本体性教育。如果不能将与韩国文化相异的文化作为另一种文化来接受,只是以韩国文化为标准对其进行同化,就难以构建健康、和谐的多元文化社会。

4.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对象以多元文化家庭子女、国际婚姻移民女性、外籍劳工、“脱北者”为主,实际上多元文化人群还包括国际婚姻移民男性、华侨、留学生等。因此,应以全体国民为对象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提高他们的宽容和关爱之心,培养他们既认同差异又和谐共存的精神。

四、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今后进入韩国社会的外国人数还将持续增长。据2008年“未来报告书”的预测,到2050年,韩国的外国移民及其子女人数将占韩国人口总数的21.3%。[13]为此,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与其他不同文化和谐、和平共存是全球化时代韩国多元文化社会面临的课题。韩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将出现以下两大发展趋势:

(一)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制定理念的变化:由“同化主义”转向“整合主义”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模糊了民族-国家的概念,同时也消弭着不同文化间的差异。[14]为此,韩国学者们主张应从文化一元论观点(同化主义、文化失调论)转向文化多元论(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从排他的同化教育转向开放的多元文化教育,构建多人种、多文化共同体社会。韩国京畿道安山市外国劳动者中心所长朴天雄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主流社会为前提的同化主义政策,歧视和排斥少数人的意识,易否认和拒绝文化多样性。[15]韩国京畿道多元文化教育中心所长崔忠玉等也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尊重多样性,促进共同生活的教育,主要体现易地思之、易地行之、易地感知的人间形象。[16]受此影响,近年来韩国政府在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制定理念上开始主张整合主义,积极转变同化主义、文化一元论、崇尚白人、经济中心主义等理念,大力推行多民族共存与融合的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政策。

(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对象及适用范围的变化:由“多元文化家庭及子女”到“普通民众”

政策发展趋势 篇5

发布时间:2010-12-14 14:51 浏览:116 目前,中国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国家也通过制定行业标准规范生物质能源生产,出台法律法规为其提供保障,并运用财税政策推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但是,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原料资源短缺、生物质能源工业体系不完备、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产业化基础薄弱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展望未来,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广阔,技术将不断完善,它将改变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净化环境,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经评论·北京)

一、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和贫油国家重视石油替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是以农林等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的能源植物为主要原料进行能源生产的一种新兴能源。生物质能源按照生物质的特点及转化方式可分为固体生物质燃料、液体生物质燃料、气体生物质燃料。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一直是在“改善农村能源”的观念和框架下运作,较早地起步于农村户用沼气,以后在秸秆气化上部署了试点。近两年{TodayHot},生物质能源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质能源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沼气工程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成3764座大中型沼气池,形成了每年约3.4l亿立方米沼气的生产能力,年处理有机废弃物和污水1.2亿吨,沼气利用量达到80亿立方米。到2006年底,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农户达2260万户,占总农户的9.2%,占适宜农户的15.3%,年产沼气87.0亿立方米,使7500多万农民受益,直接为农民增收约180亿元。生物质能源发电迈出了重要步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液体生物质燃料生产取得明显进展,全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达到:102万吨,已在河南等9个省的车用燃料中推广使用乙醇汽油。

(一)固体生物质燃料

固体生物质燃料分生物质直接燃烧或压缩成型燃料及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为原料的燃料。生物质燃烧技术是传统的能源转化形式,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农村地区已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炉灶1.89亿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省柴节煤炉灶比普通炉灶的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极大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的局面。生物质成型燃料是把生物质固化成型后采用略加改进后的传统设备燃用,这种燃料可提高能源密度,但由于压缩技术环节的问题,成型燃料的压缩成本较高。目前,中国(清华大学、河南省能源研究所、北京美农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意大利(比萨大学)两国分别开发出生物质直接成型技术,降低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成本,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国生物质燃料发电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的许多糖厂利用甘蔗渣发电。广东和广西两省(区)共有小型发电机组300余台,总装机容量800兆瓦,云南也有一些甘蔗渣电厂。中国第一批农作物秸秆燃烧发电厂将在河北石家庄晋州市和山东菏泽市单县建设,装机容量分别为2×12兆瓦和25兆瓦,发电量分别为1.2亿千瓦时和1.56亿千瓦时,年消耗秸秆20万吨。

(二)气体生物质燃料

气体生物质燃料包括沼气、生物质气化制气等。中国沼气开发历史悠久,但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较慢,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个体小厌氧消化池的水平,2004年,中国农户用沼气池年末累计1500万户,北方能源生态模式应用农户达43.42万户,南方能源生态模式应用农户达391.27万户,总产气量45.80亿立方米,相当于300多万吨标准煤。到2004年底,中国共建成2500座工业废水和畜禽粪便沼气池,总池容达到了88.29万立方米,形成了每年约1.84亿立方米沼气的生产能{HotTag}力,年处理有机废物污水5801万吨,年发电量63万千瓦时,可向13.09万户供气。

在生物质气化技术开发方面,中国对农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的气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截至2006年底,中国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秸秆气化站保有量539处,年产生物质燃气1.5亿立方米;年发电量160千瓦时稻壳气化发电系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三)液体生物质燃料

液体生物质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质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的生物质燃料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十五”期间,在河南、安徽、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建设了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厂,总产能达到每年102万吨,现已在9个省(5个省全部,4个省的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销售。到2005年,这些地方除军队特需和国家特种储备外实现了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

但是,受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制约,以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大规模替代石油燃料时,也会产生如同当今面临的石油问题一样的原料短缺,因此,中国近期不再扩大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转而开发非粮食原料乙醇生产技术。目前开发的以木薯为代表的非食用薯类、甜高粱、木质纤维素等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既不与粮油竞争,又能降低乙醇成本。广西是木薯的主要产地,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80%,2005年,木薯乙醇产量30万吨。从生产潜力看,目前,木薯是替代粮食生产乙醇最现实可行的原料,全国具有年产500万吨燃料乙醇的潜力。

此外,为了扩大生物质燃料来源,中国已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称为甜高粱乙醇),目前,已经达到年产5000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国内已经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辽宁和山东等地,建立了甜高粱种植、甜高梁茎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基地。生产1吨燃料乙醇所需原料--甜高粱茎秆收购成本2000元,加上加工费,燃料乙醇生产成本低于3500元,吨。由于现阶段国家对燃料乙醇实行定点生产,这些甜高粱乙醇无法进入交通燃料市场,大多数掺入了低质白酒中。另外,中国也在开展纤维素制取燃料乙醇技术的研究开发,现已在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年产600吨的试验生产能力。目前,中国燃料乙醇使用量已居世界第三位。生物柴油是燃料乙醇以外的另一种液体生物质燃料。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既可以是各种废弃或回收的动植物油,也可以是含油量高的油料植物,例如麻风树(学名小桐子)、黄连木等。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率先在民营企业实现,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福建卓越新能源发展公司等都建成了年生产能力l万~2万吨的生产装置,主要以餐饮业废油和皂化油下脚料为原料。此外,国外公司也进军中国,奥地利一家公司在山东威海市建设年生产能力25万吨的生物柴油厂,意大利一家公司在黑龙江佳木斯市建设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生物柴油厂。预计中国生物柴油产量2010年前约可达每年100万吨。

二、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政策

为了确保生物质能源产业的稳步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行业标准规范生产,法律法规提供保障

本世纪初,为解决大量库存粮积压带来的财政重负和发展石化替代能源,中国开始生产以陈化粮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2001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了示范推行车用汽油中添加燃料乙醇的通告。随后,相关部委联合出台了试点方案与工作实施细则。2002年3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8部委联合制定颁布了《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试点范围和方式,并制定试点期间的财政、税收、价格等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对燃料乙醇的生产及使用实行优惠和补贴的财政及价格政策。在初步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8部委联合发布《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展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同时,为了规范燃料乙醇的生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4月和2004.年4月,分别发布GBl8350-2001《变性燃料乙醇》和GBl8351-2001《车用乙醇汽油》两个国家标准及新车用乙醇汽油强制性国家标准(GBl835l一2004)。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的同时,试点区域的省份均制定和颁布了地方性法规,地方各级政府机构依照有关规定,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严格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中国生物质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和车用生物乙醇汽油推广使用起到了重大作用。

此外,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保障。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国家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生物质燃料、鼓励发展能源作物,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其燃料销售体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加快开发生物质能源,支持发展秸秆、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发电,建设一批秸秆发电站和林木质发电站,扩大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

(二)运用经济手段和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除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标准外,2002年以来,中央财政也积极支持燃料乙醇的试点及推广工作,主要措施包括投入国债资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并优化财政补贴机制等。一是投入国债资金4.8亿元用于河南、安徽、吉林3省燃料乙醇企业建设;二是对国家批准的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河南天冠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4家试点单位,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对生产燃料乙醇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三是在试点初期,对生产企业按保本微利的原则据实补贴,在扩大试点规模阶段,为促进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改为按照平均先进的原则定额补贴,补贴逐年递减。

为进一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稳步发展,2006年9月,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在风险规避与补偿、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税收减免等方面对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制定了具体的财税扶持政策。此外,自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生效后,酝酿中与之配套的各项行政法规和规章也开始陆续出台。财政部2006年10月4日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扶持重点、申报及审批、财务管理、考核监督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定。该《办法》规定:发展专项资金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依法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包括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通过中央财政预算安排。

三、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中国在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料资源短缺限制了生物质能源的大规模生产

由于粮食资源不足的制约,目前,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生产已不具备再扩大规模的资源条件。今后,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应转为以甜高粱、木薯、红薯等为原料,特别是以适宜在盐碱地、荒地等劣质地和气候干旱地区种植的甜高粱为主要原料。虽然中国有大量的盐碱地、荒地等劣质土地可种植甜高粱,有大量荒山、荒坡可以种植麻风树和黄连木等油料植物,但目前缺乏对这些土地利用的合理评价和科学规划。目前,虽然在西南地区已种植了一定数量的麻风树等油料植物,但不足以支撑生物柴油的规模化生产。因此,生物质燃料资源不落实是制约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生物质能源工业体系,研究开发能力弱,技术产业化基础薄弱

虽然中国已实现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产业化生产,但以其他能源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尚处于技术试验阶段,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还需要在生产工艺和产业组织等方面做大量工作。以废动植物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较为成熟,但发展潜力有限。后备资源潜力大的纤维素生物质燃料乙醇和生物合成柴油的生产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尚缺乏标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保障,产业化程度低,大规模生物质能源生产产业化的格局尚未形成。

(三)生物燃油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巴西以甘蔗生产燃料乙醇1980年每吨价格为849美元,1998年降到300美元以下。中国受原料来源、生产技术和产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比较高,目前,以陈化粮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每吨3500元左右,以甜高粱、木薯等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每吨4000元。按等效热值与汽油比较,汽油价格达到每升6元以上时,燃料乙醇才可能赢利。目前,国家每年对102万吨燃料乙醇的财政补贴约为15亿元,在目前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扩大燃料乙醇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补贴。以甜高粱和麻风树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才刚刚开始产业化试点,产业化程度还很低,近期在成本方面的竞争力还比较弱。因此,生物质燃料成本和石油价格是制约生物质燃料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缺乏足够的经济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

生物质能源产业是具有环境效益的弱势产业。从国外的经验看,政府支持是生物质能源市场发育初期的原始动力。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例如投融资、税收、补贴、市场开拓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000年以来,国家组织了燃料乙醇的试点生产和销售,建立了包括燃料乙醇的技术标准、生产基地、销售渠道、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在内的政策体系,积累了生产和推广燃料乙醇的初步经验。但是,由于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发展潜力有限,为避免对粮食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生产和销售采取了严格的管制。近年来,虽有许多企业和个人试图生产或销售燃料乙醇,但由于受到现行政策的限制,不能普遍享受到财政补贴,也难以进入汽油现有的销售渠道。对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国家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特别是还没有生物柴油的国家标准,更没有生物柴油正常的销售渠道。此外,生物质资源的其它利用项目,例如燃烧发电、气化发电、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等,初始投资高,需要稳定的投融资渠道给予支持,并通过优惠的投融资政策降低成本。中国缺乏行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四、中国生物质能源未来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一)逐步改善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石油的进口依存度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构筑在能源安全和有效供给的基础之上。目前,中国能源的基本状况是:资源短缺,消费结构单一,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高,形势十分严峻。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O%,水电等占7.9%。这种能源结构导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不可持续性。中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消费量却是世界第二,且需求持续高速增长,1990年的消费量刚突破1亿吨,2000年达到2.3亿吨,2004年达到3.2亿吨。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2005年进口原油及成品油约1.3亿吨,估计2010年将进口石油2.5亿吨,进口依存度将超过50%。进口依存度越高,能源安全度就越低。中国进口石油的80%来自中东,且需经马六甲海峡,受国际形势影响很大。

因此,今后在厉行能源节约和加强常规能源开发的同时,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向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时代过渡,已是大势所趋,而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开发无疑是一项现实可行的选择。

(二)生物质产业的多功能性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生物质产业是以农林产品及其加工生产的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的能源植物为原料进行生物能源和生物基产品生产的产业。中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原料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生物质能源的蕴藏量很大,每年可用总量折合约5亿吨标准煤,仅农业生产中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就折合1.5亿吨标准煤。中国有不宜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种植能源植物的土地约l亿公顷,可人工造林土地有311万公顷。按这些土地20%的利用率计算,每年约可生产10亿吨生物质,再加上木薯、甜高粱等能源作物,据专家测算,每年至少可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约5000万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生物基产品和生物能源产品不仅附加值高,而且市场容量几近无限,这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生物质能源生产可以使有机废弃物和污染源无害化和资源化,从而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显著改善农村能源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净化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物质产业的这种多功能性使它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中脱颖而出和不可替代,这种多功能性对拥有8亿农村人口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三)净化环境,进一步为环境“减压”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石化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量剧增,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2.6倍,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200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8.23亿吨,居世界第二位。2025年前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超过美国而居首位。2003年,中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超过了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酸雨区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2/3均来自燃煤。预计到2020年,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分别超过中国环境容量30%和46%。《京都议定书》已对发达国家分配了2012年前二氧化碳减排8%的指标,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承担此项任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此外,农业生产和废弃物排放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伤害。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源,以生物质燃料直接或成型燃烧发电替代煤炭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生物燃油替代石化燃油以减少碳氢化物、氮氧化物等对大气的污染,将对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环境压力贡献巨大。

(四)技术逐步完善,产业化空间广阔

从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看,第一,生物乙醇是可以大规模替代石化液体燃料的最现实选择;第二,对石油的替代,将由E85(在乙醇中添加15%的汽油)取代E10(汽油中添加10%的乙醇);第三,FFVs(灵活燃料汽车)促进了生物燃油生产和对石化燃料的替代,生物燃油的发展带动了传统汽车产业的更新改造;第四,沼气将规模化生产,用于供热发电、(经纯化压缩)车用燃料或罐装管输;第五,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充足,技术成熟,投资少、见效快,可广泛用于替代中小锅炉用煤,热电联产(CHP)能效在90%以上,是生物质能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第六,以木质纤维素生产的液体生物质燃料(Bff。)被认为是第二代生物质燃料,包括纤维素乙醇、气化后经费托合成生物柴油(FT柴油),以及经热裂解(TDP)或催化裂解(CDP)得到的生物柴油。此外,通过技术研发还将开拓新的资源空间。工程藻类的生物量巨大,如果能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优化育种条件,就有可能实现大规模养殖高产油藻。一旦高产油藻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由藻类制取生物柴油的规模可以达到数千万吨。

据专家预测估计,到2010年,中国年生产生物燃油约为6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5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到2020年,年生产生物燃油将达到19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1000万吨,生物柴油900万吨。

(五)生物质燃料流通体系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

随着生物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销售体系,将会扩大到以甜高粱、甘蔗、麻风树等非粮食作物为原料的液体燃料的销售,与此相配套的非粮食生物质燃料的收购、调配和销售体系将在全国建立并逐步完善。非粮食燃料乙醇收购价格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有利于促进非粮食生物质燃料发展的原则确定并公布。同时,参照目前已实行的陈化粮燃料乙醇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对非粮食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的生产和销售制定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有关非粮食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销售管理办法、价格及财政税收政策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政策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二胎政策;生育政策;人口发展趋势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58

计划生育下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确减少了我国的人口数量,降低了生育率,但是目前我们需要赡养的老年人数量仍然比较庞大,这就对养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实施还造成了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断层问题,在年老一代劳动力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年轻一代却没有能及时填补空白等等。二胎政策的实施也会面临观念、现实情况等诸多问题,二胎政策的顺利实施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同时要全面认识其利弊,才能促进我国人口未来发展。

一、二胎政策的提出

为合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的生育政策顺应时代要求,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做出调整。1980年9月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倡导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当时信中提到独生子女政策将实行三十年左右的时间;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的基础之上,如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这是有独生子女政策到单独二孩政策的转变;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二胎政策提出背景

(1)我国的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中国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提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要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这对我国的人口提出了很大的挑战;(2)我国育龄妇女数量和生育意愿发生持续下降,由于我国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在独生子女政策的要求下导致女孩数量的减少,直接使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而且群众的生育意愿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少生优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些也会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幅减小;(3)我国劳动力出现断层。老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需要退出工作岗位,但是新的农民工数量不足以弥补空缺;(4)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不只是指老年人数量的增多,更多的是结构上的老龄化,这与我们生育率低和增长速度慢有着直接的关系;(5)家庭规模日益缩小,会加大家庭生存风险,也会加重子女生活和赡养老人负担。

三、二胎政策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

(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而采取的人口政策措施。二胎政策是推行和实施将提高出生率,改变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的现象,增加新出生人口会改变我国的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2)二胎政策的实施也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婴幼儿行业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质量;(3)从家庭生活方面来看,开放二胎政策会增加家庭人口数,加强应对风险的能力,也能分担父母年老后的养老工作;(4)开放二胎政策最直接的将带来更多的人口,我国当前的人口数量仍然比较庞大,根据201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共有人口137349万人,因此二胎政策后新增的人口数量也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的;(5)生育二胎势必会给家庭带来新的经济负担,现在生活成本大、生活節奏快,孩子数量增多会使得家庭恩格尔系数大幅上升,年轻夫妻所挣工资除了基本生活支出以外,没有多少可以用来改善生活;(6)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独生子女的负担加重,夫妻二人至少要照顾四位老人、两个孩子,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还要面对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等,这也是很多年轻夫妻不愿意生育二孩的主要原因之一;(7)我们社会现有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仍需完善,二胎政策无疑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面二胎政策的推出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当前人口问题所提出的新的政策,对未来人口总量、劳动力供给和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立足我国的实际情况,做好二胎政策的宣传工作,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全面认识二胎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影响,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不利影响,促进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山西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 篇7

山西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经济社会中服务经济的发展,山西服务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服务业出现了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山西正在加速由工业生产大省向消费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对经济结构调整、吸纳就业、增加投资、节能减排的作用明显增强。

服务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快于国民经济和工业的增速。从山西近年来GDP、工业和服务业增速来看,2007年以前,服务业增速大部分年份低于工业的增速;2008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速近7年来首次超过工业,近4年增速首次超过GDP。2009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朗,服务业的增速比GDP的增速多4.8个百分点,比工业增速多8个百分点,见表1。

(%)

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2009年,山西省服务业增加值为2 886.92亿元,比2005年增加1 27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12.3%,其占GDP的比重上升至38.9%,比2008年上升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较高水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功能的日益增强,使其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9年,全省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为75.34%,而农业、工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5.43%和19.24%(见图1)。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山西主导经济全盘的工业企业停产限产面扩大,导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迷,投资保增长的主力落在了重点工程建设上,以能源原材料为主体的出口产业出口额从2008年三季度以来一路下滑;而过去当配角的消费经济却活跃起来,与此紧密相关的服务业呈现异军突起的好势头,山西经济的“三驾马车”格局发生了变化。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后劲增强。山西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服务业在调整优化结构、注重改善民生、推进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009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 033.5亿元,其中服务业投资完成2 64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2%,服务业所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2005年的36.5%上升到2009年的52.6%,在全部服务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额也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98.9%,28.5%,150.2%,40.7%和278.4%,除房地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增速略慢外,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则分别高于整个服务业38.7,90和218.2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全省服务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见表2)。

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山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拓宽,使其吸纳劳动力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全省劳动力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9年,山西省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566万人,比2005年增加93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31.5%提高到2009年的34.7%。服务业每年新增从业人员在8万人到33万人之间,年均23万人,见第37页表3。

山西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虽然近年来山西服务业取得较快增长,服务业总量逐年增加,但服务业总量较小,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难以有效支撑产业升级的需要,无论与国内外先进省份相比,还是与自身发展要求相比,都还存在明显差距,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占GDP比重小,服务业总体水平偏低。目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60%,其中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接近80%。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已步入“服务经济”时代。虽然山西服务业保持一定增长态势,但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山西省服务业总量仍偏低,比重偏小,发展落后于整体经济。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从2004年的38.5%升至2009年的38.9%,仅上升了0.4个百分点(见图2)。2009年,山西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7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也只排在第19位,在全国和中部均处于中下游位置。

内部结构不合理,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山西省服务业内部行业间发展也不平衡,传统型、消费性服务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房地产、金融保险业、信息业、科技研究与综合服务、经济中介组织等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化改造远没有结束。与国际、国内相比,代表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占服务业的份额仍然较小。2008年,山西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7%,与美国、日本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山西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6.6%,与美国、日本的30%以上相比,与全国及中部省份相比,所占比重明显偏低。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依然不足,特别是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档次,这些行业的相对滞后将直接制约工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瓶颈。

从服务业就业结构看,山西服务业就业仍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正在缓慢增长的突破期,虽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但一些新兴产业,如信息、金融、房地产、文化旅游吸纳就业能力不足,远未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发挥其应有的就业效应,传统服务部门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市场化程度偏低,对外开放力度不足。目前,山西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一些领域仍为福利型和国家垄断型,政府主导和公益性色彩比较浓厚,资本结构单一,扩张实力有限,缺少竞争意识和市场化经营管理方式,导致服务业有效竞争不足。具体表现:一是部分行业存在过度垄断的现象,国有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服务业中除居民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外,其他行业国有投资都占有很高比重,其中,广播、电视、电影、保险、邮电、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更高达90%以上。过度垄断导致服务行业的经营主体单一,使大量民间资金难以进入服务业市场,不仅抑制了服务的有效供给,也限制了消费需求的选择;二是部分领域缺少引领行业发展的支柱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三是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不宽松,外资和省外资金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很小。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山西服务业港澳台登记注册的企业数为36个,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0.2%,比2004年下降了0.25个百分点,山西服务业外商登记注册的企业数为41个,仅占服务业总企业数的0.23%,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比重在全国和中部都处于较低水平。

服务业资金投入少,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虽然山西对服务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服务业投资历史欠账较多,与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例不相称。从增长速度上看,山西服务业的投资增长较快,总量有所增加,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36.5%上升到2009年的52.6%;但从结构上看,主要投入在基础设施领域和房地产业,而信息服务、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不仅投资不足,且比例下降。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教育、科研、文化产业的投资所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从2005年的4.89%,0.79%,1.47%下降到2008年的3.44%,0.28%,1.38%。从具体行业看,2008年,山西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为57.8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4%,拉动GDP增长0.76个百分点,而同期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突破千亿,湖南文化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绝对额和贡献率都远高于山西,服务业投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业人员结构不优,面临人才不足的瓶颈。从目前山西省服务业就业结构看,2008年山西金融业的从业人员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较高,为4.3%,反映出这个行业对山西省服务业就业的贡献较大。而对经济效率和技术创新起着关键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所占比重仍较低,仅为1.8%。从全国比较来看,山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数为4.1万人,占全国此行业从业人员(144.2万人)的2.8%,排全国前两位的北京、广东从业人员分别为31.6万人、15.6万人,是山西的7.7倍和3.8倍,说明山西缺乏足够的高素质的从业者。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山西省本地高校资源缺乏,不像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城市具有高校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同时,精通法律、国外市场的国际型和开放型专业人才十分紧缺。这些都成为影响山西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

加快山西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山西省结构升级关键期,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形成与山西区域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直接关系未来山西产业结构的高度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成为构筑山西综合竞争力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迫而重要的战略性目标。而无论是从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还是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看,山西服务业发展仍然表现出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特征。因此,充分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提质创新,积极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涉及生产与生活领域),全面提高服务业质量,不断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是当前山西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实现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

山西服务业发展的思路

从山西服务业的发展态势看,随着山西服务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业在增加值、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服务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是也应注意,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社会发展特点、自身比较优势做出适当选择,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发达国家已进入以服务业带动的阶段,而山西则还处于工业主导阶段,从总体上讲,山西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偏低的,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一些传统行业如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继续增长,进入稳定发展期,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而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如文化旅游产业、信息传输、房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因此,考虑到目前山西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充分的省情,今后山西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一是要从传统服务业的稳定发展、改造提升向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扩张转变;二是要从一般性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向现代生活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并重的方向转变。

因此,在山西进入工业化中期后,从山西省情出发,既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改造发展传统服务业,即应注重两类服务业的共同发展。要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房地产、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业、旅游文化、商贸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既要保持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又要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和产业拉动力,以此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并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山西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行业

根据山西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资源优势,今后一个时期山西发展服务业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是一个以交通运输业为基础的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而山西省雄厚的物流需求基础(煤炭、焦炭等产业规模大)和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形成了山西发展物流业的优势。山西加快发展物流业,应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抓住成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部崛起历史机遇,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以建设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大省为目标,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健全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一批大型物流枢纽,整合物流资源,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的社会化,提升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推动大宗矿产品、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以物流服务促进带动其他产业互动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人文资源,旅游自然资源独具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能力强、资源开发可持续、创造就业岗位多的优势,高度重视、精心培育,将其培育成未来山西的优势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其在山西经济转型、振兴新兴产业中的带动作用。

要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服务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与创意结合,扶持发展创意设计、文艺创作、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商品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为物质生产部门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要培育一批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加强原创作品研发,扶持发展新兴文化服务业形态,形成一批优秀文化产品、规模文化企业、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山西旅游业发展一方面要围绕旅游产品开发系统工程,注重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和品牌深度打造;另一方面,要用文化产业嫁接旅游业,推进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将文化底蕴融入到旅游业发展中,加强旅游与特色产品、休闲娱乐、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集旅游、文化、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业大格局,实现文化旅游业潜在优势向产业优势、竞争优势的转化。

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业。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活跃的显著标志,金融业对三次产业的渗透力强,更是服务业的有力支撑,应充分利用山西充足的资金供给优势,向现代金融业升级。要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体系,扶持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鼓励成立担保公司,支持金融部门增加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撑。

培育信息科技服务业。伴随信息技术与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电信、传媒、信息服务与工业密切融合,其中尤以制造业的使用最为广泛。山西作为重工业大省,对于信息产业技术和科技服务的巨大需求和依赖不言而喻。现代信息产业引导着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首先是要加快发展电信和网络传媒业。不断扩大服务用户,开展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其次是扶持信息产品制造和软件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有技术领先优势、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潜力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数字电器、光纤产品和微光夜视仪、计算机设备的开发和规模生产。

发展科技服务业要围绕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在抓好科研基础建设、搞好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培育区域创新体系的同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科技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围绕山西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组织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争取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煤炭转化、冶金、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生态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规范提升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就业容量大,特别是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山西发展相对不足,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围绕方便群众生活,扩大短缺服务产品的供给,应用先进服务技术,改造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鼓励发展技术先进、业态多样、诚信便民的零售、餐饮等商贸服务,有序发展房地产业,改善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

充实改善面向农村的服务业。山西农村公共服务业滞后,加快发展面向“三农”的服务业能快速提高全省服务业的比重,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服务。一方面,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发展面向农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健全农业推广技术、农产品安全认证、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的支撑体系,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推进农村经济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要以改造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发展面向农民生活的服务业,进一步推进农村交通、通信、广播电视、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等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城镇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

促进山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十二五”时期,将是山西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阶段,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期和构建新兴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市域城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对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在这一时期,山西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要解决供给层面的问题,也要解决需求层面的问题,既要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但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

引进竞争,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改革开放步伐

促进山西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思路是加快改革开放。要适应服务业专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以改革和开放促发展,核心是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关键是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领域,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促进有序竞争,特别是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领域,应引入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服务业,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信贷、税收、上市融资等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与国有经济同等待遇,形成多元经济平等竞争的格局,促进提高效率和改善服务。同时,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要重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以此为契机进入服务业国际分工体系,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要积极推进服务业的社会化。目前山西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还比较低,许多服务活动内部化在非服务部门中(除了农业、制造业部门,也包括政府与家庭部门),形成部门内部的自我服务,从而造成对服务的中间需求不足。因此,要加快学校、医院、企业、事业机关等后勤服务的改革步伐,特别是促进制造业内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和服务交易市场化,打破封闭式的自我服务体系,把隐形的服务转变为市场化、社会化的服务经济活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筹办生活服务、高新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业等。另外,现代服务业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也要不断提高,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专业化分工,带动服务外部化,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激活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坚持市场化导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服务协调的职能,在土地、融资、财税等政策方面适度向服务业倾斜,以有效促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集聚,积极营造适合服务业集聚的软、硬环境。

首先,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贴息、补助和与国家、省、市、县服务业资金配套等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特别是引导大量的煤焦企业转型资金投入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拓宽服务业投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优先对服务业项目安排贷款并逐步加大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服务企业的授信额度。

其次,加强服务业用地保障。要充分考虑服务业发展用地,根据服务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服务业用地指标分配比例,对列入鼓励类的服务业(除房地产业外)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优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办理农用地转(征)用报批手续。

第三,对服务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优惠。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服务业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切实抓好对国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加大对服务业企业财政税费政策的扶持。对鼓励类的服务业,尽快实现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基础

人力资源的状况对服务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降低行业壁垒,更重要的是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要增加山西现有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业紧缺的专业,增加招生规模。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加强高端服务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服务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加快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服务业人才,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制定服务业标准体系,促进服务业有序发展

标准化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对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增强服务产品竞争力、规范服务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要通过制定有关制度和服务标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服务行为,引导服务企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要鼓励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和市场化运作,发挥其在市场规范、行业自律、企业与政府沟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因地制宜,促进不同地区服务企业发展

城市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其服务业的结构和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服务业中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条件和服务对象各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实际条件,确定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对经济社会条件比较好的中心城市及市县,要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引导、鼓励、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比较落后、工业企业比较少的欠发达城镇,应以提升传统服务业为主,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产业链条,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在广大农村重点发展传统服务业,要采取连锁经营的模式,完善和提升批发零售业及农资、农业技术服务业。

摘要:论述了山西服务业发展的趋势特征,分析了山西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山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政策发展趋势 篇8

(一) 总体来看。多年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东部地区一直是领跑的火车头, 无论是其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就目前全国经济总量而言, 东部地区仍然占据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2013年东部地区的GDP占全国的比重仍高达51.2%, 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7倍,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53.3%, 在全国区域经济版图上居于龙头地位。从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看, 区域发展格局近些年出现了一些变化。特别是2008年以后,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开始加速, 2009年,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东部地区分别高出1.9、2.9、0.9个百分点, 2010年, 三大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 中国经济的发展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2013年,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偏大, 区域经济增长的格局除东北地区出现了整体性增长乏力的疲软态势外, 继续呈现出清晰的“西高东低”走势, 西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速达到11.2%和9.3%, 超过东部地区8.9%的水平, 继续保持追赶的发展态势, 而东北地区经济2013年增速整体大幅放缓, 仅为7.9%, 居四大板块最末一位。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2013年国家及各省公布的经济社会统计年报数据计算。

(二) 从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看。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 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向好的转变态势。截止到2013年, 根据各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 各区域的发展情况如下:东部地区除了天津以12.5%的增速和贵州并列全国第一, 北京、上海、浙江的全年经济增速分别为7.7%、7.7%、8.2%, 增速明显放缓, 北京、上海并列全国经济增速倒数第一位。与此不同的是, 贵州、重庆、云南和西藏等西部省份全年经济增速分别达12.5%、12.3%、12.1%、12.1%, 贵州与天津并列全国第一, 重庆以12.3%的增速居于全国第二, 云南和西藏以12.1%并列全国经济增速第三位, 表现十分突出。中部地区2013年全年经济增速均维持在10%左右, 其中安徽表现比较抢眼, 增速为10.4%, 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经济增速均为10.1%, 都超过了东部地区8.9%的平均水平。东北地区经济在2013年出现了整体滑坡现象, 除辽宁8.7%的增速稍高一点外, 黑龙江、吉林经济增速分别是8.0%、8.3%, 位居全国经济增速倒数第二、四位。另外, 从几个核心经济运行指标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反映的情况看, 几个地区各有特点。但总的来看, 东部地区一枝独秀的局面有所改变, 例如, 固定资产投资额最高的省份是东部地区的江苏省和山东省, 分别达到35, 983亿元和35875.86亿元, 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慢的省份同样也在东部地区, 是上海、北京, 都低于10%以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快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区, 是重庆、新疆、西藏、贵州等, 均在30%左右, 重庆、新疆分别以31.5%、30.2%领衔全国第一、第二名, 西部地区追赶态势强劲。

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形成的政策因素分析

随着深入实施改革开放,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环境污染不断恶化、社会冲突突出等问题,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层面。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形成了东、中、西、东北地区等“四大板块”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的政策架构, 这两个战略共同构成当下中国区域发展的完整战略格局, 对中国实施有效的区域调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 “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为基础。自1999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随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2003年) ”,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2006年) ”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陆续出台,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依据四大板块的空间架构, 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推进东中西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现在“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架构, 从区域政策实施效果来看, 这种划分对不同地区解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西部地区解决贫困落后问题, 东北地区解决萧条问题, 东部地区解决转型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主要的区域格局形态, 成为协调区域发展的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 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空间依托。

(二) 遍布全国的区域增长极为重点。近些年来, 国务院相继出台或批复了一系列区域发展举措和区域规划, 这些措施是对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落实的具体化, 形成了东部沿海“三大 (包括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五小 (包括辽宁沿海、山东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经济圈和中西部八大核心地区 (带) 为增长极的空间格局。在鼓励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方针下, 沿海地区“三大五小”的格局已连成一条完整、流畅的经济发展链, 辐射和带动了内地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 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 2007年12月14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9年6月25日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0年1月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专业示范区获批, 2011年3月成渝经济区、2011年9月28日中原经济区也分别获得国务院批复等。在这一轮区域政策的强力实施下, 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极, 主要有成渝、哈长、关中天水、中原经济区、长株潭、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经济区等, 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 多元化分布的特色战略为补充。建立在“四大板块”基础上的区域发展划分方法, 根据各区域具体特点和发展问题, 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区域发展布局, 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不协调、不科学等问题, 为了弥补这种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战略出现的缺陷, 国家区域战略和政策区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国家区域战略和政策。从2005年到2014年11月, 国务院陆续发布或批复了50多个带有国家区域战略意义的规划和文件, 大的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 小的如《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主要是立足于特定地区战略特点的考虑, 形成了增长极之外的“次增长极”。另外, 中央还加大了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这表明我国的国家区域战略越来越具有目标针对性和区域适应性。

三、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出现了新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阶段性新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增添了一些新内容, 这些都会给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带来新变化, 产生重大影响。

(一) 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将由“向东开放”为主, 转向东西并重的全方位的“两翼开放”新格局, 将给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带来重大影响。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我国实施了“向东开放”的战略, 我国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在经贸领域展开了全面而成熟的合作, 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当前, 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上“重返亚太”, 对全球格局产生新的影响, 中国目前向东为主的开放格局受到严峻挑战。当越来越多的中东、中亚和南亚 (甚至包括中东欧) 国家“向东看”之际, 居于亚太中心位置的中国应更多关注自己广阔的西部疆域和位于中国西部的众多国家, 中国也需要以“向西看”和“向西走”予以回应。在这样的背景下, “向西开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

当前, 我国实行向东向西并行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 形成东西互济、陆海统筹、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这一战略转变必然会带来国内开放布局由单一沿海向东开放转为向东西两翼开放, 面对国际区域性合作的新领域, 越来越多的中东、中亚和南亚 (甚至包括中东欧) 国家将带给我们新的经济合作、发展空间, “向西开放”对于西部地区毫无疑问有近水楼台之优势, 抓住这一发展机会是其必然选择, 国内区域发展格局必然会产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变化趋势。

(二)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将继续维持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势头, 经济增长更多由依靠外需向依靠内需转变。中国整体经济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更加注重科学、可持续发展, 这些无疑都会对不同地区的增长带来更为不同的影响。中西部地区可以依靠自身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潜力获得较高的增长速度, 可以利用其在开拓内需方面更为便利的区位条件, 利用其产业和产品结构与国内市场需求更为一致, 在区域增长格局中继续保持现有的增长态势。东部地区则相反。

2011~2013年, 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三个转折性变化:第一,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3%, 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农村, 城乡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第二, 2012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投资,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提升;第三, 2013年GDP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为46.1%, 首次超过第二产业43.9%的比重, 成为第一大产业。在此条件下, 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过去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 转变发展方式, 调结构、扩内需, 走创新驱动型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这将为东部地区发展实现新的飞跃提供机遇。但是, 在广大内陆省份, 特别是人口众多的中部地区, 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和转型的速度慢于东部地区, 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消费贡献仍低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迫切需要发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所蕴含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累积性效应开始显现。长期以来国家对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持续大量投资, 使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轨道交通为主的快速交通方式和江海联运网络得以形成, 不同地域间流动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要素资源快速输送成为可能, 这改变了我国以往相对静态的区域发展格局, 成为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新选择。

以高速铁路为例, 以高速铁路网络为代表的新一轮交通模式升级, 将促成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高速铁路使得全国市场更易于一体化, 在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可以以枢纽机场与轨道交通网络 (包含三个层次:跨区域的国家高铁干线、区域内的城际铁路网络和都市区的地铁网络) 形成的组合, 为半径高达500~800公里的区域内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产品, 形成全国高端服务业市场, 这将为中国经济全面提升提供实现的基础, 从而建构起参与全球分工的新布局。而与其相联系的、广大的中西部经济腹地, 可以通过建立起服务与被服务、整合与被整合、配置与被配置的产业关系, 使得原来次区域的城市和地区服务功能不断升级。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高速铁路网的形成和江海联运网络的形成, 可以整合全中国的资源, 使更多、更广的地区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

(四) 近期国家提出的几个重要发展规划, 对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势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国家提出和推动的一系列全新战略构想和举措, 从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到京津冀协同发展, 再到建设长江经济带, 加上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实验区, 这些战略举措正在逐渐形成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撑的新区域经济带, 成为中国经济战略新热点。

与我国之前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比, 这一轮的区域战略重视跨区域规划, 更加注重具有优势条件区域的带动作用, 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 从广度、深度两个方向进行了拓展和深化。比如一路一带战略、长江经济带, 是向更大的空间拓展, 并兼顾了进一步开放的战略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 可以汇聚东、中、西部各地区协同发展, 并连接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水平高, 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向沿海地区实现战略延伸、促进东西双向开放中将起到重要联系作用;中部相关省份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 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重要腹地;西部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前沿, 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中各类要素的汇聚区、合作效应扩散的辐射源, 成为连接我国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地区国际战略大通道的重要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区, 是向更细的尺度深化, 并兼顾了推动国内改革深化的一些考虑。目的是从根本上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型, 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带来区域合作组织和发展方式的升级。

总之, 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正在到来, 东、中、西、东北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机会, 发挥各地区独特优势, 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 是每一个地区都应积极而又审慎努力的方向。

摘要:区域经济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因现实问题的变化而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前中国区域发展政策形成了东、中、西、东北地区等“四大板块”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的完整战略格局。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 以及基础条件变化的累积性效应将给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变化带来新影响, 形成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战略政策,发展格局,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姚敏.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分析[J].中国发展, 2011

[2]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 2013

[3]杨龙, 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魏后凯, 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 2012

政策发展趋势 篇9

关键词:货币政策,汇率,人民币,发展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和目标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和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 采用各种政策工具, 通过对国家的信贷、银行体制以及货币供给和利率的管理来实施的影响宏观经济的一切方针和措施。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物价稳定和人民充分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平衡国际收支。我国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理论有: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和多重目标论。个人观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有效供给是稳定货币的前提条件, 稳定的币值是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 社会充分就业是社会安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稳定的币值, 将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必然无法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 进而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可见合理的货币政策目标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形式

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下, 国家适度放松银根, 降低融资成本, 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 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实践看, 我国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重点是对基础货币和利率等方面的调整, 从而对人民的贷款总量和投向及其利率波动幅度作出调整, 进而影响人民的生产、投资以及消费, 最终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在全球出现利率走低的大环境下, 我国为刺激内需而施行的不对称地调低贷款基准利率和同步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开始加大实施力度。针对中国央行而言, 货币政策保证了资金的供应, 降息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将为商业银行增加资金的流动性, 对带来经济萧条的通货紧缩具有抵消作用。

三、当前人民币汇率的调整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百分之五十以上, 从2005年算起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过百分之二十, 仅从去年算起人民币汇率升值也超过了百分之三, 以上均是针对美元而言。人民币汇率升值正在减少我国的外贸竞争优势, 我国所发生的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民币对外升值因素, 人民币升值带来投机资本流入套利而进一步推高物价总水平。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直都存在, 资本项目的流入放缓, 外汇储备依旧在增长, 整体趋势显示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据有关数据显示, 从汇改到2008年6月人民币升值约17%, 而从2008年7月至今, 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在较小范围内进行波动已将近两年。针对我国的发展, 汇率政策的目标应主要盯住就业与通胀, 需要使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

四、人民币发展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 指的是让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产品与服务贸易的中介货币, 成为国际金融活动的中介货币, 也包括让人民币成为各主要投资机构以及中央银行的储备货币。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扩大, 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 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 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 日益成为周边国家广泛流通的货币, 甚至是储备货币。

亚洲开发银行称从2006年开始编制亚洲货币单位, 人民币的比重将达到30%以上, 这将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力度, 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2005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 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钉住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此次汇率机制的变动, 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又迈出了一步。

中国需要致力于中国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实行单一货币, 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在亚洲次区域流通的单一货币。当前祖国两岸四地出现人民币、港币、新台币和澳门币四种货币并存的局面, 这为中央政府和各地的经济交流带来极大的不便, 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经济上存在着互补关系, 汇率机制相近, 如果两岸四地实现了货币统一, 就能先在小范围内形成单一货币区。根据最优货币区的理论, 所建货币区的规模越小, 其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就越强, 货币一体化的成本也就越低, 也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单一货币区。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强,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势在必行的。当前的政策重点应该是实现资本账户有效、可控、大规模的开放, 并且提升中国高质量金融资产的供给, 人民币国际化将成为未来10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稻葵, 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J].金融研究, 2008 (11) .

[2]陶永诚, 钟杰.人民币汇率、外部需求对我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方金融, 2010 (8) .

[3]王辰.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J].商业时代, 2009 (12) .

[4]闫秀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科技, 2010 (6) .

[5]黎平海, 李瑶.如何走出人民币升值的困境[J].商场现代化, 2009 (3) .

政策发展趋势 篇10

2012年,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 要求把林下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林下经济作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经济承接点,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它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环境发展及生态建设的要求, 并针对长期缺乏科学经营和必要投入引起的林地生产力低下现象应运而生出新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 对增加林区职工收入、促进生态建设、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着重要作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指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

当前, 国外对林下经济的研究多集中在非木质林产品如何促进贫困农民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如何对非木质林产品进行使用和管理。国内学术界对林下经济的研究多关注林权制度改革下的集体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特点、意义、技术等, 且缺乏定量的实证研究。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的缺失,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现行扶持政策进行研究, 提出促进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二、林下经济发展趋势

(一) 非投资性的林下采集业向投资性的林下种植业转变

山野菜、中药材和食用菌是3种重要的林下种植和采集的产品。从总体来看, 在2003~2011年期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种植和采集产品产量处于平稳上升状态, 但其生产结构有所改变。2003年, 在山野菜、中药材和食用菌这3种林下种植和采集产品中, 山野菜的产量最高。此后, 中药材和山野菜的产量相对平稳, 增幅不大, 而食用菌的产量则增速较快。2005年以后, 食用菌已取代山野菜在3种林下种植和采集产品中占据了主体地位, 其产量超过了中药材和山野菜的总产量 (图1) , 表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生产结构由非投资性的林下采集业转向投资性的林下种植业。生产结构的改变表明林下作物生产方向正由以林下采集为主向以林下种植为主转变, 林区职工选择林下种植产品的种类也以成本低、易于管理等为主要标准。

(二) 林下养殖业中林禽的发展优于林畜

林下养殖包括林下养殖牲畜和家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养殖产品产量存在着剧烈的波动。在2003~2011年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养殖产品产量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过程, 且增减的幅度都比较大。自2003年至2006年,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和家禽存栏头数总和以年均增速27.24%的速度增长到了1341万只, 达到了这一时期的最高点, 而在2010年该数值降为457万只, 仅是2006年存栏头数的1/3, 在2011年该数值又剧增为760万只 (图2) 。由此可见, 在2003~2011年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养殖产品产量波动明显且幅度较大。其中, 林禽产量除去个别年份的下降, 基本都处于上升状态, 发展前景良好;林畜产量则恰好相反, 这可能是由养殖生产活动本身相对较高的成本、管理难度及现阶段林区职工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这些问题在短期内都无法解决, 所以林畜产品的发展不容乐观。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2003-2011)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2003-2011)

(三) 森林旅游发展速度快

如图3 (见下页) 所示, 2003~2011年间,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7.47%, 其中,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人数年均增长41.44%, 吉林省年均增速超过了37.52%, 内蒙古的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了33.45%, 在各项林下经济产品中, 森林旅游人数增长程度相对来说是最大的, 波动程度却也是各项中最平稳的。说明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林下经济发展中, 符合生态文明和生态消费的森林旅游备受关注, 并取得了平稳而快速的发展。

三、林下经济扶持政策现状

(一) 财政投资政策重生产基地建设而轻市场建设

近年来,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加大了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财政投资力度, 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创造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 但大多数投资重生产基地建设而轻市场建设。各基层林业局往往能够投资建设林下种养生产基地, 但鲜有投资建设林下经济产品的专业市场。以黑木耳批发市场为例, 仅小兴安岭林区的东宁县于2001年投资2200万元建成绥阳黑木耳批发市场, 尚志市于2008年投资6500万元建成苇河黑木耳批发市场, 而在大兴安岭林区则到目前没有林下经济产品专业市场的投资建设。

数据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2003-2011)

(二) 财政补贴政策相对缺乏

补贴政策作为林下经济扶持政策中的重要手段, 在集体林区促林下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不仅政策出台数量大, 补贴对象也涵盖了林下种植和养殖的多个产业。然而, 该政策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却相对缺乏, 且补贴对象也仅为少部分的林下种植产品。

(三) 信贷扶持政策执行困难

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性信贷的支持。在集体林区可以通过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扶持手段, 盘活森林资源资产, 解决林农投资林下产业的资金瓶颈。但是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 由于没有实施大规模的林权制度改革, 无法推行林权抵押贷款政策, 林区职工对发展林下经济的信贷扶持政策的知晓程度比较低, 贷款手续繁琐, 职工、企业申请贷款成本高, 且获取贷款的机率低, 银行实际放款额度小, 期限短, 致使大部分林区管护经营林地因资金问题而闲置。

(四) 税收优惠政策种类单一

为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国有林区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但是所提供的发展林下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种类较为单一, 一般仅对从事林下种植、养殖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而在集体林区中, 一般不仅对从事林下种植、养殖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还对林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林业机械、病虫害防治、配种等技术和劳务收入免征营业税、暂免征收所得税, 对其生产销售的林果产品免征增值税, 林业专业合作社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生产用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四、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 探索创新扶持手段

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证, 必须要不断探索创新扶持手段, 同时施行多种扶持政策, 丰富扶持内容。一是政府要结合天然林保护工程、国有林区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适当增加对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由国家及地方政府安排部分投资完成林下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招商引资, 切实减轻林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的负担, 逐步规范林下经济发展的各项补助标准。二是制定便捷的资金借贷政策, 降低门槛, 保证林区职工可以顺利地获得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并为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区职工提供信誉担保, 让林区职工在需要时可以及时获取发展资金。三是拓宽政府对发展林下经济的财政补贴范围和税收优惠范围, 对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企业、个人和专业合作社增设优惠税种, 加大补贴政策的覆盖面, 实现财政补贴和税收支持并重。

(二) 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在集体林区, 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也应该顺应这种良好的政策变革趋势, 积极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 以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区职工应该在明确权属基础上, 充分利用管护、承包、经营的林区土地, 合理发展林下种植 (林下种植木耳、蘑菇、蓝莓等) 、林下养殖 (林下养鸡、养鸭、养猪) 、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林区的各级政府也应该成立管护、承包经营林地监督小组, 关注林区职工对林地的利用情况, 对于闲置未利用的林地, 要深入管护或承包者家中了解情况, 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 对于无原因闲置林地的情况, 采取实际措施减少闲置林地, 以快速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

(三) 完善信贷扶持渠道

不断完善各金融机构对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信贷扶持的渠道, 以保证并加大有效信贷的投入。目前, 对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严重缺乏, 国家应当出台一些能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入林区、办理林下经济贷款业务的政策, 银行也应该简化手续, 提高审批效率, 放宽贷款用途, 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 并通过林区职工小额信贷、林区职工联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的相互组合, 灵活信贷管理模式, 不断丰富林业信贷模式,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满足林业企业、林区职工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四) 加快构建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众多地区的实践证明了,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是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 要加强政府组织领导, 强化林区职工技术服务体系及人才培养, 提升信息咨询 (技术信息、价格信息、政策法律信息等) 和技术培训 (禽畜防疫、禽畜产品加工;种植产品管护、储存) 服务水平, 发展林下经济服务平台, 以积极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同时也要鼓励林区职工积极参加当地林业专业合作社, 增强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切实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社在带动林区职工增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洪革, 李海玲, 毕爽等.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林业经济, 2012 (4)

[2] .谢屹, 温亚利.消除认识误区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林业经济, 2013 (3)

[3] .Campbell, M.B., Luckert, K.M.E..Uncovering the Hidden Harvest:Valuation Methods for Woodland and Forest Resources.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London, 2002

[4] .Vincent, R., Binkley, C.S..Efficient multiple-use forestry may require land-usespecialization.Land Economics, 1993

[5] .李彧挥, 陈笑男, 祝浩, 王云华.影响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因素分析——以湖南省安化县为例.林业经济, 2011 (9)

[6] .尚文博, 邱燕.这里有片通向富裕的绿色——东北地区林下经济典型之吉林省通化县.中国绿色时报, 2011.9.29

政策/动态/趋势/信息 篇11

上半年农药市场监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悉,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开展半年来,各地农业部门按照要求,积极行动,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市场监管取得阶段性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7万余人次,检查农药生产企业7386家,经营单位16万多家,立案查处农药违法案件2616起,查获、没收、销毁不合格农药产品数量约4421.5吨,涉案金额860万余元,捣毁制假窝点8个,挽回经济损失约3332.04万元。(本刊讯)

/动态

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专家及代表莅临国光参观调研

近日,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理事长、江苏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俞明亮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研究员王力荣女士、四川农科院园艺所所长江国良研究员等来自全国21个省市出席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桃果品评优活动的百余位专家和代表莅临国光参观调研。

在参观调研中,专家和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国光负责人对国光二十多年发展之道的阐释,并给予很高评价。在国光产品陈列室,国光矮丰、国光优丰、国光萘乙酸、国光澎大、国光立效、稀施美等上百种调节剂和肥料深深吸引了专家和代表们的眼球,并对相关产品在桃树上的应用和推广做了详细了解和深入探讨。(曹礼芹)

千余种农药产品生产将颁(换)证

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09年第三批颁(换)发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名单,此次经工信部审核合格并颁(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共计1070个产品。其中,原药品种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有效期为5年,加工、复配、分装品种农药生产批准证书有效期为3年,颁证产品的试产期为两年。(本刊讯)

全国农技中心启动玉米螟绿色防控行动

据悉,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7月11日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召开全国玉米螟绿色防控现场交流会。会议表示,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加大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力度,有效保障玉米生产和质量安全,全国农技中心将在全国开展玉米螟绿色防控行动,加快推进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预计三年内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累计达到1亿亩,玉米螟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据了解,此次全国玉米螟绿色防控行动的总体目标是:从2009-2011年,一年一大步,三年上台阶;到2011年绿色防控6000万亩(占应防治面积的20%),化学农药基本不用。(本刊讯)

拜耳作物科学子公司纽内姆在西班牙拉帕尔马-喀他赫纳建立研发站

据悉,拜耳作物科学的子公司纽内姆近期在西班牙幕希尔省的喀他赫纳市为其新实验站揭幕。在16公顷的面积上,纽内姆将培育瓜类、莴苣、洋蓟、胡椒等蔬菜的新品种,还将做这几种作物的植物病理学研究。自2006年动工起,纽内姆已经在喀他赫纳基地投资了将近200万欧元。新的蔬菜品种会使种植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受益。(本刊记者 钱方勋)

中丹投资1亿兴建第五个农药中间体生产车间可满足全球定制

据悉,近日,中丹集团将投资1亿元在旗下的中丹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兴建第5个农药中间体生产车间。

据中丹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车间将于今年11月投产,届时,中丹农药中间体生产将能满足“全球定制”需求。目前,日本科研、法国罗地亚、德国拜尔、美国道化学等国际知名农药企业相继与中丹签订“定制协议”,中丹农药中间体的订单已排至2010年。预计新的生产车间投产后,企业每年可新增销售2亿元。(本刊讯)

希腊批准杜邦杀虫剂茚虫威

希腊已经批准杜邦的杀虫剂Steward 30WG(茚虫威)。已批准这个WDG用于莴苣、西红柿和胡椒,防治甜菜夜蛾和Helicoverpa spp,用于甘蓝,防治甘蓝夜蛾,用于梨果,防治苹果小卷蛾。茚虫威在西班牙获得它的首次临时批准后8年,于2006年列入EU农药登记法令 (91/414)附录1。西班牙也基于建议的地区产品登记体系,于2007年领导了该有效成分的EU工作共享。(本刊讯)

美环保署快速更新农药登记计划

美国环保署农药计划办公室(OPP)已经为2010财政年度登记的6种以及2011财政年度登记的3种新型农药有效成分制定了登记决定。之所以OPP在短短的几周之内就制定了第二轮登记计划,是因为之前的6个登记计划耗时两年之久。OPP已经提出了具体的时间,Nippon Soda的杀真菌剂——环氟菌胺的登记时间为从2010年到2011年。为Arkema的土壤熏蒸剂——二甲基二硫重新制定了登记决定,时间是从2009年到2010年。2011新增入计划的两种新型农药有效成分为Kumiai Chemical 的除草剂—— pyroxasulfone 和一种兽用杀虫剂。OPP计划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完成上述八种新型有效成分的登记工作。(本刊讯)

克胜举办神约牌悬浮剂吡蚜酮防治二代灰虱现场观摩会

据悉,近日由建湖县农林局主持的克胜神约牌悬浮剂吡蚜酮防治二代灰虱现场观摩会在建湖镇镇南玉米种植基地和建湖县农科所水稻试验田基地成功召开。县植保站有关领导、县各乡镇种植大户、克胜集团吴重言董事长、吴成伟总经理及克胜集团全体营销人员出席了此次观摩会。

通过用药,与会种植大户一致认为克胜吡蚜酮防效明显,对飞虱科、蚜虫科等害虫有较好阻杀作用,特别适宜用于防治抗性飞虱、蚜虫、粉虱、叶蝉等同翅目刺吸式口器害虫,是农民抗灾夺丰收的保证。(本刊记者陈华林 刘红)

/走势

阿维菌素类产品提前进入淡季

近来,阿维菌素类产品价格明显下滑,在原药生产厂家逐步实现扩产计划,市场供应量增加,买方观望情绪加重,下游需求乏力的情况下,对阿维菌素类农药目前市场构成了较大的压力,预计价格还将缓慢下降。

目前,因供求及天气影响整个杀虫剂市场低迷,主流报价阿维菌素在750~780元/千克,甲维盐原药在1350~1400元/千克,实际成交量已明显萎缩。在市场越降越低的下跌通道中,买方观望气氛浓厚,不敢进货,阿维菌素类产品提前一个月进入淡季。(本刊讯)

水稻用药供应充足 市场价格有望回升

据近期对湖北、湖南、江苏、广西、山东等20个省(区、市)的44家农药生产企业、136家农药经销网点进行监测结合专家会商结果表明,水稻用药供应充足。

调查显示,水稻用药供应相对充足,生产量、库存量和供应量同比均有所增加,环比有所下降。其中生产量同比增长0.39%,环比下降18.13%;库存量同比增长16.34%,环比下降15.11%;供应量同比增长9.53%,环比下降16.32%。本次重点调查了15个水稻用药品种,其中杀虫剂为毒死蜱、三唑磷、敌敌畏、吡虫啉、啶虫脒、噻嗪酮、杀虫单、乙酰甲胺磷、阿维菌素、杀螟丹等10个品种,杀菌剂为稻瘟灵、多菌灵、三环唑、井冈霉素、甲基硫菌灵等5个品种。上述15个水稻品种的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74%,环比下降3.77%;在经销网点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4.83%,环比下降1.35%。据监测,随着近期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的加重发生,水稻主产区的防控用药逐渐进入高峰,进而拉动农药需求增加,农药市场价格将会探底回升。据预测,部分进出口农药价格将上涨10%左右,其他药剂价格也有一定上升空间。(本刊讯)

/信息

“北方果树专家论坛”在郑州成功召开

7月13~15日“北方果树专家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该论坛由果树药剂知名生产厂家青岛东生药业和中国农资营销第一传媒《销售与市场》农资刊共同主办。本次论坛由青岛东生药业销售公司经理晁平安主持,《销售与市场》农资刊技术版责编任保才、营销版责编王莉香出席了该论坛。

本次论坛召开旨在召集国内北方果区的一线权威专家,对近年北方果区大面积爆发的苹果腐烂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早期落叶病、酥梨炭疽病等典型灾害性病虫害进行会诊,并就目前北方果树现阶段普遍反映的管理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并形成标准化管理流程。与会的专家为我国北方果区5名著名的元老级别的果树植保专家:山西果树知名专家马恩正、河北农大植保教授侯宝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教授时春喜、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周曾强、安徽砀山酥梨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王永光。

政策发展趋势 篇12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 各银行业存款资金的变动较以往呈现出变化较大的特征。而如何利用政策调控方式充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发展存款业务, 增强存款稳定性, 防范经营风险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引言

近几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普遍快速增长, 因同业和理财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 存款增长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为此, 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要求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 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这一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以降低存贷款波动带给货币政策的干扰;另一方面能够抑制银行存款“冲时点”的行为, 减少短时间内市场资金的剧烈波动, 降低银行流动性风险。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 有效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 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 人民银行起草了《存款保险条例 (征求意见稿) 》, 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地建立, 一方面大大增强了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 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竞争和均衡发展。另一方面, 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 可以有效稳定存款人的预期, 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同时, 中国人民银行要求, 2015年起, 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 包括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 (资产证券化中的特定目的机构) 存放、境外金融机构存放等, 明确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

二、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发展变化趋势

近几年来, 保山市加快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全市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出了信贷支持与保障作用。而作为信贷资金主要来源的存款, 其稳步快速增长为落实国家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基础。随着保山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 全市银行业存款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一) 银行业存款起伏波动趋势较为明显

2014年以来, 保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央行流动性管理和调控的相关要求, 认真执行各项调控政策, 切实加强自身流动性资金的管理, 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 同时, 根据新出台的政策调控要求, 切实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增强存款稳定性,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 保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资金的变化趋势较以往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特征。从各项存款整体变动的趋势上看, 2014年, 保山市各项存款10月下降幅度较大, 2月、3月、6月、7月和11月存款增幅较大, 4月、5月、8月和9月存款增势平稳。从存款增长情况看, 6月份, 保山市各项存款环比增加了30亿元, 增长5.09%;11月份, 各项存款环比增加15.83亿元, 增长2.54%, 这两个月的存款呈现高位运行态势。从存款减少情况看, 10月份, 保山市各项存款环比减少9.82亿元, 下降1.55%, 存款呈现大幅回落趋势。从存款总体变动情况看, 1~12月, 保山市各项存款呈现波动起伏较大的特征。

(二) 单位存款增势总体平稳, 呈现短暂性波动特征

2014年以来, 保山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稳健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要求, 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 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 积极助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 增强了企业的资金实力。从单位存款变动发展趋势看, 2014年, 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2月、3月和6月增长幅度较大, 而10月份下降幅度较大, 其余各月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增长情况看, 6月份, 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增加20.12亿元, 增长9.03%, 存款增量达到最大。从减少情况看, 10月份, 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减少5.66亿元, 下降2.34%, 存款呈现出回落趋势。从单位存款总体情况看, 1~12月, 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在平稳运行中呈现临时性波动特征。

(三) 财政存款呈现持续性波动趋势

从财政存款变动趋势看, 2014年, 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3月份和12月份下降幅度较大, 4~6月, 财政存款连续呈现下降趋势, 7月份, 财政存款呈现回升趋势, 增长幅度较大。从增长情况看, 7月份, 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环比增加8.15亿元, 增长141.25%, 存款呈高位运行态势。从减少情况看, 3月份, 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环比减少6.38亿元, 下降44.68%;12月份, 财政存款环比减少10.54亿元, 下降42.59%, 这两个月存款呈现大幅回落趋势。4~6月, 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呈现持续性小幅下降趋势, 8~10月, 财政存款则呈现起伏波动趋势。从财政存款总体运行情况看, 1~12月, 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持续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

(四) 储蓄存款呈现短暂性波动趋势

1~12月, 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增速较为稳定, 占比稳步提高。但从月度增长情况看, 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在6月和10月两个时点上呈现波动较大的特征。其中:6月份, 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环比增加10.28亿元, 增长2.87%, 增量较大, 储蓄存款处于高位运行, 而10月份, 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环比减少3.17亿元, 下降0.84%, 储蓄存款增速首次呈现回落。从储蓄存款总体增长情况看, 1~12月, 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三、保山市银行业存款波动因素分析

从存款发展趋势看, 保山市存款波动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 又有政策调控、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及社会融资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因素。总体看,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监管政策调整和实施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自9月份以来, 央行、财政部、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采取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和方式来吸收存款, 同时, 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 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 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在此政策调控和指引下, 保山市各金融机构按照要求, 进一步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 改进绩效考评制度, 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 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 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促进相关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受此影响, 9月份, 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增势平稳, 10月份, 存款则呈现大幅回落趋势, 环比减少了9.82亿元;而12月份, 保山市银行业存款环比减少了1.86亿元, 呈现小幅回落趋势。总体上看, 银行业存款季末冲时点现象有所缓解。

(二) 银行自身信贷管理模式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在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政策出台之前,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实行“以存定贷”的信贷管理模式。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增量存贷比”管理, 即将贷款增量与存款时点增量挂钩, 根据前期 (通常为前一个月) 的存款增长幅度确定当期的贷款计划和规模。在这一信贷管理模式的压力下,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加大吸收存款力度, 集中安排理财产品赎回等多种手段在月末、季末等考核时点使存款实现大幅增长, 而这些突击性增加的存款往往缺乏稳定性, 随时会从银行体系内流出, 从而造成存款呈现持续波动的特征。受此影响, 3月、6月等季末时点, 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呈现大幅增长。

(三) 企业融资方式短期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近几年来, 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各地方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融资结构, 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股票、债券等方式的直接融资, 积极发展企业股票、债券、信托、租赁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在这一发展趋势下, 6月份, 保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发行18亿元公司债券, 对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受此影响, 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增加了20.12亿元, 环比增量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 短期内使存款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四)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及股票分流等因素对储蓄存款波动产生影响

今年以来, 由于理财产品、基于互联网的货币市场基金得到快速发展,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理财及储蓄方式及观念, 极大冲击了银行的传统存款业务, 对居民储蓄存款短期内产生了分流效应, 受此影响, 居民储蓄存款也随着出现短暂性的波动。1~12月, 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从年初的62.16%下降年末的59.63%, 下降了2.53个百分点。此外, 自三季度以来, A股行情明显回暖,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储蓄存款波动产生了影响。总体上看, 2014年以来, 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 增量较小。截止12月末, 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41.89亿元, 新增额同比减少11.25亿元。

四、政策调控引导下银行业存款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一) 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 由于社会公众对限额赔付制度以及赔付效率的担忧, 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型银行存款较安全的认识, 可能会出现存款从中小型银行向大型银行, 从农村金融机构向城市商业银行转移现象。这将会给中小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正常经营带来一定程度影响, 甚至造成支付困难、挤兑, 对其流动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 从中长期来看, 小型银行很可能通过大幅提高存款利率应对存款搬家吸引储户, 从而带来存款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同时, 中小型银行和农村金融银行由于风险相对较高, 在实施风险差别存保费率情况下将缴纳更多的保费, 经营成本显著增加。考虑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差收窄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挑战, 各种压力叠加下中小型银行的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三)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存款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影响较大

目前, 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经营环境变化, 尤其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社会投融资方式转变的影响, 存款逐步向银行外体系流动, 金融脱媒态势凸显。金融脱媒一方面它是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资工具出现的挑战, 经营管理压力日益增大。从实际情况来看, 2014年以来, 全市银行业普遍感受到资金脱媒压力, 存款资金逐渐向高息资产流动, 对传统银行负债业务产生较大冲击, 存款高速增长或将难以为继。

五、政策调控引导下银行业存款业务展的政策及建议

(一)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 增强存款稳定性

一是进一步树立审慎经营理念,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指标管理体系。要摒弃以月末、季末时点数据进行业绩考核的不科学做法, 切实落实月度日均存款的统计制度, 并按照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流动性水平、考核存款任务, 防止银行员工由于存款考核机制不完善而引发的违规行为, 确保存款市场有序竞争和流动性的稳定。二是各金融机构及上级主管行要根据地方经济增速合理设定属地银行机构的存款考核指标, 认真分析资金流向, 根据资金流的分布, 逐步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循环网络。同时, 注重负债的动态管理, 增强吸引稳定存款的能力, 不断创新, 改进服务水平, 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银行, 切实增强存款稳定性。

(二) 加大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增强资金来源能力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 以金融产品为纽带, 不断增强和拓展客户能力。同时, 要积极改善存款结构, 摆脱过度依赖单位派生存款的局面, 切实增强存款的稳定性。二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金融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引导企业合理运用资金, 为企业提供理财等创新中间业务, 切实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 在实现银行和企业经营效益双赢的同时, 促进单位存款稳定增长。

(三) 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 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一是完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严格控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加强对理财产品、销售和理财风险的监管, 对理财产品的规模要严格把关。同时,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 及时披露经营状况、资金流向、财务状况等信息。二是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监管部门要重视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监控, 对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严格的风险监测和审批, 对银行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定期测评, 保证银行系统具有稳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四) 有效防范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

上一篇:新型数字电视下一篇:工薪阶层家庭财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