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方式

2024-10-18

读书方式(共7篇)

读书方式 篇1

文化素养,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有很多,但读书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除了加强对本体知识的学习,语文教师还要学习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境界。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一个人来说,素养提高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有的人的世界大得能够包容天下,而有的人的世界甚至连自己也容不下。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我认为这与他的知识、学养有关。而文化素养,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笑话:中国古代有一个县官,他的官是花钱买来的,文化水平很低,升堂时看到一个犯人叫“金止未”,他不认识,就喊“全上来”,堂下的犯人全部都上来了。他又看到一个犯人叫“郁卞圭”,又大喊一声“都下去”,所有犯人又都全部退了下去。这样的笑话,在教师中可能不大会有。但有些教师由于学习不够,知识面不广,文化底蕴不深,有时课堂上难免会念错字,说错话,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很多途径,但读书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读狄更斯、拜伦,怎么理解英国?不读罗曼·罗兰、雨果,怎么理解法国?不读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普希金,怎么理解俄国?不读杰克·伦敦、欧·亨利,怎么理解美国?还有中国的《红楼梦》、古典诗词等,都应该系统地学习。

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曾说:“对一个教师来说,他的时间表的分配应是七分读书三分教书。”可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据说,有个学生在美国读博士,听无机化学课,教授借用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一句台词来说明一个现象,顺便说起了莎士比亚戏剧,这一说就止不住了,说了两个小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博士生,没有哪个不吃惊,没有人认为他“上课跑题”,而是认为“化学太了不起了”。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尤其是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多读书,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多阅读。只有教师真正喜欢读书,爱好文学,被文本打动,拿自己的研习积累和心得与学生交流,不人云亦云,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点燃”和“带入”作用。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能于知识学养的纵横辨析、归纳演绎中将其中内容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就不愁吸引不了学生了。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孙双金认为,要上好课,一要有扎实的功底,二要有精彩的设计,三要有真挚的情感。三位一体,缺一不可。而这扎实的功底,不是立竿见影的东西,是要靠积累的。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而且还要有其“诗外”的功夫。这让我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去听一位教师的课。听课时,他有一个习惯,记下执教教师的教学环节,课后点评。可那节课实在是太吸引人了,直至下课他笔记上也没记下一个字。他问那位教师:“你这堂课花了多长时间?”“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可见,知识是需要积累的,优秀教师的功夫在课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演员,教师又何尝不是如此?

二、学好本体知识

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一文中指出:“而今,我们不少语文课泡沫很多,缺乏扎实的本体知识,缺乏学术含量、文化含量。”

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首先要学好本体知识。本体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师的看家本领。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语文教师本体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诗歌,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近两千年漫长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题材的多样,无论是意境的深邃,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在封建社会,已达到了不可企及的境界。所以,鲁迅先生曾风趣地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

上海诗人赵丽宏也说过:“我一直有个看法,就是中国的旧体诗在它那个时代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是不可超越的,写律诗大概超不过唐代,唐代的律诗在艺术上已到达极致,写词肯定写不过宋人。”还有宋诗也有自己的特色,用启功先生的话说:“唐诗是囔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

唐的文化、宋的文化为什么有厚度?正如蒋勋先生在《“美”的最大敌人是“忙”》中所说:“因为它看到大的,也关注小的。杜甫挤在难民里逃难,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这十个字变成千古绝唱,我觉得不是诗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他看到了人。同样那捧白骨,很多人走过都没看到。”

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曾以别样的眼光打量古典诗词,他说:“我们是否可以学学‘江南可采莲’一诗的抽象构成,‘一树碧无情’的抽象感,‘北斗阑干南斗斜’的几何趣味……”

要知道,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史上既有评论家对诗词的风格进行了总结,“诗家苍劲古朴”,词“贵香艳清幽”,故形成了“诗庄词媚”之说。

在表现手法上,“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后来的元曲以“俗”为本色,表现手法则“赋和比多于兴”。

三、多读一点历史

除本体知识外,语文教师要多学一点历史知识。我们的教师,要有各方面的知识、各方面的修养,只有一个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是不够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教师,他首先应该是文化人。

在教育教学中,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人类文化大视野的支撑,没有对文、史、哲、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了解,而仅仅将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那么便很难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史使人明志”,“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古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左丘明的《春秋左传》、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是以“志”著史的典范。尤其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还有诗歌,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小说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文学著作。它写尽了人世间的辛酸,写尽了一个家族的兴旺盛衰,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同时它也是一部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要研究文学,必须要了解历史。人是活在历史中的。有了历史感,生活的深度就不一样了,精神的深度也不一样了。

四、不可不读哲学

哲学之于教师发展,犹如空气之于生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冉乃彦先生在《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一书中所说:“‘学哲学'和‘用哲学’,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哲学?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有人说,哲学是寻找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到哪里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赋予了人们一种‘Choice (选择)’的眼光,使得你能够站在制高点上,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俞吾金《哲学导论》)

实际上,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它不仅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也包括“人生价值观”,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学哲学可能更有意思,它可以融会所有学科,更有高度。”没错,哲学是一种境界。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教育思考和价值判断。有人说,看山有三种境界。一曰看山是山,二曰看山非山,三曰看山还是山。这里面的禅意哲思,对教育新常态下教师的理想追求和教育行为不无启发意义。

说到今天的中国教育问题,归结到一点,也许正是因为缺少思想的润泽、哲学的思考。尽管,我们大学里有一门课程叫教育哲学,但今天的教育,很多时候真的是与哲学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要学习列宁的《哲学笔记》,读一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林逢祺、洪仁进主编的《教师不可不学的哲学》等书籍。

在古诗文教学中,文、史、哲是三位一体的。柏拉图说得好:“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因此,我觉得教师一定要读点哲学,精神要作一点追究终极和意义的努力。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原意是“爱智慧”,也就是说,研究智慧的学问就是哲学。因此,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经典阅读,读的大都是文史哲与艺术等,也就是文学、哲学、历史及艺术作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的文史哲,当是中国文化的根系所在。其中不但有着智慧,也流动着思想。所以,大凡认真学习经典文化者,多能走进真善美的境界。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

近年来,难怪许多企业家和大企业高管热衷于学习历史、文化、哲学和宗教。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迷上了人文知识?有一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的大企业高管这样说道:“要论管理知识,最尖端的我们都了解了、掌握了。但到我们这个层次,发现要进一步提升,必须有大智慧。而大智慧,在管理学里面是没有的,都在文史哲里面。”企业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何况我们教师?

五、不能没有美学知识

除文、史、哲之外,语文教师还要学习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郭沫若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着手。”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样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经典古诗文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美学范例,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能否敏锐地感受到这一点,取决于欣赏者的美学素养和认识水平。如描写自然美的,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抒写人情美的,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蕴涵哲理美的,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反映生活美的,有“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等。这些富有美学意蕴的诗句,需要我们认真去品读和体味。

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不仅是教师职业的需要,同时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也是我们学会“诗意地栖居”的需要。因此,我们要读一些美学著作,如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等。

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还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因为美不仅蕴涵在文学作品里,更存在于生活中。正如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对于美的发现,更多的不是靠眼睛,而是在心灵的层面。教师只有让美学素养渗透到自己的骨子里,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才能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美,充满魅力,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美的感染与熏陶。由此,我又想到爱尔兰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的一句名言:“美的追求是生命的真正秘密。”

六、要有国际视野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孙子兵法》考虑所有问题都出于系统性和全局性。战争是这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做中国教育,你完全不看外面的东西,不看外国对中国的研究,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是“身在此山中”。中国超越百岁的文化巨匠、思想大家周有光有一句名言:“要从世界看中国。”但是,你如果只在外面看,里面的风景怎样你都是看不到的。所以,你要把内和外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中国立场,又有世界眼光。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曾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口号,叫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每个人都可以认定自己美好的东西,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美好的东西,虽然不一样,美的东西我们可以共享。只有这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读中国的书,又读外国的书,既读教育的书,又读教育之外的书,甚至是高层次的书,教师才能视野大开,才能走进苏东坡诗中所说的那种境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总之,在教育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就必须认真读书。读书是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有效方式。教师有了广博的学识底蕴,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境界,才能成为一名被学生喜欢的、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读书方式 篇2

读书心得提交格式要求及提交方式

一、读书心得提交必须填写《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机械与运

载学部读书心得提交表》

二、读书心得提交表,“姓名”、“学号”、“班级”一律采用宋体,小

四号;“学号”、“班级”采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三、“阅读书目”、“心得题目”采用宋体,小四号,居中;“心得题

目”建议另起标题,不建议采用“XXXXX读书心得”形式;

四、“正文”一律采用仿宋,小四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

采用固定值22磅,如正文中有二级、三级标题,二级标题采用黑体,加粗,小四号;三级标题采用宋体,小四号;

五、如文章中有引文,则在“参考文献”栏写清楚引文出处,格式

为“引文标题,作者,发表(刊物)名称,日期”,参考文献一律采用仿宋,五号

六、读书心得提交表命名方式为“学号+姓名”

让读书成为提升学养的一种方式 篇3

我算是个爱读书的人,读的书很杂,最爱读专业书,常常是一拿起,就难以释手。读书改变了我的内心,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认识。它让我变得自信起来,成为一个知性教师。读书也因此成了我的一种休闲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是个伟大的教育家。我读过他的许多教育名言。之前,我认为国外的教育思想不及我国《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国外的教育家同样不及我们中国的教育家,比如陶行知。一次偶然的机会,经专家介绍,看了闫学写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一书,我有了深读的冲动。至今,我只认真阅读到书中第六条,感触颇深。感触最深的是第二个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此条建议使我牢牢地记住了两点:一是“终身备课”;二是“与书结缘”。这两点正是我们身为人师的追求。

教师通过终身阅读来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养,才能够不拘泥于教材,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教给学生寻求真知的有效方法——读书。课堂可以说是反映教师修养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射出一个教师阅读的方向与途径。我想,唯有读书可以改变这一切!

“书香教师、情趣课堂、生命教育”是我校未来三年致力追求的目标。而打造情趣课堂,提升生命质量,首先离不开培养书香教师这一基本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离不开终身读书。我们把推进教师全员读书作为三年的首要工程去实施,就是要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激发教师热爱读书、亲近阅读的情感,提倡教师过读书的人生,培养教师用笔思考的习惯。做一个书香教师肯定是要读书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讲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读书更不是为了应付某个人、某件事!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读书是为了让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明亮,让我们会用不同的眼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孩子、生活、世界,让我们更多的学会反省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努力,阅读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美好。读书,可以获取知识,可以通晓事理,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多了,也会让我们的身上自然而然的流溢出书卷味,散发出书香味,即使身着普通的衣服,也让我们的气质与众不同,从内心到外在都具有教师的职业特质。

我们要用心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可以读得很慢,在细细咀嚼中领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条建议与实践结合起来反复读,从实践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也可以读这部书的同时读其他相关的书,从比较中获得更多對自身有意义的事物。像李镇西、闫学、郑杰他们正是潜心阅读,有感而发,有所成就的!当然别人的思想可以与我们产生共鸣,但却绝对代替不了我们的思想,否则何来百人读《红楼梦》,就有百个黛玉形象呢?

太原师范学院第三附小的读书方式 篇4

教师对着PPT的绘本文字指读, 学生的注意力要随着教师指读的内容进行听读。帮助学生养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阅读的习惯, 引导学生逐渐实现汉字音形意的一一对应。当学生纯洁的眼神与图画和文字相遇时, 书籍便成了入学新生的挚爱。

二年级“滑读”

“滑读”要求学生跟着教师读的内容, 用手指在每行字的下面连续不间断地划着跟读, 借助滑指动作, 继续帮助学生养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进行阅读的习惯, 让文字在指尖流动, 在耳畔环绕, 在脑际浮想。

三至六年级“默读”

随着年级升高, 逐步提高默读速度, 由三年级每分钟大约为200字左右, 到四年级300字左右, 最后五六年级400字左右的默读水平。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和一定理解品鉴能力的小学毕业生, 尽情享受文字的曼妙与生动, 为学生的终生阅读奠定基础。

三级演讲:指每个学生每月在小组内演讲一次;每个学生每学期在全班演讲一次;每班选取代表每学年在全年级演讲一次。学生人人登台参与, 与大家共享读书的收获和喜悦。

高效率的读书方式有哪些 篇5

拿到书的时候,根据题目,先想想:这本书如果我写,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然后,看一下简单的介绍及序言等,如果介绍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章节的布局也没有新鲜之处,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或者只是粗略地看翻一下。反之,就买下来阅读。如果作者观点新颖,或者观点与自己接近但章节中体现出来的思路,有比自己深入、系统和完善之处,也买下来,重点读那些体现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节。

所以读书的时候,一般先看目录。目录是提纲挈领,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通过目录,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会让你的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严谨和清晰。因为,读书不仅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打思路,学会更深入地、更多角度的思考。

带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甚至,你是在和作者一起写作。这会让你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独到之处,也帮你发现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处。这样,你读一本书,远远超过以普通方式读十本书获取的收益。

由于此前已经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最关注的,也就知道了哪些应该粗读、哪些应该细读(当然,我现在基本上不分那么清楚了,因为读书效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选择已经不需要了,在阅读中就可以自动做这种筛选),就可以更好地分配时间。

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支笔,把精彩的观点或阐述划上线,或把自己的感受随时写下来。因为,看别人观点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作者对话,注意,读书是与作者对话!你不自然地会有一些感悟,把它记录下来非常非常重要。当你养成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你的获取知识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思维会更加活跃。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拒绝你非常厌恶的观点,只要对方能够自圆其说,你不妨也了解一下。中国人的局限性是:会认为与自己观点差异大的观点是荒谬的!往往从道德层面加以谴责,而完全不理会对方的逻辑关系。其实,荒谬的观点不一定没有道理。我们应该学会通过交流和辩论,让道理越来越清晰,而不是通过情绪化的宣泄让本来可以讨论的话题变得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问题。我也在努力修正自己的这个缺点。

读书方式 篇6

一、图书漂流的活动特点概述

图书漂流即人们将自己阅读完的书,放于公共场所供他人选择阅读,而自己也能够选择想读的图书,待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等待其漂出手,继续让书本进行漂流,让其他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图书漂流兼具优缺点,只有透彻地分析了解后才能将活动越办越长久。

1. 图书来源多样

活动中学生所阅读的图书主要由两种渠道获得,除了学校所筛选提供的图书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为学生们所贡献的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

2. 图书种类纷繁

由于学生所贡献的图书种类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图书漂流中的书籍没有固定的种类,书源的不确定性促进了学生阅读面的广泛性,倘若偶然拾得一本好书,这对于阅读者来说就成了一件意外的惊喜。

3. 对阅读者个人素质要求较高

学生们能够将自己心爱的书籍贡献出来与大家分享,是出于对阅读者的一种信任,然而图书的漂流具有偶然性,整个漂流的过程对阅读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又没有专人进行监督,所以图书的回漂率以及书籍的保护也就成了活动中存在的阻碍。

二、图书漂流对年级读书活动的推进

1. 低年级

低年级的孩子爱玩爱闹,心思很难长久地放在阅读上,所以图书漂流活动有利于帮助其培养专注力,并提升语言交流的水平。

2. 中、高年级

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控力,活动能够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

三、现阶段图书漂流活动存在的问题探究

1.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欧洲,对于中国是一种极具理想主义的新兴阅读方式,暂时还未获得大家的广泛认可,其次,我国自古就有“藏书”的习惯,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藏书家与爱书人士,并不习惯将自己的书籍成为共享的资源,且由于活动开展的初期学生积极性偏低,因此提供的书籍质量就不能够保证,这对整个活动影响颇深。

2. 流通率低造成资源浪费问题

图书漂流好比是某一区域内群体自发的阅读大串连,是否人人都能遵循其中的规矩取决于阅读者个人的素质以及责任心,图书不及时归还的问题形成了流通率下降、断漂等问题,闲置在读者手中的图书资源造成了浪费,同样不利于活动长久地开展。

3. 图书保护问题

小学生喜欢在书上画涂鸦,做笔记是常事,但这样图书损坏的比较快,若得不到维护,那么这些书就会成为废纸,无法再进行流通。如何防止图书的蓄意损坏,让学生能够珍爱书本,是学校开展活动急需考虑的问题之一。

四、解决方案

1. 保证活动的持久性

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被定为世界读书日,以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以各种形式庆祝和举办图书宣传活动,如此传承了二十余年,所以,图书漂流活动也要从根本上加大宣传,增加资金和精力的投入,让活动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不只流于形式,从而保证学校的图书漂流能越漂越久远,越办越精彩。

2. 设立班级内部图书“漂流站”

建议在班级内设置漂流站,并选两名同学作为图书管理员,而管理员的主要工作为对图书质量严格把关,将不适宜少年儿童读的书退回,禁止漂流。再由校方制订相关的漂流规则,制作漂流书签,根据漂流规则,学生可以带走或带来自己喜欢的图书,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另外,还可以在“漂流站”中设置意见箱,让学生能够对活动进行积极反馈,让活动处于广泛的监督之下。

3. 规范漂流图书的包装

在学生所送来的书籍的封面或扉页上贴上专门的标识,在封底贴出漂流活动相关的说明文字,在漂流书签中记录漂流足迹,保证书的漂流路径可视化。

4. 保证漂流制度的健全

漂流图书的方式过于自由,学校要保证图书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定的形式流传,让这种好书共享方式得以延续。例如:规定漂流时间不超两周,逾期可以申请继续漂流等。

采取措施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开办活动的初衷,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经过几次漂流书免不了变旧破损,其中的损失不可避免,但书的流传就是知识的涌动,所以学校应该抓住重点,把握图书漂流的真正意义所在。

图书漂流的发展以及推广工作仍然处于劈波斩浪的阶段,但其美好的前景是具有预见性的,这种流动式图书馆能够服务于学生,方便学生阅读,提升图书的利用效率,还有号召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作用,这对自身同样是一次考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加此类活动,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心灵因信任而贴近,让文明美好留驻在生活中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朱怡.图书漂流,传递书香与快乐——浅谈图书漂流的实效性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5).

[2]刘璐,陆霞,刘振勇.低碳经济时代图书漂流必将风靡的趋势研判[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8).

读书方式 篇7

一、人类的政治方式

摩尔根认为, 人类的经验只产生两种政治方式。第一种, 也就是最古老的一种, 称为社会组织, 其基础为氏族、胞族和部落。第二种, 也就是最晚近的一种, 称为政治组织, 其基础为地域和财产。这两种方式在性质上根本不同, 一个属于古代社会, 一个属于近代社会。摩尔根通过对易洛魁人、希腊人、罗马人的氏族、胞族、部落、联盟、民族的实证与文献分析, 来论证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及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

氏族是具有共同的氏族名称的血亲团体;胞族是有亲属关系的几个氏族为了某种目的而结合的一种更高一级的集团;部落是若干氏族结成的集团, 通常分组为一些胞族, 全体部落成员操同一种方言;部落联盟的成员各自操同一语系的不同方言。“一个氏族的成员人数增多而分化为两个氏族, 这两个氏族再进一步分化, 到了某个时候就会重新组合成两个或更多的胞族。这些胞族组成一个部落, 其成员操同一种方言。历时既久, 这个部落又因分裂作用而变成几个部落, 而他们又重新组合为一个联盟。像这样的一个联盟就是由两个氏族通过部落和胞族形式而发展来的。”

从氏族到部落联盟, 看来有这样一个过程。有一个中心地区因为生活资料的充裕而造成人口过多, 于是出现人口外流的现象, 年复一年, 便在距离本部较远的地方出现一群居民。久而久之, 外移者的利害关系与本部落产生区别, 在感情上也成了异乡之客, 最后在语言上也发生了异化。即便他们的居域与原地毗邻, 也会因此而分离独立, 一个新部落就这样形成了。分离不是一场冲突, 也不是一场感觉到的灾难, 而是在一片辽阔的地域内自然扩散所造成的分割, 继之以彻底的离异。“如果让我们用强调语气来描绘的话, 那么可以说, 每一批移民都具有军事殖民的性质, 其目的在于找寻和占有一块新地域;他们在起初是想尽量保持与母部落的关系。他们就以这种联系不断的迁移运动来力求扩大他们的共同领土, 然后又力求抵抗异族入侵他们的疆域。”部落和方言的增多, 成为土著间不断发生战争的根源, 而这却是部落联盟的必要条件。

二、家族观念的发展

在第三编中讲摩尔根讲到家族观念的发展。这部分是摩尔根最有意义和最富创造性的研究。他以亲属制度来阐述已经消灭了的古代家族及婚姻制度, 为人类的婚姻制度的完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认为家族制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摩尔根列出了五种顺序相承的家族形态, 也是家族发展的五个阶段:血婚制家族;伙婚制家族;偶婚制家族;父权制家族;专偶制家族。血婚制家族是由嫡亲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集体相互婚配而建立的, 由此产生的是马来亚式亲属制度。伙婚制家族是由若干嫡亲的和旁系的姐妹集体地同彼此的丈夫婚配而建立的;同伙的丈夫们彼此不一定是亲属。它也可以由若干嫡亲的和毫无关系的兄弟集体地同彼此的妻子婚配而建立;这些妻子们彼此不一定是亲属。由此产生的是土兰尼亚式和加诺万尼亚式亲属制。偶婚制家族是由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 但不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婚姻关系只有在双方愿意的期间才维持有效。这种家族没有产生出亲属制度。父权制家族是由一个男子与若干妻子结婚而建立的, 通常由此产生将妻子幽禁于闺房的风俗。这种家族也没有产生亲属制度。专偶制家族是一对配偶结婚而建立的, 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它产生的是雅利安式、闪族式和乌拉尔式亲属制度。

摩尔根之所以能够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家族, 按照他的说法主要参考的根据是亲属制度。通过对亲属制度的分析, 可以得出家族婚姻制度分类的结论。另外, 各种家族之间相互处于一种逻辑的序列之中, 总合起来贯穿了蒙昧社会到文明社会的各个文化阶段。也就是说文明社会阶段的家族就应该是专偶制的婚姻关系, 它不能倒退到伙婚制或父权制婚姻状态。摩尔根推断出血婚制家族属于蒙昧社会, 偶婚制属于野蛮社会, 专偶制属于现代社会。

三、财产观念的发展

在第四编中摩尔根讲到财产观念的发展。摩尔根认为, 财产观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财产是积累起来的生活资料, 对财产占有欲的热情, 在野蛮时代就存在, 后来变成为支配着文明种族的心灵的强烈热望。财产的发展, 与发明和发现的增加, 与都标志着人类进步的几个文化阶段的社会制度的进步, 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阶段财产发展状况及继承都是不同的。财产和职位是产生贵族的基础。“多少世纪过去了, 但是除了美国之外并未能消除特权阶级, 特权阶级之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

当然, 摩尔根在第一篇中所涉及的是一种总论性的内容和人类发现与发明的内容。不过, 我们在这里限于篇幅并不将其最为本文的主要探讨对象。但是这无疑又是重要的, 因为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按照普遍的古典进化论思想的看法) 总伴随着一种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 而我们那些古典进化论者们都是以这些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对社会进化的阶段进行划分的。我们在下文中将看到摩尔根就是以一些技术上的成就来区别人类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摩尔根无论是从人类的政治组织方式, 还是从人类的家族观念抑或是从财产继承史方面的探讨。事实上他所要给我们展示的正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的不断变迁的过程, 而这种变化的原因, 尤其是变化的路劲相同的原因, 则被摩尔根认为是一种人类心智的一致性的结果 (其伴随的论证基础则在于人类的一元起源论) , 我们将在下文提及到这个论点, 并发表自己的反思。

经过上述的这些主题的探讨, 摩尔根想要论证的结论便是:人类社会普遍遵行一种途径在向前发展, 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应的分为大致的三个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前两个阶段则又可以分别分为低级、中级以及高级阶段, 这样,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被划分为七种形态。关于各种形态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摩尔根在著作的第一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这里将不再赘述。

四、反思

对于摩尔根的著作及其思想, 再后来人的赞扬和批判中几度沉浮。我们知道他的著作赢得了马克思的高度赞赏, 后者对其著作做了大量的批注和笔记。而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批注及笔记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但是, 在人类学的后期发展中, 对摩尔根 (或者是对其代表的古典进化论) 的批判也是十分激烈的。然而他并没有被彻底遗忘, 新进化论人们对他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尽管并不十分赞同他的观点及方法, 但是也承认了摩尔根对人类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贡献。

作为笔者自身, 想要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不同看法:

首先, 我们看到摩尔根在对其论点进行论证时, 使用了大量的材料来作为支撑, 而且, 他尽量告之读者这些材料的来源以及提供材料者的背景以使读者更加确信材料的真实性。这一点是十分值得赞赏的, 至少比起英国早期人类学的发展状况而言。而且, 摩尔根自己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了实际调查和体验, 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在他的那个时代。但是, 当他将不同地区的材料进行比较时, 我们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些材料在何种程度上具有可比度。因为作为文化的许多习俗, 它都与产生这文化的习俗的人们的生活背景具有重要的联系。换句话说, 文化的整体性被忽略, 他为了便于比较而开始对这些文化进行拆解, 那么这种拆解是否合理呢?

其次, 我们看到, 在摩尔根的著作的第一部分, 他大量的阐述了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进步。然而, 他似乎并未将社会的进化归结为一种可验证的技术手段, 而是, 正如他多次提到的, 乃是由于人类普遍的心理一致性。笔者更加赞同那种客观的事实的是由于人类普遍的心理一致性。笔者更加赞同那种客观的事实的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将社会变迁的原因归因于人类的心理作用, 看来有失妥当。我更加确信, 在摩尔根所比较的要素之外, 这些不同的社会还有诸多的不同特点, 这些将如何解释?而笔者的另一个看法是, 人类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但是很多情况下是受到文化背景的强烈影响的。我们总不能陷入弗洛伊德的解释吧?这种难以验证的解释方法如何是我们确信它所得出的所谓“事实”呢?

最后, 有一个细节性的问题, 就是摩尔根根本反对一种家族在社会中基础地位, 不但在氏族社会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近代文明社会也是不可能的。这一点与我们对传统中国的看法不尽一致, 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家族正是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单位而存在的。而到今天, 即便公认的是家庭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家族势力依然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

摘要: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的著作《古代社会》建立在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长期研究基础上。书中他对人类的政治观念、家族观念以及财产观念进行了一次整体的人类史的表述, 本质上, 他揭示了一种社会的组织方式的进化史。

关键词:摩尔根,古代社会,社会组织,政治方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作案例分析下一篇: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