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科技型大学

2024-05-11

应用科技型大学(共12篇)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1

为了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需要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基于这样的背景, 2012年12月,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启动了“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目前, 参与该项目的高校共32所, 分别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目前, 我国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支持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因而如何改革和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成为应用科技型大学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必然性

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是教育部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于2012年12月部署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将通过对欧洲应用科技大学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研究、对促进本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贡献研究, 以及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在本国教育体系中的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研究, 旨在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 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使得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并促进我国经济转型[1]。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请推荐有关院校参加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的通知》要求, 参与高校必须符合“办学定位明确、特色明显, 技术技能培养能力在本省 (自治区、直辖市) 居领先地位, 学校重点学科和骨干专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有重大支撑作用, 学校领导班子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明确要求。因此, 这32所高校有必要按照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有关要求, 结合本校特点, 改革并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策略分析

专业培养方案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是学校进行教学组织、运行、管理、监控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也是师生完成整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应用科技型大学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 应该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的思路, 结合各个高校各自的具体情况,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科学调整专业结构, 积极开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 做好培养方案, 努力使学生成为各具特色的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2]。

1. 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

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是通过对32所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 以探索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大力培养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 解决企业用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32所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时, 尤其是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 应该遵循教育部的这种人才培养思路,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学分、教学内容、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 认真研讨校企合作的具体方案, 等等, 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校企合作落实在各个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中, 使得各专业的学生能真正成为服务地方、服务具体行业和企业的专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 结合实际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各个高校有着不同的师资力量、不同的生源特征及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 因而, 32所高校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结合校内外的具体情况, 将自身特色展示出来。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 可以对每个专业做一个SWOT分析。先分析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再对比分析同等院校本专业的专业设置特征和人才培养效果分析, 最后得出自身专业的优势 (Strength, S) 、劣势 (Weakness, W) 、机会 (Opportunity, O) 、威胁 (Threat, T) 。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 在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的前提下, 合理改革专业培养方案。

3. 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经验。

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本身就是通过对欧洲应用科技大学在本国教育体系中的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的研究, 来探索构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3]。因此, 32所高校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 应该对比分析欧洲各大学, 尤其是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内容, 再结合本校特点, 具体制定可操作的、具有时效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三、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策略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8月, 是经教育部批准, 由重庆邮电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 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所设专业面向全国招生。2013年参加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加入该项目后, 移通学院及时调整了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战略, 深入细化各个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

1.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移通学院在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 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 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 致力于培养人格高尚、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工程型、创业型、国际化”、服务于信息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人才。

2. 结合实际, 制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除了遵循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人才培养思路外, 还要对移通学院各专业做SWOT分析, 也就是对各专业的内外部环境做分析, 得出各个专业的优、劣势, 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制定独具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

移通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 已经积累了14年的办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和其他三本院校相比, 移通学院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优势, 当然在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硬件资源上还有不足之处[4]。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经济发展形势、企业应用等宏观外部条件, 移通学院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新增了物联网工程、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并且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全面改革, 重新制定了2014级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后的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如表1所示:整个专业培养方案共分为五大模块, 分别是通识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专攻课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全校任选课程。每一模块下, 都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优势, 精挑细琢课程安排, 合理设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下, 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时要体现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而在公共必修课程、专攻课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模块中均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表1中的实践方式 (1) ~ (7) 分别表示: (1) 团队式实践, 集体参与, 校内双体系人才培养基地、大学校园微创企业、校内拓展训练基地、校内竞技体育中心、校外企业合作; (2) 寒暑假社会实践; (3) 体育; (4) 机房上机实验; (5) 校内或校外毕业实践; (6) 校内实验室实训平台操作; (7) 根据不同课程, 具体安排, 有校企合作培训、机房上机实验、寒暑假社会实践、校内实验室实训平台操作等形式。对于第 (7) 种实践方式, 因专业课程不同而方式不定。比如, 移通学院在制定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时, 从社会需求出发, 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5], 删减不实用的课程, 增加具有专业竞争力的课程, 全面改革和制定新的专业培养方案, 方案如表2所示。

按照移通学院专业培养方案整体框架下的理论与实践的配置改革后, 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比如,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毕业学分达标。基本要求如表3所示:理论总学分119分, 占比73%, 实践总学分45分, 占比27%, 与教育部专业培养方案吻合, 而且更符合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规划的相关要求。

3. 充分借鉴德国的办学经验。

移通学院坚持实施国际化战略, 继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联合成立中德应用技术学院以来, 已与德国、美国等国的十余所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 广泛开展了中外联合培养的硕士、本科双学历教育活动。在与德国合作办学的基础上, 充分考察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经验, 尤其是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 充分借鉴他们的先进教育经验, 将可操作的、可移植的教育经验融入到移通的专业培养方案里。

四、结论

应用科技型人才的培养能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教育功能目标定位、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以满足企业对应用科技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20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为例, 分析了应用科技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策略问题, 期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找到适合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学春.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切入点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科技大学[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3, (2) :8.

[2]张发明, 刘安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 2012, 9 (1) :26-29.

[3]张有龙, 赵爱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分析及借鉴——兼论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07, (1) :93-95.

[4]刘耀, 孙玺, 吕翊, 等.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 2009 (1) :53-59.

[5]林金娇, 樊铭渠, 蒲海涛等.基于社会需求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17 (11) :110-112.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2

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心得報告

七美六B 胡淑涵 795130469

沒有圍牆的美術館是一本讓我讀了受益良多的一本書,這本書是由劉惠媛所著,於2002年1月15日由幼獅文化出版的。

面對藝術革命史上一段接一段的改革及創新,而到達現在稱自己為『前衛』藝術家的人們!靠著先人一步一步的向前跨出,即使現今社會也並無法完全接納這樣所謂的『前衛』,有著叛逆、逆向操作的藝術血液。

印象派的開創是整個藝術史上「現代藝術」的開端,它重新的發掘「速度」與「改變」,他們提倡在作畫時追求一種色彩、光影以及作畫當下的感觸,在之後也深深影響了梵谷,《嘉舍醫生》這幅畫就將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看了內心擁有許多澎湃,而在當時的社會中卻被嘲諷,但也因藝術家們自我意識提升,加入了更多自由主觀意識,更深深的影響之後藝術壇上精彩與創新的延展,接著印象派之後的藝術突破更有許多不朽的作品。接著達達主義則是由一群反對戰爭、反對宗教和舊制度的藝術家共同聯結合成,達達是一個結合了文學和視覺藝術的改革運動,其中以杜象最為突出,杜象使用「現成物」來創作,打破了幾百年來藝術的疆界,他最引起我也是引起當時社會注目的一件作品,就是他將日常生活中的「尿盆」簽了名,就拿至美術館展覽。杜象的一句話「我說它是藝術,它就是藝術」,更深深震撼了我的內心,其實對於現今台灣社會,這樣的藝術能被幾個人認同呢?或許這也是台灣現在在藝術領域上最大的瓶頸,前衛創作的人找的到人欣賞可卻少之又少,無可避免的世俗眼光卻深深影響了每個創作的藝術家,關係著生活與生存,這是個非常現實的社會。現在的台灣就好比當初藝術改革時的社會場景。

觀念改革-抽象表現主義、拼貼、集合與堆積接著更有攝影機的出現,照片也成為創作的一種媒材,再隨著電腦的發展,電腦繪圖比相機更為突出,已到了不需看到現實場景便能用電腦將場景畫得維妙維肖,也更能將畫面天馬行空,做為想像的更大的展現,突破了傳統以畫筆作畫、以相機拍攝現實的感受,讓藝術領域又更進到另一個時代。書中提到「當『畫布上出現的不再是圖畫,而是一個事件』,展出的不一定是作品,可能是一個新觀念。」,或許剛看到這句話會令人感到十分不解,不過在我看了歐朋漢的作品後,更有深刻的體會,他用毛皮將瓷器杯子及湯匙包起來,讓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書中提及,當東西變得沒有美醜之分時,藝術會消失嗎?針對這個疑問,拿出前面杜象提過的一句話「我說它是藝術,它就是藝術」,我也認同這點,我覺得只要是創作時內心有那樣的感動那種激情那種美的情境,所做的任何作品、任何事,都可以稱上是藝術。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3

联邦教研部长婉卡指出:“无论就读的是应用科技大学还是普通大学,毕业生们对大学生涯的总体评价还是非常正面的,尤其是针对课程的组织。这是对大学以及博洛尼亚改革实施后引入的本科-硕士体制的褒奖。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进入职场的形势也日渐良好。”应用科技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主要是在专业匹配和薪酬方面有差异,两类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平均时间为三个半月。

在专业匹配方面,2013届毕业生的情况好于以往。应用科技大学中有60%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接受的工作与毕业文凭相匹配,甚至高于他们的毕业文凭;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中,有46%的本科生和76%的硕士生的工作和他们的文凭相当。从行业情况来看,超过40%的毕业生进入服务行业(不涉及科研和文化),且无关毕业生所就读的学校和获得的毕业证类型。

在薪酬方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年薪为3.51万欧元,而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为3.02万欧元;应用科技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硕士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分别是4.02万欧元与3.85万欧元。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特征探析 篇4

一、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动因

1. 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应用科技大学升格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最初属于中等教育范畴。最早的应用科技大学可追溯到1862年成立的海牙皇家艺术学院。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纷纷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荷兰也不例外。高等教育入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增加了对多样性高等教育的需求, 因此, 通过发展多样性的高等教育来满足多样性的需求势在必行。应用科技大学因费用远低于研究型大学, 且教育导向符合经济发展所需, 成为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理想场所。从20世纪60年代起,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学生人数持续上升。1986年, 荷兰政府出台了在应用科技大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法》, 促使应用科技大学脱离中等教育范畴, 正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 从而形成了荷兰现行的高等教育双轨结构。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 荷兰政府对原有的350所院校进行调整, 形成了目前43所超大型、多功能的综合类应用科技大学布局。目前, 荷兰教育水平名列欧洲前茅, 在25岁至64岁年龄段中,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已从1996年的62%增加至2010年的72%, 是欧洲接受高等教育人数较多的国家[1]。

2. 产业结构调整引发教育体系结构的变化

二战以后, 荷兰经济持续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至2010年, 荷兰农业比重已下降至3%以内, 工业比重下降至30%以内, 服务业比重则上升到70% 以上。产业结构的巨大改变带来人才结构需求的大调整, 而由于高度同质化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 荷兰通过大力发展应用科技大学来提高对劳动力市场人才结构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协会 ( The Netherlands As- 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数据显示, 2011年荷兰应用科技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构成领域中, 经济与服务类学生人数最多 ( 34%) , 其他依次为教师教育 ( 16%) , 工程与技术 ( 16%) , 社会与行为 ( 16%) , 卫生保健 ( 11%) , 文化与艺术 ( 5%) , 最少的为农业 ( 2%) , 与荷兰经济产业分布情情况况十十分分吻吻合合。。

3.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终身学习愿望日益迫切

在荷兰, 随着高新产业不断涌现, 岗位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 新旧岗位交替产生与消亡日渐频繁, 人们需要不断更新职业技能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此外, 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快速进步也给荷兰带来新的竞争压力, 人们对终身学习的愿望日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 应用科技大学也从单纯的技术传授转变为顾及个体的升学、自我提高、晋升及其他多种需求, 在校生平均规模已从2000年的5, 430名增加至2010年的12, 089名[2]。

二、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发展特征

1. 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使命

荷兰的国土面积仅41, 864平方千米, 人口约为16, 730, 000, 是欧盟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作为一个面积小、资源相对贫乏的西欧小国, 荷兰依靠高等教育为其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荷兰知识经济水平十分发达, 公司、机构和政府都从国家强大的知识经济中得到前所未有的益处。“新知识的快速、广泛应用需要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完成, 在这一过程中, 应用科技大学扮演着重要角色”[3], 被认为是“连接知识与专业实践的桥梁”[4]。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协会指出: 为确保荷兰成为全球知识社会引领者, 国家必须变得更有竞争力与创新精神, 创新应成为荷兰的一个文化特征。应用科技大学因具备同时回应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与真实工作世界对教育的需求, 在国家知识经济发展道路上,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网络 ( European Net- work of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UASNET) 则更明确地提出, 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也是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

荷兰在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制品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上世纪末, 荷兰著名的应用科技大学汉恩大学就认识到生物技术将是21世纪大力发展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在医学、制药、工业、农业、军事、环境、海洋等领域均会有广泛应用, 而且随着知识经济发展, 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制品生产方面的人才需求尤其突出。因此, 汉恩大学适时地开设生命科学专业, 重视对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生物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 同时, 学校加强与本国生物制品公司的合作, 为学生实习与研究提供良好条件, 培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 汉恩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既可胜任理、工、农、医、制药、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也可从事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与经贸工作, 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2. 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贯通机制, 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荷兰应用技术大学面向具有普通中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大学预备教育文凭及任何同等资格的学生招生。据统计, 2006 ~ 2010年间, 荷兰有10% 左右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3% 左右的大学预备教育毕业生、80% 左右的普通中等教育毕业生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 10% 的应用科技大学学生进入研究型大学学习, 也有近10% 的研究型大学学生进入应用科技大学学习[5]。从2002年起, 荷兰引入学士与硕士体系, 即学生通过应用科技大学四年或研究型大学三年学习后, 可取得学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 意味着学生具备从事高水平工作的能力, 也可选择硕士学位继续深造。专业硕士学位面向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招生, 主要涉及领域有艺术、教育、医疗保健及社会工作等[6]。这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贯通机制, 不仅为众多适龄青年提供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 而且还提升了整个国家公民受教育的层次, 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在学生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其人才培养目标接近社会需求, 与实体经济契合度高, 因此对经济转型的适应能力强, 能在农业、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服务、卫生保健、行为与社会科学、文化与艺术以及教师教育等众多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近200个课程计划。如荷兰是通往西欧的海港门户,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理想的物流集散地, 拥有国际性海港与机场: 鹿特丹港为世界第一大港, 阿姆斯特丹机场为欧洲第三大空运货港。目前, 荷兰港口吞吐量占欧洲总量的40%, 并承担欧盟跨界运输量的35%。荷兰拥有如此高度发达的水、陆、空综合运输系统得益于应用科技大学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人才支撑。汉恩大学物流专业开设四年制学士学位项目与18个月硕士学位项目, 课程设置包括市场、管理、贸易、海关、配送、仓储、海陆空运输、成本控制等与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相连的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物流知识和技能, 提高学生对创新型经济的适应能力, 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物流经理、实物配送主管、物流分析师、配送经理、采购策划和产品策划等岗位, 可以较好地满足各个层次、各种岗位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

3. 开展应用型研究, 注重与产业界保持良好互动关系

荷兰应用科技大学重视技术应用中的研发, 致力于促进知识转化与循环, 其研究类型以短期、应用型为主。应用科技大学通过需求驱动的应用研究项目, 把技术创新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 达到学生知识获取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 以研究和教育的互动促进创新和改善专业实践。其教师与研究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 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实践性以及更好地促进应用型研究与教学之间的良性循环。这种“实践导向的研究与设计活动, 有利于加强教师专业实践文化”, 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课程内容。荷兰现代农业高度发达, 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与研发。例如应用科技大学哈莱姆学院下设农业与技术学院, 其农业教育专业不仅为农业物流行业提供高素质的农产品包装、加工和营销人员,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 农业研究人员和国际农业组织职员等, 还为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技术保障。学院建立了农作物育种研究所、农业技术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及农业工程研究所等, 通过开展应用型实践研究, 确保课程开设内容与行业发展前沿保持一致, 并且还将实践中产生的问题随时反馈至教学, 有利于技术的扩散。

荷兰是个充满机会与创新的国家。全国共有685, 000个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每年为荷兰创造高达4, 500亿欧元的收入[7]。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在政府积极推动下, 荷兰许多应用技术大学开始注重与中小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研发或技术更新。近年来, 应用科技大学在研发方面与本地区中小企业合作越来越密切: 一方面, 大学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平台,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升级问题, 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周期; 另一方面, 企业向学校提供科研资金, 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至2011年, 荷兰有30所应用科技大学与产业界广泛合作, 共同开展了包括与产业界实现知识共享的RAAK项目、促进特定经济领域发展的PID项目、激发农业教育革新的KIGO项目以及推动健康医疗研究与护理革新的ZonMw项目等, 数量近300项[8]。

4. 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荷兰是最具多样化的国家之一, 奉行多元文化并存的价值准则。应用科技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例如荷兰海牙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程度十分高的现代应用科技大学, 设有工程、经济管理、信息技术和理论、行为和社会科学等系科, 现有在校生约16, 000人, 其中海外学生为9, 600人, 每年接收来自40个国家的400多名交换生。其二, 课程开设国际化。海牙大学开设的49种全日制本科生项目中, 有9种用全英文授课; 9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项目中, 有3种用全英文授课。其三, 注重在教师和管理队伍中吸纳国际元素。海牙大学的教师来自全球146个国家或地区, 教师在多元文化融合与碰撞中共同学习和生活, 促进大学朝国际化方向发展。其四, 办学理念国际化。海牙大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芬兰、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的近300所著名高校建立起学分互换制度, 鼓励学生探索其他民族的文化, 努力成为一个思想开放、独立思考的“世界公民”。该校计划至2015年底, 所有海牙大学毕业生, 均有到国外进行至少半年的交换、交流学习的机会。为让毕业生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海牙大学还与全球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壳牌石油 ( Shell) 、联合利华 ( Unilever) 等紧密合作, 使毕业生有直接加入世界知名企业、集团的机会。

三、借鉴与思考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而言, 在高端服务类、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激烈的全球竞争。新形势下, 我们需要从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创新。正如荷兰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所经历的产业结构重大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样,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结构需要做出调整, 尤其是要提高地方高校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反应效率与服务能力。目前, 我国已有不少地方高校根据区域产业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明确提出把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在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招生、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与尝试, 为区域和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做了积极贡献。但是, 由于缺乏国家政策支持, 这些地方高校在体制机制上遇到一些“瓶颈”。因此, 借鉴荷兰等西方发达国家做法, 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发展一批应用科技大学,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科技大学发展之路, 促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要求, 并推动其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2][5]Key Figures 007-2011.[EB/OL].[2013-06-02].http://www.government.nl/issues/education/documents-andpublications/reports/2012/07/24/key-figures-2007-2011.html.

[3]Innovation Agenda of Universitie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Maximum Participation and Knowledge Circulation.[EB/OL].[2013-06-19].http://www.vereniginghogescholen.nl/english.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5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应用技术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也随其在不断发展,科研评价体系是指在一个科研机构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或是国家通过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实施对科技单位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体系。它往往以考核成果、资金效益以及成果转化为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对某一科研机构或科研项目运用一定的科技术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考核,其包含对“业绩”和“效益”两个方面的考核。而作为高校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行政干预过多、评价机制不成熟、评价机制缺少科学方法、评价分类不准确等。研究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与优化,对促进此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现状

1.1 评价方法现状

目前,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团队评价法、行政申报审批法、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方法、政府机构专门考核法等。专家团队评价法是指通过组建专家科研评价体系团队,由其根据国家评价体系标准进行各项逐级审核和评价,最终给科技项目和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价,它具有权威性,但缺点是不容易发现创新价值的科技项目,因专家们的知识和学识有限,以及在科技领域中运用有限,从而使得评价使用的方法,或个人研究不足,最终使得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行政申报审批法,是指根据大学行政级别通过一所大学规定每一年申报科技项目数量,由行政机构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评价和管理,最终确定其价值运用和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科技项目的评价。社会开放绩效评价法,是指根据科研评价体系,以社会人群运用为标准,实现价值社会化后,运用公众开放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它往往是在科技试点和运用过程中的一种评价,往往不作为科技项目专项评价,一般是辅助评价的一种手段。

1.2 评价基础与执行运用现状

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是科技项目的确立和科技研究创新理论的出现,然后再到实验室研究成功后,通过文献理论和撰写与发表,以及聘请专家进行技术监督后,确定有科技价值后,再通过行政申报程序和方法进行申报。因此,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评价基础必然是以行政审批为基础,由大学科研人员和机构进行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申请为基础,最终通过合格审查后层层上报这一种层级的行政申请基础在操作和运用。到目前为此,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较多问题,如论文造假、运用抄袭、科研理论水平不高、社会运用价值不大,最终使得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多难以控制的内容等。

1.3 评价结果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的科技项目多,但通过评价结果后,真正能够转化为技术和企业运用技术的科技项目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不理想,很多为低水平科技能力或是根本不具备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的内容,并且大学的科技研究主要在产品应用的外观设计和普通运用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多不具备创新型研究与开发,最终使得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存在较多问题,如大学中科技项目在评价体系评价后无法转化为成果运用或是全面推广运用,有的也是根本无法使用或是缺少相关资金和设备根本不能启动运用等。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行政干预严重

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运用过程中,往往是泛行政化成为正常现象,资源都是掌握在行政领导手中,如成果评价、研究考核、职称申请、科研报告等都是按照行政级别的办法来办。如在职称论文发表各应用技术大学就明确规定,需要发表一定的科技论文的科技研究者才能申请科技职称和研究考核,并还分省级、市级、国家级职称论文发表来判断,这也是按行政级别来进行论文档次来发表的。在行政体制下,学术研究和科技论文研究成在不自由、不公平现象,创新成果的评价只能在行政体制下被认可,最终由主管部门确定,很容易引起不信任和不公平现象。在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中的资源分配、科学争论、学术分析与讨论、学术评价等都存在对权力判断和认定的现象,其评价活动的行政性往往要大于学术性,官大真理多的现象成为笑谈。行政干预严重是,使得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资源分配及其成果评价最终由行政管理部门分配和确定。

2.2 分类不明确,评价缺乏规范性

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和活动是多方面、多层级、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领域的,但却因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分类不明确,出现一些交叉科技可以选择不同分类,最终使得研究结果出现了层次上的差别。另外,由于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需要从不同分类来确定一个标准值进行科研评价,而同时,还需要选择一定分类来进行标准值判断,如果分类不准确,在两个相似或相同的出现两种不同分值,最终使得评价分类不准造成差异,容易引起被评价人类的通过评价体系漏洞来进行归避。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分类不准主要表现在,其交叉领域分类出现无法选择,或是选择不当就引起评价分值过低。另外,由于评价分类缺乏科学规范化的标准体系,使得分类过于自由或是有一些根本没有细化分类,最终使得评价缺乏规范性。

2.3 评价机制缺乏系统性

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由于是直接导入的国家科研评价体系和高效科研评价体系来运用的,本身存在很多不能细化的内容,或是其评价标准体系本身存在诸多漏洞,由于应用技术大学涉及科技内容广泛,单一的考核考评体系根本不能含盖其科技项目内容。如像应用技术大学的生产工具科技项目、荒山开发科技项目、泥土提炼生物蛋白项目等这一些应用技术由于采用原单一的科研评价体系出现考评内容不全面,且价值预测与估计、风险控制预测、科研成功与否的预测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而在评价机制不成熟和不健康的情况下,最终使得评价出现不公平、不合理,以及可能被权利利用而成为一种形式。我们知道应用大学的科技项目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向上逐级上报的,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多项目的科技选择时,行政干预作用过大,最终使得好的科技成果往往不被选送上级部门审核和批准。另外,由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学术造假严重,学术造星运动不断产生,最终使得学术研究成为一种形式,而评价机制自然发挥不了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缺乏系统性。3 优化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建议

3.1 减少行政干预,创建定量与定性分析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评价体系一定要从根本上减少行政干预,要给科研评价自由、真实、完整、合理、规范地进行必要的科研评价流程和程序进行审定,而不能完全行政化,所有科研评价成果必须围绕行政评价结果来从事科研评价活动。笔者认为行政是程序,更是一种完整的监督,而不应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是权位主义的一种过场。为此,笔者认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应设立评价宣传、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指标进行考核,然后通过对其的评价后由应用技术大学行政管理进行文件传递和国家相关程序办理,而不将行政管理作为一些权利评选代表。其科研评价采取省级专家团队+科技水平评估机构+论文发表机构认定+行政管理基本传递流程和文件流程检查等几重事项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达到去行政化,并运用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作为科研评价其应以理论技术文献10%+科技价值评估50%+社会试用结果20%+专家团队评价20%+其它10%的标准进行评价。

3.2 合理进行科学分类,导入第三方评价体系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学分类,应创建应用类科学技术详细执行规范标准,其以国家科技分类标准为基础,详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进行更详细分类,通过分类成功后,积极将科学技术评估机构和专家团队科研评价机构导入评价机制体内。运用双重评价,实现定百分比例值来计算其价值,然后再通过定性对其价值的趋势分析和应用分析等,最终使得在分类合理的情况下,导入的第三方评价体系能够公平、公开、合理、全面、及时地进行科研评价机制的建设。

3.3 注重科技产出的导向性指标

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科技项目,应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并且以应用技术在局部试点推广成功后来进行综合评价,即以试点产出为突破口来预测,通过一项技术发明后,在一定地区应用和推广后进行认定和评价,这更利用科技项目社会价值预测和评估,因为有其试点来区域为实例来证明。另外,由于科技项目没有申报科技专利权保护,我国还要积极将专利申请改为以申请时间来审核,不管多少年未通过,其只要最先报的,才享受最先评价,其它的都延后,如果后来的先评价,则需要提供更详细的运用价值分析和理论体系的运用框架。应用技术大学的科技项目申报、评价必须以产出为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不能像尖端科技那样采取保护理论和一切绝密为本。而应建立起应用术成果保护评价机制,并且要创设相关应用技术科技研究机制等来推动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

3.4 加强评价开放机制建设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6

【关键词】应用型 师资构成 课程协同 比赛交流

2014年9月份我带领同学赴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学习,在那里呆了几个月,我除了日常的交流工作之外,还选修了四门服装课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课程,学习他们的人才培养方式与日常的教学方法。

一、树德科技大学的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得体现

树德科技大学是位于高雄的一所充满乐观、进取,讲究人文、创新、设计与研发的综合性科技大学,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他们是如何把“应用”贯穿到人才培养中的呢,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构成。树德科技大学的很多专业课的老师来自企业,要求来自企业的人员必须在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和具备一定资格评定。服装这边很多的专业核心课程都是来自企业的兼职老师。例如服装设计的核心课程《流行设计Ⅲ》是来自企业的设计师,教授的内容完全是按照企业产品开发的过程来做。除了聘请企业兼职的教师外,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校讲学的也是很多,学生不会感觉自己距离企业的距离有多远,学生所学的也才不会与企业脱轨。

2、课程体系。艺术设计学院的流行设计系的课程体系不仅有他们四年所有的课程,而且还与系主任详细询问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以及每一门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他们的课程体系构建需要一年的时间,先是系里召集人召集专业教师们讨论制定课程,然后由来自企业很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员讨论修正课程,再到系里老师们和企业专家们反复论证,再到院里领导讨论后报至教育部。

学生一年级直接接触全部核心专业课程,课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课下练习,学生一年级就组织个人为单位出去参加台湾的大大小小的比赛,经过两年的训练,三、四年级学生出去比赛很容易获奖了。四年级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无论是比赛还是毕业设计都要求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此外,课程体系在三年级后很多专业课程就会整合,三年级以后很多的课程相互融合,相互體现。

3、对外比赛交流。艺术设计学院大概有五千多位学生,占了学院的一半左右。在高雄,树德的艺术很有名,很多人都知道,他们去德国、英国、美国都获得很多奖状,还有他们在台湾获得很多奖项。

学校主要政策也是“以赛代训”,鼓励学生多比赛,通过比赛训练学生技能。我们在橱窗内看到表彰的学生都是获得很多奖的人,也就是学生的评优、评奖学金,很多也是看这个学生获多少奖状。

4、老师的课堂引导。跟着老师上了一段时间的课程,发现这边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完成。这可能与老师的上课启发性也有关系,我们习惯老师演示后,学生跟着练,这边是学生自己探索去做,老师基本上讲的很少,也不会一步一步示范给学生,大部分靠学生自己去摸索,去探索,如果有什么问题自己去找资料去找老师探讨。所以这边图书馆我们看到英文原版、日语等外文资料很多,学生需要自己去查找资料。在一次次独立完成的作业以及各种比赛中训练孩子自学自主的学习能力。

当然,树德科技大学还建置[衡山创意基地],成为[一系以产业]创意主体工坊,培植优质文创人才与激发师生创意研发成效,并积极参与产学合作,创造连接产业发展之机制。其实就是老师们建立的工作坊,有点类似内地的工作室,对外展示与经营。

还有就是学生的企业实习与对外交流,企业实习2个月,两个学分,是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的寒暑假独自去企业实习。对外交流是跟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学习,聘请其他学校的老师一周的指导学习,或是到其他国家的学校去集中学习一周或两周,对应的课程叫做“国际专题研习”也是两个学分。

二、对于内地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得启示

1、课程设置与教师质量是根本

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如何整合,例如、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CAD的整合,乃至到后期所有课程的整合,让学生如何学以致用,学已能用的一个问题。

作为教师,虽说我们现在都说双师型,可毕竟赶不上企业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所以核心的一部分课程转移给企业有经验的人、行业专家是需要的,这对于一些学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却是我们在教师的结构调整上可以改进的一个方向。

2、联合课程设计,协力教学国际化

加强与其他地方与国家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可以与一些国家的同类专业进行联合课程设计,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与视野。例如我们可以与北京服装学院、东京文化学院开展一些课程的联合设计,可以邀请他们的老师来我院讲授一周到两周的课程,我们也可以带领学生去他们学校学习一个月左右时间的学习。我们也可以邀请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设计师或是行业专家来我院短时间的交流,或是聘请他们来为学生讲授服装专业的案例。这样可以增长学生见识,培养国际化的视野。

3、加强与行业与企业间的联系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校企合作办学、学生企业实习、参访企业、参加行业举行的活动等等都是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的方式,当然也可以与企业建立一些商业合作,例如承接企业产品开发或是承接企业订单加工制作同样也是加强联系的方式。总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靠课堂教学与实践。

4、学生的兴趣也重要

我们常讲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本身的兴趣也很重要。学院可以建立灵活的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选课以及学生可以在校内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一年内学生可以在校内选择各个系之间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可以通过一年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二次选择自己的专业。这样,学习本身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引导,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邹平,王琳. 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纺织科技进展,2009,6:83.

[2]本校简介. http://www.stu.edu.tw/about/introduction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7

南方科技大学中央空调项目采用多联机室外机共计145套, 包括MDV-450W/DSN1-880、MDV-560W/DSN1990 (G) 、MDV-850W/DSN1-930i (A) 等型号, 多联机室内机共计1 088台, 配合室内的装修采用壁挂式、四面出风嵌入式、一面出风嵌入式和风管天井式等类型;新风系统除多联式新风机还包括全热交换器56台、单元式新风机40套。上述设备分别用于实验楼、科研实验楼、公共教学与基础实验楼、教师及专家公寓、食堂、书院院士楼、信息中心、检测中心、行政办公楼、素质教育中心等建筑, 具体方案如下:

(1) 实验楼A, 共5层, 采用直流变频多联机室外机MDV-850W/DSN1-930i (A) 、MDV-450W/DSN1-880、MDV-280W/DSN1-841i (A) 等型号共29套, 风管天井式多联机室 内机MDV-D56T2/N1、MDV-D36T2/N1、MDVD71T2/N1-C共270台, 全热交换器XFHQ-10DZ-B 1台、单元式新风机KFR-75T1W/XFSY、KFR-120T1W/XFSY共31套;

(2) 科研实验楼, 共5层, 采用多联机室外机MDV450W/DSN1-880、MDV-560W/DSN1-990 (G) 、MDV-850W/DSN1-930i (A) 共35套, 室内机采用壁挂式MDV-D28G/DN1-C、风管天井式MDV-D28T2/N1、四面出风嵌入式MDV-D71Q4/N1-C、MDV-D112Q4/N1-C共307台, 多联式新风机MDV-D560T1/XFSYN1-A、MDV-D450T1/XFSYN1共7台、全热交换器XFHQ5DZ-B共12台;

(3) 公共教学与基础实验楼, 共4层, 多联机室外机采用MDV-450W/DSN1-880、MDV-560W/DSN1-990 (G) 、MDV-850W/DSN1-930i (A) 共35套, 多联机室内机采用壁挂式MDV-D28G/DN1-C、四面出风嵌入式MDV-D90Q4/N1-C、MDV-D112Q4/N1-C、MDV-D140Q4/N1-C共213台, 多联式新 风机MDV-D450T1/XFSYN1、MDV-D560T1/XFSYN1-A、MDV-D280T1/XFSYN1共13台, 全热交换器XFHQ-5DZ-B、XFHQ-30DZ/S-A共7台;

(4) 其他区域, 教师及专家公寓1#~8#楼部分区域、食堂、8栋书院院士楼、信息中心部分区域、检测中心部分区域、行政办公楼部分区域、素质教育中心, 共采用多联机室内机MDV-335W/DSN1-880、MDV-450W/DSN1-880、MDV-560W/DSN1-990 (G) 、MDV-850W/DSN1-930i (A) 共46套、室内机采用四面出风嵌入式MDV-D71Q4/N1-C、MDV-D140Q4/N1-C、风管天井式MDV-D45T2/N1-C、MDV-D100T2/N1-C、MDV-D36T3/N1-A共278台, 单元式新风机KFR-75T1W/XFSY、RF44T1W/XFSY共9套, 全热交换器XFHQ-12DZ-B、XFHQ-10DZ-B共36台。

控制方面, 其中实验楼A采用集中控制器与遥控器结合控制, 可对空调系统实现进行集中管理;其他建筑采用遥控器控制形式, 遥控控制便于学校管理, 避免部分学生操作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南方科技大学项目具有建筑规模大、使用功能多样等特点, 在产品的选择和方案的制定方面突出了以下特点:阵容齐全, 多种形式的多联机、单元机可选, 根据装修风格和使用环境提供不同类型和容量的室内机;设计灵活, 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独立划分, 避免高负荷的新风系统能力波动对空调系统的影响;室外机容量大、配管距离长, 针对学校内的建筑层数少、单层面积大、功能集中的特点, 采用大容量多联机, 减少系统划分数量, 降低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复杂性, 减少了投资和安装费用。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8

一、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情况简介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大学, 位于德国经济、技术及科技十分发达的巴伐利亚州, 坐落于德国东南部风景秀丽的多瑙河及空气清新的巴伐利亚大森林之间。州首府为慕尼黑, 世界著名的企业西门子、宝马、奥迪、Dasa航空航天公司和MAN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该州, 巴伐利亚州还拥有26所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3个大型研究机构、11所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于1994年, 成立之初只有学生90余人, 目前拥有在校生4800余人。该校位于下拜恩地区的代根多夫市, 主要教学领域有技术、经济和传媒应用。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教学坚持以人为本, 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教学国际化为办学导向, 学术氛围浓厚。该大学主要有以下行政机构相互协作完成工作:职业服务中心、学生管理中心、继续教育学院、人事部、国际办公室、IT项目管理中心、远程教育中心、科研和技术转让中心、应用研究学院等部门[1]。

二、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实验室及科技园区

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目前有嵌入式系统、信息技术、过程控制、机械数控加工、高精密测量实验室等6个实验室;同时还拥有Technolgie Campus Teisnach园区、Technolgie Campus Freyung园区、Technolgie Campus Cham园区、Technolgie Anwender Zentrum Spiegelau园区、Campus Schloss Mariakirchen园区、Technolgie Campus Grafenau园区等8个科技园区, 该园区都属于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应用研究学院管理, 园区一般设置在校外。整个园区的科技研究、建筑和设备建设资金主要是高校、联邦政府和当地政府的资金组成的, 政府主要提供工业用地。

各园区的主要功能。其中Technolgie Campus Teisnach园区是德国传统玻璃工业区域, 主要进行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并和捷克的一些研究所进行合作, 比如测量技术 (数字电镜技术) ;Technolgie Campus Freyung园区主要研究重点在地理信息学、生物学和嵌入技术等, 嵌入技术主要在零总线等方面进行研究, 并进行元器件的编程、电路板上装配。Technolgie Campus Cham园区主要研究重点是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和控制技术。在自动化方面进行机器设备制造、机器人制造和控制系统设计等。Technolgie Anwender Zentrum Spiegelau园区是今年3月份成立, 与一所大学合作建立, 主要做玻璃工艺和压制工艺的研究和制造;Campus Schloss Mariakirchen园区是玛丽亚教堂 (校区) 和linerden公司合作成立的园区, 资金主要基金会提供。主要进行可持续建筑的研究, 包括了双层玻璃 (大学里用) 、三层玻璃 (家里用) , 在可持续建筑中主要是节能、材料的优选等研究, 在职护理教育学学士学位专业的教学工作, 医院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学习, 老年化问题的研究;Technolgie Campus Grafenau园区主要研究可持续的物流系统和战略性的采购等。

合作的相关企业。合作的相关企业有Edscha公司、日不落全球企业集团、Linder公司等3个合作企业。其中Edscha公司主要是生产德系汽车敞篷、天窗及采暖系统配件, 日不落全球企业集团主要生产护照及身份证制作系统, Linder公司主要完成室内外装修材料等。

三、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

1. 两种学习模式。

在德国,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相互协作, 共同提高。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可以借鉴。第一种是学生可以一边在学校进行本科阶段学习, 一边在德国工商联合会 (IHK) 进行职业培训, 完成双元制的教学。如果是双元制学习需要四年半的时间来完成。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工作时间有效地结合起来, 形成互补关系, 如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可以在IHK进行电器工程师的职业培训, 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可以在IHK进行机械工程师的培训, 均可考取IHK职业认证证书, 取得上岗资格。第二种是学期三年半, 假期在企业进行实习。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 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实习, 最后通过论文形成完成课程学习。这种模式比较灵活, 适应性比较强。在这两种模式下, 学生都可以得到500-1000每月的报酬, 对学生来说很早进入企业, 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 在拜仁州学生家长比较偏向这种模式。

2. 校企合作模式。

在德国, 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 公司可以对有某一方面专业技能的学生进行培训。这对企业界来说, 可以很早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养, 企业能得到他们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德国也有员工跳槽的现象, 这种模式对跳槽率来说比较低。这种模式可以缩短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了解时间。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员工去高校学习, 入选者在大学可以申请一个合适的专业进行学习。企业也会招聘合适的学生参加公司的培训学习, 如果公司要招聘相关培训学院, 一个渠道可以在网络上的相关网站上点击进行选择申请, 在拜仁州报纸上也会刊登一些广告, 或者直接去学校招聘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 也尽量会参加信息发布会, 让学生了解培训的信息, 给学生发放培训的材料, 增进学生的了解。

四、德国校企合作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1. 构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应该有其低、中、高的层次之分, 不应只局限在三年制这一种层次上, 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在目前的三年制的基础上, 增设四年制、研究生制, 构建完善的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这样就可直接借鉴德国的成功办学经验, 尤其是课程与教学体系方面[2]。

2. 加强工程、技术项目训练实践。

将技术转移作为现实学习的前提条件, 在常规的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基础上, 加大实习力度, 同时适当增加工程、技术项目训练内容。这些项目应来自企业生产实际, 有综合性特点。如学生创新制作项目、校内生产性实训项目和毕业综合训练项目等[3]。

参考文献

[1]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学计划[DB/OL].http://www.hs-deggendorf.de/.

[2]朱方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4) .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9

本文提出一种与学生学习过程, 与图书馆资源紧密结合的在线知识体系题库系统, 将课程、教师、学生、资源四位一体有效的整合在一起。紧扣教学大纲及时更新的知识点、课程和题库更是本题库的一大特色, 由于本题库是根据黑龙江东方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而制定, 与学院的教学计划更是融为一体, 所以更能贴近学生实际, 从根本上为学生补强打下坚实的基础。集中学院的教师队伍到本平台, 为学生提供24小时答疑的专家团队, 教师与学生针对课程的知识点形成有效的互动[2], 确保了让学生对不会的问题能够及时的搞清楚、弄明白, 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局限性。本题库让学生通过不断的使用题库, 理解关键知识点, 通过反复的加深记忆进而让学生有效的巩固课程的知识点, 确保了教学效果并实现了个性化的点对点教学。

1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的概念

学生如何能有效的将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 并能够不断的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 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之外, 图书馆在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以往检验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 主要是通过考试的方式, 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但是考试的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首先, 是考试并不能涵盖学生知识体系的所有知识点, 无法做到准确检验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其次, 是在实际工作中, 考试后考生的试卷都被封存, 学生在考试后得到的都是一个分数, 而缺乏一个总结的过程, 这就使学生无法发现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 从而无法达到考试预期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问题, 图书馆应该进一步扩展教辅工作的内涵, 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检验知识完备程度, 帮助学生提供学习的知道, 并能为读者提供有效的相关资源和正确的阅读导向。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以一种全新的角度, 为学生提供实时的知识体系考核校验, 确保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自己知识体系的漏洞, 并查缺补漏, 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提供可靠的保障。

2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体系结构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由以下部分组成:

2.1 知识点的数据库

深入结合应用科技大学教学大纲, 获取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课程信息, 对课程信息进行整理, 结合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才培养计划, 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用书对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并对这些知识点按章节以及学习的顺序将这些信息存入到数据库中。

2.2 课程讲授内容数据库

将课程课堂讲授内容以ppt、视频的形式收集整理, 以便学生进行复习。

2.3 题库

根据知识点构建题库, 为每个知识点添加一定数量的题和题目的解答, 并定期进行更新。解答要尽量详细, 解答部分应包括题目的正确解析和对应的知识点的信息, 便于学生在错题后能够通过解答来了解自己的错误原因, 及时学习进而弥补欠缺的知识,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题库的构建需要任课教师来提供权威的资料, 以保证题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4 知识点参考资料库

为每个知识点建立参考资料库,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点击查看该知识点的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应该包括:图书、期刊和视频音频资料, 并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 便于学生选择自己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这部分资料便于读者在课外时间通过在线的方式学习这些知识点, 与课堂学习相辅相成, 进一步完成了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与学生的学习相结合。

2.5 学生个性化专业知识体系库

根据每位学生所选课程, 将这些课程的知识点按学习时间顺序串成一条线, 每名学生登录在线知识体系题库系统后都会得到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树状图, 每门课程对应树状图的一个分支, 每个知识点构成分支的节点, 当学生掌握该节点后, 后续知识点节点将会展开, 方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学生可按知识点进行答题、了解该知识点的参考资料, 并能够就知识点方便的与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

2.6 错题库

错题库是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中的重要数据库, 用于存储学生答错的题目。学生可以通过了解错题库中的错题信息以及错题信息的详细解答, 对自己的错题有进一步的了解。当学生回答某一知识点的问题发生错误时, 该知识点节点将以醒目的方式提示学生, 方便学生了解自身知识体系的薄弱环节, 进而科学的进行强化。

2.7 知识体系评估系统

知识体系评估系统以树状图的形式表现, 学生用户登录后可以实时的显示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考核完成情况, 通过评估系统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熟练程度了然于心, 可以随时查缺补漏, 增益其所不能。教师用户登录后可以实时查看各个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 并可根据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因材施教, 为每名学生制定相应的补强计划, 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让教学更有针对性。

2.8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是本系统的另一个特色,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题库提供的互动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 将教师和学生零散的时间有效的利用组织起来, 改变以往教师传统的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题目点对点的进行沟通和交流。互动平台的搭建增加了教师教学、学生听课的渠道, 保证教学的高效性。互动平台还提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 学生和学生之间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沟通和问答更能够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

3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的程序流程

3.1 学生用户

学生用户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知识点答题, 查看知识点掌握评估报告, 与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交流。

学生用户的程序流程如下图:

3.2 教师用户

教师用户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知识点的添加, 题库的完善和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评估报告, 制定对每个学生的培养策略。

4 结束语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除了集成了在线考试系统的试卷自动生成、考试组织灵活、自动阅卷与网上阅卷、考试信息管理和考试无纸化[3]的特点之外,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还以知识点为中心, 结合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资源和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将教与学通过网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八小时之外。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强, 为以后的实践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能够通过题库了解各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从而能够为每名学生制定专门的补强计划, 保证了教学的效果。此外该题库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功能, 丰富了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种类, 让图书馆参与到教学决策中, 真正让图书馆发挥出高校智慧中心的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线知识体系题库的构建和实现, 该题库为学生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 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的功能, 并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点对点教学方式。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知识体系,题库

参考文献

[1]赵居礼.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 :11-15.

[2]冯小明, 赵春琴.高校在线考试方式应用前景初探[J].计算机教育, 2007 (14) :94-96+93.

[3]闫魁颖, 谭辉, 李俊青.在线题库管理系统的构建[J].软件导刊, 2008 (5) :137-138.

[4]马时强.基于专业知识体系的高职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 2010 (6) :16-17.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10

一、应用导向的特色专业建设

不来梅哈芬应用技术大学共计开设十四个本科专业和九个研究生专业, 以自然科学、工程和经济类课程为主, 其专业建设突出应用性与独特性, 例如与我校展开合作的专门针对大型企业用人需求的嵌入式系统研究生项目及整个德国唯一的游轮管理专业都体现了这样的特色。 这样的专业建设与应用技术类大学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同时与综合类大学重视基础性和学术性的专业设置形成良好互补, 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 这样, 希望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可以选择进入综合性大学学习, 而希望从事具体专业工作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对口的应用技术大学, 从而使专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例如在嵌入式系统研究生项目于2015年8月参观位于不来梅的梅赛德斯奔驰工厂实践活动中, 厂方表示强烈欢迎学生毕业后来此工作。 因此, 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对于吸引生源与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管理强调实践性

在教师管理方面, 虽然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与成绩评定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权, 但是在教师任职资格上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要想成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 除拥有博士学位以外, 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不少于五年的实践工作经历。 除常任专职教师以外, 学校还大量聘任来自奔驰、波音等著名企业或者其他社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特聘教授到校兼职授课。

在校企合作方面, 注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做到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 学校和企业不是简单的挂钩, 而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使学生培养达到最佳效果。 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技能培训没有进行机械分工, 而是相互间合理渗透与完美结合。 企业有自觉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理念, 德国企业界有个共识“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 因此德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直接进行或参与学生教育。 由此可见,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教育, 既能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实践训练, 又能解决教育的投入问题。 同时, 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近半数课时是在合作企业实地完成的。 在此过程中, 学生必须针对真实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这样,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及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过程无疑可以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更紧密, 使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更顺利, 这对我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通过在与德方教师的交流与讨论, 以及与留德学生的座谈, 我们认识到了多种多样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德方也有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阶段, 但是由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现在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利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地参观学习等方法外, 还采用任务式教学, 由学生自由分组, 自主选择任务, 然后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讨论归纳、总结汇报来评定成绩, 应用这一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益。

为促进教师及时有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不来梅哈芬应用技术大学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团队———Guugle Team, 为师生提供服务与帮助。 该团队不定期组织教师交流新的教学技术与方法, 促进教学水平共同提高, 同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 这一做法对我们来说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四、以职业应用为导向的教学内容选择

在以专业为主线的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中, 体现了应用技术大学在教学内容上的特点:以职业应用为导向, 突出专业特色。 同时, 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 打破各学科的封闭与隔离, 强调开放与交叉,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学内容, 侧重于应用, 跨度大, 实践性强, 而且特别注重企业实习实践, 在第五第六学期设置长达半年至一年的实习时间, 其中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实习企业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选题通常就是该企业中的一项具体工作或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意义。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 除了得到大学方面相关教授的指导之外, 学生还会得到企业相关领域专家、技术人员的辅导, 而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评价过程中, 是否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评定标准, 这种方法对于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且已被多年实践证实, 这对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可以调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比例, 在设置顺序上有所交叉, 增强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增加企业实习时间, 丰富实习内容, 避免企业实习的形式化, 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一定有所裨益。

摘要:本文以不来梅哈芬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介绍了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与内容方面的特色, 启示我国应借鉴学习德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 突出专业特色, 强化校企合作, 改革教学方法与内容, 提高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11

摘 要: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一种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作为独立学院的三本教育始终处于本科的末端、高职的前端,探索和创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一条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一干两翼;培养模式;平台

“一干两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象地将人才培养模式比作一架在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即以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强大动力,以先进政治思想和健康的体魄为航电系统,以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的社会实践为主干,以突出的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能力与娴熟的英语应用和外语+的能力作为两翼,培养“政治思想过硬,品行作风优良,应用能力突出,专业素质较强”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 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素质教育发展平台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育人之本,德育为先”,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练,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对当前国情没有深刻认识,社会经验不足,政治辨别能力也不是很强。青年学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投机取巧、不思进取、拜金主义等不良现象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求各高校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最主要的就是对在校生进行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信仰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健康的心态,成长为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人才。表面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理论教育,但实际是通过对社会现象、新闻热点进行讨论,通过与大学生的对等交流,达到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思想素质。

二、以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实践为内容的

专业能力培养平台

围绕“一干两翼”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心,我院大力发展多学科并进,严格管理,夯实基础,强化专业,重视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全面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让镐京学院毕业生能够快速融入社会,适应本职工作。

(一)会计学院专业职业资格证

为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强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学院围绕“一干两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核心,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以“学生自愿、自由选择”为原则,由经过学院组织投标、专业教师再三审核、听课最终中标的中远、劳达等两家社会企业共同承担我院2012级近两千名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等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该院2012级1119名同学在陕西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取得一次性通过率72%的优异成绩。其中会计学专业761人参加考试,通过人数639人,通过率达84.3%,非会计学专业的其他文史类专业358人参加考试,通过人数162人,通过率达45.3%。

(二)经济贸易学院专业资格考试+营销大赛

镐京学院经济贸易学院2012级近700名学生,在专业职业资格考证过程中,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取得45.3%的基础上,同学们又饱含热情地投入到营销师、信息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物流师、国际货运代理等专业资格证的考试中,各科考试中报考人次达到820次,报考率达到117.99%,各种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达到46.47%,其中25%的学生同时取得了两个证书。这次职业资格考试是该院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证书种类最多、成绩最卓著的一次,也是该院“一干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最为瞩目的一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该院在专业建设和技能培养方面大胆实践,逐步将加强专业技能列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在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为响应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了丰富学院校园文化,为了历练学生专业技能,为了践行学院校企合作,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最终谋求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镐京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又举办了“卓越杯”营销策划大赛。要求参赛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市场分析,运用专业知识针对社会群众的需求进行创新创业,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合理的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主动完成创新性研究设计,并参赛方案进行推广。学生需要有宏观的立体思维,了解市场营销现状,构建可行的产品方案,模拟企业的经营方式。

(三)电信工程学院实训

信工专业实训是镐京学院大胆尝试、努力探索的结果,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该院信工大类已经在专业培养与专业实践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该院展出的4G网络优化、嵌入式、JAVA三个模块,共展出,参展项目有48组27个实物。参展的每一个项目组,首先是学生对项目进行整体陈述,包括设计方案、设计构思、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最后对自己的项目实物进行了演示。通过实训及展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专业内容,创新了设计思路,更有效地把握了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构建了学生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的新平台,加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是镐京学院“一干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四)假期社会实践及上海实习实践

面对市场经济无情的优胜劣汰,面对三本学生的自强不息,镐京学院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环节,探索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强化专业知识的教育,以此提高学院教学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升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全院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每次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大一同学单独进行或自发组队完成实践过程,其他年级学生以团队形式(每队至少3人)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进行实践环节,如苏沪实习便是该院“一干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多次的社会实践和上海的实习实践让学生从直观的认识到深入的领悟、从理论的知识到实践的操作、从生涩的学生到经验丰富的熟练工,都有一个长足的进步。

三、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能力

与娴熟的英语应用和外语+的能力应用平台

为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强化实践,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学院围绕 “一干两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核心,提出“英语特色+本科教育+职业技能”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除此,该院进一步搭建了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能力与娴熟的英语应用和外语+的能力应用平台,在学院的精心安排和周密部署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出台相应的奖励制度以确保此次培训考试顺利完成。

(一)计算机等级及互联网+能力

为了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能力,学院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与陕西三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对学生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系统教学及操作能力进行专门强化,并针对大学生普遍进行的计算机二级培训科目进行培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该院举办了“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为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最终有“大学生正装私人订制平台”等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获得省级立项,“草根约球”“拍档闲置物品公益置换”等17个项目获得校级立项。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外语+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是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指标,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有效地进行英语口头、书面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综合考察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英语教学的情况,镐京学院全体英语教师协同合作、努力工作,不仅发扬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培养了学生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创新式地将传统“灌注式教学”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既传授固定的基础语言知识,又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家长和同类院校的一致认可,许多同类院校都慕名到该院交流学习大学英语教学经验。通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该院学生国家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自2008级以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ational English Contest for College Students,简称NECCS)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全国性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镐京学院2015年第一次参加该竞赛,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参加初赛的2547学生经过认真准备、努力拼搏,有16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荣获了2015年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的参赛资格。经过决赛中的激烈角逐,在2015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该院16名决赛选手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最终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其中,会计学院会计1311班边瑜同学以惊艳的表现摘得了全国总决赛的特等奖,是陕西省所有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参赛选手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这个成绩的取得也再一次书写了镐京学院英语学习的新辉煌。与此同时,其余参加决赛的15名同学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殊荣。

围绕“一干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核心,镐京学院搭建的三个平台:具有崇高理想和综合素质发展平台、以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实践为内容的专业能力培养平台、计算机应用和互联网+的能力与娴熟的英语应用和外语+的能力应用平台,取得一定的成绩,也获得了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广泛的认可,但是对此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在未来的几年需要继续加强、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宜鑫. 高校对口支援契机下的民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2013

[2] 向鲜花.“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 职业时空,2012(2).

[3] 袁贵仁. 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R]. 北京:全国2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16.

[4] 熊晟钰. 独立学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探与实践——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实例浅析[J]. 魅力中国,2011(4).

作者单位:

应用科技型大学 篇12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

近年来, 我国新升地方性本科院校激增, 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1/3左右, 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高等人才的重要力量, 并日益受到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视。教育部于2013年6月在天津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并于10月在重庆召开了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的中德国际教育论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为应用科技大学[1]。为了适应应用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上的改变, 图书馆学科服务必须有所改进。应用科技大学以培养卓越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如何就这一培养目标开展学科服务, 是目前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的重点。进行这方面的探讨, 有助于提升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本文将以图书馆如何改变自身的学科服务模式, 以适应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 做出一些探索和研究。

1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理念探索

学科服务的内涵, 就是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项目而不再是按照文献工作流程来组织科技信息工作, 使信息服务学科化而不是阵地化, 使服务内容知识化而不是简单的文献检索与传递, 从而提高信息服务对用户需求和用户任务的支持力度。

针对应用型科技大学人才培养要求,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图书馆资源优势, 对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组织机构、资源配置、服务内容方式、人力资源优化等各个方面, 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 重新设计并付诸实践,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以信息服务为核心, 以服务团队为形式, 以深入院系的方式开展工作, 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从而达到实现现代大学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 努力打造师生满意的图书馆。

1.1 图书馆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重组研究

一是改变图书馆现行的业务流程, 将现有的图书馆业务部门进行整合, 整合“物质流”和“信息流”两条工作流程, 使图书馆从以方便管理为主、以文献资源建设为本, 转变为以方便读者为主, 以信息服务为本。 (图1为现行业务流程, 图2为改造后的业务流程)

二是适应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再造, 研究图书馆的组织机构的重组。图书馆现行组织机构的业务部门主要是以文献加工流程为主而设立的 (图3) 。将图书馆业务部门重组为以3个大类学科的读者服务为中心的组织架构 (图4) 。从而实现学科服务的流程模式, 改变以往单一的资源借还和信息咨询脱节的矛盾。

1.2 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机构重组后, 优化服务才是图书馆改革的最终目标。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的使命就是为人才培养服务,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读者和学生读者。因此, 图书馆要围绕读者和服务来开展工作, 而不是以馆员和管理为中心开展工作 (图5) 。

1.3 图书馆人力资源优化研究

图书馆按照现有组织机构定编定人。能力强的人员一般都集中在信息咨询部和数字化技术部, 并且集中办公。这种方式就形成了图书馆各部门人员结构的不平衡、各个部门的工作人缺乏了解与沟通。在学科服务中, 无法形成固定的学科服务团队, 由于参考咨询部的馆员每个人都面向所有读者服务, 因此造成了学科服务的随意性很大, 一个馆员可能此时为这个专业的读者服务, 彼时又为另一个专业的读者服务, 服务难以深入开展。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咨询业, 甚至可能是图书馆整个业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移动图书馆的出现, 采编、流通和技术岗将进一步弱化。新型的学科服务模式已打破图书馆原有的组织机构, 必然涉及人力资源的优化。

1.3.1 学科服务团队结构优化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提出了一种学科服务团队的优化模式:固定型团队模式。由几个学科服务人员组成固定的服务团队, 每个学科团队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学科院系, 学科团队由学科馆员、咨询馆员、辅助馆员组成。固定型团队模式的特点在于:采取学科馆员负责制, 赋予学科馆员更多的职权, 在工作中提高学科馆员的管理能力。同时, 不要求学科馆员具备所有的能力, 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补, 如学科馆员更强调组织领导能力、咨询馆员可以更加强调专业知识能力、辅助馆员可能更善于沟通与宣传。固定型团队模式典型的成功案例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交大图书馆读者服务总部按大学科划分为理学部、工学部、文学部三大学部, 每个学部下再按一级学科细分为若干个固定学科团队, 每个团队平均以一名学科馆员、两名咨询馆员和若干辅助馆员组成[2]。

应用型科技大学图书馆在实践中, 由于人员结构的限制, 可能无法做到研究性大学这种强大的学科服务团队, 但也能根据自身的状况, 形成固定型团队模式。在文科、理科、工科三个大服务部下, 设立学科咨询业务岗和基础服务岗。三大服务部设立一名总负责人, 总负责人除了负责本部门人员工作任务分配外, 还要负责本服务部各个学科的信息资源调配、流通, 并收集资源的采购信息、提出建议。学科咨询业务岗可由一个首席学科馆员、两个或三个咨询馆员组成, 形成梯队, 对本服务部对口学科进行学科服务。相对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而已, 原有的咨询部人员一般在5个左右, 改革之后的各个服务部咨询人员可能要成倍增加, 因此, 必须从原来流通部或者其他部门调配有能力的人员进入学科咨询业务岗。基础服务岗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借还服务、电子资源的加工等业务, 配合学科咨询业务岗工作人员面向对口学科服务。

1.3.2 学科馆员团队成员优化及培训

在国外, 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必须是学士双学位 (同时拥有图书情报相关专业和其他某学科学士学位) 或者硕士以上学历拥有资格证书的资深专业从业人员担任, 他们不但有扎实的图书情报知识, 还有具体学科的研究经历。此外, 还特别强调学科馆员的沟通协作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3]。三大服务部的学科馆员团队优化建设应以对口学科为基础, 选拔有学科背景的馆员, 组成优势团队。根据目前的情况,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现有馆员, 大都没有相关学科背景, 因此要达到这个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改革中, 大胆创新, 面向全校招聘有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行政人员、其他教辅人员进入图书馆工作队伍, 通过招聘进来的这些有学科背景的人员都是全职人员, 很好的充实了各个服务部学科团队。另外, 聘任相关学科有专业信息检索课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兼职学科馆员, 很好的补充了学科团队, 并加强了与各个学院的联系。

在学科服务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依然是拥有图书馆专业学位的工作人员。就目前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而言, 拥有图书馆专业学位的工作人员都难以保证, 人力资源的优化只有靠挖掘自身潜力, 进行多方位培训, 提升学科服务团队的专业知识。结合自身有无图书情报专业背景, 学科馆员的培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现代技术运用的培训, 二是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培训, 三是学科背景知识的培训。但是相对于学科服务体系, 咨询馆员应该具备对应学科专业知识。针对第一种类型培训, 要求馆员多参与全国性的如Calis等组织举办的前沿培训, 学习先进信息咨询技术, 加强与各高校之间的联系, 尤其是与985、211等拥有丰富资源和先进咨询技术的高校开展合作, 完善自身的咨询技术, 缓解资源缺乏造成的矛盾。第二类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鼓励馆员积极申报到著名高校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深造, 一部分选拔馆内有丰富咨询经验的图书情报专业馆员对其他馆员进行培训。第三类培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在咨询服务向学科服务转型的道路, 这种培训却又是必须的, 针对这方面的培训, 可以搞一些学术沙龙, 或者不定期的请各个学科在教学科研上有突出成就的教师来担任培训师, 介绍本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热点, 学科馆员通过这些活动, 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科服务。

1.3.3 学科信息资源优化

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是指图书馆为达到预定的目标, 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 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4]。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变革, 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须综合校情, 从整体和大局考虑配置, 应打破原有办学体制下形成的图书馆资源大而全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 立足应用型教育, 整合各学科专业信息资源, 体现优势, 避免不必要浪费。常熟理工学院图书馆在充分发挥图书馆原有的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 撤掉期刊库, 将各学科的纸质图书馆和纸质期刊整合在一起, 在各学科的书库中开辟一块地方放置相关的学术期刊, 这样有助于相关学科资源集中, 方便读者查询。另外在每个学科服务部中开辟网络信息共享空间, 同时配置学科馆员值班, 读者可以在同一个空间查询到本学科纸质图书和电子文献, 遇到疑问时又可以及时询问学科馆员, 从而达到资源优化利用, 读者可一站式获取资源。

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引进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综合性数据库和专业性数据库。综合性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超星等中文数据库, 以及ebsco、Science Direct、pqdt、国道甚至sci等外文数据库。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 这些数据库大多已经齐全。下一步重点建设在专业性数据库。为适应教学需要, 应用科技大学可以加快这方面的数据库建设。如职业培训数据库、就业培训数据库、创业培训数据库等等。目前这些方面的数据库呈现两种类型:一类是综合性资料数据库, 如国研网、cnki职业技能资源在线等, 内容涵盖了行业新闻和统计数据、知识介绍、相关课程介绍、名校名师、研究论文、电子版教材等等;另一种纯粹的视频教学数据库, 如银符在线、正保多媒体、爱迪克森、超星视频、新东方等。

应用科技大学将承接职业技术教育和研究型教育, 在转型时期, 图书馆资源优化应平衡研究型资源和应用型资源。研究型资源建设相对比较成熟, 但应用型、专业性资源建设要加快。图书馆经费有限, 可以考虑和各个学院商量配套合购的方式进行采购, 已解决经费问题。

2 结论

学科服务建设将给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活力。通过学科服务转型研究和实践, 优化图书馆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 形成学科服务坚实的硬件和软件基础。下一步应用科技大学图书馆可以在学科服务的实施、学科服务的评价机制、学科服务的广泛开展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走出一条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学科服务光辉大道。

参考文献

[1]常红晓.鲁昕:600多所本科院校转做职业教育[EB/OL]. (2014-03-22) [2015-10-15].http://china.caixin.com/2014-03-22/100655181.html.

[2]郭晶.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与进展[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15.

[3]初景利.在变化的环境中寻求图书馆变革—2007年国际图联大会解读[J].图书馆建设, 2008 (1) :34-36, 42.

上一篇:多样教学法下一篇:房地产在建项目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