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共8篇)
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篇1
饲料添加剂是饲料生产和养殖中常用的原料。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可提高生产性能, 降低饲养成本, 保证畜禽健康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价格暴涨的情况下, 许多养殖户转向使用饲料添加剂。因此,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在养殖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选择适合不同畜禽的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是针对不同畜禽的营养需要, 根据基础日粮缺乏的成分配制而成。实际应用中,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不能相互代替, 猪用添加剂只能应用于猪, 鸡用添加剂只能用于鸡、牛用添加剂只能应用于牛等, 若相互乱用, 由于它们的生理消化持点不同, 容易引起中毒或其他不良现象。
2 选择适合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添加剂
畜禽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 对添加剂的需要是不同的。如幼畜、雏禽所需要的添加剂以满足剧烈生长需要为主, 特别是对矿物质添加剂的需要量较多, 其次就是氨基酸, 维生素等;而处于生产阶段的畜禽需要的添加剂不同于幼畜、雏禽阶段, 猪可用促进脂肪和蛋白质沉积的催肥剂, 但若给仔猪以催肥剂势必造成生长缓慢、多病;处于产蛋期的鸡以多钙为主, 且钙、磷比例以6.5~7.0:1.0为宜, 而幼雏为20~2.5:1.0, 给雏鸡用成鸡的矿物质添加剂, 势必造成雏鸡不同程度的角度弯曲、脚形改变, 最后导致不能行走等。所以要严格根据畜禽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畜禽的饲料添加剂, 以发挥其生产潜力。
3 选择适合畜禽营养状况的饲料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种类比较繁多, 一般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 细分起来可达几十种, 但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畜禽对每一种添加剂都缺乏, 都补充。若不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不仅造成浪费, 提高饲养成本, 还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如引起中毒、吸收相互抑制等, 所以在应用饲料添加剂时要根据畜禽的营养状况及基础日粮的情况, 补充饲料中缺乏的营养成分。
4 选择安全性好、经济性强、使用方便的添加剂
一些大企业生产的添加剂安全性都是比较好的, 可以放心使用。生产中如何选择物美价廉的添加剂, 这就需要多进行咨询, 并合理应用当地条件。如维生素, 进口产品较多, 价格较贵, 可以到医药部门根据需要购买, 进行自配, 成本就大大降低;如有幼嫩的青草或菜叶切碎可将其喂鸡或喂猪, 以取代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另外根据鸡的生理消化特点用价格低廉的氯化胆碱代替蛋氨酸喂成年蛋鸡,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而降低饲养成本。
5 正确掌握使用添加剂的剂量
饲料添加剂用量甚微, 使用时应根据畜禽生理特点而定, 各种饲料添加剂需按国家标准或产品说明书严格按比例使用。若剂量过小, 达不到预期目的;若剂量过大, 不仅加大饲料成本, 还会影响畜禽生长发育, 甚至中毒, 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6 搅拌均匀
饲料添加剂用量很小, 使用时应充分与饲料混匀, 才安全有效。混合时既要考虑各种添加剂的理化特性, 工艺要求及感官指标, 又要注意原料间配伍性和配伍禁忌。混合时选用载体预混, 然后逐级扩散, 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如按1t饲料用量配制的添加剂, 在使用时, 可先用扩散剂配制成5kg一包, 然后再加到饲料中去, 混拌时先加入一半分量的饲料, 再放添加剂, 水平搅拌机至少要混拌7min, 立式搅拌机至少15min, 使其充分混合。人工混拌时应5kg先加到10kg饲料中混拌均匀后, 再加到100kg饲料中混拌, 混拌均匀后, 再扩充到500kg, 最后再扩充到10kg中混拌均匀, 愈均匀愈好。
7 配合使用
饲料添加剂配合使用,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花钱少, 效果好。如有的小猪生长缓慢, 膘情较差, 怀疑有寄生虫病, 可以在给服用驱虫剂的同时使用健胃剂或生长促进添加剂, 如复合酶制剂等能促进猪的生长和尽快恢复膘情等。
8 切忌高温
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一般是微量元素、维生素、抗生素。其中一些物质在高温条件下极易被破坏, 而达不到其使用效果, 因此使用添加剂时不能加高温。例如有的农户用湿拌料喂猪时, 先将饲料添加剂用开水冲泡, 有的将预混料用开水冲泡, 然后再加到其他饲料中, 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9 现喂现配
使用饲料添加剂应现喂现配, 不要一次配合饲料过多, 更不要存放时间过长, 以免引起变性变质。一般一次配合量够吃5~7d左右为宜。配合好的饲料应妥善保管, 要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如维生素类添加剂极易被光破坏, 腐败变质。
1 0 贮存
质量好的饲料添加剂色正味纯, 新鲜而不板结。若贮存不当, 易吸潮、发霉、变质、失效。因此, 贮存时要低温、避光、防潮、防水浸雨淋。另外, 开包后最好一次用完, 若用不完, 一定要将袋口封好, 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切忌多种添加剂混合贮存。
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篇2
为加强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将我部制定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予以公布,并公告如下:
一、目录中所列类别及品种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其执行的质量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药物饲料添加剂属《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调整的范畴,不在本目录之列。
二、凡生产目录中所列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及其预混合饲料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取得我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饲料管理部门核发的产品批准文号。《条例》施行前未取得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及其批准文号的企业,必须在2000年3月1日前按《条例》的规定补办手续。逾期未办理手续的,按无生产许可证和无产品批准文号处理。
三、凡经营目录中所列的饲料添加剂产品的企业,应当具备《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经营条件。从2000年3月1日起,不得经营无生产许可证和无产品批准文号的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产品。
四、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的生产企业,必须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生产记录和产品留样观察制度”和第十四条规定的“标签制度”。
五、生产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不得直接添加兽药和其他禁用药品,不得说明和宣传有治疗、预防动物疾病的作用;允许添加的兽药,必须制成药物饲料添加剂后方可添加;生产药物饲料添加剂,不得添加激素类药品。
六、生产新饲料添加剂和含有新饲料添加剂的预混合饲料,在投产前,研制者或生产者必须按《条例》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
七、各省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省饲料监察所、国家及农业部饲料监测中心要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的管理和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八、对违反上述规定者,各级饲料行政管理部门要按《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规定予以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六日
附件:
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Lists of Additives Permitted to use in Feeds
饲料级氨基酸7种
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DL-羟基蛋氨酸;DL-羟基蛋氨酸钙;N-羟甲基蛋氨酸;L-色氨酸;L-苏氨酸
饲料级维生素26种
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E乙酸酯;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二甲基嘧啶醇亚硫酸甲萘醌;维生素B1(盐酸硫胺);维生素B1(硝酸硫胺);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烟酰胺;D-泛酸钙;DL-泛酸钙;叶酸;维生素B12(氰钴胺);维生素C(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钙;L-抗坏血酸-2-磷酸酯;D-生物素;氯化胆碱;L-肉碱盐酸盐;肌醇
饲料级矿物质、微量元素43种
硫酸钠;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钙;氯化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乳酸钙;七水硫酸镁;一水硫酸镁;氧化镁;氯化镁;七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亚铁;三水乳酸亚铁;六水柠檬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甘氨酸铁;蛋氨酸铁;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铜;蛋氨酸铜;七水硫酸锌;一水硫酸锌;无水硫酸锌;氧化锌;蛋氨酸锌;一水硫酸锰;氯化锰;碘化钾;碘酸钾;碘酸钙;六水氯化钴;一水氯化钴;亚硒酸钠;酵母铜;酵母铁;酵母锰;酵母硒
饲料级酶制剂12类
蛋白酶(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支链淀粉酶(嗜酸乳杆菌);果胶酶(黑曲霉);脂肪酶;纤维素酶(reesei木霉);麦芽糖酶(枯草芽孢杆菌);木聚糖酶(insolens腐质霉);β-聚葡糖酶(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甘露聚糖酶(缓慢芽孢杆菌);植酸酶(黑曲霉,米曲霉);葡萄糖氧化酶(青霉)
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12种
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
饲料级非蛋白氮9种
尿素;硫酸铵;液氨;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缩二脲;异丁叉二脲;磷酸脲;羟甲基脲
抗氧剂4种
乙氧基喹啉;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
防腐剂、电解质平衡剂25种
甲酸;甲酸钙;甲酸铵;乙酸;双乙酸钠;丙酸;丙酸钙;丙酸钠;丙酸铵;丁酸;乳酸;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钠;山梨酸钾;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磷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氢氧化铵
着色剂6种
β-阿朴-8’-胡萝卜素醛;辣椒红;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虾青素;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斑蝥黄);叶黄素(万寿菊花提取物)
调味剂、香料6种(类)
糖精钠;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血根碱;
食品用香料均可作饲料添加剂
粘结剂、抗结块剂和稳定剂13种(类)
α-淀粉;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二氧化硅;硅酸钙;三氧化二铝;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钙;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丙烯酸树脂Ⅱ
其它10种
怎样正确使用饲料添加剂 篇3
1 合理的选择, 正确的使用
不同的添加剂作用不同, 如促生长添加剂适用于幼龄畜禽:抗生素添加剂常用于猪、鸡等单胃动物, 生产上应根据饲养目的、饲养条件以及畜禽营养状况、生理状况、年龄, 体重等情况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选用, 不可滥用。在使用添加剂时要按说明书使用, 不可自行其事。添加剂只可混于干粉料中, 做短时间存放, 不能混于加水贮存料或发酵饲料中, 更不可和饲料一起加热煮沸。使用时要与饲料混匀, 常常是先与5%~10%的饲料预混, 再混以30%的料, 最后全混, 切不可把添加剂一次放入大量料中混合, 那样会造成混合不均, 易引起中毒。
2 饲料添加剂要随购随用, 有些要交替使用, 以其充分发挥效能
饲料添加剂不宜长期保存, 保存期一般超过6个月, 特别是维生素制剂, 不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要保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特别注意的是抗生素添加剂要交替使用, 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影响使用效果。
3 注意添加剂中的拮抗作用
使用饲料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 篇4
饲养的动物品种不同, 日粮中的蛋白质、能量比例也不一样, 同一品种的不同生长阶段, 对营养的要求也有差异。只有在基础日粮配方合理的情况下, 使用添加剂才能有效。
2. 有区域性和针对性
缺硒的地区添加硒是有作用的, 而在富硒地区添加硒反而会引起中毒;还有些地方缺铜等其他矿物质, 要根据畜禽的饲养标准和当地的饲料营养成分,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合理使用添加剂。
3. 不能代替其他营养素
添加剂具有专一性, 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在饲料中能量和蛋白满足时, 添加剂才能有效果, 起到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4. 配伍禁忌
在无必要配制综合添加剂预混料时, 不要将矿物质和维生素预先混合。在配制全价日粮时也要分次添加, 并且不能长期储存。不能将氯化胆碱与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泛酸钙、钙磷矿物质饲料同时添加。
5. 不能同时使用多个厂家的添加剂
现在添加剂多为复合型的, 不能同时使用多个厂家的添加剂, 否则不仅加大成本, 而且易造成配比的不合理, 甚至引起中毒。
6. 把好质量关
购买时认清注册商标、厂家和有效日期等, 最好是固定一个质量信誉好的厂家, 不能随便改变。在补钙磷饲料时, 既要检测钙磷的含量, 又要检测氟、铅、汞、砷等容易引起中毒的有害物质是否超标。
7. 必须混合均匀
添加剂占日粮的比例很小, 如果混合不均匀会使有的畜禽进食过多而引起中毒, 而有的又吃不到添加剂依然缺乏营养。
8. 要有总体效益观念
在购买添加剂时, 不能只图便宜, 不注意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添加量, 那样不但不能起到添加剂的作用, 反而造成经济损失。
9. 防止与水和发酵的饲料混用
使用添加剂时必须与干粉料混合, 不能与加水的饲料或发酵的饲料混合, 更不能与饲料一起煮沸使用, 以免添加剂失效。
1 0. 注意保管和贮藏
使用饲料添加剂应注意的问题 篇5
由于饲养的动物品种不一样,日粮中需要的蛋白质、能量比例也不一样,要满足不同品种以及各品种的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就要有适合该品种该时期好的基础日粮配方。只有在好的基础日粮配方基础上,使用添加剂才能有效。
2. 有区域性和针对性添加
在缺硒的地方给畜禽添加硒是有作用的,而给富硒地区的畜禽添加硒反而会引起中毒;还有些地方缺铜等其他的矿物质,要根据畜禽的饲养标准和当地的饲料营养成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用添加剂。
3. 添加剂不能代替其他营养素
添加剂具有专一性,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在饲料中能量和蛋白满足时,添加剂才能有效果,起到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4. 添加剂间的配伍禁忌
在无必要配制综合添加剂预混料时,不要将矿物质和维生素预先混合。在配制全价日粮时也要分次添加,并且不能长期储存。在必要配制综合添加剂预混料时,一定要超量添加维生素和载体的用量,含水分在5%以下。不能将氯化胆碱与维生素A、D、K,泛酸钙、钙磷矿物质饲料同时添加。
5. 不能同时使用多个厂家的添加剂
现在添加剂多为复合型的,不能同时使用多个厂家的添加剂,否则不仅加大成本,而且易造成配比不合理,甚至引起中毒。
6. 把好质量关
购买时要认清注册商标、厂家和有效日期等。最好是固定一个质量信誉好的厂家,不能随便改变。如在补钙磷饲料时,既要检测钙磷含量,又要检测氟、铅、汞、砷等容易引起中毒的元素等有害物质。有些饲养场使用磷酸氢钙,钙磷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但是氟却严重超标,使用一个阶段就出现氟中毒现象。
7. 必须混合均匀
因为添加剂占日粮的比例很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会使有的畜禽进食过多而引起中毒,而有的又吃不到添加剂依然缺乏营养。
8. 要有总体效益观念
在购买添加剂时,不能只图便宜,不注意添加剂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添加量,否则,不但不能起到添加剂的作用,反而造成损失。
9. 防止与水和发酵的饲料混用
使用添加剂时必须与干粉料混合,不能与加水的饲料或发酵的饲料混合,更不能与饲料一起煮沸使用,以免添加剂失效。
1 0. 注意保管和贮藏
几种不能同时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篇6
胆碱不能和某些维生素、钙、磷同时使用。胆碱易溶于水,碱性很强,对于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和泛酸等能起破坏作用。此外,磷和钙在酸性环境中易被吸收,而在碱性环境中则吸收很少。所以,胆碱也不能与钙粉、磷酸氢钙等一起添加。
维生素B1不能与青霉素同时使用,因维生素B1的水溶液呈弱酸性,会破坏青霉素的功效。
硫酸亚铁、氯化亚铁、硫化亚铁不能与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同时使用。若同时使用,前者会加速后者的氧化破坏过程。碳酸钙不能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K1、维生素K2和泛酸、链霉素、土霉素同时应用。因碳酸钙属强碱性,在碱性环境中,上述维生素等添加剂易被破坏。
使用饲料添加剂的几大误区 篇7
1 误区一:把饲料添加剂当万能灵药
有的饲养户看到添加剂的广告宣传, 就以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使用添加剂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实, 使用添加剂的同时必须加入畜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如能量、蛋白质等) , 决不能认为用稻壳粉 (即统糠) 加上饲料添加剂就能使畜禽生长加快。生产实践证明, 添加剂的作用还具有地区性, 我国南方试验有效的添加剂拿到北方就不一定有效, 原因是南方和北方所产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完全一样。例如, 我国很多地区为缺硒地带, 但陕西紫阳县和湖北恩施市为富硒地区。恩施市所产的玉米含硒量为1.7mg/kg、稻米中的含硒量为1.843mg/kg;而北京大兴区则为缺硒地区, 所产的玉米中仅含硒0.053 mg/kg, 稻米中仅含硒0.044 mg/kg。在大兴, 用含硒添加剂有效, 而在恩施市, 如果再添加含硒的微量元素添加剂, 可能会导致中毒。就是在同一地区, 基础日粮不同, 添加剂的效果也不一样。因此, 要想提高畜禽生产水平, 最根本的措施是满足其不同生长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 按照畜禽的饲养标准, 配制全价配合料,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误区二:添加剂用量越多越有效
在当前我国农村饲养条件下, 适当添加一些必需的添加剂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如果认为添加剂用量越多越好, 则大错特错, 不但收不到预期效果, 反而影响畜禽生长, 甚至出现中毒现象。例如, 铜是畜禽的必要元素, 适当添加可提高生长肥育猪的日增重, 但喂量超过250 mg/kg就会导致中毒。喹乙醇是一种抗菌药物, 适量添加对促进畜禽生长有良好的作用, 但用量过大也会出现中毒, 造成畜禽大批死亡。蛋氨酸对长毛兔有促进生长的良好作用 (据试验, 在长毛幼兔饲粮中添加蛋氨酸的含量为0.64%、0.74%时, 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1.65%、35.54%) , 但当添加量达到0.94%时, 其增重反而比对照组低4.02%。
3 误区三:几种添加剂混合使用的效果好
有的饲养户由于对添加剂的性质缺乏了解, 以为一种添加剂有效, 多种添加剂同时使用效果会更好, 其实不然。现在的添加剂多为复合型, 多种添加剂混合使用, 不仅加大成本, 而且可能造成中毒现象。此外, 不同添加剂之间可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随意混合, 反而会抵消其作用。例如, 含铁的添加剂可加快维生素A、D、E等氧化过程, 故不能同时添加应用。钙、磷添加剂在碱性环境中很少被吸收, 故不可与胆碱同时添加, 因为胆碱易溶于水, 碱性很强。铁、碘、铜、锰、锌等微量元素添加剂, 可使维生素A、B1、B6、K3和叶酸的效价降低。磷可降低机体对铁的吸收, 因此补充铁剂时不宜添加过多的骨粉或磷酸氢钙。镁可降低机体对磷的吸收, 所以添加含磷添加剂时不宜添加过多的氧化镁和硫酸镁。维生素C过多时, 可减少铜在体内的吸收和贮留, 还可使维生素B1、B2、B12和泛酸的效价降低。碳酸钙不能与维生素B1、B2、C、K1、K2、PP、泛酸、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同时使用, 因为碳酸钙属强碱性, 在碱性环境中, 这些添加剂易受破坏。可见, 多种添加剂是不宜任意混合使用的。
4 误区四:把饲料添加剂当精料用
畜禽饲料添加剂是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物质。营养性添加剂是为了补充基础饲料中的营养不足, 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刺激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增强畜禽抵抗力以及增加采食量等, 如促生长添加剂、保健添加剂和品质改良添加剂以及延长产品使用期的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无论是营养性还是非营养性添加剂, 都不含蛋白质和能量等营养素, 只有在饲料营养成分具备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因此, 饲料添加剂决不是精料, 不能当成精料使用。
5 误区五:饲料添加剂完全没有副作用
当前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 一般来讲只要使用得法, 是不会产生副作用的, 但有些饲料添加剂如化学药剂、生物激素等, 虽具有有益作用, 但使用不当会产生副作用。例如, 抗生素和生长激素等, 若长期使用或使用不当, 可造成畜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甚至危害到人体键康。荷兰养牛业很发达, 但残留在牛肉中的添加剂会造成一些异常发育, 甚至致癌。我国对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调查发现, 抗生素过敏反应人数增多也与食用残留有添加剂的畜禽产品有关。因此, 有些国家已禁止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添加剂。即使添加, 也是交替使用, 并在宰前一个月停止使用, 以避免残留在畜禽产品中。此外, 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添加剂不能用于孕畜, 以防产生畸胎或病胎。
5 小结
浅谈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与保存 篇8
作为饲料添加剂其使用是微量的, 是饲料的补充物, 一是饲料内原来就有, 可含量不足, 如营养物质添加剂的赖氨酸;二是饲料内原本就不含有的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物质, 如各种抗菌素等。形形色色的添加剂使人看起来眼花缭乱, 其种类不同, 特点也不相同, 作用也就不同。因此, 在应用时一定要事先充分了解, 并结合畜禽饲养目的、饲养条件、健康状况, 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使用。
1.1 营养物质添加剂
营养物质添加剂应用于平衡和强化营养, 起到提高饲料全价性的作用。
产蛋鸡用无鱼粉日粮饲喂, 缺乏动物蛋白质时在饲粮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可强化蛋白质营养, 来保证一定水平的产蛋率。仔猪培育中, 也可通过降低豆饼的投量而加补氨基酸来平衡与强化营养, 降低了成本, 也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提高舍饲蛋鸡的产蛋率和受精卵的孵化率, 常在饲粮中加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或维生素添加剂。添加含硒生长素能提高育肥猪的增重速度。
1.2 非营养物质添加剂
非营养物质添加剂应用于促进畜禽生长、保健、增进食欲、改良畜产品品质和保存饲料等方面。
抗菌素类添加剂, 能促进畜禽的生长, 又对保护健康有一定效果, 尤其是在卫生条件差, 日粮不平衡时效果更为明显。应用抗菌素喂仔猪可使增重提高10%左右。呋喃唑酮加入适宜量于饲粮中可防治球虫病和下痢。一些激素可用于肉牛生产, 能使增重提高15%左右, 饲料效率提高8%左右。为使长途运输或应激条件下减少体力过分消耗, 防止骚动及出现意外可用镇静剂, 育肥猪的生产可用利血平这种镇静剂来提高育肥增重, 缩短育肥时间。通过添加食欲增进剂, 如乳香素、鱼腥素等能减少或消除饲料中的某些不良味道, 或者增加某种特殊气味来增加饲料适口性, 促进畜禽采食量的提高。为改良畜产品品质, 改善蛋黄颜色, 使其美观并使消费者更乐于接受和欢迎, 需要往蛋鸡饲粮内加入某种着色剂, 有叶黄素和人工合成的胡萝卜素等。对于饲料的贮藏则要以保护易氧化养分的角度考虑, 添加抗氧化剂, 如乙氧基喹啉。饲料内添加制真菌素能有效防止饲料在高湿高温季节发霉变质。
1.3 要合理适量使用
添加剂的作用效果和畜禽的生理状况、生长发育情况、年龄以及环境条件的好坏等都有关系。各种畜禽对一些添加剂中的成分是有耐受性的, 在适当范围内有良好的作用, 超过用量就会引起毒副作用, 产生生理障碍, 甚至死亡。
2 保存
保存或贮藏是否得当, 影响到能否保持其原有的成份, 甚至影响添加剂的使用效果。
保持干燥, 水分增多, 湿度增大, 会使某些微量成分效价降低。
【饲料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推荐阅读:
正确认识饲料添加剂02-12
饲料添加剂及其使用论文01-03
饲料添加剂与饲料安全08-02
浙江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08-27
绿色饲料添加剂06-14
鸡饲料添加剂11-02
新型饲料添加剂12-06
新型植物饲料添加剂09-17
饲料添加剂学试题08-26
饲料添加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