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适应能力

2024-07-20

跨文化适应能力(共12篇)

跨文化适应能力 篇1

跨区域从事连锁经营活动, 企业的地域空间、经济空间、人文空间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增强文化适应能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成为连锁川菜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也是决定川菜企业连锁经营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一、大力弘扬川菜的优秀传统文化

川菜文化底蕴厚重, 无论是原料的选择、进食方式, 还是就餐环境、服务水平, 都表现出巴蜀文化的独有特色。尤其在菜品风味上, 更以“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而扬名海内。川菜企业在连锁经营过程中, 要推出更多能够体现川风蜀韵的特色菜肴和风味小吃, 营造生态、绿色、休闲、川味十足的就餐环境, 打造自身的品牌和特色, 才能获得广大顾客的青睐。因为对于顾客来说, 之所以到川菜企业消费, 看重的就是川菜独特的文化。因此, 川菜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特色, 大力弘扬川菜饮食文化, 积极开发具有川菜特色的产品, 营造巴蜀文化风格的就餐环境, 使广大顾客在品尝独特的饮食之外, 更加了解四川的风土人情。帮助其摆脱日常生活的压力, 远离现实生活的喧嚣, 满足其好奇心, 增加其满意度, 还有可能成为良好口碑的传播者。

二、培养融合文化的人力资源队伍

解决文化差异的根本办法, 就是要建立和造就融合文化的人力资源队伍。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外派员工来说, 要了解和适应当地文化;对于当地员工则需要深刻领悟和把握巴蜀文化以及母体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 逐渐认可和接受对方文化, 真正完成从物质到精神的文化接近与融合。

对于建立融合文化人力资源队伍的方法, 国外的许多跨国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一) 选择合适的外派管理者

母体企业在选择外派管理者时, 可采用如下方法选拔产生:第一, 人员的选择与准备。它包括经理人的招募以及相关人员的选择, 应当考虑那些有跨文化背景和条件并有跨文化经历和经验的管理者。第二, 加强文化训练。包括特定文化和语言训练、后勤补给作业的准备、当地实物简报、文化休克与调整技巧的训练。第三, 实行海外监督。它包括对外派人员是否适应东道国文化进行监督, 并进行调试与整合。第四, 调回准备。将不胜任的管理者随时调回。第五, 再调整。进行新调整, 重新委派海外管理人员和再调整。

(二) 加强当地员工的培训

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作为连锁企业, 通过培训过程, 不仅能使当地雇员了解巴蜀文化, 接受母体企业文化, 还可以培养他们相互沟通协作能力, 促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管理者能够和睦相处, 避免相互间形成文化偏见。

(三) 提高派出人员、管理人员的文化融合能力

在跨文化管理中, 要加强外来管理者的跨文化交际训练, 要求母体企业派出人员了解和掌握当地的人文传统、风尚习俗、道德规范, 进而了解当地的饮食消费习惯等。同时, 要培养所有管理者在突变文化环境的应变能力, 当地文化发生变化时, 能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 以适应新文化的需要。

(四)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川菜企业在大力加强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同时, 必须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 使区域连锁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 能够贯彻落实企业总部的战略思路, 坚定不移地执行规章制度, 保证既定战略目标实现。

三、关注区域文化壁垒中的政府行为

某些地方政府为保证局部利益的最大化, 往往对外地企业提出比本地企业更高的技术要求, 抬高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的“门槛”, 如重复检验、重复认证、增加歧视性收费项目、限制本地商业机构销售外地某些产品、设置关卡堵截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等。

为防止产生人为的文化壁垒, 企业要注意处理好同当地政府的关系。在认真遵守国家法律和当地法规的同时, 应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 大力投身当地公益活动,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 与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积极参与当地文化事务, 把外来的企业变成当地“企业公民”。

四、加强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

要适应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文化, 深入了解文化才能促成文化的灵活转型。为促进文化之间的融合, 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川菜的影响力。具体办法可以通过招聘活动、知识讲座、川菜品鉴、专家演讲、教育培训、媒体宣传等形式, 有计划地进行川菜文化的传播。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 对外派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以增强员工对当地文化的认同与了解, 提高员工的文化适应能力。

员工文化适应力的培养, 一般需要经历文化认同、策略调整、知识内化三个阶段。文化认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文化训练, 包括区域文化与语言训练, 后勤补给与原料供应准备, 当地信息简报、文化休克与调整技巧的训练。策略调整阶段是将区域文化基因与巴蜀文化、川菜文化、企业文化逐一嫁接, 通过对上述文化的整合与调整, 使之尽快适应当地文化。而知识内化阶段则是“跨文化”知识在团队中自觉转化并共享的阶段, 在该阶段企业对突变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并能根据新情况做出决策和决断。

五、积极推动区域文化变革

近些年来, 川菜企业实力日益增强, 通过推动区域市场的文化变革来适应自己的扩张战略, 成为越来越多川菜企业的明智选择。

企业在推动区域文化变革时可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企业扩张、企业营销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且文化变革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企业应该投入大量资源, 来保证文化变革的成功, 以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文化变革对企业的意义不大, 但成功概率较高, 企业的重点应该放在发掘文化变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上;文化变革对川菜企业的扩张战略及今后发展可能意义重大, 但文化变革成功的可能性较少, 企业目标应该放在监控区域文化环境的动态变化上, 同时积累资源、提高能力, 以获取文化变革成功概率的提高。应该放弃那些对企业意义不大且成功概率较小的文化变革计划,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寻求弥合文化冲突的其他方法上。

六、大力实行“本土化”

川菜企业在实行扩张时, 为减少区域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必须寻求实行“本土化”, 包括聘用人员本土化、自然资源本土化、营销渠道、企业文化本土化等。

(一) 人才本土化

由于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不同, 各地出台的法规、政策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旦出现企业之间的纠纷后果很难预料。如果聘用当地人才进行管理, 由于他们熟悉当地的语言、消费习惯和心理, 能将川菜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植根于当地文化之中, 并能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经常进行沟通, 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有利于争取政策的扶持和纠纷的解决。正因为如此, 很多川菜企业在跨区域扩张前, 就聘用大量熟悉情况的当地人员收集有关信息, 以保证跨区域扩张的顺利实现。据四川省美食娱乐协会统计, 现在进行全国连锁的著名川菜品牌企业大都聘用了当地员工担任管理人员, 这为川菜企业实行本土化策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 完全实行本土化策略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因为这样会不利于企业的高效规范管理, 同时也会损害企业长久以来形成的良好品牌形象。较多本地员工介入企业经营和管理, 往往会造成企业核心技术的泄密。因此, 很多连锁川菜品牌企业对此是有较大顾虑的。实际上, 目前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建立一整套措施, 才能逐渐解决这一问题。

(二) 原料供给本土化

有人认为, 原料供给当地化, 会使连锁川菜企业生产的菜品失去川菜应有的特色。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卢一教授长期致力于川菜的烹饪研究, 他认为, 川菜的核心特征在于味, 而味的核心在于核心调味品, 也就是仅仅几种核心调味品就可以使川菜区别于其他菜系, 这些调味品包括花椒、郫县豆瓣和泡辣椒。从这个角度来看, 连锁川菜企业完全可以把握好这些关键资源, 再结合当地的原料资源, 就可以生产出质量较好的菜品, 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实际上, 很多连锁川菜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成都巴国布衣餐饮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海南和四川本地开设有22家分店, 全部实现了原料供应的本土化,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 营销渠道本土化

营销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它既承载着产品实体的配送与库存功能, 也承载着市场信息流动、融资、促销、服务、分散经营风险等多种功能。作为跨区域连锁品牌餐饮企业, 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营销组织体系和营销网络。区域连锁企业在当地构建新的营销渠道, 既要以母体企业原有的营销渠道为基础, 更要依托连锁区域当地的力量, 构建新的本土化销售渠道。推行销售渠道本土化, 关键是要有适应连锁区域市场的营销方法, 为当地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并成为本土化的企业公民。

(四) 企业文化本土化

进行连锁经营的川菜品牌企业, 大多构建了良好的企业文化, 成为促进川菜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有效手段和强大动力。但是, 川菜企业在连锁过经营程中, 受到大量来自于当地文化的侵扰, 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文化的转换, 很快会陷于文化休克, 导致连锁扩张的失败。在这种背景下, 实现多元文化融合的过程就是新型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 川菜企业应该把自身文化、区域文化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文化进行整合, 形成协同效果, 融合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使它具有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功能。当然,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排斥员工各自原有的不同文化, 相反要求员工在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的同时, 积极融入具有共识的企业文化中去。

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是跨区域扩张成败的关键, 是川菜企业适应外部文化的积极反应。实际上, 在扩张伊始, 企业经营者就应该按照当地的观念反思自己的思维, 如果不协调或不一致, 只能改变经营者的观念, 这就是观念的本土化。观念的本土化是企业文化本土化最重要的基础内容, 只有推行观念的本土化, 才能实现人才、营销等方面的本土化。川菜跨区域连锁的基本上都是品牌企业, 有的还是中国驰名品牌企业, 但这样的企业也要注意向连锁区域当地的企业学习, 特别是要注意向当地的餐饮企业学习, 以加速企业文化本土化的改革进程, 增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要提高川菜企业的文化适应能力, 在弘扬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 还要着力培育融合文化的人力资源队伍;不断加强同当地文化之间的交流, 并积极参与当地文化变革;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 与当地政府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以争取当地政府帮助化解纠纷, 实行政策扶持。为减少地域经济单元空间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要积极推行“本土化”, 包括人才、原料供给、营销渠道和企业文化的本土化等。

关键词:区域文化,融合,变革,本土化

参考文献

[1].李艳萍, 怀丽华.餐饮企业开发旅游餐饮的探讨[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6 (3) .

[2].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廖宏勇.品牌适应力之刍议[J].湖南大学学报, 2010 (3) .

[4].卢一.论川菜的核心[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 .

跨文化适应能力 篇2

盐城大丰市新丰初级中学单勇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考量培养策略

外国著名学者皮亚杰认为,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类智力的本质反映, 它是群体或者个人调整一定行为以使其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课程目标越来越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社会适应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挖掘发展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等的情绪体验, 感受着由沉默、反抗、竞争、合作、成功、失败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一)社会适应的实质

〔案例1〕怎样移动富士山

有一年,一批中学生到微软公司应聘时,遇到了一道听起来似乎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的面试题 :怎样移动富士山?

中学生们个个抓耳挠腮、沉思冥想、开动脑筋、挖空心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有了五花八门的应答。

答案一:用1000艘巨型航母牵拉,肯定能移动富士山;

答案二:制造一次人工地震,地壳一运动,富士山就移动了;

答案三:利用杠杆原理,理论上可以移动富士山;

答案四: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祖祖辈辈挖山不止„„说不定哪一天感动了上帝,富士山就被移走了;

答案五:把富士山复制下来,放在照片上移动。

在千奇百怪的答案中,被遴选出的是:富士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感悟:当你不能改变对方时,就应该试着改变自己;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改变对方也就在其中了。这就是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适应过程实质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必须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变化,他要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自我观念,协调人际关系;他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他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各种冲突,并学会理解和妥协,合作与竞争;他要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体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二)社会适应构成的基本要件

〔案例2〕接受情境,改变自己

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开始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有朝一日逃离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想法,不仅让他赚不到钱,而且还面临着“下岗”的危机。为了生计,朋友告诉他要想让环境因你而改变是不可能的,只有自己去努力适应这个环境。后来,他试着改变自己,让自己的一切都融入到整个演艺界这个大环境中去,最后,他就像一只湖里的鱼适应了大海的环境,演艺界由他自由地畅游,成为了国际明星。

感悟:托尔斯泰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可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看待周围环境的心态以及目光,到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身边每一样事物看上去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环境不就是已经改变了吗?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体现。个体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必将产生心理和行为变化。这个变化是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它有3个基本构成要件:

①个体。社会适应过程的主体。

②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适应过程中情境的重要部分。

③改变。是社会适应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

个体在遇到新情境时,一般有3种基本的适应方式:问题解决,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个体自身的需要;接受情境,包括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接受和遵从新情境的社会规范和准则,主动地作出与社会相符的行为;心理防御,个体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掩盖由新情境的要求和个体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个体产生压力和焦虑的来源。

(三)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每个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当中,既要承担个体生活上的角色,又要扮演社会中的角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在高科技的演绎推动下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对每一个社会人提出新的要求。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改造环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因此,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健康个体的基本指标之一。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状态、生理状态、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时期,面临着求学、社交等重大人生课题,再加上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使得中学生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社会适应

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适应能力包括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等。人生活在世界中,要具有一种积极的适应机制,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当环境发生变化,个人就要作出行为上的变化,以调整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这种适应能力的标准是:能和集体保持良好的接触和同步关系,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自我调节,谋求与社会协调一致,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学会调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开发潜能,达到良好的学习适应。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环境的主人,人在不断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这是人在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必须认真对待的永恒主题。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教育,将对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四)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策略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成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中学阶段所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中学生在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独立,学会学习(主动求学),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选择,学会自我调节(面对不时出现的压力),为今后适应社会能力的形成搭建现实的平台。此外,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中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提高。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和中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中学生彻底摆脱“适应问题”的困扰,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健康生活。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主要从学校教育和中学生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入手。

1、学校教育层面

(1)抓住契机,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中学新生入学之初,是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和适应教育的最佳契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契机,紧紧围绕成才中心,从社会实际和中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两课”的教育教学,引导中学生用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通过“两课”的教育教学,向中学生讲授中学集体生活、中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中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使他们迅速适应中学生活。

(2)注重中学生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发展主体意识。正如曾任美国哈佛中学校长陆登庭先生所言,“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使

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因此,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应更多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注重年轻一代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采用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从国家、社会这个大视角出发,塑造“社会人”的形象,深化“人”对社会的认识,强化“社会”角色意识。

(3)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动态,及时回答他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中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的影响,引导他们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帮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中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还应重视发展中学生的个性,对中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激发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中学生自我教育层面

(1)中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是中学生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对中学生来讲,了解自我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①通过自己与其他人的比较,尤其是与自身条件相类似的作比较;②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即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反馈信息来了解自己;③通过对自己活动成果的社会效应来了解自己。二是客观评价自我。在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自我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在评价自我时,要有合适的社会尺度,否则就可能作出错误的评价。三是时常反省自我。个人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是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等于自己对自我的评价,两者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中学生个人还应该时常反省自我,对自己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严于剖析自我、敢于批评自我。

(2)中学生要积极地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一个人只有先自我接纳,才能为他人所接纳。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好的或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凡是自身现实的一切都应积极悦纳。在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

(3)有效地控制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要使自我控制有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合理定位理想自我。②培养健康的自尊和自信。③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因而,中学生都应该从培养健全的自我意志品质做起,增强挫折承受力,提高自控能力。

上述两种举措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是交叉的、相互的,只有把他们综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使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以提高,满足中学生社会化的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束语

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中学生学业和事业的基础,也是日后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通行证”。因此,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我们还必须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的程度有个正确的认识。一是适应是主客体达到和谐的状态。一般而言,只有当作为适应主体的中学生自觉身心愉悦,在物质上感到富足,在精神方面感到满足;同时他们的社会实践有利于适应客体——社会的进步时,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时,才能说他们适应社会。主客体达到和谐的状态是适应的最佳境界。二是适应是一种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中学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多给学生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教会他们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的本领。中学生们应该看到,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谁能够站在潮流前沿,谁就能独领风骚。他们应该是主动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自己。同时教育部门应该联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力量,防止一些中学生片面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忽视个性发展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王康.社会学辞典[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7):358-366.

[2] 陈态著.《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 郑希付主编.《健康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 陈青萍著.《现代临床心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5] 拿破仑.希尔N.V.皮尔著.《积极心态的力量》[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6] 王学臣, 朱庆忠.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状况调查[J],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1(4)

[7] 徐媛.关于“适应问题”与“适应教育”的思考[J], 煤炭高等教育, 2002(3)

[8] 陈晓荆.挫折承受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关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9] 余秀华, 吴雄鹰.浅析青年学生挫折的预防与调适[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1)

[10] 黄天元.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与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03(6)

[11] 陈晓荆.挫折承受力与个体心理因素的关系[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跨文化适应能力 篇3

一、企业适应能力是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

职业发展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从事职业活动——主要包括职业岗位的适应、职业的迁移与转换等方面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教育是一种定向教育,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其专业能力总体上是能适应岗位要求的。但是,伴随新能源、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岗位、新职业层出不穷。能否快速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岗位,已经成为中职生职业发展能力高低的最直接体现。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基础就是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而“适应”又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形成,在适应社会中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生存。

在学生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中,企业居于“家庭——企业——社会”这一新的“三点一线”活动范式的中心地位,起着中枢、纽带作用。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内容。培养职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关键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适应能力。

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往往专注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把職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片面理解成专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生成的后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应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形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企业公民品质,以此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强化职校教育功能,加速职校毕业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程。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同点

创新思维,改变传统办学理念,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校园企业文化,必须在充分研究、酝酿企业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企业公民品质。找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同点,是学校全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纵观当前的企业文化理念,其与校园文化在内涵上,有着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共同点:

1.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发展

企业的成功往往表现为一项顶级策划地形成,一个知名品牌的产生等,但成功的背后凝结的是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智慧。人是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员工素质的高低成为每个企业成败的关键。许多著名企业往往把员工的个体发展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有的甚至提出“员工第一”的发展理念,这正暗合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通过企业的工作,员工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取得进步;通过学校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

2.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追求团结与协作

自从世界上第一条企业生产流水线投入运行以来,社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严密分工的生产流程,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与人密切合作的不断深化,集体主义、团队意识正成为企业追逐的管理理念,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在学校,学生往往以集体的一员参与小组、班级、学校等的活动,其集体观念、协作精神也正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化而不断突显。在项目教学以及相关研究性学习中,这些团结协作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张扬。人是社会的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人都始终生活在与他人密切联系的群体中,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自然成为人生成功的重要砝码。

3.尊崇纪律与章程,讲究效率优先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往往视员工违反规章制度为大忌,轻则与员工经济利益挂钩,重则辞退员工。员工在制度面前也是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学校,校规校纪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遵规守纪成为优秀学生的共同标志,也是学生学业有成的保证。严格的纪律与章程既是对人发展的规范与提高,更是取得良好效益与成绩的前提。企业需要保证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企业之于员工,与学校之于学生的许多相同点,正是校园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解决中职生的企业岗位适应与发展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全面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着重从学校软硬两个环境建设入手,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1.加强学校硬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学校硬环境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良好的文化底蕴与校园环境是取得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证,是“环境育人”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就要敢于在学校硬环境建设中突破与创新,大力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1)要建立现代企业生产“场景式”实训中心。借鉴国外职业培训的先进经验,加大实习训练投入,建立起与企业生产接轨的高标准、多功能实训中心,尤其是实训模式应充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实习流程应与企业生产流程保持一致。高质量的实习训练,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与企业接轨的工艺流程与实训模式,将是职校毕业生快速适应就业岗位的前提与保证。

(2)要精心构建新型校园文化。职业学校要科学展示企业文化,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企业文化的无穷魅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对企业认识的不断深化,促使学生形成企业理念。

2.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深入开展企业文化教育

(1)借鉴企业制度,建立新型学生管理机制。成功企业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纪律严明、效率优先。企业制度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更具有刚性。学校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可科学借鉴企业制度,并将其适当引入学生管理机制中去,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企业的管理氛围。学生管理机制的转变应立足一地一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生日常管理为重点,强调刚性管理。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靠的学生动态管理评价体系,以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由此,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作学生日常考评卡,对学生实施多元化、增值式评价,取得良好的效果。

(2)以企业为本,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以学生适应企业岗位为指向的职校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充分调研企业岗位目标的基本要求,依托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大力开发适应企业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于,其把教与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职校课程应该更多地围绕企业岗位的要求来设置。

(3)以就业基地为目标,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一些办学质量较高的职业学校,一般都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都会想方设法以就业企业聚集地为中心,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相对而言,就业基地中的企业相对集中,各个企业在管理制度等方面相似,有利于学校的统一教育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以学校的主要就业基地为目标,根据基地企业的就业环境、用工制度等进行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就业实效。这实际上也就是引导学生对企业的一种适应。

跨文化适应能力 篇4

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在金融危机中,我们两国企业确实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认为人力资源非常重要、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等,都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们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或者说改组,创新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么一个危机的时刻,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同时,中方企业特别强调,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对于生产力的推动有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我们面临的金融危机,降低危机的影响,所有的组织都需要有持续变化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们一些组织还没有能力来适应目前的变化,还是按部就班地工作,庞大的官僚机构也延缓了这方面的进程。我们进行公司革命,主要是文化的转变,提出文化转变的措施,以适应目前面临的变化。我们在适应危机的过程中,还要提高公司的业绩。

如果你要应对当前的危机,首先要定出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再想好怎么样去实现,你要有决心,然后再采取具体的行动。这些目标事实上是可以移动的,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组织,在运作的时候更会有这样考虑。

作为管理者,需要面临来自环境的两个挑战:短期内的金融危机和长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另一个危机。如何让企业能够应对这些危机呢?只能进行彻底的变革。

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政府对市场和企业更多的控制,政府与私企之间界限的模糊,部分市场的迅速增长与另一部分市场的萎缩并存,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在加剧,以及由于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转型的要求。

生态环境危机的表现,如全球气候变暖,原油储备减少,世界人口增长,陆海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这些危机可以被当作问题,但也可以视作巨大的商业机遇。比如促进二氧化碳零排放、寻找替代能源、循环经济等。

目前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如何更好地兼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因此,企业必须具备持续转变的能力。要使企业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具备这种能力,首先要进行企业文化的转变,即发动以增强创新能力和适应性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变革。

主动变革还是被动变革?

如何进行这样的变革?可通过四个案例研究,对“适应未来”的组织文化内涵进行一些探索。

案例1:2008年I BM全球CEO“未来企业”研究。

通过对1000多位企业CE O的访谈,归纳出未来企业的一些特征,如渴望变革、超出客户预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突破等。研究显示,未来企业更倾向于主动突破现状、发动变革,而不是被动应对环境变化。研究中也发现一些有待思考的问题,如这种组织性的变革是否可能,是否值得,是否有回报?

案例2:塑造持续转型能力的研究。

这个案例是对案例一的补充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案例一中提出的问题。研究分析了1994~2005年以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实际的文化理念,给出了关于“具备建设性的行为”的定义。当个人设置了具有挑战性但能够实现的目标,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从工作、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中获得乐趣,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时,他的行为被认为对企业来说具有建设性。这项研究在对大量企业进行分析之后,构建了一个关于企业文化变革的模型。研究还证明,企业文化变革对促进企业绩效确有显著作用。因此,企业若想获得成功,除了极具预见性的商业战略,还必须有一种建设性的企业文化。

案例3:2008年I B M“让转变生效”研究。

这项研究对1500名变革参与者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变革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80%的CE O预期未来3年所领导的企业将会发生不同程度变革,但他们对自己企业掌控变革的能力并不自信,因为研究数据显示,近60%的变革项目没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变革的主要阻力来自人,来自观念障碍。研究结论表明,只有变革才能使企业在空前的全球变革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危机中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赖以生存之本,我们应建立能够寻找、发动并具备持续变革能力的创新型组织,企业掌控变革的能力比企业变革的必要性更为重要。

案例4:创造合理的领导结构研究。

通过对2007年一些顶尖公司的研究,勾勒出合理的企业领导结构。企业决策能力的发展是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们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企业还应通过选拔、培养、辅导和项目锻炼等实施完整的人力资源战略。

面临危机,文化变革是组织机构生存的主心骨

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全球变化;

如果我们要生存,我们的生活、经济及组织机构必须作出巨大变化;

面临危机,文化变革是组织机构生存的主心骨;

谈大一新生的适应能力 篇5

面对陌生环境和未知生活,因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大一新生会出现焦虑、受挫、担忧、混乱的心理现象。对于家长和新生来说,可以尝试以下的做法:

1.新生要主动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学会分清轻重缓急,提高自觉性,同时积极参与课余的活动,扩大交往范围,丰富业余生活,展现自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知道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看到自己的进步,珍惜积极所用有的,增强自信心。

3.做学习主人。对学习成败做出正确的归因。目前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学习策略不对而不是缺乏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专心致志。

4.改变人际交往观念。用开放性心态接纳身边同学,设身处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5.对未来充满希望,但不盲目幻想,心动不如行动。

6.多余学长师姐联系沟通,寻找班主任、辅导员帮助,获得他们的支持。

7.作为家长可以在一定时期与孩子多联系,如入学之初多余孩子沟通,适当给与生活的建议。

心理适应能力测试 篇6

1. 很符合自己的情况2. 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3. 很难回答4. 较不符合自己的情况5. 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 假如在考试时能允许我到一个安静的房间,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答题,我的成绩肯定会好一些。

2. 无论在多么紧张的情况下,我总是能保持镇静,不会丢三落四,紧张得什么都忘记。

3. 当家中其他人的朋友和同事来做客时,我总是尽量避开他们,离开家外出或躲到别的房间去。

4. 即使在非常吵闹的场合,我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不会降得很低。

5. 和别人争论时,我往往想不出反驳的话,事后又想起应怎样反驳对方,但已经晚了。

6. 为了能和大家和睦相处,我常常放弃自己的意见,以附和多数人。

7. 每次离开家到一个新的地方去,我总要生一点小毛病,如失眠、拉肚子等。

8. 我不怕夜间一个人走路 。

9. 在生人面前,或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我感到窘迫。

10. 我参加正式的考试的成绩,比平时练习的成绩更好些。

11. 我在冬天比别人更怕冷,在夏天比别人更怕热。

12. 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熬一个通宵,精力充沛地工作或学习。

13. 即使我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要我在课堂上当众背诵,我还是会出些差错。

14. 我在会上发言时,总是很镇静、自然,胜过大多数人。

15. 在检查身体时,医生说我“心动过速”,其实我平时脉搏很正。

16. 到别处去时,即使饮食、睡觉等生活环境变化很大,我也能够很快适应那里的生活。

17. 我在参加比赛时,赛场上气氛越热烈,我的成绩越是上不去。

18. 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在开会时发言,我能够镇静不乱地把自己事先想好的一切话都说完。

19. 我希望工作时能独立进行,因为我独自工作比和大家一起干时效率要高。

20. 我很容易与刚见面的陌生人攀谈起来。

评分 标准:

题号为单数的题目评分标准为:1记1分,2记2分,3记3 分,4记4分,5记5分。

题号为双数的题目评分标准为:1记5分,2记4分,3记3分,4记2分,5记1分。

20道题目总得分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对应。

结果:

20~35,很差;

36~51,较差;

52~68,一般;

69~82,较好;

跨文化适应能力 篇7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该文以塔里木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230名学生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226份, 有效问卷197份, 所有得到的数据采用Dps7.05软件和Excel 2003进行分析处理。

注:根据郑日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的评价标准:35~40分:社会适应能力很强;29~34分: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7~28分:社会适应能力一般;6~16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5分以下:社会适应能力很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情况

通过对所有问卷数据、信息统计结果如表1。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强, 有3%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有36%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一般, 有39%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 有39%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很差,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集中在差的水平。调查结果总体显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8.17, 处于6~16分这个范围内, 说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 学生的社会能力急需提高。

2.2 学生参加体育文化行为对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2.2.1 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次数对适应能力影响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显示, 每周参加1次运动同学占总体36%,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5.54;参加2次的同学占总体33%,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7.26;参加3次的同学占总体16%,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9.12;参加3次以上的同学占总体15%,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15.46。通过对比可知, 多数学生一周的锻炼次为1~2次, 锻炼的次数增加,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有明显的增加。

2.2.2 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时间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时间为0 h的同学占总体11%,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3.36;参加活动时间为0~1 h的同学占总体24%,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4.81;参加活动时间为1~2 h的同学占总体49%,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9.20;参加3 h以上的同学占总体15%,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13.48。通过对比可知, 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时间多数学生为1~2 h, 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时间的增加,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呈现升高的趋势。

2.2.3 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担任的角色对适应能力影响

被调查学生中, 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作为组织者参加活动有36人,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6.66;作为裁判员的同学有23人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9.74;作为运动员的同学有135人,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10.43;作为观众的同学有135人, 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为7.48。由数据可知, 学生多数以运动员和观众的角色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运动员和裁判员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要高。

2.2.4 参加体育项目形式

比较不同锻炼形式下的社会适应力得分差异, 我们分析, 得出结果学生单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形式参与锻炼的学生, 只有7.54分;而最高的则是喜欢和朋友、同学一起锻炼的学生得分为11.34分, 结伴进行课外体育活动肯定比一个人锻炼要更有利于社交能力的发展。通过分析得出, 不同活动形式的社会适应力得分存在显著的差异, 且与朋友、同学一起的得分明显高于一个人锻炼的得分, 不确定自己运动形式的学生的得分相较喜欢一个人锻炼的学生要高。

3 学生参加体育文化活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

被测试学生整体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值处于适应能力较差的范围。而且有78%的学生处在一般水平线下, 学生的适应能力亟待提高。大多数学生每周参加运动次数在1~2次, 运动时间为1~2 h的学生占最多, 学生参与运动的形式多以同学或朋友结伴一起运动, 学生更多是以运动员和观众角色参与体育文化活动。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知道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不同程度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是显著的。

4 形成原因

4.1 学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因素

学校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投入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开展情况和活动氛围, 从而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文化运动的态度和行为。普通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缺少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 体育知识匮乏, 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较差的特点和学生自我中心意识严重、对于体育文化活动认识程度不够因素, 使学生出现参加运动态度不认真, 次数不够, 时间不足, 人数减少的现象。学校应该通过建设投入为学生提供舒适的活动环境, 通过宣传加强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引导, 通过体育制度完善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通过体育课程的改革和社团的建设为学生体育技术水平提高、体育知识提升搭建平台。为学生养成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终生体育的习惯打下基础。

4.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

授课形式单一, 授课时间分散。目前我校全部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 一周每个班级上一次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师一学期要教授300名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 因此无法完成对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行为引导, 从而不能调动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兴趣。体育课教学内容重复性较强, 多以身体锻炼和基本技术学习为主。缺乏技术运用和赛事参与程度。多数学生只是为了成绩而学习, 感受不到体育带来的快乐却只感受到体育课程枯燥和乏味。这与90后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相差甚远。

教学方法单一。体育教学一直沿用“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学生体育欣赏水平提高, 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急剧增多, 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渴望。学生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仅只是学习技术和锻炼身体, 而是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和感受体育、体验体育。

成绩考核标准停滞不前。应试形式的成绩评定只重视学生技术水平和达标的结果, 忽视了学生在锻炼习惯的养成、体育道德水准的提升和体育技术能力上的发展。

4.3 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是学生体育参与的内因, 也是决定因素。它影响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学生自身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取决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否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能否产生再次参与运动的欲望等等, 因此,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才是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关键。

5 结语

通过多部门多渠道有计划地宣传, 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活动对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认识水平, 使学生正确认识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同时打造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品牌活动, 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和活动中来。

注意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教授, 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并让学生懂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 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和俱乐部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给学生提供不同水平赛事平台, 向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转变, 加强体育文化活动中人际交往, 让大学生体验更多角色,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丽琴.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 2007, 14 (2) :79-82.

[2]崔秋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3.

[3]毛振明.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1) :1-11.

[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的决定[Z].2006.

[5]李晓强, 段旭光.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 :48-50.

[6]吴红胤.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3) ;93-95.

跨文化适应能力 篇8

一、能动的适应性主体是军事复杂系统的基础

1994年霍兰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系统科学家创立了复杂适应系统 (简称CAS) 理论。霍兰把系统的基本单元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霍兰说:“我们将CAS看成是由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1]“CAS无例外地皆由大量具有主动性的元素组成。”[2]把主体视为具有主动性的要素, 这点是CAS和其他建模方法的关键区别。对于系统的组成部分, 以前一般称为元素、单元或子系统, 是与系统、全局、整体相对而言的被动的、局部的概念。主体的概念则把个体的主动性提高到了系统进化基本动因的位置, 从而成为研究和考察系统演化现象的出发点。正是主体的适应性造就了系统的复杂性, 从而使“适应性主体”获得了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地位。

这一建立在活的主体及其适应性基础上的系统演化理论, 深化了系统生成的认识论路线。霍兰认为, 只有在相互作用中才能认识和把握系统, 离开了相互作用就没有现实的系统。他说:“整个系统的行为不能通过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简单地求和得到。……但是, 如果我们考虑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就可以将整个系统的行为简化为其组成部分合乎规定的行为”[3]这一从非线性的主体相互作用出发, 研究系统行为的方法, 对于分析军事复杂适应系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分析军事系统的演化, 对军事运动的研究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A.Ilachinski博士认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军事活动的分析, 提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 也即战场被视为两个自组织起来的、流动的有机体之间的冲突。这个有机体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的部分组成的。”[4]A Ilachinski博士关于军事对抗的双方是一个活的、自组织的有机体的论断, 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军事系统中的直接运用。其理论意义在于:军事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性在系统中获得了基础地位, 军事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为基础的演化过程, 只有在相互作用和适应性中考察军事适应系统的基础要素才是有意义的。胡锦涛在2005年5月谈到军队战斗力建设时指出:“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 着力促进战斗力因素的全面增长和整体优化。军队的战斗力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不能有缺项, 也不能有弱项。构成战斗力的诸多因素, 又贯穿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中, 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军队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5]

把战斗力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考察体现了对军事运动认识方法上的深化。

二、系统的适应性是军事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

CAS关于相互作用在事物 (系统) 存在和演化中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使对事物 (系统) 的理解建立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使辩证思考和系统思考建立在以相互作用作为事物 (系统) 演化的主要动力的理论基础之上。CAS认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之主体的行为对于系统的行为具有更为基础, 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霍兰说:“系统的行为更多地依靠的是相互作用, 而不只是个体的行为。”[6]唯物辩证法阐述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双方又对立又同一, 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CAS的理论丰富了这一思想, 明确指出是主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主体的行为, 决定了系统的行为。

由于系统的行为更多的来自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 而不是主体的行为, 那么在分析军事复杂适应系统, 分析战斗力系统时就不能忽视要素之间的联系。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相互作用中考察系统的要素和系统的演化, 把系统的适应能力作为考察系统演化状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参量。这一思维方式和方法表明:考察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是其战斗力生成要素的适应性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系统的适应性。由此对战斗力系统要素的理解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战斗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是由实体要素———人、武器、编制体制;渗透性要素———信息;关系要素———适应性, 生成和演化的过程。新三要素的观点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于赋予适应性在战斗力系统中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军事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 要用非线性的方法分析军事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过程, 用非线性的方法分析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向信息化军队的转化机制;由于军事复杂适应系统行为的不可长期预测性, 一个小的输入会产生系统巨大的变化, 因而要保持军事变革和军队建设顶层设计具有足够的战略弹性。俄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在《第六代战争》一书中指出:“军事预测学仍然不能论证和确定新一代战争模式, 在已经结束的20世纪末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 即军事实践大大地领先于军事理论。其实, 这里不存在任何突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 因为恰恰是偶然性创造出包括军事历史在内的普通历史。”[7]A Ilachinski博士在论述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军事系统研究的意义时也讲到, 军事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对特定的不确定的输入要素有极敏感的反应。”[8]为使战略和战术适应战争和战场环境的多变性“可用遗传算法来研究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演变, 运用遗传算法使战略和战术最优化”[9]

三、适应能力是军事能力体系的关键要素

适应性是组织能力的关键要素。“所谓具有适应性, 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 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10]正是主体的适应性改变了系统的行为, 从而使适应性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运用这一理论考察战斗力系统可以发现, 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系统的适应性, 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环境的影响。作为实体要素的人、武器、编制体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在这一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 引起系统整体的变化, 促使整体战斗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外在环境的影响。战斗力系统也是一个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演化的过程。上述两个方面作为战斗力系统生成和演化的基础, 是战斗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的内在规定, 把握这一规定标志着对战斗力系统演化规律认识的深化。

适应性在战斗力系统以及军事能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透过美军军事转型的实践窥见一斑。美军为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 正在进行的军事转型其核心目标便是军事能力体系的再造,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基于威慑转向基于能力, 把能力体系的建设关键确定为适应能力的提升。美国国防部长2005财政年度国防报告讲到, “我们已经从‘基于威胁’的防务计划方式转变至‘基于能力’的防务计划方式”[11]这一防务计划方式包括四大风险管理, 即部队管理风险、作战风险、机构风险、未来挑战风险, 其实质是“让部队适应任务需要”[12]在美国国防部制定的《新世纪美国军事转型计划》中, 把创新文化视为军事转型的灵魂。美国国防研究会副主席麦克·桑伯利认为“要实现军事转型真正必须做些什么。最关键的要素完全包含在‘创新文化’这个短语里面。”[13]创新文化是提高适应力的需要, 把文化转型作为军事转型的灵魂, 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转变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军队在创新文化的支撑下, 增强军队组织的适应性。麦克·桑伯利说:“现在的领导人认识到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在制度上创建新的文化, 激励杰出的军队, 对变化的环境、新的威胁和紧急情况迅速做出反应’。”[14]美海军在海军转型计划指出:“转型的核心是……海军和陆战队本质上是灵活的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15]……为了“最后形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总体部队能力, ……为了具有灵敏性和适应性,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在培育所需要的创新文化, 以实现作战理论和能力的转型。”[16]透过美军军事转型的表象, 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各国大力加强国防和信息化军队建设, 不断变化的世界军事格局中, 美军之所以能够不断保持自身的军事优势,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进行军队组织的再造和军事理论的创新。

在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战争形态不断变化, 新的军事理论层出不穷的当代世界, 一支军队要使自己的能力体系不断发展, 就需要有快速的适应反应能力, 在适应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支没有适应性的军队或者适应性不强的军队其能力体系是没有活力的, 更不可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表明, 信息化战争中军事对抗的双方不是作战单元之间的对抗, 而是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对抗, 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对抗。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看, 这种系统之间的对抗实质上是系统的适应能力、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之间的对抗。战争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 缺乏适应性的军队, 强大的可以变成弱小, 反之适应性强, 弱小的可以变强大。因此加强适应能力建设就成为新军事变革中一个重要内容, 成为军队能力体系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2][6]霍兰.《隐秩序》[M].周晓牧, 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9.6.3.

[3]霍兰.涌现[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33.

[4]A.Ilachinski, Land Warfare and Complexity.Part II:Mathematical Background and Technical Sourceboo Center for NavalAnalyses memorandum[M].1996.44.

[5]胡锦涛.有科学发展观指导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N].解放军报.2005:5-18.

[7]斯里普琴科.《第六代战争》.新华出版社.2004:34.

[8][9]A.Ilachinski.Land Warfare and Complexity.Part II:Mathematical Background and Technical Sourceboo Center for NavalAnalyses memorandum[M].1996.147.

[10]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252.

[11][12]美国国防部长2005财政年度国防报告[R].中国人民解放军61195部队译,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2.1-2.

新疆双语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评价 篇9

一、新疆双语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背景

1.家庭、社区生活的民族文化

生活的文化氛围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最直接而且最深刻,新疆的饮食、民俗、服装、建筑、交往等方方面面都体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在饮食方面,他们主要以牛、羊肉和面食(拉条子及面条、馕等最有特色)为主,喜欢喝自制的酸奶和奶茶;在娱乐方面,他们能歌善舞,演奏独有的乐器等。新疆浓郁的民族文化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双语学生在生活中被民族文化包围,接触其他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走进双语学校,接受双语教学首要面对的就是跨文化适应的问题。

2.双语学习生活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从全母语环境进入双语教学情景,在学习母语文字、掌握母语文化的同时,需要学习汉语,并以汉语为工具学习其他文化知识。新的语言文化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产生距离压力。一方面,汉语学习内容主要以汉语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文化习俗为基础,生活环境的差别、风俗习惯的陌生,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常常处于掌握表面的状态,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另一方面,学习是一种文化体验的过程,新文化与已有的文化认知之间的差别,给他们带来心理不适,再加上要使用汉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加重了学习难度,使他们的学习动力和信心常常面临挑战。

3.未来社会生活

国家均衡发展需要少数民族双语人才,作为与其他民族交流发展和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新疆双语学生是未来新疆双语人才的重要来源,他们在本地区完成基础学习后可能到非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学习或工作。对这一部分双语学生来说,他们将进入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由生活环境、学习(或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文化环境的差异使新疆双语学生有很多文化不适应的问题,如生活习惯、饮食、水土、习俗、语言、文字、人际等方面的差异,给他们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这种异常表现在身体不适、不愿与人交流、压力过大、情绪低落、社会行为不积极等方面。

二、新疆双语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跨文化适应主要可以 划分为两 个维度:即心理适 应 (psychologicaladaptation)和社会文 化适应(socioculturaladaptation)。[1]心理适应是以情感反应为基础,指向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想家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能否与当地文化群体成员进行有效接触。[2]从新疆双语学生的生活环境来看,在民族地区生活学习的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心理适应,而在非民族地区生活学习的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两方面。

1.本民族文化环境中新疆双语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本民族地区学习生活的新疆双语学生,在双语学习即跨文化心理适应过程中,主要受心理和教学两个因素影响。

(1)心理因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土壤,“文化是一个民族建立在自己的信仰、价值和规范体系之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3],它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举止。新疆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对自己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易对其他文化产生距离感和偏见。他们在面对任何一种新文化时,最初会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和审视,这种固有的文化认知对新文化的适应和接受有一定的影响。

二是语言思维。母语的思维根深蒂固,学习一门新语言时,母语的移情作用很容易影响新语言的掌握。母语的单词、语法在大脑已经产生较深的定式思维,而且与汉语有较大区别,这往往导致他们在双语学习中容易出现思维转换环节增多、速度降低的现象。当听到汉语时需转换为母语进行思考,再用汉语表达,无形之中降低了学习效率,增加了双语学习的困难。

三是知识与技能。相关的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可影响双语学生跨文化的心理适应。新疆双语学生比较了解当地传统的农牧生产生活方式,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科学文化等关于现代文明和生活的知识比较陌生,使得他们在面对现代生产和生活时会产生距离感。

四是学校和家庭环境因素。学习一种语言、接受一种文化,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置身于该种语言的文化里。语言环境的支持及文化的熏陶对跨文化的心理适应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如在双语学校的课余生活经常使用汉语交流的新疆双语学生的汉语水平要比较少使用的学生汉语适应速度快,得到家庭支持和鼓励的新疆双语学生学习汉语的进步程度要比得不到家庭支持的学生大。

(2)教学因素。一是教材。新疆现使用的汉语教材主要为全国统一的汉语教材,其民族性和双语性不够,教材内容以汉族生活为主,与新疆双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导致他们对教材的一些内容很难理解,容易出现生硬记忆的情况。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容易产生消极、放弃等问题。

二是双语教师。双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跨文化适应的过程。目前,新疆精通双语的教师很少,主要呈现两种现象: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不高,汉语教师的民语不过关。这两种现象反映在双语课堂的具体问题就是,教师课堂双语转换能力低或纯粹使用单一语言教学。由于课堂缺乏双语情境,新疆双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增大,学习成就感低。

三是教学方法。双语教学方法包括双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两个方面。在新疆,课堂学习是双语学生掌握汉语的主要途径,教师如何教决定着学生如何学。由于教师双语水平有限以及双语教学自身的难度,教学方式通常为直接讲解灌输,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局面,双语学习比较枯燥,师生互动不足,在有限的课堂内不能有效地实现双语教学目标。

2.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新疆双语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

在非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新疆双语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王鉴、黄维海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文化融合是指与其他文化群体成员持续的接触之后,个体体验到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2]跨文化适应强调少数民族学生在双语学习过程中对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理解、适应的动态过程,而“文化融合多指的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认知、态度、价值观念的变化”。[2]国际跨文化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约翰·贝利(JohnW.Berry),以非主流文化族群为视角,将跨文化适应结果分为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四种。对于新疆双语学生而言,他们在非民族地区的跨文化态度也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类:一是整合的态度,认为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和与当地社会群体的关系同样重要;二是分离的态度,只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不注重与当地社会文化群体的关系;三是融入的态度,注重与当地社会文化群体的关系而不考虑保持本民族文化;四是边缘化的态度,既不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也不注重与其他文化群体接触的态度。这些不同态度对跨文化适应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具体而言,后三种态度对新疆双语学生在非民族地区的跨文化适应影响比较显著。

从新疆双语学生进入非本民族文化社会环境中对文化的态度、行为和结果分析来看,影响他们跨文化适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生活变化。新疆双语学生从广袤的草原到高楼林立的城市街道,从悠闲的农牧生活到紧张忙碌的城市生活,从西北干燥温差大的气候到内陆湿润的气候,等等,这些巨大的环境差异和生活变化给新疆双语学生生理和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学习(工作)环境。一般来说,初次步入陌生环境的个体最初的感受都是新鲜和激动的,接着进入不适、挫折、焦虑的阶段,最后就是解决新环境的危机、恢复之前的不适感。通过这一过程才能适应新环境。新疆双语学生进入全汉语环境学习(工作),对新事物新鲜感消退的同时,语言和文化差异带来的压力和适应困难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

(3)歧视和偏见。种族歧视和跨文化接触者的心理幸福感之间有很强的负相关。[2]通常,人们对文化相近的群体接受比较快,相应地,当一些群体进入文化相近的环境也会比较快适应。但是,由于新疆地理位置较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不同的饮食、语言、宗教以及“三股势力”等的影响,非民族地区部分个体总是将新疆与偏远、落后、愚昧、恐怖等印象联系起来,导致新疆双语学生心理幸福感降低。同时,这种偏见又容易引起新疆双语学生的不满、逆反心理,使得他们对非民族群体及其社会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会做出非正常反应。

(4)人格。不同人格特性对跨文化适应有很大影响,人格因素包括性格、毅力、容忍性、自我效能感等等。性格内向或外向对新疆双语学生在新环境的跨文化适应有不同的影响,如果他们能利用人格中的积极因素(外向的性格、坚定的毅力、较强的容忍性和良好的自我效能感等)促进自己的跨文化适应,则可加快他们跨文化适应的速度;反之,若在跨文化适应过程由于文化差异,以消极人格(沉默、轻易放弃、毅力不够等)来应对当地的群体和生活,就会增加他们自我封闭程度,产生消极逃避适应新文化的现象。

三、新疆双语学生学习中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及表现

1.心理适应方面

(1)消极态度的产生。汉语和汉语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对于生长在汉语环境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言文化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有着民族文化背景的新疆双语学生来说,学习并适应汉语文化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民族语言的固有思维在双语学习中的负面作用;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如不适当的教材内容、双语教师不标准的汉语等)对民族学生心理的影响等。这些双语教学中的客观问题对新疆双语学生学习的心理变化有直接的影响,使他们由兴趣盎然变成消极应对。

(2)孤僻、沉默性格的形成。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疆双语学生学习双语之初的热情随着适应难的问题会逐渐消减,加之双语学习难以达到自己所认为的理想效果,使得他们在课堂互动中逐渐变得消极,和同学之间很少使用汉语交流,也不敢用汉语表达自己,形成“能少说就不多说,能不说就不说”的心理状态以及沉默、孤僻的性格。

(3)自信感降低。新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不仅是新的学习内容,还是跨文化适应的要求。如果不能充分将母语学习所获得成就感迁移到汉语学习中,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就感,进而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的自信心。学习的自信心对于跨文化适应有着重要影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密切相关。

2.学习行为方面

(1)学习方法不适。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学习与汉语及文化的学习是不完全相同的,因为语言自身的逻辑规律,不同的语言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由于文化适应的问题,导致新疆双语学生汉语学习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不能形成正确、适合的学习方法。

(2)汉语实践不积极。要深入地了解一种文化或风俗,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和欣赏它的文字和语言。而学习一门语言最快的方式就是融入这种语言的环境。虽然新疆的双语学生未能进入汉语的生活环境进行学习,但是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使用汉语,必然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和能力。然而,由于新疆双语学生习惯用本民族语言交流和生活,因此不能很好地实践汉语,汉语水平进步缓慢,同时也影响了文化适应的过程。

(3)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跨文化适应产生的另一个学习行为的问题是新疆双语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只能被动学习。学生通过教师课堂上双语的讲解,会有对部分知识似懂非懂的现象,自身有限的汉语水平不能满足他们课下再对该部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新疆双语学生家庭对学生做作业、自主学习的不重视,课堂教学以及双语学校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工作做得不到位等原因,均导致新疆双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体相对不足。

四、新疆双语学生跨文化适应评价

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新疆双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行为的不同表现可直接或间接反映适应程度和问题所在,评价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实现其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1.注重新疆双语学生的双语学习态度,提高其跨文化理解能力

不同文化对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不同的影响,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影响相关文化知识学习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及时评价新疆双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汉语使用态度,培养其接受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意识,理解主流文化的内涵,是实现心理适应的重要前提。

对新疆双语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语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期待。双语学习的动机是否强烈、持久,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很高的学习期待等。二是选择双语学校的原因。选择双语学校而非民族学校是受家长、社会氛围的影响,还是新疆双语学生自己的愿望,是否喜欢双语学校。三是对待双语教师、课堂和教材的态度。是否喜欢他们的双语教师,是否喜欢双语课堂,是否能看懂教材,是偏好民语教材还是双语教材等;四是使用汉语的意愿、场所和时间。是否经常听、看汉语节目和阅读汉语书籍,是否经常用汉语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内心想法或对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进行描述,是否在课堂或课余时间主动使用汉语和老师、同学交流,在双语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场合使用汉语的情况如何等。

2.明确新疆双语学生掌握的跨文化知识,加速其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适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掌握跨文化知识。新疆双语学生通过双语教师、教材或其他信息了解到的跨文化知识越多,跨文化适应能力越强。因此,双语教师应有意识地传授跨文化方面的知识。

对新疆双语学生跨文化知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文化背景及历史。对本民族及中华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对汉语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如对一个成语或寓言的出处及来源故事的了解等;二是文化差异。对本民族文化、汉语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地位、价值持何种态度,是否能够正确看待和处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本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等;三是风土人情习俗。是否了解本民族、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风俗、节日习俗和传统礼仪,对民族间不同的风土人情习俗是如何认识等。

3.了解新疆双语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其双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学习过程决定学习效果,影响新疆双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双语教师应全面关注新疆双语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行为的评价了解问题所在、纠正学习方法、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新疆双语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水平的提高。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情况。是否在课前、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了预习和巩固,具体效果如何等。二是课堂行为和双语教材使用情况。是否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展开交流,是否按照教师发出的指令行事,能否借助双语教材自行学习等。三是作业完成质量。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家庭作业是否能够按时上交、完成程度及正确率的情况如何等。

4.关注新疆双语学生人格变化和成长过程,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

新疆双语学生在双语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失败后能否正确看待问题,进行合理归因,这些性格和心理的变化对他们后续的双语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格及时关注和评价对促进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归因问题。是将双语学习成败的因素来源归结于个人条件(自身能力、努力程度和身心状况),还是外部环境(运气、任务难度等),这些影响因素是稳定(能力和任务难度)和可控的(努力程度),还是不稳定(努力程度、身心状况、运气等)和不可控的(能力、身心状况、运气等)等。二是情绪稳定性。在双语学习中,是表现出积极、愉快、乐观的精神状态,还是表现出焦虑、愤怒、抑郁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还是不稳定的状态,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他们消极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等。三是自我调控能力。是否能够根据学习情况以及环境变化,对学习情感、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以及社会交往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如遇到困难如何调整情绪恢复信心,或者在喜悦时如何保持继续努力的能力等。

摘要:跨文化适应是新疆双语学生现在、未来的学习及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新疆双语学生现阶段学习中存在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适应和学习行为两个方面。跨文化适应评价策略的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促进新疆双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适应现在和未来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需要。

论当代农村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 篇10

关键词:文化变迁,信息失衡,科技信息沟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精神需求,文化适应,乡村文化资源利用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 在农耕经济融入现代经济的过程中, 现代都市生活对农村的文化影响和精神辐射越加明显。依托成熟的电子技术, 村民通过电视画面和声讯传播, 接受各种物质符号和文化信息, 加上大量外出人员所传导的各类真实感受, 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文化撞击, 开始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文化变迁, 这个变迁过程中, 如何把握它的指向, 是今后农村社会研究的重点课题, 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必须及时解答的问题。

文化信息为何失衡:当代农村文化供需脱节。根据社会互动原理, 人类文化发展一般表现为“交流”和“传承”两种途径。“交流”是彼此影响的互动过程, 指不同文化群体在接触中发生文化扩散时所衍生的文化变迁。“传承”则是一种连续的累积过程, 指在保持原有体系的前提下, 以局部或部分元素变化的形式, 使文化系统发生不同的形变。社会互动的方式虽然复杂多样, 但都是按照一定目的和利益进行的。马克思对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有一个最明确、最概括的说明, 即人的精神交往, 是人们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在中国历史上, 绵延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传统, 从来没有遇到当代社会如此迅猛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外来思想观念的巨大撞击, 城乡之间不但存在经济反差, 而且文化信息严重失衡。

首先, 从物质层面上看, 现代大众媒体基于城市生活所对应的各式时尚、舒适、幸福和美感不断刺激着村民的物质欲望, 引发强烈的物欲奢望。尤其是电视节目内容, 对农村村民的影响最大。2007年我们对福建全省农村进行了一次乡镇村民抽样调查, 在抽样调查的800多家农户中, 97.7%的村民首选“看电视”作为闲暇时间的文化娱乐方式。进入21世纪以后, 尽管电视频道扩容, 荧屏节目增多, 各种娱乐节目精彩纷呈, 但真正反映农村生活实际的优秀作品不多, 真正适合村民欣赏口味的节目少之又少。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 城乡经济反差形成了文化信息严重失衡, 电视画面上的生活内容离他们太远了, 甚至农耕社会许多传统观念面临颠覆或瓦解。这些新潮生活信息非常容易让村民陷入一种精神失落状态, 尤其20岁左右人生观念尚未进入稳态的农村青年, 其价值观判断更趋复杂, 他们向往城市, 向往城市琳琅满目的商品, 方便快捷的服务, 豪华舒适的生活, 他们渴望在城市短暂的打工生涯中获得较高的报酬, 渴望改变劳作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和幸福感受, 乡村文化背景下的种种约束对他们来说, 已经形同虚设, 所以, 农耕文化的“传承”已经失去累积。

其次, 从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构成看, 城乡差距很大。农村不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而且文化服务方式陈旧, 文化服务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尤其是政府决策部门对农村村民现实文化需求变化了解不够, 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村民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而偏远地区乡村村民连基本的文化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实际上, 许多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尤其是自娱自乐的文体表演, 在抽样调查的800多家农户中, 31.56%的村民有登台表演的欲望, 但是农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得不到公共财力支持, 因此难以组织和开展。

在农村集体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民俗活动上, 活动内容大多与农耕文明有关, 如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求得神灵庇佑大小平安;活动方式以踩高跷、舞龙、舞狮、庙会等民间传统娱乐方式为主。这些文化活动内容增添了农家节日气氛, 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起来很有必要, 也很有意义。然而对当代村民, 尤其是年轻一代村民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 许多农村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尤其是自娱自乐的文体表演, 在抽样调查的800多家农户中, 31.56%的村民有登台表演的欲望, 但是农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得不到公共财力支持, 难以组织和开展, 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得响应。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 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趋向多元, 他们在求富裕、求平安的同时, 希望对外部世界有所了解, 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倾诉和意见表达都非常渴望, 但是往往缺少组织者和引导者, 缺少公开畅达的交往平台和文化场所。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改变农村面貌的关键和根本。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不能从文化层面上关心村民的精神需求, 关注村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 关切村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 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 所以政府的公共责任不言而喻。尤其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关键时段, 不但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农村社会文化瓶颈的制约因素更加明显。一方面, 表现在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 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 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和智力贫困;另一方面, 表现在乡村所蕴含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农耕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

由于当代农村村民自组织能力偏弱, 村民个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机会比较缺乏。缺乏交流意味着成员之间彼此封闭, 文化发展停滞。实际上, 在社会活动过程中, 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创造出巨大效益, 不但有经济和科技信息沟通, 极具感情色彩的人际交往还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 能够让村民感受到群体的温存, 获取生命价值。所以, 村民应该拥有机会参与各种各样适合他们口味、满足他们需求、反映他们生活的文化交往活动, 让村民真正参与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中, 让他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更有生活意义, 精神生活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可以说,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源在乡村, 它的传统魅力也只能体现在乡村。城市仅仅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机械模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文明集约化发展的弊病也日益明显, 世界级城市难题越来越多, “城市病”趋向严重, 远离都市、重返乡村, 向自然回归, 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提高村民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焕发乡村人文魅力, 不仅是解决现实城乡二元文化落差的路径, 是后城市化进程显示中国乡村文化价值的必然趋势, 也是留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征的战略举措。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必须以人为本, 必须着眼于发展。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公共财政资金, 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等标志性建筑, 在现阶段很难做到, 也毫无必要, 因为这些建筑体现不了乡村文化特征。但是原有基础上的乡镇文化站翻建, 以及新建村级文化俱乐部或村级公共文化活动广场是非常急需的, 是当务之急。最主要的任务是就近为村民提供娱乐活动场所、技能培训场所和思想交流场所。适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完全应该得到统筹兼顾。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要把服务重点放在村一级。乡村文化是在长期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也随着生产方式不断变革逐步转变和发展起来的, 村民必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 在不断满足广大村民文化需求的同时,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引导广大村民主动参与, 积极介入, 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

文化适应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策略;双维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94-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解决好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问题,能够有效改善该人群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与发展状况。随着跨国生活群体数量的快速增长,文化适应的概念和维度、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的测量及其与各人口学变量的关系等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针对文化适应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阐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维度理论。

一、文化适应的概念

文化适应,由美国的民族事务局Powell在1880年首次提出。Simons在1901年,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文化适应是一个双向的不同文化“相互调节”的过程。人类学家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了文化适应较为正式的定义:“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改变的现象。”[1]

以上对于文化适应的定义都是从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角度界定的,而心理学家认为文化适应不仅是一种群体水平的现象也是一种个体水平的现象。心理学更侧重于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的研究。1967年,Graves提出了心理学的文化适应的定义:“个体由于与其他文化接触或参与其所属群体所正在经历的文化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著名的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Berry认为文化适应所产生的改变是群体和个体两个水平的。群体水平的改变包括群体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个体水平包括同一性、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改变[1]。

此后,在20世纪90年代,Ward及其同事又区分出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justment)和社会文化适应(sociocultural adjustment)的概念。前者指心理和情感状况,后者指成功融入特定的新的文化环境的能力[2]。Ward后来进一步提出,这两种适应既有内在联系又截然不同。首先,两者的测量指标不同。心理适应通过个体的沮丧感和总体上的情绪问题来测量;社会文化适应是依据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多少来测量的,个体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居住时间、外语能力、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以及与主族人群(host nationals)接触的频次对社会文化适应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其次,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随适应过程的发展其变化趋势不同。个体在适应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两种适应开始的初期,随后,社会文化适应的问题会逐步稳定地下降,而心理适应的问题水平则反复波动。最后,两种适应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对主族文化(host culture)和客族文化(co-nationalculture)的整合程度越大,两种文化相似的程度越大,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内在联系越大。

二、文化适应的维度

除了不断发展文化适应的定义,心理学者还对文化适应的维度进行了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文化适应的理论构架。

1.单维度理论

单维度理论最早由Parks和Miller在1921年提出,由Gordon进一步发展得到[3]。单维度理论认为,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或群体逐渐摒弃自己本来的文化,不断接受和认同新的文化。LaFromboise、Coleman和Gerton认为,个体被主流文化同化越多,其保留的原有文化就越少[4]。

2.双维度理论

单维度理论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它提出质疑,随后便有了双维度理论的诞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Berry提出的双维度模型。Berry认为文化适应的两个维度分别是个体保留传统文化和认同的倾向,以及寻求与其他文化中群体交流的倾向[5]。这两个维度是彼此独立的,个体高度认同主族文化并不代表个体摒弃其原有的文化。根据这两个维度的高低不同的水平,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结果,Berry称之为文化适应的策略分别是“同化(assimilation)”、“整合(integratio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

当个体既保留传统文化和特性,又积极寻求与主流文化群体的交流时,采用的就是“整合”的策略;当个体只愿意保留原有的文化而拒绝接受主流文化时采用的就是“分离”的策略;当个体摒弃原有文化和特性,积极与主流文化进行交流时,采用的就是“同化”的策略;如果个体既不保留传统文化也不愿接受新的文化时,此时即为“边缘化”(图左边部分)。需要注意的是Berry区分出的这四种结果并不是个体适应过程的最终形式,他们只是个体在适应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因为文化适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体在此过程的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3.多维度理论

随着对文化适应模型的深入研究,Berry发现,在文化适应中,很多时候少数民族群体并不能自由选择他们的适应策略,他们的应对方式会受到主流文化群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的影响。于是,Berry在双维度的基础上又加了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在文化适应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当主流文化群体对非主流文化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时,采用的就是“多元文化”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群体的同化,采取的就是“熔炉”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对非主流文化持抵制的态度,并避免与其交流接触时,采用的就是“种族隔离”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少数民族群体只能被迫采取“分离”的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将少数民族群体“边缘化”时,主流文化群体采用的就是“排斥”策略(图右边部分)。Berry的三维度理论受到国际跨文化心理学者的普遍关注。Berry关于文化适应的模型被认为对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除了Berry的理论,还有学者提出了多种三维甚至四维理论。斯坦福大学的AmadoM.Padilla和WilliamPerez,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文化适应模型。他们认为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文化胜任力(acculturalcompetence)”、“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和“社会性劣势(socialstigma)”[6]。社会认知因素强调了个体会采用实用主义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活动以达到既定的目的;文化胜任力是指,个体对某种或多种文化的胜任能力,即个体习得与主流人群的价值、信念、习俗和语言相符合的行为方式的能力;社会认同指出个体的行为能反应其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的特征,个体以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的身份进行思考、感知和行为,从而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此外,个体往往会通过控制自我揭露的内容来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会将自己的社会性劣势隐藏起来,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避免受歧视和偏见。

三、评论

近年来,文化适应的课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关注,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暂,文化适应的研究尚不成熟,还有很多理论和实验上的问题有待完善。

首先,对于文化适应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依然使用从各自领域视角给出的文化适应定义,同时,文化适应经常容易被学者与其他概念混用。其次,文化适应现象应该区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水平,只对其中一个层次的研究是不全面的。最后,文化适应到底是单维度、双维度还是多维度的,如果是多维度,又究竟有几个维度,不同维度之间是否彼此独立,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很多学者曾就不同维度理论进行了专门的比较,如Flannery[3]和Ryder[7],但至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如何选取合理的维度是进一步研究文化适应的基础,只有先确定好文化适应的维度才能根据不同的维度编制量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双维度和多维度理论,并编制了相应的量表,如Lim编制的用于柬埔寨移民的双维度量表[8]。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适应在理论和测量两个方面都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vid L Sam, John W Berry.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06:11-38.

[2]Colleen Ward, Arzu Rana-Deuba.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

tion Revisited[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

30:422-442.

[3]Flannery W P, Reise S P, Yu J.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acculturation model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

lletin, 2001, 27:1035-1045.

[4]Lafromboise T, Coleman H L K, Gerton J.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 [J]. Psycholog

ical Bulletin, 1993, 114:395-412.

[5]Berry J W, Poortinga Y P, Segall M H, 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345-383.

[6]Amado M Padilla, William Perez. Acculturation,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gnition: A New Perspective [J]. Hispa

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003, 2:34-55.

[7]Ryder A G, Alden L E, Paulhus D L. Is acculturation unidimensional or bidimensional? A head-to-head comparis

on in the prediction of personality, self-identity, and adjust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1):49-65.

[8]Lim K V, Heiby E, Brislin R,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hmer acculturation sca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

ral Relations, 2002, 26:653-678.

加强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需要 篇12

近年来, 随着大企业、大集团整合发展步伐的加快, 水泥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行业内优秀的大集团具有发展资金、产能规模、技术装备、工艺质量、管理团队、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与之相比公司多年培育起来的原有诸多优势已不再突出。在同一市场区域内, 公司如何与之竞争, 如何生存和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干部队伍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 肩负着管理企业、发展企业的重任, 在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 我们必须加强能力建设, 才能适应新形势、战胜新挑战、胜任新要求。结合公司实际, 下面我就干部能力建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 要学在前、想在前、做在前、冲在前, 才能发挥好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 才能更好地鼓励职工、鼓舞士气、鼓足干劲。公司绝不提倡电话指挥、口头安排, 只有开头, 不问过程, 没有结果的工作方式。我们要弘扬企业精神, 发扬建厂时期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亲临现场, 靠前指挥, 踏实肯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 严格自律, 清正廉洁。要努力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党性党纪修养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 要珍惜工作、珍视家庭、珍重自己、珍爱人生, 对自己负责、对职工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公司负责, 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遵守纪律和法律。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都要管住自己的嘴, 不该说的不说, 管住自己的手, 不该拿的不拿, 管住自己的脚, 不该去的不去;做好该做的事, 讲好该讲的话。

(3) 关心职工, 信任团队。职工是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主体, 是企业发展的力量之源, 团队是我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关键要素。我们要像爱护兄弟姐妹一样爱护职工, 要像信任朋友一样信任团队, 在日常工作中要给予职工更多的关心、帮助、指导和支持, 激发好每一份工作热情, 凝聚起每一份力量, 我们就能更好地克服困难, 完成任务, 创新业绩。

(4) 用人所长, 注重培养。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每个人都有相对擅长的方面, 我们要善于发现部属的优点, 用人所长, 让职工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作用得到较好体现。我们要用长远观点看待问题, 我们这一批管理人员退休了, 企业还存在、还要发展, 职工还工作、还要生活,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企业长期发展培养人才, 打好基础。

(5) 奖惩并重, 赏罚分明。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 性格不同, 管理方式也各有侧重, 但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对部属要有关心、有批评、有奖励、有处罚, 不能放纵不管, 也不能一罚了之, 更不能和稀泥。

(6) 善于学习, 勇于创新。我们大家从事管理工作已经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培养了一定的管理能力, 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积习, 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 我们有些观念已经落后了, 有些知识已经陈旧了、有些方法已经不管用了。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面临提升, 因此我们要注重学习、加强学习、善于学习, 在制度上、方法上、管理上进行创新, 才能适应形势变化、社会发展和工作要求。公司党委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中, 给大家选购和推荐了一些书籍, 要抽出时间认真学习, 对提高能力有好处。

(7)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管理的职责就是要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因此要勤于观察, 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要善于思考, 才能解决问题。作为管理者, 问题存在了,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暴露了, 不能有效解决, 那肯定是不称职的。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和发挥的。

(8) 敢挑重任, 执行有力。执行力是企业组织完成任务的能力。管理人员要敢于接受任务, 对公司制定的任务、计划, 下达的工作指令和安排, 必须坚决执行、坚决完成。执行力的强弱, 反映了管理者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执行力, 企业工作中, 我们同样也要有一种“军令如山倒”的执行意识。

(9) 注重思维, 提高素养。管理就是出方法、定制度、作决策。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在关键问题、关键时刻作出准确的判断, 制定正确的决策。而科学的决策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作支撑, 因此我们要在平时加强工作思考、分析、总结、归纳, 强化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作决策才能有胆有识、有勇有谋。

(10) 遇事不推诿, 处事不扯皮。公司各部门、各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 但有些事职责界线不是很清楚, 需要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同事之间相互配合, 才能做好。遇到这样的事, 我们首先要协调好、配合好, 不能推诿扯皮。团结协作也是一种能力, 在需要配合的时候, 有良好的态度、合作的精神、干事的行动, 就体现了工作责任心、体现了职业素养。管理者的威信来自于勇于承担责任, 推诿扯皮只会让人威信扫地。

(11) 全局意识, 大局为重。公司是一个整体, 我们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站在公司层面上、站在公司整体利益上看问题、想办法、算大帐, 时时处处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公司获利了, 我们才能有成果分享。

上一篇: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下一篇:“V”型供应链